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莫高窟》教案设计
《莫高窟》教学设计
龙凤区第一小学 刘俊香
一、总体把握,调动兴趣。
1、师: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下,在茫茫的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敦煌的——莫高窟。有人说,不去西藏就不知道什么是蓝天,不去敦煌莫高窟就不知道什么是绚丽。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再次走近敦煌的莫高窟,去感受它那迷人的魅力。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莫高窟,板书:18 莫高窟。
2、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莫高窟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和了解,回忆一下,课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莫高窟的?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一)教学第二自然段,品味“彩塑”。
1、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莫高窟的彩塑吧!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① 说说这段内容围绕哪句话来写? ② 哪些词语写出了彩塑的特点? ③ 围绕这些特点描写了哪些彩塑?
2、交流:哪位同学找出了这段的中心句?—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 板书:第一步:找中心句
“两千多尊”我们可以看出莫高窟彩塑的数量之多
莫高窟的彩塑除了数量多,还有哪些特点呢?(个性鲜明
神态各异)板书:第二步:读文质疑
你是从哪些彩塑体会它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找句(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找词(慈眉善目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慈祥
和蔼
那么在生活中你见到过慈眉善目的人吗?------老人
爷爷 奶奶 请大家看看这一尊慈眉善目的菩萨,端庄典雅 含笑自如。(课件)谁能读出“慈眉善目”的感觉?谁愿意来读? “威风凛凛”“强壮勇猛”又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啊?看着课件来说说。(课件)预设:①讲的出:威风 勇敢 想象:身穿戎装 身披铠甲,手拿兵器,表情怎么样啊?此时你可以摆出一个造型让大家知道你就是那位威风凛凛的天王。强壮勇猛(瞧他那模样,一定是力大无比)谁来带有这样的感情来读一读。②讲不出时:以上的词可以用来形容年迈的老人吗?怎样才能形容?
好。连起来读出感受----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有强壮勇猛 的力士。
同学们读得真好,让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那么最引人注目的是------卧佛(课件出示图片)课文是怎样描写它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我们不得不惊叹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3、课文主要描写了这几尊彩塑,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看更多的彩塑呀?那么就随着老师的音乐,走进那个性鲜明
神态各异的彩塑吧!(课件)
4、看了这一尊尊个性鲜明 神态各异的彩塑,你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呀?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惟妙惟肖)
“惟妙惟肖”老师不是很理解,谁来帮帮老师?----描写的很好,逼真。那么我们还可以联想到哪些词来形容它呀?(形象逼真
精妙绝伦
栩栩如生)
5、看到这些形象逼真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啧啧赞叹”什么意思?--------不停的赞叹。
假如你就是一位大庆去到敦煌莫高窟的游客,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呢? 某某,你是一位外国的游客,你又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呢? 看着游客们惊诧兴奋的神情,听到他们发自肺腑的赞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
6、带着这样的心情我们齐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不同形态的彩塑。(板书:第三步:品读感受)
7、其实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那么往下学习第三自然段。首先回忆如何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总结学法。出示课件
(二)回味“壁画”
温馨提示:按照这样的学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边读边做好圈画批注,结合自己的前置性作业,和小组同学合作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汇报情况:
1、我们组找到这一段的中心句。这一句不仅是中心句,它还是一个过渡句,过渡句的上半句总结了上文,下半句引出了下文,如果我们都用上了过渡句,那么我们的文章就会显得更加的完整了。
2、介绍排比句,让我们感受到了壁画的丰富多彩。
3、介绍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在天空中飞舞的乐神,梵语中称为提婆,有天的意思所以称飞天。
4、课文中描写了哪些飞天呢?看到这些飞天你想说些什么呢《很美啊》为什么会感到很美/你从那里感到了它的美,作者描写写飞天时,用了那些动词?《挎,采摘,抢,拔,悬,降,飘拂,遨游,舒展,起舞》就让我们用朗读把它的美读出来吧!配乐读。
4那么,课文中是否只有这些飞天形象呢?从那里知道的?~~~~~~~~~~
5、大家想不想欣赏更多的飞天图啊?《课件出示》你们还看到了那些飞天的形象,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的写法,用“有的-----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把你想象到的飞天姿态写一写,你可以写一句,也可以两句,三句。配乐,学生写。
(三)体味藏经洞: 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壁画,我们一起走进面积不大的藏经洞。哪一小组的同学来汇报有关藏经洞的学习情况。汇报交流:
1、中心句为第一句。
2、介绍藏经洞:敦煌莫高窟的第17洞,洞里藏有从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近十个朝代的文物图书六万多件。介绍经卷、文字,课件出示。
3、生: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这个幽闭达九百多年的洞被发现了,这一年正遇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敦煌发现藏经洞的消息传出后,德法英俄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文化强盗相继来到了中国,盗走了大批的珍贵文物。
4、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历史的控诉:(课件)
5、师:一支支驮队拉着一箱箱文物出发了,目的地是遥远的异国他乡,学到这
儿,此时你的心情怎样!你想说什么?
