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效的教学过程设计应该具备以下三点(大全)
有效的教学过程设计应该具备以下三点:
一、富于变化
由于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课堂的变化对维持他们的注意力尤其重要。由于小学生外语学习的材料内容大都比较简单、枯燥,若不能在活动的设计上做到灵活多变,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因此创设富于变化的教学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不同体裁的语言材料相结合,如对话、诗歌、故事、书信等。
2、不同的活动类型相结合,如角色表演、游戏、唱歌、听/讲故事、调查、解决问题、猜谜等。
3、不同的技能训练相结合,如听、说、读、写等。
4、动、静结合,如既有游戏、竞赛等让学生兴奋的活动,又有听写、阅读等让学生安静的活动。
5、多种互动的形式相结合,如师生、生生、个人、小组、集体互动相结合。
6、旨在提高语言准确性和旨在提高流利性的活动相结合。
7、教师控制的练习和学生自由运用语言的活动相结合。
8、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和积极思维的活动与活泼轻松的活动相结合。
二、难度适中
太难的活动容易让学生失去信心,过于简单的活动缺乏挑战,也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如果教材设计的活动难度比较大,教师在分析该活动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可以设计铺垫活动,以帮助学生作好准备。如果教材设计的活动太简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增加一些拓展知识的活动。
三、连贯紧凑
连贯紧凑是对活动编排而言的。一堂课既要有变化,又要有顺序。
1、将难的活动安排在前面。因为学生在一节课的前段,头脑比较清醒,精力比较充沛,适宜完成要求高的活动任务。
2、在动的活动前安排静的活动。学生一旦动起来就很难静下去,因此,如果课的中心活动是需要沉静思考的,那么它应该安排在动的活动之前。
3、考虑过渡。如果相连的两个活动差别很大,如由读写突然要转向说的活动,教师则需要考虑如何设计过渡语或简短的活动,使学生顺利地转入下一个活动所需要的状态。
4、在课的开始和结束时安排集体活动。课开始时的集体问候、宣讲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课结束时的集体小结,可以给学生结构紧凑的感觉。个人或小组活动安排在课的中间进行会更顺利一些。
5、课应在一种积极肯定的气氛中结束。这并不是说一定要用笑话或趣味活动来结束教学。对整堂课的回顾、对所学到的内容的小结、对学生表现的肯定都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教师还可以将学生有能力完成的任务放在最后,给学生以满足感。这种情绪体验对学生兴趣和信心的建立大有好处。
小学英语课堂顺序的安排需要遵循以下几条重要原则:
1、意义领先。孩子倾向于先从情景中理解意义,而不会注意表达这一意义的语言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注意语言的形式。
2、新学语言需要巩固和循环。对新的语言点,在学生理解后,应该安排游戏等练习活动使之强化。运用语言的活动既可以强化记忆,也可以加深对语言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建立信心。在一个新的语言点还没有得到巩固时,立刻又介绍其他的语言知识可能造成学生学不扎实。
3、课堂需要变化。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要想较长时间维持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不同类型的活动要穿插进行,不宜将许多相同类型的活动安排在一起。
4、学生需要成就感。课堂活动的安排要,能给学生一种前进感,要由简单到复杂、由理解到运用,使学生感觉到进步。
总的来说教学设计是为教学服务的,但课堂教学不应该被课前的设计所束缚。课堂上,教师应以学生的反应作为行为决策的依据,而不是以事先写好的教案为依据。特别是当教学不能按计划进行时,教师不可勉强为之,而要随机应变,灵活掌握。
第二篇:教学过程的设计应该做到
小议中学英语教学过程的设计
新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划分成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是基本要求,新教育理念要求将过去重视传授学生知识的做法转为培养学生的能力。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离开具体的知识,空谈能力的培养是不合理的,也是不能实现的。传授学生知识与培养学生的技能是互相联系的,培养技能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灵活把握。过程与方法是中级要求,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通过具体的学习过程掌握新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高层次要求,要求教师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自然的融入到具体的教学中去,润物细无声,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态度,以及对世界的看法和理解。
