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辅导教案
中学生厌学情绪团体心理辅导
九(2)班
目的:激发厌学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
对象:中学的厌学学生 十人左右(学生自愿报名,心理老师经过全面的了解,以组建同质性团体辅导小组的原则筛选确定)指导者:心理辅导教师
时间:每次50分钟,第一、二、三次之间的间隔各为一周,第三、四、五次之间的间隔各为两周。
地点:学校心理辅导室 活动过程:
第一次活动:学海相识
目的:
1、澄清本辅导小组的活动目的,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
2、促进本小组组员间的相识,建立彼此间的信任感。
3、为保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建立团体合约。活动过程:
一、辅导老师开场白
1、辅导老师自我简介:姓名、职务、专业背景等等。
2、本次小组活动的目的:激发大家更多的学习热情,帮助大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认识上的误区、情绪上的困扰等等。本小组首先是在大家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组建的,相信大家一定都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在这个小组中,我会带大家做一些练习和活动,通过我们的参与和彼此的分享与支持,达到澄清认识、解除困扰、获得方法和动力的目的。
本小组活动是一种体验式学习过程,每一位成员所获得的的成效不但与我这个领导者有关,更重要的取决于每位成员的开放度、真诚度,以及彼此之间的接纳、尊重和理解。投入越多,收获就会越多。
二、促进相识和信任的活动 活动一:“让你知道我是谁”
大家围圈而坐,轮流让每个人回答如下问题:介绍自己的名字及其由来,自己是否喜欢这个名字,如果可以改动,你会给自己另取一个什么名?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让组员更深刻地理解、记忆相互的姓名,同时还可能简单了解一些组员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家人在名字上透射出的对孩子的人生期待以及该家庭的文化色彩,也可能会了解到组员对自己的接纳程度以及对家长期待和家庭文化的接纳程度。活动二:“疾风劲草”
一位同学站在中间做“劲草”,其他同学在“劲草”周围围圈而站,“劲草”双臂交叉抱在胸前,闭上双眼,接受周围任一同学对他胸前双臂、肩、背等部位的推击,要求“劲草”在受到推击时脚不能动,那么他的身体会歪斜,要求周围人保证在他歪倒前再推击他使他不歪倒。周围人对“劲草”的任意推击就像八面“疾风”,这就要求“劲草”对“疾风”要信任,“疾风”对“劲草”要负责。
这项活动既刺激、有趣,又可以让组员体验对他人的信任和负责精神,有利于一个密切相融的团队的形成。
三、建立团队合约
为保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请大家谈谈对小组的期待和规范约定,根据大家的讨论制定小组合约,请大家在合约上签字。
一般小组合约大致包括如下内容:
1、要按时参加小组活动,不迟到、不早退,以免影响小组活动的人员分工、正常进程、活动气氛。
2、要敢于真诚地开放自己的内心,这将影响到自己在活动中的成效。
3、要充分尊重、接纳其他组员,以形成一个安全、开放、坦诚的小组氛围。
4、活动过程中不做小动作、不吃零食、不喝水、不接听电话,关掉与外界的通讯工具。
5、要绝对为组员保守心灵秘密,这是本小组最重要的规则,否则,就不可能有安全的氛围和内心的开放,也就谈不上深入内心解决问题的小组活动的效果。
最后应有签约人签名处以及签约时间。
第二次活动:学海沉浮
目的:
1、疏泄对学习的不良情绪。
2、探讨厌学的成因及其解除办法。热身活动
突围:选取一位同学在中间做突围者,其余同学手挽手、肩并肩围成圈将突围者严密包围。突围者想办法突出包围圈既为成功。
这项活动开始看起来是突围者困难重重,他往哪儿突击,哪儿就会集体增加凝聚力、牢固性,很难突破。但对于愿意接受挑战的突围者,他会仔细观察包围圈的薄弱环节,想出各种办法突击,经过突击与围堵的反复较量,一段时间后,突围者往往会成功。但也可能突围者在反复失败后选择放弃,组织者要鼓励大家勇于尝试、接受挑战,就会有组员愿意做突围者继续这项活动,最终肯定会有突围成功者,这样更能给大家以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只要肯努力、动脑筋、不放弃,困难和阻力就一定会解除的。主题讨论与交流
1、学校生活的美好回忆
播放优美轻柔的放松音乐,辅导教师指导组员通过身体放松训练渐渐进入意识狭窄的状态,然后引导组员回忆自己小时候刚刚上学时的情景。
指导语(仅供参考):幼儿时期的你天天都在盼着自己长大、上学、读书,当你终于等到上小学的第一天的到来,你兴奋地背上小书包,跟着爸爸、妈妈来到学校报到,当你来到了自己被分到的班级的教室,你快活地挣脱爸爸、妈妈的手,小鸟似的飞跑进教室,加入了一群小鸟似地叽叽喳喳的小同学当中。从那时起,你便拥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小学生,还拥有的一群朝夕相处的小伙伴。几年来的学校生活,你一定有不少美好的回忆,请你回想一件令你难忘的、高兴的事。以上回忆过程之后,大家交流分享。引发组员对学校生活的愉快体验。
2、谈目前厌学心态的成因
自画像:用五至十个词或句子描述自己的不良学习状态,回忆每种状态出现的最初时间以及当时发生的有关事件。以上内容都简要地写在纸上,以便交流。
交流上述内容。本次交流过程要充分营造真诚、尊重、理解、接纳的团体氛围,保证每位组员痛快淋漓的倾诉心声、反思问题、疏泄情绪。本次活动对整个团体辅导过程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搞不清问题的成因就无法进一步有的放矢地寻找解决办法。所以辅导老师要组织全体组员耐心倾听、真情共鸣,本次活动很可能原定时间不够,必要时可延长交流时间。
收集每位组员写的“自画像”内容,并对每位组员的发言要有简单的记录,以备第三次活动时将问题进行归类探讨。
课后作业:就每一种厌学成因向师长、同学、朋友及其它能够与之讨论的人,尽可能多地寻求不同的解决办法。
第三次活动:柳暗花明
目的:
1、分析归纳厌学问题的原因。
2、分类探讨解决厌学问题的途径。热身活动
解开千千结:所有组员围圈而立,手拉手,记住自己左边和右边分别所拉着的人是谁。然后所有组员松开手,在圈内随意走动,一分钟后,辅导老师叫停,组员立即停止走动,在现有相对位置不变的前提下,再与刚才所拉的右边和左边的人拉起手来(每个人的右手拉刚才右边的人的左手,左手拉刚才左边的人的右手),这时就会看到大家的胳膊多重交叉,仿佛交织成了一张打了多个“结”的网。然后要求大家在不断开所拉手的情况下将所有的“结”解开,恢复到最初手拉手围成圈的状态,并且左右相邻的人不变。
这个活动会给组员带了惊喜和震撼。也预示着每个人的“心结”会打开,进而引出今天的活动内容------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主题讨论与分享
将第二次活动时收集到的问题归纳分类,分别写在几张纸上,请所有组员结合上次活动的课后作业采访到的方法,谈自己所能想到的对每一类问题的解决策略,这个过程采用脑力激荡法:
1、量先于质:不必顾虑每一种办法的好与坏,把所有能想到的办法全都记下来。
2、尊重每一位组员的发言。
3、对所有发言不评价。
方法搜集完后,开始讨论每一种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具体操作步骤,每位组员就自己的问题选择自己认为喜欢并可行的方法准备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实施。这一讨论过程要有书面记录,以备日后反思、调整所用。每个人所选择的方法要在小组内交流,既启发大家,又有向大家宣布后产生“说了就要做”的动力作用。
角色扮演:如果发现有的组员的厌学问题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可让他具体描述他与这些人的矛盾冲突,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以增加他对双方矛盾的清楚认识,学会换位思考,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课后作业:用两周的时间实践小组讨论中每个人所选择的解决厌学问题的新方法。并做好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变化记录。
第四次活动:曲径通幽
目的:分享收获,调整不足。热身活动
闯关:与突围活动相类似,但这次突围者变成闯关者,从小组成员背对背、面向外所围成的圈外向圈里闯。这项活动同样开始看起来困难重重,但经过突击与围堵的反复较量,一段时间后,闯关者同样会成功。最终给大家以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只要肯努力、动脑筋、不放弃,就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主题讨论与分享
每位组员依次交流两周来解决厌学情绪的方法实施情况,体验和认识,有哪些收获和不足,讨论改进措施,将讨论结果作书面整理,在小组内向大家宣读,再用两周的时间实施、体验。
第五次活动:爱你如初
目的:分享收获,调整不足,团体评估,告别。热身活动
播放《相亲相爱》歌曲,教大家做手语动作。
