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16: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一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内容: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5页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刻度尺,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3、初步学会用直尺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1厘米、几厘米的实际长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

学具袋:长1厘米的红色小棒、2厘米的蓝色小棒、5厘米的黄色小棒,画有线段的长方形纸片(长 12厘米,宽8厘米),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猜谜语激发学生兴趣:五个小兄弟,长短不整齐,捏紧在一起,干活有力气。(手)

师:孩子们,你们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请伸出你的右手,你能叫出五个手指的吗?(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师:(伸出一拃)像老师这样把手张开,我们通常把拇指尖到中指尖的长叫一拃,来同学们也伸出你的一拃让老师看看,指一指从哪

到哪的长是一拃。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课件出示:阿福的新衣图片)

教师讲故事

师:阿福的新衣为什么做小了?生说原因,教师评价

师:怎样才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师父量师傅做,徒弟量徒弟做,用尺子量)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尺子

师: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经常用到一些尺子(课件出示:软尺、三角尺、直尺)

师:今天我们主要认识直尺(课件出示:空直尺)老师的直尺和你们的一样吗?(不一样)

师:谁能说说缺少了什么?生1:小竖线。生2:数字。生3:图案(评价:图案是用来装饰的)

师:(课件演示)这些小竖线叫刻度线,这些数字中最小的是几?生:是0 师:0在尺子上表示起点 引导学生观察刻度线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有长有短

课件演示教师说明相邻的两条长刻度线之间就是一大格

师:你知道这一大格的长度是多少吗? 生1:1米 生2:1拃 生3:1厘米

师:这一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厘米(板书课题)

师:厘米是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用的单位

引导学生观察直尺上除了刻度线和数字还有什么? 课件演示:cm 教师介绍:cm表示厘米

2、认识1厘米(1)从直尺上找1厘米

师:我们知道了1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你能从直尺上试着找找1厘米吗?

学生同桌交流找1厘米

学生汇报(注意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从几到几的长度是1厘米)课件演示:师:从6到几的长度是1厘米?从4到几的长度是1厘米?4还到几的长度是1厘米?

生答

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起来说一说从4到几的长度是1厘米?(培养学生完整的表达能力)

(2)测量1厘米

师:我们认识了1厘米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和动手能力,每个小组的学具袋里有三根小棒,你能根据刚才的学习估计一下那根小棒的长度是一厘米吗?

学生估计

师:怎样才能准确判断? 生:用尺子量 师:这是一个好办法 学生动手测量汇报说量法

课件演示:红色小棒不管对准哪一个刻度线都占一大格也就是1厘米

(3)感受1厘米

学生拿起红色小棒看看1厘米有多长,用手指比划一下多大长度的空是1厘米

师:1厘米这么短,想想在你的手上、身上周围的物体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3、认识几厘米(1)回忆总结方法

师: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都用到什么方法来认识1厘米? 小结:看一看、估一估、量一量

师:只认识1厘米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认识几厘米。你能用同样的方法,先看一看,在估一估然后量一量得出蓝色小棒和黄色小棒的长度吗?

(2)学生小组研究

汇报:教师提出汇报要求先说一说估计的结果,再说一说测量的结果

汇报时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把小棒对准哪一个刻度线来量的 师:有的同学是从0刻度线来量的,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看出蓝色小棒长2厘米的?

生:蓝色小棒占了2大格就是2厘米 课件演示

师:有的同学不是从0刻度线来量的(课件演示从5刻度线来量)这根小棒长厘米7厘米你说对吗?

生:不对,是2厘米

师:那2厘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 生:2个1厘米

引导学生:不管从哪一个刻度线来量主要看他里面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

学生汇报黄色小棒长几厘米,它里面有几个1厘米(3)总结测量方法

师:你们觉得从哪一个刻度线测量比较方便? 课件演示:快速说出物体的长度 彩带从0刻度线量,铅笔不从0刻度线量 进一步体会测量时从0刻度线测量比较方便

课件出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一般把尺子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

一端,另一端指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测量一拃及线段的长度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厘米、几厘米,并学会了测量,你能试着量一量你一拃的长度吗?

