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实录片段
教学片段实录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了解四季更替带来的变化。1. 图片展示的分别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出示幻灯片(学生观看)
2.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知道的有关知识,回忆一下,在不同的季节,各种事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回答:
3. 能以一种事物为例,说说它在不同的季节是怎样变化的吗? 生回答:
活动二:探索四季更替的成因。
1、学生分组讨论。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科学知识猜想一下四季更替的成因,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最后达成小组意见。师:大家都认为四季更替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有关,那地球公转怎样产生了四季更替呢?让我们先来看相关资料(课件展示有关地球公转资料)。生观看:
2、大胆猜想: 师:同学们都经历过春夏秋冬这种现象吧?那你们能不能结合你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猜想一下四季是怎么形成的? 生分组讨论: 师:看来在科学课上仅有猜想是远远不够的,我建议咱们联系生活实际来推理一下。请大家想一下,一年四季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温度不同说明我们获得的热量不一样,地球上的热量是怎样获得的?直射获取的热量多还是斜射获得的热量多?
仔细观察,地球转到不同的位置,对于地球上某一个地方来说,太阳光照的情况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3、模拟实验。
(1)根据地球公转的有关知识,我们来做一下模拟实验,具体探究一下,四季更替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2)老师介绍实验器材:地球仪(重点介绍南北半球、赤道),手电筒,各自的作用。
(3)实验注意问题:
A.我们生活在北半球,可在北半球某处做个标记,观察地球转到不同位置时的光照情况。(直射和斜射)
B.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倾斜方向保持不变。
C.因为太阳离我们非常遥远,所以在地球上看太阳很小,手电筒的光就好比是太阳的光,地球上有些地方不能被直射到。
D.太阳的光线是向四周发射的,实验时,可以转动手电筒。为了转动方便,同学们可以下位做这个实验,转动时要注意,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手电筒和地球仪应在同一个平面内转动。
4、师总结四季形成的原因:地球在公转轨道面运动时,地轴并不垂直于轨道面,而是有一定的倾斜度,它是斜着身子绕着太阳跑的。太阳直射点不总在赤道上,在南北23.5度之间的区域内来回摆动。当直射点偏到哪个半球时,哪个半球获得的太阳光和热多,被太阳照射的时间也长,这就是夏季了,相对的另一个半球上被太阳斜射着,便是冬季。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倾向太阳,受到太阳的直射,这就是北半球的夏天。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到了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是北半球的秋分日。到了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南半球,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当3月21日前后太阳再次直射在赤道上,便是北半球的春分日。地球不停地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便产生了四季更替。因此说,四季更替是地球公转和地球倾斜形成的。
5、提出问题、解答疑难。
师:现在你知道四季更替的原因了吗?关于四季更替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回答:
第二篇:《丑小鸭》教学片段实录及其评析
《丑小鸭》教学片段实录及其评析
师:找到丑小鸭遭遇的部分读一读,画出你认为最能反映丑小鸭可怜的句子,并找到重点词语理解,把它读好。生:“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这里“除了„„都„„”意思是说只有鸭妈妈疼爱丑小鸭,大家都欺负他。生:“哥哥、姐姐咬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养鸭的小姑娘本应照顾好每一只鸭子,可是她也讨厌丑小鸭,这使丑小鸭感到很难过,今后的日子怎么办呀?
生:“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孤单是说丑小鸭因为长得丑,谁也不理他,他只好一个人呆着,很可怜。生:“他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因为大家都欺负丑小鸭,他没办法,只能这样做,生活得一点也不好。
生:“丑小鸭来到湖边的芦苇里,悄悄地过日子。”“悄悄”说明他不敢随便出来,怕被人欺负,非常孤单。生:“丑小鸭趴在冰上冻僵了:。”冻僵“是说身体冻得发硬,马上就要死了,丑小鸭十分可怜。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好。丑小鸭自从来到这个世上就受尽了欺负,历经了磨难,虽然如此但他仍然憧憬着自己美好的理想,文中哪一句写了这个意思,读一读。
生:“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又惊奇又羡慕。
师:“惊奇”是什么意思?
