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化5层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
现代化5层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 摘 要
摘 要:本次毕业设计是一幢5层框架结构教学综合楼,建筑面积约4705㎡,总高度17.4m。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类别为IV类场地,基本风压0.45KN/㎡,基本雪压0.35 KN/㎡。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设计内容包括建筑图设计和结构设计。建筑图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楼梯和卫生间详图。
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方案中横向框架9轴框架的抗震设计,结构设计具体内容如下:
1、确定框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计算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2、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框架结构自震周期,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
3、计算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
4、计算竖向荷载(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5、内力组合,梁端剪力调整,柱端弯矩和剪力调整。
关键词:框架结构 抗震设计 荷载计算 内力计算 计算配筋
目 录 摘 要·Ⅰ 引 言1 1 建筑设计方案说明·2 1.1工程概况·2 1.2设计依据·2 1.3建筑方案·2 1.4建筑施工图说明5 1.5其他设计方面·7 2 结构设计方案说明9 2.1工程概况·9
2.2设计主要依据与资料9 2.3荷载取值·9 2.4结构选型·9 2.5结构分析·10 2.6梁配筋及构造要求11 3结构计算书·13 3.1设计说明资料13 3.2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的确定·14 3.3荷载设计计算·16
3.4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和侧移计算22 3.5风荷载计算27 3.6恒荷载内力计算·31 3.7框架截面设计·53 3.8楼板结构设计·59 3.9楼梯设计61 3.10基础设计·67 参考文献72 致 谢·73 附 录·74
第二篇: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文献综述
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文献综述
作者:邸亚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4)
摘要: 从抗震能力、地基基础、梁和板、构造柱、消防几个不同的方面简单介绍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
中图分类号:U448.2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的阶段,是知识深化、拓宽、教学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和实践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通过毕业设计,培养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和社交能力,培养了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事业心、责任感。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顺利完成所承担的建设任务奠定基础。
2、研究现状
多层及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大致有混合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巨型结构体系。混合结构的承重墙体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而加厚,不仅耗费大量材料,也减少了使用面积。框架结构体系是由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基础为主框架,加上楼板、填充墙、屋盖组成的结构形式。框架形成可灵活布置的建筑空间,使用较方便。但是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作用使得框架底部梁柱构件的弯矩和剪力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给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正常使用,在材料用量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因此在使用上层数受到限制。正是因为如此原因,框架结构适用于办公楼、教学楼、商场、住宅等建筑。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作为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 具有如下优点:(1)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分割方便。(2)整体性、抗震性能好。(3)传力路线明确。
(4)墙体采用轻质填充材料时,结构自重小。(5)承重构件与围护构件有明确分工。
本设计是多层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本设计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2.1抗震能力的设计
地震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要准确预测建筑物所遭遇的地震的特性和参数,目前是很难做到的。而建筑物本身又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在遭受地震作用后其破坏机理和破坏过程十分复杂。且在结构分析方面,由于未能充分考虑结构的空间作用、非弹性性质、材料时效、阻尼变化等多种因素,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结构工程抗震问题不能完全依赖“计算设计”解决。应立足于工程抗震基本理论及长期工程抗震经验总结的工程抗震基本概念,从“概念设计”的角度着眼于结构的总体地震反应,按照结构的破坏过程,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则,全面合理地解决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既注意总体布置上的大原则,又顾及到关键部位的细节构造,从根本上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选择有利场地。造成建筑物震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场地条件是其中之一。由于场地因素引起的震害往往特别严重,而且有些情况仅仅依靠工程措施来弥补是很困难的。因此,选择工程场址时,应进行详细勘察,搞清地形、地质情况,挑选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尽可能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在抗震危险地段上建造可能引起人员伤亡或较大经济损失的建筑物。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一般是指位于开阔平坦地带的坚硬场地土或密实均匀中硬场地土。建造于这类场地上的建筑一般不会发生由于地基失效导致的震害,从而可从根本上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就地形而言,一般是指条状突出的山嘴、孤立的山包和山梁的顶部、高差较大的台地边缘、非岩质的陡坡、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就场地土质而言,一般是指软弱土、易液化土、故河道、断层破碎带、暗埋塘浜沟谷或半挖半填地基等,以及在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地段。2.采用合理的建筑平立面。建筑物的动力性能基本上取决于其建筑布局和结构布置。建筑布局简单合理,结构布置符合抗震原则,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房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经验表明,简单、规则、对称的建筑抗震能力强,在地震时不易破坏;反之,如果房屋体形不规则,平面上凸出凹进,立面上高低错落,在地震时容易产生震害。而且,简单、规则、对称结构容易准确计算其地震反应,可以保证地震作用具有明确直接的传递途径,容易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和进行细部处理。2.2地基基础的设计
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从平面上可见,竖向结构体系将荷载集中于点,或分布成线形,但作为最终支承机构的地基,提供的是一种分布的承载能力。假如地基的承载能力足够,则基础的分布方式可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但有时由于土或荷载的条件,需要采用满铺的伐形基础。伐形基础有扩大地基接触面的优点,但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通常要高的多,因此只在必要时才使用。不论哪一种情况,基础的概念都是把集中荷载分散到地基上,使荷载不超过地基的长期承载力。因此,分散的程度与地基的承载能力成反比。有时,柱子可以直接支承在下面的方形基础上,墙则支承在沿墙长度方向布置的条形基础上。当建筑物只有几层高时,只需要把墙下的条形基础和柱下的方形基础结合使用,就经常足以把荷载传给地基。这些单独基础可用基础梁连接起来,以加强基础反抗地震的能力。只是在地基非常软弱,或者建筑物比较高的情况下,才需要采用伐形基础。多数建筑物的竖向结构,墙、柱都可以用各自的基础分别支承在地基上。中等地基条件可以要求增设拱式或预应力梁式的基础连接构件,这样可以比独立基础更均匀地分布荷载。在初步计算时,最好先计算房屋结构的大致重量,并假设它均匀的分布在全部面积上,从而等到平均的荷载值,可以和地基本身的承载力相比较。假如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大于4倍的平均荷载值,则用单独基础可能比伐形基础更经济;假如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小于2倍的平均荷载值,那么建造满铺在全部面积上的伐形基础可能更经济。假如介于二者之间,则用桩基或沉井基础。2.3梁和板的设计
钢筋混凝土楼盖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现浇整体式体式、装配式和装配整装配式三类。现浇整体式楼盖的全部构件均为现场浇筑,其整体性好、刚度大、抗震性较好,但模板用量多、工期长。装配式楼盖一般采用预制板、现浇梁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是预制梁和预制板结合而成。装配式楼盖节省模板,且工期较短,但整体性、抗震性较差。装配整体式楼盖是在预制梁、板吊装就位后,再在板面现浇叠合层而形成整体,这种楼盖的整体性较装配式好,又比现浇整体式差,需二次浇筑混凝土,费工费料,造价较高。现浇整体式楼盖主要有肋形楼盖、无梁楼盖和井式楼盖三种。肋形楼盖由板、次梁、主梁组成,三者整体相连。板的四周支承在次梁、主梁上。当板区格的长边与短边之比超过一定数值时(≥3.O),板上的荷载主要沿短边的方向传递到支承梁上,而沿长边方向传递的荷载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这种板称为单向板单向板单向板单向板,相应的肋形楼盖称为单向板肋形楼盖。当板区格的长边与短边之比较小(≤2.O)时,板上的荷载将通过两个方向同时传递到相应的支承梁上,此时板沿两个方向受力,称为双向板双向板双向板双向板,相应的肋形楼盖称为双向板肋形楼盖。肋形楼盖(1)板厚及支承长度,板的混凝土用量占全楼盖混凝土用量的一半以上.因此楼盖中的板在满足建筑功能和方便施工条件下,尽可能薄些,但也不能过薄。工程设计中板的最小厚度一般可取;一般屋盖为50mm;一般民用建筑楼盖为60mm;工业房屋楼盖为80mm。续板)或1/35(简支板)。板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一般不小板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一般不小板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一般不小板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一般不小于板厚,亦不小于120mm。(2)板的受力钢筋,板内的受力钢筋经计算确定后,配置时应考虑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对于多跨连续板各跨截面配筋可能不同,配筋时往往各截面的钢筋间距相同,而用调整直径的方法处理,连续板中的受力钢筋布置有两种形式:弯起式和分离式。将承受正弯矩的跨中钢筋在支座附近弯起,弯起跨中钢筋的1/2~2/3,以承担支座负弯矩,如不足可另加直钢筋。这种配笳方式节省钢筋,锚固可靠。整体性好,但施工较复杂。分离式将承担支座弯矩与跨中弯矩的钢筋各自独立配置。分离式配筋较弯起式具有设计施工简便的优点,适用于不受振动和较薄的板中。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为30°,当板厚h>120mm时。可采用45°。板下部伸入支座的钢筋应不少于跨中钢筋截面面积的l/3,间距不应大于400mm。钢筋末端一般做成半圆弯钩(I级钢筋),但板的上部钢筋应做成直钩,以便施工时撑在模板上。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应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应大干200mm;当板厚h>150mm时,间距应不大于1.5h,且不应大于250mm。2.4构造柱的设计
构造柱的作用范围多层砌体房屋,底层框架及内框架砖砌体中,它的作用一般为:加强纵墙间的连接,是由于构造柱与其相邻的纵横墙以及牙搓相连接并沿墙高每隔500mm 设置2(6 拉结筋,钢筋每边伸入墙内大于100mm。一般施工时先砌砖墙后浇筑混凝土柱,这样能增加横墙的结合,可以提高砌体的抗剪承载能力10% —30% ,提高的比例幅度虽然不高但能明显约束墙体开裂,限制出现裂缝。构造柱与圈梁的共同工作,可以把砖砌体分割包围,当砌体开裂时能迫使裂缝在所包围的范围之内,而不至于进一步扩展。砌体虽然出现裂缝,但能限制它的错位, 使其维持承载能力并能抵消振动能量而不易较早倒塌。砌体结构作为垂直承载构件,地震时最怕出现四散错落倒地,从而使水平楼板和屋盖坠落,而构造柱则可以阻止或延缓倒塌时间、以减少损失。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又可以起到类似框架结构的作用,其作用效果非常明显。
构造柱设置位置的规定规范要求无论房屋层数和地震烈度多少,均应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设置构造柱。2.5消防设计
本工程属多层厂房.按<建规>有关规定,本大楼应设置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喷淋储水量及加压设备及室外喷淋管位均设计到位,各单体喷淋系统仅预留到各层水流指示器,待厂房使用性质确定后决定是否安装喷头。
1.用水量:按最不利一栋建筑设计,室内消火栓不小于10L/S,室外消火栓不小于40L/S,火灾延续时间不小于3小时,自动喷淋按中危险Ⅱ级设计,喷水强度8L/min.m2 ,作用面积160m2,火灾延续时间不小于1小时。一次火灾总用水量684T,其中室内消防用水量为252T.室外用水之水压及水量以由市政管网予以满足;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自行加压方式提供水量及压力。
2.消火栓系统:(1).系统供水:室内消火栓加压设备分片集中设置,系统采用稳高压系统,系统设主泵+稳压泵+稳压罐,主泵由稳压系统的压力开关控制启停,系统再设屋顶水箱18T,室内消火栓不再设启泵按钮。室内消火栓加压系统保证片区内最不利点处栓口压力不小于0.2MPa。
(2).消火栓:消火栓采用普通单栓。各消火栓箱为成品消火栓箱,铝合金边框,茶色玻璃门面,单栓内装DN65衬胶水带一条, 长25M,喷枪一根,口径19MM。一层消火栓采用减压孔板减压,一层孔板孔径d28。
(3).消火栓系统所有阀门均应常开,用铅封或链条锁住, 并有明显启闭标志,室内阀门采用对夹式蝶阀室外采用明杆闸阀,阀门工作压力采用PN=10。
(4).管材:建筑物内消火栓采用内外热镀锌钢管,DN<100者,丝扣连接,DN≥100者,卡箍连接。室外埋地管采用球墨铸铁管,胶圈连接。
(5).管道防腐:明装镀锌钢管接口处外壁刷红丹防锈漆两道,整根管道外壁刷面漆两道。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 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 S].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2] 马宏旺, 吕西林.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几个问题[ J ].同济大学学报, 2002, 30(12): 1429-1434.[3] 高小旺, 龚思礼, 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 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S].[5] 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S].[6] GB 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 年版)[ S].[7] 周云,宗兰,张文芳.土木工程抗震设计[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8] 田玉敏, 等.高层建筑火灾风险的概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4, 14(9).[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50016-2006.[10]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11] 李 红, 王 杰.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质量研究[ J].鸡西大学学报, 2006(8): 110-111.[12] 董宏志, 吕玉涛, 徐 茵.构造柱在砖混结构中应用的若干问题[ 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4(3): 67-68.摘要太简单了,缺关键词。下载的痕迹太多了,比如你用的是“;”而不是“;”诸如此类的,文章再好好通读一遍,有很多不通顺的地方,我仅用红色字体标出来几处。文章题目应该是“浅谈„设计” 把封面和开题报告补上
第三篇:某5层中学教学楼毕业设计
某5层中学教学楼毕业设计
本设计为2008届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优秀毕业设计
一、计算部分:
1、计算书.doc(共84页)
2、目录.doc
3、摘要.doc
4、开题报告.doc
5、中期报告.doc
6、教学办公用房的主要建筑标准.doc
二、图纸部分:包括建筑图和结构图共21张图纸
建筑图:
1、设计总说明.dwg
2、总平面图.dwg
3、首层平面图.dwg 4、2-4平面图.dwg
5、顶层平面图.dwg
6、屋顶平面图.dwg 7、1-1剖面图和2-2剖面图.dwg 8.一~四层板的配筋平面图.dwg 9.五板的配筋平面图和炮楼板的配筋平面图.dwg 10 一榀框架梁柱配筋图.dwg 11.楼梯配筋.dwg 楼梯配筋图:
1、LTB-1.DWG
2、LtPm.DWG
3、TP1.DWG
三、PKPM电算过程: 包括了详细的PKPM电算过程,原来全文件
四、电算图集:电算过程中所有需要用到的图,详细请见文件内容。
六、内容简介:
本设计为某中学教学楼,总建筑面积为4500~6500m2,建筑层数为五层,层高为3.6米。
在建筑设计中,我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并结合自身的特色。本工程为中学教学楼建筑性质,包括:图书馆、教室、实验室等几个部分,因此在建筑平面布置上,本设计功能分区明确,各部分联系方便又互不干扰,并充分考虑了建筑防火要求和疏散要求。在结构设计部分,本教学楼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体系,基础采用独立基础。在结构计算方面选用了一榀主框架及柱下独立基础进行设计手算,并绘制了手工图,手算内容为确定框架计算图、进行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和组合,截面配筋计算和构造措施等。电算部分采用PKPM计算出各层梁柱板配筋以及基础配筋。
1.2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某中学教学楼楼。
2、工程概况:建筑面积为6132.9m2,主体五层,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层高为3.6m,室内外高差0.45m.3、相对湿度:最热月平均73%;常年气温差值:30度;
4、地质资料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地质资料如下:
一层坡积土:红褐~黄褐色,湿~稍湿,松散~稍密,主要由粘土及石英砂质等组成,含少量砾石,砂质含量30%~40%,层厚0.5米~1.1米。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为130Kpa。层(粗)中砂:黄褐色,湿,稍密,下部含砾5%~10%,粘性土含量10~20%,该层分布不均匀,层厚0.5~0.8米。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为170Kpa。
二层残积土:红褐色杂紫灰色,湿~稍湿,硬塑,主要由粘土及石英砂组成,砂含量20~30%,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强。该层厚度大,分布稳定,层厚8.3~13.3米。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为240Kpa。
三层全风化砂砾岩:紫红~灰紫色,原岩结构清晰,砂砾成分为石英及硅质岩,胶结物等已全部风化为粘土,风化后为土状,稍湿~坚硬,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韧性及干强度中等。该层厚度大,分布稳定,钻孔未揭穿该层,最大揭露层厚16.7米。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为300Kpa。
二类场地土,地基承载力为特征值fak=250kpa,地下水位>7.5m,地基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层。
5、荷载:基本雪压S0=0.30kN/m2,基本风压W0=0.35kN/m2,楼面活荷载(教室、图书室、实验室2.0kN/m2;走廊2.5kN/m2);屋面活载2.0kN/m2。
6、抗震设防裂度:6度,框架抗震等级:4级。
7、材料强度等级:砼等级C30,纵向受力主筋HRB400级或HRB335,箍筋HPB235级。
8、屋面、楼地面做法参见建筑施工图。
(2)确定框架计算简图
