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平面设计教学与设计意识培养

时间:2019-05-13 00:18: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脑平面设计教学与设计意识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脑平面设计教学与设计意识培养》。

第一篇:电脑平面设计教学与设计意识培养

电脑平面设计教学与设计意识培养 ——教学中学生设计意识培养的几点做法

叶葵花

摘 要:设计意识作为贯穿设计活动的无形的主线,左右着设计的全部过程,它的作用巨大却又常常被忽视。创设积极的双边教学活动,注重差异性教育,用好“层次性”教学策略,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设计不同时限、不同完成方式的实训作业来巩固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电脑平面设计教学 设计意识培养 探索 做法

设计意识培养是让学生获得自主对各种造型形象的独立研究,表现方法的评价,以及运用材料、媒介来表达个人主观感受和设计意念的能力。设计教育的主旨在于培养具有现代艺术设计意识、现代科学技术头脑和现代思维的创新型设计人才。设计意识的培养是现代设计教育思想的主旨,设计意识作为贯穿设计活动的无形的主线,左右着设计的全部过程,它的作用巨大却又常常被忽视,所教所学往往限于表面的理解而缺乏创造性的开拓动力。所以,职中阶段的电脑平面设计教学既要发挥计算机作为设计辅助工具带来的优势,将平面设计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还要在教学的整个过程加强设计意识培养,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学生设计意识培养的几点做法。

一、做好课前准备,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创设积极的双边教学活动,为设计意识培养创造条件

设计意识是一种课本以外的知识,是一种可操作技能以外的思想能力。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说明“教”学生“学”,是为了学生“学”后能“做”,但是,学生要能 “做”,就必须会“想”,因为思想决定行为,进行电脑平面设计,就要知道“想”做什么,“想”用什么方法做,“想”怎么做最好,让学生“想”是电脑平面设计课教学中学生设计意识培养基本条件,如果课堂只是把知识、技能一味灌输给学生的填鸭式教学,是无法达到设计意识培养的,积极的双边教学活动正好解决这个问题。创设积极的双边教学活动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电脑平面设计课教学教师自己必须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对所教知识全面掌握,对所教学生的学习判断做好预期设计,才能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施展好教学调控能力,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及收获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良好的双边教学活动要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教师要能给学生积极的反馈,不要碰到问题,就闪烁其辞,左右而言它。否则,学生有问题不敢问,或者问了也白问,学习变成只是按步骤操作计算机„„,没有了自己思维,1 设计意识培养就无从说起,尽量为鼓励学生“想”、“问”创造机会。例如,我课前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设计《海底世界》海报实训作业,把画布大小作用、文字选区复制背景纹理、海报蓝色调协调等等许多抽象问题形象化,给学生直观的启发,并预先设计学习“陷阱”,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想”解决问题,设想不同学生在学习中对链接图层等问题的动态变化、还考虑到学生自主练习时的反应与预期效果、师生互动状态等等因素影响,然后教师再进行解答。结果,教学效果如预想一样,课堂学习气氛活泼,学生学习印象更深刻,设计意识也自然成为学生学习和设计的行为意识。

二、注重差异性教育,用好“层次性”教学策略,让设计意识成为学生实训练习的动力

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关注学生掌握的知识、应用工具的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教学内容和要求也不同,如果按照同样的进度去组织教学,会出现学生不是“吃不饱”就是“吃不了”现象,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曾经碰到这样的问题,在教授《闪电》技能的时候,一部分学生掌握很快,剩下时间就开始玩电脑游戏。发现问题后,我利用自己对这个技能的深入研究结果,马上改用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实训过程研究如何生成两条交叉闪电的效果。学习难度增加,学习快的同学在理解了基本操作后就开始研究让不规则的闪电变成相对规则的闪电,经过他们的思索、观察、试验找到解决方法,而其他未解决问题的学生也已经完成基本技能训练,这时候经教师一提醒,问题就迎刃而解,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不同水平的训练。同时,根据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要辅导学生中要重过程的引导,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准许有差异,对“异想天开”的要肯定个性的不同,分别对待,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作品各放异彩,这样才会有“百花齐放”的可能。例如,在给卡通形象加眼镜练习中,有学生无法使用路径工具画眼镜而使用简单椭圆工具,我看到后就引导他制作成潜水眼镜,形象更有特色,学生学习能力同样得到锻炼。还有,教师在辅导过程要尽可能发现学生可贵的闪光点,加以扩大,在同学面前展示,让学生间不自觉产生竞争,为作品“成功”而努力,使设计意识在学生学习过程得到不断的强化。因此,要用好“层次性”教学策略,在实训作业中要采用分层次教学设计,将必须完成的实训作业细化为基本任务,再设计扩展任务。例如,教授运用描边路径制作邮票时,我将它作为基本任务,再结合动态画笔设置制作成流星效果是扩展任务,提高任务是发光球的运动轨迹使用多次色彩不同,画笔不的描边,是流星效果任务的再扩展,让学生结合已学知识综合应用到新技能上。实训的结果是,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均能在完成任务中有所收获。也可 2 以采用相同活动、不同任务和目标水平,培养学生建立自己感兴趣的任务。例如,教授使用路径工具画“QQ”卡通图,我预先制作好基本形,让学生使用编辑工具按自己的想法修改路径,设计不同造型形象。两节课时间,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想法为“QQ”制作新造型,完成路径工具学习,明白编辑路径的目的,这样,设计意识自然成为学生实训练习理所当然的思想行为,教学过程也自然成了设计意识培养过程。

三、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训作业,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加速设计意识的培养

电脑平面设计课实训作业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桥梁,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依托。实训作业设计,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生活与心态,关心社会时事,这样才能设计出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主题,而且,很多时候教学的成败却取决于学生的兴趣、信心、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学生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获得来自于作业的完成情况,完成的好学生就会产生兴趣,有信心、有毅力深入学习,获得更成功的经验。所以,实训作业内容是学生容易接触到的内容,既方便学生理解,稍加努力就可自己完成,又可以达到启发思维,增强信心的目的。例如,学完卡通形象设计,学生已经掌握CorelDRAW软件造型技能,布置一个跟学生的生活贴得很近的动物生肖贺年卡设计,学生对设计对象的实用性很容易理解了,加上有前面知识的铺垫,完成作业就“得心应手”,学生设计意识培养也水到渠成。

四、短期作业与长期作业并存,单独完成作业与合作完成作业交替,强化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

设计意识作为电脑平面设计行为的指导性思维活动,需要在长期实践锻炼中慢慢形成,在电脑平面设计课教学过程,可以根据学习进度设计不同时限、不同完成方式的实训作业来巩固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设计的短期作业是一些模仿性练习,突出技能的训练。例如,学习设计软件各个工具的实训作业,或者学习调整图片色彩的实训作业等等。设计的长期作业是学生自主探索模仿性练习,在已经掌握一定技能和设计知识基础上,要求学生自主地模仿设计作品,能让学生长时间处在一种构思设计状态。例如,实训作业《XX公司标志设计》,让学生在掌握基本造型能力后去构思标志的新造型。由于可以参照的各种标志的构成形式、造型非常多,学生自然不只从一个角度去寻求唯一答案,而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多向思维,寻求多个设计方案,再定位、完成设计。单独完成作业是一种个性化的训练作业,可以锻炼学 生充分自主、独立探究的设计能力。例如,《公益广告》海报设计,由于公益广告是我们经常接触到,又是国家一直在提倡的宣传主题,同类作品也很多,学生单独设计可以不受同学间的互相影响,自己寻找灵感,自己完成,这样能够突出作品的个性化。与同学合作完成的作业是个性化实训作业的延伸,可以锻炼学生们互相配合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判断力和协调能力,有利于学生间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对巩固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是一大促进。例如,《茶叶包装》设计,学生有的负责优秀包装收集,有的负责商标设计,有的到茶叶商店了解营销要求,再将信息进行综合、讨论,然后分工制作,这样完成作品令大家耳目一新,非常成熟。学生在这些不同实训作业中得到的充分锻炼,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也更加全面了。

