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前方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5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23:1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3前方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3前方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

第一篇:1.3前方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学校:实验高中

学科:语文

编写人:赵德生

审稿人:王爱雷

必修一

月是故乡明

《前方》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摄影散文这种新兴传媒手段

2、自主品读,体会文中的言外之意

3、理解和探索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观看照片,描述画面,发表联想:

一位印度摄影师拍摄了这幅照片题目就叫《前方》。请大家认真看这幅照片,你看到了什么?由这幅照片你又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来说一下。(请生自由发言)

明确:摄影画面展示的是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中是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处于艰难旅程中的人的惶惑与茫然。同学们,前方是一个诗意的名词,它有梦幻般的色彩召唤我们,它有绚丽多姿的世界等候我们;它引领我们离开家园,奋然前行,它鼓舞我们实践人生,寻找精神的家园。曹文轩看到这幅画面后也想到了很多,于是他就写了《前方》这篇文章。(投影课题)

二、简介作者

曹文轩,生于1954年,江苏盐城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文轩反对文学过多的贴近生活,力图表现生活纯净的美。他创作的倾向就是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构建。那么,在这篇文章中有没有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探询呢?

三、关于摄影散文

“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作品和文字构成的。所以,成功的摄影散文不应该被摄影作品所束缚,不应该成为呆板的毫无生气的文字解说,而应该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和生发,这样才能使两者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曹文轩先生在观赏了一组以“远行”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后,由作品《前方》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而写了此文。

四、文本研究

1.文章可分为哪几部分 ?(自由朗诵,整理文章思路:摄影散文一般由摄影照片切入,然后由这个画面展开联想,最后再回到照片上来。《前方》是否也采用了这个思路,我们一起看。请大家小声朗读课文,并思考本文思路。明确:文章第一段由这幅画面切入;第二段开始展开联想,写他的感想、感触;最后一段,文章又回到了这幅照片上来。)A(1)从摄影画面起笔,引出“离家”话题。B(2-7)对人类的离家进行叙述和分析。C(8-11)重在分析人类悲剧性的精神状态。D(12)回点开头,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

2、作者在本文中提出哪几个核心观点?(1)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2)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3)人的悲剧性实质。

3、哪几节围绕“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句话展开?如何展开?

A离家的习性与欲望没有寂灭:人类祖先在没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就在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有了家,人远行的欲望没有寂灭。

B外面世界的诱惑:外面的世界诱惑着人们走出家门。C出自无奈: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

D前方的不确定性→理想的呼唤:前方的不确定性助长了人们幻想,使他们远行。

4、第9节的“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应该怎么理解? 明确:“路” ——人生之路

“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人的肉体在家

“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灵魂却找不到可以停靠休憩的家园,有浓重的漂泊和孤寂感

5、朗读课文的第10节,思考下列问题:(1)旅途上的苦不堪言体现在哪些地方?

路--坑洼不平

车--拥挤不堪

旅途--不安、无奈、焦躁不宁、索然无味

(2)为什么有的人坐在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中,在作者看来也是一场苦旅?(提示:这是从什么角度观照的?)

如果我们把这种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6、第10节中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作者是怎么描写的?人的悲剧性实质分为那几个方面?

(1)在人生旅途中要经历痛苦磨难(2)“总想达到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始终在往前走 A)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不断地追求却始终实现不了,所以只能不断地往前走,永远在路上流浪,永远处于一种寻觅的过程之中。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人始终都是在路上。这里的“在路上”、“流浪”都并非实指,而是说人处在离家与归家中间的求索、漂泊状态。)

B)人在“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C)“人无法还家。”

D)“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7、你是怎么崔颢理解”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 明确:诗句选自崔颢《黄鹤楼》

崔颢的家乡在河南开封,离黄鹤楼有点远又不太远,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发问呢?我想任何一个早年离乡游子在思念家乡时都会有一种两重性:他心中的家乡既具体又不具体。具体可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但是如果仅仅如此,焦渴的思念完全可以转换成回乡的行动。然而真的回乡又总是失望,天天萦绕我心头的这一切原来是这样的么?就像在一首激情澎湃的名诗后面突然看到了一幅太逼真的插图,诗意顿消。因此,真正的游子是不大愿意回乡的,即使偶尔回去一下也会很快出走,走在外面又没完没了地思念,结果终于傻傻地问自己家乡究竟在哪里。——余秋雨《乡关何处》 明确:表明了(1)人总是时时刻刻惦念着自己的家和家乡(2)“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作用:增加了思乡的文学内涵,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感染力。搜集关于“思乡”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悲剧性实质——人在外流浪,总在惦念家园,可回到家,却发现这不是自己理想中的那个家。揭示了人精神无处寄托的悲剧。

8、前面强调“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里却说“归家”,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作者所说的故园之恋与一般意义上的回家乡有什么不同?进一步理解作者“归家”的含义。文章读到这,我们是不是忽然发现作品由开始的轰轰烈烈,转入到深沉、厚重的悲悯之中,那么,作家为什么要向我们揭示人生悲剧性实质?是不是要我们视人生为畏途,放弃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呢?同学们讨论、交流一下。

9、“家”与“旷野”分别指什么? 精神归宿/没有精神归宿

最后一句是个选择问句,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的倾向与态度。希望找到精神归宿

10、前面强调“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里却说归家,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家是人的出生地是人永远的精神归宿。因为各种原因,人不得不离家,但家却永远是人在现实与精神中经常回归的地方 归家也是为了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离家就是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归宿

表面上两者是不一样的,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人的精神寄托。

11、先写“离家”后写“归家”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反弹琵琶、立意新颖,作者一改前人“恋家” “归家”的思绪呐喊,非常理性地分析了人类远行的原因和出走与乡愁的关系。

12、小结:

文章虚实结合,从现实中的家、路出发,扣住心灵远游、寻找精神家园来写,表明人在寻找精神家园时的漂泊感和对理想的追求。从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人类精神世界和理想无所皈依的现实状况,一中灵魂的空虚感和焦虑感。

13、与你共勉: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汪国真

我身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白居易

心的漂泊/

从来没有港口/

空空的行囊 /空空的手 / 等待你蓦然回首 ——刘浪《心的漂泊》

第二篇:《前方》教学设计(改)

《前方》教学设计(简)

汉语言文学081 张晓薇

一、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音乐《橄榄树》(预计上课铃响2—3分前)

展示摄影图片,讨论:你由这张图片想到了什么?(如正在旅途人的欣悦心情,如离家时的无依无靠)

曹文轩又从这幅图片中看出了什么?阅读文章1~7段,请找出原文回答。原文1~2段。

作者从这幅图片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欲望。他这么说有什么依据吗?【应阅读哪几段?】

