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04: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篇:一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设计

一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设计

一、设计策略 1.导入:

是教授新课的“序幕”。它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成功而智慧的课堂导入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体验成功的喜悦,能够更好的展示自己。

2.从情趣入手:

本课设计了唱歌、看课本、诵歌谣、对话、猜物表演等形式的体验活动,创设轻松活泼的英语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 说 认读本课时的主要单词 pen nine pens ten pens 2.能用Give me a pen ,please.Here you are.Pass me the pen ,please.ok.3.能用 work in pair 中的句型看图,食物说话做替换练习,这也是对本课的巩固、延伸和扩展 4.会说本课的歌谣

三、教学重难点

1.本课时重点掌握 pen.nine.pens.ten.pens.2.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 Give me …… Here you are Pass me…… ok

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课本时所需的单词卡、录音带、录象机、玩具小气车、钢笔、书、梨子、玩具熊等物品 2.教师准备课件一套

五、教学步骤 Step 1.warm-up 1.Greeting 2.Sing a song

设计意图:师生问候,引导学生进入英语思维的课堂环境,唱数字歌,复习已学的数词,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复习了旧知。Step 2 呈现新课

课件1教学单词 pen nine pens ten pens 领读生词,然后再将词卡、图卡发给学生,做以下练习,一名学生念生词,拿该词卡和图卡的学生边站起来说出该词 Step 3教学和操练句型 师:Look.What’s this ? 生:Pen 教师说出 Give me a pen.Here you are.先教Give me 然后再教Give me a pen.Ok.Read after me 再教Here you are 师再出示玩具小汽车并说Give me a toy car.Here you are领读此句型,分组练习师:Look!Whaat’s that? 生:Pen 师:A red pen 师:Pass me the pen 引出句型

先教Pass me 再教the pen Pass me the pen 领读几遍

课件2 Give me a book.please.Here you are Pass me the book,please.Ok.Play the tape.Read after the tape Step 4 Let’s play and guess

教师准备一个布口袋里面装着Pen、book、toy car、toy bear 等。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 说一说 两人一组 摸到了一只钢笔并说a pen.学生说 Give me the toy car, please.学生说Here you are!学生摸到了toy car 就说a toy car 学生说Pass me the car , please.学生3说 Ok 直到摸完布口袋里的物品,最后教师评价,鼓励优胜组并发小贴花 Step 5 Practice Ok.Now turn to page 11,please.Listen and number.Play the tape Step 6 Let’s say it

Nine.ten.Give me a pen

Nine.ten.Pass me the pen 在歌谣中结束次课 教后记:

第二篇: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一、本学期教材重点及教材分析:(一)、本册教材说明:

全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识字”和“课文”三种类型组成,类型不多,结构简明,眉目清楚。本册教材目标集中,重点突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在用眼卫生,讲求写字质量。“课文”的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同时,有关读写姿势的要求,每篇课文的作业设计,每个单元的练习设计都明确具体,操作性强,既便于教师的教,也利于学生的学。

(二)、各板块具体要求: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2)培养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良好习惯。

(3)继续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

(2)能正确抄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487个生字。(2)掌握本册课文安排的76个常用偏旁。(3)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88个,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1)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2)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

(3)能按照要求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4)正确的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二、教学措施

1、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多花时间,进一步打好基础。

2、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依据新课程计划,以发展学生的语文兴趣为主,提高积极性,读写说结合,让学生乐学、爱学。

3、围绕教学重点安排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注重熟读、精讲、多练,将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落到实处。

4、注重语文学习中美育、德育的渗透,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5、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注重语文实践能力的发展。

第三篇:职高英语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职高英语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顺平职教中心 谭冬莲

