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上下楼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28: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儿歌)上下楼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儿歌)上下楼教学设计》。

第一篇:(儿歌)上下楼教学设计

(上下楼)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正确的上下楼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懂得在上下楼梯时应该遵守的规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上下楼梯的办法

2、上下楼梯应该注意什么,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小朋友们,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平时上下楼梯时怎么走的?(请生回答)

1、出示图片:这些同学在干什么?(上下楼梯)

2、在走楼梯上走,不像我们平时在平地上那样,很容易出危险,我们今天来学习怎样上下楼梯时安全的

(二)新课讲授

1、大家都爬过楼梯,那你知道怎么爬楼梯时正确的呢?受怎么放?眼睛看哪里?怎么走?(指生说)

师:上下楼的时候,我们要扶着扶手或墙壁,用双脚交替、一步一步的上下楼梯。

2、想一想,我们的眼睛应该看哪里?(走楼梯的时候,我们的眼睛应该看脚下)

3、出示两个大哥哥在走楼梯的图片,大家看看这两个哥哥有没有靠在同一边走?

4、上下楼梯我们应该靠哪边走呢?(靠右边走)

5、学习儿歌(上下楼)

师:好,同学们读的很棒,那么有的同学就有疑问了,右边在哪里?好,现在请同学们把贴有奖励贴的受伸出来,这是我们的右手,知道右手是哪只了,我们再来看看两个哥哥都是靠哪边走的?

四、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真棒,都知道我们上下楼梯应该靠右走,那上下楼时怎么走才是正确的、安全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这几张图,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

1、上下楼梯哪些不能做?

2、想一想哪些同学做的不对?

师:上下楼梯时我们要做到四不(不推、不挤、不跳、不跑)

3、齐读儿歌(上下楼)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上下楼),知道走楼梯时我们要做到四不(不推、不挤、不跳、不跑),不管同学们在什么时候,上下楼梯一定要靠右走,安全最重要。

第二篇:集中上下楼管理制度范文

中学学生集中上下楼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工作,深入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保证学生集中上下楼时能够安全、有序、迅速,学校安排专人疏导和指挥。每一个宿舍管理员和班主任,都负有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义务,都要组织起来自觉承担起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

一、学校楼梯间应有警示标志;学生在进出宿舍楼时,学校应合理安排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间;在容易拥挤的时段应有专人(宿舍管理人员)定岗疏导。

二、学校应定期对楼梯扶手、楼梯间照明设施进行检查,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要随时检查加固已损坏的楼梯扶手。

三、学生集中上下楼应当遵循“排队左右行,脚步要轻,不推不靠,不吵不闹”的原则,在宿舍管理人员的指导下有序上下楼。

四、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及时督导,实地察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五、要加强宣传教育,严防学生踩踏事故的发生。

2013年6月20日

第三篇:上下楼、靠右走(倡议书)

轻声慢步不打闹,上下楼梯要走好 2上下楼梯靠右走,以免摔倒碰破头 3上下楼梯能互让,通道自然就宽敞 4楼梯非跑道,上下勿奔跑 5不教育学生“靠右走”  评论:0  浏览:24  RSS:0 文章类型:原创 发表于:2011/11/19 21:26:40 靠右走,是妇孺皆知的交通规则。

走路时只要我们遵守这条交通规则,交通事故一定就会少很多。

但是生活中,为什么会屡屡发生不该发生、不愿发生、不忍发生的交通事故?与我们对“靠右走”这条交通规则置之不理、弃之不顾有莫大关系。由“大路朝天,愿怎样走就怎样走”这个错误的观念酿成的悲剧,每时每刻都在上演。只不过悲剧的主角暂时还不是你我身边的人。我并无恶意地提醒各位,也许下一个悲剧的主人公,就是你,就是我,就是你我的亲人——如果我们没有养成靠右走的良好习惯。

教育是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教人养成良好的习惯。既然如此,作为学校,作为教育工作者,教育学生养成靠右走的文明习惯,也就责无旁贷。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思想,我在我校的教学楼、宿舍楼并不宽敞的楼梯中间,也用黄漆画上了笔直清晰的线。在教师会上、在学生会上、在每周的国旗下,我反反复复地讲黄线代表的意义,不厌其烦地讲解遵守“靠右走”这条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我甚至几次专门抽出时间,让全体同学以班为单位,在班主任的带领和监督下,反复演练“靠右走”这个看似十分简单的行走。我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就是想让学生养成“靠右走”的良好习惯。为了使学生早日养成这种习惯,我将“靠右走”作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一项重要的综合素质评价条目,并且对违反这条规则的行为,视为严重的违纪,记入学生每学期的操行评语。

其实这样做,并不是小题大做。一个人从小养成“靠右走”的习惯,不仅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更重要的,这也是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向学生渗透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的过程。让学生明白,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有规矩的。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制度不成集体,无法律不成社会。

诚然,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很难一下子彻底改变。有许多老师向我反映,校长,我班很多同学根本没有“靠右走”这种习惯,我说,是啊,如果同学们都有了这种习惯。我们还有什么必要画上黄线,有什么必要反复地讲,有什么必要当作一条纪律来抓呢。正因为他没有养成这种习惯,我们才下决心给他纠正,帮他养成。

“靠右走”其实是成熟的表现,是文明的表现,是有素养的表现,是懂规矩的表现。只要我们的学生在校园里养成了“靠右走”的良好习惯,虽然毕业后离开了学校这个保护圈,但来到社会上,他比其他同龄人更为安全,因为在学校养成的“靠右走”的习惯,给他思想和行为上筑起了一道安全防护网。

凡事都是有关联的,一个人只要养成了“靠右走”的习惯,我想他必定会是一个自觉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学校里养成“靠右走”的习惯,规矩、规则、规范、规定他已牢牢地记在心中。他知道,作为一个社会人,一定要像遵守“靠右走”的交通规则那样,遵守人生的规则。

靠右走,你的交通道路是安全的。靠右走,你的人生道路更是安全的。挤不拥不打闹,怀文校园更美

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在公共道路上,为了保持畅通,人和车却不能随便走,得遵循一定的规则。道路上,车辆靠右行驶,行人靠右走

每天下课的时候,校园里都会有来来往往的同学和车辆,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好多同学走路头也不抬,回合迎面而来的人撞个满怀,这很疼不说,还很尴尬。如果每个同学都能严格按照要求靠右行走,情况就会好的多了,来上课的同学不会和下课回宿舍的同学搅在一起,可以很好的提高我们的同学速度和行动效率。什么是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什么是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