通过这个活动让大家体验团体的温馨、互助的快乐、对生活的珍爱和感恩。进而将在团体中获得的美好体验和感悟延伸到生活中去应用。主题讨论与分享
思考、交流的内容:
1、两周来实施过程的情况,与上两周相比较,看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新的认识和体验。
2、在本辅导小组的全部活动过程中有哪些体验和收获,特别不要忘了寻找重新拾回的对学习的喜爱的感觉。
3、请大家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做一个积极的设计。
辅导老师总结: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不是短时间形成的,解决起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愿大家将本小组中一些好的收获在日后继续坚持下去。告别活动
为每位组员准备一张“心卡”,请大家为每位组员写下你现在最想对对方说的话,最后每位组员的“心卡”上都会留下同学们的心声,这些心声是鼓励、是鞭策,将陪伴大家日后的每一段行程。
最后,再次播放《相亲相爱》歌曲,大家一起位成圆圈,做着手语动作,同唱这首歌。
第二篇:心理辅导教案
心理辅导教案——1+1=? 【活动目的】
1、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团结协作,团结协作有什么用,团结起来力量有多大,认识到不团结有什么害处。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团结协作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活动分析】
现在小学生独生子女比较多,任性、自私的行为并不少见,缺乏一定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适用年级】三年级
【活动方式】
1、讨论分析。
2、实验。
3、行为训练。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
2、一小捆卫生筷。
3、两个口小身大的瓶子。4、14个塑料球,球体刚好放得进瓶口,球身绑好绳子。
5、学生每四人一张白纸,一份动物图案。
6、四人小组里,两人带剪刀,一人带彩笔,一人带胶水。【活动时间】
1课时。【活动地点】
教室。【活动步骤】
一、故事引入
现在,老师要给同学们出一算术题:1+1等于几?(板书:1+1=?)对,在数学上1+1是等于2,但在生活中,有时1+1并不等于2。不信就看看这个故事。(电脑演示故事情节)
内容:小明最爱玩翘翘板。一天,他一个人在游乐场玩翘翘板,可蹭了半天也没翘起来。这时小刚来了,他也爱玩翘翘板。于是小明和小刚为翘翘板归谁玩争了起来,最后谁也没玩成。
想一想:
①最后,小明和小刚为什么都没能玩翘翘板?
②他们应该怎么做才对?
③这时的1+1等于几?(板书:1+1=0)
④1+1=0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1+1=0这个比喻,说明如果大家心里只想着自己,不配合,不团结,不协作,即使你单个人的力量再大,再能干,最终什么事都干不成,结果都会是个“0”。
二、团结的力量及其重要性:
(一)折筷子:
1、团结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我们来做个实验。这里有一根筷子,你能把它折断吗?两根呢?(指名上台演讲)
2、谁能把一把筷子折断?(学生尝试)
3、为什么一根筷子我们能很轻易地把它折断,而把十几支这样的筷子合起来,我们就很难折断呢?
4、如果把一根筷子比喻成一个人的力量,这十几根筷子代表众人的力量,从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哪种力量容易打打败?
5、你从这个实验懂得了什么道理?(一个人孤军奋战,力量是有限的,容易被打败;当几个人或者更多的人团结在一起,力量就是巨大的,是不可战胜的。)
(二)听故事
1、如果团结了,互相协作了,(板书:团结协作),1+1会有什么结果呢?(板书:1+1=)别急着回答,先看故事。(电脑演示故事内容)
内容:一天,有两个人在茫茫的大沙漠里迷了路。其中一个人腿伤了,走不动了,但他身上还有半壶水;而另一个人,身上一滴水也没有了,快渴死了。
2、你能想个办法救救他们吗?
3、从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1+1等于几?(板书:2)
4、继续看电脑演示故事:这两位得救的人原来都是科学家,他们回到工作的地方后,发扬了团结协作的精神,一起研制出了一种新药,治好了千千万万病人的病。
5、这时的1+1等于几?(板书:1+1>2)
6、反过来想一想,在沙漠里,如果这两个人像抢翘翘板的小明、小刚一样,结果会怎样?
小结:只有团结协作,1+1才会等于2,甚至大于2。
(三)众球出瓶
怎么样才能很好的配合,协作呢?请同学们做个实验。
1、(出示瓶子)仔细观察:这个瓶子有什么特点?
2、在每个瓶子里放进了七个球,每个球身上都绑着一根绳子,而这玻璃瓶口刚刚好能够通过一个球。现在,这个瓶子就是一间着了大火的房子,里面的球就是被困在房子里的人。而你就是其中的一个。情况危急,再不逃出去,房子就要塌了。你们该怎么逃出去?
3、指名十四名学生上台演示。
4、分别提问两组学生。
①你们组为什么能这么快的逃出房子?
②你们组出现了什么问题?
5、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这些被困在房间里的人,心里都只顾着自己逃命,一拥而出(教师演示:把球一起提起),会出现什么后果?
小结:所以,我们要学会团结协作,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实践活动:
《贴图比赛》:
1、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把图案中的鱼、气泡、水草剪下来,贴在白纸上,再涂上颜色。比一比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
2、进行活动。
3、做得最快的一组回答:
你们组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快?
四、总结
这节课,通过我们做的几个实验和亲身体验,让我们知道了,人不能自私自利,心里只想着自己,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0”,也就是失败。但如果大家团结协作那将没有人能打败你们。我们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那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时代,但有一种精神千万不能丢,那就是——团结协作精神。希望在坐的各位同学能够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携起手来,一起创造祖国美好的明天.教案一:遇到困难怎么办? 活动设计
许多低年级孩子,由于一直是在大人们的精心呵护下生活的,家庭的溺爱使不少孩子自小养成了非常严重的依赖心理。日常生活中、学习中稍稍遇到一点困难,首先想到的不是依靠自己的办法克服困难,而是求助于别人。长此以往,降低了孩子的生活适应能力,弱化了孩子的心理素质,对孩子将来的生活、事业是极其不利的。
辅导目的
1.懂得遇到困难时要主动思考解决困难的办法,不要慌、不要怕,因为这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2.懂得实在没有办法时,再请求别人帮助。
辅导方式
1.讲述与讨论
2.情景体验
辅导前准备
1.了解和设计在生活中、学习中不同的困难的情境。
2.编一首与本课主题有关的儿歌。
辅导时间与场地
1.时间:1课时
2.场地:教室
辅导步骤
一、谈话引入课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不过有时也会碰上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请你们看大屏幕,你遇到过这样的困难吗?
图一:一男孩上学过马路时面对车流,急得满脸通红,手足无措。
图二:放学后,下大雨,一女孩因没有雨具而冒雨奔跑回家。
图三:一个男孩子要写课堂作业时,发现铅笔头是断的,他只有一支笔,这下写不成作业了,他很急,不知如何是好。
(教师请学生讲图意,强调图上这些小朋友都遇上了困难。)
2.问:你们遇到这样的困难吗?如果没有,那么你们平时遇到过什么困难呢?板书课题:“遇到困难”几个字,(鼓励学生大胆说,实事求是地说。)
二、出示情境
1、介绍新朋友小南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个新朋友,这个小朋友的名字叫小南,也在读一年级。(大屏幕显示动画:小南一边招手一边向同学们问好,同学们也向新朋友问好。)他最近遇上了一些困难,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2、出示情境,老师讲解情境
情境一:小南一天下午放学后自己回家,由于对路不熟,所以迷路了,并且越走越远,他从下午五点钟直到晚上七点半都找不到回家的路,看到天已经黑了,就蹲在路边大哭起来。
(1)教师讲述:小南想回家可是又不懂得走哪条路,他是不是遇上困难了?你们看他哭得多伤心啊。你们说说他当时的心理会是怎样的?(相机板书——反应:心慌、紧张、害怕)
(2)讨论办法。(四人小组讨论)
A、小南的眼泪能带他回家吗?小南的哭声能解决困难吗?如果是你的话,你首先要怎么样?(冷静、沉着)
B、板书课题:“怎么办?”讨论办法。相机板书:积极想办法。
C、指名讲述办法,相机提问:如果遇到陌生人你能随便跟他走吗?
