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时间:2019-05-12 23:59: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篇: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加与减

(一)买铅笔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3页。学习目标:

1、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3、培养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学习重点: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学习难点: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背“凑十”儿歌。

2、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8= 6+4= 9+6= 10-8= 15-5= 8+7= 4+9= 16-5= 8+8= 5+9=

3、填一填

9+()=13()+9=15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文具吗?小兔妹妹和你们一样也买过文具,看看它是怎样买文具的,好吗?(课件出示课本主情景图)

师:在袋鼠妈妈开的文具店里,小兔妹妹正在买铅笔(板书课题:买铅笔)。师:谁能说说小兔妹妹说了什么?袋鼠阿姨一共有几枝铅笔?卖给小兔妹妹几枝铅笔?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来试试看?(可多抽两个孩子)(师板书:有15枝铅笔,我买9枝铅笔,还剩几枝铅笔?)

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

师:解决“还剩多少枝?”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15—9= 师:说说你为什么用减法呢? 师:15-9怎样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请小朋友们和同桌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同桌交流,老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全班交流,师整理板书。

(1)数数法 从15里面1根1根地减。师板书:数

(2)把15分成5和4 师:你为什么要分成5和4呢? 师板书:15-5=10 10-4=6(3),破十法 把15分成10和5 先用10-9=1,再用1+5=6 师板书:10-9=1 1+5=6(4),想加法算减法 因为9+6=15,所以15-9=6

师板书:9+()=15 师:孩子们真棒,想出这么多的算法,说明你们都是爱东脑筋的孩子。你最喜欢哪一种?

师:现在老师来考考你,用你喜欢的方法算算“16-8=”你是这样算的?

3、尝试练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17―9= 12-9=

请两位小朋友板演,其余小朋友做在自己本子上,师巡回指导。并请两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三、巩固算法

1、完成算一算。生独立做,师巡回指导。

请4位小朋友说得数,你是怎么算的?生生评价,师写过程和得数。

2、完成练一练第1、2、3题

10-9= 11-9= 16-9= 13-9= 18-9= 19-9= 12-9= 15-9= 生独立完成,师订正结果。

3、游戏“摘苹果”(3页第4题)

师:苹果树上结了许多大苹果,可是每个苹果上有一个算式,同学们必须准确的计算出得数才能顺利的把苹果摘下来。比比看今天谁的苹果摘得最多。当同学摘苹果时其他同学当裁判。(提供的题目有:10-9=、11-9=、16-9=、13-9=、18-9=、19-9=、12-9=、15-9=)

四、发展练习(3页第5题)

投影主题图,让学生自由描述故事情节,提出数学问题。

师小结:松树上长了17个松果,小松鼠摘了一些后,还剩9个松果,小松鼠摘了多少个松果?列出算式,算出得数。(展示学生结果)

五、总结评价

师:这节数学课你学地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小结)

捉迷藏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4-5页。学习目标:

1、在捉迷藏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3、培养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学习重点: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学习难点: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学习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在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公园里春游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吧!

二、引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

2、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师:小朋友们,请看这副图,在图中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呢?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生:我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13人玩捉迷藏,外面有8人,藏起来的有几人?

师:刚才这位小朋友发现的这个问题,谁能帮他解答呢?请大家列出算式自己试一试。

(学生列算式,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

生:这里有两个信息,信息1:13人玩捉迷藏;信息2:外面有6人;那么有找到藏起来的人,就应该用减法。13-8=5(人)

师:说得非常好!加一颗星!今天我们就用数学来解决问题!

(让学生看着这图文应用题,不断的说,进一步明确减法运算的意义,加深对减法运算的理解。)

师:13-8怎样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请小朋友们和同桌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同桌交流,老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全班交流,师整理板书。

(1)数数法 从13里面1根1根地减。师板书:数

(2)把8分成3和5 师:你为什么要分成3和5呢? 师板书:13-3=10 10-5=5(3)破十法 把13分成10和3 先用10-8=2,再用2+3=5 师板书:10-8=2 2+3=5(4),想加法算减法 因为8+5=13,所以13-8=5 师板书:8+()=13

师:孩子们真棒,想出这么多的算法,说明你们都是爱东脑筋的孩子。你最喜欢哪一种?

师:现在老师来考考你,用你喜欢的方法算算“16-8=”你是这样算的? 师板书:16-8=(8)10-8=2 2+6=8

3、尝试练习课本算一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12―8= 17-8=

请两位小朋友板演,其余小朋友做在自己本子上,师巡回指导。并请两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三、巩固算法

1、完成课本第5页练一练第1题。生独立做,师巡回指导。

请2位小朋友说得数,你是怎么算的?生生评价,师写过程和得数。

2、完成课本第5页练一练第2题 生独立完成,说一说是怎么画的。

3、游戏“摘苹果”(3页第4、5题)

师:苹果树上结了许多大苹果,可是每个苹果上有一个算式,同学们必须准确的计算出得数才能顺利的把苹果摘下来。比比看今天谁的苹果摘得最多。当同学摘苹果时其他同学当裁判。

四、发展练习(3页第3题)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算出得数。(展示学生结果)

五、总结评价

师:这节数学课你学地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补充课题: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快乐的小鸭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6-7页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能正确计算十几减

7、减6等数的减法,并能简单应用。

2、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3、学生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学习重点: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

7、减6的减法。

学习难点: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圆片。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新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1.谈话导入。

在青青的草地上有一圈可爱的小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给我们到来了什么样的数学知识?

出示两幅图,在图中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有12只小鸭,7只到河里游泳了。)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草地上还有多少只)我们可以怎么解决?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12-7=5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是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探究解题策略

1. 12-7=5的5要怎么算出来的。(1)教师示范

先摆了12个圆片,然后拿走7个,剩下5个(2)学生说说教师刚才做的过程。(3)学生说说为什么要拿走7。

(4)学生尝试其他方法来算一算,小组内互相分享方法,比比看哪一组的方法多又对。

(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①因为7+5=12,所以12-7=5。(师:看到减法,就马上联想到加法。)②因为12=10+2可以先算10-7=3再算3+2=5所以12-7=5 ③因为7=2+5可以先算12-2=10再算10--5=5所以12-7=5 ……

(6)请几名学生上台讲述以上方法。

【设计意图】综合学生的发现,将凌乱的知识系统化。2.小练习

11-6= 14-6=(1)学生独立完成。(2)学生说明计算方法。

三、试一试,完成练一练第1题 1.出示幻灯片:14-7=,12-6=(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本子上试一试。(2)学生做完后反馈,并说说方法。

四、巩固练习1.画一画。

课本P7,第2题。

生独立完成后,全班反馈。2.比比谁算得快。

课本P7第4题,用最快的速度写出答案。(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请个别学生说一说。

五、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小伙伴的吗?

开会啦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8-9页。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实际意义。

2、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2、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发现大家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结合图片,大家能发现什么信息?(有11人开会,才7把椅子)根据你看到的信息,你想到了什么?下面老师带大家去看看班干部开会的情景。引入新课----开会啦

二、新课讲授

1、你能根据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每人坐一把椅子,够吗? 你会这个解决问题吗?并说出你的方法。

2、动手操作。

请你用准备好的图形来摆一摆。用○表示开会的人数,用△表示椅子的把数。一一对应,观察一下所摆的图形够吗?还缺几把椅子? 指名回答

3、谁能列出算式?说明理由。11-7=4 指名说一说11、7、4各表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9页第1、2题。

(考查孩子发现信息的能力,先让孩子们观察说一说,然后再列算式。)

2、课本第9页第3、4、5题。(让孩子们更进一步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加深印象,并提高孩子们的计算水平。)

3、小活动

同伴互相说一说,有关20以内的退位减法。小组比赛。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们学习了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跳伞表演

(一)学习内容:北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10-11页《跳伞表演》。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初步学习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3、培养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点:初步学习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学习难点:

1、初步学习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棒和圆片。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蓝天白云,天气清凉,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蜗牛举行了一场精彩的表演。你们想看吗?(生答)现在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来欣赏小蜗牛的“跳伞表演”(指向黑板课题:跳伞表演)。请看大屏幕。

(出示:从美丽的大森林伸展到蓝蓝的天空,再到陆续飞落的降落伞)

二、探究解题策略

1、学生仔细观察图,提取数学信息。

2.学生汇报:看到了大森林里在举行跳伞表演;天上有红色降落伞、黄色降落伞和蓝色的降落伞在比赛;红色降落伞有14个、黄色降落伞有6个,蓝色降落伞有7个。(师板书:蜗牛的数目)

3.学生根据刚才说到的数学信息跟同桌提个不一样的数学问题。4.学生汇报所提问题并尝试解答。

生1:红色降落伞和蓝色降落伞一共有多少个?)生2: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几个? ……

同学们观察得真认真,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

5、刚才同学提出了“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几个?”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类问题。

三、学生操作,探索新知。

1、请同学们拿出小棒和圆片,先摆14个红色的圆表示红色降落伞的个数,再摆6个黄色圆片表示黄色降落伞的个数。注意两种颜色一一对应后,多出的部分就是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的个数。

教师巡视、指导。点名汇报。(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8个)

根据所摆教具学具列出算式。板书:14-6=8 让学生说出14、6、8表示的意思。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10,把一些信息填上。

3、学生试完成的“蓝色降落伞比红色降落伞少几个?”,教师评价学生。

4、这节课通过学习“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知道用减法计算。

四、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完成试一试第1、2题,点名回答,学生评价。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得怎么样,有什么收获?

跳伞表演

(二)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1-12页。学习目标:

1、结合农场鸡生蛋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减法意义,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培养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习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难点: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活动一:农场鸡生蛋情境

1.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昨天生了11个蛋,今天生了5个蛋。

2.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今天比昨天少生了几个蛋? 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5、教师小结

通过观察,动脑思考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了这数学问题,你们真了不起,希望你们继续发扬这种探索精神。

二、活动二:结合实际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12页第3、4题。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2)根据情境图列出减法算式.

2、出示图片“送信”

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完成,对完成较好的小组奖励。

3、完成课本第7题。

三、教师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吗?我和你们一样高兴,因为,我们在玩中也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美丽的田园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3-14页。学习目标:

1、在美丽的田园的情境中进一步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达到计算正确与熟练,并能解决与相关的应用题。

2、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难点:能根据情境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具学具准备:教材情境图(课件)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听过丑小鸭的故事吗?(听过)丑小鸭听说咱们班同学非常聪明,想出题考考你们,如果你们全答对了,他就能变成白天鹅,你们想让它变成白天鹅吗?(想)那你们有信心答对吗?(有)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幻灯出示题,请同学回答。

师:同学们都答对了,下面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师:出示“美丽的田园”课件,并板书课题。噢!他把我们带到了一处美丽的田园,看看这美丽的田园里都有什么?那些是你认识的?

师:看老师的板书:鸟树鹅羊花。你发现了什么?(观察事物要按一定的顺序。)

师:说的非常好。那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从这幅画面你获得了有关花、鸟、树、鹅、羊的哪些信息?

(湖里有8只鹅,岸上有6只鹅。天空有11只小鸟,树上有5只鸟。岸边有7只白羊,5只黑羊。)

师:根据你所获得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听。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合作讨论、交流,看哪个小组提的数学问题多?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有关鹅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一共有几只鹅?)

师:谁会解答这个问题?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求一共有多少只鹅?就是把湖里的8鹅和岸上的6只鹅放在一起,一共是14只鹅。所以用加法计算:8+6=14。)

师:谁还能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水里的鹅和岸上的鹅哪个多,多几只?)师:谁会解答这个问题?

(一共14只鹅,岸上6只,水里8只,水里的鹅比岸上的鹅多,8-6=2,多2只。)

师:谁还能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一共有14只鹅,岸上有6只,水里有几只?)师:谁会解答这个问题?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这道题是把总数14只鹅去掉岸上的6只,剩下的就是水里的8只鹅,所以用减法计算:14-6=8。)

(一共有14只鹅,水里有8只,岸上有几只?)

引导学生用减法计算:14-8=6 师:刚才在解决鹅的问题中,我们写出了四个算式,从这几个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生:我们发现有三个算式是:6+8=14 14-6=8 14-8=6。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总结的非常正确,能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两个减法算式。也就是,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师:同学们,你们能根据上面解决鹅的问题来解决图上的其他问题吗?请在小组内快速的讨论与完成,组长做记录。

指多名学生汇报,尽可能多地提出问并解答。

师:每个同学都在积极的动脑筋,提出了这么的问题,你们真棒!老师想同学们在生活中也一定是个有心人。下面请同学们再来做几道题。

二.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2.幻灯出示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三.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生:能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练习一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5-16页。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

2.在运算过程中提高口算速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数学综合素养。学习重点:巩固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具学具准备:教材情境图(课件)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把20以内的加减法都学完了,想想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疑问呢? 学生可能回答:我知道了在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画图形,可以摆小棒、摆花片。

•我知道了可以用算式记隶我们分物体的过程。•对于看图列式有什么窍门吗? •怎样才能算得又对又快呢? 师:同学们是既有收获又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这很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知道学习,知道学习才会有进步。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些问题,相信只要你好好学就会有收获的。

二、探究新知:

1.看图列式。(课件出示:教材第15、16页第1、5、7、8题)(1)学生观察图找出数学信息及问题;(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2.口算练习。

师:要想算得又快又准,就要平时多加练习,形成技能技巧才行。我们看教材第15页第3、4、6题,同学们自己算一算,比一比,看谁是冠军。

学生做题比赛,教师观察学生计算方法,适时指导。

三、课堂总结

做个减法表

学习目标:

1、经历整理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初步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表述整理的过程。

2、进一步巩固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3、在整理的过程中体验有顺序地思考的方法,体会按照不同标准可以有不同的整理方法,感受整理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理解不同的算式结果可能一样。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减法算式卡片。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请你们从口算卡片袋中拿出算式结果为“7”的卡片,看谁动作快? 师:请找出都是减去9的算式或者找出都是12减几的算式。(多数学生是把卡片全部倒出来,手忙脚乱地翻,好长时间也找不到需要的卡片。有的学生报怨卡片太多了,找不着。)师:咱们能不能利用我们上学期制作20以内加法表的方法来做个减法表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探讨研究

1.小组内商量方法。

2.全班交流。我们把这些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排队,就能很快找出指定的卡片。

3.先商量一下打算怎样排队,然后再整理算式。

要求:(1)将卡片进行整理,再贴在大纸上;(2)组内要分工合作,每人负责一项工作,可以找卡片、贴卡片、递卡片、涂胶棒;

4.组长拿出教具学具,活动开始。师巡视,留心学生的分类方法。师:哪组愿意向大家展示你们小组的成果? 展示各组作品,各组成员介绍摆法。5.将第17页的减法表补充完整。

师:仔细观察第17页的减法表,和你的同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师:说一说,竖着看、横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联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出示物品单价:

1瓶牛奶3元 一袋喜之郎5元 1个汉堡8元 一斤葡萄18元 一盒饼干15元 一支黑人牙膏12元 一个牙杯9元 猜价格:

1.买一个汉堡和一支黑人牙膏一共要多少钱? 2.20元买一斤葡萄,够吗? 3.(1)一盒饼干比一袋喜之郎贵多少钱?(2)一个牙杯比一支黑人牙膏少多少钱?

5、根据这些东西的价格,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6.给你20元钱,你会买些什么?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整理20以内加减法的算式,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看一看

(一)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7页。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可能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能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形状,并会说一说。

学习难点:会正确判断物体各角度的形状,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练习(课堂作业)

2、说口算过程。

3、给出简单物体,说出你看到了什么。

二、情景导入,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带什么过来了,拿出笔筒和小熊。让孩子们观察,看到了什么?从前后、左右、上下等角度让孩子说出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笔筒的正面。

生2:我看到了笔筒的侧面。(具体一点是左边还是右边?)生3:我看到了笔筒的下面。生5:我看到了笔筒的后面。生6:我看到了笔筒的上面。

师:孩子们,你们现在都能从六个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你们说得都很对,既然大家对笔筒观察的很细致,那么我们一起看看小霞他们在观察什么?请你打开第18页。

三、探索新知

让孩子们仔细认真观察图中信息,选出他们看到的形状。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2、观察玩具,说出你看到的玩具的形状。

五、小结

这节数学课你学地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小结)

看一看

(二)教学目标:

1、实物的上面和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及位置关系是不同的。教学难点:

根据站立的不同位置能够看出正面、侧面和上面。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在自己座位上,说一说你前后左右的同学。

2、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通过观察储蓄罐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看一看

(二)》

(二)探究新知:

1、实物观察,直接感知,初步体会。出示汽车模型,引导学生学习。

(1)师:同学们,这是一辆汽车的模型,今天我们就从它入手一起来观察。谁愿意上来观察一下?(指名4名学生上台观察。)

(2)师:现在你们能看到这个汽车模型的哪一个面?生答师板书:正面。你能说说这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吗?

(3)师:还有和他观察不一样的吗?生答师板书:侧面(左面、右面)(4)师:还有看到不同面的吗?生答师板书:上面。是什么颜色?

(5)师:想一想,如果把他们的位置调换一下,再看这个汽车模型,看到的结果还和现在的一样吗?验证一下。

2、图形观察,直接感知,形成视觉表象。出示主题图:引导说一说,连一连。

(1)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三个同学分别从哪个面进行观察?(2)学生独立连一连后反馈。

3、观察书包,再体会。

出示书包图:引导说一说,连一连。

(1)引导学生小组思考: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从书包的哪个面看到的?(2)学生交流:引导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一练”第1-3题。)

1、第1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图,认真思考。

说一说:他们分别在什么位置看到房子?有什么主要特征?

2、第2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图,说一说:你能指出哪幅图是笑笑看到的吗?哪幅图是淘气看到的?有什么主要特征?

3、第3题。笑笑和淘气在路上遇到了智慧爷爷。

说一说:他们分别站在智慧爷爷的什么方向?思考:有什么主要特征?

(五)课堂小结

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数

数花生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2页。学习目标:

1、结合多种数数的活动,会数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感知100的意义。

2、在多样化的数数活动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感受数数的乐趣。学习重点: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

学习难点:在数数活动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孩子们,你们喜欢吃花生吗?(喜欢)

2、关于花生还有一些数学知识呢,下面让我们走进花生,走进生活吧。引入课题:数花生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抓一把花生,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的多?并说出数花生的方法。(一个一个数的,两个两个数。)师板书:数花生的方法

活动二:和同桌比一比,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1、一个一个地数,数出34个花生。

2、两个两个地数,数出20个花生。

3、五个五个地数,数出30个花生。

4、十个十个地数,数出100个花生。

孩子们都能正确地数出,而且孩子们都能积极参与。

四、巩固练习

课本练习第23页“练一练”。

五、课堂小结

六、孩子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谁和大家分享一下?

数一数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4页。学习目标:

1、借助小棒和小方块等模型展开数数活动,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感知100的意义。

2、通过数小棒和小方块的操作活动,认识计数单位“百”,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一”“十”“百”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发展数感。

学习重点:通过操作,认识100以内的数。学习难点:认识计数单位“百”,体会“一”、“十”、“百”。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数花生》,并且根据情境会数数了,你还会数吗?(会数)

那么现在老师考考你们:

1、你想知道我们班有多少人吗?下面我们做一个报数游戏。(一个一个地数)

2、找出两个表现好的大组,进行数数接龙。(两个两个地数)

3、斜着进行数数接龙。(五个五个地数)

4、我们大家一起数。(十个十个地数)

二、探索新知

我们在上学期学过数小棒,我们知道一捆是10根小棒,那么两捆是多少根小棒呢?如果有多余的小棒,我们该如何表示呢?如果数数,怎么数才最简单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数一数

打开看课本第24页,让孩子们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方块,建议孩子们十个十个地数,即是每十个圈到一个圈里,这样便于孩子数数。

根据数小方块,让孩子体会一百的意义。圈的时候告诉孩子一下注意事项:

1、数十个;

2、圈一圈;

3、再数一数。

老师巡视,小组交流。

三、知识巩固

课本第25页“练一练”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有进一步了解了数数,并且我们还知道了,一捆小棒是10根,一条小方块是10块,这样我们只要见到这些,就知道是十了。你学会了吗?

数豆子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6页。学习目标:

1、经历用计数器表示数的过程,会用拨数、画图、写数等不同的方式表示数。

2、进一步体会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感受100以内数的组成,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3、进一步积累数数和估数的经验,初步发展数感。学习重点: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数。

学习难点:体会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感受数的组成。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豆子若干 学习过程:

一、新课探究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数花生,数小棒,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数豆子。下面大家把准备好的豆子拿出来。

板书: 数豆子

1、抓一把,估一估,数一数,比一比。

让孩子们自己抓一把,然后估计一下有多少。和同桌比一比,看谁抓得多,再数一数。

2、拿出计数器,让孩子记下自己的数量,然后试着用计数器拨一拨,感受数位的意义。

3、看大屏幕,观察笑笑和淘气的做法。回顾数位的有关知识。

4、拨一拨,认一认。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通过拨珠子,感受100,引入百位,知道从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

5、描述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2)不同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3)会读写100以内的数,并正确认识读作、写作。

强调:最高位不能是0,末尾的0不读,个位上没有用0占位。

6、数的组成。

34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由7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7、会用图形表示数的组成。

这就考察了孩子对生活的观察,同时也考察了孩子对所学知识。大图形表示十,小图形表示一。

二、巩固练习

课本第27页“练一练”。

三、课堂小结

孩子们,今天你们学得开心吗?有什么需要和我们大家分享的吗?

谁的红果多(比较数的大小)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8页。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以及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进一步积累比较数的大小经验,发展数感。学习重点:知道100以内数的顺序。学习难点: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探索新知

孩子们,今天天气真好,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郊外看看,想去吗?那就抱臂坐直。咦,前面是谁啊?(是小熊和小猴子)它们是在干什么呢?谁来说一说。(把孩子们的思维引到幻灯片上,让孩子们观察,说信息)

生:我看到小熊和小猴在比红果。(观察得真仔细,你真棒)生:我知道小熊有21个红果,小猴有18个红果。生:我知道小熊的红果比小猴的多 生:我知道小猴的红果比小熊少 生:我知道小熊比小猴多3个。

孩子们,你们说得真好,就这一幅图,你们都能说出这么多信息,想必你们已经知道了:小熊的红果多,小猴的红果少,但是你们是怎么比较的呢?谁能说说你的想法?

