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冰灯教案设计详案
《冰灯》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课文,了解父亲做冰灯的艰辛困苦,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深深的爱子情怀。
3体会“我”内心后悔的复杂心情,教育孩子体谅理解父母。教学重难点:
了解父亲做冰灯的艰辛困苦,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深深的爱子情怀。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复习旧知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冰灯》这一课,(边说边板书:冰灯)声音真洪亮!
2.师:【走下讲台】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还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第一组词:乐趣,享受,后悔,称赞,融化】(齐读)【单独做多音字的幻灯片】
3师:老师还有一组词,想考考大家:“答应,回答,适应,应该,鸟笼,灯笼,笼罩】指名读。
请你来。你把多音字读准确了,你可真了不起。看来这些词语大家都会读了。
二.以读代讲,品读课文。1.概括大意
1)师:老师再出一组词,你们还会读吗?【课件出示:希望 答应 后悔 融化 】 大家一起读,你们能用这组词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评价语:你说得很流利。你概括的真完整。你概括的很简洁。)
二、切入课文内容
(略讲)学习1至4自然段。1.做冰灯的原因:
1)师:我为什么希望有一盏灯笼?请同学们认真读1~4自然段,找一找答案。点击课件(1.因为这是乡下过年的习俗2.我看到小朋友大军的灯笼很漂亮,心里羡慕。)(抽两生)2)大军的灯笼什么样,谁来说一说?你来读一读吧。
3)师:孩子们,我要的是一盏普普通通的灯笼吗?(不要纸糊的,而是透亮的。
学习第5自然段(详讲)2.感受父爱:
方案一:师:是的,我想要透亮的灯笼,父亲答应了,他是怎么给我做冰灯的呢? 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五自然段。用—画出来。(师巡视,查学情。)谁来说一说?指名说
【预设:生:我画的是:等适应了屋子里很暗的光线后,我才看清楚,父亲正在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一块冰。】
师: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生:我的答案是: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
师:(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读到这儿问:父亲为什么停下来啊? 生:因为太冷了。
师:于是,他用衣角擦擦……一会儿。
如果生没有回答到预设一,问:父亲在哪儿磨?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觉得父亲当时很冷。(这么冷,父亲在为我打磨冰灯时,他心里在想什么?)生:父亲很辛苦。父亲爱我!
师:请你带着你的体会读这句话吧!师:是啊,父亲是多么的辛苦啊。】 【创设情境引读】
父亲手上的冰太凉了,磨一阵—— 父亲的手还没有暖热,他又接着磨——
是啊!为了我想要的冰灯,父亲忍住钻心的凉,不知磨了多少遍————(冰太凉,每磨一阵……)
学习6至7自然段。
(引读)看到这一切,我好奇地问:“爹,你在干啥?” 父亲把头扭过来,说(生读——):【课件出示: “没有找到合适的废玻璃,我昨天冻了一块冰,正给你做冰灯呢。天还早,你再睡一会儿吧。”】
师:说完,父亲回过头去,继续用力磨了起来。冰太凉…… 手指:【课件出示: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进棉衣里暖一会儿。】
师:就这样,父亲不停地磨,我再也睡不着了。
【课件出示:当我看见父亲又一次把手放进棉袄时,我急忙喊他:(生读)“爹,你到我这里来暖暖手吧。”一边说,一边掀开了自己盖的被子。】
师:我再也睡不着了,我怎么做的?(指名说),我急忙喊他:“爹,你到我这里来暖暖手吧。”一边说,一边掀开了自2
己盖的被子。
2)师:从我的动作和语言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父亲做冰灯太辛苦了,让我心疼。(抽三生回答)
(评价语:你读懂了作者对父亲的关心。你走到了作者的心里。你读懂了我对父亲的爱。)
学习第9自然段。
1师:父亲看见了,点击课件,让学生读。
【课件出示:父亲看见了,赶快来到我的身边,把我撩起的棉被一把按下,连声说道:“我不冷,不冷。小心冻着,要过年了。”】
2师:请你们把这段话中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圈出来。【学生说得完整后,课件出示:看见、来到、按下,说道标红】
父亲看见了,他是怎么来到我的身边的?(赶快)把我的棉被是怎样的按下?(一把)怎样说道?(连声)3从这段话中一系列的动作,你读懂了什么?(一起读一读)
【补课件:父亲看见了,来到我的身边,把我撩起的棉被按下,说道:“我不冷,不冷。小心冻着,要过年了。”】
4师:老师把这段文字修改了一下,我们来看这两段话,自己读一读,你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生1:我喜欢第一段。从这些词语感受到父亲动作迅速。(点课件)请你读这句话。生2:我感受到父亲非常害怕我受凉,请你带着你的感受读这句话。生3:我感受到父亲非常关心我。请你读这句话。从父亲的动作中,我们体会到了— 生:父亲对我的爱,父亲对我的关心。5师:同学们,你们看抓住关键词来感悟人物的情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6师:父亲是这么做的,他又是怎么说的?
