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前方》
《前方》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摄影散文的特点,体会联想这一创作手法的具体运用。
2、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体悟文章的立意,尝试进行简单评点。
3、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写法,解读自己认为内涵比较深刻的句子,感受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方法,与文本对话,感悟语句表达的深意并尝试进行简单的评点。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方”是一个抽象而充满诗意的名词,“前方”可以使我们产生无穷的联想,它以独特的魅力引领我们去探索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纯真梦想,而这过程就是艰辛的人生旅途。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赏析一下曹文轩先生以“前方”为题的摄影散文。
二、简介作家、文体(出示投影,结合课下注释):
曹文轩,生于1954年,江苏盐城人,中国现代作家、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作品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少儿成长小说三步曲)。
曹文轩先生以《前方》为题而写的摄影散文,它由一位印度摄影师拍摄的名叫《前方》的照片而引发。所谓摄影散文就是对摄影作品作一番解读、鉴赏,进行联想和想象,穿插描写、议论、抒情写成的散文。
三、检查字词
迁徙(xǐ)袭击(xí)按捺不住(nà)憔悴(qiáo cuì)颠簸(bǒ)
惶惑(huáng)温馨(xīn)惦念(diàn)崔颢(hào)
四、文本研读
1.观察图片,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师:我们在早读课上已经很好的阅读这篇课文,对于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全文共12节,由摄影图片切入,然后产生联想进行思考,最后又归于画面。首先一起来读一下第一小节,思考一下,作者是怎样切入画面的?作者选择怎样的角度进行观察思考的。明确:图片展现的是一个拥挤的老式公交车车厢,其中有一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外。切入点:猜测画面人物的行动目的,可能是归家或远行。作者其实想归纳这样一个事实,既无论是归家还是远行,他们正在路上。
2.再读课文,了解内容,把握重点
师:摄影散文的重心在作者由画面发生的思考上,课前布置了同学们预习课文,要求找出作者思考见解的语句,请同学们来说一说。
明确:在学生自行阅读的同时加以提示:这样的语句一般会出现在文章的什么地方?(段首或段末)并针对学生的回答和他们的一些见解,适时的补充分析。最后总结归纳,以投影展示:
①人有克制不住离家的欲望
②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③人的悲剧性实质
3、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
师:为什么会引发这些思考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结合课文内容来探讨一下作者提出的这三个观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作者提出人有克制不住离家的欲望,“克制不住”说明?(离家的欲望很强烈,甚至是与身俱来的)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罗列了那些原因说明人的离家。结合课文中的一些语句,并用一些简洁的语言来概括。
①迁徙的习性
②外界的诱惑
③出于无奈
④理想的召唤
为了表达出这种强烈的离家欲望,作者用了“克制不住”一词,文中这一方面是如何体现的呢?找出这方面写的好的地方来点评一下。
(1)动物迁徙类比人类迁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
多媒体展示图片(离家是人的本性,是人内心的需要,是一种本能)
(2)外界的诱惑(谁也不愿意做井底之蛙,总想出去走一走,去闯一闯,去见识一下外面的花花世界)
播放《外面的世界》并显示课题,结合对于歌词的理解。
(3)出于无奈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曾经看过的一些影视剧作品,举例,直观感受。(或结合《乡土情结》中离家的几种情况对比分析)
(4)理想的召唤
前方——理想
由于理想的召唤,人们不知疲倦地走着,因此就有了路。这条路是一条追寻梦想的路,是人生之路,是人生的旅途,而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这里由理想的召唤又引申出人类流浪的天性,而这人类流浪天性,也出于命运。
播放《橄榄树》并显示歌词,相互结合理解。
4.重点阅读,难点突破
(1)师:请同学们阅读第十节,因为前方(理想),于是他便开始离家开始流浪,走在路上,踏上旅途,而这个旅途却是一场苦旅,人生的实质也是苦旅。路途上的苦不堪言体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有的人坐在豪华的艇上,舒适的飞机中,在作者看来也是一场苦旅?
