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下数学《小数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02: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四下数学《小数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四下数学《小数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篇:人教版四下数学《小数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师:张红霞 日期:2018年4月 3 日 新授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利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个数化简或根据需要在小数的末尾添0。• 2.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和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 3.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教学难点:

应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个数化简或根据需要在小数末尾添0。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西游记》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的故事。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l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标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板书:小数的性质)

二、问题引领,合作学习1.教学例1(1)课件演示0.1米、0.10米、0.100米。

①0.1米、0.10米、0.100米分别可以写成哪个比米小的单位表示?

②用分数又怎样表示 ③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汇报得出:(师板书)①0.1米是1/10米→1分米 0.10米是10/100米→10厘米

0.100米是100/1000米→100毫米 ②0.1米、0.10米、0.100米都是指米尺上同一段的长度。(课件出示)

又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多请几个学生说一说)(3)观察得小数的性质

①这三个数从左往右有什么变化?(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②这三个数从右往左有什么变化?(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数的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点题)

呼应课始,揭示奥秘:由于悟空掌握了小数的性质,所以他面对两位师弟的争执说:“无论哪一袋都一样”。(4)教学例2 为了验证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小大怎样?想一下,有什么办法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

观察方格图,看一看0.3和0.30的大小是相等的吗?(5)练习:(课件出示)辨别下面各数中的“0”,哪些“0”是属于小数末尾的“0”(按数位说)0.080 0.60300 500.00000(6)小数性质的应用: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有时要把某些小数化简,有时则要把某些小数改写成含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怎样才能满足这些需要呢?请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做下面两道题:

2、教学例3:化简下面的小数

0.70=0.7 105.0900=

练一练: 39页做一做1

3、教学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0.200 4.08= 3=

(注意:整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0。)

练一练、59页做一做2

三、巩固练习,达标测试 1、0.70去掉末尾的0大小有变化吗? 4.08去掉0会怎样? 0.31可以添0吗?

2、小结:添“0”或去“0”只能在小数的末尾。

3、达标检测,反馈订正

四、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0.1m=0.10m=0.100m 0.3=0.30 0.70=0.7 105.0900=105.09 0.2=0.200 4.08=4.080 3=3.000 《小数的性质》达标测试题 姓名:

一、数学小法官。

1.小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样计数单位就变小了。()2.把508.400化简后是508.4.()3.0.03米和0.030米相等。()

4.把0.09改写成大小不变,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是0.009。()5.4.5米和4.500米的计数单位相同。()

二、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化简下面各数。

6.0300= 0.80= 103.040=

10.0400= 29.4000= 20.000=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的数改写在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

0.4= 0.090= 6.6=

4.0100= 500.0= 74.070=

3.下面哪些数中零可以去掉而大小不变?

30.3 500.003 7.8000 400.400

76.890 403.060 600 0.07070 2.808

三、谁能只动两笔,就可以使“5=50=500”这个等式成立? = 5 0 = 5 0 0

第二篇:人教四下《尊严》 教学设计

《尊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尊严》是一篇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并从中明白一定道理、哲理性极强的文章。课文写在一群逃难的人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哈默。他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别人的施舍的事物。在极度困难时还维护做人的尊严,后来成了美国的石油大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可能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就可能拥有财富甚至一切。

在教学时,应营造相应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自学、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感受哈默鲜明的人格魅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年轻人在困难时刻维护自己的品质。

2、运用“边读,边想,边画”的方法学习课文。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从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及表现中体会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一幅画面,向学生展示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无情的损害、灾难。人们背井离乡、携儿带女沿街乞讨,这样可悲的场面,让学生感受灾难,进入情境。

2、教师引导谈话:

假如你是逃难人之一,有人把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样做?

