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教学设计
《解比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通过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解比例的过程,体验知识之间的内容在联系和广泛应用,情感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师:同学们还记得这是什么吗?你会解答它吗?
这是我们去年学的知识,看来同学们记忆还不错,那么我们再来一起回顾下前两天学习的知识吧!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一些知识,谁来说一说你已经了解了比例的哪些知识?。
(比例的意义与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
2、利用比例的一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出示:
(1)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2:3和4:6 80:2和5:200
0.6 : 0.8和:(2)填空并说明理由? 3:9=():15 生1: 3:9 =(5):15,通过比例的意义求出他们的比值。
生2: 3:9 =(5):15,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的积是3 X 15=45,外项之积也应该是45.45÷9=5.3、借题引入。
3:9 =():15中的未知项也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个字母来表示,谁还记得吗?(用X来表示)像这样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板书)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解比例的方法吧。(出示板书课题解比例)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认识世界有名的建筑物——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师:同学们猜猜它有多高?
师:老师告诉你们这座塔,高320米。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这座塔的一具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这座模型高多少米?
2、师:这里的1:10你是怎么理解的?是谁与谁的比?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模型的高度:原塔的高度=1:10。
3、师:题中已经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条件?
3545(埃菲尔铁塔实际的高度是320米。)
4、师:这样在这组比例的四个项中,我们知道其中的几个项?还有几个项不知道?
(知道其中的三个项,还有一个项不知道。)
5、师:不知道这个项,我们把它叫做未知项。五年级我们学习过未知数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呀?(X)
6、师:说的非常好。我们把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设为x米。根据上面的关系式你能写出一个比例吗? 生回答
板书:解:设这座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是x米。
X:320=1:10
三、小组合作探究解比例的方法
1、师:那么这个比例怎么解呢?你能试着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答吗? 下面请你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尝试解答吧!(小组合作,请小组汇报解题思路)老师总结边说边板书
X:320=1:10 转换(比例基本性质)10X = 320×1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这是应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上面的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的等式。
2、师:对了,把上面的比例改写成下面这样一个等式,就是应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解出这个方程,未知项也就得知了。
3、我们解答得对不对呢?可以怎样检验呢?(可以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检验。)
4、这里老师也特意提醒你们 1.别忘记“解”字。
2.在将比的形式的比例改写成等式时,一般要把含有x的乘积写在等号的左边。
5、那么你现在会解比例了吗?一起来试试吧!(出示练习)
6、看来大家学的都不错,这样的比例我们会解了,那么这样的比例你能解答吗?(出示例3)
(1)谈话引导学生理解例3,这个比例形式上与例2有什么不同?(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2)解这种比例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找出比例的外项、内项),让学生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3)学生独立练习,求出未知项(4)同学间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7、课件出示基本练习和提高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请同学上台做题
8、那么现在你会解比例了吗?谁来帮老师总结下解比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生回答 老师小结:
解比例的关键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x。含未知数的比例就是一种特殊的方程,不论在书写格式还是验算方法上,与解方程都是相同的。
三、巩固练习课件
1、课件出示基本练习和提高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解决问题:(见课件,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先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解方程求解。)
五、布置作业 p44第8题
第二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教学实际
与实施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方法是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通过解方程的方法来求解。学习这节内容,可以为接下来学习比例尺和用比例解决问题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
1、在解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自主探究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轻松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
突破方法:小组交流讨论,探究比例中未知项的各种计算方法,并从中进行优化。
2、难点:灵活运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突破方法:了解各种和比例知识相关的问题,掌握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灵活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交流讨论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学法:学生独立探究,全班交流,优化出解比例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
1、教师:教材例题投影图。
2、学生:常规学习用具。
六、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
(1)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8:20和7.2:8 100:0.2和10:0.002
2、导入新课
谁能很快说出下面比例中缺少的项各是几?(学生试说)14:21=2:()1.25:()=2.5:4 教师指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解比例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为学习解比例的知识做准备。互动新授
(一)教学例二
1、投影出教材第42页例二。
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度约320m,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这座模型高多少米?
