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教学一般过程与方法
阅读教学一般过程与方法
一篇课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语言文字和思想感情是统一的。但在当前的一些阅读教学中,却把有机的整体机械地分割开来,只见部分不见整体。教词语就脱离全文的语言环境去抄解词;分段、分层不顾及课文内在的联系只从形式上去分段、分层,如此等等,其结果是把一篇有血有肉的文章解剖得支离破碎。
有的片面地强调整体阅读,将文章各个部分,不分轻重地串讲一遍,其结果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这两种倾向造成了阅读教学的单
一、片面、繁琐和低效。《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课文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
“课程标准为阅读教学设计指明了整体优化之路。阅读教学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正是辩证地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既强调了整体分解为部分,又强调了把部分综合为整体,使知识成为一个整体的结构,从而更好地促成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以提高阅读能力。
从整体观念出发,阅读教学的课堂结构一般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基本理清作者的思路。这一阶段是让学生初步的解课文写了什么。例如,教学《赶集》,首先让学生思考:作者围绕着《赶集》描写了哪些场面?人们的心情怎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比较容易地理出全文的思路:赶集的人多,个个喜气洋洋;赶集的车多,坐车的人美滋滋的;集市上热烘烘,景象繁荣,赶集的人们的心情是喜悦的。这样就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认识。
第二阶段:细读课文,在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认识之后,抓重点,理解关键词、句、段。这一阶段是让学生了解文章是怎样写的。由于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认识,就可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上下文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的训练,从而使学生做到更准确地理解。由于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认识,就可以从段与段、段与篇的内在联系上对学生进行段的训练,使学生不只是从表面的形式上认识段,而是从全篇的内在联系上认识段。这样,无论是分段,还是概括段意,都会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还以《赶集》为例,在学生初步明晰了课文的思路,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之后,再学习第一段,使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把人们的喜悦心情描绘出来的。由于有了“喜洋洋”这种特定的语言环境,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从老汉衔着旱烟管的“衔”字想象出老汉双手背后,脸上光滋滋,走起来兴冲冲的神态;从拄着拐仗而走起路来“挺松爽”想到人逢喜事精神爽;从壮年男子跑得热了的“热”字,看到小伙子们的兴致勃勃;从“插朵菊花”的年轻妇女想到她们有说有笑,喜气洋洋的情景。由于从“整体”出发,对“部分”的理解也就深化了。学生从“衔”、“松爽”、“热”、“菊花”等词语中体味到了翻身农民的喜悦。
第三阶段:深读课文。第一阶段是在“部分”的深入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再回到整体上来,是对课文理解的升华阶段。所谓升华就是把文章的形、神、情、理融为一体,使站在桥这边的读者与站在桥那边的作者,通过了语言文字这道桥梁而会面,“不但全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相契合”,从而做到深刻、全面地理解课文,领会课文中体现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完整准确地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与此同时引导学生站在高处总观全文,对全文进行鉴赏、品味、评价,这样就解决了一个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再以《赶集》为例,在对每段深入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抓装料想四年以前的集市该不会有这些东西吧”这句意味深长的结尾,引导学生将四年以的的集市与今天的集市比较,学生就会自然地认识到新中国好,翻身农民的生活步步高这一中心思想。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品昧那“像赴什么宴会”似的男女老少;坐在车上“那么一颠一荡地按着韵律前进”的人们;那“一番热烘烘的景象”的集市,就会“语语悟其神”,透过那朴素的描绘,体味到翻身农民的喜悦心情,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整体--部分--整体”的讲解课文的方法,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但是要遵循以下三条规律:
1.要符合学生的认识事物的规律。大致了解它是什么,然后再深入局部,最后又返回整体,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在更高的层次上形成更深刻的认识。根据这个规律,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一般经过“整体感知--局部深化--整体升华”三个阶段。
2.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综合起来。在指导学生学习一篇课文时必须注意,分析是从整体出发的分析,而不是不顾及整体的支解;综合必须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而不是脱离了各个局部的综合。
3.要符合阅读认识过程的规律。由思想内容到语言形式的过程。“整体--部分--整体”的第一个“整体”,是解决文章写什么的问题。这是一个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的过程。“部分”是解决文章是怎样写的问题,这是从思想内容回到语言形式的过程,也就是体味这样的思想内容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形式表达的过程。第二个“整体”是解决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这是将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地去理解、体味、鉴赏课文的过程,使形式与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
