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科学上册《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教科版
运动与摩擦力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会做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2、通过自主实验探究得知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光滑、粗糙程度),运动状况(滚动还是滑动),物体的重量(对地面的压力)有关,与接触面积无关。
3、培养学生乐于交流、乐于合作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小车、线、长方形木板、砂皮、垫圈、记录纸、钩码、铁夹
三、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并能从实验结果中得出初步结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冬天,天冷,搓手,产生了热量。引入摩擦的知识。
二、授课:
(一)、感知体验,引入摩擦力概念
1、用手在桌面上轻轻向前推一下,有什么感觉?
2、预设摩擦力,并结合刚刚活动讲解摩擦力。
3、屏幕出示摩擦力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教师板书“运动与摩擦力)
4、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测量吗?用什么工具测量,怎么测量? 屏幕出示测量方法。
提出测一本科学书和一个笔袋在桌子上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教师演示测量方法,并说明注意事项。
(二)、研究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我们先来猜测一下,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选择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轻重两个因素进行研究。
(一)、请你推测,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有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推测: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你们的猜测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些都只是我们的猜测,我们还需要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想法。老师今天给你们提供了1个测力计、塑料盒子(里面1个50g的钩码)、一张砂纸和我们的桌面。你们能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吗?
请你们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实验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提示:实验中要改变的是什么?准备怎么改变?不要改变的是什么?怎样保持它们不变?做这个实验要注意些什么?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进行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
我们的发现: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二)摩擦力大小和物体重量大小之间的关系
推测: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重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你这样推测的理由是什么?学生在上一个实验的基础上自主进行实验。交流实验方法和结果。
我们的发现: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课堂小结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系?
三、拓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小小设计师。
四、作业布置:写一篇小论文。板书设计 运动与摩擦力
接触面光滑程度有关 光滑 小
粗糙 大
运动物体的轻重有关 轻 小
重 大
第二篇:教科版五年级上册《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莒县第三实验小学
王桂晓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过程与方法: 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训练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难点:通过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三、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了解学生“对比实验”和“弹簧测力计使用”掌握情况。演示实验材料:供拉动的小物品若干、弹簧测力计、钩码、。
分组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50g的钩码几个、毛巾、记录纸一张。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对比观察,感知摩擦和摩擦力
⑴、课件出示新旧轮胎,新旧运动鞋图片,请学生观察对比,发现它们的表皮发生了什么变化? ⑵、是什么使它们变得光滑了?
⑶、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会有摩擦现象发生?请学生举例。
⑷、体验:伸出你的手,把手掌贴紧在桌面上,使劲地向下滑动1次,有什么感觉?
⑸、小结:(课件出示)由于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教师板书)
2、测量摩擦力 ⑴师示范,测量粉笔盒运动时与桌面产生的摩擦力。(并强调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水平拉动物体,物体刚运动时读数。)
生试着测量铅笔盒与与桌面产生的摩擦,并汇报测得的结果。他们测得结果大小不同。
3、讨论、猜测“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⑴、(出示几种有代表性物体)这些物体运动时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一样吗?物体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与什么有关呢?
⑵、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猜测。⑶、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讨论、猜测的结果。
(物体表面粗糙和光滑;物体重量不同;接触面积不同;滚动和滑动;……)
教师板书: 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物体重量
接触面积 滚动和滑动 ⑷、教师小结:看来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我们今天先选择“表面粗糙和光滑哪个摩擦力大?”“物体的重量不同,哪个摩擦力大?”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
4、实验探究“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哪个摩擦力大?”(1)、同学们的猜测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些都只是我们的猜测,我们还需要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想法。老师今天给你们提供了一个测力计、塑料盒子(里面有几个50g的钩码)、一面粗糙的毛巾,还有光滑的桌面。你们能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吗?请你们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填写实验计划表)
(2)、小组讨论,制定实验计划。
(3)、组织交流实验计划表,教师适时询问:实验要改变什么条件?怎么改变?实验中不能改变什么条件,怎么保持它们不变?我们的实验做几次比较好?
