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人生 教学设计 教案[合集]

时间:2019-05-12 23:40: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2 人生 教学设计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2 人生 教学设计 教案》。

第一篇:12 人生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课文,能说出文章思路和主要内容,概述文章主旨。2.通过品味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能说出作者表达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2.教学重点/难点

九年级学生的人生经历很短,生活阅历少,要透彻地理解课文不容易,学习时要注意语文学习向课外的延伸,要让学生多读谈人生的书,多积累谈人生的名言,从古今中外圣贤哲人的著作中吸取营养。由于课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求学生做充分的预习。主要是:A.排除字词障碍。B.读熟课文。C.课外查找资料:谈人生的文章、格言。D.了解家长对人生的看法。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人生确实是丰富多彩的,冰心在《谈生命》中把人生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文章,它对人生又做了几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我们来看看是什么。

幻灯展示课题、作者及国籍。

(二)预习检测

1、读准下列字音: 瞭望 瞻望 攫取 鲑鱼

2、解释下列词语:(并用前两个造句)流连 乐此不疲 微不足道 停滞不前

3、作者简介:勃兰兑斯,丹麦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出生于犹太血统的商人家庭。在哥本哈根大学攻读法律、哲学、美学,受黑格尔影响较深。大学毕业后,到欧洲各地旅行,在法国结识了泰纳。1871年回国在哥本哈根大学任教,讲授《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评论了拿破仑称帝前后到1848年法、德、英6个主要文学流派的作家。巨著基本上运用泰纳的种族、环境、时代三因素决定论来研究文学发展史,同时也注重作家的生平和心理状态。1890年出版,轰动了丹麦思想界也受到教会的猛烈攻击。重要著作还有1888年发表的《波兰印象记》和《俄国印象记》等。

(三)新课讲解

(四)当堂训练

课文在写法和构思方面有什么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简单分析。

明确:作者只虚写四种场景,三大人群,突出这几种人的特点和优秀品质,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人生志向,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即通过个别展现一般,寓深刻的道理于一系列形象之中。

课堂小结

《人生》一文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以“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为喻,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描述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生命本质和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他对生命珍爱的情感以及让一生过得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文章夹叙夹议,寓深刻的哲理于一系列形象中,写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鼓舞。

课后习题

1.冰心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勃兰兑斯把人生比作攀登高塔、挖掘坑道,你还可以把生命或人生比作什么?想出几个形象的比喻,写一段有深意的文字。(用时3分钟)

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或一处关键词。

2、思考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板书

第二篇:《人生寓言》教学设计_2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重点】

1、理解寓言含义,加强理解表述的正确性。

2、反复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难点】

对寓言含义的理解。

【前准备】

多媒体。

【时安排】

两时。

【教学流程】

第一时

一、导入新

俗话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人们做事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伴随我们的今生今世。我们应当怎样面对“得”与“失”呢?周国平的《白兔和月亮》这则寓言就给了我们一个启迪。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外国有《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我国的寓言多存于《庄子》、《韩非子》等。

二、词语教学

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检查预习,落实词语教学。

附补充的重要词语:

1、正音:

皎洁(iǎ)心旷神怡(uàng)(í)

2、释词:

慧心:这里指智慧。

心旷神怡:心情开朗,精神愉快。旷,开阔,开朗。怡,愉快。

举世无双:整个世上没有第二个人可以相比。举,全。

迭生:一次又一次地发生。迭,屡次。

三、整体感知

1、听读。

2、学生朗读。

3、讨论发言。

大屏幕出示问题组,学生小组讨论:

问题组:

1、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要求学生完整复述文)

2、找出寓言中的主题词。──“得失之患”。

四、研读赏析

1、研讨赏析:

出示问题组,学生讨论,教师略加点拨:

问题组:

1、白兔的赏月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找出有关词语。

前:“尤爱”、“无忧无虑地嬉戏”、“心旷神怡”、“各具风韵”

后:“一扫而光”、“紧张不安”、“惟恐”、“心痛如割”

这是对比的写法。

2、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巨大的变化?