生:“惊奇”是惊讶奇怪的意思。丑小鸭从未看过这么好的天鹅,他惊呆了。
师:说的真好。“羡慕”怎么理解呢?
生:“羡慕”就是希望自己也能像别人一样。丑小鸭一定希望自己是只白天鹅,那样就不会被人欺负了。
师:丑小鸭这个梦想实现了吗?朗读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部分,找出最能反映丑小鸭激动、高兴、兴奋的句子,把它读好。
生:(读)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
生:(读)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师:丑小鸭发现自己变成白天鹅是,性情怎样?
生:他一定非常高兴,会叫起来。
生;他会非常惊讶,简直不相信是真的。
师:大家说得好极了,那么谁愿意读这部分。
生:(读)
师:读到这里同学们一定会有许多感慨,你想对故事中的角色说些什么?从题目中选择一题,然后交流。(出示:1.对丑小鸭哥哥姐姐说„„2.对鸭妈妈说„„3.对养鸭的小姑娘说„„4.对小鸟及猎狗说„„5.对农夫说„„6.对丑小鸭说„„)
生:我想对鸭哥哥姐姐说:“你们是哥哥姐姐,不要欺负弟弟,要关心他们,瞧,你们的丑小鸭多漂亮呀。”生;我想对鸭妈妈说:“谢谢你鸭妈妈,你费出那么多劲才孵出丑小鸭,而且疼爱他,不嫌弃他,你真是一位好妈妈。“
生:我想对养鸭的小姑娘说:“小姑娘,你以后不要以貌取人,应该真诚地去对待每个人。”
生:我想对小猎狗说:“希望你们尊重别人,和周围的小动物交朋友。”
生:我想对农夫说:“您真是一位好心人,谢谢您使我们拥有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生:我想对丑小鸭说:“丑小鸭我真佩服你,你那么坚强,同时希望你不要看不起自己,祝你今后的生活越来越好。师:同学们的想象非常丰富。这么美的童话故事,知道作者是谁吗?
生:安徒生。他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
师:你懂得真多。安徒生从小没受过正规的教育,14岁时,他来到了哥奔哈根一家皇家剧院,一边做杂役,一边学唱歌,后来得到别人的资助上了大学。安徒生有着丑小鸭一样的经历,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世界上文明的童话大师。他一生发表了160多篇童话。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图书馆借读,然后同学们交流。
评析:
1.采用了词语突破法,引导学生自悟
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点往往在个别重点词上表现出来。抓住重点词有的放矢地引导自悟,屏弃了繁琐的分析。注重抓重点词句,整体感悟也是教学思想的转变。让学生面对课文一遍一遍地读书,自感自悟,这种教学手段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2.怎样帮助学生理解体会课文深层次的含义,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悟、体验。本教学设计强调了学生自主阅读实践。通过词语突破法,让学生自主的读和悟,不仅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而且使他们较好地体验了课文的深刻思想含义。
3.创造了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如,你见到故事中的角色会说些什么?给学生创造了想象的空间,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4.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新标准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所以抓住一切机会激发阅读兴趣,将课外活动经常化,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第三篇:燕子 片段教学实录
《燕子》是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佳作,长期以来就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文质兼美,这篇散文描绘了春天里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体态,特别是在春光里飞掠和憩息的画面,着力写出了它“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可爱.⑶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燕子
孩子们,上节你们发挥了你们的绘画才能画出了好多可爱的小燕子,现在老师想把这几张漂亮的贴在这幅山水画中,可是却不知道要贴在哪儿?同学们能不能按照书中的语句给他们找找位置呢?那大家认真读读三、四段吧,看谁找的最准确。
这位同学已经把手举得高高了,你先来试试吧,这是一只在天空中飞行的燕子,找的真准确,可是燕子是直着飞的吗,大家的眼睛真亮,她是斜着飞的,那从这个’斜‘字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呢,大雁,优美,这个小女孩你来说,感受到燕子的轻和快,你真是燕子的知己。