那么中学英语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既向学生传授知识,又做到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掌握语言学习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笔者就中学英语教学过程的设计略谈一二。教学过程的设计应该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体现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通过体验、参与、合作等方式构建新知 过程设计应体现教师的支架作用和师生、生生互动 4 活动的设计要有目的性、体现活动和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又留有课堂生成的空间 过程设计要有利于学生逐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体现内化过程,实现从语言输入(input)到语言输出(output)的转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促成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将新知识和能力迁移到新语境中 过程(环节、活动)的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内容和话题要为学生所熟悉、形式要为学生所接受)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各个环节设计应做到层层推进,由presentation到practice到production.9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指路人,学生是实践者,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老师的任务:
1、创设语言情境,为学生使用语言创造机会
2、组织学生参与语言活动
3、进行教学评价 学生的任务:
1、参与教学活动
2、在活动中认知语言知识,在语境中练习、使用语言
3、在练习、使用语言中实现与他人的合作、探究
4、在练习、使用、合作、探究中实现由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的转化、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第三篇: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
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
有效的教学过程设计应该具备以下三点: 1)富于变化
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课堂的变化对维持他们的注意力很重要。由于小学生外语学习的材料内容本身大都比较简单,枯燥,若不能在活动的设计上做到灵活多变,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创造富于变化的教学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不同的活动类型相结合,如角色表演、游戏、唱歌、听/讲故事、调查、解决问题、猜谜等。
(2)不同的技能训练相结合,如听、说、读、写等。
(3)动、静结合,如既有游戏、竞赛等让学生兴奋的活动,又有听写、阅读等让学生安静的活动。
(4)多种互动的形式相结合,如师生、生生、个人、小组、集体互动相结合。2)难度适中
太难的活动容易让学生失去信心,过于简单的活动缺乏挑战,也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如果教材设计的活动难度比较大,教师在分析该活动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可以设计铺垫活动,以帮助学生作好准备。3)连贯紧凑
连贯紧凑是对活动编排而言的。一堂课既要有变化,又要有顺序。如:
(1)在动的活动前安排静的活动。学生一旦动起来就很难静下去,因此,如果课的中心活动是需要沉静思考的,那么它应该安排在动的活动之前。
(2)考虑过渡。如果相连的两个活动差别很大,如由读写突然要转向说的活动,教师则需要考虑如何设计过渡语或简短的活动,使学生顺利地转入下一个活动所需要的状态。(3)在课的开始和结束时安排集体活动。课开始时的集体问候、宣讲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课结束时的集体小结,可以给学生结构紧凑的感觉。个人或小组活动安排在课的中间进行会更顺利一些。
(4)课应在一种积极肯定的气氛中结束。这并不是说一定要用笑话或趣味活动来结束教学。对整堂课的回顾、对所学到的内容的小结、对学生表现的肯定都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教师还可以将学生有能力完成的任务放在最后,给学生满足感。这种情绪体验对学生兴趣和信心的建立大有好处。
教学设计是为教学服务的,但课堂教学不应该被课前的设计所束缚。课堂上,教师应以学生的反应作为行为决策的依据,而不是以事先写好的教案为依据。特别是当教学不能按计划进行时,教师不可勉强为之,而要随机应变。1. 基于远教资源的教学设计流程建议 1)准确理解与把握教材和资源
