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以内的减法教案
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
湍东镇东王营中心小学 袁珂锦
一、教材分析:
5以内的减法是学生在掌握5以内加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是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教材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再让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玩一玩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二、学情分析:
减法含义的教学活动是加法含义教学活动的继续,学生对加法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一部分学生能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并能借助实物或图形用自己的方法列出减法算式并计算,这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可用减法解决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感受与同伴交流想法的乐趣。
2、培养学生看图列算式的能力,会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上所表示的意思,会列减法算式。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和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会列减法算式。
2、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掌握减法的含义。
五、教学设想:
采取小组合作探索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在独立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多样化的形式中展开学习,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
质疑导入:
(一)1.引导学生做游戏:
(二)①先请2个女生到讲台上来,再请1个男生到讲台上来,提问:这个过程应该怎样列算式?
(三)②3个同学站在一起,先请1个男生下去,问:这个过程还能用加法计算吗?
2.揭示课题:减法。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活动一: 1.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25页上的第一幅“纸鹤图”。提示: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说给同桌听听。
2.学生观察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图中的意思。师:图中有几只纸鹤?拿走了几只纸鹤?还剩下了几只纸鹤?想想看,应该怎样计算?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学减法。
①抽学生说说同桌讨论的结果。
②小结:应该用3-1=2这样的算式来计算。像3-1=2这样的算式,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减法。“-”这个符号叫做减号。算式读作“3减1等于 2”。(教学生读两遍)
活动二:
1.让学生自学教材第25页上的第二幅“气球图”,指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小组进行讨论学习。提示:图中的小朋友拿着什么呢?小朋友的气球怎么啦?为什么用减法?
2.小结。像这样,4个气球,飞走了2个气球,还剩下2个,我们就用减法计算。
活动三: 1.指导学生用学具摆:先摆5个,再拿走2个。2.你能说出算式吗?教师提示、指导。
3.学生操作:一个同学摆学具,一个同学说算式,然后交换过来。看哪些同学合作得最好。
4.小结:从小朋友的合作操作中可以看出,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都是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求还剩下多少,都用减法计算。
活动四:
1.手指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调整休息。
2.手指游戏。师(演示伸出一只手)一只手上有5根手指,藏起来1根手指,还剩下几根手指?如果藏起来2根,3根,4根——呢?生根据游戏写出5的减法算式。大部分学生写出了几下几道算式5-1=4 5-2=3 5-3=4 5-4=1如有的学生写出5-5=0 或5-0=5教师应适时给予表扬鼓励。
3.乘车游戏:5个同学做检票员,拿着车号,其他同学每人一张车票,车票上算式的得数就是要乘的车号。游戏开始,请同学们赶快上车,检票员检票后,上错车的同学给大家表演节目。
(三)联系生活,领悟运用:
1.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在生活中有哪些可以用减法来计算的,说一说好吗?
2.完成教材27页第5题。
(四)总结回顾: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回家后向爸爸妈妈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好吗? 板书设计:
5以内的减法 3 - 1 = 2 减号
读作:3减1等于2
第二篇:5以内的减法教案
5以内的减法教案
5以内的减法教案1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加深对数字的了解,提高运算及自编应用题的能力。
2、通过操作“加法、减法板”,了解加减法的意义。
3、积极参加游戏,开动脑筋思考,体会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
加法、减法板。盒子一个。
2、学具准备:
加法、减法板。写有5以内加法、减法的算式题信封若干个。写有算式题的动物头饰若干个。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碰球游戏:(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老师出示一个宝盒,请幼儿猜猜里面有什么?(里面有数字卡片2—5。)老师伸手进去摸一张,然后问幼儿是多少?幼儿回答以后,老师说:“我们来玩总数是5的碰球游戏。”小朋友,我问你,我的2球碰几球?“婷婷老师,告诉你,你的2球碰3球”。连续抽2次卡片,玩3次。
2、基本部分
挑战游戏:完成信封的算式题。请幼儿帮老师把信封上的算式题算出得数,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一个小朋友操作加法、减法板,两外一个幼儿负责记录得数,哪组小朋友最快完成,就能拿到老师的奖励笑脸。
3、结束部分
游戏:小动物找家。请幼儿帮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每只小动物身上都有算式题,算出得数是多少,就找到相应的门牌号码。老师事先在教室画上5个有号码的圈,(幼儿交换头饰,游戏可玩两次,根据时间而定)。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5以内的加法、减法。小朋友们的表现都很不错,回家可以考考爸爸、妈妈。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请幼儿轻轻的把头饰放到篮子。”
5以内的减法教案2
活动设计背景
5以内的加减法是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学生由幼儿园学习的基础,计算除去个别学生有难度,大多数学生掌握较好,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在具体的情景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这个内容上面来。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2、让幼儿掌握5的加减法。
3、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 问题的能力。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教学重点、难点
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 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孩子的兴趣。
2、复习5的组成
3、出示直观教具
4、引导幼儿口述5的加减法应用题
5、玩“谁最快”游戏
6、书写算式
7、教师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2、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3、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5以内的减法教案3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
2. 能用数的组成正确的口算5以内减法,并会在减法的算式后面填写得数。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减法的意义,正确地读减法算式。
教具准备:小棒、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复习旧知
请学生左手拿1根小棒,右手拿2根小棒,做出合并动作后说出共有3根小棒,最后列出算式。(1+2=3)
2、引出课题
教师:如果从3根小棒里拿走2根小棒,还剩下几根小棒?拿走是什么意思?(就是从3个里去掉2个)你会用算式表示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新知识。(板书:减法)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一个新朋友,谁知道它叫什么?(它叫减号“-”)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桌面上一共有3只纸鹤,小朋友拿走1只,还剩下几只纸鹤?)
教师:拿走是什么意思?(就是去掉)去掉也可以说成是减去。就是从3里减去
1. (板书:3-1)
2、学习列算式
教师:3减1得几?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学生齐读算式。
3、说一说3、1、2分别表示什么?
4、3-1=2还可以怎样理解?(原来有3个小朋友,走了1个小朋友,还剩下几个小朋友?)
5、小结:
像这一道题中拿走就是要怎样?(去掉)从3里去掉,也就是从3 里减去1,所以要用减法计算。
三、进一步加深理解
出示P25页汽球挂图
1、观察画面,提数学问题。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3、该怎样列式?(4-2=2)
4、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说一说4、2、2分别表示什么?
四、巩固练习
1、完成P25的做一做。
先画三朵花。问学生:这是几朵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3) 再用虚线圈表示去掉的意思,那么,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
去掉的2朵是从几朵里去掉的?去掉的2朵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2) 列出算式。
2、摆4块磁铁,拿走3块,还剩下几块?
学生列算式计算后教师讲评。
五、找朋友游戏
叫4个学生拿着1、2、3、4的数字卡站在讲台前,10个拿着算式卡的学生来找朋友。
六、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5以内的减法教案4
活动目标
1、讲述自己的购物过程,学习用数字和符号记录。
2、学习用类推的方法,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活动准备
1、超市场景及贴有1—4元价格标签的商品若干。
2、幼儿人手一张5元面值的人民币,1元、2元、5元面值的人民币若干。
3、超市货架图一张(如图5-8)。
活动过程
1、开展购物活动,学习5以内的加减。
(1)教师提出购物要求:每位小朋友用5元钱买一样物品,如果需要找零钱,请在旁边的篓子里按数目取出零钱,再说说你的5元钱是怎么用的。“你有几元钱,用了几元钱,还剩几元钱。”并用一道算式记录下来。
(2)鼓励幼儿在购物过程中边购物边讲述。(如:我用5元钱,买了4元钱的牙膏,还剩1元钱。用一道算式记录。)并和同伴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
(3)请个别幼儿根据所列的算式讲述自己的购物情况。(如:5-2=3,我用5元钱,买了2元钱的**,还剩3元钱。)
2、带领幼儿进行购物猜测活动,学习用推类的方法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引导幼儿观察货架图,知道实物图上数字的含义,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猜测:
“我用5元钱,买了货架图上的两样食品,你们猜猜我买的是哪样食品?”