她“得”了月亮,“失”了乐趣。

──白兔拥有了月亮后,把它当作私有财产,害怕失去,因而紧张不安,产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失去了赏月的乐趣。

3、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2、感悟语言:

⑴体会词语的精美。

──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闲适(悠闲)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有)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请设身处地地体验一下,句中加点词能否换成括号内的?为什么?

“闲适”是清闲安逸的意思,比“悠闲”更能反映出白兔的无忧无虑。而“绷”的强度更甚,充分体现出白兔患得患失的心态。

⑵体会句子的精美。

对称。如:“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

五、拓展延伸

1、试想一下,是否“一无所有”就心安理得?

2、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应该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以上各题允许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指正。)

六、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

一、二;“读一读,写一写”有关练习。

2、预习《落难的王子》。

第二时

一、新导入

同学们,《白兔和月亮》告诉我们:面对财富、幸福,我们应该怎么办?不仅如此,大家还须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同困难、挫折甚至灾难打交道。对此,我们也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周国平的另一篇寓言《落难的王子》,体会它给我们所带来的警示。

二、词语教学

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检查预习,落实词语教学。

附补充的重要词语:

1、正音:

禀告(bǐng)掳(lǔ)

2、释词:

禀告:向上级或上级告诉事情。

突如其来:突然发生。突如,突然。

三、整体感知

1、范读。

2、学生朗读。

3、讨论发言:

大屏幕出示问题组,学生讨论:

问题组:

1、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厄运能使人变得坚强。

2、“我”在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线索人物,是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

四、研读赏析

1、研讨赏析:

预设问题组,学生解答:

⑴王子落难前后的性格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王子开始时性格很脆弱,多愁善感,后来他经历了厄运,并且没有被厄运吓倒,挺了过来,从而变得坚强起来。

⑵“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厄运也落到“我”的头上。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

告诉读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都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

⑶“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样写起什么作用?

①王子听到天灾人祸的消息时。

②“我”听到王子的遭遇时。

③后人见到“我”遭受厄运时。

反复出现,构思奇妙,耐人寻味,揭示了这种故事在现实中的普遍性。

2、拓展反思:

从生活中举出实例,说说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培养自己坚韧的意志?(学生讨论,教师及时指正。)

参考:要培养坚韧的意志,必须自觉地寻找艰苦,在艰苦的条下刻苦的磨练。如长跑并非厄运,但也可以锻炼人的意志,使人坚强,战胜脆弱。

五、与《白兔和月亮》比较阅读

学生自由评说,教师适当点拨。

六、堂小结

我们学习的两篇寓言,分别从不同侧面告诉我们应当怎样确立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我要告诉你们:不计较得失,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就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七、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2、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两题中任选一题。不少于800字。

第三篇:12 人生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瞻望、攫取、增益、臆测、馈赠、乐此不疲”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勃兰克斯及其创作成就。能力目标

1.概述四个场面,三大人群,培养概括提炼,分析归纳的能力。2.学习通篇为喻,进行说理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3.写一段比喻性文字,训练文字表达能力。德育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思考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分析概括四个场面,三大人群,体验揣摩人生意义。2.学习虚拟情景,进行说理的写法,深入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难点

1.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生命珍爱的情感,及让一生过得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2.延伸拓展,学以致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教具准备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学生说出关于人生的名言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勃兰克斯把人生比作高塔。我们该如何攀登自己的人生高峰呢?勃兰克斯的《人生》或许能给我们答案。

二、了解作者学生汇报了解的关于作者的资料,教师补充(出示课件)

勃兰克斯,丹麦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出生于犹太血统的商人家庭。在哥本哈根大学攻读法律、哲学、美学,受黑格尔影响较深。大学毕业后,到欧洲各地旅行,在法国结识了泰纳。1871年回国在哥本哈根大学任教,讲授《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评论了拿破仑称帝前后到1848年法、德、英6个主要文学流派的作家。巨著基本上运用泰纳的种族、环境、时代三因素决定论来研究文学发展史,同时也注重作家的生平和心理状态。1890年出版,轰动了丹麦思想界,也受到教会的猛烈攻击。重要著作还有1888年发表的《波兰印象记》和《俄国印象记》等。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瞻(zhān)望:往远处看,往将来看。)取:掠夺。攫(jué)测:主观的推测。臆(yì)赠:赠送。馈(kuì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2.学生交流初读文章的感受。同桌之间交流读文的感受。