准确地理解与把握教材和资源是资源应用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对教材本身的理解越深刻,对资源的使用就越有效。2)认真分析学生
教师要在掌握了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学生。对自己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及方式等进行评估,找出他们学习这一知识或技能的困难,思考从那个角度学生可能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农村学生可能对一些城市的情况不了解,但他们与大自然有亲密接触,优秀的教师应该更好的利用他们知道的、见过的和可以想像的出来的事务,帮助他们学习和理解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培养丰富的兴趣和正确的情况。3)初步设计教学流程
熟悉了教学内容和估计了学生可能遇到的学习困难后,教师要初步设计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和处理教学重点、难点的方法。就是如何上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的方式确定下来,如:什么时候教师讲、什么时候学生做、什么时候学生自己理解、什么时候相互讨论,等等。有的时候可画出教学流程图。4)反复观看教学资源
教师要反复观看小学英语空中课堂同步教学内容,了解资源设计的教学程序,分析其呈现方式,看光盘中的教师是如何提出问题,开展教学,以及使学生掌握相关内容的。5)教学设计对照
教师要将自己的初步教学设计与资源的教学设计进行对照,进一步体会资源处理教学重、难点的方式方法,理解教学活动设计的意图、步骤和效果。这一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农村教师不仅要学习资源中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更要体会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背后所反映的教育思想和方法。6)决定教学方式
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详细观看了教学资源以后,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替代式”使用还是“辅助式”使用的教学方式。选取教学方法,要考虑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能力,教师的精力等多方面的因素。7)确定最佳观看方式
利用资源进行教学,教学进程主要由资源引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为每一项内容确定最佳的观看方式。不同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不同的观看方式。8)教学活动策划
教师在利用资源进行教学之前,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进行教学活动的策划。策划教学活动包括教学活动的内容和策划教学活动和方式。(1)教学活动的内容策划
在用资源教学时,教学进程主要由资源牵引,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基于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活动。因此,基于远教资源的教学,主要是选择教学活动和改造教学活动内容两项任务。
(2)教学活动形式的策划
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教学活动的特点和形式也可能不同。9)教学活动准备
教师要为学生参加教学活动进行必要的准备。学具是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道具。当教师完成了教学活动的策划之后,应特别通知学生准备好必要的学具材料,上课时带来。如果学生找不到现成的材料,教师应该根据本地实际对教学活动中的学具进行必要的替换,或指导学生制作一些简易的学具。10)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
在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是必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资源中,对课堂练习都有详细的设计,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一般说来,课堂资源使用可以分为“观看前”(Pre-viewing)、“ 观看中”(While viewing)、“观看后”(Post viewing)三个阶段。
第四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教学智慧?
《教师专业成长》作业
请谈谈教师应具备哪些课程智慧和哪些教学智慧?
课程智慧就是备课智慧,教学智慧就是上课智慧。教师应具备的课程智慧,一在吃透教材,把握课程资源;二在超越教材,用好课程资源。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智慧,一在重视人文教育,既重教书,更重育人;二在重视教学艺术,既授以鱼,更授以渔。
一、教师应具备的课程智慧就是备课智慧。
课程智慧就是备课智慧。通常说,备课就是备教材(课程)、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学情境。可见,备课智慧中包含了教材、学生、教法、教学情境诸要素。上述各个方面都很重要,但这里重点阐述备教材方面。