(走到一学生前)请你说父亲说的话,(我不冷,不冷。小心冻着,要过年了)7师:(亲切点)联系前面学过的(联系上文),想一想,父亲真的不冷吗?(课件: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进棉衣里暖一会儿。)指名读。
学习第10自然段。
1师:再联系下文看一看,父亲真的不冷吗?
【课件出示:父亲的手碰着了我的手,他的手真凉啊!我的鼻子发酸,心里直后悔,真不该找父亲要一盏透亮的灯笼。】
2师:其实父亲很冷,那他为什么要撒谎呢?
生:因为父亲怕我担心,这是父亲的(爱或者“关心”。)3师:同学们,当我碰到父亲的手时,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生:(真不该要一盏透亮的灯笼。太凉了,父亲的手不是一般的凉)生:我开始后悔了,因为父亲的手太凉了。4师:我为什么后悔了?
(你走进了作者的心里。你读懂了文字背后的含义。)总结学法:联系上下文能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第11自然段。
1师:同学们,这一年春节,(学生接读)【课件出示:这一年春节,我的灯笼是最特别的。】 我的灯笼特别在哪儿?
2(评价语:灯的样子特别,灯的材料特别,情感特别)出示:这是一盏()的灯。(多抽生说一说)
3小伙伴们看到我这么特别的灯笼大家都称赞我的冰灯,连大军也有点羡慕我。
4师:同学们,小伙伴会怎么称赞我的冰灯?(生1:你的冰灯最新颖。师:我们从来没见过!生2:你爸爸对你真好!师:多么深沉的父爱!生3:我太羡慕你了!师:老师也羡慕他!
生4:我怎么没有这么漂亮的冰灯呢!师:太漂亮了!)(板书:冰变灯)
5师:听了小伙伴们的称赞,“我”的心情怎样呢?
生:我很自豪,自豪地读这句话(这一年春节,我的灯笼是最特别的。)
1)冰灯虽然很美,可我心里很后悔,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2)师:过了几天,冰灯融化了,变成了一片水。(板书:灯化水)但是,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3)师:它指的是什么?请你说,仅仅指的是冰灯吗?你体会到什么?(多说)
(评价语:多么深沉伟大的父爱呀!真让我们感动!)
4)师:同学们,这篇文章是作者的回忆,在这篇文章的后面还有一段文字 多年后,我回忆起当年父亲为自己打磨冰灯的场景,我这样说—--生读。【课件出示:对于您,我的父亲,我有太多感激,那如山的父爱将是我此生无以回报的。有太多的话、太多爱我想对您倾诉,然而此时此刻我只想说:父亲,您的爱我将铭记永远!】
师:多年后,父亲一次又一次把手放进棉衣里取暖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我深情地说—--生读
师:多年后,父亲那如山的父爱仍让我心潮澎湃,我泪眼朦胧地说---生读(出示体现父爱的图片)多么深沉、伟大的父爱啊!
三、联系生活实际,谈父爱
师: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静下心想一想,哪件事最能让你感受到深沉伟大的父爱?
生答:1无微不至的关怀是父爱;2可口的饭菜也是父爱;3对我的宠爱也是父爱;4为我们挡风遮雨也是父爱;5包容也是父爱;6鼓励的话语也是父爱;7用心呵护也是父爱;8给我温暖的也是父爱;9让我幸福也是父爱…… 师:(语速慢)同学们,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板书:父爱,勾画 “心”)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有心人,用心的去体会这人世间那深沉伟大的父爱吧。
第二篇:泥人张详案《泥人张》教案设计
《泥人张》教案设计
学情分析
文章这东西是很内向的,一篇好文章放在面前,并不象一盘好菜端上来,可以色香味俱全,立即勾起学生的食欲。总要慢慢去读才能产生兴趣。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却产生了类似见到一盘美味佳肴那样的感觉,好像能够望见色、闻见香、尝到味。文字简单,阅读起来毫不费力,却又生动有趣,很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文章中的一“俗”一“奇“,安排得曲折有致的故事情节,富有特色的语言,都是值得学生探讨的话题。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字词。
2、抓住要点概述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3、品读语言,多角度理解奇人之“奇”处。
4、了解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保护民间文化的兴趣。教学重点
品读语言,多角度理解奇人之“奇”处。教学难点
抓住要点概述内容,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设想
让语文课堂不再枯燥无味;让语文课富有魅力、富有神韵;在享受乐趣的同时接受知识。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教师播放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朗读,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美读,读出声调、语气,读出情趣,要读得活灵活现、声情并茂。
2、讨论点拔法。本文文字浅显,故事生动,阅读障碍不大,教学中宜用学生自主活动、合作研究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积累重要生字词,熟读课文,理清课文故事情节。教学过程
(正式上课前播放片头:课题显示。播放幻灯——1)
一、导入:形象感知,引出课题