总之,职中阶段的电脑平面设计课不同于大学里的设计类专业课,也不同于普通中学的美术美育课,在电脑平面设计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设计意识,“授之以渔”,是 “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目标的充分体现,也是电脑平面设计课教学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参考书目:

①潘鲁生:《设计九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9 ②《上好工艺美术课的五要素》,http:// meishu.furongedu.com(长沙美术教育网),发布时间:2005.11.18 4

第二篇:平面设计教学设计

平面 备 课 教 案 篇二:ps平面设计课程教案 ps平面设计课程教案 课程学时分配表

案例一:时钟图标的绘制

专业: 班级: 授课教师: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案例二:宣传海报的制作

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 班级:ys1201、1203、1205 授课教师:田岭 授课地点:动漫实训室二

授课时间:3.18-3.24 篇三:平面设计类教案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平面构成是在二维平面内,按照一定法则组构既有形态,从而创造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基础课程。

平面构成课程体系建立在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研究与实践相融会的基础上,它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平行互补,形成一门相对独立完整的构成体系.一切造型活动都必须从平面入手,培养平面造型能力,成为一切造型活动的基础.为以后的专业设计提供技法支持,使我们在从事设计之前学会运用视觉语言.二、课程教学目的 1.教学目的:

平面构成教学是研究探讨形式美在所有平面艺术中的构成原理、规律及法则,探讨用多变的外部视觉形式来保证形式美所追求的永恒性。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平面构成的理论知识水平、思维想象能力和对形体变化、组合规律的敏锐感受力,善于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和表现事物的能力,启迪艺术设计灵感,为今后从事任何艺术设计门类的创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2、教学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为一切造型设计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平面中各个构成要素的组织能力,要求学生了解平面中各个要素的特点和关系,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设计出符合形式美普遍法则、构成要素和谐的作品。本课程在主要研究形态之间的比例、平衡、对比、节奏、律动、推演的同时,对形体进行广泛性和普遍性规律的探讨,讲求图形给人视觉以引导作用并具有审美价值,借鉴当今前卫艺术的成果,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和理论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对材料、工具的认识和掌握,设计画面的平整、洁净,良好的描绘秩序,对自身高标准的要求和纪律性,对于学生今后设计专业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熟悉和掌握平面构成设计理论,提高思维想象能力,研究元素的广泛性和普遍性规律及相关表现技巧。

三、教学内容与纲目

第一章:概论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平面构成的理论和由来以及其原理,知道平面构成是学习什么的。

2、教学内容:

第一节:平面构成简述: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由来:

第三节:平面构成的概念:

第四节:平面构成的广泛意义:

第五节: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3、教学重点:

重点是平面构成的由来、基础理论、目的。

4、教学难点:

知道平面构成的应用范围,以即创作目的。

第二章:形与构成形的元素: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形的分类、构成形的元素。

2、教学内容:

第一节:形的分类。

第二节:构成形的元素。

3、教学重点:

重点是了解形的分类。

4、教学难点:

了解构成形的元素。

第三章:点、线、面、体与单形: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点、线、面、体的形象与特征。

2、教学内容:

第一节:点、线、面、体的形象与特征。

第二节:单形的形象构成。

3、教学重点:

重点是点、线、面、体的形象特征。

4、教学难点:

单形的形象构成。

第四章:基本形与骨骼: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基本形的概念和作用,骨骼的种类及变化形式。

2、教学内容:

第一节:基本形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节:骨骼的种类及变化形式。

3、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是基本形的概念、作用。

4、教学难点:

骨骼的种类及变化形式。

第五章:重复、近似、渐变、特异、发射、密集、对比、空间、肌理

构成。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重复构成、近似构成、渐变构成、特异构成、发射构成、密集构成、对比构成、空间构成、肌理构成、印象构成的构成形式。

2、教学内容:

第一节:重复构成。

第二节:近似构成。

第三节:渐变构成。

第四节:特异构成。第五节:发射构成。

第六节:密集构成。

第七节:对比构成。

第八节:空间构成。

第九节:肌理构成。

3、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是了解各自的特点。

4、教学难点:

利用形式美的法则,创造出新颖的构成作品。正确运用平面构成理论,对形态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加以研究,采用独特的构思、娴熟的技巧来表现,培养准确表达设计思想的能力。

四、作业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形态之间的比例、平衡、对比、节奏、律动、推演的同时,对

形体进行广泛性和普遍性规律的探讨,讲求图形给人视觉以引导作用并具有审美价值,借鉴当今前卫艺术的成果,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和理论水平。

五、教学实训要求

本课程的实训目标是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实例赏析、实际操作与训练,能依据专业的审美观来自行设计各种构成图案,熟练掌握其基本方法与技巧,并能最终将平面构成应用到各类设计当中。

六、教学方法

平面构成是在二维平面内进行造型活动的课程,除了具备平面造型的特性之外,还具有基础性性、趋理性和实践性,因此在授课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优秀作品赏析与学生作业点评以及课题的强化训练.七、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采用设计作业的评价方法,课程作业占70%,平时表现占30%,作业成绩为各章作业分数之和的平均值。评分标准:构成形式30%,表现技巧及效果30%,创造性40%。

八、课时分配

九、主要参考资料

教 材:《平面构成教程》刘媛妹 参考书:《平面构成基础》王大虎 中国社会出版社

《构成艺术》黄英杰 周锐 丁玉红 同济大学出版社

十、必要说明

平面构成设计主要从抽象的形态入手,培养学生在形态方面的创造性。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定数量的平面构成设计练习,才能逐渐掌握技巧,掌握基本的平面构成设计规律。教师在讲解平面构成的理论知识的时候,要注意对典型的平面设计构图进行分析和介绍,使学员逐步理解平面设计构图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篇四:《平面设计》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平面设计》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平面设计的概念》 1 2 教学内容平面设计的概念

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按一定的原则将各种造型要素组合成美的形态,其过程和结果称为构成。更明确地说是研究视觉设计中最基本的造型(构成)要素——形、色、体在二维或三维的空间里排列和组合形成的美的形态,是从诸多的审美实践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形式法则。内容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块。

平面设计的过程是“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综合应用过程。平面设计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一、什么是平面设计 平面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是在平面上运用视觉反应与知觉作用形成的一种视觉语言,按照一定的构成原理,将点、线、面等造型要素在平面上进行排列、组合,构成具有装饰美感的画面,从而创造出新的视觉形象。

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造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二、平面构成的用途与学习意义 用途 :

平面构成力求从点、线、面这些单个的视觉元素开始,通过构成训练让我们熟悉设计的“字”和“词”,然后用材料和质感丰富视觉的感受,通过构图、形式美法则、视觉心理等,去研究各种元素组合的形式和效果。构成的训练,为平面设计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它是设计的基础。意义 :

创造性与活力是设计人员的必备素质。要进行有目的的视觉传达和艺术创造,就必需掌握并应用视觉语言。学习习近平面构成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平面排版的问题。它要解决两大问题。

1、设计者对形态的认识与再创造。

2、学习和把握视觉语言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二、平面构成设计的元素

概念元素:是在头脑里存在的点、线、面、体。

视觉元素:是将概念元素体现在实际设计中,包括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

关系元素:是把视觉元素在画面上进行组织、排列,是形成一个画面的依据完成视觉传达的 目的。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实用元素:是指设计所表达的内容、目的和功能。第二节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 3 平面构成的形象

