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木瓜》教案(5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23:42: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经《木瓜》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诗经《木瓜》教案》。

第一篇:诗经《木瓜》教案

诗经《卫风·木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吟诵,读准字音

2、通过吟诵,走进理解诗歌意义,感悟诗人情感;能简单赏读《木瓜》,懂得朋友之间“投木报琼”的方式来表达永结友好的意愿。

3、复习吟诵规则:平长仄短、韵字拖长。了解诗歌的押韵表达着诗人情绪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

学习吟诵

教学过程:

一、温故篇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已学习了一些经典诗篇,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温习。

二、知新篇

(一)我会诵

1、引入:同学们,如果朋友送了一份你特别喜欢的礼物给你,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讨论一首古诗《诗经·卫风·木瓜》,它出自于《诗经》

2、关于《诗经》的一些知识。

谁来分享下你所知道的诗经的一些知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叫《诗三百》;诗经分为风雅颂,共305首;风就是指国风,总共15国风。是指这15个地方的一些风俗和习惯。整个国民的风气都在诗歌里反应出来。你说多么了不起。《诗经· 魏风· 硕鼠》硕鼠就是魏地这个地方的的一首歌,称为魏风;《诗经· 秦风· 无衣》无衣就是秦地这个地方的一首歌,称为秦风。)

今天我们学的这一首《诗经· 卫风· 木瓜》就是卫国这个地方的一首歌,它描述的是好朋友之间为表达情意而互相投桃报李的情景

3、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二)我会悟

1、释义:琼琚 琼瑶 琼玖 匪等 请看这一组词,齐读,(点名说)发现有什么特点?

师:我们确实从可视的角度发现了它们的共同点。它们都有“琼”。琼是什么意思呢?是美玉的意思,非常美的玉就叫琼。这6个字大家都认为是王字旁,事实上我们这样认为得都错了,它实际上真正的部首不是“王”,而是“玉”。“王字旁在古代很多时候是斜玉旁。”

师:我们来看一下王、玉二字的渊源吧(出示图片)

我们的汉字从甲骨文发展到金文,再到大篆、小篆,到隶书,到现在我们常见的楷书。看看这两个字的变化过程。(出示图片)请你仔细看看,你有没有发现这两行字很相像,哪个是玉?哪个是王?你能猜出来吗?(点名说)说说你怎么猜出来的?认为他说的对的请举手 请看一下。两个字都是三横。。。第一个是玉,第二个是王。师:有没有想过老师为什么要给你看着一组字呢?这首诗6字都是斜玉旁,如果我们都把它当作王子旁,我们汉字的渊源如果不去探究,我们将会错失很多理解。每个汉字穿越千年来跟我们相见都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对我们的汉字有一点研究的兴趣。你们看这样子看,它用在这首诗歌里是有特殊含义。现在大家一起来看看,从斜玉旁的字一般都有(出示图),从王子旁的字:()。从斜玉旁的这一行字都是色彩非常鲜明的,同学们会说“现”怎么是色彩鲜明呢?是玉被你看见了,玉出现了,玉石摆在你面前,特别美,所以“现”了,出现、出现都是色彩鲜明的,而且是褒义词。

师: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玉。中国古代有一句话流传到今天“金银有价玉无价。理解它的意思吗?

汉朝的许慎先生有一本书《说文解字》,他这样解释玉的:(出示图片)有五种品德:仁 义 智 勇 廉。所以在诗经里面关于君子一出现,就会有玉出场,出现类似“君子如玉“的词语。诗经305首,据研究193首都与玉有关,可见对玉的赞美有多重。

2、理解诗意(诗意与诗句的对应)

师:既然“琼“都与玉有关,那就是说它们都是美玉。琼琚—玉镯 琼瑶—玉佩 琼玖—腰间的玉环。三样都是戴在身上的。再看右边这一组词,齐读,它们都与“木”有关,也就与瓜果有关。

师:从世俗的眼光来看,这两组词语,哪一组词包含的东西更值钱?(玉),可是我给你一个木瓜,你就回报我一个琼琚;给你一个木桃,你就回报一个琼瑶;给你一个木李,你就回报一个琼玖。这样的“投”“报”之间相等吗?(不相等)师:那是不是回报的人很傻?

