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8.2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理解新生事物为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和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2)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与质变和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原理。学情分析
学生初步认识唯物辩证法的一些哲学基本观点,带着好奇来学习。因此,对这些问题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和辩证思维能力较差,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较难。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新旧事物的含义。量变的含义。质变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
1.运用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来正确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在前进中出现的困难以及人生道路的曲折。
2.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来探讨方法论的要求,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地促进飞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曲折,增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2.对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人生道路中出现的挫折。3.树立矛盾分析的观点,学会辩证地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对待事物。
4.树立远大理想,奋斗目标与脚踏实际艰苦奋斗结合起来,增强社会责任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重点和难点:
重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难点: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教学方法:
讨论法、综合分析法、讲练结合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播放歌曲《我相信》
一、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听了《我相信》,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我更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你们明天的发展是不可限量的。谈到发展,我想到了可持续发展,想到了年前年后受到的雾霾天气,我们保护环境仍然是我们最强烈的呐喊,在这种形势下,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
二、讲授新课
(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前途是光明的 学生活动:小王同学的烦恼
回答问题:
1、如果你同意小王哥哥的观点,用课本64页的知识点分析为什么新能源汽车的前途是光明的?
2、如果你同意小王爸爸的观点,结合课本65页的知识点分析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有哪些困难和挑战?
教师总结: 提示:(1)新能源汽车吸取了传统汽车的优点,增加了传统汽车所没有的节能环保的优点。
(2)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实施财政补贴。总结新事物的优点
①从根本上说是由新事物的本质决定的
是指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它的成长。
②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它克服了旧事物中的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③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2.道路是曲折的
学生活动:回答第二个问题 教师总结: 提示:(1)新能源汽车资金、技术、人才方面存在欠缺。(2)人们的节能消费观念还有待于提高 宁愿多花钱买油也不愿多花钱买车。
(3)传统汽车千方百计的改进,竞争优势很强,在汽车市场上还是主流。总结为什么道路是曲折的: ①从新事物本身看
事物总是会经历一个从小到大,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②从人们的认识过程看
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所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事物的发展。
③从旧事物本身看
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和竭力扼杀新事物。旧事物决不会自行消去,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它总是竭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阻止新事物的成长壮大。
3.总结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原理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满腔热情地支持和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遇到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二)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 多媒体播放
学生活动: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5页到66页知识点,结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史材料,回答上段材料说明了什么哲学原理?
教师总结:
说明了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那么什么是量变、什么是质变? 1.量变、质变的含义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对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我们通常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都是事物在量变过程 所呈现的状态。
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都是质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
教师总结:提示:
有人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所以质变比量变更重要,而有人说量变是质变的积累,所以,质变更重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一场辩论赛,请同学们分组开始辩论。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变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变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原理要求我们就重视量的积累,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教师活动:胡锦涛在十八大上的讲话,回答问题: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 学生活动:讨论
教师总结: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作业布置:结合三年突破平阴的计划写一篇关于发展的小论文。
四、板书展示
一、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1.前途是光明的 2.道路是曲折的
3.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原理
二、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 1.量变、质变的含义
2.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第二篇: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二框题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授课老师徐蕾
【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基本含义;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含义
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运用:运用相关原理,理解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说明新事物必须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分析量变和质变的辨证统一关系对我们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能力目标
运用基本观点、基本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比较辨别易错易混点的能力
综合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演绎、归纳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体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具备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还要拥有一份平和的处事心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让学生明确做任何事情、学习任何知识时,既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促进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与发展。
深刻理解只有把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的精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难点:准确的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教学方法】
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
【学习方法】
.运用生活中的实例,理解事物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体验生活中的实例,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3.与同学讨论并分享经验,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提高抗挫折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并能正确对待新事物,把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结合起来。
【课堂设计】
情境展示:播放视频短片《对话——大学生村官》,向学生简介大学生村官。
第一目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情境探究:聚焦大学生村官
探究主题一:你觉得一名刚刚上任的大学生村官会遇到哪些困难?
