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乒乓球的技巧 乒乓球教学的一般过程

时间:2019-05-15 06:06: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打乒乓球的技巧 乒乓球教学的一般过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打乒乓球的技巧 乒乓球教学的一般过程》。

第一篇:打乒乓球的技巧 乒乓球教学的一般过程

打乒乓球的技巧 乒乓球教学的一般过程

1、用重心控制球

用重心控制球即打球主要是全身发力,不是单纯靠手臂,利用腿,腰等身体部位的动作集中发力击球,表现出来就是身体的重心控制有用身体重心拉球、打球并送出的感觉,有用自己身体重心压住来球并送出的感觉。反冲时,也要用重心来控制球只有前臂和手腕动作,没有用重心来调节弧线,经常压不住球或回球质量不高。提前判断来球的落点及旋转,晚了就来不及做动作,被迫只用前臂和手腕击球,另外动作不要大,因为如果来球旋转稍强的话,落台后弹起来很快,不好找点。

2、用“迎”的手法把球拉得更爆

用“迎”的手法把球拉得更爆要让弧圈球暴力,应尽量采用主动迎球的手法。要有这个“迎”的意识,即一身体要迎前,二步法要迎前,三手法也要迎前。向前的基础力量的产生的问题,就是要向前拉住球。这个力要靠向前的重心交换来完成。

3、“照着来球收小臂”

“照着来球收小臂” 手臂不往回拿,而是尽量迎前往前扫,它自己不能往前了会自己回来,你不用操心,往回拿就没劲了。

4、业余横板横板的反手没有想象的那样好

业余横板横板的反手没有想象的那样好 业余横板的问题确实是集中在反手和中路。反手是横板的特长,但很多业余的没有开发好,结果成了弱点,以至于敌不过直板的推挡。还有,我觉得很多横板战位离台过近,影响了正、反手的转换。其实也是由于站位远了反手的问题。所以练好反手是打好横板的关键,而肘的控制相当重要。得反手者得天下。横板反手一定要敢于主动加力抢先加力。

5、为“身前击球”而做引拍

为“身前击球”而做引拍身前击球是指在身体的重心--肚脐前方击球后。练习基本功球时,一定要有节奏 练习基本功球时,一定要有节奏对方过来的球,回击时要以基本相同的速度回击,双方才能有节奏的练下去,而且不累,这样才能提高手感。

6、身体重心一定要低

身体重心一定要低身体重心一定要低,这样打球才稳。反手位侧身时,身体更要低,才能打的准。但注意要活用,当中近台拉前冲时重心不要压得太低,否则导致引拍太低,拉球压不住弧线,易出界。

7、击球时必须放松

击球时必须放松击球时,手臂必须放松,有用腰转动打球的感觉。打球要有击打(快攻)的感觉,不是摩擦。要主动去击打球,不要被动的让球来顶你的球板。腰部要放松,不要紧张,否则看起来是直着腰板打球。其实,整个打球过程中,只有击球的瞬间是紧张的。

8、协调用力是基础,向前用力是指导,用力支点是关键,用力方法是技巧 协调用力是基础 ——腿、跨、手必须同时同方向动作

向前用力是指导 ——腿、腰、手都必须首先向前用力作用于球,在此前提下向其他方向调节

用力支点是关键 ——近网球瞬间支点在腕关节,近台球瞬间支点在肘关节,离台球瞬间支点在持拍手一侧的髋关节!

用力方法是技巧 ——根据来球和自己的战术目的,可以采取加力,借力、合力、摩擦、弹击等不同方法

9、鞭打式发力

所谓鞭打式发力是以腰跨作为向前发力的一个支撑点,在击球一瞬间,腿部撑住腰跨,有肉眼看不见的一个暂停,形成一个稳固的支撑点,使手臂得以发力更优化。拉弧圈必须用手腕,现在的弧圈是撞击和摩擦的组合,手腕触球的弹击成分多,摩擦成分少,这个球就比较爆。反之球就比较转!手腕动作要强调力量从食指中指传递到拍子的击球部位,而不是从手掌心传递,食指和中指兼有控制方向的功能,为了控制低弧线因此也就出现手腕向里钩的现象。

10、多体会“打”和“磨”的比例

多体会“打”和“磨”的比例撞击球过多。可能当你前冲不冲时你会以为多向前撞击球即可弥补速度,这有点饮鸩止渴,其实撞击球过多易造成弧线不好,失误多;且因旋转不强,也使拉出的球前冲不强,特别是在近台以外。摩擦过多会导致球速满,力量小。

11、拉球时要先预判根据旋转拉球

拉球时要先预判根据旋转拉球拉球时不视来球旋转,就一种动作。有很多老球痞认为只要手感好啥球都可一样拉------当然不是说上下旋的区别,而是同种性质的旋转可不大考虑强弱。诚然,如果手感好时很多上诉情况都能上台,但这样拉过去的球质量显然要打折,并且大多数业余球手不可能象那帮老球痞那样一天到晚的泡在球馆里,要养成“盯球”意识,平常多留心来球旋转,比赛时就成习惯了

12、反手拨是横牌反手技术的基础

反手拨是横牌反手技术的基础基础打扎实了,攻、拉、弹、挑等就容易了,横拍要练好反手必须先练好拨。把拍子想象成你的手,吃住球扔出去的感觉!

