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字经礼仪篇第六课教学设计
三字经礼仪篇第六课教学设计
一、故事导入、情境激趣:
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个小朋友,一个叫黄香,一个叫孔融。
2、就连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称赞他们,你们想了解黄香和孔融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国学三字经礼仪篇第六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17页。试着读读课文吧!
二、多种方式朗读课文。
1、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呢?
2、指名学生朗读,纠正其读音,并让学生指出易读错的字音。
3、师范读,同桌互读,男女比赛读。
4、师生齐读拍手读
三、学习故事,理解课文。
1、同学们表现的这么好,接下来,老师有个故事送给大家,请看。(课件播放视频《黄香温席》)
(1)、你喜欢故事中的黄香吗?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孝顺父母)
(2)、在生活中你为你的父母做过些什么呢?
(3)、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的懂事、孝顺,〖启示〗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我们来了解“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的意思吧?【译文】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学习和做到的。(学生跟读)
2、在这篇课文中,除了黄香温席,还包含另一个故事,你知道是什么吗?那我们就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1)、你觉得孔融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在生活中你是怎么尊敬和友爱你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
(3)、说得真好,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尊敬兄长(板书:尊敬兄长)〖启示〗同学们要知道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人的温暖。根据故事谁来说说“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句话的意思? 【译文】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学生带读)
3、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什么呢?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要懂得谦让、礼貌和尊重他人,养成尊老爱幼的好习惯!(板书:懂得谦让)
4、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出示课件引导选择。
四、背诵课文
1、你能把课文背诵下来吗?试试看。
2、老师说上一句,学生回下一句。
3、同桌拍手读、齐背。
五、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黄香温席”、“孔融让梨”这两个故事,懂得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具备的美德,同时我们还得学好文化知识,希望同学们像黄香、孔融一样做个德才兼备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礼仪篇
孝顺父母 尊敬兄长 懂得谦让
第二篇:第六课《握手礼仪》教学设计[范文]
《握手礼仪》教学设计
【内容标准】知道握手礼仪是文明交往的前提,谈谈介绍和握手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文明交往的意识,养成握手礼仪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正确对待交往,学会尊重、宽容、平等待人,营造良好的人际空间,在交往中做个受欢迎的人。
〖能力〗能全面对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和技能,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过程】
谈谈介绍和握手礼仪: 握手礼:
1.握手的时机:问候时、感谢时、道歉时、祝贺时、慰问时、重逢时、欢迎时、安慰时、庆祝时
2.握手姿势:身体以标准站姿站立;上体略前倾;右手手臂前伸,肘关节屈;拇指张开,四指并拢。
3.握手的顺序:
a.主人与客人之间,客人抵达时主人应先伸手,客人告辞时由客人先伸手;b.年长者与年轻者之间,年长者应先伸手;
c.身份、地位不同者之间,应由身份和地位高者先伸手; d.女士和男士之间,应由女士先伸手。先到者先伸手
4.握手的力度:男士与男士之间—力度稍大、女士与女士之间—力度稍小、男士与女士之间—力度稍小。