探究要求:时间为5分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注意记录,教师融入共同合作
小组展示: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为大学生村官设身处地的思考可能
遇到的困难,比如村民的不信任、老村官的不配合、家长的不支持、自身经验不足等
教师提升:大学生村官模式作为一个新兴事物,遇到了这么多的困难,历经十五年的摸索,仍然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引出下一探究主题。
探究主题二:社会上不少人提出,大学生村官工程对社会的作用不是很突出,但是却耗费了很多财力,所以提出要停止大学生村官工程。
问题一:是否一定要推广大学生村官工程?
问题二:大学生村官工程是否一定能顺利推广?
探究要求:时间为4分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结合教材内容,注意记录,教师融入共同合作。
小组展示:让学生体会大学生村官项目推广的必要性,比如中国发展的潜力在农村,农村发展最大的阻力是知识和人才等。大学生村官项目推广的阻力来自于社会上的人不认可、村官项目自身存在缺陷、老村官的不信任等。
教师提升:大学生村官工程是必须要发展的,因为它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所以说前途是光明的。但是发展的历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阻力来自三个方面:新事物自身的不完善、旧事物的抵抗和扼杀、人们的接受。
既然这些人对待大学生村官这样一个新事物的态度不正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新事物。一方面要充满信心,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另一方面做好迎接困难的准备。
第二目:做好量的积累促成质的飞跃
情境升华: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
探究主题一:如果你受聘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你会怎么做来实现从对村务一无所知的大学生到得到村民认可的村官的转变。
探究要求:时间为5分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注意记录,教师融入共同合作
小组展示:由学生去谈怎么实现这个完美变身,比如与村民沟通交流、去查阅一些关于本村的资料、向老村官学习、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村民。
教师提升: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并不是很简单的事情,要注重很多方面的积累,那么给大家介绍一名合格的村官——高杰。
.展示图片——泰州市委书记张雷接见高杰
2.简介高杰
3.播放高杰自我介绍片《我的村官成长历程》
4.抽取出高杰的发展历程简略图
设问1:没有之前深入村民、了解村情、熟悉村务高杰能够得到村民认可成为一名合格的村官吗?那么之前的三步是一种什么样的变化?最后得到村民认可,是什么样的变化?能否从中看出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设问2:在成为村民认可的合格村官后,高杰有没有停下脚步?引出量变与质变关系的第二层次,在质变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探究主题二:高杰成功的事例,能给你哪些启示?
探究要求:时间为3分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注意记录,教师融入共同合作
小组展示:高杰刚进入农村,做的都是小事情,但是却必不可少,我们在学习中也要注重量的积累。高杰在得到村民认可后,并没有停下脚步,我们在生活中也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教师提升:质变依赖量变,所以我们要注重量的积累;量变也依赖质变,所以我们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
激辩思维:是不是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
情境回归:发展的眼光看自己
——我的职业理想规划
小组活动:与小组同伴分享自己的职业理想。时间4分钟。
小组展示:接受老师的采访。
老师提升: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但是同时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要想实现理想,要做很多努力,在拥有机会的时候,切不可错失良机。
课外活动:采访身边的村官
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对本地区的某村官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发展的历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方面自己认为比较出色:
.一个事例贯穿到底,一方面节约时间,另一方面能便于学生深化理解。
2.事例的选择上,体现时事性,同时又能够激起学生的共鸣。体现三性:时事性、区域性、学生性。
3.使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思考,进入角色的去体会这一社会热点。
4.注重利用校本课程,使用本地区的事例。
但是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
.课堂上的开放度还不够,教师的位置还是过高,笔墨过浓。
2.问题的设置上,不能恰到好处的体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3.因为课堂内容较多,学生能够开拓思维的地方,未能安排时间进一步深入。
4.最后的情境回归,感觉力度不够,需要进一步磨合。
第三篇:说课稿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018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
仓颉中学 杨晓梅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将从教材、学情、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思路五个方面展开说明。
一、说教材
1、本课的教学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四第八课第2框的内容。本节课承接《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是辩证法发展观的方法论。主要由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和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两目内容组成。
学习本框对于对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认识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按照新课标理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
识记新事物、量变、质变的含义,理解新旧事物的区别,理解前进性与曲折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以生态文明的相关事例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状态。从而正视人生,为实现理想踏实奋斗。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发展的观点,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将树立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结合起来。
3、教学重难点
重点: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
