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备课札记(最终版)

时间:2019-05-12 23:29: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藤野先生》备课札记(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藤野先生》备课札记(最终版)》。

第一篇:《藤野先生》备课札记(最终版)

做一次属于自己的研究课

爱与哀愁几时休

——执教《藤野先生》备课札记

李红玲

如果说没有遇见 王君老师,如果说没有加入教师之家群,如果说没有加入青春语文群,如果没有如果,那么,这一次接手初三的语文课于我将是十分轻松的。因为我刚刚送走自己的九三班,心里还热着呢!我对于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框架还熟着呢!一切照旧完全可以把学生把玩于手心之中,(有点自负了哦!)想想也真是这样的,对于上一届的孩子真的是太用心了。------可是在这样的一个冬天,我就是遇见了这样的一个家,它的名字就是语文湿地的教师之家;我就是走入了这样的个群,它的名字就是青春语文群;我就是遇见了这样的一群人,他们都是爱君的人。那么,这样的一个冬天,甚至于以后,我就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教书了。我就得重新开始语文教学之旅了。

结果发现,每一次课堂,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无论是平静的还是激情的,和上一轮没有一堂重复的。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文章,面对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里,上出了完全不同的味道。

计划着下周要讲《藤野先生》,我思忖良久,下定决心,要上出一次属于自己的研究课。我对鲁迅向来敬重。追究根源,是初中时代的第一个语文老师影响了我。我天生爱幻想,每次的语文课堂对我来说都只会进入想入非非的自我世界,哪里能听进去先生们吱吱呀呀的讲啊。记得第一任语

文老师要调走我校之前,他给我们讲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知是文章写的有趣,还是老师讲的动情,还是我内心受到触动,感觉如果再不听就永远也听不到这位老师的课了,反正对这位语文老师的最后一课,我听的十分入迷。人家都要走了才发现,我原来有这么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结果也才发现,这位叫鲁迅的作者写的文章好动人啊!从此,只要是遇见鲁迅的文章必读。看得懂的看不懂的都要读。

再后来,对于鲁迅的文章,便一点一点用心的读。慢慢的,熟悉了他,懂得了他。其实读他的书也不过九牛一毛,但是对他的敬重却是越来越深。后来,做了语文老师,只要讲到他的文章,那备课上课叫一个认真仔细啊,点点滴滴都想给学生。自己不敢乱说,参考书找来一大堆,挨个的翻阅,不停的批注。生怕哪一点漏了就会对不起伟大的作家。每次上他的课,我都是激情飞扬,到后来,只听得学生疲惫不堪,我也沉重万分。每次讲完鲁迅的文章,我都像从巴金的家中走出来似的那么轻松。(上师范时读《家》《春》《秋》过了敏,一周荼饭不香,像生了一场大病!)

讲鲁迅的文章怎么会如此沉重,进去就出不来呢?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后来听有经验的老师说,我是没有抓住教学重点。哦,教学面面俱到,没有重点,教起来定会吃苦受累没效果。后来,有了课堂巩固练习册,我懒得动脑,完全按照巩固练习册教学,两个学时,轻松完成学习任务。呵,原来可以这样教书,不禁有点沾沾自喜。

可这样的教学结果呢?课后没有任何味道,先生在我的心中好像就是那几道练习题!内心深处有种说不出来的隐隐的痛,还有对先生的愧疚在心中丝丝不断。

转眼到了新一轮的《藤野先生》季。我结识了青春语文,我的心再一次被激活了,那这一课断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教了!

那该如何教呢?

在读王君老师的《听王君讲语文教师成长》系列丛书,我明白了每一个教学文本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做语文老师的不能把它仅仅当作一篇文章来读。要学会透过文本和作者的心灵对话,还要能让学生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老师,学生,作者三者之间如果能建立起一个对话的平台,这才会构建一个完美的课堂结构。我开始明白了,原来,自己十几年来一直在语文教学中摸索前行,直到现在遇到青春语文,突然间灵光普照,将我的心照亮了。

参考书上的东西我都能背下来了,但背下参考书就能教好课了吗?