D、教师归纳办法。
(3)小结:我们遇到了困难,有时会心慌、紧张,甚至害怕,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我们应该明白:心慌、紧张、害怕不能使我们解决困难,甚至还可能使事情更糟。所以我们首先要让自己冷静下来,积极想办法解决。能自己解决困难的孩子是个勇敢的孩子。我们平时遇到困难的时候,有谁能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如果有的话,等一会儿告诉老师,好吗?
三、讨论情境二、三
情境二:小南在操场上跑步,一不小心跌伤了膝盖,他坐在地上哭了很久。
提问:A、他为什么哭?(害怕疼痛)
B、眼泪能让他血止住吗?笑声可以使他的伤口变好吗?
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先要镇定、冷静,然后想办法。)
情境三:在课堂上,该写作业时,小南发现没有带笔来,急得哭了起来。(引导学生说出先要镇定、冷静,然后想办法。)
四、独立解决问题
1.谈话:同学们给小南出了不少的好主意,并且还教会了他遇到困难要冷静的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请你们重新再看看开始上课时出现的几个困难,如果是你应该怎么办。
2.出示图
一、图
二、图三,请个别学生回答。
五、巩固印象、加深认识
1.提问:你以前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今后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办?(学生先同桌讨论,然后指名说。)
2.教师小结:能自己解决困难是好的,但实在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我们应该请别人来帮助自己。
六、教师总结
1.总结:刚才教师和大家一起为小南小朋友解决了几个困难,大家真能干,我们也懂得了遇上困难之后尽可能不要——(指着板书)心慌、紧张、害怕,应该勇敢地告诉自己:“我可以解决这个困难。”然后积极开动脑筋找出办法。如果问题解决了,就告诉自己:“其实我也很能干。”实在解决不了的,就请别人帮助。
2.小南懂得了应该怎样对待困难,他多高兴啊,你们看他要和大家一起学一首儿歌呢!屏幕显示动画:小南对大家说:“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帮助,让我们一起学一首儿歌吧!”
屏幕显示配乐儿歌: 小朋友,遇困难,不要慌来不要怕,静下心来想办法,相信你能克服它。
教师范读、带读、齐读。
板书设计:
遇到困难怎么办?
反 应:心慌、紧张、害怕。
怎么办:冷静、积极想办法。
第三篇:心理辅导教案
正确面对挫折 ——学会从挫折中奋起
【辅导对象】三、四、五年级 【辅导教师】@ 【辅导目标】
1、教育学生遇到挫折不要屈服,而要正确认识挫折,善于吸取教训,从挫折中奋起,以更大的信心迎接新的挑战,从而形成能够经受挫折考验的健康心理。
【辅导重难点】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善于吸取教训,从挫折中奋起,从而形成能够经受挫折考验的健康心理。【辅导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同学们,老师想请摔过跤的站起来,谁能说说摔跤的滋味。
2、揭题 在生活中,人人都希望走一条平坦的路,但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也有失败,有顺境,也有逆境。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能遇到各种困难失败,乃至遭受不幸。这时候,你是被挫折吓倒,一蹶不振,还是以顽强的意志走向成功呢?老师想请同学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在哪里跌倒,就在哪儿爬起来。
二、主题活动:
一、辩析事例导出问题
1、讲述两个故事故事一:一个11岁的小男孩,他同桌同学手表丢了,那位同学告诉老师手表可能是他偷走了,老师找他了解一下情况,并没有认定是他偷的,但他承受不了这个刺激,竞上吊自杀了。故事二:一个年仅10岁的小男孩,在知道自己身患绝症后,还顽强地与死神博斗,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坚持接受化疗。更感人的是,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化疗,其他时间坚持上学,而且学习成绩良好。
2、讨论:你赞成哪个男孩的做法?为什么?
3、小结这两个故事,前者,在小小挫折面前,主动地放弃了生的机会何等脆弱!后者,在生与死的考验下,仍然努力奋发向上,是何等的刚强!这两故事给我们提出了同一个问题:当我们面对挫折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板书:面对挫折
二、听录音故事,激发学生讨论。
1、学生听录音故事——《牛顿——受辱发奋》牛顿小时候很聪明,但读书并不用心,都把心思用到做手工、想问题上了,所以在老师、同学的心目中,他是一个笨孩子。有一次,他自己做了一架小风车带到学校。同学们都围拢过来看。正在一帮小家伙眨巴着眼睛羡慕牛顿的时候,一个同学怪声怪气地说:“哟!这风车做得还怪灵巧呢!”这同学讲的是反话,因为他平时学习成绩好,一直在牛顿之上,看到牛顿在他面前表演,很不服气,于是又提高嗓门说:“你这小风车外型造得还可以,可它为什么会转动,你懂得这原理吗?”牛顿一时答不上来,脸就红了。那位同学劲头更足了:“哼!说不出来吧,可怜!自己做的东西自己讲不出原理,说明你只不过和木匠一样!”牛顿被他这番话羞得无地自容,他哭丧着脸,走开了。这时,原来围在牛顿身边的一群小同学也一个个对他另眼看待了。“木匠!木匠!连原理都讲不出来,还在这里显示!”说着,有的同学就动手打他的风车,别的同学也跟上去,七手八脚把牛顿的小风车打了个稀巴烂。牛顿心里很难过,眼泪一滴滴地流下来,事后他细想:这些同学为什么欺侮我呀?还不是我自己不争气?自己为什么不下决心把功课学好呢?夜已经深了,小牛顿还在想白天发生的事。最后下了决心:一定要把功课学好。人小志不小,小牛顿自从立志勤学后,好像换了个人似的,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下课认真复习功课,有空还不忘他的小手艺。不多久,他的学习成绩就赶上来了,而且超过了骂他是“木匠”的那位同学,成为班里的优秀生。
2、引导学生讨论:牛顿受辱后他认识到什么?后来他是怎么做的?
3、教师结合同学们的讨论,总结出一个人对待挫折应该持的态度:(1)正确认识挫折。人生的道路很长,遇到挫折是免不了的。有些是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如亲人生病、去世,家里遇到天灾人祸等;有些是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如有的青少年受到引诱、威胁,自己意志又不够坚强而做了错事等。既然挫折已成为现实,我们就要承认它和勇敢地对待它,而且要向它挑战。(2)化悲痛为力量。要知道,遇到挫折悲观失望、自怨自艾是没有作用的,应该以更大的勇气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在人生新的起跑线上重新起步。
三、开展活动活动
一:师生谈心,解决心理问题。
1、活动方法:请同学们把最近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写在一张纸上(不必写自己姓名),交给老师,由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共同讨论解决。
2、四人小组互相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活动二:心理测试,测试对挫折的承受力,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让他们了解自己意志的强弱。1分 完全不符合自己的情况 2分 不太符合自己的情况 3分 说不准 4分 比较符合自己的情况 5分 完全符合自己的情况评分标准:(1)考试失败会激励我更努力地学习。(2)失败常使我丧失自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3)当我完不成某项任务时,会十分提心被同学或老师瞧不起。(4)考试考砸了,我不会灰心丧气,不想做任何事。(5)考试不及格,我就想办法对父母和同学隐瞒我的分数。(6)做事只要尽了自己最大努力,即使失败了,我也不会太难过。(7)当我做错作业时,我会努力找出做错的原因,争取下一次做对。(8)聊天时,我从来不谈自己失败的经历。(9)如果老师布置的任务艰难,我不会主动要求去做。(10)我觉得人不能每次考试都考得特别好。评分、解释与建议计算两个不同的总分:总分A为题(1)、(4)、(6)、(7)、(10)得分之和;总分B为题(2)、(3)、(5)、(8)、(9)得分之和。如果A>B,说明你不怕在生活中摔跟头,你能努力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争取今后取得成功。A-B的分值越高,说明你对失败的承受力越强。这是你的优点,相信你一定会保持下去。如果A<B,说明你有时很失败,常因耽心遇到困难和失败而放弃努力。因为怕摔跟头,很多该走的路、该去的地方你都没有去。
【课后延伸】
(1)请你讲一个自己面对挫折,鼓起勇气克服困难的事例。
(2)讲一个伟人克服挫折,取得成就的事例。【辅导建议】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测试的结果。
2、课堂时间有限,以讨论交流为主,重在引导学生遇到挫折不要屈服,正确认识挫折,善于吸取教训,从挫折中奋起,形成能够经受挫折考验的健康心理。
心理辅导教案——1+1=?
