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拓拓克和千克教案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0~102页的例
1、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初步建立一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
3.了解可贺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4、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教学难点:
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
我们先来玩一个“背一背”的游戏,三位同学一组,让其中一位背一背另两位同学,轮流一次,然后把自己的感觉告诉大家。
师再请同学们掂一掂自己的铅笔和数学书,有什么感觉。(物体都有轻、重之分。感受物体轻重。)展示超市买东西主题图。观看主题图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他们都买了什么?分别是多重呢?(在食品袋、粮袋上有的用“克”作单位,有的用“千克”作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作单位。克(g)、千克(kg)师:对!我们在生活中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重量,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要表示物品到底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这里出现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你还知道生活中所使用的其他质量单位吗? 学生可能回答斤、公斤、两等。
师:对,生活中我们也会用到斤、两和公斤。为了便于国际交流,一般情况下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今天咱们就来认识它们。师板书课题:克与千克。
(二)师生共学,探究新知
1、认识克
(1)借助生活物品认识克及其作用。
教师出示一包口香糖、一包茶、一袋瓜子的图片。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三样物品,看看你能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吗? 师:老师给每个组都准备了这些物品,现在请你们拿在手里掂一掂。你有什么感觉?轻还是重?
师:对,它们都很轻。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做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师板书:克(g))。师:除了老师给大家准备的这些物品以外,你还知道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作单位的物品?
师:1克有多重?
师:这是一枚2分的硬币,老师告诉你们,它约重1克。板书:一枚2分的硬币。(2)掂一掂,感知1克。
师:请大家取出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那枚2分硬币,先放在手中掂一掂,再闭上眼睛感受它的轻重,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3)找一找,巩固1克的质量观念。
师:下面请你从老师给你们准备的袋子里找一找,掂一掂,看看还有哪些物品大约是1克重。
(从学生的身边事物入手,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找一找等学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了克)
2、认识天平
师:小朋友各有各的说法,其实,1克的物体太轻了,靠我们的感觉很难判断准确,想一想,如果要判断准确,可以用哪一种秤来称呢?(出示天平,天平一般用来称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课前老师已经把大家估计的这几样物体称了一称,2枚回形针也大约重1克,而1元硬币和花生相对比较重,大约有6到7克,刚才你估计准确了吗?
师:那么,同学们,多少颗黄豆重1克呢?我们也可以用天平来称一称。天平有两个托盘,通常我们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
师出示砝码:瞧,这就是砝码。(举起1克的砝码)这是砝码里最轻的,只有1克。这盒砝码里最重的有100克呢!你们听出砝码是用什么做单位的了吗?
师(边说边演示):在天平正中有一个刻度盘,当指针指着“0”的时候,表示天平平衡,这时候所称的物品就和砝码一样重。
教师演示利用天平称1克重的黄豆的过程。
师:瞧,7粒黄豆的质量是1克。下面请大家取出1克重的黄豆,掂一掂。
师:很好!同学们都已经感受了1克有多重了,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大家,有信心吗?
师呈现101页“做一做”让大家判断,并说明判断的方法。
3、认识千克(1)认识千克
师出示大桶洗衣液、一袋面粉的实物。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件物品,你又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师:谁来前面来拿拿这两件物品? 说说你的感受?轻还是重?
师: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师板书:千克(kg)。
师:有谁知道克与千克的关系吗?1千克等于多少克? 师:对!1千克=1000克。师板书:1千克=1000克。
(1)这两个1千克的单位一样吗?(2)怎样读它们比较好呢?
(3)根据它们关系,我们来抢答:1千克里面有几个1克? 2千克里面有几个1克? 5千克里面有几个1克? 3000克就是几千克? 8000克就是几千克?
