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营养元素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19-05-12 23:3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本营养元素教学设计及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本营养元素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一篇:基本营养元素教学设计及反思

《基本营养元素》教学设计及反思

保亭中学

范海林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简单分类; 2.探究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的实验;

3、学会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4、探究糖类水解反应及反应条件对水解反应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生介绍糖类、蛋白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②通过对“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糖类水解反应”实验探究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学模式:

问题---猜想---探究---得出结论---应用 教学重点:

①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②糖类的水解反应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糖类的水解反应来解决生活中的遇到的问题。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交流讨论式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美食图片,提出:我们在平时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食物中营养物质主要有哪些?引出六大营养素;再由:每人一日三餐的食物的主要成分的讨论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交流讨论:

阅读表3~3,归纳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特点。

1.根据表3-3,分析单糖、双糖、多糖在分子组成上各有什么特点? 2.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分别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却具有不同的性质,试推测原因

3、淀粉和纤维素是否互为同分异构体,为什么? 成果展示:

请学生代表说说对糖类与蛋白质的了解;(自制幻灯片)问题提出:

1、丧失体内自我调节血糖水平的人会得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设想怎样去检验一个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诗句中的“丝” 的成分是什么?可以选用什么方法鉴别呢?

3、米饭或馒头时,为什么咀嚼就会感到甜味? 实验探究:

分组探究:糖类、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蔗糖、淀粉的水解反应 成果展示:

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糖类的水解反应的实验现象的描述;得出糖类、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葡萄糖的特征反应:与新制Cu(OH)2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2、淀粉的特征反应:在常温下,淀粉遇碘(I2)变蓝。

3、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①硝酸使蛋白质颜色变黄

② 蛋白质灼烧时,会有焦味(烧焦羽毛的气味)。知识的应用:

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前面提出的三个问题。

②人早晨不吃早餐,血糖会降低,某个人早晨吃了一个馒头,现从此人的消化道中取出一些液体,对液体进行了一些处理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产生了砖红色沉淀的现象,能否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

③证明食盐水和蔗糖水的方法。小结: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基本营养元素》教学反思

保亭中学

范海林

在本节课上,本人将实验探究作为教学目标的突破口,整个过程突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融为一体的化学教学价值观。特别是教师的有效启发引导和学生实验探究活动,不但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学方法懂得糖类、蛋白质的相关知识,并且将相关知识向同学展示,同时也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创新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等活动落到了实处。还让学生体会和享受学习之快乐。本节课教学特色有以下几点:

1.注重启发学生参与:在教学中学生参与活动程度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引导是否到位,此课中教师充分利用了启发式教学优势,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结合,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落实学习情感、实践探究和各方面能力参培养。2.强化实施探究过程:在本课探究过程设计:

(1)糖类的特征反应:①观察葡萄糖样品,取约2g葡萄糖固体加入盛有5 mL水的试管中,充分溶解;然后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到沸腾,观察并记录现象。

②将碘酒滴到土豆中,观察并记录现象。(2)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①取少量鸡蛋清于蒸发皿中,滴加3~5滴浓硝酸,在酒精灯上微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②取一根头发灼烧,观察并记录现象。(3)糖类的水解反应:

①蔗糖的水解反应

②淀粉的水解反应

从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汇总学生成果,到得出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蔗糖、淀粉的水解反应的结论;(2)应用媒体播放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蔗糖、淀粉的水解反应的录像,让学生比较在实验探究中不足之处,能及时改进。

3.注重诱导强化方法:在其教学的各个环节均采用和谐诱导,启发思考的方式,集培养学习方法、激发兴趣和培养创新能力为一体。如实验探究方面,先是猜想、启发引导,再组织实验探究,直至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和实施探究;再由分组实验得出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蔗糖、淀粉的水解反应的结论,最终使学生懂得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其蔗糖、淀粉的水解反应的原因,并能够应用相关知识解决所发现的疑难问题和设计改进实验的装置。是层层深入和关注学生实际感知的。

