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地资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节 土地资源(第1课时)
一、课标
(一)课程内容标准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二)课标具体目标
运用地图、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类型的构成特点,能够说出我国耕地、草地、林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特点。
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及分布图、中国土地类型的构成图,概括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二、重点、难点
(一)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其构成特点和分布特点。
(二)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 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及构成特点和分布特点。
难点:我国各类土地类型分布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与分布影响因素。
三、学情分析
(一)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
1、土地类型的分类:80%学生能够掌握
2、土地类型的构成特点:70%学生能够掌握
3、土地类型的分布:60%学生能够掌握
(二)普遍性问题:
学生在分析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影响因素上有一定难度。
四、教学目标
1、运用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图,说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名称。
2、运用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说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
3、运用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联系我国地形图和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耕地、林地、草地、难利用土地的分布地区并简要说明其自然环境特点。
4、举例简要说明影响土地类型分布的主要因素。
五、教学过程
【构建动场】 出示我国人类生产图片并设问,让学生感受土地视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活、生产的空间。【新课学习】
活动一:了解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1 活动程序: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归纳提升
1、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67页土地利用类型图,总结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
2、展示交流
主要采用小组内部展示的方式。
3、归纳提升
活动策略:让学生通过读图片分析和展示交流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进而让学生熟知农业用地的主要类型。
目标评价:
通过生生、师生交流,检查、纠正,使大部分学生能够知道土地资源的分类。
活动二: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1 活动程序: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归纳提升
1、自主学习
(1)阅读图表资料,让学生从图表中提炼信息,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归纳: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或者土地资源的又一特点)是:、。(2)读图3.9,归纳土地资源构成特点。
2、展示交流
自主学习环节(1)主要采用小组内部展示的方式,自主学习环节(2)主要采用组内讨论交流,以组为单位全班展示的方式。
3、归纳提升
活动策略:让学生通过读饼状图进行数据分析,试着归纳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并会评价我国土地资源对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目标评价:通过生生、师生交流,检查、纠正,使大部分学生能够知道土地资源构成的特点及土地资源对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活动三: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2 活动程序:回忆旧知—交流探究—展示成果—归纳提升
1、回忆旧知 引导学生读下图,回忆地形和干湿区分布的有关知识
2、交流探究:利用 “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观察不同土地类型的分布,并对照中国地形、干湿地区图,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分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并完成课本P71的表格
3、展示成果:以组为单位展示交流成果,其他小组补充纠正,教师提示引导。
4、归纳提升
活动策略:让学生通过读图进行对照分析,试着说出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分布对应的地形、干湿地区
目标评价:通过生生、师生交流,检查、纠正,使大部分学生能够知道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分布对应的地形、干湿地区的类型
【综合建模】
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耕地农业用地利用类型建设用地土地资源难利用土地利我国土地资源特点弊耕地分布不均匀林地草地林地草地
【教学评价】
1、在我国的可利用土地类型中,所占面积最广的是()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城市用地
2、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林地比重小 B、荒地多,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C、耕地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 D、草场面积在增加,草质优良
3、我国成片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
A、高原和平原 B、平原、丘陵和盆地 C、丘陵和盆地 D、高原和盆地
4、我国西部内陆地区主要的农业用地是()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难利用土地
5、下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下列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A.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荒地 B.a水田 c林地 b旱地 d草地
C.a水田 b旱地 d荒地 c林地 D.b旱地 a水田 c林地 d草地
第二篇:土地资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节 土地资源(第2课时)
一、课标
课程内容标准:
运用资料,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课程具体目标:
运用资料,了解我国所面临的土地资源与环境和发展问题,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二、重点、难点
教材的重点:理解我国土地国策 教学的重点、难点:
运用图文资料,发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土地的重要国策。
三、学情分析
(一)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
1、运用图文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80%学生能够掌握
2、理解土地国策:80%学生能够掌握
(二)普遍性问题:
能说出自然灾害的种类,对自然灾害的原因及其分布的归纳总结有一定难度。
四、教学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发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深刻理解我国土地的重要国策,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五、教学过程
【构建动场】
人口众多是造成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主要原因,同时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结构又与我国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而且人们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也是造成我国土地资源不足的重要原因。我们当地是不是也有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现象。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导入新课的学习。
【新课】