6、师:莫高窟虽然经过千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它仍是世界上现有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人类艺术的殿堂”。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课,升华主题。
1、几千年来,在大漠深处,敦煌静静地守着孤寂,留给后人的,却是永远的辉煌。1987年,因为它有着两千多尊精妙绝伦的彩塑,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和曾经有过的众多文物,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
2、外国游客曾这样评价:请看大屏幕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敦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曙光。”
3、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文化悠久,那么,你还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吗?(故宫 长城 秦始皇陵 西藏布达拉宫 丽江古城平遥古城 北京颐和园 北京天坛 龙门石窟 孔府孔庙 承德避暑山庄)
4、是的,作为飞天的后人,我们感到敦煌莫高窟真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古代艺术是如此的宝贵,人们要从身边做起,保护好古建筑。
5、如果你想对莫高窟有更深的了解,老师给大家推荐两本书:课件。
[总评:《莫高窟》一课教学设计注意体现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本质的定位上,突出了以下三个方面:
1、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将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主体的内在需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行为。
2、创新课堂教学过程,营造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综合性活动氛围,使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体验建立起联系,让学生乐干尝试、乐于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自己的个性。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寻找、搜集和运用资料,运用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联系生活,加强语文实践,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发展。
3、学生以“导游”、“游人”、“不同年龄游人群体”出现,进行有创意的阅读,并运用“读”、“思”、“议”、“讨论交流”、“介绍解说”、“质疑问答”、“自悟体验”、“欣赏评价”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学习,拓展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调动了学生多方面智力潜能,改变了教师单向提问、分析、讲解的局面。这样的教学必将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板书:
18莫高窟
彩塑
精妙绝伦
壁画
宏伟瑰丽
艺术宝库
民族智慧
藏经洞
文物众多
第二篇:《莫高窟》教案设计
<莫高窟》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在上一节课我们对莫高窟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那么课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莫高窟的?
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
2、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再次走进莫高窟,去感受一下莫高窟的艺术魅力。
二、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莫高窟的彩塑吧!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老师课件出示的问题:(课件)
① 说说这段内容围绕哪句话来写?
② 哪些词语写出了彩塑的特点?
③ 围绕这些特点描写了哪些彩塑?
(老师巡视)
读完了是吗?
哪位同学找出了这段的中心句?(看哪位同学最仔细?)—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
板书:第一步:找中心句
“两千多尊”我们可以看出莫高窟彩塑的数量之----多
难道只是多吗?你还可以找出它的哪些特点?(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板书:第二步:读文质疑
你是从哪些彩塑体会它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找句(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找词(慈眉善目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慈祥和蔼
那么在生活中你见到过慈眉善目的人吗?------老人爷爷 奶奶
请大家看看这一尊慈眉善目的菩萨。(课件)
谁能读出“慈眉善目”的感觉?谁愿意来读?
(个别读,你们体会到了吗?)
请你们象他那样的读。(全班读)
“威风凛凛”“强壮勇猛”又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啊?看着课件来说说。(课件)
①讲的出:-----威风 勇敢想象:身穿盔甲,手拿兵器,表情怎么样啊?(你真会理解!)此时你可以摆出一个造型让大家知道你就是那位威风凛凛的天王。
强壮勇猛(同上)
谁来带有这样的感情来读一读。
好,全班像他那样的站起来读。体会到威风了吗?(不够,感受不到,我们全班再读)
②讲不出时:以上的词可以用来形容年迈的老人吗?怎样才能形容?