一、形象(形态)的分类

1、概念(形象)形态—纯粹形态(设计中的形)有机形、几何形、偶然形

2、现实(形象)形态 自然形、人为形

二、形象的组成元素

形状、大小、色彩、肌理

二、形象的组成元素

形状 大小 色彩 肌理 包豪斯---永恒的影响 1919年4月1日在德国魏马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培养现代设计人才而建立的学院。虽然仅存14年,但对德国乃至世界的现代设计及其教育的影响不可估量。它在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培养出大批优秀的设计人才,成为20世纪初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源地。包豪斯是现代设计的摇篮,其所提倡和实践的功能化、理性化和单纯、简洁、以几何造型为主的工业化设计风格,被视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风格,对20世纪的设计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3.教学总结与反思

注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倾诉,转变角色,消除隔阂。一位好老师,不仅是灌输特定的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关心学生的思想与生活,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应注意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生活氛围。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老师,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尽力帮其克服困难。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二

平面设计的意义与设计的思维 4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平面设计的意义与设计的思维平面设计的三要素:点、线、面 5 篇五:平面设计photoshop教案

课题:photoshop cs2初探(1)

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photoshop软件的功能及其界面 2.学会新建、打开并保存文件 3.学会简单的合成图像操作

教学重点:制作“四大金刚”图像合成效果

教学难点:熟悉photoshop界面

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所需素材、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款新的软件——photoshop。photoshop cs2是adobe公司出版的优秀的图像处理软件,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平面设计、图像处理、网页制作等诸多领域。可以说,利用photoshop编辑图像,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

二、新授

1.常用数字图像格式: psd(*.psd)——photoshop软件自身的格式,可存储图层,通道、参考线和颜色模式等信息。tiff(*.tif)——一种无损压缩格式,便于在许多图像软件和平台之间转换。jpeg(*.jpg)——一种有损压缩格式,是目前压缩率最高的格式之一。gif(*.gif)——一种广泛应用于网络上的图像文件。

我们可以利用photoshop所提供的保存文件命令把图像文件

成不同的数字图像格式。2.案例效果展示 3.案例分析

观察:总共需要几张图片?字的位置?

三、制作

1.启动photoshop cs2软件

存储 2.打开四张素材图片,并统一其尺寸和图像模式。

打开:“文件|打开”命令,打开所需文件。(这里要强调的是文件存放的路径)

统一尺寸:“图像|图像大小”命令,勾选“约束比例”复选框,使图像进行保持长宽比不变的等比例缩放。设定高度为300像素。

“图像|画布大小”命令,设置宽度为400像素。

图像模式:“图像|模式|rgb颜色”和“图像|模式|8位通道”命令,确认将图像模式转换为8位rgb模式。

3.新建空白文件,将所有素材合成到该空白文件中。

新建空白文件:“文件|新建”命令,在弹出的“新建”对话框中,设置文件名称为“四大金刚”,图像大小为800*600像素,8位rgb模式,白色背景内容。

素材合成:激活已经改变大小的图片素材,ctrl+a(全选),ctrl+c(复制),在“四大金刚”文件上执行ctrl+v(粘贴),此时在“图层”面板中新增加一个“图层1,利用“移动”工具,移动到合适位置。4.标题文字

输入文字:选择“横排文字工具”,设置字体为“隶书”,大小为“120点,文本颜色为橙色,在画面中点击,输入“四大金刚”。

修饰文字:在文字图层,右击“混合选项”,勾选“投影”、“外发光”、“内发光”。5.保存文件 psd格式:“文件|存储为”命令,选择合适位置,保存文件格式为“psd”。jpeg格式:“文件|存储为“命令,选择合适位置,保存文件格式为“jpeg”。

比较两者区别:psd是photoshop专有格式。保存photoshop中所有的图层、通道、蒙板等信息。jpeg是最有效、最基本的有损压缩格式,它占用空间小,下载速度快,广泛应用于网络图像。

四、实战演练——制作“经典小吃”图像合成效果 1.观察效果图(层叠效果)2.学生根据样张操作。

五、小结

本堂课,我们学习了photoshop的基本操作:新建图像文件、打开图像文件和保持图像文件,同时,我们也练习了如何复制和粘贴图像,如何为图像添加文本。

保存文件时,不同的文件格式代表不同的文件信息。psd是photoshop特有的图像文件格式,它可以将文件的所有信息无压缩地进行存储,以便今后再次编辑。

反思:

课题:photoshop cs2初探(2)

教学目的:1.进一步了解photoshop软件的功能及其界面 2.掌握保存文件的方法

3.会使用“魔棒”工具和“反向”命令选取所需对象 4.学会“自由变换”命令调整图像大小、位置、方向

教学重点:制作“生日蛋糕”图像合成效果

教学难点:熟悉photoshop界面

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所需素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2堂课我们通过2个实例的制作对photoshop有了一

点了解。今天我们再通过2个实例对它有更深的了解。

二、复习

复习上堂课的“经典小吃”制作过程。

三、新授

魔棒工具:魔棒适合使用在图案颜色层次不多的情况。

容差的含义(颜色选取范围。值越小,选取的颜色越接近,选取范围越小。

第三篇:平面设计,教学设计

篇一:平面设计类教案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平面构成是在二维平面内,按照一定法则组构既有形态,从而创造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基础课程。

平面构成课程体系建立在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研究与实践相融会的基础上,它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平行互补,形成一门相对独立完整的构成体系.一切造型活动都必须从平面入手,培养平面造型能力,成为一切造型活动的基础.为以后的专业设计提供技法支持,使我们在从事设计之前学会运用视觉语言.二、课程教学目的 1.教学目的:

平面构成教学是研究探讨形式美在所有平面艺术中的构成原理、规律及法则,探讨用多变的外部视觉形式来保证形式美所追求的永恒性。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平面构成的理论知识水平、思维想象能力和对形体变化、组合规律的敏锐感受力,善于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和表现事物的能力,启迪艺术设计灵感,为今后从事任何艺术设计门类的创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2、教学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为一切造型设计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平面中各个构成要素的组织能力,要求学生了解平面中各个要素的特点和关系,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设计出符合形式美普遍法则、构成要素和谐的作品。本课程在主要研究形态之间的比例、平衡、对比、节奏、律动、推演的同时,对形体进行广泛性和普遍性规律的探讨,讲求图形给人视觉以引导作用并具有审美价值,借鉴当今前卫艺术的成果,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和理论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对材料、工具的认识和掌握,设计画面的平整、洁净,良好的描绘秩序,对自身高标准的要求和纪律性,对于学生今后设计专业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熟悉和掌握平面构成设计理论,提高思维想象能力,研究元素的广泛性和普遍性规律及相关表现技巧。

三、教学内容与纲目

第一章:概论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平面构成的理论和由来以及其原理,知道平面构成是学习什么的。

2、教学内容:

第一节:平面构成简述: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由来:

第三节:平面构成的概念:

第四节:平面构成的广泛意义:

第五节: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3、教学重点:

重点是平面构成的由来、基础理论、目的。

4、教学难点:

知道平面构成的应用范围,以即创作目的。

第二章:形与构成形的元素:

了解形的分类、构成形的元素。

2元素。

类。

4面、体与单形:

了解点、线、面、体的形象与特征。

面、体的形象与特征。

象构成。

体的形象特征。

4骨骼: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基本形的概念和作用,骨骼的种类及变化形式。2 概念及作用。、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教学内容: 第一节:形的分类。第二节:构成形的、教学重点: 重点是了解形的分、教学难点: 了解构成形的元素。第三章:点、线、、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教学内容: 第一节:点、线、第二节:单形的形、教学重点: 重点是点、线、面、、教学难点: 单形的形象构成。第四章:基本形与、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 第一节:基本形的 第二节:骨骼的种类及变化形式。

3、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是基本形的概念、作用。

4、教学难点:

骨骼的种类及变化形式。

第五章:重复、近似、渐变、特异、发射、密集、对比、空间、肌理

构成。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重复构成、近似构成、渐变构成、特异构成、发射构成、密集构成、对比构成、空间构成、肌理构成、印象构成的构成形式。

2、教学内容:

第一节:重复构成。

第二节:近似构成。

第三节:渐变构成。

第四节:特异构成。

第五节:发射构成。

第六节:密集构成。

第七节:对比构成。

第八节:空间构成。

第九节:肌理构成。

3、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是了解各自的特点。

4、教学难点:

利用形式美的法则,创造出新颖的构成作品。正确运用平面构成理论,对形态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加以研究,采用独特的构思、娴熟的技巧来表现,培养准确表达设计思想的能力。

四、作业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形态之间的比例、平衡、对比、节奏、律动、推演的同时,对

形体进行广泛性和普遍性规律的探讨,讲求图形给人视觉以引导作用并具有审美价值,借鉴当今前卫艺术的成果,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和理论水平。

五、教学实训要求

本课程的实训目标是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实例赏析、实际操作与训练,能依据专业的审美观来自行设计各种构成图案,熟练掌握其基本方法与技巧,并能最终将平面构成应用到各类设计当中。

六、教学方法

平面构成是在二维平面内进行造型活动的课程,除了具备平面造型的特性之外,还具有基础性性、趋理性和实践性,因此在授课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优秀作品赏析与学生作业点评以及课题的强化训练.七、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采用设计作业的评价方法,课程作业占70%,平时表现占30%,作业成绩为各章作业分数之和的平均值。评分标准:构成形式30%,表现技巧及效果30%,创造性40%。

八、课时分配

九、主要参考资料

教 材:《平面构成教程》刘媛妹

参考书:《平面构成基础》王大虎 中国社会出版社

《构成艺术》黄英杰 周锐 丁玉红 同济大学出版社

十、必要说明

平面构成设计主要从抽象的形态入手,培养学生在形态方面的创造性。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定数量的平面构成设计练习,才能逐渐掌握技巧,掌握基本的平面构成设计规律。教师在讲解平面构成的理论知识的时候,要注意对典型的平面设计构图进行分析和介绍,使学员逐步理解平面设计构图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篇二:平面设计教案

平面 备 课 教 案

篇三:ps平面设计课程教案

ps平面设计课程教案

课程学时分配表

案例一:时钟图标的绘制

专业: 班级: 授课教师: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 班级:ys1201、1203、1205 授课教师:田岭 授课地点:动漫实训室二 授课时间:3.18-3.24 篇四:平面设计photoshop教案

课题:photoshop cs2初探(1)

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photoshop软件的功能及其界面 2.学会新建、打开并保存文件

3.学会简单的合成图像操作

教学重点:制作“四大金刚”图像合成效果

教学难点:熟悉photoshop界面

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所需素材、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款新的软件——photoshop。photoshop cs2是adobe公司出版的优秀的图像处理软件,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平面设计、图像处理、网页制作等诸多领域。可以说,利用photoshop编辑图像,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

二、新授

1.常用数字图像格式:

psd(*.psd)——photoshop软件自身的格式,可存储图层,通道、参考线和颜色模式等信息。tiff(*.tif)——一种无损压缩格式,便于在许多图像软件和平台之间转换。jpeg(*.jpg)——一种有损压缩格式,是目前压缩率最高的格式之一。

gif(*.gif)——一种广泛应用于网络上的图像文件。

我们可以利用photoshop所提供的保存文件命令把图像文件

成不同的数字图像格式。

2.案例效果展示 3.案例分析

观察:总共需要几张图片?字的位置?

三、制作 1.启动photoshop cs2软件

存储

2.打开四张素材图片,并统一其尺寸和图像模式。

打开:“文件|打开”命令,打开所需文件。(这里要强调的是文件存放的路径)

统一尺寸:“图像|图像大小”命令,勾选“约束比例”复选框,使图像进行保持长宽比不变的等比例缩放。设定高度为300像素。

“图像|画布大小”命令,设置宽度为400像素。

图像模式:“图像|模式|rgb颜色”和“图像|模式|8位通道”命令,确认将图像模式转换为8位rgb模式。3.新建空白文件,将所有素材合成到该空白文件中。

新建空白文件:“文件|新建”命令,在弹出的“新建”对话框中,设置文件名称为“四大金刚”,图像大小为800*600像素,8位rgb模式,白色背景内容。

素材合成:激活已经改变大小的图片素材,ctrl+a(全选),ctrl+c(复制),在“四大金刚”文件上执行ctrl+v(粘贴),此时在“图层”面板中新增加一个“图层1,利用“移动”工具,移动到合适位置。4.标题文字

输入文字:选择“横排文字工具”,设置字体为“隶书”,大小为“120点,文本颜色为橙色,在画面中点击,输入“四大金刚”。

修饰文字:在文字图层,右击“混合选项”,勾选“投影”、“外发光”、“内发光”。

5.保存文件 psd格式:“文件|存储为”命令,选择合适位置,保存文件格式为“psd”。

jpeg格式:“文件|存储为“命令,选择合适位置,保存文件格式为“jpeg”。

比较两者区别:psd是photoshop专有格式。保存photoshop中所有的图层、通道、蒙板等信息。jpeg是最有效、最基本的有损压缩格式,它占用空间小,下载速度快,广泛应用于网络图像。

四、实战演练——制作“经典小吃”图像合成效果

1.观察效果图(层叠效果)

2.学生根据样张操作。

五、小结

本堂课,我们学习了photoshop的基本操作:新建图像文件、打开图像文件和保持图像文件,同时,我们也练习了如何复制和粘贴图像,如何为图像添加文本。

保存文件时,不同的文件格式代表不同的文件信息。psd是photoshop特有的图像文件格式,它可以将文件的所有信息无压缩地进行存储,以便今后再次编辑。

反思:

课题:photoshop cs2初探(2)

教学目的:1.进一步了解photoshop软件的功能及其界面

2.掌握保存文件的方法

3.会使用“魔棒”工具和“反向”命令选取所需对象

4.学会“自由变换”命令调整图像大小、位置、方向

日蛋糕”图像合成效果

photoshop界面

2个实例的制作对photoshop有了一

再通过2个实例对它有更深的了解。

典小吃”制作过程。

合使用在图案颜色层次不多的情况。

选取范围。值越小,选取的颜色越接近,选取范围越小。教学重点:制作“生教学难点:熟悉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所需素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2堂课我们通过点了解。今天我们

二、复习

复习上堂课的“经

三、新授

魔棒工具:魔棒适容差的含义(颜色

第四篇:高中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

让“设计”走进你的生活

———浅谈高中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

内容摘要: 当今以创新产业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让设计走进生活,已成为高中美术新课程下所关注的话题。本文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从五个方面来阐述“设计意识”的培养可行性,这当中强调以学生为本,以体验为基,并以活动贯穿于课堂,评价贯穿于活动中。

关键词: 设计意识; 观察方式; 人文课堂; 设计平台

许多人都渴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设计师,希望用他们独特的智慧来改造社会。许多人认为,设计专业是一门学术性很强的学科,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踏进去的。有时候,心中有一丝“蠢蠢欲动”的想法或构思,却从来不去探究,因为他们觉得,那是设计师的事,这种心理倾向总是使一些天才的构思湮灭。他们根本不知道,在国外,设计其实是很普遍的事儿。德国前联邦部长格罗斯曾说他的国家“三分之二的14岁以上的人理解设计并且积极参与设计活动”。韩国政府为了让做家务的主妇们也能领略到设计的魅力,建立了许多生活设计馆。很多国家每年设有政府设计大奖赛,积极鼓励大众参与设计。

令人欣喜的是,新课程下的美术学科,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国民经济的增长与设计的重要意义。一位预言家曾这样说道:未来最抢手的毕业生将不再是读NBA的学生,而是具有创新技术的艺术硕士生。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迫在眉睫,那么,什么叫设计意识呢?