3、学生谈话。

4、引入课题:

大多数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自然接受别人的帮助。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尊严》(板书)也有这样的描述,但这些人中却只有一人例外,它是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同学们快快子读课文,然后小组交流。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出示自学要求:

⑴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或同桌交流。

⑵ 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⑶ 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组内讨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并指导。

3、对照学习要求,逐项检查学生初读课文后目标的完成情况。

三、细读课文,感受逃难人处境

1、感受逃难人群的处境:

⑴ 学生自读自画,全班汇报交流:

理解三个词语:面呈菜色、必备不堪、狼吞虎咽

⑵ 想像处境,切身体会:

师:由于长距离的奔波流亡,加上缺乏食物,又天寒地冻,真是饥寒交迫。在这样的艰难境况下,请想想逃难的人此时此刻最需要的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指名回答)

2、感受哈默的处境:

师:就在这群逃难的人狼吞虎咽地享受着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提供的食物的时候,他们中却有一位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拒绝了镇长杰克逊大叔送到他面前的食物。他难道不需要食物吗?认真读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画有关的词句,然后汇报。

⑴ 自读自画。

⑵ 汇报交流。

⑶ 分角色朗读、表演、抓词句体会。

四、品读课文,感悟人格

1、自读2~5自然段:

哈默一共几次拒绝了眼前的食物,每次分别是什么理由?

2、画出描写年轻人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句子,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体会。

3、体会哈默的人格:

从哈默不同寻常的言行中,可以体会出哈默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感知到哈默是一个自尊、自爱、自主、自强的人。

教师板书:自尊、自爱、自主、自强

五、研读课文,体会尊严的价值

1、师出示句子:“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它有尊严。”指名说句子的意思,教师接着提问:什么事尊严?(教师板书)

全班交流:尊严就是自尊;尊严就是自爱;尊严就是自主;尊严就是自强!

2、体会尊严的价值:

师:“什么都没有”和“富翁”是恰恰相反的,杰克逊大叔为什么这样说?

学生畅所欲言。

师归纳:一个人拥有尊严,也就是拥有自尊、自爱、自主、自强,而一个自尊、自爱、自主、自强的人一定会凭着自己的人格与勤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拥有尊严的哈默通过在多年的奋斗最后终于成为石油大王,这就是一个典范。

六、扩展延伸,体会作者写作的目的1、采访你父母或你身边的人,请他们谈谈自己成功的体验或对尊严的理解。

2、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启发?写一个读后感。

3、收集有关体现人物气节和尊严的古诗、名言警句。

第三篇:四下《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横州镇中心学校(本校)雷翠华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72-73页。教学目标:

1.经历小数加减法的探究过程,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2.在经历观察、探讨等数学研究过程中培养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认真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教学难点: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卡。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孩子们,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位小数加减法,下面雷老师来考考大家。(电脑出示抢答题)

大家对学过的知识掌握的真扎实。

4.孩子们,在生活当中,我们还会遇到多位小数加减法,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观察发现,提出问题。

用课件出现第71页主题图。引出小丽和小林。学生根据小丽买书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可能会提出两个问题:

(1)小丽买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2)《数学家故事》比《通话选》贵多少钱? 2.探究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法。(1)学生自主解决这两个问题。(2)指名两个学生到黑板板演,并借助这两道题讲清算法,理解算理。a.让学生先说算法。孩子:你是怎样计算的?先算5+9,然后算算4+2,再算6+4。b.结合书的价钱,利用元角分这几个单位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让学生明白:小数点对齐后,就保证了相同数位对齐。因为只有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板书:小数点对齐 相同数位对齐(3)加法算式的微视频。

(4)让学生模仿加法的计算方法和同桌说说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然后再看着黑板的板书全班一起说减法的计算方法。3.例1的巩固练习。(学习卡一)

12.53+7.46=19.99 15.32-4.52=10.80(1)孩子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

小结:当计算结果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时候,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把0去掉。这样就比较简洁了。

(二)教学例2、3。

帮小林解决问题:(1)小林买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2)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多少钱?