2.离家的四个原因。(自由快速诵读3—7段)①迁徙的习性

细读:人类的祖先是有怎样迁徙的习性的?(和动物一样)②外界的诱惑

细读:外面的世界如何?(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如有刺激性。)人对外界有怎样的心理感触?(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

③压迫的无奈(不得不离家)④前方的召唤

细读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说明了前方怎样?(文中:不确定性)人对前方的不确定性有怎样的状态?(兴奋,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所在句子用了排比加强了气势,表达对前方追逐的激动程度)

前方:理想【到底是不是“理想”能够涵盖“前方”的内涵?望深思】

【小结】:“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句话统摄了下面这5个段落。离家流浪是人的天性,是人的内心的需求。如橄榄树的作词者三毛,走遍千山万水,一生经历的是一条曲曲折折充满神奇色彩的路。人们往往不大清楚外面的世界的真情,凭着想象绘出许多精彩的色块,常常羡慕流浪的生活,心中总有一个“出去”的念头。另外对困守一隅的人们来说,前方更是有魅力的。面对早已熟悉的一切,失去了原有的新奇,自然会生出厌倦的情绪。而前方的不确定性,却令人既紧张又新奇,既刺激又欢喜,告别家乡,去寻找理想,这种流浪就像一首朦胧诗带上了浓郁的浪漫色彩。正如作者所说“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

3.连接家和前方的是“路”,如何理解“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 【要点】每个人在内心都有自己追寻的目标,因而,人生旅程就是一路前行的过程。4.对于人生旅程,作者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作者是从哪几个层面来说的呢?【先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如果找得不顺利,再读一读。】(齐读第十段)

苦旅:①身体的苦。旅途艰辛和苦不堪言。②精神的苦。

比较: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就是一场苦旅。【两句话建议PPT显示,可以组织讨论,注意听取学生意见】

【明确】苦旅具体的说是境遇之苦和精神之苦。文中说的在路上也并非都是苦旅,有人坐的是豪华的游艇,有人坐的是舒适的汽车或飞机,所以具象上说不一定都是苦旅。但从本质上讲他们同样是想达到理想的目的而不能达到,想实现理想而不能实现,苦都是一样的。???【理解有待深入】

5.从精神层面上来说,人生是一场苦旅的悲剧主要有几层含义?

细读:“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家乡”。悲剧②:到处流浪,惦念家乡。悲剧③:无法还家;悲剧④:还家无家。

还家无家,家的另一重含义:人的精神归宿,精神的栖身之所。(重点)

6.在作者眼中,人生是一场苦苦寻觅精神家园的旅程,想要到达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悲剧。那么,作家是不是要我们视人生为畏途,放弃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呢?

【明确】:伟大的幸福是战胜巨大的痛苦所产生的生命崇高感,生命力取决于所承受的痛苦的分量,生命力强盛的人会在大痛苦袭来之时感到的格外振奋。

联系“归家”:人总想找到精神的归宿,前方表面上写远行,实际上写的是寻找“能够寄托心灵的地方”,这个精神归宿,在不断追求理想的过程中。

【扩充】:

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7. 课文说“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最后又写归家,是否矛盾?

讨论:不矛盾。为了追求理想,我们离家;为了寻觅精神家园,我们又归家;表面上两者是不一样的,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人的精神寄托,一种归属。

小结:

这篇散文从图片开始说起,由“离家”想到了“前方”,由“前方”展开了对人生旅程的本质意义的思考。这种由图片拓展开去的散文,我们称为摄影散文。这种散文有一个特定名称:摄影散文 介绍摄影散文。

二、板书设计

前方 曹文轩 迁徙的习性

家 外界的诱惑 路 前方(家)

压迫的无奈

前方的召唤

第三篇:前方教学设计

《前方》

教学设想: 1.教材分析:

《前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丰厚,蕴味深刻,写法独特。人在离家远行途中,不断地回望故乡;思念故乡却害怕回家;即使回了家却依旧在无家的感觉之中。作者把这种微妙又非常真实的矛盾的心理表达得极其细腻,每一个有久客还乡的生活体验的人,读到这篇文章,极易产生共鸣,作者对人的精神状态充满了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写法上,作者从常规思维中跳脱出来,而有了全新的诠释。“家”,是人精神的归宿和精神的栖身之所。全文既继承了古典文学淡淡的忧愁的美学意蕴,又具有当代人生创新思维的哲理思考。语言优美,虚实结合,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

2.学情分析:

学生以往学习了不少关于思念家乡的诗文,对这种情感并不陌生,高中的学生又大多喜欢冒险,渴望独立,对远方对流浪充满了一种理想的梦幻般的期待;他们大多是寄宿生,为了求学现在终于离开家,由当初的幻想和兴奋到后来的失望以及对家的越来越浓的思念和依恋,这种从离家到思家想归家的情感转变很容易体会和把握。

而上升到哲学层面的人的悲剧性实质上的理解学生还有一定困难,对于摄影散文第一次接触,这篇文章的立意上的别具匠心尚需教师点拨。根据新课改理念的要求,在老师适当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能够积极而独立的思考,克服学习上的依赖性,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3.教法设计:

基于第三专题的主题内涵和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先跳出来宏观把握,再回过去微观解决的办法。具体做法:

(1).根据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流浪”,在课前播放相关歌曲,创设情景。设置思考题,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来理清文章思路,探清作者写作脉络,从而迅速切入文章主题。

(2).然后调动学生情感体验,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回过头来请学生阅读文本,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品读自己喜欢的文字段落并进行点评,可以从内容上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令自己产生共鸣的地方,也可以从语言上挖掘,还可以从写法等角度,去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点”,对发现的问题也可以质疑。

(3).这篇课文所在专题是“月是故乡明”,属于第二板块“乡关何处”第一篇课文,归在此处的特殊内涵,即人对精神家园的永恒追求,教师需适当点拨,提供精当的资料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人生感受对课文进行鉴赏,理解“家”、“路”、“眼前和心中”等词语的深层含义,把握文章的主旨内涵。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立意上的反弹琵琶和写法上虚实结合的艺术特点。(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激发对家园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重点:

(1)弄懂课文中几个核心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的主旨;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对话,对文本进行评点,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3)让学生了解摄影散文的特点;

六、难点:(1)人的悲剧性实质的理解。(2)立意上的反弹琵琶。(3)写法上的虚实结合。

七、教学方法:反复阅读,讨论交流,加强自己与文本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

八、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九、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橄榄树》,创设情景)

一、导入: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歌吗?(生答)

