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称为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就是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实现“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以及心灵世界的有机沟通”,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本节课就是以学生熟悉的被称为“万物之本”的土地为题,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中了解土地的用途、分布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的措施等,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扩展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人地观,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使学生充分认识“土地是立国之本”,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
难点: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国土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搜集有关土地利用的资料图片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人和土地的关系,就好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土地抚育着人类,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赞美土地,歌颂土地。你能举例来说明吗?(或者直接利用课本中的小诗导入)学生:小组交流,组长汇报(诗歌、故事、图片等)教师:同学们,我们对土地的赞美真是说不尽、道不完,那么你对土地知道多少呢?
课堂活动一:看用途──了解土地
教师:多媒体出示山地林区、草原牧区、平原耕作区、城市建筑区的景观图(无多媒体条件的学校也可直接利用课本插图)学生:讨论四幅景观图中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山区──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设用地。
教师:我们是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来划分的,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学生:争做“土地专家”。联系已学过的中国地形、气候的有关知识,评价我国土地资源对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也可加入到一个小组内参与讨论)。
教师: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这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而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也不尽合理。
教师:多媒体出示图3.7“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和图3 8“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学生:读图讨论,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有何特点?(注意比较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百分比)
教师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可概括为“两少、一多、一不足、一突出”,即: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学生:自学“阅读材料”,进一步了解我国耕地的后备资源状况,初步树立土地资源的危机感。教师:我国各类土地资源,不仅构成比例不合理,而且还分布不均。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呢?
课堂活动二:找差异──利用土地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3.9“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学生: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并联系中国地形、气候的有关知识完成课本“活动1”的填表格练习,明确土地资源的利用要受到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耕地:季风区
平原──利用程度高 林地:季风区
山地──利用程度高 草地:非季风区
高原──利用程度低
教师:多媒体出示我国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景观图,引导学生完成“活动2”,认识我国耕地的南北差异,并能够初步评价我国南北方的水土匹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生:读图3.9“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3.12“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结合所学的我国地形、气候的有关知识,明确:
①我国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分布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这既是我国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也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②我国南北方地区的水土资源匹配情况说明:在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的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又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师:人口众多是造成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主要原因,同时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结构又与我国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而且人们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也是造成我国土地资源不足的重要原因。
教师:多媒体出示漫画:“小鸟的悲哀”、“小草的哀求”、“飞来的山峰”。
学生:讨论漫画的含义,分析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后果? 小鸟的悲哀──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小草的哀求──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 飞来的山峰──乱占耕地──耕地减少 教师提问:土地破坏问题该如何解决?
学生:组织辩论赛。主题是土地是否需要保护。正方:需要。
反方:不需要。
教师:参与辩论,了解各方的观点依据。
教师总结:通过辩论得出,土地资源虽然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只有利用恰当,才能够供人们永续使用;如果利用不当,或者遭到人为破坏,就会引起土地资源退化,生产力下降,甚至完全消失。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课堂活动三:定国策──保护土地
学生:读图3.13,找出课本中的三幅景观图反映的土地问题与前三个漫画反映的土地利用中的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说明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教师: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国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但是人们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却造成了对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加剧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危机。我国仅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1%的人口,这既是一种自豪,更是一种压力。因此,我国政府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