生:18再数3个就是21了,所以18小于21 生:我是用数的组成来比较的,21里有2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18里有1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所以21大于18.生:我是用小棒比较的。

孩子们,你们的比较方法真多,可见你们在课下预习得真好,老师还有一种方法要告诉你们:那就是用计数器,刚才有个孩子已经说到了数位,那么今天我们就用数位来比较数的大小。

21和18都是两位数,我们要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得数大,这个数就大;最高位上得数字小,这个数就小。(让孩子们齐读)

老师再写出两个数,你们比一比。(32 33)谁会比较? 生:33大于32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因为32在33的前面,所以32小于33.生:因为十位上都是3,个位上一个是3,一个是2,所以32小于33.你们说的真棒,我们知道32、33都是两位数,而且十位数字相同,这时我们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也可以说是下一位上的数)。

100和99,说一说谁大?并说出你的想法。(用计数器拨出)小组交流,互相说一说。

小结:

1、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字大,这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小,这个数就小;

2、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就小。

二、巩固练习

1、课本第28页“看一看,填一填”

2、课本第29页“练一练”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数的比较大小,并且把它们进行分类,谁来给大家说一说?

小小养殖场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30页。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直观感受“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的意义,体会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能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通过猜数游戏,初步感受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数感。

学习重点:会用语言比较相对大小关系 学习难点:感受“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的意义,并会用语言描述。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孩子们,昨天我们学习了数的比较大小,大家还记得我们比较大小的方法吗?

(让学生说一说,并出几道比较大小题练一练)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养殖场参观一下,愿意去吗? 引入课题:小小养殖场

二、探索新知

养殖场真热闹啊,小动物真多,谁能说说图中的信息。

1、生:我在图中看到鹅有22只,鸡有100只,鸭有92只。生:我知道鸡最多,鹅最少。生:我知道鸡比鹅多,也比鸭多。你们说得都对,通过观察,我们知道,鸡比鹅多,是多一些呢,还是多很多?(多很多)

今天我们学到了一个词“多很多“,谁能再说一说。

那反过来我们该如何说呢?(饿比鸭少很多)板书:少很多 这是鸡和鹅比较的,那么如果鸡和鸭比较,该怎么说呢? 生:鸡比鸭多一些。(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怎么想的?)

因为它们相差很少,所以说鸡比鸭多一些,反过来鸭比鸡少一些。师:说得真好,掌声送给他。(板书:多一些,少一些)大家喜欢玩猜数游戏吗?谁愿意和老师玩一玩,猜一猜?

2、出示大屏幕。(猜小兔的数量)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其中。

3、猜羊的数量(出示大屏幕)出现了“差不多”,板书并且让孩子以自己的想法说一说。

4、谁能从这几个关键词中选择一个词,用自己的话举出一个例子说一说。这就考察到孩子的生活知识经验,从而理解这几个关键词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

1、幻灯片的练习题

2、数学课本第31页“练一练”

四、课堂小结

1、认识了关键词“最多”、“最少”、“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并体会其中的意义。

2、会正确用这几个词,并会用自己的话举例说一说。

做个百数表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32--33页。学习目标:

1、通过填写百数表,进一步体会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以及100以内数的大小。

2、探究百数表中隐含的规律,提高探究的乐趣,发展推理能力。学习重、难点:会补全百数表,并能发现规律,自己总结规律。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 孩子们,我们学习过100以内的数,有关100以内数的知识你还记得吗?那么老师现在考考你们。

1、我们这学习过数数,你还记得我们数数的方法吗? 生1:一个一个地数 生2:两个两个地数 生3:五个五个地数 生4:十个十个地数

(非常好,看来大家掌握得不错,各组加1分)

2、有关数位的问题。我们学过几个数位?分别是哪几个?各表示什么意义?

师总结:大家掌握得都特别好,老师再写几个数,你们还认识吗?(写数23、34、50、92、100.。。。)

由于大家今天表现特别好,老师决定带你们一起去参加0宝宝的生日,来参加生日会的是它的好朋友们,我们都认识:100以内的数。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去吧!

二、新授课

怎么回事?看来是我们早到了,还有一些数宝宝没来。让我们先看看是哪些数宝宝没来。现在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知道谁没来吗?

1、让孩子们观察表格,思考谁没来。然后举手回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提示:按顺序说一说,回答正确地给予鼓励)这个表格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百数表》。板书:做个百数表

2、观察补全的百数表,你们补全了,数宝宝们也到齐了,观察它们的位置,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总结:横着看:每次多(少)1 竖着看:每次多(少)10 斜着看:(1)个位每次多(少)1,十位每次多(少)1(2)除了10,个位每次少(多)1,十位每次多(少)1.3、现在数宝宝们都到齐了,它们把准备好的礼物送给了小寿星,大家也一起来看看吧!

4、这些礼物需要进行装饰的,需要你进行涂色,你能正确涂出来吗?试试看。

(1)把个位上的数是“0”的涂上绿色。

(2)把个位上的数是“7”的涂上蓝色。(3)把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同的涂上黄色。

(4)把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少1的涂上红色。老师巡视,表扬涂对的孩子,鼓励并纠正涂错的孩子。

6、有几个数宝宝要给小寿星表演节目,你知道是哪几个宝宝吗?说对了笑脸就送给你。

试试看吧。(真聪明,笑脸送给你了,继续加油哦!)

7、让我们一起为0宝宝唱生日歌吧!(放音乐)

8、要吃蛋糕了,好高兴啊!有几组数宝宝又在玩捉迷藏,看你们大家谁能抓到?抓到是有奖励的哦!出示“捉迷藏”,鼓励孩子们大胆发言。

9、时间过得好快啊!大家开心吗?这个时候小熊求助了,大家看,小熊在写门号,估计是难住了吧?我们去帮帮他吧。

(你们真是个好孩子)

三、课堂小结

孩子们,参加过0宝宝的生日,和数宝宝们在一起玩耍,大家感觉怎么样?我们发现在数宝宝之间,它们也有自己的位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能我们大家分享一下吗?

练习二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34--35页。学习目标:

1、让学生根据实物或模型图的特点,体会数位和计数单位的意义。

2、通过观察,找关键词,能够很好地理解题意,并解决问题。学习重、难点:结合实物及模型图,理解数位的意义。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数数: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2、会圈:每十个圈到同一个圈里。

3、会估:给出一些实物,你能很好估出来有多少。

4、数的组成:()个十和()个一是(),会根据图示说出数的组成。

5、会比较大小:(1)数位相同;(2)数位不同。

6、会用关键词说一说:最多、最少、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差不多。

7、百数表:寻找百数表的规律。并会应用。

二、巩固练习(练习二)

1、填一填

让孩子通过实物和模型图体会数位的意义,在具体情境中练习数的组成和写法。

2、我拨你写。

同桌合作,一个拨,一个写。

3、谁吃的虫子最多?谁吃的虫子最少? 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最多、最少的概念。

4、按规律填一填。

让孩子观察每组已有数的排列规律,然后按照规律把其他的数填写完整。

5、小鸟回家(连线)巩固数的大小比较。

6、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圆。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选择,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7、在计数器上拨四个珠子,可以表示什么数?画一画,写一写。

本题难度较大,让孩子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可以让孩子先完成一部分。

8、用2、5、8三张卡片中的两张组成两位数,最大的数是多少?最小的数是多少?

让孩子先自己写一写,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得出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第四单元 有趣的图形

认识图形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36--37页。学习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学习重、难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剪刀、卡片 学习过程:

一、新课探究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些好朋友吗?(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你们还记得他们的特征吗?(记得,找孩子说一说)但是在他们身上,你还能发现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想和老师一起探究的孩子请抱臂坐直。

1、先拿出一个正方体,让学生观察,能发现什么?(老师引导)生:我知道,可以找出正方形。(怎么画呢?和大家说一说)孩子们都能正确地说出来。

小组间进行交流。

2.、拿出一个长方体,让学生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生1:能得到一个长方形。(谁还想说?)由于孩子们拿的物体不一样,所以有的孩子看到的是正方形,有的看到的是长方形。

生2:我能得到一个正方形。一起探讨,为什么答案会不一样呢?谁说得对呢?孩子们能根据物体的特点说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这一点说明了孩子对物体的理解。

根据长方体的特点,让孩子们自己找到答案。3.、拿出一个圆柱(或者是有一个面有圆的实物),你能得到什么呢? 预设:

生1:圆,我是画出来的 生2:我是印出来的。

大家说得都很对,都能用自己的方法从立体图形中得到另外一种图形。老师还带来了一个朋友给大家认识(拿出棱柱),大家观察,从这个朋友身上,你能发现什么呢?

生:三角形,我可以从那个面上找到,也能画出来。(对这个孩子的回答给予鼓励)

二、了解图形

观察这些图形,它们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一下。预设:

生1: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

生2: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生3:三角形有三条边 生4:圆有一条曲边。

强调这些图形的特点,从而让孩子们能够更深刻地记住并辨别这些图形。看来大家根据他们的外表都能说出他们的特点,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他们吗?思考一下,小组交流,看谁说得多。

三、巩固练习

1、幻灯片上的练习。

2、课本第37页“练一练”。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动手做

(一)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38---39页。学习目标:

1、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

2、通过操作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重、难点:通过活动,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卡片各两张。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识了几个好朋友,你们还记得是谁吗? 生1:我知道,是正方形,长方形,圆。生2:正方体,长方体,三角形。

生3: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

师:说得非常全面,那么他们的特点是什么呢?(让孩子们说一说)

二、新课探究

孩子们,假期已经过完了,老师让大家把这些好朋友带到教室,你们带来了吗?那么就把他们拿出来吧。

1、先拿出一个正方形,想一想,把正方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应该怎么折呢?想一想,试试,然后举起你的图形。并剪一剪。(有的孩子折的是长方形,有的折的是三角形)

此时孩子们都在认真地折纸,有的孩子想法不一样,挑出不一样的折法展示给大家,并说出自己折出来的理由。

2、拿出一个长方形,想一想,把正方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应该怎么折呢?想一想,试试,然后举起你的图形。并剪一剪。(有的孩子是横着折的,有的折的是竖着折,只有一个孩子是斜着折的)

挑出不一样的折法展示给大家,并说出自己折出来的理由。

3、拿出一个三角形,想一想,把正方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应该怎么折呢?想一想,试试,然后举起你的图形。并剪一剪。(有的孩子被难住了,不知道怎么折了,但有的孩子能把他折成两个一样的两部分)

挑出不一样的折法展示给大家,并说出自己折出来的理由。但是只有一样是对的。

4、拿出圆形,想一想,把正方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应该怎么折呢?想一想,试试,并剪一剪,然后举起你的图形。(孩子们折的都是同一个图形:半圆)

让孩子观察,圆不管怎么折,都是能折出相同的两部分。

三、实际运用

现在你们都能很快并正确地把这些好朋友对折,并剪出来了。这些朋友还有什么用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探究这些朋友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请你打开课本第38页。看拼图。小组准备,我们来做个比赛。

小组比拼图,看谁先拼完,然后收背后,老师巡视,并及时加分。这样可以

增强孩子们之间的竞争力。

(在此环节,孩子们谁也不想落后,各个都是看着图形,专心致志地拼。)

四、巩固应用

用自己手中的图形拼成一些图案,与同桌交流。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这节课大家表现都特别好,每组都加上一分。谁还能拼出更多美丽图案,课下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动手做

(二)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40---41页。学习目标:

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2、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重、难点: 熟练拼图,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具学具准备:课件、七巧板图块。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熟悉的朋友和我们一起学习,看看它是谁呢?把七巧板贴到黑板上。

生:(齐)七巧板。

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智力图形游戏,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你对七巧板了解多少,能给大家讲一下七巧板的由来吗?

预设:

生1:我愿意!七巧板有七块组成,所以叫七巧板。生2:大概因为它有7种颜色吧。

生3:因为只有心灵手巧的人才会拼、摆七巧板。

生4:因为它是把一个大正方形分成了颜色不同的7块。生5:宋朝有个人叫黄伯思。。。(结合课本故事,给大家讲解)大家说得真好!那么这个大正方形所分成的7块各是什么图形呢?从中你还能发现什么呢?在小组内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图形名称及各自的发现。)

这里面有三种图形,有没有不认识的图形? 预设:

生1:我们小组全都认识。

生2:我们小组只有一个人不认识3号图形,我们已经教会他了,是平行四边形。

生3:我们都认识这个平行四边形。

师:对,这个3号图形是平行四边形,请再仔细看一看,然后闭上眼睛想一想,记住它的样子。(学生按要求去做。)

师:记住了吗?

生:(齐)记住了。

师:在观察这些图形时你们有什么发现呀?

生1:我发现这里面有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

生2:我发现1号和2号三角形一样大,也是最大的;4号和6号一样大,是最小的。

生3:我发现4号和6号拼起来和7号三角形一样大。

生4:我还发现1号和2号三角形合起来占这个大正方形的一半。

师:大家真是爱动脑筋、爱观察的好孩子!

二、拼摆活动

师:看到大家这么聪明,七巧板也很想和大家一起玩。想试一试吗?那么我们先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请你拼出1个正方形,试试看有几种拼法,并说出各是由哪几个图形拼成的。

生1:我用2个三角形拼出了1个正方形。

生2:我用3个三角形拼出了1个正方形。

生3:我是用上全部的图形拼出了1个大正方形。师:请你再拼1个三角形,并说说是怎样拼成的。生1:我是用1个正方形和2个三角形拼出来的。

生2:我是用2个三角形拼出来的。

生3:我是用1个平行四边形和2个三角形拼出来的。

生4:我用了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和3个三角形。

师:同学们真聪明!老师也拼了几幅图(出示:猫、台灯和鸭子),请大家看一看像什么?(学生很快说出是猫、台灯和鸭子。)师:仔细看清它们是由哪几个图形拼成的,再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快速地拼出来。

(学生兴致极高地拼、摆;教师注意及时发现和鼓励拼完的学生。)

师:大家拼得真好!这几个图形都是模仿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形状拼出来的,现在请同学们和七巧板一起休息一下,听老师给大家讲个“守株待兔”的故事。边听边注意看,老师在拼什么,是故事中的哪个角色。

(师边讲边拼摆“守株待兔”图形组。)

生1:我自己试了试,只能摆出一个,我们小组一起就全部摆出来了。生2:我们是由小组长讲着故事,我们3人一起摆图形你们拼得真好!

三、巩固应用

数学课本第41页“练一练”。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会用七巧板拼出更多得图形吗?

动手做

(三)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42----43页。学习目标:

1、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2、初步培养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不断积累活动经验。学习重、难点: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学习过程:

一、新课探究

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三角形。并且会剪拼这些图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下面请欣赏:

活动一:欣赏美丽的图案

一、利用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等图形组合可以设计出美丽的图案,1、教师出示图:

2、看看每一幅图像什么?和他们的名字一致吗?

3、说一说,每一幅图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4、教师可以在补充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

孩子们都能说出这些图案是有最基本的图形组成的,有的孩子还能根据图案特点摆出自己的设计作品。

活动二:动手设计美丽的图案

1、想一想、涂一涂

(教师先让学生仔细的观察,然后自己独立的完成。全班交流、展示。)这一环节,有的孩子找不到,特别是最后两个图形,经过提示,孩子们都能正确涂色。

2、小小设计师

(1)把一张正方形的纸横竖对折后分成四个小正方形,找到四条公共边的中心点,连成一个小的正方形,再把小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和原正方形的四个顶点连接。多做几个,拼一拼,并在相应的位置是涂上颜色。

(2)在一张正方形的纸上按照上面的方法做一做。(3)设计一个图案。

二、巩固练习

1、课本第43页第2题

2、幻灯片上练习。

三、课堂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们能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设计图案吗?能从图案中辨认图形吗?

整理与复习我学到了什么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44页。学习目标:

1、经历整理前面所学知识和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

2、初步养成整理所学知识和自我反省的意识。学习重、难点: 梳理本单元的知识。教具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复习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及应用 比一比:这个情景主要引导学生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包括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意义。在这个情景下,提出了一个针对本单元的问题,巩固解决问题的方法。

出示计算题及解决问题,让孩子们做。

二、100以内数的认识 说一说:这个情景注意是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教科书主要呈现的是100的意义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100以内数的意义。

举例说明数的意义及组成,这样的题设计的填空比较多,以此类推,可以让学生换数说意义。比如:找一个比20大的数,像这样说一说。

三、观察物体 连一连:这个情景主要是帮助学生复习观察物体的内容。教科书呈现了从三个方向观察小猴骑单车,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从不同方向看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举例说明,让孩子们说说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物体是不一样的。

四、有趣的图形 拼一拼:这个情景主要是帮助学生复习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内容。教科书呈现的用七巧板拼成的小房子,引导学生复习对简单几何图形的认识。在这一情景下,针对本单元的内容提出了供学生思考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图形的特征。

让孩子把在家剪的图形拿出来,进行拼图,让他们知道根据图形的特点,可以拼出各种各样的美丽图案。小组之间进行合作,拼图。

五、巩固练习

课本第46页第1、2、3、4、7、11、13题。

六、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小组交流一下。

我的足迹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45页。学习目标:

1、结合所学内容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回顾自己的成长足迹,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感受克服困难和获得成功的乐趣。

学习重、难点: 能够根据信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我的成长足迹

这一版块是鼓励学生回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进步,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一种方式。教科书呈现了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小朋友分别从知识的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活动经验的积累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角度回顾自己的成长足迹,给学生以展示。

让学生通过七巧板进行拼图,回顾所学的知识。

二、我提出的问题

1、在学生整理完所学知识以后,引导学生思考:在姑息的过程中你都想到了哪些问题?你还想解决什么问题?与同桌交流。

2、关注学生能否提出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肯定。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写数提问的欲望,然后请写数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你能否提出新的数学问题?

3、思考:你能用七巧板还能摆出什么图形?

生活中的数你还了解多少?说一说。

三、小组互动

小组之间相互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老师巡视。

四、巩固练习

课本第47页第8、9题。

五、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和大家说一说。

巩固应用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46----47页。学习目标:

1、巩固所学内容,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2、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根据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1、第5题:先让孩子观察图,说出图中信息。理解后列算式。

2、比寿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3、第10题:踢毽子

组织学生先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再回答问题。

4、第12题:收集瓶子。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数学信息,再让学生选择正确答案。

5、第14题:解决问题

(1)情境图中有多种信息,学生在解答每个问题时都要选择有关的信息。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反馈时要说一说选择了哪些信息。

(2)有些孩子忘记了淘气的问题:我们又种了一些槐树。。(3)有些孩子的答写得不完整。

6、课堂小结

今天你觉得你做得怎么样?在小组交流一下。

第五单元 加与减

(二)小兔请客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49-50页。学习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在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正确熟练在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

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复习铺垫

1个十是()5个十是()8个十是()10个十是()60里面有()个十 90里面有()个十

二、创设情景

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想请你们参加她的生日宴会。你们愿意参加吗?(板书课题:小兔请客)

三、探究新知。

1、师:瞧,小兔邀请了哪几个好朋友?(出示主题图)小猴是个“数学迷”,他发现每盘都有10个果子,看到这么多的果子,他马上就想提一个数学问题。你知道小猴子会提什么问题呢?

(1)同桌说一说。(2)指名交流。

2、光会提问题还不行,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教具学具摆一摆、拨一拨。(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3)指名说算法和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0+30=50。30+20=50。

3、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边说边板书:

4、师:忽然,小刺猬的家里有急事,让他回家。小刺猬望着这么好吃的果子,真舍不得走,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在盘子里打了一个滚。瞧,(出示主题图的右边图)

他得意地走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小朋友,现在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了?(指名提问题)

5、师:你们能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解决吗?

(1)小组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2)个别同学全班交流。教师板书:50-10=40

6、师:加法算式里各数都有名字,减法算式里各数也有名字,你能给他们也起一个名字吗?请学生说出减法算式里的各部分名称,并板书:

7、请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之后,请个别学生说一说这两道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四、巩固提高

1、刚才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小白兔决定带大家玩一个小游戏。(玩开火车游戏)出示课本练一练第3题,快速口答。

2、三只母鸡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请你快速的找出每个小鸡的妈妈是谁?

3、出示果园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4、练一练第2题:看一看,填出答案。

五、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采松果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51-52页。学习目标:

1、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这些加法。

2、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以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学习重点:

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

初步理解用加法计算的算理。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小朋友,今年小松鼠采松子大丰收啦!。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组去采松子,松鼠妈妈说:“我已经采了25个松子。”小松鼠数了数说:“哦!我采了4个松子”你想向小松鼠提什么问题呢?

2、学生提问,学生提的问题已经学过就口答解决。

3、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请小朋友同桌的两位小朋友扮两只小松鼠,演一演采松子的过程。想一想怎么算?同桌说说。

2、交流汇报:通过刚才的采松子活动,你知道“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该怎么算了吗?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

3、列出算式:25+4=29 4+25=29

4、该怎么样计算呢?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一:拨计数器。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就是25,再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个位上就有9个珠子,就是29。

方法二:摆小棒。先摆上2捆,再摆上5根,就是25,然后再在5根旁边摆上4根,一共就是29根,也就是25+4=29。方法三:口算。5+4=9,再加上20就是29。

5、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1)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2)同桌的同学交流演示。(3)指名学生列式:25-4=21(4)你是怎么想的?(5)指名学生说一说。

三、从生活中体验

1、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

(1)小红摆25根小棒再放4根,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2)小明有25根小棒,拿走4根,还剩多少根?

2、练一练:师引导学生逐题解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并列出算式。

四、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出示课件“练一练1”:学生看课件,说一说图的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集体订正,并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2、出示课件“练一练3”。问:图中已告诉了我们什么?①知道了大恐龙和小恐龙的身长,就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②求“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或小恐龙比大恐龙短多少米”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③学生做完后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3、拓展练习:

第5题想一想,填一填:

根据练习你能像上面那样写出一组算式吗?

青蛙吃虫子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53-54页。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3、学生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学习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

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猜一种动物。(青蛙)

2、那青蛙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好处,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们呢?