框架的计算单元如图2.2所示,取⑦轴上的一榀框架计算。假定框架柱嵌固于基础顶面,框架梁与柱刚接。由于各层柱的截面尺寸不变,故梁跨等于柱截面形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各层柱高从楼面算至上一层楼面(即层高),均为3.6m。(3)梁柱线刚度计算
对于梁考虑整体刚度提高取I=2I0 边框加梁I=1.5I0 线刚度公式[1] i=EI/(3.1)式中:E——混凝土的弹性模量(C30:3.00×107KN/m2); I——梁、柱截面的惯性矩(bh3/12);
——梁、柱的计算长度。
各层柱(F轴)i=EI/ =3.00×107KN/m2×2×0.4 m×(0.4m)3/(12×3.6m)=3.5×104kN•m(0.56)
FD梁和DB梁i=EI/ =3.00×107KN/m2×2×0.25 m×(0.5m)3/(12×6m)=2.6×104kN•m(0.41)
外伸梁i=EI/ =3.00×107KN/m2×1.5×0.24 m×(0.5m)3/(12×1.8m)=6.2×104kN•m(令取为1.0)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 两三角形4.67 kN/m2×3m×5/8×2=17.54kN/m 活载 两三角形2.0 kN/m2×3m×5/8×2=7.52kN/m 楼板传荷载:
恒载 两三角形4.63 kN/m2×3m×5/8×2=15.33kN/m 活载 两三角形2.0 kN/m2×3m×5/8×2=7.52kN/m 梁自重 2.38kN/m F-D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屋面梁 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2.38kN/m+17.54kN/m =19.92kN/m 活载=7.52kN/m 楼面梁 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2.38kN/m+15.33 kN/m =17.71kN/m 活载=7.52 kN/m 5.2线刚度调整
分层法计算时,我们假定上下柱的远端为固定端,而实际上是弹性支承。为减小计算误差,故除底柱外,将其它各层柱的线刚度乘以折减系数0.9,另外柱的弯距传递系数取1/3。
故柱的线刚度调整如下:
i余柱=0.9×6.2×104 kN•m=55.8 kN•m(调整后各柱和杆如下所示)各层柱(F轴)i=EI/ =3.00×107KN/m2×2×0.4 m×(0.4m)3/(12×3.6m)=3.5×104kN•m(相对0.56)(调整后31.5×103kN•m)
FD梁和DB梁i=EI/ =3.00×107KN/m2×2×0.25 m×(0.5m)3/(12×6m)=2.6×104kN•m(相对0.41)(调整后23.4×103kN•m)
外伸梁i=EI/ =3.00×107KN/m2×1.5×0.24 m×(0.5m)3/(12×1.8m)=6.2×104kN•m(相对令取为1.0)(调整后55.8×103kN•m)
五、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 1.2 工程概况 1 1.3设计规范规程 2 1.4材料选用 2 第2章 结构布置及梁截面估算 3 2.1 结构布置 3 2.2 框架梁、柱截面尺寸估算 3 2.3 梁柱线刚度计算及框架计算简图的确定 4 第3章 荷载计算 6 3.1 恒载标准值的计算 6 3.2 活载标准值的计算 8 3.3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受荷计算 9 第4章 风荷载计算 15 4.1 各层D值的计算 16 4.2 反弯点高度的计算 17 4.3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梁柱的内力计算 18 4.4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 19 第5章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3 5.1 垂直荷载计算 23 5.2 线刚度调整 23 5.3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3 5.4 恒载、活载作用下梁柱相应的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 42 第6章 内力组合 52 6.1 控制截面的确定 52 6.2 内力组合 52 6.3 梁柱最不利荷载组合 52 6.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框架梁的内力组合 61 第7章 梁柱配筋计算 64 7.1 梁配筋计算 64 7.2 柱配筋计算 67 第8章 独立基础设计 68 8.1 确定基础的初步尺寸 68 8.2 基础底面积验算 69 第9章 楼梯设计 75 9.1 楼梯板设计 75 9.2 荷载计算 75 9.3 楼梯斜梁计算 75 9.3 休息平台计算 78 9.3平台梁计算 79 结论 82 致谢 83 参考文献 84
第一部分 计算书
1、计算说明书.doc(详细的计算过程共95页,包括施工组织部分)
2、毕业设计任务书.doc
3、开题报告.doc 第二部分 图纸
建筑:
1、底层平面图
2、标准层平面图
3、顶层平面图
4、屋顶平面图
5、南立面平面图
6、北立面图
7、东立面图
8、西立面图 9、1-1剖面
10、卫生间布置图
11、墙体剖面图
12、总平面图 土木工程论文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结构:
1、结构说明.dwg
2、楼梯配筋图.dwg
3、基础平面布置图
4、⑤轴横向框架结构图
5、底层平面配筋图
6、标准层平面配筋图
7、顶层平面配筋图 施工组织:
1、施工横道图
2、施工布置图 第三部分 内容介绍
本设计建筑长宽:34200X16100,5层,层高均为3.9米
本设计为建筑工程专业框架教学楼毕业设计题目,该工程位于唐山地区,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主题五层,建筑面积2880.1㎡。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该楼为五层,每层层高3.9米。总高19.5米。
设计分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兼顾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四个原则,并依据建筑设计资料集进行详细说明。总平面设计要求综合总体规划,基地环境等具体条件合理分区,妥善解决平面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选择合适的交通联系方式。并且简捷明快,管理方便,满足人在心理,视觉和其它各种使用上的要求,按照建筑性质,规划和基地,确定平面形式,使布局紧凑,节约用地,并且为立面设计创造有利条件,考虑合理性及经济。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考虑该建筑物作为教学楼的性质要求大方而不失活泼
2.1平面设计土木工程论文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建筑平面是建筑在水平方向房间各部分的组合关系。本设计中,考虑各房间的使用要求以及合理性不止,综合建筑物框架结构特点,初步确定柱网的布置。
2.1.1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交通联系部分是人流通行和集散不可缺少的内容,这部分设计的主要内容有:(1)交通路线简捷,明快,联系方便。(2)人流通畅,紧急疏散时迅速安全。(3)满足一定的采光和通风要求。
(4)力求节省交通面积,同时应考虑空间处理等问题。结合本建筑的具体要求,设置以下交通联系部分:
1、走廊——水平交通
本设计中,走廊在建筑物中延长向布置,宽为2.9m的走廊布置使交通清晰,让人更加的舒心。同时它更好地满足功能使用要求和防火疏散规定。
考虑到内廊较长,利用自然光条件有限,故在内廊里采用照明光源和走廊端头开设大窗的方式解决采光问题。
2、楼梯——垂直交通土木工程论文网http://www.xiexiebang.com
楼梯设计主要依据使用要求和人流通行情况确定梯段宽度和休息平台的宽度,选择适当的楼梯形式,考虑整幢建筑的楼梯数量,以及楼梯间的平面位置和空间组合。在建筑物内部对角线设两部楼梯。楼梯的位置应布置均匀,导向明确,显明易找,楼梯应靠外墙设置,以便直接采光。
一、卫生间的平面设计
卫生间在满足设备布置及人体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布置紧凑,节约面积,使管道集中,并尽可能有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
根据本建筑设计的类型和使用的人数,本建筑采用男女厕所分设的方式,设在楼层的两头。
二、功能室的平面设置
各层均设有普通教室和办公室,顶层还设置了两间多媒体教室和一间资料室。平面的组合形式详见建筑施工图。2.2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设计是满足房屋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的前提下,运用建筑物造型和里面构图的一些规律,紧密结合平面布置,剖面的内部空间组合条件而进行设计。联系建筑平面及剖面建筑体型组合,运用建筑形式美的一些基本规律,使他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适应环境条件,符合美学的基本规律,也更加富有现代气息和艺术的感觉。本设计中,外立面上采用大面积的铝合金门窗,充分显示框架结构中,框架的特点。外墙采用乳白色面砖贴面。建筑立面效果见建筑施工图 2.3剖面设计
建筑剖面图是表示建筑物在垂直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剖面设计主要分析建筑物各部分应有的高度,建筑物的层数,空间的组合和利用,以及在建筑物剖面中的结构和构造的关系等。
一、层数的确定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城市规划要求,进而确定大楼主体为五层。
二、层高的确定
根据教学楼使用要求,采光、通风、感观和模数,确定层高为3.9m。
三、室内外高差土木工程论文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为防止室外雨水倒流入室内及建筑物沉降使室内地坪标高过低,同时也增强了建筑物的立面效果,故取室内外高差450mm,设三个台阶。见建筑施工图。2.4建筑构造设计
一、墙体
墙体的厚度应满足强度、稳定性,保温隔热、防火隔音等方面的要求,结合设计资料,统一取外墙为250mm厚,内墙为200mm厚,采用外墙和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
二、楼层
楼层地面由结构层,找平层,结合层,面层组成,考虑楼面载荷及板的跨度,在①—⑧轴线间面板厚取100mm,面层为了保护结构层免受磨损和腐蚀,为室内提供美好的外观,并给人舒适的感觉,同时应注意防滑。
三、屋面结构 该层面为不上人屋面。
采用柔性防水,屋面用细石砼保护,防水采用改性油毡(SBS)防水。屋面排水采用有组织排水,即屋面雨水顺坡流入雨水管,再散水流入排沟。
四、屋面泛水做法
将油毡直接引申到墙面,并在墙面上做水泥沙浆滴水线,泛水的高度取250mm,它满足大于150mm的规范要求。
6.7.2.1荷载计算 1)由柱传至基顶的荷载
B柱 M=385.31 kN.m N=1727.91kN V=234.21 kN C柱 M=416.86kN.m N=1463.11kN V=259.81kN 2)由基础梁传至基顶的荷载
G1=[0.25×0.65×(6.1/2+1.9/2)+(0.25×0.55+0.1×0.35)×6.1]×25×1.2=51.3 kN 3)作用于基底的弯矩和相应基顶的轴向力
假定基础高度为1.2m则作用于基底的M和轴向力设计值分别为 B柱 =Mb+Vn=385.31+234.21×1.2=666.36 kN.m =Nb+G1=1727.91+51.3=1779.21 kN C柱 =Mc+Vn=416.89+259.81×1.2=128.06 kN.m =Nc+G1=1436.11+51.3=1487.41 kN土木工程论文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将轴向力移向基础的中心(即两柱距离中心)则有 =1779.21×1.2-1487.41×1.2=350.16 kN.m 所以作用于基顶的M和相应的基顶轴向力设计值分别为 Mbot= + + =666.36+128.06+350.16=1745.18 kN.m = + =1779.21+1487.41=3366.62 kN 第四部分 目录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1 第二部分:建筑部分设计 …………………………………………………2 2.1平面设计 ……………………………………………………………………2 2.1.1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2 2.2立面设计………………………………………………………………………3 2.3剖面设计………………………………………………………………………4 2.4剖面设计………………………………………………………………………4 2.5柱网的选择……………………………………………………………………5 第三部分:结构设计部分 …………………………………………………5 3.1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5 3.1.1梁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5 3.2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6 3.2.1横梁线刚度ib的计算………………………………………………………6 3.2.2纵梁线刚度ib的计算………………………………………………………6 3.2.3柱线刚度的ic的计算………………………………………………………7 3.2.4各层横向侧移刚度计算……………………………………………………7 3.2.5各层侧向侧移刚度计算……………………………………………………10 3.3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11 3.3.1资料准备……………………………………………………………………11 3.3.2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11 第四部分: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与侧移计算………20 4.1横向自震周期的计算…………………………………………………………20 4.2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的计算………………………………………21 4.3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22 4.4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23 第五部分: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27 5.1计算单元的选择确定…………………………………………………………27 5.2荷载计算………………………………………………………………………27 5.2.1恒载作用下柱的内力计算…………………………………………………27 5.2.2活载作用下柱的内力计算…………………………………………………29 5.2.3恒载作用下梁的内力计算…………………………………………………32 5.2.4活载作用下梁的内力计算…………………………………………………33 5.3内力计算………………………………………………………………………33 5.4地震作用下内力计算…………………………………………………………42 5.5内力组合………………………………………………………………………43 第六部分:配筋计算…………………………………………………………44 6.1框架梁截面设计………………………………………………………………44 6.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47 6.3内外柱箍筋配置,斜截面承载力计算………………………………………48 6.4楼板的设计……………………………………………………………………50 6.4.1结构布置及构件尺寸选择…………………………………………………51 6.5屋面板设计……………………………………………………………………52 6.5.1边跨…………………………………………………………………………52 6.5.2走廊(中跨)………………………………………………………………52 6.6楼梯设计………………………………………………………………………53 6.6.1楼梯板设计…………………………………………………………………53 6.6.2平台板设计…………………………………………………………………54 6.6.3截面设计……………………………………………………………………55 6.7基础设计………………………………………………………………………55 6.7.1外基础荷载计算……………………………………………………………55 6.7.1.1确定基底尺寸……………………………………………………………56 6.7.1.2确定基底高度……………………………………………………………57 6.7.1.3基底配筋计算……………………………………………………………57 6.7.2中柱基础采用双柱联合基础………………………………………………58 6.7.2.1荷载计算…………………………………………………………………58 6.7.2.2确定基底尺寸……………………………………………………………59 6.7.2.3确定基底高度……………………………………………………………60 6.7.2.4配筋计算…………………………………………………………………60 第七部分:施工组织部分设计………………………………………………61 7.1工程概况………………………………………………………………………61 7.1.1工程特点……………………………………………………………………61 7.2主要工程量计算………………………………………………………………61 7.3施工布署………………………………………………………………………67 7.3.1施工方案……………………………………………………………………67 7.3.2施工顺序……………………………………………………………………67 7.4施工进度计划表………………………………………………………………68 7.5施工总平面图布置……………………………………………………………68 7.6施工准备工作…………………………………………………………………68 7.6.1现场准备……………………………………………………………………68 7.6.2技术准备……………………………………………………………………68 7.6.3施工用水,生活用水………………………………………………………68 7.6.4施工用电……………………………………………………………………68 7.6.5施工机械……………………………………………………………………69 7.6.6劳动力组织…………………………………………………………………69 7.7主要施工方法…………………………………………………………………69 7.7.1土方工程……………………………………………………………………70 7.7.2基础工程……………………………………………………………………70 7.7.3钢筋工程……………………………………………………………………71 7.7.4混凝土工程…………………………………………………………………73 7.7.5模板工程……………………………………………………………………74 7.7.6砌筑工程……………………………………………………………………75 7.7.7屋面工程……………………………………………………………………75 7.7.8装饰工程……………………………………………………………………76 7.7.9脚手架工程…………………………………………………………………76 7.8质量安全措施…………………………………………………………………76 7.8.1质量措施……………………………………………………………………76 7.8.2安全措施……………………………………………………………………77 第八部分: 科技资料原文…………………………………………………78 第九部分: 参考资料………………………………………………………
文(设计)题目
综合教学楼设计
一、设计依据及研究意义:
依据:
所学教材:房屋建筑学,建筑制图,混凝土结构,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土力学,基础
工程,建筑抗震设计等;
图集:建筑制图标准,中南地区标准图集等;
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何在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制图标准等,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规范,建筑工程标准荷载学;
其他:多高层框架结构,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等。
意义:对于框架结构,在结构建筑特点方面:它是由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基础为主框,加上楼板、填充墙、屋盖组成的结构形式,楼板和横梁连在一起,横梁和柱通过节点连为一体,形成承重结构,将荷载传至基础,力的传递路线比较明确。对于整个房屋全部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称为框架结构或纯(全)框架结构。框架可以是等跨或不等跨的,也可以是层高相同或不完全相同的,有时因房屋布局和空间使用要求等原因,也可能在某层抽柱或某跨抽梁,形成缺梁、缺柱的框架。墙体是填充墙,仅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所以框架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承重构件与围护构件有明确分工,建筑物的内外墙处理十分灵活,应用范围很广,因此能为建筑提供灵
活的使用空间。
在结构受力性能方面:框架结构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所以框架结构属于柔性结构,自振周期较长,地震反应较小,经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具有较好的延性性能。
二、设计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目标、完成期限和预期进度
主要研究内容: 设计构思:在体系选择方面
1、架结构的柱与梁宜上下左右贯通,不宜采用复式框架;以及砖混框—剪结构。
2、填充墙的布置方面:宜采用轻质材料,且应避免形成上、下层刚度变化过大;避免形成短柱;减少因抗侧刚
度偏心所造成的扭转。其次,在建筑设计方面:
1、要先对建筑外观、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层高和室内净高进行设计;
2、然后对局部进行设计,如楼地面、顶棚、屋面、楼面、坡面及楼梯位置,消防要求等进行设计。各部分都要
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3、最后要明确框架结构的抗震级数,采用规则结构以利于房屋抗震,按照“三统一”的原则,确定柱网尺寸,确
定材料及截面尺寸,以及基础的选定。
预期目标:
三个月的工作时间,完成综合教学楼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方案力求新颖,适用,美观,结构设计力求概念清楚,计算方法和结果准确合理,最终形成设计计算书和建筑,结构施工图等设计成果。
完成期限和预期进度:
1———3周:完成开题报告,建筑设计,并绘制出建筑施工图;
4———8周;完成结构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以及结构计算过程;
9———10周完成施工组织设计,整理设计资料,打印计算书和图纸,准备答辩。
三、设计的研究重点及难点
设计重点为框架结构内力计算和框架梁,柱构件设计。框架结构内力计算方法为: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拟采用弯矩二次分配法: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拟采用D值法。手算结果与电算结果的差别
及原因分析。
设计难点为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和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内力组合,框架梁,剪力墙,柱的设计计算等。选择符合建筑设计原则(功能、美观、经济)的结构形式和构件布置,结构设计中的基本概念。