(师)流浪在我们的眼里总是带着诗意的。三毛这个奇女子走遍千山万水,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她远离故乡,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还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流浪远方,今天我们将跟随曹文轩先生的脚步,走向《前方》,看看他对走向前方去流浪有什么思考。

(投影:课文《前方》的图片)(师)这是一位印度摄影师摄于印度的一帧照片,请大家认真看这幅照片,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提示:注意照片的整体特征和人物的细节,读出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内容。)(师生交流)

师:我把大家的意见汇总一下,这样来写一篇图片说明文字:(投影)这是一幅照片,摄的是印度汽车上的一幅画面,画面中人物神态各异,有迷茫,有惶惑,有对未来充满期望。他们或迫于生计背井离乡或为了理想打拼天下。画面用破旧的车厢来衬托旅人生活的贫困和在贫困中奋力改变现状的可贵以及摄者对旅人理想实现不了的同情。

(师)这幅照片原来的题目叫做《前方》,我们来看看学者型作家曹文轩先生看到这幅图片是怎么想的?请大家把书打开到63页,集体读第一段,看看能不能用刚才的图片说明文字开头?(齐读,讨论,交流)

教师:这篇文章发表在《少年》上,选入课文时经过了改动。原文第一节是这样的:(投影)一辆破旧的汽车临时停在路旁,它不知来自何方?它积了一身厚厚的尘埃。一车人,神情憔悴而漠然地望着前方。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归家,说明他们在此之前,曾有离家之举。而远行,则是离家而去。你觉得哪一个好?为什么?

(讨论交流)

达成共识:有限的情感的压力集中在非常细小的点上产生的情感的强度最大,选择“最富有包孕性的顷刻”来展开故事,抓住读者的心。介绍曹文轩。(投影)简单介绍摄影散文。(投影)

二、梳理结构,整体感知

1、请学生浏览课文,研读课文。思考:

第三专题的主题叫“月是故乡明”,选入的文章都是抒发思乡之情的,思乡也就是渴望回家;而这篇文章却写的是“离家”,归在“月是故乡明”专题合适吗?筛选信息,寻找根据。(小组讨论交流)

提示:紧扣文本,抓课文的关键段、关键句。(小组讨论,代表发言交流小组意见。)①“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第九节中关键句“即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 ②“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③“人的悲剧性实质”——人在流浪中念家;人无法还家;即使回了家也在无家的感觉之中。这里的“家”,有的指实实在在可遮蔽风雨的家,有的指精神上的寄托与归宿,有的又兼而有之。“家”的概念一直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跳跃。第九段中的“无家可归”指精神上的流浪。

所以,文章反弹琵琶,从反面落笔,表面是说人“离家”流浪,实质还是在写人的精神在流浪而渴盼“归家”,寻找一块精神的栖息地。“月是故乡明”,为什么身在异乡的人总是魂牵梦绕自己的故乡?因为故乡有养育我们成长的养料,有滋养我们灵魂和精神的甘霖。第二板块“乡关何处”,就是寻找精神的栖息地。所以这篇课文归在这里是合适的。

2.由此,理清文章思路:本文共12段,由摄影照片切入,然后由这个画面展开联想,最后再回到照片上来,这样看文章实际上分三个部分。第1节:正在离家或曾经离家,引起下文。第2-9节: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第10-11节:人生是一场苦旅。

第12节:引导进一步思考,人生的实质性悲剧。

文章层层深入,由离家,想到离家流浪的原因,引出前方的召唤,人对理想的追求;这样就由实实在在的流浪深化到人的精神上的流浪;从简陋拥挤的旅行到讨论物质富足的旅途中,精神却不一定愉快和富有,由此得出人生是苦旅,是精神苦旅。最后引发人生思考,人生旅途中人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三、赏析课文。围绕三个问题来讨论,评点,交流。阅读目标:读懂作者

读出自己

读出问题

评点,一般用来记录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理解、评价和有疑异的地方。1.品读自己喜欢的,产生共鸣的语句,并做出评点。2.注意抓观点句,从不合常理、常情处入手。(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3.注意分析有双关语义的词语。

(一)“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评点与交流。

理出文章中人离家有4个原因。然后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产生共鸣的语段,谈谈自己的理解做适当的点评。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打出投影,进行点拨并提供资料,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投影)

1、人类有迁徙的习性。

我们的先民,从人口稠密的河谷地带向人烟稀少的未开化地区迁徙,前路茫茫,但不能停下迁徙的脚步。远古狩猎时代的先民,一路追逐着动物,动区逃窜的行踪,就是他们迁徙的方向。从亚洲北部的高原,一路追赶,一路迁徙。狩猎的人们逐渐分散于新大陆,演变成一新的人种——印地安人。若没迁徙,人类如何从起源地遍布于地球? 2外面的世界的诱惑

齐秦《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席慕容的那首《出塞曲》:

请为我唱一支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我心中的大好河山/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清香/谁说出塞曲的调子太悲凉/如果你不爱听那是因为/

歌中没有你的渴望/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想着草原千里闪着金光/想着风沙呼啸过大漠/想着黄河岸啊阴山旁/英雄骑马啊/骑马归故乡。”

汪国真《我喜欢出发》;潘洗尘《六月,我们看海去》;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苏州中学的高中生,朱墨,写了一本书叫《背起行囊走天下》。

3、被迫而离家

摩西是犹太人的领袖和民族英雄,他曾率领60万犹太人为摆脱埃及法老的残酷统治,从埃及出走,犹太民族“因为不屈服于奴役,所以他们选择了流浪”,他们出走埃及,代表着一种新的自由。

4、理想的召唤

孩儿立志出韶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需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这是毛泽东17岁离家时所作的一首诗,从中不难看出他的坚毅豪迈。我们有没有幻想着有一天能怀着少年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的豪情去浪迹天涯,爬火车、宿露营、越险峰、过草地,去收集许许多多的痛苦和幸福?(投影)

离家去流浪是人的天性,是人的内心的需求。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漂泊在异乡的路上。①最具典型的当数游侠诗人李白。他一生都在旅行,努力使自己处于“置身异乡”的体验之中,成了一个永不停步的流浪者。②老年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其间的苦楚,难与言说。③奇女子三毛,走遍千山万水,一生经历的是一条曲曲折折充满神奇色彩的路。④冰心,最早也是作为一个远行者的形象受到人们的关注。

⑤艾芜,作家艾芜在不能行走,已接近生命终点时,内心仍在呼喊“妈妈,我还要去远行。”没有比远行更销魂!

