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是“研究物质的方法与程序”延续,下为以元素为主线的物质分类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认识了几种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单质、酸、碱、盐、氧化物的一般性质,但他们只是从单个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尚未从一类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更未建立起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因此,通过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的研究,引导学生以元素的观点认识物质;通过研究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使学生建立分类的观点。在分类的基础上,研究纯净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知道元素如何组成物质(可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存在)。按元素的分类观,每一种元素都有自己的家族,从而建立起元素与物质的关系,进而让学生理解为什么110多种元素可以组成上千万种不同的物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接触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知道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在物质中存在,以及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物质家族,建立起元素与物质家族的关系,了解110多种元素为什么能组成上千万种物质。
(2)从物质组成和性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为研究物质的通性建立认识框架,同时知道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掌握一类物质可能与哪些其它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体验了解研究一类物质与其它类物质之间反应的关系的过程方法。2.过程与方法
(1)学会如何以元素为核心认识物质,由对单个物质的认识向对一类物质的认识转变(2)体现分类观的应用,形成元素族初步观念;同时体验分类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元素的资源意识,体会分类的重要意义,形成物质的元素观和分类观(2)让学生树立运用化学知识,使自己生活得更健康。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分类的依据
难点:以元素常见化合价找出常见物质并指出这些物质所属的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学法 教学:任务驱动模式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模式的教学方法,布置四个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和物质的分类,最后能预测和用实验探究来总结酸、碱、盐的通性达到学习和教学的目的。学法:合作学习法
本节课将采用四人一小组的合作学习方法,由于有的内容要回忆初中的概念和知识所以合作学习法是最好的学习方法,通过合作学生能快速的理解和巩固知识
五、教学过程 【导入】
现代社会很发达,我们平时浏览的网址不计其数,超市中的货物玲琅满目,图书馆中的书本种类繁多,那么这么多的物品我们依然可以迅速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物品,为什么? 【学生】能够迅速找个我们的所需是因为他们都进行了分类
【讲解】人们根据一定的规则,把大量的物质进行分类,化学上有许许多多的物质同样使用了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12种元素,这112种元素组成了我们现在及其丰富的物质世界,下面有三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给出问题】1.110多种是如何构成及千万种物质的? 2.为了更好地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应怎样对物质进行分类?用什么样的标准分裂? 3.各类物质之间又怎样的关系? 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板书】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交流·研讨】同学们把书翻到31页看交流研讨的第一题。
【布置任务1】以四人为以小组找出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都包含哪些。【学生】Mg、Cu、Na、O、C、H、S、Ca、C 【衔接】在初中我们学过单质和化合物的的定义大家还记得吗?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回忆概念
【学生】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提问】那么我们刚刚写出的这些元素哪些元素可以组成单质呢? 【学生】Mg、Cu、Na、S、Ca、O2、H2、Cl2
【板书】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叫游离态。
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叫化合态。
【布置任务2】刚刚同学们复习过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下面老师来分组布置任务:第一组写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第二组写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第三组写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就用我们刚刚写出来的这些元素,每组至少写三个以上。【学生】第一组:Na2O、Na2O2、SO2、CO2
第二组:Cu(OH)
2、NaOH、Mg(OH)2
第三组:NaHCO3、Ca(HCO3)
2、碱式碳酸铜
【讲解】由此可见由两种组成的化合物达成千上万种,由三种和三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也很多,只是还有一些物质我们暂时还没有学到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学到很多。【交流·研讨】现在我们看第二题
【提问】书上给出的这些物质含有哪种相同的元素 【学生】碳元素
【讲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碳元素,大家知道碳元素的常见化合价都有哪些 【学生】:-
4、0、+
2、+4 【提问】能否举例出以上化合价所对应的物质?