(1)当幼儿说出两样食品后,教师可请大家判断对错并说出理由,再肯定其中的一样食品,让幼儿重新猜另一样食品。(如:幼儿猜出的是4元钱的可乐和1元钱的糖,因为这两样食品合起来是5元钱。教师就可以肯定他们猜对的一样,即:4元钱的可乐猜对了,而1元钱的糖不对,幼儿则需重新猜另一样,他们就会猜是4元钱的可乐和1元钱的饼干。)
(2)当幼儿说出两样食品后,教师可肯定其中的一样但不告诉幼儿是哪一样,让幼儿通过类推的方法去猜测。如:幼儿猜出的是4元钱的可乐和1元钱的糖,教师可表示有一样猜对了,一样猜错了,请幼儿再猜。幼儿说是4元钱的可乐和1元钱的冰棒,教师表示还不对,幼儿又猜是4元钱的××和1元钱的糖,老师表示:这次你猜对了。
3、老师总结,布置作业
5以内的减法教案5
活动目的:
1.让幼儿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2.让幼儿掌握5的加减法
3.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析 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苹果卡片4个、动物卡片:狮子、老虎、大象、斑马各5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孩子的兴趣。
①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来了?(出示3个苹果)
②再出示一个苹果问:3个添上1个,一共是几个?3个减去一个,又是多少?
③引导幼儿说出加减法的含义以及3以内的加减法算式
二、复习5的组成
①让幼儿回忆5可以分成几和几
②幼儿边说教师边往黑板上写
三、出示直观教具
1.:狮子王要给所有的狮子开会,先来了3个狮子(出示1个狮子图片) 过了一会又来了2头狮子(出示4个狮子图片)
问①3头狮子再添上2头狮子是几头?
②为什么3+2=5?写出算式3+2=5
③、可是开舞会的时候有2只先回家了,那么还剩几只?
为什么5-2=3?写算式5-2=3?
③依次出示老虎、大象、斑马表示加减法算式(方法同上)
四、引导幼儿口述5的加减法应用题
1.教师举例,讲清口述加减法应用题的要求
2.让幼儿任意选一道5的加减法进行口述应用题
3.教师进行表扬和鼓励,对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启发和帮助
五、玩“谁最快”游戏
1.每组做一道必答题(5的加减法)
2.教师出示加减法算式卡片每组进行抢答,哪组最快哪组胜利
六、书写算式
1.让幼儿书写加减法算式
2.教师检查,对书写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帮助
七、教师进行小结
5以内的减法教案6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掌握5的加减法。
2、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5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
苹果卡片4个、动物卡片:狮子、老虎、大象、斑马各5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孩子的兴趣。
①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来了?(出示3个苹果)②再出示一个苹果问:3个添上1个,一共是几个?3个减去一个,又是多少?③引导幼儿说出加减法的含义以及3以内的加减法算式二、复习5的组成①让幼儿回忆5可以分成几和几②幼儿边说教师边往黑板上写三、出示直观教具1。:狮子王要给所有的狮子开会,先来了3个狮子(出示1个狮子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2头狮子(出示4个狮子图片)问①3头狮子再添上2头狮子是几头?
②为什么3+2=5?写出算式3+2=5③、可是开舞会的时候有2只先回家了,那么还剩几只?
为什么5—2=3?写算式5—2=3?
③依次出示老虎、大象、斑马表示加减法算式(方法同上)五、引导幼儿口述5的加减法应用题1。教师举例,讲清口述加减法应用题的要求2。让幼儿任意选一道5的加减法进行口述应用题3。教师进行表扬和鼓励,对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启发和帮助六、玩“谁最快”游戏1。每组做一道必答题(5的加减法)2。教师出示加减法算式卡片每组进行抢答,哪组最快哪组胜利七、书写算式1。让幼儿书写加减法算式2。教师检查,对书写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帮助八、教师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通过复习5以内数的加减法,学生的口算能力、计算能力都有所提高,学生初步学会看图列式,跟着老师的引导理解图意。
5以内的减法教案7
活动目标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设计思路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活动流程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操作。
(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教师口编应用题,幼儿用表象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3)幼儿口头编应用题。
3、复习。
幼儿用动物、水果等印章制作加减法的图片卡,并解答同伴制作的卡片上的加减题。
活动反思
“5以内的加法”是在学生认识了5以内的数和初步理解了加法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所以根据学生特点,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1、复习铺垫。让学生摆学具,先摆3个,摆5个,再把3个分两堆,把5个分两堆,分别说说怎么分的。让学生回忆学过的5以内的组成,为5以内的加法做准备。
2、探究新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感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让学生说出图意后,让学生拿出小棒代替气球摆一摆,让学生知道把小丑两只手上的气球合起来要用加法,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学生很想表现自己会了,争着要边说边做“合起来”,这时多让一些学生说一说,加深印象。再请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并指导学生认识加号。算式列出后,再请学生说说算式中每个数字代表什么什么意思,为学习解决问题作准备。在计算出结果时,问问学生是怎么算的。学生有的说想的分合式,有的说数数算出来的,对此不强调某一种想法,对每一种都表示肯定,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待到以后进行大一些数的加法时再由学生自己选择最方便、最合适的方法,留给他们思考的空间。
3、分层练习。先让学生左手拿3根小棒,右手拿2根小棒,问合起来一共有几根,体验把两只手的小棒合并在一起就是3+2=5、这样的游戏进行几次后,让学生看书p24“做一做”,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对于第三幅图,有的学生会从图上的人物来说算式的意思,有的会从桌上的纸鹤来说算式意思,都给予肯定。
本节课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理念,通过学生观察、自主探索、操作、表述,使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乐趣。同时教学后觉得在练习多样性、趣味性上还需要再改进。
5以内的减法教案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0页的例题、试一试,第4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教材将减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减法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从一个数里去掉一些用减法计算,并计算出结果。例题和试一试是与加法相对应的减法计算。想想做做让学生说一说,摆一摆,再计算。学生之间通过交流自己的想法,体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真正体会减法算式的含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材在想想做做中还安排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练习,通过学生喜爱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巩固了5以内的加、减法。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理解减法的含义,理解和学会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理解减法的含义
2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3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学习用减法计算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演示:出示3个彩色气球,让一名学生上来,演示放走1个,手中还剩2个
2、小朋友,你能把刚才演示的过程说一说吗
3、提问:放走的1个是从几个里面放走的现在他手中还剩几个你想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4、引出课题
[评: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导入新课,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体会情境,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初步认识减法和计算方法
出示情境图。护花小组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学生说出图意:有5个同学在浇花,走掉2个后,还剩几个
根据图意,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2=3
指导学生认识减号及算式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在图中表示的意思分小组讨论:为什么用减法计算5-2=3是怎样算出来的
交流汇报各组的想法
小结:刚才各组的想法棒极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5个同学浇花,走掉2个,就是要从几个里面去掉几呢从一个数里去掉一些,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算出得数呢
2、试一试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独立观察图意,提出问题,在书上填写算式。(学生可能列出3-2=1或3-1=2)
学生填完算式后,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汇报: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
[评:新课部分设计了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体现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让学生在交流中分发挥想像力,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后填写算式
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看算式,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
学生独立操作后,指名演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想想做做第4题
先分小组说说图意,
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填好算式,计算出得数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接力赛游戏。从第一组开始每组派一名代表,前面一组同学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后一组同学马上解答。看哪组小朋友对今天学的知识掌握得好,合作得好
4、想想做做第5题。(巩固5以内的加、减法)
游戏小猫钓鱼:教师把每张卡片上算式得数贴在黑板上(鱼),下面小朋友手持卡片上的算式当钓竿,到黑板上找得数。看哪个小朋友能钓中,钓中了的小朋友,这条鱼就属于他。
(游戏在欢快的乐曲中进行)
5、拓展练习:□-□=1,□-□=2
[评:练习部分设计了学生动手摆一摆、游戏等形式,让学生有动手、动口和人人参与学习的机会。在形式和内容上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创造性使用教材,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
四、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愉快的数学课,你能说说学会了什么吗先跟同学说说,再跟老师说说
[评:让学生自己说出学会了什么,是怎样学会的,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也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
[总评]
这节课的特点是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特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充分利用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练习的设计有趣味,体现了开放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5以内的减法教案9
设计意图: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 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
主导地位,逻辑思维几乎没有的情况,我将数学的学习融入故事、PPT动画、游戏等活动中,收到了比
较好的效果。孩子们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得轻松自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我的设计思路如下
,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评指正。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减法,理解每幅图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走掉”“还剩”的含义。
2.学习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减法算式所表述的图意。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幼儿每人一套数字列式操作卡。
2.贴有数字1~4的邮箱各一个,有一道5以内加法算式题的“信”若干。
3.每人一份列式用的图卡及笔。
活动过程:
一、做游戏“碰球”,复习5的组成。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来玩一玩“碰球”的游戏。
讲解游戏规则:幼儿说出的球的数量和老师的球的数量合起来是5个。如:教师说“我的一球碰几球?