“整体--部分--整体”的讲读课文的方法只是一般的方法,不是唯一的方法。我们不能把它看成僵死的模式,生搬硬套。
第二篇:“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理解与设计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理解与设计指误
主讲人:孙向军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设计,理解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0014-03 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之一是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明确提出。按照新课程理念,“过程与方法”不仅是中学历史教与学双方的手段,更是教与学,特别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对这一目标的设置和理解认识,存在一些争议,目前,可能会影响和制约新课程若干新理念的贯彻与落实。
近年来,笔者有机会参加了几次新课程下的中学教师说课、授课竞赛和观摩,并拜读了一些教师的新课程教学设计。在这些教学设计中,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和设计,角度各异、提法不一,存在诸多倾向。现将所听、所见几种理解设计问题筛选归类,扼要分析如下,供同仁思考。
一、以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方法,代替学生学习、思维、参与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
这是在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与理解上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或倾向,按照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是课程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与预设,其实施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然而,在目前的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仍然存在着问题。即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行为主体与指向含混不清,或理解为纯粹的教师行为.或在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之间游移徘徊。表现在“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上,要么设计成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要么理解为教师为主的师生结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等等。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个角度和表述的问题,其实质还是反映了教学理念问题。
案例1: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高三旧课程的新设计)一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问题教学法,辅之以多媒体课件,并注重学法的指导。”这个设计,显然纯属教师“教法”的设计,基本没考虑“明清时期外交关系”主要内容的教学过程设计安排,未考虑怎样让学生体验、感知、学习,更未考虑引导学生运用什么方法来学习、体验和感知。
案例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本课以启发学生活动为主,辅之以讲授法。主要包括四个环节:①提供历史资料、营造历史情境;②学生阅读、欣赏、理解;③学生活动、再现历史;④学生感悟、教师评价。各环节均以学主为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这个设计主要也是在考虑老师如“何教”,“启发为主,辅之以讲授法”,明确地设计了教师的“教法”;后面的“四个环节”,似乎设计出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思路,但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什么?看不出来。后的“均以学生为主”是“过程”的特点,还是什么?不明确。“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用什么内容?训练什么方法?培养哪类“历史思维”?都显得空泛,不得要领。
二、以“能力”代替“方法”(或能力与方法混淆)
能力与方法,是认知心理学中相关联的两个基本范畴。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能力是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通常也叫智力。新课程下的历史学科的“能力”(合学科技能),如历史观察能力与历史想象能力、搜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批判推理与创新的思维能力、综合与应用能力等。
方法,泛指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途径、程序等,在认知心理学上的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方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学习目的、掌握学习内容而采取的手段、途径以及学习所应遵循的一些操作性原则、环节。狭义的方法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采取的具体活动措施与策略。包括记忆、思维、听说、阅读、观察、练习、写作、实验、参观、表演、欣赏、研究、总结、评论、创作、讨论、访问、调查、游戏、收集资料、制作图表、社会活动等。
通过具体的方法,可以训练、培养、形成一定的能力。两者在某些方面有相关之处,但并非等同的,不能简单混为一体。