我不能再照搬参考书了。我开始认真的思索,如何上好鲁迅先生的这一篇《藤野先生》。我知道,网上对这一课的课件制作很多,有好多热心的网友无私分享它,但我不能再偷懒了。我也能查出好多个不同版本的教学设计,但我不能再用了。我要努力的做一会自己的代言,要上一课真正属于自己的《藤野先生》。

我怎么才能上出自己的味道?

我进入了长时间的备课状态,但这种备课不是做在办公桌前查资料,看参考,而是在课间时分,用餐间隙,还有就是晚间的睡前时刻。我的脑海里都是《藤野先生》的问题。

我想到了自己的教学对象。眼前的这群孩子,与我刚刚接触三月余,他们对鲁迅的了解可能就是原名,籍贯,还有耳熟能详的“文”“思”“革”,代表作品之类的。至于其他的,估计就不好说了。我也不能在学生面前讲太多自己心中的鲁迅,如果那样,我就更会“一言课”了。我可不能再占用学生的课堂大搞演讲了。

我又想到了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鲁迅先生的爱国之心,师生之间的关爱,这些都是应当在教学中给学生说透的。但怎样去说,让教学更简单,学生更明白?这是我苦苦思索想求的解答。十几年的语文教学,我走了太长太弯的路。语文老师累死讲台出不来成绩,我深受其害。与其教不出成绩,为何还再累着自己?看优秀的语文老师的做法,教学设计很是简单,但是教学效果十分显著,这才是水平啊!我也想如此,但我能如此吗?

在读了王君老师的文本解读的专著之后,我明白了文本的几种类型,心里对这一课的类型确定下来,肯定要选“主题型文本”进行授课的。这是肯定的。文本类型确定下来之后,如何教?怎样教?对于这一篇文章,我对之是十分敬重的。一来敬重有人间大爱的藤野先生。在那样一个灰色的世界里给予鲁迅先生的无私关爱,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品质。二来敬重鲁迅先生为挽救国民精神而做出的改变人生观的重大改变的爱国之情。我想,对于他们之间的师生之爱,学生容易理解,但是他们彼此之间的深情和大爱,学生能够理解吗?

如何自然的让学生走进这两个崇高伟大的师生的世界里? 我不停的思索,不停的思索------

想起了王君老师文本解读中的课例。在她每一个优秀的课例中,都会出现一个或两个关键词贯穿全文,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也想用关键词牵一发而动全身。

可是用哪个关键词呢?!想着想着,突然间,一首歌名在我的脑海中蹦出来:《爱与哀愁》。这是初中时代爱听的童安格唱红的一首歌曲,当时百听不厌。清晰的记着里面的一句歌词:爱与哀愁像杯烈酒------哦,我兴奋极了,对,就是这两个字了:“爱”与“哀”!一瞬间,文章的教学思路豁然开朗:两个人,两个字!两个人的“爱”与“哀”,爱中有哀,哀因爱起,爱哀相依,深化主题!

一下子,我的思路畅通了:依照自己的学情,这课需要三课时。因学生的基础差,底子薄,第一节要上成预习课,复习回顾作家作品,整理三年来学过的鲁迅作品;鼓励学生细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学习生字生词。第二节课理解分析藤野先生的爱与哀,这是课文的重点内容,但在文中很明显,只要学生细读课文可以很容易就能理解。

第三节课分析鲁迅的哀与爱。鲁迅先生的爱与哀,有些地方十分明显,有些地方不在明显,不明显的地方正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当鲁迅的哀与爱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是文章的出彩时刻了。

准确的说,如果学生的基础好,这一课两节课完全可以拿下来,但我面对的是一群弱势孩子啊,没有预习能力,只有在课堂上看着他们读书才能放心。要给出一节课预习完全有必要的。

但是我也知道,一篇好的教学设计就是一首完整的诗,也要进究起承转合,引入和结束都很重要。于是我想好了要这样呼应:

开头以两个人出场,结尾以两个人谢幕。这一课,在我看来讲述的就是两个人的故事。一个是故事的主角:藤野先生,一个是讲故事的人:鲁迅。对于文本以外的我们,不仅要读懂藤野先生,还要读懂鲁迅先生。这两个人的故事用两个字来贯穿,当两个人的爱与哀愁交织碰撞时,就是这篇文章最动人之处。

我要亲自设计幻灯片,主要的内容是要有贯穿全文的两个字,要有让学生规范表达的一个句式,还有围绕关键字的几个问题。幻灯片的背景就用灰色的,像极了当时社会的灰色天空!

终于,一个完全由自己设计的《藤野先生》的教学框架就这样在我有头脑清晰了。我要带领学生简简单单的走近鲁迅,走近这位被鲁迅尊敬了一生的藤野先生!我越来越为自己找到的这两个字而兴奋了,无须再看任何参考资料。我都看腻了哦!不想再看了,真的不想再看了!我要只拿着一本书来与孩子们一起再读藤野先生。让他们在灰色的天空下读读鲁迅与藤野之间深深的师生之情,让他们在灰色的天空下读读鲁与藤野先生各自的胸中大爱,让他们在灰色的天空下读读鲁迅对师恩的难忘和对祖国深沉的爱,也要让学生知道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国情,鲁迅为什么会到日本去,又为什么会改变自己的理想!鲁迅对国民思想的麻木的哀伤不正体现出他对国民深深的爱吗?

为了能更好的突出鲁迅的爱国之深,我补充了两条资料:《父亲的病》和《自题小像》。

思考一周了,终于,这一课的教学思路有了眉目,教学设计基本定型。对,就这样了,没有人催着你要上出一节怎么样的课,但是,我就是要这样的上课,用王君老师的话说,就是要站着教语文!我一定要这样,不管结果如何,我一定要上出属于自己的研究课!

爱与哀愁几时休!我感叹着鲁迅,也感叹着自己。哦,人到中年了,活明白了,教课也明白了:不能总活在别人的影子里啊,在语文教学中,我要站起来啊!

于是,用了几个课间休息,我设计好了自己的幻灯片,准备好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只等着下周一的到来,我要与孩子们一起走入《藤野先生》。是的,《藤野先生》,我来了!

第二篇:《藤野先生》备课

《藤野先生》备课补遗

一、鲁迅弃矿学医的客观原因

众所周知,鲁迅留日前在南京矿路学堂学习开矿。但为什么在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学了两年后改至仙台医专学医了呢?其原因,学术界一致认为有两点:一是为国;二是为民。那么,鲁迅先生当年下定决心弃矿学医还有没有其它原因呢?事实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客观原因,这就是为己:为自己谋求一条生活的出路。我国著名的医学泰斗、浙江医科大学前身浙江医学专门学校的创始人之

一、与鲁迅先生在日本弘文学院同时毕业的同室好友厉绥之先生曾回忆说,鲁迅等人是在南京矿路学堂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由官方派往日本的。赴日本前,南京方面曾与日本有约定,这就是这些人从东京弘文学院毕业后,要升入东京帝国大学工科所属的采矿冶金科。但东京帝国大学在当时是日本最著名的官立工科大学,而且当时日本有名的官立工科大学还很少,日本学生和中国留学生都想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因此竞争都很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教育界为了保护本国学生,“惟恐占了日本学生的位子”,并设法阻止中国留学生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等校。当时弘文学院的日语教师江口对他们说:“即使由中国驻日公使向日本文部省交涉,勉强设法,也不能把江南矿路学堂所派学生全部收入。”于是,江口教师劝鲁迅等人改入医校。江口教师曾对鲁迅等人介绍说,(一)当时日本的医学质量与德国相差无几,大大超过了英、美、法等国;