3、小结:青蛙可以把庄稼里的害虫吃掉,那农民就不用把农药播在庄稼里,这样对我们的环境就可以起到绿化的作用。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

(1)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青蛙吃害虫的只数了,小朋友们讨论一下,想想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2)学生讨论分组讨论。(3)集体反馈,教师板书:

①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②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 ③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

(4)探究解决方法:

(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怎么列式 板书:56+30=(2)讨论算法:计数器上拨珠计算: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5个珠子,在个位上拨6个珠子,再加上30,30里有3个十,在十位拨3个珠子。结果是86。

(3)除了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的方法,你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想出得数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用数小棒的方法)

(4)求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多少只?怎么列式计算? ①板书:56-30=26(只)

②那它在计数器上又该怎么拨珠呢?

③先拨5个十和6 个一,那减去30,该怎么办?(在十位上拿掉3个珠子)现在还剩下几个十和几个一,是多少?所以56-30=26 ④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数,讨论一下。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练一练第1题:

①读一读题目请你挑选一个你喜欢的问题进行解答。

②小啄木鸟比大啄木鸟少吃了多少虫子?它们一共吃了多少虫子?

2、练一练第5题:

①38只青蛙在举行大合唱呢!你们听,他们唱得好听吗?②青蛙们唱完了,他们都回家了,荷叶上还剩几只青蛙(5只)对,那你们知道跳下去多少只吗?

③怎么样列式计算?讨论一下。

3、学生要去春游,口渴想喝水,箱子里只有30瓶水,但是向阳小学却来了42名同学,你们说,这些水够不够他们喝呢?还缺多少?请同学们讨论讨论,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拔萝卜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55-56页。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

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学习难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写法。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动画激趣

1、又到了收获的季节,小白兔和小黑兔到地里拔萝卜。根据动画情节,请你来提数学问题?

(1)小白兔拔了20个萝卜,小黑兔拔了40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你会解答吗?

列式:20+40=60(个)

(1)小白兔拔了30个萝卜,小黑兔拔了6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列式:30+6=36(个)

二、如果小白兔和小黑兔拔的萝卜的个数刚好都不是整十数,你还会计算吗?

三、出示情境图:请你说一说你能找到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白兔拔了23根,小黑兔拔了36根。两只小兔一共拔了多少根萝卜?

二、新知探究:

1、请你们四人小组讨论如何列式和解答,在组内说一说

2、四人小组学习研究。(教师巡视)

3、小组汇报。

(1)先算20+30=50,3+6=9,再算50+9=59。(2)36+20=56,56+3=59 列式子计算的,把6和3对齐,2和3对齐,6+3=9,2+3=5,所以得数是59。

4、小结:刚才这位同学的方法就是列竖式计算。列坚式计算时,谁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注意要把数位对整齐。

5、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讨论汇报:先在计数器上拨36,然后在个位上再拨上2,在十位上拨上3,我就知道是59。

6、试一试。

(1)同学们太聪明了,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解决了这道加法问题。

(2)45+32、26+13,你会算吗?用你喜欢的方法想算哪道题就算哪道题,42

并和同桌说说你的算法。不明白的,请大胆说出来,老师愿意与你一道研究。

(2)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1、请你试着在本子上列竖式:

43+22= 32+54= 62+14=

2、键盘上有36个黑键,52个白键,一共有多少个键盘? 思考:你准备如何列算式,如何解答呢?

(1)有55只天鹅,又飞来14只,你准备提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你想怎么样解决它呢?

(2)全课总结:

学完了今天的知识,你有什么样的收获?

收玉米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57-58页。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4、初步学会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

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来到玉米地里准备收玉米。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到什么样的数学信息呢?汇报: 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

二、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1、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是什么呢?57-42=?

你知道57-42的结果是多少吗?(多请几个学生来说,只说答案)

2、这么多孩子都知道答案了,那老师有一个要求了,你能用几种方法得出57-42=15的?与你的同桌互相当当小老师,看看你说的方法他能不能听明白?

A、拨一拨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拨的?(请学生到展示台演示)(先拨57,57中的5表示有5个十,所以十位拨5,7表示7个一,所以在个位拨7;再拨42,十位拨4,个位拨2.)为什么在十位拨4个位拨2呢?(再请一个孩子边拨边说)(全班跟着老师一起拨珠)

B、算一算

1、怎样算出57+42=? A: 57-40=17 17-2=15 B:50-40=10 7-2=5 10+5=15 …(教师巡视,看学生都用了哪些算法,重点看有没有用竖式计算的,如果没有,后面的竖式法就由教师讲解。如果学生说出,就让学生来讲。)

C、竖式计算方法

(2)让学生来说。我们以前写的算式是怎样写的?(手势)(横着写的)XX同学是怎样写的?(竖着写的)这种竖着写的算式我们就叫竖式。所以今天我们

就来学习这种竖式计算方法。哪些孩子会这种竖式计算方法?你能说说怎样列竖式,怎样算吗?

7(2)小结: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4 2 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1 5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58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汇报结果及算法。

2.完成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完成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

回收废品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49-50页。学习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运算过程中,借助教具学具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3、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借助教具学具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学习难点:

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一个空瓶子)这种瓶子埋在地下好多年也不会腐烂,对庄稼的生长有影响。

2、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说该采取什么措施呢?(回收)回收是个好办法,对回收的废品有的还能再利用,不能利用的也可以进行有益的处理。这不,小林、小红、小青已经行动了,我们去看一看吧。出示主题图,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里有哪些数学问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师组织学生观察:图上给我们什么信息? 学生用语言描述所给的信息。

2、思考: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合作交流。

3、学生代表汇报: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小青收集了多少个? 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该好如何解答呢?请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吧。

4、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汇报。

5、先摆小林的13个,小红的比小林多3个,就再摆3个,结果小红就是13加上3个共16个,算式是13+3=16(个)。

6、用小棒摆一摆小青收集数量。说出是怎样摆的,小青有多少个?

先摆小林的13个,小青的比小林少4个,就再摆4个,结果小青就是13减去4个共9个,算式是13-4=9(个)。

7、小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的第二题。

用小棒摆一摆,再画一画,然后列式计算。做完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解决的。

2、出示口算卡“接龙练习”完成第5题。做完后集体订正。

3、完成第1题:指导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组织交流,并写出算式的得数。做完后集体订正。

4、完成第3题:指导学生看图.笑笑比淘气多折了6颗,应当用加法计算。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练习三(1)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61-62页。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和习题中,针对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等知识点进行巩固。

2、百以内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巩固。

3、结合所学内容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

巩固基础知识,通过习题的练习能灵活运用知识点 学习难点:

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复习。

经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许多数学知识,我们先来对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作一个简单的回顾:

1、在小兔请客一节里学习了算式30+20=50和50-10=40,还知道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在采松果一节里,我们能看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我们用到了算式25+4=29。

3、在青蛙吃害虫一节里,我们会用计算器演示计算过程,在计算56+30=?时,我们知道十位和十位相加,个位和个位相加。

4、在拔萝卜一节里,学了用竖式计算百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

5、这一单元我们学得很有趣,小兔、松鼠、青蛙成了我们的好朋友。

二、习题巩固: 第1题,用计数器拨一拨动手操作后再进行计算,对于口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用竖式算。

第3题,直接写出得数,对于口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用竖式算。第4题,提醒学生注意数位对齐,教师可以再多出一些类似的练习。

第5题,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哪个篮筐得数是68,就和小熊的球连起来。学生独立完成。

第6题,计算每组得数然后进行比较,也可鼓励学生直接观察左右两式关系进行比较。

第7题,让学生说一说错在哪里,在独立订正。

第8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第9题,读懂题意后独立完成。

第10题,给出了结果,请学生写出算式,如:27+10=37 49-12=37等。教学时可以多出几个得数请学生做。

练习三(2)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63页。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和习题中,针对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等知识点进行巩固。

2、百以内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巩固。

3、结合所学内容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

巩固基础知识,通过习题的练习能灵活运用知识点 学习难点:

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集体进行竖式练习。

二、习题巩固:

第11题,引导学生有条理思考。如:先取4,看53元的裤子能和哪件上衣搭配,只要3;再取5,看41元的裤子能和哪件上衣搭配,有2和3。这样可以做到不重不漏。

第12题,先让学生理解题意,顽皮小狗把墨水洒了,弄脏了作业本,算式中的数字有些看不见了,被遮住的可能是些什么数呢?再引导学生去推理、思考。本体开放,答案合理即可。

第13题,数学游戏,神奇的算式。11+11=22 22-11=11 12+21=33 33-21=12 13+31=44 44-31=13 14+41=55 55-41=14 15+51=66 66-51=15 16+61=77 77-61=16 17+71=88 88-71=17 18+81=99 99-81=18 鼓励学生发现算式更多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神奇的算式所蕴含的规律:

1、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十位和个位上的7位置颠倒,各是由两个重叠7组成;在减法算式中,减数个位都是1,差的十位都是1。

2、第一组第一个加数,后一个算式比前一个算式多1;第二个加数,后一个算式比前一个算式多10,因此,后一个算式比前一个算式的得数多11。

3、第二组算式与第一组算式有密切的联系,是逆运算。

数学好玩(分扣子)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64-65页。学习目标:

1.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2.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3.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在回顾、整理、交流活动中,初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磁力扣子、根据教材内容准备纸质扣子,每组一份。学习过程:

一、提问题

1.小熊一家必须通过5个问题猜出20个怪物中谁是城堡的主人才能离开城堡,怎样提这5个问题呢?请你来猜一猜。

2.引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分扣子,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会通过分类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分扣子 【活动一】

拿出1号口袋。两人一组,先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分类,再动手试一试。1.课件。小提示:

(1)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每种分法还能继续往下分吗?(一种分法指的是什么?是分的过程中的某一步吗?)

(3)音量最小、最先举手的小组优先汇报。2.学生汇报。

(1)请小组两个同学在黑板上演示分扣子的过程,一人讲解,一人动手分扣子。

(2)教师记录分扣子的过程。

(3)再请一组同学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在黑板上演示,课件出示记录过程。(4)比较两次分类,你有什么发现? 【活动二】

拿出2号口袋,两人一组,先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分,再动手试一试。1.课件。

(1)想一想分类的顺序,小组内两人说一说。

(2)用课件出示6种分类顺序,安排学生分别进行动手操作。

(3)通过课件展示学生在6种不同分类顺序下的分类结果,进一步感受结果的一致性。

2.自我评价。

(1)通过今天分扣子,你有什么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2)填写“自我评价单”,同组两人互相说一说,互相鼓励一下。

第二篇: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第1课《影子的游戏》教案 课程简析:

本节课通过做手影游戏,让每个同学展现自己的“艺术之手”、“灵巧之手”、“勤奋之手”等,从中了解了人类的双手不但能劳动,从事艺术活动,帮助其他小朋友,还能传达情感。使学生有把自己的手变成一双勤劳、能干的双手的意识与愿望。

教学目标:

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通过描画和添加的表现手法,对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进行添加和组合。

教学重难点:

通过合理的构图使影子图形作为主体鲜明、饱满的反映在画纸上。产生对事物外形变化的观察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理解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皮影、剪影作品、录像,准备投影仪。

学生:收集剪影作品,在大自然中寻找影子。准备手电筒、彩色纸、画板、作业纸、铅笔。

教学活动过程:

一、看影子

放有关皮影戏表演的录像,体会其中的乐趣。利用投影仪做类似的表演。带领学生来到校园里,在阳光下观察自己和大树及其它事物的影子,感受影子的奇特造型。试着在阳光下做手影游戏。

二、再现影子

以游戏的形式与学生一起通过阳光的照射画影子。学生们自由组合,一人在灯光下做手影游戏,另一人将投影在作业纸上的手影描画下来。

三、再造影子

通过对物体的旋转,观察由此而产生的不同的影子变化,了解物体外形结构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四、创作影子

学生在阳光下做出各种形体姿态,互相描画。创作出美丽的影子。

五、美化影子

在描画影子的画中进行联想与添加,使它成为一张完整的创作画。

看剪影

欣赏民间剪影作品,体会其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把影子留住

师生一起以游戏的形式,在投影仪的帮助下将一位小朋友的影子轮廓画在一张彩色纸上,然后用撕或剪的方法做成剪影。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

1、合理的构图使的影子图形作为主体鲜明而饱满的反映在画纸上。2、描画的影子清晰并准确的造型。

3、是否有助于学生产生对事物外形变化的观察。第2课《走近大自然》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自然界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

2、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3、走近自然,更加热爱自然。教学重点:

1、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

2、是否能与同学友好合作。

3、是否对自己的材料特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4、是否能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课前准备:

1、收集一些沙雕、大地艺术和岩画的作品图片。

2、学生准备相应的工具材料,如:各种废旧物品(瓶子、罐子、彩色纸、绳子、彩色塑料纸、竹竿、芦苇、芦花、高粱穗……)、工具(铲子、水桶、画笔、颜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沙雕作品、大地艺术作品等图片 沙雕作品

二、讲授新课

沙雕是一种以沙和海水为基本材料的雕塑艺术,它通过堆、挖、雕、掏等手段塑成各种造型。沙雕只能用沙和水为材料,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粘合剂。作品完成后经过外表喷洒特定胶水加 固,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可以保持几个月。沙雕属于大地艺术的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其体积的巨大是传统雕塑难以比拟的,具有强烈 的视觉冲击力。

沙雕是一门边缘艺术,融合雕塑、绘画、建筑、体育、户外娱乐等各大元素。一般的爱好者不需要特别的专业训练,所有的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做。

冰雕是一种用天然的冰加工而成的艺术品。它是俄国人首创的。1740年,欧洲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寒冷天气,除了南部地区外,均被坚冰封锁,所有的河流湖泊都结上了厚厚的一层冰。在这寒冷的冬天里,专横跋扈的俄国女皇安娜伊万诺夫开了一个很残酷的玩笑:下令工匠用冰块在彼得堡的内瓦河上建一座宫殿,用作失宠的王子米歇尔格里申的新婚住所。工匠们无奈,在河上建成了一座长17米,辟有3间冰室的冰宫,冰宫内还摆放着各种造型美观的冰制家具、床上用品以及炊具,宫内的小花园里还“长着”用冰塑的各种花草树木。冰宫修好后,女皇命王子在冰宫中举行了婚礼,并且在那里度过了洞房花烛之夜。安娜伊万诺夫的恶作剧导致了冰雕艺术的诞生。从此,艺术园地中又增添了冰雕这一奇葩。

三、讨论,分组进行制作,制定比赛要求

小朋友们今天你是不是也想来试一试呢?我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可以让你们挥洒的好地方——沙坑。

请同学讨论你想让这些地方呈现怎样的效果(喜气洋洋的、冰天雪地的、异国风情的、神秘的、亮丽的……?)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大家一起来交流。(1)保持课堂纪律,注意安全。(2)立意新颖,构思巧妙。(3)能与同学团结合作。

(4)制作完之后能及时清扫场地。

四、讲评

评出最佳方案奖、最佳设计奖,最佳制作奖。学生互相进行评论,老师点评。

五、课后拓展

可以装饰其他墙面、树杆、山石等。教学随感:

对大地艺术、沙雕、冰雕有了深入的了解,学生感叹于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第3课《花地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地毯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2、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方法来设计一块小地毯。

3、培养学生的绘画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

选择或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图案。教学难点:

色彩搭配是否合理。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和范画。

学生准备油画棒、水彩笔、课本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课本图片、学生优秀作业。

2、讨论:“小地毯”图案怎样组成?“小地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它美在哪里?运用什么色块、线条来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地毯图案。

二、讲授新课

1、一加一等于二,无数块花纸片就变成了一块美丽的花地毯,我们可以运用剪贴、绘画的方法来综合设计一张花地毯,可以选择不同的图案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独特设计。

2、今天你想用什么线条、图形来画花地毯?

3、你还可以把它变化吗?教师示范。

4、请学生在黑板上把小方形上添加花纹、线条,学生互评。

三、布置作业 运用画的方法设计一块“小地毯”。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涂色时注意色彩的深浅搭配,色彩鲜明。

五、评价

教师点评。

学生互评。你喜欢哪张地毯,你觉得它美吗,为什么?

六、小结

同学们,如果我们平时都能仔细观察自然、观察生活,发挥想象,那么一定会有 新的惊喜。

七、课后拓展

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旧材料(如:布、绳、绒线、废纸、扣子等材料)来设计制作“小地毯”。

第4课《分一分 变一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

2、激发学生的想象,并描绘出造型各异的蛋糕。

3、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分割方法,把蛋糕分割后重新组合成新的画面。

教学重点:

1、是否能大胆想象,并描绘出新颖的蛋糕。

2、能否采用与众不同的构图。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蛋糕的范画、各种颜色的纸,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准备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整顿课堂纪律,开始上课

二、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爸爸妈妈,亲戚朋友都会来帮你过生日,那么小朋友们,你们都见过和吃过什么样造型的蛋糕呢?

三、讲授新课

心型的、圆形的,三角形的……

那么你觉的为什么会有这些形状的蛋糕呢?它代表了人们美好的祝愿。你吃蛋糕时,带着怎样的心情?

教师出示各种造型的蛋糕范画,介绍蛋糕的种类和作用。你记得爸爸妈妈的生日吗?请你来为他们设计一块蛋糕,你想怎样来设计?蛋糕上可以画些什么?(小动物、花、还可以写上给爸爸妈妈祝福的话……)

四、布置作业

小朋友刚才说的真是太棒了,老师也忍不住想来画一画了,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画呢?可以用水彩笔、油画棒,可以用线条和色块来表现。形状可以你自己来设计。现在请同学们开始设计吧!

切蛋糕比赛

将自己设计的蛋糕分给小组的成员,要求每人分到一块大小基本一样的蛋糕。利用切开的蛋糕重新排列画面,形成新的构图形式。

五、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生日的小主人,可别性急,要吃蛋糕时,先得考考你,大胆切开它,还能变个啥?

六、讲评

七、小结

八、课后拓展

启发学生利用废旧纸盒设计制作立体的蛋糕。第5课《有趣的半圆形》 《有趣的半圆形》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半圆形的设计(把半圆形进行添加、组合,变化成各种不同的形象),激发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技能目标:通过描画和添加的表现手法,能设计制作出平面的和立体的半圆形玩具。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鼓励学生要敢于大胆尝试。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增强学生们的友谊观念。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能把半圆形进行添加、组合,设计制作出各种不同有趣的半圆形玩具。教学准备: 师:半圆形的纸若干张、半圆形的立体玩具、各种颜色的纸、剪刀、胶水等

生: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激发兴趣

1、你们都玩过积木吗?小明家的积木们昨晚为了一件事争论了一宿。

2、想知道吗?各种形状的积木们都说人们生活中最离不开自己。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说自己能变出很多东西,它们都取笑半圆形,说它什么也变不出来,你们想不想帮帮半圆形呀?

3、那我们今天就帮助半圆形变一变,看它都能变成什么?

二、新授

1、走进生活

a、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藏着半圆形呢?

b、把你找到的半圆形拿出来或是说给大家听听,告诉大家它的哪个部分是半圆形的。

c、同学们说的真好,想知道我都找到了哪些吗?(出示图片)你能指出图片中的半圆形吗?

我发现咱们同学们都是一些细心的孩子,你们这么棒,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帮半圆找回自信,是吧。

2、想象游戏

请你在老师给你的作业纸中找出半圆形,然后,用你最喜欢的一 种颜色给半圆添上几笔,瞧一瞧,半圆会变成什么呢?动动你的小脑筋。(学生进行添加,然后展示较好的作品)看,一个小小的半圆形在你们的笔下变成了这么多可爱的形象,老师真佩服你们。我做了一个,你们想看看吗?(出示粘贴画和立体玩具)说说它们的哪个部分是半圆形的,你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三、自由创作

1、交流改变半圆形的方法 看,我只们前面只是给半圆形添加了几笔,老师觉得有些简单,你们还能想到别的方法帮半圆形变一变吗?(引导学生说出绘画、剪贴等)

2、你们的想法可真多,我看到了有些同学已经开始着急了。那我们就用你手中的材料,可以绘画,可以剪贴,也可以合作制作出立体的玩具,看看谁的设计最特别。(播放音乐学生进行创作,老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

把学生的作品贴在展示区里

1、看我们的设计师们,你们的作品真是太棒了,谁能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2、听了设计师自己的介绍,那你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呢?

五、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帮半圆形找回了自信,它非常感谢你们。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有它们各自的作用,你们看,我们这节课就给半圆形变了好多样子是吧,你们觉得这节课怎么样?(引导学生说出“有趣的”,如果说不出老师可以总结,并在黑板的课题前加上“有趣的”)

六、课后拓展

其实不只是半圆形可以变,你们课后可以试试用其它形状变成别的动物或物品。

第6课《摸一摸画一画》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表现身体的触觉。2、引导学生体验色彩、点、线条、肌理等造型语言。

3、引导学生运用造型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触觉的独特感受,发展视觉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触摸对对象产生知觉,自觉地采用不同的线条、色彩、采用不同的笔触,进而产生新的表现形式。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表现身体触觉的图片资料、不同的材料以及各种绘画制作工具,实物投影仪。

学生:水彩笔、绒线、棉花、石头、木片、胶水、彩色纸等。教学过程: 活动一:

“你来猜猜我带的是什么?”游戏,选一位同学将自己带来的东西装到布袋里,另外一位同学将手伸到袋子里,说说自己摸到的东西的触觉感受,从而引导大家判断出袋子里装的是什么。活动二:

想想如何描绘表现出刚才的触觉。

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表现触觉的大师作品,让学生了解运用各种造型语言表现触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望。活动三:

由学生表述自己的触觉,教师实际操作示范各种用笔方法,做出不同的笔触效果和肌理效果以表现不同的触觉 活动四:

鼓励学生自己选用不同的工具、材料、通过画、拼贴等造型手段表现出自己对不同触觉的感受。

在活动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通过多次实践,力争表现出对某一种 触觉的独特感受。

引导学生上访设法突破平面的绘画形式,将绘画与制作结合起来。活动五:

作业完成后展示在教室里,又学们互相猜一猜对方画的是什么触觉。收拾与整理。课后拓展:引导学生回家与家长一起做一些触摸实物的游戏,并与家长一起感觉与表现,提高造型语言的应用能力。

第7课《纸风铃》 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与教学任务相关的物品。

2.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合理想象,用添加、裁减、组合等方式将它们设计制作成美丽的风铃。

3.用剪(撕)贴、绘画等方式来美化风铃。教学重点:

运用画、撕、折、剪、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设计制作。教学难点:

教师组织学生用吊饰美化教室,激发学生美化生活。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准备:

1.师生一起收集适合做纸风铃的物品,如:纸杯、卷筒纸芯、筒状的纸盒、小挂饰、扣子……(一次性纸杯要干净的)。

2.教师在课前准备好各种材料,还有制作的范作、图片、制作步骤图以及几枚大一点的针和一些线。

3.学生应课前准备好剪刀,糨糊,彩纸,彩笔,彩线等。

二、导入并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风铃,问学生:你喜欢风铃吗?风铃 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如果你有一个风铃,想把它挂在什么地方? 老师这儿还有自己制作的风铃,同学们想不想看看?给学生看老师制作的纸风铃范作,你能说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 谁能说出老师是怎样制作这个纸风铃的?