学生测量,说量法

师:老师的一拃是18厘米,比你们的一拃长多了,大人的一拃比小孩的一拃长,怪不得徒弟把衣服做小了

师:(课件演示)测量一拃时,把拇指尖的一点和中指尖的一点连起来就成为一条这样的线,我们把它叫线段,线段可以测出长度。学具袋中的纸片上也有两条线段,你能量出他们的长吗?

学生测量说结果

学生测量长方形纸片的长边和短边各是多少厘米? 汇报说结果

师:同学们这么爱动脑筋,动手能力也这么强,把聪明的喜羊羊也吸引到了我们的课堂,它想考考同学们,能接受考验吗?

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课件展示 第一关:填一填

从0刻度到8刻度之间的距离是()厘米 从3刻度到9刻度之间的距离是()厘米 7厘米里面有()个1厘米 4个1厘米是

()厘米

第二关:说一说 说出物体的长度

不够整厘米时,我们说大约是几厘米 第三关:比一比

青青草原上的两只昆虫蛐蛐和蝈蝈要比赛跳远,谁跳的远? 课本自主练习第二题

五、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你学会了那些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厘米的认识

刻度线

0表示起点

cm表示厘米

1厘米

1大格

看一看

2厘米

2个1厘米

估一估

5厘米

5个1厘米

量一量

第二篇:一年级下册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景山教材一年级下册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 厘米的长度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建立1 厘米的长度观念。

2、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情境导入

谈话: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个童话故事,大家想不想听啊?

(动画演示)古时候有个人叫阿福,身上的衣服已经补了好几个补丁,这一天,他决定做一件新衣服,于是来到了裁缝店。裁缝师傅用手量了量,阿福的上身长3 拃,就让徒弟记了下来,正好这天师傅有事要外出,吩咐小徒弟把衣服做好。小徒弟认真地用手量好长度,裁布、缝衣。衣服做好了,阿福来试穿,咦,衣服太小了,穿在身上,遮不住肚皮,师傅着急得用手量了量,问徒弟,告诉你身长3拃,怎么做成了2拃?徒弟也纳闷,我量得明明是3拃呀!

学生讨论后明确:因为师傅的手大,小徒弟的手小,所以量的不一样。

(二)质疑

师:对,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只有用同样的标准去量才能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

提问:要使量的结果一样,看来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通常我们用什么来测量?(尺子)

二、互动探究,认识厘米

(一)认识尺

提问:你见过什么尺叫什么名字?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种尺子,大家一起看一看你能记住他们的名字吗?(课件出示:卷尺,软尺,折尺和用途)在学习中我们经常用的还是直尺(课件出示放大的直尺)

提问:观察直尺上有什么? 生:尺子上有很多数。

提问::谁来按顺序读一下?尺子上最小的数是几? 提问::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 提问::尺子上除了有数字还有什么?

师:这些长短不一的线叫刻度线,在每条长刻度线下面都对着一个数,这些数叫刻度数,例如刻度0、刻度

1、刻度5等

提问::谁还发现尺子上有什么?

生:有两个字母CM(课件闪烁)

师:你观察得可真仔细。cm表示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厘米。(板书:cm 厘米 长度单位)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认识厘米(板书:厘米的认识)

(二)认识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厘米有多长吗?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一厘米?

生:从0到1是一厘米

师:对,从刻度0到刻度1这一段的长度是一厘米。(课件在尺上标出这段)师:谁还找到了1厘米? 生:2——3是一厘米

师:对,刻度2到刻度3也是1厘米(课件在尺上标出这段)生:5——6是一厘米 ……

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把尺子上所有的一厘米都标出来 师:谁能用一句话表示出来?

师: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像这样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其实,每一小格的长度也可以用一种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咱们以后认识。)

(找1厘米)师:刚才,我们了解了1厘米是多长,下面我们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以及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呢?