1、课件展示一组泥人张彩塑图片,学生形象感知后谈感受,引出课题。(播放幻灯——2——7)
2、出示学习目标。(播放幻灯——8)
二、检查预习,词语正音
幻灯片展示重点字词。(播放幻灯——9)
阔绰()
抠()泥
撂()高
戳()破
怵()谁
瞅()见
气最冲()
谁有钱谁横()
三、听读课文,理清情节
教师播放课文示范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播放幻灯——10)
1、课文讲述了_____与_____的较量。明确:海张五与泥人张
2、第一回合:海张五说了什么话?_____,泥人张_____回击。明确:脏话侮辱,捏泥人。
3、第二回合:海张五又说了什么话?_____,泥人张_____回击。明确:取笑泥人张的手艺,贱卖泥人。
4、理清情节后,引导学生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奇。
小说无奇不传,无奇也无法传。——冯骥才(幻灯片出示)
四、品读语言,欣赏奇人
1、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阅读课文,以下列句式说话:(播放幻灯——11)
我喜欢_____这个句子,因为_____,写出了泥人 张_____之奇,奇在_____。
(自己先在书上做批注,再全班交流)
提示:喜欢的理由可从修辞手法、动词刻画、对比、侧面烘托等方面思考。
2、教师幻灯片出示范例:我喜欢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个句子,因为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泥人张手艺之奇,奇在手艺精巧,无与伦比。(播放幻灯——12)
五、深入探究,拓展延伸
1、小组讨论:在文中的最后一段这样写到“泥人没有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播放幻灯——13)
明确答案:因为被世人所传颂的不仅是泥人张的精湛的手艺,更是泥人张那种不畏权贵,不卑不亢,自尊自强,沉着冷静,机智应对的精神品质。
2、教师出示资料:展示“泥人张”的影响和地位。(播放幻灯——14)
3、一种文化的传承不仅在于它外在形式的延续更重要的是其中所包涵的精神文化底蕴的延续。以前,这种民间文化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现在有更多的人意识到了保护民间文化对于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与价值,这也是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从这个方面来说,“泥人张”意义非凡。
4、全班齐读展现“泥人张”非凡意义的语句,从而引出学习民间艺人的精神品质。(播放幻灯——15)
六、师生互动,民间采风
1、冯骥才老先生的《俗世奇人》描绘了20世纪初天津底层市民和小生产者的生活,给我们展示了18个风格迥异的俗世奇人,泥人张、刷子李、快刀刘、风筝魏。除了这些,你还了解哪些民间绝活或民间艺术?(同学们自由发言)(播放幻灯——16)
2、老师总结:其实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中间不乏奇人高手,我也搜集到一些他们的作品,现在与同学们共赏。(播放幻灯——17——20)
3、这些民间文化让人看了真是赞叹不已,让我们携手共进,守护文化遗产,守候精神家园。齐读:(播放幻灯——21)
是的,有一种遗失
活在深锁的记忆里
活在熟悉的味道里
活在婉转优雅的旋律中
它们靠世代相传的力量得以延续,离我们很近却住在深远。需要被记忆的不只是那些可触摸的文化,让我们携手共进,守护文化遗产,守候精神家园。
七、课堂总结,结束学习(播放幻灯——22)如果说技艺高超、性格沉稳的泥人张让我们称奇,那么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更令我称奇。你们时而凝神静思,时而议论风声,时而尽情分享,真正展示出4班的风采。这节课老师上的很愉快,谢谢大家。附:板书设计
故事奇 手艺奇
奇 行事奇
人品奇
第三篇:冰灯教案设计
《冰灯》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课文,了解父亲做冰灯的艰辛困苦,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深深的爱子情怀。
3体会“我”内心后悔的复杂心情,教育孩子体谅理解父母。教学重难点:
了解父亲做冰灯的艰辛困苦,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深深的爱子情怀。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复习旧知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冰灯》这一课,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板书课题,(边说边板书:冰灯)冰和灯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灯字的火字旁,先写左右两边的点和撇。大家一起读。(读冰灯要纠正注意读法,不能拆开读)声音真洪亮!【请同学们再读一遍,有进步!】 2.师:【走下讲台】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还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乐趣,享受,后悔,称赞,融化,答应,回答,适应,鸟笼,灯笼,笼罩】谁能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下。师:请你来,【面向大家说】孩子们听好了,如果他读对了,大家就跟着他读,读错了,大家闭上小嘴巴,明白了吗?