(4)、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1),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交流反馈,得出结论: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板书:光滑 小 粗糙 大
5、研究“物体轻重不同,摩擦力哪一个大?”(整个过程放手由学生分小组独立完成)
各小组独立完成实验并填写记录单2 教师巡视指导。
⑹、学生根据实验报告单反馈实验结果:物体轻,摩擦力小。物体重,摩擦力大;
板书: 轻 小 重 大
6、课堂小结。
(1)、通过以上实验的研究,你发现了物体在运动中,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
(2)、运动和摩擦力还有哪些关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7、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一节以学生自主动手操作,自主学习获得知识的探究性课。在课堂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实验,自己获得信息,从学生的活动中,总结出有关这节的课的几点做法: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放松学生身心,使学生以一个愉快的心态去挑战新的知识。在创设情境时我注重体现对学生的全面关怀,即满足学生情感、体验、态度与价值观各方面的发展的需求,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努力使教学情境生活化:“从生活出发,走近生活,走进生活”。在学生生活经验、生活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想象力。
(2)、教师参与、指导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中心环节,也是科学实践的重要形式,是获取信息和检验理论的基本手段,所以在科学探究课中,实验是主要的教学形式,但由于学生对实验的方法和内容不太熟练,很容易出现错误,故而教师的参与、指导是不可少的。教师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实验的方法,而且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教给学生怎样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还要引导学生怎样通过这些现象获得准确的信息。(3)、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合作性学习是新课程十分强调的学习方式。科学课的学习,更多的是活动开展,要靠集体的力量来完成,在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根据不同推测意见来分组,按不同研究方案进行实验,包括材料的选择,研究途径、方法、手段的选择等,使学生的主体探究得以有效的进行。整个过程学生积极参与,认真讨论实施,相互配合,乐于合作和交流,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认真听取他人意见,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说服他人。在教学中我不断地要求学生注意倾听同学的见解,注意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强化了合作意识,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第三篇: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科学运动与设计教案
五年级科学 运动与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
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时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胆解释的态度。
【教学重点】找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增加或减少摩擦力得设计并作出解释。【教学难点】对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断和解释。【教学准备】有关图片,自行车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运动与摩擦力,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有摩擦力伴随,那么大家猜测一下,摩擦力对我们有利还是有害呢?
有同学说有利,还有同学说有害,到底答案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课件出示人滑倒的图片和汽车打滑的图片)
提问: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我们走路、汽车行驶时摩擦力太小了要打滑,这时候摩擦力是有利的,机器运转,部件相互摩擦而磨损,这里的摩擦力是有害的,小孩蹬滑板车玩,摩擦力对滑板车前进有阻碍作用,这里的摩擦力是有害的,但人能稳稳的站在滑板车上,靠的是鞋子和车板间的摩擦,这里的摩擦力又是有利的(摩擦力有时候对我们有利,有时候对我们有害)
总结:为了更好地运动,人们在制造有关物品时,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增大摩擦力;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时就想办法去减小摩擦力。
引出揭题:那么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减少摩擦力呢?板书:运动与设计
二、这样的设计为了什么
比如我们看,(出示课件)登山鞋的鞋底为什么设计成有花纹的?鞋底做花纹,增大摩擦力。汽车轮胎为什么要做花纹,遇到雨雪结冰天气还要挂铁链?这样可以使运动物体接触面更粗糙,增大摩擦力。旱冰鞋上为什么要安滚轮?改滚动为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力。为什么车轴承要设计成滚珠轴承?车轴承改用滚珠轴承,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达到减小摩擦力的作用。
总结:刚才我们看的图片中,他们都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或者减小摩擦力的?(学生讨论)
(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三、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引导:除了这些,生活中还有不少这样的现象。比如滑盖手机,推拉门的设计等(课件),在很多交通工具上这些设计也得到运用,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上就有很好的体现。(出示自行车)
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自行车有哪些与运动密切有关的部件?前、后轮子,后轮轴上的小齿轮,链条,中轴大链盘,脚蹬、刹车等。
自行车上那些地方需要摩擦力?是用什么方法增加摩擦力的? 车把手、脚蹬子表面,做花纹的方法使表面粗糙;前后轮胎表面,做花纹的方法使表面粗糙;刹车橡皮,增加压力的方法。
自行车运动哪些地方不需要摩擦力?是用什么方法减小摩擦力? 手把转动轴、前轴、中轴、后轴、脚蹬子轴、大小齿轮与链条等,减少摩擦力的方法是安装滚珠、加润滑油。
四、练习
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回答,老师现在来检测一下大家掌握的情况。
1.摩擦力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
A.有害 B.有利
C.有时有利有时有害
2.请从我们的生活中找出增大摩擦力和减少摩擦力的例子各三个。3.连一连
锁不灵活了.往锁孔里加点油
摩擦力增大了 鞋子穿旧了容易打滑
摩擦力减小了 拉链不灵活了,涂点石蜡
足球鞋底部有鞋钉 拓展题
阅读资料库中的短文—《世界没有了摩擦》。你能选择该短文后面的一个问题写一篇小论文吗?