【辅导对象】
三、四年级 【辅导教师】# 【活动目的】
1、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团结协作,团结协作有什么用,团结起来力量有多大,认识到不团结有什么害处。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团结协作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活动分析】
现在小学生独生子女比较多,任性、自私的行为并不少见,缺乏一定的团结协作的精神。【适用年级】中年级
【活动方式】
1、讨论分析。
2、实验。
3、行为训练。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
2、一小捆卫生筷。
3、两个口小身大的瓶子。
4、14个塑料球,球体刚好放得进瓶口,球身绑好绳子。
5、学生每四人一张白纸,一份动物图案。
6、四人小组里,两人带剪刀,一人带彩笔,一人带胶水。【活动时间】1课时。【活动地点】教室。【活动步骤】
一、故事引入 现在,老师要给同学们出一算术题:1+1等于几?(板书:1+1=?)对,在数学上1+1是等于2,但在生活中,有时1+1并不等于2。不信就看看这个故事。(电脑演示故事情节)内容:小明最爱玩翘翘板。一天,他一个人在游乐场玩翘翘板,可蹭了半天也没翘起来。这时小刚来了,他也爱玩翘翘板。于是小明和小刚为翘翘板归谁玩争了起来,最后谁也没玩成。想一想:
①最后,小明和小刚为什么都没能玩翘翘板? ②他们应该怎么做才对? ③这时的1+1等于几?(板书:1+1=0)④1+1=0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1+1=0这个比喻,说明如果大家心里只想着自己,不配合,不团结,不协作,即使你单个人的力量再大,再能干,最终什么事都干不成,结果都会是个“0”。
二、团结的力量及其重要性:
(一)折筷子:
1、团结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我们来做个实验。这里有一根筷子,你能把它折断吗?两根呢?(指名上台演讲)
2、谁能把一把筷子折断?(学生尝试)
3、为什么一根筷子我们能很轻易地把它折断,而把十几支这样的筷子合起来,我们就很难折断呢?
4、如果把一根筷子比喻成一个人的力量,这十几根筷子代表众人的力量,从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哪种力量容易打打败?
5、你从这个实验懂得了什么道理?(一个人孤军奋战,力量是有限的,容易被打败;当几个人或者更多的人团结在一起,力量就是巨大的,是不可战胜的。)(二)听故事
1、如果团结了,互相协作了,(板书:团结协作),1+1会有什么结果呢?(板书:1+1=)别急着回答,先看故事。(电脑演示故事内容)内容:一天,有两个人在茫茫的大沙漠里迷了路。其中一个人腿伤了,走不动了,但他身上还有半壶水;而另一个人,身上一滴水也没有了,快渴死了。
2、你能想个办法救救他们吗?
3、从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1+1等于几?(板书:2)
4、继续看电脑演示故事:这两位得救的人原来都是科学家,他们回到工作的地方后,发扬了团结协作的精神,一起研制出了一种新药,治好了千千万万病人的病。
5、这时的1+1等于几?(板书:1+1>2)
6、反过来想一想,在沙漠里,如果这两个人像抢翘翘板的小明、小刚一样,结果会怎样? 小结:只有团结协作,1+1才会等于2,甚至大于2。(三)众球出瓶
怎么样才能很好的配合,协作呢?请同学们做个实验。
1、(出示瓶子)仔细观察:这个瓶子有什么特点?
2、在每个瓶子里放进了七个球,每个球身上都绑着一根绳子,而这玻璃瓶口刚刚好能够通过一个球。现在,这个瓶子就是一间着了大火的房子,里面的球就是被困在房子里的人。而你就是其中的一个。情况危急,再不逃出去,房子就要塌了。你们该怎么逃出去?
3、指名十四名学生上台演示。
4、分别提问两组学生。
①你们组为什么能这么快的逃出房子? ②你们组出现了什么问题?
5、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这些被困在房间里的人,心里都只顾着自己逃命,一拥而出(教师演示:把球一起提起),会出现什么后果? 小结:所以,我们要学会团结协作,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实践活动: 《贴图比赛》:
1、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把图案中的鱼、气泡、水草剪下来,贴在白纸上,再涂上颜色。比一比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
2、进行活动。
3、做得最快的一组回答:你们组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快?
四、总结
这节课,通过我们做的几个实验和亲身体验,让我们知道了,人不能自私自利,心里只想着自己,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0”,也就是失败。但如果大家团结协作那将没有人能打败你们。我们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那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时代,但有一种精神千万不能丢,那就是——团结协作精神。希望在坐的各位同学能够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携起手来,一起创造祖国美好的明天.面对灾难,战胜恐惧
【辅导对象】全校学生 【辅导教师】@
一、心理辅导目标:
1、通过辅导,使学生认识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要勇敢地去面对。
2、通过辅导,让学生理解在自然灾害面前,虽有短暂的恐惧感,但不能永世不忘,要学会生,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3、通过辅导学习,使学生认识战胜恐惧心理必须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尽快走出地震灾害的阴影,全身心地投入到灾后重建和学习中去!
二、辅导的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地震灾害是自然现象。
2、难点:怎样才能战胜地震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恐惧心理。
三、辅导准备:
光碟、磁带、多媒体课件
四、辅导过程
〈一〉、教师谈话:
1、同学们,5.12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地震让我们房屋毁坏,人员伤亡,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家庭、财产,给灾区人民带来了恐怖的阴影。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经历了5.12地震,现在想来都还心存余悸。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我怎样才能长大》。
2、放《我怎样才能长大》,同学、老师一起听唱,使同学们心情放松。
3、师生共同回忆5.12地震时的情景。
4、教师小结:地震这个自然凶魔,发生时地动山摇、毁屋塌,间就会夺取无数生灵的生命。我们能预免这样的自然灾害吗?我们预防这样的自然灾害吗? 〈二〉、认识地震
1、用多媒体播放地震资料科教片。
2、教师讲解地震发生的原因及地壳运动的相关知识。
3、师生共同探讨地震发生时,怎样才能尽量减少灾难造成的损失。①地震时逃生知识介绍。
②逃生演练(师生一起进行活动),多次进行并指出存在问题。③救生演练(救生知识介绍)。④搭建临时住所(板房、帐蓬)
4、教师小结:我们通过科普资料认识了地震,并知道在地震发生时、发生后怎样逃生、怎样救护、怎样减轻地震给人们带来的损失。记住血的教训,人们心理必定会产生巨大的恐惧,如何才能战胜恐惧,走出灾难给人们造成的心理阴影呢?我们如何去做呢?在家共同来探讨这个问题。〈三〉战胜恐惧
1、怎样才能战胜恐惧心理?
①分组进行讨论(各人发表自己的看法)②抽学生发表意见。
2、教师小结:综合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在地震灾难面前,要战胜恐惧心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了解地震是一种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二是相信科学,不轻信谣言。三要认识到地震来临时要勇敢面对,只要我能活着,就应该起梁,坚强地活下去,用我们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
师生共同呐喊:面对灾难,万众一心民,众志成城,重建家园!