Unit Eight The Business World Reading Iced Tea Teaching Aims: 1.Learn and grasp words and expresses in the text.2.Comprehend the text thoroughly, Try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1.Analysis and comprehend some sentences which may be in the way while reading 2.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ing form and past participle in the text used as attributive, predictive and adverbial.Teaching Methods: 1.Fast reading to get a general idea of the text.2.Careful reading to get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in the text.3.Analysis the difficult sentences 4.Try to give more chances to individuals and also have a mind to get the students to have a chance to cooperate with others in pair work or group work.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and blackboard Emotion Target : 1.Educate the students to have the will of self study , and form the habit of learning to cooperate with the partners.2.By studying the text , let the students to learn about the story of iced tea, and then form a will of creating and learn to face the difficulty optimisticly.Teaching Procedures: Step1.Warming-up 1.Check out news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text learnt last lesson.2.Introduction: 1)Ask the students something about the World Expo held in ShangHai in 2010.2)Introduce the text, today we will learn a story which happened in a World Expo in 1904, first let’s Look at the pictures in the text, then answer:(1)What is in the cup?(2)Do you know how iced tea became famous? Step2.Fast reading to get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text.1)Read the text within 5 minutes with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What important event took place in St.Louis, Missouri in 1904? 2.For how long was the Fair held in St.Louis? 3.Why was the Fair called the “World’s University”? 4.Why did Richard Blechyden go to the Fair? 5.Was the people interested in his tea at first? Why? 6.What did Richard do to change his way of business? 7.How should we handle the situation when something goes wrong? Ask the individual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2).Pay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deal with take a turn give away be interested in go mad from then on mix with with the strong desire taste good and cool become a hit brewed tea Ask the students to give out English form while the teacher gives out the Chinese meanings.Step3.Careful reading to consolid the comprehension of the text, solving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way of understanding 1 Analysis and understand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1).It takes both rain and sunshine to create a rainbow.(it 在这里是什么用法?)2).With the strong desire to expand his business, he had planned to give away free samples of hot tea to fair visitors.(注意with的用法)3).The iced tea tasted good and cool, so that people all come here and asked for a drink.(taste 是动词,为什么后面是形容词 good and cool?)给同学们较充足的时间去分析和思考,这些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差异,要有选择性并给以鼓励。允许犯错,且鼓励犯错。Analysis : 1.it 是形式主语,代替to create a rainbow.注意它的含义与课文中心的呼应。即,即使精彩的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2.注意with 的用法。怀有强烈的意愿,表附带说明或特征。3.taste 后用 good and cool 而没有用well 等副词,原因是taste 是连系动词,后面要求用形容词表主语的特征或性质。2.Difficult sentences for comprehension.1).His dream was to sell his tea at the Fair.Be to do 结构是用来表示对主语内容的解释说明。如:

His job is to teach English.他的工作是教英语。

My wish is to send you to college.我的愿望是把你们送入大学。2).Blechynden nearly went mad worrying about his failure.Worrying 这个-ing form 在这里是表示原因,在这里做状语。

-ing form 做状语可以表原因,伴随,方式,条件等。但其本身表示的动作应由句子的主语发出。如:

He sat there thinking.thinking 表伴随,由he 发出。

You can learn English well doing a lot of reading.Doing a lot of reading 表原因,由you 发出。

3).Then , he put a lot of ice into the brewed tea, mixed it with sugar and gave it away for free.brewed tea : brewed 泡好的茶 茶和泡之间是被动关系,用过去分词。类似的有:used stamp 用过的邮票 newly-built building 新建的建筑 mixed 和put 及gave 为三个相连的动作。Step4.Practice for consoliding comprehension.Finish the comprehensive exercise in the workbook in five minutes.Then check out.Step5.Retelling work.Retell the story of “the iced tea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words or using your own words if you like.In 1904, at the World’S Fair Richard Blechynden , a tea plantation owner had planned give away hot tea unfortunately, so hot that no one be interested in go mad come to his mind put into mix with for free taste good and cool all come become a hit after the Fair best summer drink more and more famous Step6.Discussion.What should we do when things go bad? Group work.You can find the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text to make a short passage to express your idea, you can also use your own words to give out your own opinion.运用合作教学,分小组进行,在这一环节,基础差的同学可以用课文中的语句,有能力的同学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表达方式。最后,各组提交至少一份书面材料以供讨论。教师要机动巡视予以鼓励和适时的帮助。在评价方面,可以从时态,用词等方面做出恰当的评价,也要对各组抽签产生的个体进行个人积累性评价,这样,组员和本组的成绩就连在一起,不会产生优等生和均等生有话,而较差的同学无语的情况。Step7.Homework.1.Read the text again and recite the first and the last paragraphs.2.Try to find and grasp the important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text.