(一)吃透教材,把握课程资源。
教师的课程智慧首先表现在吃透教材,把握课程资源。人们常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老师的备课如“十月怀胎”,授课如“一朝分娩”。备课到了烂熟的地步,课程的某章某节了如指掌,授课时就能左右逢源,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突出重点破解难点,不怕啰嗦,要言不烦;无关紧要的则轻轻带过,似乎不关痛痒。开放改革之初,某物理教师,年年任教初三的重点班。他上课只带教本,不带教案。上课前几分钟从宿舍到课室的那一段路他总翻着书,口中念念有词,上课一般都不看教本讲课,但学生却喜欢他的课,年年统考平均分都在县里前几名。究其因是他对教材早已了然于心,重点难点把握得当所致。说他不备课是冤枉,从宿舍到课室看书,不是
备课,是在备教法,在考虑如何“分娩”。可见,要具备课程智慧,就得吃透教材。
老师的备课还需要“给人一杯水,自己先备有一桶水”的境界。这就是说要有大的阅读量,才能开拓视野,心中有数;肚中有料,才可以“十月怀胎”。也可以说,老师对所授的课程不但能有个透彻的理解,而且能对与之相关相邻的知识也有比较深层次的了解,授课时才能高屋建瓴,游刃有余。人们常说某某老师讲课精彩,某某老师讲课举例信手拈来,如数家珍,这就是大阅读量的功劳,大阅读量的结果。
可见要吃透教材,用好课程资源,不但要“十月怀胎”,还要“先备有一桶水”。才有可能“一朝分娩”,“给人一杯水”。
(二)超越教材,用好课程资源。
一个优秀的教学工作者,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他应该是一个善于“用好教材”的人。“吃透教材”如果只停留于“照本宣科”,就未能超越教材。超越教材就是充分“利用”教材、“更新”教材。对待现有教材,或“先减后加”,即结合学生实际剔除某些课文内容是“减”,再给学生“拓展阅读”材料是“加”;或“不按教材顺序教”,自己根据教材的某些标准调整教学顺序来教,或“补充”教材,甚至“重新开发”教材等等,就是超越教材。
能超越教材,用好课程资源的前提是吃透教材,但吃透了教材也未必敢超越教材,还需要放下包袱,解放思想才能真正敢于超越教材。应试教育几十年,对教师而言,搞教学研究,莫如说搞应试研
究。面对应试教育,老师也只能围着团团转,因此,还得解放思想,轻装上阵。孔子大智善导,有教无类,入门子弟三千,达贤者七十二。其课程的设置没有严格的审批,大有依学生特点而开设课程的可能。如果孔子没有渊博的学识,如坐春风般的授课技巧,能做到这样吗?不可能!如果碰上应试教育,孔子或能免俗,但大多数教师或会考虑如何应试。可见,要超越教材,还需要教师和办学者解放思想,才能有更好的做法与收获,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发和用好课程智慧,为教育事业服务。
二、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智慧就是上课智慧。
究竟怎样才算上好一堂课?众说纷纭。从教师的职业性质与功能看,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意为教师的职能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不但要传道,还要授业解惑,完整的教育应是既教书,更育人。再从教学内容与形式来看,一堂好课,教学内容既包含社会科学知识,又包含自然科学知识,既包含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习得,更包含思想、人格的教育;教学形式不是简单的传与承,而是有改造有创新的艺术性的传与承。
(一)重视人文教育,既重教书,更重育人。
1.重视传道,成人为本。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是“成人“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我们通常说,对于学生和子女,先成人再成才。或者说,德才兼备。若然是有德无才,还可成人;
有才无德,就很难说了,或贼也不如。可见,先成人再成才的重要。因此,一堂好课,教师的教学智慧首先体现在人格教育、为人教育、价值观教育上。《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孔子与学生谈理想,谈人生,充分体现了教书育人功能。孔子以其渊博的知识,高山般的人格魅力让人敬仰,感染他的学生,影响他的学生的成长,是人文教育的体现。具教学智慧的老师,不能忽视人文教育的潜移默化功能。
教师的教学智慧还体现在重形象更重气质上。一堂好课,影响学生一生的,不一定是这一课所授的某个知识章节,可能是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手漂亮有力的粉笔字,抑扬顿挫的语调,以及老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人做事的原则、健康的人格气质等等。这对中小学生而言更甚。因此,作为优秀的教师,无论课上,还是课后,展示给学生的应该是充满正气,知识渊博,诚实可信、和蔼可亲,言行堪为师表的气质,因为这气质感人、魅力动人,都是教学智慧的展现。
2.重视“双基”,授业解惑。具教学智慧的老师,绝不放松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的。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习得谋生之技,开智挖潜,并让之最优化、最大化的过程。魏书生的“知识树”把初中语文知识的主干与枝叶形象切分出来,让学生学习,既有整体主干的认识,又有局部枝叶的学习,是一个非常有利于双基教育的例子,把学习效果提升到最优化,最大化。我们平常说,文以载道,文道结合,就是在思想教育的同时,不要忘记了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能有所偏废。一句话,既教书又育人。在实际中,有的家长关