好。连起来读出感受----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同学们读得真好,让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那么最引人注目的是------卧佛(课件)
课文是怎样描写它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1
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课文主要描写了这几尊彩塑,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看更多的彩塑呀?那么就随着老师的音乐,走进那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吧!(课件)
看了这一尊尊个性鲜明 神态各异的彩塑,你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呀?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惟妙惟肖)
“惟妙惟肖”老师不是很理解,谁来帮帮老师?----描写的很好,逼真(回答的真的好)
那么我们还可以联想到哪些词来形容它呀?(形象逼真精妙绝伦栩栩如生)
看到这些形象逼真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啧啧赞叹”什么意思?--------不停的赞叹。
那么同桌之间看着这些彩塑,来啧啧赞叹一番。
好。某某,你就是一位柳州去到敦煌莫高窟的游客,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呢?
某某,你是一位外国的游客,你又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呢?
看着游客们惊诧兴奋的神情,听到他们发自肺腑的赞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
带着这样的心情我们齐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不同形态的彩塑。(板书:第三步:品读感受)
其实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那么往下学习第三自然段。首先回忆如何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学法》《指小黑板》
按照这样的学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做好圈画批注。〈几分钟〉
好,同学们把刚刚感悟到的东西或发现的问题与四人小组进行讨论〈与小伙伴交流吧〉
汇报情况:1我们组找到这一段的中心句〈课件出示〉大家找到的是不是这一句吗?整体来读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 什么呢?
〈老师补充;其实这一句不仅是中心句,它还是一个过渡句,老师讲过,过渡句的上半句总结了上文,下半句引出了下文,多好的写作方法啊,如果我们都用上了过渡句,那么我们的文章就会显得更加的完整了〉2还有哪个小组读懂了哪些句子?体会到了什么?或者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
这一组什么句?-------排比句,让我们感受到了壁画的丰富多彩
你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你来读这一句,的确如此,那就让我们看看这些内容丰富多彩的壁画吧!《出示课件》这些壁画中你是否看到自己熟悉的故事?《老师可讲一个故事,或让学生讲述九色鹿〈九种色毛,国王王妃梦到知图报信用,你真是一个善于积累的孩子〉的故事》
好你们讲的九色鹿的故事就是反映民间生活的,那么丰富多彩的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成百----飞天〉那你能告诉我什么是飞天吗
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在天空中飞舞的乐神,梵语中称为提婆,有天的意思所以称飞天,课文中描写了哪些飞天呢?看到这些飞天你想说些什么呢《很美啊》为什么会感到很美/你从那里感到了它的美,作者描写写飞天时,用了那些动词?《挎,采摘,抢,拔,悬,降,飘拂,遨游,舒展,起舞》《老师配动作》 就让我们用朗读把它的美读出来吧!
4那么,课文中是否只有这些飞天形象呢?从那里知道的?~~~~~~~~~~
大家想不想欣赏更多的飞天图啊?《课件出示》你们还看到了那些飞天的形象,展开想象用有的~~~~~~~~~句式《板书》写下来与你们的小组成员说一说,写一写吧!
真好,你们把这穿越千年的 飞天表现得绚丽多彩栩栩如生老师好象也看的了风姿倬约的飞天
那么让我们全班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把这些飞天的形象读出来吗?