好,小老师教得好,同学们读的也响亮。(1人)
如果读错:谁会读?帮帮他。孩子,你再来读一读好吗? 师:还有谁愿意来读?请你来!字音读的真准!(1人)【单独做多音字的幻灯片 师:“答、应、笼”都是多音字,这三组词你会读吗?】 请你来。你把多音字都读准确了,你可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读。看来这些词语大家都会读了。
二.以读代讲,品读课文。1.概括大意
师:老师再出一组词,你们还会读吗?【课件出示:希望 答应 后悔 融化 】大家一起读,你们能用这组词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评价语:你说得很流利。你概括的真完整。你概括的很简洁。)
二、切入课文内容 1.做冰灯的原因:
1)师:我为什么希望有一盏灯笼?请同学们认真读1~4自然段,找一找答案。可以看1
自己的书,或者大屏幕。点击课件(1.因为这是乡下过年的习俗2.我看到小朋友大军的灯笼很漂亮,心里羡慕。)
【课件出示: 在我们乡下,孩子们过年有提着灯笼走街串巷的习俗,那是过年最大的乐趣和享受。
这一年的腊月二十五,我去东山坡的大军家,大军拿出他的过年灯笼给我看。灯笼真漂亮,灯罩是菱形的,用玻璃拼成,上面还画了些细碎的小花。灯笼是大军的父亲从遥远的县城买回来的。
回家我就找父亲要灯笼。我说,不要纸糊的,要透亮的。我知道,父亲没有钱买高级的玻璃灯笼,我希望他能够给我做一个。(评价语:大家和他找的一样吗?你们真会读书。
如果找错:没关系,坐下再找一找。谁来说?大家和他找的一样吗?你们真会读书。)2)师:同学们,什么是习俗呢?习俗就是习惯和风俗。
(评价语:你说得对,你是怎么知道的?查字典、问别人、联系上下文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没有说对,你能给习组个词吗?你觉得习俗的习在这里应该是哪个解释呢?评价语:扩词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
大军的灯笼什么样,谁来说一说?(直接问)大军的灯笼漂亮吗? 这盏灯笼有多漂亮,请你读一读。(评价语:我已经感受到了*分漂亮),谁能读得更漂亮?(评价语:已经有*分了。)谁能读出十分漂亮?(评价语:看来大军的灯笼真是十分漂亮)
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3)师:孩子们,我要的是一盏普普通通的灯笼吗?(不要纸糊的,而是透亮的。没找完整:评价语:看看还有什么要求?完整的说一说。)2.感受父爱:
师:是的,我想要透亮的灯笼,父亲答应了,大年三十的早上,我被一阵沙沙的声音吵醒了,醒来后,我发现父亲在做什么?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五自然段。(师巡视,查学情。)谁来说一说? 大家同意他说的吗?
【有没有补充?大家同意吗?】(读完后点击课件)
【课件出示答案:等适应了屋子里很暗的光线后,我才看清楚,父亲正在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一块冰。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进棉衣里暖一会儿。】
4)师:同学们,你们玩过冰吗?(走到学生中间)有什么感受,谁来说一说? 生:太冷了。
师:是啊。
生:玩冰的时候手都没有知觉了。师:冰太凉了。你说,生:手都冻红了。
师:真冷,我也有过这种感受。
(5)师:玩冰这么冷,我们会怎么做? 生:我会把它扔了。师:看来是太凉了。生:我再也不碰它了。师:凉的很。
生:我肯定不会拿它。师:看着都让人冷。
6)可是,我的父亲此时却在打磨一块冰,难道他不觉得冷吗?父亲是怎么做的? 7)请大家再读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感受(重读)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父亲当时很冷。
8)师:这么冷,父亲一遍就把冰打磨成了灯吗?()你从哪个字中知道的?(每)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父亲很辛苦。父亲爱我!
师:请你带着你的体会读这句话。师:(评价语:父亲这么辛苦的为我打磨冰灯,他是多么的爱我啊!)
【没说到辛苦:师:冰这么凉,父亲打磨一盏透亮的冰灯,容易吗?生:不容易。师:是啊,父亲是多么的辛苦啊。】
10)师:这么冷,这么辛苦,父亲为什么不离炕近点? 生:怕冰融化。
师:仅仅是害怕冰融化吗?【我们知道炕是北方人睡觉休息的地方,这个时候我还在炕上睡觉呢!】
生:因为是早上,父亲怕打扰我睡觉。
师:父亲不怕辛苦,害怕影响我睡觉,多么感人的画面。谁来读一读?(评价语:我们仿佛看见父亲打磨冰灯的样子了。)谁还想读?(评价语:多么辛苦的父亲啊!)(2个)
【创设情境引读】
父亲手上的冰太凉了,磨一阵—— 父亲的手还没有暖热,他又接着磨——
是啊!为了我想要的冰灯,父亲忍住钻心的凉,不知磨了多少遍———— 看到这一切,我好奇地问:“爹,你在干啥?”父亲把头扭过来,说(你读——):3
【课件出示: “没有找到合适的废玻璃,我昨天冻了一块冰,正给你做冰灯呢。天还早,你再睡一会儿吧。”】
8)这段话中,哪句话最让我感动?请你说——
我昨天冻了一块冰,正给你做冰灯呢。天还早,你再睡一会儿吧。(学生说完再出示课件)师:【如果学生说的完整:你找得对!
如果学生说的不完整,谁来补充——说得对!如果学生说的句子多,父亲的动作也让你感动!】 师:我们一起来读画线的句子。
师:说完,父亲回过头去,继续用力磨了起来。手指:【课件出示: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进棉衣里暖一会儿。】 师:就这样,父亲不停地磨,我再也睡不着了。
【课件出示:当我看见父亲又一次把手放进棉袄时,我急忙喊他:“爹,你到我这里来暖暖手吧。”一边说,一边掀开了自己盖的被子。】 1)师:我再也睡不着了,我怎么做的?