(引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举例来理解)

3、点名读意思,其他读诗文。(白话文与原文相对读)

师:你们看这么长的一句话实际上用几个字就可以回答了。读懂诗文不难,对照读就可以了。

(三)我会吟

师:这首诗像我们现在这样读的话,我们就可以了,但这样没把诗的韵味读出来。读诗有两种境界:

1、韵味

2、金石相撞的声音(中国的大学者曾国藩说的)

孔子是怎样教他的学生呢?汉代的司马迁这样记载的:诗三百,孔子皆弦而歌之。

1、按声调标吟诵符号。

师:请大家拿起笔,根据声调来标记吟诵符号(平— 仄|)

2、依据平长仄短、韵字拖长的吟诵规则,师生共吟

师:还记得吟诵规则中的平声拖,仄声短吗?那么来试试吧。每个字要读的饱满,(示范)不能这样一开口就滚过去了。可以用手指划线,要气沉丹田(点名 个别指导)

师:(下一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声在一起,怎么办呢?每个都要读长吗?不行,要注意逻辑重音。什么是逻辑重音?比如:开~门,开门哪个是重音?门。读~书(书)我们汉字里的双音节词,大多数第二个字是逻辑重音。(点读、指导读)

师:两句连起来,你看有什么变化。(师示范读)跟你平时读的有什么不一样?像是唱歌,弦而歌之,本来就是唱的,不过,唱是有规则的。它和一般的唱歌不一样。一般唱歌不讲究平仄(平长仄短)不讲究每个字读它的原音(依字行腔)。吟诵就是要每个字读原音。唱歌出现倒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古时候的人是写诗,他们没有这么多印刷品,看不到,那就只能读给你听,若果把字读倒了,那别人是听不懂的。所以要按原音读出来。

3、逐句学习吟诵(强调相关注意的规则)

师:平仄声出来了。还有个很重要的押韵的字要拖长,也就是把气读完,这就是韵字的味道。我们一直在讲诗歌的韵味韵味,就是押韵哪个字的味道。知道什么叫“押韵”吗? 就是诗歌最后一个字韵母和声调都是一样的。(春晓:晓 鸟 少)

师:这两句你们哪个字是韵字,“也”同韵字而且是同字韵(同一个字押韵)。为什么要把韵字拖长呢?因为在古诗文的吟诵中(出示图片)增强感情色彩,更是为了换气。怎样把它读好呢?“也”仄声但是韵字,也要拖长。两个仄声加韵,听老师读,“气”吐完了,舒服了,表达清楚了,(不是为了回报您啊~~~是希望您能铭记这份情义啊)。你要对人表达你深厚的感情一定要舒展你的气息,最后一句再来一次。(点名试读 齐读)

师:下一节(依字行腔 气息匀)第二节点名试。

第三节 “木李”“琼玖”来了个第三声,前面都是第二声,为什么呢?我们来试试?“李”“玖”拖音吗?不,是仄声。(师示范读)最后一句,回一下。(重复,收回来)师:仄声短读,读短的时候,你的心会怎样?会有点紧张对不对,不能抒发,就是你一而再,再而三用这么厚重的回报,回赠给我,我心里会很忐忑,会不安。岁投我以木李,为什么不把它放在第三节呢,是有原因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情意,多么深重啊,是不是。

两节连起来,齐读。

4、自由吟诵,达到熟练成诵

(四)我会演

1、师生一齐吟诵

2、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小组内自由练习或随老师一起表演)

师:这首诗是有礼仪的,它是一首献礼词。有一位剧作家把它编了手语。“投我以木瓜”木瓜这么大。报之以琼琚,琼琚放在手心里,那么小。然后“匪报也”男孩子左手在前,右手在里,女孩子右手在前,左手在右手心里,第一次30度鞠躬,第二次60度鞠躬,第三次90度鞠躬。表示礼特别的珍贵。全班起立,师生一起吟)