这位同学在指着这幅画看来是找到了,那就快来试试吧。你的手真巧啊,燕子的尾尖刚刚沾了一下水面,太美了,要是能让画中的燕子动起来就更美了,小组讨论演示,真轻巧啊,只是燕子这样飞,能沾到水面吗?再来一组,太生动了,我仿佛看到。。我们的读书大王已经陶醉了,那就带着给大家读读,大家想他那样读吧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读第三段吧。同学们读的真美啊,老师都得像你们学习呢。
那大家再来看看画中的小燕子如果飞累了,想要休息,他要停在哪儿呢?那位已经迫不及待的同学你来吧,三、四只燕子停在了电线上,太妙了,大家看这像什么呢,五线谱,而停着的燕子正等待着演奏一场春天的赞歌。
孩子们,看着这样一幅美丽的画,你有什么感受呢?下面大家带着这种感受再来互相读读课文吧。
第四篇:《台阶》教学片段实录
为孩子播下思索的种子
——《台阶》教学片段实录
湖北省监利县教学研究室 李爱梅
《台阶》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小说,文章写了一个老实厚道、毫无经济基础的父亲,却非常羡慕人家高高的台阶,于是花了大半辈子的心血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可是,台阶做好后,身体垮了心情也失落,尴尬不已。文中的细节描写很多,一般的教学重心是通过疏通故事情节,品析细节来感悟父亲形象,最后,唤起学生对父亲的理解,写几句感恩、理解之类的话。
这样的教学无疑是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但是,仔细研读文本,总觉得不够,这样的解读只停留在感动与感恩上,还可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以下是笔者教学《台阶》的教学片断。
师:品析了文中诸多感人的细节后,请以“父亲的一生”为题来聊聊我们读了本文后的心情。学生思考后发言。
生:父亲的一生是痛苦的。吃的住的都很不好。为了造有九级台阶的房屋,付出了一辈子的心血。
生:父亲的一生是艰辛的。为了造台阶,省吃俭用,天天往存钱罐里塞角票。生:父亲的一生是拼搏的一生。
生:父亲的一生是成功的,因为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造起了台阶。
生:父亲的一生是令人心酸的。
师:是的,在我们看来,父亲一生的关键词就是忙碌、辛苦,但是,让我们再看看造台阶前的父亲,真的如同学们所言很痛苦吗?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说说你的理解。生:“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当时的感觉不是痛苦,而是满怀希望的在准备。
生:从每年过年时候的洗脚成了家里一项重大的喜事。不仅“母亲特别高兴”,父亲也用冒着“热气”的盆水很“耐心地洗”,可以看出一家人其乐融融。洗干净了,父亲却反而说脚“轻飘飘的没有着落”,很自豪的感觉。
生:旧屋的青石板台阶一块就有三百来斤重,一来一去的山路磨破了父亲的草鞋,父亲没有喊苦,只是觉得鞋子“太可惜”了。这里可以看出父亲也是不害怕劳动,不怕吃苦,或者说以苦为乐!
生:从“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可以看出父亲尽管很羡慕,但是他很充实,他在向往,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师:是的,透过文字背后,我们能够感受父亲的艰难,但善于感悟的同学会发现,父亲准备造台阶的过程不是痛苦,而是幸福的准备着。幸福是什么?幸福不是非得要有很高的地位,有丰厚的物质,幸福主要在于自我心灵的感受。父亲有强壮的身体,有明确的目标,有他憧憬的幸福。所以,台阶造好前的父亲是一个豪爽、乐观、自信、充实、幸福的父亲!再看看台阶造好后的父亲。
生:“父亲居然不敢放鞭炮。”
生:“父亲在这一喜悦面前,两手没处放似的,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尴尬的笑。” 生:“父亲坐在台阶上很不自在,话都答错了。” 生:“父亲一级一级的往下挪,干脆坐到门槛上。” 生:“父亲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
师:台阶造好后,父亲不是高兴万分的坐到台阶上,大方的抬起头,接受乡里人的敬重,暗自为自己的付出而得意,而是更谦逊、更失落了。为什么呢? 生:因为父亲身体垮了。
师:是的,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就是创造,劳动就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生:因为父亲习惯了谦卑。
师:这是我们中国农民特有的气质,不仅厚道,而且谦卑。从不炫耀,用今天的话说很低调。生:因为父亲觉得自己老了。
师:是啊,想想父亲这一辈子,为了一家人的尊严,付出了所有的心血来造有九层台阶的新屋,尽管目标实现了,但是,身体垮了,自信没了,快乐,也随之而去了。父亲的一生就是这样令人悲哀,令人心酸。但是,如果父亲不造台阶,他的身体就不会垮,他的心情就不会失落吗?
