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1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范文)
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第一节
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的重点之一。它既是前两章知识的运用,又是后几章的总指导。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要给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制作模型或原型的实践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中要把各个步骤讲清楚,每个步骤不必讲得太细。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分组讨论和亲自制作模型及课堂测试、评价等活动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多个方案。3.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4.掌握设计的方案构思方法,初步培养制定方案、制作模型的能力。5.体验模型制作的过程,感受测试成果的乐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设计方案的制定和模型制作。难点:方案的构思和呈现。
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的小凳模型和原型。教学过程:
一、导言:
大千世界,万千事物,一切自有其生长的过程,一切自有其生长的机理。人类的设计也是如此。动态而有章可循的过程、开放而有规可矩的原则,是人类设计生生息息、不绝江河的重要保证。
二、新课引人:
展示上届学生制作的模型或原型(凳子、小房子、轮船、坦克、步枪)
分组讨论、交流:如果这些作品是你制作的,你在制作时都经历了哪些过程?
各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
总结:选择材料。在材料上画出各部件图。加工各部件。粘合各部件并组装。
三、教学过程
1、发现与明确问题
从本质上说,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他从问题出发,并围绕问题,开展各项活动。因此,设计必须从调查需求、分析信息、发现与明确需要解决和值得解决的问题开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项目,明确设计要求。
马上行动:阅读陈晨等同学在设计的发现与明确问题阶段所进行的工作,并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环节和具体工作内容
(1)调查需求:组成小组,设计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并进行实际调查。(2)分析信息:对调查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各统计结果绘制成相应的图表。
(3)确定项目:进行讨论,确定便携式小凳作为设计项目。
(4)设计要求:
1、结构简单、稳固,易于制作;
2、自重 轻,体积小,携带方便;
3、成 本不高于5元。组织同学讨论并完成“马上行动”。
2、制定设计方案
(1)收集信息:通过用户调查、专家咨询、查阅图书资料、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浏览互联网等。(阅读陈晨等同学收集信息的情况)
(2)设计分析:面对收集到的信息,要根据设计要求,找出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可能的解决办法。(阅读关于便携式小凳的设计分析问题)(3)方案构思:方案构思是设计过程中最富有挑战性的环节,它要求我们根据设计要求,大胆构思,努力挖掘自己的创造潜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多个设想。(阅读关于:材料、结构、连接方式的资料)(4)方案呈现:构思过程中产生的设计想法常常是模糊的,零散的,要用草图将其视觉化和综合化。(展示课本A~D方案草图)
(5)方案筛选:当多个设计方案产生后,就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对这些方案进行筛选。(如:方案C1、2、3)同学思考并回答:
在学完“技术的专利性”后自己所设计的作品是怎样制定方案的?
3、制作模型或原型
一般情况,模型或原型制作包括两个阶段,即绘制图样和制作模型或原型。
4、测试、评估及优化
测试:测试的目的是检验产品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在结构和技能否达到 预定的设计要求。(技术试验)
评估:在测试的基础上,还要对设计方案和产品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这种评估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反复进行。
优化:为了优化设计方案,既要分析测试和评估的具体的记录,也要重视对公众意见的调查,以明确改进的方向。(公众:专家、用户、潜在用户。)增加结构强度、美化外观。
马上行动:(展示上届高一3班王旭东同学制作的房子模型。并组织讨论)
5、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正确使用和维护既可使产品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又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因此需要设计产品使用说明书(展示课本便携小凳使用说明,并总结简单说明书的构成)
1)、产品简介 2)、产品构成 3)、技术指标
4)、使用方法 5)、注意事项 6)、使用范围(便携式小凳使用说明书)总结:
设计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一项具体设计中,有些阶段或步骤可能会发生变化,有些步骤之间则可能出现一定的循环。我们不能将设计的过程简单化、模式化,应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灵活安排。
四、练习与作业
1、教材56页的讨论题,请大家认真讨论。
2、练习第2题留为作业。教学反馈与反思
通过预习制作模型的过程和课堂上的测试、评估及对原型试坐的体验,使学
生很好地完成了学习目标。初步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也对学习通用技术有了很
高的积极性。
第二篇:3.1平均数 教学设计
3.1平均数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会计算平均数;了解加权平均数,会计算加权平均数;会用样本平均数来估计总体平均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几个生活实例,使学生体验平均数的实际意义,以及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体验数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初步树立统计思想。
2学情分析
平均数在小学学生就已经学习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概念。在初中阶段主要涉及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这两个概念的要求比小学提高了,主要表现在用代数式来表示n个数的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实质还是算术平均数。本节课把重心放在加权平均数的应用上,同时渗透用样本的平均数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的统计思想。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平均数的计算(包括加权平均数).教学难点:例2的问题情境比较复杂,还涉及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是本节教学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展示图片:水果在收获前,果农常会先估计果园里果树的产量,你认为应该怎样估计呢?(先估计每一颗的平均产量,再计算出总产量。)
活动2【练习】启发诱导,探索新知
1、在充分肯定学生想法的基础上出示课本中的合作学习内容,教师巡视。
2、展示学生的合作成果。(1)0.2千克/个(2)154个/棵
(3)100×154×0.2=3080(千克)这里我们用20个苹果的平均质量0.2千克来估计100棵果树上苹果的平均质量;用10棵树的平均苹果各数154个来估计100棵果树上苹果的平均个数。这体现了会用样本平均数来估计总体平均数的数学思想。你们知道什么叫平均数吗?(根据以往经验回答出平均数的大概定义并板书课题。)
(如果有n个数,它们的平均数如何表示?)活动3【讲授】自学新知,解释新知
1、自学平均数的概念,表示法、读法、以及计算平均数公式。
2、讲解教材,例1(若学生出现用加权平均数计算,在批改后直接展开并引入加权平均数公式的定义;
若学生使用算术平均数公式计算,教师提问:还有其它的计算方法吗?从而引进加权平均数的知识。)
3、概括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以及公式。解释“权”的意义。(如例1中的1,3,5,4,2表示各相同数据的个数,称为权。)问:加权平均数公式中的权又分别是什么?