(三)认识几厘米

启发:刚才我们认识了1厘米有多长,你在尺子上再找找,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为什么这一段是2厘米长?(2个1厘米就是2厘米)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3厘米长?从哪儿到哪儿是4厘米长?你还能找到几厘米长?

(课件演示)

(四)用厘米量

1、估几厘米 引导:下面大家把蓝纸条举起来。咱们先估计一下,它大约是几厘米长?(生估计)说一说是怎么估计的?

2、量几厘米

(1)引导:究竟是几厘米长呢?咱们用尺子来验证一下。大家试着量量看,量好了的同桌互相说说你是怎么量的。谁愿意上台给大家介绍一下量法,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量的对不对?(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5,就是5厘米。)(课件出示)引导:他量得怎么样?(说的好给予鼓励)(可能有不是对着“0”刻度量的;对着尺子边了,边有刻度吗?(错了)我们来看看电脑上是怎么说的,一起来读一读。

(一)判断

引导:现在我们来看有这样几个小朋友的量法,对不对?为什么(课件出示)提出要求:所以我们在量物体长度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尺要放平,对准刻度0

(二)测量

引导总结:我们再来量一量这样的两个小纸条长几厘米(课件出示)上面一条比9厘米少一些,下面一条比9厘米多一些,他们都很接近9厘米,我们都可以说成大约9厘米

量一量:长方形的长边大约长()厘米,短边大约长()厘米,铅笔的长大约()厘米

引导:我们再来量一量自己的手掌宽大约多少厘米(课件出示)

提问:现在有一把断了的尺子,你还能量出铅笔的长么?说一说(课件演示)

(三)画一画

画一条长7厘米的线段,说一说是如何画的(课件出示方法),画一条比7厘米少3厘米的线段

三、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生1:我认识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 生2:我会用尺子量物体

第三篇: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厘米》教学设计1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青岛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厘米》 教学目标:

1经历统一长度单位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建立1厘米的长度单位。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经历统一长度单位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学难点: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建立1厘米的长度单位。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故事导入:大家有没有跟妈妈去做过衣服?你知道吗做衣服时要“量体裁衣”。只有量的准确,做出来的衣服才合体。可是,一个叫阿福的人在做衣服时就发生了一个笑话。想知道吗? 师:谁能看着这四幅图,给大家讲一个数学故事?(-----)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一)感受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师引导:是啊,大家看到了阿福很不高兴,小徒弟也很纳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生发现:因为师傅与徒弟的的手不一样大。

师小结:同学们,为了便于应用和交流,在测量时,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它就是长度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做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二)观察尺子,发现知识:

引导:请学生拿出直尺,互相说一说,你知道有关尺子的那些知识? 小结:尺子上有刻度,从0到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请你们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

观察:在我们的身边或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思考:你知道从0刻度到3刻度之间的一段有多长吗?0到7呢?

(三)学习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出示不同的测量方法,小组讨论,你认为哪种测量方法最好?说明原因。

小结:测量物体长度时,先把物体放平,一般将物体的左边和0刻度线对齐,物体的右边对着几厘米就是几厘米。

学生具体测量小徒弟的一柞有多长,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三、自主练习:

1、你会量吗?

(出示77页自主练习第1题图。学生独立测量图形中各线段的长度,填在书上。)

2、小蟋蟀能跳多远?填一填。

(出示77页自主练习第2题图。学生独立观察,填写结果。)

3、你还想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物体同位合作,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把结果记下来。

4、拓展练习:

大家表现的都很出色。如果老师想请你帮阿福量一下准确的衣服的长度,你们能行吗?

(请一名学生扮演阿福,请学生具体测量。)

那如果再让你测量一下他的袖口与领口该怎样测量呢?(学生交流:

1、把领口展开。

2、用软尺围。)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投影出示 书77页自主练习1)第一题

图片上有两个图形,你认识它们吗?它们是——三角形和长方体 每个图形每一条边上都有一个括号和两个字母,这两个字母的意思是——厘米

这是要让我们干什么?(量一量每一条边的长)

你会量吗?学生自己测量三角形中各线段的长度,填在书上。交流测量的方法结果:(1)你是怎样量的?(2)有没有不同的量法?(3)哪一种方法更好?