4、以吟诵《木瓜》答谢老师,结束课程。

师:最后一句对在坐的每一位拉屎说一次,不是为了回报您啊,是为了让您铭记这份情意,永相和好。

今天的课上到这里,阳光四班的孩子们和老师们分享这8个字。我们的人生还很遥远,希望大家能做一个有心的人也是个有梦的人,并且是一个快乐的人,还能一起往前走。我们一起来读。

板书:

诗经·卫风·木瓜

木瓜

琼琚

木桃

琼瑶

木李

琼玖

教学反思:

今天鄙人第二次以吟诵教学作为公开课展示。总的感觉是这一次比上一次,在经验方面有所积累,教学效果比第一次要好。长处有,但是缺点更多。在此,作深刻的个人反思。

首先,这节课没能完全达成目标。虽然全班都已能背诵(已抽查),但是,在吟诵的时候,未能完全落实,因而最后的“我爱演”未能完全展示出应有的风采,同学们没有完全把握吟诵及动作要领。

其次,这节课教师讲得太多,尤其是在句意这一环节,过于拖沓,乃至最后时间不够而拖堂。

第三,学生虽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是,并非完全算是乐学的一堂课,就这点,已足够我惭愧至极。

第四,教学内容太少,一节课只教了一首《木瓜》,且最后不够熟练。

第五,未能协助学生找出《木瓜》内容的规律,加速背诵记忆。因而,学生唱的时候出现了犹豫、生疏与自我怀疑。

凭着一腔热情,希望能陪着学生一起诵读经典,但若不得其法,则身心俱疲。如何在工作中协调好经典教学与语文教学,如何在不增加师生负担的同时,乐于其中,是我今后将不断追寻的目标,最后,在此诚挚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展示自己的机会,让我能得到区教研员刘江明老师的亲自指点。更感谢语文科组的老师们,不遗余力地指导、支持我这个顽童,让我能更从容地站在公开课的台上。也谢谢自己,自从朱畅思老师激发了对吟诵的热爱,追随全国各地的老师们一起尽己所能不断学习,成就自己能大胆吟诵公开课的坚强后盾。

教学经典必是轻松快乐的,你我共勉。

第二篇:《诗经·木瓜赏析》

《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翻译】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赏析】 《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平心而论,由于诗的文本语义很简单,就使得对其主题的探寻反而可以有较大的自由度,正如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小它的外延越大,因此,轻易肯定否定某一家之说是不甚可取的。有鉴于此,笔者倾向于在较宽泛的意义上理解本诗,将其视为一首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这样,我们不妨说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据王维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乐歌似的,——自然这是《诗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虽汝投我之物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实贵逾琼琚(瑶、玖);我以琼琚(瑶、玖)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清牛运震《诗志》评此数语云:“惠有大于木瓜者,却以木瓜为言,是降一格衬托法;琼瑶足以报矣,却说匪报,是进一层翻剥法。”他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显然将木瓜、琼瑶之类已基本抽象化的物品看得太实,其他解此诗者似也有此病。实际上,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

第三篇:《木瓜恰恰》教案

《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

红古区海石湾第二小学

张玉梅

题: 《木瓜恰恰恰》

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木瓜恰恰恰》。

2.用自制的设计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1.学生喜欢投入到音乐活动中,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表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2.能够听辨歌曲的情绪及两部音乐的不同,准确地掌握弱起小节、切分节奏,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了解印度尼西亚的风土人情,热带水果等,加深学生对印度尼西亚音乐的印象。

教学重点:1.感受歌曲的情绪和结构,能够完整地、有表情地演唱、表现歌曲。

2.准确地掌握弱起小节、切分节奏。

3.能够为歌曲设计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难点:歌曲的弱起节奏,连续的切分音填词演唱时的换气。

教学准备:学生自制打击乐器,教师准备印度尼西亚风光图片和音乐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木瓜恰恰恰》的旋律,学生进教室。教师:刚才伴着我们进教室的音乐是什么情绪的? 学生:欢快、活泼、高兴的„„。

教师:我们听到的这首音乐叫《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歌曲,你们对印度尼西亚有哪些了解?

