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飞夺泸定桥评课稿
篇一:徐勋贵《飞夺泸定桥》听课评课记录
常山县同弓乡中心小学听评课记录
篇二:飞夺泸定桥说课稿
一、说教材
《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是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开篇课文。文章主要记叙了红军战士为了度过大渡河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时惊心动魄的战斗。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学习战士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紧紧围绕飞和夺展开故事情节,结构条理非常清楚。全文分四个部分:
1、为什么夺泸定桥。
2、是怎样与敌人抢时间。
3、红军怎样夺天险。
4、红军顺利渡过大渡河。其中飞和夺的过程是全文的重点内容,飞强调神速,夺强调神勇,可谓飞中见智,夺中见勇。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顺序。
3、熟读重点段落,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4、培养学生对红军战士崇敬的情感,继而学习红军不怕牺牲忠于革命的精神。
三、说重难点
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我确定本教学的重点有两个:一是抓飞、夺等重点词句品味语言。这一重点的确定主要目的是,通过品味语言
可以促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红军崇敬的感情,而且能进一步训练学生语感和其他语文能力。二是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对红军的崇敬之情,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四、说教学设计
下面,我主要谈谈本节课的几个环节的教学设计。
(一)揭题质疑
教师先出示泸定桥,引导学生简单说感受,这一设计主要是为了感染学生的情绪,比且初步感受泸定桥的线,为本节课教学确定情感指向。
然后设问:围绕课题你能提出那些问题?这一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训练学生质疑、表达等能力,同时,为本节课学习进行目标定位。
(二)理清文章顺序
根据学生质疑的问题引导学生找出夺桥的原因,学生读书,屏幕出示大渡河地形图,这一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夺桥的必要性。训练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三)学习抢时间部分
首先,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要抢时间,通过读书,让学生感受敌我力量的悬殊,时间紧,路程长,因此必须飞速行军。然后让学生默读四、五自然段,找出红四团战士是怎样做的才抢到关键性的时间。通过小组合作讨论逐条说出,教师适时点拨加以概括:
1、沿路击敌。
2、一天没吃。
3、摸黑冒雨。
4、斗智斗勇。
5、敌宿我行。在学生汇
报时指导学生读书,并进行师生评价。这一环节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并能总结概括要点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的感情朗读能力。
(四)学习攻天险部分
首先,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泸定桥此时又是一番怎样的情形?通过学生自读、指名读、范读等手段,让学生体会到桥高、桥险,夺桥不容易。在引导学生说出敌人工事坚固,指导读出敌人的嚣张气焰。理解飞过来吧的“飞”与飞夺的“飞”的区别。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生成对敌人的仇恨之情。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中反复强调的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播放夺桥部分的录像,让学生感受战斗的激烈,红军英勇的气概。并相机设问:你想对战士们说些什么?哪里让你最感动?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此环节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总结能力,以及让学生产生对红军的崇敬之情,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五)课外延伸,总结全文
课文结束时,引入:毛主席的《七律 长征》,师生齐读。这一设
计主要是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红军,了解远去的战争年代,做到语文课打破教材的界限向课外延伸。
最后总结全文,主要是从思想感情和写作方法上进行疏导总结,以学生自己总结为主,达到从学文到学写的结合。
五、说板书:
北上抗日 飞 继续北上
夺 篇三:《飞夺泸定桥》说课稿
13、飞夺泸定桥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是语文()号,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a版五年级下册第13课《飞夺泸定桥》,我将从说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红军抗日途中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的壮举,表现了红军战士 英勇 战斗,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气概。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悟能力,且乐于表达和交流,但要完全透过文字感悟文本背后蕴含的情感还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本课我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品析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情感,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程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技能目标: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边读边想象,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理解“妄想,狼狈,震耳欲聋 ” 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情感价值目标: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启发学生(学习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为了落实本科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抓住“飞”和“夺”,理解红军夺取泸定桥的过程,教学难点定为:体会红军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法与学法:教是为学服务的,选择适当的教法,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本节课我将采用创设情境法,朗读品悟法,想象感悟法,多媒体辅助法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读、品、悟”(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学习本文,让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读中获得思想启迪,在读中享受审美乐趣。
为让学生自然而然走进文本,更好地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沟通,从而产生共鸣,我预设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个成功的导入,能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所以开课伊始,我首先用多媒体出示
现在的泸定桥图片,让学生观察这座桥是由什么组成的,让学生说说走在这种桥上,你有什么感觉?让学生畅所欲言,得出泸定桥就是一座让人心惊胆寒的桥,在1935年5月29日,发生了一场让人至今难忘的战斗,顺势让学生找出课题题眼并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把握,感知全文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我将让学生先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哪些段落写了“飞”?哪些段落写了“夺”?读后,让学生汇报交流,这样为接下来的第三个环节品读词句做好铺垫。
三、细读品味,理解感悟
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