【学生】-4:CH4、0:C、+2:CO、+4:CO2、Na2CO3、CaCO3 【讲解】碳有四种价态就形成了许多的物质,那么我们在以后学习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时我们会学到更多的含碳化合物也就是有机物
【衔接】既然我们刚刚学习了那么多的元素和他们所组成的物质,那么谁能告诉我元素的具体定义是什么?(提示: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元素的概念,小组之间互相商讨)【学生】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讲解】回答的很好。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他们是组成水的基本成分,由以上学习的内容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四点
【板书】小结:1.、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同一种元素可以自身组成纯净物——单质。
3、不同种元素相互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律可以组成纯净物——化合物。
4、由于元素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所以一百一十多种元素便组成了种类繁多的物质世界。【迁移·应用】看书上32页的图
【讲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幅图,上面是纯净物,其中包括含铁元素的物质、含铝元素的物质、含氧元素的物质的、含氯元素的物质,这其中包括了单质和化合物
【布置任务3】除了书上给出的化合物你们还能写出其他种类的化合物吗?每个小组写三到五种。
【学生】第一组:Fe3O4、FeCl3、FeSO第二组:Al(OH)3
第三组:MgO、NaO、CaO、SO2、CO
第四组:NaCl、CuCl2、HCl 【讲解】通过对这幅图进行分析之后我们知道,元素是按照存在形态分为游离态和化合态,有的元素只有一种单质,有的元素可以有多种单质,比如生活中我们比较熟悉的碳,碳单质大家都知道有几种?
【学生】金刚石、石墨、足球烯、活性碳、木炭
【过渡】刚刚我们学习元素与物质的关系,下面我们来学习物质是怎样进行分类的 【板书】
二、物质的分类 【讲解】
同学们看看五彩缤纷的铜世界然后把空白的部分补充完整。
【学生】
【讲解】铜元素组成的物质世界我们把它分为单质、氧化物、碱、盐,而氧化物、酸、碱、盐我们统称为化合物,氧化物我们又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衔接】下面大家想想我们在初中根据什么依据把物质分成了纯净物和混合物?
【学生】是否由同一种分子组成将物质分成纯净物和混合物,同种分子组成的叫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组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
【提问】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这又是根据什么分类的?
【学生】由多少种元素组成,同种元素组成的交单质,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叫化合物 【讲解】化合物又分为酸、碱、盐、氧化物这是根据化学性质分的;化合物还可以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这是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是否导电划分的,这个内容下一节我们会学到;还有混合物它可以分为溶液、浊液、胶体,这是根据被分散物质的颗粒大小来分的,下节课我们具体来讲解胶体这一部分内容。
【衔接】下面我们学习酸、碱、盐、氧化物和单质之间的关系,大家回忆一下初中 我们学过的知识,金属、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酸、碱、盐之间各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 【布置任务4】第一组写金属和碱性氧化物的化学性质,第二组写酸性氧化物和酸的化学性质,第三组写碱和盐的化学性质
【学生】第一组:金属可以和酸、盐、非金属单质反应;碱性氧化物可以和酸、酸性氧化物、水反应。第二组:酸性氧化物可以和碱、碱性氧化物、氺反应;酸可以和金属、碱、盐、碱性氧化物和指示剂反应。
第三组:碱可以和酸、盐、非金属、酸性氧化物、指示剂反应;盐可以和酸、碱、盐、金属反应。
【讲解】我们刚才预测完酸、碱、盐、氧化物的化学性质,下面我们来进行实验来探究验证我们提出的假说
【实验探究】第一组探究酸的性质,第二组探究碱的性质,第三组探究盐的性质,氧化物的性质今天不做。同学们自己找到自己的实验探究学案进行实验,每组记录实验现象。【学生】
第一组:
HCl + Fe:有气体产生,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HCl+CuO:无明显现象;HCl+AgNO3:白色沉淀;HCl+NaOH:无明显现象;HCl+石蕊:紫色变红 第二组:
NaOH+H2SO4:无明显现象;NaOH +CuSO4:蓝色沉淀;NaOH +石蕊:紫色变蓝;NaOH+Cl2:黄绿色消失;NaOH+CO2:无明显现象 第三组:
AgNO3+HCl:白色沉淀;AgNO3+NaOH:白色沉淀; AgNO3 +NaCl:白色沉淀;AgNO3 +Fe:溶液变浅绿色并且有银白色的单质生成
【讲解】根据观察实验现象得出我们的刚才的假说是正确的,并且这些性质是酸、碱、盐的通性。利用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我们可以研究物质的性质、制备物质以及鉴别和提纯物质,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物质的分类以及酸、碱、盐、氧化物、单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大家下去在好好看书,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预习胶体的内容。【布置作业】课本38页第1题和第2题
第二篇: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入:请同学们看课本后面有一张元素周期表,只有112种元素,但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世界却是极其丰富的。这其中,有自然界存在的物质,也有人类利用化学方法制备的物质。不过不论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这极其丰富的物质世界都是由元素组成的,由112种元素组成的几千万种物质之间存在着丰富的内在联系。板书: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问题一P31交流研讨第一题
课件展示不同组学生对该问题的解答