板书设计
运动与设计
需要摩擦力,就增大摩擦力,(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增加压力
不需要摩擦力,就减小摩擦力,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第四篇:《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2.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表面光滑,摩擦力小;表面粗糙,摩擦力大;
3.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过程与方法 :
1.学习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3.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认真进行实验的习惯;2.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设计对比实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重量的关系。难点: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与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弹簧测力计(5N),供拉动的小车,钩码一盒(作为载重物),毛巾。
教师准备:弹簧测力计(5N),供拉动的小车,钩码一盒(作为载重物),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认识摩擦
1、科学源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也都可以通过科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解释。下面同学们做一个有趣的游戏,左手在空中画圆,右手在桌子上画圆,体会有什么不同。(一个学生回答即可)
2、说的真好,在科学上,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摩擦。
3、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摩擦现象呢?(5、6个学生说即可)
(二)摩擦与运动密不可分
1、看来摩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那么我们真正了解摩擦吗?(几个同学讨论对摩擦的认识)
2、你们真善于思考!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与此同时,也会产生一个阻碍运动的力,我们叫做摩擦力。也就是我们本节课的探究重点。
二、了解摩擦力
(一).感受认识摩擦力的大小。
师:我们以前学过,可以用什么来测量力的大小呢?请问使用测力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用之前首先调零,读数时眼睛要与指针相平,要读出测力计的数据,不要超过测力计的最大量程。)其实摩擦力也可以用这种工具来测量力的大小。
(二).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当我们用弹簧测力计慢慢拉动运货小车时,测力计的计数就是它所受到的摩擦力,在测量摩擦力前要先把测力计的指针调到零位,测力时,要让小车匀速直线运动,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特别应注意,你的测力计不能偷懒,倚靠在桌面上,也不能淘气,向高处跑,一定要与被拉动的物体相平。下面我们来用测力计测一下我们的运货小车装运钩码时受到的摩擦力。要求大声地读出你的小车受到的摩擦力。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快。
(2)学生动手测试,师巡视,个别指导。学生分组练习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3)(如果学生测出的数据基本相同,老师提出来一个不同的。)
三、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一)推测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1、通过自己的亲手操作,大家都测出了摩擦力。请各组派代表说出你们测量的摩擦力是多少?
2、很好,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什么?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3、学生讨论,提出假设。
4、(适时板书接触面光滑程度和物体的重量)你们真善于思考总结。你们的猜测都有着一定道理,那他们之间可能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想探究吗?
(二)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光滑程度的关系。
1、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先来探究一下摩擦力与接触面光滑程度的关系吧。老师可先提醒大家这是一个对比实验,我们应让我们得到的数据形成对比,想想应该如何利用手中的材料(运货小车、钩码,测力计,鼠标垫)完成这个实验呢?
2、学生一起讨论实验方案,并记录实验方案。
3、你们真可称得上是小小科学家,想的都很周到。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实验方法,老师给予大家一些提示,请看大屏幕。如果有时间,你们还可以选择其它的接触面,比如地面,桌面来进行实验,填写在第三行。你们会做了吗?实验时,注意实验数据的记录,当你们完成实验后,把你们的发现告诉我,好不好?
4、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5、通过刚才的实验,大家是比较一下自己的测量数据,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大还是小。也就是说,每一个小组都是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吗?
(三)探究摩擦力与物体轻重的关系。
1、现在我想问一下,你们小组接触面光滑时,摩擦力是多少牛顿?其他组是这个数吗?同样是光滑的接触面为什么摩擦力不一样呢?接触面粗糙时,摩擦力是多少牛顿?其他组是不是也不同呢?这是为什么呢?(被测物体重量不同)
2、如何证明被测物体重量与摩擦力的关系呢?
3、指出1-2个学生说出实验方法。老师听明白了,是这样做对吗?让学生看大屏幕的提示。
4、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5、学生比较一下自己的测量数据,被测物体物体重时,摩擦力是大还是小呢?被测物体物体轻时,摩擦力是大还是小呢?