明确:作家关注的不仅仅是人的具体的生活状况,更是深切关注着人的精神状态,人的身体或许并不在流浪,但人的心灵却是一直都在流浪。作家将现实中的路抽象为人生之路,命运之路,人生实质上一场精神的苦旅。
(苦旅——肉体,精神)
(2)学生齐读文章最后两小节,并思考:人的悲剧性实质包含怎样的深刻的含义?明确:
①“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
目的地:心灵的归宿、寄托,精神家园
人生总在不断探索,总是不能满足现状,因此永远无法到达理想的彼岸,人生旅途之所以是一场苦旅,是因为理想难以事项,精神难有归宿。
②“而(其实应当是„还‟)在于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③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还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无法还家:一直在流浪,无法找到一生的归宿
实实在在的家——精神家园
离家-想家(乡愁、乡思)
无法还家
还家-无家
概括起来作者告诉我这样的悲剧实质,人在外流浪,总在惦念家园,可回到家却发现这不是自己理想中的那个家,这个悲剧其实是人一直在生命的旅途上追寻理想,追寻精神的家园,但始终找不到,精神无处寄托的悲剧。
(3)朗读并分析作者解读崔灏的诗
明确:崔所念想的那个家并不是遮风挡雨的那个实在的家,而是由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他登楼呼唤的是能给他带来精神安慰的栖身之所。
“家”是精神的归宿,精神的栖息之所。
“前方”是理想,是精神的目的地;
“路”是人生的征途,是追求理想的过程。
5.朗诵崔诗,小结课文
纵览全文,曹文轩从不可克制的离家欲望出发,指出离家依然要归家,这个家不仅是他的生养之地,更是心中理想的精神家园,不到达它却是一场没有结局的悲剧。作者揭示的正是人类精神与理想无所皈依的生存处境。
五、拓展讨论
作者为什么要向我们揭示人生悲剧性实质?是不是要我们对人生旅途产生畏惧,不要追求精神的家园呢?
明确: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作者揭示的是人生存的真实境遇,目的是发人深省,更好的走好人生之路。这种悲剧本身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人因为对外界未知、新奇的渴望,对于理想的追求,离开家园,朝向远方,这是人类进步、发展、、壮大的前提。
人在生命的旅途中有了精神的追求,人生也就充实起来,能够体现生命的价值。所以作者揭示悲剧性意义不是悲惨的,不是悲壮的,而是崇高的!这是一种崇高的悲剧性。为了崇高,屈原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崇高,海伦.凯勒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也要为人们送去祝福”;为了崇高,巴金一生真言,光明磊落,用跨越百年的赤诚,诠释了他一生惟一的心愿:“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结束语:同学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人生的旅途很艰辛,尽管四壁茫茫,八面空空,但我们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用你年轻的生命,年轻的心,痛苦着你的痛苦,幸福着你的幸福,追寻自己最初的梦想,精神的故乡。
五、小结
第二篇:《前方》教案
《前方》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简单了解摄影散文的特点,学习文章中联想和虚实结合、反弹琵琶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体悟文章立意,并作出点评。
3、情感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对人类心灵家园、精神归宿的哲学思考。
二、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2、理解作者对人类心灵家园、精神归宿的哲学思考。
三、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直观演示法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媒体:多媒体
六、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朴树的《平凡之路》)刚刚给同学们听的歌,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正如歌词中所写的:我曾经拥有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堕入无边黑暗,想挣扎却无法自拔。人生的路无数次让我们欢笑与流泪,让我们失落与忐忑,然而冥冥中这条路也是我们唯一要走的路。人生中有些东西,可能回游离于视线之外,但始终寸步未离你的心间。明天依旧,路途遥远,而我们都在路上,奔向前方。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上的这张照片,从这幅图片中,你看到了些什么?(请学生发言,最后由教师总结。“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中有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处于艰难旅程中的人的惶惑与茫然。”同学们对这幅画的理解是这样的,曹文轩先生呢也观察了这幅图,并由此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前方》。
(二)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省盐城市农村。1974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是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和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是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代表作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细米》《天瓢》等;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等四十多种奖项。
(三)简介摄影散文
介绍摄影散文,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它是按照艺术创作的规律,通过一幅或若干幅的摄影画面的展示,运用散文语言,形象地创造生活世界、塑造人物、抒发情感的综合艺术形式。这种文体兼具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即摄影的视觉性、直观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灵活。散文可以不受影像的限制,展开联想。两者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动物世界、舌尖上的中国)
(三)检查预习迁徙(xǐ)袭(xí)击 按捺(nà)不住 憔悴(qiáo cuì)颠簸(bǒ)惶(huáng)惑 温馨(xīn)抛锚(máo)
(三)分析课文
1.请同学们朗读全文,并找一找文章中有哪些作者对这张照片的直接描述。
(第1、8、10、12段,并总结:车——破旧、简陋、拥挤不堪,人——惶惑与迷茫)2.请同学们再迅速浏览一遍文章,看看课文是如何划分段落的?