与时间赛跑
[适用年级] 小学五,六年级 [辅导教师] @ [活动目标]
1、感受时间的重要性,认识珍惜时间的意义。
2、初步学会节约时间、合理规划时间的方法。[活动构思]
1、活动原则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呈现的形式主要是以学生参与活动——感知体验,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本辅导活动力求在丰富的活动中,让学生全体参与,在预设的各种情境中获得认知、体验,从而上升到方法论。本活动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活动性、主体性、参与性、鼓励性原则。
2、活动环节
热身活动 争分夺秒
感受时间(正例)(反例)(升华)日积月累 时光隧道 生命度量
3、活动形式
音乐倾听、小组讨论、动手演练、实验体悟等部分组成。
4、重点难点
本辅导活动重难点是认识珍惜时间的意义,初步尝试如何去合理规划时间、管理时间。[活动准备]
1、英语识记卡、口算测练纸、白纸。
2、学生书法作品。
3、故事“时光老人和流浪汉”。(附后1)
4、“生命度量尺”。(附后2)
5、“逛市场”的卡片
6、多媒体课件。
[活动设计]环节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热身活动
1、热身游戏同学们,让我们来做个游戏放松一下,游戏的名称叫“我是闹钟人”,我们来模仿闹钟。老师说:“12点——请你举起你的手,3点——请把你的手放平,说“铃„„的时候,请你全身抖动几下。”好!现在让我们试试看!尝试以后,学生开始游戏。教师的口令有慢变快,从1点、4点、9点„„变动。
2、导入主题 对于时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聊一聊我们既熟悉有陌生的时间。利用游戏导入活动主题,过渡比较自然,能唤起学生现场真实的时间感知体验。从愉悦的情绪——紧张、放松——揭示主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生的紧张感,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为后续的活动做好了铺垫。
(二)争 分夺秒
1、感受时间导语:一分钟有时无聊、枯燥地流逝;一分钟有时精彩、出色地抓住。在一分钟里,你能做些什么?你能创造出哪些精彩?请同学们任意选择其中的一项,或自由发挥想象,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分钟的成功和快乐。
2、学生动手操作。交流:对于这一分钟,你有什么感受? 通过一分钟的实际操作,体验一分钟的价值,同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有利于学生珍惜时间意识的形成,从活动中感悟,从感悟中认识时间的宝贵。
(三)日积月累
1、过渡我们很棒,真的很棒,在短短的一分钟,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精彩。你知道吗?我们班的##同学更棒(出示学生书法作品)呢!(或舞蹈等才能,视班级具体情况而定。)讨论:欣赏着这样一幅作品,你有什么体会?(学生发言)
2、采访我们班还有哪些能手,我们来采访一下他们的才能是怎样训练出来的。(学生采访)小结:每一份成功都是每一分每一秒的日积月累。播下时间和勤奋的种子,才能收获成功和得意的果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那样,令人佩服、令人羡慕。只要你愿意和时间赛跑,只要你抓住珍贵的分分秒秒。这是上一环节的深入,精彩可能是瞬间的,但大凡成功都来自于一分一秒的付出。让学生了解珍惜时间,日积月累在获得成功中的价值。同时,作为正面例子,让学生感悟合理利用时间的意义和价值。
(四)时光隧道
1、过渡然而,在时间的赛场上,有人并不懂得珍惜。让我们一起进入时光隧道,聆听在我们周围时常发生的故事。音乐倾听:时光老人与流浪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倾听。
2、续编故事后来,小明会怎怎样呢?请大家给这个故事编个结尾。(学生发言)如果说,“日积月累”是正面事例,那么这里就是设置反面情境,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体会时间流失,浪费时间的惋惜和遗憾。闭目倾听和音乐渲染,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同时,通过续编故事,使学生把珍惜时间的观念迁移到自己身上。在此,老师也可根据学生编故事的反馈,给予简评,以便调整下面的环节。
(五)生 命度量
1、过渡时间是有限的,生命是有限的。假设我们的生命线如同这长长的纸条。假设我们每个人都能活100岁。请你撕去过去的日子,也撕去将来工作以后的日子,看看剩下多少在校学习的时光?
2、操作体验交流:同学们,此时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撕纸条,谈体会)在模拟状态下,让学生体验时间的价值。感知在校学习时间的有限和短暂,激发其管理时间、合理规划时间、不浪费时间的动机,同时也澄清了学习的目的。
(六)时间市场
1、过渡同学们都发现了,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那么短暂,与漫长的人生相比,少得可怜。在这短暂又宝贵的时间里,我们现在该做点什么呢?
2、活动让我们大家来想一想有哪些节约时间的小方法或格言,然后把它写下来,写好了拿到时间市场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找找有哪些适合自己的好方法。(动手写小方法,与同学分享交流。)学生尝试管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在“用宝贵的时间去获取什么”价值澄清的向导之下,首先让学生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节约时间的方法。然后,通过时间市场活动,以市场为情境依托,与同学分享、交流好的方法,体现心理活动的自助和互助。同时,引导学生自创时间格言,以格言为激励机制,来督促自己。
(七)活动总结 小结:许多同学都在时间市场里找到了很多好方法。你能像大家介绍一下吗?哇!原来有那么多节约时间的方法啊!还有那么多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格言。老师有个好主意:请把你最欣赏的格言写下来,放在醒目的地方,以此来提醒自己,激励自己,实现目标,创造无限的精彩。最后总结点题,并号召学生以自己创造和寻找的方法,即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节约、规划时间。同时,并提出希望节约时间需要持之以恒,自我监督。
[活动附件] 附1——音乐故事 时光老人与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打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搓麻将,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返老还童?”流浪汉惊奇地一问,续而又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做起,干出一番事业!”“好吧!只要你好好努力,就能获得真正的生命!”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已变成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现在他叫小明,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
一个都不能少
【辅导对象】
一、二年级 【辅导教师】@ [对相关年龄特征的阐述]
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每一个学生都是集体的一分子,都应该有多为集体着想,多为他人着想的良好思想品质。低年级的小学生入学不久,家庭教育过程中形成的“自我中心”思想一时难以改变。通过一些集体的活动,使学生懂得班级是属于每一个人的,让学生学会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并能从自己做起,努力为集体争光。
[对活动的宗旨、意义的阐述]
1、引导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份子,集体的成功需要靠每一个人的努力,缺一不可。
2、激发学生热爱班集体,努力成为真正的班级小主人的积极情感。[活动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活动体会到集体的成功靠每一个人的努力。
[活动工具及准备]:绳子一根,纸制的班级之心,彩笔。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拔河比赛:师:今天我们要分小组来举行拔河比赛,小朋友们愿意参加吗?我们请坐得最端正的两个小组先来比赛。
2、提出活动的新方案
师:刚才两个小组比得真激烈,差点分不出胜负了。我发现第3小组的同学特别自信,很想试试,对吧?下面请4,5两组的同学联成一队和第3小组比赛,好吗?学生提出异义:这样不公平,第3小组只有5个人,那两个组合起来有9个人,怎么比得过啊?
3、一试: 师:有没有哪一组认为你们一组可以胜两组联合队?上来试一试
4、总结:经过这几轮比赛,你们想到什么?
学生感悟:人多力量大;集体中的人越多越齐心,力量越大。二.活动展开
1、分组喊口令比赛:
师:在刚才的比赛中每个小组都很团结,现在我们来个喊口令比赛,看看现在到底哪个小组是最棒的。
教师喊口令:起立,坐下,向左转„„
动作出错的学生先坐下,看一看哪个小组最后剩的人多,获得最后的成功
2、评选优秀小组,请组员说说,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学生总结:这样进行小组比赛,要每个人都做对,不能有一个人出错;要取得成功要靠每一个人,光一个人好还不够
3、师:小组比赛是这样,班级也是这样。我们班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成功班,那么不论上课,做操,还是比赛都要靠每一个人的努力。
4、全班齐听口令,师:如果每个小朋友都能努力,相信整个班都能顺利过关。你们能做得到吗?希望大家都能成功。(试一试)三.活动小结
1、讨论:
师:刚才大家都表现的很出色。老师就想到平时上课的时候,一个班光靠几个平时好的同学,其他同学照样吵吵闹闹,班级会变成怎么样?怎么样改变呢?小组讨论并发表意见
2、说一说
师:哪些事情需要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
指名回答:上课时课堂纪律;做操;卫生和保洁;运动会比赛„„
3、呈现一颗班级之心(粘在黑板上)
师:一个班级需要靠大家努力,如果你愿意当班级的小主人把班级搞好,请在心里签名,并写下你说一句努力的话。
4、宣誓:让我们共同为成为一个团结,成功的集体而努力!
