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象的精彩表演教学设计
长铺三小
张志斌 精彩的大象表演 教学设计
(一)细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课文第1自然段点明了观看大象表演的地点是在泰国,并概括写看表演的总体感受是“令人欢乐开怀”的“美妙享受”。怎样令人欢乐开怀的?可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板书:欢乐开怀、美妙享受)(2)指导朗读。2.学习第2~5自然段。
(1)找中心句,体会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第2~5自然段,找一找中心句,并画上横线。
2、为什么说大象的表演非常精彩?请用你找到的中心句来回答。
3、齐读这四个中心句,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在思考交流中明白,这四句话是各个自然段的中心句,也是总起句,其他句子是围绕这一句来写的。抓住中心句,能使读者很快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
(2)细读、品读,体会大象表演的精彩。
1、你最喜欢大象表演的哪个节目?找到那一段,并读好那一段。读后,可以和同桌或小组的同学说说喜欢这一段的理由。
2、汇报交流,教学的顺序依交流的顺序而定。
(讨论交流中,第3自然段要抓住“大象踢足球最有趣”的特点,扣住能表现“有趣”的动作描写,如“踢飞、绕开、一拨”及观众的表现“前俯后仰”来体会。然后指导读,让学生在读中表现出“大象踢足球有趣”的特点及作者的喜爱之情。第4自然段的方法与第3自然段相同,只是在学习体会描写比赛的具体语句前,先看插图,集合插图让学生想像,再读具体的语句,从而体会到人和大象的拔河比赛尤为激动人心)
3、重点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a 你为什么最喜欢大象过人表演?
b 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看大象过人表演让人“提心吊胆”? c “凝神屏息”是怎样的一种表情?谁来表演?这说明了什么? d 谁来读读第2~4句,把这种因担心而紧张,且让人感到提心吊胆的感觉读出来。(指导朗读)
e “惊心动魄”的那一刻指的是哪一刻?
f 当大象抬起一只脚按在少年的肚子上时,全场为什么突然安静了下来?
g如果你当时在场观看,你会怎样想,会有怎样的表现?有惊无险的一幕过去了之后,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你们能把这种内心的感受通过读表达出来吗?(指导读第6~8句)读到这里,谁能联系课文说说“提心吊胆、惊心动魄”的意思?(二)拓展延伸
1、通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呢?
2、你想对大象说点什么?
第二篇:《大象保姆》教学设计
8、《大象保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会认的10个生字,理解它们在词语中的意思。
2、引导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增强关爱动物,和动物友好相处的意识。
3、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学难点:
从文中体会大象的勇敢、忠实。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趣引入
1、谁知道大象能帮助人们做什么事?
2、大象很聪明,能帮人们干这么多的事情,课文里一头大象担负起了照看主人小孩的工作,这位保姆工作的怎么样?让我们走进这一家人的生活去看一看吧。
二、自学生字,初步感知
1、读书,画出不认识的字及不理解的词语。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自己说一说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交流讨论,感悟理解
1、理清课文层次
哪些内容是写大象保护主人娃娃的内容的?其余部分写的是什么?
2、出示自学提示
(1)为什么作者先写把黑熊踏成肉饼,再写对主人忠心耿耿呢?
(2)大象是怎样保护主人娃娃的?都写了几幅场景,哪部分最使你感动?
3、默读课文,先自学再组内交流。
4、同学交流,读中感悟
第一部分
1、小组汇报自学提示第1题。
2、教师小结:大象凶猛对敌、亲切对人。
第二部分
1、分组汇报自学提示第2题。
2、帮助学生理出几个场景。
(1)观察课文插图画的内容和课文哪一部分是相对应的?能归图画拟个名字吗?
第二幅图画:猛撞大树,踩狗抛尸(读书上相应内容)
第三幅图画:舍身相救,感激不尽(读书上相应内容)
(2)课文中哪部分内容没有相应的插图,如果让你画一画,你怎么画,给它起个题目。
(3)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语句。
①把最感动你的内容读出来。说说让你感动的原因。
②指名读,进一步体会。
(4)在理出几个场景的基础上,讲一讲这个故事。
四、总结全文,归纳板书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大象具有什么品质?你有什么想法。
2、本文为我们描述了这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头勇敢、忠诚的大象,让我们感到的确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怎么对待我们的动物朋友呢?(请一两个同学说一说)
五、想象一下大象后来会怎样?