生积极与文本对话,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基于这一认识,我将根据上一环节学生的反馈交流,引导学生读课文描写“飞”
的段落(2—5自然段),先让学生读一读这些自然段,说说从哪些词句里面能感受到红军抢时间的?引导学生抓住“28日早上”、“29日早晨”来感受时间紧、任务急,抓住“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全身淋透”、“翻山越岭”、“雨大像瓢泼”“饥饿、疲劳”等词句来感受红军所遇到的困难极大。再抓住“一整天没顾上吃饭”“仍旧摸黑冒雨前进”“与敌人对话”等语句来感受红军是怎样克服困难和机智,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激发起学生对红军的热爱之情,并让学生带着这种热爱之情再读读课文第 四、五自然段。
接着我还将引导学生读课文6—8自然段,来了解红军夺取泸定桥的经过,我将通过这样的过渡语“当红军29日清晨赶到泸定桥时,却发现”,让学生齐读第6自然段,读后让学生说说:泸定桥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抓住13根铁链,木板被抽掉,河水溅起“两米高的水花,水声震耳欲聋”来感受泸定桥的险要。接着我将抓住守城敌人疯狂的喊叫,引出课文7—8自然段的学习,让学生默读这两个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让你感动的场景句子。预设学生划出“22名战士------一边前进,一边铺桥”和“英雄们听到------搏斗”这两段话,让学生齐读这两段话,找出第一段话中描写动作的词和第二自然段的比喻句,并让学生说说从这些词语和比喻句中,你体会到什么?感受到什么?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地从英雄们的动作词语中和对英雄的描写中,感受到英雄们的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激发学生对红军的无比崇敬之情,并让学生再通过过渡句“正因为红军
的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精神,才能飞夺泸定桥,顺利渡过大渡河。”他们为什么要渡大渡河?结果怎样?让学生齐读第一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顺序。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课文学到这儿,我将设计这样一段结束语 :同学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红四团的高大形象一定会永远 矗立在我们每个人心中,老师希望你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像红军叔叔一样坚强勇敢。以此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最后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根据课文内容,我设计了这个板书,我是按文章的主题线来设计的,该板书力求简洁清晰,使学生一目了然就能对文本有所感悟,有所思。
13、飞夺泸定桥
接命令
抢时间
飞夺泸定桥 攻天险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夺胜利 篇四: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飞夺泸定桥》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飞夺泸定桥》
一、说教材
《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红军战士为了夺取大渡河上的泸定桥而进行的惊心动魄的战斗,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学习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课文围绕“飞”和“夺”展开故事情节,按照“接到命令—飞兵急奔—英勇夺桥—顺利渡河”的思路记叙事情的发展过程,结构条理非常清楚:为什么“飞夺”?怎样“飞夺”?其中红军怎样飞夺泸定桥是重点内容。而“飞夺”一词也有两层含义:“飞”强调神速,而“夺”则强调红军的神勇。可谓“飞”中见智,“夺”中见勇。
具体来说,“飞”体现在两方面:其一,识破诡计,智定策略。为了阻拦红军北上,敌人“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沪定桥”,还“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面对路远(离沪定桥还有240里)、时短(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敌强(已有两个团,又派两个旅)的不利形势,红四团果断作出决策:抢在援敌之前赶到沪定桥。其二,排除艰难,智斗援敌。红四团的前进并不顺利,他们一边翻山越岭,一边还要打击阻击的敌人,在“离沪定桥还有110里”时,“天又下起雨来”,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战士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泞继续前进”。发现了河对岸的敌人,红军战士索性“点起火把”与敌人赛跑;听到敌人问话时,红军战士高声答话,声称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消除了敌人的疑心。就这样,红四团“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沪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为成功地夺下沪定桥打下坚实的基础。
“夺”中见勇则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险”中见勇。“沪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桥下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三米多高的浪花”。这险境让人心惊胆战,但它却挡不住英勇的红军战士。其二,“难”中见勇。“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守敌凭着有利的地势,扼守桥头,气焰极其嚣张。我们的红军呢?他们“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过桥之“难”反衬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气概。其三,“激”中见勇。“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听到党的号召,战士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仅用了两个小时,敌人就被红军打得落花流水。从战斗的“激烈”中我们再次看到了红军的英勇无畏。
本文语言生动准确,富有强烈的动感,其中的好词佳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本文的思想教育内涵十分丰富,通过教学,可以教育学生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二、说目标
以上述教材编排特点为依据,我确定以下这样的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一是反复朗读课文,感悟课文中“飞”、“夺”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二是学习掌握“泸、湍、妄、溃”等7个生字;三是能够在重点的词语下加点,在重点的句子下面画波浪线;理解感兴趣的词语。四是学会概括课文,分层理解第5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一是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二是画出重点词语,品味“飞夺”“天险”“关键”“浩浩荡荡”等词语;三是通过区分事情的不同方面,理清文章的条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红军崇敬的情感,继而学习红军不怕困难、忠于革命的精神。
三、说学情
这篇课文在人教版教材体系中安排在第九册,在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质疑习惯和抓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基础上,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做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北师大版教材把它安排在第七册,“桥”这一主题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围绕桥引发的故事,体会其中包含的丰富内涵;同时,培养学生理解词语、概括课文的语文能力。学生通过前面三年的学习,对于含义深刻的词语的词语的理解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通过教学本篇课文,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重点词语的能力,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进行研究,进而理解。对于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在前面的学习中接触过,但很少有像本篇课文这样篇幅较长、内容丰富的文章,在教学中可以借助课题中的“飞”和“夺”两个字,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层次,进而把文章各部分内容连起来形成文章的主要内容,渗透方法的指导。