案例1:七年级“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丝绸之路的教学(教的角度),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通过对丝绸之路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显然,这也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设计“过程与方法”,“三个通过”“三个培养”,都是指的老师。假如“三个通过”是教与学的“过程”设计,那么“三个培养”(“培养”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应该表述为学生为主体的“学会”之类为好),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应是能力,当然最好能进一步明确是什么样的读图识图方法、怎样的具体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案例2:初中“大变革时代”的“过程与方法”设计为:“引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及其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利用都江堰模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评价李冰、商鞅,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这个设计主要是要通过商鞅变法、都江堰工程等重要史实的教学过程,引导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引用“两个主义”的理论引导训练学生相应的学习观察历史事物的方法,虽然显得过大些,但设计还算贴谱,然而,这里应该表述为“方法”,而不是“能力”。
在一般的课时教学目标中,按照三个维度的划分,“能力目标”应该在第一维度中结合重点“知识”学习目标的要求,进行的设计处理,在这里再作设计处理,难免重复。当然笔者所见,有一部分教师的目标设计,有意无意地在第一维度中,只设计“知识目标”没有能力目标”,而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又有意无意地添加了“能力”目标。这样设计是否恰当,可以再讨论。但问题是,不能简单地以“能力目标”置换或取代“方法目标”。否则,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就在无意中被阉割和架空了。
三、方法”设计的泛化、笼统化(旧标的无效)
在“方法”目标设计中,有的设计,思考的角度、方法的设计,也还算合适,但是,“方法”不具体,可操作性欠缺,失于笼统、空泛,很难想象其能否落实和实际教学如何。
案例l:某教师在设计历史必修(Ⅲ)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百家争鸣”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设计是: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法,以及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显然,这个设计在教学实施中,是没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的。因为,这只是一种泛泛的学习方法要求,本节课究竟如何落实、如何体现,根本没有涉及。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属于无效的。另一个设计:“根据自己的探究主题,有侧重地收集关于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及百家争鸣的资料,并加以选择和分析,构建论据,提出并阐释自己的见解。”这一设计尽管不够完善,但是它至少在具体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体现的比较好,因而是比较可行的,也容易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案例2:高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 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为:“通过感性认识,积累历史知识,理解历史和现实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论结合,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空洞设计。前一点,可以理解为是“过程”的思考与设计,后两点应该是“方法”的设计。三点都属
于“放之四海”皆可通用的“过程与方法”。姑且不论其“过程”设计是否贴切,即便将就着成立,也还有一个通过本节课学习“积累”什么重要知识,对什么主要内容“感性认识”,“理解”什么“历史和现实问题”的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是新课程对学生学习方式提出的很突出的总体要求,具体在本节课中怎样实施?学生“自主学习”什么内容?“合作探究”哪些问题?都须明确设计安排。“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论结合”也须结合本课内容实际而设计实施。是使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具体理论观点,分析理解本课中的哪些问题?这都需要具体明确,否则难脱空泛。顺便说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方法要求,既是新课程的方法要求,也是老课程一直强调的。在新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并能恰当运用之,分析理解重要历史事物、历史问题,是毫无疑义的。但笔者所闻所见,在诸多教学设计上,往往 流于空洞、形式。
四、过程与方法设计上的残缺
曾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设计考虑到了过程,但方法不知所云;有的设计明确了方法及指导方法的思路,但却没有过程,看不出方法是在怎样的教学内容情境下贯彻落实的。笔者所听说课、所看教学设计,漏掉方法的有,更多的是缺失了“过程”,而孤立地思考、设计方法。
案例1:“教师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呈现历史材料创设情境,循循善诱,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通过阅读、讨论、体验感悟历史。”(强调教;有过程,方法不明确)这个设计,除去教师行为主体的痕迹之外,“过程”设计尚能看出,但在这个过程
中,引导学生主体学习的方法残缺,前一要点基本看不出方法,后一要点的“阅读、讨论、体验”则失去“过程”的依托,“阅读、讨论、体验”的“方法”也有失笼统,缺少针对性。
只有孤立的方法目标,缺漏了必要的、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设计,方法就失去了依托,也就无法落实,无法变成学生自己的能力。
从心理学意义上考量,“过程与方法”理应贯穿于“知识与能力”培养、“情态价值观”渗透的整体过程中,三者是不应截然分开单独实施的。退一步而言,仅“过程与方法”二者,又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不可能只留用一个,而有意无意地 抛弃,舍掉另一个。
五、求全贪多、缺少选择
考虑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实效性,一节课能围绕主要、重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两个有针对性的、适用的学习方法,基本就可以了。有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可能适合多种方法的设计引导,但也应有所选择、择其要者,不能凡适合的,不分轻重缓急,一律拿来设计使用。