(二)因医校之发展多于工科、农校,不会使留学生拥挤,所以名额多,可使留学生有一个好的安排。江口教师还说:“贵国科技正在青黄不接时期,你们能早一天学成归国,正有销路。”鲁迅当时听了,还大笑,并开玩笑说,老师走上做生意的道路了。江口教师还对鲁迅等人说:只要你们进一步努力用功学习,不会成庸医的;现在你们下决心学习,你们日后成名了,就知道我江口不会让你们上当„„

厉绥之先生还回忆说,江口教师的建议,好几次鲁迅先生都接受了,并决心不入工科了。鲁迅先生当时还动员他和韩清泉(为浙江医学专门学校的另一创始人)同学勿入高师理科,而同时转医校。后来,我们两人都转入日本医校学习。

二、鲁迅在仙台学医时的成绩

鲁迅在《藤野先生》中说:“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那么,鲁迅先生所说的成绩究竟是多少呢?

很多常见的鲁迅研究资料和我们所用的《教师教学用书》都未提及,确实是一种缺憾。

看到鲁迅先生在仙台医专的各科考试成绩,是在周作人的回忆文集《鲁迅的青年

时代》(河北教育2003年6月版)上。书中第35、36页上有这么一段话:“在小林博

士那里又保留着1905年春季升级考试的分数单,列有鲁迅的各项分数,照录于下:解剖五十九分三/组织七十二分七/生理六十三分三/伦理八十三分/德文六十分/物理六十分/化学六十分/平均六十五分五,一百四十二人中间列第六十八名。”文章中还介绍,小林即小林茂雄,是鲁迅仙台学医的同班生,后来成为医学博士。再次看到鲁迅先生当年的成绩,是在日本友人竹内实的回忆文章《仙台与短刀——广濑川畔的鲁迅》上。文中记载:

我在东北大学教务科(仙台医专后来并入东北大学)见到了记有“周树人”的成绩总簿(1904年12月“学年评分表”)。记分栏分为“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学期平均”、“学年”和“平均”等五栏。在“学期平均”栏中,每门课程都空着没填。课程共有八门,即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伦理学、德国学(不是德语)、物理学、化学和体育。伦理学只进行了学年考试,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两栏都是空着的。生理学没有填第一学期。关于体育,则只记有课程名称,却没有记录成绩,这是因为当时正是日俄战争时期,附属第二师团的教官佐藤恕副教授和上田省治讲师都到战地去了。

现将鲁迅各门课程的分数,按“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学年”和“平均”的顺序,照录如下:解剖学60605859.3 1组织学84637172.7生理学607063.3伦理学8383德国学60606060物理学60606060化学69506260共计458.3总平均65.5

名次68(一年级学生共142名)从竹内实先生记录的分数来看,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了鲁迅先生当年各学期的成绩;同时比较竹内实先生记录的分数和小林茂雄先生提供的成绩单,我们发现,虽然两者的来路不同,详略不同,但两者所记载的各科平均成绩、最后总平均成绩、名次占位及说明等是完全一样的。这说明,竹内实先生和小林茂雄先生提供的成绩应该都是真实的、可信的。

据此看来,作为当年仙台医专惟一的一名中国籍学生的鲁迅,在“医学书籍和杂志也不可以轻易借阅”,有的教师还要“经常用拉丁文和德文讲课”的情况下,只能靠听课和笔记,同141个日本同学比拼,而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真是挺不容易的了。

第三篇:藤野先生集体备课

《藤野先生》集体备课

时间:2015年11月2日 地 点:教师办公室 参加对象:语文组全体教师 主教人:邓晓璐 教学目标:

1.理解用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2.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3.体会作者情感,感受师生真情。教学重点:

理解用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教学难点:

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教学过程:

一、聚焦人物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鲁迅先生写自己老师的一篇散文——藤野先生。(屏显藤野先生图片)请看屏幕,屏幕上的就是藤野先生,是鲁迅青年时期(1902年—1904年)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老师,他和鲁迅仅仅相处了两年,二十多年后的中年鲁迅为什么要为他写一篇文章呢?写人的文章自然是离不开事的,让我们先来看两人的相识相处。