教师总结:看来,中外语言表述的差异给我们的阅读造成了一定障碍,不过只要我们整体感知,深入探究,是不难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的。

四、理清思路,探明主旨

1.提问:作者把人生比作高塔,你认为这样的比喻恰当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文学欣赏从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大家对生活的亲身体验和感悟,会对人生作出不同的诠释。

2.归纳概括描述的四个场面。

教师把学生分为四个组,每个组负责概述一个场面,由小组代表发言。

第一小组:第一个场面是描述人类攀登高塔的情景。人的生命历程有攀登就必然有摔落,这是对立统一的。但最初的攀登是年轻时的生活经历,心理感受是新鲜,带着留恋,带着对未来的希望;再后来攀登就艰难许多,缺乏新鲜感,不再留恋什么。

第二小组:第二个场面描述深入挖掘,探寻地下坑道的情景。他们渴望去探索许多世纪以来前人所挖掘的坑道,在寻找坑道深处埋藏的矿物,并乐此不疲,非常快乐。

第三小组:第三个场面描述一些人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开疆辟土,征服人群的情景。主要运用简练的笔法,描写他们的性格和情态,辛劳和勇敢。

第四小组:第四个场面描述一些人在工场劳作的情景。他们的工作是那样琐碎、微小,但他们是那样专心、细致、勤奋,工场不大.但生活的空间很大。

教师小结:作者描写了人类攀登高塔的共同情景,及几种人在各种不同领域中奋斗、劳作的场景。这样看来,作者把“人生”理解为“奋斗”和“劳作”。

3.分析三类人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念。

学生按刚才的小组讨论交流,不同的是第一小组体会“作者在描述这些人群时,肯定或赞扬了什么精神”?教师随机点拨。

成果展示:

第二小组:挖掘坑道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复杂而简单。他们有忧伤有快乐,甚至还有幼稚的幻想,就像阿基米德在临死前那样提出请求:“不要弄乱我画的圆圈。”为了工作,为了事业而忘却生命。

我们认为他们指的是从事研究工作,像阿基米德这样的科学家、脑力工作者。

第三小组:征服广阔领域的人,他们有宽阔的视野,丰富的经验,有征服欲,爱冒险,爱生命,精力充沛。头脑活跃,是属于开拓进取的人。

他们是军事家、政治家之类的人,像恺撒大帝、秦始皇等。第四小组:在工场劳作的人,他们虽然工作琐碎,但持之以恒,或许会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或许会成为大师级别的人。要想成为后者,除了有天赋的才能以外,还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超常的忍耐力和辛勤的劳动。

他们指那些发明家、工艺师、设计师之类的人。

第一小组:从他们刚才的分析概括中,我们感觉到作者肯定对时光珍惜,热爱生命的人赞扬他们勤于劳作、辛苦探索、勇敢倔强的精神。

教师小结:分析讨论至此,我想大家已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念和人生观,那就是珍爱生命,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让生命更有意义,更为光彩。

五、深入研讨,问题探究

1.难句释疑。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整体把握,探明了主旨,但有没有理解得还不透彻的难句。请摘选出来,互相讨论交流。

成果展示:

(1)“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

(2)“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3)“那像一只可爱的手在转动沙漏计,从而延缓了它的转动。”“一只可爱的手”指什么?沙漏计为什么会延缓转动? ……

教师小结:这是开放性的问题,看法见解不必拘泥于一致,大家只要能各抒己见,自圆其说就可以了。

2.写法探究

提问:作者只虚写四种场景,三大人群,便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这叫什么写法? 明确:按说还可以描写更多的人的生活场景。作者只是举例性作简单概述,突出这几种人的特点和优秀品质,表达了他的人生志向。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即通过个别展现一般,寓深刻的道理于一系列形象之中。

