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9上第3课 有趣的夸张[推荐]
(苏少版)美术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上册
第3课
第3课 有趣的夸张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学习内容为漫画和动画。漫画是一种具有特殊魅力的绘画艺术形式,手法多样,线条可多可少,色彩可繁可简,构思巧妙,在谐趣与幽默之中发人深省,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表现形式。据调查表明,初中大多数学生每天花在课外阅读上的时间平均约为30分钟,且阅读的多为娱乐和休闲类书刊,其中卡通漫画故事约占39%,但学生对漫画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兴趣和临摹上,没有创新,没有想象。因此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漫画的欣赏、学习,学会观察,学会多角度、多方式地创作,从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掌握漫画基本造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把静态的画面动起来。本课以学生熟知的经典动画片作为兴趣的切入点,分析动画的类型和制作的基本原理。通过手翻书、动画抽拉框及数字化电脑制作让学生了解多样的制作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和积极性,使美术学习变得丰富多彩、鲜活充实。
一、教学路径
欣赏:欣赏和分析熟知的人物形象,了解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人物特点的勾勒、塑造,体会漫画幽默的表现方法,感受创作肖像艺术活动的乐趣。欣赏经典动画作品并与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形象相联系。
了解:了解肖像漫画夸张、变形的造型特点,学会用夸张和变形的方法创作肖像漫画。掌握简单易学的漫画表现方法,尝试创作漫画。了解动画运动的一般规律和动画的基本制作原理。
体验:通过对人物五官特点的细心观察,尝试用概括、组合、替代等方式体会漫画肖像的创作过程。体会用抽拉框、手翻书等方法来表现动画。
应用:通过同学互动、原型创作,尝试发现生活中不同人物的形象特征,体会发现人物形象以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工具所带来的描绘变化。
创造:搜集肖像漫画资料,通过交流、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研究和创作肖像漫画。根据视觉暂留的原理创作简单的动画脚本,体会流动的视觉变化效果。
二、课时建议
本课课时建议为两课时。(苏少版)美术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上册
第3课
第一课时:以漫画的夸张、变形为主线,赏析和了解经典漫画作品中人物肖像漫画的风格和表现方式,并尝试创作。
第二课时:以简单的动画脚本制作为基础教学点,通过视觉暂留原理让学生体会动画的艺术视觉效果。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欣赏和了解漫画夸张、变形的造型特点,学会用夸张和变形的表现方法进行肖像漫画创作。了解动画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尝试简单的纸面或数字化操作。
技能目标:搜集漫画、动画资料,通过交流、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习、研究和创作。过程包括欣赏与交流——探索与归纳——构思与创作——展示与评价。
情感目标:以自己的眼光赏析和评价创作的漫画和动画作品,在动手中体会漫画幽默的表现方法,感受漫画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操、创新精神及乐对人生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漫画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动画的基本制作原理。教学难点:抓住对象的特征创作漫画以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具(五官转盘、表情范图)、动画视频资料、漫画图片。
四、教学的基本要素
1.什么是漫画?漫画是采用简练、大胆、夸张的笔法,风趣幽默地表现对象的一种绘画方法。其本质特点为“简笔” 而“更有意义”。
2.漫画的表现形式:漫画的表现形式多样,没有统一的风格。形式上有独幅漫画、对比漫画、连环漫画、成组漫画等;从材料技法上分有水墨漫画、木刻漫画、装饰漫画、电脑漫画等;从内容题材上分有讽刺漫画、幽默漫画、哲理漫画、科学漫画、肖像漫画等。
3.肖像漫画的基本特点与绘画方法:传统的“八格图”和“三庭五眼”可以让我们了解人物面部的基本规律,包括头型特征、五官位置和表情变化等。绘制(苏少版)美术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上册
第3课
漫画采用的基本方法有“总——分——总”的形式,而肖像漫画的基本步骤:外形——基准线——五官——添加特征。
4.夸张变形的思路:整体外形的变形夸张,部分比例变化夸张,局部夸大缩小。
5.动画的概念: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门类,它是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动画“Animation”一词源自于拉丁文,释为经由创作者的安排,使原本不具生命的东西像获得生命一般地活动。
6.动画的基本运动规律:当我们的视觉器官看到物象消失后,仍可暂时保留视觉的印象。经科学家证实视觉印象在人的眼中大约可保持0.1秒钟之久。因此如果两个视觉印象之间的间隔不超过0.1 秒,那么前一个视觉印象尚未消失而后一个视觉印象已经产生,并与前一视觉印象融合在一起,这就是视觉残留现象。由于我们的视觉具有这种特性,所以回转器中的画面才能活动起来。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探索与查阅(教学知识准备)
查阅经典漫画家的作品,多种途径搜集人物肖像的表现知识和肖像漫画资料。了解中国动画发展历史及相关作品介绍。
二、交流与探讨(教学知识要点)
通过查阅、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相互交流探讨: 1.漫画作品中肖像夸张方法的异同。2.人物运动规律在动画中的表现方式。