四、设计研究的方法及步骤:
毕业实习调查 资料收集和文献查阅
建筑方案设计 结构选型
结构平面布置,绘制草图
荷载统计 手工框架设计 电算结构设计,施工图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整理设计计算书,打印图纸和计算书,指导老师审批签字。
五、进行设计所需要的条件:
1、所学课程的熟练掌握。
2、查阅图书馆的相关书籍与文献。
3、个人勤奋努力、不懂就问、敢于挑战的精神。
4、指导老师的谆谆教导。
5、组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
6、舒适安静的设计环境。
指导教师意见: 签
名:
****年**月**日系工作小组意见
通过这段时间的毕业设计,总的体会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以往的课程设计都是单独的构件或建筑物的某一部分的设计,而毕业设计则不一样,它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工程因素,诸如布局的合理,安全,经济,美观,还要兼顾施工的方便。这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因而要求我们分别从建筑,结构等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不断的。前期的建筑方案由于考虑不周是,此后在樊长林老师及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通过参考建筑图集,建筑规范以及各种设计资料,使我的设计渐渐趋于合理。
在计算机制图的过程中,我更熟练AutoCAD、天正建筑等建筑设计软件。在此过程中,我对制图规范有了较为深入地了解,对平、立、剖面图的内容、线形、尺寸标注等问题上有了更为清楚地认识。
中期进行对选取的一榀框架进行结构手算更是重头戏,对各门专业课程知识贯穿起来加以运用,比如恒载,活载与抗震的综合考虑进行内力组合等。开始的计算是错误百出,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与规范不符的现象,此外还时不时出现笔误,于是反复参阅各种规范,设计例题等,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后期的计算书电脑输入,由于以前对各种办公软件应用不多,以致开始的输入速度相当的慢,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逐渐熟练。
紧张的毕业设计终于划上了一个满意的句号,回想起过去这段时间的设计收获是很大的,看到展现在眼前的毕业设计成果,不仅使我对两年来大学所学专业知识的进行了一次比较系统的复习和总结归纳,而且使我真正体会了设计的艰辛和一种付出后得到了回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时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以后的人生作好了铺垫。
因此,通过本毕业设计,掌握了结构设计的内容、步骤、和方法,全面了解设计的全过程;培养正确、熟练的结构方案、结构设计计算、构造处理及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能力;培养我们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配合意识;培养正确、熟练运用规范、手册、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建立功能设计、施工、经济全面协调的思想,进一步建立建筑、结构工程师的责任意识。
一步、确定结构方案与结构布置
一、建筑结构体系选型
(一)合理选用结构材料
建筑结构材料是形成结构的物质基础,根据不同结构类型的特点,正确选用材料,就成为经济合理地选型的一个重要方面。按材料分类的结构类型如下:
砌体结构体系
按建筑材料分类的结构类型
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
钢结构体系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
(二)合理选择结构受力体系
现代建筑中,建筑物的造型可划分为两大类:多层及高层建筑、单层大跨度建筑,按结构受力形式分类,常用的结构体系大体如下:
混合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体系
多层及高层建筑 剪力墙结构体系(包括框架——剪力墙、全剪力墙结构)
筒体结构体系(包括框筒、筒中筒、成束或组合筒体结构)
巨型结构体系
单层大跨度建筑
平面结构体系:门式刚架、薄腹梁结构、桁架结构、拱结构
空间结构体系:壳体结构、网架结构、悬索结构、膜结构
框架结构体系
多层与小高层常采用框架结构体系。
(1)框架结构体系的特点:框架是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形成的骨架结构,框架结构的特点是由梁、柱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墙仅起维护作用。其整体性和抗震性均好于混合结构,且平面布置灵活,可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也可构成丰富多变的立面造型。框架结构可通过合理的设计,使之具有良好的延性,成为“延性框架”。在地震作用下,这种延性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2)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按其施工方法可分为:现浇框架、装配式框架及装配整体式框架三种。
地震区框架结构宜优先考虑选择现浇框架结构体系,其次是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现已很少采用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非地震区的框架结构则可以根据施工条件等因素具体选定。
(3)钢框架:钢框架的受力骨架为钢梁、钢柱,根据梁柱连接型式可分为半刚接框架和刚接框架。钢框架的抗震性能优于钢筋混凝土框架;钢梁、钢柱相对混凝土梁、柱截面较小,增大了有效使用面积;钢框架自重较轻,大大降低了基础造价;且施工周期短,具有良好的综合经济效益。钢框架多用于办公楼、旅馆、商场等公共建筑。
(4)框架结构体系选用限值:框架结构体系的抗侧刚度主要取决于梁柱的截面尺寸,一般梁柱截面惯性矩较小,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向变形较大,抗侧移能力较弱,属较柔结构。当层数较多、侧向荷载较大时,为满足侧向刚度和强度要求,需加大截面,很不经济。而且高度增加时,框架结构顶点位移和层间相对位移较大,使得非结构构件(如填充墙、建筑装饰、管道设备等)在地震时破坏较严重。因此,框架结构的最大高度受到限制。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合理层数是6~15层,最经济是10层左右;规范规定不超过12层的钢结构房屋可采用钢框架结构;
一、前期材料
1、毕业设计任务书.doc
2、毕业实习报告.doc
3、开题报告.doc
二、计算书部分
1、计算说明书.doc(共81页)
2、摘要.doc
3、目录.doc
三、图纸部分:图纸建筑及施工图共22张图纸
建筑图:
1、总平面图
2、建筑总说明
3、底层平面图
4、二-五层平面图
5、六层平面图
6、屋顶平面图
7、正立面图
8、背立面图
9、左右侧立面图
10、楼梯剖面图
11、A-A剖面图
12、建施详图
结施图:
1、结构设计说明
2、框架柱表
3、柱的定位图与基础平面布置图
4、门窗表及基础大样配筋表
5、一层梁平法配筋图
6、二层梁平法配筋图
7、二一六板配筋图
8、三一六层梁平法配筋图
9、屋面梁平法配筋图
10、屋面板配筋图及楼梯间屋面板配筋图
11、图纸目录
四、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 建筑地点、建筑类型、建筑介绍、门窗使用、地质条件 1.2 框架结构承重方案的选择 1.3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1.4 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第二章 :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 2.1 横梁、纵梁、柱线刚度的计算 2.2 各层横向侧移刚度计算 2.3 各层纵向侧移刚度计算 第三章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3.1 资料准备
3.2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第四章 :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4.1 横向自振周期的计算
4.2 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的计算 4.3 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4.4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第五章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5.1 风荷载标准值
5.2 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验算 5.3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第六章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6.1 计算单元的选择确定 6.2 荷载计算 6.3 内力计算
6.4 梁端剪力和柱轴力的计算 6.5 横向框架内力组合 6.6 框架柱的内力组合 6.7 柱端弯矩设计值的调整 6.8 柱端剪力组合和设计值的调整 第七章 :截面设计 7.1 框架梁 7.2 框架柱
7.3 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截面抗震验算 第八章 :楼板设计
8.1 楼板类型及设计方法的选择 8.2 设计参数 8.3 弯矩计算 8.4 截面设计 第九章 :楼梯设计 9.1 设计参数 9.2 楼梯板计算 9.3平台板计算 9.4平台梁计算 第十章 :基础设计 10.1 设计资料 10.2 基础截面确定 10.3 基础梁内力计算 结论 致谢
参考资料 ……………………81 注意:目录页码有误,请自行修改
五、内容介绍
1.1 建筑地点:某地区
建筑类型:六层中学教学楼,框架填充墙结构。
建筑介绍:建筑面积约3600平方米,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板厚度取120mm,填充墙采用240mm厚的混凝土空心小砌块。
地质条件:经地质勘察部门确定,此建筑场地为三类近震场地,设防烈度为7度。1.2 框架结构承重方案的选择: 竖向荷载的传力途径:楼板的均布活载和恒载经连系梁梁间接或直接传至主梁,再由主梁传至框架柱,最后传至地基。
根据以上楼盖的平面布置及竖向荷载的传力途径,本教学楼框架的承重方案为横向框架承重方案,这可使横向框架梁的截面高度大,增加框架的横向侧移刚度,柱网布置见建筑平面图。1.4 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三)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基本风压650N/m2,年最高温度39℃,最低温度4℃。
2.地质条件:用地地形平缓,地下水位标高约4m,无侵蚀性;场地地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物理状态和容许承载力值见下述。土层分布从上到下为:
a层:耕植土,厚约0.7M,k=100Kpa ; b层:淤泥质土,厚约0.5-1m,k=80Kpa ;
c层:粘土,厚3-4m,硬塑状态,塑性指数Ip =14,液性指数I=0.17 空隙比e=0.54,k=200Kpa ;
d层:粉质粘土,厚约4m,硬塑,Ip =14,I=0.17,e=0.75,k=180Kpa 更多详细内容请联系客服具体咨询
框架结构高宽美好的时光总是转眼即逝,正如美好的大学四年。在这四年中,通过对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使我具备了独立做毕业设计的基本能力。在陈红英、杨青顺老师不厌其烦的指导和同学热心帮助下,我得以顺利地完成了本次的设计课题——西宁东来房地产开发公司办公大楼。
在大学期间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基础和专业课程没有学好学透,相关专业知识还不能熟练运用。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明白了自己知识的不足和欠缺,但是在设计中能够坚持查阅相关资料,将以前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拓宽,并加以融会贯通。虽然在这个过程中,碰到了很多现阶段不理解的知识,但是在指导老师细心指导下和同学耐心帮助下,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将其化为己用,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能够学习很多的知识。
尽管在设计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但是由于毕业设计所需知识的繁多,且又相互交错,关联性极强,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局面;再加上是初次做整套的土木工程设计,在理论经验和实践经验上都有所欠缺,尤其是实践经验严重不足,缺乏相关设计理念和知识。所以从建筑方案设计开始到建筑方案的确定,就出现了许多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在结构计算时更是错误频频,但是在指导老师不厌其烦的指导下和同学热心帮助下,将各个错误的原因一一讲解,并加以订正。正是由于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的帮助,才使得本次毕业设计能够顺利完成。在此,我衷心地感谢指导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指导和帮助!
在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我将针对自己的知识薄弱点,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并将所学知识加以拓宽、深化,继续扎根于土木工程专业,更加系统化、有目的性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结构工程师。
在此,再次感谢在此次毕业设计中,给于我指导和帮助的各位老师及支持和帮助我的 比不宜超过表1-2的限值;抗震等级见表1—3所示。
第四篇:某五层框架结构大学教学楼设计
某五层框架结构大学教学楼设计
摘要
根据教学楼设计规范和其它相关标准,以及设计要求和提供的地质资料,设计该框架结构教学楼。按照先建筑后结构,先整体布局后局部节点设计步骤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设计资料、建筑设计总说明、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设计说明,以及其它部分的设计说明;结构平面布置及计算简图确定、荷载计算、内力计算、内力组合、主梁截面设计和配筋计算、框架柱截面设计和配筋计算、次梁截面设计配筋计算、楼板和屋面设计、楼梯设计,基础设计等。其中附有风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弯矩、剪力和轴力图;纵向和横向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弯矩、剪力和轴力图;恒荷载和活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弯矩、剪力和轴力图以及梁柱的内力组合表。
关键词:框架、重力荷载代表值;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力组合;弯矩调幅。
Abstract According: to building design specifications and other relevant standards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provide geological data, the design of the framework of the classroom building.After the first build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ructure and layout of the overall after the first local node design steps design.Main contents include :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total show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lane, Facade, profile design specifications, , and other parts of the design;structural layout and schematic calculation of identification, load, stress,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Main beam reinforcement design and calculation, frame-section design and reinforcement, meeting beam reinforcement design, floor and roof design, stair design, infrastructure design.Enclosing wind load under the framework moment, shear and axial bid;vertical and horizontal seismic load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moment, shear and axial bid;Constant load and live load under the framework moment, shear and axial trying to internal force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beam-column table.Key Words:frame, Gravity load charecter value ,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 internal force make up , curved square amplitude modulation.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本着“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在满足设计任务书提出的功能要求前提下,完成了建筑设计这一环节,合理的选择框架,并为以后的结构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工程概况
本设计教学楼位于**市,用地755方米,红线范围为50m×20m。该地段地势平坦,环境较好,在选址和环境营造方面,注意自然景色的优美,也重学习环境各交通条件的因素,更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比较适合教学楼功能的充分利用。
根据设计资料的规划要求,本教学楼建筑要求的主要功能有:门卫室,教师休息室,大教室,小教室,多媒体教室等。
设计标高:室内外高差:450mm。
墙身做法:墙身采用250厚的加气混凝土块。内粉刷为混合沙浆浆底,纸筋抹灰面,厚20mm, 内墙涮两度涂料,外墙贴砖。
楼面做法:楼面(大理石楼面),100厚现浇钢筋砼楼板,20厚板底抹灰。屋面做法(上人屋面):见建筑设计部分。门窗做法:塑钢窗和木门。地质资料: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平面设计
该建筑物总长度为42.4m,总宽度为17.8m,共五层,总建筑面积为3773.6m2,主体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结构。
立面设计
结构韵律和虚实对比,是使建筑立面富有表现力的重要设计手法。建筑立面上结构构件或门窗作用有规律的重复和变化,给人们在视觉上得到类似音乐诗歌中节奏韵律变化的感受效果。在本设计中,正立面中所有的窗尺寸都是一样的,给人以特别整齐的感觉!
房屋外部形象反映建筑类型内部空间的组合特点,美观问题紧密地结合功能要求,同时,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气候、地形、道路、原有的建筑物以及绿化等基地环境,也是影响建筑物立面设计的重要因素。
建筑剖面设计
为防止室外雨水流入室内,并防止墙身受潮,将使内地坪提高到室外地坪450mm。首层、标准层与顶层层高均为3.3m。
目
录
20000字 摘要绪论1 建筑设计理念及设计依据1.1 设计理念1.2 工程概况1.3设计依据2 建筑设计2.1平面设计2.2 立面设计2.3 建筑剖面设计2.4 其它部分详细做法和说明3 截面尺寸初步估计3.1柱截面设计3.2梁的截面设计4 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4.1 横梁线刚度I B的计算4.2 柱线刚度I C的计算4.3各层横向侧移刚度计算5 竖向荷载及其内力计算5.1计算单元的选择确定5.2竖向荷载统计5.3竖向荷载内力计算5.2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及荷载汇总6 水平荷载计算
6.1风荷载计算
6.2 地震荷载计算
7框架的内力组合40 7.1 梁柱的内力组合40 7.2 柱端弯矩设计值的调整
8 截面设计
8.1框架梁截面设计
8.2框架柱截面设计
8.3 楼板设计
9 楼梯计算
9.1 示意图
9.2 荷载计算
10 基础设计
10.1荷载设计值
10.2 A、D柱独立基础的计算
10.3 B、C柱基础配筋
毕业设计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1] 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建筑地基处理规程(JCJ79—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龙驭球、包世华.结构力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刘立新.砌体结构.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赵明华.基础工程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沈蒲生.混凝土结构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李必瑜.房屋建筑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龙炳煌.建筑抗震减震原理.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Newmark(Newmark, N.M.), Luosenbuleishi(Rosenblueth, E.).Earthquake Engineering Principles(U.S.).Beijing : China Building Industry Press, 1986.10.Tomatoes(Wiegel, R.L.).Earthquake Engineering(U.S.).Beijing: Science Press, 1978.3(U.S.)The United States Green Building Committee.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System(2nd Edition).Beijing: Science Press, 1988.2.