听你们读书真是一种美的享受,我仿佛看的了一群群美丽迷人,娜多姿的飞天在云海中轻歌曼舞,我真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了。想不想把这些瑰丽 的壁画久久地留在我们记忆的画册里,那就让我们全班齐读第3自然段
是啊,走进如此宏伟瑰丽的壁画,就象是走进了灿灿辉惶的艺术殿堂,那么跟着音乐我们再把第2、3自然段美美地读一遍《配乐,课件》
概括前文《彩,壁画,学法》
莫高窟这个沙漠深处的陡坡,神秘而又安详,令人神往不己~~~~~~~~~~~~~~~~~。
(四)藏经洞:
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壁画,我们一起走进面积不大的藏经洞。
(学生用以上的方法自读、质疑、讨论)
1哪一小组的同学来汇报有关藏经洞的学习情况。
①中心句为第一句。
②引读:面积不大的藏经洞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一共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藏经洞:敦煌莫高窟的第17洞,洞里藏有从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近十个朝代的文物图书六万多件。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这个幽闭达九百多年的洞被发现了,这一年正遇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敦煌发现藏经洞的消息传出后,德法英俄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文化强盗相继来到了中国。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等多次来敦煌盗走了大批的珍贵文物,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300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5大箱、600多卷经卷;......2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一支支驮队拉着一箱箱文物出发了,目的地是遥远的异国他乡,学到这儿,此时你的心情怎样!(真让人心痛)
师:现在我们的祖国已经强大了,再也不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了。现在我们国家每年都有专门的经费用来收回流失在国外的文物。
师:参观了神奇瑰丽的莫高窟,我们不能不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引读第四自然段: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惋惜的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四、出示名言,升华主题
莫高窟,这个沙漠深处的陡坡,神秘而又安详,令人神往不已。现在就让我们以著名作家余秋雨的几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这堂课!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的地方,就在于它是异千多年的层层累聚。
不管怎么说,这块土地上应该重新徽剧那场人马喧腾、载歌载舞的游行。
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六、布置作业。
作业超市: 1下节课,我们有一个语文实践活动,为莫高窟聘请小导游,条件就是对莫高窟的内容很熟悉(要会背诵课文),对莫高窟的了解要更多一些,(也就是搜集一些课文之外的资料),看谁能被聘上,希望同学们回去以后好好准备。
2围绕“壁画上的飞天成百上千”写一段话。
[总评:《莫高窟》一课教学设计注意体现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本质的定位上,突出了以下三个方面:
1、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将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主体的内在需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行为。
2、创新课堂教学过程,营造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综合性活动氛围,使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体验建立起联系,让学生乐干尝试、乐于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自己的个性。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寻找、搜集和运用资料,运用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联系生活,加强语文实践,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发展。
3、学生以“导游”、“游人”、“不同年龄游人群体”出现,进行有创意的阅读,并运用“读”、“思”、“议”、“讨论交流”、“介绍解说”、“质疑问答”、“自悟体验”、“欣赏评价”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学习,拓展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调动了学生多方面智力潜能,改变了教师单向提问、分析、讲解的局面。这样的教学必将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篇:《莫高窟》教案设计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莫高窟》教案设计昌邑市都昌小学胡红臻黄仁庆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第二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搜集有关莫高窟的资料
5、教师课前准备:
(1)多媒体投影设备
(2)教学的PPT课件
(3)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查阅相关的资料备好课
二、教学课题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18课:《莫高窟》
三、教材分析
《莫高窟》一文生动地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语言材料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清王朝腐败无能的憎恨,并仿照文中排比句进行说话和写话的训练。教学难点是再现莫高窟彩塑、壁画的生动画面。
四、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生动的画面和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莫高窟彩塑的精妙绝伦、壁画的宏伟瑰丽、藏经洞的劫难,并积累课文语言。
3、了解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五、教学重难点
通过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了解莫高窟彩塑、壁画、藏经洞的特点,感受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六、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我主要采用“读中品,品中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和品悟中感受莫高窟彩塑的精妙绝伦、壁画的宏伟瑰丽以及藏经洞的劫难,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清王朝腐败无能的憎恨。同时充分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相关资料,开拓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我们祖国的西北有一颗璀璨的明珠,你们知道它是谁?它就是“敦煌莫高窟”。(板书课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高窟,去领略一下她的神奇瑰丽!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莫高窟的资料,并通过百度搜索展示出来。
(二)预习汇报,质疑问难
1、回想一下,课文介绍了莫高窟哪几个方面的艺术宝藏?(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
2、小结:学习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我们就要先了解文章介绍了哪几处景点或哪几个方面。
3、质疑:在预习的过程中,你有哪些地方读不懂?
