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48: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第一篇: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简单的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58页。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人民币的方法及一步加、减法应用,并巩固已学过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购物活动,解决简单的购买物品的问题,提高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有序罗列和尝试——调整策略是解决问题最基本的两种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能力,并懂的爱惜人民币。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学重点:罗列有序性和尝试——调整的方向性。教学难点: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有序思考的培养。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实物算价。【出示带标价的物品,请学生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前面学过的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巩固上节课的知识并为本节课的计算做铺垫。

(二)合作探究

【出示主题图】

周末,小军、小芳和小丽三人带着自己攒下的零花钱一起出去买东西。小军带了13元钱,正好可以买小面哪两种杂志呢? 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简单的解决问题”【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正好”是什么意思?

【强调“正好”的意思是两本杂志加起来的价格等于13元,既不能比13元少,也不能比13元多】

组内讨论一下该怎样解答并写在答题纸上。【课前每人发一张题纸】 小组内互相交流。请学生代表小组进行汇报,教师投影或板书结果。5元+8元=13元 6元+7元=13元 【出示2种方案】 方案1:

小军是随便选了2本,6元+8元=14元,比13元多了一点,所以随便拿一本换成便宜的,试出6元+7元=13元,5元+8元=13元。

这种方法是先尝试,然后再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方案2:

先选一本5元的,然后一本一本试,把所有的情况有序的罗列出来,避免出现遗漏。5元+6元=11元,5元+7元=12元,5元+8元=13元,6元的还可以和哪本试呢,请将答题纸翻到第二面,将它补充完整。

通过我们之前的计算和刚才的这两种方法,我们得出的了几种买法? 比较这两种方案,那种更好?更不容易出错? 学生观察、比较,交流汇报。

第二种方法更不容易出错:以后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要有顺序地考虑,这样才不容易出现重复或者漏掉的错误。

【设计意图】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目的不在于满足找到问题的答案,而是在于找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一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有效策略,并提升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三)巩固练习1.完成“做一做” 【课件出示“做一做”】

小芳只有16元钱,正好能买下面哪两种物品呢?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法在答题纸上将它独立完成。

请同学分享解题方法和答案。2.多种组合购买 【出示题目】

小丽带了20元,若要正好用完她能买哪些物品呢?这和前面的问题有什么区别呢?前面的问题只能买两种,而这个问题可以多种物品组合,小组讨论可以怎样购买。(出示带标价的商品)

小组合作完成,可将不同的方法记录在答题纸上。请小组汇报,学生将要买的物品图片贴在黑板上。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没有收获?你们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周末,在家长的陪同下,用自己攒下的零花钱来一次合理的购物吧。【设计意图】向孩子灌输理财意识,合理使用金钱。板书设计:

简单的解决问题

5元+8元=13元 尝试——调整 6元+7元=13元 有序罗列

第二篇:认识人民币 解决问题 公开课

认识人民币 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教材出示了购买书籍的情境图,让孩子在钱数限定的条件下购买需要的东西。例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简单,因为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继续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重点在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

学情分析:学生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人民币,也会拿着人民币到商店里买东西,所以对于这节内容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也许在说自己的思维过程时会有困难,但希望通过小组交流等活动将问题解决。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人民币有关的知识和加法计算解决和人民币有关的实际问题。

2、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注重罗列和尝试——调整的策略。

3、让学生初步了解货币的历史。

4、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际意义,对数学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尝试和罗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有序的思考。教学过程: 环节一:我是历史小达人

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以为魔法师。看,它是谁? 生:小宠哥。

师:想和他成为好朋友吗?那得通过下面几关才行!认识它们吗? 生:人民币。

师:人民币是货币的一种。而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是用其它东西当货币的。想知道是什么吗?今天就由小宠哥的朋友孝孝给我们介绍人民币的历史。(播放音乐)

师:根据考古发现,中国最古老的货币是贝,这种贝是从南方温暖的沿海地区交换过来的。到了商朝晚期,出现了用铜铸造的贝币。

从此以后的很长时间里,用铜铸币就成了潮流,主要代表就是刀币、布币,蚁鼻钱。这就是布币,它的样子很像铲子。一般认为始于春秋盛于战国。刀币分为“燕明刀”与“齐刀化”两大类型。圜钱也称圜金、环钱,是以后中国古代方孔钱的前身。蚁鼻钱是楚国流通的货币,又称鬼脸钱,它的外形有的像蚂蚁爬鼻,有的像鬼脸。