总结:流浪是人的天性。离家流浪,有种种的原因:人类迁徙的习性和离家的欲望;外面的世界诱惑着人走出家门;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理想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呼唤他们前往。

第九节中关键句的理解:“即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

(投影)史铁生《我与地坛》20岁双腿瘫痪,十几年里再也没有离开家门,他的精神却在流浪,自我放逐在地坛的荒芜衰败间,心灵流浪后,他终于找到了灵魂家园的入口。

(二)“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交流感想。(点拨提示)路途上的苦不堪言体现在哪里? 路

坑洼不平车

拥挤不堪

旅途

不安、无奈、焦躁不宁、索然无味

为了加深旅途辛苦这一印象,另外补充钱钟书先生《围城》的一些片段:

(投影)这辆车久历风尘,该庆古稀高寿,可是抗战时期,未便退休„„它开动之际,前头咳嗽,后面泄气,于是掀身一跳,跳得乘客东倒西撞,齐声叫唤。

这车厢仿佛沙丁鱼罐,里面的人紧紧的挤得身体都扁了。可是沙丁鱼的骨头,深藏在自己的身体里,这些乘客的肘骨膝骨都向旁人的身体里硬嵌。罐装的沙丁鱼条条挺直,这些乘客都蜷曲波折,腿跟腰弯成几何学上有名目的角度。

鸿渐也在头晕胃泛,闻到这味道,再也忍不住了„„又感觉坐得不舒服,箱子太硬太低,身体嵌在人堆里,脚不能伸,背不能弯,不容易改变坐姿,只有轮流地侧重左右屁股坐着,以资调节,左倾坐了不到一分钟,臀骨酸痛,忙换为右倾,百无是处。一刻难受似一刻,几乎不相信会有到站的时候。

(根据学生的发言和质疑情况引导)在拥挤的车厢里,颠簸的旅途中,人生真是一场苦旅。这“苦”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身体的辛苦。如果物质上富足,旅途中有舒适的环境,旅人的心情就一定舒畅吗?

人生苦旅,是精神苦旅。人“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生命的过程就是一次次的历险,人生的至美风光就在险峻的巅峰;对于生命终级目标的苦苦思索与追求,注定了我们永远在路上。

精神苦旅。然而真正的人生苦旅经历者,总有一种道义的力量在支撑他们。孔子周游列国,耶苏传道耶路撒冷,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他们的文化苦旅、生死苦旅、革命苦旅,成为人类进程中的神圣的片段。

(三)“人的悲剧性实质”——人在流浪中念家;人无法还家;即使回了家也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请学生朗读品味自己有感悟的诗句,谈谈自己的体会。

(师)崔颢家在开封,离黄鹤楼不远,又不是没有盘缠,为何不回去?看来,他登楼呼唤的是能给他带来精神安慰的栖身之所。无独有偶,孙犁在散文《老家》中也有此感慨。

(投影)孙犁《家》节选:“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 我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

孙犁对老家的心理是复杂的,矛盾的。他已明白地认识到,即使回了家,心灵仍旧在漂泊,没有归属感。

(师)如何理解“人无法还家”?

(投影)灵魂,大地上的异乡者。——特拉克尔(二十世纪德语诗坛最杰出的诗人)诗人对故乡充满眷恋之情,却甘愿离开故土,因为理想总在彼岸,无论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是身处异乡,灵魂都在“永无休止地漫游”。心的漂泊 从来没有港口

空空的行囊 空空的手 等待你蓦然回首

--刘浪《心的漂泊》

四、总结: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投影)“家”是精神的归宿,精神的栖息之所; “前方”是理想,是精神的目的地;

“路”是人生的征途,是追求理想的过程。最美的地方总是对岸。我身本无

心安是归处--白居易

回家便是回到每个人的自我,回到个人内心生活。“记住回家的路”就是:记住从社会回到自我的路,记住从世界回到上帝的路。人当然不能总活在社会和世界中,但是,时时记起回家的路,便可以保持清醒,不在社会的纷争和世界的喧闹中沉沦。——摘自周国平散文集《记住回家的路》

五、延伸与探究:

“月是故乡明”专题的课文在内容和写法上有相似之处,却又各不相同。比如在内容上“漂泊的旅人”板块中的文章谈的主要是人与故乡的关系,包括故土、家、亲情以及爱国之情等,第二板块进行了拓展,家园不仅指故乡,还指向精神的家园,心灵的皈依和栖息地。在写法上也不尽相同,比如《想北平》极力写故乡的美,家乡的好。而《我心归去》却写了许多故乡的贫瘠、落后甚至脏乱,二者还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方》却从离家落笔,展开联想,层层深入,对人生进行探讨。你注意到了吗?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课后思考)

六、教师总结,师生共勉:

人生苦旅,精神苦旅。一个真正的人永远都在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人在漂泊,精神也在流浪,但真正的人生苦旅经历者,总有一种道义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们,人对精神家园的追求是永恒的!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汪国真

七、课外拓展阅读推荐: 1.《家是地球的中心》

谭延桐 2.《害怕回乡》

刘志坚 3《乡梦不曾休》

黄永玉

八.作业:学完这篇课文后,谈谈你的感想,或谈谈人对“精神家园”的追求的理解,还可以写写自己的精神家园。字数400字左右。(播放歌曲谢东的《离家回家》)

教后思考:

这篇文章充满现代人文气息,思想内容深厚,绝大学生都比较喜欢,尤其是第12小节。但在教学上有一定难度,怎样克服难点教出语文味?

1.在教学中我设置了“流浪”这一关键词,并创设情景,设计思考题讨论迅速切入课文主题,于是初步把握了文章主旨。

2.然后我比较重视调动学生情感体验,尽力以学生为主体,请学生品评自己喜欢的、产生了共鸣的文字段落,使学生真正与文本对话,交流。

3.对于难点,我先请学生谈感想和理解,再适机将学生有价值的思考和问题引向深处,辅以精当的资料来加深理解。

4.最后随即延伸,对“月是故乡明”专题的课文在内容和写法上进行简单的比较,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究的空间。(比如在内容上“漂泊的旅人”板块中的文章谈的主要是人与故乡的关系,包括故土、家、亲情以及爱国之情等,第二板块进行了拓展,家园不仅指故乡,还指向精神的家园,心灵的皈依和栖息地。在写法上也不尽相同,比如《想北平》极力写故乡的美,家乡的好。而《我心归去》却写了许多故乡的贫瘠、落后甚至脏乱,为什么呢?二者还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方》从离家落笔,展开联想,层层深入,对人生进行探讨。)5.教师总结,师生共勉,人生旅途中人的精神在流浪,而真正的人生苦旅经历者,总有一种道义的力量在支撑他们,人对精神家园的追求是永恒的!教师用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语言使教学达到高潮,教会学生思考人生,学会哲理思辨,照亮学生的精神。

流浪与回归

——关于曹文轩的《前方》(苏教版 高一必修一)