六、延伸拓展,学以致用

1.古往今来,有多少人面对苍穹,叩问心头,人生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屈原吟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明他坚贞的志向,曹操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以发其人生苦短的慨叹。你会对人生发出怎样的感慨呢?会把人生比作什么?请写一段有深意的文字。

成果展示:

对于远古的人,它是一部扑朔迷离的神话。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皆成沧海桑田,神话注解。

对于政治家,它是一局下不完的棋。雄关危塞,龙楼凤阁;阿房宫冷,铜雀名荒,古今多少事,都在棋盘中。

对于文学家来说,它是万宏不息的鸿篇巨制。楚辞汉赋,关曲曹梦;李杜诗歌,韩柳文章,皆成绝版经典,千古传唱。

对于农民来说,它是一方凝重的田园。暮云春树,沧桑几度;春耕夏耘,汗滴干土,赢得稻花飘香,粮粟盈仓。

对于学子,它是一曲寒窗数载,苦读成名的歌。悬梁刺股,映雪囊萤;凿壁偷光,程门立雪,换来金榜题名,振国兴邦。

课堂小结

冰心说,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但不流动的一定会成为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长成参天大树,但不生长的种子一定会成为空壳。活着,是生命的一种形式,珍惜才是对生命最有价值的修饰,珍惜自己,你就能挟卷滚滚沙石,快乐勇敢地奔流,投进大海温馨博大的怀抱;珍惜自己,你就会从地下破土而出,长成一棵小树,听到黄莺的歌唱。人生是寂寞的,犹如寂然无声的荒野;人生是永恒的,犹如奔流不息的逝水;人生也是辉煌的,如果我们轰轰烈烈地走过一生。让我们走好每一步!课后习题

1.续写第四、五种甚至更多人或更多的场面概括较为丰富的人生。2.思考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四篇:12 人生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概述四个场面,三大人群,培养分析和概括能力。2.学习通篇比喻说理的写作手法,培养整体感知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导入设计1: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设疑型)

古今中外许多伟人用他们的生命和智慧诠释着人生。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巴尔扎克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勃兰兑斯则把人生比作高塔,那么,我们该如何攀登自己的人生高峰呢?《人生》或许能给你不一样的答案。

导入设计2:

【设计意图:通过文章内容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兴趣】(设疑型)

“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四者看起来似乎毫不相关,作者却把它们连缀成文,并冠以“人生”的标题,引人遐想,启人深思,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人生之路呢?或许,学完这篇文章你就找到了答案。

课堂实录

一、展示交流 1.积累字词

o)瞻望(zhān)攫取(jué瞭望(lià)鲑鱼(guī)i)臆测(yì)馈赠(kuì)充沛(pè2.掌握词语含义

瞭望:从高处向远处望,特指监视敌情或阵地。瞻望:往远处看,望将来看。攫取:掠夺。臆测:主观推测。馈赠:赠送。充沛:充足而旺盛。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3.走近作者

勃兰兑斯,丹麦文学评论家。受孔德、泰纳等人思想影响,从实证论观点评价文学和作家,认为作家的天才是创作的动力,主要著作有《十九世纪文学主潮》,论述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对西方文学批评颇有影响,还写有评书普希金、高尔基、莎士比亚和歌德等作家的专论或传记。

二、初读文章,感知内容

【问题的设置,意在梳理文章内容容。】

(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讨论交流,得出答案)(教师适当点拨)

1.文章中分别把人生比作什么? 2.文章写了哪几类人群?分别表现了他们的怎样的精神品质? 3.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明确:

1.文章分别把人生比作“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2.文章写了三类人群:

(1)深入地洞挖掘,搜寻地下坑道的人,表现了他们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

(2)在广阔领域开拓进取的人,表现了他们的辛劳和勇敢。(3)在工场中劳作的人们,表现了他们刻苦勤奋、吃苦耐劳的品质。3.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爱和让一生过得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4.第一部分(1--4自然段)描述人类攀登高塔的情景。