四、重难点
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我确定本文教学的重点有两个:一是抓“飞”“夺”等重点词句,品味语言。这一重点的确立,主要想体现以下两个目地:一是通过品味语言,可以促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红军崇敬的感情;二是能进一步训练学生语感及其他语文能力。从语文教学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样做能逐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继而达到入情入境的境界,同时也对课文语言进行了二度创造。
重点之二是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由于概括主要内容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最高体现,但与学生实际概括能力尚有距离,所以借助课题概括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本
文教学难点之一;难点之二是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对红军的崇敬之情,让学生学习红军不怕困难的优秀品质。只要依据是文中故事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差太远,较难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五、说教学设计
我主要想谈一谈其中几个环节的教学设计:
(一)揭题质疑环节
教师设问:看了这个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答,随机梳理问题并板书:谁飞夺?为什么飞夺?怎样飞夺?飞夺的结果?)浅层次的问题如“谁飞夺”可以立即解决,对于理解课文内容有价值的问题,留在黑板上。这一设计的依据有两条:
1.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训练学生质疑、表达等能力。
2.为下面的教学进行目标定位。
(二)学习“抢时间“部分
首先,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和课文内容了解为什么要“飞”一样的夺下泸定桥。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泸定桥这个地方这样险,毛主席在《长征》诗中说:“大渡桥横铁索寒”敌人已有两个团兵力把守,如果援兵一到,敌人就会如虎添翼,我军一个团要对付敌人两个旅两个团,敌众我寡,要取得夺桥的胜利就不大可能了,因此我们必须赶在敌人援兵之前到达泸定桥,必须“飞”速行军。
然后,让学生分别画出描写红军战士遇到的困难的语句和克服困难的语句。采用对读的方式,请一名学生读标出的困难,另一名学生跟着读出标出的克服困难的方法。教师边订正,边进行朗读指导着重指导“扯着嗓子喊”、“高声答话”的内容。
(三)分层理解第5自然段
首先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终于,我们的红军提前到达了泸定桥,这桥到底什么样?”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天险泸定桥的图片,配上震耳欲聋的流水声,给学生一个形象的感知。然后,引导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读后激发学生的体验:“如果你站在这泸定桥上,会有怎样的感受?为什么?”最后,根据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的体验理出本段的层次:桥险、水急、敌人凶。进而,提出质疑:“敌人说:飞过来。我们的红军能够飞过去吗?”为下面英勇夺桥做好铺垫。篇五:飞夺泸定桥说课稿全[1] 《飞夺泸定桥》说课稿
克东县昌盛中学 张艳华
一、说教材:
《飞夺泸定桥》是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叙事体课文。本单元以“红军与长征”为主题,课文都是通过描写人物的光辉业绩、崇高品格使学生深受教育和启发,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体会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有条理地将思想内容表达清楚的。《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红军战士北上抗日途中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的壮举,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气概,学习长征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说学情:
学生通过前面三年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质疑习惯和抓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对于含义深刻的词语的理解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有四:
一是反复朗读课文,感悟课文中“飞”、“夺”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
二是学习掌握本课生字,;
三是能够在重点的词下标注并理解感兴趣的词语。
四是弄清作者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有三:
一是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二是画出重点词语,品味词语;
三是理清文章的顺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红军崇敬的情感,继而学习红军不怕困难、忠于革命的精神。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各有两个:重点一是抓“飞”“夺”等重点词句,品味语言。这一重点的确立,主要想体现以下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品味语言,可以促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红军崇敬的感情;二是能进一步训练学生语感及其他语文能力。从语文教学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样做能逐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继而达到入情入境的境界,同时也对课文语言进行了二度创造。
重点之二是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由于概括主要内容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最高体现,但与学生实际概括能力尚有距离,所以借助课题概括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本文教学难点之一;难点之二是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对红军的崇敬之情,让学生学习红军不怕困难的优秀品质。主要依据是文中故事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差太远,较难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五、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情况,我确定本课的学法主要为以下三点:
①注重学生读书的个体情感体验,充分运用读、思、议、练的方法学习课文,做到以读为本,注重读的效果;
②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领会桥的“险”,红军的“勇”;
③注重课堂交流。做到师生间交流,学生间交流,共同体验成功的欢乐。
六、说教学方法:
本文的教学我选择了“激情导练”为主要教法,主要依据有两条:依据之一是我
认为激情导练法最能体现老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完美统一,以情带动学生的理解和感悟。依据之二是我觉得这种以导练为主体的训练程序,最适于突破本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七、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飞夺泸定桥》影片片段和本课幻灯片课件;学生准备收集到有关飞夺泸定桥的的课外资料
八、教学时间:2课时,下面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设计安排。
九、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本课教学时,我以体会红军英勇无敌的精神为主线,主要从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完成学习目标。
(一)生动引入环节