6、你们的实验很成功,数据也很准确,得到的结论很清楚,老师为你们的精彩表现而折服。
四、课堂总结。
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离不开摩擦力,摩擦力有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有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怎么办呢?对我们有利的我们就要加以利用,有害的我们就要加以防止。
板书设计:
运动与摩擦力
一、摩擦力
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三、增大有益的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教学反思:
第五篇:小学科学运动与摩擦力优秀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又与物体的轻重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
过程与方法
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对比实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重量的关系。
难点: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与要注意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
学生:装有笔等的文具袋、测力计、毛巾。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表。
教师:自制玩具小人;大米、玻璃杯、一支筷子;
自制演示实验材料两组: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斜面组合装置一套;上下用木块,两侧各用海绵连接围成的矩形框子、条形木板、大理石块等组合装置一套。
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学生有的教师也有一份)
四、教学过程
(一)感知摩擦力
1.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这个小人在这根绳子上可以随便移动,而且特别听老师的话,老师叫它停它就会停在哪里,想知道这里面的秘密吗?老师再给大家做一个小实验:筷子提米。为什么筷子能把大米提起来呢?
同学们都有这样一个生活经验:鞋子穿久了,鞋底的花纹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呢?如果穿着花纹磨平的旧鞋子走在结冰的地面上容易怎样?怎样做才能不滑倒呢?
2.体验:把手放在桌面上,轻轻往前推;第二次用力压着桌面往前推,比较两次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费力呢?
3.演示并讲解:把手放在桌面上,加大压力往前推,我会觉得手好像受到了一种阻力,阻碍手向前运动,这就是桌面对手的摩擦力。
把矩形框子放在条形木板上,用测力计轻轻向右边拉,矩形框就变形为平行四边形,上面的木块倾向右边,而下面的木块还在原来的位置并没有滑动。这就说明有一种阻力在阻碍下面的木块向右滑动,这就是木板对它向左的摩擦力。向右拉动让它在木板上匀速滑动起来,这个矩形框就受到木板对它向左的摩擦力,它是阻碍矩形框向右运动的。摩擦力的方向与矩形框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摩擦现象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拿起一个物体,它没有掉下来,就是受到了我手对它向上的摩擦力。(搓搓双手)运动与摩擦总是相随相伴、密不可分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运动与摩擦力》。(板书课题)
4.课件出示摩擦力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种阻力就叫做摩擦力。
实物演示:让这两块木块这样相对滑动,在两块木块间就有摩擦力产生,这个摩擦力是阻碍两块木块发生相对滑动的。上面的短木块向右滑动,就会受到下面的长木块对它向左的摩擦力;下面的长木块向左滑动,就会受到上面的短木块对它向右的摩擦力。
(二)实验探究摩擦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1.演示并讲解: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间接测量的„„
(尽量让文具袋不快不慢按一样的速度前进)
播放测量摩擦力大小的录像:用测力计拉着文具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文具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文具袋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桌面对文具袋的摩擦力也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拉力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演示:在同一斜面上放上同一块木块(一面光滑,另一面粗糙),第一次实验木块下滑而第二次实验却没有下滑。为什么呢?
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在矩形框下面的木块上加上一个重物后匀速直线拉动它,比较和没加重物拉动时的变形有什么不同?
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3.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哪些实验材料?怎样用它们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这里有两个因素影响摩擦力的大小,我们可以采用对比实验分别来研究。怎样设计实验证明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系呢?
4.出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实验记录表。小组轻声讨论实验方法,并把相同条件、不同条件分别填在表中。
学生演示并汇报实验方法,提出注意事项,学生分小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在不同的滑板上拖动相同重物时,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5.刚才我们只拉着一个空文具袋,这个摩擦力已经记录下来了,现在再装上文具,看看摩擦力有什么变化?
出示: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表。(学习方法同上)6.播放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的动画。
我们已经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了。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演示:用手指轻轻一推透明胶圈,移动距离很小,换种运动方式变滑动为滚动,移动距离增大。
(三)拓展应用
1.利用摩擦力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在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出示自行车刹车装置、拔河、滑雪、拉琴等12幅图片,你能从这些事例中说出人们是在减小摩擦,还是利用摩擦吗?
生活中还有哪些增大和减小摩擦的例子呢?