第二部分(5—6自然段)描述一些人深入地洞挖掘、探寻地下坑道的情景。第三部分(7自然段)描写一些人在广阔领域开拓进取,他们攫取更多的土地,征服更多的人。

第四部分(8—9自然段)描述一些在工场劳作的人的情景。

二、再读文章,品味语言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置,旨在品味语言。】 你喜欢文章中哪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试着赏析。(学生再读课文,讨论交流。)明确:

学生1:我喜欢“这是一座高塔,是所有的人都必须去攀登的”,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生比作高塔,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人生之路的曲折难行。学生2:我喜欢“只是他不知道那是第二十级或是第六十三级,或是另外的哪一级;他确实所知道的是,阶梯中的某一级肯定会从他的脚下消失”,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第二十级”“第六十三级”比作人生的二十岁和六十三岁,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人在不同高度“掉下来”的情景,“消失”在这里是指生命的终结。

学生3:我喜欢“通常一个人一年登上一级,他的旅伴祝愿他快乐,是因为他还没有摔下去。这句话表现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之情,但同样隐藏着对生命威胁的因素,从而说明了生命的重要性。

学生4:我喜欢“年复一年,这些人越来越深入地下,走到那些埋藏矿物的地方”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类的精神财富、思想资源比作“矿物”,形象的写出了人类精神活动的过程。

学生5:我喜欢“他们保持着青年的全部特征:爱冒险,爱生活,爱争斗,精力充沛,头脑活跃,无论他们多么年老,到死也是年轻的”,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列举这类人的特征,突出了这类人的性格特点。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丹麦作家勃兰兑斯的散文《人生》,经过大家的或作探究,我们对人的生命本质、人类社会生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感受了作者对生命的珍爱和让一生过的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希望大家点燃生命之火,达到“自身的最高存在境界”。

课后习题

1.积累字词。

2.学完本文,你想把人生比作什么?写一段话表达你对人生的看法。

板书

第五篇:人生开关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蛊惑”、“昧心”等词语的意思。

2、抓住要点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上下文理解“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光明或黑暗两种境界”、“吃了不该吃的会拉肚子的”“你要是想昧心多拿一点,最后会连一点也拿不到”的意思,懂得把握人生发展方向的重要性。

2.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要点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联系上下文理解“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光明或黑暗两种境界”、“吃了不该吃的会拉肚子的”“你要是想昧心多拿一点,最后会连一点也拿不到”的意思,懂得把握人生发展方向的重要性。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开

师:“开”是一个表示动作的词,与它相反的是——(板书)关。原本两个表示动作的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名词,叫——开关。它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起到控制的作用。

2、师:其实,我们人生道路上也有开关(板书:人生的)齐读课题。

3、师:对于人生的开关,课文中最后一小节是这样描述的。(媒体出示句子)(1)齐读。

(2)师:哲人说的话虽然简短但是意义深刻。(3)学生质疑。

(预设:人生开关指什么?光明或黑暗是怎样的两种境界?等)板书:光明

黑暗

二、整体感知,走近事件

(一)检查预习

师:首先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先读一读这些词语。

2、指名读,读准字音,理解词义。(1)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词“过磅记数”。

磅指的就是(磅秤),它专门用来称较大较重的物品。

过磅记数就是把物品放在磅秤上称重量,再把数字记下来。请你告诉大家,“我”的工作是什么?(把这个数字记下来)。师:磅秤上显示“5”,“我”就(生:记下“5”。)

磅秤上显示“10”,“我”就(生:记下“10”)

如实把这个数字记下来,这就是我的工作。那如果“我”没有根据实际的数字进行记录,反而多记多得,这就叫做(虚报冒领。)(2)“好差事”就是(好工作)。文中说哪份工作是份好工作?

为什么说“过磅记数”对于“我”是份好差事?读读课文第1-3节,找到理由说一说。

(这个差事跟砍柴比起来更轻松、省力。

砍柴工今天砍多少给你多少,今天不干活就没有钱。这个差事收入固定。

砍柴速度慢,挣钱也少。但这份工作收入不仅固定,而且工资比砍柴来得快些。)

师:我们找到了三条理由。请用上关联词语,把这三层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过磅记数”为什么是份好差事?