13、球拍在发球时松些好,越用力时,挥拍越要下压 球拍在发球时松些好球拍在发球时松些好,灵活!而且有转动,手腕转动方向的平面与胳膊的直线垂直,击球后,要稍微“颠一下”身体,可以很好的放松同时回到标准准备动作。为了“颠一下”身体,击球瞬间脚后跟要抬起来。打球要有4个意识:盯球判断来球,移动脚步,击球,还原。

14、四分之一定律

四分之一定律开始练习正手攻球,要牢记个1/4,一是,手臂挥拍的轨迹是1/4圆,球拍摩擦球也是球的1/4,手臂挥拍放松至起始位置也是按原先的1/4圆弧--陆教练在球案上以端线为直径,中线与端线的交点为圆心,划一园弧,右半边的弧线就是手臂挥拍的下投影;然后面对墙,以自己的身高,作攻球的准备动作,以腰部高度划1横线,眉毛高度为最高点,划一圆弧,这是前面的投影。正手攻球,执拍右手拇指压拍,食指放松,中指顶拍,在划1/4圆弧过程中,拇指和中指有1/4圆弧的微调动作,击球上部1/4圆弧;同时前臂也要有1/4圆弧的旋转。

15、拉加转球时要“双腿”下蹲

拉加转球时要“双腿”下蹲下蹲时,先碎步侧身让开球的路子,然后“双腿”下蹲,而不是 “1腿弓,1腿蹬”,是身体稍微一侧,右肩放松下沉,快速蹬右腿!重心由右脚移到左脚时,右脚蹬地不要使身体有窜高的动作,应该感觉重心是平行移动。球拍要沿着球的下降轨迹引拍,当球下降到合适位置,再向上拉,这样不容易拉漏了!下旋的加转弧圈动作要领:调整位置侧身;双腿下蹲;胳膊放松;向上发力;收拍到耳朵。球要拉下降前期,先要调整步法和击球位置,引拍胳膊要伸直。

第二篇:理解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理解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设计就是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校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一般包括:前期分析(即对学习需要、学校内容、学习者、和学习环境进行分析),确定目标,制定策略,选择媒体或资源,试行方案,评价和修改等过程。

一、学校需要分析

学校需要分析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社会等对学习者的要求,分析学习者的现有水平与所应达到的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从而为确定学习目标等提供依据。一般认为,这一环节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的基本环节,并将影响后续环节。

二、学习内容分析

对学校内容进行分析就是分析学生该学习什么和怎么学,通常可以根据学习内容中哥知识点的关系,分别采用归类分析、层级分析、图示分析等分析方法,也可以从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出发,采用信息加工分析方法,将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时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所有操作过程揭示出来。

三、学习者分析

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学习者常常会在认知风格等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会越来越强,并逐渐达到稳定。如果在低年级阶段就要求学习者具备较高的决策和问题解决水平,不仅违背了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同时也容易使学习者对学习产生畏惧。

四、学习环境分析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学习环境的差异,保证设计出的方案能够流行。

五、确定学习目标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当强调以目标为中心,各环节的安排需要围绕目标来进行。学习目标也是评价学习效果的基本依据。根据我国新课程标准目标编写需要考虑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车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从过去的重知识到重视能力,从重视结果到重视过程,从重视知识到重视情感。在目标编制过程中,我们应当尽量考虑这三个维度。

六、设计教学策略

在确定了具体的目标和学习内容后,还需考虑如何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这些内容,达成学习目标,这就需要巧妙的运用教学策略,确定是教师授导为主,还是学习者探究为主。

七、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

选择和利用好教学媒体或资源首先要分析所选用教学媒体能否达到教学的目标,而不是考虑媒体的先进性。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首先要依据教学目标,每个知识点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常需要使用不同的媒体去传递教学信息。媒体的选择要实用,能够完成教学目标,使课堂最优化。

其次要依据教学内容。因为各门学科的性质不同,适用的教学媒体有所区别;同一学科内各章节内容不同,对教学媒体的使用也有不同要求。教学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再次教学媒体的选用要适合教育对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选用教学媒体时必须顾及他们的年龄特征。

最后教学媒体的选用要符合教学条件。教学中能否选用某种媒体,还要看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其中包括资源状况,经济能力、师生技能、使用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同样的教学媒体不同的人使用效果是不一样的。不能把教学媒体看作是优化教学的唯一手段。

八、学习效果评价

评价学习效果不应仅仅看学习活动的最终结果,还需要考虑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但又要避免滑向只重视过程而忽视结果的另一类极端。目前运用学习档案袋来支持学习评价的方式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教学设计就是把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侧重于在问题求解中寻求方案并作出决策。它不是发现客观存在的、不为人知的教学规律,而是要运用已知的教学规律去创造性的解决新的教学问题。

第三篇: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

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上可以看出,教学设计过程包括很多环节,涉及到诸多要素,其中目标、学生、策略和评价是构成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要素。问题一

一个完整的教案包括什么?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要以目标为核心

在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中,目的的设计是为了优化实现预期的目标,因此在看到备课题材时必须明确“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你接下来设计的师生的活动、教学的流程,媒体的设计与选择、教学策略的确定及其应用,都要围绕实现教学目标来进行,又都要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问题二:

 备课目标的要求是什么?