(第一段(1):由照片引出话题;第二段(2-11):展开联想,抒发感触;第三段(12):回到照片,呼应开头)
3.简单分析第一段:从照片切入(“他们去哪儿”,“他们”指谁?),提出离家(归家或远行)这个主题,说明大家都正在路上,由照片的到最初的体验。4.第二部分分析
(1)请同学再次阅读文章第二部分,找出作者在第二部分提出了哪些核心观点围绕哪几个方面抒发了感悟?
(①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②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③人的悲剧性实质)
(2)作者在第二段中提出了“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个观点,为什么作者会得出这个观点,引起人们产生离家欲望的原因有哪些呢?请同学依据课文分析概括一下。(原因:第3、4段:迁徙的习性;第5段:外界的诱惑;第6段:无奈的压迫;第7段:前方的召唤,分别分析补充,如人类第一次大迁徙是为了吃海鲜、毕业生一味向往北上广、家庭的压迫等)
(3)对第七段中的“前方”进行分析理解,请同学回答,文中的“前方”指的是什么,与课题《前方》的含义有何不同?(第七段中的“前方”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空间概念,它等同于理想,理想在召唤我们前进,奔向我们的精神目的地、精神家园。课题《前方》一方面。以照片为例,既指路和旅途的前方,又虚指人的理想,虚实结合。)
(4)请同学回答第8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过渡作用,把读者思绪从联想感悟中拉回到摄影作品中,再围绕作品展开另一个观点的解读、鉴赏、议论和抒情。)
(5)第9自然段中,“路连接着家和前方。”这里的“路”指的是什么?(不是单纯的道路、大街小巷,是人生之路。)
(6)如何理解“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这句话?(人的肉体在家里,可是灵魂找不到可以停靠和休憩的港湾,心灵就会有浓重的漂泊感与孤寂感。在人生的路上找不到心灵的家园和归宿。如长时间的假期会让人变得百无聊赖。)(7)第10段中写到了作者对去前方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这也是作者的第二个核心观点,那么作者为什么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生之旅究竟苦在哪里?(皮肉之苦:拥挤不堪、坑洼不平、颠簸、东倒西歪;
精神之苦:惶惑、茫然、不安、无奈、焦躁不宁、索然无味)
(8)为什么作者还要写坐在豪华游艇、舒适飞机、火车上旅行的人,并且发出质疑“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物质条件好、免受身体之苦的人不一定能免于精神之苦,因为大家都需要努力追寻自身的精神家园。)
(9)“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中的“实质”可以删去么?为什么?
(不能删去。苦旅具体的说是境遇之苦和精神之苦,文中说在路上也并非都是苦旅,有人坐的是豪华的游艇,有人坐的是舒适的汽车或飞机,但从本质上讲他们同样是想达到理想上的目的地而不能达到,想实现理想而不能实现自己所有的理想,所以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10)第十一段中,作者提到了人的悲剧性实质,那么作者认为人的悲剧性实质有哪些呢?(三重悲剧:①到处流浪,惦念家乡; ②无法还家(引用大量诗句证明,并借诗句加以佐证: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③还家无家)(11)如何理解“还家而无家”?