曾在杂志上看到这样的报道:在海尔厂区上下班时工人走路全靠在右边走,没有象其他行人地方一样潮进潮出的现象,完全按交通规则,这就不简单。难吗?不难!靠右走这是小学生都懂的规则。可有很多地方没做到,海尔却做到了,这就是素质,这就是习惯。如果没有良好的习惯,任何理想的大厦都难以建立起来。而习惯恰恰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细微之处的不断积累所形成的。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教育学生每一个良好的习惯,平常上学放学时都难免有许多学生要经过马路,车多人杂,各种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特别是交通事故,行人靠右走是经常要教育的教学内容。并时刻教育学生养成这个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思维习惯中所存在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可以享受它的“利息”。反之,则会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甚至生命的结束。

同学们,你们懂得走路吗? 很多同学都笑了,心里说,您别开玩笑了,我一岁就学会走路,走路姿势还挺好看的。但是,你可能只是会走路,还不知道怎样走好路。因为,走路也有规则,不知你遵守了多少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靠右行走”这一最基本的道路规则吧。

在我国,所有行驶的车辆和行人,都必须遵守这一基本规则。那我们需要在哪些地方靠右行走呢?其实,只要是走在我们中国的道路上,只要是我们在行走,无论是在马路上,还是走廊上、林荫小道上、学校过道上,我们都要奉行“靠右行走”的基本准则。靠右行走,有以下几点是同学们需要特别注意的:

一、上下楼梯靠右行。上下楼梯靠右走不仅是文明礼仪的标志,也是安全的保障。如果上下楼梯不按照靠右边走的规定,人多时挤作一团,一不小心就会摔下去。上下楼梯不仅要靠右走,而且不能走太快,否则将是一样的后果。

二、过斑马线靠右行。过斑马线靠右行走,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撞车”,特别是对于推着自行车或行李通行的行人,按照方向行走,能够大大提高通行效率。

三、电动扶梯靠右站。不知道同学们注意过没有,许多有自动扶梯的商场、地铁等地方,都会这样一个标语:右侧站立,左侧急行!这是在提醒我们,乘坐自动扶梯时,要靠右站立,扶好扶手带,留出左侧通道。有急事、着急赶时间的借助左侧通道,快步通过。这样不仅能满足我们的乘梯需求,乘梯的安全性也得到了保证,不会发生碰撞和拥挤。

靠右行走,不仅仅可以保证道路的安全畅通,更体现了我们坎山镇小学生的文明素养。作为坎山镇小的一名小学生,我希望你们把“靠右行走”这句话扎根在你们的心里,并表现在行动上。上下楼梯、马路上、过道里,你们踩下的一只只小脚印,不仅是我们靠右走的脚印,更是文明的脚印。

1、不好好走路,从扶手上滑下来。

2、上下楼梯匆忙,两步并成一步走。

3、宽敞处溜着走

上下楼梯时,都应靠右边走;

2、许多人同时行走时,应自动按纵列而不能按横队走,以防楼道堵塞;

3、楼梯上不能追跑打闹;

4、转弯时应走慢些,防止放生摔倒、碰撞事故;

5、上下楼梯时,两眼应看着台阶,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不能东张西望,不能跨大步 以防失足摔伤;

6、下楼时,不能骑跨在楼梯扶手栏杆上向下滑行,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摔伤;

7、楼道中万一发生人群拥挤起哄时,应立刻停止前进,并加以制止,然后向同学发出警报,共同维护秩序,待适当疏散后再有序前进;

8、学会公共一些场所的一些礼让规则,如妇女儿童优先、幼小学生先行等;

行规教案(上下楼梯靠右走)

行规教育:上下楼梯靠右走(1)

教育目的:1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减少不必要的伤害事故。3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都有自己的行驶路线,它们都是沿着路的右边行驶的。有谁知道,这样规定的原因? 小结:

是啊!我们在学校的楼梯上如果不注意行走的方向,同样也会发生许多“交通事故”。如何减少楼梯上的事故发生呢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

二、讨论明理:

1、小组讨论:

(1)没有规则的上下楼梯会引起那些事故。(2)如何行走避免事故发生。

2、学生演示走楼梯的场景。

3、师总结走楼梯时应该都靠右走。

板书课题:上下楼梯靠右走(齐读课题)

三、规范要求:

1、有秩序,不抢先。

2、靠右走,不奔跑。

3、不喧哗,不打闹。

四、总结: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做起,为自己,给他人行方便。提高自身素质,为我们居住的城市——上海增添光彩。

上下楼梯靠右走(2)

1. 知道在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走。

2. 能用正反事例说明上下楼梯时靠右走的重要意义。

3. 懂得只有遵守秩序,大家才能愉快又安全。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走要落实在每天的行动上。

教育过程:

1.提问:你能看出这是在什么地方吗? 2.小结: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走

一、看一看出示投影片。

板书:上下楼梯靠右走

1、讨论:上下楼梯靠右走的道理?

小结方法: 安全。”

2讨论:不靠右走的危害?

交流小结:

上下楼梯靠右走,上下楼的同学才不会相撞,否则,挤在一起很不安全,容易出现挤压事故。

3、明道理,见行动。

和“下”),也可以让同学们排着队伍走楼梯,进行实地练习。

二、讲道理,明意义。

“那边左,这边右,上下楼梯靠 右走;不奔跑、不停留,挨着次序慢慢走,不做游戏不搭肩,道路通了多同学们明白要求后,一组组地模拟“走楼梯”(可在教室前部的地上 画线当楼梯台阶,并指出“上”

五、儿歌总结(激发学生愿意守秩序的积极情感。)

上下楼梯靠右走,你来我往不相撞。

安全秩序记心中,人人遵守见行动。

总结:

同学们,马上要下课了,我们又将迎来一个课间,希望大家都能按儿歌中的要求去做,让这首儿歌伴随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愉快的课间10分钟。

上下楼梯靠右走(3)

教学目标:

结合学校安全教育活动,了解在楼梯上行走的基本规则,如靠右行、不追逐打闹、不越级上下、不在楼梯扶手上滑行、人多时不推搡拥挤并减速慢行,以及突发跌倒踩踏事件时能有效处理,并初步达成对一些礼让规则的共识,如妇女儿童优先、幼小学生先行等;对一些楼梯上的易发事故,如扭伤、擦伤、撞伤、跌伤、压伤、踩伤等,知道形成原因,并学会跌伤的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听一听,想一想