3.分析不同类型动画艺术风格的异同,寻找经典作品中艺术表现的价值与意义。
4.探索动画制作的多种方法与表现形式,总结漫画及动画艺术语言与生活、社会的密切关联及其意义。
三、观察与表现(作业形式)
通过观察、讨论发现人物肖像五官特点的夸张表现方法,实现从单一训练到组合完成再到动画创作的递进。以作品欣赏为切入口,采用欣赏、启发、引导、讨论、表现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苏少版)美术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上册
第3课
能力的提高。利用教学模型、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评价建议
一、教学中,教学核心在于通过对人物肖像的夸张变形、动画作品的欣赏了解,体验漫画与动画在生活中的魅力。
二、举办校园漫画人物展,动画作品网络展评,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
参考案例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和了解肖像漫画夸张、变形的造型特点。2.掌握简单易学的漫画表现方法,尝试创作漫画。
3.体会以自己的眼光赏析和评价创作的肖像漫画作品,在实践中体会漫画幽默的表现方法,感受创作肖像艺术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肖像漫画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抓住对象的特征创作漫画,以达到形神兼备的视觉效果。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具(五官转盘、表情范图)、纸张、资料、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感受交流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整理经典漫画家的作品,查阅人物肖像表现的基础知识,并相互交流、探讨漫画给予我们的感受。
(二)游戏导入,赏析经典 1.拼图游戏。
教师:出示一组漫画人物,让学生猜猜他们都是谁。
学生:讨论肖像漫画的特点。(夸张、有趣、幽默„„)熟悉肖像漫画的表现手法,了解肖像漫画的特点。
2.漫画的定义。
教师:演示漫画作品《生不逢时,自立更生》,引导学生了解漫画的本质特(苏少版)美术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上册
第3课
点:“简笔” 而“更有意义”。
(三)学学画画,夸张变化 1.肖像漫画的基本画法。
教师演示肖像漫画的基本步骤:(1)外形(2)基准线(3)五官(4)添加特征(人物头像,角度变化,基准线的透视变化)。
学生:根据分步的画法,画出其他角度的肖像。2.符号化语言的表现。
教师:借助符号化的语言来表现漫画。利用若干基本形(正方形、圆、三角等)演示漫画的创作过程。
学生:以游戏的形式尝试基本形的创作。3.五官变化。
教师:出示卡片——欢乐、悲伤、惊讶、愤怒。
学生:尝试表现夸张的人物肖像,体会五官在各种表情下的变化。4.游戏进行组合练习,巩固知识点。
教师:出示五官图表格。根据图表任意选择一组五官,创作一幅肖像漫画。学生:通过游戏加深对五官的造型概念。5.肖像漫画创作方法的拓展引申。
(1)《西游记》人物创作的启示,肖像漫画中对动物特征的运用。从动物肖像到人物肖像的演变。
(2)根据动物或水果的外形进行联想创作。丰富画面形象,增强趣味性。
(四)名片设计,个性展示
课堂练习:设计一张名片。让学生尝试以漫画自画像的形式设计一张个性化名片。在动手环节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相应的设计方法,让 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艺术与生活的联系。
作业展评: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漫画创作的心得体会,多角度、多方面展示这种视觉造型艺术。
(五)课后拓展,延伸创作 1.为家人或同学画一幅肖像漫画。
2.举办一个“漫画人物”画展,请同学来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交流学习的(苏少版)美术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上册
第3课
心得。
相关链接
1.丰子恺(1898~1975),曾用名丰润、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汉族,浙江崇德(今桐乡)人。中国现代受人敬仰的漫画家、散文家。他的绘画和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丰先生的作品流传极广,失散也很多,就是结集出版的五十余种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给读者带来极大遗憾。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作品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个茶杯,一卷帘栊,便是十分心情。丰先生的许多漫画都是以儿童作为题材的,例如《阿宝赤膊》《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会议》和《我的儿子》。
2.张乐平(1910~1992),浙江海盐人,毕生从事漫画创作,画笔生涯达60个春秋,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漫画家之一。他所创作的三毛形象妇孺皆知,名播海外,被誉为“三毛之父”。1935年春夏之交,张乐平笔下的三毛漫画形象在上海诞生,其奇特的造型立即引起广大读者的注意。1946年,《三毛从军记》在上海《申报》发表,引起轰动。第二年,另一部传世之作《三毛流浪记》在《大公报》连载,激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3.诡盘:1832年,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和奥地利大学教授丹普佛尔利用“视象残留” 原理先后发明了“诡盘”(Phenakistiscope),它使静止的分解图象产生了动感。这种玩具由固定在一根轴上的两块圆形硬纸盘构成,在前面纸盘的圆周中间刻上一定数目的空格,后面纸盘绘上一个个人的连续动作画面。用手旋转后面的纸盘,透过空格观看,就使静止的分解图象产生了动感。这个就是光盘的前身。