”幼儿回答“你的1球碰4球”。幼儿可集体回答,也可个别练习。
二、导入课题,学习5的减法。
1.出示PPT①
师:玩了“碰球”的游戏,我要带你们去逛公园啦,出发吧!
(1)车站里有几辆公交车?用数字宝宝几表示? 开走了几辆车?用数字宝宝几表示?还剩下几辆车?
(2)教师(出示“―”):这个符号表示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减号”的含义。)
(3)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板书:5―1 = 4 (大家一起读读这道算式。)
(4)教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可引导幼儿理解算式的含义。)
(5)教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看图讲述算式的含义,并摆一摆算式。
2.出示PPT②:花圃里有几只蝴蝶?用数字宝宝几表示?飞走了几只蝴蝶?(2只)用数字宝宝几表示?还
剩下几只蝴蝶?
3.出示PPT③:池塘里有5条鱼,游走了3条鱼,还剩下几条鱼?请你用算式来表示。
4.出示PPT④:食品店里有块面包?买走了几块?还剩下几块?请你用算式来表示。
三、游戏:送信(看式计算)
(1)出示游戏材料1―4个邮箱和许多信,让幼儿观察、思考、讨论游戏玩法规则。
(2)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打开4个信箱,按游戏规则检查“信”都送对了吗?
四、看图列式计算,进一步掌握5以内的减法。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逛公园,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品尝了美食,还学会了用减法来计算
,玩了送信的游戏。现在我要来考考你们,请你们看着这几幅图来列算式,还要算出答案哦,看看谁最
棒。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你是怎么列式的?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板书,集体验证。)
五、联系生活中的运用
1.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在生活中有哪些可以用减法来计算的说一说好吗?
2.回家后用我们今天学的本领向爸爸妈妈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好吗?
5以内的减法教案10
一、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加深对数字的了解,提高运算及自编应用题的能力。
2、通过操作“加法、减法板”,了解加减法的意义。
3、积极参加游戏,开动脑筋思考,体会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加法、减法板;盒子一个;5以内加法、减法的PPT课件;音乐。
2、学具准备:加法、减法板;写有5以内加法、减法的算式题信封若干个;写有算式题的动物头饰若干个。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游戏:碰球游戏。(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老师出示一个宝盒,请幼儿猜猜里面有什么?(里面有数字卡片2-5。)老师伸手进去摸一张,然后问幼儿是多少?幼儿回答以后,老师说:“我们来玩总数是5的碰球游戏。”小朋友,我问你,我的.2球碰几球?“婷婷老师,告诉你,你的2球碰3球”。连续抽2次卡片,玩3次。
2、基本部分。
(1)闯关游戏。老师播放PPT,出一些题目请幼儿来闯关,总共有5关,每闯一关成功,老师就奖励幼儿大大的笑脸贴纸。直到闯关结束。
(2) 挑战游戏。完成信封的算式题。请幼儿帮老师把信封上的算式题算出得数,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一个小朋友操作加法、减法板,两外一个幼儿负责记录得数,哪组小朋友最快完成,就能拿到老师的奖励笑脸。
3、结束部分。游戏:小动物找家。请幼儿帮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每只小动物身上都有算式题,算出得数是多少,就找到相应的门牌号码。老师事先在教室画上5个有号码的圈,幼儿听音乐开始去找家,当听到大灰狼出现的音乐,如果还没有找到家的幼儿,就要被大灰狼吃掉。(幼儿交换头饰,游戏可玩两次,根据时间而定)。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5以内的加法、减法。小朋友们的表现都很不错,回家可以考考爸爸、妈妈。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请幼儿轻轻的把头饰放到篮子。”
活动反思:
要使幼儿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幼儿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幼儿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5以内的减法教案11
活动目标:
学习用语言讲述减法算式所表达的图意,体验“还剩”的含义。
观察图案的排列规律,依样接着画。
活动准备:
教具:三幅实物图,贴绒数字及符号。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出示图一。
“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仔细看看谁能把每幅图用一句话讲清楚?”先讲第一幅。(花上有4只蜜蜂。)“看看第二幅谁会讲?”“到底是来了还是走了,你怎么看出来的?”(飞走了两只蜜蜂。)“我们把第一幅与第二幅连起来说一说,再想想第三幅图应该怎样说?”(花心上还剩两只蜜蜂。)“大家把三幅图连起来说一说。”
用算式记录,并表达图意。
1、“谁会用一道算式来记录这件事?大家看他记的对不对?”
2、“谁来说说这道算式里的每个数字和符号都表示图上什么意思。大家把算式读两遍。”
小组活动看三幅图列减法算式。
教后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每一幅图的图意,并且学习用语言讲述减法算式所表达的图意,体验“还剩”的含义。
5以内的减法教案12
活动目标:
1、通过剪“春”活动,引导幼儿自主表现春天美丽的事物。
2、激发幼儿大胆的想象,自由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3、通过幼儿自主的操作,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活动重点:
能大胆想象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活动难点:
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材料与环境创设:
1、幼儿已经学会剪“春”字
2、工具:剪刀、固体胶、手工纸(每人数量不同)方形铅画纸
3、5以内的减法题(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今天,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纸,看看春姑娘都带来是什么颜色的纸?那绿色代表什么?
2、今天春姑娘又要请你们剪“春”,上次你剪“春”字的时候,“春风”遇到了谁?
二、幼儿剪“春”
要求:
1、在剪之前先数数春姑娘给你带来了几张纸?
2、每个“春”字都要不一样。
3、将剪好的“春”字贴在铅画纸上。
(在幼儿剪几张纸后老师示意停下。老师给的纸不一定剪完)
三、比较“春”字
1、请幼儿介绍一下,你的几个“春”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2、教师总结幼儿变化的地方,及时肯定幼儿的大胆想象。
四、找题目:
1、师:今天春姑娘一共给你们几张纸?现在还剩下几张纸?是多了还是少了?我们可以用哪种计算方法来表示?为什么用减法?