学生:„„

教师:(播放课件:印尼的自然风光、美丽的风景。)同学们,你们对印尼了解的可真多啊。印度尼西亚,意为“水中岛国”,是一个由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的群岛国家,又称为“千岛之国”。由于火山活跃,又被称为“火山之国”。地跨赤道,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湿度大。另外印尼的音乐《梭罗河》、《星星索》、《哎呀妈妈》、《椰岛之歌》也是很有名的。

教师:下面我们再一起感受《木瓜恰恰恰》热烈欢快的情绪,随着音乐,在x x x 处按节奏拍手示意。

学生:在x x x 处拍手,感受欢快的情绪。教师:说到“恰恰恰”,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恰恰舞。

教师:是的,这让我想起在广场上,有很多人共同跳的健身舞蹈恰恰恰,非常好看,在座的同学们有没有会跳的?来给大家跳一跳。

学生:请一名学生随着音乐跳一段“恰恰舞”。

教师:恰恰舞起源于古巴,舞步的最初形态是模仿企鹅走路的姿态,节奏欢快利落,具有浓烈的趣味性。舞蹈音乐每节四拍,但是要走五步,动作紧凑诙谐。你们想不想也来学学恰恰舞的动作啊?(带领学生在x x x 节奏处动胯。)

学生:伴着音乐,学生随老师模仿动作。

教师:这么欢快的音乐我们一起唱一唱吧!请同学们用la轻声随着旋律哼唱。

学生:老师指谱,学生随着音乐,看谱轻声哼唱。

二、学习歌曲

教师:同学们,请听一听《木瓜恰恰恰》这首歌曲中唱了什么?

学生:一个卖水果的人在介绍他的水果,有木瓜、芒果、香蕉、番石榴、菠萝、榴莲、苹果、桔子。

学生:有个人把水果挑到集市上去卖,他在介绍他的水果大、好,还便宜,招呼大家快来买。

学生:„„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热带水果画面)是的,印尼是一个热带国家,那里盛产水果,大家听得很认真,我们用慢速视唱歌曲的前半部分,请注意弱起小节怎么唱。

学生:随着琴声视唱前半部分曲谱。

教师:请同学们按节奏朗读歌词,看看歌词中介绍了什么? 学生:介绍他的水果品种,介绍他的水果怎么怎么好„„。教师:下面我们就来唱一唱这两段歌词。衬词“恰恰恰”不读。学生:随着琴声伴奏演唱。(强调弱起小节的唱法)

教师:同学们唱得真棒,想一想,卖瓜人在介绍自己水果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自豪的、高兴的、欢快的、喜悦的„„。

教师:我们用歌声来表现卖瓜人的自豪、高兴的心情好吗?

学生:用欢快、喜悦的心情演唱。

教师:同学们,我们听一听后面这部分旋律,它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由很多切分节奏或切分音组成。

教师:你们还记得切分音的唱法吗?请听老师唱这一段的旋律。同学们也自己试着唱一唱。

学生:分组练习。

教师:到各组巡视倾听,及时纠正错误。

教师: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同学们自学的成果。(琴声伴奏)学生:随着琴声伴奏,按切分节奏读这段歌词。教师:这段表现了卖瓜人什么心情呢?

学生:急切的招呼大家快来买他的水果、着急卖瓜、着急回家的心情„„。教师:我们一起用声音来表现一下卖瓜人急切的心情。学生:演唱切分节奏部分歌词。教师:下面完整地演唱歌曲。

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在“恰恰恰”处,拍手,同时口读“恰恰恰”声音轻巧、有弹性。)

教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一个恰恰舞的动作,现在我们大家再唱一遍,在衬词处动胯,同时口读“恰恰恰”。

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在“恰恰恰”处动胯。教师:除了拍手和动胯,在衬词处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 学生:用打击乐器。

学生:分组选择适合的打击乐器,演唱歌曲,在衬词处加打击乐器。(学生拿出自制的各种打击乐器如锣、三角铁、串铃、响板、铃鼓)

教师:后面切分节奏部分,请同学们分组编配打击乐器节奏。

学生:分成碰钟组、串铃组、响板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为歌曲配伴奏。串铃:x /// x /// :‖

