第一篇: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教学设计及反思
《
2、5倍数的特征》说课稿、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好找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分知识。因此,掌握能2、5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说教学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联系学生熟悉的场景,创设并串联情境,从课的开始出示的“我是一个兵”的训练场面到新课的开始都是采用情境式串联起来,而且不是为了情境而情境,在接下来新知的学习中都是紧紧围绕这两个游戏,包括课的练习也采用“赛场练兵”这样具有情境的词串联,使得整节课自然的成为一个整体项目,每一个场面都不显得突兀。
2、自主选择想了解的项目,给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权和优先学习的权利,没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让学生充分享受主动权,愉快地接受新知。
3、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体系,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建构更为庞大的认知结构,充分让学生学会知识的正迁移。利用学生已有的找倍数的方法和对2、5倍数的特征的初步认识来概括出2、5的倍数的特征,4、重点环节的处理水到渠成。把“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教学放到了练习的环节,使得练习不在单纯的是练习,利用判断题出示一些常识性的知识,让学生在练习中也能不断的学习新知,避免了将一节课很程式化地分成几大板块,呈现出练中学,学中练的的融合模式。
5、重细节的珠圆玉润,每个细节我们都从整体上加以考虑,希望能做到衔接得体自然,例如在学习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环节,我们采用先找出2的倍数,再找5的倍数的方法,然后改变集合圈的位置,让学生来想有哪些数字是要变化的,怎么变化,在不揭示“公倍数”这一概念的学习要求下,让学感知这一特点。
6、练习生活设计。利用“东方卫报”机动车的数量问题,让学生给出合理化的建议。同时还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三、说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汇报验证”等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探究中交流,在合作中归纳解决问题。具体地说分为一下几种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去年军训的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需发展的要求。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2、5倍数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四、说流程 本节内容安排1课时,共分四个环节。
(一)由往届的“我是一个兵”春季趣味运动会做开始。
这一环节照片的出示很有震撼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
(二)新课(根据学生的选择随时准备方案的调整)
1、教学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
这一环节学生易于掌握,关键在于让学生领会寻找特征的过程与方法。
2、教学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让学生利用刚学的找倍数的方法来找5的倍数,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3、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先让学生用老方法去找,却不能达到目的,再换一种实际操作的方法去找,既增强了学生动手的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补充题;
2、拓展练习,补充题。
(四)全课小节,反思。
六、板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
自然数 偶数
奇数
七、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7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学习和了解偶数和技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概括意识、合情推理能力,加深对自然数特征的认识,感受教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春季趣味运动会图片)谈话: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我校去年春季趣味运动会的一些照片。感觉怎么样? 过渡:今年的“我是一个兵”春季趣味运动会又增加好多有趣的项目。一起看看到底增加了哪几项。
提问:你想先了解哪一项?
二、教学新课
(一)5人两足游戏(教学5的倍数的特征)
1、从图中你知道什么?
2、如果让你来安排,你打算让多少人参加比赛?(3-4人)
3、能不能概括一下,这个项目选派的人数必须符合怎样的要求呢?
4、在自然数中,5的倍数有多少个?(无数个)5的倍数是无限个,我们无法一个一个地研究,怎么办呢?那我们就先在1-100这一百个数中进行研究,看看5的倍数究竟有怎样的特征?(板书:5的倍数的特征)
5、这是一张百数表,请你在“百数表”上用三角形把5的倍数标出来。(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有顺序地找)
6、你是怎么找的,找到了哪些?指名汇报结果教师播放课件,先一个一个地标出前面四个。
7、需要一个个找下去吗?简单地说5的倍数在百数表中的什么位置。
8、观察一下1—100中“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9、这个特征对更大的数成立吗?找几个数来检验一下,10、通过刚才的探索验证现在你能概括出5的倍数的特征吗?