生:假如不造台阶的话,父亲身体依然会老,身体也会在某天垮下。生:父亲也不会一生幸福,也许会更没有意义。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父亲不造台阶的话,他的生活就没有了目标。生:因为不造台阶的话,他的人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
师:是啊,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如空中断了线的风筝,随风飘扬。父亲因为有了目标,所以很充实、很快乐!目标实现了,就应该快乐,父亲仅仅是因为身体垮了而失落吗?不是,因为他习惯了有目标的日子,习惯了充实的生活。所以,父亲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生:地位再低,也要有目标。
生:经济再差,也可以有远大的理想。生:忙碌比闲散好,充实比空虚有意义。生:充实的日子,其实就是快乐的日子。
师:父亲想要得到快乐的话,应该怎么做呢? 生:应该尽快为自己设立一个新的目标。
师:你真是个有思想的孩子。对,人生就是要为自己设立一个又一个目标,并为之而奋斗,努力。奋斗的过程就是收获的过程,就是享受幸福的过程,有理想有目标的人生是充实的人生,也是幸福的人生。可是,我经常听到有同学抱怨,学习好累,学习好辛苦,现在有点启发了吗?
生:是的,上学的时候好像很累,真正放长假的时候,开始几天很开心,时间长了觉得很空虚,还希望上学,可上学时间长了,又希望放假。
生:上学的时候感觉精神还好,在家休息呢,总是睡懒觉,每天都昏昏沉沉的,也不愿写作业,效率不高。
师: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生命。要有目标,要充实,但也要有恰当的休闲来调节。当然,充实是主旋律,休闲是伴奏曲。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树立属于自己的目标,不再羡慕别人,不再总是渴盼放松,该学的时候就学,该玩的时候就玩,让充实与快乐伴随我们一生!
该教学片断是在引领孩子品析文中的细节后展开的一个环节,从话题“父亲的一生”开始,引领他们深入理解父亲深沉的幸福,然后过渡到人生的思索。尽管孩子们的感悟还只是浅层次的,只能停留在自我生活的认知上,但是,已经在他们的头脑中播下了思考人生的的种子,我想,终有一天,这些种子会发芽、生根、茁壮成长,这不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吗?
第五篇:3教学实录文本片段
教学实录片段:
二、猜想激趣
师: 请小组长打开2号材料袋,把材料轻轻倒出来,如果有不认识的可以问同学或老师。大家先猜测一下,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实验单上。(注意:各小组的记录员一定要做好记录,并按你们的猜测把材料分开放好。)
师:那个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猜测结果?(生交流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师:有不同观点吗? 生1:铅笔不导电 生2:铅笔导电 生3:铝箔纸不导电 生4:铝箔纸导电 „„
师:看来我们的观点有些不统一了。那怎么办? 生:做实验进行验证。„„
师:说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分组探究
1、设计实验方案。
师: 怎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各小组先讨论一下实验方法。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师: 那个小组有办法?指名交流。
生:把要验证的物体接到电路中,如果灯泡亮了,就是容易导电的;如果不亮,就是不容易导电的。师:其它组都同意他们的意见吗? 生:同意
2、学生分组实验。
师:下面用我们手里的电路,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开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你有重大的发现要赶紧记录下来。
课件出示: 科学实验记录单
容易导电的材料画“√”不容易导电的材料画“ⅹ”(略)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同学们在实验时都非常认真,非常投入,检验完了表格中的物体。)
3、交流汇报。
师: 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 生:铜片、铝片、铁钉„„是容易导电的,木头、玻璃、塑料„„是不容易导电的。(板书:容易导电、不容易导电)师:有不同结果吗?
生:我们小组验证的是锡箔纸不导电 师:有了不同结果怎么办? 生:再次进行验证
师:通过这件事你有什么体会?
(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只靠猜测,必须进行实验验证,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师:说得非常好,像铜片、铝片、铁钉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像木头、玻璃、塑料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课件出示)
(板书:导体、绝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