曹文轩的《前方》实在是一篇美文。值得细细品味之处颇多。无论是新奇的立意、丰富的想象,抑或是优美、凝练、含蓄的行文,都给人留下极大的审美空间,而其中构成文章最大艺术魅力,最耐人寻味的,还是作者丰富深刻的对人类心灵漂泊和流浪感的关怀与悲悯。

作者从摄影作品入手,若直面描摹画面或想象人们内心渴盼回家,都不足为奇。而作者却运用逆反思维:他们正在路上。他们曾有离家之举。接着非常自然的点出了文章的中心: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此句一出,立刻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令读者眼前为之一亮。曹文轩先生无论治学还是创作,都很讲究独辟蹊径。这可以是一个体现。

接着作者从人类祖先的迁徙写起,到人类有了家,仍旧还得离家,甚至远行。读者不禁生出疑问:为什么?作者如睿智的长者引领读者去思考,并结合自身丰富的人生阅历列出了三条原因:外面世界的诱惑、出于无奈和前方的召唤。语言洗练、洁净,优美、含蓄。如写外面的世界的诱惑,寥寥数语,谈及各个方面,笔笔到位。作者曾说“文集不是收容所”主张语言要精美,经典,此处可以窥见一斑。

离家漂泊是人类内心所具有的普遍的情怀。有一首歌唱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对困守一隅的人们来说,很有魅力,人们凭着想象绘出外界世界的许多精彩的色块,常常羡慕流浪的生活,心中总有“出去”的念头。面对早已熟悉的一切,失去了原有的新奇,自然会生出厌倦的情绪。而前方的不确定性,却令人既紧张又新奇,既刺激又欢喜,既恐惧又渴盼。这种流浪就像一首朦胧诗染上了浓郁的浪漫色彩。正如作者所说“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

流浪是人的天性,是人的内心的需求。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漂泊在异乡的路上。最具典型的当数游侠诗人李白。他一生都在旅行,成了一个永不停步的流浪者。还有奇女子三毛,走遍千山万水。而冰心,最早也是一个远行者。作家艾芜在不能行走,已接近生命终点时,内心仍在呼喊“妈妈,我还要去远行。”没有比远行更销魂!

文章从第九节开始,有了一层更深的含义。曹文轩不愧为“学者型作家”,喜好哲学,使他对人生有更广泛更深入的思考。他在许多作品中都坚持或重视“悲悯情怀”,表现了他的人文关怀,读起来有了更多的深沉和厚重。文中写道“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显然,这里的“路”,并非实实在在的路,而是指人生之路。人来到世上,是命运所主使。“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这句话紧承上句,有了更丰富的内涵,转入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关注,人的肉体在家,灵魂却找不到可以停靠和休憩的港湾。心灵就会有浓重的漂泊和孤寂感。

有了第九节作铺垫,第十节的深化就水到渠成,作者先指出“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由这句哲理性的话语立刻又将视线转向摄影的画面,叙述场景,想象车中旅者的内心活动。写法灵活,自如变幻,更富有美感。又联想到钱钟书《围城》中拥挤的汽车,丰子恺散文中的苦旅。通过想象和联想,作者将旅行中的“苦”味含蓄的抒发了出来,使读者结合自身体验有了感性的认识。然后智慧而深刻地指出:人生是一场苦旅,不论生活境遇如何,没有本质区别,都是苦旅者。上下文有严密的逻辑性,议论既启人心智,又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人类精神境遇深沉的悲悯之情和大关怀。

精神的回归是漂泊的延续和结果。作者对家园之思的内涵有了新的发掘:人对家园的眷恋与追寻,实质是对自身心灵的关照,是对精神家园的追寻,这种追寻犹如对宗教的皈依,圣洁,虔诚,庄重。《前方》表面在写离家,实质着眼于归家。因此,作者才能揭示人类精神状况的这三重悲剧:

一、人在“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二、人无法回家;

三、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显然,这里的家,家园,并不是指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而是指人精神的归宿和栖身之所。它是流浪者的一种沉甸甸的恋旧“回归”情绪。异乡体验与故乡意识深刻交糅,漂泊欲念与回归意识相辅相成,这是一个永远充满魅力的人生悖论,让人品咂不尽。

作者举到崔颢的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崔颢的家乡在河南开封,离黄鹤楼不算太远,他为何不回去?因为“他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而非实实在在的家。这种体验少年离家的游子最为真切。宋之问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诗句,离家多年,思乡情切,一旦得归,理应更喜,然而诗人已意识到,现实中的家恐怕并非心中所构建的温馨的理想家园。孙犁曾在散文《老家》中,有此种情怀的抒发和感慨,他曾有两句旧诗“梦中每逢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他说,自己越来越思念家乡,越来越尊重家乡,却不愿再回去了,回家乡去住,是不可能的了。一是家园已经没有亲人,二是村中和自己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孙犁对老家的心理是复杂的,矛盾的。他已明白的认识到,即使回了家,心灵仍旧在漂泊,没有归属感。

如今,生活的快节奏和瞬息万变,使人们忙于现实,很少关照内心,富足的物质并不能弥补精神上的极度孤独和空虚,从而人的一生始终存在还乡的愿望——寻找精神的家园。许多文人在虚构着自己内心的家园,如李乐薇的“空中楼阁”,琦君的“方寸田园”,他们都在找寻一方恬静的家园:适合心灵散步,眼睛旅行,能安放疲惫的心灵。

总之,《前方》这篇哲理散文,有哲学之光,艺术之灵。曹文轩先生曾说:美的力量大于思想的力量。也时时激励自己要写经典文章,写美文。此文实为这种说法的有力见证。

第四篇:《前方》教学反思

《前方》教学反思

曹文轩先生的摄影散文《前方》收在苏教版必修一的“月是故乡明”专题,第二版块“乡关何处”里。该文是无关功利的纯文学,文字清新,意蕴隽永,充满对人生的形而上的思考。作为一片摄影散文,《前方》融合了摄影作品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散文的富于联想性、自由性,为作家留置了很广的艺术空间。

也正因为其创作空间的广瀚,给教者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难处,似乎它的内容只可意会未可言传。本文针对笔者在两个班级的课堂教学过程作一些思考。首先再现一下当时的教学过程及教学设想。

在导入的链条上,我从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里剪辑了一个片断,即《前方》第三段中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用意是让学生能对自然界中动物迁徙的习性和欲望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为进一步激发他们思考人的“离家”、“远行”演好前戏。