教后感: 通过小小拔河赛和喊口令这两个比赛,以及最后的班级之心签名活动,学生们初步感受到了每一个人在集体中的重要性,从而可以激发大家学会积极主动地关心集体,成为一名真正的班级小主人。
学习调节我的情绪
【辅导对象】
三、四、年级 【辅导教师】@ 辅导目标:
1、懂得调控自已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
2、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已的情绪。
3、了解儿童时期易于波动、不稳定的特点,明白情绪需要个人主动调控的道理。学会情绪调控的一些有效方法。
辅导重点和难点:学会排解不良情,在自己喜怒哀乐时,不忘关心他人。辅导准备:一些反映不同情绪的图片。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 辅导过程
一、暖身活动:(5分钟)
大风吹,小风吹,台风吹:活动程序:所有人围成一个圆圈,先由一人站在团体中说:“大风吹。”,旁人问:“吹什么?”,如果那人说:“吹穿红衣服的人。”,那么所有穿红衣服人就必须离开位子重新寻找位子。没有位子的人就着站到中间继续进行活动。如果说:“小风吹。”就反着进行。如果说:“台风吹。”则所有人都需要离开位子重新寻找。
二、主题活动:(30—35分钟)
(一)正常的情绪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反应
导入: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些事情会让我们产生高兴或不高兴的情绪,这些情绪正常吗?它们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影响呢?大家看图片想一想: 出示图片:小明和小红的情绪表现。
课堂讨论:
1、小明落选后的不高兴与小红听到要去春游的消息后告别高兴,是正常的情绪吗?
2、他们为什么都被老师批评了呢?
3、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和心理体验吗? 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最后抽代表汇报。
小结:正常的情绪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反应,是合理的;但任何过度(超出正常范围)的情绪,都会给人们带来影响,特别是消极情绪。
(二)情绪是可以调适的
活动:看关于中国女排与古巴的比赛的录像,讨论:对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中国的观众与古巴的观众有不同的情绪表现呢?
总结出:情绪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
同样一件事,会因所持的人生态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要想积极地对待生活,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使自己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另外,生活的视角也需要调整。人的眼睛就像是一部摄像机,随时拍摄生活的各个场面,如果不调整“拍摄”的视角,总是悲观地盯着生活中的阴暗面,看不到光明的一面,就会感到烦躁、忧愁、焦虑,许多不良情绪就会产生。如果你能够关注生活中积极的、美好的一面,你就会从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从而使你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三)排解不良情绪(情景):小明画画非常好,曾获得美术比赛一等奖,他是班级的宣传委员。一天中午,他正在出版报,很多同学围观,不少同学赞叹,小明听后心里美滋滋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画得更起劲。这时,小刚过来,对板报提出了一些批评,小明不高兴了,回头生气地看着小刚,小刚还在说,小明扔下粉笔,冲着小刚大声地说:“你行,我不干了。”剩下小刚和其他同学尴尬地站在那里。(提问):小明的情绪有哪些变化?我们同学中有无类似的感受?说明小学生的情绪有什么特点?
总结:小学生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破涕为笑”之类的表现时常见到。讨论:小学生情绪的特点会对我们产生那些不良影响?
多变的情绪,不能使我们专心做事;这不仅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而且影响人际交往。甚至有些小学生不能摆脱情绪的干扰,凭着一时的冲动,做出一些违纪、违法的事情。所以,我们更应该对情绪进行调节。
现在大家想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过不良情绪发生过?请举例说明.活动:
1、烦恼大本营
例:
1、和朋友闹矛盾,他误会了我,我非常痛苦;
2、考试成绩不理想,感到伤心;
3、老师表扬别人而自己不如别人,嫉妒他人;
4、父母、老师批评自己,心情烦闷;
5、别人有好朋友,自己没有,感到郁闷;
6、别人在背后说自己坏话,心生怨恨;
7、上课回答问题出错,觉得自己好笨;(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他们“倾诉”,同时我们老师可知道他们的真实心理)2.活动名称:烦恼大拍卖
师:一节课时间毕竟有限,这个“倾诉”的环节就先到此结束,如果大家还有什么要跟我说,可以写在本子上。师;刚才大家的“诉说”,反映的都是自己有不良情绪,而不良情绪会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许多不利,那我们能否给他们出出什么主意,帮助他们调节自己的情绪? 过程:分组竞赛。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且言之有理 预设目的:
1、让学生理解我们儿童时期情绪的主要特点:学生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2、讲解在有不良情绪后的一些常用的调节方法:心理放松法(如深呼吸,笑乐放松法,肌肉放松法等)、注意力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理智控制法、升华法、心理换位法、自我激励瑜自我暗示等。
3、明白情绪是可以调节的,是可以控制的。
(四)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创设情境,分析交流(课件展示)
教师提问:他们的情绪表达合适吗?为什么? 小组讨论:
1、在你伤心难过时,有没有人安慰过你?
2、你是否也很善解人意,照顾过别人的情绪?
3、在我们表达自己情绪时,怎样照顾别人的情绪,做一个善解人意的人?
三、活动总结: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关于情绪调节的话题,从活动中同学们知道了情绪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反应,不正常的情绪会给自己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希望大家学会运用我们掌握的方法去排解这些不良的情绪,只有这样你的生活才会永远充满阳光。
课后延伸:我们都经历了5.12地震,在那天我们都感受到了当灾难来临时的恐慌,想一想我们该如何克服呢?
辅导建议:
1、正确认识地震等自然灾难。
2、学会调节这种恐慌情绪。
情景:
昨天晚上12点,本来已经躺在床上睡着了。突然对门的人在大叫着“地震了··".心里一惊一下就醒了。站在窗口看着外面,到处是黑压压的人和手机上闪闪的光。心里开始有种发凉的感觉,手指有点颤抖了。一种本能让我觉得很害怕,很难受。他们说今天的天空也不对,灰蒙蒙的给人一种不好的预感。随着大家我也朝着天空看看,也许出于心里的害怕。今天的天空看来真的有点怪异,好像真的有一种要爆发的感觉。其实没有感觉到任何地震的迹象,但是心里确是很害怕,很害怕。恨不得马上就想走到楼下。心里不停地泛着嘀咕,地震真的要了吗?我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我们该如何克服这种恐慌情绪呢? 讲解方法: 第一步:把能引起你紧张、恐惧的各种场面,按由轻到重依次列成表(越具体、细节越好),分别抄到不同的卡片上,把最不令你恐惧的场面放在最前面,把最令你恐惧的放在最后面,卡片按顺序依次排列好。
第二步:进行松弛训练。方法为坐在一个舒服的座位上,有规律地深呼吸,让全身放松。进入松弛状态后,拿出上述系列卡片的第一张,想像上面的情景,想像得越逼真、越鲜明越好。
第三步:如果你觉得有点不安、紧张和害怕,就停下来莫再想像,做深呼吸使自己再度松弛下来。完全松弛后,重新想像刚才失败的情景。若不安和紧张再次发生,就再停止后放松,如此反复,直至卡片上的情景不会再使你不安和紧张为止。
第四步:按同样方法继续下一个更使你恐惧的场面(下一张卡片)。注意,每进入下一张卡片的想像,都要以你在想像上一张卡片时不再感到不安和紧张为标准,否则,不得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五步:当你想像最令你恐惧的场面也不感到脸红时,便可再按由轻至重的顺序进行现场锻炼,若在现场出现不安和紧张,亦同样让自己做深呼吸放松来对抗,直至不再恐惧、紧张为止。
学生按上述方法进行练习,直到感觉心情舒畅为止。
成长的烦恼
【辅导对象】
五、六年级 【辅导教师】@
一、辅导目的:
认识青春期心理特点,体验异性交往的心理烦恼,学会积极选择,战胜烦恼,超越自我。
二、课前准备:
在学生座谈的基础上,根据男女生交往中常见的心理困惑编写小品,指导学生创造性彩排。
三、辅导模式:
采用“设情境,促互动,引探究,重体验”的辅导模式。
四、辅导流程:
辅导程序:创设情境→引导发现→引导选择→引导领悟
学生活动:热身活动→剖析烦恼→尝试选择→交流体会
期望效果:激发兴趣→发现问题→积极选择→领悟青春
五、主要辅导原则:
1、要给学生宽松的心理环境。目的是尽最大的可能让学生心理感受和看法表现出来即把问题暴露出来,体验和认清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为解决问题作准备。
2、要引导学生互相交流,积极反思。将不同的观念和看法进行比较和思考,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地学会分析烦恼等心理现象,自主地选择积极的态度和行为。
六、辅导方法:
采用人本主义和认知领悟相结合的基本辅导方法:即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烦恼,启发学生对自己的烦恼进行反思,以发现和领悟问题的实质,从而产生解决问题,改变自我,超越自我的愿望,探讨对待烦恼的积极态度和方法。
具体的方法有:情境投射技术,同感接纳技术,澄清表达技术,质疑引导技术等。辅导活动过程(宜2课时)
一、热身活动:
1、拍手游戏:(由课代表带领全班男女生一起做拍手游戏。要求拍到5下,完成5下就停止。)
问:玩游戏开心不开心?要不要再玩一会儿好?为什么?——引:„„“我们不能一开心了就忘记了规则”。
问:你拍到5下了么?为什么不拍下去?——引:应该做、能够做的为什么不努力去做?
