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梯形》教学设计
《梯形》教学设计
南溪区江南镇中心校 董官明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探索和交流等活动,认识梯形的及其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高。
2.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一个梯形,会在方格纸上画梯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梯形,能画出梯形的高。
3.认识等腰梯形及其特征。
4.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梯形的特征。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梯形纸片和一套七巧板。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找一找图中出现的梯形。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学习梯形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梯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1教学情境图(1)观察感知。
师:在日常生活中,常看见各种各样的梯形,你能找出这些图形中的梯形吗?让学生指着图说,同时闪动相应物体中的梯形。
(2)抽象出梯形的图形。
教师指出:上面的这些实物图上的梯形,课画成如下形状。(教师画梯形)
(3)组织讨论。
说说什么叫梯形?怎样理解梯形的意义?它与平行四边形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全班交流。)
(4)建立概念。①介绍梯形的定义。师: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比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随着教师的介绍,同时分别闪动梯形中平行的对比和不平行的对比。)
②介绍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先向学生说明:梯形中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同时指出:通常把较短的底叫上底,另一底叫下底。(板书:上底、下底)接着,教师向学生说明梯形的高的意义:从上底的一点到下底的垂直线段是梯形的高。(出示有高的梯形)
2、教学例2.先让学生认真观察例2所示的操作步骤及过程。接着,教师强调“折”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然后,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梯形纸片,按例2所示的操作步骤操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地加以纠正。
学生在操作结束后,教师指出:沿着折痕所画的线段正好垂直于上底,也垂直于下底。所以这条直线段是这个梯形的高。
教师强调:梯形的高和两底都是垂直的线段
3、教学例3。
(1)观察,找出梯形。
让学生观察例3教学情境图。找出图中的梯形,再组织交流。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水渠的横断面与拦水坝的横断面都是梯形。
(2)测量,发现不同点。
先让学生分别测量水渠和拦水坝的横断面的四条边,并思考:他们有什么不同?接着,全班学生进行交流。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水渠的横断面的两腰相等,而拦水坝的横断面的两腰不相等。
(3)建立等腰梯形的概念。(板书: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三、巩固练习
课堂活动中的1、2题。
四、总结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梯形)你有收获了哪些知识?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你认为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有什么遗憾吗?
板书设计:
梯形
1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比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第二篇:梯形教学设计
19.3 《梯形》教学设计
班级:八年级三班 教者:徐润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探索并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探索、了解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梯形的有关性质、概念的过程,发展学生学习数学中的转换、化归思维方法,体会平移,轴对称的有关知识在梯形中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合作探索、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探索性、创造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信心。发展合情推理思维,体会逻辑思维训练在实际问题中的价值。教学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及梯形有关知识的应用.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2.多媒体课件.一、课堂引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梯形概念.
【观察】出示多媒体课件,问:有你熟悉的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探索梯形的概念和性质
1、定义: 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一些基本概念(如图):底、腰、高.
3、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4、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5.做—做——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
在一张方格纸上作一个等腰梯形,连接两条对角线.
【问题一】 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有哪些相等的角?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学生画图并通过观察猜想;
【问题二】 这个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性质:
①边:两底平行,两腰相等。
②角: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③对角线: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④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上下底的中点连线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
三、合作探究:验证梯形的性质
四、例题分析(见课件)
五、自主学习,达成目标
六、总结学习所得
梯形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七、作业 P109 1、2.八、教学评价评