(指名说,我急忙喊他:“爹,你到我这里来暖暖手吧。”一边说,一边掀开了自己盖的被子。
2)师:从我的动作和语言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体会到了父亲做冰灯太辛苦了,让我心疼。(评价语:你读懂了作者对父亲的关心。你走到了作者的心里。你读懂了我对父亲的爱。)
3)师:父亲看见了,点击课件,手指课件,让学生读。
【课件出示:父亲看见了,赶快来到我的身边,把我撩起的棉被一把按下,连声说道:“我不冷,不冷。小心冻着,要过年了。”】
师:请你们把这段话中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圈出来。
【学生说得完整后,课件出示:看见、来到、按下,说道标红】 师:大家都找到了吗?
【补课件:父亲看见了,来到我的身边,把我撩起的棉被按下,说道:“我不冷,不冷。小心冻着,要过年了。”】
师:我们来看这两段话,自己读一读,你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生1:我喜欢第一段。从这些词语感受到父亲动作迅速。(点课件)请你读这句话。生2:我感受到父亲非常害怕我受凉,请你带着你的感受读这句话。生3:我感受到父亲非常关心我。请你读这句话。师:同学们,抓住关键词来感悟人物的情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4
师:父亲是这么做的,他又是怎么说的?(走到一学生前)请你说—(父亲说的话)师:(亲切点)父亲真的不冷吗?(课件: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进棉衣里暖一会儿。)
父亲其实很冷,这善意的谎言中,你明白了什么? 生:(爱或者“关心”。)
师:无意间,【课件出示:父亲的手碰着了我的手,他的手真凉啊!我的鼻子发酸,心里直后悔,真不该找父亲要一盏透亮的灯笼。】 师:(陈述语气)哪句话让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鼻子发酸,心里直后悔? 生:(父亲的手碰着了我的手,他的手真凉啊!)师:当我碰到父亲的手时,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生:(真不该要一盏透亮的灯笼。太凉了,父亲的手不是一般的凉)师:你走进了作者的心里。你读懂了文字背后的含义。
【指导朗读】师:北京大年三十的气温肯定在零度以下,水都要结冰,请你读这句话。【课件出示: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进棉衣里暖一会儿。父亲的手碰着了我的手,他的手真凉啊!】 指导朗读:师:父亲的手像冰一样凉。
指导朗读:师:父亲的手多么凉啊,大家一起读。
【课件出示: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进棉衣里暖一会儿。父亲的手碰着了我的手,他的手真凉啊!我的鼻子发酸,心里直后悔,真不该找父亲要一盏透亮的灯笼。】
师:同学们,这一年春节,(学生接读)【课件出示:这一年春节,我的灯笼是最特别的。小伙伴们都称赞我的冰灯,连大军也有点羡慕我。过了几天,冰灯融化了,变成了一片水。但是,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学生说完板书:冰化灯)师:“我的灯笼是最特别的”特别在哪里?
(生1:我的灯笼冰做的。生2:我的灯笼是父亲做的,是金钱买不来的。生3:我的灯笼是独一无二的)师:同学们,小伙伴会怎么称赞我的冰灯?
(生1:你的冰灯最新颖。师:我们从来没见过!生2:你爸爸对你真好!师:多么深沉的父爱!生3:我太羡慕你了!师:老师也羡慕他!
生4:我怎么没有这么漂亮的冰灯呢!师:太漂亮了!)师:听了小伙伴们的称赞,“我”的心情怎样呢?
1我很自豪,自豪地读这句话(这一年春节,我的灯笼是最特别的。)2我感激父亲,读出你的感受—— 3冰灯虽然很美,可我心里很后悔,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师:过了几天,冰灯融化了,变成了一片水。(板书:灯化水)但是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
它指的是什么?请你说,仅仅指的是冰灯吗?你体会到什么?(多说)(评价语:多么深沉伟大的父爱呀!真让我们感动!)
师:同学们,多年后,我回忆起当年父亲为自己打磨冰灯的场景,我这样说—--生读。【课件出示:对于您,我的父亲,我有太多感激,那如山的父爱将是我此生无以回报的。有太多的话、太多爱我想对您倾诉,然而此时此刻我只想说:父亲,您的爱我将铭记永远!】
师:多年后,父亲一次又一次把手放进棉衣里取暖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我深情地说—--生读
师:多年后,父亲那如山的父爱仍让我心潮澎湃,我泪眼朦胧地说---生读
三、联系生活实际,谈父爱
师: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爸爸,静下心想一想,哪件事最能让你感受到深沉伟大的父爱?