(三)围绕重点,品读感悟
1、了解莫高窟彩塑的精妙绝伦。
(1)我们先去欣赏莫高窟的彩塑。谁愿意带着大家先睹为快。(指生读第二节)提出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思考,莫高窟的彩塑有何特点。
(2)指生回答,教师板书。(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3)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这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齐读课文)
(4)从读中你看到了什么?(指生回答)
(5)两千多尊彩塑神态各异,请大家展开想象,其他彩塑会有怎样的神态?(引导学生用上表示神态的词语,如:凶神恶煞、亲切和蔼、笑容满面„„)
(6)你们描写的各种形态的彩塑,此时仿佛就站在我们的面前,大家想不想亲眼目睹一下?(出示彩塑图片,学生欣赏)
(7)这些彩塑最引人注目的是哪一尊?(卧佛)谁能把描写卧佛的句子读一读?(指学生读)用一个字表达你的感受。(大、长)瞧!(指图片)他长达16米,他的姿势是(侧身卧着),他睡着了吗?他的表情怎样?(神态安详)看到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请你把描写卧佛的句子读一读,要读出卧佛的安详,游人的赞叹。(指生读句子)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
(8)这里的每一尊彩塑都惟妙惟肖,难怪人们会说:(齐读: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2、学习莫高窟宏伟瑰丽的壁画。
(1)过渡:莫高窟不仅有精美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请同学们自读这一段,看看莫高窟的壁画又有何特点?你是如何体会到的?
(2)学生自学课文,并做好批注。
(3)集体交流,教师板书。(壁画:宏伟瑰丽丰富多彩)
(4)在这一段作者重点描写了什么?(壁画上的飞天)这些飞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指生回答)从“„„”你可以想象出什么?
(5)这么美的飞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出示图片:(6)看到这些精美的壁画,仿佛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莫高窟不愧为:(齐读: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3、学习莫高窟的藏经洞。
(1)过渡:最后我们再去了解一下莫高窟的藏经洞。
(2)出示图片,简介:它面积不大,非常的不起眼,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怎么显眼的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3)“曾”字说明了什么?这些珍贵的文物都到哪里去了?(学生通过百度搜索展示介绍)
(http:///publicforum/content/free/1/1837890.shtml)
(4)你通过这段文字介绍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同学们,莫高窟让我们欣赏到了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莫高窟让我们经历一次震撼之旅,是谁创造了这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呢?(学生回答)是啊!莫高窟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创造的奇迹,我们世界上已经有八大奇迹了,但我愿意把莫高窟评为第九大奇迹,同学们,你们觉得应该吗?我们可以自豪地说,齐读: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八、教学反思
《莫高窟》一文讲述的是建在漫天黄沙的西北边疆的宏伟历史古迹,学生都没有到过那里,怎样将它的美,它的宏伟通过读、学完全体会出来呢?首先我布置学生课前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搜索相关的资料,并在课堂上展示
介绍。课堂中充分利用百度搜索中的图片和资料,适时播放。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的兴趣很高,课堂气氛活跃。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想让学生达成共鸣就一定要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因此,仅仅是文字、图片、视频我觉得还不够。课文中大量的排比句,详略得当的描写在孩子的心中已有了大致的框架,如果能再加上自己的想象,脑海中的画面感会更立体更丰满。所以我将课文内容拓展,“你还能想到哪些彩塑形象呢?做做动作模仿一下,可能还有哪些飞天形象呢?”一个接一个精彩的想象将课堂的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不知不觉中孩子们掌握了学习方法,领悟了课文内容,达到了教学的预期目标。
第四篇:莫高窟(本站推荐)
《莫高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第九册(苏教版)第18课《莫高窟》。教学目标:
1、认识彩塑、壁画、藏经洞的样子和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莫高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莫高窟的什么?(板书:彩塑、壁画、藏金洞)那么,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呢?作者又是怎样介绍它们的呢?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莫高窟。
二、学习“彩塑”
1、欣赏3幅图片
(1)首先,让我们来欣赏莫高窟的彩塑,老师这有3张莫高窟彩塑的图片,想请同学们猜猜他们分别是谁?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出示3张图片]
(2)谁来猜?她说得对吗?【带字的3张图片】对,回家预习肯定很充分,我们把掌声送给她。
(3)老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3张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他们的外貌、神态、动作,说说你这样猜的理由是什么?