第四篇: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找规律。数学实践活动。本册的教学重点是 100 以内数的认识和 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 20 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 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 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 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1 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 1 时=60 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100 以内数的认识,20 以内退位减法和 100 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难点:时间的认识和人民币的认识。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4、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6、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7、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向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8、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9、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的美。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教学难点:

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教学用具:

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教学方法:实验研究法。知识与技能:

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七巧板使学生巩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通过摆给出的图案和自由摆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2、3页,与同学说一说自己看懂了什么。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教学难点:

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教学用具:

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教学过程:

一、游戏中梳理回顾

(1)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就来搭积木。先请每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搭什么。

学生小组内商量后,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边搭边注意观察这些积木的形状,有哪些是自己认识的?

(2)在学生活动后,指定几名学生拿出已经认识的积木,并介绍它们的形状,相机也让其他学生找一找相同形状的积木。

二、探索中合作感知

(1)引导认识长方形。

①看一看、摸一摸。

讲述介绍:(教师依次指长方体的几个面)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是长方体的另一个面,这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体有6个面。

布置操作:请你任意选择一个面,正对着自己,仔细看一看它的形状,再用手摸一摸。

②画一画。动一动脑筋,把自己选择的面的形状在纸上画下来。想一想,该怎么画呢?让我们来动手试一试吧。

③比一比。请小朋友把自己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教师借助实物投影仪进一步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大家画的长方体的一个面,有的是这样的,有的是这样的……,④揭示名称。想象:让我们闭上眼睛把刚才看见的图形再想一想。

指出:像这样的图形虽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横着,有的竖着,但我们都把它们叫作长方形。

⑤找一找。你们手中的长方体还有哪些面的形状也是长方形的?找到后看一看、摸一摸。(2)自主认识正方形。

①谈话启发方法。刚才我们用了“先看一看长方体一个面的形状,再摸一摸,然后把它画下来”的方法认识了长方形,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正方体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呢?

请小朋友每人拿起一个正方体,用刚才认识长方形的方法去认识正方体每个面的形状。②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③交流后概括。

让学生将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再选择一部分学生画出的正方形在投影仪上展示。提问:咱们画下来的这种图形叫作什么呢? 概括:这些图形都是正方形。

④再看一看,正方体的其他面是什么形状的?(3)放手认识圆。①引导回顾方法。刚才我们从长方体上认识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认识了正方形,那从圆柱上又能认识什么图形呢?请小朋友拿出一个圆柱来,找到圆柱的这个面(底面)。想想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请你也用这样的方法去认识圆柱底面的形状。②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③集体交流。

交流方法: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个面的形状的。交流图形:互相看一看画出的图形。

揭示概念:我们画的这种图形又叫作什么呢?(圆)④找一找圆柱上还有哪个面也是圆,指给同桌看一看。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P3做一做)(1)在平面图中找学过的图形。其实今天我们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就藏在日常的生活中。瞧,这是小红家的客厅(出示小红家客厅图).里面就有许多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比如凳子的面是长方形的。谁也来这样找一找、说一说?

