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品教案 《苏轼词二首》教案5篇

时间:2019-05-12 23:3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原创精品教案 《苏轼词二首》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原创精品教案 《苏轼词二首》教案》。

第一篇:原创精品教案 《苏轼词二首》教案

《苏轼词二首》教案(三课时)

高二语文备课组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阔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2.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3.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

教学重点:

1.词所抒发的感情及抒情特点。

2.与词人的身世联系起来体会诗歌的表情达意。

教学难点: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阔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2.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

走近苏轼:

峨嵋共比高。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文传千古,他是个凤毛麟角式的人物。

——林语堂

他是个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

——李泽厚

文艺全才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绘画: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苏文: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教战守策》 《石钟山记》 忠君

深思 苏赋:

1、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2、寄蜉游于天地,渺苍海之一粟。

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神思飞扬 苏诗: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4、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情理与趣理同在 苏词:

1、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6、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婉约与豪放并重

在他之前,诗庄词媚,词为艳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成为人们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认为词只宜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只宜写得缠绵婉媚,“香而软”,认为这才是词的正宗。而苏轼登上词坛后,他以其超拔的才气,凭他在文坛的地位和影响,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把凡是诗所能表现的题材和主题,都在词里表现,正如刘熙载所说的,达到“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艺概》卷四)的程度,使词走出了樽前檀板、深闺小楼,进入社会民生的广阔天地中。这就大大地扩展了词的表现功能,起到“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王灼《碧鸡漫志》)的作用。他在写作传统的婉约词的同时,大量写作豪放词,豪放词风就是由他开创的。这对宋词的繁荣昌盛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俞文豹《吹剑录》

作者简介: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宋仁宗景佑三年生,嘉佑二年进士,累官

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以作诗讪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元由祐年间,调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杭州知州、颍州知州。不久又以写文章讥斥朝廷的罪名被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接着再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治所在今海南儋县)安置。1100年被赦北归,第二年病死于常州。

政治上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思想上 他出入儒道,杂染佛禅,既能关注朝政民生,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随缘自适,达观处世。宏博通达的学识才华和饱经忧患的人生体验,玉成了苏轼诗歌体裁多样,内容广博,立意新奇,“吞五湖三江”的气象。

乌台诗案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次有名的莫须有之狱。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贬调湖州。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本是官样文章,但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党的御史们作了手脚,因此心中的不平之气便按捺不住,不由得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的“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一句。被朝中政敌章惇等人借此指责苏轼以“谢表”为名行讥讽朝廷之实,妄自尊大,发泄对“新法”的不满,接着对词人的诗篇逐一审究,断章取义,诬陷词人图谋不轨,请求对他加以严办。牵连苏轼三十九位亲友的冤案就这样形成,苏轼最终入狱,险些遇害。

苏轼的人生态度

积极、进取 乐观、旷达 创新、求实

水调歌头

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是宋神宗元丰六年作者贬官在黄州(今湖北黄冈)时作的。快哉亭,在黄州的江边,张怀民修建。怀民字偓佺,当时也贬官在黄州,与苏轼的心境相同,二人交往密切。作者不仅欣赏江边的美景,也很欣赏张的气度,所以他为张修建的亭起名为“快哉亭”。苏辙也曾创作《黄州快哉亭记》。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欹(qī):倾斜 杳(yăo)籁(lài)Wò quán

1、诵读课文后,找出写景的句子?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远处的景、现在之景(实写)近处的景、现在之景(实写)过去回忆之景(虚写)空间上远近的交替,时间上的实虚的互换,营造出一种的开阔的景观。

作品描写的重点不在快哉亭的本身,而在它周围的广阔景象。开头四句,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景象。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点明亭的主人与作者的亲密的关系,幽默诙谐 承上句“新作”,极言油漆新,色泽鲜明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回忆和联想 长记:

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若隐若现、若有若无、高远空蒙

用这种记忆中的景象和眼下所见之景进行比较,二者非常相类似。这样把快哉亭和平山堂融为一体了。用回忆和联想来描写眼前景色是虚景实写。

平山堂是作者的恩师欧阳修所建,其景色“壮丽为淮南第一,(叶梦得《避暑录话》)。在当时的情况下,平山堂的文化内蕴的丰富和文化层次的高雅,是文化人群体中所共同认可的,所以这里是借平山堂来提高快哉亭的文化品位。笔法非常巧妙。

写眼前广阔明净的江面,清澈见底,碧绿的山峰倒映在江水中,呈现出一幅平静优雅的山水画卷。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对水色山光的静态描写

写一阵巨风,江面急剧变化,波涛汹涌,一个渔翁驾着一叶小舟,在狂风恶浪中掀舞。这是一个动人心魄的惊险镜头,但是渔翁并不惧怕,他对这种与狂风恶浪搏斗习以为常。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动态画面

这实际是作者面对政治祸难的泰然自若的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

“白头翁”的形象是东坡自身人格的象征。

2、这些写景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怀?

作者着笔的重点并不在于亭本身而在于亭周围的广阔景象。而这种开阔之景恰好表现出作者豁达的心胸。

3、“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中把“舞”改为“起”好不好?

有人说白头翁实际上是作者人生的真实写照!你同意吗?你觉得浪涛和白头翁有什么象征意义呢?

“舞”表现出白头翁在面对狂风巨浪时神态自若,他并不惧怕,依然驾着小舟翩然独行。

浪涛象征人生道路上忽然而至的灾难和坎坷,白头翁搏击风浪则是作者面对政治灾祸的泰然自若的人生态度。

4、词末作者引用关于宋玉的典故,作者是否赞成“雄风”与“雌风”之说法?

《风赋》中说,宋玉等人陪同楚襄王游兰台之宫,忽然刮起风来,楚襄王披襟挡风说:“快哉,此风!寡人与庶人共者邪?”宋玉说:“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共之!”楚王不明其意,宋玉解释说,“大王之风”经过优美的园林宫室,带着花草的香气,然后才吹到身上,所以此风能解酒治病,“发明耳目,宁体便人”,这就叫做“雄风”。而“庶人之风”,起于穷巷之间,一路挟带着污秽之气,吹到贫穷人家,使人精神凄惨,生病发热,这就叫做“雌风”。

“堪笑兰台公子”直至结束 用典

《庄子·齐物论》中认为事物有天籁、地籁、人籁之分,风是属于“天籁”,是大自然演奏的乐曲。宋玉却把风硬分为雌雄,岂不可笑?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作者认为,只有具备这种浩然之气,才能领略“千里快哉风”。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豪迈的胸襟,他与张怀民同被贬官黄州,他们都能“不以贬谪为患”,“不以物伤性”,“自放山水之间”(《黄州快哉亭记》),何等旷达!

显然,宋玉在此把风分为“雄风”、“雌风”是借以讽谏楚襄王的。而作者

在此却故意在鸡蛋里挑骨头,批评宋玉这位“兰台公子”不懂得庄子所说的天籁。

此词通篇将写景、抒情和议论熔为一炉,表现了作者身处逆境而泰然面对的达观情怀和博大的胸襟,凛然的正气充满全篇。

艺术手法

1、虚实结合

2、动静结合3、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思考探究:

苏轼一生坎坷,面对坎坷他采取什么态度?

1、谈谈你对这种态度的看法?你从苏轼身上得到什么启发呢?