一、评价理念 现行的评价是等同于考试,过分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过分的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严重的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了儿童的发展。因此《纲要》对评价与考试的目的、内容和标准以及评价的方法和评价的主体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才能确定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方向。首先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我和你”的关系。让学生在教育生活中体验生活,体验人际关系,把握和创造自己的人际关系。从而使被评价者最大限度的接受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其次把评价作为教学过程并行同等重要过程,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评价目的 发展性的教育和评价是落实素质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执行发展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知识能力的和谐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家长参与评价等多样性、多元化的评价,能为学生创造良好育人环境,了解学生发中的需求,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让学生看到自己成长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师生的发展,最终使评价成为促进发展和提高的过程,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功能。
三、评价内容 评价的内容应全面化,包括一般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一般性发展目标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合作等;学科学习目标体现在各科课程标准中。各学科的评价要依据本学科的《标准》,要涵盖学科素养个方面的内容,既要考察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概念与事实的理解,又要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方法与技能、学习的行为习惯和思维的创新等方面的变化发展。评价的具体内容: 学习技能:
1、学习有责任感,努力使自己优秀。
2、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来提高自己。
3、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实践能力:
1、能把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
2、运用以有的知识获得新知。
3、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交流合作:
1、在各种环境中,能与他人合作确立、实现目标。
2、学会与人交流,理解对方思想。
3、能综合运用各种交流方式达到交流目的。
4、能评价,分析交流形式。情感态度:
1、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理解并学会赞赏他人。
2、对学习与学习活动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体验,锻炼战胜困难的意志。创新思维:
1、有独立思考、质疑的习惯,有创造性见解。
2、能对学习方式和方法加以评价,并能改造和利用。各学科可参照以上评价内容制度一般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发展目标评价标准。
四、评价的标准 评价的标准应体现差异性。允许学生存在个性差异。学生的发展过程是不同的,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体现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要求。
五、评价的工具 问卷、观察记录、学生成长记录袋、试卷
六、评价的方法
1、将评价的过程与评价的结果相结合,重视对过程的评价。
2、将老师、学生、家长联合起来,使评价成为相互的活动。
3、将科学、英语、语文、数学、艺术、综合等学科相结合,强调
评价的整合性。
4、学生个人成长记录袋。
第三篇:认识梯形教学设计
《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商南县城关小学
冀科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本66页例3。
教学目标:
1.会辨认梯形,了解梯形的特征,熟练掌握梯形的各部分名称,会画梯形的高。
2.熟练掌握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特征。
3.通过分类、比较等认识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思想。
4.借助多媒体手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梯形的特征,会画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
画梯形的高
教学准备:
三角板、一般梯形卡片、若干等腰梯形卡片、若干直角梯形卡片、两个完全相等的梯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平行四边形,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谁能说一说关于平行四边形你都知道什么?现在如果老师剪掉这个角,它变成了什么图形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梯形,探究梯形的特征,学习画梯形的高。(版书课题:梯形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梯形
(1)寻找生活中的梯形
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中的梯形,想一想你在生活中什么地方见过梯形?学生思考,指名回答。预设:梯子、大坝、桥墩、簸箕侧面、足球球门侧面、汽车挡风玻璃、手提包等。
教师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含有梯形的物品图片,学生边看边说这些物品中哪些地方有梯形。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棒,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梯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
(2)学习梯形概念
课件展现一般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各两个让学生观察,分小组讨论:你发现了梯形有什么特点?各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教师及时帮助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组内的发现,教师及时点评鼓励。预设:梯形有四条直的边,四个角,有一组平行的对边,另外一组对边不平行。平行的一组对边一条短,另一条长等。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棒,把梯形的特点都说出来了。课本上对梯形的定义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课件红色字体出示梯形定义,请同学们大声齐读梯形定义两遍看谁是记忆高手能够快速背过。(师板书梯形定义)
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1)认识梯形的上底、下底和腰。
教师:了解了梯形的特点,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呢?教师手拿开始上课时制作的梯形给学生们介绍:在梯形中我们把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习惯上把短点的这条边叫做上底,长点的这条边叫做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
(2)
上底和下底的区分
教师旋转梯形把平行的一组对边里长边朝上短边朝下问学生:现在这个梯形的上底在哪?下底是在哪?指明学生汇报,师点评。
师强调:不管梯形的方向大小怎样变化,平行的那组对边里长边叫上底,短边叫下底。不平行的那组对边是梯形的腰。课件出示和老师手上一样梯形的图片依次出现梯形各部分的名称。教师把手上的梯形贴到黑板上请学生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边说边板书。
(3)认识并学画梯形的高