(轻松省力,收入固定, 来钱快)师:过磅记数对“我”来说真是一份好差事,“我”应该不辜负张叔的信任,好好对待这份工作。

(3)“蛊惑”就是毒害,迷惑的意思。文中指什么?(媒体出示)(大毛让“我”多记数,拿了“钱”分我一半)(板书: 多记)(4)“顺畅”:顺利,通畅。

(二)了解事件与“人生的开关”

1、师:请同学们朗读全文,找找课文先后出现了哪些人物,并用上这五个词语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交流

(1)按事情发展顺序说说课文先后出现了哪些人物? 出示:“我”

张叔

大毛

(2)现在谁能根据课文的人物,借助刚才读的这些词语,概括地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我”由于家境贫寒,没钱读大学。矿上的张叔给“我”安排了过磅记数的好差事。当“我”面对大毛的蛊惑——虚报冒领,平分好处时,犹豫不决,把事情告诉了娘,娘坚决反对,于是我没有理会大毛。后来“我”挣够了上大学的钱,从此“我”的人生道路很顺畅。)

三、体会抉择艰难

1、过渡:为什么大毛对“我”的蛊惑对我而言是“人生的开关”?面对大毛的蛊惑,我不是没有动摇过,读读描写我思想斗争的第5小节,用直线划出“我”的内心活动,(交流,出示句子)

2、师:你能读懂作者当时的心情吗?选择一句,在句子旁边写上能够准确表达作者当时心情的词语或短语。

第一句:欣喜与激动。

(1)理解“这样便宜的事”指怎样的事?(只要笔下轻轻一画,不出力不流汗就能来钱。)

(2)为什么“我”会惊讶“天底下原来还有这样便宜的事?”(不需付出就可获得,速度极快。)(3)师:原先我还得老老实实根据磅秤显示的数字进行记录,按劳取酬。如今,现在这么简单就能快速得到钱,面对大毛的蛊惑,所以惊叹道(齐读:天底下原来还有这样便宜的事!)

(4)师:作者已经有点被蛊惑了,虚报冒领来钱太容易,而且速度也快。这样就能很快上学了。那何乐而不为呢!作者用感叹号表达内心的那份欣喜与激动。(感叹号变红,再读句子)第二句:犹豫。

(1)作者清楚他应该如实记数,而大毛却叫他虚报冒领,他在两种抉择中徘徊。师:“张叔会不会发现呢?”这是个什么问句?(媒体?变红)要回答这个疑问,有几个答案?(2个)张叔发现,意味着什么? 张叔没有发现,意味着什么?

(2)师:作者内心纠结。谁能把这句话读好? 第三句:有些责备自己。

(1)因为张叔知道“我”没钱上学,专门给“我”安排了这个好差事。而此时“我”因大毛的蛊惑而动摇,“我”觉得对不住张叔。

(2)师:“就算不知道,但我这么做,对得住张叔吗?”这是个什么问句?(反问句,媒体?变红)你怎么理解这个反问句?对不住张叔的什么? 师:同学们,一个感叹句,一个疑问句,一个反问句,写出了作者当时复杂的心理。

3、师引读: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五小节。

我急于挣钱上大学,这钱,现在就在自己的笔下,只要

齐读:(轻轻一画,不出力不流汗就能来钱,天底下原来还有这样便宜的事!)可是,在开心的背后,又有着一丝顾虑,齐读:(不过,张叔会不会发现呢?)这时,耳边传来了大毛的蛊惑,齐读:(不会。柴是一车车拉走的,少个三五百斤谁也不会知道。)

听了大毛的保证,做吧!不过,我又有些自责,齐读:(就算不知道,但我这么做,对得住张叔吗?)4师:这时,“我”佛想起了当初那令“我”铭记在心的一幕。合作读一、二、三节。

(1)师生配合读。

师述:记得那天,张叔到矿上收柴,要找一个替他过磅记数的人。他询问下来,得知我小时候家里很穷,(那年考上了大学,却没钱去上学。)唯一能挣钱的方法是(上山砍柴。)我不幸也成了(砍柴民工队伍中的一员)。张叔听了,摇了摇头,说:“这么好快读书的料子,就这样浪费了,可惜啊!”(3)师:是呀,张叔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真是雪中送炭,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现在,我这么做,(对得起张叔吗?)