4.《小蝌蚪找妈妈》是世界第一部水墨动画片。1962年该影片获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1961年获瑞士第十四届洛家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1962 年获法国第四届安纳西国际动画节短片特别奖,1964年获第四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1978年获南斯拉夫第三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一等奖,1981年获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第四届国际青少年二等奖。影片根据方慧珍、盛璐德创作的同名童话改编,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影片开头是银幕上出现一本素雅的中国画画册,封面打开后,是一幅幽静的荷塘小景,镜头(苏少版)美术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上册
第3课
渐渐向画面推去,古琴和琵琶乐曲悠扬而起,把观众带进了一个优美抒情的水墨画世界。池塘里的小蝌蚪慢慢蠕动起来,它们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什么样子,于是开始寻找妈妈„„它们经过误认金鱼、螃蟹、小乌龟、鲶鱼为自己妈妈的一个又一个波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影片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有志者事竟成”。影片里小蝌蚪活泼可爱,犹如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漫画家方成说:“这部片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可以说多个镜头都是一幅动人的画面,使观众感到走进了艺术之宫。”法国《世界报》评论这部影片时赞扬说:“中国水墨画,画的景色柔和、笔调细致,以及表示忧虑、犹豫和快乐的动作,使这部影片产生了魅力和诗意。” 5.拓展图片
(苏少版)美术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上册
第3课
(苏少版)美术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上册
第3课
(苏少版)美术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上册
第3课
附注:
不同的教学策略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学习内容为漫画和动画。
漫画是一种具有特殊魅力的绘画艺术形式,手法多样,线条可多可少,色彩可繁可简,但它的构思十分巧妙,在谐趣与幽默之中发人深省,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表现形式。据调查表明,在学生课外阅读的休闲娱乐书刊中,卡通漫画的比例为39%,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但大多数学生对漫画的认识仅仅停留在阅读或临摹上,缺乏系统的了解和创新。因此本单元的宗旨之一在于引导学生欣赏、学习优秀的漫画,摒弃以临摹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手段,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式地创作,达到提高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效果。
在掌握漫画基本造型的基础上,下一步要引导学生尝试让静态的画面动起来。教材中引用了学生熟知的经典动画作为切入点,从动画的类型及制作的基本原理出发,为学生提供动画操作的理论依据。通过介绍手翻书、动画抽拉框及数字化电脑制作等手段,让学生了解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采用相互合作、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艺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正确情感态度,使艺术学习变得丰富多彩、鲜活充实。
一、教学
欣赏——欣赏和分析熟知的人物形象,观察不同形式对人物特点的表现和塑造,体会漫画幽默表现方法,感受创作肖像艺术活动的乐趣。欣赏经典动画作品,与文学名著中人物形象相联系。
了解——了解肖像漫画夸张变形的造型特点,学会用夸张和变形的方法创造肖像漫画。掌握简单易学的漫画表现方法,尝试漫画的创作。了解动画运动的一般规律,动画的基本制作原理。
体验——通过对人物五官特征的细心观察,尝试用概括、组合、替代等方式体会漫画肖像的创作过程。体验用抽拉框、手翻书等方法来表现动画。
应用——通过同学互动、原型创作,尝试发现生活中不同人物形象的特征,体会由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创作工具带来的人物形象的变化。
创造——人物肖像夸张再创造:通过收集肖像漫画资料,以交流、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研究和创作肖像漫画;人物动画再创造:根据视觉暂留的原理创作简单动画脚本,体会流动的视觉变化效果。
二、课时建议
本课课时建议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以漫画的夸张变形为主线,赏析和了解经典漫画作品的风格和表现方式,尝试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创作。第二课时,以简单动画脚本制作为基础教学点,通过视觉暂留原理让学生体会动画的艺术视觉效果。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和了解漫画夸张变形的造型特点;学会用夸张和变形的方法创作漫画;掌握简单易学的漫画表现方法,尝试漫画的创作;了解动画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尝试进行简单的纸面或数字化的操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收集漫画、动画资料,以交流、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习、研(苏少版)美术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上册