下面我采用了三步骤教学法。第一部初涉文本世界,采用的具体方法是听与读,于此同时投影仪上放映的内容是“本文作者由摄影作品主要想到了哪些?”听,大概用时6—7分钟,使学生通过对朗诵者感情基调的体味来把握作者对人类悲剧性实质的悲悯情怀。接下来,学生自由阅读,围绕“本文的核心观点读”。读完后,让学生回答该问题。因为作者是首先提出见解然后加以阐述,所以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比较容易的。作者联想的内容主要归纳为: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板书三个核心观点)。课堂上这个环节比较顺利,学生很快就找到作者的核心观点了。

第二步骤,为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首先由学生找出疑惑不解的问题,然后分组讨论,经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找出疑惑,教师在参与讨论中。问题有:

1、在叙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一段,为何说“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2、为什么人“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明确:本文所谓“苦旅”其实是精神追寻的无尽无止而导致的人心灵上的无所凭藉。同样,“家、家园和家乡”也就是行而上的精神寄托;前方则是理想的召唤。令我沮丧的是,学生反应比较迟钝,在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并不热情。对“家、家园、家乡”、“路上”、“流浪”等抽象与具象交相融合的字眼搞不清。提出上述问题的确花费了我不小启发之功。

第三步骤,让学生“我手写我口”,手脑并用在文本的对话栏里进行评点。评点作品是要注意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然后将点评和同学进行交换阅读。我随意找了几位同学读了他 1 给的点评,又让全班对他们的评语加以点评。发现学生的点评过于千篇一律,而且基本是对作者原文的再利用,没有自己的“专利品”。

另外,课后我发现走廊里来来往往的学生尽在谈论着刚才课堂上放映的动物大迁徙视频片断,几乎没有多少人在谈论着“人生实质上是一场悲剧”等更深刻的东西。我捉摸着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呢?于是,我在给另外一个班级上课之前细细地研究了自己的教案,作了修改。

上课了,我没有像前一节课那样放映视频,而是直接提供给学生引导性的话语: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流动十分频繁。一位印度摄影师拍摄了一幅照片,名为《前方》。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展开联想。

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的想象空间很是宽广,想象力十分丰富(尽管有一个学生想的“太歪了”)。由于我在第一个班级上课时认为本课大头戏就是研习作者对人生实质的观点,忽略了文本的文体特点,这节课则在导语之后及时介绍了摄影散文的特点。然后提醒学生注意作者是如何围绕照片展开联想的。经过听、自由读之后学生都能找到作者在第一段由图片切入,展开了一系列的联想(第十段又回到图片“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将在这样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最后一段是对文章的呼应。

然后,在教学流程的第二个步骤,在教室、学生、文本三者的对话中,我打破了专题内的板块限制。比如在探讨“人又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时,就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它与“漂泊的旅人”板块中的《乡土情结》联系在一起(《乡土情结》中的“乡土”是实指的家、家园、家乡;而本课的“家”则是指人的精神归宿)。结果发现学生几乎都能将《乡土情结》中的原话引用来解释本文的部分观点。由此我深受启发,新教材与旧教材在内容结构上的一个显著特色是,旧教材是按照题材或体裁来结构全书的,而新教材的一个专题不是简单的包括四篇、五篇文章,而是具有相关性、梯度性的,那么教学上唯有体现出“板块性”才符合教材的编写者们的初衷。而且经过全班的研讨,很有质量的问题也被提出来了,就是,既然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是一场悲剧,那人类为何还有必要“走啊走!,一直向前流浪?(该问题实质上也是学生与作者的对话)我向学生解释:人生的追求确实是一场悲剧,然而是悲壮的,而绝不是悲惨的!是迎风长啸,而不是抢地号呼!并且举了夸父逐日的例子:夸父为了抓住自己的理想,耗尽了心血,尽管如此也没能追到太阳,然而他投出的手杖却化为一片生机盎然的桃林,这不正能说明人类总是以自己悲壮的前行而留下美丽的诗篇,英雄的传奇的吗?还引用了卡特.瓦尔特《我与他》里的一句话:渴望外出和思念归乡是一对孪生姐妹,他表现了人类的矛盾心理,只有真正的人才能彻底消除这种心理。上面研讨步骤的整体性把握果然起到了实效,在第三步骤学生对文本评点的环节,有几位同学把前面文章的话语与自己的思考相结合并且引到了评点内容里。如:即便鹏举鸿飞,鱼游濠水也只是在家的影子里徘徊(人回不了家);无家漂泊的流浪汉啊,什么时候你这颗兰花才能扎下根,什么时候你这秋蓬才能觅得栖息之所?以上都化用了《乡土情结》里的句子。学生参与意识浓厚,踊跃发表自己对同学,对文本的见解。

经过这两节课的实践,确实能够比较出来一些东西。就拿第一节课的导入来说,就很有娱乐的味道,视频放出来后不少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于那生动的画面上,而在下面的研讨中他们就显得打不起精神了。也许上完这节课,然后放映视频作为欣赏课还是可以的。另外就是文本研习本身大概是教师的长处,然而却是学生的短处。因为文中充斥着形而上的思考,巨象和抽象的交相融合,学生理解起来不容易。所以如果一节课的大多数时间都是用来思考,教师应该唤起学生的知识回忆,以便他们能够自觉地用前面学过的内容来思考当前的内容。这大概也是新教材编写者在每个专题各版块之间设有梯度的原因之一。我在第一个班级上的那堂课,前半段时间活跃,而后半段“冷清”大概是没能做到调集学生的知识积累,因而他们尽管课前预习了但仍然对文本有隔阂,比较陌生。

现在想来,如果按着第一节课的思路上下去,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而使他们懒于思考。过早的精彩画面的展示和比较严肃地对人生话题的思考,这两个在感觉上落差极大的阶段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而脱离了板块结合的学习,不仅不利于学生养成整体性思维习惯,而且文本的能够内化于学生的知识含量也不会因为课文数量的增加而有质的提高。那么,第一节课只能将学生引导到这样曲折的前方了,这是怎样的前方啊!