所谓“设计意识”,是指在欣赏设计作品和进行设计活动前、活动中,对欣赏对象或操作对象有一种预先制定方案、设想操作过程、选择工具材料和工艺手段的敏感心理倾向。这种敏感的心理倾向往往是下意识地、自然而然地产生的。在高中《设计》模块开展中,我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突破常规,让学生在思想上能愉悦地接受,在知识结构安排上做到由浅入深,从而建立起初步的设计意识。

一、转变过偏过激的思想认识

课堂上,我们应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敏锐地关注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来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是扎实有效的课堂观察方面的立体主义。那么,在设计教学中,学生对开展《设计》模块有什么看法呢?存在着两个误区:

误区1:绘画基础好的设计也就好

我们知道,设计与绘画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早期设计,总是要通过绘画造型来获得表现。但如果仅仅把设计当成绘画一样来看待的话,只能适得其反。在高等院校,常有绘画能力强的学生在设计方面不见得比别人好的例子。换句话说,绘画与设计在各自实现方式上是不同的,绘画虽然是一门艺术,但在制作过程中技术的成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果说绘画在艺术的再创造下是一个新观念新手段的思维过程,那么绘画在技术中所包含的材料、技巧等一系列加了手段则是完成和实现这种思维的最终目标。这就决定了作为同一内容单幅独立的绘画作品,绝对不能重复存在,并且呈现给观众的必须是手工制作的真实的肌理材料。如油画用的是以油为结合剂的油性颜料画在布面或其它材料上。国画以笔、墨、宣纸、帛以及以水溶性颜料为主的肌理特征。而设计目的是为整个市场服务,具有显著的商品特征,在其实现方式上必然是在脑力劳动创造下的和机器大生产相结合的物化过程。在过去近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设计从来都是以机器印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现今虽然时代变了,科技有了长足的进步,电脑的产生无疑给设计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设计作品的产生方式更加体现机器的智能化、工业化、系列化,越来越显示出机器的重要性。

总之,设计与绘画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两个不同性质行业之间的关系,是实用性与观赏性的关系,是多层次、多社会性的理性思考与情感宣泄,表现个性与才气的关系。

误区2:评价上过分注重作品的形式美

在设计作品中,创意是形式的灵魂,而形式是创意的载体。然而,凡有设计经验的都知道,一张设计作品更注重的是创意,没有创意的设计作品,即便色彩与造型无可挑剔,也是毫无价值的。高中学生大部分的绘画基础并不是很好,如果在作业评价中过分注重作品的形式美,那么,一方面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会让一些好的创意流失。要针对学生的学情,才可以因材施教。要着重挖掘作品在美丽的外衣下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

另外,我极力提倡“设计”的小组合作精神,在每一小组各安排一名绘画基础相对好的同学参与到小组创意“风暴”中,以便于真正做到各取所长,各有特色,克服好创意无法“包装”的缺憾。

二、培养从自我到非我的观察方式

发现生活中寻常的视觉形象不足为奇,而通过不同方式手段发现生活中不寻常的视觉形象,才是我们获取设计创意灵感的有效途径。这种“不同方式、手段 ”在专业上称为“非我视角”。所谓“非我视角”,是指设计师在构思立意时要尽力跳出“自我”的狭小的思维空间,排开设计者自我(自我视角),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视野越是开阔,信息就越庞杂。与“非我视角”相对立的另一面,即称为“自我视角”,是指设计者在思考问题时,会不自觉地带上自我的感情偏好、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等。我们说一个设计师有没有灵气,就要看他的作品有没有个性和想象力。正是因为有了不同风格的设计师,我们才看到了那么多各有千秋的设计,否则,我们的视野将充斥着千篇一律的死寂。

高中生积累的生活经验及理性思维的发展,容易陷于“自我视角”,使其局限于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教师在发散学生思维的教学设计中,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的学习,让学生主动去尝试不同的观察方式。比如,一个辣椒,一只蕃茄,运用不同的视角进行观察,甚至通过不同角度的切挖,借以展开对该物体不同观察方法的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通过非我的观察方式(非我视角)来获取各种视觉信息。

三、营造探讨与创新的人文课堂

“设计”即意味着创新,创新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在原来认识事物基础上的突破,从而获得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高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时期,他们的思维方式已从“白雪公主与灰姑娘”的梦想光环中逐渐过渡到理性探讨层面。那么,如何抓住学生的特点,营造一个和谐的人文课堂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美国心理学家罗斯说过:“每个教师应当忘记他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强调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能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应当为学生的认识与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去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同时,确定以学生为主体地位,让他们真正做课堂的主人,才能让教师从“满堂灌”中走出来,也才能有更多的时间用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上。在优秀设计作品鉴赏时,我总是先以作品名称呈现,让学生主动思考(碰上这样的问题,我会如何处理),然后推出图片(我怎么想不到呢),结果他们会为精彩的创意而喝彩,课堂显得十分活跃,接着教师让同学们试着点评优秀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用适合的专业性语言进行概括。

其次,设计多元化的练习;练习的意义在于为学生的探讨提供各种媒介,更多的是起着导向的作用。在《苹果中的五角星》一课中,我设计了多层面的活动内容,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取一个新的视觉形象,并且运用合适的方式(比如拓印法、描绘法、甚至照片拍摄等)将这种视觉形象转换为图形。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意味着有不同的兴趣点。设计多元化的练习,目的是为了有更多的选择,在探讨方面当然会有更积极更深入的投入。

再次,教师要善于引导与总结。要走下讲坛,参与到学生“设计”活动中,并且在共同的探讨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智慧火花,并加以肯定与表扬,甚至将他们实践操作的经验上升为理论的层面。

新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行,如果我们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更新,只把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当作一种形式,而不从心底里把学生看作“人”,并且是“发展中的人”的话,那么一切都将成为空谈。课堂不仅是传递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培育人性的圣殿。

四、创建展示自我的设计平台

一幅设计作品,总是传递着作者思考的各个层面,并寄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来实现自我价值。以往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师习惯于单一的量化打分来肯定学生的学习成就。新课程下的美术则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如学生作业的自我评价,学生作业的相互评价(交叉评价,分项评价,讨论式评价),形成互动、开放的评价标准。当然,评价还可走出课堂,即教师把学生的作业通过展示的形式推出去,让更多的人参与评价。

展示学生设计作品既可以美化校园,营造校园文化生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设计的兴趣与鉴赏艺术作品的能力。展示的场地不仅可以在学校展厅,橱窗,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建筑中的门厅、走廊、教室等所有可以利用的场所经常展示学生的设计作品,更可以利用传播广泛的“网络展厅”。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创建生活中的展示平台,即让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和物品作为设计主题,养成以艺术思维的方式和设计者的眼光看待这些环境和物品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设计意识。例如,观察自己或同学每天使用的自行车,分析车子设计上的优点和存在什么缺陷,假如自己是设计者,考虑在扩展作用功能,增强美观程度等方面还可以进行怎样的改进等等。再则,教师还可提供信息让学生参与社会设计方案的征稿活动中,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自己所学的实用性。

五、提供较为前沿的展览窗口

众所周知,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优秀的设计作品总是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络和最前沿性的设计理念。在我国,当下文化思潮敏感,多元艺术格局相互碰撞,作为设计,已深入人们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代表了时代的美术走向和审美标准。为此,提供最前沿的设计窗口,掌握当前设计动态,扩大他们的视野,是培养学生设计意识的重要手段。