响板:x x x x :‖

碰钟:x:‖

为歌曲完整配伴奏,歌曲前半部分在衬词处加打击乐器,后半部分按同学们编配的节

奏为歌曲伴奏。

学生:一部分同学演唱,一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拓展延伸

教师:接下来听四首歌曲的片段,《卖报歌》、《卖汤圆》、《冰糖葫芦》、《新货郎》。学生:安静地聆听。

教师:听了刚才的四首歌曲和今天学习的《木瓜恰恰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学生:都是在卖东西。

学生:这四首歌曲情绪都是欢快的,卖东西的人都在介绍自己所卖的东西。教师:你是通过什么知道他们所卖东西的优点、价格的? 学生:通过歌词。

教师:这就是我们要了解的新体裁──叫卖歌。它是在叫卖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叫卖歌曲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也是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一种方式。有的沿街叫卖,有的摆摊坐卖,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听到。例如:磨剪子来,锵菜刀;手套换包来„„。

四、创设情境表演“集市一角”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红古都出产哪些水果或特产吗?请你们用自己熟悉的旋律或自己创作的旋律来推销这些水果和特产好吗?

学生:试试用今天学习的旋律或自己熟悉的旋律创编歌词,来向同学们推销家乡的水果和特产。(老师适时引导提醒,适当鼓励学生积极创编)

五、表现歌曲

教师:我们了解了叫卖歌曲的表现方式和情绪,下面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再次演唱《木瓜恰恰恰》。

学生:用高兴热情的情绪演唱歌曲,在衬词“恰恰恰”处,学生自由选用打击乐器、动跨、拍手、说词等不同方式来表现。

六、课堂小结:同学们,叫卖歌曲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愉悦的情绪体验,老师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也能创作出一首简单的叫卖歌曲,用熟悉的旋律改编或是自己创作,目的是推销自己的商品。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设计表演这个场面好吗? 课后反思:

1.本节课是以唱歌教学为主的音乐课,学生在学习新歌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按歌曲 的节奏形式朗读歌词,为学习歌曲打基础;在学习曲谱的过程中,先带领学生唱比较典型的几小节,然后让他们分组自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2.把打击乐器引进课堂。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节奏,在“ X X X” 的地方除了用衬词唱出来外,还让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和课堂乐器进行伴奏,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3.在进行创设情境表演“集市一角”这一内容时,学生对本地所出产的水果比较熟悉,有的学生用熟悉的旋律,有的学生用自编的旋律进行创作,使课堂气氛很快达到了高潮。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在课堂上尽量运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进行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四篇:木瓜恰恰教案

四年级音乐《木瓜恰恰恰》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2.了解“叫卖”的形式。教学重点及难点:

1、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正确地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及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旅游去。师介绍印尼

2、还有人拿着水果在叫卖呢!我们一起听听他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水果的?

3、原来他用歌声唱出了自己要卖的水果,这就是一种新的体裁—师讲解叫卖歌

4、生活中你都听到看到过哪些叫卖歌曲呢?师生交流。

二、新课教学

1、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就是印尼的歌曲《木瓜恰恰恰》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再次走进欢快歌曲,请同学们在恰恰恰出拍手。师生一起跳恰恰舞。

3、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能跟歌曲小声唱唱了。

4、欢快的歌曲老师也想唱唱,请同学们在恰恰恰处给老师伴唱。

5、请同学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演唱歌曲,用你们的热情把我们的水果卖出去。

6、歌曲学的不错,让我们一起学习歌谱吧!分段教学:师先唱歌词生唱节奏,再师唱歌词,生唱歌谱,最后连起来唱歌谱。

7、现在我们跟着伴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吧!