2、历史上还有哪些从容面对人生坎坷的人和事,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 ? 苏东坡到黄州来之前正陷于一个被文学史家称为“乌台诗狱”的案件中,站在朝廷的立场上,这也完全是一个莫须有的可笑事件。一群大大小小的文化官僚硬说苏东坡在很多诗中流露了对政府的不满和不敬,方法是对他诗中的词句和意象作上纲上线的推断和诠释,搞了半天连神宗皇帝也不太相信,在将信将疑之间几乎不得已地判了苏东坡的罪。

他从监狱里走来,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以外的任何一个地方。

全部遭遇还不知道半点起因,苏东坡只怕株连亲朋好友,在途径太湖和长江时都想投水自杀,由于看守严密而未成。当然也很可能成,那么江湖淹没的将是一大截特别明丽的中华文明。“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苏轼自说处境。

他多次遭到贬谪,从三十五岁开始颠沛流离,在一地居住从来不满三年。你仿佛可以看见,在那交通不便的时代,他携带家眷,风尘仆仆,跋涉在中国的荒野古道上,无休止地向新的谪居地进发。最后,孤身一人流放到海南岛,像野人一样住在蛇蝎衍生的椰树林里了却残生。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定**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是作者被贬官到黄州的第三年。

《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1、词中上片哪些词语表现了词人面对疾风劲雨泰然自若的心态?

莫听: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无所谓,从容处之,外物不足萦怀,紧张什么?跑什么?我就要悠闲自在,不慌不忙地慢慢走。

何妨吟啸且徐行:更写出了作者在风雨面前还要吟咏着诗句悠然信步,更隐含了作者对自然风雨和生活厄运的挑战。

2、词中用“轻”点明“竹杖芒鞋”与“马”的比较,如何理解这一“轻”?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襟?

竹杖芒鞋,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的(百姓的)。

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是忙人所用的。心态:“无官一身轻”

两者都从“行”字引出,用一个“轻”点明比较。其中道理,耐人咀嚼。竹杖芒鞋诚然是轻的,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带水的,比起骑马的便捷来又差远了。超旷、达观

3、怎样理解“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 自然界的风雨

指政治上的风风雨雨。

作者申明,自己完全有能力有气度来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政治风雨的考验。现在所面临的政治祸难又算得了什么?一个“任”字,见出自若自信的胸襟。

这里的“一蓑烟雨”,有人认为不是写眼前景,而是说的心中事。“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临江仙》 答李之仪书 :“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

试想此时“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了,哪还有蓑衣可披?

“烟雨”也不是写的沙湖道中雨,乃是江湖上烟波浩渺、风片雨丝的景象。苏轼是想着退隐于江湖!

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呼应小序中的哪一句? 如何理解?

具体落实小序中“已而遂晴”一句,这是眼前实景实写,也暗示对未来际遇的一种自信的预测。

顺和逆,穷和通,在智者的心目中,都是无所谓的。超脱,旷达自适,但并不颓丧沉沦。

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只要能经得起狂风骤雨的吹打,必然会有清风丽日跟着到来。这是 “我”在政治生涯中的心理体验。顺和逆,穷和通,在智者的心目中,都是无所谓的。超脱,旷达自适,但并不颓丧沉沦。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词眼,如何理解?

风雨:逆境、挫折、穷、失、晴:顺境、达、得

人生哲理

此词写眼前景,寓心中事,从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生发出明睿、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作者藐视祸难、达观自信的智者襟怀。此词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主要是:对待人生要有旷达的襟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能沮丧沉沦。

婉约派出现得较早。以唐温庭筠为鼻祖的五代“花间派”的一些词已开其端,宋初欧阳修、晏氏父子至柳永的词奠定了该派的基础,至秦观、李清照则登峰造极;而南宋姜白石的自度曲,又在音律方面使它突破了一步。豪放派的形式在婉约派之后。北宋初范仲淹开其风,苏轼继之而发扬光大,至南宋辛弃疾将其推向高峰。

婉约派的主要特点是:

以阴柔为审美特征。

取材较狭窄,一般不出伤离送别、儿女恋情之类; 写景具体细腻,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抒情含蓄婉转细腻,意味深长。

豪放派的主要特色是:

以阳刚为审美特征。

取材广泛,多抒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写景不具体描摹景物,而是着眼于神韵气象,大气磅礴,声势雄壮;情慷慨激昂,一泻千里; 风格豪放恢宏雄放。

1、表现对所爱之人的无穷思念之情。

2、表现踌躇满志、自豪自得的思想感情。

3、表现悠闲自在的思想情态。

4、表现安然无恙、泰然自若的思想情态。

第三单元的导语《漫步宋词》指出:“豪放词题材较广泛,多抒怀言志,表现社会现实.关心国计民生,格调相对高昂,较多慷慨悲壮之音,颇具阳刚之美。”这就是对豪放词的特点的概括。

苏轼的这两首词,都是“抒怀言志”之作,当中也间接地关涉到社会现实和国计民生。二词所抒发的情感都是他贬官黄州时的所思所感,这与“乌台诗案”密切相关。“乌台诗案”是当时新旧两党激烈斗争的产物。新旧两党的斗争,虽然后来含有很多政治宗派斗争的因素,但总的说来,是关于国家的命运前途的斗争。由此可知,这两首词的政治性是很强的。从艺术风格和审美感受来看,这些作品的格调都比较刚健儒雅,具有高旷清

雄的审美特点,富于阳刚美。

从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内容看,多涉及社会人生的重大主题。具有类似风格的宋词,如必修课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本选修课教材中的第16课辛弃疾的作品、第17课“爱国词”,都属于此类作品。

如何得到政治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 “萧瑟,风雨声。”“夜雨何时听萧瑟”,是苏轼的名句。天已晴了,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早已惯见;宦途中风雨的袭来,却很难料定何时能有转圜,必定有雨过天青的遭际吗?遭受风吹雨打的人那是要望晴的吧,苏轼于此想得更深,他说无风雨更好。无风雨,则盼晴、喜晴的心事也不需有了,这便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真谛。如何得到政治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是“归去”!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比宦途的风雨好多了。他写这首《定**》在三月,到九月作《临江仙》词,又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之句,使得负责管束他的黄州知州徐君猷听到后大吃一惊,以为这个罪官逃走了;结合答李之仪书中所述的“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而自觉可喜,他是这一种心事,在黄州的头两三年里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白出来,用语虽或不同,却可以彼此互证,“一蓑烟雨任平生”之为归隐的含义,也是可以了然的。

元丰三年到黄州后,答李之仪书云:“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被人推搡漫骂,不识得他是个官,却以为这是可喜事;《初入庐山》诗的“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则是从另一方面表达同样的意思。这种心理是奇特的,也可见他对于做官表示厌烦与畏惧。

鉴赏要点

从生活小题材中提炼出重大主题。外出于活或办其他事情,在路上遇雨,这是人们生活上习以为常的小事,可是作者在这样极常见的生活小事中,挖掘出关于人生观、世界观,关于理想前途、处世态度等方面的重大政治主题。

理解此词所表现的旷达情怀。王国维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人间词话》)超旷的气度贯穿全词的始终。面对政治祸难,作者能看得远,放得开,从容不迫,处之若常。作品中很充分很显明地体现了作者的这种精神风貌。

黄州快哉亭记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冯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

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鹜,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之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独大王之雄风耳,蔗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西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竹杖芒鞋轻胜马”表达了词人在怎样的胸襟? “竹杖芒鞋轻胜马”,超旷达观之状可掬。“竹杖芒鞋”是失意潦倒、穷困下贱的标志,而骑马的当然属于官运亨通的达官贵人之列。但这里就是要表明自己被贬谪的处境。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走路,比起骑马,何难何易,这是不言自明的,更何况又是在雨天的泥泞地上走。可是作者说“竹杖芒鞋”比骑马轻快得多!

