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单结构设计的过程和方法》教学设计与点评
《简单结构设计的过程和方法》教学设
计与点评
www.xiexiebang.com 课例题目:《简单结构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学科:通用技术年级:高一年级
教科书:《技术与设计2》
说课教师:张德维
工作单位:辽宁省抚顺市第二中学
关键词:简单结构设计过程和方法 《简单结构设计的过程和方法》说课稿
本课是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三节《简单结构的设计》第2课时《简单结构设计的过程和方法》。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课堂教学构思。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技术与设计2》共分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四个部分,相对比较独立。为了便于学生系统化学习,我对教材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分析。在充分遵守课标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参考的建议,保留教材设计的栏目,更改其允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改的栏目内容,提出以统一的设计案例贯穿于教材四个部分的教学设想。
在简单结构设计这节中,教材选择的“相框设计”案例只在这节中得到了使用,不便于贯穿下去。而创新型、个性化台灯的设计对于教参提倡的“教师应当开阔视野,形成整体意识,立足于四个专题的有机联系和高度整合来分析和使用教材”有着教材中“相框设计”案例不具备的优势。创新型、个性化台灯的结构设计、安装流程、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点以及开关与亮度调节的多种控制方式,很容易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可促进学生作品的科学性与精品化,可有效避免上学期出现的设计杂乱粗糙、可比性差等弊病,并有效刺激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结构化、流程化思维模式和系统论控制论基本思想。教材中案例的选择简单易懂,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资料使用。
第三节《简单结构的设计》教参建议用3课时,我把简单结构的设计方案构思过程和方法单列1课时,一是为了让学生能在实例中更好地理解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这也是简单结构设计方案构思的第一步;二是尽力给学生设计构思的时间,并能进行构思方案的简述与答辩。这有利于学生对结构设计要素的生动理解。
2.教学目标
第三节《简单结构的设计》的总体目标是熟悉设计一个简单结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能确定一个简单对象进行结构设计,并绘制图样,做出模型和原型。
本课时在第三节的总体目标之下,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1、以实例形式强化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并拓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相关知识的方法,增强获取知识的能力;
2、以台灯结构设计为项目学习简单结构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并绘制设计草图,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设计对象简单结构并能进行简单设计的能力。
⑵过程和方法
1、通过老师参与设计比赛,激发学生设计兴趣竞争意识;
2、通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查找台灯设计规范,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方法。
3、通过学生亲历创新型、个性化台灯结构设计的过程,把握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掌握简单结构设计的过程和基本方法。
4、利用“头脑风暴”法,即学生对分组设计构思方案的阐述与答辩刺激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创新、竞争意识,加深对结构设计应考虑的各要素的理解。
⑶情感性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结构设计的乐趣,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2、激发学生勇于创新、敢于竞争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废物利用的好习惯。
3.教学重点:简单结构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以老师的设计分析过程为案例,演示并讲解简单结构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并通过学生亲历创新型、个性化台灯结构设计的过程,把握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掌握简单结构设计的过程和基本方法;同时用学生对分组设计构思方案的阐述与答辩刺激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创新、竞争意识,加深对结构设计应考虑的各要素的理解。
4.教学难点:设计对象的结构设计分析
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具有多元性,在一个具体的结构设计过程中,如何在全面考虑的基础上确定侧重哪些主要因素,如何进行分析,就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选择结构相对简单而且学生比较熟悉的案例,另一方面通过老师示范、学生亲自分析、答辩讨论等活动,加强设计目的的明确性,突破结构设计的分析。
二、说教法
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创新思维,提高竞争意识
我教的班是文科班,有的学生一开始就认为通用技术与理工科有关,而与文科无关,采取“你讲你的课,我做我的题”的态度。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我一是采用技术素养与对文科将来工作作用相结合,二是采用参与到学生中来,与学生比一比的教学方法,在发挥老师示范作用的同时,让学生把老师当成一个学习竞争目标,师生熔为一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更重要一点是多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尽力避免只讲理论,让学生多参与活动、多观察、多欣赏,理论与活动相结合。尽量安排学生对自己成果的阐述与答辩,自我展示这是文科生的长项,在答辩中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兴趣。本课时的安排就充分体现了这点。
(1)
以老师发现和明确的生活中的问题为老师台灯设计项目,参与到学生设计项目中来,并确定师生同赛的目标,来调动学生兴奋情绪。
(2)
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亲自解决教材中没有的台灯的设计规范和要求,激发学生自主寻求求知手段的兴趣。
(3)欣赏具有可比性的精彩作品,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和灵感。
(4)学生分组完善设计分析,以亲历设计过程和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实现一个目标而奋斗,会让学生对自己的设计充满激情。
(5)学生分组阐述与答辩,充分发挥文科生的特长,不但在答辩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会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思想。
2、在活动参与中学习知识,激发情感,提高能力
(1)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采用,学生在能动中不用刻意记忆就巩固了结构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并学会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自己知识的方法。
(2)老师的案例示范,学生可了解简单结构设计的过程和基本方法,在随后的学生分组设计与答辩中得到了充分的强化。
(3)学生的分组设计与答辩,让学生体验结构设计的乐趣,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勇于创新、敢于竞争的意识。
(4)学生答辩使头脑风暴法得以恰当应用,刺激学生积极思维,迸发创新灵感。
3、主要辅助教学手段
(1)PowerPoint的演示和板书的提示可以突出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
(2)让学生操作连上互联网的电脑,真实呈现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3)展台、背投的结合,可让学生真实看到学生的设计,学生阐述方便、形象,生动地展示出各组的设计思想和能力。
三、说学法
学生学习技术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不断拓展能力的过程,也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生动活泼的活动过程。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健康规律和技术学习特点,指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积极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本节教学主要使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告诉给学生一个相当有效的自学方法:通过网络手段收集与整理自己研究与学习需要的知识,丰富自己,赶超他人。