第3课
究和创作。过程包括欣赏与交流、探索与归纳、构思与创作、展示与评价。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以自己的眼光赏析和评价所创作的漫画和动画作品,在动手中体会漫画幽默表现方法,感受艺术创作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创新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漫画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动画的基本制作原理。教学难点:抓住对象特征创作漫画以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具(五官转盘、表情范图)、动画视频资料、相关图片。
四、教学的基本要素
1.什么是漫画?漫画是采用简练、大胆、夸张的笔法,风趣幽默地表现对象的一种绘画方法。其本质特点为“简笔”而“更有意义”。
2.漫画的表现形式:漫画的表现形式多样,没有统一的风格。形式上有独幅漫画、对比漫画、连环漫画、成组漫画等。从材料技法上可分为水墨漫画、木刻漫画、装饰漫画、电脑漫画等。从内容题材上可分为讽刺漫画、幽默漫画、哲理漫画、科学漫画、肖像漫画等。
3.肖像漫画的基本特点与绘画方法:传统的“八格图”和“三停五眼”等方法,了解人物面部的基本规律,包括头型特征、五官位置和表情变化等;绘制漫画的基本形式:总—分—总;肖像漫画的基本步骤:外形—基准线—五官—添加特征。
4.夸张变形的思路:整体外形的变形夸张,部分比例变化夸张,局部夸大缩小。
5.动画的概念: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门类,是工业社会人类寻求精神解脱的产物,它是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动画“Animation”一词源自于拉丁文,释为经由创作者的安排,使原本不具生命的东西像获得生命一般的活动。
6.动画的基本运动规律:我们的视觉器官看到物象消失后,仍可暂时保留视觉的印象,经科学家证实视觉印象在人的眼中大约可保持0.1秒钟之久。因此如果两个视觉印象之间的间隔不超过0.1秒,那么前一个视觉印象尚未消失而后一个视觉印象已经产生,并与前一视觉印象融合在一起,这就是视觉残留现象。由于我们的视觉具有这种特性,所以回转器中的画面才能活动起来。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探索与查阅(教学知识准备)
查阅经典漫画家作品,多途径搜集人物肖像表现基础知识、肖像漫画资料。了解中国动画发展历史及相关作品介绍。
二、交流与探讨(教学知识要点)
通过查阅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相互交流探讨:漫画作品中肖像夸张表现方法形式的异同;人物运动规律在动画中的表现方式特点;发现不同类型动画表现的艺术风格特点的异同;寻找经典作品中艺术表现的价值与意义;探索动画制作的多种方法与表现形式;总结探询漫画及动画艺术语言与生活、社会的密切关联和意义。
三、观察与表现(课题作业形式)
以作品欣赏为切入口,欣赏、启发、引导、讨论、表现相结合,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苏少版)美术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上册
第3课
教学评价建议
一、教学核心在于欣赏、了解人物肖像创作中的夸张变形和动画的基本制作手法,以此来体验漫画与动画在生活中的魅力。
二、举办校园人物漫画展和动画网络展,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
参考案例
第一课时(漫画)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和了解肖像漫画夸张变形的造型特点。
2.掌握简单易学的漫画表现方法,尝试漫画的创作。
3.以自己的眼光赏析和评价肖像漫画作品,在动手中体会漫画幽默表现方法,感受创作肖像艺术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肖像漫画的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抓住对象特征创作漫画以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具(五官转盘、表情范图)、纸张、资料、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 感受交流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整理经典漫画家作品,查阅人物肖像表现的基础知识,并相互交流探讨漫画给予我们的感受。
(二)游戏导入 赏析经典 1. 猜图游戏
教师:出示一组漫画人物,猜猜他们是谁? 学生:讨论肖像画特点(夸张、有趣、幽默); 熟悉肖像漫画的表现手法;了解肖像漫画的特点。
2.漫画的定义
教师:板演漫画作品《生不逢时,自立更生》,引导学生理解漫画的本质特点:“简笔” 而“更有意义”。
3.漫画作品赏析 重点赏析:《乌鸦喝水》、丰子恺《!?》、王复羊《父亲碗里有了肉》、几米《园艺大梦》。通过提问、概括寓意、给作品取题目等方法,引导学生欣赏经典漫画作品,激发学习漫画的兴趣。
(三)学学画画 1.肖像漫画基本画法
教师:板演肖像漫画的基本步骤:
A外形 B基准线 C五官D添加特征(人物头像,角度变化,基准线的透视变化)学生:根据分步的画法,画出其他角度的肖像。2.符号化语言的表现
教师:借助符号化的语言来表现漫画。利用若干基本形(正方形、圆、三角等)演示完成漫画的创作。
学生:以游戏形式尝试基本形创作。(苏少版)美术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上册
第3课
3.五官变化
教师:出示卡片——欢乐、悲伤、惊讶、愤怒。
学生:尝试表现夸张的人物肖像,体会五官在各种表情下的变化。4.游戏进行组合练习,巩固知识点
教师:出示五官图表格。根据图表任意选择一组五官,创作一幅肖像漫画。学生:通过游戏,加深对五官的造型概念。5.肖像漫画创作方法的拓展引申
①《西游记》中人物创作的启示:肖像漫画中对动物特征的运用,从动物肖像到人物肖像的演变。
②根据动物或水果的外形进行联想创作。丰富画面形象,增强趣味性。
(四)名片设计 个性展示
课堂练习:设计一张名片。让学生尝试以漫画自画像的形式设计一张个性化名片。在动手环节中,提高学生兴趣,引导了解相应设计基础,注重艺术与实用相结合,感受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作业展评: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漫画创作的心得体会,多角度、多方面地创造、欣赏这种视觉造型艺术。