依据:这一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应用广泛。难点: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依据:新旧事物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基础。
二、说学情
知识起点:高二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泛,同时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已经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并且也认识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身心特点: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学生的思维也比较活跃,分析、理解能力较强,具备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和辩证思维能力较差, 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较难。
三、说方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启迪思维)、启发式教学法(循循引导、启发思维)学法:感悟学习法及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依据: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迪思维。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共分为四个环节:导入新课——合作共进——提炼升华——作业布置。(一)导入新课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他曾谈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总书记坚持了什么观点?——《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为下面探究活动的设置做好铺垫。(二)合作共进
教师:展示学习目标,并反馈学生预习情况。
一、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趋势)
教师: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天更蓝。我们一起来关注新能源汽车。(展示图片)新能源汽车VS传统汽车
学生讨论:新能源汽车、传统汽车的优缺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时政热点的习惯,通过讨论质疑碰撞思维,也让为下面两个探究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重点一: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趋势)
学生活动:结合导学案上的材料和问题,分组进行讨论,然后自由发言,口头展示。
探究活动1:
问题1.你认为新能源汽车前景如何?属于新事物吗?试概括新事物的特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含义”,明确“新、旧事物的区别”以及“新事物的前提是光明的”的原因。
问题2.尽管国家大力支持推广新能源汽车,但观察我们的周围,传统汽车依然占据主流,说明了什么?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探究“道路是曲折的”的原因。问题3.试总结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方法论,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迎接挫折与考验。过渡:美丽中国,不仅天要更蓝,而且草要更绿。接下来让我们将目光转移到呼伦贝尔大草原。
二、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
教师:(展示呼伦贝尔草原滥垦滥采前后的对比图片)之前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之后是草原变荒漠。
重点二:事物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学生活动:结合导学案上,分组讨论以下问题,然后派代表展示和点评。(任务安排:1、2、5、6组分别展示1、2、3、4题,5组点评1、2题,6组点评3、4题。)
问题1.当第一个坑在草原出现时,草原是否还能被称为草原?这是一种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量变的含义、特点、状态。
问题2.若草原由一个坑发展到无数的坑,直至最后变成沙漠,这是一种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质变的含义、特点、状态。
问题3.当地滥垦滥采能立即引起草原变成沙漠吗?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得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问题4.面对千疮百孔、惨不忍赌的草原,我们应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的意识,同时也引导学生总结对应的方法论。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指点迷津、知识深化】
学生活动:自主纠错,并解释。(在电子白板上操作)(1)新出现的、形式上新颖的事物就是新事物。()(2)要使事物发生量变必须在数量上变化到一定程度。()(3)量变必然引起质变。()(4)质变就是发展。()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让课堂有深度。
(三)提炼总结 教师:展示框架图。
情感升华:建设美丽中国,人人需要行动起来。(展示绿化图片)塞罕坝人工林场的建设历时55年,克服艰难险阻,从一棵树到一片森林,再到百万亩林海。无不说明着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我们的学习过程就是克服困难的过程、量的积累的过程,只要有恒心、有毅力,我们终会到达光明的明天,实现质变,跨入大学的校门。祝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前程似锦。
(四)作业布置
美丽中国,人人行动。用个人小梦铸就中国大梦。你有梦想吗?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说明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
五、说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实际出发,遵循“从情景导入到情景分析又回到情景回归”的要求。重点从挖掘学生的探讨、合作、交流和自主学习能力,低起点、低坡度设置许多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开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体现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和部分的含义;系统的含义及其基本要求
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异同点 ;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3、结合实际,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初步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三个原则)
