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站在祖国的地图前教学设计(范文)
篇一:《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设计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设计
盐亭县黑坪镇黑坪中心小学 何胜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赞美祖国的诗歌。这首诗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祖国比作妈妈,赞美了祖国土地辽阔、山河壮丽,展望了祖国的美好前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借助图片、音像资料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3、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8个词语。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教学难点:
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ppt)
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法等。
教学时间:第5周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地图)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检查朗读。
3、检查朗读。
沙漠 深褐 沼泽 湖泊平原
三、深入学习,品词品句
1、再读课文,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学习第一小节
1)轻声读第一节,说说第一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第一句,总起句)
(五颜六色都是形象的语言)
2)我们一起来看看“五颜六色”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3)师生对读(教师读色彩,学生读沙漠、高山??)
4)找出这一节中排比句,说说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国地形的复杂多样)5)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
3、学习第二小节
(1)轻声读,把你认为优美的语句划下来,想象着读一读。
(2)自主读书,边读边画、(3)指导朗读。出示(南沙群岛的美景图)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说什么?
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南沙群岛的句子。
出示(三峡奇景、泰山日出)图片,边出示图片,边让学生描述图中的景物。
出示课件:(生填写)
我们的祖国有()的珠穆朗玛峰,有()的南沙群岛,有()的三峡,还有()的泰山以及()。
看到这些美景,你心中会产生怎样的情感?(骄傲、自豪??)
4、学习第三小节
(1)看着妈妈的照片,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2)对于我们的妈妈你有担心吗?担心些什么?
(3)作为妈妈的儿女,你又会为妈妈做些什么?
四、背诵总结
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2、根据文章结构,利用已有资料进行仿写。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教学方法:谈话式;自主、合作、探究式;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课前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
2、出示中国地图,深情表述:
有一种感情,与生俱来,那就是亲情;有一位母亲,我们共同拥有,她就是祖国,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展示ppt第9张、10张中国地图),同学们看,我们祖国的版图像什么?(像一只引吭高歌的雄鸡)
二、引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13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三、整体感知
1、学生听老师配乐(《山水优美》范读,(或播放录音)课件出示带拼音课文原文,学生思考:
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哪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自主学习诗歌,出示自学提纲:(给学生自学时间:5分钟)提示方法:自学、同桌讨论、分小组合作交流)
(1)默读第一小节,思考:
①第一小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第一句话,总起句)
②“五颜六色”告诉了我们什么?(金黄的是·····,深褐的是·····,碧蓝的是······,翠绿的是······,淡绿的是······,浅蓝的是·····)
③为什么把祖国比作摇篮?(摇篮是借婴儿睡觉的家具,可以左右摇动,使婴儿容易入睡。妈妈又在摇篮的旁边唱着摇篮曲,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而我们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就像婴儿睡在摇篮里一样。因引,作者把祖国比作摇篮。)
(2)读诗歌第二节,思考:
②你最喜欢读哪个句子?由这个句子你想到了什么?
④除了诗中所描述的山水,你还知道祖国的哪些壮丽河山?(可以是自己见过的,也可以是电视上看到的,还可以是书中读过的。)比如四川的九寨沟、青城山、峨嵋山,广西桂林等。
⑤说说你知道的有关珠穆朗玛峰、泰山、三峡、五岳等地的诗句。
(3)自学诗歌第三、四节,思考填空: ①“我站在祖国的地图前,像看着母亲的相片”中的“相片”指的是地图。②“按照宏伟的蓝图,给妈妈做件衣衫”中的妈妈指的是祖国,“给妈妈做件衣衫” 的意思是让祖国呈现同新的面貌。
5、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现在让我们一起带着问题来深入学习课文。
四、学习诗歌。
1、整体感知内容。(此环节根据情况处理,可以省略)
2、细读第一节。
1)第一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第一句,总起句)
2)诗歌中写到了几种颜色?师生对读(教师读色彩,学生读沙漠、高山??)
