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和兔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2 23:28: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猫和兔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猫和兔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

第一篇:猫和兔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

猫和兔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能用各种感官对动物进行观察,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能用归纳的方法认识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能力目标要求70%以上的学生达到)

德育目标:培养珍爱生命的情感和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的价值观念,能与动物和谐相处,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

科学知识: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哺乳动物;归纳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知识目标要求95%以上的学生达到)教学准备:

标本或挂图、投影片——猫、兔

猫和兔的动画、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鸽子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它的运动方式怎样?鸽子吃什么?(出示鸽子的图片)

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鸽子和鹰,这一节课,我们再研究两种小动物。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它们的叫声。

分别播放猫与兔的叫声。问:这是什么小动物呢?

板书课题:猫和兔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猫

(1)指导学生观察猫的外形特征

①出示猫的图片或动画。讲述:我们先来观察猫的外形特征。

②分组观察:猫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③汇报观察结果:

猫的身体分为几部分?猫的身体表面有什么?

猫的头是什么样的?头部长有什么?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

猫的颈是什么样的?

④师生小结:猫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全身长着一根根的毛。猫有尖锐的牙齿和长有倒刺的舌。猫的足上有趾,趾端有爪,爪可以收缩,脚掌上长有肉垫。

(2)指导学生观察猫的运动方式。

①问:猫靠什么运动?怎样运动?

②演示动画(走、跑、蹿、爬树)

③讲述:猫靠四肢运动,猫可以走、跑、蹿、还会爬树。猫的动作很敏捷。

(3)猫的食性

①问:猫最喜欢吃什么?刚生下来的小猫吃什么?

②播放猫吃食的图片或动画

③问:猫有什么样的特殊本领来捕捉老鼠?(猫的眼在黑暗的地方也能看见老鼠;它的动作敏捷;脚下有肉垫,走路不会发出声音;猫有锋利的牙齿和爪。)

④讲述:猫是凶猛的食肉动物,但它也能吃一些其它非肉类食物;刚生下来的小猫必须吃奶。

2、认识兔

(1)学生自主认识兔的外形特征、运动方式与食性。

①谈话:下面我们来观察兔的外形特征、运动方式与食性。

②播放动画

③汇报观察:谁能说一说兔的外形特征、运动方式与食性。

④师生共同小结。

外形特征:兔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身体表面覆盖着毛。

运动方式:兔靠四肢运动,不会走,只会跳,奔跑也是跳跃的,速度很快。

食性:兔吃蔬菜、草等植物类食物,刚生下来的小兔必须吃奶。

3、比较兔与猫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1)比较兔与猫的不同点

①问:兔与猫在外形特征、运动方式与食性方面有什么不同点呢?

②分成三个小组讨论,每个小组讨论一个方面。

③汇报讨论结果。

④师生共同小结:兔的尾巴短,猫的尾巴长,猫的耳朵短,猫的嘴唇没有裂开,舌上有倒刺,兔的耳朵长。兔的上嘴唇中间裂开,舌上没有倒刺。猫的爪锐利,兔的爪不锐利。免吃青草、青菜,猫吃鱼和肉。兔是“跳”着行走的,猫走路时,四只脚先后着地。

(2)比较兔与猫的相同点

①问:兔与猫在外形特征与食性方面有什么相同点呢?

②学生观察、比较、讨论。

③汇报讨论结果。

④教师小结:猫和兔全身覆盖着毛;身体都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都用奶喂小动物,像这类动物都属于哺乳动物。

不同的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环境,我们一定要与动物们和谐相处,才能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

教学反思:

“寻找共同特征”是科学课主要的课型之一,关于这类课型怎么教,一直是广大科学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之一。这类课型究竟怎么教?也一直困扰着我,最近听了汪老师执教的《兔与猫》一课,感受颇深,从而也引发了我对教学“寻找共同特征”这类课型的反思。