教学重点:结合实际,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初步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三个原则)教学难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异同点 ;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包括了联系的三性——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我们懂得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道理,就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有的同学也许会问,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价值?)不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又有什么坏处? 举例:看到吊灯、房子在颤动,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呢?——地震——振震——躲到哪里呢——三角空间,千万不能躲在床底下和桌子底下,这样就会加大了被击中的可能。煤气泄漏——马上关闸门、开窗
印尼海啸——动物的反应——一个10岁的英国女孩看到了海面的异常,联想到刚刚在书本上学到的海啸知识,迅速呼喊周围的人逃离,这使得周围百余人因即时撤退而幸免于难。因此,我们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材p57探究1:——
——人是一个整体,手包括手指是整个身体的一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吴道子所画钟馗“一身之力俱在食指,不在拇指,故不敢改,若改动一个手指,就要改全身、改全画”,如果改动了这一手指,就会影响到人物的整体,所以,黄筌无法改动吴道子的画。
(过渡)正是因为整体和部分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黄筌跟本无法改动原画。而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要求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那么整体和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①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整体——全局、全过程——数量上是一——主导地位——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部分——局部、各阶段——数量上是多——被支配地位。例子:苏轼在《琴诗》中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琴、指头、琴声三者之间的联系表明——琴、指头三者是一个整体,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过渡)一辆“奔驰牌”汽车如果仅有车身而没有发动机,能否奔驰?有了发动机而没有轮子能否开走?
构成事物的整个部分、要素不是散乱成一团的。而是相互依赖,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成为有机整体。
②整体与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a、一是二者相互依赖,各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整体由部分构成,它只有对于组成它的部分而言,才是一个确定的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例子:
“譬如一只手,如果把它从身体上割下来,名虽可以叫手,实已不是手了”列宁很欣赏这句话,并作了补充:“身体的各个部分只有在其联系中才是他们本来应当的那样。脱离了人体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燕丹子》有则故事,燕太子丹为了达到刺杀秦王的目的而讨好刺客荆轲的欢心,让美人为其弹琴跳舞。荆轲看到美人十指纤纤的玉手,长叹一声“但爱其手”太子丹令人“即断其手,盛之玉盘奉之”。显然,盛在玉盘中的血淋淋的手,已不再是能歌善舞的手了。
肉是由氮、碳等元素构成的,但是如果把这些元素分解开来使之失去联系,那么,这些抽象的物质就不是肉,人们也大概不会分别地吃氮、碳等元素,正如我们不会口渴时喝氢或氧一样。
b、二是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变化影响部分,部分的优劣也会影响整体。特别是处于关键部位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足球队:皇马、曼联等与其他球队的比较
整体对部分的影响:姚明所处的球队是由一帮小学生组成的,与nba的球队进行比赛,结果可想而知。球队这个整体影响到了姚明这个部分的发挥。
另外,整体与部分还是相互作用的,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以班中的同学为例:
全班——个人,个人——四肢、头脑等,人脑——大脑、小脑,脑干等
(过渡)正是因为整体与部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学会运用全局的观点来看问题了。
(2)理解整体和部分关系的意义(方法论)
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内容来看,其方法论应包括多方面的要求。其中有两点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
一是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的思想,做法是从整体出发,在整体上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最优目标。像人们常说的,“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就是选择最佳方案的形象比喻和说明。
例子:东亚运动会,艾志波受伤汪强紧急增援国足后防线,当时汪强所在的队伍还有联赛要打,沈阳金德老总从全局出发,同意放人。二是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例子:学生学习要平均,不用偏科、“跛脚”,只有每一科目都搞好了,整体成绩才会上去。德、智、体全面发展。汽车的配置
(总结过渡)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处处可见的,让学生举例。——机械手表的零件、风扇里的风叶„„ 整体观念重要,部分的作用也不可或缺。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那么究竟什么是系统呢?它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1)系统及其基本特征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优化性)分别解释
(过渡)系统和要素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运动中普遍存在的,任何一个事物都存在着系统和要素两个方面。
(2)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是作为整体的组成元素、因素、方面、部分而存在。教材p58探究
(过渡)我们学习了系统与要素的哲学道理,就要懂得去运用。(3)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①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系统优化方法的核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它要求人们对事物的属性的认识进入到“整体性”的认识,从而开拓了对事物整体性研究的新领域。
治驼背的寓言吗?说的是山东有一医生能治一切驼背,方法之独特、手术之简便举世无双。一驼背者备厚礼求治,医生说:“包你背直。”说罢,他就让驼背者伏在地上,他在驼背上放一门板,蹦上去就是几下,那驼背者起先杀猪般嚎叫:“你要踩死我呀?”医生说:“只要驼背能直,哪管生死乎?”