(2)在自己身边找学过的图形。

在我们的身边、周围有这样的图形吗?谁发现了?请你指一指、说一说。(3)回忆生活中见到的所学图形。

这样的图形生活中也有,谁来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今天所学的这几种图形? 像这样的图形生活中还有很多,小朋友课后可以继续去找一找。

四、操作中体验深化

(1)提问: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全班交流。

(2)提问:在钉子板上能围出一个圆吗?请大家猜一猜,再动手围一围。

(3)讨论:为什么在钉子板上能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而不能围成圆?(让学生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是直的,能围出来,而圆的边是弯曲的,围不出来)

五、总结延伸: 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很多的数学活动.你学得开心吗?在这些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二)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

长方形 正方形 圆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预习要求:看教科书第2—3页,做一做练习一第1-3题。教学目标:

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

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

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教学用具:

长方形模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课件、小棒。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出示长方形问“小朋友们,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他介绍得对吗?”接着出示第二个图形(正方形),问:“这个老朋友又是谁呢?”再出示圆:“它叫什么名字?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三位老朋友。我发现你们很喜欢折纸,是吗?今天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折纸的游戏,高兴吗?

二、启发思维、引出新知

1.认识三角形

(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这是正方形。

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

师:我们现在折出来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生答:三角形。

师:小朋友们一下就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对了,这就是三角形。出示并贴上三角形。板书:三角形

(2)提问:这样的图形好像在哪儿也看到过?想一想?

先在小组里交流。学生回答。

老师也带来了几个三角形。

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面是三角形面,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2.认识平行四边形

(1)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纸?(演示长方形纸)怎样折一下,把它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2)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同桌商量着试折。教师巡视

(3)交流。你们会像他一样折吗?

(4)折好后把两个三角形剪下来。要想知道这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样,你能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叠在一起)这就是完全一样。

(5)现在我们手里都有这样两个一样的三角形,用它们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交流探讨。同学们可能拼出以下几种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每出现一种拼法,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上向大家展示。

师:这个图形真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呀!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另一个新朋友——平行四边形。(出示图形,并板书:平行四边形)(板书)

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提问:“这个图形的面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老师将这个长方形轻轻拉动,这时出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提问:“现在这个图形的面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小结: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其实只要把它稍微变一变,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了,你看:(演示长方形变平行四边形)。对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就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可以变的特点制作了很多东西,如:篱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

三、体验深化

(P3做一做2)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三、练习巩固

(1)练习一第1题。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练习一第1题图,学生分组找学过的平面图形并涂一涂,最后全班交流;

(2)练习一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拼一拼

预习要求:

看一看教材第3页的“拼一拼”内容,做一做练习一第4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向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的美。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送给大家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歌中唱的到底是什么呢?(多媒体播放少儿节目《大风车》的主题歌,播放完时适时提问:你们喜欢风车吗?)其实,风车是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折成的。不仅这样,生活中还有很多由平面图形组成的干变万化的图案呢。你们想当那个把图形变得很神奇的魔术师吗?好,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拼组。下课之后,大家就都会成为魔术师了。(板书课题)

二、折一折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首先,我们来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请看幻灯)同学们按照要求把你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折完后,你发现长方形的对边怎么样?(对了,对边重合,即对边相等)那么,邻边是否也相等呢?(对角折一折,试一下)我们一起来看屏幕演示。再来看看,正方形的边怎么样呢?(幻灯出示)大家把正方形沿着虚线向对角折,再对边折,你们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怎么样?(都相等)好,我们再来看屏幕。归纳:同学们有的用观察法,有的用比较的方法,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对边相等;长方形邻边不相等,正方形邻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问:你能把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吗?这样折一折、剪一剪就变成正方形了,能说明理由吗?

(2)小组合作制作纸风车。

我们在课前说过,纸风车是由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完成的。你们会做风车吗?(幻灯出示风车图案)接下来,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请注意看(播放视频)。

通过视频,我们可以按如下步骤做:先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根据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我们将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再裁下,(幻灯片演示制作步骤)然后我们将正方形的对角各折一下,沿折痕剪向中心,但中心部分要留有余地,之后我们将出现的八个角每隔一个向中心折一次,再用铁丝串好并固定,纸风车就可以在风中转动了。

问:风车的制作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图形?怎样让一张纸变成风车呢?动手做一做,再玩一玩自己的风车。

小组互评,展示学生作品。

好了,我们先把纸风车放一边,看看还有哪些平面造型可以拼摆出来。请看这辆小汽车(幻灯出示),它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三、拼一拼

刚才大家表现得非常好,那你们想玩拼图吗?