2、阅读与理解
(1)学生独立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小组内交流获得的信息。
已知条件:埃菲尔铁塔的高度约320m,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所求问题:这座模型高多少米?
3、分析与解答
(1)分析题意,根据题意描述两个相等的比。模型高度:实际高度=1:10。(2)指出其中的未知项,说一说你想怎样解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交流中既要听取学生的意见,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把比看作除法,那么x:320=1:10就可以转化成x/320=1/10,学生就可以运用原来学习解方程的有关知识来解;也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x:320=1:10转化成10x=320*1来解。
(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情况进行板书。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是xm。x:320=1:10 10x=320*1(问:根据什么?)x=320*1/10 x=32 答:这做模型高32m。
(二)教学例三
1、出示教材第42页例三。解比例2.4/1.5=6/x。
2、让学生说说这个比例中的内项和外项分别是什么。内项是1.5和6,外项是2.4和x。
3、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组织交流订正 解:2.4*x=1.5*6 x=1.5*6/2.4 x=15/4
5、小结
提问:解比例的方法是什么?
比例就是一种特殊的方程,不论在书写格式还是验算方法上,它与解方程都是相同的。解比例时,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按解方程的方法进行解答。
七、巩固练习
1、教材第42页“做一做”第一题
这道题设计了三道未知项的位置不相同以及不同形式的比例,通过练习巩固解比例的方法。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进行交流订正。
2、教材第42页“做一做”第二题
这道题的解题方法和例题类似,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已知一个内项是3,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八、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比例的知识。在解比例时,我们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再按照解方程的方法进行解答。
九、板书设计 解比例
例2:解:这座模型的高度是xm。x:320=1:10 10*x=320*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x=320*1/10 x=32 答:这座模型高32m。
第三篇: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教学设计
《解比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三、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
1·解方程
2·什么叫作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a:b=c:d 3·什么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a:b=c:d ad=cb
4·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探究新知
怎样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最后解方程
1、李明在电脑上把下面的图片按比放大,放大后的长是13.5厘米,宽是多少厘米?(1)怎样理解按比例放大?两张照片长的比与宽的比能组成比例
(2)根据两张照片长与宽的比写出比例。13.5:6=x:4 再通过解比例求出 的值。
(3)小结:这种方法叫做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解比例的方法
(1)根据比例的意义,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求 的值或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求出 的值。
(2)怎样才可以确定 的值是正确的?(检验)(3)你更喜欢哪种解法?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解下面的比例 2:8=9:x x:25=1.2:75
2、易错分析
在解比例时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些同学找不准内项和外项
3、学以致用 9:x=3:4
(四)、课堂小结
怎样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最后解方程
分享收获 畅谈感想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教学设计
甘沟教委 屯堡小学厍小娟
教学内容:
教材第35页例
2、例3。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叫做解比例。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地解比例。
3、能综合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解比例
教学难点:
解比例的方法。
突破方法: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掌握解比例的根据。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一些知识,谁来说一说我们学习了哪些比例的知识?(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
2、出示: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6:10和9:1520:5和4:15:1和6:2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面各比例改写成其他等式。
94.53:8=15:40=1.60.84、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学习解比例。(板书课题)
5、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什么叫解比例?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35页的第1-3行。
(2)提问:什么叫做解比例?根据什么来解比例?