老师介绍各大报纸上几起中小学校楼梯间拥挤伤亡事故的紧急通报

为确保中小学生安全,各地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然而,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从2003年到现在,因楼梯间拥挤所造成的伤亡事故一共发生4起,死亡学生8人,受伤61人,给广大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现将事故情况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1.2003年1月5日,陕西省宝鸡县虢镇初级中学学生在放学下楼时,一学生不慎踩空,撞到前边同学,后继学生发生拥挤踩踏,造成3名学生死亡,6名学生重伤,13名学生轻伤。

2.2003年9月22日湖北省麻城市顺河镇林店高小五、六年级学生下晚自习,因急于回家,从二楼下至一楼时发生拥挤,共挤伤学生13人,其中2人伤势较重。

3.2003年12月11日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商城镇中学学生放学时,因人多,在楼梯间发生学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5名学生死亡,4名学生重伤,7名学生轻伤。

4.2004年3月24日上午,湖北省恩施市第二实验小学课间操期间,发生40名学生挤压事故,造成18名学生受伤。

同年9月23日晚,在内蒙古丰镇市第二中学,晚上7点补课结束后,1500多名学生从该校教学楼东西两个楼道口下楼。五六分钟后,因人多拥挤,西楼道与地面相连的一段楼梯护栏突然坍塌,由于后面的人不明情况,再加上楼道内拥挤,致使下楼至此的学生不断摔下楼梯,最终酿成21人死亡、47人受伤的惨剧。

这些事故造成大量学生伤亡,令人触目惊心,教训十分深刻。针对以上发生的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你想了些什么?

二、看一看,找一找 看校园楼梯场景,找不规范之处。

1、上下楼梯时,都应靠右边走;

2、许多人同时行走时,应自动按纵列而不能按横队走,以防楼道堵塞;

3、楼梯上不能追跑打闹;

4、转弯时应走慢些,防止放生摔倒、碰撞事故;

5、上下楼梯时,两眼应看着台阶,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不能东张西望,不能跨大步

以防失足摔伤;

6、下楼时,不能骑跨在楼梯扶手栏杆上向下滑行,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摔伤;

7、楼道中万一发生人群拥挤起哄时,应立刻停止前进,并加以制止,然后向同学发出警报,共同维护秩序,待适当疏散后再有序前进;

8、学会公共一些场所的一些礼让规则,如妇女儿童优先、幼小学生先行等;

三、我是安全小卫士

写一写、画一画

选择你认为最需要提醒大家的标语写画在标贴纸上,并在重要的、易出事的地点张贴。如:“上下楼梯慢慢行”、“上下楼梯靠右走”、“楼梯上下不蹦跨”、“你追我赶危险多”、“小朋友,您先走”、“人多不推挤、安全伴我行”等。

四、走一走,试一试

1、按照规范走一走,体会有秩序的美好。

2、主动承担“安全卫士”的职责--在校园里劝阻楼梯上的不文明行为。

第四篇:儿歌教学设计

第 一课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的六个生字:姊、裁、肖、抖、蛇、扭。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6 个字,积累词语九个。

2、能正确熟练地朗读儿歌两首,并选择其中一首背诵。

3、了解萤火虫的特点和十二生肖的顺序。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生字和词语,能正确朗读课文,并能选择其中一首背诵。

2、了解萤火虫的特点,并学着编一首以动物为题的儿歌。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萤火虫

一、揭示课题,进行质疑。

1、媒体演示,夏天的夜晚,草丛上,一群萤火虫飞来飞去。

2、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萤火虫》的课文。(板书课题)

3、课题质疑。

说明:

小朋友可能对萤火虫有所了解,但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小朋友并不经常看见萤火虫,通过媒体以直观的视觉把学生带入萤火虫的世界,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让学生质疑,促使学生进行思考,主动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听录音读课文。

1、听录音,边听边思考:萤火虫飞到哪里?

2、学生交流。

说明:

在听录音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听的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养成边听边记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对儿歌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初步的把握。

三.自学课文。

要求:

1.读准生字新词。

2.正确朗读儿歌。

3.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交流:

1.指名读。

2.轻声齐读。

结合学习生字:姊、裁

虽然“姊‘这个字现在用得少了,但还是要注意右边的笔画和笔顺。

学习“裁”字,可以与“载”字进行比较。

3.读词语。

4.师生配合读儿歌。

师:萤火虫,点灯笼,生:飞到西,飞到东。

师:飞到河边上,生:小鱼在做梦。

师:飞到树林里,生:小鸟睡正浓。

师:飞到张家墙,生:张家姊妹忙裁缝。

师:飞到李家墙,生:李家哥哥做夜工。

师:萤火虫,萤火虫,生:何不飞上天,做个星星挂天空。

说明:

一年级的小朋友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这个时候的字词学习可以放手让他们进行自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既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一年级的语文也应该有一定的积累,所以,在生字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比较,一方面帮助学生进行词语的积累,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认识生字。师生配合读句子,一方面加深他们的句子观念,另一方面为儿歌的理解打下基础。

四.精读儿歌,理解内容。

1.指名读,分组读,男女生读。

2.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能背的闭上眼背一下,不能背的看着书读。

说明:

以读为本,读中促悟。声请并茂的朗读训练是学生增强语感的有效手段。展开想象,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语言实践。既有助于儿歌的理解,又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

五.情景表演。

1.扮演角色表演,进一步体会情境。(三个学生戴上头饰,分别扮演花儿、小草、萤火虫。)

2.萤火虫提着用生命燃起的美丽的红灯,飞舞在万花之中,小心地照着这花草的世界,那么花儿、草儿,可能对萤火虫说什么呢?

3.小小组讨论。

4.交流。

说明: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角色表演中丰富了情感体验。

六.拓展训练。

你们喜欢萤火虫吗?照《萤火虫》的写法,以熟悉的动物为内容,编写几句儿歌,和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十二生肖

一.引入课题。

1.说说你属什么?你的家人属什么?