师概括:当剩下的东西比原来的总数少了时,我们就用减法来表示。
2、请幼儿根据自己剪“春”字的用纸情况找相应的题目表示,并在等号后写上答案。
3、提问:你为什么选这道题?(师生共同总结题目中每个数字的含义)
五、延伸:
引导幼儿向同伴、客人老师介绍自己剪的“春”字和相应的减法题。
5以内的减法教案13
活动名称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5以内减法
活动目标
1.通过按图意找减法算式题配对的活动,使幼儿理解减法的意义及减法算式题所表示的意思,并学习5以内减法算式题的较迅速的口算能力。
2.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语言表达及积极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喝饮料卡、车到站卡、开窗卡及5以内减法算式题卡若干。
2.贴有数字1~4的邮箱各一个,有一道5以内加法算式题的“信”若干。
3.每人一份写有减法算式题涂色用的动物图及蜡笔若干。
活动过程
1.看图找算式题配对并讲述算式题所表达的意思
(1)教师出示喝饮料卡和车到站卡,请幼儿在桌上寻找可以与图片做朋友的算式题卡。
1)读一读找到的卡片上的算式题。
2)讲讲算式题所表达的图片的意思。
小结:我们看懂了图片的意思,找到了可以和它做朋友的算式题,知道要从原有的饮料里去掉喝掉的几杯,从原来乘车的人里去掉下车的人。要算算还剩下多少时,都可以用减法算式题表示并算出结果。
3)想一想,在我们周围关于吃的、用的、玩的、发生的事中是否也能用3-1=2或5-2=3来表示。
(2)出示开窗卡,请幼儿仔细看看、想想,在这一张图片中能找出哪些不同的减法算式题来表示图片的意思?
小结:有的图片只能表示一种意思,也就只能找一道算式题来和它做朋友;有的图片能表示几种意思,那就可以找几道不同的算式题和它做朋友。以后看图片要更仔细,尽量把能和它做朋友的算式题全部找出来。
2.玩送信的游戏
(1)出示游戏材料――4个邮箱和许多信,让幼儿观察、思考、讨论游戏玩法规则。
(2)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打开4个信箱,按游戏规则检查“信”都送对了吗?
3.算算涂涂
出示5以内减法算式题卡,算算减法算式题,按答数涂色。答数是1的涂自己喜欢的颜色,答数不是1的不能涂色。
步骤三:自由编题。
教师不提供任何编题的条件,让幼儿完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编题。这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编题形式,同时,自编应用题能唤起幼儿头脑中有关加减情景的表象,起到幼儿掌握加减运算由具体过渡到抽象的中介和桥梁作用,从而促进幼儿抽象能力的提高。
5以内的减法教案14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加深对数字的了解,提高运算及自编应用题的能力。
2、通过操作“加法、减法板”,了解加减法的意义。
3、积极参加游戏,开动脑筋思考,体会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加法、减法板;盒子一个;
2、学具准备:加法、减法板;写有5以内加法、减法的算式题信封若干个;写有算式题的动物头饰若干个。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碰球游戏:(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老师出示一个宝盒,请幼儿猜猜里面有什么?(里面有数字卡片2-5。)老师伸手进去摸一张,然后问幼儿是多少?幼儿回答以后,老师说:“我们来玩总数是5的碰球游戏。”小朋友,我问你,我的2球碰几球?“婷婷老师,告诉你,你的2球碰3球”。连续抽2次卡片,玩3次。
2、基本部分
挑战游戏:完成信封的算式题。请幼儿帮老师把信封上的算式题算出得数,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一个小朋友操作加法、减法板,两外一个幼儿负责记录得数,哪组小朋友最快完成,就能拿到老师的奖励笑脸。
3、结束部分
游戏:小动物找家。请幼儿帮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每只小动物身上都有算式题,算出得数是多少,就找到相应的门牌号码。老师事先在教室画上5个有号码的圈,(幼儿交换头饰,游戏可玩两次,根据时间而定)。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5以内的加法、减法。小朋友们的表现都很不错,回家可以考考爸爸、妈妈。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请幼儿轻轻的把头饰放到篮子。”
【教学反思】
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5以内的减法教案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的算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已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用和小动物捉迷藏的形式出示5以内的数的分与合卡片,让学生猜小动物们身后藏的数字。(设计意图:小学生比较喜欢小动物,用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复习旧知,既为本节课的学习辅垫,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创设情境:出示主题,让学生观察,提问: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几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几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学生交流观察结果)师结:原来有3人在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2、认识加法?提问: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人的?(学生交流想法)?师:把3人和2人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板书课题:加法)计算加法时要用到加号(板书:+)也就是3+2?一共有5人。写成3+2=5(板书:3+2=5)认识加号,学生读算式。让学生结合图意,互相说一说“3+2=5”表示什么意图
3、理解算法?提问:谁再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人的?(学生各抒已见)
小结:3和2合成5,所有3+2=5
4、学写算式?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算式(设计意图:利用主题图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算法:并能说出算式的含义,让学生把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了,也是对简单数量关系的渗透)
5、教学“试一试”
(1)让学生观察两幅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2)提问:要算出一共多少人,就是把左边1人和右边2人怎样呢?
(3)追问:把1人和2合起来,可以写出什么算式??同桌互相说一说,在课本上填写算式,算出得数。(设计意图:有前一例题的基础,这里可以简单一些,并且多进行同桌交流,给每个人更多的`锻炼机会)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6、小结?“3+2”表示把几和几合起来?“1+2”呢?可能怎样算它们的得数?
三、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看图列式(“想想做做”第1题)?依次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出图意,说算式,算法。?独立填写课本上的算示并求出结果
2、先画一画,再填得数(“想想做做”第2题)?先让学生看第1小题,弄清题目要求,画后算出得数,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其余两个小题?
3、送信游戏(“想想做做”第5题)?动物王国国王送来了许多奖品,要想得到奖品,必须把信送对(准确计算出信封上的加法算式)(设计意图:课将结束,学生注意力不太集中,把本题设计成答对题得奖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把加法计算从看图算到脱离图进行计算,从计算到课堂都达到了高潮)
四、全课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设计意图:再次带学生回忆加法的含义、加号、等于号,算式的读法,加法的作用)
《5以内的减法》这一节课是主要的基本减法运算,要求学生在理解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认识减号,会读、写减法算式,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对于减法,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只是不能完整的表达出减法的意义。这一课的教学,我先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减法的含义。先让学生观察动画情境图,说说图中表示什么意思。接着进一步让他们去理解“吃掉、飞走、去掉、走掉“等等都要用减法计算,渗透减法的意义。可以发展学生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在练习的过程大部分学生对于5以内的减法的计算都是比较熟练了,只是对于算理就有点说不清了,需要教师着重引导他们理解减法计算的算法,我提倡算法多样化,可以从分与合的思考出发,或者让学根据自己从前的学习经验进行思考,在练习的时候,我通过运用开小火车等一些小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口算的速度。
第三篇: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单元分析 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重点:
1.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相差关系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
1.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算理。
2.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3.相差关系问题的解题思路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4.结合具体情景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课时安排:15课时 学生状况简析:
学习本单元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学习100以内加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习的基础。学习中必须要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第一节:不进位加法 笔算
教学内容:p8~10 例1 “做一做” 练习二1、2题。教学目标:
1、通过笔算的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会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
2、通过创设情境,解决情境中的问题,使学生经历从情景中提出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计算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在小组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教学重点: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笔算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笔算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提问:通过观察图画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在小组内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教师选择板书:二(1)班36人,二(2)班30人,二(3)班35人,二(4)班34人。
有两辆车,每辆车只能乘坐70人。
3、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同学们该怎样乘车去博物馆参观?
如果只运一趟的话,哪两个班合乘一辆车呢?
二、探究体验
1、提出问题:同学们去博物馆怎样乘车才比较合理呢?