(2)运用已知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从上节课学习的结构与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适用到台灯的结构设计上来,理论得以与具体设计实践相结合,既强化的知识,又解决了实际问题。同时结构化的设计思想亦可应用到其它实践中去。
(3)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设计构思与答辩,学会一个道理,那就是创新思想于积极的思维能力;要想理论学的好就必须应用于实践,提高实践能力
《简单结构的设计》点评 点评人刘天成
各位老师,大家好。刚才我们共同看到的这节课,是高中通用技术必修2
苏教版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三节的教学情况。《结构与设计》是本册书的起始部分,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本节课更基础中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简单结构设计的过程和方法,理解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在结构设计的探究实践中,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和欲望,体验结构设计的乐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简单结构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对象的结构设计分析
张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灵活处理教材,科学合理设置教学程序,各个教学环节联系紧密,层次分明。整个教学思路清晰、明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导入,既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实际。又联系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突出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在转入新知的教学中,教师精心准备了丰富教学资源,通过各种形式新颖的台灯图片,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体现了新课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为了突出本课教学重点,张老师灵活处理教材,改变了教材中的设计载体,把教材中的“相框设计”改为“创新型、个性化台灯设计”,不仅丰富了设计了的内容,体现了设计的新颖性、独特性,而且提高了设计的技术含量,也为后续学习做了准备。可以说是一大创新,也是本课的一个亮点。
3、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展示自己的设计思路、率先进行设计示范,增强了学生对简单结构设计的感性认识和过程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体验设计的过程。使学生完成了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一个认识过程,以及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过程,做到了重点突出。
4在教学方法上,能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恰当选择“小组合作、头脑风暴、阐述答辩”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加深了对设计要素的理解,做到了难点突破。
5、在教学手段上教师有效地整合了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能利用、图片、网络、实物投影等多种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直观形象且生动精彩、内容丰富而不枯燥乏味。
6、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注意了教师角色的转变,还课堂于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观察、思考、交流分析、合作体验,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思维,在合作中增进彼此的友谊,在实践中感受技术设计的内涵,使学生对结构设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上来。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
因此,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
另外,通用技术,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新设置的一门课程,广大教师对这这门课程还有一个逐渐适应和不断探索的过程。就本节课来讲还有些地方值得进一步商榷和改进。比如在教学开始的时段中,如调整一下流程,先利用媒体展示台灯作品、再让学生总结归纳结构设计要考虑的因素、教师板书,最再用多媒体强调结构设计要考虑的因素。
教学效果会更好。
谢谢大家。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马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篇一:马教学设计全
马·教学设计全整理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把握科学小品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明确家马和野马的特点。2.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大胆发表自己看法的意识与能力。4.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学生分析
多数学生对马有一定的印象,从电影电视上看过不同类型的马。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建议从四个方面促进学生发展:一是培养和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二是领悟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并加以运用;三是掌握阅读科学小品的方法;四是培养敢于向作者观点挑战的勇气与能力。
教学理念
1.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掌握(关于马的知识)学习课文。
2.强化自读。本文是自读课文,在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
3.加大学生思维的开放度。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出不同的观点,并相互碰撞,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思路与辅助手段
可按“比较-品味-辩说”的思路组织教学。“比较”:引导学生运用“比较”这一方法,分析家马和野马的特点。“品味”:从品味语言和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入手,引导学生把握科学小品的特点。“辩说”:组织学生辩论,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媒体:可利用图片、挂图、课件等展示马的形象。
教学实施
导入建议
1.方法一:影像导入法
说明:教师准备有关马的图片或影像,在本课开始时展示或播放,并对各种马略作介绍,教师可设计如下导语。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欣赏了珍珠鸟,感受了人与鸟和谐相处的美好;我们看到了身临绝境、从容飞渡的斑羚,感受到动物震憾人心的力量;我们还看到了困于笼中的老虎那不屈的精神;这些动物,我们平常很难看到。但是,马,我们却较为熟悉。法国有一位博物学家叫布封
(板书“布封”)对马进行了较为长期的观察,并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一篇文章。(教师板书“马”)。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2.方法二:比较激趣导入法
说明:这种方法是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心目中的马,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解与布封笔下的马作比较。
3.方法三:资料引述导入法
说明:这种方法有三种思路,一是引述文学作品中的马导入,如《堂吉诃德》中游侠骑士堂吉诃德骑的那匹老马(可选播堂吉诃德骑马的一些片断)、《西游记》中唐僧骑的“白龙神马”、《三国演义》中各位战将骑的战马等,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也可播放影视资料。二是引述古诗中描写马的诗句,如李贺的“春风得意马蹄疾”等。三是引述有关马的典故或词语:如马不停蹄、龙马精神、马虎不得、马失前蹄、马到成功、人仰马翻、马后炮、马屁精、马首是瞻等。互动流程
教学方案设计之一(2课时)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心目中的“马”是什么样子?请用你喜欢或最擅长的方式把你心目中的“马”表现出来。如果你擅长绘画,请把你心目中的马画出来;如果你喜欢音乐,就把你心目中的马唱出来;如果你喜欢写作,就把你心目中的马写出来;如果你善于演讲,就通过演讲赞美你心目中的马。
学生:(准备)
教师:下面请大家相互交流。
师生:(学生交流,展示)
教师:大家刚才描绘的是我们自己心目中的马,法国有一位叫布封的作家,他对各种马进行了认真的观察,有许许多多的感受,并在他的著作《自然史》中记录了“马”这种动物。这位博物学家心目中的马和我们心目中的马相比,有什么不同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课文。
二、比较阅读,分组推进,自主探究
(一)整体比较,分组学习,把握主要特点。
教师:下面就让我们快速阅读课文,看看布封心目中的马有什么特点?请大家在阅读时,把有关阐述“马”特点的词、句勾画出来,时间6分钟。
学生:(快速阅读并勾画)
教师:时间到。大家已经勾画出了布封心目中的马的特点,下面请大家和自己心目中的马做比较,看看谁的马更有吸引力?为什么?