普通的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行为与创新

■课时安排

■教学方法与手段

信息技术的学习可以采取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主题活动等形式,选取体验学习、模仿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实验学习、设计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方式进行个人的、小组的、集体的以及多种形式相互融合的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导向以策略为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其行为和情感变化反映出来,学习最终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因此教学设计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分析,在分析学习者一般学习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学生需求、初始能力、接受能力、个别差异等,对学习的外部环境与刺激及其内部学习过程发生和进行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加以统筹分析,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学情

教学策略是指在具体条件下,为实现预期目标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也就是在明确“要到哪里去”后,解决“怎么到哪里去”的问题。教学策略包括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和教学资源管理策略三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结构程序策划、教学媒体材料设计与开发等,均属于教学策略的范畴。在教学设计视野中,教学策略是教学过程的综合解决方案,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必须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

教学设计要以反馈评价为调控

反馈评价是系统科学的重要方法。“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系统只有不断地更新完善,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教学评价就是将学生的反应输出状态与预期目标相比较,看看“有没有到那里去”。它通过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科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教学反馈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从而获得对教学设计方案和实施过程进行修改的信息,以使教学更加趋于完善。

需要注意的是,将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分解为诸多要素是为了便于深入地分析、理解和掌握。在实际工作中,应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保证“目标、学生、策略、评价”教学设计四大基本要素的一致性,使其相辅相成,产生1+1›2的整体效应。同时也需注意到教学系统是开放的,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许多涉及的因素是变化的,教学设计工作应在科学的基础上灵活、创造性地进行。

问题三

 教学流程有哪几个大的环节组成?

1、课前准备

2、导入

3、主题探究

新授

4、练习

强化巩固 注意评价

5、总结拓展

教学环节

一、课前准备

什么是“课前准备”呢?说起来好象每一位老师都能谈出几点来,但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课前准备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

传统观点把课前准备叫做“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媒体„..现在,“备课”一词已经被一个新的概念所代替,它就是“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感的生命过程,对这样的一个过程,“备课”就显得比较简单,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既是一个复杂的物质准备又是一个理想的心理预期。

一提起教学设计,自然就要想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文本化,是用文本形式展示的教学蓝图。所以,教案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

1、对老师来说,教案的内容是有用的,切忌走形式。

2、体现不同的教学内容的特点、自己的风格

3、教案中体现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积极互动的。

4、在重视“预设”的同时重视“呈现”。预设越完美,给呈现留的余地就越少,要适当设计“留白”,给学生自由发展让出空间。

在教学设计理论中,对课堂教学的过程的认识是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一个“物理”系统(传统的观念),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一个复杂个“生命系统”。传统的教学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线性的渐进过程,把教师的教学要素视为决定性因素,把教学过程视为刚性的过程,以追求教学“效率”为原则。在这重观点中是不具备成长的观念的。新的教学观点认为,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发展变化难以预料,具有不确定性,教学设计应该不应是完全预测的、精确的、而应是一般的、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的话语,进行师生交流,这样,必然导致教学过程的不确定状态。教学设计应该是宽松的、灵活的、多少带有不确定方式,以容纳和利用意外事件,使学生获得深刻的理解。教师应当在学生的挑战(质疑、不解、发问„„)中使教学计划不断生成和实现。

二、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与该课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新课的开端,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

一般来说,导入新课,设计导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导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要硬加上去,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教学伊使的导语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必要而有机的部分。

2、符合教学内容。

3、从学生是实际出发。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体现。因而导语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不要用过深的教学内容作为引语,否则学生无法接受。

4、从课型的需要入手。导语的设计要因课型的不同而不同。新授课要注意温故而知新,架桥铺路;讲授课要注意前后照应,承上启下;复习课要注意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5、导语要短小精悍。一般来说两三分钟就要转入正题,时间过长容易喧宾夺主。

6、形式要多种多样。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些基本导入的方法。

1、由问题导入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章节教学之始,教师可以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本课学习目标研究主题。

2、由科学故事导入

3、由诗句、谚语、俗语导入

4、由学生身边实例导入

5、由社会热点导入

6、由多媒体演示导入

三、主题探究

课堂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是主题探究。“主题”指课堂教学的主题,“探究”指师生对本课主题的学习和研究。传统的教学把这个环节称作“讲授新课”。

新课堂的主题探究环节的处理方法百花齐放,不拘一格。但新的主题探究的核心特点是“探究”,而不是“接受”,转变教师教的方式,转变学生学的方式,是这一教学环节的核心问题。“主题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这一环节实施得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如何进行这个环节的教学?恐怕一百个老师就有一百种看法。但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存在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但是,课堂教学确实有好坏之分别,我们不能固定一种进行“主题探究”的模式,但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主题探究”环节的优劣。

(一)、正确处理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巧妙的设置结合点

一堂课,无论讲授什么内容,不论采取哪种教学模式,都要遇到以下几对基本矛盾。

1、接受间接知识与亲历经验的矛盾

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快速接受间接知识的环境和路径。间接接受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主题探究的主要形式。但是,不能因为强调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接受间接知识,进而否认学生在探究中“亲历”的重要性。亲历才能使一个人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体验获得知识的艰辛,才能实现立体收获,既收获知识,有享受了过程教育,体验了学习中成功的愉悦。

2、教师作用与学生作用的矛盾

教师是课堂教学、主题探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引领者,教师的作用是毋庸质疑的。学生是课堂教学、主题探究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跟进者,没有学生的作用同样没有教学的发生。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会使学生陷入被动,产生消极;过分强调学生的作用,就会使教学无序、低效。

3、学习目标的共性与个性的矛盾。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强调学习目标的一致,强调主题的共性,但共性包含在个性之中,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共性。没有学生的个别学习也就没有班级教学的总体收获。这就是班级教学中“收”与“放”的关系。不收,共同学习就很难维持,不放,学生个人学习的积极性就不会被充分的调动。