5.握手的时间:1-3s 6.握手的位置:男士与男士握手—握手掌、虎口相对。男士与女士握手—男士握女士的手指 女士与女士握手—手指相握
7.握手时的表情:一般情况下,要自然地微笑。对方心情沉痛时,表情要凝重。8.握手的禁忌:(1)忌用左手握手(2)忌坐着握手(3)忌戴有手套(4)忌手脏(5)忌交叉握手(6)忌与异性握手用双手(7)忌三心二一 9握手的几种形式 ①平等式握手
双方掌心相对。同事之间、朋友之间、社会地位相等的人之间,采用这种形式的握手。② 支配式握手
将手掌心向下或左下方,握住对方的手。这种握手行为,表现出握手人的优势、主动、傲慢或支配的地位。在交际活动中,社会地位较高的一方易采用这种方式与对方握手。 ○3谦恭式握手
将手掌心朝上或向左上方同他人握手。在某些场合表示愿意从属对方,并乐意受对方的支配,以示自己的谦虚和必恭必敬,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握手。 双握式握手
主动握手者用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再用左手握住对方的手背。这种形式的握手,在西方国家被称为“政治家的握手”。⑤ 捏手指式握手
握手时,不是两手的虎口对握,而是有意或无意地捏住对方的几个手指或手指尖部。女性与男性握手时,为表示自己的矜持与稳重,常采用这种形式。⑥ 死鱼式握手
握手时,伸出一只无任何力度、质感、不显示任何信息的手。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握住一条死鱼。
10.握手的场合(1)见面或告别(2)表示祝贺或慰问(3)表示尊重
11.5.握手时要寒暄
身在曹营心在汉:
和老马握手:而问老李、老张你们都来了。(1)要说话:第一次见面
欢迎光临;久仰久仰;你好,别来无恙;
告别:要祝一路平安(2)要以表情进行配合自然、热情,同时双眼注视对方双眼
11.握手的禁忌:
1.不要用左手与他人握手。2.不要在握手时争先恐后。
3.不要在握手时戴着手套。4.不要在握手时戴着墨镜。
5.不要在握手时将另外一只手插在衣袋里。
6.不要在握手时另外一只手依旧拿着东西而不肯放下。
7.不要在握手时面无表情,不置一词。
8.不要在握手时长篇大论。
9.不要在握手时仅仅握住对方的手指尖。
10.不要在握手时只递给对方一截冷冰冰的手指。
11.不要在握手时把对方的手拉过来,推过去。
12.不要以肮脏不洁或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手与他人相握。
13.不要在与人握手后,立即揩拭自己的手掌。
14.不要拒绝与他人握手。介绍礼:
在交际礼仪中,介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人际交往中与他人进行沟通、增进了解、建立联系的一种最基本、最常规的方式。通过介绍,可以缩短人们之间的距离,帮助扩大社交的圈子,促使彼此不熟悉的人们更多地沟通和更深 入的了解。
1.介绍的类型:根据介绍的对象,场合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依社交场合的方式来分,有正式介绍和非正式介绍。
②依介绍者的位置来分,有为他人介绍、自我介绍,他人为你介绍。
③依被介绍者的人数来分,有集体介绍和个人介绍。
1.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的具体形式(1)应酬式
(2)工作式(3)交流式(4)礼仪式
(5)问答式
自我介绍的具体形式
(1)应酬式:适用于某些公共场合和一般性的社交场合,这种自我介绍最为简洁,往往只包括姓名一项即可。“你好,我叫XX。”“你好,我是XX。”(2)工作式:适用于工作场合,它包括本人姓名、供职单位及其部门、职务或从事的具体工作等。如 “你好,我叫XX,是XX饭店的客房部经理。” “我叫XX,在XX学校读书。”(3)交流式:适用于社交活动中,希望与交往对象进一步交流与沟通。它大体应包括介绍者的姓名、工作、籍贯、学历、兴趣及与交往对象的某些熟人的关系。如“你好,我叫XX,在XX工作。我是XX的同学,都是XX人。”
(4)礼仪式:适用于讲座、报告、演出、庆典、仪式等一些正规而隆重的场合。包括姓名、单位、职务等,同时还应加入一些适当的谦辞、敬辞。如“各位来宾,大家好!我叫XX,是XX学校的学生。我代表学校全体学生欢迎大家光临我校,希望大家„„。”
(5)问答式:适用于应试、应聘和公务交往。问答式的自我介绍,应该是有问必答,问什么就答什么。
介绍时机:1.社交场合与不相识者。2.聚会场合。
3.公关活动。
4.访谈活动 5.大众传媒进行自我推荐、自我宣传时。6.社交媒体与他人的联络。
7.应聘、应试时。
介绍的基本程序: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姓名、身份和单位,同时递上事先准备好的名片。一般以半分钟为宜。
自我介绍的应注意:(1)注意时间。以半分钟左右为佳,如无特殊情况最好不要长于1分钟。(2)讲究态度。进行自我介绍,态度务必要自然、友善、亲切、随和、大方。
2.他人介绍
又称第三者介绍,它是经第三者为彼此不相识的双方引见、介绍的一种介绍方式。
他人介绍注意:
1、姿势
2、要先征求意见
3、介绍内容
4、介绍顺序
5、被介绍者的礼节 3.集体介绍:集体介绍是他人介绍的一种特殊形式,被介绍者一方或双方都不止一人。集体介绍的顺序 :
1、少数服从多数
2、强调地位、身份
3、单向介绍
4、人数多一方的介绍
5、人数较多各方的介绍
集体介绍注意事项:
1、不要使用容易产生歧义的简称,在首次介绍时要准确地使用全称。
2、不要开玩笑,要很正规。介绍时要庄重、亲切,切勿开玩笑。