这就涉及到资源的搜集与利用问题。《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校应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运用网络收集的资源,通过课堂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等方面的交流活动。当然美术书籍和其他资源,包括画册、设计杂志、幻灯片和光盘等,也是获取资源的途径。对于作品的选择,要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联,要与学生所学习的设计知识技能方面相关联。在上《标志设计》一课,我运用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移动公司标志等较为当代的设计作品,在探讨中也让他们了解了当前文化动态。在《环境艺术设计》这一单元中,多次列举了时尚建筑与家居,如北京鸟巢体育馆,上海某大酒店的内部装饰等等,并且结合作品比较、分析新材料新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由此引起人们的审美在时代变迁中的种种变化。

充分运用学校的展览室,橱窗,把搜集的资料,通过复制放大,张贴,供学生鉴赏、参考,形成设计教学的第二课堂。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资源。如参观具有主题性的设计展览,请当地设计师讲学,参观艺术家工作室等等,都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的有效途径。

设计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广泛的工程,是“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和教育。在美术设计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现代设计艺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不同艺术设计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且通过多层面的活动,使学生逐渐对设计领域的学习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使自己的“设计意识”得到确立并逐步得到加强,从而让“设计”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编:《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贺壮:《走向思维新大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3]梁良良:《创新思维训练》,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第五篇:《电脑与音乐》教学设计

《电脑与音乐》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地位及作用

《电脑与音乐》是海南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四课的内容。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使用CD播放器、录音机及超级解霸等软件,了解“窗口”组成的共性部分,体会电脑对音频、视频等媒体信息的采集、展示和加工方面的作用。

《电脑与音乐》是在学生了解电脑的应用、组成,学习鼠标的基本操作之后的一课,在本课学生第一次全面接触和使用“窗口”。由于整个信息技术的学习多是围绕着“窗口”软件进行的,音频和视频的采集、加工处理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所以本课无论是在现阶段的学习中,还是在后续的学习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2)教材处理:将学习录音机软件中“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关闭按钮”等教学内容调整到第一课时进行,并引入一些常用软件(如:Word、画图)。安排学生集中学习窗口操作的共性部分,对所学内容进行比较、拓展,为后继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本课拟分三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通过学习CD播放器等软件,较全面地了解“窗口”组成及操作的共性部分;学会用“开始”菜单打开程序;掌握“悬停提示”的学习方法。

第二课时:学习使用录音机软件录制声音并进行效果处理。初步了解电脑在音频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方面的操作。

第三课时:学习使用“超级解霸” 软件,初步了解电脑在视频信息展现及加工处理方面的操作。

二、学生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在经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后,已经了解了电脑的应用、组成,能够较熟练地使用鼠标和键盘,并逐步养成了在电脑上去尝试、去发现的学习习惯,但对“窗口”操作还是第一次全面接触和使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根据这一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学会使用录音机软件录制声音。

b、掌握给“录好的声音”加上“变速、回音、反向、音量变化”等效果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

a、在学习使用录音机对声音进行采集、播放的过程中,学会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及学习方法来学习新知(知识的迁移)。

b、在对声音进行效果处理的过程中,掌握使用“帮助”菜单来学习软件操作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a、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b、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共同研讨、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及处理思路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录音机软件录制声音文件,并给录制好的声音加上“变速、回音、反向、音量变化”等效果的操作。

分析: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使用录音机对声音进行采集、加工处理的过程中,体会电脑在音频处理方面的作用。因此,掌握录音机软件的使用就成为本课学习的重点。

处理思路: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教师适当的示范、指导、拓展,再加上学生的课后实践多管齐下进行重点学习。

教学难点:录音前对音频属性的设置。

分析:对音频属性的设置,需要经过:双击“音量”图标打开“音量控制”面板——单击打开“选项”菜单——单击选择“属性”——单击“录音”——单击选“麦克风”——单击“确定”——单击选择“录音控制”菜单中的“麦克风”——拉动“音量”控制拉钮来调节音量——关闭“录音控制”面板(共九步)。步骤多但又必不可少的操作,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操作困难较大,因此成为本节课的难点。

处理思路:由实际问题引发思考,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求知,再通过教师的两次示范,学生的互学和教师辅导来突破教学难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老师这里有一则有趣的童话故事(详见附件),想请我们班的故事大王讲给大家听。如果讲得好,老师会把他(她)推荐给学校的广播站讲给全校同学听!有哪位故事大王愿意上来试试啊?

2、请学生在讲故事时手拿麦克风,要求尽量体现角色的特点。师悄悄进行录音。当学生讲完第一个自然段时,教师示意学生停止。

3、师:老师想到一个问题,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本来准备得好好的,可是到临场发挥时就有些失常了,大家想想看有什么好的办法吗?(生纷纷出主意想办法,最后得出:先录好再拿去放就好了!)

4、师:我们用电脑就可以录音!(播放刚才的录音,引出本节教学内容:电脑中的录音机)

(设计意图:把“童话故事”作为声音采集的内容,成功地吸引了爱听故事的三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

1、录音准备

(1)请学生说说用电脑录音时需要准备什么软、硬件。(学生根据刚才的观察说出:麦克风、录音机)

(2)转播一位学生的电脑屏幕,请学生利用“开始”菜单把“录音机”打开并找到录音机中的“录音”、“停止”和“播放”键。(师提示学生可回想一下家里录音机或录像机上的这些功能按钮上的图形特点。根据生活经验来找,利用类比的方法来学习)(3)请这位学生试录音,并当场播放所录内容。(学生会发现声音根本没录上)(4)师:为什么没有录上啊?大家想想看!(请几位同学说说他的想法)(5)师总结、指出:在用电脑中的录音机进行录音时,要先对“音频属性”进行正确设置,才能录音,否则就会出现刚才的情况(录不上)。这个设置工作,有点繁琐但不难掌握,只要你跟着老师一起做,就可以设置成功。

(设计意图:由实际问题引发思考,而后获知解决方案,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记忆深刻,利于后续设置方法的学习和掌握。)

(6)教师示范“设置音频属性”的操作步骤,请学生跟随教师一同进行设置。设置完成后,再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检查相关设置,并说明“录音机”能够录音的设备状态(录音机窗口中的绿线若有波形变化,说明可以录音;而若是一条直线,则不能录音)。

(7)分层练习:请学生试试自己的电脑是否可以录音。如果可以的就进行试录;不能录的,请老师、同学帮忙将音频属性设置好。(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重点辅导没有设置好的学生)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两次示范,学生的互学和教师辅导来突破教学难点,将录音前的准备工作做好。)

2、用录音机录音

(1)请刚才那位“故事大王”来重新讲述童话故事,另一位同学担任录音师进行录音。(由于该故事较长,录音时间超出60秒,录音时学生会发现录音在60秒之内有效)

(2)师演示延长录音时间的方法,提示学生如果录制的声音不满意,可以利用“文件”菜单中的“新建”来重新录制。(选“新建”后,弹出的对话框选择“否”)

(设计意图:演示可以直观地反映教学内容,让学生扎实掌握学习的重点内容;适当地给学生补充相应的课外知识,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

(3)学生活动1:全体学生2人一组进行录音练习,录音内容《狮子和蚂蚁》,也可试试菜单中的效果(变速、回音、反向、音量变化)。

3、用录音机给录制好的声音加上效果

(1)师:为了使角色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富于个性,需要对声音进行效果上的处理。(展示教师的范例,让学生感受对声音进行效果处理对信息表达的帮助)

(2)师带领学生阅读“帮助”,演示变速效果的处理方法,教会学生相应的学习方法(看“帮助”,用对比法学习其它效果)。

(3)将全班分为四大组,每组分别指定完成一种不同的效果,其它效果为选做内容。(4)学生活动2:每组根据教师分配任务选择录音内容,在完成指定的效果之后,练习加上想要的其它效果。(利用电脑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5)教师巡视分层辅导,重点给选择录音内容有困难的小组及操作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分工合作,群策群力,培养合作精神;教师讲解可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学生活动1、2的目的:通过多次充分的练习(学生试——师演示——学生练的过程)突出重点内容。)