二、聚焦事例,品析人物品质

1.细读第11-23段。作者选取了和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哪几件事?请结合具...体词句谈谈,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2.生自主细读,师巡视指导。

3.引导学生概括事例,品读语句。

添改讲义:诲人不倦,一丝不苟。

②纠正解剖图:既严格又耐心。③关心实习:无微不至,充满尊重。④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善良心地。

4.小结:从咱们班同学的解读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严谨细心,关心、尊重学生的藤野先生。由此我们可见,写人,一定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把人放在具体的叙述和细致的描写中去表现,这样才能完整体现一个人物的品质。5.引读:正是这样的一位老师在与他分别二十多年后,鲁迅还深沉地感叹:“但不知怎地——”,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一直有着一种怎样的感情呢?——感激、怀念。

6.而鲁迅先生也用了这样一个词来形容他——伟大。(板书:伟大)

三、感受“伟大”

1.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求医时的老师,鲁迅在去仙台之前他先到达了日本哪个城市?——东京,在东京的鲁迅经历了什么,心情又怎样呢? 2.合作探究:

第1——3段:

在东京的鲁迅经历了什么事?心情怎么样?这和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

重点品读:东京也无非是这样。3.感受师生真情

四、小结

1.难怪在二十年后,在寂寞中战斗的鲁迅,从这段温馨的回忆中汲取到无穷的力量。所以他感慨地说——(再读第37段)

五、其他教师建议

许红美:教学内容较多,建议删减部分内容,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即通过典型事迹概括人物性格。

许彰根:课外内容较多,可适当删减。

曹国仁:板书太过简单,“伟大”不应提前给出,应由学生总结过后再给出。

许永彬:整节课缺少一个亮点,问题设置太难。

六、教学反思

纵观鲁迅的文章大多含蓄难懂,加之本文篇幅较长,主题较深,很难吸引住学生。应如何短时高效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我思考了许久,后来我避开了对文章深层主题—爱国的教学,转向事例的分析,让学生对事例自行剖析,抓住典型事件的作用,扣住文章线索的基础上完成,争取实现难文浅教,使学生能理解文章的精髓,但是我在备课时问题设置太难,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学生几乎每个问题都要通过引导才能得出结论,花费了大量时间,导致课堂气氛比较沉闷。长文阅读教学我仍缺少经验,以后一定要继续努力,多多积累教学经验,继续探索语文教学之路。

第四篇:藤野先生[推荐]

《藤野先生》中写藤野先生高贵品质的四件事是:

1、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

2、纠正解剖图——对学生严格要求。

3、关心解剖实验——热情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

正直,热情诚恳,没有民族偏见,认真负责,严谨治学

总结

作者在跟藤野先生的交往中,着重选写了他的四个典型事例。从四个方面来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1)写藤野先生检查并从头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讲义。表现了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写藤野先生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表现了先生热情关心,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

(3)写藤野先生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而感到高兴和放心。表现了先生的正直无私,直挚诚恳的工作精神。

(4)写先生向“我”询问,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表现了先生的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这四件事,(1)(2)两件是详写,(3)(4)两件是略写。通过这四个典型事例的记叙,赞颂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为什么要满腔热情地教育鲁迅的原因。

第五篇:《藤野先生》观后感

《藤野先生》观课报告

《藤野先生》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对 20 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歌颂了藤野先生公正、真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本课也是作者青年时代爱国、报国的心理历程的写真,洋溢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感情。