(2)掂一掂,感受1千克。
师:请大家都掂一掂这袋重500克的食盐,两袋有多重呢? 生:1000克。生:1千克。
师:嗯,很正确。同学们拿起一袋盐掂一掂,再把这两袋盐都放在手里掂一掂,有什么感觉。
再闭上眼睛掂一掂,在心里记住它有多重。
师准备2个大约重1千克的物品,和一个差得多质量的物品,请同学上来体会重量。说感受。
4、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
师:测量比较重的物品,你知道用什么秤吗?
师用课件出示盘秤的刻度盘。谁来说说盘秤是用什么做单位的? 生:
师:千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公斤。
师:用课件演示放入1千克的洗衣粉后,指针指着1.现在表示洗衣粉有多重? 如果指针指着5呢? 课件出示弹簧称。
看看弹簧称是用什么做单位的?
课件演示弹簧称挂上物品后,指针指着1.谁能说说有多重?这个弹簧称做多可以称多重的物品?你是怎么想的? 体重秤。
看看用什么做单位。
指生上来,指针指向.......有多重?
师:通过观察这三种秤,你发现了什么?
(三)实践运用,巩固拓展
1、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
2.计量下面的物品用哪个单位合适?圈一圈。
3、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连一连。
4、课本106页第6题 5.判断对错。
(1)一个鸡蛋约重50克。()(2)小明今年7岁,约重2000克。()(3)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4)一袋盐500克,两袋这样的盐重1千克。()
6、口答
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450()30()3()800()498()8()
第二篇:拓石教案
拓石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读议理解课文内容。难点:从对“搭石”的描写中感悟乡亲们善良、友爱、互帮互助的美好品德。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7 个生字,会写11 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拖鞋绾裤、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吧。【课件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请同学们翻开书103页,【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刚才同学们读课文很认真,认识这些词语吗?【课件出示:词语】你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吗?谁来用课文的句子说说?【课件出示: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以后,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你找得真准,注意不要添字,是“天气变凉”,你再读。
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课件出示: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绾”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卷起来的意思。)
那就是说,【课件出示】 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 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课件出示】 读了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你体会得很细腻。搭石很难走,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走得慢就容易掉进水里。家乡有一句俗语,叫作——【课件出示:紧走搭石慢过桥】 你们说得都不错,和作家刘章爷爷的心是相通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课件出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三、围绕风景,自主寻美 想不想一起去欣赏这道风景呢?就让我们跟随着刘章爷爷,跟随着家乡的人们一块去走走搭石吧。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 我看到很多语句上划上了美丽的波浪线,咱们依顺序来交流、交流。【课件出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你找的是这幅画面.(“行”变红)这是一个多音字,读什么? 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常叫我们排成很整齐的一队,叫作排成一——行(hánɡ)这些在搭石上行走着的人叫——一行(xínɡ)人 这儿还有几个词语,谁再读一遍?(“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变红)你们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我从“协调有序”体会到美)。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你们现在走在哪?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有信心吗? 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 后面的——紧跟上去 前面的——抬起脚来 后面的——紧跟上去 前面的——抬起脚来 后面的——紧跟上去 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 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 体会得好。你们还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呢?(我从“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体会到画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绰”是生字,课前大家查了字典吗?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这是学习的好习惯。它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课件出示 】 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不错,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绰”又是什么意思? 那么【课件出示:“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 】想一想。体会得真形象,你是在用想像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两个词语,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请读读这两个词语: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你的朗读把我带到了画前,谁能把大家带进画里呢?身临其境吧?全班一齐读。水波在轻轻地荡漾呀,再读。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课件出示】 谁来读?