4.突出学习兴趣培养:在课的引入阶段,恰当地应用美食图片和学生查找的相关知识提出生活中遇见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猜想,引发兴趣,使学生产生良好学习动机,从而顺畅地进入实验探究程序,并通过总结学生所得实验结果得出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蔗糖、淀粉的水解反应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还特意鼓励学生设计改进实验装置,将课堂向培养创新能力的高度自然延伸,很好地落实了教学目标安排。特别是师生间的和谐交流,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新知的欲望此起彼伏,达到了“我要学、我想学”的境界。

本节课的困惑与反思:

困惑:在实施学生探究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动手能力差,完成实验占时间较长,不容易控制教学时间,影响知识巩固应用的深入,练习完成过于仓促,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反思一:教学设计要强化追求“预设和达成”的统一。实验备课时要考虑学生会怎么想,多做出些针对学生认知思维方式预想,上课时要随时抓住和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从学生的问题出发组织教学,将学习的第一机会和权力交给学生,课堂的教学才有活力和生机。

反思二:要适当强化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在学生自学习方面,不是教师领着学生说边说边做,而是教师用预想的设计实施教学。此过程还应有实验不同的分组,以便对现象不同,装置不同,结论不同增加分析,在组织学生交流,汇总,提炼,得出结论,可能会更恰当些。更有利于加强学生在探究实践中的合作,使学生在多种体验中形成共性的认识,来体验自然科学的实际形成过程,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严谨和从量的方面研究化学变化的实际过程;认识实验是化学获取正确结论的方法和手段,从而对化学实验的各个环节引起足够的重视。本节课我是按照“问题---猜想---探究---得出结论---应用”的教学模式,层层递进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完善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知识体系。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启发性学习的方式,以问题教学为中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力求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既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该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所引用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都能充分的利用。在整节课中,学生都在积极地参与,因为我认为不仅学生动手操作是新课程的理念,而且学生不断的动脑思考更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在活动与探究中,引导学生认真完成实验和做好结果记录,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分析和归纳,并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得出结论。这些实践活动不但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也培养了学生认真扎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索的学习方法。

第二篇:《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本站推荐)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与等量关系一样,不等量关系也是自然界中存在着的基本数量关系.在本章中,学生将通过具体情境,感受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学习一些关于不等式的基本知识,通过不等式丰富的实际背景理解不等式.而通过本节内容《基本不等式》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不等式的证明,解决一些简单的最值问题.同时本节内容还渗透了“数形结合”与“化归”思想,有利于提升学生优良的数学思维品质.(二)教学目标的确定(1)知识与技能

①从不同角度探索基本不等式,理解基本不等式; ②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2)过程与方法

①借助“拼图游戏”,通过操作、观察、抽象、概括学会从不同角度探索基本不等式,明确其简单应用;

②渗透“数形结合”与“化归”思想,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获得发现的成就感, 激发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精神.(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从不同角度探索基本不等式,理解基本不等式.2.教学难点

会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值和最小值.二、教法分析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尝试活动.2.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多媒体辅助进行直观演示启发学生思考.3.问题引导,探究基本不等式.4.联系实际问题,讲练结合,同时采用变式教学巩固应用,加深理解.三、学法分析

在教学中, 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 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 通过观察、探索、交流、反思参与学习, 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 学会学习, 发展能力.四、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一

问题1:你能用四块相同的三角板拼成一个正方形吗?

这个环节,以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背景入手,让学生四人一个小组,用准备好的四块相同的三角板进行拼图游戏.从而得到赵爽弦图的模型,并适时地介绍我国三国时期伟大的平民数学家及由他创设的弦图.设计意图:以趣引思,激发学生发现新知的欲望,让学生对赵爽及赵爽弦图记忆深刻,并为探究基本不等式作好铺垫.问题2:如果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你能用a、b来表示正方形ABCD的面积与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吗?正方形ABCD的面积与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呢?