讲述: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物质,即单质,如钠元素形成钠单质,氯元素形成单质氯气。一种元素可以与其他种类的元素组成物质,即化合物。化合物种类繁多:有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氧化钙、氯化氢、甲烷、过氧化钠等;有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硝酸、硫酸、碳酸钙、氢氧化钠等;有四种或四种以上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五水硫酸铜等
板书:1.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问题二P31交流研讨第二题
课件展示不同组学生对该问题的解答
讲述:元素在物质中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游离态,一种是化合态,同种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能呈现不同的价态。对于元素的某一价态,总有一定的对应物质。通过对所对应物质性质的研究,可以清楚的认识处于某一价态的元素的性质;反过来,通过对处于某一价态元素的性质的研究,可以更深刻的把握所对应物质性质。对于绝大多数元素来说,都能形成单质和化合物,这些物质构成了这种元素的物质家族。板书:2.元素在物质中有两种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即单质和化合物 3.对于元素的某一价态,总有一定的对应物质 交流:展示P32图2-1-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你对上图有哪些理解?你能丰富这个图示,进一步展现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吗? 课件:展示不同组学生对图丰富后的内容
问题: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为-2价、0价、+4价、+6价,你能说出分别含有这些价态元素的常见物质吗?这些物质分别属于哪个类别?画图并表示出含硫元素的物质家族 课件:将各小组同学按教材图2-1-3的模式绘制的硫元素的不同价态物质图展示,也可以其他的形式加以表现(如:数轴法): 化合价-2S(游离态)0+4+6SO3Na2SO4化学式Na2S SO2H2S Na2SO3类别化合态 讲述: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物质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新的物质还在不断的被制备出来。如果能对物质进行科学的分类,在分门别类的研究他们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就容易找到有关的规律,把握物质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根究研究的需要,可以从多种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
问题:尽可能多的列举你所知道的物质,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对他们进行分类,说明分类依据并绘制简图表示分类结果。
Na、Mg、Al、C、N2、Cl2、O2、P4、S Na2O、MgO、CaO、Fe2O3、Al2O3、CO2、SO2、SO3、P2O5 HCl、H2SO4、HNO3、H2CO3、CH3COOH、HClO NaOH、Ca(OH)
2、Mg(OH)
2、Ba(OH)
2、Al(OH)3 Na2SO4、MgCl2、CaCO3、AgNO3、BaSO4
盐酸溶液、硫酸钠溶液、糖水、课件:请一小组展示他们的简单图标,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订正,教师做简单评价。
板书:
二、物质的分类
课件:展示下列物质的分类简图 1.根据物质的组成可将物质分为 纯净物物质混合物单质:O2H2O3C Cl2Fe Cu 金属氧化物氧化物Na2O Na2O2Fe2O3化非金属氧化物合CO CO2SO2NO2物酸:HClH2SO4HNO3H2CO3HClO碱:NaOHBa(OH)2Al(OH)3盐:Na2SO4K2CO3FeCl3溶液浊液胶体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
2SO2
SO3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Na2O MgO CaO 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但有例外:Mn2O7
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但有例外:CO、NO、NO2等
2.另外
化合物反应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电解质非电解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氧化剂还原剂 随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元素的存在形态只有两种:化合态和游离态 B.同一元素,呈化合态时,其化合价一定比游离态时高 C.有多少种元素,就有多少种物质
D.同一元素在不同的物质中表现的存在形态一定不同
2、经分析,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D)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3、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这类化合物称为氢化物。下列物质不属于氢化物的是(D)A.H2O
B.NHC.NaH
D.H2SO4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一种元素可能形成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单质 B.单质的种数一定多于元素的种数
C.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D.只含碳元素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一种物质
第三篇:《组成物质的元素》教案
《组成物质的元素》教案
太炎中学 荆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自然界的物质由100多种元素组成,从组成物质元素角度理解物质初步分类思想。2.知道组成人体、地球的主要元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小组合作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增强合作与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理解元素的分类与分布的基础上,了解世间万物皆为元素所构成