学生:阅读课文或利用搜集的材料说明我国已经实施的土地保护措施。颁布法律法规:《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设立“全国土地日”,确定宣传主题,组织宣传活动。
学生:角色体验,小组讨论,任选一个角色,从角色的心理需求提出建议,说出理由(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地方官员:…… 土地专家:…… 环保人士:…… 种地农民:…… 房地产商:……
教师总结:国家立法,公民守法,搞好土地资源的开源与节流,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切记:保护土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教师:出示中国地形图,提出要求,请你来当“土地专家”,对我国的土地进行设计开发(设立最佳创意奖)。
学生:讨论探究,设计开发(鼓励创新思维)。
教师总结:土地是久远的过去,更是我们灿烂的未来,美好的明天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创造。
调查实践: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什么?请你设计一个“保护土地”的宣传活动。
第二篇: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并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区别它们;
3、理解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相对性;
4、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主要利用类型;
5、通过分析世界土地资源分布图,使学生了解世界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知道世界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概况;
6、通过漫画、资料等使学生了解土地利用和破坏的现状,理解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使学生理解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土地资源”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土地资源的分类方法很多,教材选择了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多的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主要是通过读图让学生了解世界耕地、林地和草地的主要分布区,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既复习了前面相关的地形、气候和自然带的知识,为以后学习打基础,又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部分,教材首先说明了土地与人的密切关系,接着进一步通过一些数字说明由于人口增加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的问题,尤其是耕地减少、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污染等问题,并进一步通过阅读资料“巴比伦的兴废”,提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问题,供同学们思考。教法建议
建议利用讨论法和讲授法,并通过一系列小步子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授课,既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又突出学生活动。
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的学习,可以采取下列步骤:
1、提问思考:土地有什么用途?(学生思考回答)
2、利用投影片显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3、学生自己设计一块土地利用图,自己定图例、比例尺、方向等
4、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作为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总结,又可以给学生成就感和提高兴趣
5、教师总结时可以出示一些景观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对于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首先是使学生明确,土地资源包括目前可以使用的和目
前难以使用的各种土地,如沙漠戈壁等。对于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土地资源的分布,可以阅读课本插图、世界地形图、自然带分布图,由于地图上信息量多,所以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图思维方向,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耕地多分布在温带平原及大江大河流经的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土层深厚,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由于河流经过,可以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并且有河流水灌溉,有利于农业发展。)
2、目前大片原始森林主要保留在那几个自然带?(热带雨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3、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那两个自然带内?(温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带)
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可以采用实例教学,通过一些数字、实例、漫画、文章等表现土地对人类的重要性和人类对土地资源利用种不合理状况:
1、对于土地与人类的关系,可以利用景观图片展示出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土地,必须都在土地上进行,同时土地提供人类生产生活必需的物质等。
2、利用数字计算或通过课文的漫画、景观图片、录像等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说明近些年来土地资源减少的状况,引导学生分析土地资源的减少主要是由于人口的激增与不合理利用造成的,归纳出人类破坏土地资源的主要表现。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写一篇文章或画一幅漫画,主要内容需体现人类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或保护的内容。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土地资源的分类,利用保护 【教学手段】
挂图:世界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世界地形图、世界自然带分布挂图 投影片:(1)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2)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景观图片(复合片);(3)需要回答的问题;(4)土地资源破坏1---一组数字及文字资料;(5)土地资源破坏2----漫画或图片;
【教学过程 】
(提问)我们讲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学生思考回答)
(引导)今天我们研究一种可再生资源。人们都说,万物土中生,所以我们就先学习土地资源。土地有什么用?(学生回答)
(板书)
一、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承转)假如你们小组有一块和学校差不多大小的土地,你们将如何利用它呢?请设计一块土地利用图,自己定图例、比例尺、方向等画出来。(学生分组活动)
(板书)
二、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学生作品展示 投影片1)显示学生设计的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学生讲解。(教师讲解,投影片2)根据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将其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公交占地等。
(思考)沙漠、戈壁、石山、荒地等是土地资源吗?(是土地资源,虽然目前难以使用,但随着人类利用土地水平的提高将来可以利用)那么世界土地资源是如何分布的呢?
(板书)
三、土地资源的利用分布大势
(投影片3)读挂图(世界地形图、自然带分布图)及教材P56土地资源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2、目前大片原始森林主要保留在那几个自然带?