(有时权还以比的形式出现,下面我们就来解决一个与“权”有关的问题。)活动4【练习】例题精讲,深化新知
讲解教材例2
1、分析:第(1)题只需求一般的平均数,学生容易理解。
第(2)题涉及加权平均数,不妨以801班为例,给定三个项目的权的比为15:35:50,则权为15的是哪个数据?权为35的数据呢?权为50的数据呢?知道了数据和对应的权,你能计算出加权平均数吗?
2、解后变式;若把三个项目的权的比改为50:35:15,他们的排名还一样吗?
3、15:35:50和50:35:15的意义一样吗? 权的大小跟平均数的大小有关吗?
(小结:在很多时候,权的不同,也体现了数据需求者的思想和意图及侧重面;有时候权还可以用百分率表示。)
活动5【练习】尝试练习,体验成功
课内练习第1,2(小组之间竞赛,推选代表板演,并互相批改)活动6【讲授】总结回顾,反思内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3.1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3.1牛顿第一定律(教科版)
主讲人:周班 级:时 间:地 点: 菲
0
§3.1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概念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
3、正确理解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应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其科学探索的精神
2、培养理想实验的先进思想,培养学生能主动的大胆的积极的思维,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
3、在生活中认识惯性,了解利用惯性及防止惯性危害的方法并初步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教学难点: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我手里有两个鸡蛋,一个是生的,一个是熟的,怎么鉴别哪个是熟鸡蛋哪个是生鸡蛋呢?
学生积极讨论,并交流答案:敲开看;摇晃的时候生鸡蛋有摇晃感,熟鸡蛋没有摇晃感;能孵出小鸡的是生鸡蛋,不能孵出小鸡的是熟鸡蛋等
教师提出一种不同的方法:把鸡蛋放在桌上,用手把鸡蛋迅速转动。离手后观察它的转动情形:如果鸡蛋转动得很顺利,则为熟鸡蛋;反之,如果转动得不顺畅的,则为生鸡蛋。
教师先不解释原因,以此激发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兴趣。
二、新课讲解
1、历史回顾 教师:第一章我们学习了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但没有进一步讨论物体为什么会做这种运动。通过生活中很多现象,我们可以发现物体的运动和力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要讨论这个问题,必须知道运动和力的关系。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运动,撤去外力,物体将停止运动。比如用力蹬自行车,自行车会运动,停止蹬自行车,自行车最后会静止;比如桌上的木块,给它一个外力作用,它会运动,撤去外力,它停止运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这样的观察就发现,力推物体动,力撤物体停。于是他得出了一个结论: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生活中很多例子似乎都能证明他这一观点,但真的是这样的
吗?我们再来看看,给木块一个力的作用,木块运动起来,撤去外力后,木块是不是立即停止运动?
学生发现,撤去外力后,木块继续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并没有立即停止运动。教师:大家的观察很仔细,手停止作用力后,物体仍然向前运动。伽利略也是通过这样细心的观察发现力推物体动,力撤物体还动,并且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那到底哪个观点是对的呢?在前面的学习中,大家应该明白物体为什么停止运动? 学生:是因为摩擦力
教师:对,就是摩擦力这个阻力让物体停止运动的,那阻力对物体运动到底有什么影响呢?接下来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
2、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在水平桌面上铺上不同的毛巾,棉布,木板,看小车在不同的表面运动的距离,通过木板上的刻度读出运动的距离,根据小车运动的距离来判断什么表面对小车的阻力大或小,阻力大小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师:在水平桌面上铺上不同的毛巾、棉布、木板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改变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阻力大小
教师:用同一高度和同一斜面的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这样可以保证小车在进入平面时的速度一样。
教师:对,就是要让每次实验时小车在进入平面时的速度一样,这种实验方法叫什么呢?