《兔与猫》一课是通过引导学生对兔和猫的身体外形特点、繁殖方式、生活习性等方面的观察,认识兔和猫身体外形、繁殖方式、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点,再通过比较、归纳,寻找哺育动物的共同特征,认识哺育动物。《兔与猫》一课属于典型的“寻找共同特征”课型,汪老师在教学《兔与猫》时,先后进行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第一种模式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兔和猫的身体外形、繁殖方式、生活习性等方面一些图片,先引导学生逐步观察兔的身体分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点?身体表面有什么?小动物是哪里来的?小动物吃什么长大的?兔喜欢吃什么食物?怎样运动等等。再引导学生逐步观察猫的身体分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点?身体表面有什么?小动物是哪里来的?小动物吃什么长大的?猫喜欢吃什么食物?怎样运动等等。然后让学生比较兔和猫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寻找哺育动物的共同特征,建立哺育动物的概念,最后应用哺育动物的概念,认识、判断各种动物,哪些动物是哺育动物。第二种模式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兔和猫的身体外形、繁殖方式、生活习性等方面一些图片,让学生开展观察活动,分组观察兔和猫身体外形、繁殖方式、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点,并填写观察记录表,再以组交流观察结果,形成共识。然后让学生比较兔和猫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和不同特点,归纳兔和猫的共同特征,揭示哺育动物概念,最后应用哺育动物的概念,认识、判断各种动物,哪些动物是哺育动物。第一种模式整过过程十分完整,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学生也顺利的找到了哺育动物的共同特征,看起来是一堂成功的科学课。第二种模式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甚至有点“乱”,学生在寻找哺育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也没有第一种模式那么顺利,看起来也没有第一堂课那么成功。

教学“寻找共同特征”这类课型时,应该怎么教?《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要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科学课程标准》还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按照《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汪老师执教的《兔和猫》两种模式里,哪种模式的教学过程更能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哪种模式的教学过程更能体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理念?毫无疑问是第二种教学模式。第一种教学模式,过程虽然完整,学生也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在整过过程中,学生完全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手脚被老师羁绊起来了,学生只有顺着老师设计的问题和步骤走,这样教学,看起来无可挑剔,实际上是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也不能体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理念。而第二种教学模式,学生都在自主探究兔和猫的身体外形、繁殖方式、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点,看起来好像有点“乱”,也没有像第一种教学模式那样十分顺利的寻找到哺育动物的共同特征,但这一切都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后完成的,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也体现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科学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引领者。从《兔和猫》一课的教学中,可以看出“寻找共同特征”这类课型的教学设计要以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放在首位,教学过程要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第二篇:猫和兔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兔与猫》一课是通过引导学生对兔和猫的身体外形特点、繁殖方式、生活习性等方面的观察,认识兔和猫身体外形、繁殖方式、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点,再通过比较、归纳,寻找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认识哺乳动物。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兔和猫的身体外形、繁殖方式、生活习性等方面一些图片,先引导学生逐步观察兔的身体分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点?身体表面有什么?小动物是哪里来的?小动物吃什么长大的?兔喜欢吃什么食物?怎样运动等等。再引导学生逐步观察猫的身体分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点?身体表面有什么?小动物是哪里来的?小动物吃什么长大的?猫喜欢吃什么食物?怎样运动等等。然后让学生比较兔和猫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寻找哺育动物的共同特征,建立哺育动物的概念,最后应用哺育动物的概念,认识、判断各种动物,哪些动物是哺育动物。

教学过程要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第三篇:《猫和兔》教学反思

在进行《猫和兔》的教学时,我试着分为两种方式进行上课。第一种上课的方式是布置学生在家里观察猫和兔等其它哺乳动物。并且要求学生进行观察记录,以便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汇报。这是一种比较保守的布置作业的学生观察的方式进行学习。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个问题首先虽然我布置了作业,但是学生没有积极的去做。在上课的时候,我发现有部分学生去做了,并且积极的进行记录,这部分学生也是平时在课堂上比较积极的学生,剩下的部分学生没有进行观察记录。这样在上课的过程中,进行汇报交流只是这部分进行观察学习的学生。其它的学生只是去听,这样的效果对于那些观察学生来说是个展示的机会,但是对那些没有积极的观察的同学是比较被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