教师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接着通过激情谈话引出课题。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见过桥吗?你见到的桥是什么样的?那你见过这样的桥吗?(课件出示)桥下是水流湍急的大渡河,桥上只剩几条来回荡漾的铁索,对面的敌人还架着冲锋枪对我们叫嚣:“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就在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下,我们的红军战士勇往直前,夺下了泸定桥。引出课题。这一设计主要是为了感染学生情绪,为本文教学确定情感指向。
(二)解题设疑
然后指导学生读课题,要求读出红军英勇、一往无前的气概。
教师设问:看了这个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浅层次的问题如“谁飞夺”可以立即解决,对于理解课文内容有价值的问题,留下疑问。这一设计的依据有两条:
1、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训练学生质疑、表达等能力。
2、为下面的教学进行目标定位。
(三)学习“抢时间” 环节
首先,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和课文内容了解为什么要“飞”一样地夺下泸定桥?学生会初步谈出泸定桥险和当时的敌我双方的情况。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出必须“飞”速行军的原因。
然后,让学生分别画出描写红军战士遇到的困难的语句和克服困难的语句。采用对读的方式,请一名学生读标出的困难,另一名学生跟着读出标出的克服困难的方法。教师边订正,边进行朗读指导,从中体会红军克服困难,按时赶到泸定桥简直就像飞一样。这一设计我主要想体现分层训练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规定时间里各取所需。这种承认学生差异的训练方式,目地就是为了让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提高,使学生在形成良好语文能力的同时,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心理机制。
(四)学习夺桥部分环节
这个环节我注重了以读促悟、以情促悟。首先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终于,我们的红军提前到达了泸定桥,同学们,大家看,这桥到底什么样?”这时利用多媒体出示天险泸定桥的图片,配上震耳欲聋的流水声,给学生一个形象的感知。体验到:桥险、水急。
然后体会敌人凶。同时提出质疑:“敌人说:看你们飞过来吧!我们的红军能够飞过去吗?”为下面英勇夺桥做好铺垫。
再后,继续将学生带入情境中:“面对这凶险的铁索、湍急的流水、狂妄的敌人,红军能夺下泸定桥吗?” 这一设计我认为有两个功能:
1、情感释放的功能。应该说此刻学生情感已积淀到一定程度,需要一种机会释放表达;
2、训练语感的功能。
(五)学习夺桥的战斗
引导学生朗读第7、8小节,让学生弄清红军是怎样飞过去的?这节教学主要让学生注意体会作者对动词的准确运用及作者叙述的顺序(发起总攻、突击连冲、三连铺桥、桥头激战。
随即让学生思考:①在夺桥战斗中哪个词最能说明红军英勇顽强,在课文中,画出表现红军“奋不顾身”的语句和词语?谈谈从中体会到什么?②党的号召是什么?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这说明了什么?通过交流,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朗读红军的英勇表现。师生评价指导。
随后播放飞渡泸定桥的影视短片,让学生形象感知红军夺桥经过。感受红军的英雄气概?这一设计我想体现以下三点思想:
1、推动教学体现学法的延续性;
2、体现训练的弹性策略,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3、通过推敲、比较、联系等方式,训练学生理解、思维、表达等能力。
(六)全文总结
带着胜利的喜悦齐读结尾。师生小结红军英勇无敌夺下泸定桥的意义。
(七)作业拓展:
课下收集有关长征和解放斗争故事,引入课外资源,加深学生认知和情感体验。
十、说板书设计:
本课在设计板书时,紧紧抓住“飞夺”二字展开。板书设计重点突出,脉落清晰,既展示了教师的教路,又体现了学生的学路,对文章的内容和中心都有所提示还体现了文章的叙事顺序,对学生理解文章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第二篇:《飞夺泸定桥》说课
《飞夺泸定桥》说课
一、关于教材
《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安排在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册第七组课文中,本组课文主要让学生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注意体会一些句子深刻的含义,并注意体会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有条理地将思想内容表达清楚的。《飞夺泸定桥》主要记叙了红军战士北上抗日途中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的壮举,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气概,学习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课文围绕“飞”和“夺”展开故事情节,按照“接到命令—飞兵急奔—英勇夺桥—顺利渡河”的思路记叙事情的发展过程,结构条理非常清楚:为什么“飞夺”?怎样“飞夺”?其中红军怎样飞夺泸定桥是重点内容。而“飞夺”一次也有两层含义:“飞”强调神速,而“夺”则强调红军的神勇。可谓“飞”中见智,“夺”中见勇。
具体来说,“飞”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识破诡计,智定策略。
为了阻拦红军北上,敌人“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还“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面对路远(离沪定桥还有120公里)、时短(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敌强(已有两个团,又派两个旅)的不利形势,红四团果断作出决策:抢在援敌之前赶到沪定桥。
其二,排除艰难,智斗援敌。红四团的前进并不顺利,他们一边翻山越岭,一边还要打击阻击的敌人,在“离泸定桥还有55公里”时,“天又下起雨来”,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战士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泞继续前进”。发现了河对岸的敌人,红军战士索性“点起火把”与敌人赛跑;听到敌人问话时,红军战士高声答话,声称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消除了敌人的疑心。就这样,红四团“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沪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为成功地夺下泸定桥打下坚实的基础。
“夺”中见勇则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险”中见勇。
“泸定桥离水面有十多米高”,“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桥下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三米多高的浪花”。这险境让人心惊胆战,但它却挡不住英勇的红军战士。其二,“难”中见勇。
“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守敌凭着有利的地势,扼守桥头,气焰极其嚣张。我们的红军呢?他们“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过桥之“难”反衬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气概。
其三,“激”中见勇。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听到党的号召,战士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仅用了两个小时,敌人就被红军打得落花流水。从战斗的“激烈”中我们再次看到了红军的英勇无畏。
本文语言生动准确,富有强烈的动感,其中的好词佳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本文的思想教育内涵十分丰富,通过教学,可以教育学生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二、关于学习目标和方法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我确定以下这样的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5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湍急、高山峻岭、增援、妄想、诡计、击溃、心惊胆寒、红褐色、震耳欲聋、疯狂、政委、千钧一发、号召、奋不顾身、浩浩荡荡、狼狈、奔赴”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感悟课文中“飞”“夺”的含义,从中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