这种自嘲的背后,隐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认识水平,所得的感悟结果是不同的。没有旷达超脱的智者襟怀,是不可能有这种体悟的。

词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在今天对我们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第二篇:《苏轼词二首》教案

《苏轼词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教育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思想及豪放词风。

2、诵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诗词的意境。

3、比较阅读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4、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诗歌能力。【德育渗透目标】

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树立爱国、报国的宏大志向。教学重点:

1、诵读、品味关键词句,理解诗词豪壮的情调。

2、通过诵读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教学难点:

1、感受作者抒写胸中块垒的豪壮情调。

2、探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中所体现的情感和给我们的人生启迪。教学方法: 朗读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步聚: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研习《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导入新课 :

在历代文人中,苏轼无疑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而又历经磨难的文学家。他豁达的人生哲学、完美的人格理想、多才多艺的绝世才华,闪耀在历史的时空中。他,成了后世文人仰慕的偶像。现代作家林语堂对他极其崇拜,并写有《苏轼传》,说“他是一位有魅力、有创意、有正义感、旷达任性、独具卓见的人,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仍然对苏轼的人生哲学有相当大的认同。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心理压力日趋增大的今天,苏轼的作品像一付清凉剂,让我们浮躁不安的心灵得到丝丝的抚慰;它们亦如晨钟暮鼓,时时提醒我们要安顿好自己的心,要以一颗宁静的心去看待世间的一切。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苏轼,走进苏轼的诗词,看一下这位历史文人将要带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迪。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两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二、苏轼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 家、书画家。一生宦海沉浮,曾任杭州通判,又知密州、徐州、湖州,政绩卓著。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他在诗文词赋书画等方面俱为一代大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其中词作成就最高,其词开豪放一派,风格多样,或豪壮清雅,或超逸洒脱,或清秀婉丽,对词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著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等。其中《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传诵甚广。

2、回顾背景:

这两首词都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年前(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入狱,在牢中受尽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几近死亡的边缘。后来经多方营救,幸免一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1080年正月,身心俱受摧残的苏轼经过长途跋涉,踏进了黄州的大地。在这块偏僻但风景优美的楚天荆地,贯通儒佛释三家思想的东坡先生,仰观象于天,俯取法于地,思考宇宙、人生、社会的各种问题,经过一番精神的炼狱之旅,终于获得了精神上的大解放,心灵进入了一种澄明的境界。才华横溢的苏轼,赋诗作文,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莫听穿林打叶声》等千古不朽的诗文,表达自己这种精神上的探索和收获。

三、诵读全词,体会作者的感情,把握诗词的感情基调。

⑴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课文,注意正音、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⑵放音频朗读材料,把握诗词的感情基调。

诵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处理。

四、具体分析,感受全词的意境。

1、词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刻画了怎样的意境,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是怎样引起下文的?应该以怎样的语速、语气、语调去读?

明确:词的开篇“大江东去”,即将一条浩浩荡荡、不舍昼夜、奔腾不息、向东疾逝的长江推到了我们面前,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澎湃的浪潮激起了我们胸中的豪迈之情,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壮阔磅礴的感情基调。起句写长江是眼前江景,又用以起兴,面对滚滚波涛,使人感到历史的流逝,不禁引起对历史人物的缅怀。“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淘尽”一词与“千古风流人物”搭配,饱含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人生短促而事业难成的喟叹,于豪迈雄浑中又融入一丝“苍凉悲叹”;同时将下文“周瑜”的身份归入“英雄之列”,自然而然引出对他的歌颂。这样开头就为下面描绘赤壁和缅怀周瑜做了环境烘托和气氛渲染。

“大江”二字应缓势低起,“东去”重读且拖长,“东”字音调渐扬至高,“去”字音调本为仄音,应慢慢转入降调,似有极目远眺、不舍逝去之恋;“浪淘尽”语速稍快,“尽”字重读,似有无力挽狂澜之势,“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千古”“风流”二词渐渐加重语气,“风流”拖长,应充满对英雄的歌颂、缅怀之情。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中的“人道是”告诉我们此赤壁非彼赤壁,地点的不确定,甚至错误,是否影响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成就?

明确:清代朱日浚曾经说过“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苏轼只不过是借题发挥,“以茶当酒”,借景凭吊古代英雄人物及其功绩,来抒写自己的情感。因此,以上因素丝毫没有影响到作品的艺术成就,并且成就了苏轼以及这篇旷世之作。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中,哪些词最具表现力?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出怎样的意境?对下文周瑜形象的刻画有何作用?该如何朗读?

明确:①动词“穿”“拍”“卷”与形容词“乱”“惊”“千堆”等最具表现力。我们面前似乎出现了似千军万马在奔腾、百万雄师在咆哮的壮阔江面,耸入高空的悬崖峭壁挡住了长江的行程,一层又一层的滔天大浪被激起,它们气势磅礴地冲击着两岸的礁石,又被一层层地击碎成千堆万堆的雪沫,寒气扑面而来,轰鸣声震耳欲聋,大地瑟瑟颤抖„„

②这里作者只用13个字,便从形、声、色几方面生动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雄奇险峻、惊心动魄的画面,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而这恰恰就是英雄当年活动的典型环境,作者也是用这些夸张了的景物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英雄气概。

③这三句动词重读,语速急促,充满气势,语调慷慨激昂,很好地渲染出了那种雄浑、壮阔的意境。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在全词中起何作用?如何朗读? 【明确】①本句对景抒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江山如画”是对前面所写景物的总括,将这些具体景物收拢起来,成为一幅雄浑壮美的图画;“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写景转为写人,引出对周瑜的具体刻画。

②本句紧承前句急促紧凑的语速之后,渐渐转入舒缓,充满豪迈之情。

5、归纳总结上片景物描写的特点及其作用。

特点:上阕作者的视野开阔,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把眼前的大好河山描绘得宏伟壮阔、气势磅礴。

作用:①这就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

②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这也体现了 作者作为豪放派代表的词风。

6、活动在大江奇景里的英雄人物是谁呢?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

明确:先从生活细事上烘托周瑜的年轻得意,以美人衬英雄,突出他年少风流、奋发有为;“雄姿英发”是刻画周瑜形象的关键句,突出其英姿勃发的气质;“羽扇纶巾”描绘他的服饰装扮,现其儒雅娴静之风度;“谈笑间”写其神态,突出他大敌当前的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从容潇洒;“樯橹灰飞烟灭”与前面的“谈笑间”又构成了时间短而战绩丰的鲜明对比,突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丰功伟绩。

7、三国时代的人物很多,有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 策的诸葛亮,作者为什么单单要选择周瑜?作者借对周瑜的描述究竟要 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作者没有写曹操是因为曹操在这次战争中最终以失败告终;没写孙权,是因为孙权不是赤壁之战的主要谋划者;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雄壮的景物描写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而周瑜三十四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的胜利,成为一时之英雄。而作者通过周瑜这一形象,可以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到自己年将半百,却身遭贬谪,功业无成,壮志未酬,怎能不在感慨万千中生发仰慕之情?这正是作者一生追求理想的豪迈心情和迫切建功立业思想的表现。诗人赞颂周瑜非凡的胆略,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8、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

明确:“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里有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味道,也有追求理想、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这里寄寓着作者入世、出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苏轼在《前赤壁赋》里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也许苏轼在想:人生真的犹如一场空梦,辉煌像周瑜那样是一生,郁闷像我苏轼一样也是一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在圆缺循环的月亮面前,一切的失意潦倒,迫害挫折,郁闷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态度,这也就是苏轼的诗意人生。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情,这难道算是消极吗?这其实告诉我们一个朴实的生活道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当你遇到人生苦难时,抱怨无济于事,伤感徒增烦恼,所以要学会自我解脱和心灵释放,想想人生也就犹如一场梦,“古今将相今何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天大的困难放到短暂而宝贵的人生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又何必苦苦去计较什么呢?这就是人生的豁达境界。苏轼年轻时也是意气风发,拼搏进取,有“澄清天下之志”,而“乌台诗案”让他站到了死亡的边沿线上,也许鬼神在向他敲门的时候,苏轼才能真正的体会和领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如果说这就是“消极”,那么,我想说,人生需要这样的消极,建立自己的弹性人生,或许正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另一种表现。

9、归纳总结:

本词将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气势奔放,一泻千里,语言洗练,形象生动。抒发了作者对古代英雄业绩的向往和自己不能建功立业施展抱负的感慨,但感慨难掩其雄心。

五、作业:

1、背诵诗词。

2、比较阅读《赤壁赋》,看看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什么异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研习《定**》

一、背景导入:

1082年的某一天,因生活贫困的东坡先生,去看友人向官府替他要来的几十亩荒地打算自己耕种,在路上遇雨,因为没有雨具,同行皆狼狈,唯他在雨中从容不迫地行走。本是一场常见的雨,在常人看来已是习以为常,而深谙宇宙、人生之道的苏轼,却怦然心动,灵感来袭,轻轻一吟,便成了千古绝唱。

二、朗读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感知文本的意思,不明之处,举手提问,教师正音,并巡回答疑。

三、分析诗词,感受全词的意境。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加点的词语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精神?