1.先把单个的纸杯进行美化:用画画、剪贴等方式。2.再用彩线把纸杯穿起来。3.给纸杯下面添上铃舌。

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制作纸风铃?

三、学生分组制作

让学生分组,让大家互相合作制作。

四、欣赏、讲评作业 老师点评学生作业,学生互评互赏。

五、课后拓展

让学生课后思考,怎样能做出一个能发出声音的真正的风铃?

第8课《瓢虫的花衣裳》 教学目标 :

1.观察瓢虫,能够说出它们的外形特征。

2.能够用至少一种方法来制作瓢虫。教学重点:

瓢虫结构特点的了解及制作。

教学难点:

瓢虫的制作方法及衣裳的图案设计。教学准备:

课件,瓢虫的手工作品,彩纸,剪刀,胶棒,透明胶带。教学过程:

一. 谜语导入

师: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棉花喜欢它,捕虫 最著名。(板书:瓢虫)二. 分析探究

了解瓢虫的身体结构特征,课件展示瓢虫图片并提问:

1.你们知道瓢虫都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在学生回答后,课件展示瓢虫的结构组成。)

2.你知道瓢虫有多少种吗?(瓢虫约有 5000 种,我国有 300 种 左右,大部分是益虫。)

3.农民伯伯喜欢叫它们“花大姐”,你知道为什么吗? 三.演示讲解

师:瓢虫和我们小朋友一样,也喜欢穿漂亮的花衣裳,为瓢虫设计一件花衣裳好吗?(接着板书补充完整课题——瓢虫的 花衣裳)

1.师出示瓢虫手工作品,请大家观察。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件瓢虫作品,为什么?

2.师演示讲解一种瓢虫的制作方法。

3.简单介绍另外几种瓢虫的制作要点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四.布置作业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颜色制作一只瓢虫。五.总结与拓展

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我们要爱护动物,保护地球。今天同学们表现得都很棒,学会制作许多漂亮的瓢虫,老师给同学们一个任务,回到家里仔细观察一下瓢虫,并用绘画的方式把它的生活记录下来,好吗?第9课《生活中的趣事》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各种奇闻趣事,体验生活中点滴乐趣。

2、指导学生创作一幅生活中的趣事的绘画作品。

教学重点:

回忆生活中奇闻趣事,体验生活乐趣。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完成一幅生活中的趣事的绘画作品。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儿童画作品,各种颜色的纸。

2、学生准备油画棒、水彩笔等。教学过程:

一、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的第八课《瓢虫的花衣裳》同学们表现得很好,连隔壁班的老师都夸奖你们呢!同学们要继续努力。我们知道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这几天你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生:各抒己见,气氛活跃。

师:同学们都很积极,那我先说一下老师有趣的事情,再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事情好不好呀? 生:好。

2.出示作品:

(1)出示一幅学生的绘画作品,启发学生看看,说说画上所表现的故事。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几幅其他学校的学生作品请同学们看看他们都画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呀!生:他们在跳舞。生:他们在……

(2)欣赏书中图例,谈谈你的感受。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有什么有趣的事情。生:过年,在放烟花。

生:在荡秋千。生:在和小猫唱歌。生:……

师:对,同学们说的都很好。

(3)指导创作方法:明确主题,确定人物,添画相应的背景。师:同学们你们想好画什么了吧,那就拿出画纸和笔开始画画吧。二. 创作要求:

1、可以画有趣的课外活动,节日中发生的有趣的事,看到好玩的节目……

2、画面主体突出,层次清晰,人物要刻画仔细,颜色鲜艳。

3、添画相应的背景。

师:同学们可以画有趣的课外活动,节日中发生的事,等等……同学们大胆的画吧。(老师巡视,指导)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四.作品交流、展示 师:作品完成的,可以放到展览台上,让大家欣赏欣赏。师:一会儿的工夫,大家的作品就到了展览台上,真不错!(称赞的语气)大家相互欣赏,交流一下吧。五.拓展

师:同学们画的都很好,我们再来想一想我们能不能用其他的材料表现呢? 同学们看一下这是老师用照片做的,下课后要思考一下动手做一做。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事,爸爸妈妈有吗?我们能不能观察他们有 趣开心的事,并画下来呢?

第10课《泡泡飞啊飞》 教材简析:

吹泡泡是小孩子喜欢的活动,表现泡泡,表现于泡泡有关的想象中的情景,也是学生乐于去做的。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玩一玩吹泡泡的游戏,要求学生边吹泡泡边观察泡泡飞起来的情景。2、引导学生想象泡泡飞起来的时候,透过泡泡会看到什么样的情景,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逐步形成有创造性的构思。

3、引导学生试着用各种材料表现泡泡的特征,及泡泡与人、建筑、动物等各种物体间的关系。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大胆的想象和表现自己的想法。2、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在使用新材料中有创意。

3、引导学生在泡泡装饰上能采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新颖的特征。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大瓶洗洁净调成的肥皂水,彩色纸、图钉、气球等。学生每人带一小瓶泡泡水、吸管、大小不同色彩各异的塑料袋。教学过程: 活动一:

组织学生到校园里,在愉快的游戏中观察泡泡飞动的情景,激发表现这一情景的兴趣。

要求学生边游戏边思考通过透明的泡泡可以反映那些景物,除绘画外,还可以运用哪些材料表现泡泡的特征。活动二: 回到教室,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作品是怎样透过泡泡反映出各种自然美丽的景色和梦想的,使用了哪些新材料?

启发学生讨论:如果让你表现“泡泡飞呀飞”,你会运用什么表现方法,表现什么情景?

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教师建议:可以运用气球,塑料袋、图钉等材料表现泡泡的特征,还可以在这些材料上装饰、美化,表现各种泡泡新颖有趣的特点。活动三: 表现“泡泡飞呀飞”,学生完成作业后,要求学生边欣赏边评一评谁设计的泡泡有 新意,谁画的图想象力丰富。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同学富有创意的构思和有个性的表现形式。收拾与整理。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课后积极尝试,用各种材料及表现形式,用画泡泡或做泡泡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丰富的想象力。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能大胆的想象和表现自己的想法。2、是否能开动脑筋,在使用新材料中有创意。

3、是否能在泡泡装饰上能采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新颖的特征。

第11课《太空里的植物》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对太空里的植物进行想象、设计。

2、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制作太空里的植物。

3、引导学生体验想象和创作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大胆构思、创作。

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材料。教学准备:

教师:关于太空的课件、彩纸、吸管、橡皮泥、kt板等各种材料。学生:彩纸、吸管等各种材料。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放音乐及课件创设情境,让每一位学生做一位太空人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在太空看到了哪些奇异的植物,互相交流想象中的太空植物。要求学生想象出太空植物与常规植物的异同。活动二:

每位学生在小纸上画出想象中太空植物的草图,并在小组内交流、修改。老师和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共同制作一棵太空植物。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创作方式,通过大胆的想象与构思,制作或画出一种太空植物。

在作业过程中肯定学生大胆构思、激励学生打破常规,自由的创造和表现。活动三:

作业完成后,以“探空植物博览会”的形式展出学生作品,让学生欣赏、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并评选出“最受欢迎的太空植物”。收拾与整理。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各种废弃材料,化废为宝,进行创作,正当环保小卫士。第12课《妈妈的节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感受母爱的崇高和伟大。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利用身边有限的材料,运用有趣的创意,或绘画、或制作、在妈妈的节日里为妈妈送上一份心意。教学重点:

1、通过绘画、制作表达自己的愿望。

2、学会认同自己的作品。

3、敢于运用不同的材料表现自己的创意。教学难点:

能够发挥想象,运用不同的材料表现自己特殊的创意。教师准备:

妈妈的生活录像、学生作品照片、小制作若干、各种动物亲情照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彩纸、橡皮泥、彩色卡纸、剪刀、彩笔、小盒子、纽扣、丝带、信纸 教学过程:

一、认识英语单词,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个单词(出示mother、mom、mama、mommy单词卡片),谁知道它们怎么读?读给我听,好吗?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对了,它们都是(板书妈妈)的意思。

二、感受妈妈辛劳,体验情感。

1、快乐成长,妈妈哺育

知道我们是怎样从一个小婴儿长成这么高的吗?(手势表示)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指名回答)

(播放孩子是如何在妈妈的呵护下成长的生活录像)

2、了解妈妈,关爱妈妈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呵护,妈妈不仅仅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辛劳,还为家庭、为社会付出了更多的汗水。不信,大家请看(播放妈妈工作、做家务、照顾老人图片资料)

师小结:无论严寒酷暑,妈妈认真地上班、起早贪黑地做饭、做家务,照顾爷爷奶奶……她多辛苦啊!

3、诗歌朗颂,感受母爱

所以,有很多人都在歌颂母亲。(播放配乐诗朗诵《妈妈的爱》)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有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接我,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却打在妈妈的身上。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有一回我病了,妈妈抱我去医院。

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妈妈着急地哭了。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有一天,我打破了暖瓶,对妈妈又说了谎,妈妈的批评叫我脸红,我不敢抬头看她的眼睛。啊,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一次老师叫用“最”字造句,我说:“我最爱妈妈。”

三、了解妈妈节日,懂得感恩。

1、了解妈妈的节日

我们都爱自己的妈妈,那你知道妈妈的节日有哪些吗?(板书:的节日,指名回答)

小结:有三八妇女节、母亲节(每年5月份第二个星期天)、妈妈的生日。在妈妈的节日里,我们都愿意为妈妈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把我们对妈妈的爱表达出来,对吗?

2、看看其他同学的心意

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播放同龄小朋友的绘画、泥工、手工作品)边播放边讲解作品特点,色彩、构图、创意。这些小朋友多棒啊,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做出了珍贵的礼物表达了他们对妈妈深深的爱。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会做的更棒!

四、敢于动手动脑,尽情表达。

1、动手动脑制作

看看你的身边有什么材料?(指名回答,橡皮泥、彩色卡纸、剪刀、彩笔、纽扣、小盒子、彩纸、丝带、信纸)让我们闭上眼睛,认真地想一想用你最喜欢的材料为妈妈做一件礼物,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可以画,可以捏,可以制作贺卡、小手工。)准备好了吗?大家开始吧!

2、教师巡视辅导

要随时给予学生灵感的指导,使学生抓紧时间投入到创作中去。

3、展示讲评作品

把你的礼物拿上来吧,讲讲你的作品(指名回答)肯定学生作品的色彩、创意、构图,最重要的是大家有这份心意。小结:今天,我们每个人都能用简单的材料作出了与众不同的作品,真是了不起。老师非常高兴。

五、真情无限延伸,感悟大爱。

不光我们人类有自己的妈妈,动物们之间也有宝贵的亲情。不信,大家看(播放动物亲情图片)母爱是伟大的,让我们在今天好好学习,尊敬母亲,在明天孝敬母亲,报答母亲!

第13课《各式各样的水果》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利用所学技法完成彩泥水果的制作。

2、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扬团结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橡皮泥、橡皮泥。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让我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

出示课件展示谜语:胖娃娃,没手脚。红尖嘴,一身毛。背上一道沟,肚里好味道。

2、小朋友们想一想,这是什么水果啊?那种水果身上满满的都是毛?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引导或启发。

3、让我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水果吧。师生共同看谜底:桃子!

4、说到桃子呀,同学们喜欢吃桃吗?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王母娘娘又要开蟠桃会了,可是她觉得只有桃子太单调了,所以,她把齐天大圣孙悟空派下来寻找各种各样的水果。

想不想跟孙悟空一起去参加蟠桃会啊?只要我们有各式各样的水果就一定能去参加蟠桃会!

5、引出课题:各式各样的水果。

二、发展阶段:

1、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水果。在学生说的同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画水果的简笔画。

2、老师今天让大家准备了彩泥,那你说彩泥能变成水果吗?谁敢来试一试?

3、教师利用橡皮泥带领学生逐步探索、发现,橡皮泥是如何变成水果的。从而总结出使用彩泥的技法:揉、搓、粘、插。

4、在掌握基本技法的基础上,请学生利用手中的彩泥制作一个简单的水果。

5、学生完成后教师,展示个别同学的作品,请其他学生来评一评,说一说。

三、探索阶段:

1、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们想一想还有没有更好的主意,可以让水果变得更加好看,漂亮?

学生思考,并大胆回答。

2、教师给出图片,帮助学生拓宽思维。

四、实践阶段: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团结协作,完成作品的创新。要求:品种多样、色彩鲜艳、敢于大胆创新。

五、评析阶段:

每小组选择代表上前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作品进行说明,其他同学看并发表相应评论。教师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在吃水果是要注意卫生,一定要洗干净,吃完的时候也不能乱扔果皮。做一个爱护环境的好孩子。

六、拓展阶段:

请学生思考我们做的水果,可以用什么来盛放?第14课《可爱的动物》 教学内容与目标:

1.认知目标:多角度地了解认识动物的可爱之处;感受各种材料特性,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的方法。

2.情感目标: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3.能力目标:通过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多角度地了解认识动物的可爱之处;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难点: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学习材料:

课件、动物图片、动物录像、彩泥…… 教学过程:

一、观察了解自然界中可爱的动物:

1.游戏导入:你演我猜。可以模仿动物的声音或是动作,让其他同学猜一猜。2.课件展示:自然界中动物的录像和图片。3.调查:你还了解那些动物的可爱之处?

教学意图:做游戏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他们非常愿意模仿动物的声音、动作。通过你演我猜,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丰富生动的视频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赏析比较自然界中各种不同动物的可爱之处,如动物的动作、外形、颜色或是玩耍的时候、吃奶的时候等等,让学生从多角度去发现动物的可爱。

二、探讨研究小朋友制作的可爱动物: 1.赏析小朋友制作的可爱的动物作品。如:纸做的、橡皮泥、折纸……

2.探讨制作动物材料的运用以及制作方法。如:想好动物选择材料或根据材料决定制作动物。

教学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从形、色、花纹、动态方面进行欣赏,探索如何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动物以及制作动物的各种方法。

三、合作设计“动物园”中可爱的动物:

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小组合作制作“小小动物园”。2.讨论分工合作的方法。3.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教学意图:学会合作,学会分工是现代人必备的生存竞争能力,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

四、欣赏评述

1.“小小动物园”作品展示。2.评述作品。

教学意图:抓住动物的形、色、媒材、技法表现、创新构思等对自己或他人的“小小动物园”进行合理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六、拓展升华了解保护自然界中可爱的动物 1.拓展:

(1)了解动物的种类。(2)了解关于动物的有关知识。(3)了解我国的珍奇动物。…… 2.升华:

(1)动物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2)我们如何保护动物。

教学意图:通过对动物知识的拓展,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了解更多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了解动物与人类、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

第15课《乘上大船游世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撕、贴、剪、纸工的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引导学生认识轮船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通过想象大胆表现各种轮船的造型。教学重点:

1、是否对课程内容发生兴趣,并激发出对想象创作的热情。

2、是否积极动脑,做出和别人不同的造型。

3、是否能将绘画和其他表现手法结合。课前准备:

1、收集各种轮船的照片资料,以及绘画的制作工具,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铅笔、蜡笔、水彩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多媒体播放乐曲)

哪个小朋友唱一首《小小的船》的歌,小朋友们还记得吗?想不想来唱一下呢?同学们跟着唱了起来-------

二、讲授新课

小朋友唱的真是太棒了,今天我们上的内容小朋友肯定猜到了,板书(船)船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是水上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那么在很久很久以前船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生:出海捕鱼,海上远航,防止我们不受敌人的侵犯的……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艘船,你知道这种船叫什么吗?——帆船

小小的帆船可神奇呢,根据帆的形状不同,作用也不相同。游艇式的帆船,有很多帆,三角形帆船是滑浪风帆,是用来竞赛的,长方形的帆是用来捕鱼出海的,原来船还有那么多的学问啊!

除了帆船,你还认识和知道哪些船?

生:游艇,潜水艇,航空母舰,气垫船,舟,货轮……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船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船你认识吗?选择你熟悉的船来讲一讲。(多媒体展示各种船的图片)生:……

师:这些船有没有共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呢? 小朋友观察的很仔细,世界经济的发展,缩短了各国的距离,我们可以到达自己想到的国家去参观旅游,你想不想为自己设计一艘与众不同的船呢?有的小朋友已经设计好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多媒体展示画的船)欣赏了这么多形态功能各异的船,你是不是也想来尝试一下呢?你想为自己设计一艘什么样的船?

生:西瓜船,龙船,帆船…… 小组讨论问题

(1)这些船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样子的?(2)为什么会是这样?(3)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引导学生小组说,也可以选择其它的形式来表现(第一个问题你也可以把小组的意见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表扬最棒的小组)

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作品(教师可以出示部分图片让学生进行参考)师:“我们一起去旅游,你想乘做这样的船呢?还是自己制造一艘更理想的船?请你动脑筋想一想,把你想象中的船表现出来,好不好?”

四、布置作业

1、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来表现自己想象中的船。

2、为船添加各种颜色的旗子和人物。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六、讲评(学生互评,教师讲评)

1、最喜欢谁的作品?理由是什么?

2、谁的作品最有创意?

3、谁的颜色最漂亮?

4、除上面的作品外,还喜欢谁的作品?理由是什么?

5、有的作品还可以做那些修改?

第16课《打开的柜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选用画、撕、剪、拼贴、纸工制作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引导学生认识柜子的造型特征,通过想象大胆表现各种柜子及其内部的结构。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善于观察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做出与别人不同的柜子造型或画面情景。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柜子的图片及作业范作等资料以及各种绘画制作工具。实物投影仪。

学生:回去观察柜子的内外结构,查资料或向家长了解有关柜子的情况,准备盒子、包装纸、剪刀、水彩笔、胶水、广告宣传纸等。教学过程: 活动一:

通过交流课前查到的、了解到的关于柜子的情况及展示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柜子的知识及其造型特征,内、外结构的共同特点,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启发学生讨论柜子在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便利,设想未来的柜子是什么样子。活动二: “变魔术”:教师用清晰、简洁的手法在实物投影仪下将一个小盒子变成一个柜子。学生通过观察,说说教师用了那些技法,怎样制作的。并分小组讨论还可以怎样制作。

交流讨论结果。活动三: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工具材料,通过画、撕、剪、贴等造型手法表现出柜子的造型和自己对柜子的想象。引导学生合理分工,高效合作。活动四:

各组展示自己组设计的各种形状、结构的柜子。表扬大胆创新、制作精美的作品。布置学生回去搜集“家乐福”等超市的宣传广告画、带彩色纸、双面胶和彩色笔。活动五:

欣赏老师带来的柜子,请学生猜猜老师用什么材料包装的。(彩色包装纸)活动六:

启发学生思考:除了剪贴,还可以用什么手法表现柜子里的食物? 试着做一下。

鼓励学生想方设法利用各种包装纸、食品广告资料等材料,将绘画、纸工、橡皮泥雕塑等学过的技法结合起来,诞生独特的作品。活动七:

做完后将作品布置在教室一角,同学们有秩序的打开柜子请大家欣赏自己柜子里的物品。

提醒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课后拓展:画一画打开门的衣柜。教学评价:

1、是否对课程内容发生兴趣并表现出对想象、创新的热情。

2、是否大胆想象,做出、画出与别人不同的柜子造型或画面情景。

3、是否能在作业中合理利用各种包装纸盒、食品宣传资料等。第17课《会摇的玩具》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大胆想象与积极思考。

2、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体验创造的乐趣。

3、培养学生独立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积极的思考,利用不同材料独立的完成与别人不同的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各样的玩具、工具和废旧材料,如弹簧、抽空的蛋壳、乒乓球、纸杯、图画纸、废旧报纸、纸筒、吸管、颜料、剪刀、胶水等。学生:图画纸、废旧画报、颜料、剪刀、胶水等。教学过程: 活动一:

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时曾作的滚动的玩具是靠什么来滚动的?(靠圆柱体或圆的外形)

展示学生熟悉的不倒翁玩具,请学生通过玩一玩、看一看、摸一摸等实践活动找出其摇动的原因。

从老师带来的玩具中找出那些是会摇的,在找的过程中总结出会摇的玩具共同的规律。活动二:

教师展示自己带来的各种工具和废旧材料,请学生从中找出可以改造成会摇的玩具的,师生共同思考、设计方案,由教师迅速的将其改造成会摇的玩具。学生以一组为单位,将自己找来的材料集到一起,制作会摇的玩具。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积极大胆的创造,也可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制作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活动三:

把大家制作的会摇的玩具放到一起,摇一摇、玩一玩,看谁做的摇的好,做得最合理。

出示会转的玩具,布置学生回去找找家中会转的玩具,搜集做会转的玩具的材料。教学评价:

1、是否能标新立异,大胆、积极的思考。

2、是否利用不同材料进行创造。

3、能否独立完成作品。第18课《电脑美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打开电脑并进入操作系统画板程序的界面。

2、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简单的绘画游戏。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积极大胆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敢于上机操作,并能利用矩形、椭圆形等工具进行绘画创作。教学准备:

准备电脑演示操作示范作品及电脑软、硬件设备。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专用教室的教学设备。教学过程: 活动一:

做好学生进电脑教室上课的组织工作,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上机的电脑。引导学生正确的开机,进入windows 画图程序,复习上学期填色知识。活动二:

通过大屏幕欣赏一些优秀的电脑美术作品,并当场演示一幅电脑绘画作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打消学生对用电脑作画的恐惧。

教师清晰的演示如何利用画图程序界面中的各种工具组合成有趣的画面。请学生随意的使用一下各种工具,熟悉工具的使用。教师演示并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些电脑绘画的操作。活动三: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电子画笔和颜色,通过想象与构思,利用矩形工具和椭圆形工具设计并画出一幅有趣的电脑绘画作品。在作业重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意和绘制。活动四: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屏幕上互相欣赏、评述其他同学的作品。安全关机,有秩序的离开电脑教室。教学评价:

1、是否积极大胆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敢于上机操作。

2、能否利用矩形、椭圆形等工具进行绘画创作。

3、是否对电脑绘画产生兴趣。

第19课《化妆舞会》 教学目标:

1、运用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综合性的活动方式,体验“综合*探索”课的乐趣。

2、引导学生大胆的表现自己。

3、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头饰形象的设计,大小、比例合适。

2、引导学生大胆的表现自己。

3、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设备、各种形象的头饰范作,示范工具。

学生:图画纸、颜料、剪刀、胶水、化妆品、表演的服装,简单的布景。教学过程: 活动一:

教师化妆成森林通讯员小百灵,放动画片请同学们猜小动物们都去干什么了。出示课题:化妆舞会。

继续看动画片,体会童话世界的化妆舞会的神奇与美妙。提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为什么你这样认为? 揭示课题:我们今天也来营造一个童话世界的化妆舞会。活动二:

教师改扮成大魔法师,向大家介绍参加化妆舞会的三个诀窍:

1、灵活的大脑 ;

2、灵巧的双手;

3、团结协作。请学生复述这三个诀窍。电脑出示化妆的三件法宝:

1、变头;

2、变脸;

3、变身。活动三: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多种多样的头饰的形象,启发学生谈谈还可以表现那些形象。教师用哑剧形式表现制作头饰的几个步骤,请学生总结出来:

1、构思;

2、绘制;

3、剪;

4、贴;

5、加上带子。活动四:

请学生运用三个诀窍来制作头饰。学生制作,教师辅导,重点是启发学生作出与众不同的形象,制作时比例要合适,带子可做成插接式可调节的。收拾整理。活动五:

请大家戴上头饰,看看大家表现的都是什么形象? 提问学生我们还需哪两件法宝才可以举行化妆舞会? 活动六:

以四位学生为例,启发学生来说说根据他们扮演的形象特征、性格,应如何的来变脸、变身。将四位同学分配到各组,大家一起运用各种化妆品来为它们变脸,再挑选合适的服装或用布、纸、小佩饰等来为它们变身。请这四位打扮好的同学到讲堂上来随着音乐表演自己的角色,大家评论他们化妆的好不好。活动七:

鼓励学生以组为单位,资源共享,互相帮助,来为自己变脸、变身。另外小组中有布置环境的,还有制作海报的。活动八:

放音乐,各组用海报来介绍自己的节目,在布置好的情景中开化妆舞会。最后全 班一起联欢、表演。

表演完后,可互相谈谈体会和感受。课后拓展:

学生表演完后,写一写参加化妆舞会的过程。

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欣赏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的造型美感,激发爱国热情。

2、引导学生用图画形式表现一段话。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对象形文字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产生兴趣。

2、引导学生能够运用象形的造型方法,较明确的表达词语的意义。

3、培养学生对想象、创新的热情。教学准备:

学生:回去搜集有关象形文字的资料。带绘画工具。教师:光盘《文字国》、电脑多媒体设备、有关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图片资料、示范操作的各种绘画制作工具。教学过程: 活动一:

展示中国古代岩画中的一段象形文字,请学生猜猜这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争辩。

教师公布答案,告诉学生这是象形文字。

教师讲解象形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学生将自己搜集、了解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了解祖先创造、运用象形文字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模仿兴趣和表现欲望。活动二:

教师播放光盘《文字国》,向学生展示象形文字的演化轨迹使学生得到启示。引导学生寻找象形文字是怎样抓住实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特征,略去细节的。活动三:

学写象形文字。

教师通过实际操作示范,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色彩来临摹象形文字的演变,可以给每一组字画上漂亮的边框。活动四:

试着自己造一个象形文字,指导学生大胆的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夸张表现。力争表现出词语的意思。活动四:

教师运用象形文字在黑板上写一段祝福的话给学生,请学生根据每个字表现对象的最主要的特征情况猜猜老师写的是什么祝福。

出示几段学生运用自造象形文字写的话,请学生欣赏、评述。活动五:

想象自己是原始人,要用象形文字来记日记。

老师在黑板上写几句简单的话,请学生选择一句用自造象形文字来表现。

1、今天天气真好,我和爸爸去森林打猎,打到一只羊,我们把它烤着吃了。

2、今天我和姐姐去河边捕鱼,一共捕了三条。

3、下雨了,我们住的屋子漏雨了。

4、晚上,我和哥哥坐在石头上看月亮。在作业过程中激励学生自由的创造表现,通过多次实践,力争表现出词语的意义。活动六:

引导学生用图画形式表现一段话,内容不限。告诉学生象形文字能用容易、准确的表现实际的具体形象,但对抽象的概念很难准确的表达,提醒学生注意选择那些可以表达的词语进行作业,增加成功的机会。活动七:

将做好的作业展览在教室的展板上,互相欣赏、评述。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多看一些古代文字资料,尽可能寻找可以辨认的象形文字,增进对传统文化的情感。

第三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位置)单元教材分析:

“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单元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课题:位置 教学内容: 上 下(位置)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教学准备:

动物分房图若干;四只动物头像若干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1、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5、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1、创设情境(1),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A:深秋,大地丰收了,小兔子忙着收萝卜,准备回家过冬呢!显示:可爱的小鸟正忙着摘果子呢!

B:看它们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创设情境(2),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A:大家说得好,小松鼠也想来听一听、显示

B:观察:你还能用“上”或者“下”来说说它们现在的位置吗?先跟你的同伴说说看 C:再观察小松鼠的位置:说“小松鼠在上面”对吗?

“小松鼠在下面“对吗?,那怎样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来说小松鼠的位置呢?

小结:看来,比的参照物不同,小松鼠的上下位置也不同。

3、创设情境(3),进一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A:大家都说对了,小松鼠和小鸟高兴得在树枝了蹦上蹦下。显示,松鼠和小鸟交换了位置 B: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呢?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比一比,谁问得好,谁答得好。

小结:看来,位置变,上下关系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三、创设活动,加深理解,促进情感体验

1、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1)听口令摆一摆

先摆数学书,再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最后把笔盒放的数学书的上面,并说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2、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1)全体起立,从教室中,你能发现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2)你也在教室里,你还能用上下来说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吗?

四、分层活动,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

1、出示北师大教材的第58页的练一练图,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2、出示北师大教材的第59页的第3题。让学生自由的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3、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

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课题:位置 教学内容: 前 后(第2页)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教学准备:

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同学在()同学前面,在()同学后面,”“()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2、老师出示电脑:小动物赛跑

电脑演示:小鹿、小狐狸、小白兔,小蜗牛参加赛跑,起跑后不

久,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学生看电脑观察小动物的位置变化)

(暂停演示)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蜗牛跑第几?

问:如果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目的:启发学生的法语异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再次体验到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

3、看书:第2页上面的图:让学生看图答

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1、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的答案)

2、第2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游戏:

(1)请一名学生扮演司机,老师扮演售票员,5名学生扮演站牌(手持站牌站在教室5个不同的地方),其余学生扮演等车的乘客(可任意选择站起来牌),在教室里进行坐车游戏。师出示其中一个站牌,请学生说说站起来牌的意义。

师:各位乘客,欢迎您坐我们的公共汽车,本车的起点站起来是“火车站”,终点站是“动物园”,有上车的乘客请上车。

师:你想到什么地方去?到你要去的地方,有多少站?

每到一站,老师都报出站不同,学生自由地上下车,但要求说出自己坐多少站?

(2)请同学们看,现在老师是前面朝你们站着,那么黑板在老师的哪一面?老师在黑板的哪一面?你们在老师的哪一面?(与一名学生合作),他在我的哪一面?(前面)换位置后再问:现在呢?(后面)师生同时向左转后再问:现在呢?(后面)师:对,请同学们记住:面朝的方向就是——— 生:前

师:背对的方向则是———— 生:后

师:前与后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四、家庭游戏、知识巩固

(1)回家后,帮你的玩具排排队(可以是布娃娃,也可以是不同形状的积木),并向家里人说说他们的前面顺序

(2)向家长说说,做课间操时,排在前面和后而的分别是谁?

课题:位置

教学内容: 左 右(第3页)教学目标:

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教学重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教学难点:

“左右”的相对性。教学准备:

笔 橡皮 尺子 文具盒 小刀 教学过程:

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

师:看看你举起的这只手,是你的————右手? 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是你的————左手?

师: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或左手)做哪些事?

(学生自由发言)

师: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多锻炼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变越聪明。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谁来说一说?(学生自由回答)

3、小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4、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

(板书课题:左 右)师:请小朋友们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 字下边是个“口”字。

二、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

1、摆一摆

师:同桌合作,按顺序摆放好事先准备好的学习用品。

(演示:按顺序摆好:铅笔 橡皮 尺子 文具盒 小刀五样学具)师: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2、数一数

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点着学具来数,数好后请学生回答,从而完成填空题)从右数橡皮是第--------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个

师: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不同。

3、说一说

尺子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

(1)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出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2)说出尺子的左边或右边各有哪二样学具?

4、相怎么摆就怎么摆,然后同桌互说

三、体验“相对”,加强理解

1、找一找(演示图意)

2、师:星期天,小江想到小明家去玩,可他只记得小明家住在三楼的左边,你们能告诉他小明家住几号房吗?(展开讨论,学示结果)

3、想一想

师: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老师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 师:(老师把右手放下)请小朋友把右手举起来再判定一下老师举起的是不是右手。(老师又举起右手)学生讨论

老师举着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

师: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

练习:老师和学生一同举左手体验。

四、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说一说:你相邻的同桌都有谁? 问:相邻是什么意思? 面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背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侧转身再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师:每转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发生了变化,但相邻的同学总是这几个。

2、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学生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走一走,体会一下)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

3、摆一摆

老师说,学生摆

把本子放在书的下面

把尺子放在书的左面

把铅笔放在书的右面

4、出示北师大教材的第61页的第5题

师:停车场上的汽车们跟小朋友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出示图)汽车们告诉大家:从右数大客车是第5辆,猜一猜一共有几辆车?

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还有不同的相法吗?

:出现7辆车

五、总结

我们学习了什么?(左右)对!是表示方向的左和右。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分清左和右,特别是行走时,人注意靠右走。

课题:位置

教学内容: 位置(第5页)教学目标:

1、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3、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

根据行列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

能用语言去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初步感知位置

1、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咱们班今天来了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可想和你们交朋友呢(出示动物卡片)你想跟哪个动物交朋友,你就对它介绍一下你的位置,它好过去找你

2、小朋友自我介绍,并拿到动物卡。

二、创设游戏活动,进一步感知位置

1、找座位游戏

师:每个小动物背后都有一个小秘密,打开看一看(动物卡背后有新座位号)

师:先用你的眼睛找一找你的新座位在哪里,与你的同伴说一说(学生互相说一说)

师:在行动之前,你想提醒小伙伴们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互相谦让。

学生按卡找座位

2、介绍方法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这么快找到座位的?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在小动物的帮助下,找到了新座位,而且有的同学很乐于助人,看来同学们对前后左右掌握得较好,刚才你们的找座位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位置”。板书课题:位置

3、介绍新位置

师:你们都有了新的座位,周围有了新的学习伙伴,现在请你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位置,然后请小朋友起来说给大家听一听。(多说一些)

4、点名游戏

师:现在我们再做一个点名游戏,先看老师怎么做?

第6组第3个站起来!第2组第1个拍拍手!****在哪里?

第3组第4个是谁?

师:谁愿意像老师这样发令做裁判?

5、进一步探究位置相互间的关系

师: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同学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左右两个同学的座位与你有什么关系?前后两个同学的位置又与你有什么关系呢?

指名小组汇报

生:左右同学和我是同一排,前后的同学和我是同一组。

三、练习反馈

1、教师谈话:在日常生活中,对号入座的机会的很多,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今天我们就到电影院去看看

(1)课件出示第8页的第4题

师:让我们好好看看电影院的座号有什么特点? 生:左边是双数,右边是单数,越往两边号就越大。

(2)师:那第一位小女孩拿着9排12号,不知道应该坐哪呢?谁来帮帮他,上讲台指出。

师:你们是怎样找到这个座位的?(生口答)看书:把剩下的小朋友找见座位连线

(3)全班汇报,学生说,教师课件演示。

小结:我们都给小朋友找到了座位,你瞧他们多高兴呀!小蚂蚁又给我们出了道难题!

2、挂图了示第8页的第5题图(1)情景导入

师:有这么多好吃的,小蚂蚁都爱吃,但它最爱吃苹果,我们帮它想一想,小蚂蚁怎样走能吃掉苹果?(2)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为么多办法,它太感谢你们了,下面请你们帮助它完成第8页的第5题吧。

3、同学们帮助小朋友找到了座位,帮助小蚂蚁找到了好吃的,小兵、小明也想考考我们!完成书中的第6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师:同学们学习很认真,解决了许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一做大胆取喜欢的游戏,“听反话” 要求:(1)同座位的,一个说一个做。(2)一个同学说,全班做

(3)一个同学做,全班同学说。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螽铁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第一课时

课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第10-----12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教学目标:

A: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B:过程性目标

1、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的价值

2、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3、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准备:

小鸟卡片 房子卡片 题纸一张 一支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刚过完了“正月十五”,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艺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观察后指名回答)出现画外音:

泡泡:同学们,在这幅图里,我发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解决吗? 那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干什么?(出示套圈图)师: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

泡泡:小明投了14个圈,有9个圈没套中,套中了几个?师:泡泡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你们能帮助他解决吗?如何列式?为什么要用14-9呢?14-9怎样算?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看哪一个小组的计算方法最多? 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指名回答,教师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师:今后在计算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出示泡泡伴有画外音)

泡泡:咦,那边怎么那么热闹,同学样,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汽球图)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出现画外音)

(1)泡泡:哦,原来老师正在发奖品,数一数,老师手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演示分气球的过程)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板书:15-9=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并让几个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2)师:顽皮的小泡泡又不见了,让我们找一找,它跑到哪里去啦?(出示谜语图)原来泡泡在猜谜语,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能试着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同桌互相说一说,并列式

(有13条谜语,猜出了9条,还有几条没有猜出?或者说:还差几条就猜完了?然后指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三、熟练算法,进行应用 1、看图列算式(第12页)

要求:看懂图意,独立列式,指名上台进行订正 2、圈一圈,算一算(第13页)

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圈?

四、观察算式,找出特点,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除了这些,你还能写出十几减9的算式吗?谁能给这些算式排排队,让它一个也不少。(指名板演)

3、再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师:那我们找到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处呢? 4、抢答练习

利用找出的规律,同桌进行练习

如:学生A:13-9

学生B:4

五、游戏 小鸟找房子(第13页的图)

游戏要求:先让学生计算出小鸟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号码一一配对; 游戏形式:小组合作,全班订正;

游戏结果:有一只小鸟没有房子,同学们帮它建造一座。

第2课时

课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练习课

(一)完成第13页的第1题------------第4题 教学目标:

1、要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优良品质。

3、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同时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多张 教学过程:

基本练习

一、听算(视算)

13-9

17-9

12-9

15-9

18-9

14-9(全班齐听)1)集体订正

2)评讲:谁能说一说:18-9=?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摆一摆,并与你的同桌说一说(边摆边说)

3)指名学生说自己的算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4)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用你最喜欢的算法再把18-9等于几说给你的小伙伴听。

二、看图写算式

◎◎◎◎

◎◎◎ ◎◎◎◎◎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板书:9+6=15 6+9=15

15-6=9 15-9=6

三、算一算

第13页的第1题

要求:先同组的同学互相的说一说,然后再自主完成。最后集体订正,对于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四、开火车,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口答

教师拿出准备的数学抽拉卡片或数字转盘,教师随意抽拉或转动,让学生口答出得数

第3课时

课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练习课

(一)完成第14页的第5题------------第8题 教学目标: 1、要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优良品质。

3、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同时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多张 教学过程:

一、算一算

1、第14页的第5题 要求:

(1)先同组的同学互相的说一说,然后再列出算式(2)最后集体订正,对于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2、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口答

教师拿出准备的数学抽拉卡片或数字转盘,教师随意抽拉或转动,让学生口答出得数

二、出示(第14页的第6题和第8题)

要求:

1)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 2)再指名说图意

3)再列式计算,并与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

学生完成书中第7题

四、延伸

回家写一个十几减九的算式,给妈妈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能说出几种方法就说几种,比一比,看谁说的方法又多又好。

第4课时

课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十几减几(第15页 例2)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出示口算:)

8+5

7+8

7+6

6+8

5+7

5+9

13-9

16-9 18-9 15-9 17-9

14-9(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

2、出示: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稍停一会儿,同时右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

3、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5、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

6、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7、教师有导向性的小结

三、巩固计算方法

1、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的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

2、为变化方式,可把“做一帮”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速度。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第5课时

课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练习课(第16页的第1题―――――第4题)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数感。

3、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 计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听算

12-7

12-4 12-3

14-8 16-9 8+9

13-6 14-5

11-2 15-7

17-8

15-9(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1-2 15-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2、说得数,再写算式 书中第16页的第3题:

要求:每一个四人小组先在组里互相说出算式、得数,最后写出算式。(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二、看图写算式

练习三第1、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教师老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第6课时

课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练习课(第17页的第5题―――――第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数感。

3、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P18:9)1)指导学生看题

2)全班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

(或者把这三题让9个同学分成三个小组以比赛的形式来进行,看哪个组的同学做的又对又快,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小组给予鼓励)

二、游戏练习:

1、找座位(1)给每个学生一个算式卡片,同时出示5把贴有3、4、6、7、9卡片的椅子,让学生把卡片放到相的椅子上去,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放得又对又快。

(2)还有没有送出去的卡片吗?

那你们想不想也他们找个家呢?请你们想个办法给它找个家。(学生活动)

2、找朋友

(书中第17页的第8题)

活动要求:教师先将书中的题目出示在黑板上,然后请8个小朋友分两组比赛,看哪一个组的小朋友找的又对又快。(集体订正,对于做的又对又快的小组给予鼓励)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同学们说一说。

四、完成作业:

第7课时

课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练习课(完成练习三的第9题―――第13题)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题型的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鼓励学生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3、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掌握不同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听算)

14-8 12-5

13-6

13-8 14-9 12-4 16-9

14-8

11-8 15-8(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1)说一说12-4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

2)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在这些算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12-4=?,看看谁说的最好。

2、计时计算比赛(P18:12)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全班同学给予鼓励。集体订正

二、变式练习比较大小

(P18:10)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为什么填这个符号?

三、解决问题(出示)

1、老鹰抓小鸡的图,让学生观察(P18:11)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12只小鸡,一个鸡妈妈,一个老鹰)出现:P18:11的画面

问:你又看到了什么?通过你所看到的,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板书:12只小鸡,已经捉住了5只,还有几只? 问:如何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2、小猴图 出示P18:13 让学生认真观察: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够根据这幅图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何列式?还有不同的列式吗?请与你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5+8=13

7+6=13 13-5=8

13-7=6 13-8=5

13-6=7

第8课时

课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用数学(P19:例3)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学会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数学问题。

4、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

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教学准备: 主题图二幅 教学过程:

师:春天到了,教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郊外进行春游活动,同学们来到郊外,非常开心,吃过饭后,便玩起了游戏。

一、说一说

出示主题图:(例3的主题图)

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还有什么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1)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

2)13个同学玩捉迷藏的游戏,这里有6个同学 3)有16个同学来踢球,已经来了9个人。

2、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吗?比一比,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试一试(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3、想一想,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试一试(板演,齐练,评讲)

如:第1小题:8+6

8-6

问: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算,说说你的理由?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全班说一说。还有没有与他不一样的算法吗?

(其它各题与以上相同)B:出示“做一做”的主题图 学生观察: 问:(1)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学听。再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2)你能够根据你所看到的说成一个数学小故事吗?试一试(四人小组互说)

(3)指名说(3――――5人)

(4)你们有根据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5)除了刚才的这些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的问题来并且列出算式吗?讨论一下,互相说一说。

二、练一练

1、完成P21:1 出示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编出一个数学小故事吗?四人小组互说,然后指名说

(2)你能根据你编的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3)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板演。

(4)你能说说它们各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吗?

2、P21: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同学们说一说。

第9课时

课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练习课(完成第21页的第3题―――第22页的第7题)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用数学等活动进行知识巩固,以培养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计算方法及能力;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14-5 16-9

13-4

12-8

11-6 15-7

12-5

16-8(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6-8=?你是怎样想的?(对于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二、基本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P21:3)

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在全班给予鼓励

(集体订正)

2、找朋友

(P22:5)

将第5题制成卡片,然后再将卡片发给学生,让他们找朋友(或者请8个同学分成两组进行找朋友的比赛,看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对又快)

3、比较大小

(P22:6)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用数学

1、出示第P22:4题的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如何列式?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最后集体评价)

2、出示P22:7题的图 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如何列式?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最后集体评价)板书:9+4=13

4+9=13

13-9=4 13-4=9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同学们说一说。

六、完成课外作业

第1课时

课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

(一)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一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 口算卡片数张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听算

12-9 14-6 15-7 16-9 13-7(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3-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比一比,看谁说得的方法多方法好)

二、练习指导

1、退位减法表

(1)出示20以内退位法表,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

A、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启发学生回答。

B、横着看。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回答)

C、问:从减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启发学生回答。

2、练习

(1)让学生把差是6、8、9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如:16-8=□-□,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如何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所有等于8的算式。

(2)教师读算式,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3)针对学生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

3、一画四式

师:你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吗?试一试。看书第24页的第2 题。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三、课外作业 P24:2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第2课时

课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单元整理和复习(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15-8 13-5 12-6 15-7 9+8 11-7 14-6 14-8 16-7 18-9(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14-8=?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

二、用数学

1、出示P24:4(1)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同桌互说,然后的全班说(3----5人)

(2)你能列出算式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我为什么这样列式?)(3)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2、出示P25:6(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三、观察与思考

独立完成P25:5 1):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认真观察每一竖行的三道题,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3):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三者间的联系)

第3课时

课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单元整理和复习(三)教学目标:

1、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准备:口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9+8= 12-6= 14-8= 11-6= 8+7= 13-6= 16-9= 15-6= 7+9= 15-7= 14-5= 6+6= 3+8= 7+7= 13-7= 12-5= 14-6= 12-9=(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13-7=?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

二、用数学

1、出示P26:10(1)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同桌互说,然后的全班说(3----5人)

(2)你能列出算式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我为什么这样列式?)(3)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2、出示P25:9(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三、观察与思考

独立完成P25:7 1)指名说图意,你从图中知道了?怎么看表格?什么叫“原有”、“出租“、“还剩”? 2):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认真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3):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第三单元 图形的拼组

一、教学内容:

图形的拼组(教科书27~30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能根据要求自己操作学具。

4、注意所学知识的前后练习。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建议: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1、平面图形的特征 例1是一个做风车的手工活动,通过让学生按要求折一折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在做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说一说,以突出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关系。

2、立体图形的特征

例2是一个拼组活动,通过把一些大小相同的平面图形拼成一些更大的或其他的图形,或用几个大小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六边形等,使学生初步体会平面图形的关系,从而学习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

五、课时安排:

1、平面图形的拼组„„„„„„„„1课时

2、平面图形的转换„„„„„„„„1课时

3、立体图形的拼组„„„„„„„„1课时

第1课时

课题:图形的拼组

教学内容:图形的拼组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纸.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二、新课。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1)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2)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

要求学生先思考: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再翻开课本进行核对。(3)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如图:

2、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获?