2、小组讨论乘车方式。
3、组织全班进行交流。方案:(1)二(1)和班二(2)班合乘一辆车,二(3)和班二(4)班合乘一辆车。(2)二(1)和班二(4)班合乘一辆车,二(2)和班二(3)班合乘一辆车。
4、引导学生探究笔算方法。
提示:同学们想出的方法是否可行?应该怎样验证? 明确:把两个班的学生人数相加,看是否超过70人。
指名列式,教师板书。36+30
35+34
30+35
36+34 学生口算36+30(因为36加30等于66,没有超过70人,可以乘坐同一辆车。)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看小棒图,列出竖式)
明确:个位上的6和个位上的0对齐,十位上的3与十位上的3对齐。摆小棒,想一想竖式的计算方法。
学生说明:先算个位上的6加0得6,再算十位上的3加3得6,所以是66。板书:
十
个
+ 3
0
引导学生比较笔算与口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5、组织分组讨论:用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什么?
明确:(1)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对齐,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对齐。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用小棒说明也可以)6、36+3 怎么摆?怎么写?又表示什么?
三、实践应用: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5+34=69
30+35=65
(1)学生独立计算。5
0
(2)引导学生交流
+ 3 4
+ 5
要说清计算的过程及方法。9
5 思考:二(1)班和二(4)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吗?
2、完成“做一做”及 练习二1、2题。3、18+81你能写出两个数相加,得数是99的竖式吗?你还能举例么? 思维训练:12颗珠子表示36+30,36+3(体会有什么不一样。)板书设计:
不进位加法
36+30=66
35+34= 69
30+35=65
十
个
5
0
+ 3
0
+ 3 4
+ 5
9
5 课后小结:
第二节:进位加法 笔算
教学内容:p11~12例3及“做一做”,练习二3、4、5。.教学目标: 在笔算过程中,初步理解掌握笔算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通过小组交流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在笔算过程中,经历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学习数学,让学生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教学重点: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以及进位加的竖式写法。教学难点: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图画,观察并提出数学问题。(二1班与二3班能不能合乘一辆车?)
二、探究体验
1、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思考:怎样才能知道二1班与二3班能不能合乘一辆车? 列出算式:36+35=
引导学生试算35+36(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你能不能用竖式计算出36+35得多少?)
(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摆一摆,然后再算一算。)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组织学生在小班内交流计算方法。
板书并说明方法:
6
个位上6加5得11,向十位进1,个位写1,+ 3 1 5
+ 3 1 5
十位上3加3再加进上来的1,得7。
1
进位1要小些
2、组织引导学生总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应注意的问题。
明确: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十位相加时要加上进位的数。
3、比一比。
把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与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比一比,想一想哪儿相同,哪儿不相同。检验第3种乘车方案:36+34=70(人)用竖式计算,想:个位上6加4得(),改怎样写?
+
1
个位:6加4得10,向十位进1,在个位上写0。
0
十位:3加3再加1得7,在十位上写7。
5、新课小结:(出示3种乘车方案)
36+30=66
30+35=65
30+34=64 6 0 0
+3 0
+3 5
+3 4 6 5 4
35+34=69
36+35=71
36+34=70 5
6
+3 4
+ 31
+ 31 4 6 9
1
0 像这样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写竖式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提示:千万不要忘记加进位1。
三、实践应用:
1、完成p-11“做一做”:先独立计算,再汇报交流。
交流时重点说说计算方法和书写格式。
2、完成p-12“做一做”:出示情景图,观察图画内容,看图中提供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①一张成人票比一张儿童票贵多少元? ②一共要花多少钱?
③一张儿童票比一张成人票便宜多少元?
引导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3、完成练习二3、4题。
4、思维训练:①如果二(2)班又转来6人,算一算二(2)班与哪个班合乘一辆车? ②做加法:
27+
课后小结:
第三节
教学内容:p14~15练习二6~10题 教学目标:练习课
复习巩固100以内两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复习整理中,使学生经历整理、归纳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在数学门诊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计算等多种能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投影出示p15.8,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理解图意。
计算出每张卡片上的算式,再进行全班交流。
2、引导学生回顾总结:两位数加法笔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二、探究体验
1、数学门诊。出示练习二第6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下面的计算对吗?把错误的改过来,并说明理由。
9
1 5
+ 4 4
+ 3 9
+ 5
3 0 0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订正时重点说一说错的原因及改正的方法。
2、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第7题,帮助学生仔细观察统计表,理解题意,然后计算。
①学生观察统计表,理解题意,计算。
②交流时要说清计算的方法。
三、实践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二(9)。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二(10)。观察图画,据图列式,解答。
3、拓展。
聪聪有25块糖,第一天吃一块,第二天吃三块,第三天吃五块„„可以吃几天?
(提示:往下应该是第四天吃7块,第五天吃9块。解答这题就是求几个单数相加的和是25。因此最后的结果是5天。)板书设计:
进位 进位加法
不进位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课后小结:
第四节:不退位减法 笔算
教学内容:p16~17 例1及“做一做”,练习三1、2、3、4题。教学目标:
通过统计投票数,初步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会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体验,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在计算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爱国主义情感,并在合作、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掌握不退位减法的方法,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投影出示:北京2008!(2001.7.13)看到北京2008,你会想到什么? 城市 北 京 多伦多 巴 黎
伊斯坦布尔
票数 56 18
2、结合统计表的内容,提出数学问题。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 巴黎比北京少多多少票?
多伦多和巴黎一共得了多少票?
……
二、探究体验
1、引导学生探究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要求“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应该怎样列式?(56-22=)
学生口头列式并计算,交流。(可以借助计数器完成)
明确:先从56里面减去2得54,再从54里面减去20得34。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
利用竖式计算。尝试列出减法竖式。
回忆用竖式计算加法时的过程。笔算减法可以怎样进行。
类推出笔算减法的方法,进行小组交流。
汇报:先算个位上的6-2得4,再算十位上的5-2得3,最后得34。
指名学生板书并讲解。6
先算个位上的6-2得4,再算十位上的5-2得3,最后得34。
-
2
试一试总结出减法的计算方法。
4
2、引导学生概括总结:笔算两位数减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明确: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减。
三、实践应用
1、组织学生完成p19“做一做”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计算,将结果填在书上;在小组内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自选题目在班级内汇报计算方法。
2、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三第1、2题。
观察图意,根据图意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说说计算过程。
3、思维训练:
①看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列式计算。
48元
36元 ②被盖住的数字是多少?
-
- 3
-
0
2 板书设计:
不退位减法
56-22=34
6-2=4
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
6
50-20=30
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减,-
2
30+4=34
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减。
4
课后小结:
第五节:退位减法 笔算
教学内容:p18~例2及练习三的第5、6题。教学目标: 在计算活动中,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会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减法。
引导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经历笔算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精神,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难点:两位数减两位数,当个位不够减时如何退位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图表:(结合统计表的内容,提出数学问题。)城市 北 京 多伦多 巴 黎
伊斯坦布尔
票数 56 18
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
56-22= 巴黎比北京少多多少票?
56-18= 多伦多和巴黎一共得了多少票?
22+18= 多伦多比巴黎多多少票?
22-18= 巴黎比伊斯坦布尔多几票?
18-9= „„
根据问题列式,教师板书。
二、探究体验
(以“巴黎比伊斯坦布尔多几票”为例,回顾18-9的算法,再导入新课)
1、组织引导学生探究56-18的笔算方法。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想采用什么方法计算。(直接进行口算比较困难了怎么办?)学生在练习本上自己用竖式计算,你发现什么?(6-8不够减)
小组讨论,共同找出解决6减8不够减的方法。
课件展示:静观,再讲
①先从5捆中拆开1捆,与6根和在一起就是16根,16根减8根得8根;然后再从剩下的4捆中拿走1捆,剩下3捆,3捆与8根合起来是38根。
②先从5捆中拿走1捆,再从剩下的4捆中拆开1捆,与6捆合起来是16根,减8根,最后剩下38根。
板书:16-8=8(根),4-1=3(捆),3捆+8根=38(根)明确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结合操作过程,想一想笔算56-18时,应怎样计算?再试算。
交流计算方法。先从个位减起,6减8不够减,从十位上退1,个位上算16减8等于8,然后再算十位上4减1得3,56减18等于38。
(竖式见板书)
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比较另一种方法,找出最简便的方法。
小结:计算两位数减法时,如果个位不够减,要先从十位上退1后,在个位上加10再减。引导讨论:计算时,怎样对位?退位点有什么作用?