1.学生独立完成。

2.教学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小组交流:(1)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2)百分位上怎样相加减?

汇报:解决第一个问题: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解决第二个问题:

6.45+8.3 百分位上是怎样相加的?(5+0)8.3-6.45 百分位上是怎样相减的?(0-5)

跟雷老师的想法是一样的,请看:(播放减法计算方法微视频)。

总结:在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时候,如果碰到像这种小数位数不同的情况,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添上0再计算。3.例2巩固练习。

0.3+0.18=0.48 12-0.8=11.2 重点讲12-0.8 全课总结:孩子们,我们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你认为计算小数加减法应该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学习卡3)四:谈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篇: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2)

主备教师: 教学内容:

教材P36页例7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六的6-11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能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难点:熟练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教学准备:

投影仪、教学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1.演示动画“小数大小的比较”.

教师提问:三角尺和练习簿,那个贵一些?你是怎么想的?小数如何比较大小呢?(板书课题)

2.大胆猜测:

举例说明整数是如何比较大小的?(当整数的位数相同的时候,从高位比起;位数不同的时候,位数越多,数越大)

3.比较下面整数的大小:

二、尝试探索:

1.教师提问:根据你的猜测,用你的方法比较下面两组小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9.7元 和5.9元(2)6.79 米和6.85米 2.学生汇报:

3.教师提问:这两组小数是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的? 4.比较下面各小数的大小,你又有什么发现?(例6)0.6元和0.48元 学生汇报。

5.教师归纳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6.教师:我们归纳出来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与你最初的猜测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试一试.

1、完成“试一试”,在小组里说说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2.两个同学一组,一人任意说出两个小数,另一人比较小数的大小.要求小数的位数不超过四位.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的题目。

2、比较下面小数的大小.

3.把下面的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0.8 0.807 0.078 0.87 0.78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4、判断:

(1)6.809>6.799()(2)5.1>5.1002()(3)38.748<38.75()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希望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布置作业:

下面的小数各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1)□<1.8<□(2)□>23.47>□(3)□<5.006<□(4)□>70.02>□ 附:板书设计:

比较小数的大小 0.6>0.48 7.96<8.32 0.13>0.19 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第五篇:2015春-新人教四下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主备人:杨湘云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单元概要

主备人:杨湘云 单元教学内容: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 教材简析:

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加、减、乘、除之间简单的运算,对于这单元的内容,学生掌握起来不难,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于加、减、乘、除之间简单的运算会有一个加强,并能熟练掌握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运算能力。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中一个新的亮点就是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目标中学生既要掌握运算顺序,又要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步骤。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因此建议:

1、以应用题型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视学生情况,各有侧重。

2、加强基础运算,保证计算的正确率。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创造的过程,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和小括号的意义。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自主的,学生的选择是开放的,学生的表述也是多样的。

3、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教学难点: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8课时

教师集体备课记录: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主备人:杨湘云

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教学难点:

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坐过火车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与火车有关的知识吧!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复习铺垫:加减5分钟口算。

(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1、理解加法的意义。

(课件出示)例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814+1142=1956 或 1142+814=1956 师:为什么用加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

2、(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出示加法的意义)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理解减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1956-814=1142 或 1956-1142=814(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3)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出示)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

(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个别汇报)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

加数 + 加数 = 和 被减数 - 减数 = 差 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出示:814+1142=1956

814=1956-1142

1142=1956-814 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出示:800-350=450 800=450+350 350=800-450 问:通过观察这组算式,你能得出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吗? 观察这组算式讨论归纳得: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3页“做一做”

四、总结

师: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呢?