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来,咱们推荐一位同学吧。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再读。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数,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过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课件出示:文中的语段 】。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课件出示:一道风景】。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课件出示:句子】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能谈谈你对这幅画面的感受吗?我觉得家乡的人能够互相地谦让。你读懂了文字里含着的美。男同学,一起感受这份美。那么“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课件出示:“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这有个生字(课件中“伏”字变红),齐读三遍。这个句子读一遍是不够的。你们再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哪个词语打动了你?(“理所当然”打动了我,家乡的人觉得是应该这么做的。“伏”字打动了我。“伏”是什么意思?我们再看看这个“伏”字,什么结构? 现在我是那位老人,谁来做年轻人? 请你做做“伏”的动作 你真是年轻人的知音,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为什么? 多好的年轻人,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为什么? 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 因为——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 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你们的这份美好情感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家乡的人十分地谦让,十分地淳朴 有两个“十分”,那也就是说,这已经积淀成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让我们捧起书,读课文的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走搭石的美。
六、激发想象,练习表达。展开你们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怀抱着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假如—— 假如……假如……谁总会怎么做,人们也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呢?发挥你的想象,先想一想,再说说你心中的假如吧。咱们来交流交流。【课件出示】你的想像真丰富,还用上了文中“假如……总会……”的关联词,这真是一道令人难忘的风景!【课件出示】淳朴的民风已经在你心中播下了种子,这真是一道感人的风景!【课件出示】这真是一道联结人们美好情感的风景!还有很多的假如……假如……
七、总结拓展。也许有一天,这里会架上桥、通上路,也许有一天,搭石在家乡会永远地消失了,但是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美,会永远地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 心头 搭石上还有哪些看得见的美?还有哪些看不见的美?作者又是怎样表达这些美的呢?这是我们下节课要寻找的美。
八、快乐作业:
1、写出同偏旁的生字
洪 _____
_____
裤 _____
_____
俗 _____
_____
惰 _____
_____
疗 _____
_____
稳 _____
_____
2、连词成句
A、一排排 联结着 美好的 乡亲们 情感 搭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人们 早早地 将 好 摆放 搭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躺在 的 一间 里 他 山上 磨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重点句子,感悟美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读中感悟乡亲们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精神。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场景中,体会到心灵之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一块块、一排排搭石吗? 这一块块搭石,它们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它们到底具有怎样的魔力使作者刘章钟情于它,为它痴迷呢?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第二十一课《搭石》【课件出示:课题】)再一次走进刘章的家乡,去感受那里淳朴的民风,体验那里美好的民情吧。二.朗读课文,寻找美
1.明确要求:孩子们,让我们细细地品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文中流淌着怎样的美呢?让我们一起去寻觅吧!
2.孩子们,你找到乡亲们怎样美的画面了吗?说句子,【课件出示】
三、深情朗读重点句子,感悟美
(一)孩子们真棒,请选择一处你最喜欢的句子选取你最喜欢的阅读方式读,读,让我们一起来感悟美吧!
生自由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多形式读句,多角度感悟
1.你喜欢哪一处美呢?请你说说好吗? A“摆搭石”句子
①【课件出示:句子】自读后,说它美在哪里。
②【课件出示:句子加点词】师读关键词,生接句读。
③此时我不由得对老人肃然起敬,当他急着赶路,却发现搭石不稳时,他会怎么想呢?【课件出示】 多么淳朴善良的老人啊,他不仅这样地想着,还这样地做着:【课件出示】
④你从从老人的身上感悟到了什么呢?(奉献美)
⑤范读句子,生齐读。
B “走搭石”句子
①【课件出示:句子】指名读句子。②这句话给了我们艺术上的美感,我们用什么部位感悟到的呢?(耳、眼)(听觉美:踏踏
视觉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③生齐读感悟。
④这是多么和谐的美啊!(和谐美)
C “相互礼让”句子
①【课件出示:句子】指名读句子。
②从中你发现了怎样的美呢?生自由发言。(谦让美)③女生读句子。D“敬老美”句子
① 【课件出示:句子】指名读句子。
② 是啊,老人的眼中涌满泪花,心中泛起阵阵涟漪,然后,可爱而纯朴的乡民们啊,并不止于此。【课件出示】 这是一种怎样的美呢?【课件出示:助人美】
③是啊,这一切本该发生在亲人身上的事,却被乡民们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你对这句话中的哪一个词想说点什么呢? 谈对“理所当然”的理解【课件出示】
(三)深情朗读最后一段【课件出示】 齐读。
真是石如其人啊,这样的搭石和这样的乡亲,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
四、拓展延伸,联系生活
1.是啊,孩子们,搭石这么小的事物中都饱含着美,我们从中发现了作者善于观察的好习惯,你发现我们身边有美吗?你发现了怎样的美呢?