2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让学生了解元素的重要性,认识到万物由元素构成,物质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组成物质的元素》节选自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第四节,主要内容为介绍元素的种类和分布。这是学生在学习了同位素内容之后,对物质组成的进一步探究。同时也为接下来学习《表示元素的符号》等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的安排顺序,体现了教材的内在逻辑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统一性。
学情分析:从知识的掌握上看,学生对“元素”这个概念并不陌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在在学习第二章第二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时,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学习第二章第三节《原子结构的模型》时,知道元素是互为同位素的原子的总称,初步了解元素概念;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也知道,人体缺少某些元素(如钙、铁、碘等),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疾病。
从年龄上看,八年级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观察能力,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完全有能力进行粗浅的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1)知道元素的定义、元素的简单分类;
(2)认识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掌握单质、化合物、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概念;
(2)掌握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思想。
【教学方法与教学准备】
教法:
本节课运用设置情境以及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融合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成学习目标。
问题导学法、讲授法和多媒体辅助法等
学法:
本节课指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交流讨论法
教学准备:
1、课件:
2、氧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模型
3、金属铁和非金属硫
4、地壳和人体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反思 |
创设情境 导入新知 | 三鹿毒奶粉事件引入:这里提到了一个叫做元素的概念,谁还记得呢?请同学回答一下。 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就是元素。大家再回忆一下,前面我们反复讲到了水的电解,那么水是由什么构成的?水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来源:学科网] 好的,下面我们正式进入新课:《组成物质的元素》 板书:组成物质的元素 (元素周期表) | 同学回答:元素是互为同位素的原子的总称。 学生能回答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预习过的同学能回答出是由氢氧元素构成。 顺着教师的思路思考,顺利引进新课内容。 | 从上节课的内容中找突破口,问大家最平常的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引起大家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积极性。[来源:学科网] 在学生回答完后对学生适当的鼓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 |
实验探究现象分析 | 内容一:观察模型 投影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模型。 同学们来观察一下这两个模型,发现有什么相同点? 对,这就是所谓的物质由元素构成,物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由无数个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但所有的碳原子都归为同一类,即碳元素;所有的氧原子都归为同一类,即氧元素。 | 同学回答,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跟着老师的节奏,结合书本,学生能够更好地归纳和总结。 | 1、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可以通过观察模型加深学生对物质是由元素构成的印象。 2、对于学生容易产生疑问的部分(模型和书本)避免学生理解错误。 | |
实验探究现象分析 | 内容二:现象分析 1、归纳完这些之后,我们可能对于元素与原子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点的模糊,现在给你们3分钟时间,大致写下你所了解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来 (查看学生作答情况) 2、现在以四人为一个小组,再给大家3分钟时间,讨论一下,将自己的答案与其他人对照总结,然后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代表。 3、请大家说一下你认为元素与原子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4、好的,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 1、学生们认真思考并填写,填写时发现还有很多困惑之处。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选取代表。 3、学生回答讨论后的结果 | 1、通过填空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薄弱情况后可进行更针对性的教学。 2、采用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教学结合,注重“教师引导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相结合,增加趣味性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易错点,并加深印象。 | |