5、师:大毛似乎看出了我激烈的思想斗争,继续劝我——(出示大毛的话)

“有什么对得住对不住”,大毛想表达什么意思?

(没有什么对得住对不住,也就是说不存在对得住对不住的问题,因为大毛认为柴是公家的吗,每个人都可以拿。)

6、师:面对大毛的蛊惑,“我”真是难以抉择。同学们,这段“我”的心理活动我们一句一句读下来,就知道了面对“人生的开关”时抉择是很艰难的。文中对于“我”的心理活动描写生动形象,真实展现了“我”面对诱惑时瞬间的矛盾。

四、复述练习,感悟两种境界

1、师:那“我”到底是做还是不做呢?“我”心里总觉得不踏实不对劲,拿不定主意了,回家说给了娘听。

“我”会怎么把事情的告诉娘呢?再次读一读课文的第4、5节,抓住大毛的三次蛊惑和“我”的想法告诉娘。

2、先自己准备一下、交流。

3、师:同学们,其实“我”就在哪两个问题间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板书:虚报冒领

如实记数)

师:这就是我面对的人生的开关。在那一刻,幸亏有娘的指导,娘说(出示:吃了不该吃的会拉肚子的。)齐读

4、师:娘说的话显然是话中有话!这里“不该吃的”是指什么?(指我靠虚报冒领,用不诚实的方法赚来的不义之财。)“拉肚子”又指什么?

(指失去工作,挣不了钱,上不了大学,结果会一无所有。指失信于张叔,结果会丢失了诚实与尊严。)

5、出示练习,想象“我”做出选择前的内心活动,点明做任何事情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6、师:就在那一刻,“我”抵制住了金钱的诱惑,按对了开关,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出示第七小节)。指名读,齐读。

7、师:原来开关就是人生路上的——选择(板书)。我幸好按对了人生道路上的开关,顺利踏进大学门槛,大学毕业后有了自己喜欢的工作,从此,(生读:我的人生道路很顺畅。)板书:人生顺畅

8、师:这也就是哲人口中说的——光明

9、师:现在再让我们重温一下哲人说的这句话(齐读)。我们刚才理解了“光明境界”,那这“黑暗的境界”又是什么呢?课文并没有告诉我们,让我们来试想一下。

(一、被张叔发现,失去工作,没办法上大学,人生道路从此坎坷。

二、就算当时侥幸没有被发现,但埋下了不诚实的祸害,终有一天会因此受到严惩,前途将会是黑暗一片。)板书:人生坎坷

课堂小结

五、复习巩固

1、师总结:同学们,在我们的人生中,会遇到许多考验,只有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有好的发展方向。

2、齐读句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光明或黑暗两种境界。

课后习题

六、拓展作业(媒体出示)

1、抄默词语

顺畅

虚报

昧心

差错

蛊惑

境界

接触

2、抄写哲人的话。

3、运用下面的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写下来。

过磅记数

好差事

蛊惑

虚报冒领

下载12 人生 教学设计 教案[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12 人生 教学设计 教案[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识字2》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

    《识字2》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诸萍教学设想: 《识字2》位于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教材以词串的形式,围绕小学生每天早晨生活常规这一中心内容,将一组组词语组成......

    《识字2》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要求写;认识“金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知道一些有关旅行的知识和我国重要的旅游景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

    问题解决(2)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这一问题模型特征,进一步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解......

    2 越南战争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日内瓦会议;“特种战争”;局部战争;战争的结果;战争的影响。 2、理解:越南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认识局......

    2 弹力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画出它们的方向.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

    2《春晓》教学设计之三-教学教案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晓、眠、觉、闻、啼”这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知道“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6。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

    2《四季》教学设计之二-教学教案(大全)

    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以问题体系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抓住“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这条研读主线,读中悟,悟中读;读中说,说......

    2《春晓》教学设计之二-教学教案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观察周围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