案例l:必修I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过程与方法”设计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方法获取知识;从对‘始皇帝’和‘皇权至上’的学习中,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掌握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绘制‘中央官制’示意图,学会构建知识体系;讨论‘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方法。”
这里涉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方法、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评价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等。或许这是由于高中新课程开始阶段的课时教学设计,需要指导、训练学生了解和掌握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很多,而且也都是必要的,因而有“贪多”“求全”的倾向,也许这属于个例,尚可实施,但在一般的情况下,课时“方法”的思考设计还是以适合、适量为原则,须有所筛选,择其要者,以确保其有效贯彻落实。
【作者简介】陈光裕,男,1955年生,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第三篇:论史料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论史料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熊冰玉
温州大学硕士研究生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摘要:近年来,史料教学兴起,引起了中学历史教学、考试等层面的颇多研究和探索应用。史料教学是唯历史教育所用的教学方法,具有明显的专业特质,即运用史料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史料教学作为运用史料解决教学中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分为发现问题、分析材料、自撰成果、开放评价四个步骤。关键词:史料教学、过程与方法
在1989年的历史高考试卷中,首次出现了史料解析题型,虽然这种新题型仅仅占有4分,但这预示着考试模型的新动态。果然,1990年史料解析题升值为10分,“而且灵活性和区分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1),这无疑会引起历史教师的高度重视。
十多年过去了,当初在质疑声中的史料解析题早已发展成为学界提倡的史料教学,并成为新课程改革中实现三维目标强劲的马达。目前教育部公布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史料教学有明确规定:“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那么,如何进行史料教学,这是一个长期交流的问题。本文从史料谈起,再对史料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行文论述,不当之处,敬期方家言教。
一、史料与史料教学
关于史料的定义,说法不一。早期的定义中,趋同于将史料分为直接史料、间接史料。对史料的理解有两个特点,一是强调过去性,二是多限于狭义,将史料等同于文字资料:在梁启超看来,“史料可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直接的史料者,其史料当该史迹发生时或其稍后时即已成立”,“间接史料者------其书中所叙史迹发生时代之距离,或远至百年千年,彼所述者以所见之直接史料为蓝本”(2);再有,傅斯年指出“史料在一种意义上大致可以分做两类:
一、直接的史料;
二、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是省略或转写的,是间接的史料”(3)。
随着历史研究视野的扩大,对史料的定义又有了新的看法,赵吉惠说:“史料,即构成历史的材料,举凡人类活动的遗迹、遗存,都可称为史料。”(4)。由此,史料的范围则置于宽泛的视野当中,不仅包括各种各样的事实材料,如历史文献、遗迹器物、口述材料等,也包括了各种理论材料,如史学理论观点、研究动态、研究成果等,甚至可以将通俗历史读物列入“史料”之中。
那么,《三国演义》是史料吗?在史料教学中,强调史料必须有针对某一特定历史事实的性质,这是为了防止滥用“一切皆史”的术语,将“史料”的范围无限扩大。所谓“一切皆史”的观念,只能理解成“一切材料都可以作为研究该材料的制作者(或使用者)的史料”,而不能理解成“一切材料都是它所讲述的历史事实的史料”,否则就没有了“史料”与“非史料”的界限(5)。因此,《三国演义》不是研究三国历史的史料,但是可以作为研究罗贯中思想和中国小说史的史料。就事论事是史料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在史料教学中,选择正确的史料是关键。
二、史料教学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更力图于转变旧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过程与方法”是指为了实现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所采用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6)。“‘过程’是指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在体验、活动、探究中进行学习;‘方法’是掌握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与策略,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造,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有效监控”(7)。
史料是史学研究的传统方法,也是教学新方法。当下,历史课堂正处在由老师教一样的历史向学生发现不同的历史的过程转变中,而这个转变有赖于史料教学。在史料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探究能力等素养,学生掌握研究历史的方法是他们深入学习的基础,也是独立解决问题的归宿。史料教学作为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分为发现问题、分析材料、自撰成果、开放评价四个步骤。
(一)发现问题