后来,历史上出现了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秦始皇嬴政,他消灭了六国,建立了秦朝,统一了货币,推出了秦半两钱,我们可以看到币面有“半两”二字,表明每枚的重量是半两。到了汉代,汉武帝推出五铢钱,钱面铸“五铢”二字,周边有轮廓。它是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古代货币,一直使用到唐朝。唐高祖对钱币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不在使用五铢钱,而是铸通宝钱,钱面铸“开元通宝”4字。到了宋代,商业发达起来,为了方便购买货物,人们希望出现携带方便的货币。于是在四川成都地区出现了一种纸券,名曰“交子”,代替钱铁流通。这就是最初的纸币。到了清朝,纸币和我们现在用的人民币长得差不多了。

(设计意图:了解货币的发展历史,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希望培养孩子爱看书的好习惯。)环节二:我是换购小达人

师:认识这种货币,那你会换算吗?

1元=()角

30角=()元

1元5角=()角

32角=()元()角

师:同学们真棒,小宠哥为了奖励大家来到了商场,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圆形气球每个2元,葫芦形状的每个3元2角,心型每个8角。生:要解决的问题是:买一个圆形一个心形要多少钱? 师:怎样解决?

生:2元+8角=2元8角

师:回答得真不错,送给你气球模型。

(设计意图:复习人民币的换算,为新课铺垫。其次,通过气球商店购物让学生学会观察,提取有效信息,同时提高学习兴趣,体会数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生活)环节三:我是购物小达人 师:孝孝来到书店,准备购买书籍。书店的书种类真多,真好看。图书馆的阿姨给孝孝选了4种:《我是小学生》5元、《画报》6元、《卡通世界》8元、《连环画》7元。可是孝孝只带了13元,这就给孝孝出了难题了: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上面哪两种杂志?请问你觉得哪些是关键字? 生:正好。师:什么意思?

生:我想正好就是不多也不少。师:还有什么关键字: 生:13元。

师:告诉我们只能用13元去买。还有? 生:2种。

师:2种和2样有什么区别?你可以举例说说。

生:2种是买不一样的书。2样可以一样,可以不一样。

师:回答得真不错,奖励你可爱的小羊。那现在你能帮孝孝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选择《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生:选择《画报》、《连环画》。

师:你们回答真不错。可是孝孝的计算能力不好。他随便选了两本书:《我是小学生》、《卡通世界》。可是怎么算都不是13元,能帮助他吗?(黑板贴纸)

生:把其中一本换便宜点。

师:孝孝的朋友大牛也选了两本,加起来是12元,能帮助他吗? 生:把其中一本换贵一点。

师:你们表现得真不错。奖励每一组一片花瓣。孝孝的姐姐也喜欢看书,特别是《我爱小学生》,那只有13元的孝孝还能选一本什么书? 生:《卡通世界》,因为13元减去5元等于8元。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的孩子。孝孝的计算能力不好,只会做加法。他这样试的:(课件33出示)。固定一本书,然后挨着从做到右分别加起来,最后发现和《卡通世界》合起来正好13元。那如果我们想买《画报》呢?怎样做?你能像孝孝这样做吗?拿出你们的学具袋,同桌合作完成。

师:请同学上台演示。你怎样做的?

生:固定一本书,从左到右按照顺序试。找得《画报》和《连环画》。师:做得真好。奖励你们可爱的小羊。通过上面的学习你知道怎么解决这种问题:

生:先随便选2本,2本书的价格合起来高了,把其中一本换成价格低的;如果价格低了,其中一本换成价格高的。生:固定其中一本,然后用剩下的书依次去试。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得很好,小宠哥非常愿意和我们做好朋友。今天的课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休息。