(4)谁来说?
菩萨:是啊,眼睛微闭,嘴角上扬,一看就是一位菩萨,而且是一位这样的菩萨?【出示:慈眉善目】
天王:衣着,是啊,身穿铠甲,的确威风,是为天王。
动作,你从他的动作,手里拿着武器,发现他是一位天王,这是从动作看出来的,还有别的地方吗?他的神态可不可以看出来呢?
神态,他的眉毛都快竖起来了,给我们一种特别威严的感觉,让我们一看就知道是一位天王,而且是一位怎样的天王呢?【出示:威风凛凛】
力士:这位力士,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肌肉,肌肉多么发达,肯定力大无穷。
动作,五指张开,好像准备决斗。
神态,怒目圆睁,真是一位【出示:强壮勇猛】的力士。
2、阅读3尊彩塑的语句
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这3尊彩塑,打开课本,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这3尊彩塑的,找出句子来读一读,读出他们的不同特点。【出示3尊彩塑的语句】
个读,齐读。
3、欣赏“卧佛”
(1)课文还为我们介绍了另一尊彩塑,自己往下读,找一找。
(2)这是一尊怎样的彩塑?【卧佛图】神态安详,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他神态安详的呢?
是啊,他侧身卧着,好像在睡觉,嘴角还露出浅浅的微笑,面部表情很柔和,这就叫——【神态安详卧佛图】
4、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莫高窟,欣赏了彩塑,他们有的——【4幅彩塑图】引说慈眉善目,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有的——神态安详。
5、每一尊彩塑都有各自的特点,每一尊彩塑都是那么形象逼真,请在第2小节找出2个表示彩塑各有特点的词。
对,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但这些彩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板书:惟妙惟肖)
6、莫高窟有这样惟妙惟肖的彩塑多少尊?对啊,两千多尊,课文只列举了其中的4尊,但我们已经了解了两千多尊都是这样个性——鲜明,神态——各异,都是这样的——指读板书惟妙惟肖。
7、看到这样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呢!让我们带着这种赞叹之情读课文的第2小节。
8、练习背诵。这么惟妙惟肖的彩塑,我们要牢牢地把它记在脑海
中,能做到吗?【出示填空】
9、同学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记住这段文字,真了不起。
三、学习“壁画”
1、【播放音乐《大梦敦煌》】教师范读第三节。
2、同学们,拿起课本,像老师一样,读读描写壁画的内容,捧起课本,读一读这小节。
3、好,我们来看这句话,【出示过渡句】谁来读一读?这句话在结构上叫什么句?起什么作用?承接上文的是哪一句?引起下文的是哪一句?这句话中的四万五千多平方米这个数字,让你觉得莫高窟的壁画怎么样?【出示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变红的过渡句】
4、四万五千多平方米,那是多大呢?老师打个比方,如果把我们的教室的四壁和天花板上都画上壁画,那么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就大约有400多间教室那么大,的确非常宏伟。
5、这么宏伟的壁画中,最吸引你的事什么呢?【出示飞天的语句】
6、请同学们读一读描写飞天的语句,找出你喜欢的一种飞天,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7、飞天形态各异,但仅仅是课文中列举的5张吗?你是从什么地方发现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你能想象出还有什么样的飞天吗?
8、是啊,同学们想象的飞天很美,莫高窟的壁画不仅飞天美,内容也是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很美,描绘神佛形象的很美,反映民间生活的很美,描摹自然风光的也很美,总之,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的壁画都很美,我们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它——【板书宏伟瑰丽】
9、看到眼前这么美的壁画,想到古代劳动人民在那么简陋而又艰苦的条件下能够绘制出如此精美的壁画,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
10、是啊,勤劳而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为我们留下如此丰厚的财富,让我们一起捧起课本,读出变化的宏伟瑰丽。【音乐】
四、学习“藏经洞”
1、同学们,刚才我们走进莫高窟,欣赏了惟妙惟肖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莫高窟的藏经洞,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4小节,想想这小节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2、你从这小节中了解到了什么?
3、刚才,同学们说到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千多件。可是老师要告诉大家的是现在的藏经洞是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为什么来到莫高窟的人都要到藏经洞去看一看,走一走呢?既然什么都没有了,还来看什么了呢?