(1)下面,就请用你手中的2个长方形拼一拼,看看你们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完成后幻灯展示答案)

(2)再来用4个同样的正方形拼一下,又能拼出什么呢7 问:至少用几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3)大家都这么聪明,那你们能摆出六边形吗?

(4)好,接下来就请大家用手中的9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快又好,开始!(幻灯展示答案)

(5)现在,老师也难不倒大家了,那么,我就想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请注意看(幻灯出示用小棒拼成的平面图形)。

①最少用几根小棒能拼成两个三角形? ②用12根小棒能拼出什么图形?

③你能用老师给的4个三角形拼出正方形吗?(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

四、拼图大比赛

(1)教师指导学生拿出学具袋,让学生运用自己手中的所有材料去发挥想象拼图,可以自己拼,也可以和组员合作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好又快,且有创意。(2)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己评价或者互相评价。

(3)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一第4题,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教师相机指导。

五、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拼出了很多美丽的图形,当了一回小魔术师哦!希望同学们回家后,能够继续发挥你神奇的魔力,拼出更多美丽的图案来。

板书设计

平面图形的拼组

长方形 对边相等

正方形 四条边都相等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七巧板

预习要求:

拿出自己的七巧板,看一看教材第4页的内容,并根据课本内容拼一拼。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七巧板使学生巩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通过摆给出的图案和自由摆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教学难点:

拼指定图形。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同生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播放动画片《打乒乓球》)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①从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②想知道这段动画片是怎样制作的吗?

(课件出示用七巧板拼成的“打乒乓球”的图形)

(3)引导观察,导入新课。

图中共有几种物体?仔细观察每种物体,它们有什么特点?

(都由七块拼成,用一套七巧板拼成)

(板书:七巧板)

二、认识七巧板

七巧板制作过程:

谈话:想知道七巧板是如何制作的吗?(多媒体演示七巧板制作过程)

引导观察,发现图形间的关系。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何不同?(颜色、大小、形状均有不同)见附页1(1)从大小上比较。

①哪些图形最大?

②两块最大的有何特点?如何验证?

(请学生展示验证过程)

③哪些图形最小?有何特点,如何验证?

(请学生同位交流验证过程)

(2)从形状上比较。

谈话:除颜色和大小外还有何不同?(形状)哪种图形最多?有几个?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这儿有个图形很有意思,它被三角形团团包围着,(指出)它叫什么呀?(正方形)

说说你是怎么判断它是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这个图形很有意思(指平行四边形),你觉得它漂不漂亮?为什么?(课件闪动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并告诉学生这个图形的名称是“平行四边形”)

(3)数一数,算一算。

一起数一数,这里有几个三角形?几个平行四边形?几个正方形?

教师接着板书:△ □

+1 + 1=7(块)

三、拼一拼,练一练

(1)师示范拼。

取两个大三角形拼一个正方形。(用展示台展示拼摆过程)

(2)生用两个大三角形自由拼图。

可以拼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均展示。(3)拼指定图形。

谁能拼出大一点的三角形?七巧板中的拼图想用几块就用几块。学生自由拼,师巡回指导。

展示不同拼法,计学生口述“用了几块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三角形”。

(4)分组比赛:拼第4页“你知道吗”中的四个图案。

①自由拼。学生操作,组内交流。

②集体展示。

四、总结延伸

(1)这节课你觉得有趣吗?为什么?