3)为什么说“五颜六色”是形象的语言?(意思是地图上的颜色各有其代表意义,因为金黄是·····)
4)找出这一节中排比句,说说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国地形的复杂多样)5)你知道祖国有多大,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祖国比作摇篮。)板书:巨大摇篮
7)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
3、精读第二节。
④除了诗中所描述的山水,你还知道祖国的哪些壮丽河山?(可以是自己见过的,也可以是电视上看到的,还可以是书中读过的。)比如四川的九寨沟、青城山、峨嵋山,广西桂林等。
⑤说说你知道的有关珠穆朗玛峰、泰山、三峡、五岳等地的诗句。(课件展示:杜甫的《望岳》、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zì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⑥本节中作者用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夸张、拟人、比喻)
⑦在祖国妈妈的怀抱里,我们感到怎么样?板书:宽阔而温暖 篇二: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案 13.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第一课时
二、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屏幕出现中国地图)这是祖国的地图,它像什么?站在地图前,你想到了什么? 2.同学们,这小小的地图,是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浓缩,一位和我们一样的小学生,把自己看着祖国地图的感受写成了一首诗,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诗歌。(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
1、同学们轻声读文,读准文中的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同桌检查读词语。
1、听写。
2、解释词语。
雄奇: 含笑不言: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检查朗读情况
5、用你喜欢的方式放声读课文,读准生字词,并把课文读通顺。
五、再读课文,理清诗歌线索。
1、默读读课文,看看共有几个小节?每个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2、交流
第一小节:祖国地域辽阔。第二小节:祖国山河雄伟壮丽。
第三小节:表达建设祖国的愿望。第四小节: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3、小结:作者站在地图前,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在这首诗歌中作者是怎样用文字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深厚感情的呢?
六、检测本节所学
1、完成《练习册》一、二、三、四题。
2、小组内互改
3、组长讲题
4、两人互讲。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了解了关于祖国的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让我们再一起来朗读诗歌。
二、自主学习小黑板出示题组
(一)、学习第一节
1、“五颜六色”是什么颜色?诗歌中写到了几种颜色?
2、为什么说“五颜六色”是形象的语言?
3、你知道祖国有多大,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二)、学习第二节
1、本节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夸张、拟人、比喻)
2、找出具体的句子,来体会修辞的作用及作者的情感。
(三)、学习第三节
1、蓝图是什么?祖国的蓝图是什么样子的?
2、祖国的未来是不可估量的。
(四)、学习第四节
1、朗读课文。
2、为什么说我站在祖国地图前,像依偎在妈妈身边?
三、巩固本节所学
1、通过这节课对诗歌前两小节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
2、在写作手法上,你有什么收获?(用排比句,可以使句子更有气势,感情上更强烈)
3、模仿第一小节,用上排比句,写一写我们的后花园,把春到校园的那种生机勃勃写出来。
我来到学校的花园里,()。()的是(),()的是(),()的是()??
四、小结诗歌
1、学习了诗歌你知道了什么?
2、你今后要为祖国做些什么?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诗歌。2.笔下生辉:
运用已有的知识积累,根据课文的诗句,试着仿照课文学写诗歌。可以写几句,也可以写一小段。
第二篇:《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设计
在教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使学生中读中学
——《我站在祖国的地图前》教学反思
王志明
这篇课文是以诗歌的形式,作者看祖国的地图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赞美了祖国的土地辽阔、山河的壮丽,展望了祖国的美好前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感情。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怎样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从读入手,以读贯穿本文教学的始终,体现读中悟、读中想、读中感的设计理念,既读出山河的壮丽,感情的升华。同时借助相关的课外资源,体会作者行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也是本课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学生都能理解诗歌的内容,掌握生字新词,体会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能背诵第二节诗歌。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课前与课中相结合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课前,我让学生看有关祖国山河壮丽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兴趣,课中,边教学课文的内容,边让学生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美景,不时引导学生向爱国的主体想象,以加强对学生热爱祖国的教育。