2.你打算如何创造美呢? 五 课后总结:【课件出示】【课件出示:课文范读】
六、作业:【课件出示】 板书设计:
默默奉献
奉献美 21 搭石
互相礼让 心灵美
谦让美
尊老爱幼
敬老美
第三篇:克和千克教案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四册《克和千克》 教学目的: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会选择是单的单位表示常见物体的质量。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4、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1克和1千克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会运用建立起来的质量观估测物体的质量。课前准备:
1、两袋食盐,一些红豆
2、一台盘称、一个天平、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验轻重。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苹果和乒乓球),请你告诉老师,谁重谁轻?请同学们一手举起数学书,一手举起一支笔,掂一掂有什么感觉?我们把物体的轻重叫做物体的质量。那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呢?(可以用秤称)秤可以知道物体的质量,在生活中,称物体质量的时候都用哪些单位、?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克和千克”。(板书:克和千克)
二、明确学习目标
认识1克和1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会估测物体的质量。
三、指导学生学习标杆题,展示反思、点拨 标杆题:课本86页内容 学习要求:
1、掂一掂:两粒红豆的重量,猜一猜它有多种?
2、用秤称一称两粒红豆的实际质量。
3、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克。
4、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物体,看一看他的质量,在掂一掂。
5、掂一掂:一袋500克的食盐的质量有多重?算一算如果两袋这样的食盐有多重?
6、称一称,两袋这样的食盐的质量有多重?
7、说一说:通过计算和称你发现了什么?
8、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重1千克的。【反思】
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合适?什么情况下用克合适? 【类比训练】 课本89页第4题 【反思】 说说你是怎样估测出物体质量的?
四、强化训练,拓展延伸
1、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1)1 个鸡蛋重约 50()。(2)妈妈的体重约 50()(3)一个乒乓球约重3()(4)一袋方便面重110()
2、下面是聪聪给姥姥的一封信,请你找一找信中存在的问题。姥姥:
您好,我已经8岁了,身体长得特别健壮,体重已达45克,每天早上能吃掉60千克的鸡蛋两个,250克的牛奶一袋,中午可以吃掉100千克的馒头3个,晚上吃的更多,和爸爸妈妈一起能把将近1克的米饭吃光。
五、反思小结
说一说在本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六、本书设计
克和千克的认识
表示质量的单位有克和千克 1000克=1千克
第四篇:千克和克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 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通过掂一掂、称一称 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图片(或实物)出示几种有质量标注的商品,请同学们读一读净含量标注是多少?
2、同学们读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克与千克你们知道表示什么吗?(东西的重量)
但有的商品上不是用汉字,而是用字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出示带有字母表示的质量单位的标注读一读。
3、其实我们平时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所以克与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克和千克”。(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认识秤。
物体到底有多重是怎样得来的呢?(用秤称出来的。)那同学们认识哪些秤呢?(先让学生说一说后出示挂图,认识各种秤。并说明各种秤称出来的物品是克做单位,还是千克做单位,那要看秤上的标注。)读一读称上的物体各有多少重。
(二)认识克与千克。
1、认识克。
(1)老师这里有一个一角的硬币,你们猜猜它有多重呀?它大约重1克。(用天平验证)
(2)我们每个同学那里都有一个一角的硬币,请你拿起来用两只手指肚掂一掂,有什么感觉?(很轻、太轻了)
(3)在我们生活中像这样轻的物体还有很多,师举出几个大约重1克的物品例子如:小橡皮、纽扣、卡子、两枚曲别针、一个乒乓球等等,它们都约重1克。
(4)猜一猜。(5)我们知道了一个一角的硬币重1克,如果是10个一角的硬币重多少克?用手掂一掂有什么想说的吗?