分组讨论归纳总结 | 内容一: 1、好,做完了上面的练习,我想大家对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下面请大家对以下这些物质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混合物、纯净物) (板书) 纯净物继续分类 总结单质、化合物的区别(练习) 现在我们来小结一下现在所学内容。 板书: 下面我们做两道题目巩固一下。 3、对比金属铁和非金属硫 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个物质,左边的是金属铁,右边的是非金属硫。请思考一下,这两个物体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板书:元素分类。 | 1、学生回答 请学生回答: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即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就不同。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组成元素是否只有一种。 3、学生回答,有金属光泽 | 1、引入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 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和总结问题能力。 巩固知识。 引入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概念,导出元素分类。 | |
分组讨论归纳总结 | 内容二: 1、放出元素地壳和人体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图。 同学们你们看这幅图,可以发现什么呢? 没错,我们可以发现地壳中分布最多的是氧,其次是铁,而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给大家4分钟时间阅读P51的内容,然后再给大家3分钟时间完成随堂训练中的内容。 (查看学生阅读和完成训练情况) | 学生回答:分布不均。 同学们认真阅读书本,并完成相应内容。 | 引出元素的分布,并由此介绍运用此种表格的好处,介绍海洋元素与放射性元素。 | |
课堂小结 拓展思考 | 同学们,对照板书,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除了老师刚才总结的知识,同学们还学到了什么? | 根据归纳总结,学生能够比较完整,比较系统地复述本堂课学到的知识。 积极思考有没有学到拓展性的东西。 | 1、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适时地让学生做笔记,可以增强学生在课下对于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2、回顾本节内容,巩固提高。 3、结合传统教学由老师总结,学生做笔记和学生自行总结两种方法,让学生在掌握重点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教师获得很好的反馈信息。 4、锻炼了学生自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 |
课堂练习 巩固知识 | 完成随堂训练 | 巩固知识 | ||
作业布置 游刃有余 | 1、完成作业本及《定考》2.4相关练习 2、画思维导图 3、拓展思考: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有害物质,请大家在课后去寻找一下在身边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质。 | 记录作业 | 1、巩固书面知识。 2、锻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的能力。 |
【板书设计】
第四篇:物质的分类教案
教案 第一节物质分类
第一课时简单分类法以及应用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复习初中所学的基本概念,在了解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基础上,能从物质的组成与物质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变化进行分类。2过程与方法
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常见分类事例入手,让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类,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能够成功的地选择一种分类方法,对自己所熟悉的知识进行分类,感受到对化学学科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方法的重要作用,并能够在后面的学习中进行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
常见的化学物质以及变化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
常见的化学物质以及变化的分类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 物质的分类
[讲述] 同学们都该有过买书的经历。那么我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是怎么在书店挑选一本特定的书本。比如说,现在让你去旁边的新华书店买一本高一的化学练习册。那么一般的步骤是不是进了书店后,先要问书店工作人员教辅书在几楼,上了相应楼层后我们可以发现有好多书架,上面写着高一高二高三等,那么我们就得去高一的书架找,又会发现书本被分成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等。最后我们可以在化学那一类中找到我们要的书。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便捷的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书本呢?因为书店的工作人员在将这些书本放到书架之前就按照年级、科目等标准对书本进行了分类,像这样对大量事物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工作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类法。[板书] 分类法
[讲述] 分类法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更是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如在初中阶段我们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将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等等。
[讲述] 分类法有多种,首先介绍的是单一分类法,即对事物只用一种标准进行分类。
[板书] 1单一分类法
对事物只用一种标准分类
[讲述] 如我们初中阶段以状态为标准可以把物质分为气、液、固三态。除此之外,还有交叉分类法。现在我请同学们对以下四种盐进行分类。[板书] Na2SO4、Na2CO3、K2SO4、K2CO3 [讲述] 同学们可能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也许有的同学将1、2分到一类3、4分到一类或者有些同学将1、3分为一类将2、4分到一类。两种分类法都是真确的,因为我没有规定使用什么标准分类。第一种分类结果,同学们该是从阳离子角度进行分类的,Na2SO4、Na2CO3都属于钠盐,K2SO4、K2CO3都属于钾盐。第二种分类结果是同学们该是从阴离子角度进行分类的,Na2SO4、K2SO4、都属于硫酸盐,Na2CO3、K2CO3都属于碳酸盐。像这样对事物以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我们称为交叉分类法。