在以上目标中,包括知识和技能目标:一是反复朗读课文,感悟课文中“飞”、“夺”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二是学习掌握“援、妄、诡、溃、撤”等15个生字;三是能够理解重点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一是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二是画出重点词语,品味“飞夺”“天险”“ 千钧一发”“ 奋不顾身”等词语;三是抓住重点词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红军崇敬的情感,继而学习红军不怕困难、忠于革命的精神。
三、关于教学设计
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以体会红军英勇无敌的精神为主线,主要从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完成学习目标。
(一)揭题质疑环节
教师设问:看了这个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答,教师随机梳理问题并板书:谁飞夺?为什么飞夺?怎样飞夺?飞夺的结果?)浅层次的问题如“谁飞夺”可以立即解决,对于理解课文内容有价值的问题,留在黑板上。这一设计的依据有两条:
1、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训练学生质疑、表达等能力。
2、为下面的教学进行目标定位。
(二)学习桥险部分。
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天险泸定桥的图片,配上震耳欲聋的流水声,给学生一个形象的感知。然后,引导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读后激发学生的体验:“如果你站在这泸定桥上,会有怎样的感受?为什么?”最后,根据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的体验理出本段的层次:桥险、水急、敌人凶。进而,提出质疑:“敌人说:看你们飞过来来吧!我们的红军能够飞过去吗?”为下面英勇夺桥做好铺垫。
(三)学习“抢时间”部分
首先,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和课文内容了解为什么要“飞”一样夺下泸定桥。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泸定桥这个地方这样险,毛主席在《长征》诗中说:“大渡桥横铁索寒”敌人已有两个团兵力把守,如果援兵一到,敌人就会如虎添翼,我军一个团要对付敌人两个旅两个团,敌众我寡,要取得夺桥的胜利就不大可能了,因此我们必须赶在敌人援兵之前到达泸定桥,必须“飞”速行军。
然后,让学生分别画出描写红军战士遇到的困难的语句和克服困难的语句。采用对读的方式,请一名学生读标出的困难,另一名学生跟着读出标出的克服困难的方法。教师边订正,边进行朗读指导着重指导“扯着嗓子喊”、“高声答话”的内容。从中体会红军按时赶到泸定桥简直就像飞一样。
(四)学习夺桥部分。
首先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终于,我们的红军提前到达了泸定桥,面对这凶险的铁索、湍急的流水、狂妄的敌人,红军能夺下泸定桥吗?”引导学生感受二十二位英雄奋勇夺桥,勇士们穿过桥头的熊熊大火消灭守城的敌人,夺下泸定桥的英雄壮举。
四、关于板书设计。
在设计板书时,紧紧抓住“飞夺”二字展开。在引入介绍泸定桥时,先板书“泸定桥”。然后揭示课题,板书“飞夺”二字,课题的字尽量定大些,飞和夺字后面空一定的位置。在学习到描写泸定桥的险的这一部分课文内容时,在夺字后面板书“桥险、水急、敌毒”。在学到红军赶路这一部分课文内容时,板书“路途遥远、时间紧迫、行路艰难”。学完总结时,板书“红军英勇无敌” 附板书设计:
路途遥远
桥险
24、飞 时间紧迫
夺
水急
泸定桥
行路艰难
敌毒
(红军英勇无敌)
第三篇:《飞夺泸定桥》微课教案
《飞夺泸定桥》第二课时教案
杨翠岁月
教材与学情
《飞夺泸定桥》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写的文章,其条理清晰易于学生理解.但是因为战争对于和平年代的学生来说比较遥远,对这个问题他们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教学重点,我通过视频再现战争场景,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泸定桥的险和战士们的坚强勇敢,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并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最后贯彻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原则,让孩子们明白胜利的来之不易,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将这些贯彻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会有条理地进行归纳和总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红军机智勇敢、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听着这雄壮有力的军旅歌曲,伴着这惊心动魄的夺桥画面,在这样的氛围中,让我们一起回到了久远的战争年代。一代开过领袖毛泽东主席,在他的七律《长征》中这样感慨: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为什么一想起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就让人感到寒意阵阵呢?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生读课题《飞夺泸定桥》
1,课题中的“飞”是什么意思?板书:抢时间 2,“夺”又是什么意思?板书:攻天险 那么红军战士是如何抢时间和攻天险的,这是这节课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理解课文
(一)体会“抢时间“,初步释疑
教师展示战争示意图,予以解说,再现当时场景,帮助学生进入情境。红四团的战士们为什么要“飞“着抢时间?谁能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中找出关键的那句话。
1、指名回答。
出示课件“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有感情地读一读。(指名读)
2、根据你的理解,如果不抢在敌人前面会怎么样呢?
3、课件出示关联词,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这句话。
4、老师引导叙述:
只有抢在敌人前头,我军才能„„ 如果要战胜敌人,我军就要„„ 我军要战胜敌人,非„„不可
(二)、过渡:红军战士又是怎样争分夺秒地去抢时间的呢?他们在夜间行军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
1、请同学们默读第4、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遇到的困难,用波浪线画出红军怎样克服困难的。(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2、生汇报
3、朗读文本。请女同学读表示“困难”的句子,男同学读“克服”困难的句子。
抢时间的结果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重点点拨:把敌人抛在后面,“抛”字是什么意思?“甩”。“抛”说明抢时间取得了胜利。
4、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红四团的战士们还是将敌人抛在了后面,抢先到达泸定桥,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赞扬他们吗? 不畏艰险、英勇顽强|„„板书:机智勇敢
(三)体会“天险”,深入释疑
1、过渡语: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可并不代表已经取得了胜利。当红四团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抢在敌人前面,胜利到达泸定桥,情况却是这样的,出示课件:
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1)谁来读读敌人的喊叫?
(2)这里的“飞”和课题中的“飞”是同一个意思吗?(3)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4)谁来读读?
2、敌人如此狂妄、嚣张、不可一世,凭借的是什么?(1)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2)4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一下天险到底“险”在哪里?
3、汇报:谁来谈谈天险到底“险”在哪里? 生汇报交流
4、师:光是这冰冷铁索,光是这滔滔的江水,就足以让人——心惊胆寒。我们一起来读读描写天险的句子。
师导读,生齐读:泸定桥真险啊,„„ 大渡河的水真急啊,„„
5、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天险,桥对岸的守敌认为我军从桥上根本过不去,除非长翅膀才能飞过去。
(四)体会“攻天险”,再次感悟
1、(过渡)在狂妄嚣张的敌人眼里难以逾越、插翅难飞的天险是否阻挡了红军战士前进的脚步呢?(出示课件:播放视频)。看,红军战士竟真的“飞过来”了!(1)、同学们,你们从录像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2)、同学们,在这场战斗中,你最佩服的是谁啊?为什么呢?