是否每堂历史课都运用史料教学?什么情况下运用史料教学?这是一个必须明确的问题。以下情况运用史料教学,可以让历史课生动而富有思想。一是教师发现问题,当某一课内容繁杂、概念论断多、文字枯燥,使得教学的难度增大时,史料则给予教师充分的发挥空间,这时史料教学成为教师的制胜法宝;另一种情况是,学生发现问题,当历史与学生原有认识发生冲突的时候,或者对某个历史一无所知的时候,史料成为论证观点和获得信息的有力助手。发现问题,这是史料教学的起点。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3中,第一单元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下设四课,涉及百家争鸣、独尊儒术、宋明理学、明清新儒等方面,内容复杂,在于其思想的背景、人物、传承和影响十分多元,因此教学具有一定难度。课程标准对本单元提出的学习要点有四点,第一,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第二,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第三,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第四,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单元学习建议有两点,一是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二是分析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出现的历史背景。
其中宋明理学比较枯燥乏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运用史料教学的方法,对理学家的经典著作进行泛读,引导学生发现这时期儒学的变化,重点是让学生根据史料进行评价,则会调动学生的思维,将枯燥的史料变成学生个人的看法。
此外,学生预习课本后,会浮现一系列问题,比如,百家为什么要争鸣?什么是“正统”? 李贽的思想是如何反应当时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还有哪些表现?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史料教学的内容,也是从不同角度达到了课程的目标。
(二)分析史料
分析史料的一个前提是得到史料,梁启超认为得到史料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用“文字记录以外”的方法,一种是用“文字记录”的方法,其实这也是史料的两种呈现形式。就中学史料教学而言,所要解决的问题多是直线型的问题,以分析事件因果、背景、影响、人物关系和名词概念为主,也就是说,收集史料不是特别难的事情,但是鉴别这些史料才是难事。“史料以求真为尚,真之反面有二;一曰误,二曰伪。正误辨伪,是谓鉴别。”(8)接下来就是对史料经行分析,在上文问题发现后,对于什么是“正统”的解答,学生可以先在互联网使用谷歌搜索“正统”,先大范围的了解这个词汇,关于正统的说法也有好几种,哪一种是书中所提到的正统呢?如果教师建议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学生去读韩愈的《原道》,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尧舜禹的意义和作者对佛、道的态度,必然有助于学生对正统的理解。
而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分析史料的过程则相对复杂。首先要鉴别史料的有效性,再着重分析史料与所要解决问题的契合度,从不同的史料中汲取信息,然后对比分析,这样往往能获得全面的信息;如果史料相互之间出现矛盾,那就需要继续收集分析史料,再得出一个综合性的论述或者阐述一个自己通过思考论证的结论。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问题能得以较好的解决,却是体现个人能动性的过程。无疑,分析史料的过程是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好时机,学生从中也能感觉到自己脑细胞的速度。
(三)自撰成果
历史既非科学,也非文学,但是要用科学的态度进行文学的叙述。由于历史的过去性,历史无法给现世呈现一个放之四海皆认可的定论,因为过去的一切无法全面地复制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历史,都经过时空的沙漏,有的失去的色,有的失去了香,需要自己的体会;同时,我们看到的历史,也经过了前人的修补,有的增加了味,有的增加了形,也是需要自己的辨别。那么真正的历史就是个人沿着历史性的方向,不断的重构一个趋向真实的历史。历史的常态是一种历史性的重构,这是一种动态,因时,因人,因事而不同,其中个人的主观性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但是,不能夸大历史的主观性而否定历史的客观性,对于一个要发挥主观去认知的客观历史,不可不谓客观是历史的一个重要目的,失去这个目的,历史就会走向唯心主义的泥潭。
史料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责任感的好方法,就是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经过分析史料和思考后,沿着历史性的方向重构一段历史,最后组织语言和观点撰写自己探究得到的历史,那么这个成果也是一段史料。但是这个让学生参与重构历史的伟大活动,却是史料教学关键目的。在过去,学生学习历史,多只是旁观者的角度人云亦云;其实,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记录者和研究者,历史的话语权在每个人手中,而学生经历这样重构历史的过程,不但能够体会史识、史德、史才的重要性,同时,在撰写成果的时候,更能端正对待历史的态度。
(四)开放评价
教师对学生学业评价,多从认知、技能、情感三方面出发,分为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在过去,评价范围仅限于试卷、作业和日常行为操守,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史料教学中,必须运用开放的评价方式,全面细微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发现问题的阶段,进行诊断性评价,了解学生目前的知识储备情况和认知水平。在分析问题和成果自撰的阶段,运用过程性评价,给处于茫然中的学生以明确的指导,能提高学生收集、鉴别史料的效率,有利于思路的清晰和问题的明朗,最终学生尝试用文字组织史料进行论述。最后,再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结果性评价,需要作为评价标准的项目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史料的有效性,收集的范围,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兴趣的维持,对历史的感悟等。这样的评价不是用一个分数去说明学生的成绩优劣,意义在于让学生感受自己和历史的距离是怎样的。
史料教学是一种运用史料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对实现三维目标有重要意义,能培养师生的更丰富更准确的信息素养和更高级更敏锐的历史思维,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趋势。
注释:
1:晋松,史料解析题与高中文科复习课的史料教学[z].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方法[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第78页.3: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第3页。4:赵吉惠,历史学方法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第38页.5:张连生,重新审视“史料"的定义问题[J],历史学研究新发现,河北学刊,2007年2期。6:陈志刚,也谈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问题——与李惠军老师商榷[z]。7:杨钦芬,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解读与整合策略[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7期。8: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方法[z],上海古籍出版社,第69页,2006。
第四篇:理解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理解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设计就是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校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一般包括:前期分析(即对学习需要、学校内容、学习者、和学习环境进行分析),确定目标,制定策略,选择媒体或资源,试行方案,评价和修改等过程。
一、学校需要分析
学校需要分析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社会等对学习者的要求,分析学习者的现有水平与所应达到的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从而为确定学习目标等提供依据。一般认为,这一环节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的基本环节,并将影响后续环节。
二、学习内容分析
对学校内容进行分析就是分析学生该学习什么和怎么学,通常可以根据学习内容中哥知识点的关系,分别采用归类分析、层级分析、图示分析等分析方法,也可以从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出发,采用信息加工分析方法,将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时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所有操作过程揭示出来。
三、学习者分析
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学习者常常会在认知风格等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会越来越强,并逐渐达到稳定。如果在低年级阶段就要求学习者具备较高的决策和问题解决水平,不仅违背了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同时也容易使学习者对学习产生畏惧。
四、学习环境分析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学习环境的差异,保证设计出的方案能够流行。
五、确定学习目标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当强调以目标为中心,各环节的安排需要围绕目标来进行。学习目标也是评价学习效果的基本依据。根据我国新课程标准目标编写需要考虑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车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从过去的重知识到重视能力,从重视结果到重视过程,从重视知识到重视情感。在目标编制过程中,我们应当尽量考虑这三个维度。
六、设计教学策略
在确定了具体的目标和学习内容后,还需考虑如何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这些内容,达成学习目标,这就需要巧妙的运用教学策略,确定是教师授导为主,还是学习者探究为主。
七、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
选择和利用好教学媒体或资源首先要分析所选用教学媒体能否达到教学的目标,而不是考虑媒体的先进性。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首先要依据教学目标,每个知识点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常需要使用不同的媒体去传递教学信息。媒体的选择要实用,能够完成教学目标,使课堂最优化。
其次要依据教学内容。因为各门学科的性质不同,适用的教学媒体有所区别;同一学科内各章节内容不同,对教学媒体的使用也有不同要求。教学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再次教学媒体的选用要适合教育对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选用教学媒体时必须顾及他们的年龄特征。
最后教学媒体的选用要符合教学条件。教学中能否选用某种媒体,还要看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其中包括资源状况,经济能力、师生技能、使用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同样的教学媒体不同的人使用效果是不一样的。不能把教学媒体看作是优化教学的唯一手段。
八、学习效果评价
评价学习效果不应仅仅看学习活动的最终结果,还需要考虑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但又要避免滑向只重视过程而忽视结果的另一类极端。目前运用学习档案袋来支持学习评价的方式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教学设计就是把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侧重于在问题求解中寻求方案并作出决策。它不是发现客观存在的、不为人知的教学规律,而是要运用已知的教学规律去创造性的解决新的教学问题。
第五篇: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
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上可以看出,教学设计过程包括很多环节,涉及到诸多要素,其中目标、学生、策略和评价是构成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要素。问题一
一个完整的教案包括什么?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要以目标为核心
在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中,目的的设计是为了优化实现预期的目标,因此在看到备课题材时必须明确“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你接下来设计的师生的活动、教学的流程,媒体的设计与选择、教学策略的确定及其应用,都要围绕实现教学目标来进行,又都要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问题二:
备课目标的要求是什么?