明确:这几句话描写了一个穿着草鞋,拄着竹杖,迎着疾风骤雨,缓缓而行,时而吟唱时而又长啸的潇洒旷达的抒情主体形象,“莫听”“何妨”“谁怕”是关键词,写出了词人在“同行皆狼狈”,其“独不觉”,欣然前行的独立人格精神。

2、“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怎样的品质?

明确:自己平生任由各种各样的风吹雨打都是无所畏惧的,表现了词人无惧苦难,勇敢前行的意志品质。

3、下片到“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明确:A、阳光总在风雨后。B、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C、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E、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 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 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说 说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这句话的表层含义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其深层含义是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这是一语双关的手法,以曲笔直抒胸臆,从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

四、比较探讨:

1、两首词在写作手法和情感抒发上有何异同?

《念奴娇》艺术手法:全词写景、怀古、抒怀,三者完美结合,浑然一体。以景衬人,以他人衬自己,是词中的两层衬托,词的主旨也在衬托中得以强调。基调:昂扬、感奋、豪迈、苍凉

情感:仰慕英雄、功业未就、壮志难酬的感慨 《定**》艺术手法:记事抒怀、双关 基调:豪放、洒脱、轻快,情感: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

五、小结:

总之,苏轼的一生是充满戏剧性的一生,生活上不得意,政治上不断地遭受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正是因为有这么一颗鲜活灵动的心,才使他无论面对任何艰难险阻,都能拥有一个豁达开朗的心态。而这种豁达开朗的心态和坦然面对困境的乐观精神正是苏轼留给我们的最为可贵的精神财富。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会默写两首词,进一步体味词中意蕴。

2、读了苏轼的作品你有何感想?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你又该怎么做?请以《笑看人生》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3、阅读苏轼的其他作品。

第三篇:《苏轼词二首》教案

《苏轼词二首》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目标:

1、了解两首词写作的背景,进一步了解苏轼生平与思想。2,合作学习,用文学视角解读词中景物描写与诗人情感的关系。3,了解古代文人的内心归宿,感受淡定的人生态度。重难点:

1、重点在于体会词中所表现出的苏轼的人生态度。

2、难点在于以定**为例了解文人在人生低谷时的心灵指向与文化成因。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没有人敢否认,苏轼是一个天才,是文学史上的一代天骄。他的文学成就甚至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度。但命运对这位旷世天才太不公平了。仕途不顺,几度贬谪,颠沛流离,坎坷多难。所以,提起苏轼,我们除了崇拜与仰慕,心里总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沉重。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苏轼本人的不幸恰恰是文学的幸事。如果没有这些坎坷与灾难,我们就读不到如此多的传世佳作。

二、知人论世。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写作背景:

《念奴骄》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

乌台诗案、乌台诗案对东坡创作的影响。(见课件)

三、诵读涵咏。

学生诵读课文,注意诵读节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纠正字音:故垒(lěi)羽扇纶巾(guān)樯橹(qiáng lǔ)早生华发(huā fà)雄姿英发(fā)还酹江月(huán lâi)教师范读。

四、鉴赏品读。提问:

词的题目为“赤壁怀古”,大家找一找,词中都写了赤壁的哪些景观? 明确:大江、故垒、乱石、惊涛

提问:“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大家读后有什么感觉?你觉得它好在何处? 明确:开篇就劈头一句“大江东去”,若万丈高楼忽起平地,先声夺人。写江而直接用一个“大”字来修饰,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

我们知道,苏轼是豪放词派的鼻祖,其开创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提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改词靡靡之风,开豪放之气的第一句,就是这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有如此磅礴的气势,开篇就震撼人心的诗句很少有人能够写得出来,但也不是没有,大家能不能想一句出来? 明确: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提问:《三国演义》开篇这首《临江仙》大家看看,跟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不是很相似?那么我们就用《三国演义》的这两句来代替、改写苏轼这两句,看看行不行。把“风流人物”换成“英雄人物”,大家觉得可以不可以?为什么可以?道理是什么?(学生讨论)指导:同意“风流人物”和“英雄人物”是一样的意思。都是杰出的、有成就的人物。不同意,觉得,如果“风流人物”就等同于“英雄人物”,那么,苏轼为什么不干脆写作“英雄人物”呢?音律上完全一样,可见苏轼不用“英雄人物”而用“风流人物”不是出于音律的考虑,而是另有原因。

原因迟早会出来的,我们不必急着回答,学完整首词后自然就会明白了。

提问:“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一句写得最好,那么这一句究竟好在何处?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它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壮观画面: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雪浪千迭。用寥寥数语就把读者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这一句中几个动词和形容词都用得极妙:“乱”写群峰壁立,山崖陡峭;“穿空”形容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惊”字拟人,写巨浪声势;“拍”写江涛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 “卷”写雪浪汹涌,形象真切;“千堆雪”运用借喻描绘浪花千层,绘形绘色,蔚为壮观。整句才十三字,便描绘了一幅极为壮观的画面: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提问:从题目“赤壁怀古”可知,作者游赤壁的目的并非看景,而是怀古。那么面对如此磅礴壮美的赤壁景观,作者生发了哪些怀古情思? 明确:看着如此壮美的景象,词人的视听受到强烈的震撼,仿佛回到三国那个战乱纷每的年代。三国时代的英雄纷纷在脑中涌现: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所以,他情不自禁地感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2 锦绣山河,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出色的英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是作者从大自然雄伟画卷中自然得出的结论,也是发自内心的感慨。

提问:作者如此深沉的感慨后面,隐含着怎样的一种情感?他又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明确:隐含着一种失落和伤感。他是通过集中笔墨塑造周瑜,借周瑜的形象反衬自己,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失落和壮怀难酬的伤感。

提问:作者是借周瑜来反衬自己,那作者笔下的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 明确:风流倜傥,英姿勃发。儒雅、潇洒,年轻有为。“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问,樯橹灰飞烟灭”这一句可看出来。“羽扇纶巾”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装束儒雅,风度翩翩,反映出了他对这次战争成竹在胸,稳操胜券。“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集中概括了这次战争的胜利过程。词中只用“灰飞烟灭”四字,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试看,在滚滚奔流的大江之上,卓异不凡的年轻将军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水军,抗御横江而来,不可一世的强敌,使对方的万艘战船顿时化为灰烬,这是何等的气势!如此儒将,难怪让苏轼倾慕不已。

提问:作者在塑造周瑜时为什么插进“小乔初嫁了”一语? 明确:小乔刚刚嫁给周瑜,是想突出强调周瑜的年轻。提问:当时周瑜多少岁了? 明确:24岁。

提问:小乔刚刚嫁给周瑜时他确实只有24岁,但小乔嫁给周瑜是建安三年,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那时他已经结婚十年了,都34岁了,小乔也不小了,快成老乔了。大家想想,是不是苏轼搞错了,不知道小乔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