首先我想在布置作业的是否能够将作业的设计的更好神秘有趣。这样有趣的作业,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就会能够较好的积极的去参与到活动中。学生兴趣这样如果激发出来,就能够更好去观察学习。

再者在布置学生进行课下准备相关作业的时候,要严肃布置。布置的作业的时候要让学生认识到作业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就会重视。因此学生的重视程度,也决定了作业的完成质量。

合理积极的进行评价。对于学生的准备的作业要积极的进行评价。这样能够巩固学生的进行学习的,完成作业的热情。只要学生去做了,学生就会发现。就要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和家长联系,让家长和学生共同活动。这样能够更好的完成作业。

第四篇:猫和兔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我出来布置学生在课下课前观察自己周围的猫狗兔等动物。还允许学生携带兔子来到学校,进行现场观察发现,当然不能够带来猫,狗等具有危险性的动物。

在上课的时候学生们带来了两只家兔。这样我就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在观察之前,我首先进行观察指导。指导学生观察兔子的方法。学生首先讲解自己观察怎样去观察兔子,然后我进行总结指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观察。学生们观察的很认真,其中有一种兔子见到有这么多的人看他,似乎是生气,向周围的人撒尿。结果搞的周围的同学身上都沾上一些兔尿。哈哈哈。但是学生们还是比较兴奋。

在学生进行汇报的时候,我要去学生结合自己观察和自己的掌握的资料来总结兔子的特征,习性等。学生们进行表达自己的发现,无论从哪些方面的发现,我都予以肯定,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虽然游戏发言有待观察探究,我就指引学生课下去研究。同学们都从兔子的身体结构,颜色,等方面汇报了自己的发现。

但是后来我发现兔子撒尿这样比较好问题结果没有汇报。这是学生们忘了,还是其它的原因。现在想来可能我将学生们汇报的范围给他们进行了限定:汇报的是身体分部,习性,生殖。因此学生们没有汇报哪个环节。如果我要求学生进行汇报: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可能过进行汇报了。我想以后再要求学生去探究的时候,可以不要把范围进行限定了,那样学生可能会有更多的发现,更好的思考。虽然学生的发现和课本的知识不相干,但是学生的去经历发现,才是最为重要的。我想想起来那句话,不是教教材,而且用教材。教材给了一个题目,我们可以去拓展,可以用不同的实例,可以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更为具体的实例进行发现。在生活中学习,这样的效果会更好的。

学生们经历发现的过程,体验自己发现的乐趣,进行展示自己的发现,体验成功的乐趣,这样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科学。

第五篇:《猫》教学设计及反思

26猫

一、教材分析

1、第六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

《猫》一文出自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单元编选了《猫》、《斑羚飞渡》《华南虎》《马》《狼》五篇课文,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哲理。

2、本单元的教学主题

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动物与人应该享有同样的生存空间。

3、本单元的教法学法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通过对文章的体悟,理解课文蕴含的深意。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文故事性强,情节较简单,结合学生的思想认识与生活较接近,这都为学习本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学习的重点,应该让学生多谈自己的看法。

三、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

1、积累并理解本课的生字词,了解作者写作背景。

2、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重点)能力目标:

1、理解作者巧妙的结构布局

2、理解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难点)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同情、怜爱弱小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教给学生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处事原则。(重点)本文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目标

1、理解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2、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3、理解本文在结构布局上的特点 第二课时

1、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2、理解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四、第二课时的教法学法 一)教法、学法

“四环节”教法:

1.博学之——教给学生筛取信息、整理信息的方法。

2.审问之——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激发学生发问。3.慎思之——指导学生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4、笃行之——启发学生“知行合一”。

“四环节”学法:

1.自学: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揣摩文中细节描写的学习方法。2.互学:通过同桌、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难点。即:对比手法的作用。3.导学:指导学生发问,深入探究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

4.拓学:学了本文的主题,在现实生活中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会或比较阅读,找出两文的异同点。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目标

1、理解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把握文意,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重点)

3、理解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难点)

4、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同情、怜爱弱小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重点)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儿童歌曲导入,同学们,歌中唱道不让小猫受委屈,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但因自己的过失让其中一只猫受了委屈,致使他家永不养猫。这到底是一个什么过失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在学本文之前老师给大家介绍一则关于学习方法的名言,自古以来,学贵有法,请同学们看屏幕,齐声读一下。

(屏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出自四书之一的《中庸》,大家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简单地说:就是广博的学习知识,仔细的询问知识,谨慎地思考知识,明确的分辨知识,全心全意的运用知识。古人总结的这些方法,对做任何学问都实用,今天我们这节课就运用其中的四法来学习郑振铎的《猫》。二)预习检测,诊测字词

1、给下列划线字词注音

相称 郁闷 娱乐 污涩 怂恿 婢女 蜷伏 惩戒 怅然

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2分)

A相称châng 郁yù闷 娱yú乐 污涩sâ B 怂恿sǒngyǒng 婢pì女 蜷juán伏 C惩chãng戒 怅chàng然 妄wàng 下断语 D 一缕(lǚ)红绫 líng 虐待 nuâ dài 凝望níng

3、听写以下词语:

怂恿 蜷伏 惩戒 怅然

4、请你指出解释不正确词语 A怅然:愤怒的样子。

B怂恿:鼓动别人去做。C凝望:目不转睛的看。D妄下断语 :独自下结论。

(预习检测的目的:落实学生预习的情况,如课堂上不检测,布置的预习作业就形同虚设。)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首先让我们用第一种方法“博学之”来感知这篇课文,“博学之”就是广泛地猎取,对本文进行最大限度的筛取信息。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读完,完成以下任务。默读课文,标出文中写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的词句,填写表格,再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自学环节设计意图: 此环节主要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用画线的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主提取重要信息,用词语或简洁的语句概括则是训练学生的信息概括能力。用“博学之”的方法广泛地猎取,通过抓关键词句把握课文大概内容,对课文进行最大限度的筛取信息。)

五、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4、理解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一)导入新课

在学本文之前老师给大家介绍一则关于学习方法的名言,自古以来,学贵有法,请同学们看屏幕,齐声读一下。

(屏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出自四书之一的《中庸》,大家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简单地说:就是广博的学习知识,仔细的询问知识,谨慎地思考知识,明确的分辨知识,全心全意的运用知识。古人总结的这些方法,对做任何学问都实用,今天我们这节课就运用其中的四法来继续学习郑振铎的《猫》。二)品读课文,揣摩写法(自学)

1、请你找到作者描绘三只猫的传神之处,并说出妙在何处。

并按此句式说话:“读

,我看到了一只

猫。”

(用“博学之”的教法让学生广泛猎取,通过抓关键句揣摩课文的细节描写,自学用批注法学习。自学环节设计意图: 此环节主要考察学生对文章语言的揣摩。用画线的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批注。)三)研读课文,把握情感(互学)

下面,我们运用第二种方法:审问之,仔细的询问知识。现在老师先询问:

1、“我”对待三只猫亡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呢?第二只猫走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0—34自然段,画出直接抒发作者痛悔心情的句子。你认为30—34小节应用什么语气来读?