生答:1无微不至的关怀是父爱;2可口的饭菜也是父爱;3对我的宠爱也是父爱;4为我们挡风遮雨也是父爱;5包容也是父爱;6鼓励的话语也是父爱;7用心呵护也是父爱;8给我温暖的也是父爱;9让我幸福也是父爱„„ 师:(语速慢)同学们,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板书:父爱,勾画 “心”)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有心人,用心的去体会这人世间那深沉伟大的父爱吧。
第四篇:二年级认识时间的教案设计详案
《认识时间》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90页、91页的例
1、例2。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钟面,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5分5分地数),知道1时=60分。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
3、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正确读写几时几分(5分5分地数),知道1时=60分。教学难点:正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教学过程: 一、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语。
师:同学们,你们得猜过谜语吗?(生:……)师:现在,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条谜语,请看屏幕。
(课件示题: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打一生活用品))(生:闹钟)。
师:猜对的请举手。
(过渡语)好,下面我们来猜时间。
2、猜时间。
(1)课件出示:晚上9时小学生睡觉的情景图。
师:现在是几时?同桌先互相说一下。(注意引导学生说出是晚上的9时)
师:谁来?
(分别让3个学生猜了以后,教师不忙着下定论,课件出示答案9:00和9时。)师:猜对的请举手。
(在这环节中,注意学生用词:9点,师引导:9点在数学上准确的说法是9时,让学生连读9时2遍。)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请同学说出自己的看法,只要意思说得的对,学生听得懂就行,教师不用下定论。)师:你听懂他的意思了吗?(生:……)
(听懂就可以了,如果学生听不懂,接着请另一个学生来说,直到让学生听懂为止。)师评价学生:掌声送给他!
课件展示读整时的方法: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9,就是9时。
师让学生用手势比划时针走动的路线:伸出右手的食指向正前方表示点住12,时针从12起,顺时针方向走到1、2、3……一直走到9,就是9时。
过渡语:好,继续!
(2)课件出示早上7时小学生洗漱的情景图。
师:现在是几时?同桌先互相说一下。(注意引导学生说出是早上的7时)(分别让3个学生猜了以后,教师不忙着下定论,课件出示答案7:00和7时。)师:猜对的请举手。
师让学生用手势比划时针走动的路线:伸出右手的食指向正前方表示点住12,时针从12起,顺时针方向走到1、2、3……一直走到7,就是7时。
过渡语:好,继续!
(3)课件出示早上8时小学生上课喊起立的情景图。
过渡语:这是刚才我们上课的时间。师:我们上课的时间是几时?全班一起说。(课件出示答案8:00和8时。)师:猜对的请举手。师评价:掌声送给自己。
师让学生用手势比划时针走动的路线:伸出右手的食指向正前方表示点住12,时针从12起,顺时针方向走到1、2、3……一直走到8,就是8时。
师:整时的钟面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什么?(生:分针都指向12)师小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3、引出课题。
过渡语:现在上课时间已经过去一会了,请看屏幕,(课件出示8时5分的情境图)这个钟面上的时间还是整时吗?(生:不是)那到底是几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的认识时间。
(边说边板书课题:认识时间,让学生齐读课题2遍。)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1、钟面知识的回顾。
过渡语: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下去的钟面,同桌一起观察钟面,互相说一说钟面都上有什么?
师:听好要求了吗?(生:听好了)好,开始。
(学生同桌观察钟面,老师走下去巡视学生观察情况,该点拨的就点拨几个小组,好利于等一下的汇报交流。)
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后,汇报交流。(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1分钟后汇报)师:现在,谁来说说钟面上都有什么?(让4个学生发言)
(这一环节,教师必须拿实物钟面,引导学生说出钟面上都有什么。)钟面上有: 1、12个数字
2、有12个大格,每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大格。
3、短针是时针
4、长针是分针
5、还有一些小格。(每大格有5个小格。)(过渡语:谁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
(这一环节尝试让学生提数学问题,如果学生提不出来,师可以提:一大格有几小格?或两大格有几小格?……)
2、认识分。(课件出示认识分)
师:一大格里面有几小格呢?(让学生注意观察课件涂擦一大格,让学生跟着数1、2、3、4、5,一大格有5小格。)
师讲解:从12起,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2小格是2分,走3小格是3分,走4小格是4分,走5小格是5分。所以,分针走一大格就是5分。
课件出示5分5分数的图。
师:我们已经知道,从12起,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那分针走2大格是多少分呢? 生:2大格有10分。
师:你怎么答得这么快,有什么好办法?(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优化5分5分数的方法)
(这一环节,注意引导学生用5的乘法口诀算得数,这样学生就能很快说出答案。)师:那分针走3大格是多少分呢?……,直到12大格是60分。
(课件逐步出示补充完整)
师:现在请同学们快速记忆分针指向几大格时各是多少分?等一下老师考考你们,看谁回答得又快又对?好,开始记忆。
(让学生记忆1分钟后,师拨动实物钟面上的分针任意指向某个数字考学生,让学生说出是几分?)
过渡语:同学们,准备好了没有?开始,分针指向3是多少分?(生:15分)……(这一活动,考学生1分钟就可以了。)评价学生:同学们记得真快,老师佩服你们!