明确:都不是。应该是苏轼明知其错而故意为之,以此突出周瑜的年轻。提问:词中着意表现周瑜年轻的地方不止一处,大家能不能找出来? 明确:“羽扇纶巾”可见出周瑜的年轻。年轻才有这种雅兴搞这种装扮。“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作者特意用“周郎赤壁”而不用“周瑜赤壁”就是突出他的年轻。“周郎”给人一种年轻的感觉,而用“周瑜”就没有这个效果。“郎”字,显得特别年轻潇洒。

提问: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极力突出周瑜的年轻? 明确:以此反衬自己一把年纪还功业无成。后面说“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回想起当年周瑜的丰功伟绩,对比自己,四十好几,早已过了周瑜当时立功的年龄,自发都一大把了,还一事无成,所以特别伤感。

作者插进“小乔初嫁了”一语不单单是为了突出周瑜的年轻,还另有目的。苏轼偏偏用“风流人物”,而不用“英雄人物”。现在把两个问题联系起来,我想大家应该明白 “英雄人物”一般只让人们想到了英勇顽强、刚毅果决、坚韧不拔那样一种豪气,一种气概。就如同词中四字写的:“雄姿英发”。但“风流人物”不但要有英雄气概,还要有儿女情长,只会冲冲杀杀的,不能算作“风流人物”,不但要有武胆,还得要有柔肠。所以插进“小乔初嫁了”一语,就是为了表现周瑜“风流”的一面。“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也是为了表现周瑜卓异不凡的智慧与聪明,谈笑自若的胆略与气度。这才是风流人物。

苏轼心目中所仰慕的,就是像周瑜那样的刚柔相济、文武双全、风度翩翩、气度不凡的“风流人物”!提问:三国时代的英雄非常多,比如:孙权、刘备、曹操、诸葛亮。为什么作者偏偏只塑造周瑜一个人呢? 明确:因为周瑜是赤壁之战的主将,作者又是在赤壁怀古,选他当然最合适不过了。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小了;曹操在小说中被塑造成反角,形象不好。都不适合表现作者心目中的“风流人物”。孙权虽也是英雄,同时还是周瑜的上司,但赤壁之战的主将是周瑜,所以用周瑜更合适。周瑜能够少年得志,成就功名是因为能遇到孙权这个明主。苏轼借这个人物婉转地表达了自己不遇明主、怀才不遇的失望和不满。他认为,如果像周瑜一样遇到明主,自己也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来。

提问:为什么不选诸葛亮呢?他也是赤壁之战的关键人物啊,而且当时他比周瑜还年轻呢。

明确:作者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况且诸葛亮没有英雄美人的故事,不能体现“风流”一面。诸葛亮有“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雄壮的景物描写的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要用来反衬作者的怀才不遇就没多大力量了。

提问:作者塑造周瑜,就是为了反衬自己,表达深沉情感,那么作者在词中何处透漏了自己的情感?他的情感又是怎样的? 明确:“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句,表达了时光消逝、年华已老而怀才不遇、功业无成的怅惘伤感。

提问:“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又该怎么理解?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我认为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人生如梦,自己的一生算得了什么呢,在这千古风流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看到这千古不变的江月,不禁感慨月之永恒、生之短暂,然后他就把自己杯中的酒敬给这亘古不变的江月。

提问:那么你觉得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 明确:虽然诗人充满了怅惘和伤感,但他并未想到隐退或表现出及时行乐的情绪。诗人只是以“人生如梦”自慰,并不甘于消极。他遥想公瑾当年,感叹壮志难酬,正表现了他不忘世情的用世精神。词的最后,他还是迅速地从这种惆怅失意中走出来,表达了自己特有的旷达洒脱。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只有大自然才是他寄托自己感情的最好最终的归宿。苏东坡一生虽然是坎坷的,但是他始终笑对人生。

五、总结。

整首词作皆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这么一种心情,这就是这首词的主旨所在。这首词通过缅怀英雄表达了他追求功业的壮心,当追求功业一旦不得成功的时候,他把自己的豪情寄情于大自然,这么一种巧妙的、缜密的构思,做得非常漂亮。这是第一点。同时大家也知道,在苏东坡之前的词人都是以写艳词为主的,而苏东坡能一反前人创作的委靡之气,在词的创作中渗透进这种豪放的风格。这一点表现出他相当大胆的创新意识。要知道在他之前像周瑜这样的英雄进入词里面是微乎其微的,可以说是没有的。所以我们从某个意义上说真应该感谢他的黄州被贬,没有黄州被贬,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的,一道天光就不可能射向天际。所以正是黄州被贬导致了这样一首旷世杰作的产生。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课后作业。

1、背诵本词。

第二课时

一、诵读感知。

(学生诵读,教师纠音。)

这首词和我们前面学的几首有一个明显不同的地方,读过两遍后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它最短,字数最少。正文前面还有一个小序。

提问:作者写小序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小序对我们解读这首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序言的最后一句的“故作此”可知,作者写小序的目的是解释为什么要写这首词。“沙湖道中遇雨”,告诉我们这首词是作者去沙湖看田归途遇雨后所作。而作者去沙湖看田是因为想在沙湖终老。从他想在此买田终老的行为可以看出,现状已经如此,洗冤复职不是自己想了、争取了就能实现的,自己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再去改变这个现状。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再怨天尤人、悲观消沉,而是“既来之,则安之”,安家置业,筹划生活,这恰恰反映了他积极乐观、旷达洒脱的一面。无论遇到怎样的风雨,无论遭受怎样的打击,无论被贬到哪里,苏轼都能随遇而安,随乡入俗,落地生根。这样的例子在苏轼长期的贬谪生涯中出现过多次,如他被贬到更为偏远的惠州时。

多媒体课件展示:

绍圣元年十月,苏轼被朝廷以“讥斥先朝”罪名贬谪惠州,在惠州居住了两年又七个月。苏轼在惠州时,钟情惠州山水,游览了罗浮山、白水山、汤泉及西湖中诸多胜景,写下很多诗文,赞叹惠州山水之美,抒发忧国忧民的胸怀,同时也鞭笞了当权者。与惠州人交朋结友,上至地方官,下至文人百姓,甚至黄婆这样的卖酒人家,都是他的朋友。东坡不仅与他们密切交往,而且还屡以诗文赞誉他们的友情。苏轼更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名句,表达了在此安居终老的愿望。

贬居惠州期间,听闻元祜党人永不叙复,“已绝北归之望”,遂决计“买田筑室,作惠州人矣”。在白鹤峰买数亩地建屋二十间,栽植果木,凿井取水。令其子迈挈诸子孙至惠居住,以遂“长作岭南人”的夙愿。可是好景不长,居住40天后,又遭贬海南。此后其子孙诸人一直居住到东坡内迁才离去。

那么,除此之外,小序还向我们传达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明确:小序也告诉我们这是一首因途中遇雨这件小事引发出一些感慨而写下的词。“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是说雨来时,携带雨具的人先走了,而没带雨具的同行都很狼狈.只有“我”一点不觉慌乱,从容不迫,悠然自在。“故作此”是说作者因此写下这首词。从这些文字可以推断,正文的内容写的是作者在雨来时怎样“独不觉”和为什么能做到“独不觉”的。就是说,正文是描写自己在雨中怎样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

提问: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苏轼在雨中是怎样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他为什么能达到这种境界?先来看一下,苏轼说自己“独不觉”,那么雨来时,他的反应究竟是怎样的? 明确:“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他劝别人别去听雨水穿林打叶的声音,不妨吟咏长啸,慢慢前行。