2、师:同学们,他们都是不怕牺牲的英雄,但是最令人敬佩的还是二连的22位英雄,他们担任突击队,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向对岸冲去。(1)出示课件:“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2)在这部分内容中,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好。(3)老师掩去动词,让学生填空
(4)多么勇敢的战士啊,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齐读这段文字。
3、战斗还在激烈地进行着,眼看就要夺下泸定桥了,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紧张、危急的情况,是什么呢?(敌人放火)
4、师:面对熊熊的大火,前进可能会葬身火海,后退就意味着夺桥失败,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红军是怎么做的呢?
5、出示课件
师:多么勇敢的战士,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啊,来,让我们用朗读赞美他们。生齐读。
6、启发思考:这些词语体现红军什么精神呢?(指名说,板书:不怕牺牲)
(五)感知胜利 体会意义
1、红四团的战士们克服重重困难,争分夺秒地赶到了泸定桥;他们又以生命为代价,攻克了蒋介石集团以为固若金汤的天险,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又一个神话。
2、这次胜利有什么意义呢?
(六)再解课题 小结课文
师:我们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再来看课题中“飞”“夺”的意思。通过学习你认为它们是什么意思?
师:对,也正是有了这样的“飞”“夺”,红军才能出厅制胜,占领泸定桥。
三、拓展延伸
1、谈感想。
但是在这场激烈的战争中,牺牲了很多红军战士。(出示课件)但是他们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将永远印在我们的心里。如果让你面对这些红军战士,或者说这些红军战士真的在天有灵的话,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生交流
2、听了你们的话,那些为革命而胜利的战士一定倍感欣慰。那么,我们就将这些转为实际行动吧。
课件出示家庭作业。
3、最后让我们在永远的英雄赞歌声中结束我们的学习,让我们在歌声中永远记住这些为革命胜利而牺牲的英雄们!板书设计:
飞夺泸定桥
抢时间
攻天险
机智勇敢
不怕牺牲
第四篇:飞夺泸定桥观后感
飞夺泸定桥观后感
今天,我在网上看了《飞夺泸定桥》这部影片,看完了这部气势恢宏、激动人心的影片之后,我被他们那种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深的震撼了。
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向天险大渡河挺进,他们要度过大渡河,必须夺取泸定桥。红军不吃不睡,跟敌人的援兵抢时间,冒雨率先到达泸定桥。泸定桥离水面有几十丈高,木板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冷冰冰的铁索,对岸敌人的机关枪向红军疯狂地扫射着。可是英勇的红军并没有害怕,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密集的枪弹,勇敢地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前面的红军掉进了惊涛骇浪中,后面的又跟上去,经过惊心动魄的浴血奋战,红军夺下了泸定桥,主力部队终于胜利地渡过了大渡河。
在这次异常激烈的战斗中,许许多多的伟大的红军战士们不怕掉下湍急的河流中,不怕对岸敌人手中的枪炮,一直坚定不屈,勇往直前地向前走,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与宝贵的生命换来了这次战斗的胜利!
现在,长征离我们远去了,但那用数十万红军生命和鲜血书写的英雄史诗里,每一个字都闪烁震撼灵魂的光辉,每一行诗里都有一股力量沉淀在我们的民族血液中。因此,我们在面对困难、挫折时应该勇往直前、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我们应该勤奋学习,刻苦努力,坚持不懈的完成每一件事!
《小兵张嘎》观后感
我看了《小兵张嘎》这部电影后,我受益匪浅。我被电影中的主人公张嘎不屈不挠,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精神深深感动。
这个电影的故事内容大约是:在1934年,有个名叫嘎子的小朋友,亲眼看见自己的奶奶为掩护八路军被日本鬼子杀害,他怀着为奶奶报仇的愿望,跟游击队一起生活,一起战斗,配合游击队打败敌人。
嘎子小时生活很苦,少年时就参加了红军,他给红军带来了快乐,多次完艰巨的任务。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敌人一枪,但他仍不顾伤痛毅然追上去,聪明的小脑袋用一只假枪就把敌人的首领捉了回去,为红军立了大功,当时我不仅很佩服嘎子,他人小胆大。还有一次,为了打探敌情,嘎子和罗金保叔叔装扮成卖西瓜的小贩,捉了胖翻译,并缴了他的枪,为了不让队长把枪收回去,他竟然把它藏到了鸟窝里,因而受到了批评并关了禁闭,经过队长的教育,终于认识了错误。在一次战斗中,嘎子受了伤在老乡家里休养,可他知道有任务,就偷偷地跑回参战,不幸被捕了,可他面对敌人,刚强不屈,并配合部队,是战斗取得了胜利,终于成了一名出色的小侦察员。
我要多多学习张嘎不怕敌人、热爱祖国的精神。将来,如果我们国家发生了战争,我也要向张嘎一样,与敌人奋勇斗争,将敌人赶出我们的国土。
飞夺泸定桥观后感
看了《飞夺泸定桥》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对红军战士的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飞夺泸定桥》讲的是红军战士占领泸定桥那一幕幕紧张激烈的情景:红军为了渡过大渡河,派出一支队伍抢先夺取泸定桥,这支队伍就是红一军团的红四团。他们想了一个办法,使敌人中计,然后夺取泸定桥。泸定桥是铁索桥,桥下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两岸是悬崖绝壁,地势非常危险,而且红军要在29日早晨拿下泸定桥,所以22位英雄在洪亮的冲锋号声中,飞也似的向火光冲去,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敌人终于被消灭了。
看完后,我那晶莹的泪花在我眼眶里打转,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是有成千上万个红军战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胸前佩带的红领巾是红军胜利的象征,我们要好好爱护红领巾。现在有些小朋友不当红领巾一回事。有的根本不去洗它。脏了、臭了就仍掉再买一条,好象一条红领巾的价值就只有五毛钱、一元钱,还有的见红领巾掉在地上也视而不见,继续与朋友玩耍嬉戏把红领巾在脚下肆意踩踏,有没有听到红领巾在无声地哭泣!希望所有的学生们都要爱护、珍惜红领巾,这也算是一种好学生的行为吧!
