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存款利率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推荐)
存款利率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绍兴市昌安实验学校王春丽
教学内容:九年级中考复习中存款利率问题的专题复习
背景分析:初三复习阶段在整个初中教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阶段.通过复习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总结归纳,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透彻程度,通过加强知识的综合训练,增强知识的运用能力.所以,初三复习决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应是一个知识深化、知识提高的过程.从学生解答情况分析,学生中存在一种“不授不会,新题不会”的现象.就是说,题目所涉及的知识是教师没有在课堂上讲授的或讲授得不全面的,学生不会解答;题型新颖或问题方式不同于课本题目的,学生不会解答.教材上传统的习题,可以使学生掌握熟练的解题技能.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本节课在初三复习课堂中尝试通过改编教材上的习题,提高学生思考、分析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教材中存款、利率问题的题目进行灵活变式,掌握存款、利率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会用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2.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体会利用方程、不等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3.通过最优方案选择和开放性题培养学生的分析以及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1.教材习题再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4)例6(第118页)(一次存一年期求本金)小明把压岁钱按定期一年存入银行,当时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年利率为1.98%,利息税为20%,到期支取时,扣除利息税后小明实得本利和为507.92元,问小明存入银行的压岁钱有多少元?
(一次存二年期求本金)课内练习2(第119页)
某年二年期定期储蓄的年利率为2.25%,所得利息需交纳20%的利息税,已知某储户到期后实得利息450元,问该储户存入本金多少元?
(类题演练)小丽的爸爸前年存了年利率为2.25%的二年期定储蓄,今年到期后,扣除利息的20%作为利息税,所得利息正好为小丽买了一只价值36元的计算器,问小丽爸爸前年存了多少元钱?
作业题第1题(第119页):
(一次存一年期求利率)老王把5000元按一年期的定期储蓄存入银行,到期支取室,扣去利息税后实德本利和为5080元,已知利息税税率为20%,问当时一年期定期储蓄的年利率为多少?
目标与评定(第125页):(一次存存数月求本金)某人将一笔钱按活期储蓄存入银行,存了10个月,扣除利息税(税率20%)后,实得本利和为2528元,已知这10个月期间活期存款的月利率为0.14%(不计复利),问此人存入银行多少本金?
(每大组学生只要求完成一题,教师用实物投影仪讲评)
(设计意图)以上几个问题都是课本中的例题或习题,比较浅显,这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机会,也是整节课的‘热身’.通过学生独立完成求解过程,检测学生是否掌握必要的基本公式. 2.变式题组(设计意图)
就现实的中考而言,“注重对知识本质的考查”已是大势所趋.有关研究表明,知识的迁移能力与知识本质的理解深度是正相关的.教师有意识地把知识的本质属性融于灵活多样的情境中能教好地引发认知冲突,并对知识的本质进行正确而又富有个性的“意义赋予”.变式训练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追求对知识本质的深刻理解,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变式一:改变存款次数
王红梅同学将100元压岁钱第一次按一年定期储蓄存入“少儿银行”,到期后,将本金和利息取出,并将其中的50元捐给希望工程,剩余的又全部按一年定期存入,这时存款年利率调到第一次存款时的一半,这时到期后,可得本息和共63元,求第一次存款时的年利率.(设计意图)通过只列不解,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列方程的技能,也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的归纳,使学生对寻找等量关系的方法系统化.变式二:方案选择
现在,人们的生活日益富足,大部分家庭日常开支除外,都有节余,节余下的钱存入银行,一来可以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二来自己也可获得一部分利息,并且存入银行,心理上还觉得比放在家里更安全、保险.李先生现有三年不动款10000元,想存入银行,存款方式有以下几种:
(1)1年定期,每年到期后本息转存下年定期;(2)先存1年定期,到期满后本息转存2年定期;(3)先存2年定期,到期满后本息转存1年定期;(4)三年定期,整存整取.(注:银行的各类定期存款的年利率分别是:定期一年,年利率为 2.25%;定期二年,年利率为2.43%;定期三年,年利率为2.7%;另知存款需交利息税,利息税按利息的20%交纳.)问:以上哪种存款方式比较合算,请你帮助李先生谋划一下?