提问:从这几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苏轼? 明确:可以看到一个雅致潇洒的苏轼,他有一种骨子里流露出来的潇洒。途中忽遇风雨,又没带雨具,一般的人在这样的境遇下都会很狼狈,会慌慌张张地去寻找一个避雨场所。从小序“同行皆狼狈”看,事实也正是如此。但苏轼却一点不慌张,从容不迫,悠然 如故。还劝同行之人“莫听穿林打叶声”,“穿林打叶声”是指风雨穿过树林打在叶子上发出的沙沙声,一般来说,有风雨,自然会有“穿林打叶声”,但苏轼不这样认为。“莫听”是劝人不要去听,也是告诫自己别去听。只要不听则心不乱,心不乱则不狼狈,自可以“吟啸且徐行”。它已不仅仅是一次风雨中的举动,而是一种人生哲学的自然表现了。耳边的各种嘈杂声音,尤其是能使人狼狈不堪的风雨声,最好“莫听”,只要心静,自有安宁天地。什么都听,什么都担心,一点风吹革动也乱心。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本是客观存在,但一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故只“莫听”二字便见出性情,便见出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

提问:那么,你们又是怎样看待苏轼在雨中“吟啸且徐行”的? 明确:“吟啸”是吟诗长啸;“徐行”是慢慢地走。突如其来的雨非但没有令苏轼慌张狼狈,反而激起他吟诗高歌的雅兴。从容不迫,悠然自在,在风雨中独自漫步吟诗长啸,这是多么地与众不同,多么地潇洒,多么地浪漫,我最喜欢这样的苏轼了。

提问:风雨中苏轼不仅从容不迫,还表现出无尽的浪漫和潇洒。为什么苏轼能达到这种境界? 明确:“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说自己不怕,再大的风雨,都是拄着竹杖、穿着芒鞋、披着蓑衣走过来的,“任平生”三字更可以看出,苏轼的一生都是这么过来的,早已饱经风雨。这里风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生活中的风雨、政治上的风雨。“竹杖芒鞋”既是指这一次雨中的装扮,也隐喻走过一生风风雨雨时艰苦的条件。尤其是“一蓑烟雨”中的蓑衣,不是写跟前实景,作者当时根本没披蓑衣。前面已经提到“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了,哪还有蓑衣可披?所以它只能喻指走过平生烟雨时的艰苦的条件。

提问:若是指这次雨中的装扮,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性格?若是隐喻走过一生风雨时艰难的条件,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人生经历?就这样走过自然界的风雨、生活中的风雨、政治上的风雨,又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人生境界? 明确:可以看出他一贯喜好自然、无拘无束的性格。不喜欢穿官服、摆架子,喜欢简单、闲适的生活。说明苏轼在走过人生的风霜雨雪时,经历过很多的磨难,没有任何可以借助的外力,条件简陋、处境艰难、生活困顿,都是凭借自己的单薄之力,依靠最简陋的条件,拄竹杖、穿芒鞋、披蓑衣,坚强地走过来了。从中可以看出苏轼意志坚强、能吃苦耐劳的一面。仅“竹杖芒鞋”“一蓑”便可“烟雨任平生”,走过自然界、生活中、政治上的风风雨雨。

提问: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人生境界? 明确:一种得道的境界:从容淡定,悠然宁静。有一种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的平和。我觉得这一句含意丰富,思想深广,只有反复咀嚼品味,才能解读透彻,才能深刻理解苏轼的思想感情。苏轼一生遭遇坎坷,屡受打击,长期被贬,在生活中和政治上经受的风雨太多了。苦难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使他对各种各样的打击和挫折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所以他不惊慌,不害怕,不退缩,从容不迫,泰然处之。这一句非常形象地描画出了苏轼的气度、胸襟以及对人生的态度。体现了全词的中心思想,是全词的点睛之笔。

下阕又写了什么内容。(学生默读下阕,思考)6 下阕写了风雨过后作者的举止、神态和心态。风雨停了,天气出现了变化,开始还寒风袭人,但很快雨就停了,夕阳也露出脸来了。

提问:作者是怎么感觉到寒风袭人的? 明确:从“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可以知道,春风吹醒了他的酒性,让他觉得有点寒冷。由此可以看出苏轼出行之前还喝了酒,是带着醉意出行的。

提问:出行是“竹杖芒鞋”,出行前还要喝酒,这“吹酒醒”的描写对我们解读苏轼其人有无帮助? 明确:一方面可以看出苏轼生活的随意、闲适,即便要出行,也不忘喝点小酒,随兴而饮,尽兴而醉,虽然被贬,仍有情趣。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苏轼在被贬后处境艰难,心情苦闷,经常借酒浇愁。但不管怎么样,这个细节都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形象更加丰满的作者。

提问:刚才我们已经知道,那时候天气出现了变化,雨住太阳出。那么,天气变化后作者的举止、神态和心态有没有变化? 明确:神态依旧坦然自若,从容悠然。

提问:但他有一个动作很有意思。“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看到风停雨住,斜阳相照,他特地“回首”看了一下刚才下雨的地方。对这一“回首”,你是怎么理解的? 明确:这一“回首”意味深长。天气的突然放晴,引起了作者“回首向来萧瑟处”的兴趣,看看原来下雨的地方,现在是否有了新的变化。其隐含之意是:风雨过后,雨洗刷过的地方,或许有了新的变化,但我还是我,虽然全身湿透,酒醒微冷,可从容依旧,潇洒如故,再大的风雨也不能改变我。这是一个以胜利者的姿态回首的动作。“回首向来萧瑟处”,心下肯定是这样想的:就你这点风雨,能把我怎么样?我还好好的,你来得越突然、越猛烈,我越潇洒、越快乐。一个“回首”,更凸现出苏轼骨子里的潇洒。如果联系前一句“山头斜照却相迎”就更可以理解了。刚才作者还在风雨中行进,现在迎着他的却是山头的斜阳了。这一句极写自然界天气变化之快,但它又不仅仅指自然界的天气,也指政治上的天气、人生中的天气。政治舞台上的晴雨表同样变化多端,政局就像自然界的天气一样,变幻莫测;人生也一样,盈亏无律,起伏不定。但苏轼已饱经风雨,备受磨砺,见怪不怪,再大的风雨也对他无可奈何了。所以他的“回首向来萧瑟处”,既是回首刚才下雨的地方,也是回首人生,回首被贬的经历,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告白:风雨奈我何!提问:从淋雨到天晴苏轼的心态是否发生了变化? 明确:应该说没有。从结尾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可知,他的心态一样的坦然、平和,没有多大的变化。

提问:为什么这一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态没有变化?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明确:风雨袭来时不慌乱、不狼狈;雨过天晴,虽然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回首向来萧瑟处”,但也不欣欣然、不得意忘形,马上便“归去”,内心都一样的平和、自然、宁静。因为对苏轼来说,“也无风雨也无晴”,无论什么天气,晴天也好,雨天也罢,都是一样的,都无所谓。表明了一种超然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三、总结。

全词,作者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途中遇雨,借题发挥,表达了自己在种种打击和挫折面前不慌乱、不退缩、不丧气,坦然处之的旷达心境;展现了不因物喜、不以 己悲,宠辱不惊的高超人生境界。这是一种人生哲学,对我们如何走过人生风雨,开创灿烂明天很有启迪意义。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定**》

第三课时

预习要求:

课前需背诵该词,并对本词写作背景做一个了解。同时,按自己的阅读体会,在读过学过的诗词中积累一些类似题材和风格的作品。

一、导入新课。

古典诗词大家已经接触了许多,往往说到古诗,古文。我们就经常说到一个词——贬谪,大家想一想,我们读过学过见过的诗中有那些与这个字有关呢?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问,为何诗人在倒霉的时候往往能写出经典的诗篇? 那么,我们就从苏轼的这首定**中寻找答案吧。

二、诵读体会。

1、学生背诵《定**》。

2、提问:大家从我们前面两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这是苏东坡贬到黄州后的作品,大凡做一件事,写一首诗,作者都会有一个心理动机,大家能不能结合这首词的文本与上节课的讲解,用两个字说明苏轼创作时的心态?