(五)课后拓展 延伸创作
1.为家人或同学画一幅肖像漫画。画身边熟悉的人,感兴趣的事,激发创作热情。2.举办“人物漫画”的画展,交流学习心得,提升漫画技能。
第二篇:夸张有趣的脸
夸张有趣的脸(肖像漫画)
—— 彭旺华
一、授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夸张有趣的脸》
二、教材简析:本课教学题材适应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望,学生在时尚文化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喜闻乐见的漫画的欣赏、创作,学会幽默,学会化解生活中的烦恼,顺应了现代的教育理念,注重了学生人格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有关漫画的知识。
2、技能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漫画的学习、理解、体验和创作,初步掌握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肖像漫画变形、夸张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难点: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人物的特征。
六、教法和学法:我在实施这一课的教学时,认识到漫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孩子们的世界就是一个卡通的世界、漫画的世界,但事实上他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临摹一些卡通人物上,并没有创新。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认为临摹只能作为训练孩子们的绘画技巧的手段,而不能作为课堂教学练习的唯一目的。最终还是要以生活中的人物原型作为学生创作的对象,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以幽默的手段表现对象。
七、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的图片、影像资料、铅画纸等。
2、学生准备:作画工具。
八、教学程序:
(一)导入阶段
1、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几幅图片。(课件展示几幅肖像漫画)
老师提问:
(1)这是什么艺术表现形式?
(2)什么是漫画?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2、漫画的表现题材
漫画的表现题材有肖像漫画、讽刺漫画、幽默漫画、科普漫画。
课件展示不同表现题材的作品,请大家分别说出它们属于哪种题材的漫画? 学生边看图片边说出它们是哪种表现题材。
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的是肖像漫画。
3、漫画的表现形式
课件展示不同表现形式的漫画作品,有线描形式、素描形式、水墨形式、色彩形式、电脑制作等。请同学们分别说出这些漫画作品的表现形式。
同学们主要学习的是线描形式。(用最简洁的线条)
(二)发展阶段
学习肖像漫画的表现方法。通过多幅肖像漫画的欣赏,加深学生夸张和变形手法的运用,同时引导学生寻找并发现所描绘对象的外貌特征和表情特征。
1、老师提问:我们刚才了解了漫画的表现形式和表现题材,那么漫画人物肖像的表现方法是怎样的呢?
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几幅作品并回答问题。(课件展示几幅漫画像)学生讨论:漫画人物的表现方法。(夸张和变形)
教师总结:肖像漫画是以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表现人物,使他们的特征更突出,性格更加明朗,一幅成功的作品会给观者留下强烈的印象。
2、教师现场示范,演示肖像漫画的表现方法。(以相声大师马三立的肖像为示范对象)
请学生找出马三立肖像的主要外貌特征和表情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作画。(师生互动)
(三)练习阶段
1.选择自己喜欢的同学, 画一画自己身边熟悉的人。抓住该同学的主要特征,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将同学在纸上表现出来。(用最简洁的线条)
2.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巡视以及学生的自我展示,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及时纠正,对于练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作整体提醒。
(四)展评阶段
通过实物展示台,展示几幅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请学生自评或互评。
在教师讲明基本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教师采取恰当的评价激励方式,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信心得到增强,同时错误也得到纠正,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
(五)总结和延伸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漫画的表现形式、表现题材及创作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学会幽默、学会化解生活中的烦恼。
通过欣赏、评述、体验,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情操,幽默的生活情趣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鼓励学生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师进行总结评价时,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
课后学生可上网更深入广泛地了解相关的知识。
第三篇:第3课 夸张有趣的脸
第3课 夸张有趣的脸
(第十四册)
响水县张集中心学校 孙卫先
教学过程实录
一、导入阶段