2.教师随即贴图。

3.让学生知道有十二个生肖,老师依次贴十二个生肖图。

4.读课题。

说明:

学生通过看图理解,形象直观。

二.听录音,读儿歌。

1.听录音,记一记十二生肖的顺序。

2.老师把十二生肖的顺序打乱,请学生来给十二生肖排队。

3.这些生肖有什么特征?再读儿歌(各种形式)

4.看图,试着背诵。

说明:

书读千遍、其义自现,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充分给予学生朗读的时间,让学生以多种形式来进行朗读,能使学生对于阅读产生一定的兴趣,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自由,学生就能在这个过程中自觉自愿地读通课文。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才能对儿歌内容进行一定的了解。

三.学习生字。

1.从儿歌中找今天要学的生字。

2.小组学习生字“肖、抖、蛇、扭。”

3.小朋友说说用什么办法学习生字。

4.读词语。

说明: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生字学习的多种方法,通过小组学习放手让他们进行自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拓展。

1.唱十二生肖歌。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十二生肖中的一种生肖。

说明:

这一环节,旨在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宽课堂学习信息,并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五.指导书写。

“扭”

说明:

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写字基础,所以不用每一个字都指导,可以侧重性地选择一个重点或难点字,让学生知道它的笔顺规则,看一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一下。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总体来说,基本完成了课前预定的教学任务。教学的过程中,我既有收获,也有一定的遗憾。

在一节课里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达到事先的预期。小朋友们反应很热烈。整节课环环相扣,教学过程较为顺利。我觉得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很重要。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在整体感知、学习生字的环节,我设计了许多种方法,以便在课中根据学生的问题、思维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环节或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班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在备课中,我考虑到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此在许多环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学习的时间,如有时自己准备,有时同桌合作学习,有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有与同学交往的机会,有全班发言的可能,让每个孩子在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有所收获。

生字学习采用小组自学形式,然后选择重点进行交流,很大程度地节约了时间。本课生字并没有过难的地方,所以在记忆字形上可以放手采用小组学习,这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了交流的机会。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让小组中的人来帮一帮,记一记。增加了他们合作的意识和机会。在初次反馈时并不要求强行记住每一个字,而是只让学生能在词语中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为后面的阅读课文扫清障碍。几个较重点的字“抖、扭”等则可以通过动作来理解。这种生字教学较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生字学习的活动权交回了学生的手上。

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常用形式,以读代讲,可以帮助学生在读中感悟。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自读自悟,了解萤火虫的特点和十二生肖的顺序,从而达到背诵的目的,以至能自己照着样子编写几句儿歌。

本节课教学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遗憾。在学生质疑时,质量不是很高。编写儿歌交流时,由于时间关系花的时间太少。

第五篇:儿歌教学设计

篇一:儿歌教案

《瓜娃娃》儿歌

目标:

1、通过欣赏儿歌,学习儿歌内容,学会“娃”“瓜”“哈”“装”“筐”的发音。

2、在表演活动中,能有节奏的表演儿歌并用正确的发音表演儿歌。

3、在欣赏活动中,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儿歌内容:瓜娃娃、去买瓜、买了冬瓜和西瓜、甜瓜南瓜小黄瓜、苦瓜菜瓜哈密瓜、买回家,装满一箩筐。韵律:最后一个最都压瓜这个字音音近字:“娃”“瓜”“哈”“装” “筐”

3、活动准备:

教具:ppt(最小化)、图片

学具:记录纸、水彩笔

【家长工作:请家长配合收集相关的图片】

常规要求:小朋友在讲述的时候不要说话,要认真听别的小朋友讲述。

4、环节渗透:

在课间课引导幼儿继续表演、创编儿歌

(一)、创设“瓜娃娃去买瓜”情景,激发幼儿理解儿歌内容的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有个瓜娃娃要去买瓜,你想知道他都买了哪些瓜吗?我们一起去听一听吧!

(二)、通过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学会“娃”“瓜”“哈”“装”“筐”的发音。

1、初步欣赏儿歌,了解儿歌内容

——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儿歌中都有谁?

——儿歌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2、分段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学会“娃”“瓜”“哈”“装”“筐”的发音。

——瓜娃娃究竟买了哪些瓜,我们来听一听吧!

——瓜娃娃去干吗?(去买瓜)

——买了什么瓜?(买了冬瓜和西瓜)

——还有什么瓜?(甜瓜南瓜小黄瓜)

——还有什么瓜?(瓜菜瓜哈密瓜)

——买哪去?(买回家)

——装满什么?(装满一箩筐)

关注:

“娃”“瓜”“哈”“装”“筐”的发音。

3、整体欣赏儿歌,学会儿歌内容,——我们再来听一听到底瓜娃娃买了哪些瓜吧!

(三)、在讲述活动中,能用正确的发音复述儿歌。

——请你把你学的儿歌讲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

——谁愿意为大家表演儿歌吧!

——还有谁愿意来表演?

(四)、建构

——我们今天学的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谁愿意来说一说我们学的儿歌?

——请你说一说?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五)、延伸——请小朋友回家把这首儿歌表演给你爸爸妈妈看吧!篇二:中班语言儿歌教学设计

中班语言儿歌教学设计:《小雨点》

罗应梅

设计思路: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而儿歌《小雨点》语言朴实、短小精悍,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以清新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小雨点落在花园里、池塘里、田野里的情形,唤起了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很适合中班幼儿特点。因此我尝试运用图谱来进行儿歌《小雨点》的教学。让幼儿通过图谱来轻松的理解和记住儿歌,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儿歌中所表现的意境,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文字美。并让幼儿通过生活经验来大胆地进行儿歌的仿编。

活动目标:

1、利用图谱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2、理解动词:张、摇、爬。

3、体验儿歌所带来的和谐、美好的情境,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活动准备:

课件、与儿歌有关的可操作图谱、小雨点图片。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宝宝们,今天老师要让你们猜一个谜语,看看谁最聪明最爱动脑筋。

师: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幼儿动脑筋想)宝宝们真聪明,猜出了是雨,那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首和雨有关的儿歌。

2、出示小雨点图片,引出儿歌名称

师:是一首什么儿歌呢?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看看图里有什么?(小雨点)对,是小雨点,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儿歌就叫《小雨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儿歌的名字吧!