用你认为好的方法量一量长方形各边的长。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可能会有对边相等只量一边的做法,鼓励,但不做要求)2)填一填

小蟋蟀能跳多远? 填一填。1)学生独立观察,填写结果。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提示:现在小蟋蟀跳了多远?是16厘米吗?为什么?

学生说答案,并说明理由。3)先估计,再与你的同学相互量一量。

想知道你自己的手掌有多长吗?先猜一猜,再量一量,可以同位合作,看一看,你猜的准吗?

向猜的准的同学取取经,问问他们是怎么猜的?

有了上次的经验,你现在一定猜得更准了,猜一猜你的一诈有多长,再量一量。

你还想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选择你喜欢的物体,同位合作,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把结果记下来。

第四篇: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0-5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联系具体情境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初步的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

3.尝试估计物体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表象。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尺、小正方体、练习纸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简单讲述)

老师小时候听过的一个故事《科利亚的木匣》,你们想听吗?

讲述故事:主人公科利亚刚刚5岁的时候,只会数到十。他妈妈要带着她去别的地方了,所以他从家门口向前走了十步,挖了一个坑,他把一个木匣放进坑里,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

四年过去了,妈妈带着科利亚回到了故乡,这个时候科里亚已经是一个9岁的大孩子了。

他回到家里惦记着他的木匣,于是从家门口向前走了十步,动手挖起来。他挖呀,挖呀,你们说他能挖到他的木匣吗?

小朋友们,你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吗?

预设:因为他长大了,步子也变大了,10步的长度也变了,所以找不到了。如果你是科利亚,你有更好的方法或者更好的工具来测量长度吗? 预设:可能有学生会说尺子。

二、观察操作,内化新知

师:对啊,小朋友身边都有尺,它呀,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可是老师发现你们的直尺都是不一样的,你们能找到彼此直尺上相同的地方吗?再和老师的尺子比较一下,看看有何相同之处。

1.认识直尺。

观察:以同桌小组为单位,将直尺放在一起观察,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交流各组的发现(以下顺序可互换))①直尺上的数字:(出示直尺课件)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把直尺上的数字。老师的是尺的一部分,你的尺上数字是从几到几的呢?生回答

师:数字有多有少,但不管是多少,都是从0开始的。你知道这里的“0”表示什么意思吗?“0”在这里表示的是起点。我们在测量长度的时候一般都是从“0”开始的(师指出是“0”刻度线)

还有其他相同的地方了吗? ②直尺上的竖线: 生:很多竖线

师:是的,有很多竖线,我们把尺上的这些竖线叫做“刻度线”,“刻度线”有长有短。

长刻度线下面都对应着一个数字,对应几就是刻度几,这就是刻度1、2、3„„(课件展示)

2.认识1厘米。

(1)师:细心的小朋友还发现尺上有两个字母,cm,(课件突显两个字母)这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

师:它表示的是厘米,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认识厘米)师:1厘米有多长呢?它就藏在我们的直尺上。

1厘米是刻度0和刻度1之间的长度。(课件,红色横线展示)

(2)师:除了这一段是1厘米,直尺上还有1厘米吗,你能自己找到吗? 找一找,说一说„„

师:小朋友找到了这么多的1厘米,那老师有个问题:如果是刻度6到几也是1厘米呢? 预设:生回答:刻度6到7,刻度6到5也是1厘米。

向学生翘起大拇指,评价学生真不错,我们有的时候换个角度想想会有不同的收获哦。(3)刚才找了尺子上的1厘米,接下来老师把1厘米从尺子上变出来,看谁看得最仔细。师实物投影示范:大拇指的指面和食指的指面分别对准刻度线0和1,然后保存手指不动,小心翼翼地用手指拿起来,横放竖放,放远放近,问学生这是1厘米吗??然后告诉学生,大拇指的指面和食指的指面之间的距离就是1厘米。学生跟着老师做一做,初步感受1厘米的长度。

学生自己试试看,再放到尺子上比比。记住了吗?(4)直接手势比划出1厘米,再调整。

轻轻地闭上眼睛,1厘米有多长呢,记到脑子里去了吗?