签约仪式的准备: 1.要布置好签字厅
签字厅有常设专用的,也有临时以会议厅、会客厅来代替的。布置的总原则是要庄重、整洁、清净。一间标准的签字厅,应当室内铺满地毯。除了必要的签字用桌椅外,其他一切的陈设都不需要。
• 2.确定出席签约仪式的人数
一般来说,参加签约仪式的双方或多方的人数应大致相同。但为了表示签约的协议、协定或条约的重视,往往由更高或更多的领导人出席签约仪式,此时就不应机械地坚持“对等、相当”的原则。
• 3.要预备好待签的合同文本
负责提供合同文本的主办方应会同有关各方一道指定专人,共同负责合同的定稿、校对、印刷和装订。还应为在合同上正式签字的有关各方均提供一份待签的合同文本,必要时,还要在向各方提供一份副本。• 4.要求签字人员的服饰
按照规定,签字人、助签人以及随员,在出席签字仪式时,应当穿着具有礼服性质的深色西装套装、中山装套装或西服套裙,并且配以白色衬衫和深色皮鞋。男式还必须要系上单色领带,以示正规。在签字仪式上露面的礼仪人员、接待人员,可以穿自己的工作制服或旗袍一类的礼仪性服装。
• 签约仪式的座次礼仪:在签署双边合同时,应请客方签字人在签字桌右侧就座,主方签字人则应同时就座于签字桌的左侧。双方各自的助签人应分别站立于各自一方签字人的外侧。
• 其他的随员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在己方签字人的正对面就座,也可以依照职位的高低,依次自左至右,或自右到左的列成一行站立于己方签字人的身后。
• 在签署多边合同时,一般仅设一个签字椅。各方签字人签字时,需依照有关各方事先同意的先后顺序依次上前签字。
• 助签人在助签时依“右高左低”的规矩,助签人应站立于签字人的左侧,同时有关各方的随员应按照一定的序列棉队签字桌就座或站立
第三篇:第六课教学设计修改版
《第六课 画国旗练鼠标》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
用矩形工具绘制我们找到的一些国家的国旗图案;在绘制国旗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鼠标的操作。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鼠标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对鼠标操作的巩固练习,同时也是对画图软件的进一步探索。本课通过对矩形工具的使用,进一步练习鼠标的基本操作。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在鼠标操作的技巧上能够得到提升,也可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结构的能力,让学生在脑海中初步形成“事物之间互相联系”这一概念,为后面的学习探索埋下一个伏笔。同时也给学生一个了解世界开阔视野、运用工具进行再创作的空间。
学生分析:
学生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强,想象能力也正在由模仿性和再现性向创造性过度。虽然我们已经掌握了鼠标的基本操作,但还需进一步练习。通过走迷宫游戏,使学生对画图也产生兴趣。
教法学法: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发现问题并且由学生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通过介绍国旗的含义,帮助学生用认真严谨的态度,绘制每一面国旗。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小游戏和国旗绘制,复习巩固鼠标的四种基本操作;
2.在观察由长方形组成的国旗的活动中,明确绘制这类国旗必须学会绘制长方形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矩形工具的三种样式绘制不同颜色和类型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尝试用多个长方形拼组绘制国旗;
3.在练习绘制国旗的过程中,为学生渗透各国的风土人文知识,使学生在对国家国旗的意义了解的基础上增长人文见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了解并掌握矩形工具三种样式的使用,巩固练习鼠标的四种基本操
作。
2.难点:矩形工具三种样式绘制不同长方形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各国风土人情短片、学生练习素材
四、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迷宫游戏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迷宫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计时迷宫游戏。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激发兴趣、并为后续学习作铺垫。通过计时这种形势,在竞争的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学生的鼠标操作水平。
2.回忆鼠标操作
玩“走迷宫”游戏时,你用到了鼠标的哪些基本操作? 单击鼠标、双击鼠标、拖动鼠标、右键单击鼠标
设计意图:及时帮助学生梳理鼠标操作,为后面的练习奠定基础。3.介绍国旗
你们喜欢画国旗么?老师也画了,不过是在电脑上,请观察他们的组成特点?
