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歌行》、《七步诗》、《出塞》《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五-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葵,衰,煮,羹,煎
2.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词的意思。
3.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2诗人感情的把握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整体把握
1.导言:我们曾经学过《古朗月行》,谁给大家介绍或背诵一下?
2.简介“行”是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3.这是一首古代乐府民歌。
(一)练习朗读
1.师范读,能力较强的同学范读。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指名朗读;齐读。
1.自读自悟
小声朗读诗句,根据注释,逐句理解大意
2.小组合作:每人说出自己所理解到的内容,推选出最贴切的理解,留待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
(1)各组代表说出每句的大意,大家评议,教师点拨。
(2)启发:全诗讲了自然界的什么现象?(自然界万物从繁盛到衰败的自然规律)你体会了什么?(光阴一去不复返)
(4)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练习背诵
五、识记生字:癸、衰
六、导入学习《七步诗》
1、刚才,大家学习《长歌行》时,非常认真,下面的时间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诗——《七步诗》。
2、谁知道关于《七步诗》的传说。(学生知道就由学生来讲,如果不知道,由教师来做简单介绍。)
七、朗读诗句
1、教师范读;学生范读。(注意读出抑扬顿挫)
2、同桌间练习朗读,互相纠正读音、语气。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4、齐读。
八、品读诗句,想想每句诗的大意是什么?(可根据注释)
九、作业: 把你对诗句的理解讲给你的家人听,请他们提出意见。
第二课时
一、检查预习,弄懂诗句大意。
1、大家把你理解的诗句的意思讲给你的家人听后,他们有什么建议或给予你什么样的评价?(学生畅谈)
2、小组合作:在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各组推举同学与大家交流,学生评议,教师点拨。
1.曹植七步之内成诗,诗中写到“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我们生活中煮豆时豆会“泣”吗?
(对于兄弟之间手足相残的无奈与哀怨。)
4.练习朗读这两句诗。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练习背诵。
五.教师总结:我们深深同情曹植的无奈,同时被他横溢的才华所折服。也可看出封建社会的帝王之家为了争夺、捍卫权势不惜手足相残的扭曲人性。
六.导入: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非常熟悉的诗——《出塞》。谁能给大家背诵这首诗?
七.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八.根据注释理解诗文。
1.组内讨论:每人根据注释说说自己的理解,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商议。如解决不了,留与向全班同学或老师请教。
2.全班交流,并提出不懂得问题,大家商讨,教师点拨。
3.练习说出全诗的大意。
1.介绍本诗的历史背景。
2.出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读诗句,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表现诗人对朝廷不能抵御外敌的一种失望,以及渴望出现“飞将军”李广式的英雄。
十.举行“赛诗会”。
类似《出塞》这样描述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还有很多,你还读过哪些?给大家背一背。
(全班可分男女生两组,进行比赛式背诵)
十一.作业:预习《草船借箭》
第二篇:古诗三首(长歌行、七步诗、出塞)-教学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三首古诗,学会三个生字。
2.了解《长歌行》大意,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古诗三首》诵读动画,导入新课。
二、学生初读课文
1.读通三首古诗,学会三个生字。
2.对照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标出不懂的地方。
3.小组内简单交流。
三、学习《长歌行》
1.导入新课。
“行”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我们曾经学过哪首诗?(背诵《古朗月行》)今天,我们学一篇这样的诗歌叫《长歌行》。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
2.交流自学结果。
(l)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2)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相机点拨,指导学生解决。
重点解决: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景色,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什么?这首诗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4)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背诵《长歌行》。
附板书:长歌行葵露待日百川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七步诗》和《出塞》,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出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背诵《长歌行》。
2.“三国”以后,魏国的第一个皇帝是曹丕,他有个弟弟叫曹植,十分有才干,曹丕十分妒忌,所以总想加害他。有一次,曹丕叫人把曹植叫到官中,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的话就杀他的头。曹植又气又恨,轻踱七步,吟出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七步诗》。
3.教师演示诵读动画。
二、交流自学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1.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2.试着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
3.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三、归纳学生问题,集体讨论
曹植写这首诗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四、反复朗读,体会感情
1.录音范读。
2.学生练习朗读。
五、练习背诵
六、学习《出塞》
1.读课文,解题。
塞:关塞,边塞。你怎么理解题目?