11、过渡:利用这一特征进行判断。练习: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20、552、255、2440、408、75、550052、5151
(二)选择二:“两人三足”(2的倍数的特征)
过渡:从“五人两足”游戏中我们研究出了5的倍数的特征,再来看“两人三足”的游戏。(出示图)
1、想想这个游戏选派的人数必须怎样的要求呢? 2、2的倍数有多少个?(无限个)那它又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和刚才探究5的倍数的方法一样,请你在百数表中用圆圈标出2的倍数,观察有什么特征?
3、你是怎么找的,找到了哪些?
4、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百数表中“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5、这个特征对更大的数成立吗?找几个数来检验一下。6、2的倍数有什么样的特征?(指名说、同座位说)
7、利用这一特征判断
练习: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 5、8、10、12、15、83、76、91、54、111、1163
(三)教学奇数和偶数
1、(指着集合圈)具有这些特征的数在数学上有特殊的名称,自学书74页想想做做上面的一段话,提问:你读懂什么?注意读“ji”
2、你认为偶数、奇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双数和单数有什么关系?
3、抢答:判断下列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出示:19、192、1923、1927、19278、192780学生判断。
4、根据自然数是不是2的倍数,我们可以把自然数分为„„(奇数和偶数)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从“五人两足”和“两人三足”的游戏中我们找到了2、5的倍数的特征。
三、练习巩固
过渡:咱们一起走进“赛场练兵”
第一关: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出示题目:)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 12、25、48、60、72、354、345、1002、100、1605、776、2220
1、自己先填一填,汇报
2、这些数有什么特征?(个位都是0)都是什么样的数呢?(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思考:同时是2和5的倍数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第二关: 判断:(1)是5的倍数的数的个位上就是5。(2)自然数中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3)同时是2、5的倍数的数的个位上一定是0。(4)2的倍数全是偶数。(5)最小的自然数是1。
(6)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第三关:
下面两张表格是春季运动会期间学生矿泉水和午餐费用情况表,我们四年级各班中队长在收取矿泉水每人2元,午餐费每人5元后,交给了大队长,大队长一看这两张统计表,发现出了问题。同学们,你发现哪儿出问题了? 班 级 1班 2班 3班 4班
矿泉水费用(每人2元)96 97 104 92 午餐费用(每人5元)240 245 258 230
1、同座位轻声讨论一下。
2、说说你的理由。
第四关: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
(1)使11□是2的倍数,□里可以填()(2)使11□是5的倍数,□里可以填()
(3)使11□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里可以填()第五关:用0、2、5三个数组成一个三位数。(1)组成的数是偶数,(2)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
你分别组成了哪几个数,写一写,汇报:你是怎样想的? 第六关:拓展生活 最近看《东方卫报》看到了这些数据,由于机动车较多导致拥堵现象较严重。(出示堵车图片)
2、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你能出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四人小组讨论)全课小结:你看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就让我们带着一双数学的眼光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教学反思:
1、本节课教学,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改变了概念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采取从“扶”到“放”的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构建知识结构,深化内容层次;突出练习,强化概念;培养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体现自身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2、抓住了课堂生成点,如学生说2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是偶数的数。特别提出了个位数字和偶数是不同的概念,如100是偶数,但100不能作为个位的数字,即个位数字只能是一位数,而偶数可以是一位数,还可以是两位数、三位数等等。
3、在验证的过程中本来准备了计算器,但学生所列举的数可以可算,让学生可算并提醒有时可算比计算器计算更加快捷。
4、环节之间能够水到渠成,环环相扣,体现出知识之间的生成。每个环节不会显得突兀,给人一种浑然一起的感觉。每个环节之间又有相应的重点内容,显得比较紧凑。
5、对于练习的设计选择时注意了梯度的安排,同时注意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练习的作用。在每个数字的选择上也是精心安排的,有正例,有反例,没有一味的按部就班的照本宣科,在教科书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合和删减。
第二篇:2、5倍数特征说课稿
《
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金寨镇中心学校 冯 燕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好找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分知识。因此,掌握能2、5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据本节课的地位及要求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2、5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掌握2、5倍数的特征,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3、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养成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2、5倍数的特征,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教学难点:自然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两类。