[板书] 2交叉分类法
对事物以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讲述] 交叉分类法的特点就是类别间有交叉部分。比如说Na2CO3属于钠盐也属于碳酸盐,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它既有钠盐的性质又有碳酸盐的性质。由此可见交叉分类法相比单一分类法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从而弥补单一分类法的不足。下面,我们介绍第三种分类方法。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阶段我们怎么把物质分类的。我们把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可以分为酸、碱、盐、氧化物。像这样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再分类的分类方法称为树状分类法。
[板书] 树状分类法
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讲述] 树状分类法的特点是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此外,分类的标准是多样的。比如,我可以将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也可以将物质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几种分类法。下面请同学们对一些氧化物、酸、碱、盐进行分类。
[板书] CO2、SO2、CO、SiO2、Na2O、CaO、AI2O3、Mn2O7 [讲述] 首先我们可以按元素组成将以上氧化物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也可以按与酸碱反应情况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所谓酸性氧化物是一类能与水作用生成相应价态的酸或者与碱作用生成一种盐和水氧化物。如我们熟悉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就应该是酸性氧化物。一氧化碳既不与水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酸也不与碱反应生成一种盐和水,所以他应该归为不成盐氧化物。这个氧化硅不能直接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但是他却可以碱在熔融状态下生成盐和水,所以它也属于酸性氧化物。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一个酸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同学们可能对七氧化二锰不太熟悉,但是我们对高猛酸很熟悉,知道这是一种强酸,因此大致也应该能推断出七氧化二锰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所谓碱性氧化物就是与酸反应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如我们比较熟悉的氧化钙、氧化钠都属于碱性氧化物。这个氧化铝既能和酸反应生成一种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一种盐和水,所以它属于两性氧化物,以后我们再详细讲解。通过以上分类,我提出一些问题请同学们试着判断一下。1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不正确,如一氧化碳。2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不正确,如七氧化二锰。3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不正确,如氧化铝、七氧化二锰。4碱性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吗?正确的。再回过头来讲一下这个氧化硅,氧化硅除了能与碱反应外,也可以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氢和水。虽然能与酸反应生,但生成的不是盐和水,所以它只能是酸性氧化物而不是两性氧化物。所以说酸性氧化物一定不与酸反应和酸性氧化物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酸这两种说法都不正确。氧化物我们就说这么多,下面我们看一下酸。对以下酸进行分类。[板书] H2SO
4、HNO3、HCI、H2CO
3、H3PO4、CH3COOH 对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含氧酸和无氧酸,氧化性酸和非氧化性酸
[讲述] 我们可以对碱进行类似的分类,如对以下碱 板书NaOH、Mg(OH)
2、Fe(OH)
3、NH3•H2O 对碱可分为强碱和弱碱,一元碱二元碱和多元碱等等 [讲述] 下面我们看一下盐,对以下盐进行分类
[板书] NaCl、Na2CO3NaHCO3、AgCl、Cu2(OH)2CO3 对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或者含氧酸盐和无氧酸盐等等。
小结
这节课主要介绍了三种分类方法。希望同学们掌握这三种分类方法,并且培养一定分类思维,为以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基础。
第五篇:物质的分类教案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类法在日常生活中及化学学习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2、了解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准确理解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建立起元素和物质家族的关系,提高理解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将生产、生活与化学知识相联系的意识
2、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常见物质以及反应的分类
【教学难点】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综合讲述法、分组讨论法、练习巩固法 【教学过程】
【引入】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PPT上列出了很多词语,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看谁记得多。计时开始。
【展示PPT】
【学生记忆】
【老师提问】记住了多少?有没有同学全部都记住了的?