(可以依据崔颢的诗来分析,崔颢是在黄昏时分登上黄鹤楼的,孤零零一个人,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被遗弃感。被谁遗弃?不是被什么人,而是被时间和空间。在时间上,古人飘然远去不再回来,空留白云千载;在空间上,眼下虽有晴川沙洲、茂树芳草,而我的家乡在哪里呢?崔颢的家乡在河南开封,离黄鹤楼有点远又不太远,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发问呢?我想任何一个早年离乡游子在思念家乡时都会有一种两重性:他心中的家乡既具体又不具体。具体可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但是如果仅仅如此,焦渴的思念完全可以转换成回乡的行动。然而真的回乡又总是失望,天天萦绕我心头的这一切原来是这样的么?就像在一首激情澎湃的名诗后面突然看到了一幅太逼真的插图,诗意顿消。因此,真正的游子是不大愿意回乡的,即使偶尔回去一下也会很快出走,走在外面又没完没了地思念,结果终于傻傻地问自己家乡究竟在哪里。由崔颢诗点出家园之思的人文内涵:人对家园的眷恋与追寻实际上是对某种精神的追求,一种近似于宗教的皈依感。)(12)文章在第二段中写道“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而在第11段中却又写道“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作者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不矛盾。本文的主题涉及的是对“家”的追寻。“家”已不是普通的生养之地,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而是精神的栖息之所,人的精神家园。离家是为了寻求理想归宿,归家是为了寻求精神寄托、心灵安慰。
这种写法是“反弹琵琶”。作者一改前人“恋家”“归家”的思绪和呐喊,非常理性地分析了人类远行的原因和出走与乡愁的关系。阐述了“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这一观点,这样使作品主旨深刻,内蕴更加丰厚。突出强调了人苦苦追寻的“家园”是“精神家园”。
简单介绍“反弹琵琶”的写作手法:反弹琵琶,即逆向思维。突破思维定势,从人们淡忘甚至遗忘的角度切入,或从常规的反面入手,往往会别有洞天,使你的文章独辟蹊径,熠熠生辉。写出见解新颖独特的文章。)5.想一想文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关系如何?
(第一节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说明“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
结尾再次猜测摄影作品“前方”中人们的命运,扣住文章的写作缘由。
首尾呼应,从浅层次的生活经历入手,上升到深层次的人生哲理的发掘。)
(四)总结教学
1.写作特色:1.联想与想象2.虚实结合3.反弹琵琶
2.作者从一幅照片写到了人们的离家,从离家看到了人们在精神受到的折磨(思乡)。虚实结合,这种折磨已不仅仅是单纯的乡愁,而更是一种对某种精神的追求,是一种寻求精神上的依托感、依靠感,这种对家园的眷恋与追求是为了使人不再有精神上的孤独感。“家”实际上已成为离家人们的精神寄托、精神归宿。3.学习完文章,请同学们再次朗读全文,体会不一样的内涵。
(五)比较阅读摄影散文《生命的绿色》
(六)教师寄语: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汪国真《热爱生命》
(七)布置作业:自选一张摄影作品,运用联想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摄影散文。
七.板书设计
前方
曹文轩
前方→理想、未知的人生
路→人生之路
家→心灵家园、精神归宿
第三篇:《前方》教案
【预习提示】
一、走近作者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20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留校任教。后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作品是:《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埋在雪下的小屋》、《追随永恒》、《三角地》、《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红瓦》(长篇小说);还有一些学术性的著作,像《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思维论》、《曹文轩儿童文学论文集》等。
曹文轩的作品始终坚持“美感”“浪漫气质”“悲悯情怀”,被评论界认定为中国小说的“新古典主义”。
二、文学常识
摄影散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过去,传媒是非常单调的,现在,人们不仅有文字印刷,还有围绕图像、声音创造出的广播、摄影、电影、电视、电脑、互联网,而且,这些传媒手段又不断融合、交叉,形成新的综合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样式,如广播剧、电视散文、电视电影等等。摄影散文也是其中的一种。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
三、整体感知
1、主题归纳
本文由一幅摄影作品《前方》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独特深刻的思考,即人生就是________
2、文脉层次
摄影作品←——思家是前方
↓ ↓
离家 人生旅途
↓ ↓
离家的欲望→离家的路
根据以上提示阅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
⑴第一部分
⑵第二部分
⑶第三部分
⑷第四部分
3、写法鉴赏
⑴写法上______。前面的《乡土情结》《我心归去》讲恋家、归家,本文却讲离家,逆向思维,新颖独特。
⑵结构上 ______。
三、问题探讨
1、这是一篇“摄影散文”,请找出文中表现摄影作品的句子,并谈谈你读过后的感受。
2、结合文章主旨谈谈“家”“前方”“路”在文中的含义。
3、“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有何含意?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4、作者为什么说:“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无家的感觉之中”?