明确:淡定

三、解读心理。

设问:被贬谪绝对不是一件令人高兴难过的事情,大家在自己的十六年人生经历中一定也有许多的不高兴,那么,在失望、无奈之中大家会选择什么样的行为呢?

提问:苏轼会怎么排遣这种失意呢?又将这种郁闷向谁倾诉呢?

提问:为什么苏东坡不和大家一样选择运动、大喊或是唱歌来排遣抑郁?

提问:大家在不开心时,会找人倾诉,而这个人一定是大家所信任的、依赖的。而苏轼在深处人生低谷的时候,他把自己的心灵向文字敞开,向自然田园敞开。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总结:作为文人的苏轼,在经历了起起落落的宦海生活后,看透人生,作为文人,他重视内心的精神寄托,而这种内心的精神便根源于他对道教与佛教的认同。于是在他看来,一切的生活场景都成为一个生命过程,一切都是很自然的发生,不必探究其意义。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寄托,苏轼走出了抑郁,淡化了生命的悲剧意识。只要生命个体走向内心,何必考虑尘世琐碎之事,因为心中已经有了一切。

四、平面拓展。

在归纳了苏轼的“淡定”态度的内心原因之后,可以让学生在谈一谈他们所熟悉的古代文人的人生态度或自觉选择。

由此,教师通过归纳,可以总结出:不论文人们的人生经历如何,有什么样的处世思想,重视内心的精神寄托与自觉的付诸文字是共同的。这也就是千年以来,我国文人一以贯之的心理因素。

五、总结。

人的一生,不论他处于什么朝代,都难免会遭受风雨、不幸和打击。正所谓“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可以说,只要生活,就有可能遭受“风雨”,就有可能遭遇不幸。怎样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怎样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幸?当我们无法排解时,就让我们诉诸内心、诉诸文字。白居易说过“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庄子也说过“顺适自然,则无物不可观,无物不可乐。”苏轼的洒脱正是他寄托于内心,从中寻找到平衡点,这也正是我国传统文化在他身上的体现。懂得了这一点,我们便了解了与生活和谐相处的真谛。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词。

2、周记一篇,我所了解的中国文人。

教后记:

诗词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品味意蕴和情感,进而了解文学作品的表现技巧。课堂思维密度大,在充分读品的基础上开展学习活动,效果很好。

第四篇:14.苏轼词二首 教案教学设计

苏轼词二首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阔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2.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3.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教学重点:

1.词所抒发的感情及抒情特点。

2.与词人的身世联系起来体会诗歌的表情达意。教学难点: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阔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2.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教学过程:

第一教学板块――了解作者,知晓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 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一零八零)因“乌台诗 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 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沿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病死常州,葬于河南郏 县,追谥文忠公。在任地方长官期间,他关心民众疾苦,做了许多利民的好事,深受民众拥戴。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为著名书法家,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为著名画家,工枯木竹石。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此词写于元丰六年(1083),写得豪放而飘逸,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之一。第二教学板块――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1.朗读、背诵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感知文本的意思,不明之处,举手提问,教师正音,并巡回答疑。2.强调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快哉亭,在黄州。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题一作《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张偓佺,即张梦得。

⑵湿青红,青红指油漆之色,湿字承上“新作”,形容油漆新涂,色泽鲜明。⑶欧阳修《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按:“山色”句本王维《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⑷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江水广阔,明净如镜,倒映出两岸碧绿的山峰。⑸一叶白头翁:一叶,指小舟。白头翁,指舟上船夫。郑谷《淮上渔者》“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⑹未解庄生天籁:《庄子齐物论》:“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庄子谓天籁”乃发于自然的声响,此借指风。⑺刚道:硬说,偏说。

⑻一点浩然气:《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浩然气”,指最高的正气和人格节操。⑼千里快哉风:《风赋》:“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 第三教学板块――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朗诵全词,讨论、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处。①“窗户湿青红”

②“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③“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提示:①青红指油漆之色,“湿”字承上“新作”,极言油漆之新,色泽鲜明。②“没”形象地写出孤鸿在“江南烟雨”中渐飞渐远,若隐若现的景象,表现了一种遥远迷蒙,开阔旷达的意境。③“掀舞”表现了“白头翁”驾着一叶扁舟在“忽然浪起”,波浪翻滚的江面上随波出没,无畏无惧的形象,隐有自喻之意,又顺理成章地引出下面关于“风”的议论,显现了词人坦荡的胸襟。2.学生各自解读,交流心得。

第四教学板块――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1.“山色有无中”语出何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苏轼词中此语借自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欧词全文是:“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山色有无中”又是王维《汉江临泛》中的原句,全诗是:“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山色有无中”表现的是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的情态。2.“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用了什么的典故,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提示:“浩然气”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快哉风”语出宋玉《风赋》,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只要胸有“浩然之气”,就能享此“快哉风”,并无“大王”、“庶人”各享“雄风”、“雌风”之别。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2.把下面的句子扩展成一段不少于200字的写景文字,要求能表现此人的豁达胸怀。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3.谈谈你对“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理解。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教学过程:

第一教学板块――了解作者,知晓背景。

《定**》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作于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时。据《东坡志林》卷一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这首词及小序虽然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但实际上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是使苏轼得了一场病的。但苏轼不提病事,而直写胸襟。

第二教学板块――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感知文本的意思,不明之处,举手提问,教师正音,并巡回答疑。2.强调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芒鞋:草鞋。

⑵吟啸:吟唱长啸,表现泰然自若的情态。⑶料峭:形容微寒。3.背诵课文。

第三教学板块――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讨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加点的词语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精神?

提示:这几句话描写了一个穿着草鞋,拄着竹杖,迎着疾风骤雨,缓缓而行,时而吟唱时而又长啸的潇洒旷达的抒情主体形象,“莫听”、“何妨”、“谁怕”是关键词,写出了词人在“同行皆狼狈”,其“独不觉”,欣然前行的独立人格精神。2.思考:“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怎样的品质?

提示:自己平生任由各种各样的风吹雨打都是无所畏惧的,表现了词人无惧苦难,勇敢前行的意志品质。

第四教学板块――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讨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提示:这句话的表层含义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其深层含义是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这是一语双关的手法,以曲笔直抒胸臆,从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定**》。2.完成课后练习第二、四题。

第五篇:《苏轼词二首》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领略苏轼豪放雄健的词风,了解怀古词的特点。2.把握诗歌结构,理解诗歌含义,并熟练朗读背诵。3.欣赏苏词的语言特点,感受婉约与豪放的不同魅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文学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2.难点:体会作者含蓄深刻的情感。【教学过程】

《念奴娇·赤壁怀古》 导入

词到苏轼,是一大转变。他以洒脱旷达之气入词,词体由形式的解放进而为内容的革新,形成了豪放词派。《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期间所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豪放词风格

豪放派对婉约派而言。词原来是从民间小调发展来的,多以艳情为题材,语言清丽,音律严谨,表现婉曲含蓄,就用“婉约”两字来形容它的风格。后来慢慢有了变化,到苏轼笔下,词的题材被大大拓宽了,所谓“以诗入词”,形式上也不再严格遵守腔调韵律,词境更壮阔了,确立了豪放派的风格。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在文坛上号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又是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苏轼的词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苏轼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他政治上长期失意,一生经历坎坷不平,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不时发出健旺爽朗的笑声;另一方面作者在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逃避现实追求解脱的老庄思想,用来寄托自己对政治现实不满的心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这时作者47岁,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带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文中难懂字、词的读音、释义,并背诵课文 课文研讨

1.一、二、三句历来被人们称道,有谁说说它的好处在哪里?