【学生回答】
【老师讲述】很好,全都记住的同学是怎么记的?没有记住的又是什么原因呢?其实,我们在记忆背诵的时候,需要讲究方法,许多东西都是有规律的,学会总结规律,就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呢?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好,看看老师发现的规律是不是跟大家一样的。
【展示PPT】
【教师继续讲述】我们发现,这些词语按不同类别分类的话,记起来就简单多了。
【活动1】请同学们在1分钟之内尽可能多的写出你所知道的生活中应用分类的例子。
【讨论】说说分类的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讲述】大家看一下,我们的网站、垃圾收集、电脑磁盘、图书馆、超市、还有我们的化学实验室的药品。我们能够迅速的找到我们需要的东西,就是因为事先对它们进行了分类。分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简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这也就是分类的意义。
【教师继续讲述】大家刚刚已经了解到了,分类在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和普遍性,接下来让我们学习一下分类在化学中的应用,对物质进行分类。
【教师提问】前面我们对许多东西进行了分类,那么分类法的定义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讲述】分类法就是把大量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是人们最熟悉、也是最方便的一种工作方法。这种方法在社会生活、经营管理和科学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类的标准也就是分类的依据,分类的好处就是简便、快捷。要注意的是,分类是要有一定标准的,如果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就不同。
【思考】选取不同标准对下列化合物进行分类: Na2CO3、K2SO4、K2CO3、Na2SO4。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讲述】......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就不同。【教师继续讲述】我们所看到的就是分类的一种方法——交叉分类法。依据物质的不同属性同时按照多种标准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的方法,就叫做交叉分类法。交叉分类法的特点就是物质类别间有相交叉的部分。
【练习】下列化合物中既属于磷酸盐又属于钾盐的是()
A.Na2CO
3B.K2SOC.(NH4)3PO4
D.K3PO4 【学生思考回答】
【提问】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初中学过哪些物质类别的概念?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讲述】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酸、碱、盐、氧化物等
【教师讲述】下面我们对上述物质进行分类,并用图示将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这种对物质进行再分类的方法,叫做树状分类法。树状分类法就是根据同一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根据所含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把物质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在纯净物中按组成元素的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在单质中可按性质差异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在化合物中,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可以根据组成和性质分为酸、碱、盐、氧化物。【提问】如果我们再继续分类的话,该怎么分呢?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讲述】同学们说的没错,氧化物按组分分可以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按性质分也可以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和其他氧化物。酸按组成元素分可以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按按解离出H+的个数多少可以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按性质分还可以分为强酸、中强酸和弱酸。碱按溶解性可以分为可溶性碱和难溶性碱;按解离出OH-的个数多少分为一元碱、二元碱和多元碱;按性质分可以分为强碱、中强碱和弱碱。盐按是否溶于水可以分为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按组成离子分为钠盐、钾盐、铵盐等;按酸根是否含氧分为含氧酸盐和无氧酸盐;按组分可以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提问】我们发现树状分类法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讲述】树状分类法可以清楚的表示物质间的从属关系而且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活动2】请大家帮下列物质找到它们的家:
O2、H2O、豆浆、Fe、Na2SO
4Ca(OH)2、MgO、Na2CO3、HCl、硫酸
H2SO4、CuSO4溶液、HNO3、NaOH、盐酸 【学生思考回答】
【过渡】我们刚刚针对物质进行了分类,那我们初中学习过那么多的化学反应,是否也可以进行分类呢?请看下面的思考与交流。【思考与交流】在初中我们学习过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它们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化学反应又可以按照哪些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呢?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讲述】根据反应前后的种类和类别将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其实我们分类,并没有绝对严密的分类,人们对于物质的认识本来就是不断更新的,我们往往选择一种有利于我们研究物质的方法来分,分类不是目的,而是归类系统研究物质的一种科学方法,分类是
为了更系统的研究物质,对其加深了解。【问题解决】
1、下列每组物质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将这种不
同类的物质找出来,并说明你的理由。(1)NaCl、KCl、NaClO、BaCl2(2)HClO3、KClO3、Cl2、NaClO3(3)H3PO4、HCl、HNO3、H2SO4(4)空气、N2、HCl、CuSO4(5)铜、铂、汞、钠
2.对若干物质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能有多种标准
B.一定只有一种标准
C.可能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
D.可能用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稀硫酸
B.NaOH
C.NaOH溶液
D.天然气
4.下面请大家以生成CO2为例,举出四种基本反应的一个例子。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总结】
1、常用分类方法:
单一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依据物质的不同属性同时按照多种标准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的方法(分类角度多样)
特点:物质类别间有相交叉的部分
树状分类法:树状分类法就是根据同一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分类标准唯一)
特点:同层次中各类别间相互独立 【板书设计】
物质的分类(1)
1、常用分类方法:
交叉分类法:依据物质的不同属性同时按照多种标准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的方法(分类角度多样)
特点:物质类别间有相交叉的部分
树状分类法:树状分类法就是根据同一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分类标准唯一)
特点:同层次中各类别间相互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