3、观看课件,欣赏儿歌。

让幼儿边观看课件边欣赏儿歌。

4、学习儿歌《小雨点》。

(1)、出示可操作性图谱,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儿歌内容及理解动词张、摇、爬。

师:宝宝们,刚刚听到的儿歌里说小雨点落下来发出怎样的声音啊,它们都落到了哪些地方?(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儿歌的句式进行总结并依次出示图谱)

师:(出示花园图片)小雨点落到花园里,花儿乐得怎么样?(张嘴巴)教师请幼儿把张嘴巴的花儿贴的花园图里,并让幼儿学学张嘴巴的动作,理解动词“张”。(小雨点落到鱼池里和田野里的教学方法跟小雨点落到花园里相同)

(2)、利用图谱,引导幼儿完整跟读儿歌,提示幼儿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诵。(3)、分别以集体、小组形式背诵儿歌。

5、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让幼儿利用生活经验仿编儿歌。(附:儿歌图谱)

韵语教学《像什么》活动设计

刘子萍

【设计意图】

韵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它不仅形象有趣,押韵上口,使人喜欢诵读,更重要的是其利于记忆。《像什么》一课,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奇特联想与定位联想进行识字,这样便于理解,避免枯燥,易于背诵。但根据中班幼儿具体情况,孩子们识字甚少,对1.2.3.4几个数字仍很模糊,不能正确书写,所以本次活动,我运用了图谱教学来帮助幼儿记忆本首儿歌内容,同时又对1.2.3.4几个数字进一步地加深印象。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对儿歌内容感兴趣,能背儿歌。

2.学会字:1.2.3.4 3.学习词语:什么、铅笔、鸭子、耳朵、旗子。

【活动准备】

图谱.字卡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师:今天,有几个数字宝宝来我们班上做客,大家欢迎。(老师同时把1.2.3.4几个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师:小朋友们认真观察看看几个数字宝宝像什么?(幼儿们自由回

答)。老师还把这几个数字宝宝编成一首儿歌,你们想不想学。(引出主题)

二.学习儿歌。1.师念一遍儿歌。2.引导幼儿学习儿歌。(逐句教幼儿学习,在数字宝宝后边贴上相应的图谱,在图普下面写上儿歌内容)3.学字词:(出示卡片数读,认读,同时也让幼儿在儿歌中找出相同的字词)水、风、1、2、3、4、什么、铅笔、鸭子、耳朵、旗子。

4.运用多种形式记忆儿歌

三.游戏。

1.教师说数字,让幼儿说像什么。

2.幼儿互相交换对答。

3.比赛背诵完整儿歌。

【活动延伸】

让幼儿想5.6.7.8几个数字可以怎样编一首儿歌。附图谱: 篇三:儿歌教案

初备人:_____ 7 月 17日 复备人: 月 日

初备人:张冲 7 月 17日 复备人: 月 日

篇四:儿歌的赏析和教案设计

儿歌的赏析和教案设计

一、儿歌的文体知识

(1)儿歌(定义):符合低幼儿童的心理特点,符合低幼儿童的欣赏趣味,歌谣。

(2)儿歌的发展轨迹: 童谣(民间口头流传):儿谣,孺子歌------第一部儿歌集(明代):《演小儿语》(吕坤),清代《天籁集》和《广天籁集》-------儿歌(五四时期):借鉴西方儿歌理论

,走向自觉。

(3)儿歌的分类:摇篮歌,字头歌,谜语歌,颠倒歌,数数歌,游戏歌,连锁调,问答歌,绕口令。

二、抓住文体特征进行赏析

(1)天然的音乐性:表现:押韵密、节奏反复;自然天成;音乐性:重在“歌”。重在“歌”(案例):《找朋友》,《泥娃娃》,《两只老虎》,《丢手绢》。

(2)音乐性自然天成(缘由):

1.母亲的心律跳动(反复)2.低幼儿童对音乐有本能的敏感

3.天然的音乐性(反复的节奏)

(3)自然天成的“歌”(案例):满族民间摇篮曲,太原县民间摇篮曲

1.满族民间的摇篮曲 :悠悠喳!叭不喳!悠悠宝贝睡觉吧!你阿玛出兵发马啦。悠悠喳!叭不喳!悠悠宝贝睡觉吧!大花翎子亮红顶子,挣下功劳是你的呀!

悠悠喳!叭不喳!悠悠宝贝睡觉吧!

2.太原县民间摇篮曲:俺娃娃亲,俺娃娃亲,俺娃娃大了坐朝廷。

(4)押韵密(案例):《摇摇船》,《小树叶》,《月亮毛毛》。

1.《摇摇船》(每句入韵):摇,摇,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对我笑,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吃完饼儿还有糕。

2.《小树叶》:小树叶,会说话,你听:哗啦啦,哗啦啦,风大了!风大了!小树叶,会说话,你听:沙沙沙,沙沙沙,风小了!风小了!小树叶,会说话,你听:唰唰唰!唰唰唰!下雨了!下雨了!风住了,雨停了,小树叶,不响了!

3.《月亮毛毛》:月亮毛毛,要吃毛桃。毛桃有核,要吃和合。和合有心,要吃菜芯。菜芯有花,要吃胡瓜。胡瓜有籽,要吃鸡子。鸡子有壳,要吃菱角。菱角两头尖,一脚跨上天。

4.年龄越小,韵脚越密;年龄越大,韵脚越疏。

(5)反复、重叠的节拍、节奏(案例):《小树叶》,《觉觉喽》,《半半歌》,《菊花开》。

1.《半半歌》:有个小孩叫半半,起床已经七点半,鞋子穿一半,脸儿洗一半,早饭吃一半,课本带一半,上学路上半半跑,光着一只小脚板。

2.《菊花开》:板凳,板凳,歪歪。菊花,菊花,开开。开几朵?开三朵。爹一朵,娘一朵,剩下那朵给白鸽。3.《觉觉喽》: 啊哦,啊哦。乖乖哟,觉觉喽,狗不咬哟,猫不叫哟,乖乖睡觉觉喽。

4.年龄越小,单一的反复越多;年龄越大,变化的反复越多。

5.活泼的稚拙美:情感单纯直白,意象单一甚至没有,结构简单,语言口语化,形象直观。

(6)情感单纯直白例:《春娃娃的歌》,《五指歌》,《搬和摆》。

1.《春娃娃的歌》:幼儿园里好阿姨,教我唱歌做游戏,阿姨爱我我爱她,我给阿姨敬个礼!2.《五指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到,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个,我来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3.《搬和摆》:爸爸搬白布,伯伯摆白布,爸爸不摆白布搬白布,伯伯不搬白布摆白布。

(7)意象单一或者没有(例):《排排坐》

1.《排排坐》(叙事为主):排排坐,分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妹妹睡了留一个。形象直观例:《天上玩玩》 2.《天上玩玩》:月亮圆圆,像只小盘,月亮弯弯,像只小船,坐上小船,天上玩玩。