学生小组议一议,汇报。
2、教学例2:出示埃菲尔铁塔图片。这是法国巴黎著名的塔叫埃菲尔铁塔,高320米。我国的旅游景点北京公园里有这座塔的一具模型,这具模型有多高呢?到北京公园游玩的游客都想知道。你们能帮帮他们吗?那我们先来看看这道题。
(1)出示例题,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2)指导学生理解:“1:10”。1:10是谁与谁的比?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模型的高度:原塔的高度=1:10。
(3)师:题中还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条件?(埃菲尔铁塔的高度是320米。)
师:这样在这组比例的四个项中,我们知道其中的几个项?还有几个项不知道?(知道其中的三个项,还有一个项不知道。)
师:不知道这个项,我们把它叫做未知项。(在板书下面加上“未知项”三个字)师:这样知道比例中的任何三项,我们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怎样根据这个比例中的三项来求另外一个未知项呢?这就要用到我们前面学习的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把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设为x米。可以写成一个比例,谁来说说看?
板书:解:设这座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是x米。
X:320=1:10
师: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这个比例改写成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呢?谁上来做做?
(4)质疑:为什么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呢?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这是应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上面的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的等式。
师:对了,把上面的比例改写成下面这样一个等式,就是应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不但把比例改写成了等式,这个等式还是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呀?(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师:我们知道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同学们会解方程吗?把这个方程解出来。
在全班学生独立解答的同时,抽一个学生在黑板上解答。
(5)指导检验:
1、算比值是否相等。
2、看外项的乘积和内项的乘积是否相等。
(6)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我们处处都有可能用到,要是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来解决呢?我们先来总结总结用比例解应用题的方法。(课件出示)
3、这个比例你能解答吗?出示例3:1.56= 2.5x
(1)谈话引导学生理解例3,这个比例形式上与例2有什么不同?(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2)解这种比例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找出比例的外项、内项),让学生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
(3)学生独立练习,求出未知项
(4)同学间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师生小结解法,指导规范书写解题格式。(板书解题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35“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解决问题:练习六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先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解方程求解。)
五、布置作业
p37第7题、p38第10题
板书设计:
解比例
例2模型高度:原塔高度= 1 : 10例3:1.56= 2.5x
2.5×6 1.5未知项(x)320米1.5x=2.5×6解:设这座模型高x米。x=
X:320=1:10
10X=320×1x=10
X=320÷10
X=32
答:这座模型高32米。
第五篇:六年级数学 解比例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解比例
【课时目标】
1、在解比例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的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重难点】
重点:自主探索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轻松求出比例中未知项的解。难点:灵活运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1)什么叫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20 和 7.2 : 8
2、导入新课
谁能很快说出下面比例中缺少的项各是几?(学生试说)
: 21 = 2 :()
1.25 :()= 2.5 : 4 教师:我们知道比例中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解比例的方法,大家对自己有信心吗?
板书课题:解比例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题2
1、投影出示例题2。
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320m。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这座模型高是多少米?
2、指导学生审题,根据题意描述两个相等的比。模型高度:实际高度= 1:10
3、指出其中的未知项,说一说你想怎么解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交流中既要听取学生的意见,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把比看作除法,那么x :320=1:10 就可以转化成x:320=1:10,学生就可以运用原来学习解方程的有关知识来解,也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x :320=1:10转化成10:x=320:1来解。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情况进行板书。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为x米。x :320 = 1 :10 10 x = 320×1(问:根据是什么?)x= x=32(二)数学例题3
1、出示例题3.2、让学生说说这个比例中的內项和外项分别是什么。
3、学生独立解答。
4、组织交流订正。
5、小结。
提问:解比例的方法是什么? 比例就是一种特殊的方程,不论在书写格式还是验算方法上它与解方程都是相同的。解比例时,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转化为方程,再按解方程的方法进行解答。
三、巩固运用
1、课本第35页“做一做”。
这道题设计了三道未知项位置不同及不同形式的比例,通过练习巩固解比例的方法。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进行交流订正。
2、按下面的条件组成比例,并求未知数的值。(1)12和5的比等于4和x的比。
(2)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分别是3和7.5,两个內项分别是x和5。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正好为倒数,已知一个內项是3,另一个內项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比例的知识。在解比例时,我们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再按照解方程的方法进行解答。
【板书设计】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二课时 解比例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为x米。
x:320=1:10
10x=320×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x=
x=32
答:这座模型高3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