梯形也有高,谁能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高猜测梯形的高怎么画?同桌讨论两分钟,指名回答,教师及时评价。
教师小结:我们从梯形的上底或下底任意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边说边课件展示梯形的高。
教师问:从腰上向底边做一条垂线是梯形的高吗?预设:不是。师强调:梯形的高只能从上底或下底任取一点相对边作垂线。师在黑板上的梯形上取一点,用直角三角板展示做高方法边做高边讲解过程。一找点二重合三画线。
老师现在有疑问了,梯形的高有多少条呢?为什么?生同桌讨论后指名回答。预设:梯形有无数条高,平行且相等。由于我们可以在上底任取一点向下底作垂线,所以梯形也有无数条高。课件播放梯形里另外两条高。师强调所有梯形的高都可以看作夹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所以从位置关系上来看它们互相平行,从长度上来说全部相等。
3.探究两种特殊的梯形
(1)认识等腰梯形
请学生们拿出和老师手上一样的梯形(提前给每位学生发一张等腰梯形),问:这个图形是梯形吗?为什么?预设:是梯形,因为它有只一组对边平行,并且是四边形。
请同学们观察手上的梯形和老师黑板上的梯形有什么不同之处?(黑板上的是一般梯形)预设:手上的梯形两条腰相等,黑板上的梯形两条腰不相等。你是怎么知道的?预设:用直尺量两条腰的长度,用量角器两个底角的度数,对折梯形等方法。师及时赞赏学生,边对折边强调强调:我们把这种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课件出示等腰梯形概念。生齐读概念两遍。教师把等腰梯形贴到黑板上在梯形里板书(两腰相等)。师引导学生发现等腰梯形两底角相等。
(2)认识直角梯形
教师拿一个直角梯形,问:这个梯形的角有什么特点呢?预设:有两个直角。你们确定吗?谁想量一量?预设:学生用支持或量角器或三角板都可以测量。我们把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就叫做直角梯形。师课件出示直角梯形概念。生齐读概念两遍。教师把直角梯形粘贴在黑板板书(有一个角是直角)。师引导学生发现直角梯形有两个直角一个钝角和一个锐角。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并讲解66页做一做。看谁完成的又对又好。
2.判断题
(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内角和都是360°。()
(2)等腰梯形两底角相等。()
(3)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4)梯形可以做无数条高且都相等。()
(5)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一样,任意一条边都可以当做底来画高,且能画无数条。()
3.怎样将这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剪成两个一样的梯形。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到这里,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他这节课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课本67页4.5题
附板书设计:
梯形的认识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腰
直角梯形
两腰相等
有一个角是直角
上底
下底
腰
高
等腰梯形
第四篇:梯形(二)教学设计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5. 梯形
(二)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上一节课学生探索得到了梯形的概念和性质,并掌握了研究梯形的方法,是把梯形转化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并掌握了几种重要的转化方式,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第一课时学生积累了研究梯形的方法是转化为熟悉的图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本节课是这种方法的巩固和提高。
二、学习任务分析:
重点放在对等腰梯形判别方法的探索过程,难点在于如何运用已有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研究梯形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分割(或补全)梯形,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并且能运用较为准确的语言叙述结论。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经历探索等腰梯形的判别过程,培养联系与转化的教学思想; 能力目标
①发展推理意识; ②培养分析图形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教学带来的成就感,培养学习乐趣。教学重点:等腰梯形判别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已有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研究梯形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分为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第二环节:探究解知 第三环节:练习提高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课前回顾与导入:
1)什么是梯形?什么是上底、下底? 2)什么是等腰梯形?有什么性质?
3)等腰梯形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 4)小游戏:
任意三角形 等腰直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在上图所示的三角形中,分别画一条线段: 1)怎样画才能得到一个梯形?
2)在哪些三角形中,能得到一个等腰梯形? 目的: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回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本节课需要使用的相关知识;通过小游戏引入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
第二环节:探究解知
新课学习
根据上面提出的小游戏,让学生尝试解决,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梯形与三角形之间的联系,梯形是三角形的一部分,为后继的化归作铺垫。
让合作交流探讨:“在以上三个三角形中,为什么(2)、(3)可以裁出一个等腰梯形?”在说理的层面做了要求。
(因为它们是等腰三角形,会有两个相等的底角。)
进一步提出明确的问题:如何判断一个梯形是等腰梯形?
在梯形ABCD中,AD//BC,BC ABCD吗?为什么? 活动方式:1)四人小组讨论,鼓励每个小组想出更多的方法来说明AB=CD 2)全班交流
活动目的:是学生再次运用转化的方式研究梯形的过程,巩固上节课所掌握的研究梯形的方法。同时得到等腰梯形的判别方法。如果学生转化有困难,教学应给予一定的提示和帮助。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结论: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第三环节:练习提高
1.例题。
例2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C互补。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吗?
本例实际上给出了等腰梯形的一种判定方法。2.练习与提高:
随堂练习①有两个内角是70°的梯形一定是等腰梯形吗?为什么?
②如图,四边形ABCD是由三个全等的正三角形围成 的,它是等腰梯形吗?为什么?
目的:
对于例题2和随堂练习,教师要善于注意利用这些问题,给学
BADBCADEC生思考的空间,通过学生的思考、表述,逐步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合理推理能力和说理水平。
3.议一议:
右图是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等腰梯形密铺成的图案的一部份,这个图案中等腰梯形的内角各是多少度?