二、教学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课前活动“我说你猜”,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自然地过度到新知识,而不是为了情境而情境。在接下来新知的学习中都是紧紧围绕学生的观察和发现,老师适时点拨,从而了解新知识的,把学习的主权交给了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2、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体系,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建构更为庞大的认知结构,充分让学生学会知识的正迁移。
3、重点环节的处理水到渠成。把“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教学放到了最后游戏练习的环节,使得练习不在单纯的是练习,利用判断题出示一些常识性的知识,让学生在练习中也能不断的学习新知,避免了将一节课很程式化地分成几大板块,呈现出练中学,学中练的的融合模式。
4、重细节的珠圆玉润,每个细节我都从整体上加以考虑,希望能做到衔接得体自然。
三、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观察发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汇报验证”等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探究中交流,在实际中验证,在合作中归纳解决问题。具体地说分为一下几种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学生的学号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需发展的要求。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2、5倍数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四、教学程序
(一)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通过学生说数,老师快速判断这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这个游戏,不但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顺其自然地把探索的问题抛给了学生,激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1、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让学生利用刚学的找倍数的方法来找2的倍数,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这一环节学生易于掌握,关键在于让学生领会寻找特征的过程与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让学生观察——发现——验证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其特点。即:个位是0、2、4、6、8的数就是2的倍数。
2、教学偶数和奇数。
在学生理解2的倍数的特征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直接说明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数。稍作引导,对自然数进行分类,即:奇数和偶数。
3、教学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
让学生用寻找2的倍数特征的方法去找,既增强了学生动手的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4、教学2和5倍数的特征。
利用学生已有的找倍数的方法和对2、5倍数的特征,在游戏中先感知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然后发现游戏中因此的数学知识,降低了难度,学生也更容易理解。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2、拓展练习。
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四)全课小节,反思
第三篇:2和5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4——5页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学习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因此,熟练地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初步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能判断一个数是否2、5的倍数,及奇数、偶数。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学习5的倍数特征,自主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观察,猜测和讨论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判断,推理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2、5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法、学法:
先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研究5的倍数特征,而后让学生在100以内的表中圈出5的倍数,并观察所圈数有哪些特点,最后再归纳5的倍数特征。在研究5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用同样的方法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倍数与因数的有关知识,老师这里有两个数(出示5、10的数字卡片)你能用学过的倍数、因数说一说吗?
生:10是5的倍数,5是10的因数
师:除了10是5的倍数外,想一想,5的倍数还有那些?
生:5、10、15、20、。。。
师:看来5的倍数有很多,那么,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没有?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
2、5的倍数的特征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百数表,在上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100以内5的倍数标记出来。(教师全班巡视)
学生汇报100以内5的倍数
教师出示幻灯片3,和学生一起标出5的倍数。
1、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没有? 生:这些数都有0或5 师:什么地方都有0或5.生:个位上有0或5 师:根据大家的观察,你能猜想一下5的倍数的特征吗?
生: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师:大家的猜想在100以内看来是适用的,那么100以外更大的数呢?是否同样适用。
生:适用
师:到底适用不适用要通过验证来说话。
学生自主验证
请学生上黑板演示是如验证的。
师:通过大家的验证,我们知道了5的倍数的特征,那位同学给大家总结一下。学生自由回答
板书: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出示幻灯片4)
师:我们知道了5的倍数的特征,能不能用它很快的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来。
生:能
师:请同学们在这些数中圈出5的倍数来。(出示幻灯5)
2、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
师:大家回忆一下,刚才是怎么来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的呢?