3、学做风车。

(1)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展开,让学生观察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2)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学生动手操作。(先将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再动手做成一个风车)如图:书P27风车图。

第2课时

课题:图形的拼组

教学内容:图形的拼组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

2、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纸.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下列图形的题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

2、用小棒分别摆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

二、新授。

1、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如让学生思考,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呢?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拼成一个长方形。

2、出事先准备好的四个小正方形,让学生想一想有几种摆法。

3、取出12根小棒,想一想,你能摆出几种图形。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手画)

4、完成教科书P28“做一做”。你能用一个圆剪成一个正方形吗?(通过对圆的折剪,进一步加深对正方形边的特征的了解)

5、请学生拿出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组合作,自由拼摆图形,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9练习六第1题。

学生独立拼摆,再进行汇报,教师应对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给予肯定。

2、完成教科书P29练习六第1题

先引导学生想象拼组后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再让学生动手操作。

第3课时

课题:图形的拼组

教学内容:图形的拼组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学难点:能辨认和区别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

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2、在长方体下面的括号里面画“

”,正方体的下面括号里面“√”。

3、口答。

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二、新授。

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

4、取出四个长方体,如: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8“做一做”。

通过用长方形纸做一个圆筒,让学生体会面可以围成体。

2、完成教科书P29第三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3、完成教科书P29第四题。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4、完成教科书P29第五题。观察:(1)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

(2)第一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3)第二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4)你发现了什么?

(5)图中缺了几块

?你是怎样得出来的?

5、完成教科书P29第六题。

先观察熊猫图,找出图中熊猫的脸部特征,再结合拼图想一想,怎样才能拼出一个正确的熊猫脸。

6、完成教科书P29第七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出示实物演示。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内容: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难点:数100以内数,特别是数到几

十九、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数几十比较困难。

3、关键: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因此教材特别注意讲清数位的意义,使学生在理解数位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读法和写法。了解数位的意义包括知道数位的名称、数位的顺序、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在这个内容中要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它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为了使学生掌握好这部分概念,本套教材根据儿童的已有经验、心理发展规律上升的编排原则将数概念教学 划分为若干阶段。在儿童步入小学校门的第一个学期,就组织他们学习2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识数学的第一阶段;在儿童步入小学校门的第二个学期,将认数范围扩展到100以内,组织学生学习10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数学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数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计算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单元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懂得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了解和掌握个位、十位的数位的概念。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4、能够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第1课时

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P31—32,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弄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理解计数单位。

教学准备: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挂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投影片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20是()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个十和()个一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页图。提出问题:

(1)面上有几个小朋友?(4个)

(2)他们在干什么?(数一共有几只羊)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教师:他们回答对吗?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二、新授课。

1、教学例1。

(1)教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10根用橡皮筋捆一捆(学生动手操作)。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29根)

教师: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潢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

(2)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35块)(3)教师: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一是一百。(板书)在教学中要注意每数到接近整十时,再数一个是几十要停顿强调。如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同时每数完整十数就问同学们怎么办?(捆成一捆)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1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2、教学例2。(1)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35根小棒,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四十二。(强调数到三十九再数一根是多少)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2)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教师:谁知道八十九数完数是多少?九十九数完数是多少?学生回答后,让全体同学一起数,再指名个别数。

(3)做课本第33页例3上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

3、教学例3。

教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问学生现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个十和5个一组成多少呢?(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第33页例3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独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学。

2、(首尾呼应)再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问个别学生: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些羊有几只?

3、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例: 甲:我是15号。十五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乙:我是50号。五十是由5个十组成的。

丙:我是32号。三十二是由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第2课时

课题: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读数、写数。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教学重点:读数与写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读数与写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计数器1个、小棒100根、铅笔24枝、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100(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1)()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个一。(2)()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个十。(3)个十和2个一组成()(4)十和5个一组成()

(5)7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16、25、50、68.

二、新授。

1、教学例4。

(1)出示计数器。十 位

个 位

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 叫十位,并在计数器分别贴上

(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4枝铅笔。这里共有几枝铅笔?(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枝和4个一枝)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别把2捆铅笔和4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启发学生说出2捆铅笔表示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子,4枝铅笔表示4个一,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表示。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数。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学生跟读两遍。

2、教学例5。

(1)第一行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读给同桌同学听,教师巡视指导。

(2)第二行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有4个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写作:“40”读作“四十”。

(3)第二行第2、3题让学生尝试,说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教师强调,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30、40、50„„个位都写“0”。若这些数个位上不写“0”行吗?为什么?

3、教学例6。

(1)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几个10?10个十是多少? 教师把10捆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百位上边。问一百该怎么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先在百位上写“1”,十位与个位上都写“0”这个数写作“100”读作“一百”。(2)教师告诉学生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4、小结。

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三、巩固练习。“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同学:该如何写数,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第3课时

课题: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及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100以内数目表一张、例8放大图两幅、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出下列各数。35、76、89、90、96、100

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六十九、九十三、八十、三十、一百

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2)一个数,百位上是1,十位、个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二、新授。

1、教学例7。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已有的数字用彩色笔写)指定学生填写。师生共同订正。(2)让学生回答例7提出的两个问题。

A、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B、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第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教师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2、教学例8。

(1)出示鸡蛋图。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个鸡蛋?右边有多少个鸡蛋?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8 26 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鸡蛋,哪边的多?(左边多)28和26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28和26相比较,28大,26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在28和26的中间板书“>”学生读式子两遍)(2)出示计数器图。让学生观察后问: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39○45,又问:“39和4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里填上“<”大家齐读式子两遍。

另一幅图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3、做课本第39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学生可对照数目表,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练习。

1、把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先从小到大排,再从大到小重新排列。35 60 71 90 19 100 教师说明:要把几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先要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数,把最小的数排在最左边,最大的数排在最右边,再把其他各数按顺序排。反过来,如果要把这几个数从大到小排,就先找出最大的排在最左边,最小的排在最右边,再把其他各数按顺序排。

教师先指定一个学生按从小到大排,排完后,齐读各数。然后打乱次序,再指定一个学生把这些卡片按数的大小,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2、比大小,在○填上“>”、“<”或()填适当的数。47○37 88○90()<95()>66 35○36 61○59()<75()>()

3、游戏题:找朋友

小兔的朋友有:28、34、49 小狗的朋友有:97、85、72 游戏题中,有多余信息,防止学生的思维定势。

第四课时

课题: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多些,少些。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够用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

2、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够用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教学难点:相对性的理解并能进行正确地表述 教学准备:例

9、小小养殖场和巩固练习1。教学过程: 一、一、复习。

1、按顺序写数。

2、62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6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35 87 70 62 15 6

二、新授。

1、出示例9。

教师:先估计一下:红金鱼、花金鱼、黑金鱼大约有多少条?然后再数一数。

红金鱼有几条?(48条)花金鱼有几条?(15条)黑金鱼有几条?(10条)大家一起从15数到48,数的过程体会到15到48要经过好多的数。

教师告诉学生,48比15多得多,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红金鱼比花金鱼多得多。请一个同学从10数到15,从中感受到10到15比较接近,我们就可以说15比10多一些,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黑金鱼比花金鱼少一些。

2、投影出示小小养殖场。

小组讨论:小小养殖场,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的多,谁比谁少一些。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鹅比鸭少一些,鹅比鸡少得多,鸡比鸭多得多等等只要结论合理,均视为正确。

三、巩固练习。

1、小娟有37张邮票。

本题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中交流。

(1)小明可能有几张邮票?(2)小红可能有几张邮票?(画√)(画○)38张 45张 90张

32张 15张 56张

2、第40页“做一做”。

第1题:4人小组根据题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学生,集体订正。

第3题:看谁最聪明:你能想出几种答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第5课时

课题: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学会能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答下面各题。1、3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2、5个十和7个一是()。3、65里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4、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二、新授。

1、教学例10。

(1)妈妈买了3排的乐百氏饮料,每排10瓶,小明买了2瓶乐百氏饮料,他们一共买了几瓶乐百氏饮料?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0+2=32 追问:30+2表示几个十与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2)从32瓶中拿走2瓶。提问:还剩多少瓶?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2—2=30(3)2个一加3个十一共是多少?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30=32(4)练习:第41页“做一做”。第1题第1小题

先让学生摆小棒,再对着摆的小棒写算式。

学生写完后,指定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演示列式计算,并集体订正。第1题第2小题

让学生摆给同桌的同学看,然后列式计算。

教师巡视,个别学生如果有困难,给予适当的指导,最后集体订正。第2题

以做游戏的形式出现,看看谁的头脑最灵活。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50+6 30+7 60+9 20+8 6+50 7+30 9+60 8+20(2)90+8 20+3 50+9 70+6 98—8 23—3 59—9 76—6 说明:卡片正面写50+6,背面写6+50,口算时先让一名学生看正面的题目并口算得数,再让另一名学生说出背面的题目并口算,如果学生有困难,再翻到背面让学生看一看口算。

2、做练习八的第5题。教师把题目抄在卡片上,指名口算得数,再全班学生一齐看卡片口算得数,然后让学生把得数填在教科书上。做游戏:谁最先回家。

第6课时

课题: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摆一摆、想一想。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猜想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3、、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摆一摆进一步理解数位、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点。教学准备:两位数的数位表,4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个位)第二位叫什么?(十位)教师拿出一个数字卡片“1”放在个位表示多少?(一个一)若数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个十)教师强调:“1”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个一,一个十,一个百„„

二、新课。

1、出示两上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学具)现在大家四人一小组进行分工协作,三个人摆不同的数,一个人负责记录,然后每组派代表汇报。十位

个位

○ ○ ○ ○

表示的数是:2 表示的数是:11

十位 个位

○○

表示的数是:20

2、为什么两上圆片放入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数不同?

因为放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不同,个位上的两上小圆片表示2个一,十位上两个小圆片表示2个十。如果一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一个放在十位表示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11。

3、出示三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的学具)分小组学生动手操作,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十位

个位

○○○ ○ ○○ ○○ ○ ○○○

表示的数是:3 表示的数是:12 表示的数是:21 表示的数是:30

4、若4个小圆片呢?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十位

个位 ○○○○ ○ ○○○ ○○ ○○ ○○○ ○ ○○○○ 表示的数是:4 表示的数是:13 表示的数是:22 表示的数是:31 表示的数是:40

5、小结: 教师提问:

(1)两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3个数)(2)三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4个数)(3)四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5个数)

(4)谁能说一说五个小圆片可摆出不同几个数?(6个数)教师:圆片的个数和所摆出的数的个数有什么联系呢? 圆片的个数+1=摆出的数的个数

提问:用8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几个不同的数?(9个数)如果用9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不同的数?(9+1=10)这个规律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摆的过程中,通过表格找出。圆片数 表示几个数 2 3 3 4 4 5 5 6 6 7 „„ „„

三、巩固练习。

教师:每个同学拿出6个小圆片,自己单独摆一摆,可摆出多少个不同的数?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内容: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1课时

课题: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教材第46页的第例1--例4(认识人民币)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和P53:

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 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2)、操作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誰认得多(学生活动)a: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

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学生口答)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观察1元、5角硬币正面,它们有相同的标记是什么?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2)我说面值,你举起起相应的面值(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4、元、角、分的关系

师:蓝猫想让大家看一个小片段,看完后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观看CAI课件:元、角、分之间的兑换关系)师:看完了这个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10角

1角=10分)问:你知道1元=()分吗?

(可以小组讨论后再回答)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5、电脑出示第49页的例4,让学生口答

三、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第53页的第一题

(1)学生独立操作,订正(2)说凑成的钱数

师:说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师:蓝猫要文具店等急了,我们回去吧!(课件出示第48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第49页的做一做)师:1元钱能买什么学习用品?10元呢?(学生先在小组里说,然后指名说)

3、游戏:模拟购物

出示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个小口袋,在购物时把钱放进去)(1)选出三个柜长(2)学生随意购物(看清价格后,购买)(3)请柜长检查交钱的情况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有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课后反思:

1、老师要给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这部分知识。

2、要给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具体的动手操作和交流中,感知知识,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合作精神。

3、课前准备必须充分,其中包括课件和钱币的准备及后面游戏的准备工作。

第2课时 课题: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简单的计算(例5、6、7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53:3、4、7、8、9)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教学准备:例5、6、7教学挂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答: 1、3元=()角 50角=()元 2、8元=()角 70角=()元

二、新授。

1、教学例5。

出示例5的挂图,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元2角,接着问: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角?1元2角是多少角?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试回答后,教师再做说明: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

2、教学例6。出示例6挂图。

教师试问:谁知道0.50元是几角?2.00元是几角?你是怎么知道?以元为单位小数点左边是几就是几元,右边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右边第二位是几就是几分。1.20元是1元2角。35.90元是35元9角。(这部分知识学生知道它表示几元几角就可以了,至于1.20元是个什么数,怎么读、写不需要学生掌握)

3、教学例7。

(1)演示例7第一小题。

教师:0.5元是几角?(5角)0.80元是几角?(8角)学生回答。5角+8角是几角?(5角+8角=13角教师板书)教师问:多少角是1元?13角里面拿出10角还剩多少角?(3角)所以13角等于1元3角。教师板书:5角+8角=13角=1元3角。

(2)例7第二小题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强调:元、角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的情况下,才能相加。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0页“做一做”。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是怎么想的。第2题: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2、本第51页“做一做”。

3、练习九。

第5题:两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哪两样物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例:一个同学拿7角,另一个同学要拿几角合起来才是1元?你是怎么想的?(1元=10角,7角+3角=10角)在操作过程中,也可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第3课时

课题: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人民币的简单计算(P52:例8)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探究、发挥个性,同时掌握最基本的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简单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指导示范

师:数学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开了一家聪明小超市,你们想去看一看吗?(电脑出示“聪明小超市)师:小超市里都有些什么呢?

生:超市里有乒乓球、足球、花皮球、飞机、机器人和小熊。

师:哟!这么多玩具,快看一看,它们的价钱是多少呢?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开始同桌交流)师:谁来给说一说玩具的价钱。

生:乒乓球拍的价钱是6元,足球的价钱是3元,花皮球的价钱是2元,小熊的价钱是4元5角,飞机的价钱是8元,机器人的价钱是9元。师:看过这些玩具的价钱后,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口答)师:快看,小叮当也来了,它在说什么呢?(屏幕出示小叮当的话)生读:我买一个足球。

生读:我有5元钱,应找我„„„„ 师:哟!小叮当遇到难题了,谁来帮他算一算?(学生口答)

二、参与其中、主动探究

师: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帮小叮当解决了难题。现在你也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了,不过最多只能买两件,在买之前,先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准备准备买玩具?怎么付钱?(同桌开始交流)

(学生汇报)

三、小组购物,实践体会

师:我们开展一个购物活动,每组将你们的商品放在一起建一个小超市,然后选出一名售货员,其他组员为顾客,可以去售货员那里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比一比,谁是聪明的小顾客?(学生开展购物活动)

师:哪些同学愿意说一说你的购物过程?

生1:我用3元钱买了一瓶鲜橙多。

生2:我买了一寺钓鱼的东西,它的价钱是8元,给他10元钱,找了我2元钱。生3:我很喜欢那只音乐盒,可中它人价钱是20元,太贵了,我只有10元钱,还差10元钱,下次再买吧。

生4:我买了一个跳跳盒,它人价钱是6元,可是我只有5元钱,我就请他便宜一点,5元钱就买来了。

(师边笑边夸奖同学们)

生5:我本来想买一个机器人和一本书,共需要14元钱,我只有10元钱,还差4元钱,所以我就只买了一本8元钱的书,找了我2元钱。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1:我学会了买东西时怎么付钱。生2:我学会了还价

生3:我学会了买两件东西时怎么付钱。生4:我觉得做一名售货员真不容易。生5:我懂得了根据自己的钱来选商品。„„„„„„„„„„

师:回家后,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去帮爸爸妈妈购物吧。课后反思:

1、一定要做好课前准备:如:CAI课件及上课时让学生进行活动时需要的物品及每件物品的价格牌

2、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充分的说明购物过程及思维过程。

3、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经历学习的全过程。

第4课时

课题: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简单的计算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人民币的方法及一步加、减应用,并巩固已学过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地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准备:练习中(放大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1元8角=()角 12角=()元()角 1元3角=()角 15角=()元()角

二、新授。

教学例8。

教师:看看哪一位小朋友最聪明,能用几句话把你看到的讲一遍。教师:10元钱习皮球用了6元钱,还剩几元?该怎样列式计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0—6=4(元)

教师:机器人几元?飞机几元?机器人比飞机贵几元? 学生:机器人比飞机贵5元。教师:该如何列式呢? 学生:45—40=5(元)(教师板书)教师:“机器人比飞机贵几元?”还可以怎么说?

学生:飞机比机器人便宜几元?飞机比机器人少几元? 机器人比飞机多几元?„„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课本第52页。

学生独立填,再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1)出5元,要买的东西3元,应找回2元。(2)出20元,要买的东西10元,应找回10元。

(3)付出2元,要买的东西0.50元,应找回1元5角。2元=20角 0.5元=5角 20角—5角=15角=1元5角。

2、练习九

第9题:学生看图填书。

第10题:

(1)买一本练习本和一块橡皮,一共用多少钱?老师指定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角+2角=5角。(2)“买上面3种物品”一共用了多少钱?同一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列式计算?钱该怎么拿?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角+2角+6角=11角=1元1角

(3)抢答比赛:付给售货员2元钱买以上3种物品,应找回多少钱? 2元—1元1角=20角—11角=9角

3、试试看。

(1)可以买()块这样的橡皮。

(2)如果买一把尺子,应找回()角。(3)要买一把小刀,还差()角。

(4)小明想买一块橡皮、两支铅笔、一本练习本,他所带的钱够吗?(5)小丽只买了一个文具,就把钱花光了,这个文具是()。

第1课时

课题:一百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仔细的观察能力

1、师:春天到了,你发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识春天的什么花?

2、师:瞧,这些美丽的花将我们的大自然装点得多美啊!你能估计一下,这里大概有多少盆花吗?大概有多少黄花?多少红花?

师: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他要去干什么呢?咱们都是少先队员要学着助人为乐,今天我们就去帮助他摆花盆吧!

二、创设情景,在生活中学习。

1、初步认识,出示例1图

师:看这里的鲜花可真漂亮,它们各有几种颜色?有多少盆?你是怎样最快的数出来的? 你能自己看着这些花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学生分组互相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2、信息反馈,交流整理。

师:刚才老师看见小朋友们在小组里说的可认真了,那谁愿意大声的说出自己的问题和算式呢?

师选择的板书算式。10+20你是怎么算的呢?这道题哪个组的算法最多?用你自己最想用的方法在组里说一说计算方法。

师:今后在计算时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

师:同学们,你们能据花农伯伯说的话来完整的说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自己想一想这样解答?你是怎么想的?还有谁有不同的想法

3、巩固练习,P57面的做一做,用小棒摆一摆,算出结果。

4、观察整理,总结方法。

师:今天我们学的算式,你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什么数?(他们都是整十数,)师:在计算时要怎么办?(整十整十的相加减)

三、强化练习,1、练习十的1T(出示1T图)老伯伯看见同学们这么热心特地买来矿泉水来谢谢大家了。你能看着图说出图意吗?

师: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T:独立计算,并仔细观察。

上下2题什么不同的地方?3+2里的3表示什么意思?30+20里的30又是什么意思? 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在计算时要注意,记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整十的要和整十的相加减,几个一要和几个一相加减。)

3、课堂作业 P58面的3T 看懂图意,独立列式

四、全课总结。

你知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吗?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对,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怎么加减。

第2课时

课题:一百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景教学感受社会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培养学生数感,并提高学生的心算能力,3、通过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逆向思维。教学重点: 灵活解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灵活解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20+60

80+10

20+50

70-20

60-30

90-60

2、连加连减口算

3+2+4

1+3+4

7+2+10 10-5-2 6-2-3

15-5-2 指明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上学期我们还学过连加连减。那你会算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吗?

今天我们就来试着解答这样的题目。

二、自主探索

1、出示第五题,小猴分花生图 要求:(1)看图说出图意,要求还剩多少个花生怎么计算?

(2)列出算式并独立解答

(3)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2、基础练习。出示第四题基础练习要求:(1)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2)比较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讨论,整十数的连加连减怎么计算?

(4)师总结算法: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一样,只是要加在在十位上。

3、情景模拟,出示第6题

师模仿售货员一个学生上来模仿买东西的人,先示范给其他学生看,后要求学生分组模拟。要求:(1)说清楚自己要买的东西,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根据自己的要求买东西并算出要用去多少钱,付出钱后还要找回多少?

(3)口头列式,并回答。

(4)全班反馈,说一说,你想怎么买,是怎么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出示第7题,师:看小熊想邀请大家到它家里玩,可是只有算的又对又快的孩子才能进它的家,你有信心和它交上好朋友吗?

要求:独立解答。

三、回家帮妈妈算酸她今天买菜用了多少钱,并说出一些整十数连加连减的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比一比谁是细心的孩子。

第3课时 课题: 一百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练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2、创设生活情景,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整十数加减。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整十数加减。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口算卡,磁性教具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40+30

90-50

100-80

95-5

80-80

60+6 40+20+8

80-50+4

40+50-30

90-60-10(1)记时,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师:说一说,40+30=?你是怎样想的?用小棒摆一摆,在小组里说出计算方法。(3)指名说出计算方法,还有谁的方法不同的?