作业:观察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并记录下来,写一篇观察报告。2.总结:摩擦力,让人欢喜让人忧!我们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时对我们非常有帮助,有时又会给我们造成困难和危险。我们可以针对摩擦力的特性采取有效的办法消除它所带来的危害。揭示听话玩具小人谜底。
五、教学反思
依据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和具体要求,在了解了学生实际和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扩展和延伸,对活动所需材料进行了大胆的改进,使教学内容更接近学生生活实际,更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教师的一项教具创作总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关注,他们会去模仿,还可能去创作、发展。使用这些材料既经济实惠又能开启学生的创造智慧,让他们觉得科学探究就在我们身边,会促进他们更留心身边的生活材料,引发观察和思考,从中学会发现。用生活材料做科学探究活动,其价值远远超出从活动中获得的知识,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的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这节课我花了很多的时间投入到备课活动中。包括课件的制作、教学的设计、精心准备的有结构性的材料等。本课力求突出以学生为本,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设置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环境,并提供充分的指导和精心选择有结构的材料,关注探究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全面有效地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从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出发,利用和摩擦力有关的两个不同的小实验导入给枯燥的内容创设新颖有趣的情境,能很快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产生疑问。我用了两种方法制作了两个听话的小人。第一种是把一根铁丝的两端各拧一个孔,中间再拧一个孔,使得这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再用一根粗棉线穿上,把它放在长度合适的瓶底和瓶盖都打有小孔的塑料瓶里。第二种只是把穿上粗棉线的吸管放进瓶底和瓶盖都打有小孔的塑料瓶里,再塞进一纸团,让吸管始终保持弯曲状态,把多余的吸管剪去。这样就做好了听话的瓶子。原理是:瓶子里面不是直孔,是弯曲孔,绳子一松摩擦力减小,绳子上的瓶子从弯孔过去;一拉紧摩擦力增大,瓶子就过不去了。
本课最大的亮点就是我在演示实验材料的制作上花了太多的心思。通过两组演示材料的组合实验,我把抽象的摩擦力的概念转变为更直观形象的不仅可以用手感觉而且可以用眼看得到的摩擦力,为学生的实验提供了最直接的经验。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起到了启迪学生思维,使课堂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和维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达到了提高学生自主设计对比实验的成功率。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让他们在课堂学习的全过程中始终保持饱满的探究热情。演示实验材料具体做法是:(1)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斜面装置组合一套。用宽6.5 cm,厚1 cm,底长48 cm条形木板与高21 cm的条形木块用铰链连接固定与一块长47 cm的条形木板组成斜面;另一块短木块(一面粗糙另一面光滑)长23 cm。(2)上下用木块(一块粗糙另一块光滑),两侧各用海绵连接围成的矩形框子、条形木板、大理石块等组合一套。矩形框长26 cm,宽5 cm,高13 cm。把它放在长47 cm的条形木板上(一面粗糙另一面光滑)。
布鲁纳曾经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研究的东西有着内在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适时引入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简短生动的模拟现象明显、清晰的实验过程,帮助学生观察,从而弥补学生实验的不足。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达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有机结合。做到用最有效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效益。郁波老师说“新的学习科学正在改变传统的对学科的看法”。联系“真实”问题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尝试解决这些“真实”问题的活动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学生在设计实验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利用相同的材料设计出不同的实验装置,表现出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利用课件再现生活中大量的事例图片来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的表达与交流提供广阔的平台,让他们进一步认识摩擦力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同时让他们体会到我们的研究发现只有服务于生活才能真正体现研究成果的价值。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以致用的成功和喜悦,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正确把握教材的设计理念,灵活处理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预案,构建结构性材料,最大限度地开发多媒体功能,引领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相信学生一定会深切体会到学习科学的无穷乐趣,也会越来越喜欢我们的科学课!那么在教师指导下的科学探究活动也将会开展得更健康、更有效。
六、上课时的部分照片
作者在执教本节课
拉紧粗棉线,摩擦力增大,三孔铁丝不下滑
静止时保持原有形状
在粗糙面上轻拉但没滑动时的变形 面上滑动时的变形程度较大
在粗糙
在光滑面上滑动时的变形程度较小。在粗糙面上滑动时的变形程度更大
同一斜面放上一块较光滑的木块,木块下滑 一块较粗糙的木块,木块没有下滑
加重物,同一斜面放上
学生在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