上述矛盾几乎充斥着每一节课。因此,我们不能为了提倡探究学习,就 否认讲授学习,即便是在以探究为主的课堂里;也不能在承认讲授作用的时候,有意无意的拒绝探究的方法,即便是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中。“过犹不及”,这是一个基本理念。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艺术,就在于一定条件下确定好矛盾双方的结合点。结合点找得准,课堂教学就能和谐进行,这样的课就是一堂好课。

(二)、学生的参与度是评价课堂教学效率不可忽视的指标

按照新课程的主张,教师与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教材是教学的客体。因为教师的引导地位和成人优势,教师参与教学活动是不成问题的。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过度参与会抑制、排挤学生的参与程度。因此,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是课堂教学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个别教学、小组学习、动手做、自主探究等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策略和方法。在传统教学定势还十分牢固的今天,在知识考试垄断评价世界的今天,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参与。

四、强化巩固

强化巩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巩固一般发生在主题探究之后。课有课的巩固,单元有单元的巩固。巩固的目的就是强化。但是强化不只发生在巩固阶段,强化往往与主题探究交替进行。那么如何搞好这个环节呢?

1、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巩固

理解知识是巩固知识的基础。要使学生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首先在传授时要使学生深刻理解,留下极深的印象。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理解知识和巩固、记忆知识联系起来。强调理解记忆,并不否定在教学中还应要求学生对一些知识做机械记忆。例如,英文字母,古诗词等。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复习是巩固知识的主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好复习,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复习与记忆的任务,力求具体、明确;要安排好复习的时间,及时进行;要注意复习方法的多样化,运用提问、讲授、作业、实验等各种方法进行复习。要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学会通过整理编排知识、写成提纲、口诀帮助记忆。

3、提倡积极的强化巩固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变式教学来巩固,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扩大加深原有知识和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与实际来巩固,还可以采取变更学习的组织形式来巩固。这些方法与简单的复习相比较,是一种跟为积极的巩固,这个要求学生在巩固中前进!

五、总结拓展

老师们认为什么样的课堂总结是好的呢?“学生带着问好来,带着句好走”,所有的问题都得到圆满的解答,这样的一堂是我们曾经拍手叫好的。可是,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不能过于关注学生的认知,不能忽视学生情感,如果过于关注学生的达成,将会忽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带着问号来,带着问号走。好的课堂总结,既能使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得到升华和总结,也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拓展新的道路。

(一)、课堂总结的意义

1、对所讲授的知识加以总结、整理

2、深化概念、规律、反馈信息

3、设下伏笔,活跃思维,为后续教学服务

(二)、总结拓展的方法

1、画龙点睛法

老师在结束时,把精彩的片段或关键问题,或重要的方法加以精辟的概述,或设计成能发人深思的问题,能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升华。

2、置疑法

老在学生顺着自己思维走,准备结束新课的学习时,突然设置疑问,使趋于平静的课堂再起波澜。这种置疑也可以延伸到课外。

3、求异法

在课堂结束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前后联系,将一些有共同特点的内容的相异点列出来,进行分析对照。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加深认识。

4、衔接法

为了下节课的顺利进行,老师通常在结束一堂课时,向学生提出预习新课的要求

5、启迪法

第四篇:教学案例设计的一般过程

设计的一般过程(青岛九中刘涛)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设计的一般过程》是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的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江苏教育出版社)。本节内容与后继各章节(第四至第八章)形成总分关系,这一部分是一个整体论述,为深入学习后续章节作铺垫。通读教材,我觉得教材的编写非常严谨,尤其是顺序安排上,前后知识的衔接很科学。学生通过本章学习,体验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有助于设计活动的顺利开展,能理解遵循科学的设计一般过程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设计习惯,增强自身的技术素养。本节教学内容课本以便携式小凳的设计为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由于我们的学生全部来自青岛市区对于教材上的便携式小灯的案例不熟悉。我们根据教学参考书上的教学建议同时基于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用“多功能尺子”的案例代替了课本的案例。这样可以使学生置身于实际问题的情景中,从而获取具体而形象的认识,通过亲身参与设计过程的分析,从整体上了解、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形;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同时由于案例的设计可以产生多种方案,可以让学生理解设计过程是一个方案需要不断优化的过程。因此,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对制定设计方案的案例分析,在此过程中感受和经历设计的全过程。建议学时2课时。

二、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设计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且通过前面章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的学习,对于技术及设计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验,但是学生以前很少会有设计的意识和设计的理念。学生对于设计的过程还充满陌生感,同时也充满好奇感。因此如何通过本节的学习能从整体上给学生一个有关于设计的一般过程的认识是值得我们思考探究的。争取让学生能从整体的角度上系统的进行后续章节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分析 认知性学习目标:(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2)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多个方案。

2、技能性学习目标:(1)能够对设计的过程使用多种策略,如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批判和改进、逻辑推理思维等等。

3、情感、态度学习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设计来源于生活,是需求推动了设计的发展,需求是设计的原动力,很多优秀的产品设计方案就是在一些偶然的机会中被开发出来,因此要培养学生注意学生观察生活。多发现问题,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2)培养学生在设计活动中遵循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的积极性。