今天认真观看了范秀梅老师执教的这节《藤野先生》,感觉受益匪浅。整节课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紧凑流畅,紧扣重、难点,师生交流和谐、顺畅,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是巧妙重组课文,环节紧凑流畅。这篇课文我也教过N多遍,但大多是按照课文的顺序解析课文,循规蹈矩,缺乏创意。而范老师巧妙重组课文,引领学生“读、品、悟”,把藤野先生的伟大和鲁迅的爱国思想这两条线索巧妙结合在一起,设计新颖,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令人耳目一新。比如一开始,让学生速读课文,找出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是如何评价的。学生很自然地找到了“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抓住“伟大”这一关键词,巧妙切入文本。鲁迅先生“伟大”在哪里,引导学生跳读第6-23段;学生圈点勾画,寻找藤野先生与鲁迅相处的几件事,读、品、悟,感受藤野先生品格的“伟大”;相遇那么“伟大“的老师,鲁迅为什么又会离开呢?引导学生通览全文。为什么离开东京?为什么离开仙台?依次引导学生读1-3段和24-31段,读、品、悟,学生悟到的是鲁迅深厚的爱国情感,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紧紧融合在一起的深厚爱国情。这个时候的鲁迅茫然、孤苦、痛苦、愤怒,是藤野先生给了他温暖和力量,给了他战斗的不竭动力。他们之间不仅仅是师生关系,更是朋友和知己。惺惺相惜,却天各一方;知己难觅,怎能不怀念?引导学生读结尾的几段,鲁迅先生化怀念为力量,继续战斗下去。范老师整节课就这样环环相扣,紧凑流畅,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藤野先生的”伟大“,触摸到了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激情。

二是朗朗的读书声贯穿课堂始终。范老师这堂课,“读”贯穿课堂。朗读形式多样,速读、齐读,略读、跳读,重点语段反复读,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再去读,学生的读由生到熟,由熟到情,以读促品,以读促悟,读出了感情,读出了深度。范老师抓住朗读这个环节,让这节课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儿。这是最打动我的地方。反思自己以前上这篇课文的时候,功利性太强,因为课文偏长,课堂上很少这样带领学生一块去朗读,课堂设计跟着“考试”的指挥棒团团转,工具性有余,人文性不足。

三是范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语言声情并茂,用当今一个流行词来说,就是课堂语言“走心”。说范老师基本功扎实,重点表现在课堂设计,问题切入,环节之间巧妙的过渡语等方面;课堂语言“走心”,不仅仅是抑扬顿挫,更是高潮处若飞流直下,低沉处若山泉呜咽,一言一语拨动着学生的心弦。

最后提几点教学小建议:反观整堂课,如范老师自己所言,师生沟通有余,生生合作不足。品读课文时,大多是老师抛出问题,指名学生解答,没有发挥学习小组的合作互助作用。比如“为什么藤野先生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这个环节完全可以放给学生小组合作,只需展示结果而已。教是为了不教,很多问题学生能自己解决了的,学会放手,更能让课堂灵动起来,

下载《藤野先生》备课札记(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藤野先生》备课札记(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藤野先生读后感[精选合集]

    读藤野先生有感: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异国他乡最关心他的一个人,一位恩师,藤野先生,是鲁迅的老师之中,最令他感激,给他鼓励的一个。因为没有忘了藤野,因此鲁迅中年后才会写下《藤野......

    藤野先生学案

    一、导入新课。 1、鲁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横线处内容让学生回答)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学过了写鲁迅的......

    《藤野先生》读后感

    《藤野先生》读后感 我看了鲁迅先生的许多文章,每一篇都有一些不同的道理要告诉我们,每一篇都有一些不同的精神要传达给我们。我最喜欢看鲁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读后感(通用)[大全]

    藤野先生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藤野先生读后感范文(......

    《藤野先生》读后感(精选合集)

    《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藤野先生》读后感(一)他是生长在荒郊野......

    有关藤野先生读后感[本站推荐]

    有关藤野先生读后感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藤野先生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

    藤野先生说课稿

    藤野先生说课稿15篇 藤野先生说课稿1 (一)说教材《藤野先生》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本单元所选课文,有的是回忆录,有的是......

    藤野先生读后感

    藤野先生读后感在读完《藤野先生》后,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对鲁迅先生无限吹捧,更多的是对现在社会上种种现象的思考。在现实社会中,在本应充满阳光的青春校园中,那大多数学生,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