生:我们现在百数表中找出5的倍数,在观察这些数,然后猜想5的倍数的特征,最后验证,得出结论。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继续在百数表中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要求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交流自己有价值的发现)
学生先独立探究,然后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最后组织全班学生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板书: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时,充分注重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借助5的倍数特征的方法独立探究2的倍数特征,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既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认识奇数、偶数
师:2的倍数在我们数学领域里有个名字教偶数。在自然数中除了偶数还有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板书: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师:老师说一些 数字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很快的判断出是偶数还是奇数。
同桌互相说数。师:刚才大家总结了2的倍数的特征,又认识了奇数、偶数,现在大家一起来看两道题。(出示幻灯7、8)大家共同完成。强调:做此类题注意按顺序进行,既不遗漏,又不重复。
师:大家前边学习知道了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那么偶数和奇数的个数呢?幻灯片9 生:学生自由回答。
4、师:同学们,刚才大家在百数表中分别找出了2和5的倍数,那么大家发现没发现有一些特殊的数字?
生:10、20、30、40.。。。
师:说明这些数既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那么这些数又有什么特征呢?
生: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板书: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接下来,我们就用学到的只是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1、出示幻灯10,学生经过思考后独立回答。
2、出示幻灯11,请大家根据学过得知识来帮老师看看,这个收费有没有问题?如果有,你又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说说理由。
四、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同其他同学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
邱
凯 2013年9月16日
第四篇:《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
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说课教师:临夏县土桥镇辛付小学 辛华东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的第一课时。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和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好找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学习约分、通分知识也要依靠它。因此,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意义重大。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偶数、奇数的意义;
(2)能力目标:能迅速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偶数、奇数的概念。教学难点:灵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1、采用观察法、操作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通过交流探索知识
2、设计多样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动口、动脑、动手的学习方式,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中,感受“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数字卡片等。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不用计算就能判断这些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吗?老师一眼就能判断出来,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节课后,你就会明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2、5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谈话导入,旨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总结规律。
1、活动一: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
2、活动二:2的倍数特征的探索
两个活动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同桌合作,讨论交流,总结规律,及时运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求知欲。也可体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
3、认识奇数和偶数。课件出示“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4、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你发现了什么? 即时练习后,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和发现,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养成总结反思的好习惯,另一方面,通过交流,使学生对2、5的倍数的特征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形式多样,既注重基础性又关注开放性,练习形式既有学生独立思考,又有同桌合作。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课件展示重点)回顾重点,引发思考。
五、板书设计
2和5的倍数的特征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
2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 是2的倍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简洁明了,点明主旨,再现重点。
第五篇: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
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高巧珍
一、说教材
《2和5的倍数特征》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好找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分知识。因此,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以学生感兴趣的报数游戏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过程。倡导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自主探索空间。在交流汇报中,掌握知识。
3、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体系,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建构更为庞大的认知结构,充分让学生学会知识的正迁移。利用学生已有的找倍数的方法和对2、5倍数的特征的初步认识来概括出2、5的倍数的特征。
4、重点环节,把“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教学放到了练习的环节,使得练习不在单纯的是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也能不断的学习新知,避免了将一节课很程式化地分成几大板块,呈现出练中学,学中练的的融合模式。
三、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2和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
2、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奇妙。