学生:控制变量法。
教师:对,控制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看小车在不同材料的水平表面移动的距离,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发现阻力越小小车运动距离越长。
教师引导学生推理想象:如果表面足够光滑,不受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如何运动呢?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如果物体不受阻力,它将以不变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3、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结合课本探究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如图4-1-1,将轨道弯曲成曲线ABC的形状,在轨道的一边A点释放一颗小球,如果斜面近似光滑不存在摩擦力,小球将上升到与A等高的C点。减小右边斜面的倾角,将小球从同一高度A点释放,小球依然到达等高的D点;继续减小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小球依然到达与A等高的位置;当斜面倾角变为零,物体将永远运动下去。
4、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分析“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说明物体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物体受力,运动状态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分析“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说明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5、惯性
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惯性现象:车启动,人往后倒;百米冲刺运动员不能立即停下来,观看和惯性有关的视频。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生鸡蛋转动不顺畅,熟鸡蛋旋转很顺利。(生鸡蛋内的蛋黄和蛋清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静止的状态,阻碍鸡蛋的旋转。)
小组讨论如何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危害,并相互交流。教师进行总结。
惯性的英文单词是inertia,这个词同样还有惰性的意思。通过对比人的惰性和物体运动的惰性得出,惯性其实就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一种本领。用PPT展示几组图片素材进行对比:相扑运动员和体操运动员、轻便的自行车和超载的自行车、歼击机和运输飞机,可以发现质量小的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也就越弱,质量大的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也就越大。得出结论:惯性大小只与质量大小有关,与速度大小,运动与否以及受力情况都无关。(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三、课堂小结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与否、受力情况无关,与速度大小无关。
【板书设计】
3.1 牛顿第一定律
一、历史回顾:
亚里士多德: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二、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三、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随堂习题】
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
B.百米赛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惯性,停下时就没有惯性了 C.物体没有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外力作用后惯性被克服了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均无关
2、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前进,在密闭没有空气流动的车厢内点燃一支香,则车里乘客看到香所冒出的烟的运动情况是:()
A、一边上升一边向前飘 B、一边上升一边向后飘
C、只是上升,不向任何一边飘 D、无法确定
3、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1,m2的两个小球,(m1>m2),两小球原来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若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
D.无法确定
4、有人设想,乘坐气球飘在高空,由于地球自转,一昼夜就能环游世界,这个设想可行吗? 答:因为地球上一切物体,(包括地球周围的大气)都随着地球一起运动,气球升空后,由于惯性,它仍保持原来随地球自转的速度,当忽略其他与地球有相对运动的作用而产生的影响时,升空的气球与它下方的地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不可能相对地球绕行一周。
第四篇:3.1 长方体教学设计
3.1 长方体
【教学内容】
长方体的认识(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及第21~22页练习五的1、2、3、6、7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重点难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教学准备】
一些长方体物品,课件。【教学用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引入,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教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提问: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
3.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长方体又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
板书:面
(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讲述: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板书:棱
(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个点)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顶点
(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1)面的认识。
①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6个面)有几组相对的面?(3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教师分别出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
③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的特征。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④请学生完整叙述长方体面的特征。
(2)棱的认识。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①长方体有几条棱?②这些棱可分为几组?③哪些棱的长度相等?通过以上三个问题,分组讨论,实际测量。根据学生汇报后并板书: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师:请大家把长方体棱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3)顶点的认识。课件演示:先闪动三条棱再分别闪动三条棱相交的点。师:请你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板书:8个顶点。
指名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3.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
(1)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放在桌面上观察,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三个面)
(2)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讨论:要知道长方体12条棱的长度,只要量哪几条棱就可以了?