【检测巩固】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迁徙(xǐ)温馨(xīn)按捺不住(nài)
B、颠簸(bǒ)崔灏(hào)颠三倒(dǎo)四
C、宁(nìng)可 憔悴(qiáo cuì)倒(dào)背如流
D、告罄(qìng)害臊(sào)宁(nìng)死不屈
二、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焦躁 钟磬 噪音
B、干燥 安宁 众口烁金
C、劳顿 宏大 惶惑
D、抛锚 戈壁 盘缠
三、下列词语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濡染 九牛一毛 魂牵梦萦 触景生情
B、告罄 良辰美景 音容笑貌 怡然自得
C、粘和 寄人篱下 衣锦还乡 田园寥落
D、焦燥 根深蒂固 方兴未艾 含辛茹苦
四、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
B、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着家的压迫。
C、后来,人类有了家。然而,先前的本性与欲望依然没有寂灭。
D、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里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
五、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A、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个事实:他们正在路上。
B、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
C、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
D、丰子恺先生有篇散文,也是专写这种老掉牙的《汽车》的。
六、名句默写
1、()烟波江上使人愁。
2、(),不敢问来人。
3、还顾望旧乡,()。
4、家在梦中何日到,()。
5、不知何处吹芦管,()。
6、(),还乡须断肠。
第四篇:《前方》教案
教学目标:
1.在与文本对话、评点的基础上,体悟文章的立意,并比较与前两篇文章立意上的区别;
2.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写法,找出自己认为内涵深刻的句子进行解读。
教学重点、难点:
1.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2.虚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过去,传媒是非常单调的,现在,人们不仅有文字印刷,还有围绕图像、声音创造出的广播、摄影、电影、电视、电脑、互联网,而且,这些传媒手段又不断融合、交叉,形成新的综合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样式,如广播剧、电视散文、电视电影等等。摄影散文也是其中的一种。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摄影画面展示的是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中是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处于艰难旅程中的人的惶惑与茫然。
二、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1月,曹文轩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20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留校任教。后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作品是:《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埋在雪下的小屋》、《追随永恒》、《三角地》、《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红瓦》(长篇小说);还有一些学术性的著作,像《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思维论》、《曹文轩儿童文学论文集》等。
三、文本研读
1.理清文章思路
①找出文中表明作者立意的一句话,作者又是如何围绕它展开叙述的? 明确:“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特点反弹琵琶)(第二节)第三节:人类祖先在没有“家的意识和家的形式之前”就在无休止地迁徙。第四节:写人类有了家后远行的欲望没有寂灭。第五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一:外面世界的诱惑。第六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二: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第七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三:理想的诱惑,点出了“前方”,前方在这儿更多的不是空间上的概念,而是理想的召唤。第八节:回到摄影作品上来。由“前方”到“路”到“汽车”,完成了从联想到摄影作品的思维过程。
②哪几节开始,作者转入对人生的思考? 明确:9-11节。第九节由“路”着手,着眼于“路”与“家”和“前方”的关系,日常的生活场景转入对人生(命运与内心世界)的思考。第十节:论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第十一节:论述人处于走向前方与惦念家乡的矛盾中。(“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离乡与思乡似乎是个永恒的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③文章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关系如何? 明确:第一节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说明“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结尾再次猜测摄影作品“前方”中人们的命运,扣住文章的写作缘由。首尾呼应,从浅层次的生活经历入手,上升到深层次的人生哲理的发问。