(6)如果是100个一角的硬币呢?找出你在超市里找到的100个东西用手掂一掂,有什么感觉?
2、认识千克。
(1)包老师现在想问大家借一样东西?(什么东西)100克的物品借我,一起帮老师数着老师一共借了多少千克?
(100克.200克.300克„„1000克)就借这么多了,老师一共借了多少克?(1000克)
(2)1000克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一种形式表示1千克,一个是用克作单位,一个是用千克作单位。他们之间应该用什么符号把他连起来的呢?(等于号)请打开书本第86页读一读1千克等于1000克,请女生读一读,男生读一读。全班一起读
(3)谁愿意上面来拎拎一千克的东西感觉这么样?(很重)
(4)同学们找出一千克的东西用手掂一掂,感觉这么样啊?(很重)一千克这么重了,想不想体验一下2千克有多少重呢?把你和你的同桌一千克的物品合在一起,用手掂一掂,感觉怎么样啊?(学生说感受)
(5)如果是几十千克的呢?(哇„„)其实我们小朋友的体重就有几十千克的重量,同桌之间互相抱抱来感受一下几十千克的重量吧!下面我们来做一道练习吧
方便面100()一袋白糖500()一个西瓜重4000()火腿肠250()一袋大米5()一个鸡蛋重60()
我们不难发现一般表示轻的物体我们选用克作单位 表示重的物体我们选用千克作单位,但是有时还要看前面的数字的大小,才能正确的判读出物体的质量单位。四小结
谁来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知识?(学生总结)下面就让我们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完成你手中的题卡,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五、巩固练习。(题卡完成后同桌交换集体订正)(1)我是小法官。
①小明今年9岁,约重2千克。()②1千克铁的重量比1千克棉花重。()③一袋洗衣粉重500千克。()④5000克=5千克。()(2)改错
亮亮今天春游啦!他为自己准备了可口的食物:有50千克重的蛋两个,150克重的苹果一个,他们班游玩的地点是动物园,在那里亮亮
看到了许多动物,他最喜欢重达3000克的大象、和脖子长达3克的长颈鹿
六、你知道吗?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数学小精灵要送给大家一个有趣的小知识。
1、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约有2克重。2克重,相当于什么呀?(两枚2分的硬币)那得多轻呀!
2、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约重100千克。100千克相当什么呢?(100袋1千克的洗衣粉)它的一个蛋就约重1500克。1500克相当于什么呢?(三袋500克的盐)可真重呀!
第五篇:《克和千克》教案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101页、102页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会认读秤上的质量,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教学难点:
1.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估量物体的质量 2.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袋装1千克洗衣粉、1台盘秤、两包500克的盐、2、小组准备:一袋1千克的洗衣粉;1千克的鸡精、1千克的水果、一筒1千克的面、一包比1千克轻的绿豆、一包2千克的大米;二分的硬币、1克的药包、1克的茶包、10克的板兰根冲剂、100克的肥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你们一般都买些什么?有没有买过水果的?说说你是怎样购买的?(选好后,拿到秤上秤再付钱)
通过秤称我们可以知道它有多重,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
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小强和小丽也到超市里作了调查,他们找到了什么?(一瓶洗衣液,是用千克作单位;一包饼干是用克作单位的。)看看数学小精灵想告诉我们什么?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认识质量单位
对,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一)认识克 现在咱们先来认识克:
1.感受1克重的物体
用手掂一掂 口香糖 菊花茶 瓜子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1克有多重呢?