第五篇:《前方》教学实录

师:很高兴和同学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前方》。

课前大家对这篇文章质疑,提了不少问题,我看了一下,主要问题有三个:

一、这篇文章中“家”到底有什么寓意,为什么说人生是一场苦旅;

二、一会说要“离家“,一会说要“归家”,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摄影散文”有什么特点。我们这节课就来合作研讨这些问题。(投影《前方》照片)

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流动人口也非常多。一个印度摄影师拍摄了这幅照片,题目就叫《前方》。请大家认真看这幅照片,你看见了什么?由这幅照片你又想到了什么?请同学来说一下。生1:我看到了几双眼睛,几双在凝望着前方的眼睛,就像书上写的一样,他们可能都没有离过家,所以他们的眼神是充满了对前方的期待与希望。旁边那个男的可能是在远方受到了伤害而归来的。

师:看得非常仔细。我们再请一位同学说一下。

生2:我看到的是他们迷茫的眼神。我觉得他们可能有的人是在归家,有的人是在离家。离家的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同时又感到很害怕,所以他们的眼神是迷茫的。归家的人也许是在外面受到了伤害,所以带着悲伤的神情。

师:很好,读出照片丰富的内容。曹文轩看到了这幅照片以后也想到了很多,于是他就写了《前方》这篇文章(板书题目、作者)。

这篇文章属于一种新兴的文体,称之为“摄影散文”。所谓“摄影散文”,一摄影二散文,它兼有摄影和散文两大优势。我们知道摄影它最大的优势就是视觉上的直观性,具有冲击力,而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可以自由地展开联想。所以摄影散文就把两者的长处有机的结合起来,两者融为一体。《前方》就是这样一篇摄影散文。(板书“摄影散文”)

文章12个小节,它由摄影照片切入,然后由这个画面展开联想,最后再回到照片上来,这样看文章实际上分几个部分? 生:三个部分。师:第一段就是文章的第一部分,由这幅画面切入,第二部分是作者展开联想,写他的感想、感触,最后一段,文章又回到了这幅照片上来。现在曹老师的问题是,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即联想的这一部分中,曹文轩提出了哪几个核心的观点?找好的同学同座位之间可以互相商量一下。

生1:我认为有三个观点。第一个就是第2段说的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第二个就是第10段说的人生实际是一场苦旅,第三个最后一个是第11段中说的人时刻都想离家,而在离家的过程中又时刻想着已远去的或久已不见的家。

生2:我认为第一个观点应该是人离家是有各方面的原因的。师:为什么?

生2:因为第3段写的是历史的原因,第5段写的是外界诱惑的原因,第6段写到离家是出于无奈,所以我认为它前面几段写的都是离家的原因。

师: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为什么这一句是作者的核心观点呢?因为这一句有很大的统摄性。刚才同学做了精辟的分析,它统摄了下面若干个段,比如离家走向前方是人类古老的习性,外面世界广大而且精彩,家对自己身心的压抑,还有前方对人的召唤。所以这是核心观点。再往下看,大家也提到,眼中和心中有一个前方。接下去第10段,“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刚才同学也提到了,这句话非常关键,作者对这句话作了非常充分的阐发。还有离家归家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矛盾关系,如果用我们课本上的话来讲,就是“人的悲剧性的实质”是什么。我们把这三条拎出来,就是作者由这幅画面所想到的内容: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板书三个核心观点)作者阐发了这些感想之后,最后回到了这幅画面,但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同时在结构上也呼应文章的开头。(板书)

全班齐读作品第10、11、12小节。生:齐读课文。

师:读得很好。对文章比较熟悉,切分、断句也比较合理。看第10节,作者有个核心观点,那就是“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为什么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

生1:人的一生总是要去追逐理想,在追逐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很多的挫折,所以作者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师:你的意思就是奋斗是艰辛的,道路是坎坷的,所以人生是一场苦旅。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谈谈。

生2:人在家的时候总是受到外界的诱惑想要离开家,而离家在外受到挫折时又想回到家,所以我认为人生是一场苦旅。

师:你的意思就是文中第10段的例子,作者举了《围城》的例子,举了这幅照片的例子,举了丰子恺散文的例子,说:你看,在这拥挤的车厢里,在这样颠簸的路途中,人生正是一场苦旅。大家还有没有看到,作者还说到还有人坐在豪华的游轮上,坐在舒服的飞机和火车上,请大家看原文,作者有没有在原文中对“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提醒大家注意上下文。

生3:我觉得人在家的时候会有一种孤独感,所以就要离家去寻找精神寄托,而在寻找的过程中又始终会想家,所以说人生是一场苦旅。

师:你的回答有自己的思考,但曹老师问的是作者的看法是什么,假如作者有自己的思考,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先把这个思考找到,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把我们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带进去,这样我们既把握了原文,又从原文中跳了出来有了自己的感触,这样的阅读质量才比较高。是回到刚才的问题,作者在文中有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我觉得是在第11节,他说因为人“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达到目的地”,永远在路上流浪,永远处于一种寻觅的过程之中,所以说人生是一场苦旅。师:讲得很好。大家看这个句子,在段落中起什么作用? 生:小结前文,引出后文。生:承上启下。

师:很好。哪一句承上,哪一句启下?

生:前一句承上,小结前文;后一句启下,引出下文。师:好,答案就藏在承上句中,是不是? 生:(点头领悟)

师:作者说人生是想达到目的地而达不到目的地,始终在往前走,想达到目的地而不能完全达到目的地,苦就苦在这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人始终都是在路上。刚才有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在路上”是什么意思?“流浪”是什么意思?这里的“在路上”、“流浪”都并非实指,而是说人处在离家与归家中间的求索、漂泊状态。

我们换个角度再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大家看句子中的“实质上”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生1:“实质上”不能删掉。我觉得人在很多时候是很成功的,但这些成功都是建立在一段一段的痛苦之上的,所以说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

生2:我也认为不能删掉。人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表面上看很难用一句话概括,所以必须加上“实质上。” 生3:“实质上”不能去掉,因为它限定,是从本质上说,从生活现象上说,各人在生活中的情况不一样,未必都是“苦旅”。

师:很好。大家看原文,原文中这个问题他讲得很好。他说在路上也并非都是苦旅,有人坐的是豪华的游艇,有人坐的是舒适的火车和飞机,但从本质上讲他们同样是想达到目的地而不能实现自己所有的理想,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所以“实质上”不能去掉。师:好的,我们接下去讨论第二个令大家感到困惑的问题:人的“悲剧性”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用原话回答。

生1: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师:很好,我们可以通过“在于”“更在于”这样的外在的表达形式来把握。还有没有了? 生2:还有“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师:曹老师很赞赏大家的悟性。(板书三个答案)我们全班来齐读这三句话。(生齐读)师:这三句话其实是一个递进的关系。那么当中就有一个问题,这个“家”到底是什么意思?在这篇文章中,很多词语都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实的意思,一是虚的意思。比如这里的“家”,既实指那个实实在在的遮风避雨的家,又虚指精神上的一种寄托与归宿。这三句中“家”的意思,是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跳跃。文中还有“路”、“流浪”等也都具有双关含义,既是实指,同时兼有形而上的哲学思考的意味。

师:我们讨论第三个问题。“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古诗词中思念家乡的作品太多了,而曹文轩在这篇文章中强调的却是“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那么离家和归家之见到底是什么关系?大家几个同学商量一下,然后每个小组派个代表来发言。