学习本课,不足之处是学生不能在概括文章的内容部完整,说明这是一个缺陷,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朗读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三篇: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设计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赞美祖国的诗歌,课文以诗歌的形式来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课文情感浓烈,想象丰富,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诵,是培养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这首诗描绘了祖国的壮丽山河,情感浓烈,想象丰富,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诵。本班学生已有一定阅读能力和知识积累,本篇课文对他们来说不是很难。只需要老师对重点句子加以引导理解和分析,对他们做适时的点拨和必要的讲解。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二小节。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3、深刻感受作者热爱祖国、建设祖国、关心祖国发展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教学难点:
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学具准备:
地图、图片
教学设计思路:
语文教学中,读,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必具的语文能力。这篇诗歌情感浓烈,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易读易诵,是品读入境的好文章。教学中,从读入手,以读,贯穿本文教学的始终,体现读中悟、读中想、读中感的设计理念,既读出山河的壮丽,感情的升华。同时借助相关的课外资源,体会作者行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也是本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一单元,我们泛舟漓江,领略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风采,攀登了藏龙山,感受了五彩池的神奇。把祖国的这些壮丽山河浓缩到一张纸上,就是祖国地图了,看,祖国多像一只昂首挺立的雄鸡呀!出示中国地图,站在祖国地图前,你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3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2、请同学们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说说这首诗每小节主要内容。
学生汇报,师板书
土地辽阔,山河壮丽,描绘蓝图
二、品读诗歌,感悟语言,升华情感
1、学习第一小节
(1)诗歌是怎样写出祖国地域辽阔的呢?请同学们读第一小节,边读边画出第一小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2)“五颜六色都是形象语言”告诉了我们什么呢?(金黄、深褐、碧蓝、翠绿、淡绿、浅蓝等颜色各代表祖国有沙漠,有高山,有湖泊,有平原,有沼泽,有海湾......)(3)拓展想象,看祖国地形图,结合诗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读出自己的感受。
(4)第一小节里,你还从哪里读出了祖国土地辽阔?感悟省略号的含义以及“九百六十万,巨大摇篮”的含义。
(5)指导朗读,男女生比赛读,师生对读。
2、学习第二小节(1)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哪些地方值得我们热爱?出示珠穆朗玛峰、南沙诸海岛、五岳、三峡、泰山日出图片。看了这些美景,心情怎么样?想说点什么吗?(2)你喜欢哪个句子,由这个句子想到了什么? 感悟“珠穆朗玛峰,举手能摩天”出示珠穆朗玛峰的图片,这句话中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高?想想该怎么读?(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摩天”
“南沙诸岛,撒开珍珠串”把南沙诸岛比作珍珠,体会到南沙诸岛的美。
(3)除了诗中描述的山河,你还知道祖国哪些壮丽的河山?可以是自己亲眼见过,也可以是电视上见过,还可以是书中读过的。
(4)出示(三峡奇景、泰山日出)图片,边出示图片,边让学生描述图中的景物。我们的祖国有()的珠穆朗玛峰,有()的南沙群岛,有()的三峡,还有()的泰山以及()。
看到这些美景,你心中会产生怎样的情感?(骄傲、自豪……)(3)指导朗读第二小节,男女生对读,齐读
(4)你还知道祖国的哪些名山大川,著名风景?指名说
3、读第三小节
(1)看着妈妈的照片,你想对妈妈说什么?(2)作为妈妈的儿女,你又会为妈妈做些什么?(3)带着深沉、自信的语气齐读
4、自学第四节 问“依偎”是什么意思。让学生上台做依偎的动作,让依偎学生依偎在老师身上,我:你靠在老师身上是什么感觉?为什么说我站在祖国地图前像依偎在妈妈身边?
三、总结课文,提升认识
1、老师总结:
我们生活在母亲的怀抱,感觉如此温暖。为祖国贡献我么的力量是我们的责任。今天,我们的祖国一步步走向辉煌,当我们站在祖国面前,心中无比的骄傲与自豪,请让我们发自内心的喊一声:妈妈,我爱您!