4、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掌握2、5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2、5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进行综合判断。【说教法和学法】
由于2、5的倍数的特征学起来易懂,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如下的教法和学法:
1、游戏引入,引导探究
以学生感兴趣的报数游戏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求知的欲望。上课的时候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加以引导,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在教学5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已有了研究特征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让学生的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加强练习,强化反馈
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后,呈现了一系列的先关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2、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景引入
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引入,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揭示课题:2和5倍数的特征。
二、问题探究,解决问题
1、探究5的倍数
因为学生已有如何找一个数倍数的经验,先在课本中的百数表中找出5的倍数。
第一步,观察、思考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时。组织学生交流,小组讨论,对学生的语言不要作统一的规定,学生只要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教师都应给予鼓励。
第二步,扩大研究范围:教师提问刚才总结的规律是否适用于所有自然数。学生的回答会各不相同。接着教师做引导:适不适用只是我们的猜测,要证明猜测对不对,我们要进行验证。要如何验证呢?就是找那些末位是0或5的数,如果我们验证的这些数都满足这个规律,就证明我们得出的结论适用于所有自然数。然后,根据这样的思路进行小组自由讨论,并作小组汇报,在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验证规律。并利用这一特征对一些数进行判断。做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探究2的倍数
类比探究5的倍数特征来学习2的倍数特征。在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验证规律。并利用这一特征对一些数进行判断。做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3、教学偶数与奇数的含义
在发现2的倍数的特征时,有同学发现了2的倍数是双数,顺水推舟,在这里我让学生自学课本,引出偶数与奇数的含义。紧接着让学生判断哪些数是偶数,哪些数是奇数。
4、即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5、总结回顾2和5倍数的特征、奇数、偶数的定义。
三、应用拓展,巩固练习
练习是数学教学中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熟练运用规律,我设计了相关的练习题,难度层层递进。让学生运用特征对一些数进行排序,组合,按要求把满足条件的数能够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的写完,这也是教学的难点。在练习中突破本课的难点灵活运用2、5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进行综合判断。
四、全课总结
该环节的任务是说一说你收获了什么?以学生回顾为主,教师补充为辅的方式进行。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把知识、方法再现的同时,亦体现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进一步反思总结,自我提高。
本节课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从数学研究方法这个方面着手,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让学生了解科学的数学研究的过程。一堂课的知识目标是很容易达成的,但是如果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或科学的研究方法,往往会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很多困难。在这节课中,我引导学生通过“猜想——验证——结论”三个流程进行研究,最后得到正确的数学结果,并进行应用。
1、渗透“范围”意识。
当我们说要研究2、5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想当然地会认为只要一个数一个数地研究就可以了。如果让他们实际操作,他们很可能会写了几个数后,就下结论,当然这时候他们下的结论也很可能是正确的。大部分老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肯定学生的结论,然后进行练习巩固。
但是教师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仅仅几个数就能得出结论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一项结论的得出不是这样草率的。如果教师如此这般教学,一次两次不要紧,长久以来,学生也会形成草率的态度,以偏概全,缺乏一种科学的严谨,这是很可怕的。
所以我们看到,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确定了“小范围”的意识,在数据比较多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确定一个范围,在有限的时间里研究这个范围中的数的特征,得到在1-100这个范围内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5或0。这时候教师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结论仅仅适用于1-100这个小范围,是不是在所有不等于0的自然数中都使用呢?还需要研究。所以接下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认识到还要继续拓展范围,研究大于100的自然数中所有5的倍数是不是也是个位上的数字是5或0。只有进行了研究,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最后在学习和生活中进行应用。
2、感受“猜想”与“结论”的不同。
在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之前,教师找了几个学生访谈,想了解学生学习的前在状态,当然所找的学生是各种层次都有的。对于2、5的倍数的特征,应该说比较简单,所以中等学生和优等生都已经知道了它们的特征——2的倍数肯定是双数,5的倍数末尾是5或0,只有个别学困生一无所知。同时有个奇怪的现象,所有知道这个结论的同学都认为这个结论非常正确,以后就能用这个结论来进行判断,不需要进行验证,当然他们的结论获得也仅仅是“知道”的过程,没有经历“探究”过程。如果长此以往,学生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而不是知识的探究者,以后将只习惯于被动接受,而不会主动发现。
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找到1-100内2和5的倍数特征时,教师追问学生,“是不是比100大的自然数中,也有这个特征呢?”学生异口同声地都认为是。这里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我们看到,教师告诉学生是不是有这个特征,我们没有研究过,所以只是我们的猜想。当教师一点拨后,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认可的。确实,没有经过研究,怎么能知道是呢?
有了这样的猜想,最后通过举例的方法验证后,学生没有找到反例,这时教师才告诉学生,一开始的猜想现在变成了结论。虽然同样是一句话,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界定,没有经过验证前,只是猜想;只有研究后,猜想才可能变成结论。
相信学生不断经历这种过程后,他们才会具备科学的态度,才会学会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才不会贸然下结论,当然我们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用适当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要再仅仅关注学生知识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能力目标,只有从小培养,从小渗透,那么我们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才会更深刻,也才会在数学上有更大的造诣。
我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