3、认识几时几分
过渡语:现在我们已经学会看分针了,那刚才这个钟面上的时间到底是多少?谁知道? 生:……(让学生汇报)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这一环节,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出先看时针,再看分针。如果学生不会说,请同学帮忙说一说。)
课件出示验证,让学生发现:时针从12起,走过8,就是8时,分针从12起,走了一大格是5个小格,也就是5分。
师板书:贴出钟面图,并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8:05和8时5分(电子表表示时间的方法和用中文的方法写出时间)
(这一环节注意:让学生知道8时5分,由于5分不够10分,电子表是这样记录的8:05)
师让学生用手势比划时针走动的路线:伸出右手的食指向正前方表示点住12,时针从12起,顺时针方向走,一直走过8,就是8时。分针指向1,一五得五,就是5分。过渡语:下面老师拨几个钟面考考同学们。
课件接着依次出示几个钟面让学生写出时间。(8:
15、8:30、8:55)
点出当分针走到30分时,分针走了钟面的一半。而时针也走到8和9两个数字之间是半小时。所以,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
重点突破8:55,到9时了吗?(生:没有)还差多少?(生:1大格)也就是5分。(这一环节,教师边在黑板上贴出钟面,并相应写出两种时间表示法。)引导学生小结看钟面的方法:
整时时间的读法: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不是整时的时间的读法:先看时针,再看分针。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多少分。
4、探究时和分的关系。(课件出示模拟图,观察后小结填空。)
过渡语:同学们真能干,都能认读出不是整时的时间了,那时针和分针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师:老师模拟了时针和分针走动的场景,请同学们看屏幕,仔细观察。
(引导学生发现出1时=60分。板书:1时=60分,让学生齐读2遍。)(1)体会1小时有多长?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1时等于60分,那1小时有多长?谁知道?(让学生汇报后课件出示)一节课40分,加上2个课间休息10分就是1小时。看少儿频道的一集动画片是30分,看两集就是1小时。(2)体验1分钟。
师:那1分钟有多长?(我们一起听音乐感受1分钟?)请注意听。
师:1分钟比1小时怎样?(生:短)1小时就是由60个这样的1分钟组成的。(3)1分钟能做什么?
师:那1分钟能做什么?下面我们分组活动,看看一分钟能做什么多? 第一组:算口算题。每个学生发一张口算题。
第二组:读书(印二年级课文中的一篇给他们读)第三组:跳绳(选一个出来跳,其他帮忙数跳了几下?)第四组:踢毽子(选一个出来踢,其他帮忙数踢了几下?)让学生汇报1分钟能做什么? 师:时间真是太宝贵了,请看屏幕:
救死扶伤时,时间就是生命。比赛场上,时间就是速度。商场如战场,时间就是金钱。学习上,会学、会听,时间就是效率。所以,请同学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三、巩固练习。
过渡语: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谁会抓紧时间。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下面的练习卡出来,比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对。
过渡语: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生活中的时间。(课件出示)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第五篇:冰灯[范文]
冰灯教学设计
1.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爱。
2.激发学生去用心感受自己父母的爱,从而用实际行动去爱自己的父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上节课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作者看到大军有漂亮的玻璃灯,也让他爸给他做一个。
生2:我知道爸爸很爱他。给他做了一个最漂亮的冰灯。
(二)品读感悟,深入理解
师:这篇课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有更大的收获。首先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哪部分最让你感动。
(生读,师巡视)
师:谁来说说哪部分最让你感动?
生:我看到爸爸给我做冰灯的时候和爸爸的对话部分,我最感动。
师:把这部分最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师:请你自己找同学说说听了你的朗读有什么感受。
生:选付贵彬
生:张帆,你读得很有感情,尤其是“爹,你到我这里来暖暖手”这句我听出了你关心爸爸。就是你读的“我不冷,小心冻着,要过年了”不像爸爸的语气。爸爸的声音再粗点,就更好了。
生:谢谢你付贵彬
师:付贵彬评得真好,爸爸的声音是要再成熟和深沉些,表现出父亲疼爱儿子那种亲切的感情。
生:对,我就是这么想的,没说出来。
师:张帆,那请你再读读这句吧!(生读)
师:有进步了。谁再说说,还有哪个部分让你最感动。
生:我最感动的是第10自然段。“我的鼻子发酸”我觉得小作者后悔得都要哭了。
师:你能读出这种要哭的感觉吗?
生:我试试吧。(生读)
师:老师觉得你读的不错。你们选择这部分,我也很受感动,我也想读读。听老师朗读8――10自然段,大家边听边想,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老师你读得真好。第一句“我再也睡不着了”。“再”字重读得很好。
生:老师,你读的“我鼻子发酸”这一句听得我都要哭了,非常感人。
师:谢谢你们的鼓励,这就是有感情朗读,用自己的感情打动听众,就是朗读的高境界。听了这部分。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众生举手)先把你的问题说给小组同学听,让大家试着回答。
(生交流问题,并解答)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最感兴趣或认为最重要的问题。
生:我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看到父亲做冰灯,小作者为什么后悔了?”