普通的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行为与创新
■课时安排
■教学方法与手段
信息技术的学习可以采取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主题活动等形式,选取体验学习、模仿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实验学习、设计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方式进行个人的、小组的、集体的以及多种形式相互融合的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导向以策略为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其行为和情感变化反映出来,学习最终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因此教学设计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分析,在分析学习者一般学习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学生需求、初始能力、接受能力、个别差异等,对学习的外部环境与刺激及其内部学习过程发生和进行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加以统筹分析,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学情
教学策略是指在具体条件下,为实现预期目标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也就是在明确“要到哪里去”后,解决“怎么到哪里去”的问题。教学策略包括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和教学资源管理策略三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结构程序策划、教学媒体材料设计与开发等,均属于教学策略的范畴。在教学设计视野中,教学策略是教学过程的综合解决方案,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必须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
教学设计要以反馈评价为调控
反馈评价是系统科学的重要方法。“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系统只有不断地更新完善,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教学评价就是将学生的反应输出状态与预期目标相比较,看看“有没有到那里去”。它通过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科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教学反馈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从而获得对教学设计方案和实施过程进行修改的信息,以使教学更加趋于完善。
需要注意的是,将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分解为诸多要素是为了便于深入地分析、理解和掌握。在实际工作中,应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保证“目标、学生、策略、评价”教学设计四大基本要素的一致性,使其相辅相成,产生1+1›2的整体效应。同时也需注意到教学系统是开放的,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许多涉及的因素是变化的,教学设计工作应在科学的基础上灵活、创造性地进行。
问题三
教学流程有哪几个大的环节组成?
1、课前准备
2、导入
3、主题探究
新授
4、练习
强化巩固 注意评价
5、总结拓展
教学环节
一、课前准备
什么是“课前准备”呢?说起来好象每一位老师都能谈出几点来,但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课前准备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
传统观点把课前准备叫做“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媒体„..现在,“备课”一词已经被一个新的概念所代替,它就是“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感的生命过程,对这样的一个过程,“备课”就显得比较简单,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既是一个复杂的物质准备又是一个理想的心理预期。
一提起教学设计,自然就要想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文本化,是用文本形式展示的教学蓝图。所以,教案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
1、对老师来说,教案的内容是有用的,切忌走形式。
2、体现不同的教学内容的特点、自己的风格
3、教案中体现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积极互动的。
4、在重视“预设”的同时重视“呈现”。预设越完美,给呈现留的余地就越少,要适当设计“留白”,给学生自由发展让出空间。
在教学设计理论中,对课堂教学的过程的认识是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一个“物理”系统(传统的观念),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一个复杂个“生命系统”。传统的教学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线性的渐进过程,把教师的教学要素视为决定性因素,把教学过程视为刚性的过程,以追求教学“效率”为原则。在这重观点中是不具备成长的观念的。新的教学观点认为,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发展变化难以预料,具有不确定性,教学设计应该不应是完全预测的、精确的、而应是一般的、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的话语,进行师生交流,这样,必然导致教学过程的不确定状态。教学设计应该是宽松的、灵活的、多少带有不确定方式,以容纳和利用意外事件,使学生获得深刻的理解。教师应当在学生的挑战(质疑、不解、发问„„)中使教学计划不断生成和实现。
二、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与该课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新课的开端,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
一般来说,导入新课,设计导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导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要硬加上去,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教学伊使的导语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必要而有机的部分。
2、符合教学内容。
3、从学生是实际出发。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体现。因而导语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不要用过深的教学内容作为引语,否则学生无法接受。
4、从课型的需要入手。导语的设计要因课型的不同而不同。新授课要注意温故而知新,架桥铺路;讲授课要注意前后照应,承上启下;复习课要注意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5、导语要短小精悍。一般来说两三分钟就要转入正题,时间过长容易喧宾夺主。
6、形式要多种多样。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些基本导入的方法。
1、由问题导入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章节教学之始,教师可以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本课学习目标研究主题。
2、由科学故事导入