2.词语的语境含义 随着作者从摄影作品、日常生活场景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的反复转换,文中的关键词语时常具有特殊含义。这些词语有“路”“家”“旅途”“前方”等。第九段中“路连着家与远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方流浪”“是命运把人抛在了路上”“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这些句子中的“路”“家”“前方”等有的是本义,有的是具体语境中的特殊含义。简言之,凡与“命运”、“内心”有关的词都具有语境义。“无家可归”的“家”指心灵家园,“漫无尽头的路上”与“通往前方的路”中的“路”指人生之路,“前方”指未经历的人生。第10段中的“旅途”也是如此。
板书:
家(乡)精神家园
(脚下的)路 人生的路
离家……前方……苦旅……精神家园
小结:文章虚实结合,从现实中的家、路出发,扣住心灵远游、寻找精神家园来写,表明人在寻找精神家园时的漂泊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第五篇:前方教案
前方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摄影散文的一些特点,体会联想这一创作手法的具体运用。
2、通过反复阅读、评点交流等,理解文中“前方”“家”“在路上”等词的含义,理解作者对人生之旅独特的哲学思考。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人类的“精神家园”,并深入体验其内涵。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前方”“家”“在路上”等词的含义,理解作者对人生之旅独特的哲学思考。教学难点:
深入体验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交流法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PPT呈现《橄榄树》的歌词并放歌。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人总是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离家流浪是人的天性,是人的内心的需求。如橄榄树的作词者三毛,走遍千山万水,一生经历的是一条曲曲折折充满神奇色彩的路。人们往往不大清楚外面的世界的真情,凭着想象绘出许多精彩的色块,常常羡慕流浪的生活,心中总有一个“出去”的念头。另外对困守一隅的人们来说,前方更是有魅力的。面对早已熟悉的一切,失去了原有的新奇,自然会生出厌倦的情绪。而前方的不确定性,却令人既紧张又新奇,既刺激又欢喜,告别家乡,去寻找理想,这种流浪就像一首朦胧诗带上了浓郁的浪漫色彩。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曹文轩笔下的《前方》,看一看“前方”的精彩。
二、文本初体验
1、PPT呈现课文中的图片,让学生思考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预设回答:
⑴几双在凝望着前方的眼睛,就像书上写的一样,他们可能都没有离过家,所以他们的眼神充满了对前方的期待与希望。
⑵男主角的眼神扑朔迷离,可能他是离家,前方是未知的世界。
⑶破旧的车厢,感受到一路的风尘和他们疲惫的灵魂。破旧的车厢就如同他们心灵的创伤。⑷前方未知,我们茫然。对前方的迷惘如同蛰伏于内心的彷徨,今日开出了花。
2、师点评,找出文中集中笔墨描述这幅画面的文字。第1自然段“他们去哪儿”
第8自然段“有了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简陋的汽车。” 第10自然段“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那位男子手托着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恐与茫然。” 第12自然段“这坐在车上的人们。”
3、介绍摄影散文 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就是对摄影作品作一番解读和鉴赏,进行联想和想象,穿插描写、议论、抒情写成的散文。兼具了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即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体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不受影像的限制,展开联想。(视觉的冲击力、想象的扩张力)摄影散文是以摄影画面的内容为凭借,加上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联想,一般用来阐述人生哲理的一种散文。(提醒学生做笔记)
三、文本再体验
1、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核心观点。第2段: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第10段: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第11段: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2、“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自由快速诵读3—7段)离家的四个原因。(板书)①迁徙的习性
细读:人类的祖先是有怎样迁徙的习性的?(和动物一样)[品味]以我们能在电视上看见的动物大迁徙类比,给人直观的感受。“前方在召唤着它们”紧扣文题。“当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家的意识”指人类心理上要获取的精神上的安慰,“形式”指人类实实在在的躲避风雨的地方。[体会]写迁徙的恢弘场面,说明人离家的坚决。②外界的诱惑【插入歌曲外面的世界】
细读:外面的世界如何?(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如有刺激性。)人对外界有怎样的心理感触?(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品味]“呐喊”呼应“按捺不住”,说明人们“走出家门”的欲望之盛。
[体会]外面的世界之所以诱惑人的原因是“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③压迫的无奈【插入歌曲远走高飞】
“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不得不离家,用“必须”强调离家的无奈之甚。④前方的召唤【插入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细读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说明了前方怎样?(文中:不确定性)人对前方的不确定性有怎样的状态?(兴奋,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所在句子用了排比加强了气势,表达对前方追逐的激动程度)前方:既实指路和旅途的前方,又虚指人的理想,理想的召唤,精神的目的地。(虚实相生)
3、怎样去前方?