通过这两个简单的问题,学生很快得到正方形的面积大于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但对于等号是否成立还有疑惑,所以再利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对为什么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给出了直观的解释.从而得到结论ab2ab(a,bR)(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拼成的“弦图”出发,由“形”及“数”,自然生成得到了基本不等式,也体现了数与形的完美结合.问题情境二

问题3: AB是圆的直径,点C是AB上一点,AC=a,BC=b, 过点C作垂直于AB的弦DE,连接AD、BD.则半径OD =______, 半弦CD =______.半径与半弦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几何背景“半弦≤半径”,探索基本不等式,运用动画演示,对基本不等式给出更直观的几何解释.(二)建构数学

问题4:刚才我们通过数学实验及几何图形发现了不等关系ab2ab(a,bR)(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我们能否用代数的方法严格证明呢?

学生容易用代数的方法如“作差法”“分析法”“ a2b22ab(a,bR)替代法”来证明这个不等式.从而得到本节课的基本ab2ab(a,bR)(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要特别强调a,bR.设计意图:学生用代数的方法证明基不等式,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结论的探究过程,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使学生理解数学是自然的,也是严密的

(三)应用数学

1的最小值 x1变式一:x0,求x的最大值

x4的最小值 变式二:x2,求xx24的最大值 变式三:x2,求xx2例1.x0,求x例2.x0,y0,xy3,求xy的最大值 例3判断题

111(1)x的最小值是2;(2)x的最小值是2(x2);(3)x2(x0)的最小值是2xxxx设计意图:通过多个例题及变式,拓展基本不等式应用的灵活性,并着力突出基本不等式使用的前提条件.例4.(1)用篱笆围一个面积为100m2的矩形菜园, 问该矩形的长、宽各为多少时, 所用篱笆最短,最短的篱笆是多少?(2)一段长为36m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菜园,问这个矩形的长、宽各为多少时, 菜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

通过本例使学生明确:两个正数积为定值时,和有最小值;两个正数和为定值时,积有最大值,当然前提是等号必须能够取到.并抽象出数学模型: x0,y0(1)xyP(定值),则当xy时,xy的最小值是2P;S2(2)xyS(定值),则当xy时,xy的最大值是

4(四)巩固练习

ab1.a0b0.求的最小值;ba12..0x,求sinx最小值sinx变式:0x?23.求半径为R(常数)的圆的内接矩形面积的最大值

设计意图:

练习1,2及变式是对基本不等式的简单应用:两个正数,当积为定值时,和有最小值,前提等号必须取到.变式强调应用基本不等式时一定要验证等号是否取到.,练习3体现两个正数,当和为定值时,积有最大值的应用.设计这三个练习及变式是在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深刻体会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的条件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和创新思维.充分认识基本不等式的使用价值.(五)归纳总结、作业布置

学生总结:1.你有哪些收获?

2.应用基本不等式要注意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及应用基本不等式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强化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与认识.

第三篇:基本类型教学设计(备课反思)

化学反应四种基本类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举例分类归纳常见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方程式

2、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组织探究活动,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讨论,归纳总结,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教学重点:

1、基本反应类型的表达式及应用

2、复分解反应

教学难点:复分解反应 教学过程:

一、化合反应

1、定义: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2、表达式:A+B+…→AB

3、特点:多变一

4、举例:

5、练习:已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2HgO=2Hg + O2↑

B、CaCO3+2HCl=CaCl2+H2O+CO2↑ C、C2H5OH+3O2=2CO2+3H2O D、C+O2=CO2

二、分解反应

1、定义: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2、表达式:AB→A+B+…

3、特点:一变多

4、举例:

5、练习: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S+ O2 = SO2 B、Fe+O2 = Fe3O4 C、KMnO4=K2MnO4+MnO2+ O2 ↑ D、C+ O2 = CO2

三、置换反应

1、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表达式:A+BC→B+AC

3、举例:

4、练习: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S+02=S02 B、2H202=2H20+02↑ C、CH4+202=C02+2H20 D、Cu0+H2=Cu+H20

四、复分解反应

1、定义: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表达式:AB+CD→AD+CB

3、发生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水或气体

4、举例:

5、练习: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H2SO4+Ca(OH)2=CaSO4+2H2O B、H2SO4+BaCl2=BaSO4↓+2HCl C、Fe+2HCl=FeCl2+H2↑