(通过理解正好、两种,理清楚题目要求,再通过老师讲、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注重罗列和尝试——调整的策略。)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货币的历史,吸引孩子注意力,导入新课。认识人民币不能脱离真实的生活情境,一年级学生需要在活动体验中认识、了解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生活中有很多买东西的情景,所以本节课就通过创设孩子感兴趣的动画人物购买杂志这个情境引入。例题比较简单,有些学生可能很容易找到答案。找到题的答案不是目的,教会学生怎样思考才是最重要的。在这里首先要使学生明白“正好”是什么意思,“两种”与“两本”的区别是什么,这样,学生在以后的读题张才会慢慢变得善于思考,善于抓取关键词。接着通过引导,动手合作,使学生理解,并初步会使用尝试——调整策略和罗列策略。尝试调整策略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灵活的解决问题,并且间接的巩固了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接着再教学罗列策略,罗列策略在这里主要是有序的“试算”,体现的思想主要是有序的思考。通过这个两种策略的学习,培养学生尝试调整和有序思考的思维方法,这两种方法,在当数据较大时会非常有效。另外,还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说出其他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如:用总数减其中一个数的方法。总之,解决问题不是目的,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善于思考的习惯才是目的。

第三篇: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说课稿

说课人:李曼曼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时的教学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注重体现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经过前面的学习,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以及进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同时可以使学生加深对2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根据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⒈ 知识目标:使学生会综合运用所学的人民币的相关知识解决购物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⒉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⒊ 情感目标:沟通生活和数学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为了能使学生比较顺利的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会综合运用所学的人民币知识解决购物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理解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构建、动态形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应该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人民币是看的见摸得着的特殊商品,因此,让学生认识人民币时不能空空无物,需要依托具体实物来开展。所以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是以情景教学法、模拟活动法为主,以多媒体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情景,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通过模拟购物活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掌握关于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进而学习简单的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法

一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求知欲,并且大部分学生都比较积极活跃,根据学生们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我将采用以下学法:自主合作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充体现了“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教师的组织、引导、倾听为辅”的教学理念,对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有重要意义。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法: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易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并体会学习的乐趣。

四、说教学流程: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即:

复习旧知,做好铺垫——创设情景,感受新知——模拟活动,获得方法——质疑总结,课后练习。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我会以复习旧知的方式导入新课,采用多媒体演示法向学生们展示几个20以内各数加减法的填空题。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自主的选择一题完成,得出括号里应填的数。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学生们都知道括号里要填的数必须是能使这两个数相加正好等于等号后的数。通过这个复习题不仅帮助学生们复习了20以内各数加减法,同时又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帮助学生计算并解答本节课的解决问题内容,从而使学生更快的融入新的课堂上来。更重要的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的选择一题完成可以起到激励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热情从而让学生们全身心的回到新的课堂上来。因为学生是自主选择题目完成的,所以我预计学生们都能比较正确而快速的完成任务。接着我会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给与及时的评价。在这个练习之后我会创设一个情景:今天可真热闹呀,小熊开了一家商店,所有的小动物们都跑来了,我们也快去看看吧。首先出示食品专柜区,然后我自己扮演售票员,介绍主要商品的价格。我会这样设计:汉堡包每个8元,薯条每盒4元,冰激淋每个6元,这时有个可爱的小猴宝宝拿着10元纸币来买汉堡,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助他解决问题吗?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是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所以学生们可能都会比较积极的参与进 来。然后我就顺其自然的揭示本节课的课题:同学们你们真会解决问题呀!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解决购物中遇到的问题。[本环节的设计意图:以复习旧知导入本节课,不仅能使学生很快由抵制状态进入兴奋状态,还能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自我需要,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在这个环节中,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图片引入,更接近学生生活,更能让学生接受,从而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快速的进入学习高潮。第二环节:创设情景,感受新知。

同学们小熊的商店还专门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杂志。看!小象和小猴正在讨论一个问题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上面哪两种杂志?考虑到一年级的小朋友比较活跃但是缺乏准确性,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完善,所以要引导学生完成这样的一个问题,我首先会引导他们仔细看题目,我会这样问学生们:“同学们,从这幅图中你们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们现在所处的认识结构,我预设会出现以下几种回答:

1、我知道了画报每本6元,连环画每本7元......2、小猴子问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哪两种杂志?