3、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两个自然带内?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总结)耕地多分布在温带平原及大江大河流经的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土层深厚,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由于河流经过,可以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并且有河流水灌溉,有利于农业发展。目前大片原始森林主要保留在热带雨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带。
(过渡)通过刚才学习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已经被人类利用,但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应用,造成许多问题。
(板书)
四、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引导思考)读下面的材料,分析世界土地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投影片4,土地资源的破坏1)
全世界耕地每年有5万~7万km2成为沙漠;1/4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风蚀、水蚀,每年流水冲走肥沃的土壤250亿吨,沙漠吞没的土地约600万公顷;
中国耕地退化7.7万km2,占耕地总面积的40.1%,其中水土流失占34.26%,盐碱化占8%,沙化耕地占1.93%,耕地退化导致低产贫困,甚至威胁到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生存条件,甚至成为生态难民。
(投影片5,土地资源的破坏2)读漫画新增人口住房要占一部分耕地、大难临头,漫画说明什么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请结合前面的文字资料,大家进行(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与地球上有限的土地资源之间产生矛盾,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加重,沙漠面积扩大,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污染加重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我们必须要考虑的。请你写一篇文章或画一幅漫画,以提醒人们对土地资源的现状有足够的重视或给人们发出警告,应该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设计思想】
对于本章第一节来说,土地资源部分教学应该起到示范作用,从讲解内容的选择到讲解方法与学习方法,都对以后几章的学习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初中地理教学必须考虑教学内容及与学生实际理解力之间的关系,所以许多内容的学习应该通过读图、分析文字或图表资料、漫画、景观图片、录像、VCD等多给予学生感性认识,丰富其原有的表象,通过一定量的积累,再达到认识上的飞跃。
对于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体验,能够了解一些,所以让学生回答即可,根据学生回答内容引出土地资源的利用分类。但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更明确这一知识点,所以分组进行活动,自己设计某一块土地的利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对学生作品的展示,给与学生成就感。教师总结时将各组提到的利用类型归纳后用投影打出来,同时辅以景观图片,增加学生的认识,这一点对城市的孩子尤其重要。
对于土地资源分布大势,主要以读图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为主。利用世界土地资源分布图,结合世界地形图和世界自然带分布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地理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和影响的。并且培养学生利用多幅地图综合分析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读图,让学生说出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类型即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教师有意识的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同时还要通过读图让学生明确土地资源的含义中还有目前不能或难以利用的土地部分。教师的归纳,使同学明确主要土地资源的分布与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的关系,为今后讲解人类的活动提供基础知识。
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保护,主要在于学生了解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利用资料分析原因并能够找出解决的方法。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土地资源有限与无限性的认识。最后认识到人类的发展不能够以牺牲土地资源为代价。
总之主要是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建立师生互动体系,教师引导思维方向,归纳整理思维的线索和知识的结构,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发现展示,提高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培养思维品质.【板书设计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二、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三、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
四、土地资源的利用保护
第三篇:《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临港区蔄山中学
安浩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结合材料数据,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及优缺点。
2.通过讨论研究能够说出我国耕地、草地、林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的分布特点。3.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学情分析】
在第一节的基础上,学生已经了解了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而人均不足这一总体特征。土地资源是书中介绍的第一种自然资源,对下一节水资源的学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土地资源的分布和评价与中国的地形、气候等章节也有一定的联系。
【内容分析】
本节课为初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教材71—78页的内容。包括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分布、构成情况,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和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等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2、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教学过程】
视频播放:播放动画《小鸟的家》。
提问:小鸟为什么失去了它的家? 课堂导入:耕地是小鸟的家,土地确实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家园,中国拥有多少的土地?它们都分布在哪里?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的土地资源。(板书中国的土地资源)
活动一: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预习课本71页到73页,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自主学习。同桌相互交流答案。
一、土地资源的分类
师:我们对土地资源并不陌生,请同学们从身边出发,说说土地有哪些用途?
学生积极发言,联系生活实际。老师在课件上展示不同的土地类型,请同学分类,让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了解土地资源的类型和用途。
师总结:我们是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来划分的,耕地、草地、林地为农业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属于建设用地,永久积雪和冰川以及荒漠是难以利用的土地。
承接:这么多的土地类型,体现了我国土地资源的什么特点呢?