我们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有时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向长辈们发脾气,还因为挑食,怪饭菜不好吃,你们知不知道,那个时侯是连饭都吃不上,有些红军战士及老百姓都是因为饥饿而死去了。那时侯的红军连基本的生活都维持不了,衣服破了,缝一缝。寒冷的冬天连棉被都没有,只有用茅草来盖一盖。有多少红军战士为了我们牺牲了自己的性命,可他们却执意保卫国家,可作为学生,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
飞夺泸定桥的观后感
每当我读起《七侓〃长征》这片课文时,就会情不自禁的被其中一句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句吸引着。因为我看过这句诗的电影叫《飞夺泸定桥》。
那一天我打开电视,想看一部电影,可是一调到电影台。只见一个个战士爬着铁链要过桥,桥上没有一块前板,只见8根链子上爬着一个个红军战士们,一个又一个的被打落河里,敌军不停地开火,我军过一会儿就有一个掉入水中。我本想这部电影看了有什么用,不照样是个败仗。可站士们一个也不放弃。他一直爬呀爬,过了桥的战士们为了掩护在爬的战友,死了一个又一个,这是什么,这是大无畏的精神啊,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可红军做到了,为什么?因为他们临危不惧。不管敌人火力再大,火力再猛,都阻止不了红军前进,所以毛泽东主席就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一个军队有了这样的气势后,那就是天下无敌了。
这部电影让我惊心动魄。不管别人再强,只要心里坚持一个原则,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这部电影使我终身难忘,因为它让人知到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是我最爱看的书,它是一本神话故事,也是四大名著之一。它讲的是唐朝时期,有一个和尚,和他的三个徒弟一起去西天取经的艰难险阻。
他的三个徒弟有:猪八戒.孙悟空和沙僧。和大家一样,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了。他神通广大,火眼金睛,乐于助人。每次都是孙悟空把唐僧从险境中就,救出来。其次就是猪八戒了。他鼓着个大肚皮。成天好吃懒做。背着个大耙子,还天天号称自己以前是天蓬元帅。猪八戒还是一个好人,没有害人之心,并且终于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写一个弱点很多的人能讨人喜欢,让人记住,是很不容易。沙僧老实厚道。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个鲜明的特点,每个特点都被作者表现的活灵活现。
总之,师徒四人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长处,哪怕是他们的短处也必须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话,要努力改正,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的著作,是根据唐代的玄奘到遥远的古印度天竺去讲述佛教的事而改编的。里面又加上了机智灵巧,能七十二变的孙悟空;懒惰贪吃、忠心耿耿的猪八戒;任劳任怨、一心向佛的沙和尚。他们共同保护他们的师傅—唐僧去印度取得真经,在我国佛教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他们取得真经靠的什么?靠的是顽强的意志、坚持不懈的精神,大慈大悲的胸襟,才能到达遥远的古印度。他们一路上遇到的困难和坎坷无数,他们只有依靠这种精神才能战胜一切,越过陡峭的大山,跨过宽广的大河。
只因为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具有高超的武功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在辨别是妖怪还是普通的凡人,孙悟空与唐僧彼此间产生了许多矛盾和误解。我认为《西游记》中最精彩的片段是《三打白骨精》,白骨精非常狡猾,他想长生不老,就想捉住唐僧吃唐僧的肉。于是他想借助孙悟空不在这一机会对唐僧痛下杀手,因为唐僧一向是以慈悲为怀,所以这个办法成功率很高。果然孙悟空去为唐僧化缘了,白骨精发现这是天赐良机,便变作一个年满十八岁的女子用花言巧语哄骗了唐僧和剩下的两个徒弟。刚要下手,孙悟空就回来了,他用火眼金睛认出来是白骨精举棒便打,不料,白骨精把假尸留下,真身回到了白骨洞。唐僧本想把孙悟空赶走,在两位徒弟的劝说下,孙悟空便留了下来。接下来,白骨精接二连三的变化,都被孙悟空识破。到了第三次变化,孙悟空忍无可忍。举棒打死了白骨精。唐僧以为孙悟空接二连三的行凶,把孙悟空赶走了。只因为孙悟空有火眼金睛,而唐僧却没有,所以产生了很多误会。
《西游记》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它让我明白了做人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宽容别人的精神。
第五篇:飞夺泸定桥观后感
飞夺泸定桥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飞夺泸定桥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飞夺泸定桥观后感1看了《飞夺泸定桥》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对红军战士的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飞夺泸定桥》讲的是红军战士占领泸定桥那一幕幕紧张激烈的情景:红军为了渡过大渡河,派出一支队伍抢先夺取泸定桥,这支队伍就是红一军团的红四团。他们想了一个办法,使敌人中计,然后夺取泸定桥。泸定桥是铁索桥,桥下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两岸是悬崖绝壁,地势非常危险,而且红军要在29日早晨拿下泸定桥,所以22位英雄在洪亮的冲锋号声中,飞也似的向火光冲去,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敌人终于被消灭了。
看着这部电影我被感动着,被这浩浩荡荡的的长征队伍感动着。作为一个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仅能从史书中了解当时长征的故事。但是,我们都应该知道:长征并不像写这诗歌那么简单,并不是就这么几个字就可以把长征中的艰难困苦表达得淋漓尽致。要是历史重演,要是让我们大学生去长证,我们能完成这壮举吗?难以给出肯定的答案。前人之事,后事之师。长征给我们留下了永垂不朽的精神———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看你怎么看待她。在我看来,每个人的一生都好比一场长征,我们常常要战胜自己,战胜竞争对手,最终赢得胜利。我们在这长征的人生中,应一生奋斗,自强不息,冲锋不止,直到生命的尽头。
飞夺泸定桥观后感2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长征”胜利80周年,电视等很多媒体都在宣传“长征”精神。那么什么是“长征”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如何学习“长征”精神,把“长征”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做新时代优秀的小学生,是我这一段时间一直在思考的东西。前几天我在看电视的时候,看到了中国解放军“长征”过程中的一些感人故事,红军战士那种心系祖国,不怕牺牲,一心打败侵略者的决定让我深深敬佩。尤其是“飞夺泸定桥”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
这里有几个让人感受红军坚强战斗意志的地方。一是在艰苦的条件下,红军战士竟然能一昼夜行军120公里,太快了!二是22名突击队员在铁索桥上冒着枪林弹雨进攻敌方阵地,只有我们视死如归的英勇战士才能做到!