都是由不同颜色的长方形(矩形)组成的。你们也想在电脑上画出国旗么?(出示主题:画国旗连鼠标)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增长了见识,了解了一些国旗的初步知识,并为后续学习作铺垫。
(二)探究新授 1.自主尝试
画之前,读注意事项。
自由绘画国旗(可借助书上操作步骤或互相交流)
学生自主探索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并绘制出练习中不同颜色的长方形; 让会的同学上前演示操作矩形的三种形式的选择(单击)、前景色/背景色的选择(单击左键、右键),教师补充,重点强调操作中用到的鼠标操作;
设计意图:出示练习任务后,帮助学生先将任务分解,分解到学生能“够得到”的程度,帮助他们更好的自主学习。通过练习熟练画图中的鼠标操作,由于绘制国旗还需要找准鼠标的起始点,为鼠标的基本操作提高了难度,是学生熟练鼠标操作的机会。
2.区分矩形工具
刚才多次用到了矩形工具,有三种形式,用画一画、比一比的形式进行区分。学生介绍并明确样式。
提出质疑:画国旗可以随意搭配?
引导学生说出: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必须严肃对待,并且注意长宽比例。看国旗色彩谈感受,播放德国国旗小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对比,明确矩形工具样式,体现生本课堂。为学生拓宽人文知识,同时吸引学生有兴趣继续探究其他国家国旗。
(三)巩固提升 1.梯度练习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故事,展现多个国家,学生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进行绘画。(国旗由简到难,学生根据自身能力挑选)
挑选一名遇到困难的学生,由同学互相解决,强调鼠标操作的准确性。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进行有层次的训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是对知识的进一步巩固。所以在这个活动中,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不必要求学生完成多么漂亮的作品,重点在他们绘制过程中探索能力的提升。
2.爱国教育
我们最期待的还是我们自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学生绘画练习并说一说国旗的故事。播放奥运颁奖典礼,谈爱国感受。
设计意图:进一步练习鼠标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四)总结
全体肃立,带着这种感受共同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结束本科。
第四篇:第六课教学设计
岳麓版七年级上册 《西周的分封》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以下知识点:商纣的残暴统治牧野之战商朝灭亡和西周的建立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西周的灭亡平王东迁
2、通过阅读课文,绘制简单的西周分封示意图,提高阅读课本,了解历史现象和运用不同方式表述历史知识的能力。
3、结合具体史实,思考、讨论商朝和西周灭亡的原因,提高具体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识读《西周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增强读图能力。
二、教学重点:分封制
三、教学难点:周平王东迁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预读课文尽可能地搜集有关纣王荒淫残暴的故事,周文王重用贤能的故事;并简单了解牧野之战,周朝的建立及西周的分封制。
课堂导入:
屏幕展示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人是谁吗?”
教师指出他就是商朝最后一个国君纣王。就是他把商朝带向灭亡的。那么他当政期间又实施了那些残暴统治呢?是谁灭了商朝,灭了商朝后又建立了怎样的国家,这个国家又是怎样在组织自己的统治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周的分封》吧。
(一)、武王伐纣
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加重赋税,用酷刑镇压百姓和对他不满的王室大臣。例如:高筑“鹿台”、处死鄂侯制成干尸示众,将叔父比干挖心处死等。
屏幕展示并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简单归纳:
周文王:即姬昌,武王灭商后追尊为文王。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礼贤下士,重用姜尚为军士,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积极进行灭商准备,为武王灭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姜子牙;又名姜尚愿为商朝的士大夫后追随文王任太师辅佐文王、武王完成了灭商大业。
周武王:西周的第一位国君,约公元前1046年亲率大军讨伐商纣,在牧野之战大败商军。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屏幕展示:
教师指出:牧野之战是周武王灭掉商朝的关键性战役,并简单介绍战争的情况以增强学生对战争的印象。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不对。
宠爱妲己,沉湎于酒色,荒废朝政是商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其次还有周的势力的强大。
(二)、分封诸侯
屏幕展示并提出问题:
读此图让学生说出商朝的疆域及周边的少数民族。接着提问:作为商朝的一个小小的方国的首领周武王,在灭商以后,怎样统治好这辽阔的国土呢?在学生试着回答的同时展示出下面这幅图。
教师指出他实行的是分封制。同时让学生阅读“分封诸侯”一目,并提出问题:
在学生阅读、思考后,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1、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加强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
2、首先提出“周王对那些人进行分封为,为什么要封这些人做诸侯,当时的主要侯国有哪些,周王与他们的关系怎样,他们在自己的封地上又进行怎样的统治?”让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
被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的,一是王族,二是功臣,三是旧贵族的后代;分封王室子弟,是利用宗亲的关系,来维护姬姓王朝的统治;分封功臣,一则是对他们忠于周王,建功立业的报答,二则是利用固有的君臣关系,使其忠心耿耿地为王室效力;分封贵族的后代,让其管理原有的部族、邦国,保持政局的稳定,并能加强对边远地区的统治;
主要的侯国让学生看着上图回答即分别有卫、齐、鲁、晋、宋、燕等;
周王与他们的关系:全天下的土地都归周天子所有,受封的诸侯享有土地的管理和收取赋税等权利。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周王的命令,要定期朝见天子,缴纳贡物,战时要带兵随周王征战。周王对诸侯有赏罚予夺的大权。