二、土地资源的特点
1、类型齐全
通过土地分类,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土地资源的第一个特点:类型齐全。
2、总量丰富
师: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数量上有什么特点呢?课件展示数据表格,提问从数据上能发现土地资源的什么特点?生观察土地资源量世界排名表得出结论。
3、人均不足
课件展示各类土地资源人均后数据。
师: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上丰富,人均后的资源量如何呢?提示:将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和世界土地资源的平均水平做对比,为学生思考提供帮助。
生回答。师生总结土地资源的第三个特点:人均不足。
设计意图:生硬的语言描述会是土地资源的特点变的空洞,而数据的具体展示能够帮助学生对结论有更深的理解,进而掌握知识总结的方法,一举两得。
4、耕地不足
承接:这是中国土地资源数量上的特点,那各类型比例上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们的比例。
观看课件土地资源的比例图,分析各种土地资源的比例大小,总结土地资源的比例特点。特别强调耕地资源的比例,这么少的耕地数量却养育着中国13亿的人口,一定要珍惜和保护耕地,利用好土地。
活动二:合作探究
承接: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种类丰富,他们都分布在哪里呢? 活动探究
师:土地资源的分布和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就请请同学们结合土地资源分布图、干湿图、地形图,讨论完成导学案合作探究中表格。小组活动。
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师展示课件答案。讨论之前,播放微视频,展现水田分布地区和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总结分析过程,给学生以提示性的信息。
小组活动,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看图,读图,析图的能力。由学生上台展示讨论结果,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土地资源的分布是重点,表格内容又涉及了干湿和地形等内容,难度很高。若结合干湿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知识,再填写表格,难度会有所降低,提高学生参与性,微视频的使用利于学生分析和掌握。
活动
三、争做土地小医生
承接:每一种土地类型的分布都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影响,就像每一位同学都离不开母亲爱的怀抱,但土地母亲生病了,作为儿女,今天就让我们坐一回土地小医生,减轻土地母亲的痛苦吧。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四个步骤,我们也来试一下。
望:展示土地资源的美丽景色和破坏后的对比图片。闻:说说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问:你能说出漫画中的土地利用问题是什么?
通过望、闻、问三个步骤,我们对土地母亲的病症有了初步的诊断,下面到了最关键的一步,请你为母亲开药方。小组合作完成课本77页活动“土地专家门诊”,不同的小组选择不同的科室为各类土地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学生发言。
师总结:针对耕地、林地、草地土地我们要开发的同时注重保护,但还差最重要的一味药材—法律支持。《土地管理法》、《森林法》为土地利用提供了规范,我国还制定了一项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探究性问题:
关注人类和雪山之间的对话,同学们支持谁的观点?并说出理由。师引导总结,人类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一定要注重保护和保留,使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永续的利用。
活动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土地资源的种类和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以及问题和保护几个方面内容。我国的土地资源就象一幅绚丽的画卷,色彩斑斓。这里有绿油油的草原,这里有白皑皑的冰山,还有一望无际,满目苍凉的黄土高原,怎样让这幅美丽里的画卷更加美丽绚烂,请大家关注土地资源,保护土地资源。
活动
五、课堂检测
一、连连看。联系气候、地形等知识,把下列地形区和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连起来。
东北平原 林地
珠江三角洲 旱地
内蒙古高原东部 水田
塔里木盆地 草地
横断山区 沙漠 二. 单项选择题
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A、我国陆地面积广大,人口众多,“人多地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B、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三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C、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中居第一位,“人少地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D、“耕地比重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我国土地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
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难以利用的土地 3.下列有关土地资源利用正确的是()