接下来请你们直接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教师直接对学生的比划进行纠正)(5)身边的1厘米

师:那你们用比划出来的1厘米来量一量身边或者是身上有没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

预设:手指宽,纽扣,图钉的长,书本的厚度,橡皮,田字格的一边长,小正方体„„ 老师也找了些东西藏在这些数字下面,你们看看在实际生活中它们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吗? 课件出示:各种图片,让学生判断。

当出示小正方体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来验证一下,把小正方体放进你的大拇指和食指指面之间,看看是不是1厘米。

师:找了那么多1厘米长的物体,那你们觉得长度是1厘米的东西怎么样? 预设:很短,很小。

师:因此,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3.认识几厘米。(提醒学生尺子放好)(1)课件出示2厘米的线段(下面有尺子)谈话:你知道这条线段多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预设1:它有2个1厘米,所以它是2厘米。预设2:它从0到2,所以是2厘米。

师评价:对啊,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是1厘米,它包含了2个1厘米,所以是2厘米。马上就把我们刚才交的好朋友1厘米用上去了,量出了这条线段的长,真棒!

(2)练一练(课件出示练习题)这条呢? 出示4厘米的线段(尺子在下面),这是几厘米呢? 提问:4厘米里包含()个1厘米呢?

7cm厘米有(7)个1cm,6个1厘米是(6)厘米,8厘米里面有8个(1cm)。小结:测量线段长度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是从0开始测量,有几个1厘米它就是几厘米。(3)测量长度,估计长度。

A、请学生测量并把测量结果写下来,师巡视测量方法。

找出错例和正确的测量方法,投影展示,说说你赞成哪种测量方法?为什么? 再请学生量一量长方形短边的长度是多少? B、在量之前,谁能来估测一下它的长度呢?

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提问:这次在测量之前,你有什么友情提示吗? 测量的时候尺子一定和测量的物体要放平,从刻度0开始测量。

4、画一画

学了这么多,你想不想自己来画一条几厘米的线段呢?那我们就一起来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吧。

生自己操作,说说是怎么画的?同桌相互交换量一量是否是5厘米。、课件展示画法,可以先画两个端点,再连起来。自己再画一条喜欢的线段,喜欢几厘米就画几厘米

5、拓展提高:红色彩带的长度(坏的尺子)

师:现在请你看屏幕,将出现一条红色的彩带,请你看看它的长是几厘米(抢答)。(课件展示5厘米)

生可能会出现5厘米和6厘米两种答案。

师:我听到两种答案,要么是5厘米,要么6厘米,有争论。但最后的答案当然只有一个,到底是5厘米还是6厘米呢?请说出你的理由,要尽量想办法说服他们。(先请认为是6厘米的说)

预设1:我觉得是6厘米,因为从1到5就是5个了,再加上0,就是6个。所以是6厘米。

预设2:我觉得是6厘米,因为从0到6是6个,我们不能把0忘记了,就像黑板上写的,0表示起点。

预设3:我觉得是5厘米,因为我数的是格子,不是数。

预设4:我觉得是5厘米,虽然0到6是6个数,但是0前面没有数了,也就是说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是1厘米,从2到3是1厘米,从3到4是1厘米„„

师评价:孩子们,通过刚才这个争论的过程,我看到了我们这种互相争论、互相倾听、互相学习的氛围,很好。坚持自己的意见,还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刚才大家说的都有自己的理由,无论你说对了,还是说错了,都是勇敢的,好样的。那这个答案到底是几厘米呢?不是老师说了算的,我们应该研究这条线段与1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看它包含了几个1厘米。请看看屏幕,我们数一数。