四、教学策略和媒体选择

本节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提出方案----解决过程----总结提升”的模式展开,以多功能尺子的设计为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把课本的知识点置于具体的情境当中,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能完成从生活体验到理性的分析的思维升华的过程。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协作精神。通过典型而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使学生回想和体会设计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回想----联想----猜想”的思维过程,将教学内容层层展开,使学生亲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资助观察、思考、分析、总结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中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知道设计的过程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方案,要拓展自己的想象空间进行多维思考,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不断的优化。媒体选择可以通过投影仪和实物展的方式。

五、教学过程

我们可以大致把设计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但这只是一个普通的一般过程,并非一成不变,我们在教给学生一种通常的方法的时候也要告诉学生过程的可变性,不要束缚住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一课时

(一)、发现和明确问题:

[简单案例分析] 电话的变化、汽车的发展史 回答问题:设计从何而来,设计因何发展。

学生回答:设计来源于生活,设计因需求而发展。[教师引入]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从本质上讲,设计是一个问题的求解过程。它从问题出发,并围绕问题展开各项活动。下面我们来逐步展开学习设计的一般过程。电话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呢?人的需求是会随着技术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其实我们除了可以从无到有的创造新产品外,对熟悉的工具或用品都可以提出新的要求,并重新设计。

[案例]我们每天都用的笔的最新功能比如u盘的功能。

[马上行动] 考虑我们现在所能感受到你身边的工具或用品,你觉得那些还没有完全满足你的需要,我们可以来重新设计。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扩展尺子功能的设计来掌握确定设计方案的过程。(确定问题——扩展尺子功能)

(二)、制定设计方案 注意:(1)、收集信息时一定要将设计从实际出发,注意设计产品的实用性,以及使用者的接受程度。(2)、设计分析时要突出创意的特点,以及哪些设计能反映出这些特点。(3)、方案构思是最能发挥创造潜力的环节,大胆构思、努力挖掘自己的创造潜力。(4)、不同的材料,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任何设计方案都有改进的可能性,好的方案决不会仅有一个。

1、收集信息: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

[小组讨论] 我们应收集有关多功能尺子的那些方面的信息?怎么收集?收集后如何整理?

2、设计分析:同学们设计的尺子应该具备哪些特征,什么样的设计能满足设计要求。分析设计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方案构思:包括选用材料,构思结构、连接方式等等,要鼓励学生提出多个解决问题的设想,体验方案的多样性。

4、方案呈现:绘制草图将自己的构思和创意具体化,形象化和视觉化。根绝自己的构思绘制出草图,在绘制详细的样图。

5、方案筛选:根据一定的原则对已有方案进行比较、权衡和选择。最后总结:完成一张表格: 设计方案的制定步骤

收集信息

1、确定尺子的基本功能

2、学习时你还需要哪些可以集成在尺子上的功能

3、我们能接受多少价位的尺子

设计分析

要具备哪些特性

例如:便携型

什么样的设计能满足此设计

方案构思

选用材料

结构方式

T型直线型折叠型复合型

方案呈现

自我评价

筛选方案

[分组讨论]:我们最后选定的设计方案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课时

(三)、制作模型或原型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些多功能的尺子原型进行展示,(实物往往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根据绘制的样图对于有条件的样图进行制作,设计出产品的模型。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事先准备好的教具,通过投影展示其他好的案例。对学生制作设计图或者模型进行指导。(如果有些同学需要制作相对复杂的模型可以考虑在第一课时后的课下完成)

(四)、测试、评估及优化

测试:测试的目的在于检验产品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在结构、技术参数等方面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这时可以选取几个典型的尺子进行测试。例如:我们选取了一个功能扩展型(直尺加量角器的尺子)进行测试,看看附加的功能是否能够正常地使用。另一个是功能改进型(带计算器双向供电的尺子)测试其在光线充足的时候太阳能电路板能否供电和在无外在光线的情况下钮扣电池供电时计算器工作是否正常。

评估:通过测试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较全面的评估验收,对其优缺点进行系统的评估,这个过程要反复进行,从而得出一个相对比较理想的方案。

优化:不同小组互相对对方的设计方案提出建议,从而对现有方案进行多方面的优化,同时通过讨论明确优化改进的方向。

[小组互评]:不同小组的设计原图或者是模型互相评估和优化,提出建设性建议,展示比较好的设计作品。

(五)、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一个好的产品必定是一个能很好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而正确的使用和维护不仅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又能延长其使用期限。因此应该重视产品的后续工作。学生小组讨论制定自己小组设计出来的尺子的使用说明书和注意事项。

[马上行动]:学生小组完成一份简单的说明书和注意事项。主要包括:

1、产品名称

2、产品功能

3、注意事项

(六)、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设计的一般过程: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同时指出设计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有些步骤和阶段可能要发生变化,有些步骤可能要重复(评估优化),因此设计不是一成不变,应根据需要灵活安排。

(七)、课后思考

本节课我们主要是针对尺子提出了一些新的功能,并进行了设计。课后要求同学针对本节课的讨论把自己的设计优化一下;另外,进行一个从无到有的产品的方案设计,如修正液的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一个事实性的知识,如果单纯采用传统的新授课老师讲解的方式学生一定感到很枯燥很乏味。这就要求老师把握互动中的情景设计的契机,把教学的问题情景设计成学生身边经常能遇到的实际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减少教师的活动,鼓励学生自我探究体验自我总结结论,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又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对于通过“多功能尺子”的设计过程中经历的的环节总结,各个小组得出的结论不可能一致,如何将他们的“答案”进行综合,需要教师善于总结和把握课堂教学,对于老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本节课讲述的内容和后续章节形成的是总分的关系,因此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对于一般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教师不必详细讲解介绍,这是由后续章节来完成,所以在教学中要对教学内容把握好“度”,不需要展开详细介绍。