这就犯了不顾大局,舍本逐末的错误。②有序性原则
——有序性原则认为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的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系统内部都具有层次等级式结构,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的。例子:生物中的天敌灭虫、元素的分子排列 ③优化原则
——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从而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提供各种优化的方案。a、田忌赛马 b、分粥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不够。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来他们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当各个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有全新的功能;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而一切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做准备,质变就不会发生。量变引起质变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形式有两种:第一,由于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引起质变;第二,数量不变,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方式和结构上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分粥》故事中,同是七人分一桶粥,有抓阄分粥、推选分粥、委员会分粥、轮流分粥四种分粥方案。谁分粥,谁先拿粥,前三种分粥方案是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没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每周饱一次、腐败粥、凉粥。只有最后一种方案,只是改变了分粥者拿粥次序,就是改变了拿粥的排列方式,分粥者不是先拿粥,而是最后拿粥,各个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终于实现了完全公平公正公开,达到了良好的意愿,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这正是量变引起质变的第二种方式的体现,这种质变,也是制度创新、体制创新。
第五篇: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及其基本含义。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运用:(1)运用相关的原理,理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说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2)分析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我们生活和实践的意义。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方向、道路和发展的形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处理理想与挫折、目标与过程关系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起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2)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也让学生切实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既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又要不失时机地抵住机遇,促进质变。
二、重难点
教学重点:准确地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教学难点: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三、教法学法
教法:
1、支架式教学法:通过情境展示和问题设置,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构建知识,教师负责引导。
2、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学法: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每当我们学校星期或放假的时候,学校门口就会挤满了汽车,这个星期五,应该也是这样的,这些车里有接你的吗?那你们家现在有买车的计划吗?要想买车,我们得了解一下车市吧!这个月20日到29日在广州有一个大型的国际车展,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展示视频。
比亚迪销售副总经理李云飞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十年前,哪个汽车生产商生产出新能源汽车,就会被别的汽车生产商当笑话看,十年后的今天,哪个汽车生产商没有生产出新能源汽车反而会被当笑话看。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从开始时被嘲笑,到现在大家都重视起来。这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讲授新课
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师:在这次车展上有一个非常大的亮点就是它单独开设了一个电动汽车展馆,展台面积近1万平米,除了国际知名品牌,我国的自主品牌比亚迪、奇瑞、长安等车企也都带来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
车展正在进行中,我们当然过不去了,但是广州的小娟一家参观了这次车展,他们想在这次车展中买一辆车,在车展上他们家相中了两辆车,一辆是比亚迪秦,一辆是比亚迪G5,爸爸想买比亚迪秦,妈妈想买比亚迪G5。你是支持爸爸,还是支持妈妈?并说明理由。
在说理由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两辆车。(多媒体展示这两辆车的性能)你支持爸爸还是支持妈妈,同桌讨论一下吧。首先,支持爸爸买比亚迪秦的同学来说一下你的理由。生:略。
师:说得非常好,还有没有同学有补充的。生:略。
师:比亚迪秦属于新能源汽车,它节能、环保、国家支持,也可以说它是符合客观规律,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我们称之为新事物。
而比亚迪G5属于传统的燃油汽车,是旧事物,新能源汽车会代替传统燃油汽车,新事物必然会代替旧事物,为什么新事物会代替旧事物呢?请大家结合课本64页第一段来回答这个问题。
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生:略。
师:回答得非常完善。
师:刚才我们说了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而旧事物则不符合客观规律,不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新旧事物含义相反,是否意味着新旧事物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了呢?不是,刚才大家说了,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出来的,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因素,汲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并且在社会历史领域,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优于旧事物,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所以我们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虽然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会战胜旧事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人是支持妈妈的观点买比亚迪G5的。我们来听听他们的理由吧,谁能站起来说一下。生:略
师:简介传统燃油汽车的优点。这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燃油汽车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什么新事物在代替旧事物的时候不是一帆风顺呢?