3、既然作者最痛悔的是第三只猫,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单写第三只猫,而要在前面写第一、二只猫呢?(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

同学们,通过审问之,我们明白了作者运用对比写法的良苦用心了。但是,学到这里,你觉得作者痛悔的仅仅是一只猫吗?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还想提什么问题?请大胆的问出来。(互学环节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在读的基础上,以读促悟,突破难点的研读过程。教师先提出两三个有价值、有深度、有技巧的问题,分发到各小组探究。之后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就容易突破难点了。此环节是生生间、师生间相互学习的提升创新阶段,是激发学生深度感知文本、质疑文本阶段。先教师“审问之”,让学生明白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的良苦用心,而后再让学生“审问之”,使师生共同更加深度的感知文本。)五)走进作者,知人论世(导学)

(预测学生提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是什么时候?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

同学们,我们提了问题,就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知识,这就是我们要学的第三种方法:“慎思之”既:谨慎地思考知识。

师点拨:《猫》最初发表在1925年。在此之前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了文学创作团体——文学研究会。他们的创作大都以现实人生问题为题材。郑振铎主要探究的是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他在小说中毫不讳饰地表达了自己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强权,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作者写这篇文章,是想借我的歧视、误解、冤枉、追打,漠视,造成猫的死亡,告诉大家:要平等地对待生命,对人对事不能存有偏见,做事不能主观臆断。

(导学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提问,教师给学生提供资料,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想来仔细分析问题,做到“慎思之”。最后让学生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正意图。)六)拓展迁移,交流分享(拓学)

学知识,就是为了运用知识,学以致用,做到“知行合一”。即:“笃行之”。这是我们要学的第四种方法。下面请说说: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过?把事情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会?或比较阅读郑振铎的另一篇短文《唯一的听众》,并说出《唯一的听众》与课文《猫》异同点在哪里。

(拓学环节设计意图:学知识,就是为了运用知识,学以致用,做到“知行合一”。即:“笃行之”。根据本文的主题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减少现实生活中彼此之间的误会。此设计重在落实情感标。进行比较阅读。内容既扣住课文的重难点,又有所延伸。此设计重在落实能力标。二者任选其一既可。)

板书设计

博学之 筛选整理信息 细节描写 审问之 对比 痛悔 慎思之 意图 主题 笃行之 知行合一 沟通

酝酿教法学法,把课堂还给学生

——《猫》教学反思

三十三团 李自树

2014年5月8日,我有幸到三十一团参加塔垦区中学语文少教多学课题研究联片教研活动,听了各位同仁的课,真的受益颇丰。特别对张利主任及各位同仁给我提的宝贵意见,深表感激。同时自己对这节课也心存不少遗憾和难言的困惑,希能与同仁们商榷。

我一直有一个理念固执的支撑着自己,我认为教师的工作从本质上说就是“服务”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如在教法上丘壑在胸,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授之以渔,使教与学相互促进,才真正完成了语文教学的使命。

读书要讲究方法,教给学生一些读书方法,学生会受益终身。我上课伊始,给学生介绍读书方法的名言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并把此方法与教学环节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读书方法的运用及益处。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环节是:品读课文 揣摩写法——研读课文 把握情感——走进作者 知人论世——拓展迁移 交流分享。

教学环节与读书方法该如何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去呢?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教——整理信息,细节描写的方法传授 学——圈点勾画,独立思考的批注学法

我把想教给学生整理信息,细节描写的方法,用这样的问题来呈现:让学生找到作者描绘三只猫的传神之处,并说出妙在何处。并以要求句式说话:“读,我看到了一只

猫。” 在此环节上,意在训练学生在进行整理信息的时候运用批注的方法,同时领悟细节描写的妙处。学生完成旁批后,我再引导,如课文只用同学们概括出的词语,好不好,学生马上就悟道课文细节描写的妙处。课上到此处,我马上就进入到下一个环节去了。在评课时张主任说:如能马上在细节描写上训练学生当堂写作,哪怕一两句话也好。其实在教学设计时我就想用此法当堂习作,但计算至少要给学生五六分钟时间进行思考和汇报,下面的教学任务如何完成,于是一狠心,就砍去此环节。现在想来,应该趁热打铁,既然方法已交给学生,就应马上训练学生细节描写的能力,才真正落实了“教”与“学”的根本。

二、教——对比写法,学会发问的思维提升 学——感情朗读,大胆质疑的合作探究

为让学生明白作者对比写法的真正意图,我设计的问题是:

1、“我”对待三只猫亡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呢?第二只猫走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0—34自然段,画出直接抒发作者痛悔心情的句子。你认为30—34小节应用什么语气来读?