A、把城市郊区的大片耕地开发为高尔夫球场,为城市人民提供更多的娱乐场地。B、充分利用每一寸草地,允许超载放牧,大力提高牧区人民的经济收入。
C、切实执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大力造林,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严禁滥伐、盗伐森林。
D、为提高耕地的生产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可多施放有毒的农药和化肥。
【板书设计】
中国的土地资源
总量丰富 类型齐全
特问题 人均不足 点耕地不足
分布不均 措施
第四篇: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土地资源》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上教版八年级《中国地理》“土地资源”一节教学的第二课时,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成片耕地和主要森林、草场、沙漠的分布,理解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教材在地形、气候、陆地水之后安排土地资源,主要是考虑到地形、气候是促进和影响土地资源形成与利用的主要自然地理环境要素,而土地资源的利用受人类长期的生产活动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是人类经济活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的物质基础,因此本课时教学内容有明显的承上启下、前后关联的特征。对生活在城市中的初中低年龄学生而言,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问题,较先前水资源、气候资源距离远,具有认识上的间接性。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我国土地资源基本国策。学生通过学习应理解为什么制定这一国策,其重要性如何,最终产生自觉意识,形成合适的心理态度与价值观。
难点:探究我国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及原因,土地生产力高低的分布。
二、说学法:
(一)说学生:
1、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五年级时,地理由外聘代课教师教授,纪律较差,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现为我校六年级,年龄较外校同进度学生小两岁,社会阅历较浅。
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较简单,以背为主。
本学期已知道中国地形知识与有关气候知识。
2、该班学生认知特点:思维活跃,该年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在向抽象思维发展。
该班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较大,部分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常常“搭便车”。
表现力强,好动不好静,知识面较宽,对地理学习有较浓厚兴趣。
(二)说学法:
1、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读图分析,小组讨论,自主探究,进而推测结果,并与实际比较,体会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复杂性的特征。教师通过新型小组合作方式的推行,做到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相结合。(详见“教法设计”第二点)
2、学会分析不同形式的资料。
3、小组合作展示,学会将地理课堂所学知识、形成态度运用于生活,从而将教学目标内化为行动。
4、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创造能力。
三、说教法:
(一)确定教学目标:
1、通过推测知道我国成片耕地和主要森林、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知识目标)
2、体会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的特征,实践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能力目标)
3、能说出目前我国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几个突出问题,并有寻求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与建议。(知识目标)
4、体会我国土地国策的现实意义,产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保护土地资源的责任心,并有积极付诸行动的愿望。(情意目标)
5、体验课堂合作学习方式,增强团队意识,提高合作学习效果。(情意目标)
(二)选择教法的原则和依据:
1、现代教学研究证实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再构建。知识再构建依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推测,鼓励大胆猜测与想象,通过知觉领悟与逻辑方法的并用,形成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维习惯,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2、根据“二期课改”精神,教师转变课堂角色,由原先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着眼培养学生综合性、发展性学力。
3、在课堂中为学生搭建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展示才能的舞台。