卡林夫妇看到眼前的场景会说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花篮”。
2、小练笔: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人应该怎样对待动物?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第三篇:《乘着大象》教学设计
《乘着大象》教学设计
课 题:骑大象
课 时:1课时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
教学目标:了解大象的造型特点,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表现自己乘着大象时的情景和感受。
教学重点:在了解大象的造型特征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一特征进行夸张和想象。
教学难点:是否通过绘画表现了自己乘上大象的这种感受。
教具学具准备:师生课前收集有关大象的图片、录像资料等,教师还应准备一些不同类型的、同龄孩子的作品供学生欣赏。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引导阶段:
1、分小组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大象的资料,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大象图片、照片。
2、找学生说说你是在哪儿见过的大象?(生:电视上、画册、动物园见过真正的大象)说一说大象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生回答略)
3、根据自己对大象的印象,讨论并尝试画一头大象。
三、发展阶段:
1、教师播放有关乘着大象的录像资料:少数民族人乘着大象慢悠悠行走的一种情景;动物园里小朋友骑大象、跷在大象鼻子上的情景……
2、伴着录像音乐,引导学生想像自己乘着大象的情景及感受。
3、欣赏同龄人画的乘着大象的作品,体验乘着大象时的快乐、兴奋、紧张、害怕等感觉。
4、讨论:如何结合自己的想像与感受,画一幅非常有趣的关于乘着大象时的作品?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想象,也可以给大象长出翅膀,既象一头大象,又象一只大鸟,当然也可以画成大象造型的滑梯。
5、提示:以大象为主体,使画面形成中心构图样式,可以在大象的背上、长鼻子上、大耳朵上添画一个或多个乘着大象的人物。教师可以演示乘坐大象的人物形象。
四、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继续播放音乐,让学生伴着这种节奏来绘画。提示学生注意大象在画面中的主要位置。把大象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通过你画的人物表情、动作来表达骑上大象的感受。
五、学生作品展评:把有创意的作品展示交流。
六、课堂小结:
同学的想象力都很丰富,大胆地夸张了大象的形象,也画出了自己骑上大象的这种感受,有些同学只是单纯地把大象的样子画出来,而不是表现骑大象,希望课后这些同学把骑大象的人物添加上去。
板书设计:
乘着大象
以大象为主体,使画面形成中心构图的样式
第四篇:乘着大象(教学设计)
猜谜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让我们来猜一猜它是谁?(出示大象谜语:脸上长钩子,头边绑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生:大象
师:老师还没说完同学们就猜出是大象,说明同学们对大象的特征非常的了解,大象还有哪些特征呢?大象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也象征着吉祥。很多人都喜欢和大象一起玩,比如,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每年都将举行盛大的泼水节活动,人们都会乘着大象,来到河边水池边,进行泼水狂欢活动,场面非常的热闹有趣。同学们想不想和大象一起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乘着大象尽情的游玩。出示课题乘着大象。
画出大象
刚才我们的那位大象朋友可不是自己来的他还带来的他的朋友们,让我们把大象朋友请出来。要仔细观察大象的头部和身子分别接近什么形状?(引导学生利用圆形和椭圆形画出大象的基本特征)学生和老师一起讨论、学习大象的画法(结合板书)。
大象除了静静地站着,还会走啊跑啊如果想画跑着的大象,只要把什么改动?
(1)、先画好基本形。
(2)、添画外形特征。
大胆想象
乘着大象(音乐)
1、大象画好了,那就让我们乘上大象出去走走吧!
2、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伴着悦耳的音乐,走进了想象的世界。现在,大象向我们走来啦!让我们赶快爬上去吧!想坐哪儿就坐哪儿,坐好了吗?我们出发啦!
我们来到了茂密的森林,趟过了清澈的小河,大象正慢悠悠地爬上了山坡。哇!大象竟然闪动他的耳朵带我们飞起来了。他会带我们去任何我们喜欢的地方啊,来到了喜欢的地方,大象后我们一起做起了游戏……
3、小朋友,刚才你们坐在大象的哪个位置上,都看到些什么呢?心里觉得怎么样呀?你们乘着大象谁来说一说
四、欣赏作品,激发灵感
1、通过同学们的相互交流,都说出了自己乘着大象时的一些感受,这些感受非常奇妙!接下来我们看看其他班的同学是怎样来表现乘着大象时的情景和感受的。
每幅图都要简单讲解
2、那我们看,这几幅作品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画面的中心部分是什么? 生齐答:大象。
大象应该画在画面的哪个地方呢?
师总结:要把大象画在画面的中心位置,然后添画你或你和你的朋友、背景。那你们能不能比他们画的更有趣?
生齐答:能。
3、现在,拿出你的彩笔进行创作。如果先画好的小朋友,可以和你最要好的小朋友交流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拿到前面来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的感受。
(播放音乐,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以点带面,超越大象
1、刚才小画家们把乘着大象的感受表达的淋漓尽致。是呀,大象是我们的好朋友,还有好多动物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呢!现在,你还想乘着什么动物去玩呢?