生1:首先我认为离家和归家都是人内心的一种愿望,离家是为了更好地追逐自己美好的理想,而归家是为了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这两者表面看起来是有一定的矛盾,但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人的精神寄托。

生2:我觉得就如作者在文中所说的一样,人在离开家的时候总是想回家,而回到家却又找不到真正想要的家的感觉,所以就又想离家。

师:你这个概括很有意思,人始终是在进进出出,来来往往。还有没有不同意见?我们班读书最多的女生是谁?请她来谈。(学生小声议论)

生4:前方是外面世界的理想。人对理想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不可能实现自己所有的理想。前方又是永远的精神栖息地,人最终还是要有一种归属感,归家是永恒的。师:我们班最富有思想的男生是谁?请这位同学来谈一下。(大家笑,七嘴八舌推荐)

生5:我觉得家就像一个圆,人就是这个圆周上的一个点,人骨子里的野性迫使人们总是想摆脱这个点的束缚,但最终属于自己的还是这个点,摆脱这个点的束缚后,有的人走不远就只能客死他乡,有的人坚持的久些最终还是要回到这个属于他自己的点。家还像一个沙漏的下半部分,当沙子处在下面时,看到上面的空间如此的宽广就特别地向往上面的世界,而当把沙漏倒过来时,却又拼命的往下挤。

师:谢谢你精彩的发言。家是我们人生的出发点,时时刻刻都在召唤着我们,我们始终都在围绕着家进进出出。有人说这种进进出出不是悲剧吗?这是一种悲剧,但这个悲剧不是悲惨而是悲壮,是崇高。我想起了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佛斯。上帝罚他把一次次把滚落山下的巨石推上山顶,西西佛斯在这日复一日悲壮的宿命中,获得挑战荒谬战胜庸常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同样,在“离家”与“出家”的进出之中,你有了精神追求。寻觅着精神家园,你的人生与众不同。我想这个问题课后大家还可以进一步的去思考。

师:最后我们针对第11、12小节中你最欣赏的一点进行评点。请大家把课前写好的点评拿出来。互相交换看看,推荐好的一起来欣赏。

生1:我的评点是文中最经典的那句“总想到达目的地却又总不能到达目的”,评语是:“人生就在不断地探索,总是不能满足于现状。” 生2:我评点的是十一段的第一句话,评语是:“人在家中的时候总想着要离家,在离家后又总想着归家,这也是一种苦吧,选择的同时就必须放弃。” 生3:我评的是文中引用的怀乡诗。评语是:“大量引用怀乡诗,说明归家是古代现代作品中永恒的主题。”

生4:我喜欢的是“那位崔灏„„”一句。评语是:“用想像的画面形象地告诉人们:人无法还家,即使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生5:我喜欢结尾段,越读越觉得有韵味,分析一下,一是用了疑问的语气,二是有具象的味道。所以我的评点:用疑问语气、具象手法点题,给人无穷的联想。

师:大家都动了脑筋,评点有个性、有特色、有水平。比较而言,你们更喜欢哪几则评点?(学生纷纷议论,最后认为后三则更好)

师:我也喜欢后三位同学的评点。对原文理解得透,点评准确、到位。

这节课我们是由画面进入文本,在文本阅读中,首先是抓住作者的核心观点,通过理解核心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我们自己的感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这样读文章,我们才受用。

课后作业:总结“摄影散文”的特点,与同学互相推荐阅读一篇你喜爱的“摄影散文。下课。教后思考

这是新入选教科书的文章,充满现代人文气息,老师学生都喜欢,但是教学上有难度,怎样教出语文味也很来值得探讨。在教学上要抓住三个要点:

一、弄懂这篇文章中几个关键的核心语句,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在此基础上把它与本专题其他讲归家的文章比较,获得对思乡情结的现代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三、这是一篇摄影文章,反映出现代散文的写法上的新趋势:叙议结合,往往由场景生发开来展开议论,又由议论转入具体的画面场景,词语往往都兼有实指意和某种形而上的虚指含义,充满了浓郁的思辨色彩,也应该让学生有所了解。

怎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完成这些基本问题呢?我采用的办法是:大处着眼、细部入手,也就是依据专题和板块的内涵,从文本的个性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和步骤。具体地说,就是先从摄影散文的特点入手,梳理文章的基本思路,抓住作者的三个核心观点,用多种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来理解这些观点。其中第一个观点相对浅易,可以一带而过;第二个观点学生都懂,但意思往往不大理解,可以依据上下文找出作者自己的回答;第三个句子是分条概括,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阐释,丰富对原文观点的理解。这样设计结构上由总到分到总,方法指导上涉及信息筛选、关键词理解、分条概括、文意阐发等,具有丰富的阅读实践内容和较高的阅读思维含金量。最后再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评点互相展示、评出优劣,老师相机点拨,真正教出语文味来。

本文采用文本研习的教学方式,应该说这种方式是我们老师教学的长项,但是在新课标理念下我们应该有新的追求。具体到这篇课文里,就是依据专题的内涵选择有丰富内涵的教学素材,重点突破,让点上的知识辐射到面上,照亮全文,照亮学生的精神。我们不孤立地追求人文性,而是抓住听说读写这些语文本质的东西,让人文精神自然而然地去浸润学生,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下载1.3前方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1.3前方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前方》

    《前方》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摄影散文的特点,体会联想这一创作手法的具体运用。 2、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体悟文章的立意,尝试进行简单评点。 3、了解文章虚......

    教学设计3

    《望江南》教学设计 赫章一中 詹以宽 教学目标 1.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品味诗歌语言。 3.培养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教学重点:体会情感,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

    教学设计3

    《身体的结构》教学设计 洋县南街小学李敏 【教学目标】 向学生介绍关于身体结构划分的不同方式——从身体的外形划分和根据身体各个部分功能不同划分。 【过程与方法】 1、......

    教学设计3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新宣言》 ( 1996) 一文将教学设计界定为:“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教学科学这一坚实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 scie......

    《前方》教案

    《前方》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简单了解摄影散文的特点,学习文章中联想和虚实结合、反弹琵琶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

    《前方》教案(精选合集)

    【预习提示】一、走近作者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20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留校任教。后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现当......

    《前方》教案

    教学目标:1.在与文本对话、评点的基础上,体悟文章的立意,并比较与前两篇文章立意上的区别;2.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写法,找出自己认为内涵深刻的句子进行解读。教学重点、难点:1.立意上......

    前方教案

    前方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摄影散文的一些特点,体会联想这一创作手法的具体运用。 2、通过反复阅读、评点交流等,理解文中“前方”“家”“在路上”等词的含义,理解作者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