4、遵循六年级学生认知基础与认知规律。
(三)教法设计:归纳为以下四点
1、突出前后知识关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形、气候是影响土地资源形成与利用的主要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按常规教学方法,该教学内容浅显,主要是让学生在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上认图识记,学生思维量小,且无法体现本节教材的前后文关联特征。因此,教师在设计中,打破常规,舍易求难,即不让学生在书本、地图册上找现成答案,以培养和训练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为归宿,通过小组自主探究,利用已有的气候、地形分布的知识,推测(探究)我国成片耕地和主要森林、草场、沙漠的分布,并说明理由。整个过程运用“相邻发展区”的原则,既是对前知识的复习与综合,让学生体验地理学习方法,又完成新课教学目标,且印象更深。教师则对学生整个探究过程加以适当提示、点拨、深入。点拨中渗透学习方法的引导,特别须指出以下问题:耕地适合的地形;形成草地而未形成水田与旱地的原因;水田与旱地的大致分界;东部地区山脉、丘陵的土地利用类型;东西部、南北的土地生产力。要求学生综合考虑地形与气候条件、人类经济活动因素。
2、探索学(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生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差异,提高学习效果。本课教学安排两部分学生合作学习内容,在第一部分中,教师安排四人合作学习是基于该内容对六年级学生而言综合性强,有较大难度,合作学习有利于讨论,观点碰撞,引发思考,得出结论。教师给予合作学习的要求是:在讨论的基础上共同绘制“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简图”,且安排两人上台展示,而两人的分配为教师点名一位,小组推荐一位,并提出任何一名小组成员的表现都代表全小组,这种安排改变以前后进学生没有课堂表现的资格与可能(因为小组推荐代表往往上台的是优生),也有利于小组讨论时优生毫无保留地提出观点,帮助后进学生,后进学生则利于提高自身责任感,明白个人应对小组作出贡献,知道与他人在一起工作时不能“搭便车”,调动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每一个学习个体在达成自身学习目标的同时,成为其他个体教学目标达成的促进者。第二部分小组合作是学生对课堂内容理解后的综合展示,有利于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内化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创造力与小组智慧,培养创新精神,分享小组合作成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组织形式,也适合该年龄孩子身心特点。
3、利用小道具活跃课堂气氛,实现课堂承转。看似与地理教学毫无关系的回形针在合理运用后起到以下作用:夹书是因为本课的探究是以对“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未知为基础,若在找大量图表依据时(翻阅地图册),偶然所得,也将失去探究的价值;课前猜测回形针便于让学生轻松进入课堂角色,也为引出“推测”这一关键词埋下伏笔,在比照中了解问题解决的方法;用回形针上台作投票便于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引发课堂争论。
4、以形象的漫画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土地资源较宏观,本课内容又侧重农业用地,相对生活在城市中的初中低年龄学生而言,较先前的水资源、气候资源距离远,认识上有间接性。为使课堂可接受性更强,并引发学生共鸣,本课设计以漫画评论作为探究土地利用问题的切入口,优势明显:漫画讽刺性强,富于思考,能将大尺度空间与时间的问题浓缩到方寸之间,较照片、录象更综合、直观,有趣味,信息量大。如“父与子”一则,简单的两幅画,将人为的森林破坏,最终引起沙漠化,使子孙更贫困这样一个深刻的主题揭示,远比枯燥的文字表达得形象、深刻,对学生有震撼。对漫画的分析理解过程将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进入自主学习与自我教育状态。
5、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势,真正体现形式服务于内容,手段服务于理念。恰倒好处地使用电脑多媒体,能使课堂增色,效率提高。本课课件力求简洁,主体内容突出,强化对学生的学习指导,避免使用现代化媒体产生弱化学生思考的反作用,相反设疑引思,如土地生产力的变化规律,以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土地利用问题,以漫画渲染课堂气氛,拉近与学生的认识距离;人均耕地减少问题,以动画强化课堂情绪;全课以多种链接调用各种资源,回顾旧知。恰倒好处的多媒体运用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深化,付诸实际。
四、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课: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二)引入新课:
1、土地资源地区差异
(1)提出研究问题:推测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大致分布
(2)给予提示:推测的依据应考虑哪些因素?
(3)小组合作讨论:绘制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简图,完成地形区推测,并说明理由(教师提供两个地形区,学生自由选择两到三地形区以说明
(4)小组展示,他组学生质疑:引出地形、气候、人为活动为主的多因素制约土地利用分布。
(5)深入探究:土地生产能力高低及影响因素
(6)自我评价:了解现实地理问题的复杂性。
2、土地资源问题:
(1)提出问题:出示文字、漫画资料,哪个保护更重要:林地?耕地?草地?