二、设计的一般原则(青岛崂山二中张海娟)

一、教学内容分析:

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则》(苏教版)主要阐述了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创新、实用、经济、美观、道德、技术规范、可持续发展)以及各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因变和主次关系。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设计的一般原则既是设计的规范,又是评价的尺度。学生通过对设计的一般原则理解,能初步形成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评价产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手机全面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学会与他人交流观点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竞答等方式,让学生从中建构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和典型案例的分析,增强对技术设计中人文因素的理解,创新意识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

(2)通过对自己和他人作品的分析评价,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形成全面的、联系的辨证观。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其关系的理解。

(2)初步应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些产品。教学难点:

对设计原则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策略设计:

在本节的教学中,教师将采用“主导—主体”的设计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总体教学流程为:“情境导入——合作探究——强化理解——能力展现——总结提升”。本节安排2课时,第1课时通过探究进行知识的构建,第2课时通过竞答,强化理解,并通过大量事例的分析评价,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形成全面的、联系的辨证观。

五、教学资源准备:

手机的图片和阅读资料; 多媒体课件;

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竞赛题,并复印若干份;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1课时:

情景引入,组织学生小组调查

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产品设计的一般原则,我们以手机作为代表进行学习„„ 设计这样一个情景:某手机开发单位,已经开发了很多产品(老师展示手机图片),现在准备开发设计一款新型手机,在设计开始前准备做一次用户调查。把学生分为几个“用户群体”(年轻男性用户,年轻女性用户,工薪阶层,高收入用户等),请几位学生作为设计单位的调查人员分别向这些用户群作调查。

2、小组调查汇总,合作探究

调查之后,他们作归纳介绍,最后由老师(设计主管),总结新型手机的设计要求(原则)。小组调查,一起探究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到手机消费者对手机的要求,请小组长将汇总的调查情况写道黑板上。附一个班课堂实录小组调查情况:

年轻女性:漂亮、好看、使用、体积小、能上网、辐射小

年轻男性:个性、金属外壳、带mp4、上网、结实、外壳有金属质感 工薪阶层:经济实用,能打电话就行

高收入用户:功能多、样式美观、显得高贵有派头

让我们换位思考:假设我们都是手机的设计者,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让我们设计的手机受消费者欢迎呢?就是要满足顾客的需求,现在我们将黑板上的各项需求总结一下:

板书)美观原则

人人都有爱美之心。

美观原则的多元性。

板书)实用原则

手机的各种功能满足了人人们的各种需求。举例。板书)经济原则

以最低的费用取得最佳的效果。

谁都喜欢物美价廉

板书)创新原则

创新是设计的核心。

问:它们之间的差距究竟在哪?是外观?是造型?

请两位同学指出他们喜欢的手机。告诉他们若你的手机是水货,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五道德原则

需求中的外壳,有金属的,有彩色塑料的,手机废弃后好不好处理呢?除了这些原则外,设计还有哪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呢?原则与原则间有什么关系?大家先看一下书。

②教师讲授

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大屏幕投影展示典型案例对学生设计中没有或难以体现的原则进行补充,对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进行总结和引伸。

第2课时:

3、抢答练习,强化对设计的一般原则的理解 过程:

①学生按提前分号的小组就坐;

②分发知识竞赛题,小组长在领到题目后,不能拆开;

③教师发开始口令,在10分钟内,小组内合作答题,可以讨论; ④知识抢答,教师发出“第几题,1,2,3开始”,小组长们举手抢答,组员准备答题,答对的10分,答错扣10分; ⑤统计各小组得分情况。

4、学生评价产品

阅读材料“MOTO手机当种子竟能长出向日葵[图]”,加以评价。(强调创新性、可持续发展)阅读材料,加以评价:

在青岛啤酒厂包装车间的屋顶上的五彩旋转球就是无动力风机,它不使用电不使用煤,完全是无能耗的。“包装车间,它长年的温度是在35度到40度之间,它跟室外的温度形成的温度差保证了空气的对流,产生了这个动力,这种无动力风机既不消耗能源,又提供了散热的可能性,可谓是两全其美,这样既省电又省煤,什么都不用,就用一个热交换。(创新原则、经济原则、实用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③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以设计的一般原则为标准,对上节课各组设计制作的“便携式小凳”予以评价,将知识内化为初步评价产品的能力。请一至二个学生做代表扮演成设计师,对各组作品进行点评。

5、出示课后练习提纲:

通过网络或者相关资料收集和调查,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月饼的各种包装”,写出一个评价小报告。

6、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课堂讨论达成的共识;

强调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的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关系。

七、教学反思:

1、本节内容以知识和理论为主,如果单纯以案例讲授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本教学的各个环节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建构知识,在设计中发现问题,在活动中体验过程,这样不仅理解了知识,内化了能力,而且体验了真实的情感,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要求。

2、本节课以手机为例,学生非常熟悉,感兴趣,所以调查起来比较轻松。以学生亲身经历的过程和实事作为“话题”展开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在体验中对设计的一般原则产生共鸣,容易将知识内化。给予了学生足够的空间,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接受律比较高,从而反映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3、抢答练习部分,一开始设计的是学生见到题目就开始抢答,结果有个别学生光等着别人抢答,未积极动脑。上过一节课后,改为现在这种先发题目到小组,小组成员合作,10分钟后抢答的形式。

4、设计本节内容时,我参考了好几个教案,但这些教案都设计了1个课时,我认为1课时只能实现知识的构建,不能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和能力的提升,通过实际上课,感觉设计为这样的2课时效果最好。附件:小组竞赛题目

请问下列题分别体现什么原则?