学生:(全班交流)
(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布封笔下的马的特点,强调学生独立比较,若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要求学生把比较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通过比较,更喜欢“自己心目中的马”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通过比较,更喜欢“布封心目中的马”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 计)。看来,我们班上有些位同学喜欢自己心目中的马,有些同学喜欢布封心目中的马。“见仁见智”,我们尊重大家的个性体验。我们准备采取特殊的方式来学习这篇文章。我们把全班分成两组:“喜欢自己心目中的马”的同学为一组,请你们用一段文字把自己心目中的马描写下来,300字左右,也可以参阅课文《马》,学习描写动物的方法。同学们,不要迷信权威,既然是我们心中喜欢的,我相信大家会写得非常精彩。只要能把你心目中的马描写出来,写出情趣,并让大家分享,这篇文章的学习任务也就完成一半了。描写要求如下:
(教师用小黑板、课件或卡片展示以下内容)
①特点鲜明,语言力求生动,叙述和描写饱含感情。
②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运用布封描写《马》的一种或两种技巧。教师:另一组的同学们,你们有不同的任务。你们喜欢布封心目中的马。既然喜欢,我们就一起来研讨布封的这篇文章。请这组的同学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①布封心目中最好的马是什么?
②他把马分为几类?
③他更喜欢哪种马?
教学设计意图:①设计分组活动教学环节的意图是指导学生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初步把握布封心目中的马的整体特点,进而理解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学生有自己的看法,也只有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提出和完善自己的见解。②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敢于面对权威发表不同的意见。③如果上面的环节能够安排在上节课的末尾,让学生能够在课外完成作文,把课外与课内活动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如果纳入课内,应该给予充足的时间。④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全班不必统一行动。将学生分成了两组,各自围绕教学目标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分类指导,共同发展。1.“学习课文”一组学生的师生互动流程
(1)列出比较提纲,把握两种马的特点。
教师:作者把马分成了“家马”和“野马”两类,下面我们就比较这两种马的异同,看看家马和野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你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请在草稿本上列出比较提纲。
师生:(学生阅读,撰写比较提纲,交流,补充)
教师:请大家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主讲比较提纲的内容列出比较提纲的思路,其他同学倾听,补充,也可以向主讲同学提出问题,同时也必须回答主讲者提出的问题。
提示:进行比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三点:
一是要找到比较点。作者是从两个角度进行比较的,即从内在品质和外在体貌特征两方面进行比较的。学生也应该围绕这两个方面列出比较提纲。
二是要抓住关键词句快速确定某一比较点双方的具体内容。
在“家马”的内在品质方面,1自然段有一个关键句,“但是它驯良不亚于勇毅”,这句话中有两个关键词,即“驯良”和“勇毅”。如果再浏览这句话的前后内容,可发现前面部分主要赞扬家马的勇毅;有几
个关键词句说明了这一点,即“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具有无畏的精神”“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精神抖擞,耀武扬威”等。1自然段的后半部分则着重说明“家马”的驯良,有几个关键词说明了这一点,即“克制”“屈从”“总是按照”“满足主人的愿望”“舍已从人”“迎合别人的心意”“执行别人的意旨”“贡献着自己”“服从”等。3、4自然段则说明了“野马”的品质。3自然段中的“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4自然段中的“绝不凶猛”“豪迈而犷野”“成群结队”“互相眷恋”“不互相争夺生存资料”等均说明了野马的品质。
在体貌特征方面,2自然段介绍了“家马”的体态特征,有些关键语句值得注意。如:“经常是披着鞍辔的”“不解除它们的羁绊”“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洞穿了”“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等等。
作者通过与其他动物的比较赞美了马的高贵姿态,其中“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头部比例整齐”“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眼睛闪闪有光”“目光十分坦率”等句子表明了作者的基本主张。
三是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比较。深层次比较包含两个方面:①首先是对形成这种内在品质和外在特征的原因进行比较;②其次是把作者对两种马的感情倾向进行比较。
在进行比较时,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而应追本溯源。在比较中,也应引导学生抓出关键词句,如“是天然品质被人工改进过的马,是从小就被人养育、后来又经过训练、专为供人驱使而培养出来的马。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对这种动物的奴役或驯养已太普通、太悠久了”;“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不屑于受人照顾”;“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等,这些语句既揭示了家马和野马有如此差异的原因,也表明了作者对两种马不同的感情。在评判同学们列出的比较提纲内容时,不应过多地看重内容本身,而应强调学生比较思维的方式和过程,特别是在尽量拓宽比较点,打开比较思路这一点上狠下功夫。
(2)比较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把握科学小品特点。
教师:现在我们再把“学习课文”的同学分成两组。每一组各写一篇说明性的文字。字数在100字左右。一组向同学们介绍布封心目中的“家马”;一组向同学们介绍布封心中的“野马”。请同学们注意自己要完成的任务。
学生:(书写,交流,互评)
教师:请大家把自己写的说明性文字与布封的有关段落进行对比。看看有什么不同,并把这些不同点概括出来。
教学设计构想: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小品与说明文的区别,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小品的特征。在引导学生把握科学小品的特征时,可强调三点:
一是多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多把事与物人格化,赋予其人的行为、心理和情感。二是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使文章生动有趣。本文在句式
上运用了许多排列整齐的短语和句子,如“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在射猎时,在演武时,在赛跑时”“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等,使文章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三是在说明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本文作者饱含感情,根据自己的喜好饱含感情地介绍了“家马”和“野马”。