活动一: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1 活动程序: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归纳提升
1、自主学习:
读下图,回答
(1)分析上图反映的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别是什么?(2)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
2、展示交流:学生展示,其他同学交流补充纠正 ①耕地面积减少。
城市用地快速扩张现象严重,占用了大量耕地。②土地质量下降问题尤为突出。
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严重;乱砍滥伐,加剧了水土流失;不当排放造成土地污染等使土地质量下降。
活动策略:让学生通过图片分析和展示交流认识我国土地资源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的问题和这些问题导致的结果,进而让学生树立珍惜和保护利用的意识。目标评价:
通过生生、师生交流,检查、纠正,使大部分学生能够知道现实生活中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活动二:认识土地国策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2 活动程序:自主学习---交流探究---展示提升
1、自主学习:阅读课本页,知道我国面对土地问题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因此,我国把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具体措施有:
①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②在农耕地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③在牧区,建设人工草 场,保护天然牧场。
④在易遭受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营造防护林,治理沙化、盐碱化。
2、交流探究:结合【构建动场】当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3、展示提升---通过学生展示和相互交流,真正了解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重要性。活动策略:此活动通过学生参与,真正了解我国土地国策,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因地制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目标评价:使90%的学生会通过活动资料来真正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综合建模】
【教学评价】
1、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的是()A.在陡坡上毁林开荒 B.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C.增加单位面积放牧牲畜数量 D.合理规划,禁止乱占耕地
2、下列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措施恰当的是()A.四川盆地——旱地 B.西北、华北——林地 C.青藏高原的东部——草地 D.东北平原——水田
3、下列漫画是资源利用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请据图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错的打“×”。
⑴“小鸟的悲哀”反映了滥伐森林的现象,使小鸟失去了生活的家园。()⑵“小草的哀求”反映了过度放牧的现象,容易造成水土流失。()⑶“飞来的山峰”反映了乱占林地的现象,使林地面积越来越少。()⑷“就地取‘材’”反映了水污染严重的现象,应该处理污水,达标排放。()⑸滥伐森林,使森林资源日益减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⑹乱占耕地,不仅使耕地面积减少,而且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
第三篇:《土地资源》教学设计(第1课时)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第1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从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中,找出我国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难利用的土地的名称,并能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类型的构成特点。
2.能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说出我国耕地、草地、林地和难利用的土地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观察活动,探究发现并归纳总结出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资料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评价,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
2.通过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人地和谐、因地制宜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特点。2.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教学难点】
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学法】
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 4 教师引导学生明白土地资源对我们的重要性,因此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一、土地资源的利用
(一)自主学习(自看课本p67-p70内容)完成练习册“预习导学”部分
教师多媒体播放土地利用类型山区──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设用地、难利用土地,展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
问题引导:根据你的观察,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多媒体出示:小结:由于自然环境等的差异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径也就不同,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和难利用土地,耕地、林地、草地是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由土地利用类型总结出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二)展示地图
/ 4
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比一比谁发现的信息多。
学生自主读图,从“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图“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均耕地少;从“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可以看出可利用草地占的比例最多,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多,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由此总结土地资源的另外一个特点:比例构成不合理。
承转: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那么我国的耕地、林地、草地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二、土地资源的分布
(一)学生自主读图: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是否均匀?
阶段小结:我国土地资源的第四个特点:地区分布不均。
(二)合作探究: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是如何分布的?请结合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中国的地形图和中国年降水量图,说出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
/ 4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寻找答案,然后由学生总结归纳: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问题引导:你能尝试说明家乡土地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吗?我们家乡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加深对家乡的土地资源的认识。
三、组织辩论赛
主题: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 正方:优 反方:劣
分好组,确定正反方人员,了解各方的观点依据,然后学生搜集资料,进行辩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课堂小结
学生把土地资源分优劣两方面进行整理,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课后调查
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身边的土地利用类型都合理吗?你发现了哪些不合理的行为?咱们自己有没有直接或间接破坏土地资源的行为?