1、海尔显示器事业部推出“润眼显示器”,一推出市场均引起不小的轰动,除了画面显示相当清晰明亮之外,最主要是因为海尔润眼显示器屏幕采用了最新的润眼技术,长时间使用眼睛也不干不痛不流泪,对眼睛进行更细致体贴的呵护。(创新性原则)

2、成都日报报道,明明没有借钱,可手机里却有能够作为证据使用的短信;在茶楼里喝茶聊天,可电话那端听见的却是开会时的掌声和讲话声,可以堂而皇之地称,“不好意思,我正在开会”。日前,一种帮助手机“撒谎”的软件受到众多网民的追捧。对此,专家认为,这种“撒谎软件”的盛行,对社会诚信是一个挑战。(道德原则)

3、在设计中,产品的生产尽可能就地取材,以免增加运输成本,设计普及型产品时,一般民众不太需要的功能不必纳入,以免产品的价格太高等。(经济性原则)

4、汽车设计技术中,其螺丝和其他零配件采用标准件,大大方便了维修保养,设计过程中采用国际标准,产品可以在世界各国生产使用。(技术规范原则)

5、计算机的操作,早期要输入许多程序,既不方便又费时,现在只要用鼠标点一下显示器上相应栏目就可以了,操作人员感到快捷、方便,人机之间建立了协调关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用原则)

6、产品的外观、款式、颜色符合顾客的审美要求,顾客就会被这种产品所吸引。瑞士SWATCH手表的成功更多地应归功于其对顾客审美需求的准确把握。(美观原则)

7、设计一个产品或项目时,必须同时考虑到它可能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并同时设计排污净化系统。(可持续发展原则)

8、广告宣传的信息必须全面,并且尽量同时顾全广告主和消费者双方的利益,对消费者在购买并使用广告宣传产品之后可能产生的危害提出警告。(道德原则)

9、空调器是一种需要消耗电能的产品,在达到同样的制冷效果下能耗越低给顾客带来的节约就越大;(经济性原则)

10、农业机械具有适合平原或山区使用的性能、特点等,深受山区及平原的居民喜爱。(实用原则)

11、为了展现甜美女孩般纯净、静谧的质感,资生堂、IPSA、高丝、佳丽宝等品牌,不约而同都大玩“局部整型”的彩妆调和美概念。透过蓝、黄、红等三色光影折射变化原理,以含光透膜感、四次原粉体、多种保养成分等,科技彩妆新品与技法,展现自然冰肌、浓眉、大眼、小颜、丰唇、红颊等妆感。(美观原则)

12、(中新社兰州十月二十三日电)二十二日下午,黄河兰州段有一市政排水管排放了红色污水,致使河面近岸局部呈淡玫瑰红色,水面上有少量油花,废水在下游五十米处汇入黄河主流。据介绍,红色污水排放约三个小时。

经调查,兰州市滩尖子第二供热站当日因锅炉补水水箱内拉筋断裂,在进行焊接的同时,对水箱内的残留物进行了冲洗,残留物中有去年采暖期添加的染色剂,冲洗废水经地沟排入小区化粪池,后经市政管网排入黄河。(道德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请你们思考以下案例,除了书上的七种原则以外,设计还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A研究所接受某空调机生产厂的委托,研究一种可变频空调的电机控制模板,当时规定6个月内交货,每块价格不超过200元,该研究所在8个月后才完成任务,该控制模板各功能指标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每块价格190元,但该空调厂家不能接受该项目研究成果,因为当时,已有另一研究所同时研究出功能相同的控制模板,每块价格为160元。(时效性原则:必须按照设计任务书规定的截止日期完成设计,要避免使用产品制造出来后成为过时的东西,在设计开始时其拟定的功能指标可能是先进的,但在设计结束时可能已是过时的了。)

A市电热水器生产厂发明了一项高温预热式电热水器,在室内气温太低时,启用时可以先喷出高温水蒸气(达150℃)将浴室内温度提高,当室内温度达到一定温度(如20℃)后则停止喷射高温水蒸气,自动转入正常供热水洗澡状态。该产品开始很受北方寒冷地区用户的欢迎,但由于外壳受潮后会带220V交流电,而且喷出高温水蒸气的控制技术不够可靠,在洗澡时,间或喷出高温水蒸气,造成伤人事故,后来被破停产。(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则)

三、设计的评价(海南中学周仁忠)

一、教学内容分析

《设计的评价》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 1 》(江苏教育出版社)。

本节主要学习设计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设计事例出发,学习设计的评价,使学生不但走进了生活,拓展了心理空间,而且还延伸了观察、想象、思考和创造的空间。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积极主动的参与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和教师的嵌入式教学以及学习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者亲身体验到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

根据学生已经学习的内容和认知特点,我们利用一个课时来完成本节的教学。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和参与了技术的设计与实践,知道了技术与设计的基本知识、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和原则,并已亲自进行了设计和实践,获得了相当多的设计体验和经历。让学生能根据设计的一般原则对自己所经历的设计过程中每一阶段进行评价,树立设计作品的质量管理意识,在设计过程中和设计完成后,用恰当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三、教学目标