而说明性的文字则讲究朴实、简洁、通俗、易懂,和科学小品的风格迥然不同。在引导学生把握科学小品的特点时,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科学小品的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再次品读这篇科学小品,争取将全文阅读两遍:第一遍体会科学小品的特点;第二遍力求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以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2.“写作小组”的师生互动流程
对这一小组的指导应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突出“马”的特点;二是运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三是文学化的语言;四是有感情地叙述;五是适当运用比较这一方法。师生互动以学生揣摩为主,教师点拨为辅,提倡学生在模仿中创造。
(三)在评价、比较中共同发展(两个小组共同活动)。
教师:现在我们全班共同活动。刚才我们是分组活动,请同学与座位旁的同学交换自己所写的文章,最好找不是一个组的同学,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学生:(交换、互评,交流)
三、组织辩论活动,训练发散思维
教师:作者布封对野马是如此喜欢,对家马却略有批评,你们的意见呢?是喜欢家马,还是喜欢野马?为什么?下面我们分成两组,喜欢“家马”的为一组,喜欢“野马”的为一组,以“家马好还是野马好”为题展开即兴辩论。大家要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下面就由我来主持两个小组的辩论。
学生:(展开辩论)
教师:(评点和小结)
教学小结
教师围绕“比较提纲”“科学小品”“观点阐述”等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本文的收获。
教学方案之二(2课时)
说明:这一教学方案的特点是让学生自主阅读,全班统一活动。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引导。基本教学环节为:方法介绍—自我阅读—相互交流—自我小结—自我运用。
方法介绍:教师介绍“比较阅读法”和“科学小品阅读法”(参看“教学设计方案一”),明确本文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重点。
自我阅读:按照介绍的方法自主阅读,勾画关键词句,做好旁批。篇二:马教学设计
《马》教学设计
铜川市耀州区柳林中学 杨永鹏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九课
二、设计思想
1、指导思想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写动物的佳作,阅读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设计理念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所以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诵、积累优美的词句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精美之处。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其思维与表达的能力和培养他们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写动物的佳作,特别是文章的语言优美,文笔流畅,词汇丰富,同时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使作者对马的喜爱溢于字里行间,也把自己对天然野马的赞美,对人工驯养马的同情鲜明的表达了出来。
4、学情分析
马对农村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何况他们经常与动物(猪、牛、羊等)打交道,对于动物的感情是可以想象的,同时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的转型期,所以本文的教学可以说是易于驾驭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加强词句积累,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
2、方法和通程: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并且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3、情感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作者对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的不同感情。
难点: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马的成语和词句
教师: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
七、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图』 图形说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选用
『详细教学过程』
(一)、导入(幻灯片)动物界当中有许多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忠诚的朋友,比如马,由于忠诚和奉献也使它们失去了一些本该拥有的特质,那么它们究竟失去了什么特质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让博物学家布封为我们接开这个谜底。
【出示课题】
(二)、作者简介(幻灯片)让学生自读或点名让学生来读。
(三)、整体感知(幻灯片)
1、听音乐,学生边听边小声跟着仿读。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大声自由的朗读。
3、小组内选出代表,朗读本组选出的部分,让大家点评。
4、带着问题朗读:
(1)、在课文中,布封先生将马分为那两类?各有什么特征?
(2)、作者对这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文中依据在哪里?(3)、找出了课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方法,说说表达的作用。
【学生小组内学习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四)、合作交流(幻灯片)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精读课文思考问题:(1)、家马和野马各不相同,你更欣赏哪种马?为什么?(2)、怎样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特别第二个问题教师应正确引导,把它和当前教育应给学生一个明晰的解释】
(五)、拓展延伸(幻灯片)
马是人类高贵而真诚的朋友,但人是不是马的朋友呢?面对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人类究竟该怎样对待动物?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畅所欲言,教师适时鼓励,并给予肯定,最后教师小结】
(六)、迁移积累(幻灯片)
马和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汉语中也有许多包含马的诗句,成语和俗语,你知道哪些呢?说给大家听,看谁积累的多?
【对表现出色的学生及时表扬,同时关注不爱发言的学生】
(七)、小结(幻灯片)
布封先生以流畅优美的语言,细腻的笔法,栩栩如生地描写了马的形态、习性、生理功能以至马的用途。布封先生的马给人以不寻常的亲切感,让我们甚至自感与亲切了许多。马的“无畏精神”,“慷慨以赴”“舍己为人”“奋勇当先”让我们感到有时自愧不如。它有人的大义,我们却缺少人的情怀,愿我们关爱动物,善待生命!