(8)结构简单例:外部结构《雪罗汉》,内部结构《睡觉觉》。

1.《雪罗汉》:大胖子,笑嘻嘻。太阳一出来,化作烂污泥。

2.《睡觉觉》:日公公,下山了,猫儿狗儿要睡觉,哦哦哦,宝宝快睡觉

月婆婆,笑弯腰,猫儿狗儿睡着了,哦哦哦,宝宝要睡了

(9)语言口语化:1.摹声词、语气词多;2.多用儿童语汇。

语言口语化(案例): 1.《坐火车》:小板凳呀摆一排,小朋友们坐上来,我们的火车跑得快呀,我当司机把车开。(轰隆隆隆,轰隆隆隆,呜呜)抱娃娃的靠窗坐,牵小熊的往后挪,皮球积木都摆好,大家坐稳就开车!(轰隆隆隆,轰隆隆隆,轰隆隆隆,呜呜)??(10)实用的游戏性:游戏歌,半游戏歌,非游戏歌。

1.游戏歌例:《坐火车》

2.半游戏歌:部分传统儿歌游戏性很强,拉锯调,拍手谣,跳绳歌,踢毽歌,抽指歌。

3.非游戏歌也可开发游戏例:《野牵牛》

4.《野牵牛》:野牵牛,爬高楼,高楼高,爬树梢,树梢长,爬东墙,东墙滑,爬篱笆,篱笆细,不敢爬,躺在地上吹喇叭,嘀嘀答!嘀嘀答!

三、赏析训练

(1)教师:小学语文教材的儿歌赏析示例

(2)学生:分组赏析,任务驱动

(3)学生汇报赏析结果,教师点评

赏析示例: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有礼貌》

(1)押韵密(貌、好、笑、帽)可以简单谱曲唱

(2)情感直白(小公鸡有礼貌→太阳公公笑→奖励小公鸡),形象直观(小公 鸡、太阳拟人化),结构简单(字数少,叠词的运用)(3)非游戏歌,但可设计“戴帽游戏”

四、教学训练

(1)教师启发引导:儿歌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

(2)教师示范:小学语文儿歌阅读教学设计示例

(3)学生:以赏析过的儿歌为基础,设计一份儿歌阅读教学教案(课外)

(4)教师:抽查点评

(5)学生:修改完善

五.儿歌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小学语文一般课文不同,儿歌的阅读教学设计应在把握儿歌特征的基础上进行。

包括:游戏性,稚拙美,音乐性,戏玩(和游戏结合),理解中记忆,朗读-歌唱。

儿童故事的赏析与模拟课堂

一.文体知识,赏析,教学,写作。

二.(1)儿童故事的文体知识:广义的故事指一切带有故事情节的散文作品,如神话、传说、寓言、童话、小说等;狭义的故事指除上述体裁外那些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作品。

(2)儿童故事取狭义,是为儿童创作、适合儿童听或看的、篇幅短小的故事。

三.情节清晰而曲折:(1)清晰发展脉络清楚(2)单纯一条线索

(3)完整有头有尾(4)连贯首尾相连

儿童故事的重点。看《九色鹿》体会故事的清晰性

四.曲折:波澜起伏。意外,悬念,传奇。

曲折:情节必须波澜起伏,即教材所说的“传奇性”、“意外性”。多在紧急关头设置悬念,吸引儿童的注意和思考,让他们在紧张疑问中读完整个故事。看《长发妹》体会故事的曲折性。

如何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呢?

(1)儿童文学理论家楼飞甫的观点:儿童故事的情节都比较单纯,发展脉络非常清晰。但单纯不等于简单或单调。儿童故事的情节主线一般都单线发展,不枝不蔓;但儿童故事并非呈直线状,而是呈曲线形、螺旋形或波浪形推进,起起伏伏,曲曲折折,有时能给人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峰回路转之感。

(2)不同的儿童故事,清晰性和曲折性各自的表现不相同,有的故事如生活故事清晰性明显一些,有的故事如某些民间故事曲折性性明显一些,二者结合是最佳的。

五.例:新编故事《三个和尚》,安排“庙门失火”、的意外情节,从而改变成 “三个和尚合力救火、最后完全醒悟”的结局。听故事、看动画注意第二、三个和尚出现时的小转折(包括音乐的配合),火灾出现时的大转折(音乐的紧张性)。

使故事传奇性大大增强,同时保留了原来的线索,脉络清晰。

六.故事的续编原则:(1)保持故事的清晰性(2)增加故事的曲折性(3)参照《新编三个和尚》

七..儿童故事教学:讲故事的技巧

儿童故事的教学主要方法是讲述(讲故事),对于老师而言,两个本事:老师讲故事的本领、老师教会学生讲故事的本领。基础就是对故事情节的全面把握。清晰性的把握是基本,曲折性的把握能出彩。

(1)清晰性的把握:注意开头和结尾,前后一定要连贯。尤其是一些时间要突出。每一转折之间的停顿要加大。

(2)曲折性的把握:转折时可以停顿,以引起孩子的注意;变化的人、事、物要用重音,表现悬念和冲突时可用紧张的语调。

(3)主题单纯: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主题。例:《大萝卜》:团结力量大;《狼来了》:做人要诚实;《蓝色的树叶》:讽刺某些孩子的小气。

也可以无主题(为情节而情节):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一个老和尚,一个小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一个老和尚,一个小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一个老和尚,一个小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 ? ? 一个和尚: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三个和尚没水喝。

(4)主题和情节的关系:用既具反复性又带变化性的情节说明道理,主题往往蕴含在最具转折性的情节中如:爷爷奶奶——孙子孙女——狗猫——老鼠(拔萝卜)体现情节的反复性。

儿童故事的教学: 1.主题的教学和情节的教学不要分割。

2.揭示主题就放在情节的讲述中,变化较大的转折中。

3.对比《从前有座山》(无主题)和《三个和尚》(主题在最后的转折),第一个故事:简单

的重复;第二个故事:反复中的变化。

(5)叙述为主的表达方式:1.叙述是儿童故事的主要表达方式,它着重于人物行动经过即事件发生,发展和结局过程的叙述。2.不侧重于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刻画,不用描写,如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等。这是它和儿童小说的主要区别。

例如:

《包公审石头》就是纯中国作风的讲故事,着重叙述故事的来龙去脉,没有什么描写。

八.(1)儿童故事用拟人和夸张吗?