3、由诗句、谚语、俗语导入
4、由学生身边实例导入
5、由社会热点导入
6、由多媒体演示导入
三、主题探究
课堂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是主题探究。“主题”指课堂教学的主题,“探究”指师生对本课主题的学习和研究。传统的教学把这个环节称作“讲授新课”。
新课堂的主题探究环节的处理方法百花齐放,不拘一格。但新的主题探究的核心特点是“探究”,而不是“接受”,转变教师教的方式,转变学生学的方式,是这一教学环节的核心问题。“主题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这一环节实施得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如何进行这个环节的教学?恐怕一百个老师就有一百种看法。但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存在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但是,课堂教学确实有好坏之分别,我们不能固定一种进行“主题探究”的模式,但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主题探究”环节的优劣。
(一)、正确处理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巧妙的设置结合点
一堂课,无论讲授什么内容,不论采取哪种教学模式,都要遇到以下几对基本矛盾。
1、接受间接知识与亲历经验的矛盾
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快速接受间接知识的环境和路径。间接接受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主题探究的主要形式。但是,不能因为强调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接受间接知识,进而否认学生在探究中“亲历”的重要性。亲历才能使一个人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体验获得知识的艰辛,才能实现立体收获,既收获知识,有享受了过程教育,体验了学习中成功的愉悦。
2、教师作用与学生作用的矛盾
教师是课堂教学、主题探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引领者,教师的作用是毋庸质疑的。学生是课堂教学、主题探究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跟进者,没有学生的作用同样没有教学的发生。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会使学生陷入被动,产生消极;过分强调学生的作用,就会使教学无序、低效。
3、学习目标的共性与个性的矛盾。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强调学习目标的一致,强调主题的共性,但共性包含在个性之中,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共性。没有学生的个别学习也就没有班级教学的总体收获。这就是班级教学中“收”与“放”的关系。不收,共同学习就很难维持,不放,学生个人学习的积极性就不会被充分的调动。
上述矛盾几乎充斥着每一节课。因此,我们不能为了提倡探究学习,就 否认讲授学习,即便是在以探究为主的课堂里;也不能在承认讲授作用的时候,有意无意的拒绝探究的方法,即便是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中。“过犹不及”,这是一个基本理念。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艺术,就在于一定条件下确定好矛盾双方的结合点。结合点找得准,课堂教学就能和谐进行,这样的课就是一堂好课。
(二)、学生的参与度是评价课堂教学效率不可忽视的指标
按照新课程的主张,教师与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教材是教学的客体。因为教师的引导地位和成人优势,教师参与教学活动是不成问题的。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过度参与会抑制、排挤学生的参与程度。因此,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是课堂教学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个别教学、小组学习、动手做、自主探究等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策略和方法。在传统教学定势还十分牢固的今天,在知识考试垄断评价世界的今天,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参与。
四、强化巩固
强化巩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巩固一般发生在主题探究之后。课有课的巩固,单元有单元的巩固。巩固的目的就是强化。但是强化不只发生在巩固阶段,强化往往与主题探究交替进行。那么如何搞好这个环节呢?
1、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巩固
理解知识是巩固知识的基础。要使学生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首先在传授时要使学生深刻理解,留下极深的印象。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理解知识和巩固、记忆知识联系起来。强调理解记忆,并不否定在教学中还应要求学生对一些知识做机械记忆。例如,英文字母,古诗词等。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复习是巩固知识的主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好复习,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复习与记忆的任务,力求具体、明确;要安排好复习的时间,及时进行;要注意复习方法的多样化,运用提问、讲授、作业、实验等各种方法进行复习。要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学会通过整理编排知识、写成提纲、口诀帮助记忆。
3、提倡积极的强化巩固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变式教学来巩固,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扩大加深原有知识和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与实际来巩固,还可以采取变更学习的组织形式来巩固。这些方法与简单的复习相比较,是一种跟为积极的巩固,这个要求学生在巩固中前进!
五、总结拓展
老师们认为什么样的课堂总结是好的呢?“学生带着问好来,带着句好走”,所有的问题都得到圆满的解答,这样的一堂是我们曾经拍手叫好的。可是,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不能过于关注学生的认知,不能忽视学生情感,如果过于关注学生的达成,将会忽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带着问号来,带着问号走。好的课堂总结,既能使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得到升华和总结,也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拓展新的道路。
(一)、课堂总结的意义
1、对所讲授的知识加以总结、整理
2、深化概念、规律、反馈信息
3、设下伏笔,活跃思维,为后续教学服务
(二)、总结拓展的方法
1、画龙点睛法
老师在结束时,把精彩的片段或关键问题,或重要的方法加以精辟的概述,或设计成能发人深思的问题,能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升华。
2、置疑法
老在学生顺着自己思维走,准备结束新课的学习时,突然设置疑问,使趋于平静的课堂再起波澜。这种置疑也可以延伸到课外。
3、求异法
在课堂结束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前后联系,将一些有共同特点的内容的相异点列出来,进行分析对照。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加深认识。
4、衔接法
为了下节课的顺利进行,老师通常在结束一堂课时,向学生提出预习新课的要求
5、启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