(八)、作业(幻灯片)
文章在描写马的特征时,用了许多其他的动物做比较,使用同样 篇三:马教学设计
《马》教学设计
课文分析:
作者以流畅优美的语言、细腻的笔法栩栩如生地描写了马的形态、习性、生理功能和马的用途。马在作者笔下不是画,而是舞台上的角色,一神一情,一举一动,仿佛历历在目。那细致与逼真,可以令与马为伍的人为之倾心,赞叹,令不曾接近过马的人发现许多新奇的知识。
更让人感兴趣的,还是写驯马时的传神和写野马时的赋意:驯马是忠勇屈从的形象,野马是自由的象征。
然而,布封的细腻绝非琐细。无论写什么,于品质有益者予以描写,于品质无益者概不入文;与品质关系密切者放开细描,与品质小有关系者一笔带过。全篇下来,细而不繁,丰而不杂,实而不赘,风貌秀丽舒展,犹如一株依主干风姿修剪枝叶而成型的观赏植物。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学习对比的写法。
3、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重点难点:
1、重点:(1)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学习对比的写法。
2、难点: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解决生字词(读一读写一写)
觑 鬣 剽悍 疆场 驯良 勇毅 窥伺 迎合疮痍 枉然阔绰 观瞻 妍丽 庇荫 遒劲 犷野 畸形 颚骨 慷慨以赴 相得益彰有过之无不及
2、朗读全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代表作为博物志《自然史》。
2、导语: 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当你看到一匹拉着车的马喘息着默默地走过的
时候,你是否会想到在广漠的草原纵情奔腾的成群的野马,它们的生存状态不同,外形、性格也迥然不同,你注意到了吗?下面我们一起研讨布封的《马》,大家一定有所收获。
三、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课文写了两种不同生存状态下的马,找找看课文那些地方各写了那一种马?
明确:第一部分(1—2)写人类驯养的马。
第二部分(3—5)写天然野生的马。
2、讨论:人工驯养的马有什么特性?从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明确:(1)无畏的精神,勇毅,慷慨以赴,兴奋鼓舞,精神抖擞,耀武扬威。
(2)驯良的性格,克制,屈从,舍己从人,迎合,无保留地贡献着自 己,舍弃生命。
3、天然野生的马有什么特性?从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明确:(1)美质:动作的自由,自由自在的生活,“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强壮、轻捷和遒劲”,“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
(2)美德:“绝不凶猛”,“豪迈而犷野”,“互相眷恋,依依不舍”,“和平生活”,“欲望既平凡又简单”不“互相妒忌”。
(3)美貌:“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高贵姿态”,“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它的鬣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盖着、并且美观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
四、问题探究
4、文章在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用了其他七种动物作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通过比较突出的描写马的身体是大自然的杰作,盛赞马的高贵姿态。
5、本文既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又写了天然野生的马。反复阅读课文,说说这两种生存状态中的马各有什么特性,你更欣赏哪种马?为什么? 明确:(根据课文内容描述,言之成理即可)
五、体验与反思
6、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但是人是不是马的朋友呢?
明确:人对马是“养育”“训练”“驱使”“奴役......驯养”,马成为人的奴隶。不仅如此,人还用“鞍辔”“羁绊”约束它,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使“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更悲惨的是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摆阔绰”,“壮观瞻”,给马“戴上黄金链条”,把马的“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侮辱马性”,使马成了人类的玩物。
7、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这句话?
明确:首先,“教育”一词是拟人化用法,指的是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料,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觅食;“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文章用这一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刻同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六、小结
这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七、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一、二题。
2、反复朗读,体味欧化语言。
3、学习本文写法,课外仔细观察动物的活动,写一篇以动物为主角的散文。
八、教学反思
魏书生老师说过:“真正的阅读是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如果读书的人是正在
成长的中学生,或者是世界、人类的大师和巨匠,那麽这样的读书实际上是一个文化传递、精神传递的过程,要能形成作者——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联系。”所以教师应当设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兴趣领会、认同作者的感情、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采用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教学容量;帮助学生走进作者、理解作者、感悟生活;并采用激发兴趣法来激活学习思维、启迪学生智慧。
第三篇:“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理解与设计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理解与设计指误
主讲人:孙向军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设计,理解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0014-03 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之一是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明确提出。按照新课程理念,“过程与方法”不仅是中学历史教与学双方的手段,更是教与学,特别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对这一目标的设置和理解认识,存在一些争议,目前,可能会影响和制约新课程若干新理念的贯彻与落实。
近年来,笔者有机会参加了几次新课程下的中学教师说课、授课竞赛和观摩,并拜读了一些教师的新课程教学设计。在这些教学设计中,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和设计,角度各异、提法不一,存在诸多倾向。现将所听、所见几种理解设计问题筛选归类,扼要分析如下,供同仁思考。
一、以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方法,代替学生学习、思维、参与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