8、老师有个建议:分组合作表现歌曲: 一队在恰恰处做舞蹈动;二队舞蹈;三队演唱

三、拓展

1、叫卖在我们国家也有,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几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都是卖什么的?听赏:《卖报歌》、《卖汤圆》、《冰糖葫芦》 师:一听就听出来卖的是什么,多少钱,而且让人听了很愉悦。

四、总结下课

叫卖歌曲在我们生活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也愉悦的情感体验,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也能创作出更好的叫卖歌曲来分享给大家。

第五篇:《诗经》教案

《大学语文》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先秦文学:诗经

第一阶段:导入(告知本次教学目的、内容)

教师板书以下成语,请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些耳熟能详的词句出自哪里?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求之不得、辗转反侧、逃之夭夭、信誓旦旦、在水一方。”

继记载原始劳动的神话等作品问世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标示着先秦诗歌已取得重要成就。

第二阶段: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

步骤一:简要回顾诗歌的起源及其原始形态。

1、甲骨卜辞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比较:《乐府诗集》相和歌辞 “江南可采莲”一段)

2、二字节奏:《吴越春秋》中原始歌谣“弹歌”。步骤二:了解从《诗》到《诗经》之路。

请学生根据已有的文字知识理解“经”的意义。

提示:《说文解字》:“经,织从丝也。”“经,径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诗经》又称《诗》、《诗三百》。《诗经》是后世儒家学者将其尊为经典之后的称呼。

步骤三:了解诗经的编订和体制。

1、你认为孔子删诗,编订《诗经》的说法可信吗? 提示:《诗经》来源和编订有三种说法:献诗、采诗、删诗说。包括采集于各地的民间诗、公卿列士所献诗及乐官保存下来的宗教和宴飨乐歌。作者有公卿大夫,有中下层的“士”,下层平民集体创作,编者应为周王朝乐官。

2、请学生就掌握的知识谈谈对《诗经》分类的理解。提示:《诗经》诗歌均为入乐的歌曲,按音乐性质不同分风、雅、颂三类。“风”: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共160篇。“雅”:正,指朝廷正乐,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分《大雅》和《小雅》,多是宫廷宴享的乐歌。“颂”:宗庙祭祀舞曲,分《周颂》、《鲁颂》和《商颂》。步骤四:了解用诗和传诗。

1、学生思考并讨论:《诗经》在当时有哪些用途? 提示:引诗(引证)、赋诗言志(不歌而诵谓之赋)。

《诗经》编成书后流行于诸侯国,用于祭祀、宴饮等场合,在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孔子以之教授学生,强调其实用价值: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秦火之后,《诗经》为何还能保存下来?

提示:因易于记诵的特点,靠口耳相传得以保全。汉有齐、鲁、韩、毛“四家诗”,今天我们读到的是《毛诗》。

第三阶段:学习《诗经》的内容

《诗经》内容广泛,形象深刻的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社会生活各方面,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情况的珍贵资料。

步骤一:学习周民族史诗,祭祖颂诗。

《诗经·大雅》保存了五首古老的周民族史诗,记述了从周世祖后稷诞生到武王灭商的一些传说和英雄事迹。

教师简述《生民》等诗歌内容,请学生讲述后稷故事,了解周王朝开国历史。

黑格尔说:“中国人没有自己的史诗。胡适曾断言:“汉民族没有神话史诗”,对比《荷马史诗》,谈谈你的认识。

步骤二:学习农事诗。

周王朝以农业立国,重视生产。《豳风·七月》是《国风》中最长的诗,共8章,真实再现了当时的劳动场面、生活图景和各种人物面貌,及农夫与公家的关系,构成了西周早期社会一幅男耕女织的风俗画。

步骤三:学习燕飨诗。

燕飨的特有功能:亲亲之道,宗法之仪,统治阶层的内部人际关系协调。

天子宴群臣、宴宾客:《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短歌行》引用)

兄弟之会:《小雅·常棣》: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乐且湛。步骤四:学习怨刺诗。

古诗素有“美刺”传统,具有鲜明的功利性和实用性。《毛诗序》:“至于王道衰,礼仪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揭示了怨刺诗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伦理因素。

举例: 《魏风·伐檀》、《魏风·硕鼠》。

步骤五:学习征役诗。写征战、徭役所见、所闻、所感,开创了后代边塞诗的先河。

1、正面(肯定战争的正义价值):《秦风·无衣》。

2、反面(厌战思乡):