(2)展开讨论,深入分析:学生谈感受归纳、争论、总结,得出我国土地利用国策
(3)学生自我总结:保护土地资源,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可作为回家作业)
五、其他:
1、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设计,教师无法知道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因此须根据学生反应调整课堂进程,在多媒体课件中预设学生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做到进退自如。
2、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为归宿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本课成功的保障。
学生课堂作业:
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简图(略)
2、请根据小组的推测完成下表,至少完成四个地形区:
地形区名称 我推测的主要
土地利用类型 推 测 理 由
东北平原
横断山区
您可以访问本网(www.xiexiebang.com)查看更多与本文《《土地资源》说课稿》相关的文章。
《土地资源》课后教学反思
在本组的学科教研课中,我教了一节关于土地资源的课。通过自己上课和本组组长、组员的点拨与评析,使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通过这次讲评课,我感受颇深。教学后的收获:
1、土地资源部分教学是自然资源教学的“示范”,从讲解内容的选择到讲解方法与学习方法,都对以后几章的学习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初中地理教学必须考虑教学内容及与学生实际理解力之间的关系,所以许多内容的学习应该通过读图、分析文字或图表资料、景观图片等多给予学生感性认识,丰富其原有的表象,通过一定量的积累,再达到认识上的飞跃。
2、对于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体验和读图,能够了解一些,所以让学生回答即可,根据学生回答内容引出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但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更明确这一知识点,所以分小组进行讨论,这样,才能达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思考能力。
3、对于土地资源分布,主要以读图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为主。利用土地资源分布图,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干湿地区分布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地理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和影响的。并且培养学生利用多幅地图综合分析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读图,让学生说出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土地类型时,还要通过读图让学生明确土地资源还有目前不能或难以利用的土地部分,使学生知道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并引导学生进行对本知识点的归纳,使学生明确主要土地资源的分布与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的关系,为今后讲解人类的活动提供基础知识。
4、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主要在于学生了解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利用资料分析原因并能够找出解决的方法。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土地资源有限与无限性的认识。最后认识到人类的发展不能够以牺牲土地资源为代价。教学后的反思:
首先,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教科书提供的知识和教师个人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当今课改的需要,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要。鉴于此,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往往花更多的时间用来给自己充电,以使自己能充分地驾驭课堂、上课方式上更有创造性,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
其次,本节课与以往课堂不同的是,教师的角色得到了重新定位,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甚至是参与者、合作者。走近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讨论,一同体验发现知识和构建知识的快乐,使学生听而不厌,学而不倦。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第五篇: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教学重点
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与“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本节的重点。教学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是本节的难点。教学方法
直观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与谈话法。教学媒体
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景观图、“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草地、耕地、林地漫画图、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
一、人多地少类型齐全(课件)
我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引出:人多地少的土地国情
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那么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又如何哪?大家打开地图册看中国地形图并对照课本中的“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
请同学们分成六个大组,给同学们十分钟时间来讨论下列问题,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讨论?然后每个小组出一名同学代表全组发言,全班评议。
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除了上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外还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我国大约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已经人工改造利用的土地?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
难于利用的土地主要有哪些?概括一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为什么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多种多样?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学生活动略。
【教师小结】同学们讨论的既热烈又充分,现将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小结如下:
(2)从同学们的概括来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土地类型多种多样;我国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难利用的土地比重大,改造后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不多,即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又为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板书】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 1.土地类型多样 2.草地比重大
3.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
【过渡】我们了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知道了我国土地资源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那么我国的耕地、林地和草地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二、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明显
观察土地利用类型图,找出分布规律:
【教师引导】现在请同学们看三大林区录像和下面的五幅图:
我国干湿地区图、中国地形图、课本中“草原自东向西的变化”示意图、课本彩图18秦岭—淮河以北的旱田、课本彩图19秦岭—淮河以南的水稻田(同时出示投影片)。思考以下问题:
(1)我国的耕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在作物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区别?