(2)回家用七巧板拼摆出有趣的图形,并编成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

七巧板

+ 1 + 1 =7(块)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图形的认识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练习一(教科书6—7页5—8题)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要求自己操作学具。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

观察图形,想象不能看到的面: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知识点是长方体的前面和后面一样,左边和右边一样,上面和下面一样。左边不知道,可以看右边。教学难点:

补砖块问题。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完成练习一第五题

出示完整的一面墙(图片)1学生观察。

2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每块完整砖块的长度是一样的;每行的砖块数是一样的;单数行和单数行摆的一样,双数行和双数行摆的一样。3出示不完整的一面墙,“补砖块”

(1)这儿缺了几块?你能用刚才的发现来猜一猜吗?(2)验证猜想。

方法一:学生可能会用画一画,补一补的方法。师可以提问:你想怎么补?来告诉大家你的想法!画的时候,引导学生用行之间的关系来画砖缝。

方法二:学生直接用数砖块的方法,那就不用补了。师:一行有几块砖块?第一行缺了几块?

师总结方法:数出每一行缺的砖块数,再加一加。老师对于这两种或更多的方法予以肯定及表扬。(3)练一练。

完成P6补砖块练习。

1、提问: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3、小结:如果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是什么形,那么它就可以画出什么形状来。

三、独立完成练习一第6题。

四、完成教科书练习一P7第7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五、完成教科书P7第8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直观演示。用后面书上提供的卡片。

(1)学生想象。这个卡片要做成正方体。数字4对着自己,1要往左边折,2要往右边折,3要往哪边折?

(2)直观演示,边讲解。4旁边的数学在4的左边和右边,剩下一个数字在4的后面。(3)观察。先提问,4的对面是?(3,师引导:和4隔着一个数字)3的对面是4,和3隔着一个数字。那1的对面是几?(4)总结。对面的那个数总是与原来的数隔着一个位置。

(5)应用规律。6的对面是?(隔着一个数字,是5)2的对面是几?

六、拓展延伸

1、出示长方形模型,提问: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块,你能想出几种剪法。

2、请学生拿出若干张长方形,实际动手剪一剪

3、进一步启发,激励学生,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吗?并再一次让学生实践剪一剪,结果有学生发现了新的剪法。

七、单元小结

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图形的拼组整理与复习

第二单元: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学内容: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螽铁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单元教学目标:

1、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单元课时安排:约 12 课时

单元教学准备:课件、卡片、口算题

第一课时

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8—9页,然后试着算一算:6+9= 7+4= 6+8= 15-9= 13-9= 12-9= 14-9= 16-9= 教学内容:第8—10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教学目标:

A: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教学重、难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12 9十()=13 9十()=14 9十()=15 9十()=16 9十()=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1)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3)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5)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作业设计:

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板书:

十几减9.15-9= 6 16-9= 7 13-9= 4 11-9= 2 18-9= 9 17-9= 8

课后反思;

14-9= 5 12-9= 3 第二课时:十几减9练习课(1)

复习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复习重难点:十几减9的思维过程。

一、基础练习

二、教师指导,学生完成。

三、小结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课时:十几减9练习课(2)教学要求:

1、要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优良品质。

3、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同时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 口算卡片多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1)9+()=15(2)9+()=18 15-9=()18-9=()(3)9+()=14(4)9+()=17 14-9=()17-9=()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作业设计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小结。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十几减8 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13页,在课堂练习本试做“做一做”的习题。教学内容:十几减8(第13页 例2)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8+3= 9+5= 7+6= 8+5= 7+4= 9+2= 9+8= 8+7= 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

9十()=16 8十()=13 9十()=15 8十()=17 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2。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2—8=4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

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

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提问:

(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第五课时 :十几减7、6 预习要求:

看一看课本第14页图中的内容,与小朋友说一说看懂了什么,试练习做一做的1、2题。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教学重点: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几减7、6。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1-8 14-9 13-8 15-9 11-9 17-9 12-8 16-8 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

6十()=12 8十()=13 5十()=11 7十()=14 9十()=16 6十()=13 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3。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

(2)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13条)(移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3—7=6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5)改变题意:一共有13条金鱼,6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l3—6=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4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做一做第2题。