三、实践应用
1、引导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并列式解决。(说说计算的方法)
2、练一练:(自己计算,注意书写方法与退位点)
54-27=
63-26=
72-16=
45-36=
3、错在哪里?请你帮助改过来。
6-3 4=1 2 1-2 3=2 9 6
1
- 3 4
- 3 2
9
4、思维训练:被盖住的是几?
-
-
- 板书设计:
退位减法(1)6-1 8=3 8
6
16-8=8(根)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
8
4-1=3(捆)
个位不够减,要先从十位上退1,8
3捆+8根=38(根)
十位头上有点要去1 课后小结:
第六节:被减数个位是0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P19-例3 做一做
练习三7-10 教学目标:
通过探究体验活动,掌握被减数个位是0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被减数个位是0的退位减法。
通过算一算、说一说、议一议等活动,让学生经历被减数个位是0的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在计算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和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难点:两位数减两位数,当个位不够减时如何退位的方法。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出示算式:35-8=
67-24=
52-24=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时说一说计算方法。
二、探究体验
1、引导学生探究50-24的计算方法。将算式52-24改成50-24让学生试做。学生独立试做50-24=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算法;再进行全班交流。
明确:①从十位上退1后,个位上要算几减几?
②个位上从十位退1后,十位再算几减几?
2、引导学生比较:计算54-24与50-24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仔细观察52-24与50-24,想一想在计算时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想好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相同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相同。
不同点:52-24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后,个位上用2加10再减4。
50-24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后,个位上用10减4。
3、组织学生总结笔算减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思考:笔算两位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交流得出结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4、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70-38=
40-17=
80-46=
注意书写的格式;交流是要说清计算方法。
5、引导学生比较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的区别和联系。
54+28=
54-28= 4
4
+ 2 8
- 8
2
6 联系: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都是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减);都是从个位算起比较方便。
区别:笔算加法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
笔算减法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三、实践应用:
1、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80-41=
90-7=
60-28=
2、组织学生做“帮小鸡找妈妈”。
观察情景图并理解题意。
小组合作完成。
3、思维训练:算一算,填一填。
苹果(个)鸡蛋(个)黄瓜(条)芹菜(棵)
原 有 6 0 3 5 3 2
吃 去 4 5 1 3
还 剩6 7 8
板书设计:
退位减法(2)
50-24=26
54+28=
4 4
+ 2 8
- 8
6 2
课后小结:
第七节:练习
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练习三8-13)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巩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在基本练习中,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正确运用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复习
做一做下面的题,说一说是怎样算的。(竖式形式出现)
43-15=
83-56=
72-27=
60-23=
90-48=
2、比一比,左右两题有什么不同,说一说应注意什么? 8
8 2
0
–3 9
–3 6
–5 2
–5 2
二、基本练习
1、先填表,再回答问题。
二年级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统计表
数学兴趣组
口风琴组 美术组 武术组
女生(人)18
男生(人)25
合计(人)
(1)哪个小组的人数最多?哪个小组的人数最少?(2)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多少人?
(3)自己提出几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
2、连一连。
46-18
70-23
61-16
7+36
52-24
3、填一填。(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
()
()
()
-8 32
()
()
()
()
三、总结。
57()
课后小结:
第八节: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教学内容:p—23 例4 及“做一做”、练习四的1—2题。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感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在观察操作中感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过程和方法。教学过程: 课前练习:
摆点子:第一行摆3个
第二行摆5个
第一行比第二行少(2)个 A 这个句子表示的是谁与谁的关系? B 谁是较大数?谁是较小数? C 谁是差?
D你能把第二行分成哪两部分?你能把5分成哪两部分?
一、创设情景
出示“全校卫生评比情景图”。
组织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看从中能知道什么。条件:二(1)班得了16面小红旗。
二(2)班比二(1)班少得了3面小红旗。
四(1)班和二(1)班得的红旗同样多。
三(1)班比二(1)班少得2面小红旗。
„„ 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情况,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二(2)班一共得了多少面小红旗?
三(1)班比四(1)班少得了多少面小红旗?
„„
二、探究体验
1、探究解题的方法:
提出问题:二(2)班一共得了多少面小红旗? 看图,想一想,要求出问题哪句话最关键?
分析关键句:二(2)班比二(1)班少得了3面小红旗。设问:
A 这个句子表示的是谁与谁的关系? B 谁是较大数?谁是较小数? C 谁是差?
指名学生反复分析关键句。学生借助情景图独立试做。(如有困难可以借助小棒完成)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在进行全班交流。明确:
(小数)
(大数)
(差)①根据“二(2)班比二(1)班少得了3面小红旗。”可以得出。(标注在题目上)
②求“二(2)班一共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就是从(1)班的16面中去掉3面,因此用 16-3就可以了。
③类似这样的题目用减法计算。
2、解答同类问题。
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尝试提出其他问题并进行解答。
交流:先说清自己解答的是什么问题,然后讲清解答问题时的方法及想法。(小数)
(大数)
(差)
三(1)班比二(1)班少得2面小红旗。
三、实践应用
1、解答第23页“做一做”
引导学生观察商店的情景图,理解题意。
重点理解“每个球优惠8元”这句话的意思。(优惠的这8元是差)
(大数)
(差)
(小数)
则“每个足球原价58元,每个球优惠8元。现在每个足球多少元?”(大数)
(差)
(小数)
每个篮球原价45元,每个球优惠8元。现在每个篮球多少元?
尝试提出“买一个足球和一个篮球一共要用多少元?”并解答。
2、看图列式并解答。
(1)有8只
,比
多5只,有多少只?
提示: A 这个句子表示的是谁与谁的关系?
B 谁是较大数?谁是较小数?
C 谁是差?(2)拓展:(线段图1)小花猫有45只,小白猫比小花猫少9只。小白猫有几只?(小问号还可以在哪里?)
(线段图2)男生有90人,男生比女生多24人。女生有多少人? 板书设计:
(小数)
(大数)
(差)
“二(2)班比二(1)班少得了3面小红旗。” 1 6 – 3 = 13(面)课后小结:
第九节:练习
教学内容:P22—11-13
P24—4-8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使学生能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计算、分类等多种能力。
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做一做,说一说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30+48=
25+15=
26+49= 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
2、做一做,说一说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78-45=
60-37=
51-23=
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2、算出每张卡片上两个数的和,再算出它们的差。
和
差
3、摆一摆、说一说。
(1)要和○同样多。
(2)要比○多2个。
(3)要比○少2个。
○○○○○
○○○○○○○
○○○○○○○
4、说一说。
(1)○○○○○○○○
一共有几个?
(2)△△△△△△
△比○多,比15少,△可能有几个?
○比△少,○可能有几个?