2、算一算,练一练(第8题)

师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

40+30

90-50

100-80 95-5

80-80

60+6 40+20+8

80-50+4

40+50-30

90-60-10

3、听算

师报算式,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检查听算能力。

10+40+30

40+20+30

70-40-30

60-20-30

二、读一读,算一算

1、读一读,读懂题意。

2、指明读题加深理解。

3、列式计算,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2、磁性教具摆出10T 要求:

1、仔细看图,数一数桃和梨的个数。

2、比一比,谁的个数多?

3、指出同样多的部分和多余的部分,4、想一想,从桃里去掉桃和梨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是什么?

5、在小组里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多几个?少几个?再填空。先出示美丽的校园,在逐步出示三个同学的对话,师:从刚才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学校里有什么树?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在小组里提出问题,并自己解答。

(2)全班反馈,说出你的问题和算式。

(3)说一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二、思维训练 P60的思考题

下面每个括号里能填什么数?

第4课时

课题:一百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捆扎好的练习本,磁性教具。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引入新知。

1、30+6 5+20 60+4 9+40

30+60 50+20 60+40 50+50 2、65是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29是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今天学校新到了一批书,老师打算发给同学们,我们班有()个同学,我们先算算有多少本书,看够不够发给同学们。

1、观察,课件出示主题图

要求: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你知道它们有多少吗?一捆有多少本?

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

2、小组讨论:

看图提出问题,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怎么能算出来?

3、合作探究:

如果要你算出有多少本数学书,你能怎样算?

想一想,你是怎样列式的?用小棒摆一摆,你是怎么算的?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再次探究:如果要算出我们班领了多少本书,你能算出来吗?请看图,我们领了多少本?一包语文书和一包数学书有多少本?

5、全班反馈:A动手操作,理解口算办法。

B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6、比较算法,加深理解 让学生认真观察两个算式,这2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分组说,后指名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促进理解

1、P61的做一做。

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

2、P63的练习十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1)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2)指名说53+4 和20+67是怎么计算的?(3)你是怎么算的?(4)小组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出示P63:3图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完整说出来吗?(2)你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3)说出结果,你是怎么算的?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设计P63的4题

第5课时

课题: 一百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一位数加整十数(进位)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 计算方法的正确掌握。教学难点:计算方法的正确掌握。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基础联系,课件出示口算(1)进位加法练习

8+5 7+8

6+8

5+7 4+9

7+3(2)旧知复习

20+9 2+60 69+30

25+4 62+3 52+20

(全班练习,指明说出算法)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联欢晚会上的欢乐景象,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并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出示2个小朋友,并配上画外音对话:我们班要准备联欢会的饮料,一共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

3、引导学生讲述图上的意思,明确要求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问题,开动脑筋说一说,你想有什么方法来解决?

5、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

6、全班反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组织同学交流评价。教师要表扬学生的各种有道理的解法,鼓励学生独立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7、小结:同学们都很会动脑筋来解答我们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有的同学是用进位加的方法,有的是想的已学过的知识,只要是你自己想出的来的解答方法,都可以用来解答。

三、巩固练习计算方法

1、P62做一做,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培养学生用语言内化知识的能力。

2、P63练习十一的5至7T 5T:学生独立计算后小组里说一说,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的?你发现了什么?该这样计算? 6T:课件或卡片出示,帮小鸟找家。3只小红鸟都要加上83只小蓝鸟要加上36后才能分别找到自己的家,你能帮它们找准自己的家吗?

3、作业设计:

7T:自己看图说出图意,并在小组里说出自己的问题,后独立解答。

第6课时

课题: 一百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练的进行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小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能熟练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教学难点:能熟练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教学准备: 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看卡片开火车,说出结果

23+7 75+9 8+23 56+9 50+5 48+5 79+5 42+50 5+44

2、听算,全班计算,后集体订正

9+27 6+27 6+30 9+30 14+6 54+5 36+5 46+3 33+7

3、指名说一说:9+30和36+5你是怎么样算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二、自主练习

1、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的第8题。

要求:

1、先口算,在填空。

2、指明说出计算方法。

3、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4、游戏——小小邮递员

比一比,哪个邮递员送的又快又准!

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5、练习十一第10题,6连续加6,每次加的结果写在横线上。要求:

1、小组里口说结果。

6、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你是怎么想的?

7、仔细计算,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三、作业设计

练习十一的第11题,要求:

1、先说出图意,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2、独立计算。

联系十一的第12题。

注意:先计算在比较大小。

第7课时

课题: 一百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练的进行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小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能熟练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教学难点:能熟练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教学准备: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25+7 70+9 21+8 32+9 2+55 59+9 4+66 9+91 38+7 67+4 43+2 79+7

2、听算

60-30 50-40 63-3 86-6 45+4 59+10 4+58 63+8

3、填空:

65+4=(),先算()加()得(),再算()加()得()。

38+6=(),先算()加()得(),再算()加()得()。

二、练习十一的习题

1、计算练习:

23+7 75+9 8+23 56+9 50+5 48+6 76+5 42+50 5+44 先说计算过程,在写得数。

2、练习十一的第14题

要求:(1)看图,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2)现在一共有多少架飞机?怎样计算?

(3)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3、练习十一的第15题

要求:自己看图,理解题意然后列式计算。

4、出示第16题,比一比谁算的又快又对。

57+8

6+56

25+70 42+6

71+9

7+80 80-60

68+5

15-9 9+72

37-4

48-6

三、作业设计

练习十一 的第17题。

自己读题理解题意,后独立计算。

四、思维训练

读题,解答P66面的思考题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第8课时

课题:一百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思维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难点: 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六一快到了,很多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方式来庆祝,有的小朋友想去公园,有的小朋友想用自己攒的零花钱去买玩具呢,我们也和他们一起去看看吧!(电脑出示玩具店的货架和玩具的标价。)

二、自主探索,提出问题。

1、仔细看图,提出问题

师:看货架上都有哪些玩具?你喜欢什么玩具?你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观察后指名回答。)

出示:两个小朋友的对话

师:货架下的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指明生说出题意)

师:怎样才知道左边的小朋友买大象玩具后还剩多少元?右边的小朋友还差多少元呢?(用减法算)

师:你知道这么列式吗?(师根据生回答板书算式)

师:大家会算上面的算式吗?先在小组里摆一摆,算一算。

2、分组操作,形成思维。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

3、信息反馈,抽象算法。

师:大家摆出了上面两道题的得数吗?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师:谁来说一说35-20又是怎样摆出来的呢?

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算法。

师: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

4、小结算法。

师:你能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吗?

师:同学们可真棒,我们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是在个位上去减还是在十位上去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68 的做一做的第一题

要求:

1、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独立完成P69 练习十二的1—3题。

第9课时

课题: 一百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件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生活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13-7 15-6 17-8

78-8 45-30 97-7

2、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着重说一说15-8和17-9是怎样算的。

二、引入新课

1、谈话引入

师:上面2排算式分别是什么样的减法算式?(第一排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第二排是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算式。)

师:我们已经会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了,大家会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减法的计算方法。

2、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三、自主探索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景中抽象出减法算式。

出示:第67面例1中的玩具货架图。

师:在例1的学习中我们学会了根据货架上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和“有20元钱,买一个布娃娃,还差多少元?”等问题,图上还告诉我们哪些有用的信息?(课件突出货架下半部分的两辆玩具汽车图。)

出示例2玩具图下面两个小朋友和他们的对话。

第四篇: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加与减(一)

1、口诀表(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数+加数=和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表

9+1=10

8+2=10

7+3=10

6+4=10

5+5=10

4+6=10

3+7=10

2+8=10

1+9=10

9+2=11

8+3=11

7+4=11

6+5=11

5+6=11

4+7=11

3+8=11

2+9=11

9+3=12

8+4=12

7+5=12

6+6=12

5+7=12

4+8=12

3+9=12

9+4=13

8+5=13

7+6=13

6+7=13

5+8=13

4+9=13

9+5=14

8+6=14

7+7=14

6+8=14

5+9=14

9+6=15

8+7=15

7+8=15

6+9=15

9+7=16

8+8=16

7+9=16

9+8=17

8+9=17

9+9=18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20以内退位减法口诀表

10-1=9

11-2=9

12-3=9

13-4=9

14-5=9

15-6=9

16-7=9

17-8=9

18-9=9

10-2=8

11-3=8

12-4=8

13-5=8

14-6=8

15-7=8

16-8=8

17-9=8

10-3=7

11-4=7

12-5=7

13-6=7

14-7=7

15-8=7

16-9=7

10-4=6

11-5=6

12-6=6

13-7=6

14-8=6

15-9=6

10-5=5

11-6=5

12-7=5

13-8=5

14-9=5

10-6=4

11-7=4

12-8=4

13-9=4

10-7=3

11-8=3

12-9=3

10-8=2

11-9=2

10-9=12、“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方法:

第一种方法:

拆被减数:将十几分解10和几,用10减9或8,再用结果加上分得的另一个数。

第二种方法:

拆减数:把9分解为几加一个数,再依次与十几相减,如12-9,可把9看成2+7,再用12-2=10,再用10-7=3。

第三种方法:

逆向思维:做减法想加法,9(或8)加几等于十几,十几减9(或8)就等于几。

因为9+3=12,所以12-9=3

第四种方法:

借位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9,从十位减一,在个位加十,然后再减。

注意:“十几减八、减七或减六……”的退位减法方法同上。

3、常用的关系有:

(1)部分数

+另一部分数

=

总数

(2)总数

部分数

=

另一个部分数

(3)大数

小数

=

相差数

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求大数列加法。求小数或相差数列减法。

(4)原有

借出

=

剩下

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列减法

4、应用题解题时候,要根据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1)总分关系(加、减法)

部分数+另一部分数=总数

总数-部分数=另一部分数

问题中出现“一共、共、全长、原来等”

表示总数时,列加法。

问题中出现“还剩、剩下、余下、第一次、第二次、用去、吃了等”表示部分数时,列减法。

(2)大小关系(加、减法)

大数-小数=相差数

大数-相差数=小数

小数+相差数=大数

①、“多”字或“少”字后面的数是差数。

②、“比”字左、右两边的数分别是大数、小数。求大数列加法,求小数或差数列减法。

第二单元 单观察物体

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两个方向(前〈后〉面或侧面)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连线时,要抓住物体的每个方向的特点。

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数

1、数数的方法有:

一个一个的数,1,2,3,4,5,6,7,8,9,10,……

两个两个的数,1,3,5,7,9,11,13,15,17,19

或2,4,6,8,10,12,14,16,18,20…

五个五个的数,5,10,15,20,25,30,35,40……

十个十个的数,10,20,30,40,50,60,70,……

2、数位、基数、序数

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从右往左的数位名称:个位、十位、百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数位:数中各个数字所占的特定位置,例如:个位、十位、百位

基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例如:8个苹果

序数:表示某一元素在序列中的位置,例如:第1个

3、两位数的理解

一个两位数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十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一。

如:95的十位是9,表示9个十,个位是5,表示5个一。

10个十是一百。100有10个十,100有100个一。

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87读作:八十七;九十四写作:944、比较数的大小

数位不同:比较数的大小,先从位数上比较,位数多的数更大,如:28>9

.数位相同:相同位数的数要从高位依次比较。如果是两个两位数比大小,先看十位,十位大的数就大;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例如:94>91.其他:75比23多得多;54比49多一些;

21比56少得多;37比41少一些;

62与61差不多。

第四单元 有趣的图形

1、认识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七巧板

七巧板由3种图形组成,其中有5个三角形(1,2,4,6,7号),1个正方形(5号),1个平行四边形(3号)。

第五单元 加与减(二)

1、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①整十数的加减法

只把十位上的数进行加减,所得数字后面加零。

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

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记住得数,然后再与整十数合并起来就是计算的结果,例如:34+5=4+5+30=39。

③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

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减,记住得数,然后再与整十数合并起来就是计算的结果,例如:75-3=5-3+70=72。

④两位数加或减整十数

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记住得数,然后再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就是计算结果,例如:31+50=30+50+1=81;64-50=60-50+4=14。

⑤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或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个位上的数直接相加或相减,十位上的数直接相加或相减,然后再把两个得数合起来就是计算结果,例如:

43+52=?先求3+2=5,再求40+50=90,然后90+5=95

96-74=?先求6-4=2,再求90-70=20,然后20+2=222、多几或少几

①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

例如:比20多15的数是多少?列式为:20+15=35

②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要用减法计算

例如:比76少32的数是多少?列式为:76-32=44

第六单元 加与减(三)

1、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进一,再加整十数就是结果。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算法: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3、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向十位借一当十。

4、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向十位借一当十。

第五篇: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_免费下载

第一单元 加与减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4、能发现和提出用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并尝试解决。

5、感受退位减法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减法的实际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教学难点: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教学准备:

1、小棒、计数器

2、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间:9课时

第一课时 买铅笔

教学目标: 1、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体会减法的含义。

2、学会“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教学重点:熟练准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探讨“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小棒、铅笔、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谈话:小动物们非常喜欢学习,它们也经常买一些学习用品。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到动物文具店去看一看,看看小动物们在做什么?(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独立观察,先在小组说说自己对图意的理解,然后让学生个别汇报自己对图意的理解。

2、请学生上台表演,师口述内容,生表演,兔妈妈开了一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也在文具店里,这时来了一只小兔,它对兔妈妈说:“我买9支铅笔”。兔妈妈把铅笔都拿出来了:一捆(10支)和散的5支,这时大袋鼠提出了一个问题: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

二、想一想,列算式

1、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呢?

2、列出算式,15—9

三、讨论15—9的算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小棒摆一摆,尝试解题。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把自己的算法和小组学生说一说

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1)、一根一根地减。

(2)、15分成10和5,10-9=1 1+5=6(3)、把9分成5和4,15-5=10 10-4=6(4)、9+6=15 15-9=6 ……(5)多媒体课件演示计算方法。

4、做一做、说一说(书2页)(1)、让学生拿出计数器摆一摆,想一想应该怎样拨珠子。(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学生边拨珠子边说计算过程。

5、算一算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2—9

17—9

四、巩固练习(3页练一练)

1、用小棒或计数器做一做,算一算(1)让学生充分地动手操作。(2)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2、圈一圈,算一算(1)学生独立完成(2)指名说算法和得数。

3、看图列算式

学生体会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4、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任选2题跟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5、说一说,算一算。(1)看图说图意(2)列算式

(3)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出得数的。

四、拓展练习(投影出示图片)

(1)、让学生自由看图描述故事,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2)、交流,归纳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算式。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买铅笔(1)15-9=6(2)15-9=6

10-9=1

15-5=10 1+5=6

10-4=6 ……(3)15-9=6 因为9+6=15所以15-9=6

第二课时

捉迷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学会“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教学重点:熟练准确计算“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探讨“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小棒、铅笔、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捉迷藏吗?你们都是怎样玩捉迷藏的?今天我们一起去玩捉迷藏。

2、投影出示4页的主题图,认真观察,说一说图意:13个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现在草地上有8个小朋友,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二、想一想,列算式

1、想一想,猜一猜,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2、列出算式,13—8

三、讨论13—8的算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小棒摆一摆,尝试解题。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把自己的算法和小组学生说一说

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1)、一根一根地减。

(2)、13分成10和3,10-8=2 2+3=5(3)、把8分成5和3,13-3=10 10-5=5(4)、8+5=13 13-8=5 ……(5)多媒体课件演示计算方法。

4、看一看、说一说(书4页)

(1)、投影出示,让学生认真观察,想一想应该怎样算(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学生说计算过程。

5、算一算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2—8

17—8

四、巩固练习(5页练一练)

1、用小棒或计数器做一做,算一算

11—8

14—8

(1)让学生充分地动手操作,建立实物和算式的联系。(2)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理解运算的道理。

2、画一画,填一填(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说画法和算法,合理教师就予以肯定。

3、看图列算式(2)看图说明图的意思,尝试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

(2)指名说算法,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4、(1)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任选2题跟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3)认真观察说一说每组算式的规律。

5、摘苹果(1)看图说图意(2)独立计算得数

(3)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出得数怎样连线的。

四、拓展练习(投影出示图片)

(1)、让学生自由看图描述故事,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2)、交流、归纳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算式。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捉迷藏

(1)13-8=5

(2)13-8=5

10-8=2

13-3=10 2+3=5

10-5=5 ……(3)13-8=5 因为8+5=13所以13-8=5

第三课时

快乐的小鸭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学会“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教学重点:熟练准确计算“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探讨“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小棒、铅笔、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谈话:同学们,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一群可爱的小鸭子在河边的草地上玩耍,有一些小鸭子到河里快乐地游起泳来,他们玩的可真开心。

2、投影出示6页的主题图,认真观察,说一说图意:12只小鸭子一起在草地上玩,7只到河里游泳,草地上还有多少只?

二、想一想,列算式

1、想一想,猜一猜,草地上还有多少只?

2、列出算式,12—7

三、讨论12—7的算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小棒摆一摆,尝试解题。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把自己的算法和小组学生说一说

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1)、一根一根地减。

(2)、12分成10和2,10-7=3 2+3=5(3)、把7分成5和2,12-2=10 10-5=5(4)、7+5=12 12-7=5 ……(5)多媒体课件演示计算方法。

4、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书6页)(1)、投影出示,让学生认真观察,想一想应该怎样算(2)、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在书上先圈一圈,计算得数。(3)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学生说计算过程。

5、算一算,摆一摆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1—6

14—6

四、巩固练习(7页练一练)

1、算一算,用小棒或计数器说明你的计算过程

14—7

12—6

(1)让学生充分地动手操作,进一步建立实物和算式的联系。(2)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理解算理。

2、画一画,填一填(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说画法和算法,进一步巩固数线的用法。

3、看图列算式

(1)看图,清楚表达图中的意思,尝试提出问题,列出算式。(2)指名说算法,学生进一步体会加与减之间的关系

4、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任选2题跟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5、小熊射门(1)看图说图意(2)独立计算得数

(3)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出得数的。

四、拓展练习(投影出示图片)

(1)、让学生自由看图描述故事,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2)、交流、归纳“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算式。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快乐的小鸭

(1)12-7=5

(2)12-7=5

10-7=3

12-2=10 2+3=5

10-5=5 ……(3)12-7=5 因为7+5=12

所以12-7=5

第四课时

开会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理解比较意义下的减法,熟练准确计算“十几减9、8、7、6”的退位减法。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教学重点:熟练准确计算“十几减9、8、7、6”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探讨比较意义下的退位减法、准确列式计算。教学准备:三角形、圆形学具、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谈话:新学期开学了,班干部同学们要开一个会,交流一下大家新学期的打算,11个人只有7把椅子,够用吗?

2、投影出示8页的主题图,认真观察,说一说图意:11名班干部要开个会,只有七把椅子,还缺几把椅子?

二、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

1、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强调一一对应,有利于发现缺了几个。

2、说一说缺了几把椅子。(4把)

三、列式解答

1、指名列算式。11—7

2、小组交流:为什么这样列式?

3、小结: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用减法计算。

四、巩固练习(9页练一练)

1、每人一把,还差几把?

(1)引导学生看懂图意,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2)通过画图或列算式解决问题

2、(1)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看图列出算式,理解减法的含义。(2)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学生如果提出还缺几个盘子等问题,只要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

3、看图列算式(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

(2)指名说算法,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4、括号里填几?(1)独立完成

(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理解加与减之间的关系。

5、填一填(1)学生独立计算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算式,找一找每组算式的规律。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五课时

跳伞表演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和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3、通过整理算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重点:

通过创设情境和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教学难点:通过整理算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具准备:铅笔、圆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了“谁比谁多几”的内容,今天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还记不记得是怎么解决的。(教师演示:左手拿3枝铅笔,右手拿2枝铅笔,老师提出问题:说说哪只手拿得多?多多少枝铅笔?)(列式的方法:3-2=1)

2、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回答得真棒!今天,老师带大家观看美丽的大森林举行的一场精彩的跳伞表演。

3、投影出示10页的主题图,边观察边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我看到飞行员在表演跳伞,降落伞有红色的、蓝色的,还有黄色队。

(2)我想到了红伞比黄伞多多少个?蓝伞比黄伞多多少个?红伞比蓝伞多多少个?

(3)黄伞比红伞少多少个?黄伞比蓝伞少多少个?蓝伞比红伞少多少个?

(4)红伞和黄伞共有多少个?红伞和蓝伞共有多少个?黄伞和伞队共有多少个?

二、探究新知。

1、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1)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相关算式,写在本上。(2)学生汇报,说明算式的含义,并对算式进行分类、整理。(3)用圆片或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红伞比黄伞多几个?

14—6 =8

蓝伞比红伞少几个?

14—7 =7

2、思考: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3、小结: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

三、比一比,算一算

1、说一说片所表达的内容,找到数学信息。

2、列式计算

3、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

四、巩固练习(11页练一练)

1、谁摘得多,多几个?

(1)、说一说片所表达的内容,找到数学信息。(2)、列式计算

(3)、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2黄花比红花少几朵?

(1)、说一说片所表达的内容找到数学信息。(2)、列式计算

(3)、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

3、谁多?多几只?

(1)、说一说片所表达的内容找到数学信息。(2)、列式计算

(3)、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

4(1)先数出几种图形的数量,强调“不要漏数”。(2)进行比较,集体订正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六课时

试一试(十几减5、4、3、2)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和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解决相关的问题。

3、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乐于探究。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解决相关的问题。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具准备:投影仪、小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谁家养过鸡?你帮妈妈捡过鸡蛋吗?今天就和老师一起去小明家帮他去捡鸡蛋。

2、投影出示11页的主题图,认真观察,说一说图意:昨天生了11个蛋,今天只生了5个,今天比昨天少生了几个蛋?

二、想一想,列算式

1、想一想,猜一猜,今天比昨天少生了几个蛋?怎样列式?