2、在歌曲《我的中国心》中结束课堂教学
作业设计:
1、收集有关祖国的资料和图片,在班里办一个“祖国知多少”比赛活动。
2、读一读其他有关描写祖国读诗歌。板书设计:
13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祖国地域辽阔
祖国的名山大川
为祖国设计蓝图
祖国像妈妈
第四篇:《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赞美祖国的诗歌。这首诗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祖国比作妈妈,赞美了祖国土地辽阔、山河壮丽,展望了祖国的美好前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沙漠”、“海湾”、“健康”、“三峡”、“泰山”、“宏伟”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力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
2、理解每一小节内容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情感态度目标:
1、以问题为线索,理解我站在祖国地图前看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
2、通过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四、教学难点:
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PPT)
六、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法等。
七、教学时数:2课时
八、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地图)
同学们,这是什么?(中国地图)有一位小朋友站在祖国地图前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检查朗读。
3、检查朗读。
沙漠 深褐 沼泽 湖泊平原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三、深入学习,品词品句
1、再读课文,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学习第一小节
1)轻声读第一节,说说第一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第一句,总起句)(五颜六色都是形象的语言)
2)我们一起来看看“五颜六色”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3)师生对读(教师读色彩,学生读沙漠、高山„„)4)找出这一节中排比句,说说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国地形的复杂多样)
5)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国的幅员辽阔)老师深情讲述: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 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在我们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地形如此复杂多样,看到这些,你心中会感到
。(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5)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
3、学习第二小节
(1)轻声读,把你认为优美的语句划下来,想象着读一读。(2)自主读书,边读边画、(3)指导朗读。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珠穆朗玛峰被称为世界屋脊,海拔8848.43米,我们学校的教学楼高12.3米,相当于我们719个教学楼那么高,为什么有的同学发出如此的惊叹声?你为什么惊叹?(生:高不可攀)这句话中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高?想想该怎么读?(生有感情地朗读)你还能说出哪描写高的词语?(高耸入云、高大巍峨)
出示(南沙群岛的美景图)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说什么? 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南沙群岛的句子。
出示(三峡奇景、泰山日出)图片,边出示图片,边让学生描述图中的景物。
出示课件:(生填写)我们的祖国有()的珠穆朗玛峰,有()的南沙群岛,有()的三峡,还有()的泰山以及()。
看到这些美景,你心中会产生怎样的情感?(骄傲、自豪„„)
四、背诵总结
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2、根据文章结构,利用已有资料进行仿写。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教学方法:谈话式;自主、合作、探究式;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课前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
2、出示中国地图,深情表述:
有一种感情,与生俱来,那就是亲情;有一位母亲,我们共同拥有,她就是祖国,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展示PPT),同学们看,我们祖国的版图像什么?(像一只引吭高歌的雄鸡)
二、引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13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三、细读感悟
1、学生听老师配乐(《山水优美》范读,(或播放录音)课件出示带拼音 课文原文,学生思考:
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哪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继续学习诗歌
(1)自学诗歌第三、四节,思考填空:
①“我站在祖国的地图前,像看着母亲的相片”中的“相片”指的是地图。
②“按照宏伟的蓝图,给妈妈做件衣衫”中的妈妈指的是祖国,“给妈妈做件衣衫” 的意思是让祖国呈现同新的面貌。
③小作者根据祖国妈妈的心愿,绘制了修筑铁路、改造荒原、治理沙漠、修建电站 的宏伟蓝图。
3、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现在让我们一起带着问题来深入学习课文。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学习了这首诗歌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本文中心思想,学生朗读。
2、当你驻足于雄伟的万里长城之上,当你止步于浩渺的渤海之滨,你一定会为我们的祖国感到由衷的自豪!此时你的心情怎样?我们生活在祖**亲的怀抱,感到无比温暖。为祖国贡献我们的力量,是我们的责任。今天,我们的祖国正在一步步走向辉煌。当我们站在祖国地图前,心中充满无比的骄傲与自豪为。面对祖国的版图,让我们发自内心地、深情地道一声:(生齐读)“祖国妈妈,我爱您!”老师、学生齐声呼喊:祖国,您好!祖国妈妈,我爱你!我爱你,中国!