第五篇: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 施工组织设计
第3章 施工组织设计 3.1工程概况
3.1.1工程建设概况
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中学教学楼,工程地点位于**市**区,东至河北路,西至广东南路,南至铁路,北至外环线。建设单位:****集团 设计单位:****设计院
施工单位:****集团第三分公司 监理单位:****监理有限公司
工程主要功能和用途:中学教学工程,供教师与学生办公及学习3.1.2工程设计概况 1.建筑设计特点 建筑面积:3675.1㎡ 建筑走向:东西方向 建筑层高:4.1m 建筑层数:五层 建筑总高:22.3m平面形状:一字形
设计室内地平:±0.000(相当于大沽标高5.400)设计室外地平:-0.600 2.结构设计特点
主体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
基础形式:桩—承台基础(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埋深-2.200m
抗震等级:三级
抗震构造:二级
混凝土等级:C30
钢筋等级:HPB235,HRB335 3.主要工程做法
填充墙:外墙均采用25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内墙均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屋面:保温采用挤塑聚苯保温板,水泥砂浆找平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二道,刷绿色着色剂涂料保护层。
楼面做法:楼梯间、走道、教室采用水泥石子磨光地面。卫生间采用防滑地砖地面。
墙面装饰:楼梯间、走道、教室水泥石灰砂浆抹灰后刷白色乳胶漆,墙裙水泥砂浆抹面压光后刷无光油漆。卫生间为水泥石灰砂浆抹灰后粘贴釉面砖墙面。
顶棚装饰:大部分采用水泥石灰砂浆抹灰后刷乳胶漆顶棚,走道采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钢丝网吊顶,卫生间采用木龙骨塑料条形扣板吊顶。
外墙装饰:用挤塑板保温,外用胶粘标准网,刷两遍外檐涂料,并有玻璃幕墙装饰。3.1.3施工条件 1.工期要求
开工日期 2008年3月1日,竣工日期 2008年12月5日,总工期280天。2.场地情况(1)施工用地
现场已经达到“三通一平”标准,本工程地基场地类别为Ⅱ类,属非液化场地,水平地
表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12,场地特征周期为0.45s,场地标准冻土深度为0.6m,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1.8m左右,标高在大沽高程3.6左右,地下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筋均无腐蚀性,场外道路为外环线,运输方便,场地内现有市政水源和工程增容315KV电源,故施工用水、用电便利。
(2)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场地标准冻土深度:0.6m。
地下水埋深:稳定水位埋深1.8m左右。
底下水质:地下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筋没有腐蚀性。
场地土质分布:场地土类型属中软土,场地类别为Ⅲ类,当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该场地属非液化场地。地质自上而下岩土分布如下表: 表3-1地质自上而下岩土分布表 序号 土层名称 厚度 序号 土层名称 厚度 1 杂填土 2.2 9 粉土 2.7 2 粉质粘土 1.3 10 粉质粘土 2.8 3 粉质粘土 1.7 11 粉质粘土 3.5 4 粉质粘土 2.6 12 粉质粘土 2.0 5 粉土 2.9 13 粉质粘土 3.0 6 粉质粘土 2.8 14 粉质粘土 5.0 7 粉质粘土 2.5 15 粉质粘土 3.5 8 粉质粘土 1.5
(3)周边道路及交通条件
拟建场地位于**市**区外环线附近,外部运输条件比较容易。物资、设备可以随时进入施工现场。施工期间必须注意协调好运输道路和施工生产的关系,保证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4)场区及周边地下管线
场区周边有小区煤气、电力、通迅、城市排水管道埋设。南侧约10米,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高压电缆。原场内的排水系统须保留畅通,保证施工期间的正常使用。3.气候情况
**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点: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冷暖多变,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雨水集中,秋季天高云淡,风和日丽。
主要风向:冬季多为北风和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10月份以后昼夜温差最大可达到12℃。11月15日之后进入冬期施工。冬期施工天数为121天,至3月15日结束,**市冬期日平均气温为-1.6℃。4月份**市干焊少雨,气候温和,适宜施工。最低气温在5℃以上。**市5月份及10月中旬为施工的黄金季节,日平均气温25℃,昼夜温差小,雨时少且雨量小。7月15日至8月15日为**市的雨季,降雨集中,雨量大。雨水大的年份可能出现连续数日暴雨的情况,施工时必须在施工工序安排和施工措施上给予充分的考虑。8月份温度最高可达到39℃。
4.物资供应情况
模板:模板采用竹胶合板,模板所需配件及支架均满足配套使用要求,并由施工单位自行供给。
钢筋:钢筋现场加工,设有加工区和堆放区。混凝土:混凝土大部分采用商品混凝土,现场设置搅拌机以满足施工中少量零星混凝土的需求。
机械:施工机械和机具由公司机械部按施工计划供应。
5.劳动力供应情况
各技术工种人员均可满足施工需求,在某些需要大量施工人员的阶段,可直接到劳务市场雇佣劳动力来满足需求。6.本工程施工特点及关键问题
(1)拟建工程对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安全防护等要求较高。
(2)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工程的特殊性和业主的要求决定了该工程严格的质量标准,本工程以学生学习为主,如何通过严格的过程控制、程序控制和环节控制,把该工程建造成为一流的精品工程,实现业主要求的质量目标,是本工程最核心的任务。
(3)施工难度大:主体结构房间楼板采用空心楼板,板厚度较大,梁、板跨度均较大,施工时应考虑起拱问题,还应对其摸板支撑体系重点考虑。
3.2施工方案的选择 3.2.1施工总部署 1.施工程序
施工中遵循的程序为: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饰;先土建后设备。
工程分为五个分部工程:①基础工程,②主体结构工程,③围护结构工程,④屋面工程,⑤装饰工程。
总施工程序为:①→②→③和④→⑤。2.划分施工段,确定施工流向(1)划分施工段
1)划分施工段的原则
① 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劳动量要大致相等,起幅度差不宜超过10%-15%。② 对多层或高层建筑物,施工段的数目要满足合理流水施工组织的要求,即m≧n。
③ 为了充分发挥工人,主导机械的效率,每个施工段要有足够的工作面,使其所容的劳动力人数或机械台数,能够满足合理劳动组织的要求。
④ 为了保证拟建工程项目的结构的完整性,施工段的分界线应尽可能与结构的自然界线相一致。
⑤ 对于多层的拟建工程项目,既要划分施工段又要划分施工层,以保证相应的专业工作队在施工段与施工层之间,组织有节奏,连续,均衡的流水施工。2)施工段的划分情况
① 基础工程: 机械挖土及其他工程均不分段。
② 主体结构工程:按主体工程综合考虑和施工段划分原则,主体工程分为两段施工,划分界线为○5~○6轴间。
③ 围护结构工程:不分段,按结构分层施工。④ 屋面工程:不分段。
⑤ 装饰工程:不分段,按结构分层施工。本工程施工段划分:
图3-1 施工段划分
3.垂直运输机械(1)类型
1)基础运输方案:采用泵送
2)主体结构:采用塔吊与料斗,配合混凝土泵送车
3)屋面工程:塔吊
4)围护装饰工程:井架与小推车(2)型号确定
1)料斗:采用圆锥形,容积1m3。2)塔吊选择:
起吊高度
H=22.3+0.5+3.8+2.5=29.1m 起吊重量
Q=Q1+Q2=(0.5+2.5)+0.1=3.1t 起吊半径
R=40m
综合以上数据选用QTZ200型固定式塔式起重机。
该起重机主要配合料斗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以及负责其他材料的垂直运输。(3)井架:共选2台。
3.2.2基础工程施工顺序与方法 1.施工顺序
工程桩基础施工→基坑降、排水→基坑土方开挖→处理桩头→基础垫层施工→基础绑钢筋、支摸板→基础混凝土→基础拆模→短柱钢筋模板→短柱混凝土→短柱拆模板→砌砖基→回填土。
2.桩基础施工(1)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埋设护筒→钻机就位、泥浆制作→潜水钻机成孔→排渣→补浆→检孔→清孔→检查沉渣→安放钢筋笼→下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2)桩施工要点及施工中注意事项
1)场地平整后放线定桩位,定位后要在每个桩位中心点打入一条φ16×800mm的钢筋做桩位标记,并用混凝土固定好。桩位放线后会同有关人员对轴线桩位进行复核,并办好复核记录签证。轴线桩位经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
2)护筒应按下列规定设置
护筒一般用4~8mm厚的钢板加工制成,高度为1.5~2m。钻孔桩的护筒内径应比钻头直径大100mm。护筒的顶部应开设1~2个溢浆口,并高出地面0.15~0.30m。
护筒有定位、保护孔口和维持水位高差等重要作用。护筒位置要根据设计桩位,按纵横抽线中心埋设。埋设护筒的坑不要太大。坑挖好后,将坑底整平,然后放入护筒,经检查位置正确,筒身竖直后,四周即用粘土回填,分层夯实,并随填随观察,防止填土时护筒位置偏移。护筒埋好后应复核校正,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应重合,偏差不得大于50mm。
护筒的埋设深度:在粘性土中不宜小于1m,并在保持孔内泥浆液面高于地下水位1m以上。3)作护壁和排碴用的泥浆,其制作及其性能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在粘性土中成孔时应注入清水,以制备泥浆护壁。循环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1.3。
泥浆的控制指标:粘度18~22S;含砂率不大于8%;胶体率不大于90%。施工中应经常测定泥浆比重、粘度、含砂率和胶体率。
4)钻具和钻头可按下列规定选用:在一般粘性土、淤泥、淤泥质土以及砂土中,宜采用笼式钻头。
5)钻机钻进时,应根据土层类别、孔径大小、钻孔速度及供浆量来确定相应的钻进速度,钻速应符合下列规定:在淤泥和淤泥质土层中,应根据泥浆补给情况,严格控制钻进速度,一般不宜大于1m/min。
6)钻孔桩钻进过程中若发现斜孔、弯孔、缩颈、塌孔或沿护筒周围冒浆以及地面沉陷等情况,应停止进钻,经采取下列有效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当钻孔倾斜时,可反复扫孔修正,如纠正无效,应在孔内回填粘土或风化岩块至偏孔处上部0.5m,再重新钻进;钻进中如遇塌孔,应立即停钻,并回填粘土,待孔壁稳定后再钻;护筒周围冒浆,可用稻草拌黄泥堵塞漏洞,并压上一层泥、砂包。
7)桩孔排碴可采用泥浆循环排碴等方法。
8)钻孔桩清孔应按规定进行。
清孔后的孔底沉碴厚度不得大于100mm。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必须复测沉碴厚度,沉碴超过规定者,必须重新清孔,符合规定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
孔壁土质较好,不易塌孔者,可用空气吸泥机清孔。
孔壁土质较差者,可用泥浆循环抽碴清孔。清孔后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5~1.25m左右,粘度≤28s,含砂率≤10%。清孔过程中,必须及时补给足够的泥浆,并保持孔内浆液面的稳定。
9)钻孔桩钢筋笼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净距必须大于混凝土粗骨料粒径3倍以上;加筋箍应在主筋外面,主筋一般不设弯钩,钢筋头也不得内园弯曲,以免阻碍导管工作;主筋的搭、焊接应互相错开,35倍钢筋直径区段范围内的接头数不得超过钢筋总数的一半;钢筋笼外径应比钻孔设计直径小140mm;钢筋笼内径应比导管接头处的外径大100mm以上;钢筋笼的主筋净保护层不宜小于70mm,其允许偏差为±20mm;钢筋笼制作还应执行有关规范要求。
10)钻孔桩钢筋笼吊运时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扭转、弯曲。安装钢筋笼时,应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下沉到设计位置后,应立即固定,防止移动。钢筋笼不到孔底者,为防止灌注混凝土时上浮,设3~4条伸到孔底之主筋作为锚固,也可将钢筋笼与孔口护筒临时焊接。3.基坑降、排水
(1)降、排水方式的选择
采用集水井降水,用潜水泵抽水进行排水。
基坑开挖至规定的标高后,在基坑底四周设置300×300的临时排水沟,并设置直径为1m的钢筋笼6个,及时将基坑内积水导向集水坑,用潜水泵抽至地面排水明沟,经沉淀后排入市政下水道。
(2)排水沟与集水井的布置如图所示
图3-2 排水沟分布
图3-3 基坑剖面图
(3)抽水设备的选择
选用
QY—25潜水泵,6台抽水,3台备用,共计9台。4.基坑挖土
(1)挖土方式的确定
综合考虑基坑深度较浅、所处场较大及其周围环境,基坑开挖采用直线放坡形式,坡度为1:0.72,这样比较经济,而且施工也较简单。
(2)挖土机械选择:选用W-1001型反铲挖土机及自卸汽车运土。
挖土机性能:斗容量1.2m3,挖掘半径11.5m,挖掘深度7.3m。(3)挖土方向和路线及处理方式
由于表层土质为杂填土不能作为回填土,故全部用土方车运走,挖掘机行走路线如图所示:
图3-4 挖掘机行走路线(4)挖土时应注意的问题
1)采用沟端开挖,反铲停于沟端,后退挖土,同时往沟一侧弃土装车运走。
2)机械开挖到基底标高10-20cm处,其余土由人工清除,防止扰动地基土。
5.处理桩头
(1)桩头剔除方法:风镐剔除,人工辅助手工剔除。
(2)施工机具的选择:空气压缩机DW-9/7活塞式空压机2台,风镐6个。(3)应注意的问题
1)用机械剔除距基底标高20cm以上的部分,以下由人工手工剔至设计标高,防止扰动桩基。
2)及时清理剔下的碎混凝土块,防止一同被回填。
3)桩头用钢丝刷清理干净,将钢筋调直。
6.基础垫层
(1)垫层侧模的支设方式
垫层侧模采用砌筑两皮黏土砖。(2)垫层混凝土运输、浇筑方法
垫层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到现场后用小推车和溜槽运送。7.基础绑钢筋
(1)钢筋平面位置的控制:在混凝土垫层上用经纬仪放出钢筋的位置。
(2)桩头甩筋的处理:清理调直后,如长度小于500㎜须接长后弯成规定角度伸入基础。(3)柱子插筋的固定方式:用直钢筋将柱筋与侧模板点焊在一起,保证柱筋相对位置不变。(4)钢筋接长的方式:基础钢筋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
(5)钢筋保护层的控制:基础净保护层厚为40㎜,可用垫块来保证其厚度。
(6)钢筋绑扎注意事项:当钢筋采用绑扎连接方式时,要求绑扎位置准确,牢固,搭接长度及绑扎点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搭接长度的末段距离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接头的末段应做弯钩,Ⅱ,Ⅲ级不做 3)钢筋绑扎接头处的中心和两端均应用铁丝扎牢。4)钢筋绑扎连接接头的位置互相错开。8.基础模板工程
(1)模板材料及支模方法:模板选择:钢模(散支散拆)。(2)基础支模图
1)承台模板
图3-5 承台模板图
承台高900㎜,采用900高的模板立放,用钢管扣件支顶固定。
2)地梁模板
图3-6 地梁模板图
(3)支模注意问题
1)要保证构件的形状尺寸及相互位置的正确。
2)要使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
3)构造简单,拆装方便,不妨碍钢筋绑扎。
4)优先选用大块模板,模板长向拼接宜错开布置。9.基础混凝土工程
(1)基础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到现场后用象泵泵送。
(2)混凝土的浇筑方案:沿主梁方向,由①-⑩轴,由A-C轴依次浇注。(3)振捣设备的选择:采用插入式振捣器
型号:H2-50。
(4)浇筑中应注意的问题:商品混凝土进场要注意检查品种、等级、出厂时间、坍落度检查;浇筑过程中要做好振捣,注意差点距离,掌握振捣要领,保持筏板平整度,分层浇筑。(5)混凝土养护方式: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10.基础模板拆除
(1)拆模时间: 模板的拆除,除了非承重侧模应以能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时(大于1N/mm2)方可拆除外,承重底模板应按规定达到75%混凝土强度才可拆除。
(2)拆模顺序: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和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3)拆模方法: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拆除的模板等配件,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待用。11.填充墙基础及地圈梁施工(1)砖基础施工技术要求
1)砌筑时,灰缝砂浆要饱满,严禁用冲浆法灌缝。砖基础的水平灰缝厚度和垂直灰缝宽度宜为10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每皮砖要挂线,它与皮数杆的偏差值不得超过10mm。
2)砖基础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当设计无要求时,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砖基础大放脚的高度。砖基础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留置斜槎。
(2)地圈梁施工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12.基坑回填土