1.动物故事用拟人。2.儿童故事极少用夸张,例外如《阿宝要吃草》。

3.情节、叙述、语言(讲述和复述教学方法的运用

(口头)编写故事能力的训练)—— 主题(和情节教学的结合:不是直接说教,而是通过反复和变化的情节水到渠成得出道理。)

(2)儿童故事的教学:阅读和(口头)写作的结合

1.写作方法的分析和训练着重叙述,不能把描写作为重点。

2.可以让孩子续写故事的方法来培养其创造性的叙述能力。

九.(1)语言通俗朴实:叙述语言要口语化,浅显易懂。这是由故事的叙述手法决定的,故事描写少,形容词就少;抒情议论少,感情方面的色彩就淡。朴实的语体风格就占上风。

(2)人物语言则要有个性特征,但要摒弃故作姿态的“娃娃腔”。《九色鹿》、《长发妹》、《三个和尚》中,《三个和尚》的人物语言把握最好。

十.儿童故事的教学:讲故事的语言运用

(1)叙述语言的把握:平实

(2)人物语言的把握:体现性格特征,避免矫揉造作的“娃娃腔”。

十一.小结:儿童故事的教学:情节更复杂(一条线索——几条线索)

(1)儿童故事(2)图画故事:以图画的形式表现故事内容,包括静画和动画(电视电影的出现又为图画故事带来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又叫卡通)。

(3)图画故事、影视故事取广义,如童话等也包在里面,但是除了文体本身的特征以外,如童话的情节更曲折等,也会因为艺术质料层的不同而导致情节发生变化。图画故事和图画书、影视故事和儿童影视文学的关系

(4)一般的图画故事(静画)相对于文字故事而言,突出的特征是直观性很强。尤其为幼儿创作的故事,缺乏文字的辅助,必须让幼儿一眼就能看出大致的故事情节。为稍大年龄的儿童创作的图画故事,可以文辅图,直观的要求相对较低。

(5)动画故事的独特性:动画故事借助电视电影表现,和借助书本表现的一般图画故事有着不同的特征。如《帅哥米奇》中的《登山记》就有三条线索,米奇、唐老鸭、狗各一条线索。例如《 马上曲棍球比赛》

(6)儿童故事,;动画故事(如《蜡笔小新》中的小新、《樱桃小丸子》中的小丸子);儿童小说。1.小新:“好色”、爱逃避、深谙成人心理,能服软,也会要挟,闯出什么祸来都有本事自圆其说。

(小男孩弱点的综合)

2.小丸子:无忧无虑、容易高兴、有时对人很好、对于痛苦的事很快就忘记、好奇心重、胆小、吃醋、不讲理、爱模仿、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小女孩弱点的综合)

3.直接创作,改编:如《猴子捞月亮》,如《唐老鸦行军记》。

4.总之,动画故事是一种故事向小说过渡的故事体裁,因而部分具有小说的某些特征。

十二.文体特征小结:

(1)改写:茅盾把唐代传奇《南柯太守传》改编成儿童故事《大槐国》。

(2)缩写:英国的玛丽兰姆和查理兰姆姐弟把莎士比亚的部分剧目合编为《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

十三.动画故事的独特性:“动”画+音乐

(1)动画在形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感官体验元素丰富。它既有精美的画面,又有动听的声音,且有一定的节奏感。尤其在内在情感的外现方面,动画能利用这些要素表现得十分形象。如生气的时候头顶上会冒火,伤心的时候泪水会像瀑布一样流下来??如:《喜羊羊与灰太郎》

(2)动画和音乐还能因其“民族性”更显独特:

如动画《埃及王子》中尼罗河、沙漠、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宫廷建筑、花纹柱饰、民族家居等构成一幅充满神秘光影的、美丽色彩的画面。如动画《埃及王子》富有地域特色的音乐。

动画《小蝌蚪找妈妈》采用国画大师齐白石的水墨鱼虾形象,从一幅优美的荷塘景色开始,逐渐展示一个淡雅、抒情的水墨画世界。《小蝌蚪找妈妈》中悠扬的民族音乐,亲切温馨的旁白等。

十四.动画故事的教学:(1)动画故事不能代替文字故事(2)动画故事可作为文字故事教学的辅助(3)小学语文老师应当承担指导小学生动画故事欣赏的课外指导任务。

十五.动画故事作为文字故事教学的辅助:(1)引导孩子对比动画故事和文字故事的不同(情节、人物、环境的特殊性)(2)利用动画的“声”与“画”丰富孩子的感官体验。

十六、指导小学生课外观赏动画故事:(1)推荐优秀的动画故事片。

(2)告诫孩子不能以动画代替文字。

(3)适量地布置任务:让孩子把动画转化成为文字故事。

儿童诗的赏析和教案设计

一、儿童诗的文体知识:诗歌(绘画美,音乐美,意境美,情感美)——(切合儿童心理特点,适宜儿童阅读欣赏)儿童诗。

二、儿童诗的发展轨迹:

(1)中国古代:文人诗:李白《静夜思》《悯农》,孟浩然《春晓》,白居易《草》,杜牧《清明》。神童诗:骆宾王《咏鹅》、李泌年《咏方圆动静》、解缙“小儿何所爱”

(2)“五四”后:叶圣陶、郑振铎、汪静之、艾青、冰心等

(3)80、90年后:诗人圣野、任溶溶、金波、鲁兵、金近、雁翼等;杂志《小朋友》、《儿童时代》、《儿童文学》、《东方巨人》等;《新中国儿童文学名作大观》(故事诗歌卷,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中国幼儿文学集成(诗歌卷)》(重庆出版社)

三、(1)儿童诗的分类1:叙事诗,抒情诗。

(2)儿童诗的分类2(文体的交叉)

(3)儿童诗的分类3(内容):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故事诗《白墙上的黑手印儿》——讽刺诗《小弟和小猫》。

(4)分类举例:寓言诗《龟兔赛跑》——科学诗《我们的土壤妈妈》——抒情诗《让我们荡起双桨》。

1.抒发儿童内心健康积极的思想情感

2.充满儿童情趣的、孩子式的想象

3.采用蕴涵儿童情趣的独特构思

篇五:儿歌教学设计 儿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的六个生字:姊、裁、肖、抖、蛇、扭。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6 个字,积累词语九个。

2、能正确熟练地朗读儿歌两首,并选择其中一首背诵。

3、了解萤火虫的特点和十二生肖的顺序。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生字和词语,能正确朗读课文,并能选择其中一首背诵。

2、了解萤火虫的特点,并学着编一首以动物为题的儿歌。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萤火虫

一、揭示课题,进行质疑。

1、媒体演示,夏天的夜晚,草丛上,一群萤火虫飞来飞去。

2、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萤火虫》的课文。(板书课题)

3、课题质疑。

说明:

小朋友可能对萤火虫有所了解,但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小朋友并不经常看见萤火虫,通过媒体以直观的视觉把学生带入萤火虫的世界,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让学生质疑,促使学生进行思考,主动带着问

题来学习课文。

二.听录音读课文。

1、听录音,边听边思考:萤火虫飞到哪里?