D、2HCl+CaCO3=CaCl2+CO2↑+H2O

五、中考热点

1、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NaOH+HCl = NaCl+H2O B.CO+CuO △ Cu+CO2

C.Zn+H2SO4=ZnSO4+H2↑ D.CuO+H2SO4=CuSO4+H2O

2、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类型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锌和稀盐酸 B.二氧化碳和水

C.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D.氢氧化钠和稀硫酸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复习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定义、特点、举例、练习等,其中复分解反应是重点也是难点,希望在以后的复习中应多加练习。

七、板书设计:见PPT

八、作业

1、判断下列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KNO3 + HCl

KCl+Na2CO3 NaOH + K2SO4

CaC l2 + K2CO3

2、判断下列物质之间能否发生置换反应,能的写出方程式,不能反应的简述原因。

Mg+H2SO4

Cu+H2SO4

Hg+HCl

Al +HCl

Fe+Hg(NO3)2

Ag + CuSO4

化学反应四种基本类型(教学反思)

化学反应有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在中考复习中,我将四类基本反应规律总结如下:

一、化合反应

二、分解反应

三、置换反应

四、复分解反应

在复习中,我应该让学生依据规律写出相应的方程式,多多益善,集思广益,进行方程式归类大练兵。然后让同学之间展开讨论,进一步研究各类反应能发生的条件,以加深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及规律的掌握。化学反应四种基本类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化学反应基本的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分别在教材的第二、八和第十一单元。自学习了化学变化的规律后化学反应就以直贯穿于教材的始终。在中考中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分值在4-6分。因此这部分知识在教材和中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过程与方法学会审题从题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用化学反应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3、重点、难点的确定依据课程标准、中考说明及教学内容把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确定为教学的重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把会判断和书写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为教学的难点。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是复习课在学生学习了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复习。学生在心理和知识背景上都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在写各种类型化学方程式还有一定的困难。这是在复习这部分知识时教师要引起关注的。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教师依据课程标准、中考说明和化学学科的体系设置能够体现主干知识核心知识、能够体现解题规律、方法所揭示的规律和解题方法能够解决同类问题的一个标杆题引导学生读题、审题、找关键词、回顾相关知识做题归纳解题的方法、技巧和规律再用解答标杆题揭示出的解题的方法、技巧和规律分析并完成类比题。

2、学法学生在教师出示标杆题后通过教师的引导认真审题、读题画出与解题相关的关键词语再通过自探、共探、合作交流回顾相关知识并予记录独立完成标杆题进行板演再根据教师出示的答案进行校正找出易错点分析、讨论和反思归纳出解题的方法、技巧和规律再来完成类比题。

四、教学程序

首先以化学反应很多但可分为一定的类型为导语导入课题展示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并出示标杆题

1、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特点是多变一。

2、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特点是一变多

3、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特点是: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4、复分解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第四篇: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教学分析

基本不等式(又称均值不等式)是在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基本不等关系和“不等式的性质”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研究,在不等式的证明和求最值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中蕴含诸多的数学思想,对于进一步探索不等式的证明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学生通过本章前两节的学习对不等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学会了运用不等式解决一些基本问题,但是接触的不等式都较为单一,灵活度不够,而基本不等式在求最值及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方面要求学生更为灵活地运用,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对不等式的运用,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标学: 1.阅读教材,会证明基本不等式,并熟记不等式使用的条件;

2.小组合作,会利用基本不等式准确求出积(和)定类型的最大(小)值.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从代数的角度探索并理解基本不等式的推导、证明过程; 2.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

教学难点:基本不等式成立时的三个限制条件(简称:一正、二定、三相等)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互学1 问题1.你会证明a2b22ab吗?什么时候等号成立呢?

问题2.将上面结论中的a,b分别用a,bєR?

a和b代替,结论会变成怎样?大前提还是不是(设计意图:通过一个关于求函数最小值的实际问题情境设置造成学生认知上的“知识冲

突”,激发其学习本节课新知识的欲望。同时直接利用初中已经学过的完全平方式的非负性及其展开时快速得到基本不等式的来源a总结:重要不等式:a基本不等式:22b22ab,并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出本节课的主题.)

b2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abab(a0,b0),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和定积最大)2ab2ab(a0,b0)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积定和最小)

互学2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1)用篱笆围成一个面积为100m的矩形菜园,问这个矩形的长、宽各为多少时,所用

2篱笆最短.最短的篱笆是多少?