(1)土料来源与选择:买土进行回填。(2)运土机械的选择:自卸汽车。
(3)压实机械的选择:蛙式打夯机
型号:HW-Z01 夯击次数140-150次/min行走速度8m/min 夯实起落高度145mm 生产率12.5m3/h 外形尺寸1006×500×900 重量125kg。(4)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土料要求与含水量控制:回填的土料为同类土,含水量大的在下层含水量小的在上层。
2)铺土厚度:250-350mm,每层夯实遍数3-4遍。3)分层回填,分层夯实。4)密实度要达到设计要求。5)排水沟除泥,用碎石填好。
3.2.3主体结构工程施工顺序与方法 1.施工顺序
主体结构可行的施工顺序有三种:一次支模一次浇筑混凝土,一次支模两次浇筑,两次支模两次浇筑。
(1)一次支模一次浇筑:绑柱筋→支柱、梁、板模板→绑梁、板钢筋→浇筑柱、梁、板混凝土→拆柱、梁、板模板。优点:结构整体性好。
缺点:1)模板形成空间刚度,不易校正柱模垂直度。2)节点处钢筋较密浇筑柱混凝土困难。3)浇筑混凝土时易踩踏钢筋变形错位。4)配置模板不方便。5)混凝土一次浇筑量大。
(2)一次支模两次浇筑:绑柱筋→支柱、梁、板模板→浇柱子混凝土→绑梁、板钢筋→浇筑梁、板混凝土→拆梁、板模板。
优点:1)浇柱子混凝土时不踩踏钢筋。2)浇柱子混凝土时不用搭设浇筑平台。3)便于采用串筒、斜槽、溜管等应用。
缺点:1)模板形成空间刚度,不易校正柱模垂直度。2)两次浇筑需要留设施工缝。3)配置模板不方便。4)混凝土一次浇筑量大。
(3)两次支模两次浇筑:绑柱筋→支柱模板→浇柱子混凝土→支梁底模→绑梁板钢筋→支梁侧模→浇筑梁板混凝土→拆梁、板模板。
优点:1)容易校正柱模垂直度且柱混凝土容易浇筑质量有保证。2)有利于模板的配置和周转。
3)便于采用串筒、斜槽、溜管等应用。
缺点:1)需要留设施工缝,结构整体性好。2)两次支模浇筑柱混凝土需搭设浇筑平台。
比较三者优缺点并考虑各个施工段工程量,本工程采用两次支模两次浇筑的施工方案。2.模板工程(1)模板的配置 1)模板材料的选择
梁、板、柱模板均采用竹胶模板,木楞材料采用100×100方木。支撑采用万能门式脚手架,搭设满堂红支撑,确保梁、板支撑牢靠和混凝土浇灌安全。2)模板的构造 ○1柱模
图3-7柱配模图
图3-8 柱侧模展开图和立面图 ○2梁模板
图3-9 框梁配模断面图
图3-10 框梁侧模展开图
○3楼板模板
图3-11 楼板模板、支撑图(2)模板的安装
1)模板施工准备工作
①进行中心线和位置线的放线:首先用经纬仪引测建筑物的边柱和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测出每条轴线。模板放线时,应先清理好现场,然后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边线和中心线,墙模板要弹出模板的内、外边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②做好标高量测工作: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③进行找平工作:模板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找平方法是沿模板内边线用1:3水泥砂浆抹平层。
④设置模板定位基准:采用钢筋定位,即根据构件断面尺寸切割一定长度的钢筋,点焊在主筋上(以勿烧伤主筋断面为准),以保证钢筋与模板位置的准确。2)安装顺序: 柱模→梁底模→梁侧模→板底模→板侧模。3)安装工艺及施工要点
①柱:拼装柱的侧模→竖立柱的侧模→架设柱箍→校正柱模的垂直度→架设钢管架支撑。注意:a.柱箍:采用Ф48×3.5双钢管,从柱底开始向柱顶逐个进行安装,第一道柱箍距模板底面的距离为200mm,其余柱箍间距为500mm,并有对拉螺栓固定,柱模地面要有10mm厚的同材料素混凝土找平层,同时要保证模底不漏浆。b.垂直度的校正:角柱和边柱同时用两台经纬仪进行校正,其余柱模用通线和铅锤进行校正。
②梁:架设梁模板的支撑→拼装模板底膜→安装梁侧模→复核梁底模标高 →校正梁侧模平制度。
梁模板的小楞、大楞、立柱均由Ф48×3.5的钢管架设,梁底模托住梁侧模,由100×100的木方作为搁栅,以防止漏浆,并增强刚度,梁侧模由上至下用三块木方顶住,小楞间距500mm,大楞距梁边250mm,立柱间距1000mm。
用经纬仪和通线来检验模板的平直度和标高。③板:架设楼板模板支撑→拼装楼板底模→拼装楼板侧模→复合楼板底模标高→校正楼板侧模的平直度。
采用Ф48×3.5脚手钢管搭设排架铺设楼板模板,在排架上铺放100×100的木方,间距为300mm,作为面板的搁栅,在其上铺设竹胶模板。用经纬仪和通线来检验模板的平直度和标高。4)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①主控项目(全数检查)
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力,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木;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②一般项目
模板的接槎处不得漏浆,在浇注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得留有积水(全数检查)。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全数检查)。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全数检查)。
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全数检查)。
本工程梁、板跨度大于4m,还要考虑起拱问题,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1/3000。其模板应起拱5mm(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
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在同一检查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板,应按又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
表3-2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轴线位置 5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10 柱、墙、梁 +4,-5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6 大于5m 8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表面平整度 5
(3)模板的拆除 1)拆模的时间要求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强度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为依据;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柱的混凝土强度达到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时即可拆除,跨度不大于8m时要等到梁、板的混凝土强度达到75%时方可拆除;跨度大于8m时要等到梁、板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方可拆除。2)拆模的顺序
按照先支后拆的顺序,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模板拆除。结合本工程,拆模顺序:柱模板→板侧模板→梁底模板→板底模板→梁侧模板。柱模拆除的顺序:先拆除对拉螺栓,其次自上而下拆除柱箍,然后拆除竖楞和模板。
3)拆模注意事项
①严格控制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
②拆除4m高度以上梁、柱模板时,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设防护栏杆;高空拆模时,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并应设置警示或红色信号标志。
③拆模时,应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撬落或拉倒,拆下的模板等配件,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
④拆除平台、楼板的底模时,应设临时支撑,防止大片模板坠落;拆立柱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待拆范围以外安全地区拉拆,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3.钢筋工程
(1)钢筋的连接方法及注意事项 1)柱
柱中的竖向钢筋均采用电渣压力焊,电渣压力焊的操作简单、易掌握、工作效率高、成本较低;根据钢筋的接头宜设在受力较小处以及同一截面的接头面积不超过50%,接头分两批,第一批设在离柱根1m ,间隔0.5m为第二批。2)梁
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钢筋直螺纹连接要求 ①连接钢筋前,将下层钢筋上端的塑料保护帽拧下来露出丝扣,并将丝扣上的水泥浆等污物清理干净。②连接钢筋时,将已拧套筒的上层钢筋宁到被连接的钢筋上,并用扭力扳手按规定力矩把钢筋接头拧紧,直至扭力扳手在调定的力矩值发出响声,并随手画上油漆标记,以防有的钢筋连接头漏拧。
表3-3 钢筋锥螺纹扭紧力矩要求 钢筋直径(mm)20 22 25 扭紧力矩(N•m)177 216 275
(2)钢筋的绑扎
1)钢筋绑扎前的准备工作:钢筋绑扎前熟悉施工图样;准备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水泥砂浆块和塑料卡;钢筋应分类堆放,绑扎时专料专用。2)钢筋的绑扎方法、施工要点和质量要求 ①柱
a.绑扎之前,首先把柱根部混凝土连接部位处理好,用钢刷将主筋上的残余混凝土处理干净。在柱角筋,用粉笔画出箍筋位置间距,箍筋的接头要交错布置。
b.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钢筋时绑扣相互间成八字。c.下层柱的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式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箍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
d.柱钢筋的绑扎应在柱模板安装前进行。②梁
a.梁钢筋架空在梁顶上绑扎,然后再落位。
b.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其余同柱。c.框架梁的钢筋应放在柱的纵向钢筋内侧。
d.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以利于混凝土的浇注。③板
a.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必须将全部钢筋相互交点扎牢,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线扣要成八字形绑扎(左右扣绑扎)。
b.有180°弯钩的钢筋弯钩应向上,不要倒向一边;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向下。c.板的钢筋网绑扎,要注意架设马登,每隔一米设置一个,保证上下钢筋网的正确位置。d.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e.梁板钢筋绑扎时应防止水电管线将钢筋抬起或压下。3)钢筋检查验收内容
钢筋连接时,应检查连接套筒的出场合格证、钢筋锥螺纹加工检验记录。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和接头进行工艺检查:每种规格钢筋母材进行抗拉强度试验;每种规格钢筋接头的试件数量不应少于3件;接头试件应达到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中相应等级的强度要求。
随机抽取同规格接头数的10%进行外观检查。应满足钢筋与连接套的规格一致,接头丝扣无完整丝扣外露;如发现有一个完整丝扣外露,即为不合格,必须查明原因,责令工人重新拧紧或进行加固处理。
用质检的力矩扳手,按其规定抽查接头的质量。抽查数量:梁、柱构件按接头数的15%,且每个构件的接头抽验数不得不少于1个接头;基础、墙、板构件按各自接头数,每100个接头作为一个验收批,不足1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每批抽查3个接头。抽查的接头应全部合格,如有1个接头不合格,则该验收批接头应逐个检查,对查出的不合格接头应采取电弧贴角焊缝方法补强,焊缝方法补强,焊缝高度不得小于5mm。
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的同一批材料的等级、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应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抽取3个试件作单项拉伸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接头性能等级进行检验与评定。
在现场连续检验10个验收批,全部单向拉伸试件一次抽样均合格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一倍。
4)钢筋工程安全注意事项
①钢筋断料、配料等工作应在地面搭设防护棚进行操作。②搬运钢筋应注意附近有无障碍物,架空电线和其它临时电气设备,防止碰撞发生触电事故。③雷雨天气应停止高空露天操作,防止雷击伤人。
④严禁乱拖拉电线,使用电焊、气割设备及动用明火应有动火证严禁违章,每天收工时,必须有专人负责切断电源,严禁不懂机电人员乱开、乱动机械设备,严格遵守规定。4.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的制备
1)考虑料斗容量以及现场混凝土需求选用一台TQ500强制式搅拌机。2)配料时注意事项: ①配合比:由于现场进料的砂石种类不同,施工配合比应由现场测定的实验室配合比进行换算。
②塌落度:30m以下的泵送高度,塌落度为100-400㎜,误差±20㎜。(2)混凝土的运输
1)运输方式:场外:混凝土搅拌输送车。
场内:柱采用塔吊和料斗,梁与板采用泵送混凝土。2)运输注意问题
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载次数和最短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场内运输道路应尽量平
坦,以减少运输时的振荡,避免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混凝土运送至浇筑地点,如混凝土拌合物出现离析或分层现象,应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二次搅拌;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时,应检测其稠度,所测稠度值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其允许偏差值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时的温度,最高不宜超过35℃,最低不宜低于5℃。(3)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①制定混凝土浇注施工方案。②保证水电及原料的供应。
③机具准备及检查,搅拌机,运输车,料斗,振动器等机具设备按要求准备充足。
④检查模板,支撑,钢筋和预埋件,模板的标高,位置与构件截面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⑤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及钢筋上的油污,检查缝隙孔洞是否封闭。(4)混凝土的浇筑
1)多层框架按分层分段施工,水平方向以结构平面的伸缩缝分段,垂直方向按结构层次分层。
① 柱子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及施工要点 a.柱子浇筑混凝土均采用塔吊和料斗
b.同一施工段中,一排柱:从两边向中间对称分层浇筑;一根柱:分层浇筑,上下层浇筑的间隔时间不得多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c.分层浇注厚度为500㎜,每点振捣20-30s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50㎜左右,以清除两层之间的接触面。
② 梁、板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及施工要点 a.浇注方向为由远及近。
b.板上皮标高由50线来控制。
c.保证板混凝土表面平整宜用抹子抹平2-3遍。
2)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应按下表规定执行 表3-4 混凝土浇筑允许间歇时间 混凝土强度等级 气温(℃)
≤25 >25 ≤C30 210min 180min >C30 180min 150min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分批做坍落度试验,如坍落度与原规定不符时,应予调整配合比。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踩踏钢筋,不得移动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原来位置,如发现偏差和位移,应及时校正,特别要重视竖向结构的保护层和板结构负弯矩部分钢筋的位置。
5)混凝土的自由高度不得超过3米,否则用串筒,溜槽或者溜管等下料,防止产生石子堆放,影响施工质量。
6)在浇筑竖柱子向结构前,应在底部填补50到100mm厚的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避免构件下部由于砂浆含量减少而出现蜂窝,麻面,漏石等质量缺陷。(5)混凝土的振捣 1)振捣设备的选择
①振捣棒:HZ-50A行星式振捣棒6台,备用6台
用于柱、梁。
②平板振捣器:HZ2-20型平板振捣器2台,备用2台
用于表面积大而平整的楼板。
2)技术要求