请结合课本65页第一段的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生:略
师:回答的不错,他是从三个角度来说的。新事物在产生初期有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所以人们对它的认可有一个过程,旧事物开始时比较强大,顽强抵抗,极力扼杀新事物,所以说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总结:总的来说,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也可以说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那大家能不能用一个图示来表示一下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呢?大家思考一下,然后我请同学来画。生:略。
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一帆风顺只是我们的美好愿望,当我们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们又应该如何去面对呢?
请大家结合课本65页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来分析比亚迪销售总经理的理念?(多媒体展示材料)
这就是我们第一部分要学习的内容,事物发展的途径。
刚才我们说比亚迪销售副总经理的经营理念不对,那它应该怎么做呢? 生:大力生产新能源汽车
师: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企业要想成成功功首先得制定正确的经营理念,接下来他需要进行技术研发,对于新能源汽车要想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流,光先靠企业不行,国家还得加大财政补贴、减免汽车购置税,完善配套设施、推广电动出租车等等。那这些举措就是量变,最终占领市场主流是质变,事物的发展总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那什么是量变、什么是质变?请大家结合课本65页第3、4自然段找出这两个内容,并和同桌讨论分析大屏幕上的内容是量变还是质变。请同学说一下量变、质变的含义。生:略。
师:再请这位同学来辨别一下。生:略。
师:你为什么这样判断,性质是否发生变化。生:略。
师:前面我们学过发展,发展是质变吗?质变是发展吗?
知道了什么是量变,什么是质变。
那量变与质变又是怎样的关系呢?请结合这个内容来回答。
汽车的发展绝不是一开始就有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最早的汽车蒸汽机三轮汽车、内燃机四轮汽车、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从蒸汽机三轮汽车到内燃机四轮汽车是质变,质变不是结束,而是新的量变的开始,我们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从而达到新的质变。汽车发展到新能源汽车,是不是意味着汽车发展的终结呢。不是,在这次车展上,很多汽车生产商还带来了他的概念车,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那对于比亚迪团队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请结合课本66页第2段回答。生:略。
五、板书设计: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
①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方法论: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成 ②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方法论:做好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二)做好量变的准备,促成事物的质变。1.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方法论: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2)只有质变才能促进事物发展,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方法论:善于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发展。(3)同时坚持适度原则
六、课堂练习:
1、下列事物中发展新事物的是(a)
①克隆技术和纳米技术 ②包装豪华的商品 ③“3g”手机 ④人类的反祖现象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2、我国的改革开放,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说明新事物的成长(d)
a、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b、在其初期就完全具备并充分显示和发挥其优越性 c、是一帆风顺的,没有任何艰难险阻
d、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3、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要一代一代人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这表明了(a)a、事物的质变需要量的积累 b、事物的发展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c、有量变就会有质变 d、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4、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这副对联表明的哲理是(c)①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③要重视量的积累 ④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下列名言名句体现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的是(d)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②牵牛要牵牛鼻子
③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为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最主要的是阐述清楚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以及事物前进性与道路的曲折性的方法论,难点是量变与质变的含义及两者的辩证关系,为了能让学生理解,需要教师例举很多恰当的例子,最好是贴进他们生活的例子,同时又要调动的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也参与进来,倡导他们自己能总结出方法论,这样师生互动的课堂才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