2、列出算式,11—5

三、讨论11—5的算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小棒摆一摆,尝试解题。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把自己的算法和小组学生说一说

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汇报多媒体课件演示计算方法。

4、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11—2 =

12—3 =

13—4=(1)、投影出示,让学生认真观察,想一想应该怎样算(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从11—2 开始减号前面的数和减号后面的数都加1,得数一样。

四、巩固练习(12页5、6、7题)

1、送信

(1)独立计算卡片上的题目。(2)根据结果找相应的邮箱。(3)集体订正。

2、说一说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描述同一个数,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3、老师比学生少几人?(1)明确题意,独立解答。

(2)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进行解答。只要合理予以肯定。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试一试

11—5 =6

11—2=9 12—3=9 13—4=9

第七课时

美丽的田园

教学目标:

1、初步发展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的能力。

2、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达到计算正确熟练。

3、初步发展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4、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后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达到计算正确熟练。教学难点:

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教学准备:投影仪、动物图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13页主题图,指导学生观察,描述图中景色:在碧绿的田野上有一条清清的小河,小河里有许多鹅在嬉戏,河难上有一些片茂密的树林,有一片青青草地,草地上有许多小羊在吃草,几只鹅儿在在草地上休息休息,在一棵大树上停着许多小鸟,天空中飞来了一些小鸟,春天的田野真美丽!

2、看一看,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填一填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同桌合作,把发现的数学信息填在书中的方框内。

2、指名汇报,看看有没有漏掉。

3、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1)根据找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2)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同学提出的问题。

4、解答问题

(1)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几只?11—5=7(只)(2)淘气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8+6= 引导学生根据算式中的数字找到相应的动物,再根据加法算式想一想求的是什么。

(3)交流:在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三、实践应用(14页练一练)

1、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

(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说说你能题出什么问题?(2)解决问题。(同桌讨论)(3)完成书上的填空题集体订正。

2、完成第2题。

(1)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第八课时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达到计算正确熟练。

2、初步发展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3、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后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达到计算正确熟练。教学难点:

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教学准备:投影仪、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和进位加法的口算卡片,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

二、巩固练习(15页练习一)

1、圈一圈,算一算。(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汇报,说一说圈图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2、画一画,填一填。(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汇报,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画。

3、(1)独立计算。

(2)引导学生观察算式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每组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相同,后面数一个比一个多1,结果一个比一个少1.4、谁钓得多?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好缺几张椅子?(1)独立列式计算。

(2)体会比较意义下减法的意义。

6、写算式。(1)独立列式计算。(2)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7、(1)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正确数出图中每种小动物的只数。(2)提出问题。

(3)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式解答。

8、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试着算一算。(1)看题说一说题目的意思。(2)提出想解决的问题。(3)列式解答。

9、看谁说得多。(1)独立解答。

(2)组内交流,怎样才能把所有的算式都写出来,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总结。

第九课时

做个减法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退位减法的思考过程,并能正确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发现算式间的规律,做个减法表。

教学重、难点:发现算式间的规律、做个减法表。教学准备:卡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20以内退位减法口算练习

二、整理退位减法的卡片

1、小组内同学把减法卡片分类整理。教师强调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别排列。

2、指名汇报自己的小组怎样排列?为什么要这样排列?(1)可以找的数相同的。(2)可以找被减数相同的。(3)可以找减数相同的。

3、做个减法表。

(1)认真观察减法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交流。可以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减法表。

2、把下面的减法表填写完整。

四、总结

五、板书设计:

做个减法表

11-2 12-2 13-2 11-3 12-3 13-2 11-4 12-4 13-2

二 观察物体 课题:看一看

(一)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2、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准备:1.(学生)玩具老虎

2.(老师)PPT,实物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师:用电脑出示课本第全景图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引起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探索新知

生:交流,同桌说一说。全班汇报。

小霞看到了小兔头上有漂亮的小花小宇看到了小兔的一只耳朵 师:为什么都是同样的小兔,他们看到的形状不一样呢? 生:思考小女孩坐在小兔的正面小男孩坐在小兔的侧面 师:肯定评价

观察物体时,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出示18页例题

提问:小霞看到的是哪幅图?

生:思考交流讨论小霞坐在小兔后面,看到的是小兔的背面,选第二幅图

师:鼓励评价拿出玩具老虎,同桌一起看一看,说一说 生:同桌面对面观察老虎交换位置说自己看到的形状 3 巩固新知

做书上练习,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 4 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

生:小组讨论 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思维。板书设计:

看一看

(一)从前面看 从后面看 从侧面看 观察的方向不同,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课题:看一看

(二)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能辨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从上面观察物体的形状。

三、教学准备:1.(学生)玩具车

2.(老师)PPT,实物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用电脑出示课本全景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 探索新知

观察小汽车。根据你的经验,判断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交流,同桌说一说。全班汇报。

小明看到了车的警灯小华在车的侧面小亮在车的后面

拿出玩具车,三人一组观察车的三个方向抽学生说自己从哪个方向看到了什么?

分别从车的上面,侧面,后面观察 生1:我从上面看到了警灯和车顶盖 生2:我从侧面看到了车门和轮胎 生3:我从后面看到了车牌和尾灯

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肯定评价 3、巩固新知

出示20页例题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下面哪幅图? 解决问题完成例题 拿出书包观察侧面,做出选择 4、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 ? 板书设计:

看一看

(二)从侧面看 从后面看 从上面看

观察的方向不同,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生活中的数 课题:数花生

一、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会认、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

三、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一包花生米

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小朋友,今天你们是不是带了花生呀?我们来数一数自己带了多少花生好不好?引起兴趣 学生自由数 2、探索新知

交流,你是怎么数的。全班汇报。给与评价

3、巩固新知

数一数(第23页第一题)

再数一数(用刚刚汇报的多种方式都试着数一数)圈一圈(第23页第四题)再用圈一圈的方式完成第四题

练习课后第三题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五个数来。(第23页第三题)二十三、五十六、七十七、八十五、九十五 4、学生反馈

练习课后第二题接力赛生生练习:小组一人报前面三个数字,另三个人接着说 师生练习: 34、36、38、()()、()、()20、30、40、()、()、()、(); 45、50、55、()、()、()、(); 22、32、42、()、()、()、(); 练习第五题

晴天和多云有多少个,说说你怎么数的,看谁数的快。总结怎么数的

板书设计: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 四十 五十 六十

十五 二十 二十五 三十

课题:数一数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探索观察能力,体验数学方法多样性发展思维灵活性。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使学生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二、教学重难点:正确数出100以内数量,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教学准备:1.(学生)一百根小棒(牙签)和十根橡皮筋(扎头发那种)

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数PPT上的小棒

复习一捆小棒有十根,九十九根小棒填一根就是100根(二十九加一根是30,三十九加一根是40引起兴趣回顾旧知 2 探索新知

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

师:课件演示100个小方块,让学生估一估大约有几个小方块。估计一下有几个小方块

生: 动手操作,交流探究

A、1个1个数,课件演示得出:100个一是100。B、10个10个数,结合课件演示,得出:10个十是100。①同桌合作数小棒100根。一根一根的数 ②同桌合作数小棒100根。十根为一捆的数

生:汇报交流,那种方法更好,进一步提高100以内数数能力,加深对数的组成的认识。3 巩固新知 学生反馈 练习25页第1、2、3题 练习第四题

师:评讲 讲例题,再添多少就变成一百了? 总结再练习

思考练习第五题,古人计数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0个十是一百

课题:数豆子

一、教学目标:

1、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2、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数位、基数、序数感念的渗透。

三、教学准备:1.(学生)

2.(老师)PPT、大花生、计数器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师:拿出一把豆子,让学生估计大该有多少粒。估计有多少颗,说说怎么估计的。

生:数出10颗豆子是多少,再让他们估计有多少颗。让他们讨论交流是怎么估计的。引起兴趣回顾旧知 2 探索新知

(一)学习记数和写数。

数一数 师生一起来数数到底是多少颗? 拨一拨 让学生说说28课应该在怎么在记数器上来表示 ;生拨数。边拨边说十位上的2表示是2个十,个位上的8表示8个1。

写一写 怎么写呢?学生自由的写。

(二)说一说

教师拨出22,让学生说说这两个“2”的意义一样吗? 学生讨论。全班汇报。

(三)写一写

教师拨珠,学生写数。36、40、100 3 巩固新知

练习书上27页第1、2、3题

练习书上27页第4题 师:讲例题,评讲 4 思考

找找生活中的100 板书设计

数豆子

2个十和2个一 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

课题:谁的红果多

一、教学目标:

1、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

三、教学准备:1.(学生)

2.(老师)PPT,计数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出示主题图,小熊是21个红果,小猴是18个红果。

2、学生观察,谁的红果多,谁的红果少。为什么? 观察,讨论

(二)探索新知

1、现在知道了谁的红果多。那谁能用我们学过的符号来表示。

2、学生回答。在说说记“>”“〈”的方法。

3、填一填:让学生观察记数器后,独立把数写在书本上。32O34,100O99,然后再进行比较,填上数学符号。

4、看一看,填一填,认识直尺上的数,从小到大排列

(三)练习巩固

课后1、2、3、4、5题 板书设计

谁的红果多

21﹥18 21的十位7是2,表示2个十,18的十位7是1,表示1个十,2个十比1个十大,所以21比18大

课题:小小养殖场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2、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在一节课中来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这么多概念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1.(学生)

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师出示小小养殖场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探索新知

生:交流看到了什么?

师:请学生用“谁多谁少”说一说。自己说,同桌说,全班说。通过全班说让学生正确建立谁比谁怎么多啊!多得多,多一些。谁比谁怎么少啊?少一些,少得多。还有差不多等概念。观察PPT 想一想羊有几只?书30页 生:完成书上31页练习一

跑步的有86人,跳远的比跑步的少得多,跳绳的比跑步的少一些? 跳远的可能有多少人?跳绳的可能有多少人?学生选择后画圈,并说明白为什么这样选。88人()、12人()、76人()。3、练习巩固 猜数。同桌合作,方法:一人猜数,其他孩子语言提示。例如:

甲:我想了一个两位数。乙:是20吗?

甲:不是,比20多得多。乙:是70吧。甲:比70少一些。„„

练习31页第2、3题 板书设计

小小养殖场

鸡比鸭多一些,鸭比鸡少一些。

鸡比鹅多得多,鹅比鸡少得多。

课题:做个百数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 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

2、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进一步发展数感。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学生)

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师:数学王国里开运动会啦,数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数娃娃们是怎样排队的?(小组讨论)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数娃娃还没来吗?(边数边填,完成百数表)填完以后数一数。2 探索新知

师:这张百数表中藏这好多有趣的奥妙呢!(1)横着选一行读一读。在组里说说有什么规律?

[如:41、42、43、44、45、46、47、48、49、50,左边九个数的十位上是相同的,个位上的数依次是1、2、3、4、5、6、7、8、9最后一个是整十数。](2)竖着选一行读一读。在组里说说有什么规律?

[如:5、15、25、35、45、55、65、75、85、95个位上都是5,上下两个数相差10,第一个数是一位数,其他是两位数。](3)斜着选一行读一读。在组里说说有什么规律?

如:11、22、33、44、55、66、77、88、99个位和十位上的数都相同。„„] 师: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在这张百数表里发现了这么多奥秘。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几张“魔力框”看看魔力框里的数有什么联系。(小组交流)分别出示三张框。3 练习巩固

课后练习1、2、3、4 板书设计:

做个百数表 横着看

竖着看 斜着看

有趣的图形

1、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摸、找、画、说、拼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 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培养学 的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发展空间观念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使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初步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它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活动一:通过积木中的三棱柱初步体会面在体上,并认识三角形

1、小组的桌面上都准备了许多各种形状的物体,谁愿意和我们说一说你们组都有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

2、教师出示一块积木(三棱住)并问学生:你能看到它上边的那个面吗?

学生动手操作并说一说(多数是改变积木的位置)

3、教师提出:如果不能转动这块积木,还有被的方法吗? 学生动手操作并说一说。(利用沙子)

4、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的图贴在黑板上,这是什么图形? 板书:三角形

活动二:小组实际动手操作共同体会面在体上,并认识圆

1、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学具中的小印章,看看你会发现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小组汇报。由学生拿着印章盖的印,边指边说)

3、都来试一试,看看是不是可以得到一个圆形。

4、教师出示一个圆(大一些),这还是圆吗?贴在黑板上。板书:圆 活动三:从实际物体上再次体会面在体上,并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1、教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在这两个物体上有没有你们认识的图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实际操作加以验证。

3、如果不去转动这个长方体,你用什么方法才能让大家知道上面和下面都是什么形状的?(描的方法)

4、学生亲自动手试一试,教师出示并板书。

活动四:找生活中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加深认识

1、今天真高兴!我们有在一起认识了这么多的图形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找到他们吗?

2、教师出示下图:这些交通标志是什么形状的?你知道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

活动五:做“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加深认识并体会面在体上

1、今天我们的老朋友淘气、笑笑和机灵狗也来了,他们也喜欢玩积木,可是不小心弄丢了一些,想请你们帮一帮,愿意吗?

2、淘气说:我要得积木有两个面是圆形;笑笑说:我要的积木的面都是长方形;机灵狗说:我要的积木所有的面都是正方形。

3、赶快想一想,是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在你的学具中找一找。

活动六:总结全课,体现课内向课外开放

1、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今天认识的这些图形上什么样的,记住了吗?

3、好,今天回家后请同学们在你的家中找一找它们,想办法画下来。

板 书 设 计:

长方形 正方形 圆 三角形

□ ○ △

2、动手做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2、能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3、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能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活动一: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

1、把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可以怎么折?

2、学生说一说后自己动手试一试。

3、把长方形、、圆和三角形的纸分别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可以怎么折?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后自己动手剪一剪、比一比。活动二:利用分好的图形拼图

1、教师出示下面的图:

2、利用上面剪出的图形试着拼一拼这些图形,说一说是由什么图形拼出来的。

3、你还能拼出别的图形吗?(以小组为单位)

4、教师出示:教科书上的“王冠”图,先说一说象什么,再剪下附页的两个长方形,沿虚线剪开拼出更多的图形。活动三:折纸游戏

1、用正方形的纸折出纸飞机。

2、有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正方形。

3、将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四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剪下,进行拼图。

板 书 设 计:

动手做

(一)折一折 剪一剪 拼一拼

3、动手做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2、能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3、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七巧板、制作七巧板

1、教师出示一张完整的七巧板的挂图

2、说一说七巧板是由那几种图形组成的?有几个正方形?有几个三角形?那些图形比较大?那些图形比较小?有没有一样大的图形?

3、每一位同学都有一张空白的七巧板,请你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并剪下来。

活动二:利用做好的七巧板拼图

1、拼出一个正方形可以怎样拼?拼出一个三角形可以怎样拼?

2、拼出美丽的图案:学生自己动手拼

3、听“守株待兔”的故事

4、下面的图说的就是“守株待兔”的故事,请你拼一拼。

5、发挥你自己的想象力,用七巧板拼出你喜欢的图形,并展示给同学们!

活动三: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1、今天这节课你上的高兴吗?怎么高兴?

2、回家后继续用七巧板拼图,并搜集有关七巧板的资料。

板 书 设 计:

动手做

(二)(贴一些学生作品)

4、动手做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2、初步学习一些设计图案的方法。

3、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活动一:欣赏美丽的图案

1、利用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图形组合可以创造出美丽的兔图案,你们看:教师出示图:

2、看看每一副图象什么?和他们的名字一致吗?

3、说一说,每一副图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4、教师可以在补充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活动二:自己动手设计美丽的图案

1、想一想、涂一涂

(教师先让学生自己仔细的观察,然后自己独立的完成。全班交流、展示。)

2、小小设计师

(1)在一张正方形的纸上横竖对折后分成四个小正方形,找到四条公共边的中心点,连成一个小的正方形,在把小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和原正方形的四个顶点连接。多做几个,拼一拼,并在相应的位置是图上颜色。

(2)在一张正方形的纸上按照下面的方法做一做。

(3)自己设计一个图案。

板 书 设 计:

动手做

(三)(展示学生作品)

课题

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通过整理与复习测量、平面图形与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与测量的方法,掌握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及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1、通过回顾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培养学生独立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回顾的能力,培养主动学习和认真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整理与复习测量、平面图形与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与测量的方法,掌握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及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测量的方法 课

型:练习课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宣传画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世纪欢乐园大幅宣传画)

师:同学们,春天来了。一(1)班的张老师想组织同学们去世纪游乐园放风筝。但是他们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解决,你们愿意帮忙吗?

生:愿意!

(二)设置问题,共同解决

1.准备工作

(1)师:大家想一想,要想去世纪欢乐园放风筝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请同桌两位

同学讨论商量一下,然后告诉大家。

(2)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生1:需要租车!

生2:要买门票!

生3:要买好吃的和带上风筝!

„„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比较好,要先选好车、订好门票才能去。

(3)师引导,帮助订票。

师:张老师已经专门去调查了世纪欢乐园的一些购票要求,请大家认真观察,从购票要求中你知道了什么?(出示门票购票要求)世纪欢乐园购票要求:

身高在1米10厘米以下免票

身高在1米10厘米~1米40厘米之间半票

身高在1米40厘米以上全票

生1:我知道身高不到1米10厘米的同学可以不用买票。

生2:身高1米10厘米到1米40厘米买票,只需掏一半钱。

„„

师:大家知道了这么多,那么张老师该怎么买票呢?

生1:可以先估一估自己的身高,再量一量就行了!

生2:在学习“我又长高了”时,已经测量过自己的身高了。只需要统计一下1米10 厘米以下的有几人,1米10厘米 与 1米40厘米之间的有几人,1米40厘米以上的有几人就行了!

生3:还可以比一比,找一个身高1米10厘米的同学,比他低的就不用买票;再找一个身高1米40厘米的同学,比他高的就得买全票;身高在他们中间的就买半票。

师:你们的办法真棒!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测量身高时应注意什么,用到了哪些长度单位? 生1:测量时,不能踮脚尖!

生2:测量身高时,应注意尺子的0刻度线和脚底板对齐!生3:尺子的上端和头顶平行!

生4:我们测量身高需要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

师:真好!请你用手比划出一米和一厘米的大约长度,同桌互相看一看。

师:谁能说一说什么物品的长度用米做单位比较合适,什么物品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比较合适呢? 生1:测量教室的长度用米比较合适!生2:量课桌的高度和宽度用厘米比较合适!师:你们知道这两个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吗? 生:1米=100厘米。

(4)师:大家联系前面的学习,帮张老师解决了订门票的问题。刚才有同学还提出了租车问题。这是张老师在车站调查的每种车的座位情况,请大家来看一看,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大客车可以坐48人,面包车可以坐6人,中巴车可以坐10人。

生2:大客车比面包车多坐42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 48-6=42(人)。

生3:一辆面包车和一辆中巴车一共能坐16人,因为6+10=16(人)。生4:三辆车一共可以坐64人,因为48+10+6=64(人)。师:同学们说得可真好,他们班有66个同学,怎样租车比较合适呢?请你先想一想,再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这样租的理由。

生1:租11辆小车!因为每个小车只能坐6人,租11辆正好66人。

生2:太麻烦了,而且都租小车还会比较贵。我觉得租1辆能坐48人的大车,再租2辆能坐10人的车就行了!因为48+10+10=68(人),多2人,所以够坐。

(师生一起讨论哪种方案比较合理。)

(5)师:在停车场有一辆漂亮的汽车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出示第3幅图)谁能说一说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分别看到的是车的哪个部位?汽车上美丽的图案由哪些图形组成,你会用七巧板拼吗?

生1:小男孩看到的是车的尾部,小女孩看到的是车的侧面。

生2:图案是由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组成的。

师:它们分别有几个?

生3:正方形有1个,三角形有5个,平行四边形有1个!

师:你们会用七巧板拼出汽车上的图案吗?你还能拼出其他漂亮的图案吗?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到达世纪欢迎园

师:经过大家的帮助,一(1)班的同学终于顺利到达了世纪欢乐园。

(1)吃果子(第1题)

师:张老师请大家品尝带来的果子。

①先仔细观察,说说图意。

②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这样计算。)

(2)放风筝(第2题)

师:吃完了樱桃,同学们高高兴兴地放起风筝来,天上的风筝可真多呀,每个风筝上

都写有一道算式题,你能帮它们找到家吗?请你在书上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3)做小花(第4题)

师:同学们的风筝放得可真好,张老师要发一些小花,当作鼓励。他请了两名同学来

帮忙。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做的情况吧!

(小组合作完成,集体交流。)

3.游玩归来(第5题)

师:在回来的路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思考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由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小组交流方法和答案。)

4.师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感受?

(三)我的成长足迹

师: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大家有了很多的收获。那请同学们回忆这学期所学习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与同伴说一说。比如你最满意的一次数学作业,最有趣的数学问题,你印象最深的一堂数学课等。

(先小组内互相说说,再集体交流、展示。)

(四)实践作业(第3题做一做)

师:请同学们课下动手做一做,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说一说各个面是什么图形,折出的像什么。

加与减

(二)课题:小兔请客

一、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

三、教学准备:1.(学生)

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1、教师童话引入课题。创设加减法情境。

2、出示挂图。请学生说说图意。探索新知

(一)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回答„生1:一共有多少个?学生列式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再出示挂图。请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生: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生列式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各部分的名称。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巩固新知

1、练一练

学生独立观察图意。自己列式计算。全班核对。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计算。请学生板演。

有选择的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数学游戏:谁先到家。

让学生理解题意后。分组选择小动物。

如:第一组是小猴,第二组是小狗,那么第三组选择小松鼠。依次类推。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自己进行速算。其他也如此。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小兔请客

+ 30 =50 50-10 = 40

┆ ┆

加 和

数 被

课题:采松果

一、教学目标:

⒈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退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这些加法。

⒉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下载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师大版新课标一年级册数学下册教案

    北师大版新课标一年级册数学全册教案 教学分析和教学内容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五篇]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第一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

    一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全册教案(苏教版)[定稿]

    一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全册教案(苏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www.5y kj.co m 【教学内容】统 计 【教学要求】 、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位 置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 教学目的: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 、“下” 、“前” 、“后” 、“左” 、“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

    一点通教学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小学、初中、高中学科的同步教学视频,名师上优质课,学生轻松学 新课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圆柱与圆锥 单元教学内......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 小数的意义(一)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一)第2—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人民币单位和长度单位,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十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分苹果 教学目标 1.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单元知识小结

    第1,2单元 归纳总结重要考点考点解析典型例题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减几可以用破十法、平十法、想加算减法。其中破十法比较容易理解,较常用。14-9=【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