①柱: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每次移动间距为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在两侧振捣时切勿碰到钢筋;每层振捣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长1.25倍,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m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以前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浇筑,每个插入点的振捣时间为20s;
②梁:采用交错式的次序移动,每次移动间距为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在两侧振捣时切勿碰到钢筋;每层振捣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长1.25倍,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m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以前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浇筑,每个插入点的振捣时间为20s;
③楼板:在每一位置应连续振动30s,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浆液,不再下沉为准;移动时成排一次振捣前进,前后位置和排与排间相互搭接应有3cm,反之漏浆。(6)混凝土施工缝的留设和处理 1)施工缝的留设原则
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2)施工缝的留设位置
柱子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的下面;梁留设在跨中1/3范围内。3)施工缝的处理
①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2。混凝土达到1.2N/㎜2的时间,可通过试验决定,同时,必须对施工缝进行必要的处理。
②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上松动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同时还应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不宜少于24h,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应予清除。
③注意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也应清除。
④在浇筑前,水平施工缝易先铺上10~15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⑤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100cm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使其紧密结合。
(7)混凝土养护方式及要求 1)养护方式——自然养护
①柱子——保水养护:采用不透水、不透气的薄膜(如塑料薄膜)布养护,用薄膜布把混凝土表面敞露的部分全部严密地覆盖起来,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分的养护。这种养护方法的优点是不必浇水,方便操作,能重复使用,能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加速模具的周转。但应该保持薄膜布内有凝结水。
②梁、板、墙——浇水养护:利用平均气温高于+5℃的自然条件,用适当的材料对混凝土表面加以覆盖并浇水,使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
③覆盖浇水养护应该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内进行。④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⑤浇水次数应根据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的状态来决定。⑥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宜与拌制水相同。
⑦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⑧墙的浇水养护是在墙的表面覆盖草帘子,在草帘子里穿插喷水管,使水喷到混凝土墙上。2)养护要求
①在自然气温条件下,对于一般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后10~12h内(炎夏时可缩短至2~3h),即可用麻袋、草帘、锯末或砂进行覆盖,并及时浇水养护,以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润湿状态。②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如发现遮盖不好,浇水不足,以致表面泛白或出现干缩细小裂缝时,要立即仔细加以遮盖,加强养护工作,充分浇水,并延长浇水日期,加以补救。(8)混凝土的质量检验 1)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①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②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③现浇混凝土结构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2)混凝土强度评定
①做混凝土抗压试验和抗渗试验。②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验收,同一验收皮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和配合比基本相同且不超过三个月的混凝土组成,并按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每个验收项目应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确定。同一验收批地混凝土强度,应以同批内全部标准试件的强度代表值来评定。3)混凝土的缺陷补救方法
①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②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③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人口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4)混凝土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①材料要求:不得使用严重锈蚀、薄壁,严禁弯曲及开裂的杆件,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扣件、坚固件,坚固力矩应达到4-5kg/m。
②技术规范要求:使用振动机前应检查电源电压,漏电开关,保护电源线路是否良好,电源线不得有接头。振动机移动时,不能硬拉电线,不能在钢筋及其它锐利物上拖拉,防止割破拉断电线,而造成触电伤亡事故。③本工程砼利用商品砼浇捣,在浇捣砼时地面运输车辆进出频繁,应由专人负责指挥车辆进出,做到井井有序。3.2.4围护结构 1.施工顺序
(1)总顺序
1)从顶层到首层,优缺点:瓦工进场晚,工期长,交叉少。2)从首层到顶层,优缺点:可提前插入,工期短,工序交叉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本工程选择从从顶层到首层的总顺序。
(2)每层顺序:绑构造柱筋→砌筑填充墙→浇筑构造柱混凝土。2.填充墙砌筑
(1)砂浆搅拌的设备:一台TQ500强制式搅拌机。(2)垂直运输的设备和工具:采用井架+手推车。(3)填充墙砌筑的施工要点
1)砌块与构造柱之间要留马牙槎,砌块墙两侧和洞口两侧用实心砖与砌块咬砌。
2)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墙体砌筑完毕应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齐挤紧。
3)砌块墙与承重墙或柱的水平灰缝内预埋拉结筋,沿墙或柱高每500mm设一道,每道为2根直径6mm的钢筋,沿墙全长布置,在砌筑砌块时,将此拉结钢筋,埋置于砌块墙的水平灰缝中。
4)在砌块墙底部应用细石混凝土筑一坎台,其高度不应小于20mm。5)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水平与竖向灰缝宽度分别宜为15和20㎜,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80%。
6)砌块砌筑应错缝连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7)砌筑前,应按施工图放出墙体的边线,将楼面局部找平,并立好皮数杆。皮数杆上注明门窗洞口、拉结筋、过梁的尺寸标高。皮数杆应垂直、牢固、标高一致。3.构造柱、圈梁施工(1)钢筋的安装方法
构造柱下部钢筋与预埋钢筋搭接绑扎,上部钢筋植入梁内。(2)混凝土浇筑方法
采用人工浇筑,为保证混凝土浇筑饱满在构造柱顶浇筑口用模板支设一小斜槽,浇筑混凝土应高于构造柱顶标高,待其凝固后剔除。(3)注意事项
1)在每层马牙槎砌好后,应立即支设模板,模板必须与所在墙的两侧严密贴紧,支撑牢靠,防止模板缝漏浆。
2)构造柱浇灌混凝土前,必须将马牙槎部位和横板浇水湿润,将模板内的落地灰、砖渣等杂物清理干净,并在接合面处注入适量与构造柱混凝土相同的去石水泥砂浆。
3)构造柱的混凝土塌落度宜为50~70㎜,石子粒径不宜大于20㎜,混凝土随拌随用,拌合好的混凝土应在1.5h内浇筑完。
4)构造柱的混凝土浇筑可分段进行,每段高度不宜大于2.0m。
5)捣实构造柱混凝土时,宜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分层振捣,振捣棒随振随拔,每次振捣层的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长度的1.25倍。振捣棒应避免直接碰触砖墙,严禁通过砖墙传振。6)构造柱与砖墙连接的马牙槎内的混凝土必须密实饱满。
7)构造柱从基础到顶层必须垂直,对准轴线。在逐层安装模板前,必须根据构造柱轴线随时校正钢筋的位置和垂直度。4.脚手架搭设
(1)内脚手架:采用扣件式钢管单排脚手架。
(2)外脚手架:采用扣件式钢管双排脚手架。3.2.5屋面工程 1.施工顺序
屋顶结构填充墙(已浇完)→ 保温层、找坡层施工 → 抹找平层 →铺贴防水层 2.保温层施工
(1)铺设方法:由纵向檐口向屋脊方向铺设挤塑聚苯保温板。(2)注意问题
① 应找平拉线铺设,铺设前先将基层清扫干净,板块应紧密铺设、铺平、垫稳。② 保温板铺设时要提前留好排气孔并保证其通畅,应在做砂浆找平层分格缝排气道处留设,不得遗漏。③ 保温板的厚度为60㎜,防止保温层过薄影响砌体墙的温度膨缩,产生八字 型裂缝。
④ 在已铺完保温层层行走或用胶轮车运输材料,应在其上铺脚手板。
3.找平层施工
(1)找平层抹压方法:砂浆铺设由远到近、由高到低进行,采用人工用铁抹子抹压平整。(2)注意问题
① 严格掌握坡度,找平层的1:2.5水泥砂浆厚度应保持一致。保证表面平整,进行两次压光。
② 与女儿墙的交接处抹成圆角,弧度一致。③ 铺设12 小时后,需洒水养护。④ 完工后表面少踩踏。4.防水层铺贴
(1)铺设方法: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两道,水平铺贴,由纵向檐口处开始向屋脊处逐层铺。
(2)注意问题
① 找平层干燥后方可铺贴,铺贴前应注意气候等情况,夏季施工时,屋面如有露水潮湿,应待其干燥后方可铺贴卷材,并避免在高温烈日下施工。
② 应采取措施保证胶结材料的使用温度和各种胶粘剂配料称量的准确性。
③ 对泛水、天沟、阴阳角部位重点对待,在屋面的拐角、管道根部等重点部位加铺一层防水卷材,以确保这些部位不发生渗漏。
④ 为保证卷材搭接宽度和铺贴顺直,应严格按照基层所弹标线进行。3.2.6装修工程 1.施工顺序
(1)层间顺序:内檐采用自上而下的顺序
外檐采用自上而下的顺序
(2)内外顺序:先水磨石地面,再装修外檐,最后装修内檐。(3)同层内的顺序
本工程中大部分房间的顶棚装修采用抹灰,故同层内可采用 1)做地面 → 抹顶棚 → 抹墙面 优点:节约抹灰材料,降低费用 缺点:要求地面有一定的强度,要有技术间歇来保证,故工期较长;不利于地面成品的保护。2)抹顶棚 → 抹墙面 → 做地面
优点:地面成品易保护,工期较短;
缺点:抹灰材料浪费较多;地面清理困难,影响地面做法的质量。综合考虑本工程采用顺序:做地面,踢脚板→抹顶棚→抹墙面。
2.门窗安装方法
(1)门窗框与墙面抹灰的顺序
安装门窗框 → 做地面 → 墙面抹灰 → 安装门窗扇(2)门窗框固定方法 先将窗框立于洞口位置,校正水平与垂直位置后用木楔等做临时固定,再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门窗框与墙体的连接固定方法。3.外檐装修施工(1)基层处理
抹灰前淋水湿润。
(2)外檐装修施工及注意问题 1)抹灰
①用20㎜厚的2:1:8的水泥砂浆找平外墙面。
②待水泥砂浆干后,用水泥专用胶粘剂贴50厚的挤塑板。
③对板面进行打磨后,外抹胶泥挂标准网并将网压入胶泥中。2)涂料:表面平整后,最后刷两道外檐涂料。4.内檐装修(1)墙面装修:
1)基层处理:仔细进行整修、平整。2)墙面抹灰施工要点
①刷建筑胶素水泥一道,配合比为建筑胶:水=1:4。②按要求做水泥石灰砂浆层。
③施工前,先检查门窗框位置是否正确,缝隙有否嵌实,木门框有否采取保护措施。砖砌体与混凝土面交接处钉钢板网,电线管、消火栓箱、配电箱安装完毕,正面贴好保护膜,背后露明部分钉好钢板网,接线盒用纸堵严。
④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抹灰质量等级,按基层表面平整垂直情况,吊垂直,套方、找规矩,经检查后确定抹灰层厚度,用1:3 水泥砂浆做成灰饼。室内墙面的阳角、柱面的阳角和门窗洞口的阳角,应用1:2.5 水泥砂浆做护角,其高度应与门窗洞口高度一致,做于洞口时,抹过墙角各100,做于门窗口时,一侧抹过门窗口100,另一面压入门窗框灰口线内。护角做完后,应及时用清水刷洗门窗框上的水泥浆。
(2)顶棚装修:在墙面抹灰后,再制作顶棚,先控制好顶棚的标高位置,再制作龙骨及绑扎钢筋,最后进行顶棚装饰。(3)楼地面的装修
1)水磨石地面
①水磨石地面应在墙面装修之前制作。
②做好素土夯实(首层)。
③铺80厚的C15混凝土,干后做素水泥砂浆结合层一道。
④用18厚1:3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并作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
⑤进行12厚水泥石子磨光工艺。
2)铺地砖防水地面
①做好素土夯实(首层)。
②铺80厚的C15混凝土,③用50厚的C15细石混凝土找出坡度,坡度不小于0.5%。
④用15厚1:2的水泥砂浆找平
⑤刷基层处理剂一道,铺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面上撒黄沙四周沿墙上翻150㎜高。
⑥10厚铺防滑地砖铺平拍实,用干硬性水泥砂浆粘合。
(4)油漆、玻璃安装的施工要点:先安装门框和铝合金窗,后安装门扇,然后进行门的刷漆工作。混凝土表面和抹灰面刷漆前应使表面干燥洁净,不得起皮,出现松散现象。若有粗糙处应磨光,小孔处用腻子补平再刷漆。金属材料必须刷防锈漆一道。3.2.7水、电、暖、卫工程的配合
(1)基础工程施工阶段的配合要求:必须在房心土回填之前埋检查设好所有水电管路。(2)主体工程施工阶段的配合要求:水暖电卫工程应提前准确的提供预留洞口的位置。(3)装修工程施工阶段的配合要求:所有电器开关盒,暖气、供水管线必须安装检查完成。
3.3主体结构模板系统设计 3.3.1楼板模板系统设计 1.楼板底模板系统设计
(1)面板(12mm厚竹胶模板):设次楞间距为300mm
图3-12 楼板模板计算简图(2)承载力计算
:
=0.3+24×0.12+1.1×0.12=3.312kN/m;
=2.5kN/㎡, =1m;
=0.0605kN•m;
: kN/m;
=1.4×2.5×0.9=3.15kN;
=0.025×3.577× +0.175×3.15×0.3=0.173kN•m; 取 =0.173kN•m;;
;
=7.88N/ < =80N/,满足要求;
(3)刚度验算: =3.312×1=3.312kN/m;
=0.132mm<[ω]=1.5mm,满足要求; 2.次楞(方木100×100): ;(1)计算简图
图3-13 楼板模板次楞计算简图
(2)承载力计算
:
=0.5+24×0.12+1.1×0.12=3.512kN/㎡;
=2.5kN/㎡;
=(1.2×3.512+1.4×2.5)×0.3×0.9=2.0829kN/m =0.208kN•m;
: =1.138kN/m;
=1.4×2.5×0.9=3.15kN;
=0.08×1.138× +0.175×3.15×1=0.642kN•m; 取 =0.642kN•m;;
;
=3.846N/ < =12N/,满足要求;
(3)刚度验算: =3.512×0.3=1.0536kN/m;
=0.081mm<[ω] = =2mm,满足要求; 3.主楞(Φ48×3.5的钢管):(1)计算简图
图3-14 楼板模板主楞计算简图
(2)承载力计算
:
=0.75+24×0.12+1.1×0.12=3.762kN/㎡;
=1.5kN/㎡;
=(1.2×3.762+1.4×1.5)×1×0.85=5.662kN/m =0.562kN•m;
: =3.84kN/m;
=1.4×1.5×0.85=1.785kN;
=0.08×3.84× +0.175×1.785×1=0.62kN•m; 取 =0.62kN•m;;
;
=122N/ < =205N/,满足要求;
(3)刚度验算: =3.762×1.0=3.762kN/m;
=1.022mm<[ω]= =2mm,满足要求; 3.3.2梁模板系统设计 1.底模
(1)计算简图
图3-15 梁模板底模计算简图(2)承载力计算
=0.3+24×0.75+1.5×0.75=19.425kN/㎡;
=2.0kN/㎡;
=(1.2×19.425+1.4×2.0)×1×0.9=23.499kN/m
=0.066kN•m;
=12N/ < =80N/,满足要求;
(3)刚度验算: =19.425×1.0=19.425kN/m;
<[ω]=1.5mm满足要求; 2.内楞(100×100方木)(1)计算简图
图3-16 梁模板内楞计算简图
(2)承载力计算
=0.5+24×0.75+1.5×0.75=19.625kN/㎡;
=2.0kN/㎡;
=(1.2×19.625+1.4×2.0)×0.175×0.9=4.15kN/m =0.083kN•m;
=0.497N/ < =12N/,满足要求;(3)刚度验算:
<[ω]= =0.5mm,满足要求; 3.小楞(Φ48×3.5的钢管):(1)计算简图
图3-17 梁模板小楞计算简图