战士角度:《小雅·采薇》、《豳风·东山》。思妇角度:《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赏析:《小雅·采薇》:以采薇起兴,最后写战争结束,战士归来悲喜交加的心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千古名句!后世折柳赠别的诗源于此。

赏析:《君子于役》:写傍晚怀人,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妻子的思念和关切,情景交融,缠绵悱恻。

步骤六:学习婚恋诗。《国风》中最多,艺术性最高。背诵:请学生背诵几首熟悉的婚恋诗。

1、热恋的歌。表现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对意中人的思念,描绘热恋情景,讴歌爱情甜蜜,情调欢快。

举例:《周南·关雎》《邶风·静女》《郑风·野有蔓草》《郑风·溱洧》。

描写相思:《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如三秋兮!„如三岁兮!

歌唱专一:《郑风·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2、婚姻诗。

《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与子偕老。幸:《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宜其室家。

不幸:《卫风·氓》以哀伤情调,描述婚恋悲剧,揭示了妇女的悲惨命运,对叙事诗发展有促进作用。

第四阶段:了解《诗经》的艺术特点及其影响

《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之祖,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1、赋、比、兴的手法。成为古诗歌的基本手法,丰富了诗歌的表现艺术,是中国诗歌民族风格的重要特征。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理解朱熹对赋、比、兴的解释。A 赋:最基本、最常用的手法。灵活多变,包括写境、抒情、对话、形态描绘。

B 比:比喻,有明喻、暗喻。个别比喻以外,还有通篇用比,如《硕鼠》。

博喻: 《卫风·硕人》写庄姜之美:手如柔荑,„领如蝤蛴,齿如瓠犀,„美目盼兮。C 兴:本意是“起”,托物起兴,借对自然界的事物描写,引出诗人内心情感。多放在诗的开头,比兴融合。

起象征、联想、比拟作用:《关雎》以鸟成双成对和鸣,相依相恋情景,引起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联想;《桃夭》以盛开的艳丽桃花,象征新娘的年轻貌美。

起创设意境、烘托气氛作用:如《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了一幅清秋凄清的意境,渲染烘托了主人公求偶不得的失望心情。

2、句式和章法。

四言二拍,节奏感强。重章叠句,回旋往复,一唱三叹。一般隔句押韵,韵在偶句。

3、《诗经》的影响。

轻叙事重抒情:抒情诗传统。

诗歌内在精神:风雅精神与文学革新。

举例:李白“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古风一);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戏为六绝句六)诗歌艺术手法:比兴手法的深远影响。

第五阶段:小结,布置作业。

作业:预习《楚辞》和散文。

下载诗经《木瓜》教案(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经《木瓜》教案(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经 教案

    一、品读《氓》 (一)张爱玲说,爱情有时就像五彩缤纷的气球,却经不起一根刺的考验。那么诗中女主人公曾经拥有过那五彩缤纷的爱情气球吗? 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一、二两章。不难看出,故......

    《诗经》教案

    世界美如斯,宛在《诗经》中 ——漫话《关雎》《蒹葭》里的“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关于《诗经》的基本知识; 2、情感目标:反复朗诵诗歌,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3......

    诗经经典教案

     《诗 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 诗歌作品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现存的《诗 经》是汉朝......

    诗经教案

    一、了解《诗经》,引入课题。1、(课件展示《诗经》,)大声呼唤它!2、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又称“诗三百”。分《风》、《雅》、《......

    诗经教案

    《导读及经典赏析》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手法; 2.学习了解《诗经》“六义” 3. 通过学习《蒹葭》、《关雎》,体会《诗经》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1.......

    《诗经》教案

    《诗经》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关于诗经的基本知识; 2.情感目标:反复朗诵诗歌,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3.能力目标:揣摩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提高诗歌的鉴......

    《诗经》教案

    《诗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蓼莪 ”“雅 大雅 生民”,理解“蓼莪 ”。 2、《蓼莪》悼念父母恩德,抒发失去父母的孤苦和未能终养父母的遗憾,沉痛悲怆,凄恻动人,清人方......

    诗经教案

    《诗经》两首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2.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 3.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认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