(2)我国的草原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草原自东向西是如何变化的?(3)我国的林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种上有什么区别?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寻找答案。
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草地的类型与产草量由东向西随着降水量的减少而变化。
林地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交通不变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从课件中可发现:东北林区具有岭阔谷宽、气候冷湿、松林成海;西南林区高山峡谷、气候多样、树种繁多;东南林区低山丘陵、气候湿热、经济林盛。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土地资源类型名称耕地林地草地主要分布地区季风区或非季风区东部季风区东北、西南、东南季风区西部非季风区干湿地区湿润、半湿润地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干旱地区半干旱、干旱地区主要地形类型平原、盆地山地、边远山区高原、山地沙漠、戈壁、石山、冰川难利用土地非季风区 【转承】
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仔细观察下面三幅漫画,说说我国在土地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漫画反映了什么?有什么后果?占用耕地 滥伐森林•我国的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从1952年至1985年人口由5.7亿增加到了10.59亿,几乎增加了1倍,而同期我国的森林实际消耗量大约为60~80亿立方米,相当于现有森林都已采伐了一遍。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有成熟的原始森林资源约3.1亿立方米,目前已减少2/3,有些地区已到了无林开采的地步。
过度放牧•••••资料三:我国的草场超载问题十分严重,草场的退化因而也十分严重。据我国北方和青藏高原等10个牧业省区统计,建国后,牧场放养牲畜头数增加了2~3倍,而草场面积却在减少。严重地过度放牧,使我国的草场退化问题十分严重。
各类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土地类型耕地林地存在问题乱占土地采取措施土地国策:草地制定措施,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保护耕地地,切实保乱砍乱伐禁止乱砍乱护耕地伐,采育结合永续利用,过度放牧,确定合理载草地退化,畜量,划区沙化轮牧(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农业耕种的国家,水土流失已使一部分地区几乎变成不毛之地了。据估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仅黄河 水系每年流失土壤就达16亿吨之多。如果将这些流失的泥土堆成高宽各1米的堤坝,就可以绕地球20圈以上。(2)目前,我国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49.6万平方千米,占到我国国土面积的15.5%,也就是说我国的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超过1/7的土地已沙化。另外,尚有15.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正在沙化,其中包括393公顷农田和493万公顷草场。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的沙漠正在以每年1560平方千米的速度继续扩大。
(3)我国的草场过度放牧问题十分严重,草场的退化因而也十分严重。据我国北方和青藏高原等10个牧业省区统计,建国后,牧场放养牲畜头数增加了2~3倍,而草场面积却在减少。严重地过度放牧,使我国的草场退化问题十分严重。(4)我国的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从1952年至1985年人口由5.7亿增加到了10.59亿,几乎增加了1倍,而同期我国的森林实际消耗量大约为60~80亿立方米,相当于现有森林都已采伐了一遍。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有成熟的原始森林资源约3.1亿立方米,目前已减少了2/3,有些地区已到了无林开采的地步。
这些问题大都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出示投影片:漫画《水土流失》、《小草的哀求》)大家结合漫画说一说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我们自己生活的地区中还有哪些破坏与 8 污染土地资源的现象?还有哪些乱占耕地的现象?请大家讨论一下,由代表来介绍一下。学生讨论,并由学生来概括:
建设侵占土地资源,日益严重的土壤贫瘠化,不断加重的土壤盐渍化,农药和污水的污染等。
【讲授】
面对这些问题,国家有以下几种措施:(1)由国家制定政策法令,如《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要求公民遵守国家的法令,违者要追究责任,受到处罚。
(2)做到土地资源的“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开荒与植树造林相结合,控制建筑用地。
(3)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在风沙危害的地区建设防护林体系等。
【启发】
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要有这些措施?这些措施能起到保持土地资源的作用吗?你还有哪些保护土地资源的建议?你能将这些措施的含义概括为一句话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以形成共识。
议一议,我们怎样利用土地资源如果你是以下的身份,你准备如何利用你的土地?政府官员:专家:依法用地、规划用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开展“保护土地、保护耕地、保护环境”宣传活动环保人土:乡村干部:农民:加大对农田基本建设和环境治理投入禁止乱占耕地
【教师小结】
同学们自由发言,畅所欲言,谈的很好。概括同学们的发言:土地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虽然土地资源是可更新资源,但是它又是有限的资源,一旦破坏很难恢复,而且我国又是一个有12亿的人口的国家,要解决这些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法制的国家,以法律为准绳来保护我们的家园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在发展经济建设我们的家园时,一方面应从我国有12亿的人口出发,要做到切实保护耕地,少占耕地,如限制大城市的用地规模,农村建房时应将住宅建在荒坡上,平房应改为楼房以减少占用耕地等。另一方面我们要在风沙危害比较严 重的地区建设防护林体系,为保护草场应建立人工草场。我们还应在“土地日”(6月25日)时积极宣传我们的国策“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