(设计意图)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家每户都会有“存款”这样的事.那么同样的钱,怎么存才划算?这就是极富创造性思维来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计算、比较,才会得出较好的一种方案来.而这样的过程,既是引发学生对生活现象的一种理性思考,也是对生活本质创造性的把握,更是合理消费意识的渗透.通过最优化设计,让学生体验生活处处需要数学,加深他们对数学的认识,同时也使他们变得越来越聪明.类题演练;为了准备小强三年后上高中的学费,他的父母准备现在拿出3000元参加教育储蓄.已知教育储蓄一年期利率为2.25%,二年期利率为2.75%,三年期利率为3.24%.请你帮小强的父母计算一下如何储蓄三年后得到的利息最多? 变式
三、改变取款方式 阅读材料:
在实际生活中,取款方式除到期支取外,还有两种情况:一是提前支取,如,一个储户的10000元钱存期两年,存了一年半就想提前支取;营业员告诉我们,客户存款提前支取按照规定不给定期利息,只能算他一年半的活期利息.算式:10000×0、99%×1、5×(1-20%)=118、80(元);二是延后支取,如:一个储户的10000元钱,原定存期是一年,结果一年零三个月支取.营业员告诉我们,因为客户存款到期时,银行一般会采取自动转存的方法,客户一年的利息并没取出来,还在支援国家建设,所以,应把一年的利息加到本金里去,再算出三个月的利息.算式:(1)、10000×2、25%×1=225(元)(2)、(10000+225)×(0、99%÷12)×3≈25、31(元)(3)、(225+25、31)×(1-20%)≈200、25(元)学以致用:
1、请你当“银行小职员”,帮张大爷算出应得的利息 存折金额
存期
实际存款时间
应得利息
5000元
三年
三年
80000元
二年
一年半
30000元
一年
一年零三十天
(设计意图)怎样存款与取款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存款还没到期,怎样取款损失最小这是生活中很实在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尝试着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并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我觉得这既是数学学习的价值体现,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初步的创新能力.而且给材料阅读式的题目可以让学生在解题中学习.变式
四、综合开放题
问题1:张爷爷怎样存款合理?
(出示最新银行存款利率表,当前贷款利率表)
生活在农村的孤寡老人张爷爷三年前好不容易积攒了10000元钱,他想把这10000元钱全部存入银行.你觉得怎样存款比较合理?
问题2:张爷爷怎样选择筹钱方式的损失最小? 就在离三年快到期时,张爷爷因为劳累过度生病了,需要住院,他把所有的钱都凑在一起还差3000元,怎么解决呢?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综合开放题,其条件、策略、结论都是开放的.分为“张爷爷怎样存款合理?”和“张爷爷怎样选择筹钱方式的损失最小?”二道完全开放题,为学生创造提供了空间.让学生在多种储蓄中进行比较选择,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数学经济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分析:方案1:向银行贷款.(选择短期6个月的抵押贷款,张爷爷把他的存单抵押在银行就可以向银行贷款了.)
方案2:向朋友借3000元,等存单到期了再还.(当然是最好不过了,可以省很多事.)方案3:自己的10000元里先提前支取3000元.解:贷款:3000×5.22%×0.5=78.3元张爷爷的损失
提前支取:3000×0.72%×3×80%=43.2元
3000元的利息
7000×2.52%×3×80%=423.36元余下的7000元到期后可到手的利息
608.4-(43.2+423.36)=138.24元张爷爷的损失 所以,张爷爷还是到银行抵押贷款比较合适.中考链接1(200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数学试题)2007年5月19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款利率. 人民币存款利率调整表 项目
调整前年利率%
调整后年利率%
活期存款
0.72 0.72
二年期定期存款
2.79 3.06
储户的实得利息收益是扣除利息税后的所得利息,利息税率为20%.
(1)小明于2007年5月19日把3500元的压岁钱按一年期定期存入银行,到期时他实得利息收益是多少元?
(2)小明在这次利率调整前有一笔一年期定期存款,到期时按调整前的年利率2.79%计息,本金与实得利息收益的和为2555.8元,问他这笔存款的本金是多少元?(3)小明爸爸有一张在2007年5月19日前存人的10000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单,为获取更大的利息收益,想把这笔存款转存为利率调整后的一年期定期存款.问他是否应该转存?请说明理由.
约定①存款天数按整数天计算,一年按360天计算利息.