2、学生交流。

说明:

在听录音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听的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养成边听边记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对儿歌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初步的把握。

三.自学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新词。2.正确朗读儿歌。3.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交流:

1.指名读。2.轻声齐读。

结合学习生字:姊、裁

虽然“姊?这个字现在用得少了,但还是要注意右边的笔画和笔顺。

学习“裁”字,可以与“载”字进行比较。

3.读词语。4.师生配合读儿歌。

师:萤火虫,点灯笼,生:飞到西,飞到东。

师:飞到河边上,生:小鱼在做梦。

师:飞到树林里,生:小鸟睡正浓。

师:飞到张家墙,生:张家姊妹忙裁缝。

师:飞到李家墙,生:李家哥哥做夜工。

师:萤火虫,萤火虫,生:何不飞上天,做个星星挂天空。

说明:

二年级的小朋友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这个时候的字词学习可以放手让他们进行自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既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二年级的语文也应该有一定的积累,所以,在生字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比较,一方面帮助学生进行词语的积累,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认识生字。师生配合读句子,一方面加深他们的句子观念,另一方面为儿歌的理解打下基础。

四.精读儿歌,理解内容。

1.指名读,分组读,男女生读。

2.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能背的闭上眼背一下,不能背的看着书读。

说明:

以读为本,读中促悟。声请并茂的朗读训练是学生增强语感的有效手段。展开想象,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语言实践。既有助于儿歌的理解,又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

五.情景表演。1.扮演角色表演,进一步体会情境。(三个学生戴上头饰,分别扮演花儿、小草、萤火虫。)2.萤火虫提着用生命燃起的美丽的红灯,飞舞在万花之中,小心地照着这花草的世界,那么花儿、草儿,可能对萤火虫说什么呢?

3.小小组讨论。4.交流。

说明: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角色表演中丰富了情感体验。

六.拓展训练。

你们喜欢萤火虫吗?照《萤火虫》的写法,以熟悉的动物为内容,编写几句儿歌,和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十二生肖

一.引入课题。1.说说你属什么?你的家人属什么?

2.教师随即贴图。3.让学生知道有十二个生肖,老师依次贴十二个生肖图。

4.读课题。

说明:

学生通过看图理解,形象直观。

二.听录音,读儿歌。

1.听录音,记一记十二生肖的顺序。

2.老师把十二生肖的顺序打乱,请学生来给十二生肖排队。

3.这些生肖有什么特征?再读儿歌(各种形式)

4.看图,试着背诵。

说明:

书读千遍、其义自现,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充分给予学生朗读的时间,让学生以多种形式来进行朗读,能使学生对于阅读产生一定的兴趣,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自由,学生就能在这个过程中自觉自愿地读通课文。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才能对儿歌内容进行一定的了解。

三.学习生字。1.从儿歌中找今天要学的生字。

2.小组学习生字“肖、抖、蛇、扭。”

3.小朋友说说用什么办法学习生字。

4.读词语。

说明: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生字学习的多种方法,通过小组学习放手让他们进行自学,把学习

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拓展。

1.唱十二生肖歌。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十二生肖中的一种生肖。

说明:

这一环节,旨在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宽课堂学习信息,并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五.指导书写。

“扭”

说明:

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写字基础,所以不用每一个字都指导,可以侧重性地选择一个重点或难点字,让学生知道它的笔顺规则,看一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一下。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总体来说,基本完成了课前预定的教学任务。教学的过程中,我既有收获,也有一定的遗憾。在一节课里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达到事先的预期。小朋友们反应很热烈。整节课环环相扣,教学过程较为顺利。我觉得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很重要。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在整体感知、学习生字的环节,我设计了许多种方法,以便在课中根据学生的问题、思维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环节或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班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在备课中,我考虑到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此在许多环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学习的时间,如有时自己准备,有时同桌合作学习,有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有与同学交往的机会,有全班发言的可能,让每个孩子在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有所收获。

生字学习采用小组自学形式,然后选择重点进行交流,很大程度地节约了时间。本课生字并没有过难的地方,所以在记忆字形上可以放手采用小组学习,这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了交流的机会。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让小组中的人来帮一帮,记一记。增加了他们合作的意识和机会。在初次反馈时并不要求强行记住每一个字,而是只让学生能在词语中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为后面的阅读课文扫清障碍。

下载(儿歌)上下楼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儿歌)上下楼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生上下楼管理规定

    学生上下楼管理规定1、严禁在楼道、楼梯及出口处堆放车辆或杂物,保证楼道畅通无阻2、上、下楼时要遵守规定,坚持轻声慢步礼让的原则,上下楼梯要靠右行。3、在楼道及楼梯上严禁......

    小班安全教育活动:《上下楼》

    小班安全教育活动:《上下楼》 执教者:陆珍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的上下楼时的安全意识。2、提醒幼儿上下楼梯时要遵守一定的规范。3、学习上下楼的正确方法。【活......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1.小朋友们大自然中,有许多非常可爱的小动物,瞧,小动物们悄悄地出来活动啦!(出示课文插图)2.多可爱的动物!有位作家就把这些小动物有趣的活动编进......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迷、运”2个字,了解虫字旁汉字的特点,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动物儿歌》教学设计1文本解读:《动物儿歌》是部编版学校语文一班级其次个识字单元第一课。这首童谣以孩子们熟识的动物名称和动物的生活习性带诞生字......

    《四季儿歌》教学设计(★)

    中班语言领域 《四季儿歌》教学设计 元马镇中心幼儿园:罗丽 设计意图: 《四季儿歌》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通过对春天的禾苗、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和冬天的梅花这几种代表......

    《环保儿歌》教学设计

    《环保儿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识记“孔、雀、鹂、灵、锦、鹰、丛、护、牢、嬉”10个生字。 2.准确、熟练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感。 3.懂得保护小动物,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导语: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而是因其坚韧不拔、锲而不舍。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动物儿歌教学设计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动物儿歌教学设计1设计意图幼儿园语言活动教育的一个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