然后我会根据学生们的回答做出及时的评价:同学们你们真棒!那你们能告诉老师问题中的一个词“正好”是什么意思吗?我们都知道一年级的学生在理解问题上还是存在局限性,先把题目读懂才是他们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我会引导学生有方向、有顺序的思考。在老师的引导下我预设学生们能大致说出正好就是刚刚好,不多也不少的意思。第三环节:模拟活动、获得方法

第三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我会把学生们分成小组来模拟购物活动,这部分需要用到的学具会有提前准备好的模拟人民币、模拟杂志。每两人成为一个小组分别扮演售货员、小象和小猴。看看用13元正好可以买哪两种杂志,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自己尝试,教师巡视收集同学们的方法与答案。巡视中我发现了以下几种情况出现:

1、在小组活动中,我发现有的小组采用的是尝试-调整策略。他们先随便选了两本试试看看是不是13元,发现不正确后就马上把其中一本给换了。

2、另外还有的小组先选定一本然后按顺序跟每一本都试试,最后给出了答案。(师讲解)

(1)“尝试-调整”策略

最后根据学生们模拟活动中出现的情况进行讲解。我会这样设计:同学们,你们真棒,老师刚才看到好多同学都会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下他们的解题思路对不对? 有的小组是这样做的,先随便选了两本杂志,但是他们马上就发现结果比13元多了,然后把其中一本换成便宜一点的,你们觉得这个小组的方法可不可以呢?因为学生们都已经完成了这个模拟活动,所以我预设大部分的小组都会采用这个方法,所以我再根据他们的这种思路重新小结,引导他们来再次清晰的解决这个问题。当拿不定注意的时候,尤其是数据大的时,可以先选两本试一试,根据试算的结果再进行调整,这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们思考:如果我们先选择了8元和7元的这两本书,我们又该怎样调整?学生讨论交流,通过上面一个例子的分析,学生应该能很快的解答出来,然后我再做一个小结:看来,在试的过程中可能不会一次就试对,应该根据 试算的结果和信息进行有方向的调整,第一次试算的结果大了,就把一本调成价格便宜一些的;反之,第一次试算的结果小了,就将一本调整成价格贵一些的。

(2)教学“有序罗列”策略

老师还发现还有的小组先选一本,然后按顺序试一试,这样的方法行吗?我预设这时学生可能会通过他们的活动结果抢着回答:行,先把5元的这本拿出来和剩下的每一本去试,找到了一种答案。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引导他们思考:要想把用13元正好能买的两本杂志都找出来,应该怎样继续下去?引导学生继续选下一本,并有序搭配。然后我会接着问学生这样选有什么好处从而让学生自己经历一个思考过程并归纳出有序思考,想的全面。最后我再做一个小结:先选出一本,再拿这本和其他杂志一本本地按顺序去搭配,虽然看起来有些麻烦,但能够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所有答案。[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模拟活动让学生自己感受购物和使用人民币的过程。这种贴近生活的模拟活动可以避免枯燥的教学认识,让每个学生都充分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从来更好的学习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在保持高度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的活动过程中,始终以愉悦的心情,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参与意识;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也掌握和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实现自主体验,获得自主发展。第四环节:质疑总结,课后练习

最后跟着学生们一起回顾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看这个问题是否解答正确。通过检验自己选的两本杂志价格加起来是不是正好是13元从而确认解答是 否正确。最后小结:我们今天又学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是先尝试再根据试算的结果进行有方向地调整,另一种是按顺序罗列出所有的可能结果。他们都是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

第四篇: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小学班级管理经验点滴

育人要从小抓起。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国家的栋梁,担负着振兴中华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们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才能发育滋长,使他们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勇于献身的一代新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这关键是靠人的培养。

班级是教育工作的基本阵地,同时也是学生成长的又一个摇篮。它不仅有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责任,也背负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任。教育目的能否实现,每个学生能否受到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得到全面发展,班级管理至关重要。下面就班主任工作谈谈感受

一、以情动人,融入真情,全心呵护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必须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情感。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己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所表现出的切身体验,它不仅在人们的心里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影响,而且在人们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尤其在班主任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以真挚的感情去激发学生的真情,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班主任不仅要把自己扮成严师的角色,而且还要扮演好“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的三重角色,做到以心换心,以诚对诚,情理交融所以,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用全身心的爱关心学生,学生就能从自己亲身感受到的爱护和关怀中,学会如何去关心别人,如何为他人着想。从而学会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各种关系,为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创造了条件。