(2)一段长为36 m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菜园,问这个矩形的长、宽各为多少时,菜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设计意图:利用基本不等式来解题时,要学会审题及根据题意列出函数表达式,要懂得利 用基本不等式来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最值问题.)

【牛刀小试】(1)已知x0,求函数yx1x的最小值.(2)已知正数x,y满足xy1,求xy的最大值.(设计意图:通过两个个较为简单的练习让学生掌握证明格式,理解基本不等式成立的“前 提条件”、“取等号条件”,也为突出本节课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的知识点).应用2.已知x0,求函数yx1x的最大值

解:原式=-(-x1)-2x-x1=-2 x当且仅当-x1即x-1时等号成立 x(设计意图:通过改变条件强调基本不等式成立时的三个限制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用学评讲:学以致用,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知识,形成结论和做题步骤

作业 :(分层布置,让各个层的学生都能接受)

必做题:P100习题3.4:A组1(1)、(2)

选做题:A组2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

1.团队组员之间的交流讨论不热烈,没能让所有学生参与课堂。今后要重点思考完善互学,设计设才能让学生积极热烈的讨论,发挥我们的团队优势。

2.只是提问少数学生演板,没能拿出更多的时间让更多的学生展示学习效果。今后要把课堂更多的交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为主。

3.没有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4.,没有正向激励的评价语言,导致激励效果不好,今后要有目的的收集并学习一些能够激励学生的语言,用表扬来鼓励学生。

5.在讲授新内容之后,应该给与学生对公式限时背诵,增加课堂的任务驱动,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中来。今后要驱动教学,让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实现对知识的真正把握。

第五篇:教学设计基本

教学设计(基本模板)

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 * * 科组 * * *

一、教学目标:

1.2.……

二、教学重点:

1.2.……

三、教学难点:

1.2.……

四、教学策略:

1.2.……

五、教学资源(教具):

六、课型:新授课 / 复习巩固课 / 其它

七、教学过程:(请写好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

1.【设计意图】 2.【设计意图】

……

八、板书设计:

格式要求:

1、标题:宋体二号,加粗

2、副标题(教师姓名等):宋体三号

3、正文:仿宋-GB2312三号字

4、页边距上下2.5

左右3.14

下载基本营养元素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本营养元素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黄山区甘棠小学 方敏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人教版)第107 - 108 页的内容以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分......

    基本不等式教学反思

    基本不等式教学反思 基本不等式教学反思1平时我们听课很多都是新授课,课的模式我们也探讨很多了,而此节就课型而言应算作习题课,为何上此课型,主要是提出一种上法,让同仁加以探......

    基本不等式教学反思

    基本不等式教学反思 基本不等式教学反思1平时我们听课很多都是新授课,课的模式我们也探讨很多了,而此节就课型而言应算作习题课,为何上此课型,主要是提出一种上法,让同仁加以探......

    《基本不等式》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能较好的分析把握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新颖合理,教学组织合理有效,较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良好。本节课有如下主要亮点:第一,教学线索清晰。教学中以基本不等式的获......

    基本体操教学反思

    基本体操教学反思 基本体操无论从教来讲还是从学来说都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工作。所以,圆满完成基本体操教学的前提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面仅......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 10141510244 数学与应用数学 钟林 课题:人教A版必修5第3章4节,基本不等式 【教学目标】 1.通过两个探究实例,引导学生从几何图形中获得两个基本不等式,了解......

    基本乐理教学设计(★)

    《基本乐理》教学设计 宝塔区南泥湾镇松树林小学 吴 亚 倩 《基本乐理》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二年级 【课 型】:教授课 【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内容】:《音符》 【教学......

    教学设计基本格式和要求

    教学设计基本格式和要求 篇一:教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要求和基本格式教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要求和基本格式一、备课教学设计要求单元备课 (一)教材简析 ⒈ 教学内容。⒉ 教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