(1)文物没有了,但灿烂的历史还在,那些流失的文物根在中国,魂在敦煌。
(2)人们来看还有什么原因呢?想想大量珍贵的文物为何被抢走?人们来藏经洞是为了?
4、小小的藏经洞,见证了中国的兴盛与衰弱,站在藏经洞,我们能想起很多很多。
5、著名作家余秋雨曾三次来到莫高窟,他曾这样写道【出示余秋雨的文章】
五、学习第5节
同学们,我们欣赏到了惟妙惟肖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走进了饱经沧桑的——藏经洞,这些都告诉我们——引读【第5节】
六、作业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莫高窟,了解了课文第一小节介绍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2、3、4小节分别介绍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最后一小节点明了莫高窟的意义这叫什么结构?请你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介绍我们美丽的校园。
第五篇:莫高窟说课稿
《莫高窟》第一课时说课稿
山泉镇中心小学
孙晓红
大家好,我是山泉镇中心小学的孙晓红,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莫高窟》,我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来说这节课的。
一、教材分析
《莫高窟》是教科版小学语文第9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精读文章。课文描述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力与智慧。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
二、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去大城市游览名胜古迹的机会不多,因此我利用课件教学,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结合学生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四、教法学法
我制作了ppt文稿,带学生走进敦煌,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敦煌的宏伟壮观。让学生受到感染,感受到祖国的博大、恢宏,引起学生的共鸣。文化上的魅力,加之教师充满感情地引导,学生水到渠成地就读出了感情,油然而生了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我通过播放莫高窟全景图片,紧紧抓住学生的感官感受,充分激发起学生对莫高窟的向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让学生自由读文,把课文读通顺。再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莫高窟的?使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同时,能够一下子抓住文章的主线。
(三)、主动探究,理解感悟。
在探究课文时,我层次分明,有详有略。
1、学习第1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是文章的概括段,通过读文让学生知道莫高窟的位置,环境以及它最有价值的是什么?
2、导学第二自然段
在学第二自然段时,我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使学生抓住本段的中心句。然后通过课件引导学生浏览各种神态的彩塑,与学生阅读关于彩塑相关描写融为一体。之后出示“彩塑”中的“卧佛”,师生共同总结先概括后具体,由面到点的写作方法。面对这一尊尊惟妙惟肖,气魄宏伟的彩塑,游人们发出怎样的赞叹?随后,我马上充满激情地小结,使学生心中涌起一股自豪感,带着这种自豪感朗读,更好地体验中华瑰宝的魅力。学习了第二自然段后,引导学生归纳出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一找中心句二抓重点描写三了解写作方法四理解词语句子五情感升华。为第三自然段的自学做好铺垫。
3、自学第三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结构相似。所以,在学习这一段时,我先叫学生按照第二自然段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然后检查自学效果。学生通过合作找出了本自然段的中心句,“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画出了描写壁画的重点词语:精妙绝伦,宏伟瑰丽,引人注目,翩翩起舞…….学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这样的排比句来修饰文章,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课文内容,还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又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最后我出示了一组后人解读飞天的图片,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飞天的美伦美幻。
4、品读第四自然段
让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想象:藏经洞以前是什么样的,现在呢?出示藏经洞图片,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外国入侵者的掠夺。激发学生的惋惜和愤慨之情。
5、默读最后自然段,总结回味
默读课文,画出全篇文章的中心句,然后抓住中心句提问:为什么称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引导学生探讨。
(四)创设情境,总结全文
假如你是莫高窟的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游客介绍?让学生任选,介绍彩塑、壁画、藏经洞。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
根据课文的内容,力求体现简洁明了的原则,设计以下板书:
艺术宝库
莫高窟
智慧的结晶 我通过这节课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课件教学贯穿始终,学生图文共享,情景交融。第二自然段的导学,我有的放矢,学生不但学会了应学的知识,还为第三自然段的小组合作学习打下基础。学生按照自学提示出色的完成了任务,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为学生们的表现喝彩。尤其在藏经洞的教学中,对外国入侵者的掠夺,孩子们愤慨之情溢于言表,爱国主义教育深入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