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又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将自己封地的一部分分赐给士。这样层层分封,形成了宝塔式的严密的统治网络。同时指出“西周规定天子、诸侯、卿大夫等职位,只有正萋所生的长子才有资格继承,这叫做嫡长子继承制。”
3、第一,它通过血缘关系,把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巩固了对原来商朝地区的统治;
第二,密切了西周与周边部族的关系,扩大了统治范围;
第三,保证了政局的稳定,也加强了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如: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同时让学生阅读小字部分,以证实。)
(三)、平王东迁
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西周的分封制“固若金汤”,是不是就能保证王位的万世永固呢?从而把学生带人西周灭亡的教学中。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展示屏幕,同时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并要求学生了解周历王和周幽王各是什么样的人。
教师归纳:周历王的残暴统治引起了镐京平民暴动,西周从此走向衰落。即西周后期统治者昏庸残暴是其走向灭亡的主观原因;客观上讲是当时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屏幕展示:
前770年周平王东迁
然后教师指出: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结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络邑,东周开始。
小结归纳:
武王伐纣→西周建立→分封诸侯治{ }—------西周衰落→
西周结束(前771)→平王东迁,东周开始(洛邑)(前770年)课后练习: 商纣王和周幽王的下场说明了什么?
第五篇:《三字经》教学设计
《三字经》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含义,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的知识根底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三字经》,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教学难点:
学生会判断《三字经》中的精髓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字经》吗?
《三字经》是学习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它伟大祖国浩瀚的文化长河中最绚丽的一朵浪花。《三字经》源于南宋,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它三字一句的韵文非常容易记忆,内容包括传统教育,历史、地理、天文,伦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它是我国古代对孩子进行论理道德教育的书籍,现在被世界儿童运用。你们自豪不?
二、初读感知
1、师出示《三字经》范读。
师:大家自己读一读这几句《三字经》,把字音读准,注意正确停顿。(生自己读)
三、学文晓理
1、才一会儿功夫,大家就读得琅琅上口了!这两句三字经虽寥寥二十个字,但背后却藏着动人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下面老师给大家讲讲《孟母教子》、和《五子登科》的故事。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寻找一个对孟子有益的教育环境,不辞辛劳搬了三次家。从坟场附近搬到市场边,再三迁至学校旁。有一次孟子不用功,逃学回家,孟母当着他的面将织了一半的布匹剪断,并且告诫他说:“求学的道理,就像织布一样,必须将纱线一条一条织上去,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积丝才能成寸,积寸才能成尺,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才能有成就。否则就像织布半途而废一样,一旦前功尽弃就毫无用处了。”
五代时,有一位窦禹钧(又称窦燕山),遵照圣贤教诲的义理来教育子女,因此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都能光耀家门。
作者仅仅用了几个字就把这连个故事写出来了,让我们读一读: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说说你自己的感受。
其实你们的父母为了你们能够成才,给你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受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我们作为儿女,应该感谢父母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条件,更加发奋读书。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爱亲人、孝敬父母。
2、三字经中还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人初生之时,本性都是善良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后来因为生活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差异越来越大。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如果不及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所谓先入为主,不可不慎!至于教育方法,应注重在使孩子专心,有定力。课业的选择,要以专精为主,不要希求广博。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与青少年心智的发展,十三岁以前着重在记忆,之后理解力逐渐成长,故十三岁以前应注重记忆念诵为主,理解次之,不可本末倒置。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生育子女,若只知道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那是作父母的失职。老师教导学生,不只是知识、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做人处世的道理,使学生能够与人相处融洽,做事有方法,活得健康愉快有意义。因此对于学生的要求一定要认真严格,不能偷懒怠惰,才能教出好学生。严师出高徒,严是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
四、配乐诵读
1、师配乐范读、朗读。
2、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教师相机点拨,请学生结合《三字经》的内容,谈谈学习后的收获。
五、扩展活动:
《三字经》里还有好多关于指导教育学习的内容,老师让你们自己搜集,你们找了没有?谁能把你喜欢的《三字经》内容和大家交流一下。办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三字经》
人性本善严格教育
孟母教子五子登科
不教父过不严师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