家——(路、车、船)——前方
第8段,过渡作用。由“前方”到“路”到“汽车”,完成了从联想到摄影作品的思维过程。第9段,路连接着家与前方。
§8—§9从第八小节开始,由讨论人的具体生活状态转入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关注。路、家、前方和流浪,一语双关,有的纯粹是从哲学层面来使用的。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民借着路,向前流浪。路,并既是实实在在的路,也是指人生之路。“路”是人生的征途,是人生之路,是追求理想的过程;家,既实指那个实实在在的遮风避雨的家,又虚指精神的归宿和精神的栖息之所。前方,既实指路和旅途的前方,又虚指人的理想,理想的召唤,精神的目的地。流浪,主要是指人处在离家与归家的求索、漂泊状态。“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人的肉体在家,可是灵魂却找不到可以停靠和休憩的港湾。在人生的路上,找不到精神家园。
“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如何理解? 《周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王阳明说:“形而上者隐也,形而下者显也。”在有形体的东西之上的,凭感官不能感知的东西叫做道或隐,是“形而上”;有形体的,凭感官可感知的东西叫器或显,是“形而下”。所以说“在路上”是人的宿命。
4、前方等待人们的怎样的路?——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生苦旅在何处?(1)皮肉之苦:坑洼不平、颠簸、东歪西倒、拥挤不堪 先通过对照片的描述“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的路面上颠簸着,把一车人摇的东歪西倒,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继而通过钱钟书的《围城》和丰子恺的散文的例子来写旅途的艰辛和苦不堪言。
材料链接《围城》片段
这辆车久历风尘,该庆古稀高寿,可是抗战时期,未便退休。机器是没有脾气癖性的,而这辆车倚老卖老,修炼成桀骜不驯、怪癖难测的性格,有时标劲像大官僚,有时别扭像小女郎,汽车夫那些粗人休想驾驭了解。它开动之际,前头咳嗽,后面泄气,于是掀身一跳,跳得乘客东倒西撞,齐声叫唤。
这车厢仿佛沙丁鱼罐,里面的人紧紧的挤得身体都扁了。可是沙丁鱼的骨头,深藏在自己的身体里,这些乘客的肘骨膝骨都向旁人的身体里硬嵌。罐装的沙丁鱼条条挺直,这些乘客都蜷曲波折,腿跟腰弯成几何学上有名目的角度。
鸿渐也在头晕胃泛,闻到这味道,再也忍不住了„„又感觉坐得不舒服,箱子太硬太低,身体嵌在人堆里,脚不能伸,背不能弯,不容易改变坐姿,只有轮流地侧重左右屁股坐着,以资调节,左倾坐了不到一分钟,臀骨酸痛,忙换为右倾,百无是处。一刻难受似一刻,几乎不相信会有到站的时候。
(2)精神之苦:惶恐与茫然、不安、无奈、焦燥不宁、索然无味
通过描写照片中的男子“眼神中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人所有的惶恐与茫然”和猜测旅途中物质条件好,免受身体之苦的人不一定能免于精神之苦来说明。(3)句子中的“实质上”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实质上”不能删掉。他说,在路上也并非都是苦旅,有人坐的是豪华的游艇,有人坐的是舒适的火车或飞机,但从本质上讲他们同样是想达到目的地而不能达到,想实现理想而不能实现自己所有的理想,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所以“实质上”不能去掉。
4、人的悲剧性实质到底是什么?从而领悟到家的内涵是什么? 四重悲剧:一是人们“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所以人永远在路上,是苦旅者;
二、人在“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了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三、“人无法还家”;
四、“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这里的家、家园,并不是指“那个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而是指人精神的归宿,精神的栖息之所。
①作者说“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达到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了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怎么理解这句话? 明确:“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达到目的地”作者说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中都有理想和追求,但是不断地追求却始终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所以只能不断地往前走,始终都在向前走,永远在路上流浪,永远处于一种寻觅的过程中,想到达目的地,苦而不能完全到达目的地,就苦在这儿。离家是为了更好地追逐自己美好的理想,而归家是为了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这两者表面看起来是有一定的矛盾,但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人的精神寄托。【插入歌曲异乡人(李建)】 ②“人已无法还家”;“即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怎么理解这句话? 明确:“人无法还家”是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是人的主观感受,家中应有温馨和安宁,如果这些都不具备,即使回了家,也不会产生家的感觉,作者强调的是人的“精神家园”的归宿。人的最大悲剧是找不到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文章深刻揭示了人类精神和理想无所皈依的现实状况,一种灵魂的空虚感和焦虑感。结尾写“他(崔颢)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形象地写出崔颢无法寻找心灵家园的伤感,也是不断在外闯荡的人们的普遍感受。我们学过鲁迅的《故乡》,鲁迅长大后回到故乡,遇到儿时最要好的玩伴闰土时,两人还是无话不说的知已吗?不再是了,闰土在鲁迅面前变得拘谨而木讷,似乎快要成为熟悉的陌生人了。你看到的是变了的一切,别的看到的是变了的你。说明精神家园是难觅难归的。
·作者通过分析崔颢诗歌所蕴涵的内心感受来证明精神家园的无处找寻。引用写家园之思的古代诗歌来证明人处于走向前方和惦念家乡的矛盾之中。这一段中,“家”也有不同含义。与“心”有关的是抽象意义上的心灵家园。
·人们离家,迈向前方,是为了寻找精神家园;又频频回首,怀念家乡与故园,因为那里曾是我们的精神的栖居之所,那么渴望外出与思念家乡是不是构成了一组永恒的矛盾?我们踏上通往方前的迷茫之路,是为了寻找精神家园;殊不知,使心灵得以慰藉的精神家园就在生我养我的故园!既如此,人当初何必离家呢?