这是在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与理解上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或倾向,按照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是课程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与预设,其实施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然而,在目前的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仍然存在着问题。即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行为主体与指向含混不清,或理解为纯粹的教师行为.或在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之间游移徘徊。表现在“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上,要么设计成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要么理解为教师为主的师生结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等等。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个角度和表述的问题,其实质还是反映了教学理念问题。
案例1: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高三旧课程的新设计)一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问题教学法,辅之以多媒体课件,并注重学法的指导。”这个设计,显然纯属教师“教法”的设计,基本没考虑“明清时期外交关系”主要内容的教学过程设计安排,未考虑怎样让学生体验、感知、学习,更未考虑引导学生运用什么方法来学习、体验和感知。
案例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本课以启发学生活动为主,辅之以讲授法。主要包括四个环节:①提供历史资料、营造历史情境;②学生阅读、欣赏、理解;③学生活动、再现历史;④学生感悟、教师评价。各环节均以学主为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这个设计主要也是在考虑老师如“何教”,“启发为主,辅之以讲授法”,明确地设计了教师的“教法”;后面的“四个环节”,似乎设计出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思路,但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什么?看不出来。后的“均以学生为主”是“过程”的特点,还是什么?不明确。“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用什么内容?训练什么方法?培养哪类“历史思维”?都显得空泛,不得要领。
二、以“能力”代替“方法”(或能力与方法混淆)
能力与方法,是认知心理学中相关联的两个基本范畴。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能力是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通常也叫智力。新课程下的历史学科的“能力”(合学科技能),如历史观察能力与历史想象能力、搜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批判推理与创新的思维能力、综合与应用能力等。
方法,泛指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途径、程序等,在认知心理学上的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方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学习目的、掌握学习内容而采取的手段、途径以及学习所应遵循的一些操作性原则、环节。狭义的方法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采取的具体活动措施与策略。包括记忆、思维、听说、阅读、观察、练习、写作、实验、参观、表演、欣赏、研究、总结、评论、创作、讨论、访问、调查、游戏、收集资料、制作图表、社会活动等。
通过具体的方法,可以训练、培养、形成一定的能力。两者在某些方面有相关之处,但并非等同的,不能简单混为一体。
案例1:七年级“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丝绸之路的教学(教的角度),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通过对丝绸之路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显然,这也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设计“过程与方法”,“三个通过”“三个培养”,都是指的老师。假如“三个通过”是教与学的“过程”设计,那么“三个培养”(“培养”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应该表述为学生为主体的“学会”之类为好),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应是能力,当然最好能进一步明确是什么样的读图识图方法、怎样的具体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案例2:初中“大变革时代”的“过程与方法”设计为:“引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及其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利用都江堰模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评价李冰、商鞅,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这个设计主要是要通过商鞅变法、都江堰工程等重要史实的教学过程,引导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引用“两个主义”的理论引导训练学生相应的学习观察历史事物的方法,虽然显得过大些,但设计还算贴谱,然而,这里应该表述为“方法”,而不是“能力”。
在一般的课时教学目标中,按照三个维度的划分,“能力目标”应该在第一维度中结合重点“知识”学习目标的要求,进行的设计处理,在这里再作设计处理,难免重复。当然笔者所见,有一部分教师的目标设计,有意无意地在第一维度中,只设计“知识目标”没有能力目标”,而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又有意无意地添加了“能力”目标。这样设计是否恰当,可以再讨论。但问题是,不能简单地以“能力目标”置换或取代“方法目标”。否则,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就在无意中被阉割和架空了。
三、方法”设计的泛化、笼统化(旧标的无效)
在“方法”目标设计中,有的设计,思考的角度、方法的设计,也还算合适,但是,“方法”不具体,可操作性欠缺,失于笼统、空泛,很难想象其能否落实和实际教学如何。
案例l:某教师在设计历史必修(Ⅲ)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百家争鸣”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设计是: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法,以及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显然,这个设计在教学实施中,是没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的。因为,这只是一种泛泛的学习方法要求,本节课究竟如何落实、如何体现,根本没有涉及。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属于无效的。另一个设计:“根据自己的探究主题,有侧重地收集关于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及百家争鸣的资料,并加以选择和分析,构建论据,提出并阐释自己的见解。”这一设计尽管不够完善,但是它至少在具体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体现的比较好,因而是比较可行的,也容易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案例2:高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 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为:“通过感性认识,积累历史知识,理解历史和现实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论结合,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空洞设计。前一点,可以理解为是“过程”的思考与设计,后两点应该是“方法”的设计。三点都属