3、谈谈你今后要为祖国做些什么?(刻苦学习,长大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让祖国更加强大······)
4、学生配乐(《祖国你好》)齐读全文。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第二节。
2、完成练习册。
3、收集有关祖国的资料和图片。板书设计: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巨大摇篮
祖国
宽阔而温暖
妈妈的怀抱
宏伟的蓝图 依偎 教学后记:
这篇精读课文是一首赞美祖国的诗歌。课文以诗歌形式来描绘祖国壮丽的山河,课文情感浓烈,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易读易诵。
学习本文的意图是品味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我先让让学生个别朗读,自主阅读,读中自悟,读中悟情;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弄清楚每一小节的内容。最后组织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更有感情,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第五篇:《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设计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设计 盐亭县黑坪镇黑坪中心小学 何胜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赞美祖国的诗歌。这首诗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祖国比作妈妈,赞美了祖国土地辽阔、山河壮丽,展望了祖国的美好前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借助图片、音像资料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3、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8个词语。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教学难点:
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PPT)
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法等。教学时间:第5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地图)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检查朗读。
3、检查朗读。沙漠 深褐 沼泽 湖泊平原
三、深入学习,品词品句
1、再读课文,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学习第一小节
1)轻声读第一节,说说第一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第一句,总起句)(五颜六色都是形象的语言)
2)我们一起来看看“五颜六色”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3)师生对读(教师读色彩,学生读沙漠、高山„„)
4)找出这一节中排比句,说说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国地形的复杂多样)5)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国的幅员辽阔)老师深情讲述: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 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在我们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地形如此复杂多样,看到这些,你心中会感到
。(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5)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
3、学习第二小节
(1)轻声读,把你认为优美的语句划下来,想象着读一读。(2)自主读书,边读边画、(3)指导朗读。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珠穆朗玛峰被称为世界屋脊,海拔8848.43米,我们学校的教学楼高12.3米,相当于我们719个教学楼那么高,为什么有的同学发出如此的惊叹声?你为什么惊叹?(生:高不可攀)这句话中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高?想想该怎么读?(生有感情地朗读)你还能说出哪描写高的词语?(高耸入云、高大巍峨)
出示(南沙群岛的美景图)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说什么? 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南沙群岛的句子。
出示(三峡奇景、泰山日出)图片,边出示图片,边让学生描述图中的景物。出示课件:(生填写)
我们的祖国有()的珠穆朗玛峰,有()的南沙群岛,有()的三峡,还有()的泰山以及()。
看到这些美景,你心中会产生怎样的情感?(骄傲、自豪„„)
4、学习第三小节(1)看着妈妈的照片,你想对妈妈说什么?(2)对于我们的妈妈你有担心吗?担心些什么?(3)作为妈妈的儿女,你又会为妈妈做些什么?
四、背诵总结
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2、根据文章结构,利用已有资料进行仿写。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教学方法:谈话式;自主、合作、探究式;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课前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
2、出示中国地图,深情表述:
有一种感情,与生俱来,那就是亲情;有一位母亲,我们共同拥有,她就是祖国,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展示PPT第9张、10张中国地图),同学们看,我们祖国的版图像什么?(像一只引吭高歌的雄鸡)
二、引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13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三、整体感知
1、学生听老师配乐(《山水优美》范读,(或播放录音)课件出示带拼音课文原文,学生思考:
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哪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自主学习诗歌,出示自学提纲:(给学生自学时间:5分钟)提示方法:自学、同桌讨论、分小组合作交流)
(1)默读第一小节,思考:
①第一小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第一句话,总起句)
②“五颜六色”告诉了我们什么?(金黄的是·····,深褐的是·····,碧蓝的是······,翠绿的是······,淡绿的是······,浅蓝的是·····)③为什么把祖国比作摇篮?(摇篮是借婴儿睡觉的家具,可以左右摇动,使婴儿容易入睡。妈妈又在摇篮的旁边唱着摇篮曲,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而我们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就像婴儿睡在摇篮里一样。因引,作者把祖国比作摇篮。)
(2)读诗歌第二节,思考:
①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哪些地方值得我们热爱?(珠穆朗玛峰、南海诸海岛、五岳、三峡等)
②你最喜欢读哪个句子?由这个句子你想到了什么?