/ 4
第四篇:《土地资源》教学设计(第1课时)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第1课时)
冯保年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从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中,找出我国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难利用的土地的名称,并能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类型的构成特点。
2.能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说出我国耕地、草地、林地和难利用的土地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观察活动,探究发现并归纳总结出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资料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评价,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
2.通过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人地和谐、因地制宜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特点。2.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教学难点】
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的利用我国的土地资源,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景法、地图观察法、读图分析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上课就利用多媒体大屏幕示高尔夫球场的漂亮画面,吸引学生。
/ 3
讲授新课
一、土地资源的利用
(一)展示图片
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信息?学生读图思考。发现土地资源的一个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承转:针对这种情况,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显得尤为重要。
(二)问题引导
我的地盘我做主:大家将如何利用A、B、C、D 四地来发展未来的事业?(友情提示:请结合各地的地形、气候及社会经济等条件考虑。)讨论交流四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引导学生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来描绘四地的未来。
引出土地利用类型山区──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设用地、难利用土地,展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
问题引导:根据你的观察,家乡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学生交流。
阶段小结:由于自然环境等的差异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径也就不同,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和难利用土地,耕地、林地、草地是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由土地利用类型总结出土地资源的第二个特点: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三)展示地图
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比一比谁发现的信息多。
学生自主读图,从“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图“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均耕地少;从“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可以看出可利用草地占的比例最多,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多,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由此总结土地资源的第三个特点:比例构成不合理。
承转: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那么我国的耕地、林地、草地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二、土地资源的分布
(一)学生自主读图: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是否均匀?
阶段小结:我国土地资源的第四个特点:地区分布不均。
/ 3
(二)合作探究: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是如何分布的?请结合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中国的地形图和中国年降水量图,说出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寻找答案,然后由学生总结归纳: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问题引导:你能尝试说明家乡土地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吗?我们家乡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加深对家乡的土地资源的认识。
课堂小结
学生把土地资源分优劣两方面进行整理,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课后作业:配套P 课后调查
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身边的土地利用类型都合理吗?你发现了哪些不合理的行为?咱们自己有没有直接或间接破坏土地资源的行为?
/ 3
第五篇: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并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区别它们;
3、理解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相对性;
4、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主要利用类型;
5、通过分析世界土地资源分布图,使学生了解世界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知道世界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概况;
6、通过漫画、资料等使学生了解土地利用和破坏的现状,理解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使学生理解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土地资源”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土地资源的分类方法很多,教材选择了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多的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主要是通过读图让学生了解世界耕地、林地和草地的主要分布区,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既复习了前面相关的地形、气候和自然带的知识,为以后学习打基础,又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部分,教材首先说明了土地与人的密切关系,接着进一步通过一些数字说明由于人口增加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的问题,尤其是耕地减少、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污染等问题,并进一步通过阅读资料“巴比伦的兴废”,提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问题,供同学们思考。教法建议
建议利用讨论法和讲授法,并通过一系列小步子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授课,既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又突出学生活动。
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的学习,可以采取下列步骤:
1、提问思考:土地有什么用途?(学生思考回答)
2、利用投影片显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3、学生自己设计一块土地利用图,自己定图例、比例尺、方向等
4、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作为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总结,又可以给学生成就感和提高兴趣
5、教师总结时可以出示一些景观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对于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首先是使学生明确,土地资源包括目前可以使用的和目
前难以使用的各种土地,如沙漠戈壁等。对于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土地资源的分布,可以阅读课本插图、世界地形图、自然带分布图,由于地图上信息量多,所以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图思维方向,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耕地多分布在温带平原及大江大河流经的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土层深厚,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由于河流经过,可以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并且有河流水灌溉,有利于农业发展。)
2、目前大片原始森林主要保留在那几个自然带?(热带雨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3、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那两个自然带内?(温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带)
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可以采用实例教学,通过一些数字、实例、漫画、文章等表现土地对人类的重要性和人类对土地资源利用种不合理状况:
1、对于土地与人类的关系,可以利用景观图片展示出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土地,必须都在土地上进行,同时土地提供人类生产生活必需的物质等。
2、利用数字计算或通过课文的漫画、景观图片、录像等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说明近些年来土地资源减少的状况,引导学生分析土地资源的减少主要是由于人口的激增与不合理利用造成的,归纳出人类破坏土地资源的主要表现。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写一篇文章或画一幅漫画,主要内容需体现人类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或保护的内容。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土地资源的分类,利用保护 【教学手段】
挂图:世界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世界地形图、世界自然带分布挂图 投影片:(1)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2)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景观图片(复合片);(3)需要回答的问题;(4)土地资源破坏1---一组数字及文字资料;(5)土地资源破坏2----漫画或图片;
【教学过程 】
(提问)我们讲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学生思考回答)
(引导)今天我们研究一种可再生资源。人们都说,万物土中生,所以我们就先学习土地资源。土地有什么用?(学生回答)
(板书)
一、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承转)假如你们小组有一块和学校差不多大小的土地,你们将如何利用它呢?请设计一块土地利用图,自己定图例、比例尺、方向等画出来。(学生分组活动)
(板书)
二、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学生作品展示 投影片1)显示学生设计的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学生讲解。(教师讲解,投影片2)根据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将其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公交占地等。
(思考)沙漠、戈壁、石山、荒地等是土地资源吗?(是土地资源,虽然目前难以使用,但随着人类利用土地水平的提高将来可以利用)那么世界土地资源是如何分布的呢?