六、相互友好,共同生存
1、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动物是那么的可爱!有了它们,我们的地球才这么生机勃勃;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才这么多姿多彩;有了它们,小朋友们的想象才如此的丰富和有趣!
2、让我们和动物永远做好朋友吧!(音乐)
第五篇:大象舅舅 教学设计
穿梭字里行间,找寻快乐源泉
--------小学二年级群文阅读《快乐起来》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它是谁呢?(出示大象舅舅的图片)(出示小象图片)这头小象与大象是什么关系呢?请你猜一猜。
答案就藏在一个故事里,故事的名字叫“为清晨吹喇叭”.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这个故事,看谁最先找到答案。遇到不认识的字,你可以猜一猜,也可以跳过去。
二、共读故事,思考分享。
1.故事里的大象舅舅和小象在什么地方?它们在干什么呢?
2.把你觉得特别好玩的地方用“横线”标出来,然后和同桌的小伙伴交流交流。
3.谁来说一说你找到的特别好玩的地方?
三、听读故事,妙趣对话。
大象舅舅和小象玩得真开心!猜猜,大象舅舅和小象还会玩些什么?听老师讲给你们听,我们来边听边猜测这个故事的内容。
1.注意看屏幕,老师讲到哪里,你的眼睛就要跟着看到那里。
2.猜猜,大象舅舅会许什么愿?小象会许什么愿?如果是你,你会许什么愿?
3.继续听!再猜,魔法实现了吗?为什么?
4.印证猜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象舅舅和小象的愿望实现了吗?他们高兴吗?为什么?
5.故事听完了,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你觉得这个故事哪个地方最好玩?
小结:虽然大象舅舅和小象的愿望都没有实现,但他们实现了蜘蛛的愿望,所以,大象舅舅和小象特别高兴。
四、分组阅读,共享智慧。
大象舅舅和小象真会玩,他们还做了其他有意思的事情呢!接下来我们分组读故事《穿衣服》和《算电线杆》,同桌的两个小朋友拿到的故事是不一样的,怎么读呢?眼睛看大屏幕,耳朵竖起来,听我悄悄说给你听。
1.自己读故事,边读边把你觉得好玩的地方用“横线”标出来。
2.读完后,把你觉得好玩的地方讲给同桌听,并且告诉小伙伴你为什么觉得好玩。
3.分享:
(1)《算电线杆》---大象舅舅算了哪些东西?算清楚了吗?
(2)《穿衣服》---大象舅舅怎么穿衣服的?你平常是怎么穿衣服的?看图:大象舅舅变成什么样了,读句子,学动作:微微笑了;哧哧笑了;捧腹大笑。
小结:看你们笑得多开心啊!大象舅舅和小象跟你们一样快乐。
五、纵向浏览,寻找快乐。
把这四个故事连起来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大象舅舅和小象一直都是这么快乐吗?你有没有从故事中发现什么?
1.出示句子:我觉得悲伤„„猜一猜,说说你的疑问。
2.听录音:我们来听听小象是怎么说的。
3.出示句子:海上有大风暴„„如果你是小象,你的心情怎样?
小结:小象的心情跟我们一样,它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把所有的窗帘都放下,并关紧。在小象最无助和悲伤的时候,大象舅舅推开门走了进来。你看,大象舅舅和小象一样难过。
4.讨论:它们一直这样难过下去,天天以泪洗面,行不行?
小结:大象舅舅说:“我要想个办法,使我们快乐起来。”他们玩好玩的事情,做好笑的事情,因为他们相信,悲伤就像火车车窗外一闪而过的田野、房子、天地、电线杆一样,总有一天也会过去。最后,他们“忘记了要悲伤,让自己快乐起来”.5.你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
小结:真好!你们都是会生活的、聪明的孩子。每个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不开心甚至伤心的事情,这很正常。当我们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要向大象舅舅和小象一样,想办法让自己高兴起来,用快乐赶走悲伤和不愉快。
六、自读顿悟,体味快乐。
1.自己读《写一首歌》,看看大象舅舅写了些什么?
2.大象舅舅和小象还在唱歌呢!和你的小伙伴试着唱一唱,想怎么唱就怎么唱,唱到手舞足蹈都可以。
3.全班分享。
小结:你看,大象舅舅和小象是多么的快乐啊!