1、师: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欣赏几幅图片(课件展示几幅小品演员的肖像漫画),然后将央视主持人李咏的照片和他的漫画像放在一起。请同学们分析和对比一下他们的不同点。生:漫画像把人物的形象夸张了,脸更长、发型更突出、身体小、手较大。师:漫画像比肖像画更有情趣,揭示课题。
2、漫画的表现形式
师:展示不同表现形式的漫画作品,线描形式、素描形式、色彩形式等。请同学们分别说出这些漫画作品的表现形式。
师:除了这些形式外,还有其他的吗? 生:水墨 生:电脑
3、漫画的表现题材
师:漫画的表现题材有讽刺漫画、幽默漫画、肖像漫画、科普漫画。
师:展示不同表现题材的漫画作品,请大家分别说出它们属于哪种题材的漫画? 生:学生边看图片边说出它们是哪种表现题材的。
4、漫画创作的意义
师:漫画通过夸张的造型和幽默的内涵,在笑声中揭示某人或某一件事的本质,让人在得到某种启示后产生联想,感受到意犹未尽的含义。
二、发展阶段
漫画人物肖像画的表现方法
师:我们刚才了解了漫画的表现形式,表现题材以及创作意义,那么漫画人物肖像的表现方法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样几幅图。(展示4幅名演员的漫画像)学生讨论漫画人物的表现方法。生:夸张 生:变形
师:肖像漫画即是以极度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表现人物,使他们的特征更突出,性格更加明朗,因而加强一种亲近感。
肖像漫画的特点在“肖”与“漫”,不逼真当然失去魅力,“漫”是它的特殊语言,一幅成功的作品会给观者留下强烈的印象。
三、练习阶段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小朋友是如何为自己画漫画像的?(展示一幅拿着自己的漫画像的小男孩的图片)引导学生找出肖像漫画创作的方法。学生讨论
师:漫画的特点是把人物及表情夸张、变形了,在进行漫画创作时要把人物最有特点的地方表现出来,我们看这个小朋友画得好不好呀? 生:好
师:那你们想不想用手中的笔来为自己画一幅漫画像呢? 生:想
师: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画一幅自画像,自己对着镜子,看看自己什么地方最有特征,请同学帮忙找找特征,在纸上先画草稿,同学之间交流,可以互相找特点。生:学生对着镜子画自己。
师:巡回辅导,并欣赏学生的作品 学生的作业展示(投影仪)
选取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请这些作品的作者分别到讲台前,谈一谈自己是如何构思的。同学们点评,老师点评。师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漫画的表现形式、表现题材、创作意义及创作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学会幽默、学会化解生活中的烦恼。
教学反思:本节课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热情,课堂气氛不太活跃。在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上还存在保守思想。
第四篇:有效教学案例《夸张有趣的脸》
有效教学案例《夸张有趣的脸》
如东县河口镇景安初级中学
冯笑之
【教材依据】
本课选自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4册第3课的内容。本课教学题材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学生在时尚文化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喜闻乐见的漫画的欣赏、学习,学会幽默,学会化解生活中的烦恼,顺应了现代的教育理念,注重人格的培养,既要有民族性又要有世界性。【教学思想】
漫画是一中视觉艺术,报纸、杂志、电视是漫画的最佳载体,无论大人小孩都喜欢漫画,毫不夸张地说当今孩子们的世界,但事实上他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临摹一些卡通人物上,没有创新,没有想像。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临摹只能作为训练孩子们的绘画技巧的手段,而不能作为课堂教学练习的唯一目的。最终还是要以生活中的人物原型作为学生创作的对象,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以幽默的手段表现。【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和介绍,让学生了解有关漫画的知识。技能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漫画的学习、理解、体验和创作,初步掌握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欣赏、评述、体验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情操,幽默的生活情趣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漫画肖像画的变形、夸张手法。
【教学难点】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人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记号笔或黑色水彩笔,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师:不好意思,说好课堂上不接听电话的,又来了。(打开手机)喂!你好!这里是“借你、借你一双慧眼”防忽悠咨询热线,我是资深上当受骗者老范,凭借多年受骗上当经验,对你是否受骗上当作出明确判断:有人卖拐请摁1,有人卖车请摁2,有人出脑筋急转弯儿,请摁3,有人卖担架,请直接拨110„„(生大笑)
师:刚才说话的这是谁? 生:(异口同声)范伟!师:(出示范伟真人照片)“资深受骗上当者——老范”。有人给我们这位可爱的小品演员,画了幅肖像,大家看看酷不酷?(出示范伟漫像,生大笑)师:笑嘛?不就是幅肖像吗? 生:不同。
师:有什么不同?这是什么画呢? 生:漫画。
师:原来这类画跟我们见到的另一些写实类的画在表现手法上不同。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一般,漫画可以分为肖像漫画、讽刺漫画、科普漫画等,我们平常一些同学最喜欢看的卡通片里的卡通形象其实也属于漫画范畴。(师结合图片比较分析,并让同学将图片分类)师: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咱们看到的老范的肖像画,属于哪一类呢? 生:肖像漫画!