3、完成P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

四、布置作业。课后反思:

第五篇:一年级下册《雨点》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雨点》教学设计

课题2.雨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生字,并会正确、美观地书写。【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挂图、配套简笔图画(雨点的姿态、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预习要求】

熟读课文,了解雨点的变化。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激发学生观察、认识自然现象的兴趣。3.学会本课3个生字“落”、“海”、“洋”。【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小朋友看,天空布满了乌云,你还看见了什么? 2.今天我们学的课文,题目是——《雨点》。师板书课题

3.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样子是不一样的。雨点落进了哪些地方?样子有什么不同呢?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一边看图一边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通顺。2.课文中共有4句话,配有4幅图。请小朋友一边看一幅图一边读相应的一句话,再想想它们的意思。

3.通过自己的读,你知道雨点都落进了哪些地方?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样子有什么不同?现在我们就一句一句地把课文读懂读好。

三、讲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句。1.指名读第一句。luò(1)(出示生字)落。读准字音 雨点是从空中落下来的,它落进了池塘里。(2)(多媒体播放:池塘画面)

池塘里的水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小河里的水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2.一动也不动,就像什么?书上用了哪个词? shuìjiào(1)(出示词语:睡觉)读准字音,“睡”是翘舌音。

我们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所以“睡”这个字很有意思,是个眼目旁。你能读出它的意思吗?(2)指导读好第1句。

(二)讲读第二句。1.指名读第二句。

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就像在干什么?书上是怎么说的? sàn 出示词语:(散步)读一读。

2.为什么不说它睡觉,而说它在散步呢?散步的时候是怎么走的呢?你能读好这个词吗? 3.指导读好“散步”。

4.指名读第2句。评议,再读。

(三)讲读第三句。

1.自己看第3幅图,小声读第3句话,能不能把意思读懂。2.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一听他有没有读懂。3.评读。4.齐读第3句。

5.小结:刚才大家看着图,自己读懂了第3句话的意思。

(四)讲读第四句。

1.现在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自己读第4句话,能不能把第4句话读懂、读好。2.指名读。

3.评:他读懂了没有?从哪里听出来的? hǎiyángtiàoyuè(出示词语:海洋跳跃)4.指导读好“海洋”、“跳跃”。5.齐读第4句话。

四、指导朗读。

1.现在谁能把整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呢? 2.自读、互读、指名读、赛读、全班读。

五、教学生字。

1.出示字卡,读读生字卡片,巩固字音。2.这些生字不光要认识,还要能记住它们。本节课,我们学了几个有三点水的字?

3.“落”是上下结构的字,三点水在这里不做偏旁了。你怎么记住这个字?

“海”这个字请小朋友注意右边“每”的笔顺。“洋”这个字怎么记呢? 4.师范写“落”、“海”、“洋”。5.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板书设计】 2.雨点 落海洋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激发学生观察、认识自然现象的兴趣。

3.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齐读生字卡片(“海”、“洋”、“落”)2.口头扩词。

海()()()落()()()3.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趣味学词语 1.我演你猜——动作词

(1)教师做“睡觉”“散步”动作,学生猜词,教师板书“睡觉”“散步”。结合经验理解词语。

(2)指两名学生做“奔跑”“跳跃”动作,学生猜词,教师板书“奔跑”“跳跃”。

(3)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跑、跳、跃为脚部动作,都是“足”字旁)

(4)出示雨点姿态图,指名贴在相应的动词后,并读读这些词。(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借助恰当的动作既真正理解了字义,有加深了印象,增强学习的趣味性。)2.我的画,你来猜——名词

(1)教师依次出示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简笔画,学生猜词后教师相继板书在黑板。

(2)喜欢这些词吗?读读它们。

(3)每幅图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这些地方的理解,教师作相应补充。(对于较抽象的词,借助图片准确解说,让学生清晰地理解)(4)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江、河、海、洋与水有关,都是三点水旁)

(比较目的在让学生发现汉字的造字规律,找到识字方法,增强识字效果。)3.过渡:今天学习的字和词都跟可爱的小雨点有关系,简笔画雨点,板书课题:2雨点

读题,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雨点的快乐生活。

三、学习课文

看黑板上的图和文字,如果让大家连线,请聪明的小朋友想一想: 1.小雨点会在哪儿睡觉呢?为什么?