(三)作品展示及评价

把学生活动2中的分组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开展自评、互评、师评。自评:小组推选1到2名代表,讲述操作过程,说明所加效果的目的。互评:请其它组的同学说说,听了作品及小组自评后的感受、建议。师评:较全面评价操作过程,效果与声音内容相匹配的通用性方法和原则。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评价,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录音机处理声音所用的各种效果,体会“声音效果”对信息传递的作用。)

(四)提高

我们利用电脑不但可以播放现成的声音如:CD、mp3音乐,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录制声音,或对声音进行加工处理,如:截取其中的一段,合成一些声音。(我们不仅可以使用现成的,而且还可以创造)老师这里有一些用录音机截取和合成的例子,请同学们来欣赏欣赏。(师播放一些课前准备好的作品)

(设计意图:对学生没有能力去做的一些操作,教师展示成品,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电脑在声音信息处理方面的作用。)

(五)小结及课后实践

小结:这节课,我们利用电脑对声音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并从中体会了电脑在音频处理方面的作用,使我们对信息技术应用的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

当然,录音机功能过于简单,还有许多效果是不能完成的。我们可以在课后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了解功能更为强大的软件,去尝试、探究这类软件的使用方法。

课后实践:回家后,使用家里电脑中的录音机或功能更为强大的软件,请爸爸妈妈帮忙,将你讲的故事录下来,加工处理并保存成文件。带到学校来,我们要继续进行“故事大王”的评比。获胜作品将送校广播站安排播出。

(设计意图:小结可以使学生对信息处理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加深对信息技术内涵的理解;同时也给学生意示了更为广阔的探索天地。课后实践可以将体验延伸,使体验更加充分。)

六、自我评析

a)本节课以录制和加工“童话故事”为主线,将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有机地融入其中,既包含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又附着丰富的情感价值,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开始学习,在使用录音机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b)学生练习环节:学生在进行“录音内容”选择时,教师的指导应及时、到位,才能使学生更为顺利地完成作品。

c)作品评价环节:学生评价可能会比较简单,教师应引导学生全方位地评价。d)课后实践环节:可以使用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再一次的练习,而且学习致用,让电脑真正成为他们生活学习的工具。

附件:童话故事

《狮子和蚂蚁》 在一个茂密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动物。有斑马、长颈鹿、熊、猴子……还有顶小顶小的蚂蚁。

这天,蚂蚁忙了一整天后,开始往家里走去,在路上,蚂蚁碰巧遇见了狮子。狮子看见小小的蚂蚁,忍不住说:“蚂蚁姑娘,你这么一个小生命,为什么要如此拼命干活呢?再说你能干出什么名堂来?你看我,比你大一千倍,一万倍,像我这样的动物,活着才有意义。我真替你感到不平!”

蚂蚁听了它的话,平静地回答道:“狮子大哥,你别这样说。你要知道,我虽然微不足道,但我能通过劳动创造幸福的生活。”

“另外,当危险袭来的时候,我也许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你也许还办不到呢!” 半年后的一天,一头凶猛的大象闯进了这片森林,毫无顾忌地欺负森林里的许多动物。这个自大的狮子用武力征服不了它,反倒是微不足道的小蚂蚁利用智慧战胜了这个强大的敌人。这个聪明的小蚂蚁钻进大象的脑袋,在那里乱抓乱搔,使大象不能忍受这种痛苦,自己撞死在大树下。

从此,大狮子再也不敢小看小蚂蚁了。

海南省海口寰岛实验小学 田雪玲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地位及作用

《电脑与音乐》是海南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四课的内容。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使用CD播放器、录音机及超级解霸等软件,了解“窗口”组成的共性部分,体会电脑对音频、视频等媒体信息的采集、展示和加工方面的作用。

《电脑与音乐》是在学生了解电脑的应用、组成,学习鼠标的基本操作之后的一课,在本课学生第一次全面接触和使用“窗口”。由于整个信息技术的学习多是围绕着“窗口”软件进行的,音频和视频的采集、加工处理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所以本课无论是在现阶段的学习中,还是在后续的学习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2)教材处理:将学习录音机软件中“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关闭按钮”等教学内容调整到第一课时进行,并引入一些常用软件(如:Word、画图)。安排学生集中学习窗口操作的共性部分,对所学内容进行比较、拓展,为后继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本课拟分三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通过学习CD播放器等软件,较全面地了解“窗口”组成及操作的共性部分;学会用“开始”菜单打开程序;掌握“悬停提示”的学习方法。

第二课时:学习使用录音机软件录制声音并进行效果处理。初步了解电脑在音频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方面的操作。

第三课时:学习使用“超级解霸” 软件,初步了解电脑在视频信息展现及加工处理方面的操作。

二、学生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在经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后,已经了解了电脑的应用、组成,能够较熟练地使用鼠标和键盘,并逐步养成了在电脑上去尝试、去发现的学习习惯,但对“窗口”操作还是第一次全面接触和使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根据这一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学会使用录音机软件录制声音。

b、掌握给“录好的声音”加上“变速、回音、反向、音量变化”等效果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

a、在学习使用录音机对声音进行采集、播放的过程中,学会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及学习方法来学习新知(知识的迁移)。

b、在对声音进行效果处理的过程中,掌握使用“帮助”菜单来学习软件操作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a、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b、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共同研讨、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及处理思路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录音机软件录制声音文件,并给录制好的声音加上“变速、回音、反向、音量变化”等效果的操作。

分析: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使用录音机对声音进行采集、加工处理的过程中,体会电脑在音频处理方面的作用。因此,掌握录音机软件的使用就成为本课学习的重点。

处理思路: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教师适当的示范、指导、拓展,再加上学生的课后实践多管齐下进行重点学习。

教学难点:录音前对音频属性的设置。

分析:对音频属性的设置,需要经过:双击“音量”图标打开“音量控制”面板——单击打开“选项”菜单——单击选择“属性”——单击“录音”——单击选“麦克风”——单击“确定”——单击选择“录音控制”菜单中的“麦克风”——拉动“音量”控制拉钮来调节音量——关闭“录音控制”面板(共九步)。步骤多但又必不可少的操作,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操作困难较大,因此成为本节课的难点。

处理思路:由实际问题引发思考,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求知,再通过教师的两次示范,学生的互学和教师辅导来突破教学难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老师这里有一则有趣的童话故事(详见附件),想请我们班的故事大王讲给大家听。如果讲得好,老师会把他(她)推荐给学校的广播站讲给全校同学听!有哪位故事大王愿意上来试试啊?

2、请学生在讲故事时手拿麦克风,要求尽量体现角色的特点。师悄悄进行录音。当学生讲完第一个自然段时,教师示意学生停止。

3、师:老师想到一个问题,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本来准备得好好的,可是到临场发挥时就有些失常了,大家想想看有什么好的办法吗?(生纷纷出主意想办法,最后得出:先录好再拿去放就好了!)