心的往往是教书,却忘了育人,这是不好的现象,但作为老师就应该把握好这应有的教学智慧。
(二)重视教学艺术,既授以鱼,更授以渔。
1.教是传,不是单纯的传,是能达即师的传。一堂好课,教知识教做人,不是单纯的教,应是艺术性的教。孔子授课是启导式的教;教育家叶圣陶让学生先“知”后“行”知行结合的教;许多教育行尊,推行“玩游戏”式、“认地图”式、“学走路”式、“知识树”式、抓重点破难点的启发式的教等。这些“式”在教学过程中,先由小及大,即先知识点、知识结构学习,再到整体学习;或反过来,即先整体学习、知识结构再到知识点学习,其间无优劣之分,但都灌注了艺术性。重视开发智力的教学艺术,是“会捉老鼠就是好猫”的贤达智慧,其目的是既授以鱼,更授以渔。
2.学是承,但不是单纯的承和机械的承,而是主动体验,主动学习的承。“玩游戏、认地图、学走路、知识树”,是老师为引导学生善学的一种善教艺术,是乐教乐学寓教于乐的一种。“知识树”看似细化的一种强记手段,但其实宏观把握,微观洞悉,由大及小,或由小及大,具艺术性和操作性。学习中,学生是主体,老师为主导,能主导学生善学正体现了老师既授以鱼,更授以渔的教学智慧。
3.教学互动,及时反馈,激励为上。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不是单纯的,教与学是互动的。教学的互动表现在学者对教者的教能及时反馈,教者能及时对学者及时反馈的激励上。例如,课堂提问,能及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肯定或激励对学生来说就非常重要。对学生 的作业及时批改,不但体现教师的工作态度,更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未能及时批改作业即未能及时反馈,必然给学生造成一种“不要紧”的误会。既然“不要紧”,学生就慢慢来,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势必造成影响。因此及时反馈,激励为上,教与学做到艺术性的互动,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
总之,教师不但要具备吃透教材,超越教材,用好课程资源的课程智慧;还要具备重视人文教育,既重教书,更重育人;重视教学艺术,既授以鱼,更授以渔;重视教学互动,及时反馈,激励为上的教学智慧,才能用好课程资源,上好每一堂课,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
第五篇:小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教学技能(范文)
小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教学技能
一、阅读技能。语文教师需要有较高的阅读技能,每个语文教师天天都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学习各种文件和专业进修材料等,还要指导学生阅读,教给他们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二、说话技能。教师都应该说普通话,力求标准、熟练,语文教师尤其需要较高的说话能力,因为语文教学有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任务,而且,不善于口头表达的人是很难指导好学生的口头表达的。
三、书面表达技能。教师要教会学生写作文,教师自身必须具有丰厚的写作素养,必须掌握写作规律,语文教师只有会写、善写,用自己的写带动学生去写,才能体会写作的甘苦,向学生提出恰当的要求,才能切实有效地指导学生写作,才能在批改、讲评写作时,抓住关键,批在点子上,改在关键处。
四、书法技能。尽管语文教师不是书法家,语文课也不是书法课,但是,语文教师天天在写字:写教案、板书、写计划、写总结、写**记也是常事。特别是教师的板书,对学生的影响极大。
五、设计教学的技能。教学设计主要是指对一单元或一篇课文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设定,它是教学计划的具体化。教学有了通过教学设计形式的教学方案,就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具有创造性。
六、组织教学的技能。课堂是教学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因此,采取行之有效地的方法对课堂实施控制,使课堂上的气氛朝着有利于教学的方向发展,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七、编写练习的技能。能够编制质量较高的语文训练题,也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设计好练习必须反复钻研。虽然练习人人会出。一个绝好地题目有时可能让学生铭记终生,得到某种启示,从此养成一种好习惯,语文学习便**进有功了。学好语文多半是自修的功夫,重要的是得到指点,受到启发,精心设计练习。
总之,只有品德高尚,爱岗敬业,才情睿智,见识广博,学问精深的语文教师才算得上是一个优秀的真正合格的语文教师,才能真正“教”出高质量,“研”出高水平,愿我们的教师没有成功的尽快成功;成功了的尽快成熟;成熟了的尽快成名。愿我们的队伍在国培大熔炉里冶炼后,不断发展壮大,我们的事业如**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