能根据设计过程中每一阶段的要求进行评价,树立质量管理意识。

能根据设计要求对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并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能在设计过程中和设计完成后,用恰当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四、教学策略

为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案例分析、演示讲解,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总结,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体验和不同的发展。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设计过程、原则机评价之间的联系,感受设计工作的整体性。

五、教学过程

设计的评价是指依据一定原则,采取一定方法和手段,对设计所涉及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认定的活动。它对设计者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强化质量管理、高质量完成设计任务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设计中的信息交流和工作反思。

(一)、评价的分类:

评价涉及到评价对象和评价者。从评价对象来看,设计的评价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设计过程的评价,二是对设计成果的评价。从评价者来看,也有两类:一是设计者自我评价,二是他人的评价进行评价必须制定相应的标准,由于设计的目标和内容不同,设计评价的标准也就不同,有时可以有所侧重,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当客观、明确,体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思考:设计者为什么要进行自我评价

马上行动:你认为张成同学制定的评价产品在人机关系方面的具体标准的各项指标分值合适吗?

(二)、对设计过程的评价

没有良好的设计过程,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设计成果,对设计过程的评价有着丰富的内容,在对设计过程的评价时要注意把握各个环节或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要注意把握设计过程中各个环节或阶段之间的衔接和协调,要注意阶段性成果的质量。

马上行动:

学完课本上的知识,请你在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内容作补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课本上的“马上行动”

(三)、对最终产品的评价

最终产品是设计过程的结晶,是设计质量、设计水平的集中体现,对最终产品的评价有两个基本依据:一是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评价,二是依据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

马上行动:

对某一产品的设计进行一个简要的阐述。

案例分析:

对同学所设计的评价角度合理吗?为什么?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今天所讲的内容进行分析、讨论)

(四)、设计的评价与设计的交流

很多情况下,设计的评价目的往往不是为了甄别,而是为了相互交流信息、征求意见共同研讨,进而完善设计方案。即使是从参与设计的成果的评选出发而进行的评价,也离不开设计的交流。因此,设计的交流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设计的交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文本、口头语言、网页等。

在设计的交流过程中,应当注重提炼关键的技术信息。对他人所提出的理念、信息、意见要作客观的、有意义的、实事求是的分析。

马上行动:

如何在设计的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请列出要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教学反思

我们通过的让学生的亲自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引导学生在学中作和作中学,在完成设计与模型制作的评价过程中,适时地了解有关的概念与思想,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五篇:会议的一般过程

会议的一般过程

一、以大型会议为例,一个会议应该包括:

(此类会议有时有多主持人,即一个主持人,一个报幕员)

0、引起与会人员的注意,维持现场秩序,根据会议类型提出参会要求(如不得随意交谈、手机改为振动、不得擅自出入等等,有些政府或国有单位的会议为保密还会要求手机不得带入会场,有些发布会不得拍照);(此项可由报幕员完成)

1、开场白,说明会议的名称、主题,有时也可简要介绍会议要达到的目的;

2、介绍来宾(单位内部会议可省略此项);

3、简要介绍会议议程(时长超过半天的会议或半天以内但有多项内容的会议,应提前制作会议手册);

4、第一类议程(根据会议不同可能有顺序上的变化)

主办单位领导致辞、参会上级领导讲话、传达上级单位指示等

5、第二类议程(根据会议不同可能有顺序上的变化)

报告、发布、总结等

6、第三类议程(根据会议不同可能有顺序上的变化)

颁奖、揭幕、签字等

7、第四类议程(根据会议不同可能有顺序上的变化)

获奖感言、仪式后的领导寄语等

8、会议总结

9、宣布会议结束

10、简要说明会后活动(可由报幕员完成)

在过程中,如有领导讲话,串讲类主持人应简要总结前一领导讲话,并邀请下一领导。

二、以小型会议为例,一个会议应该包括:

一、引起与会人员的注意,维持现场秩序,提出会议要求

1、手机调为震动。

2、有人发言时如果有不同意见或建议要等发言人发言完毕再发言、保持会场安静。

3、需要讨论时,希望大家踊跃发言。

二、简要介绍会议主题及目的;

由于,,,今天项目部召开一个关于,,,的会议,以便能够,,今天的议程是:1,2,3,,,三、引导会议第一发言人发言;

四、引导会议后续发言人顺序发言(或汇报);

五、引导会议各方开展讨论,并适时掌握现场气氛;

六、总结会议和(或)重复达成的约定,请各方确认;

七、宣布会议结束

下载打乒乓球的技巧 乒乓球教学的一般过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打乒乓球的技巧 乒乓球教学的一般过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3.1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范文)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第一节 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的重点之一。它既是前两章知识的运用,又是后几章的总指导。通过这节课......

    教学设计: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教学目的: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选择恰当的方法获取信息;掌握获取网络信息的主要策略与技巧,并能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课标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课的要求是:“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强调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及分析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任务设计及分析 杨永根 江苏省姜堰中学225500 联系电话:*** 邮箱:snynge1971@yahoo.com.cn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是新课改及通用技术学科特点的......

    教学设计简介——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

    教学设计简介——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 关于教学设计过程,目前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理论模式。但是,可以从各种理论模式中抽取出一些基本组成部分,见下表,如: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

    《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2、理解信息集成的含义 3、了解信息交流的多种类型,理解信息交流是人们学习、生活和工......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学案例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的第一节内容(教材的第13页至17页)。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往往......

    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研究性学习的展开一般分四个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准备阶段、进入问也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总结表达交流阶段。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叫个阶段是相互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