2.范读课文。
3.交流自学体会。
4.提出问题,教师归纳,集体解决。
5.体会诗的意境。
(l)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战乱不断发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飞将军重出,救百姓于水火;这首诗意境深远,言少意多。)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默写《出塞》。
2.向别人讲述《七步诗》的有关故事。
附:板书设计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以景抒情)教案点评:
教师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探究活动
【边塞诗派】
唐朝的诗歌流派之一,代表作家有高适、王之涣、王昌龄等。他们的诗大多描写边塞奇异风光和将士征戍生活,风格豪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青海湖。
长云:连绵不断的浮云。
穿:磨破
金甲:金属制的战服。
破:打破。
终:始终。
还:回家。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孤城:这里指玉门关。
何须:何必要。
怨:吹奏哀怨的乐曲。
杨柳:《折杨柳》古代一种歌曲名称。
度:越过。
请你自己再找一些描述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与大家交流一下,背一背。
第三篇:《长歌行》、《七步诗》、《出塞》《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三-教学教案
佚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三首古诗,学会三个生字。
2.了解《长歌行》大意,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古诗三首》诵读动画,导入新课。
二、学生初读课文
1.读通三首古诗,学会三个生字。
2.对照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标出不懂的地方。
3.小组内简单交流。
三、学习《长歌行》
1.导入新课。
“行”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我们曾经学过哪首诗?(背诵《古朗月行》)今天,我们学一篇这样的诗歌叫《长歌行》。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
2.交流自学结果。
(l)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2)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相机点拨,指导学生解决。
重点解决: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景色,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什么?这首诗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4)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背诵《长歌行》。
附板书:
长歌行
葵露待日
百川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七步诗》和《出塞》,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出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背诵《长歌行》。
2.“三国”以后,魏国的第一个皇帝是曹丕,他有个弟弟叫曹植,十分有才干,曹丕十分妒忌,所以总想加害他。有一次,曹丕叫人把曹植叫到官中,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的话就杀他的头。曹植又气又恨,轻踱七步,吟出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七步诗》。
3.教师演示诵读动画。
二、交流自学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1.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2.试着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
3.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三、归纳学生问题,集体讨论
曹植写这首诗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四、反复朗读,体会感情
1.录音范读。
2.学生练习朗读。
五、练习背诵
六、学习《出塞》
1.读课文,解题。
塞:关塞,边塞。你怎么理解题目?
2.范读课文。
3.交流自学体会。
4.提出问题,教师归纳,集体解决。
5.体会诗的意境。
(l)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战乱不断发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飞将军重出,救百姓于水火;这首诗意境深远,言少意多。)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默写《出塞》。
2.向别人讲述《七步诗》的有关故事。
附:板书设计
出 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以景抒情)
教案点评:
教师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第四篇:《长歌行》、《七步诗》、《出塞》《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四-教学教案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四 佚名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2.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
背诵课文并默写一首古诗,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感悟祖国灿烂的文化底蕴,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体会青春易逝,时不再来,要勤奋求学的道理,克服嫉妒心理。
(四)美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珍惜美好年华,体味边塞风光的壮美。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谈话法,朗读法。
(二)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的朗读每一首诗。
(二)难点
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心灵的共鸣。
(三)解决办法
加强朗读,以读促理解,以读促感悟。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三国”以后,魏国的第一个皇帝是曹丕,他有个弟弟叫曹植,十分有才干,曹丕十分妒忌,所以总想加害他。有一次,曹丕叫人把曹植叫到官中,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的话就杀他的头。曹植又气又恨,轻踱七步,吟出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七步诗》。
2.教师范读课文。
(二)交流自学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1.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持:用来(教师强调,与今天的意思不太一样。)
羹:用肉或某做成的糊状食物。(这是古义,今天不太常用)
漉:过滤。
豉:这里指煮熟的豆子。
以为:把„„做成。(与今天意义不同)
箕:豆秸
釜:锅
泣:哭泣
2.试着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
3.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三)归纳学生问题,集体讨论
1.曹植写这首诗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教师引导: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曹植的这首诗是否另有所指,指的又是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比喻意义。比如,“同根生”指什么,“相煎何太急”又指什么,联系前边想一想,“豆”和“箕”又指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汁”与后面的“泣”、“急”读起来并不押的,而古诗对韵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教师直接讲解:这是由于古今字音的变化引起的。“汁”在古代读入声,读音与“泣”、“急”很相近。)
(四)反复朗读,体会感情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习期读。
(五)体会写法
想一想,这首诗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再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背诵全诗,体会写法,内化感情。
(七)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向别人讲述这首诗的意思和有关它的故事。
第二课时
(-)学习《长歌行》
1.导入新课。
“行”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我们曾经学过那首诗?(背诵《古朗月行》)今天,我们学一篇这样的诗歌叫《长歌行》。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
2.交流自学结果。
(l)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葵:一种蔬菜。(教师强调,与今天的意思不一样。)
朝露:早晨的露水。
日晞:露水被太阳晒干。
阳春:温暖的春天。
德泽:恩泽,恩惠。
秋节:秋天。
焜黄:草木枯黄。
华:同“花”(这叫通假字,两个字的意思在这里是一样的。)
百川:众多的河流。
复:再,又。
徒:白白地。
(2)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园中绿绿的葵菜叶上,早晨的露珠还在闪光。可是不久就会被太阳晒干的。温暖的春天广布恩泽,世间万物全都熠熠生辉。常常害怕秋天的到来,草木枯黄,花衰叶落。百川都奔涌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能往西流呢?少壮的时候不知努力,年纪大了只能白白的伤心。)
(3)提出不懂的问题,相机点拨,指导学生解决。
重点解决: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景色,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什么?