观察这个图案,你能发现哪些边、角关系? 活动方式:全班交流,组织学生讨论。活动目的:
1.认真地观察图形位置关系,充分地发现边、角之间的关系。
(1)每一个梯形是等腰梯形
(2)上底与腰相等,下底等于上底的两倍
(3)下底的每一个内角等于60°
2.这是一道关于梯形性质综合应用的问题,首先要求学生能对图形有一个直观的把握和认识,然后再进一步地去寻求边、角的关系。学生对图形可能会有一个直观的猜测,至于猜测是否正确,可能会有学生无法判断,若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应给出指导。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1. 判断一个梯形是否等腰梯形,有哪些方法? 2. 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将一个梯形转化?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习题4.9 第1,2,3题
四.教学反思
1.本节课是对“联系与转化”思想的再次运用、加强和巩固,经过这一节课知识方法的再回炉,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思想就扎根于学生心中了。
2.在第二环节中,又一次提到了“转化”的思想,给出了将梯形转化常用的方法。但是在第三环节的练习中,对于这种思想方法的运用没有再进行强化,所给的例题、随堂练习和议一议都和上述提到的“转化”没有什么联系,显得不足。事后再考虑,最好能在第二环节之后,补充一个类似转化途径的习题,然后再进行第三环节。如果补充的题目难度比较大,也可以考虑将补充的问题放到第三环节的最后。如果这样处理,若对于所任教的班级的学生而言课堂容量显得比较大,可以将第三环节中的议一议内容删去,在《镶嵌》一节是再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3.关注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地分析、尝试,开阔思路,拓展思维深度。注意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和说理的能力。
第五篇: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营厂九年一贯制学校 袁晓静
课 题:平行四边形分类、平行四边形、梯形特征
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分类、关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课文第70页的例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平行四边形、梯形各部分的名称。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认识过程,体验观察、比较、分类的思想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及各部分名称。突破方法: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难点:理解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突破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法与学法
教师:讲解法。学生:小组合作。
教具准备:图形、剪子、七巧板。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感知图形
1、出示校园图(70页)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你能找到那些四边形?
2、画出你喜欢的一个四边形。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展示学生画出的四边形,请学生标出它们的名称。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梯形
正方形
3、小组交流:从四边形的特点来看,四边形可以分成几类?学生讨论交流。
二、探究新知
1.归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
有什么特点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的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每组对边相等。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提问:①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的外形像什么? ②这些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是什么图形? ③这几个四边形有边有什么特点? ④它是平行四边形吗? ⑤你们在量这些图形时,是否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如果有,是什么?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2.现在你有什么问题吗?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3.用集合图表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刚刚认识的梯形,你能用这个集合圈来表示他们的关系吗?
4.判断:
①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②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③一个梯形中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三、巩固练习。
1、在梯形里画两条线段,把它分割成三个三角形。你有几种画法?学生展示
2、七巧板拼一拼
① 用两块拼一个梯形 ② 用三块拼一个梯形
③用一套七巧板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1、下面的图形中有()个大小不同的梯形。
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把1张梯形纸剪一次,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拿一张长方行纸,不对折,剪一次,再拼出一个梯形。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体会和收获?
五、作业:
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图形,然后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是什么三角形?有几种剪拼的方法?
2、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剪一下,分成两个梯形,有多少种剪法? 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营厂九年一贯制学校 袁晓静
课 题: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学内容: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学习画高,梯形的各部分的名称。课文第71的例
2、第72页的“做一做”及练习十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各部分的名称。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认识梯形的底和高的意义和画高的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突破方法:通过动手实践,观察比较,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腰和高。
突破方法: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测量和比较,提高认识。教法与学法
教师:讲解法。学生:小组合作。
教具准备:直尺、硬纸条、图钉、剪刀。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 感受新知 1.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同学们已经学过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那么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呢?
(1)教师演示。教师拿出一个用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为什么没有变?
(2)动手操作。学生自己把准备长方形框拉成了平行四边形,并动手测量一下两线对边是否还平行。
(3)归纳。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4)对比。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它容易变形,也就是不稳定性。
你能举出例子日常生活中应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这一性质的应用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2)找出相对应的底和高。(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师讲解后,学生动手画高,72页“做一做”第2题。73页1题。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1)结合图说明,说一说梯形个部分的名称。
提问:梯形的高是从哪一边到哪一边的垂线?高能不能画在腰上? 完成72页做一做2,73页1题。在梯形中试画高。
总结:梯形的高只能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中任意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它的对画垂线。
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梯形的底和腰是根据对否平行来区分的。2)认识等腰梯形。
(1)小组研究:每组一个等腰梯形,研究它的特点。(2)小组交流汇报。
对折后两腰相等,并且重合。用尺子测量后,也同样得到两腰相等的特征。(3)概括。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三、巩固练习1、73页2题,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分别画出它们的高。2、73页3题。剪一剪。
在平行四边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都是梯形。
在梯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有一个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另一个图形是什么形呢?
四、课堂小结:你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74-76页4、8、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