二、解决问题
出示第22页第13题图片及统计表。学生看图、列式、计算。
三、思维训练:一个数是43,另一个数比它□8,另一个数是□。
□ ○ □ = □
□ ○ □ = □ 板书设计: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课后小结:
第十节:连加
教学内容:连加P26—例1及“做一做”,练习五的1、3。教学目标:
通过计算练习,掌握两位数连加的竖式书写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加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体验,经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多样化的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计算等多种能力及尝试精神。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热爱劳动的好品质。教学重难点: 竖式的简便写法。
2、进位的口算与笔算相结合的式题的正确计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少先队员帮助农民伯伯摘西瓜的情景图。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看看从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出示有关数据。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28个
34个
23个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提出的是一步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口答解决。)板书:三个小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
二、探究体验
1、引导学生列出连加算式。
板书:
28+34+23
28+23+34
34+23+28
引导学生说一说列式的理由。
2、引导学生探究连加的竖式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自己在练习本上试着用竖式计算。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方法。指名学生板演出不同的方法;组织学生观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教师并不强求学生采用哪一种计算方法。若没有出现简便的方法,教师要进行讲解。)小结:计算连加时,可以口算的就可以省略一个竖式;也可以将两步计算写在一个竖式中。
三、实践应用
1、填空: 8 0 7
+ 2 4
+ 2 5
+ 2 6
()
()
()
+ 1 8
+ 2 6
+ 2 5
()
()
()
2、完成书上的练习:“做一做”,练习五的1、3。
3、思维训练:下面的计算对吗?把错误改正过来。
36+40+15=81
25+34+26=95 6 5
+ 4 0
+ 3 4 6 9
+ 1 5
+ 2 6 8 1 5
四、课堂小结:
连加的笔算,如果把连个竖式合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计算时要注意,该进位的要进位,计算要认真。遇到能口算的要口算。板书设计:
连加
28+34+23=85(个)
28+23+34=85(个)
34+23+28 =85(个)8
2 8
+ 3 4
+ 2 3
+ 3 4
2
5 2
+ 2 3 5 课后小结:
第十一节:连减
教学内容:p27—例2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交流,掌握两位数连减的竖式书写方法,能过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探究、观察、比较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竖式的简便写法。
2、退位的口算与笔算相结合的式题的正确计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可以看出:运了两趟西瓜,第一次运走了40个,第二次运走了26个西瓜。
2、引导学生根据看到的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如果学生提出的是以前学过的一步计算的问题,就让学生直接解答。)板书问题:
①两次一共运走了多少个西瓜?
②第一次比第二次多运走了多少个西瓜?
③还剩多少个西瓜?
„„
二、探究体验
1、引导学生列出连减算式
让学生想一想:要求还剩多少个西瓜,该怎样列式?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85-40-26=
85-26-40=
85-(26+40)=
请学生说一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2、引导学生探究连减的竖式计算方法
让学生借助已有的连加竖式计算方法类推出算式 85-40-26= 的竖式的写法。然后小组交流。
组织班内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投影,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1)8 5
(2)8
(3)
5
0
0 学生仔细观察几种计算方法,谈一谈最喜欢的计算方法,为什么?(板书)
教师明确:计算中如果哪一步可以口算,就可以不用竖式。
3、小结计算方法。
三、实践应用
1、完成27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在与同学交流。)
2、组织学生练习。
56-12-17=
40-23-12=
70-23-28=
42+19+26=
3、思维训练
(1)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15+20=
30-8-7=
60-30-30=
9+9+9=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错误改过来。
80-24-37= 21
36+40+15= 81
25+34+26= 93
72-24-30=48
0
6
5 2
-2 4
+ 4 0
+ 3 4
0
6 9
课后小结:
第十二节:加减混合式题
教学内容:p28—例3 练习五2、4、7题。教学目标:
1、通过学前准备及探究体验,巩固并掌握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究体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类推的能力。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说一说运算顺序。
15-6+36
73-40+20
20+6-7
18+4-10
2、笔算下列各题,小组交流,计算是怎样写比较简便。
46-17-24
64-30-16
29+25+38
二、探究体验
1、小结口算的方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探究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出示例3的情景图。说一说图意。(板书条件)车上原有67人,到“中山路”站,有5人下车,28人上车。
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根据图意列出算式。67-25+28
67+28-25 小组合作,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借助已学过的连加、连减竖式计算方法,类推出算式67-25+28的竖式写法。组织学生交流:学生板书不同的计算方法。
(1)7 2
(2)
7
-2 5
+2 8 7
2 7
3、算一算。
玩滑梯
玩秋千 玩跷跷板
合计
人
4、思维训练。
(1)在○里填上“+”或“-”
30+16○9=37
48○20-6=62
80-32○25=73
48○20○6=34(2)把下面的题补充完整,再解答。
43只,比 少14只,? 课后小结:
第十三节:练习
教学内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教学目标:
通过基本练习,巩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在检验计算的过程中,提高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的能力。教学过程:
1、基本练习:
①口算:
16+20-8=
30-6+50=
8+17+30=
68-40+6=
15+8-10=
74-60-7= ②做一做,说一说,笔算时应注意什么?
72-25-36=11
34+20+28=82
51-9+38=80
49+24-37=36
2 4
2 9
-2 5
+ 2 8
+ 3 8
+ 2 4
2
0 3
-3 6
-3 7
1 6 ③填一填:
16+40 □ –8 □ +3 □ –20 □ +9 □ + 10 □ 看图,解决问题。
15元
28元
45元
36元(1)买一个小龙玩具和一只小狗玩具要多少元?
(2)小狗玩具比小羊玩具贵多少元?(3)70元可以买哪两件玩具?(4)100元可以买哪几件玩具?(5)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讲评作业,书p30 9.思考题 课后小结:
第十四节:加、减法估算
教学内容:加、减法估算。31页例4及练习。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并通过对加、减两位数估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多样化。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教学准备:体育用品图。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算一算:
20+30=
40+10=
50-20=
70-30= 90-80=
100-30=
10+70=
60+20= 40+30=
30-20=
80-50=
30+40= 40-30=
30+40+20=
20+50-10= 2.填一填:
下面的这些数分别接近哪个整十数? 59最接近()49最接近()82最接近()
68最接近()94最接近()73最接近()17最接近()
二、探究方法,学习新知。1.出示图(课件):
球:28元
书:11元
买两样物品要用()元。
买两样物品大约要用()元。
比较两句的不同:
买两样物品要用()元需要精确值
买两样物品大约要用()元不需要精确值近似即可 分别计算:买两样物品要用(39)元 买两样物品大约要用()元
28+11=39 大约40元
先算在估
28最接近30,11最接近10,大约要用40元。
30+10=40 先估再算 总结方法:
一、先算在估
二、先估再算 2.想一想:
51+38≈90
≈约等号
3.出示表格:学校要举行运动会,要买许多运动器材,(出示篮球、跳绳、羽毛球的图片)请大家估一估这几样东西的价格,再出示价格。(37元、8元、52元)
品种
篮球 跳绳 羽毛球
每种运动器材的单价 37元 8元 52元
(1)估算去商店购买体育用品的钱数。
(2)提问:体育老师大约要带多少钱去买这三样东西?他带了100元够吗?
你用的什么方法?(加或减)
4、估算参加比赛的人数。
跳 高
跑 步
跳 绳
28人
49人
11人
学校准备为每个运动员编号,62个号码够吗?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5、估算啦啦队的人数。二(1)班 二(2)班 二(3)班
19人 25人 27人
师:三个班的啦啦队合起来大约有多少人?从这个统计表中你还能知道什么?