七、拓展阅读,延续快乐。
今天这节课,我们和大象舅舅、小象一起,经历了那么多好玩的事情。读完这几个故事,你们还有没有什么关心的问题想问一问小象呢?如果你想知道刚才所问的这些问题,请大家去阅读《大象舅舅》这本书吧,所有的答案都可以在书中找到。
教后反思:
选择这样的一个议题及文本,对我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挑战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作品本身。文本选自《大象舅舅》,这本书是 20 世纪美国图画书历史上最重要的创作者之一阿诺·罗北儿的作品。阿诺·罗北儿是当代最尊重儿童智慧的作家。他的作品除了温馨、带点茶香的趣味之外,对于传统被认为是高层次思考才能解决的哲学论题,例如勇气、意志力、友谊的本质、死亡的恐惧、智慧等,都能够用具体的影像、说闲话的语气数落出来,让读者常常会发出“啊”的感叹。他的作品,每篇都可以作为儿童哲学的题材。这位有着独特生命感怀和艺术天赋的图画大师用他手中的铅笔盒画笔为世界创造了一座被爱与盼望照亮的伊甸园,永久庇护我们脆弱的生命。另一方面是来自学生,尝试给二年级的孩子进行群文阅读的教学,我是第一次。对于刚刚开始练习默读的一群小孩子,要带着他们在40 分钟内读完五个从未接触过的故事,我不知道我们的课堂会有怎样的对话。最重要的是,和二年级的孩子一起讨论关于至亲的离世、关于死亡的阴影,真不知该从何入手,又该讲到何处。
因为有挑战,所以更想尝试。如何找到突破口?议题的选择至关重要。议题是群文阅读的眼睛。群文阅读课,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读得更多、读得更广、读得更乐,更要让他们读得更深,让他们在多篇文章阅读中学会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为他们学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五个故事的同质性很强,选择一个怎样的议题,才能既切合二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又能撞击孩子们的思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经过反复斟酌,最终将议题定为“快乐起来”,议题包含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勇气和智慧。课堂上,围绕议题,孩子们通过对五篇故事的阅读,与大象舅舅和小象一起共享快乐的时光,经历悲伤的情绪,最后达成共识:悲伤和难过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但不能让它左右我们的生活;没有谁可以代替你的快乐,在乎你的内心。在此共识建构的过程中,学生与故事中的角色不断对话,不断完善自我的认识,特别是在分享你有什么办法让自己在不开心的时候高兴起来时,孩子们的精彩诉说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
有效的“群文阅读”教学,在定好议题、选好文章的基础上,还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依靠有步骤、有程序的阅读教学策略,尽可能缩短儿童天生能力间的差距。为了激发孩子们的阅读期待,挑起他们的阅读欲望,我多次采用了猜读的方式。
第一次,猜一猜:小象与大象是什么关系?让每一个孩子都迫不及待地打开了故事。第二次,猜一猜:大象舅舅和小象会许什么愿?如果是你,你会许什么愿?这些充满好奇感与极具代入感的问题,让学生对故事的发展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第三次,猜一猜:大象舅舅和小象的愿望实现了吗?故事一次次出乎意料的结局,让孩子们的阅读变得更加刺激、更加有趣。孩子们在和文本的对话中、与小伙伴的对话中、与老师的对话中,已经和大象舅舅、小象一样欢乐起来。
在学生阅读完四个故事之后,我让学生把这四个故事连起来比较,看看又有什么发现。这正是群文阅读的魅力,它总会把多篇文章看成一个阅读整体,将多篇文章横向联合起来,培养学生整合、伸展、评鉴、创意等高层次的阅读能力。
比较法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之后,学生很快发现,大象舅舅和小象并不是一直都是快乐的,他们也有伤心的时候。于是,第四次,猜一猜:小象为什么伤心?如果说,前三次的猜测都是将学生引向精彩的故事情节,那么,第四次的猜测则是将学生引向哲学层面的思考:如何面对忧伤?学生从小象的经历中,体会到伤心时让自己快乐起来是可以做到的事情。四次猜测,让学习的过程充满期待、充满意外,让阅读变得格外吸引人。再比如,让学生演一演---像大象舅舅和小象一样吹喇叭、向花们问好;唱一唱---唱大象舅舅为小象写的歌,用自己熟悉的曲调、用任意编造的曲调,想怎么唱就怎么唱„„所有这些教学活动,都基于孩子的年龄特点,释放了孩子的心灵,让他们从小象的经历中,顿悟到快乐的源泉是存在于自己的内心。
感谢孩子们!我们共同完成了挑战!我终于相信,同二年级的孩子也可以讨论哲学的话题,这种信心是在群文阅读的课堂上找到的。期望这节课带给我和孩子们的记忆就如同大象舅舅和小象一起度过的那些“忘不掉也算不过来的日子”一样,温暖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