师:告诉大家,这个2分硬币的质量就是1克。板书:1克(1g)。
每两个同学中就放一个2分硬币,请大家把它放在手掌心仔细掂一掂,感觉一下1个2分硬币有多重?同桌轮流掂一掂看。(1个2分硬币)
掂一掂:
1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请保管员拿出盘子,将硬币发给组员,请大家掂一掂,静静感受,把1克的感觉记在心里,可以吗?开始吧。
说一说:有什么感觉?(非常轻)2.估计1克重的物体
(1)记住1克的重了吗?你能根据这个2分硬币的质量,在学具中找一找,掂一掂,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也是1克重?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学具:小正方体2个,回形针2枚;1元硬币1个;橡皮1块)(2)全班交流并小结:
小朋友各有各的说法,其实,1克的物体太轻了,靠我们的感觉很难判断准确,想一想,如果要判断准确,可以用哪一种秤来称呢?(天平一般用来称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看看1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并掂一掂。
(二)认识感知1千克
课件出示 洗衣液 苹果 像这些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仔细观察“净含量”,它的含义是什么?
指桶里、箱里的物品实际有多重。
克与千克的关系
这里还有一袋盐,也是用克作单位的,请你读多少克?(500克)一袋盐500克,两袋盐合起来多少克?(1000克)板书1000克
我们用秤来称称看。大家还记得这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千克作单位)仔细观察指针,指针指到数字几?(数字1)那就是几千克?(就是1千克)板书1千克
同样的两袋盐,包装上用克作单位时是1000克,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称时是1千克,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和1000克相等)
对,为了方便人们约定:满了1000克就用一个更大的单位千克来表示,1000克就是1千克。请大家跟我读:1 千克 = 1000 克(板书)
师:我们知道一袋洗衣粉重1千克(实物)
师:你们想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静静感受,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比一比哪一小组动作最轻,能做到吗?请小组长轻轻拿出洗衣粉,开始吧。(3)找一找:
①大家把1千克的感觉记在心里了吗?数学小精灵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记住了。每一小组还有这几样物品:这样的一袋绿豆、这样的一袋大米、1包鸡精、这样的一袋水果或者是一筒面。四样物品中哪些约重1千克呢? ②
1、将四样物品分别与1千克的洗衣粉对比着掂一掂;
2、找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品后与小组的同学说一说;3完成后就把物品放在桌上,然后坐好。③请每位小组汇报:你们认为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
④听了每一小组的汇报,发现大家一致认为这袋鸡精约重1千克,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包装袋上有质量标示)
老师还发现大部分小组认为这袋水果也约重1千克,它又没有质量标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一手拎着1袋1千克的洗衣粉,一手拎着这袋水果觉得差不多重)
你们掂得准不准我还是得验证一下。老师想请 盘秤 来帮忙。看这儿,这个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用千克作单位的)
当指针指向1就表示物品重?(重1千克)那指针指向2就表示?(重2千克)(大米重2千克,比1千克重)还有这袋绿豆,你们怎么没有选呢?(感觉比1千克轻)
那咱们也来验证一下。果然比1千克轻。
哪些小组找对了?你们找得还真准,请小组长和保管员轻轻收回物品。
(4)说一说:
刚才大家找到了这么多约重1千克的物品,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约重1千克呢?
(三)认识秤
生活中有些物品的包装上有质量标识,没有质量标示的物品怎样知道它有多重呢?(可以用秤来称量)
用秤称香蕉,这把香蕉有多重?(1千克)
这个秤你认识吗?(电子秤)
秤是一个大家族,这就是电子秤,家族中你还认识谁?在哪见过它?给大家介绍一下。介绍体重秤 磅秤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说说下面物品有多重:
2. 计量下面的物品用哪个单位合适?圈一圈。
3、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连一连。
4、在圆里填上“>”“<”或“=”。
5、判断对错。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①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了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称量重的物品时用千克作单位;
②通过掂2分的硬币和洗衣粉感受了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
③知道1千克=10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