②比较利息大小是指从首次存入日开始的一年时间内.获得的利息比较.如果不转存,利息按调整前的一年期定期利率计算;如果转存,转存前已存天数的利息按活期利率计算,转存后,余下天数的利息按调整后的一年期定期利率计算(转存前后本金不变).(设计意图)
以表格信息为呈现方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相结合.解答此题可以培养学生读懂表格提供的数据,理清数据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转化为相应的数学问题解决.解:(1)3500×3.06%×80%=85.68(元),∴到期时他实得利息收益是85.68元.
(2)设他这笔存款的本金是x元,则x(1+2.79%×80%)=2555.8,解得x=2500,∴这笔存款的本金是2500元.
(3)设小明爸爸的这笔存款转存前已存了x天,由题意得 l0000××0.72%+10000××3.06%>10000×2.79%,解得x<41,当他这笔存款转存前已存天数不超过41天时;他应该转存;否则不需转存. 中考链接2(2008四川达州市)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股票市场,买、卖股票都要分别交纳印花税等有关税费.以沪市股的股票交易为例,除成本外还要交纳:
①印花税:按成交金额的计算; ②过户费:按成交金额的计算;
③佣金:按不高于成交金额的计算(本题按计算),不足5元按5元计算.
例:某投资者以每股5.00元的价格在沪市股中买入股票“金杯汽车”1000股,以每股5.50元的价格全部卖出,共盈利多少? 解:直接成本:(元); 印花税:(元); 过户费:(元); 佣金:(元),佣金为31.50元. 总支出:(元). 总收入:(元).
所以这次交易共盈利:(元). 问题:
(1)小王对此很感兴趣,以每股5.00元的价格买入以上股票100股,以每股5.50元的价格全部卖出,则他盈利为元.(2)小张以每股元的价格买入以上股票1000股,股市波动大,他准备在不亏不盈时卖出.请你帮他计算出卖出的价格每股是元(用的代数式表示),由此可得卖出价格与买入价格相比至少要上涨才不亏(结果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3)小张再以每股5.00元的价格买入以上股票1000股,准备盈利1000元时才卖出,请你帮他计算卖出的价格每股是多少元?(精确到0.01元)(设计意图)
在考试中学习新知,这是近几年中考的常见题型.通过精心设计的材料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探索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3.小结归纳
你能归纳出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吗?
(学生从不同角度谈收获、说体会.使学生养成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教为全面的总结,学生在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上得到升华.)4.课后作业
必做题:完成类题演练和中考链接2 选做题:收集与存款有关的新颖例子,并相互交流.(设计意图)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为不同的学习水平学生的发展搭建平台.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以课本例习题为起点层层设问,通过变式题组多角度地体现数学问题与数量关系的特征,使其具有探索性、开放性,让学生多角度地展开数学的思维、寻求解决方法.将思维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起到学一题,会一串.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过渡.2.本节课在教师有计划地事先准备好的问题的引导下,让学生独立或者经过生生交流或师生互动,学生在探索交流中,积极思考,完善知识,实现数学问题的解决.在倾听中,学会尊重,在反思中,得到发展.3.本节课通过背景鲜活、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的呈现,教好的体现数学的现实性,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二篇:植树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植树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植树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学生会用线段图来表示植树问题中的三种植树情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生能够初步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能根据这个模型将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进行分类,并试着应用模型中间隔与棵数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能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并应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难点:
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总长÷间距=间隔数+1=植树棵数),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公路两旁的树。
师:为什么要在公路的两旁栽上树呢?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讲解:树木能够涵养水分减少水分的流失,还能净化空气,因此植树造林有助于环境的改善。(渗透植树造林的环保意识。)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复习有关植树的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基本练习。
(一)提出问题——两端都栽、两端不栽。
1、引导:请同学们先在纸上用线段图画一画你的种法.再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出示线段图)问题分析:
两端都栽:
两端不栽:
(二)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找规律)
提问:刚才同学们用线段图表示了两种植树情况,现在同学们能否用算式来表示这两种植树情况呢?
1.两端都栽:
教师板书:关系:间隔数+1=棵数
路长÷间距=间隔数(不是棵数,跟棵数没关系。)
2.两端不栽:
教师板书:关系:间隔数-1=棵数
3.一端不栽:
教师板书:关系:间隔数=棵树
4.问题归类。
提问:刚才我们解决了植树时的问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也有这样类似的情况,谁知道哪里还有这样的情况?