(板书)
三、土地资源的利用分布大势
(投影片3)读挂图(世界地形图、自然带分布图)及教材P56土地资源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2、目前大片原始森林主要保留在那几个自然带?
3、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两个自然带内?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总结)耕地多分布在温带平原及大江大河流经的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土层深厚,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由于河流经过,可以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并且有河流水灌溉,有利于农业发展。目前大片原始森林主要保留在热带雨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带。
(过渡)通过刚才学习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已经被人类利用,但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应用,造成许多问题。
(板书)
四、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引导思考)读下面的材料,分析世界土地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投影片4,土地资源的破坏1)
全世界耕地每年有5万~7万km2成为沙漠;1/4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风蚀、水蚀,每年流水冲走肥沃的土壤250亿吨,沙漠吞没的土地约600万公顷;
中国耕地退化7.7万km2,占耕地总面积的40.1%,其中水土流失占34.26%,盐碱化占8%,沙化耕地占1.93%,耕地退化导致低产贫困,甚至威胁到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生存条件,甚至成为生态难民。
(投影片5,土地资源的破坏2)读漫画新增人口住房要占一部分耕地、大难临头,漫画说明什么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请结合前面的文字资料,大家进行(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与地球上有限的土地资源之间产生矛盾,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加重,沙漠面积扩大,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污染加重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我们必须要考虑的。请你写一篇文章或画一幅漫画,以提醒人们对土地资源的现状有足够的重视或给人们发出警告,应该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设计思想】
对于本章第一节来说,土地资源部分教学应该起到示范作用,从讲解内容的选择到讲解方法与学习方法,都对以后几章的学习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初中地理教学必须考虑教学内容及与学生实际理解力之间的关系,所以许多内容的学习应该通过读图、分析文字或图表资料、漫画、景观图片、录像、VCD等多给予学生感性认识,丰富其原有的表象,通过一定量的积累,再达到认识上的飞跃。
对于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体验,能够了解一些,所以让学生回答即可,根据学生回答内容引出土地资源的利用分类。但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更明确这一知识点,所以分组进行活动,自己设计某一块土地的利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对学生作品的展示,给与学生成就感。教师总结时将各组提到的利用类型归纳后用投影打出来,同时辅以景观图片,增加学生的认识,这一点对城市的孩子尤其重要。
对于土地资源分布大势,主要以读图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为主。利用世界土地资源分布图,结合世界地形图和世界自然带分布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地理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和影响的。并且培养学生利用多幅地图综合分析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读图,让学生说出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类型即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教师有意识的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同时还要通过读图让学生明确土地资源的含义中还有目前不能或难以利用的土地部分。教师的归纳,使同学明确主要土地资源的分布与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的关系,为今后讲解人类的活动提供基础知识。
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保护,主要在于学生了解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利用资料分析原因并能够找出解决的方法。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土地资源有限与无限性的认识。最后认识到人类的发展不能够以牺牲土地资源为代价。
总之主要是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建立师生互动体系,教师引导思维方向,归纳整理思维的线索和知识的结构,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发现展示,提高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培养思维品质.【板书设计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二、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三、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
四、土地资源的利用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