师:吆喝,都知道啊!(仿赵本山广告语)一生插嘴:地球人都知道。
二、发展阶段
师:像范伟这样深受观众喜爱的小品演员一直是漫画爱好者热衷描绘的对象。下面我再向大家隆重推荐范伟的黄金搭档„„(故意拉长音)生没有等师说完,迫不及待:赵本山!
师:很多同学想到了赵本山,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因为在中国的观众心目中,赵本山已经是中国小品的一大品牌,有人称之为“中国的卓别林”。但我今天要向大家推荐的是高秀敏。
(投影图片,同时以缓慢沉重的语调配音)
2005年8月18日,著名演员高秀敏在长春家中心脏病突发,告别人世,年仅46岁。赵本山、范伟和高秀敏这三人组成的春晚“铁三角”阵容已成为人们永远的记忆。
在13年的演艺生涯中,她所出演的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优,她所付出的艰辛和呕心沥血的程度可想而知。她没有演过话剧,也没经过电影学院的专业培训,可以说是靠自学成才的。作为观众,我觉得高秀敏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反映和歌颂了以农民为主体的普通劳动者的精神世界。这些角色比较鲜明,她演的角色不仅洒脱,而且富有激情。应该说这类角色的分寸是较难把握的,她却能够把角色处理得既不让观众讨厌,又能把性格表现出来,有很大的难度,真是很不容易,也足以说明她的用功程度。
究其原因,就是她表现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质朴无华、真实感人,其表演容易打动人们的感情,使观众的情绪和艺术家的表演产生共鸣,因而赢得了观众的爱戴。
高秀敏走了,她把自己塑造的艺术形象留在了观众的心中,她那打动人心的笑声,将成为观众美好的记忆。
师:本来今天这样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似乎不应该谈这样伤感的话题,我只是希望同学们和我在感受一些优秀小品带来的欢乐的同时不要忘了这些为了人民演艺事业付出辛勤劳动的伟大的人民艺术家。
作为画者,理所当然地要用手中的画笔为这些人多溜一些画像,请欣赏高秀敏同志的漫像。
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漫像与真人头像之间的区别。肖像漫画在表现人物形象时,用了什么手法?请同学们讨论分析,然后回答。生讨论。生A:用了夸张的手法。生B:用了变形的手法。
生:能具体说说在这个人物形象上具体用在那些部位吗?
生:与真人头像相比,漫像人物的脸比较胖,嘴巴也大了许多,二眼睛和鼻子小了许多,这就是夸张变形。
师:真不错!那我们在画漫画时,是不是就可以任意变形,无限夸张呢? 生:不能。
师:那我们在画肖像漫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议论,不知道如何表达。
师:让我们再来看几个人的肖像,看看大家能不能认识。
师先后出示李咏、成龙等人的肖像,让学生辨认,一边辨认,一边让学生分析夸张、变形的手法在漫画中的应用。
师:现在同学们是不是已经发现,不管我们如何使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最终我们还是能够辨认出画中的人物,为什么?因为画家在描绘对象时,时刻不忘抓住人物的肖像特征,或者人物的某个标志性的动作,比如李咏的“马”脸,成龙的大鼻子,“非常六+一”的标志性动作等。
看来,我们在画肖像漫画的时候,不但要学会使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更主要的还要牢牢抓住人物的特征。
下面我来考考各位的观察能力,看看你能不能抓住人物的特征。你们先看看我,一个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人,我有什么特征? 生A:高!生B:瘦!