(2)归纳:我们把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以后,我们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
(3)拓展:老师将长方体横放、竖放,让学生分别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1页练习五的第1、2、3、6、7题。
(1)第1题:此题是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纸巾盒,说出各个面的形状,哪些面形状是相同的?各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同桌合作。
(2)第2题:求长方体的棱长和。
(3)第4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长方体棱之间的关系,如:各组棱互相平行;与其中一条棱垂直的几条棱相互平行等。
(4)第6题、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知道了长方体的相关知识,谁愿意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p21第2、3题。板书设计:
长方体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第五篇:3.1温度教学设计
3.1“温度”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见得温度值。能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
2.了解体温计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并学会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3.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过程与方法
养成使用仪器和探究其物理原理的好习惯,体验学会使用一种新仪器的愉悦心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2.体会对温度进行准确测量的必要性,养成采集准确数据的好习惯。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温度计的使用。2.难点 温度计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阅读法。
四、教学器材
演示实验器材:各种温度计(各1支)、各种温度计挂图(各1副)、演示温度计(1支)、烧杯(3只),分别盛冷水、温水、开水。
学生实验:烧杯(2只)盛半杯冷水,一杯热水、温度计(各1只)辅助教学资源:多媒体或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热现象是指与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
我们生活中都用哪些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学生思考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形容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这样是否就能准确区分物体的冷热程度呢? 学生议论。
教师讲述:这样的形容非常的粗糙。如: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认同所研究的问题)。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用温度的数值比较准确区分物体冷热程度。
【新课教学】
一、温度与温度计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在生活与生产中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单位。2.单位:
①常用单位:摄氏度(℃)
教师讲述:温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如:地球平均气温的升高使人们看到环境的污染导致“温室效应”;“SARS”传播期间,发病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体温升高;许多食品、药品的保鲜、保质都要在一定的冷藏、冷冻温度范围内;气温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的许多都要在一定温度环境下进行„„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有关温度和温度测量的知识。
教师讲述:自然界中的物体,温度高低相差很悬殊。请大家读出图各种物体温度值,要求大家能说出生活中和自然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并能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
说明:引导学生参与探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地判断就必须进行测量,要进行测量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二、测量工具──温度计
教师讲述: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使用温度计测量过温度。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些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师出示常用温度计(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表)实物挂图让学生观察,并让用手捏住温度计使它升温,放手使之降温,引导同学们思考温度计的原理。
提问:温度计中液体上升和下降跟温度的变化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 学生讨论、交流后并回答,老师给予适当的点评和引导。
1.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提问:前面我们已经观察过温度计的实物和挂图,都知道温度计上都标有刻度,你们知道温度计是怎样刻度的吗?
(引导学生找到温度计刻度的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作适当的启发: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多少?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多少? 学生讨论后回答。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100℃。
讲述:摄氏温度就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1℃如何刻度呢?
学生思考,讨论,形成正确的观点后汇报,在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
2.摄氏温度的规定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
教师向学生介绍桌上的温度计是常用的温度计,分别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表。
教师让学生再仔细看一看桌上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的量程有何不同,想想温度计中的液体有何不同。
(提示:常用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处于液态,才能正常使用。根据用途不同,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的量程不同。参考值:实验室用的温度计:-20℃~110C;寒暑表:-20℃~50℃;体温计:35℃~42℃;固态汞熔点:-39℃;液态汞沸点:357℃;固态煤油熔点:低于-30℃;液态煤油沸点:150℃;固态酒精熔点:-117℃;液态酒精沸点:78℃。)
※工作液体的选择原则:一是液体存在的温度范围要宽,即凝固点要低,沸点要高;二是液体的膨胀系数要大;三是液体要纯净,不沾污玻璃,不侵润玻璃。
3.常用温度计的种类:(1)实验室温度计(2)寒暑表(3)体温表
4.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1)使用温度计前:①选择量程合格的温度计,若待测温度高于温度计的最高温度,温度计会胀破;若待测温度低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则测不出温度值。②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测量时能准确读数。③确定零刻线。
(2)使用温度计时:①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待测液体中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否则示数会降低。同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若斜视会产生误差。
学生实验:测出半杯冷水的温度,并不断向冷水中加热水后分别测出其温度的情况。教师巡视并予以适当的指导。
教师讲述:温度计的种类很多,下面再向大家介绍几种温度计。
数字式温度计:根据物质导电性与温度的关系制成。感温元件将所测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通过数字电路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温度值。
双金属片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是由两种不同膨胀系数彼此牢固结合的金属作为感温组件的温度计。感温组件随温度变化而发生形变,其自由端带动指针旋转,从而测得被测介质的温度,并直接通过表盘显示。
彩色温度表:根据高温物体的颜色与温度的关系用对照的方法估测出物体的温度。
5、体温计的特殊结构:缩口
教师讲述体温计盛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做得非常细的缩口,测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缩口回升到上面玻璃管里,读体温计时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处断开,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所以体温计离开人体后还能表示人体的温度。要使已经升上去的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可以拿着体温计上端用力向下甩(不是体温计的普通温度计不能甩)。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1.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的物理量,生活与生产中温度的常用单位是_____。2.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的原理工作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被测温度不要超过温度计的_______;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_____。
3.用体温表测得某人的体温是38.5℃,用后没有甩过就又接着测第二个人,示数可能会怎么样?
【布置作业】
1.认真看书复习本节课的知识,预习下节内容。2.书上作业第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