我想,与红军战士所处的艰苦环境相比,我们今天的生活太幸福了,我们身处和平环境,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又很好。但是,我们不可以不努力,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的国家需要我们,当我们长大后我们应成为有知识、能力的国家横梁,去建设好,发展好我们的祖国。我们应把对红军战士的敬仰之情,化做学习中的不竭动力,做好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件事!请看我们的实际行动吧!
飞夺泸定桥观后感3今天,我在网上看了《飞夺泸定桥》这部影片,看完了这部气势恢宏、激动人心的影片之后,我被他们那种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深的震撼了。
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向天险大渡河挺进,他们要度过大渡河,必须夺取泸定桥。因此,红军不吃不睡,跟敌人的援兵抢时间,冒雨率先到达泸定桥。泸定桥离水面有几十丈高,木板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冷冰冰的铁索,对岸敌人的机关枪向红军疯狂地扫射着。可是英勇的'红军并没有害怕,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密集的枪弹,勇敢地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前面的红军掉进了惊涛骇浪中,后面的又跟上去,经过惊心动魄的浴血奋战,红军夺下了泸定桥,主力部队终于胜利地渡过了大渡河。
在这次异常激烈的战斗中,许许多多的伟大的红军战士们不怕掉下湍急的河流中,不怕对岸敌人手中的枪炮,一直坚定不屈,勇往直前地向前走,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与宝贵的生命换来了这次战斗的胜利!
现在,长征离我们远去了,但那用数十万红军生命和鲜写的英雄史诗里,每一个字都闪烁震撼灵魂的光辉,每一行诗里都有一股力量沉淀在我们的民族血液中。因此,我们在面对困难、挫折时应该勇往直前、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我们应该勤奋学习,刻苦努力,坚持不懈的完成每一件事!
飞夺泸定桥观后感4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要夺取的泸定桥。
反动派早派两个团守着桥,后又增援两个旅,妄想消灭我军于桥头。我军看出敌人的诡计,决定让红四团于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时间只有20多小时,路程有120公里。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红四团翻山越岭,击溃敌人好几股阻击,在晚上7点来到离泸定桥55公里处。战士们不顾饥饿,疲劳,冒着大雨,点起火把跟敌人赛跑。敌我双方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雨大得把火把浇灭了。敌人停下宿营,我军继续进行,于29日清晨赶到泸定桥。
泸定桥离水面有几十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2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就像荡秋千一样摇摇晃晃,让人心惊胆寒,河里水急浪大,水声震耳欲聋。桥对岸是泸定城靠着山,西门堵住桥头。守城的敌人筑好工事,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红四团发起总攻。团长,政委指挥作战,战士们用所有的武器开火。三连突击队的22位英雄攀着铁连冲向对岸,三连紧跟其后,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突击队刚冲到前面,敌人就放起火来。团长和政委喊着:“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啊!”喊声激励着英雄们奋勇前进,穿过大火和敌人展开激烈的搏斗,激战两小时战胜了敌人,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长征中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红军主力渡过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最前线。
飞夺泸定桥观后感5“金沙水拍云阳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句古诗,我在小时候就烂熟于心,但是,我却一直不理解其中的含义,直到我看了《毛泽东》这部剧的第28集,方才明白什么是“铁索寒”。
这部剧讲的是红军在长征过程中,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最让我感到印象深刻的是:泸定桥上的木板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13根铁索横空高悬,脚下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掉下去将尸骨无存。
对岸的敌人凭着天险,阻挡着红军过桥。22位红军战士,身后背着枪,奋力地向前面爬去,只为了给后面的战士打掩护,让他们安全的铺路。桥头敌人的子弹,如雨点半像战士打来,可是这什么毫不退缩,奋力抵抗,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
在经过红军两个小时的激战后,红军终于拿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的一次决定性胜利。
看完这部电影,泪水在我眼眶中打转,我们现在这美好生活,都是我们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虽然现在的学习、工作也很累,但是和我们的前辈们比起来,简直是不值一提。
听爸爸说,美国人妄想扼杀中国的经济,但是如果我们中国有崇高的爱国精神,英雄气概,使我们的祖国更加强盛,就不会害怕外国的压迫了,所以我们要以伟大的红君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精神来振兴中国,为中国添砖加瓦,为祖国美好的明天献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