五、作业:

大练习册第1、2页

六、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主备人:杨湘云

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2、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乘法的意义:出示例2(1)

用加法算:3+3+3+3=12 用乘法算:3×4=12 师:为什么用乘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乘法。)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出示乘法的意义)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除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 出示例2(2)(3)

(1)问: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列式计算:12÷3=4 12÷4=3(2)问:怎样的运算是除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3)小结: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

(4)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引导学生观察:第②、③与①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

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①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师概括: 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板书)引导学生观察第②组算式,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4、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三、总结: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四、巩固练习:做一做

五、作业:大练习册第3-4页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主备人:杨湘云

第3课时:0的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6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过程与方便: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使学生进一步理解0的相关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四则运算出发,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学重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口算引入(快速口算)出示: 100+0= 0+568= 0×78= 0÷23= 128-128= 0÷76= 235+0= 99-0= 49-49= 0+319= 0×29=

(二)、探究新知

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2、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3、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三)、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讨论)

0不能作除数。例如,5÷ 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 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小结:归纳所有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三、课堂测评

1.计算

(1)36+0=(2)0+68=(3)0×68=(4)54-0=(5)0÷28=(6)128-0=(7)0÷36=(8)25+0=(9)99-0=(10)49-49=(11)0+39=(12)0×9=

四、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

五、作业:

六、板书:

课后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主备人:杨湘云

第4课时:带括号的四则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9例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带小括号版式的计算过程,达到理解其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熟练解决含有各种括号的算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 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 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 4.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四则运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出示例4:96÷12+4×2

1、说说运算顺序。

2、如果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2,运算顺序怎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96÷(12+4)×2 =6× 2 =96÷16×2 =12

3、如果在96÷(12+4)× 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 ]”,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 2],运算顺序怎样?(说明: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96÷[(12+4)× 2] =96÷ [16×2] =96÷ 32 =3

4、阅读“你知道吗?”

5、总结带括号的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课堂总结: 含有中括号、中括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四、巩固练习

1、第9页的“做一做” 2、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A、47+33÷36-16 B、(47+33)÷(36-16)C、(36-16)÷(47+33)3、750减去25的差,乘20加上13的和,是多少?确列式是()A、(750-25)×(20+13)B、(20+13)×(750-25)C、750-25×20+13

五、作业:大练习册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主备人:杨湘云

第5课时:最佳方案的选择-租船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情境创设,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

经历运用相关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最佳方案的问题的过程,使学生能够自己提出并解决此类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2、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

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学会倾听,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听着动听的歌曲.伴着柔和的春风!今天老师想带着同学们一起去公园划船,你们说好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出示例5:

(1)师:我们来到了租船处,在这个图中你都发现了什么信息呢?(2)现在有了这几个数学信息,老师有个问题要让大家帮着老师解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我们去租船吧!(出示问题)

2、解决问题: 分析:如果都租小船 30÷4=7(只)„„2(人)7+1=8(只)20×8=160(元)如果都租大船: 30÷6=5(只)35×5=175(元)

全租小船,但有1条船只坐了2人,没坐满。是不是还可以再省钱呢? 把这2人和另一条小船的4人都安排坐1条大船,还可以省钱。6条小船:20×6=120(元)1条大船:35元。

共花:120+35=155(元)

三、课堂总结:反思-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先假设,再调整)

四、巩固练习P11第5题

五、作业:大练习册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6、7课时:单元测试 第8课时:试卷讲评

下载人教版四下数学《小数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四下数学《小数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下数学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三角形的分类》,P83~P84。 学情分析: 《三角形的分类》是小学四年级学......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设计理念】《小数的加减法》一课我的设计理念是: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学生的实际需要、尊重学生的思维进程。做到:问题由学生提出、......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材料和小数的意义,让学生提出猜想、举例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中理解小数的性质,会运用小数的性质根......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博白县东平镇珠华村小学 蓝元平教学目标: 1.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小数的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第2小节“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的内容。本课为这一小节第1课时,教学P58......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卢龙县第二实验小学 曹学英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P58小数的性质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观察、比较等活动,发现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培养学生分......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正确理解"小数的末尾"的含义,并会运用小数的性质将小数化简或把一个数改为具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