学生充分发言,教师小结:因为池塘里的水比较平静,小雨点就可以在池塘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2.你们猜猜小雨点喜欢在哪儿散步?为什么?(同理依次学习奔跑、跳跃。)

(指导学生小组内自学,自学要求:①连词语②说理由③感情读 3.分小组派代表汇报,组员补充。

4.教师在学生发言基础上,适时明确:小溪里的水流速度较慢,雨点在小溪里就像慢慢散步;江河里的水流速度很急,所以雨点在江河里像和江水一起奔跑;海洋里的水汹涌澎湃,浪花翻腾,雨点就和海水一起跳跃。

5.指导朗读,依次引导读出雨点由静到动的不断变化和心情上的变化。(语气逐渐加强,语调逐渐升高。读时引导学生加上合适的动作)读的方式:教师范读、自由练读、个人表演读、小组赛读、师生赛读、男女赛读、教师引读、小组轮读等多种形式。

(通过自悟以及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体现以读代讲,多读少讲的语文教学理念。)6.练习背诵

四、巩固练习

五、拓展语言,发散思维

小雨点还会去哪儿呢?在那儿干什么?请你想一想、说一说。①雨点落在荷叶上,在荷叶上 ②雨点落在屋顶上,在屋顶上 ③雨点落在,在

六、小结

小雨点多么快乐呀,它在奇妙的大自然里感到乐趣无穷。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乐趣也是无穷的。孩子们,只要你们用心观察,就会在大自然中找到自己的新发现。

七、教学生字

1.出示字卡,读字音。2.教学新偏旁。

睡:上节课老师已经教过,这叫“眼目旁”,跟读两遍。散:右边的偏旁是“反文旁”,跟读两遍。觉:偏旁是下面的“见字底”,跟读两遍。步:上面的叫“止字部”,让学生认读两遍。3.自学课后的笔顺表,描红。

4.从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呢?学生各抒己见,师提醒以下的几个生字。步:下面不要写成“少”,多出一点来。睡:重点指导右边的笔顺。

八、指导写字。散:左右等宽。

跑、跃:左右等宽,足字旁略微比右边的部件短一些。

睡:右边的第二笔横写长一些,第三笔横略长些,第一笔横写得最短。1.师范写“散、睡”,生描红。

2.生描红,临写生字,师巡视指导,放轻音乐。

九、作业

1.读读生字,记记笔顺。

2.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诵给家人听,听听家人对你的评价。【板书设计】 2.雨点 池塘——睡觉 小溪——散步 江河——奔跑 海洋——跳跃

下载一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2~P3 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

    海座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1)(2)班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拟写人杨引华 一、学情分析: 新入学的学生第一次接触正规化的美术课,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第1课《鲜艳的花朵》 教学目的: 通过画生长茂密的花,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学习用并列的形式描绘形象。 教学重点:用并列的形式组织画面,练习用线......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继续由我担任一年级3个班的音乐,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

    一年级下册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及学情分析: 《称象》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了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称象的故事,教育我......

    一年级下册大熊猫教学设计

    《大熊猫》教学设计 岩嘴中心学校丁春枝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说明文。通过学习课文,一方面可了解有关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另一方面可感受动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组......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学设计

    5、东南西北 一、 教学目标 1、 2、 认识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 能够利用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3、 能够使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

    一年级下册《春笋》教学设计大全

    一、复习导入: 读词语:冲破掀翻唤醒 裹着娃娃迎着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听雷声,说话:春雷公公仿佛在说什么? 2.指导朗读: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此处以点评代指导,在点评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