二、大胆管理,严格纪律。

应经常在班里讲解遵守校规校纪的重要性。坚持多表扬、公开场合少点名批评。正面疏导的工作方法。不能放纵学生,要下一定力量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对生病的学生要从生活上给予关心,让他感到温暖。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往往较好。此外,要知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班主任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学生也了解、熟悉班主任,二者之间就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如此,也就能为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若本班与其他班级之间有矛盾时,班主任要妥善处理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三、争取家长,建立家校,加强联系

家庭是孕育小学生个性品质雏形的地方。家长的言谈举止文化情趣,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校教育的目的、要求,及时地向家长作宣传,把家长看成班级管理的生力军,充分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不断总结,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好做法、好经验。每期开学我就建立了学生家校联系册,册上有学生姓名、出生年月、父母姓名、家庭地址、联系电话,以及任课教师电话,让老师、家长能随时联系,相互了解学生校内外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综上所述,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要实施素质教育,班主任的教育管理首当其冲,我们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认真做到“亲、勤”;认真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材。

第五篇: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

一、认识人民币

1.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人民币)

看到这么多钱,你有什么想法?(课件出示主题图3张。)

小结:用人民币可以买好书、买学习用品、,也可以储蓄起来,献爱心,帮助有困难的人。我们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初步感知人民币。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人民币的资料,你对人民币有哪些了解?

3.识别人民币。

同学们对人民币的知识了解的可真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你们认识人民币吗?”(学生回答)谁能用你手中的模拟钱币给大家介绍介绍。(学生面向全班同学介绍,说清楚是多大面值的,用什么方法识别的)。

小结:我们在认人民币的时候,可以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和颜色,也可以看汉字和大小,还可以凭借人民币图案识别。

人民币上有很多我们祖国美丽的风景、壮丽的河山。(课件展示图片)

向同桌介绍你最喜欢的人民币。也可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现在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最熟悉的人民币介绍给全班同学?

猜币游戏:现在我们来进行猜币游戏,我说谜语,你来猜。

(1)这张人民币的上面有数字10。(10元)

(2)这张人民币是紫色的,它的上面有数字5,而且这张人民币形状小一些。(5角)

请同桌之间进行这样的猜币游戏。

小结:识别人民币主要看它的数和颜色。完成小练习。

二、给人民币分类

你能给下面的人民币分分类吗?同桌之间先讨论一下分类的方法,然后再动手分一分。(按单位分:元、角、分 ;旧版新版分; 纸币、硬币分或其它分法。)

三、实践活动,了解元、角之间的关系

活动1:乘公交车。

同学们对人民币的了解已经很多了,请你来帮助我解决一个问题吧,老师要乘公交车,需要1元钱。可是我只有这些小面值的人民币,该怎么办呢?(课件1角,2角,5角)

可以有很多种拿法,对就可以。遇到10张一角的拿法,就让学生自己试着数一数10张1角的。一起看屏幕再数一次。

你发现了什么?几张1角是1元。以此类推,你知道1角等于多少分吗?(板书:1元=10角1角=10分)

对口令游戏:1元=()角30分=()角5元=()角

90分=()角100分=()角=()分1元=()分

过关检测:1.完成53页第1题、第2题。

2.购物超市:你有1元钱,能买什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课件出示)

四、拓展:古代钱币,各国钱币(课件展示)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关于人民币的知识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上网查查资料、看看书、或者请教学问大的人。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六、板书设计:认识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下载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2、 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8~70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小面值人民币。2、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了解元、角、分是人民......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蒲公英大班 陈丽丽《纲要》中也指出要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数学来源于生活,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是在自我探索、动......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逸群小学 黄银珍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元 角 分之间的关系。 数学思考: 建立人民币等价兑换的意识,形成初步兑换能力。 问题......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人民币》教学设计 课前谈话: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两个字吗?(出示认识)互相认识是不是得介绍一下,我先自我介绍一下,你们能介绍一下自己吗? 一、课前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过年有......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 【课题】 认识人民币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以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这些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较丰富......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孟封中心校尧城小学 弓小娟 2015.5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时人民币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