这首诗与《七步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这首诗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4)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3.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二)学习《出塞》
1.读课文,解题。
塞:关塞,边塞。你怎么理解题目?
简介作者王昌龄,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少伯,很有才华,曾中进士,擅长“七绝”,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今天学的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诗。
2.教师范读课文。
3.交流自学体会。
4.提出问题,教师归纳,集体解决。
(l)秦时明月汉时关:(学生理解不了。教师提示讲解)这一句应用了一种古修辞方法(“互文”),应当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也就是说,明月照在关塞上的景象,自秦汉一来,一直如此。
(2)万里长征人未还;表面意思是,万里远征的人还没有回来。实际上是说,战乱终年不止,远征的战士还没有返回家园。
(3)教师简介“龙城”“飞将”“胡马”“阴山”等词语。以利于学生理解这两句诗。
5.体会诗的意境。
(l)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战乱不断发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飞将军重出,救百姓于水火;这首诗意境深远,言少意多。)
(2)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渴望出现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帅,巩固边防的心情。
(三)布置作业
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出塞》。
附:板书设计
长歌行
葵露待日
百川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五篇:《长歌行》、《七步诗》、《出塞》《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五-教学教案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五 作者:王志美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葵,衰,煮,羹,煎
2.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词的意思。
3.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2诗人感情的把握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整体把握
1.导言:我们曾经学过《古朗月行》,谁给大家介绍或背诵一下?
2.简介“行”是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3.这是一首古代乐府民歌。
二.朗读诗句,理解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练习朗读
1.师范读,能力较强的同学范读。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指名朗读;齐读。
(二)理解大意,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自读自悟
小声朗读诗句,根据注释,逐句理解大意
2.小组合作:每人说出自己所理解到的内容,推选出最贴切的理解,留待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
(1)各组代表说出每句的大意,大家评议,教师点拨。
(2)启发:全诗讲了自然界的什么现象?(自然界万物从繁盛到衰败的自然规律)你体会了什么?(光阴一去不复返)
(3)由此作者发出了什么样的感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练习背诵
五、识记生字:癸、衰
六、导入学习《七步诗》
1、刚才,大家学习《长歌行》时,非常认真,下面的时间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诗——《七步诗》。
2、谁知道关于《七步诗》的传说。(学生知道就由学生来讲,如果不知道,由教师来做简单介绍。)
七、朗读诗句
1、教师范读;学生范读。(注意读出抑扬顿挫)
2、同桌间练习朗读,互相纠正读音、语气。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4、齐读。
八、品读诗句,想想每句诗的大意是什么?(可根据注释)
九、作业: 把你对诗句的理解讲给你的家人听,请他们提出意见。
第二课时
一、检查预习,弄懂诗句大意。
1、大家把你理解的诗句的意思讲给你的家人听后,他们有什么建议或给予你什么样的评价?(学生畅谈)
2、小组合作:在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各组推举同学与大家交流,学生评议,教师点拨。
二、理解诗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1.曹植七步之内成诗,诗中写到“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我们生活中煮豆时豆会“泣”吗?
2.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比喻兄弟相残)
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兄弟之间手足相残的无奈与哀怨。)
4.练习朗读这两句诗。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练习背诵。
五.教师总结:我们深深同情曹植的无奈,同时被他横溢的才华所折服。也可看出封建社会的帝王之家为了争夺、捍卫权势不惜手足相残的扭曲人性。
六.导入: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非常熟悉的诗——《出塞》。谁能给大家背诵这首诗?
七.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八.根据注释理解诗文。
1.组内讨论:每人根据注释说说自己的理解,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商议。如解决不了,留与向全班同学或老师请教。
2.全班交流,并提出不懂得问题,大家商讨,教师点拨。
3.练习说出全诗的大意。
九.通过具体诗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1.介绍本诗的历史背景。
2.出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读诗句,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表现诗人对朝廷不能抵御外敌的一种失望,以及渴望出现“飞将军”李广式的英雄。
十.举行“赛诗会”。
类似《出塞》这样描述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还有很多,你还读过哪些?给大家背一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