问:有没有不好意思做这游戏的?是不是不喜欢愿意与男(女)生一起活动?——引:既没有不好意思,又喜欢与异性同学交往,岂不矛盾吗?你们在儿童时有没有有这种烦恼?
2、放“成长的烦恼”片头
问:电视剧里主要人物麦克、凯乐的年龄和我们相仿,美国孩子的成长有烦恼,我们中国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就没有烦恼吗?处于花季年龄的少男少女们能不能战胜成长中的烦恼呢?
板书:成长的烦恼
二、他们有烦恼吗?[目的:体会和剖析烦恼(疑惑)]
1、小品表演:“快乐?烦恼?”
王成绩不好,父母责备“这样的成绩还想靠交大?”,王“放心,我会努力的”——教室里刘帮助王学习,成绩上升——雨天相遇,犹豫,共伞——刘邀王买书,肯德基——学习无心思,发呆,写纸条——王递条邀刘看“F4”,愉快接受——[旁白]以后常常约会——王成绩下降,烦恼。
2、引导讨论:品头论足[从不同角度剖析烦恼产生的过程]
⑴ 小品中发生的事在今天的高中生中有没有可能发生?为什么?
很可能发生——因为青春期心理特点——“发呆”时想什么?(音容笑貌,心理矛盾)——爱慕心理、外界信息刺激。
⑵ 他们在交往中快活还是烦恼?
与异性交往常会感到快活——这是青春期对异性爱慕心理的表现
⑶ 他们有没有烦恼?成绩下降——会不会烦恼?
无所谓?感到压力?引起重视、反思?
——烦恼往往难以避免,战胜烦恼,就能超越自我。
⑷
请给小品选择命题:“追求快乐”“自寻烦恼”“难以自拔”“爱慕→爱情”。并谈谈命题的理由。(不同答案的同学可以提问)
A、关于“追求快乐”
问:我们现在应该追求知识,怎么可以把与异性交往的快乐当作追求呢?快乐应该在正常交往中获得,怎么可以追求呢?
——“追求快乐”是青春期心理的特点,是正常的。
——人的需要:生存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得到尊重的需要、爱(爱慕、爱情)的需要、求知发展的需要、奉献的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需要。
——刻意追求“爱慕”的快乐,会影响其他正常的更重要的需要,分散精力,就会影响学习。
B、关于“自寻烦恼”
问:他们在交往中的哪些变化使他们产生烦恼?
偶尔→频繁,无心(被动)→有心(主动)。
问:难道为了避免烦恼就拒绝与异性交往吗?我们不需要提高战胜烦恼的能力吗?
——男女同学关系过分的发展必然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产生烦恼。
——一般异性交往中也会有烦恼,但没有必要自寻过多的烦恼。
——异性之间正常交往-→愉悦快乐
异性之间过分亲密-→引起烦恼
C、关于“难以自拔”
问:男女同学一旦互相喜欢,就不可能回到一般同学关系了吗?他们能不能通过自我调节和他人的帮助来走出烦恼呢?他们两个在交往中的“升级”反映了他们的一种什么心理特点?
——一旦产生烦恼,甚至麻烦,应该设法尽快摆脱。
——但往往情绪易冲动,自我控制力较弱、理智往往被情感俘虏——青春期另一个心理特点。
爱慕心理←-心理发展必然阶段。
缺乏自制←-心理发展不够成熟。
进入感情世界难以自拔。
D、关于“爱慕→爱情”
问:他们的感情有没有发展到爱情?异性同学间的爱慕心理与爱情有何区别?
——爱慕:正常交往、对象广泛、朦胧眷恋、藏在心里、为了学习成长
——爱情:频繁交往、对象专
一、感情亲密、表达出来、为了建立家庭„„
那一组回答的最好?举手表决。
小结提问:从刚才对小品讨论中你受到什么启示?
板书:青春期心理的矛盾:“对异性的爱慕”与“自我控制力弱” 的矛盾
“好奇心”与“不成熟” 的矛盾
问:发展下去还可能发生什么事?
三、他们遇到了什么麻烦?
1、小品2:“遇到麻烦”“倒霉”“担惊受怕”
老师找王谈话“你辜负了希望”,王求老师别告诉家长——刘得知,闷头,哭,跑出教室——“老师,她出校门了!”。
2、引导讨论:
⑴ 他们遇到了什么麻烦?⑵ 王为什么极力阻止老师告诉父母?⑶ 刘为什么会哭着跑出校门?⑷ 老师、家长、同学都怎么看?⑸ 他们“早恋”了吗?为什么?⑹ 高中生有没有能力建立爱情?⑺ 高中生有爱慕的心理需要,还有别的心理需要吗?
“恋爱”:男女双方建立爱情,“早恋”:过早建立爱情。
爱情(恋爱)是以寻觅终身伴侣、建立家庭为目的。需要心理成熟,经济条件„„。
问:一旦这种烦恼已经产生怎办呢?
四、学会积极的选择
1、小品3: “藕断丝连”(纠缠不休)
王打电话问题目,刘“不会做”;邀刘吃午饭,刘“影响不好”;王邀刘约会,说有事;王写信,无回音;王“我有什么对不起她?!”“我就不相信„„”。
2、尝试选择:
⑴ 刘是否回绝了王?
⑵ 王如何“挣脱烦恼”?请你为他出主意。比较:“今天我没有空”“这题目我不会”“你去应该问课代表”“让我们各自都冷静下来”“我们不可能保持原来关系”“我不想让人说三道四” “我们只是同学关系”“请你不要勉强我”用哪种回答比较好?
——明白地表明不可能保持原来关系,避免有留恋的表示。——内心:快刀斩乱麻,超越自我。
——其他办法:冷静反思,合理宣泄,转移兴趣,积极升华,求助咨询。
⑶ 作为同学应该怎么对待他们?