三、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出示题目:
比赛的结果,二(3)的同学(27人)获得了胜利,老师为了奖励他们,决定去公园划船,划船处有个启示:大船限坐36人,每条船租金51元,中船限坐24人,每条船租金38元,小船限坐8人,每条船租金17元。学生小组讨论合理的方案。
学生汇报:哪个小组能说说你们小组是怎样设计的?(1)可租一条大船。
(2)可租一条中船和一条小船。
教师追问:你们设计的方案,我们同学够坐吗?你们设计的方案,大约需要用去多少钱? 通过比较,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
四、思维训练:(课件)
1.选择下面的数,按要求写算式: 67 46 28 9 和比70大,比100小的算式(2)差比20小的算式2.板书:
加、减法估算 先算在估
28+11=39 大约40元 先估再算
30+10=40
课后小结:
第十五节:复习与整理
教学内容:33-35页
复习与整理 教学目标:
1、在情境引入中,回顾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在计算的练习中,使学生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加、减混合式题,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以及计算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认真思考、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回顾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投影出示练习七的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在小组内交流计算的结果。想一想,说一说,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本节课要把学过的两位数加、减法进行整理。
二、探究体验
1、引导学生总结概括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的异同点。
小组讨论:每组各出一道加法和一道减法题目,算一算,找一找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组织学生汇报总结:
相同点:计算时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都从个位算起。不同点: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减法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在个位上加10再减。组织学生讨论计算时容易出现的错误。
提示:进位加时不要忘记进位,更不要忘记十位要加进位1;
退位减时不要忘记从十位减去退走的1 ┅┅ 体验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完成第35页练习七第1、2题。(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4题。
出示题目,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明确:要正确地填出“<”、“>”或“=”,首先应计算出算式的结果。(3)出示第33页第2题的情景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提出数学问题,再进行解答。
(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3、计算比赛:(34页2题)
三、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33页第2题。
投影出示情景图,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母鸡和公鸡一共有多少只? 母鸡比公鸡多多少只? 公鸡比小鸡多多少只? 小洪家一共养了多少只鸡?
学生独立解答。班级交流。
2、组织学生解答练习七的第5、6题。思维训练
小鹿有一些棋子,丢了28颗棋子,又买来3颗,后来又丢了15颗,还剩2颗。小鹿原来有多少颗棋子?
提示:小鹿一共丢了多少颗棋子?
(28+15=43)
添上剩下的,去掉又买来的,就是原来有的。
(43-3+2=42)
一位小朋友做一道加法算式时,将一个加数十位上的5看成3,个位上的9看成6,结果所得的和是74。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解答方法。
组织学生交流。
①74-36=38
②38+59=97 课后小结:
我长高了
教学内容:书38—39页 教学目的:
1、在活动中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厘米、米的认识;
2、通过测量的活动,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初步形成对周围一些事物的量化概念;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正确的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教学难点:在活动中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教学准备:身高测量器一台,身高尺5个,卷尺若干,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活动课上测量着,会用到什么单位?你有哪些了解?(课件展示)板书:
长度单位
米
厘米
m
cm
你们能不能比划出1厘米大约有多长?1米大约有多长呢?(课件展示)
猜一猜讲桌大约有多长?窗户的宽大约是多少?板书:讲桌长
窗户宽
估(数值)
二、活动
1、验证猜想,总结方法。
①分组测量讲桌长,窗户宽。板书:测 ②汇报测量结果。板书测量结果
③师: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学生分析原因。
④小结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1.选择好工具,减少误差;2.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尺要拉直放平,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我们测量出的结果。3.拉直尺子,不能倾斜。板书: 选择工具 0
起点 拉直
2、测量身高,渗透统计思想。①猜猜同桌的身高。
②他的身高到底是多少呢?
③生介绍测量方法并示范。课件展示方法 ④分组测量每个同学的身高,记录数据。
⑤完成统计表并观察,从中能了解到什么内容? ⑥讨论:我发现自己长高了。(课题)知道某位同学的身高是多少;哪个高度的人数最多。
3、自由测量
① 启发:你还想测量什么? ② 生自由发言。
③ 讨论:怎样测量步长和手臂伸开的长度?课件展示方法 ④ 分组自由测量,记录数据。⑤ 汇报测量结果。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开展了哪些活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课堂练习:课件展示 板书设计:
长度单位
估
测 米
厘米
讲桌长 m
cm
窗户宽 选择工具 0
起点 拉直
课后小结:
第四篇: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
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复习
勐撒中心完小
肖礼红
一、教学内容
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
二、教材分析
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是在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样安排既扎实地巩固“凑十法”,又为“破十法”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三、学情分析
1、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方面:已基本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的计算,对“破十法”“想加算减”的算理已经理解,但还不能熟练的应用。
2、学生错例及原因分析。
以13—9为例,13—9=1,破后忘加3,;再如13—9=2,破后错加十位上的1……计算方法需要总结提炼,并达到熟练的应用。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比较熟练的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口算,提高口算能力。
2、情感与态度: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较熟练的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并能正确熟练的口算。难点:应用多种方法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五、教学方法
1、教法
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我先巩固20以内进位加法为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作好准备。其次利用知识的迁移法,通过复习十几减9的算理进一步计算十几减、8、7、8、5、4、3、2。
2、学法 自主性学习法
通过知识的迁移法降低计算的难度,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方法进行正确计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课件出示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题及9、8、7、、6加括号等于十几的题目,让学生口算。
通过复习旧知,既巩固了口算方法,又为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作好准备。
(二)、自主学习、掌握算法
1、利用知识的迁移法计算15—
9、13—
8、14—7
方法
1、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圈一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明白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方法
2、应用破十法
15-9=6 10-9=1 1+5=6 方法3:想加算减
15-9=6 想:9+6=15 15-9=6
2、巩固练习
智慧星的争夺比赛(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6-8=
15-9=
12-7= 13-5= 13-4=
12-3=
11-6=
17-9= 11-2=
14-8=
13-8=5 8+5=13 13-8=5
14-7=7 7+7=14 14-7=7
13-8=5 10-8=2 2+3=5
14-7=7 10-7=3 3+4=7 指明学生回答计算结果,并说明算法。
(三)归纳整理
1、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
(1)在卡片上写出20以内的所有退位减法算式
(2)算一算、横着看你的发现(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小,差越大。)
(3)竖着看你的发现(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4)斜着看你的发现(被减数减数分别都依次加上1或减去1,差不变。)
4、巧算十几减9、8、7、6、5方法 退位减,我会算 十几减9,是几加1,十几减8,是几加2,十几减7,是几加3,十几减6,是几加4,十几减5,是几加5。
卡片依次出示相应的计算题、学生口答 17-9= 16-8= 14-7= 11-6= 15-9=
16-9= 12-8= 15-7
13-8= 15-6= 14-5=
12-5=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让学生总结归纳本课的内容,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整理的过程。从谈收获和不明白的地方,同学间互相补充完善计算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第五篇:5以内的减法教案.doc
5以内的减法教学内容
课本第21页例
1、例2,22页例
3、例4,以及课堂活动1到3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连续性的画面,让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的联系。
(2)使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的减法的算法过程,会用适合于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认真观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感知减法的含义以及运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听课的习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和兴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老师由故事引入
1、减法的含义
(1)引导学生观察例1的图:从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教师由图解引出走了一个小朋友,还剩几个小朋友?你能用个算式表示整个过程吗?(让学生试着做一做)板书:
3-1=2
“-”是减号,整个算式读作:3减1等于2。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2)、动手操作,加深影响。(兴趣游戏)
根据老师的提示,在黑板上贴小朋友喜欢的动物,师列式讲解。
2、探索算法及算法的多样化(1)、摆一摆
学生根据老师的语言提示从手中拿走2根小棒。(2)、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5-2 交流自己的算法(教师引导)a先减1个,再减1个,还剩3 b因为2+3=5,所以5-2=3 3、算一算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2)集体反馈,教师说说自己的算法,以帮助学生选择更好的计算方法。
4、说一说,算一算
(1)观察图,说说图上有什么?(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3)比较、分析:找出图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数量关系不要求学生表述得很清楚,目的是渗透这种总数与部分的关系,也加深学生对减法含义的理解)
5、议一议
0知识的一个复习
二、课堂活动 实践活动(小游戏)
找朋友,叫4个同学拿着1、2、3、4站在讲台前,下面拿着算式卡的学生来找朋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总结
我们上了一节愉快的数学课,同学们学到了些什么呢?先和同学交流,在和老师一起总结。
四、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