明确: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境界开阔,气象恢宏,笼罩全词。大江东去,淘空一切,唤起我们所有的向往。“浪”怎能冲洗千古风流人物呢?显然是作者的感情在起作用,使无数杰出人物在诗人的视野里都如滚滚长江水一去不复返。由江水的流逝想到岁月的无情,引发历史想象,非常自然。我们知道,孔夫子早就有“逝者如斯夫”的嗟叹。这三句写景和抒情议论结合得天衣无缝。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并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

2.四、五句点明什么,写赤壁为何要假借他人之口? 明确:第四句引出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这一句进一步提出“三国周郎赤壁”作为一篇主脑,文章由此生发开去。“人道是”三字用得极巧,点明此处赤壁并不一定是赤壁之战的所在地(看课文注释①)诗人只是借此抒发感情,并不想做考据家。

3.六、七、八句写了怎样的赤壁之景?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二、三句总写长江,引起人的怀古思绪,这几句具体写赤壁之景。先写江岸石壁,“乱”写出险怪,“穿”写出高峭。再写江面波涛,“惊”写汹涌,“拍”描绘出水石相搏的情状。“卷”句写出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异景,声音、色彩、姿态,无不逼真。这几句,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惊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并暗写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们的雄姿,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奋发。

4.九、十句在全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士。这长江、这赤壁,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幽情?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5.学生齐读上片,体会景中之情,总结内容。

明确:描写赤壁景象,引起对古代英雄的缅怀,充溢着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6.上片重写景,下片“遥想”一词接应上文,心往神驰,八百七十四年前的周瑜就在作者描写的赤壁雄奇壮丽景色中出现了。阅读下片前六句,讨论苏轼刻画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描写了周瑜雄姿英发风流俊雅的英雄形象。“小乔初嫁”美人衬英雄,写尽俊伟风姿。据史书记载,建安三年(198)乔玄把自己美丽的次女嫁给周瑜,不久吴主孙权又拜周瑜为大都督,这时周瑜才二十四岁。“羽扇纶巾”,描写周瑜儒将装束,手握羽扇,头戴纶巾,从容闲雅,一派儒将风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以曹操水军的惨败衬托周瑜指挥若定蔑视强敌的气慨。小乔初嫁距赤壁之战(建安十三年,瑜三十四岁)十年,放在一起写,是为了突出地表现周瑜少年得志建立功业的形象。

7.讨论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周瑜年青有为英气不凡。

明确: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苏轼这年四十七岁,不但没有建树,反而待罪黄州。怀古思今,感慨万千。下面几句就是写自己失意的感伤之情。8.后五句是怎样写人生感概的? 明确:“故国神游”,承接上文,道出了对英雄时代、英雄人物的疾情向往。这种向往在两鬓班白年近半百功业无成的现实面前变得可笑。“多情应笑我”是倒装句,须解作:应笑我多情。这里用自潮方式写自己的感伤,感情大落,最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以呼应首三句。英雄人物,丰功伟绩,全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也是心境旷达,潇洒酒酬月。9.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 明确:“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味道。苏轼在《前赤壁赋》里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也许苏轼在想:人生真的犹如一场空梦,辉煌像周瑜那样是一生,郁闷像我苏轼一样也是一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在圆缺循环的月亮面前,一切的失意潦倒,迫害挫折,郁闷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态度,这也就是苏轼的诗意人生。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情,这难道算是消极吗?这其实告诉我们一个朴实的生活道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当你遇到人生苦难时,抱怨无济于事,伤感徒增烦恼,所以要学会自我解脱和心灵释放,想想人生也就犹如一场梦,“古今将相今何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天大的困难放到短暂而宝贵的人生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又何必苦苦去计较什么呢?这就是人生的豁达境界。苏轼年轻时也是意气风发,拼搏进取,有“澄清天下之志”,而“乌台诗案”让他站到了死亡的边沿线上,也许鬼神在向他敲门的时候,苏轼才能真正的体会和领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如果说这就是“消极”,那么,我想说,人生需要这样的消极,建立自己的弹性人生,或许正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另一种表现。整体感知

1.这是一首豪放词,那么它的豪放到底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明确:(1)景物描写的豪放:你看那“大江东去”,你看那“乱石穿空”,那夸张、比喻手法的运用,那纵横驰骋、游忍有余的描写,给我们呈现现出了一派广阔的景致,显示出了宏大的气魄。(2)周瑜形象的豪放:这个作者极尽赞美的对象,作者选取了美满婚姻、儒雅风度、卓越的指挥才能三个方面,三个特写,便把一个叱咤风云的儒将风采写得形象生动。这个少年得志,在赤壁之战中建树显赫奇功的英雄,正寄托着作者的人生理想。(3)感时伤今的豪放:生不逢时,空有一腔抱负,但对得起天地良心。不过“风流人物”也是要被历史长河淘尽的,不如在江月、江风中举杯逍遥吧,词人在失落中找到了解脱。

2.如何理解苏轼在这首词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明确:这首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的影响,他一方面仰慕经屈原往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和尚亲密往来,替通禅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发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是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总之,这首词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3.品读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

明确:(1)烘托:烘托是“以乙托甲”,使甲的性质更加突出,乙起陪衬作用。词中“千古风流人物”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周瑜在作者心目中的主要地位。(2)映衬:映衬是烘托的特殊形式,一方面“以乙托甲”,一方面“以甲托乙”,有互相彰显的作用。词中有两种映衬:①实景与虚景映衬。作者亲眼所见的景象是实,作者想象的战争情景是虚,二者互相衬托。②周瑜的“雄姿英发”与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嫌出作者的壮志未酬。

七、小结豪放词的特点 明确:(1)要有壮阔景;(2)要写英雄事;(3)要表功业志;(4)要抒苍凉的情 《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苏轼的怀古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今天我们再学习苏轼的另外一首词《定**·莫听穿林打叶声》。课文讲解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 明确:雨骤风狂。2.“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 明确:闲适、坦然的心态。

3.“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明确: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4.过片到“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明确:(1)阳光总在风雨后;(2)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3)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5)E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明确:(1)“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2)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三、背诵苏轼的两首词

下载原创精品教案 《苏轼词二首》教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原创精品教案 《苏轼词二首》教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词二首教案

    《词二首》教案总第()课时 主备人:仇丽娟 教学目标:1.诵读词,能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词的意境。 2.学会品析鉴赏诗词,能将抽象的情感写得具体、生动、形象。 3.体会词的意境,感悟词人所......

    苏轼词教案

    苏轼词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苏词的贡献,体会其豪放兼有执着的创作特色。 能力目标:学习鉴赏苏轼的词,了解诗词教学。 情感目标:体会苏轼旷达的心胸,用以指导人生。 教学重......

    苏轼词二首:定**、水调歌头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豪放词的特点 2、 了解词人苏轼及其作品 3、 了解苏轼词的特点和成就 4、 结合时代背景,准确把握诗歌主旨 二、教学重点 1、 了解豪放词的特点 2、 了......

    《毛泽东词二首》教案参考.doc

    高一语文《毛泽东词二首》教案参考 课前准备好教案,才能更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高一语文《毛泽东词二首》教案参考吧。 教案示例 教学重点: 初......

    柳永词二首教案

    《柳永词二首》教学过程一 梁艳玲 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常识,了解作者经历,作家作品。 2.解决字音诵读字形识记问题,粗略疏通文意。 3.从抒情方式中直接抒情的角度初步了解作......

    《李清照词二首》教案

    《李清照词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1.体会李清照词中通过底座来画龙点睛的手法。 2.体会心理活动的描写。 3.把握李清照婉约词的特点。 【教学重点】把握李清照婉约词的......

    苏轼词两首 教案

    苏轼词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两首词写作的背景,进一步了解苏轼生平与思想。 2,合作学习,用文学视角解读词中景物描写与诗人情感的关系。 3,了解古代文人的内心归宿,感受淡定的人......

    苏轼词两首教案

    苏轼词两首教案 【三维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两词的写作背景, 2、领略苏轼豪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3、品味两首词不同的风格,感受豪放与婉约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