——不要消极鼓动,要积极帮助他们摆脱冲动、摆脱消沉。
五、交流体会
引导交流:今天的活动给你最大的感受和启示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概括几点]
板书:哪个青年男子不善钟情?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真至纯。
第四篇:心理辅导教案
心理辅导(教案)程建荣
导入:
老师:我的实习生马上要结束了,在杨家坪中学,在18班,和你们一起度过的日子也要画上句号了。今天,我想借助班会这个机会,做一期心理团体辅导,和对我的实习生活进行总结。18班的同学都是一群活泼懂事的孩子。在这呢,我希望我们班的同学给我40分钟,打起精神,静下心来,按照我的要求去做,我相信你们会有所收获的。
老师:心理学很神奇,只要你遵行心理学的规则去做,敞开心扉,你会更了解自己,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但心理学也并不神奇,甚至没用,如果你抱着排斥、拒绝的心态,心理学就很难在你身上起到明显的效果。在我们接下来的心理学游戏中,我希望你们认真对待,不要把自己伪装的太紧,向别人展示你真实的一面。
老师:现在,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边放视频,边发实验纸)
老师:现在,请你们拿出一只笔,在刚才发下的纸上写下: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5个人。不着急,慢慢写。
老师:这5个人是你最爱最爱的,我有理由相信,你在写下他们的时候,一定非常的认真、非常的端正。
老师:他们是你最爱最爱的5个人,所以你写下的不是几个汉字,更不是几个符号,当你写下他们的时候,也许你会看到他们的眼神,也许你会想起他们的表情,也许他们的音容笑貌,曾经发生的故事、细节都会在那一刹那呈现在你的眼前。所以你的内心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在乎他们,爱他们的感觉。
(2分钟后,我看看还有多少同学没写完,没写完的同学请举手)
老师:现在,我请几位同学来跟大家分享,我能听听你选他们的理由吗 板书:最爱的人:
理由
老师:当你写下这5个人的时候,老师想听听你当时是怎么想的?(那是你最爱的5个人,你一笔一划把他们写下的时候,内心是怎么想的?)(但是这是一个规则,是的,你最爱的人不止5个,可能是6个8个10个,甚至更多,所以难以抉择,内心有点乱,这就是你现在的心情)(感激之情,肺腑之言,无情未必真丈夫,有情有义才是好儿女)
老师:我们爱的人就活在我们生活当中,给予我们关心、爱和温暖。现在,请你拿起笔,听清楚要求,在你最爱的5个人当中划去一个)
老师:现在,我请2位同学来分享,你把谁划去了,理由
老师:现在请你们在划去一个,我知道这样的抉择很难,很残酷,但是在生命中,必须要面对残酷的现实,做出决定,原因是、、、、、、理由是、、、、、、、老师:这是一个规则,有时候,人生也是这样的,你最不愿意舍去的人,最割舍不下的那个人,可能会在某个细雨绵绵的早晨,也可能是在黄昏的时候,突然离你而去,而且不再回来。尽管这个规则非常的残酷,但是我还得继续下命令:拿起笔,注视着你的笔尖,注视着你的笔尖,然后在你剩下的你最爱的人当中,再舍去2位)
老师:在剩下的3个你最爱的人当中再次舍去2位,是极其残冷的行为,现在,我想听听你的心情.老师:此刻,我和你们一样,很难受,很难过。特别是在做一个非常艰难、非常痛苦抉择。但是,这是规则。现在,请你放下笔,深深的吸一口气,然后静静地看着最后一个人,这个人是你在这个世界上最深爱的,你看着他,你和他一起度过的每一年、每一天、甚至每分每秒,此刻都会在你的心中涌起。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在心中默默地向他们说声祝福。老师: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听一首音乐。在我们脑中浮现那个我们熟悉的她
老师:在音乐中,我们的脑海中可能会呈现这样一幅画面:每天早读就会听到她扯着嗓子,叫我们把书拿出来读;每天会关心你们是否安全准时的到校;上课是否认真听讲,是否认真完成作业,和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系是否处理的好;午休时是否休息的好,下午是否有精神;晚自习是否认真做作业、、、、这就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她。
老师:现在,请睁开眼睛,看看我们那个熟悉的她。展示图片
老师:我们熟悉的那个她,我们可敬可爱的班主任,我们喜爱的张老师,为我们做了很多,付出了很多,我相信此刻你们都有话想对班主任说,现在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组织语言。老师:听了你们的话,我相信班主任也很开心,她的付出,你们是看到了的,你们是懂事的,只是不善于表达。听了你们的心里话,也让我们看到了你们成熟的一面。希望,你们以后更懂事,更争气,让父母老师放心。现在,我们用掌声来感谢班主任对我们的爱。
第五篇:心理辅导教案
学会感恩
—感恩父母心理辅导教案
【教学背景】:在带班的过程中,发现高中生的父母们生活好了,怕孩子受苦,担心孩子干不好,什么好的都给孩子,自己能帮孩子干的活一定干好,这样容易出现教育的不当或缺失。不少学生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自己受之无愧,所以惟我独尊,惟我自傲的现象普遍存在。他们中的有些人不大珍惜拥有爱更不大懂得回报爱,所以亲子间的误会、矛盾时有发生,给教育带来阻力。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在学生中开展“孝敬父母”的人际亲情心理训练便具有非常现实而又深远的意义。【教学目的】
1、使同学们认识亲情,体验亲情,懂得生活中父母如何用点滴的爱滋润我们茁壮成长;
2、使同学们懂得孝敬父母应学会感恩,从点滴开始,从平时做起,回报亲情;
3、同时升华到爱他人,爱集体。
【教学重点】 认识亲情、学会感恩、回报亲情。【教学难点】 认识、理解父母特殊的爱。【教学形式】 团体辅导 【教学时间】 45分钟 【教学年级】 高二
【教学方法】 情感熏陶、诗歌朗诵、现场采访。
【教学准备】
1、搜集“我的一家”照片
2、准备歌曲
3、邀请老师参加活动
4、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课前唱歌:《感恩的心》 同学们,大家好!为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争做现代好公民。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展人际亲情心理训练系列活动。我们非常高兴请来了几位老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老师们的到来。欢迎走进高二、四班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训练活动——学会感恩。
一、爱的序言
(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
主持人:“让爱住我家,爸爸,妈妈,亲爱的小弟,爱是不嫉妒,爱就是付出„„”一首《让爱住我家》勾起了我们的美好回忆。(多媒体播放出在家中、在旅途与家人一起的一组合照)在家里,我们与亲人一起分享生活的喜悦;在旅途,我们与亲人共同分享成长的快乐。因为有爱,家永远是最温馨的。
二、谁言寸草心
1、生活在线
主持人:看了这些照片,使我想起了与家人共处的温馨时刻。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总是默默地,无声地奉献,我们感受到了吗?请大家一起欣赏诗歌朗诵。
2、感动心弦
主持人:在生话中,我们的父母默默地为我们付出爱,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在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让我们最感动,最难忘的一刻是什么,把这份珍藏的温馨与大家一起分享。
主持人:感谢同学们给我们讲了这么多的温馨故事。感动来源于爱。温馨离不开父母的爱与奉献,请同学们做一道数学题:
妈妈怀胎十月,加上你的年龄,每个月以30天计算,你和妈妈一起生活了多少天?
你知道自己的生日吗?我们与爸妈一起生活了五千多天,爸爸、妈妈的一些情况你了解吗?请同学发言。
3、主持人小结:
同学们,从活动中我感受到我们的家长那殷切的目光,那我们呢?我记得《礼记》中有一句是这样写的“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子女因为平时工作、生活、学习忙而没在意孝敬父母,直到有一天想要赡养和孝敬父母时,父母却远离我们而去。今天,我想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这句话:当我们正接受父母的呵护时,我们就应该学会感恩,那么,我们将准备用什么样的行动来表达我们的心声呢?
三、报得三春晖
1、赞美亲情
主持人:在我们的成长中,父母用不同的方式爱着我们,有听得见的关怀,有看得见的关心,有我们暂时难以理解的爱,这些都渗透在平时的点滴中,这是亲情的自然流露,也是责任的体现。更是传统美德的体现,请听朗诵《慈母吟》。
2、真情倾诉
主持人:我们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发言。
3、总结
看了大家的表现,让我很感动,因为有爱,我们拥有一个温馨的家,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请记住爱在生活的点滴中。知道父母亲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那么就要学会体验亲情,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有良好心理素责的表现。孝敬父母的基础是理解亲情,父母的唠叨,父母的劳累,父母的批评等等,都要用心去领悟。怎样回报亲情呢?我们不需要豪言壮语,学会感恩,给父母一杯茶,一句问候,一个关切的眼神,父母拖地板时帮提一桶水,帮妈妈梳一下头。在学校听从老师的教导,懂得如何做人等等,都是回报亲情的实际行动。同学们,让我们从爱家人开始学会爱同学,爱师长,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做一个有良好心理素质的现代好公民,为构建和谐社会尽点力。尾声:播放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主持人:让我们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中结束我们的主题训练活动。谢谢大家!【教学后记】
本次辅导让学生懂得感恩,懂得说声谢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其实父母并不需要我们以后轰轰烈烈的去为他们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有时候关心孝敬父母,就是陪父母聊聊天,就是一个祝福、一句问候、一朵鲜花、一个拥抱,甚至只是一个微笑。虽然父母爱我们并不想过要什么回报,但是只有父母付出的爱,没有我们回报的爱,这爱是不公平的。除了父母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关心我们的人,我们的老师、同学和朋友,甚至我们的祖国都是关心我们的。所以只有互相付出爱,一个家庭才能美满,人们在学校里、在社会里才能和谐相处;大家都能献出爱国家才能兴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