师:你们组谈谈体会。
生1:因为他看到父亲暖手,知道冰很凉,心疼爸爸了。所以后悔了。
生2:爸爸“用力磨”做冰灯很费劲,所以后悔了。
生3:作者后悔的是我要是不要透亮的灯,爸爸就不用挨冻给我做冰灯了。
师:你们回答的不错,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爸爸那么早就起来,我还睡着呢,所以后悔不应该让爸爸早起。
生:爸爸那么冻手,还不到我的被里暖手,我更后悔了。
师:大家说得真好,其实,作者后悔就是看到了爸爸做冰灯很不容易,体会到了爸爸那种深沉而伟大的爱。你还从哪能看出爸爸爱孩子。
生1:作者要灯,他爸就答应了,是因为爸爸爱他。
生2:他爸爸明知没钱给儿子买灯,却答应了儿子。还给他做了个透亮的冰灯。
生3:爸爸起来了,却让儿子再睡一会儿。
生4:爸爸把棉被按下去也是爱儿子。
生5:“冰灯融化了,却留在我的心里”其实留下的就是爸爸对他的爱。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了解了父亲的爱,让我们再在小组中深情地读读这一部分。
(三)拓展延伸
师:父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点点滴滴都有着父母的爱,想想你的爸爸妈妈对你有没有像课文中这样感人的事。先和小组同学说说。
师:谁和大家说说你感到的父爱。
生1:我看到小饭桌有溜肉段,和爸爸说我想吃,那天中午我爸爸就给我做了溜肉段,那是他打电话问别人学着做的。我知道,那盘溜肉段就是爸爸的爱。
生2:我的小车子扎了,我爸修了一晚上,第二天,我又骑上小车子了。这也是爸爸的爱。
生3:我叔叔家买了一台游戏机。我去玩,给弄坏了。我以为爸爸能打我呢。结果他没打我,帮叔叔修理好了游戏机,还给我买了一个新的游戏机,那就是爸爸的爱。
师:他们说得老师都感动了。爸爸是如此地疼爱我们,文中小作者是怎么对爸爸的呢?
生:小作者也爱爸爸。
师:从哪能看出来呢?
生1:他让爸爸到被里暖手。
生2:他后悔就是爱爸爸。
生3:他说把冰灯留在心里,也是记住爸爸的爱。
师:大家看得真明白,说得也很清楚。那么你想怎么对待爸爸妈妈呢?
生1:我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回报爸爸妈妈。
师:不错,可有点远,现在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
生1:我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洗碗、擦桌子,扫地。
生:到他们过生日的时候,我给他们礼物。
师:小时候,爸爸妈妈给你洗过脚吗?
生:洗过。
师:今天,让你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脚,你能洗吗?
生:能。
师:那好,今天的作业,就是给爸爸或妈妈洗脚,并且写成一篇日记。看谁做得好。看谁写得好。
(四)结束
让我们带着真挚的情感,再把课文朗读一遍,进一步体会父母的爱,表达子女对父母的爱。
〖教学反思〗
《冰灯》这节教学结束了,我还沉浸在课文那浓浓的亲情中,沉浸在课堂上学生那活跃的思维中。如今的孩子,享受着亲人的爱已习以为常。感受别人的爱却很迟钝。真诚回报亲人的为数不多。本节课,通过对课文的品读、理解,感悟和拓展。擦亮了学生爱的心灵之眼。有的学生下课还围着我说:“老师今早我还感到妈妈的爱。出门时她让我系围巾,怕我冻着。”
尤其是“洗脚日记”这一课外延伸,还有颇多趣事、乐事、感人事。一个学生写道:我给爸爸洗脚,以为爸爸的脚很臭,结果,爸爸的脚不香也不臭。又一个学生写道:妈妈说养女儿真好,还能给妈妈洗脚。我感到给妈妈洗脚,她很幸福,我很快乐。
班级有一个学生的父亲是聋哑人,只靠装车挣钱。这个孩子写道:爸爸的脚上有土又有泥,还有水泡,我一点点洗着,一块块搓着,爸爸哭了,我也哭了,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再不让爸爸干这么重的活。
也许我执教的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但我觉得让学生有情可感、有话可说、有事可记也算是有所收益了。
〖案例点评〗
《语文课程标准》上讲:“阅读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听完张老师执教的《冰灯》这一课,我深深地被感动着。我被这篇优美的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情深所感动。被张老师为孩子搭建的平台所感动,为孩子们精彩的发言所感动。张老师在本节课中真正起到了组织、引导、激励的作用。引导着孩子和书本一次次地对话,在充分的对话中,孩子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张老师趁热打铁,又将话题引入到生活之中。让孩子们想一想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感人的事,这也是张老师把学语文延伸到家里,延伸到学生的情感中的一种巧妙的做法,既培养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孩子们爱自己的父母,受到了深刻的情感教育,使三维目标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冰灯是北方的孩子非常熟悉的事物,在熟悉的事物中,孩子们的心灵又经受了一次洗礼,得到了净化。同时,张老师还特别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