于“放之四海”皆可通用的“过程与方法”。姑且不论其“过程”设计是否贴切,即便将就着成立,也还有一个通过本节课学习“积累”什么重要知识,对什么主要内容“感性认识”,“理解”什么“历史和现实问题”的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是新课程对学生学习方式提出的很突出的总体要求,具体在本节课中怎样实施?学生“自主学习”什么内容?“合作探究”哪些问题?都须明确设计安排。“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论结合”也须结合本课内容实际而设计实施。是使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具体理论观点,分析理解本课中的哪些问题?这都需要具体明确,否则难脱空泛。顺便说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方法要求,既是新课程的方法要求,也是老课程一直强调的。在新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并能恰当运用之,分析理解重要历史事物、历史问题,是毫无疑义的。但笔者所闻所见,在诸多教学设计上,往往 流于空洞、形式。
四、过程与方法设计上的残缺
曾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设计考虑到了过程,但方法不知所云;有的设计明确了方法及指导方法的思路,但却没有过程,看不出方法是在怎样的教学内容情境下贯彻落实的。笔者所听说课、所看教学设计,漏掉方法的有,更多的是缺失了“过程”,而孤立地思考、设计方法。
案例1:“教师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呈现历史材料创设情境,循循善诱,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通过阅读、讨论、体验感悟历史。”(强调教;有过程,方法不明确)这个设计,除去教师行为主体的痕迹之外,“过程”设计尚能看出,但在这个过程
中,引导学生主体学习的方法残缺,前一要点基本看不出方法,后一要点的“阅读、讨论、体验”则失去“过程”的依托,“阅读、讨论、体验”的“方法”也有失笼统,缺少针对性。
只有孤立的方法目标,缺漏了必要的、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设计,方法就失去了依托,也就无法落实,无法变成学生自己的能力。
从心理学意义上考量,“过程与方法”理应贯穿于“知识与能力”培养、“情态价值观”渗透的整体过程中,三者是不应截然分开单独实施的。退一步而言,仅“过程与方法”二者,又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不可能只留用一个,而有意无意地 抛弃,舍掉另一个。
五、求全贪多、缺少选择
考虑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实效性,一节课能围绕主要、重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两个有针对性的、适用的学习方法,基本就可以了。有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可能适合多种方法的设计引导,但也应有所选择、择其要者,不能凡适合的,不分轻重缓急,一律拿来设计使用。
案例l:必修I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过程与方法”设计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方法获取知识;从对‘始皇帝’和‘皇权至上’的学习中,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掌握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绘制‘中央官制’示意图,学会构建知识体系;讨论‘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方法。”
这里涉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方法、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评价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等。或许这是由于高中新课程开始阶段的课时教学设计,需要指导、训练学生了解和掌握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很多,而且也都是必要的,因而有“贪多”“求全”的倾向,也许这属于个例,尚可实施,但在一般的情况下,课时“方法”的思考设计还是以适合、适量为原则,须有所筛选,择其要者,以确保其有效贯彻落实。
【作者简介】陈光裕,男,1955年生,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第四篇:《慈母情深》教学过程与点评
文|邵聚良
一、引入课题,了解课文大意 1.齐读课题,提出质疑。
课题中哪个字眼最关键?慈母情到底有多深?深在哪里? 2.检查预习,了解大意。
学生凭预习记忆,口头轮流填空: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震耳欲聋)。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要用一元五角钱买书,母亲用(龟裂)的手将钱塞给我,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教师相机落实“龟裂、攥”的读音,理解词语“龟裂”。3.再读课文,概括内容。
(1)找到文中代表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的主要物品。(《青年近卫军》、一元五角钱、水果罐头)
(2)以物品为线索,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文章主要内容。4.自习略读提示,了解学习方向。
二、再读课文,构思母亲外貌 1.朗读描写母亲外貌的语句。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母亲掏出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2.抓住关键词,提取有关母亲的文字信息,说说母亲的外貌。
三、品味画面,感受母亲辛劳
同学们已经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母亲:缝纫女工,家境贫寒,为了孩子日夜操劳。为了把母亲看得更真切,让我们细细读书,形成画面场景,把深深打动你的画面描写划下来。1.工作环境恶劣。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①理解“震耳欲聋”,感受噪声之难受。②细读课文,抓住“大声说”“喊”等字眼体会母亲一天到晚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的感受。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体会“角落”“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烤着脸”等词语,感受阴暗、不通风、炙烤的难受。2.丁作忙碌单调。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1)句子特点分析:连续用四个“立刻”。快镜头式的表达效果,体现了母亲工作非常忙碌、单调,舍不得喝口水,舍不得捶捶背休息一下。(2)通过句子比较进行深入理解。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又弯曲了背,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又陷入了忙碌。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迅速又弯曲了背,马上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赶快又陷入了忙碌。
3.家庭负担重。
(1)研读三个“供”字以及反复手法,体会母亲家庭负担沉重。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2)阅读补充资料,理解社会背景,进而了解生活艰辛。
父亲在遥远的大西北工作,家里5个孩子全凭母亲带养。母亲在一个街道小厂当临时工,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远,没有就近的公共汽车可乘,即便有,母亲也舍不得花五分钱或一毛钱乘车。母亲总是七点左右才能到家。等照顾我们吃晚饭,已经9点多了。我们几个上床睡觉,母亲就坐在床边昏暗的灯光下给我们缝缝补补。有时半夜醒来,灯亮着,可母亲却劳累地靠着床边的墙睡着了,可手里还攥着针线活。母亲有时加班,我们就一连几天,甚至十天半个月见不着母亲,就为了那每月27元的工资。因为这27元工资是我们一家6口人一个月的生活费。全家6口人平均每天生活费只有0.9元,每人每天生活费只有0.15元。而母亲给我买书的1.5元钱就等于一个人10天的生活费啊。
四、推敲语言,体味母爱情深
1.通过句子比较,对特殊表达进行深入理解。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1)“我的母亲”反复出现三次,而且都放在每个分句的后面。(2)把这三个句子进行比较,你发现情感上有什么变化吗?(第一个句子写作者简直不敢相信眼前那个苍老、憔悴的人就是自己的母亲,突出了母亲的憔悴)。(3)这个句子就像电影里的特写镜头,镜头拉得很近,放得很慢,让我们好好地“看一看”母亲。同学读前半句,老师读后半句。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你看到了怎么样的背?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你看到了怎样的脸?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你看到了怎样的眼睛?
这样的母亲,是我记忆中的母亲吗?