师生齐数几个1厘米。5个1厘米就是5厘米。小结:是啊,几个1厘米连起来就是几厘米。

6、认识大约几厘米

出示大手掌,猜猜看这是谁的手掌呢?告诉学生这是老师的手掌,我想量一量我的手掌宽是多少?(课件出示图片和尺子,课件出示大约几厘米)

再出示小手掌,再猜这是谁的手掌呢?告诉学生这是我女儿的手掌,她今年才4岁,我们来量量她的手掌有多宽?(尺子出现,大约几厘米)

(1)像这样比几厘米少一点点,或者比几厘米多一点点,可以说是大约几厘米。(2)量一量你的手掌宽

(3)汇报交流:有的手掌宽大约6厘米,有的宽大约7厘米,因为我们的手不一样大,所以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

(4)自己读一读,记住它们。它们可是我们随身携带的尺子哦。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帮科利亚找到了测量长度的好方法了,他一定会非常感谢你们的。回家后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物体,来量量他们的长度吧。

第五篇: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展示,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及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2、.经历认识长度单位的过程,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4、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并能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统一单位的意识以及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难点:掌握用尺子量长度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师:老师有个问题需要问大家,大家猜一猜,在古代,人们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呢? 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视频,观看视频。

师:两个人同测量一匹布,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 学生回答。

师:统一用拃作单位长度,是否就正确了呢?下面先观看小裁缝的烦恼小视频,再回答提出的问题。

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提出问题。

师:现在,开启咱们智慧的小脑筋,如果让你解决裁缝手小量出物体长度小,这位顾客手大量出的物体长度大的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学生回答。

师:所以我们要统一长度单位。同学们回答的真准确。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我们现在用什么测量物体的长度。

2、介绍尺子

师:同学们看这个物体你们认识吗?

师:尺子是我们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上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师:咱们手里的尺子和黑板的尺子有什么共同点呢,仔细观察,请同学回答。学生回答。

注意强调0一般作为起点进行测量物体的长度。也要让孩子在尺子上找到1cm。师: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1cm?

师:用手比划一下1cm有多长,5cm有多长,8厘米有多长。师:生活中,那些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呢?

注意强调:这些物体都比较短,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

3、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 师:上课之前老师让你们放在铅笔盒下的小纸条拿出来,先估计下是几厘米?到底是几厘米呢?用尺子测量,同桌相互讨论下,如何用尺子测量,并说出方法。学生回答并展示测量方法。

师:老师给大家总结了一个测量小儿歌。大家齐读。师:用这个小儿歌判断下,下面哪种测量方法对。

4、小练习(1)量一量

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请你用这些长度单位量一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1)数学书长约()拃(zhǎ)。(2)黑板长约()庹(tuǒ)。(2)找一找

尺子上从刻度0到1的长度就是1厘米,从()到()还是1厘米。

纸条长()厘米。

5、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6、作业

量一量你手掌的宽度,你父母手掌的宽度。

四、板书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一、统一单位

二、厘米(cm)

三、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多,包括认识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度,在认识概念的时候,先围绕 一厘米这个最基本的单位展开。先让学生观察1厘米,再在自己的直尺上感受1厘米,然后在生活中寻找1厘米,在认识1厘米的基础上认识3厘米、5厘米等,我觉得学生在学习厘米这个概念的时候并不困难,但是要加强他们的感性认识,要让他们自己比划1厘米是多长,找出生活中1厘米的物体。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几厘米的时候,如果图示是从“0”刻度线开始,学生能够准确判断。总之,数学教学中始终贯穿学生主体性和活动性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发现,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一种思想。利用多种形式、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载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

    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厘米的认识(共5则)

    “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厘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故事情境,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设计】_厘米的认识_数学_小学(5篇)

    《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观察情境图,听“阿福的新衣”故事,思考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9月多媒体授课资料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也喜欢看动画片,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非常精彩的动画片,想不想看?同学......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3.1.1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页及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上册) 教材简解:“认识厘米”是长度单位教学的开始。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认识厘米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61--6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认识长度单位的过程,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学会用直尺画定长的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