4、师:我们用电脑就可以录音!(播放刚才的录音,引出本节教学内容:电脑中的录音机)

(设计意图:把“童话故事”作为声音采集的内容,成功地吸引了爱听故事的三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

1、录音准备

(1)请学生说说用电脑录音时需要准备什么软、硬件。(学生根据刚才的观察说出:麦克风、录音机)

(2)转播一位学生的电脑屏幕,请学生利用“开始”菜单把“录音机”打开并找到录音机中的“录音”、“停止”和“播放”键。(师提示学生可回想一下家里录音机或录像机上的这些功能按钮上的图形特点。根据生活经验来找,利用类比的方法来学习)

(3)请这位学生试录音,并当场播放所录内容。(学生会发现声音根本没录上)(4)师:为什么没有录上啊?大家想想看!(请几位同学说说他的想法)(5)师总结、指出:在用电脑中的录音机进行录音时,要先对“音频属性”进行正确设置,才能录音,否则就会出现刚才的情况(录不上)。这个设置工作,有点繁琐但不难掌握,只要你跟着老师一起做,就可以设置成功。

(设计意图:由实际问题引发思考,而后获知解决方案,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记忆深刻,利于后续设置方法的学习和掌握。)

(6)教师示范“设置音频属性”的操作步骤,请学生跟随教师一同进行设置。设置完成后,再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检查相关设置,并说明“录音机”能够录音的设备状态(录音机窗口中的绿线若有波形变化,说明可以录音;而若是一条直线,则不能录音)。

(7)分层练习:请学生试试自己的电脑是否可以录音。如果可以的就进行试录;不能录的,请老师、同学帮忙将音频属性设置好。(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重点辅导没有设置好的学生)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两次示范,学生的互学和教师辅导来突破教学难点,将录音前的准备工作做好。)

2、用录音机录音

(1)请刚才那位“故事大王”来重新讲述童话故事,另一位同学担任录音师进行录音。(由于该故事较长,录音时间超出60秒,录音时学生会发现录音在60秒之内有效)

(2)师演示延长录音时间的方法,提示学生如果录制的声音不满意,可以利用“文件”菜单中的“新建”来重新录制。(选“新建”后,弹出的对话框选择“否”)(设计意图:演示可以直观地反映教学内容,让学生扎实掌握学习的重点内容;适当地给学生补充相应的课外知识,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

(3)学生活动1:全体学生2人一组进行录音练习,录音内容《狮子和蚂蚁》,也可试试菜单中的效果(变速、回音、反向、音量变化)。

3、用录音机给录制好的声音加上效果

(1)师:为了使角色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富于个性,需要对声音进行效果上的处理。(展示教师的范例,让学生感受对声音进行效果处理对信息表达的帮助)

(2)师带领学生阅读“帮助”,演示变速效果的处理方法,教会学生相应的学习方法(看“帮助”,用对比法学习其它效果)。

(3)将全班分为四大组,每组分别指定完成一种不同的效果,其它效果为选做内容。(4)学生活动2:每组根据教师分配任务选择录音内容,在完成指定的效果之后,练习加上想要的其它效果。(利用电脑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5)教师巡视分层辅导,重点给选择录音内容有困难的小组及操作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分工合作,群策群力,培养合作精神;教师讲解可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学生活动1、2的目的:通过多次充分的练习(学生试——师演示——学生练的过程)突出重点内容。)

(三)作品展示及评价

把学生活动2中的分组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开展自评、互评、师评。自评:小组推选1到2名代表,讲述操作过程,说明所加效果的目的。互评:请其它组的同学说说,听了作品及小组自评后的感受、建议。师评:较全面评价操作过程,效果与声音内容相匹配的通用性方法和原则。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评价,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录音机处理声音所用的各种效果,体会“声音效果”对信息传递的作用。)

(四)提高

我们利用电脑不但可以播放现成的声音如:CD、mp3音乐,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录制声音,或对声音进行加工处理,如:截取其中的一段,合成一些声音。(我们不仅可以使用现成的,而且还可以创造)老师这里有一些用录音机截取和合成的例子,请同学们来欣赏欣赏。(师播放一些课前准备好的作品)

(设计意图:对学生没有能力去做的一些操作,教师展示成品,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电脑在声音信息处理方面的作用。)

(五)小结及课后实践

小结:这节课,我们利用电脑对声音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并从中体会了电脑在音频处理方面的作用,使我们对信息技术应用的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

当然,录音机功能过于简单,还有许多效果是不能完成的。我们可以在课后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了解功能更为强大的软件,去尝试、探究这类软件的使用方法。课后实践:回家后,使用家里电脑中的录音机或功能更为强大的软件,请爸爸妈妈帮忙,将你讲的故事录下来,加工处理并保存成文件。带到学校来,我们要继续进行“故事大王”的评比。获胜作品将送校广播站安排播出。

(设计意图:小结可以使学生对信息处理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加深对信息技术内涵的理解;同时也给学生意示了更为广阔的探索天地。课后实践可以将体验延伸,使体验更加充分。)

六、自我评析

a)本节课以录制和加工“童话故事”为主线,将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有机地融入其中,既包含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又附着丰富的情感价值,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开始学习,在使用录音机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b)学生练习环节:学生在进行“录音内容”选择时,教师的指导应及时、到位,才能使学生更为顺利地完成作品。

c)作品评价环节:学生评价可能会比较简单,教师应引导学生全方位地评价。d)课后实践环节:可以使用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再一次的练习,而且学习致用,让电脑真正成为他们生活学习的工具。

附件:童话故事

《狮子和蚂蚁》

在一个茂密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动物。有斑马、长颈鹿、熊、猴子……还有顶小顶小的蚂蚁。

这天,蚂蚁忙了一整天后,开始往家里走去,在路上,蚂蚁碰巧遇见了狮子。狮子看见小小的蚂蚁,忍不住说:“蚂蚁姑娘,你这么一个小生命,为什么要如此拼命干活呢?再说你能干出什么名堂来?你看我,比你大一千倍,一万倍,像我这样的动物,活着才有意义。我真替你感到不平!”

蚂蚁听了它的话,平静地回答道:“狮子大哥,你别这样说。你要知道,我虽然微不足道,但我能通过劳动创造幸福的生活。”

“另外,当危险袭来的时候,我也许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你也许还办不到呢!” 半年后的一天,一头凶猛的大象闯进了这片森林,毫无顾忌地欺负森林里的许多动物。这个自大的狮子用武力征服不了它,反倒是微不足道的小蚂蚁利用智慧战胜了这个强大的敌人。这个聪明的小蚂蚁钻进大象的脑袋,在那里乱抓乱搔,使大象不能忍受这种痛苦,自己撞死在大树下。

从此,大狮子再也不敢小看小蚂蚁了。

下载电脑平面设计教学与设计意识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脑平面设计教学与设计意识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8.电脑与网络教学设计[精选]

    18.电脑与网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探究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科学资料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信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了解传......

    中学生篮球快攻意识的教学与培养

    中学生篮球快攻意识的教学与培养 [摘要]现代篮球运动正朝着高速度、高空间、高技巧、快意识、快节奏的方向发展。本文以中学篮球教学,提出须注意在提高运传结合推进质量的基......

    物理教学与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

    物理教学与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 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翻天地覆的变化,从"蓝色世界"到五颜六色,从粗粮到细粮再到转基因作物,从土坯房到智能小区,从自行车到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可以......

    平面设计与多媒体设计个人简历

    找平面设计与多媒体设计工作就上 才智尚招聘网找平面设计与多媒体设计工作就上 才智尚招聘网找平面设计与多媒体设计工作就上 才智尚招聘网找平面设计与多媒体设计工作就上......

    《电脑绘画》教学设计

    《电脑绘画》教学设计 一、 回顾(分钟) 欢迎大家回到英特尔求知计划堂,在上一次活动中,我们初步了解了英特尔`求知计划程的特点以及程的三项目标(技术素养、批判性思维和团......

    电脑住宅教学设计

    30、电脑住宅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习课文,认识6个生字,理解生词:节能、悦耳、分门别类、仓库、储存、烹调、预约、综合、判断等词语。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

    《电脑和音乐》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电脑和音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电脑和音乐》是海南出版社和三环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四课的内容。这一节课主要使学生学会用电脑听......

    电脑配置教学设计

    学校:书院中学 教师:潘艳东时间:2008。9 DIY电脑配置 本活动开展对象为六年级学生,1课时,利用计算机硬件学习帮助网站,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研究型方式进行,配合使用过程性学习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