家园的内涵是丰富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精神需求也是不同的。儿时我们感受亲情和友情的温馨;成人后我们追求事业和爱情;有了一定的阅历、思想成熟后,我们更多地感受到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情怀。我们不断地离开家园,向着前方的旷野进发。我十分欣赏这样的比喻:人是大地上的一株植物,根紧贴着大地,那是我们儿时的精神家园;茎叶朝向天空和阳光,那是我们心灵的归宿,终极归宿。
·我们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上,又赤条条地离开这个世界,好像我们辛苦经营一生又回到了零点,那么人生是不是一场了无意义的虚空的轮回呢?
张洁在《我的四季》中告诉我们,“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我收获了自己的人生”,虽然收获的是干瘪的谷粒,但我也很充实,无怨无悔。
《我心归去》中,作者说,只要我们在那儿挥洒过血、泪、汗水,那儿就是我们的精神的栖居之所,我们就心有所属,不会感到虚空孤独。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何其短暂,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生只是天地间匆匆的过客。人类何其渺小,人只是广阔宇宙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物质斑点。可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然则我们千万不要因此而小觑了自己。生命总在不断的希望与失望、肯定与否定、短暂与永恒中循环前行。就是在这进出之间,觉醒的个体也有了自觉的精神追求,人生也就有了全新的意义。
5、第12段:再次猜测摄影作品“前方”中人们的命运,扣住这篇文章的写作缘由,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开头猜测他们“归家还是远行”,是浅层次地从生活的经历入笔。结尾反问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是从深层次的人生哲理层面发问,可以理解为实际的“家”和“旷野”,深层次的“家”指心灵家园,不一定与实际的家相符,也可能在远行的前方找到这个“家”。反之,回到实际的家,也可能处在“(心灵的)旷野”之中。这样的结尾,意蕴深厚,雅俗共赏。
四、课文小结
钱钟书在《围城》中说“住在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想进来”说得就是这个道理,于是有首可歌这样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在外流浪的人却这样说“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渴望流浪与思念家乡是一对孪生姐妹,它时刻萦绕在出门远行的游子身上。作者由画面出发联想到人类总有离家的愿望,引出前方的概念,并赋予了它理想的内涵,然后说人追求理想的旅途是一场苦旅,人的最大悲剧是找不到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文章写的是前方仍着眼于回家。文章深刻揭示了人类精神和理想无所皈依的现实状况,一种灵魂的空虚感和焦虑感。
艺术手法:反弹琵琶
反弹琵琶法:即逆向思维。突出思维定式,从人们淡忘甚至遗忘的角度切入,或从常规的反面切入,往往会别有洞天。本专题是“月是故乡明”,这说的归家,是思乡,而本文讲的是离家,从反面落笔,但归结的仍是对家的追寻,只不过这个家已不是普通的生养之地,而是精神的栖息之所。
同学们,离家是美丽的,人生之路是艰辛的,归家是幸福的,尽管四野茫茫,八面空空,但我们不能停止前行的脚步,只要痛苦着你的痛苦,就会幸福着你的幸福,为了精神的故乡,让我们一起向快乐出发!
五、布置作业
积累一些家园之思的古诗,名句。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
送给同学们的一句话:汪国真“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