③“南沙诸海岛,撒开珍珠串”把 南沙诸海岛比作珍珠。我从这句话中想到南沙诸海岛很多、很美。
④除了诗中所描述的山水,你还知道祖国的哪些壮丽河山?(可以是自己见过的,也可以是电视上看到的,还可以是书中读过的。)比如四川的九寨沟、青城山、峨嵋山,广西桂林等。
⑤说说你知道的有关珠穆朗玛峰、泰山、三峡、五岳等地的诗句。
(3)自学诗歌第三、四节,思考填空:
①“我站在祖国的地图前,像看着母亲的相片”中的“相片”指的是地图。
②“按照宏伟的蓝图,给妈妈做件衣衫”中的妈妈指的是祖国,“给妈妈做件衣衫” 的意思是让祖国呈现同新的面貌。
③小作者根据祖国妈妈的心愿,绘制了修筑铁路、改造荒原、治理沙漠、修建电站 的宏伟蓝图。
5、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现在让我们一起带着问题来深入学习课文。
四、学习诗歌。
1、整体感知内容。(此环节根据情况处理,可以省略)
2、细读第一节。
1)第一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第一句,总起句)
2)诗歌中写到了几种颜色?师生对读(教师读色彩,学生读沙漠、高山„„)3)为什么说“五颜六色”是形象的语言?(意思是地图上的颜色各有其代表意义,因为金黄是·····)
4)找出这一节中排比句,说说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国地形的复杂多样)5)你知道祖国有多大,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祖国比作摇篮。)板书:巨大摇篮
6)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国的幅员辽阔)老师深情讲述: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 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在我们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地形如此复杂多样,看到这些,你心中会感到
。(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7)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
3、精读第二节。
①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哪些地方值得我们热爱?课件出示珠穆朗玛峰、南沙诸海岛、五岳、三峡、泰山日出图片(PPT第12至37张)看这这些图美景,你们的心情怎样?想说点什么吗?
②你最喜欢读哪个句子?由这个句子你想到了什么?
③“南沙诸岛,撒开珍珠串”把南沙诸岛比作珍珠串。我从这句话中想到南沙诸海岛很多、很美。课件出示南沙诸海岛图片(PPT第17张)
④除了诗中所描述的山水,你还知道祖国的哪些壮丽河山?(可以是自己见过的,也可以是电视上看到的,还可以是书中读过的。)比如四川的九寨沟、青城山、峨嵋山,广西桂林等。
⑤说说你知道的有关珠穆朗玛峰、泰山、三峡、五岳等地的诗句。(课件展示:杜甫的《望岳》、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zì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⑥本节中作者用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夸张、拟人、比喻)⑦在祖国妈妈的怀抱里,我们感到怎么样?板书:宽阔而温暖 ⑧学生朗读课文:男生读上句,女生读下句。(或老师读上句,常常生读下句)
4、自学第三节。
思考:这节诗把“祖**亲”比作什么?
蓝图是什么?(指建设计划)祖国的蓝图是什么样子的?(建设铁路,开发荒原,绿化沙漠,建设电站)板书:宏伟的蓝图
学生朗读课文。
5、自学第四节。
问:“依偎”是什么意思?(亲热地靠着,紧挨着)让学生上讲台表演依偎的动作,或让一个学生依偎在老师身上,问:你靠在老师身上是什么感觉?为什么说我站在祖国地图前,像依偎在妈妈身边?(因为祖国就像妈妈一样)板书:依偎在妈妈的身边
学生朗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学习了这首诗歌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本文中心思想,学生朗读。
2、当你驻足于雄伟的万里长城之上,当你止步于浩渺的渤海之滨,你一定会为我们的祖国感到由衷的自豪!此时你的心情怎样?我们生活在祖**亲的怀抱,感到无比温暖。为祖国贡献我们的力量,是我们的责任。今天,我们的祖国正在一步步走向辉煌。当我们站在祖国地图前,心中充满无比的骄傲与自豪为。面对祖国的版图,让我们发自内心地、深情地道一声:(生齐读)“祖国妈妈,我爱您!”老师、学生齐声呼喊:祖国,您好!祖国妈妈,我爱你!我爱你,中国!
3、谈谈你今后要为祖国做些什么?(刻苦学习,长大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让祖国更加强大······)
4、学生配乐(《祖国你好》)齐读全文。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第二节。
2、完成每课一练(出示课件:每课一练)
3、收集有关祖国的资料和图片。板书设计: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巨大摇篮
祖国
宽阔而温暖
妈妈的怀抱 宏伟的蓝图 依偎 教学后记:
这篇精读课文是一首赞美祖国的诗歌。课文以诗歌形式来描绘祖国壮丽的山河,课文情感浓烈,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易读易诵。
学习本文的意图是品味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我先让让学生个别朗读,自主阅读,读中自悟,读中悟情;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弄清楚每一小节的内容。最后组织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更有感情,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