(2)承载力计算
=0.75+24×0.75+1.5×0.75=19.875kN/㎡;
=2kN/㎡;
=(1.2×19.875+1.4×2)×0.5×0.85=11.326kN/m =0.104kN•m;;
;
=20.48N/ < =205N/,满足要求;
(3)刚度验算: =19.875×0.5=9.938kN/m;
<[ω]= =0.7mm,满足要求; 4.大楞(Φ48×3.5的钢管)(1)计算简图
图3-18梁模板大楞计算简图
(2)承载力计算
=1.1+24×0.75+1.5×0.75=20.225kN/㎡;
=2.0kN/㎡;
=(1.2×20.225+1.4×2.0)×0.85×0.175×0.5=2.014kN =0.538kN•m;;
=105.84N/ < =205N/,满足要求;
(3)刚度验算:
=20.225×0.175×0.5=1.770kN;
=1.337mm <[ω]= =2mm,满足要求; 5.立柱(Φ48×3.5的钢管)(1)计算简图
图3-19 梁模板立柱计算简图(1m长)
(2)承载力计算 楼板:
=1×(×1+0.35)=0.425㎡;
=1.1+24×0.12+1.1×0.12=4.112kN/㎡;
=2.5kN/㎡;
=(1.2×4.112+1.4×1.0)×0.9×0.425=4.846kN; 梁:
=1.1+24×0.75+1.5×0.75=20.225kN/㎡;
=2.0kN/㎡;
=(1.2×20.225+1.4×2.0)×0.85×0.175×1.0=4.026kN;
= + =4.846+4.026=8.872kN; A=4.89cm2 =18.14N/ < =205N/,满足要求;(3)稳定性验算
=1×(×1+0.35)=0.425㎡;
=1.1+24×0.12+1.1×0.12=4.112kN/㎡;
=2.5kN/㎡;
=(4.112+1.0)×0.425=4.345kN;
=1.1+24×0.75+1.5×0.75=20.225kN/㎡;
=2.0kN/㎡;
=(20.225+2.0)×0.175×1.0=3.89kN;
= + =4.345+3.89=8.235kN;
=67.98N/ < =205N/,满足要求; 3.3.3柱模系统设计
1.侧压力:,=5.7h,=24kN/,=1,=1,=4m/h;
=0.22×24×5.7×1×1×2=60.2kN/㎡;
= =24×4.13=99.12kN/㎡; 故取 为60.2kN/㎡,=2.51m; 2.面板
(1)计算简图
图3-20 柱模板面板计算简图
(2)承载力计算
=60.2kN/㎡;
=2.0kN/㎡;
=(1.2×60.2+1.4×2.0)×0.9×1=67.54kN/m;
=0.638kN•m;;
;
=21.48N/ < =80N/,满足要求;(3)刚度验算:
=60.2×1=60.2kN;
=0.645mm<[ω]=1.1mm,满足要求; 3.内楞(50×100方木)(1)计算简图
图3-21 柱模板内楞计算简图
(2)承载力计算
=60.2kN/㎡;
=2.0kN/㎡;
=(1.2×60.2+1.4×2.0)×0.9×0.275=18.572kN/m;
=0.6686kN•m;;
;
=8.026N/ < =12N/,满足要求;
(3)刚度验算:
=60.2×0.275=16.555kN;
=0.335mm<[ω]= =0.6mm,满足要求; 4.柱箍(Φ48×3.5的双钢管)(1)计算简图
图3-22 柱模板柱箍计算简图
L:对拉螺栓间距,钢模 =50mm 长边+2 =550+2×50=650mm, =325mm(2)承载力计算
=60.2kN/㎡;
=2.0kN/㎡;
=(1.2×60.2+1.4×2.0)×0.85×0.6=38.27kN/m;
=0.505kN•m;;
;
=49.73N/ < =205N/,满足要求;
(3)刚度验算:
=60.2×0.6=36.12kN;
=0.042mm<[ω]= =1.2mm,满足要求; 5.对拉螺栓(Φ12钢筋)
=12.44kN<[ ]= =24.5kN,满足要求;
3.4 施工计划
3.4.1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1.划分施工过程、计算工程量及劳动量或机械台班量 劳动量或机械台班量计算公式为:
P = Q H 式中:P—完成某分项工程所需的人工工日数或机械台班数 Q—某分项工程的工程量 H—时间定额
表3-6 劳动量计算表 序号 工程项目名称 工程量 时间定额 劳动量
Ⅰ Ⅱ
Ⅰ(工日/台班)Ⅱ(工日/台班)1 施工前准备 735 ㎡ 7.89工日/100㎡ 58 2 钻孔灌注桩 580 m3 1.15台班/10m3 67 3 挖土机挖土 1649 m3 3.02台班/1000m3 5 4 截凿混凝土桩 14.24 m3 45.46工日/10m3 65 5 混凝土垫层 36.39 m3(0.701+1.618)工日/m3 84 6 绑基础 钢筋 桩承台 184.61 m3 0.663×55%工日/m3
基础梁 41.95 m3 1.584×55%工日/m3 37
合计 226.56 m3 104
11 12 13 15 16 17 18 19
支基础 模板 桩承台 184.61 m3 0.716×70%工日/m3 93 基础梁 41.95 m3 2.735×70%工日/m3 80 合计 226.56 m3 173 浇基础 混凝土 桩承台 184.61 m3 0.08台班/10m3 1.47 基础梁 41.95 m3 0.1台班/10m3 0.42 合计 226.56 m3 1.89 拆基础 模板 桩承台 184.61 m3 0.716×30%工日/m3 40 基础梁 41.95 m3 2.735×30%工日/m3 34 合计 226.56 m3 74 短柱施工 11.80 m3(1.801×60%+2.776+2.164-0.6)
工日/m3 64 砌砖基础 72.61 m3 1.218工日/m3 88 地圈梁 6.87 m3 5.653工日/m3 39 填土 回填土 1340.55 m3 0.22工日/m3 295 房心填土 296.33 m3 0.438工日/m3 130 合计 1636.88 m3 425 80厚混凝土垫层 48.77 m3 1.440工日/m3 70 绑柱钢筋 18.29 m3 19.82 m3 1.801×60%工日/m3 20 22 支柱模板 18.29 m3 19.82 m3 2.776×70%工日/m3 36 39 浇柱
混凝土 18.29 m3 19.82 m3(2.164-0.6)工日/m3 29 31 拆柱模板 18.29 m3 19.82 m3 2.776×30%工日/m3 15 17 支梁板、楼梯模板 1-4 梁板 72.51 m3 78.56 m3 4.586×70%工日/m3
楼梯 63㎡ 63㎡ 1.063×70%工日/㎡ 47 47
合计 72.51m3/63㎡ 78.56m3/63㎡
280 299 5 梁板 73.91 m3 80.07 m3 4.586×70%工日/m3 237 257 绑梁板、楼梯钢筋 1-4 梁板 72.51 m3 78.56 m3 1.395×60%工日/m3
楼梯 63㎡ 63㎡ 0.192×60%工日/㎡ 7 7
合计 72.51m3/63㎡ 78.56m3/63㎡
5 梁板 73.91 m3 80.07 m3 1.395×60%工日/m3 62 67 浇梁板楼梯混凝土 1-4 梁板 72.51 m3 78.56 m3 0.06台班/10m3 0.5
楼梯 63㎡ 63㎡ 0.575工日/㎡ 36 36
合计 72.51m3/63㎡ 78.56m3/63㎡
36.5 36.5 5 梁板 73.91 m3 80.07 m3 0.06台班/10m3 0.5 0.5 拆梁板、楼梯模板 1-4 梁板 72.51 m3 78.56 m3 4.586×30%工日/m3
楼梯 63㎡ 63㎡ 1.063×30%工日/㎡ 20 20
合计 72.51m3/63㎡ 78.56m3/63㎡
5 梁板 73.91 m3 80.07 m3 4.586×30%工日/m3 102 110 支屋顶结构模板 柱 5.94 m3 6.44 m3 2.776×70%工日/m3 12 13 梁板 2.34 m3 2.54 m3 4.586×70%工日/m3 7.5 8 矩形梁 18.22 m3 19.73 m3 4.306×70%工日/m3 55 60 合计 26.5 m3 28.71 m3 74.5 81 绑屋顶结构钢筋 柱 5.94 m3 6.44 m3 1.801×60%工日/m3 6.5 7 梁板 2.34 m3 2.54 m3 1.395×60%工日/m3 2 2 矩形梁 18.22 m3 19.73 m3 1.417×60%工日/m3 15.5 17 合计 26.5 m3 28.71 m3 24 26
233 252
66
0.5
108
30
33
38
浇屋顶结构混凝土 柱 5.94 m3 6.44 m3(2.164-0.6)工日/m3 9 10 梁板 2.34 m3 2.54 m3(1.307-0.6)工日/m3 2 2 矩形梁 18.22 m3 19.73 m3(1.551-0.6)工日/m3 17 19 合计 26.5 m3 28.71 m3 28 31 拆屋顶结构模板 柱 5.94 m3 6.44 m3 2.776×30%工日/m3 5 5 梁板 2.34 m3 2.54 m3 4.586×30%工日/m3 3 3.5 矩形梁 18.22 m3 19.73 m3 4.306×30%工日/m3 23.5 25.5 合计 26.5 m3 28.71 m3 31.5 34 砌填充墙 加气砼砌块 345.85 m3 374.68 m3 1.388工日/m3 480 520 过梁 1.25 m3 1.36 m3 6.583工日/m3 8 9 合计 347.1 m3 376.04 m3 488 529 构造柱 27.96 m3 30.29 m3 5.191工日/m3 145 157 屋顶结构墙 14.31 m3 15.5 m3 1.388工日/m3 20 21.5 屋面做法 屋面聚苯保温层 38.84 m3 0.4428工日/m3 17.2 水泥焦渣找坡层 83.51 m3 1.146工日/m3 96 合计 122.35 m3 113.2 水泥砂浆找平层 688.88㎡ 6.20工日/100㎡ 43 改性沥青防水层 688.88㎡ 3.29工日/100㎡ 23 水磨石楼地面 水磨石楼地面 2788.46㎡ 22.67工日/100㎡ 632 预制水磨石踢脚 227.16㎡ 44.49工日/100㎡ 101 合计 3015.62㎡
733 外墙找平层 2682.60㎡ 18.53工日/100㎡ 497 外墙保温层 134.13㎡ 55.01工日/10 m3 738 外墙涂料 2682.60㎡ 3.81工日/100㎡ 102 安装玻璃幕墙 227.55㎡ 158.91工日/100㎡ 362 抹灰 顶棚抹灰 2241.68㎡ 18.70工日/100㎡ 419 面层抹灰 735㎡ 18.70工日/100㎡ 137 合计 2976.68 556 安装门窗框 铝合金窗 972.3㎡ 81.01工日/100㎡ 788 木门 216㎡ 18.08×30%工日/100㎡ 12 合计 1188.3㎡ 800 墙、墙裙抹灰 内墙抹灰 3128.41㎡ 16.44工日/100㎡ 514 墙裙抹灰 1963.85㎡ 16.58工日/100㎡ 326 合计 5092.26㎡
840 瓷砖和水泥砂浆墙、楼地面 瓷砖墙面 672㎡ 64.33工日/100㎡ 432 瓷砖地面 216.35㎡ 32.73工日/100㎡ 71 聚氨酯防潮层 251.9㎡ 6.66工日/100㎡ 17 50厚混凝土找坡 216.35㎡ 1.44工日/100㎡ 3 水泥砂浆找平216.35㎡ 6.20工日/100㎡ 13 合计 2659.8㎡
536 刷漆 顶棚刷乳胶漆 2241.68㎡ 3.8工日/100㎡ 85 内檐抹灰面喷涂料 735㎡ 3.81工日/100㎡ 28 合计 2976.68 113 墙,墙裙刷漆 墙面乳胶漆 3128.41㎡ 3.8工日/100㎡ 119
墙裙刷油漆 1963.85㎡ 6.00工日/100㎡ 118
合计 5092.26㎡
237 44 吊顶 龙骨 951㎡ 20.87工日/100㎡ 198
面层塑料扣板 216㎡ 12.71工日/100㎡ 27
合计 1902㎡
225 45 木门扇安装 216㎡ 18.08×70%工日/100㎡ 123 46 木门油漆 216㎡ 19.87工日/100㎡ 43 47 散水、台阶、坡道 混凝土 散水 125.12㎡ 20.20工日/100㎡ 25
散水嵌缝 156.4㎡ 6.07工日/100㎡ 9.5
台阶 13.28㎡ 60.25工日/100㎡ 42.5
合计 294.8㎡
楼梯面层 126㎡ 22.67工日/100㎡ 29 49 散水、台阶面层 138.4㎡ 24.17工日/100㎡ 33.5
2.确定各施工过程的施工天数 计算公式为:
T = P / R N 式中:T—完成某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天数; R—小组人数或机械台数; N—每天工作班次。
3.施工进度计划表:见图表施组-1。3.4.2资源供应计划
1.劳动力供应计划
表3-7 劳动力供应计划 工种 进场日期 高峰时人数 月供应计划(人)
混凝土工 3月1日 35 35 35 35 35 35 35 35 0 钢筋工 3月25日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0 木工 3月26日 35 35 35 35 35 35 35 35 35 电焊工 3月21日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瓦工 4月5日 30 0 30 0 0 0 30 30 0 0 壮工 4月1日 20 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架子工 4月17日 20 0 20 20 20 20 20 20 20 抹灰工 9月14日 70 0 0 0 0 0 0 70 70 防水工 10月1日 15 0 0 0 0 0 0 0 10 油漆工 11月19日 20 0 0 0 0 0 0 0 0
2.机械设备供应计划
表3-8 主要机械设备供应计划 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进场日期 0 35 0 0 35 0 20 0 0 20 20 20 70 70 0 0 20 20 用途 挖土机 WY-80 台 1 3月15日 挖基坑 2 自卸卡车
台 4 3月15日 基坑土外运 3 回转式钻机 SPC-600 台 2 3月3日 制作桩孔 水泥搅拌机 JZC350 台 2 3月20日 搅拌水泥、砂浆 塔式起重机 QTZ-200 座 1 4月28日 吊运混凝土、模板、钢筋 6 井架
台 2 7月28日 运输砌块、装饰材料 7 振捣棒 HZ6X-50 台 10 3月28日 振捣梁柱混凝土 8 空气压缩机 DW-917 台 2 3月14日 带动风镐 9 风镐 MX2112 台 4 3月14日 凿截混凝土桩头 10 蛙式打夯机 HW-60 台 4 4月5日 夯实填土 11 料斗 1m3 个 2 4月20日 浇筑柱子混凝土 12平板式振动器 PZ-50 台 2 3月28日 振捣板混凝土 13 电锯 MJ114 台 2 3月20日 切割木料 14 交流电焊机 BX5002 台 3 3月18日 焊接钢筋 15 磅秤
台 2 3月1日 材料过磅 磨石机 DM-60 台 2 8月25日 制作水磨石 17 卷扬机 JJM-3 台 2 7月28日 井架使用
3.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表3-9 主要材料供应设计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进场日期 备注 1 水泥 kg 13956.89 3月28日 随施工进度陆续进场 2 砂子 t 279.6 3月28日 随施工进度陆续进场 3 石子 t 75.3 3月28日 随施工进度陆续进场 4 钢筋 t 120.77 3月15日 三次进齐 5 竹胶模板 m3 986.72 3月20日 随施工进度陆续进场 6 加气砌块 千块 25.87 7月28日 随施工进度陆续进场 7 改性沥青防水材料 ㎡ 689.35 9月10日 一次进齐 8 白石子 m3 63.54 3月28日 随施工进度陆续进场 9 商品混凝土 m3 863.54 5月9日 随施工进度陆续进场 10 原钢筋 m3 214.69 5月3日 随施工进度陆续进场 11 钢支撑 m3 6026.90 5月4日 随施工进度陆续进场
3.5 施工平面图设计
3.5.1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设计内容
1.建筑总平面图上已建和拟建的建筑物位置和尺寸。2.固定式垂直运输设备位置。
3.各种加工厂、搅拌站、材料和半成品、构件、机具的仓库或堆场。4.生产和生活性临时设施的布置。
5.场内施工道路的布置和场外引入道路的位置。6.临时给、排水管线、供电线路等布置。7.一切安全及防火设施的布置。3.5.2 施工平面图设计原则
1.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下,现场布置应尽量紧凑,以节约用地。
2.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的运输道路及各种材料堆场、加工厂、仓库、大型机具的位置,尽量使材料的运距最短,尽量避免二次搬运。
3.尽量减少临时设施的数量,降低临时设施费。
4.临时设施的布置应有利于工人的生产和生活,办公、生活区应与生产区分开。5.符合环保、安全和防火要求。3.5.3施工平面图设计说明 1.露天堆放的场地
砂子堆场:150㎡
石子堆场:100㎡
砌块堆场:沿路边堆放,面积200㎡
石灰膏池:50㎡
白石子堆场:20㎡
钢筋堆场:100㎡
模板堆放:100㎡
脚手架堆放:100㎡ 钢筋半成品区:100㎡ 2.仓库和加工棚 水泥库:100㎡ 木工棚:50㎡ 钢筋加工棚:50㎡
搅拌机棚:2×20=40㎡
小型工具库:20㎡ 零星材料库:20㎡ 3.办公和生活用房:
办公室: 5×5,压型钢板房,共6间。
会议室: 7×5,压型钢板房,共1间。
民工宿舍:开间4×5跨,压型钢板房,每间8人,2层共22间。
民工厨房:32㎡砖砌结构。
厕所:30㎡砖砌结构。
浴室:24㎡砖砌结构。
门卫:9㎡压型钢板房。
4.施工用水的来源和管道的选择,施工用电的来源和导线的选择。
水:已引入现场,主管线50㎜,支管线20㎜。
电:已引入现场,电线均埋入地下60㎝。
消防栓:沿建筑物周边每100m设置处。5.现场临时道路的结构
临时用施工道路宽均大于3.5m,采用石硝垫铺路。6.现场围护墙的做法
围墙采用页岩砖砌筑,水泥石灰砂浆抹面,刷外墙涂料。3.6 技术组织措施
3.6.1季节施工措施(雨季施工措施)
(1)雨期施工以防雨防汛为依据,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雨期施工中要求做到: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时,要根据雨期施工的特点,不宜在雨期施工的分项工程提前或拖后安排。对必须在雨期施工的工程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突击施工。
(2)合理进行施工安排。做到晴天抓紧室外工作,雨天安排室内工作,尽量缩小雨天室外作业时间和工作面。
(3)密切注意气象预报,做好抗台防汛等准备。必要时应及时加固在建的工程。(4)做好建筑材料防雨防潮工作。在雨期前应做好现场房屋、设备的排水防雨措施。(5)现场排水。施工现场的道路、设施必须做到排水畅通,尽量做到雨停水干,要防止地面水排入基础、地沟内。要做好危石的处理,防止滑坡和塌方。