师:这是我的体型特征,看看我的肖像有什么特点? 生:头发长长的,戴眼镜。
师:好!继续。五官有什么特征没有? 生仔细看,摇头。
师:看来同学们是被整体效果蒙蔽了,还是我自己比较了解。我的眼睛属于聚光型的(小),鼻子属于大流量的(大)。生笑。
师:我知道,老师的你们不好意思说,怕得罪老师(生笑)那下面咱们找找身边同学的特征。生沸腾。
学生互相找特征,并指出来。
三、练习阶段
师:看着同学们兴奋的样子,个个都跃跃欲试了。生摇头。
师:怎么了?不想画吗? 生:太难画了。
师:其实刚才的几幅作品都是电脑绘制的。要大家现场作画当然不可能。下面咱们再来欣赏几幅漫画。
师出示阿拉法特漫像(铅笔淡彩)、漫画家丁聪自画像(线描)等作品,感受素描的漫画表现形式。同时请学生找出漫画作品人物的特征。师:下面咱们来试试用这种线描的形式临摹一幅漫画。出示相声演员李金斗的漫像,让学生改用线描的形式表现。
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肯定学生的表现能力,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出问题,提出注意点。课堂作业:
提醒:出示一张学生作业,分析存在问题。
要求:请同学们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用最简洁的线条抓住人物特征将形象快速描绘下来。
四、展评阶段
1、通过实物展示台,展示一部分同学的漫画作品,请同学评价。2、同学交换作业,互评(教师讲明基本评价标准)小结。
五、引申阶段
现在,随着电脑的出现,借助电脑制作软件,智慧的人们将使漫画不再静止,人们创作了一个有一个动漫作品,flash动画作品,比如下面我们即将欣赏的flash动画《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他将音乐和漫画有机结合起来,更加使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风趣动人。
欣赏flash动画《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教学反思】
本课在设计上,我力求选择学生熟识的人物作为表现或示范的对象,从影视明星、知名节目主持人到身边的同学老师,甚至将自己的形象搬上屏幕让学生表现,以此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语言,我多处借用相声、小品里的台词,力求教学语言幽默生动,有效调节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使得整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教学中借助高秀敏的案例,将学生引入伤感的氛围中,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任何一门艺术的背后伴随的都是辛勤的汗水,由此引导学生懂得感恩。
课堂教学训练分两步进行,先进行临摹小练习,然后再进行漫画创作。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漫画创作技巧。但尽管如此,练习效果依然不是十分理想,原因在于学生对线条的敏感性不强,线描基本功还有待加强。在今后的训练中,依然要抓住双基,对学生的美术技能增加训练强度,以便于更有效地投入创作。
第五篇:夸张有趣的脸--肖像漫画教案)
夸张有趣的脸———肖像漫画
授课老师:拓艳琴
一、课时:
1课时
二、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漫画的学习、理解、体验和创作,初步掌握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
(2)通过感受、讨论、分析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体验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锻炼敏锐的观察力,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兴趣—理解—技法—结合—创造。
(2)运用启发法、演示法、讨论法,体验法学习肖像漫画的特点和基本表现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评价、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操,幽默的生活情趣和创新精神,学会化解生活中的烦恼。提高审美情趣,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肖像漫画的基本表现方法、肖像漫画的创作。
难点:抓住人物特征进行夸张、变形的肖像漫画造型表现。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记号笔、纸等。
2、学生准备:铅笔、记号笔灰黑色水笔、纸等作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欣赏一段超级搞笑的视频。学生看到“表情帝”杨迪模仿《忐忑》夸张的脸部表演,课堂气氛轻松活泼。
老师:告诉我,你们为什么笑?这是一张怎样的脸?你能形容一下吗?
学生:搞怪 夸张 幽默 搞笑
揭示课题——夸张有趣的脸—肖像漫画
(二)自主学习: 游戏环节:
师:肖像漫画最大的特点是:夸张、有趣,今天我们就以游戏的方式来学画肖像漫画。
分组完成: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脸型请4组同学根据脸型添加人物的五官及发型,师生
分析人物特点及性格,教师总结:
漫画的特点:夸张、变形
漫画的概念:漫画是卡通的一种,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的绘画。漫画人物造型夸张,往往能够通过简略的形象反映出鲜明的个性特征。
(三)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
1、漫画从表现内容上可以分为几大类?
2、漫画的那些表现形式? 教师总结:
漫画的表现内容有 肖像漫画、讽刺漫画、幽默漫画、科普漫画。(课件展示不同表现题材的作品,请大家分别说出它们属于哪种题材的漫画?
学生边看图片边说出它们是哪种表现题材。)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的是肖像漫画。
课件展示不同表现形式的漫画作品,有线描形式、色彩、国画形式、素描形式等。请同学们分别说出这些漫画作品的表现形式。同学们主要学习的是线描形式。(用最简洁的线条)发展阶段
学习肖像漫画的表现方法。通过多幅肖像漫画的欣赏,加深学生夸张和变形手法的运用,同时引导学生寻找并发现所描绘对象的外貌特征和表情特征。
1、老师提问:我们刚才了解了漫画的表现形式和表现题材,那么漫画人物肖像的表现方法是怎样的呢?
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几幅作品并回答问题。(课件展示几幅漫画像)
2、教师现场示范,演示肖像漫画的表现方法。(以小品大师赵本山的肖像为示范对象并画出自己渲染气氛)
请学生找出赵本山肖像的主要外貌特征和表情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作画。(师生互动)
(四)自我检测 练习阶段
1.选择自己喜欢的同学。抓住该同学的主要特征,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将同学在纸上表现出来。(用最简洁的线条)2.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巡视以及学生的自我展示,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及时纠正,对于练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作整体提醒。
(五)展评阶段
通过实物展示台,展示几幅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请学生自评或互评。
在教师讲明基本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教师采取恰当的评价激励方式,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信心得到增强,同时错误也得到纠正,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
(六)总结和延伸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漫画的表现形式、表现题材及创作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学会幽默、学会化解生活中的烦恼。
通过欣赏、评述、体验,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情操,幽默的生活情趣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鼓励学生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师进行总结评价时,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