3、既然作者最痛悔的是第三只猫,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单写第三只猫,而要在前面写第一、二只猫呢?

为激发学生学会发问,我对学生的思维暗示是:你觉得作者痛悔的仅仅是一只猫吗?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还想提什么问题?请大胆的问出来。此环节是在读的基础上,以读促悟,是突破难点的研读过程。我先提出三个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之后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就容易突破难点了。此环节也是生生间、师生间相互学习的提升创新阶段,是激发学生深度感知文本、质疑文本阶段。此环节在朗读指导上较为顺利,但让学生质疑就出问题了,学生质疑的问题又绕出到前面已学过的内容上。其实在设计让学生质疑这个环节上我就有些犹豫,我完全可以用我提问的形式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即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本文到底要表达什么主题?但我希望这些问题学生能够提出来,课堂上往往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有价值,我想让学生学会“审问之”,因为学生似乎已习惯回答问题,却没有养成质疑文本,准确的说是深度质疑文本的习惯。虽然我已给了学生思维暗示:你觉得作者痛悔的仅仅是一只猫吗?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还想提什么问题?请大胆的问出来。结果学生为了完成质疑任务,还是问了很多浅显的问题。上到这里,课进入僵局阶段,学生提不出预计的这些问题,我就无法自然的把本文的写作背景、写作意图呈现给学生,但眼看时间在学生提的浅显问题中流逝,我终于亮出了底牌:看任何一篇文章,我们要去思索作者借文本想要表达什么,我们不能浮于文字表面,而要看透文字背后的语言,作者借对猫的痛悔,到底要想表达什么呢?到此是我生硬的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反思我这种做法,有些跳上舞台自己当演员的味道。学生为何提不到我预设的问题呢,我想其一是学生还是没读懂课文,对课文的一些语句或内容还是没明白;其二是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引导不够;其三是已习惯于教师提问,自己主动思考文本的思维还没训练出来。在课堂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如果学生继续提问课文的一些语句或内容,那么,我们老师不要急,继续引导学生来研读或品读课文,直到学生对文本深入理解;如果学生的思维打不开,教师就要给学生铺设台阶,让学生踏上这个台阶,打开学生的眼界后,他们自然就会把看到的疑惑提出来。

可是,令人矛盾的是课堂时间有限,我们的教学任务很可能完不成,该如何解决呢?!这一直是困扰我的问题。但我坚信,只要教给学生方法,即使课堂上浪费一些时间,也不能越俎代庖,让学生在训练中学会方法,学会思维,教师长此以往去训练,相信学生会用学会的方法去旁批、去写作、去朗读、去质疑,我们语文老师才真正是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下载猫和兔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猫和兔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猫教学设计及反思

    《猫》教学设计 代家坝镇中心小学戚慧芬 教学重点: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等词语,会用“任凭、生气勃勃”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

    《猫》教学设计及反思

    《猫》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特点: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运用对比的方法写猫的古怪性格。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

    猫和兔的教学设计1

    猫和兔 教学目标 知识:指导学生认识猫和兔的特征、认识哺乳动物。 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比较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猫》教案教学设计

    《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变化多端、跌倒、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2、 有......

    15 《猫》教学设计及反思

    《猫》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跌倒、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15.《猫》教学设计及反思

    15.《猫》教学设计 翔安区光华小学:许志强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猫的性格古怪。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并朗读出猫的古......

    《猫》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范文)

    《猫》教学设计 惠安中学温艳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文中生字、新词。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二、教学重点难点: 2.理清文章脉络......

    15.《猫》教学设计及反思

    15.《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猫的性格古怪。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并朗读出猫的古怪性格 教学方法:讲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