记忆中母亲的背——
母亲的脸一
母亲的眼睛——
是啊,是什么让母亲失去往日的颜容呢?(是恶劣的工作环境,是无休止的工作,是一家人生活的重担,是那段艰苦的岁月)2.体味形象用词——“塞”,完成情感表达练笔。
母亲却已将钱塞到我的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她爱看书的!”(1)感受母亲的毫不犹豫。(2)体会母亲的良苦用心。(3)母亲,我要对您说。
那一刻,一起读: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攥着的仅仅是钱吗?我的内心仅仅是感动吗?相信此刻,鼻子一酸,眼泪尽情地流淌,我有千言万语要对母亲说„„(鼓励学生用三个以上句子进行书面表达。学生完成练笔,组织评议、修改。)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有位哲人说过,一个人不管走多远,也永远走不出母亲温暖的视线。在母亲的守望中,梁晓声长大了,成了一位非常著名的作家,然而回忆往昔,他依然无法宽恕自己当年的年幼无知、不谙世事。他在《母亲》中这样写道——
母亲常对我们说:“妈不会累的,这是你们的福份。”
我们不觉得福份,却相信母亲累不跨。
我无法宽恕当年竞那么不知心疼您、体恤您。我以为母亲就应该是那样任劳任怨的。
我以为母亲天生就是那样一个劳碌不停而又不觉累的女人。我以为母亲是累不垮的。其实母亲累垮过多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我们做梦的时候,几回母亲瘫软在床上,暗暗恐惧于死神找到她的头上了。但第二天她总会连她自己也不可思议地挣扎了起来,又去上班„„
她又走进了那家小小的服装厂。那里——(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她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孩子们,如果现在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母亲,你会用哪个词。让我们带着这份复杂的情感读——慈母情深。
建议同学们课后读一读梁晓声的原著《母亲》。
【点评】
课文在语言表达上特点明显,是比较好的感受语言形式效果的课文。本课教学紧扣课题中的“深”字,立足语言文字,构建情感主线,采用递进方法,设计填空例题,引导学生反复“读、画、写、交流”。
三读课文。一读知大意;二读感受慈母形象;三读拓展链接,情感得以升华。
四个镜头。慢镜头:儿子叫母亲时,母亲的打扮和眼神;快镜头:母亲立刻坐了下去,立刻弯曲背,立刻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陷入忙碌;对比镜头。女工与母亲态度的不同;特写镜头:将钱塞进我的手心,大声对那位女工说话。
抓住文章语言表达的亮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引导学生以四个镜头为突破口,体会母亲挣钱的艰难和辛劳。从母亲“瘦弱的背影、疲惫的眼神,忙碌的身影、坚定的话语”这四个层面,品悟结合,言意结合,品味慈母深情,感受母慈子孝。
第五篇: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设计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模块章节:《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第二章第一节 2017.9.18——2017.9.22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二章第一节内容,是整本书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本册书奠定基础。
本节内容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灵活掌握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并熟练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当中。
二、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在初中时已经接触过信息技术,对于信息都有了自己的理解,而且多数都已经会了不错的技术。但能独立的应用这些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才是高中生在信息素养方面应该关注的。他们平时的生活已经经常需要用到在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所以学习本课更应该得到提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信息来源的一般分类。学会根据需求选择信息来源。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2.技能目标: 能根据实际工作中信息需求(数量、质量、形式、时效等),讨论获取信息的过程,和常用的高效的方法,总结一般规律。
能通过分析和比较,来区别有用信息和虚假信息,使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3.情感目标: 能根据问题确实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适合的方法获取信息。教学难点: 分析信息需求,判断信息的真伪。
五、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在我们所处的这个信息时代,获取有用的信息,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和工作必须拥有的技能之一。而要在信息的“海洋”里准确、高效地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并非易事!例如,我们从因特网上寻找与“信息”一词相关的内容,就可以搜索到至少几千万条。
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
同学们好,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说的是20世纪60年代大庆油田还是处于对外保密的时期,但是日本人通过一张照片判断出了大庆油田的具体情况,使得他们在石油开采设备招标的时候一举中标。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一张什么照片泄露了大庆油田的基本情况。
活动2【讲授】照片泄密案
这张照片是《中国画报》刊登表彰大庆油田炼油厂的画面。就是这样一张的照片泄露了大庆油田的基本信息,同学们看一看能不能从这张照片中找到大庆油田的基本信息。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仔细看看日本人是怎样发现大庆油田的情况的。观察照片,总结日本人得到的那些信息和得到信息的过程。引出今天的课程——获取信息的过程。
活动3【活动】自主学习
让学生仔细的阅读书本上的内容,完成导学案上基础部分的内容,让学生自学本节课的知识内容。然后通过讲解这些问题所包含的知识点,加深印象。
活动4【活动】合作学习
采用小组协作,每2人一个组,合作完成其中任何一个案例。教师在课堂中引导提示学生不明白的问题,让学生能够主动的获取想要的信息,感受信息获取的这个过程。
活动5【作业】课堂小练习
1、小王在校运动会现场拍摄了许多照片,其信息来源是()A、照相机 B、他人 C、媒体 D、事物本身
2、下列信息来源属于媒体类的是()A、网络
B、老师
C、同学
D、活动过程
3、获取信息的来源决定了信息的可靠程度,下列信息来源中哪一种来源获得的信息最可靠()。
A.报刊杂志 B.朋友、同学 C.亲自进行科学实验 D.因特网
4、小明决定采用上网的方式查找“巴西里约奥运会”中国获得的奖牌数量,这是获取信息过程中的()阶段
A、确定信息需求
B、确定信息来源 C、采集信息
D、保存信息
5、根据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的安排,刘晖要到社区采访,收集大家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并制作一份演示文稿作品。他应恰当选择的信息采集工具是()
A、数码相机、扫描仪、数码摄相机 B、数码相机、录音笔、调查表 C、普通相机、数码摄相机、录音笔 D、普通相机、扫描仪、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