(6)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防雨。水泥应按“先收先发、后收后发“的原则,避免久存受潮而影响水泥的活性。木门窗等易受潮变形半成品应在室内堆放,其它材料也应注意防雨及材料四周排水。
(7)备足排水需用的水泵及有关器材,准备适量的塑料布,油毡等防雨材料。
(8)采取硬地施工,即施工现场临时道路采用150mm厚砼浇筑,这既给雨季施工带来很大的便利,给工人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又防止了尘土、泥浆被带到场外,保护了周边环境,加强了现场文明施工。
(9)雨季施工期间搅拌站要随时测定砂、石含水率,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比。
(10)现场室外使用的中小型机械必须按规定加设防雨罩或搭设防雨棚,闸箱防雨,漏电接地保护装置应灵敏有效,定期检查线路的绝缘情况。
(11)大风天气,要做好大型高耸物件(塔吊、外用电梯)的防风加固措施,风力达到或超过6级塔吊禁止使用 3.6.2质量保证措施 1.总体要求
(1)成立技术专家小组,针对施工中技术难点提出问题进行攻关研究,并制定相应对策。(2)按图施工,技术交底要清,质量目标要明,坚决按国家规范施工和质量评定。
(3)制定质量检查制度,质量员对工序均要检查,每道工序做到动态控制,以工序质量来保证工艺质量。
(4)建立岗位质量责任制,制定考核办法,做到谁主管谁负责。(5)建立对原材料、半成品的验收制度。(6)加强对成品的保护。2.主要分部分项工程(1)模板工程
1)模板使用前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防止拆模时模板与混凝土粘连。
2)螺栓、螺母使用前应认真检查合格情况,优滑扣现象的严禁使用,已变形,有裂纹的扣件严禁使用。
3)加固用的顺水,短管等必须顺直,木方子无开裂、翘曲。
4)为了防止浇筑混凝土跑浆、模板底部、梁柱节点,两方向模板交口处均要求用海绵胶条粘好接缝。柱墙模板根部应用水泥砂浆将模板水平缝堵严。
5)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模板支撑系统、加固系统的螺母进行检查是否有松扣现象,防止由于扣件、螺栓松扣造成浇筑过程中跑模;为防止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摸板受压发生变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设专人对模板进行二次校正。
6)支墙模板时,应在楼板上预埋地锚管采用钢管对墙进行支顶。
7)为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与模板粘结,影响脱模,模板面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清理干净,涂刷隔离剂;各种水、电管线按图就位,避免模板安装后二次开洞,模板本身就位时也应严格按照配模图纸进行安装。(2)钢筋工程
1)本工程钢筋施工处设计要求外,均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2)钢筋进场后,应由主管工长组织将钢筋按规格、用途在现场指定地点架空分类码放,保证钢筋不被污染、锈蚀,并由专职查筋员对钢筋数量、直径、规格、长度逐一检查。
3)每批钢筋进场均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经中心实验室对每批钢筋按国家有关规定抽取试样,由监理见证做力学性能试验及化学成分实验,出示实验报告单,合格后方可使用。4)钢筋在运输和储存时,不得损坏标志,并应按批分别对方整齐,吊放钢筋需确定合理吊点,避免钢筋弯曲变形,钢筋在使用前如有污垢和锈蚀,应用钢刷子对钢筋表面进行处理后再使用。
5)绑扎墙、柱、梁、板钢筋时,为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避免混凝土表面露筋,现场预制50×50mm水泥垫块或采购定型塑料垫块,厚度按钢筋保护层要求,均匀固定在钢筋表面来保证保护层厚度,上皮钢筋及盖铁用间距1000mm的铁板凳架起以保护钢筋位置准确。6)保证钢筋不发生偏移,操作面以上无箍筋及水平筋约束的竖向钢筋附加箍筋、卡具及水平筋进行约束,防止位移,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设专人对钢筋位置进行调整。7)钢筋绑扎完毕后,应进行自检,互检合格,保监利建立合格后,在进行下一 道工序施工。(3)混凝土工程
1)严格控制原材料,水泥、外加剂、石材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材质报告。
2)浇筑混凝土时,采用铁板凳设马道或搭设架子,不允许直接踩踏钢筋,以保证钢筋位置准确。
3)浇筑混凝土时设专职试验工对混凝土的塌落度、和易性、离析程度进行检测,不合格混凝土严禁使用。
4)严格按照《砼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02施工。3.6.3 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总要求
(1)严格按《**市建筑工程局施工现场保护标准规定》施工,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要设置安全网。
(2)现场设专职安技人员,检查不安全因素并配合工长及时解决。以减少现场不安全隐患。(3)民工进现场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有关培训工作,并做好各种书面交底及各件安全台帐记录。
(4)各工种建立交接验收及检查制度,现场电器及机械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严禁上岗。
(5)现场的各主要出入口上方,搭设防护棚,防护棚的顶部应用5cm厚脚手架板封严,防护棚禁止堆放杂物,保持畅通清洁,应挂有醒目的标志,夜间有照明。(6)现场的预留孔洞处均应进行安全防护。
(7)各种预留孔洞较小的均用木板盖严,并将木板固定牢固,较大的空洞周围做1.2m高护栏,用5cm 厚木板封严洞口并挂一道平网。
(8)所有安全护栏,防护栏均刷红白漆以起警示作用,危险部位挂牌提示。
(9)现场各种电器加漏电保护器,严禁无证人员私自动用电器设备,电气焊等操作必须持证上岗,电气焊操作前应清除操作面内易燃、易爆物品,操作后检查无火灾隐患后方可离开。(10)消防设备齐全,在明显而且易拿的地方放置灭火器及消防桶,要保证消防用水。(11)材料堆放合理分类码放整齐,易燃品区设防火装置,并有安全防护。材料堆放区域内严禁吸烟,易燃品附近不许露明火。2.重点项目的安全保证措施(1)脚手架安全措施
1)脚手架基础:架体地面基础做到平整、夯实不留空隙,没有软土,做好排水。2)架体
①大横杆:一般4~6米长,注意选材过于弯曲的不能使用,要保持架体的水平度,绑扎时注意大横杆的接口位置不能在一个垂直线上,保持架体完整,横杆间距1.5米。
②立杆:一般也是4~6米长,立杆下方必须有底托,立杆间距1.5米,并注意立杆的接口位置不能在一个水平线上。
③小横杆:小横杆是脚手架的受力杆件,设置小横杆可提高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力,因此在架体的每个节点上均设置小横杆,沿立杆交错绑扎,两端均加设直角扣件。
④扫地杆:加扫地杆不但有利于保持架体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增强脚手架的承载力,因此架体的横行与纵向均加设扫地杆,每个节点都设置扣件,扫地杆距地20cm。
⑤剪刀撑:剪刀撑设置以利于增强架体的纵向刚度,阻止沿纵向倾斜,提高立杆的承载力,拐角处和中间每9米设置一组剪刀撑,角度为45°~60°,接杆采用回转扣件,接口处至少设2个扣件。
3)脚手架搭设顺序为:立杆→横楞→牵杠→搁栅→剪刀撑→脚手板→栏杆,所有杆件均用扣件联接,每个节点的螺栓帽均须拧紧,脚手架搭设横平竖直。架体拉接:拉接点的设置是保证架体垂直和提高承载力的有效保证,也是保证人身安全和架子安全的重要依据,拉接点采用柔性拉接,在主体上设置鼻子用铅丝与架体拉接,垂直3步、水平3跨设置一组,并用小横杆顶墙。
脚手板用5cm厚3m长木质板铺设,并做到铺满铺平,板两端探头不超过15cm,并加设挡脚板,脚手板设置两步,一步为操作层,一步为保护层,以利安全操作。安全网:整个架体采用全封绿色密目安全网,安全网封在架子里面,安全网口避开架体空挡,做到封严封牢,上下系扣,平设安全网采用白色中眼安全网,每四步架设置一组。
架子的检查与验收:脚手架设置完毕应由工长、安全员进行检查验收,依据为建筑施工检查评分表,验收合格,由三方进行签字,方可交使用人员进行操作。
4)脚手架拆除:脚手架的拆除技术要求高、操作危险大,所以要求有拆除方案,专人指挥并设专人监护。
拆除顺序: 立网→脚手板→栏杆→剪刀撑→搁栅→牵杠→横楞→立杆,按自上而下、先装者后拆、后装者前拆逐步拆除。一步一清,不得采用踏步式拆除,不准上下同时作业,剪刀撑应先拆中间扣,再拆两头扣,由中间操作人往下递杠子,拆除脚手架前应将脚手架上留存材料、杂物清除干净,拆除时设警戒区,并设专人监护。
拆除前勘查脚手架周围上下的作业环境,架体本身的变形情况,各拉接点的状况,针对作业条件组织具体分工;
架子拆除时应划定危险作业区,对拆除作业区设置围挡并设专人警戒和监护,还要挂安全警示标志。
对拆除的各种杆件要用传递向下运送,不要随意往下乱扔,注意人员的配合,不要往下掉东西。
架子的拆除程序与搭设程序相反,先搭的后拆,后搭的先拆,自上而下交圈进行,保证架体稳定。
工作前应清理脚手板上的杂物,拆除脚手板时每档内保留一块,人站在脚手板上拆除杆件,然后将板翻到下一步。
拆立杆时,要先扶住立杆再拆除后两个扣件,拆除大横杆、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然后托住中间再拆两头。
拉接点应随架体逐步拆除,架子在施工期间变形过大获拉接点受力不均,在拆除前应先进行必要的加固,或绑设临时拉接点,做到先加固后拆除。
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二人同拆一根杆件时,解开后应通知对方,然后再开口落杆,拆下的杆件随拆随运、分类码放,运料人员必须与拆除人员密切配合,防止交叉作业发生事故。
脚手架四角设置接地保护避雷装置;脚手架施工荷载不超过200kg/m2;脚手架搭设后,由安全部门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设专人管理负责检查、保修工作。根据结构层施工进行脚手架定期沉降测量,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5)脚手架的维护保养:设脚手架专职维护人一名,加强对脚手架的维护;脚手架每月进行定期检查一次,发现隐患立即采取措施;雨季加强检查,增设检查次数。(2)垂直运输
1)塔吊安装及拆卸均由专业队伍编制专项方案。
2)塔吊在每次定升作业后,必须确保各塔吊之间有一定的高度差,既高位塔吊钩与低位塔垂直距离不小于2m。
3)塔吊司机严格执行指挥人员的正确指挥,不得凭经验自行操作。4)当风力较大、天气恶劣、视线不清楚时,禁止多塔同时作业。5)当塔吊作业完毕,塔吊钩头必须升起变幅到臂杆根部位置。
6)对指挥人员、司塔人员进行有关防止塔吊碰撞的安装的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严格指挥,精确操作,防止事故发生。(3)现场临时用电安全
根据安全用电“装得安全、拆得彻底、用的正确、修得及时”的基本要求,为防止触电伤害的操作要求有
1)非电工严禁拆接电器线路、插头、插座、电气设备、电灯等。
2)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要检查线路、插头、插座、漏电保护装置是否完好。
3)电气线路或机具发生故障时,应找电工处理,非电工不得自行修理或排除故障。
4)使用振捣器等手持电动机械和其他电动机械从事湿作业时,要有电工接好电源,安装上漏电保护器,操作者必须穿戴好绝缘鞋绝缘手套后再进行作业。5)搬迁或移动电气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6)搬运钢筋、钢管及其他金属物时,严禁触碰到电线。7)禁止在电线上挂晒物料。
8)禁止使用照明器烘烤、取暖,禁止使用电炉和其他加热器。
9)在架空输电线路附近工作时,应停止输电,不能停电时,应有隔离措施,要保持安全距离,防止触碰。
10)电线必须架空或埋设,不得在地面、施工楼面随意乱拖,若必须通过地面、楼面时,应有过路保护,物料、车、人不准压踏碾磨电线。(4)现场防火安全措施
消防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结合的原则,实行放火安全责任制,结合企业特点制定消防管理措施。
1)消防领导小组对施工人员及外分包队伍进行消防常识培训,大力宣传消防法和企业消防管理条例,并将月查与平时检查相结合,发现隐患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反馈,提出整改措施。2)消防领导小组定期对施工现场消防工作落实情况召开会议,并做到自查自改,一般隐患整改不过夜,较大隐患定人定时整改。
3)现场经济民警对违反消防管理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并令其整改,较大隐患及时上报项目同时通知所在单位保卫部门。4)施工现场明火作业由项目指定专人审批,经济民警负责对作业面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5)施工现场要组建义务消防队组织,公司保负责对其进行消防知识、灭火能力培训,做到能除初期火灾。
6)对重大隐患不拨公安消防部门或单位保卫部隐患批改通知中规定时间整改的,对单位及责任者处以罚款。
7)对违反临建防火规定,违反明火作业管理规违反易燃易爆物品储存,使用管理规定的,对单位及责任者处以罚款。
8)违反消防器材管理规定,私自挪用或损坏消防器材设施及消防标识牌的,对责任者除令其赔偿损失外,并处以罚款,违反“公司消防管理条例”但未造成后果的,对责任者处以罚款或警告。
9)妨碍消防监督管理人员执行公务的,对责任者处以100元以下罚款。(5)地下工程安全技术
本工程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挖槽的方法,注意施工安全。
1)开挖准备: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障碍物清理干净,做到平整。2)做好排水:保持槽底土质干燥,现场设置12口大口井,四周设置排水沟。
3)土方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人工配合修坡,控制好标高,注意周围环境和坐标控制点,开挖完毕由项目组织验收,使之符合要求。
4)基坑作业要有专人指挥,时刻保持安全操作,特殊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基坑作业要设置明显标志,挂安全警示牌。
5)土方回填: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完毕,防水保护墙砌筑完毕后,方可进行回填土的施工,回填土每层铺土厚度30cm,夯实两遍,施工时注意保护防水层不被破坏,回填土过程严格按照回填土质量验收规范取样,回填土前将槽内杂质彻底清理干净,回填土高度控制在室外垫层之下。
6)基坑防护措施:开挖后,在距离坡顶角1m处设置封闭钢管护栏,采用短管做立管,露出地面高度统一为1.2m,间距2m,横管间距0.6m。刷红白油漆,密目网封闭,转角处设置镝灯照明。
(6)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按规定使用“三宝”。
2)机械设备的防护装置一定要齐全。
3)塔吊等起重设备必须有限位保险装置,不准“带病”运转,不准超负荷作业,不准在运转中维修保养。
4)架设电线线路必须符合当地电业局的规定,电器设备必须全部接地或接零。5)电动机械或电动手持工具,要设置漏电掉闸装置,并定期检测。6)脚手架材料或脚手架搭设必须符合规程要求。7)各种缆风绳及其设置必须符合规程要求。
8)施工中的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必须有防护措施。
9)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高处作业不准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靴。10)施工现场的悬崖、陡坎等危险地区应有警戒标志,夜间要设红灯示警。3.6.4文明施工措施
严格执行**市有关部门关于文明施工的二十三条禁令。1.大门口设企业标志及“五牌一图”,自觉接受监督。
2.将施工场地作硬化处理,保持施工道路畅通,地面无积水,泥浆、污水不外流温暖季节适当进行绿化布置。
3.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现场布置,建筑材料、构件、料具分区分类分规格堆放,并设标牌显示。
4.施工作业区与办公、生活区有明显分界。职工宿舍有保暖消暑防蚊虫叮咬措施,有职工学习和娱乐的场所,环境卫生划分责任区,分片包干到人负责场容整洁。
5.落实消防措施、健全消防制度,合理配置消防器材。
6.现场设宣传栏、读报栏、黑板报,各种安全标牌齐全规范。
7.积极开展卫生防病宣传教育,现场备保健药箱和急救器材。食堂、淋浴室、厕所符合卫生要求,生活垃圾及时清理。设专人负责清理,严禁随地大小便。㈤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8.施工现场防大气污染措施:采用硬地施工,减少道路扬尘;建筑垃圾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撒造成扬尘;食堂采用电、气两用炉灶,减少大气污染;各种车辆要符合装载标准,不掉灰。
9.施工现场防止水污染措施:搅拌机前台设沉淀池,排放的污水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放。施工现场临时食堂,要设置隔油池,产生的污水经下水道排放要经过隔油池。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10.施工现场防噪声污染措施:提倡文明施工,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作业不超过22 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 时。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作业,尽量放在工厂、车间完成。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要设置封闭的机械棚,以减少其噪声的扩散。
11.施工现场厕所卫生管理:施工现场厕所应远离食堂30 米以外,做到墙壁屋顶严密,门窗齐全并有纱窗、纱门,做到天天打扫,每周撒白达或打药一二次,消灭蚊蝇,便坑加盖,并有冲水措施。
12.建筑及生活垃圾处理:建筑物内外的零散碎料和渣土及时清理,清运。生活垃圾应集中存放并定期打药、及时清理。生活区不能有污水污物,食堂、宿舍、厕所的卫生应天天打扫,不留卫生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