学生说,教师小结。
5.应用知识
⑴完成教材第107页“做一做”第1题。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再说一说。
⑵完成教材第107页“做一做”第2题。先把题目的要求读一读,然后同桌互说,再指名学生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四第3题。
(1)出示第3题。
指名一名学生朗读题目,理解题意。
(2)提问:从题目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这种架设电线杆的问题应该怎么计算?
(3)学生讨论后交流。
(4)组织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相互订正。
2.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四第13题。
(1)出示题目。
(2)提问:从题目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这跟前一个练习题有什么不同,你又要如何计算?
(3)学生讨论后交流,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集体订正。
3.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四第6题。组织学生读题并归纳有效信息,讨论这道题属于植树问题的哪种情况,并列式算出答案。
4.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四第14*、15*题。
(1)出示题目。引导观察,理解题意。
(2)学生先独立解题,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3)教师组织汇报交流。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植树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篇2练习目标
1、理解植树问题的.多种情况,体会植树时棵数与间隔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解决植树问题的基本方法。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练练习重难点:
1、理解植树问题的特征,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2、植树问题基本规律的提炼和方法的应用。
练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练习过程:
一、揭题示标: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有趣的植树问题。(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探究:
招聘启事:
学校将对校园进一步绿化,特聘请校园设计师一名。要求设计植树方案一份,择优录取。
要求:
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请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并说明理由。(可用线段图表示)
探究要求:①你发现了植树问题的什么规律?
②总结规律:总距离、棵数、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③先独立思考,然后在交流。
三、展示自我:(汇总整理植树问题的规律和方法)
1.引导学生说出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⑴ 两端都种 ⑵ 只种一端 ⑶ 两端都不种
棵数=间隔数+1 棵数=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1
2.在封闭路线上植树:棵数=间隔数
四.巩固拓展:
1、在一条100米长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4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沿一个正三角形实验田的外边,每边种8棵向日葵最少能种几棵?
3、16名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人数相等。四个顶点都有人,每边各有几名学生?若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相隔1米,围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
5.从王村到李村一共设有16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
6、“四(1)班”召开班会时,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如果每边做5人,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每边都有5张课桌,一共要多少张课桌子?
【植树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植树问题》教案设计
2.《植树问题》的教案设计
3.《运动和力》复习课教学设计
4.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学设计
5.燕子的复习课教学设计参考
6.《20以内的数》复习课教学设计精选
7.高三仿写句子复习课教学设计
8.《相遇问题》数学课教学设计
9.物理复习课教学心得
第三篇:建行存款利率多少(范文)
建行存款利率多少
作者:金投网
各个银行都一样,按国家规定计息
项目 年利率(%)
一、城乡居民及单位存款
(一)活期存款 0.36
(二)定期存款
1.整存整取
三个月 1.71
六个月 1.98
一年 2.25
二年 2.79
三年 3.33
五年 3.60
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
一年 1.71
三年 1.98
五年 2.25
3.定活两便 按一年以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次利率打6折
二、协定存款 1.17
三、通知存款
一天 0.81
七天 1.35
第四篇:《利率》教学设计
《利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利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等相关储蓄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3.通过“银行存款”等活动过程,使学生了解、掌握存款的方法和程序。
4.通过储蓄意义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安全意识及节俭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存款凭证等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
1.什么叫税率?
2.你们家暂时不用的钱怎么处理?
你们的父母为什么要把剩余下来的钱存入银行吗?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展示存款单,引出储蓄话题;
2.让学生畅谈自己知道的有关信息。
3.明确本金、利息、利率等概念。
三、探究发现,掌握算法
1.分组讨论“利率”概念,并汇报自己的收获及发现。
2.尝试解决问题,初步应用利息的计算公式。
3.总结利息计算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利息=本金X利率X时间
四、巩固提升
1.了解学情,发现问题,纠错巩固。
2.学生畅谈收获,体验成功,回归整体,总结全课。
五、拓展练习
六、布置作业
第五篇:利率教学设计
《利率》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9、100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经历走进生活、收集整理、交流表达等过程,让学生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结合百分率的知识,运用调查、观察、讨论、分析数量关系等方式,学习利息的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策划理财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价值,培养科学理财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利息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税后利息的计算。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在平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把家中积余下来,暂时用不着的钱存到银行里去,这是为什么吗?
二、联系实际、感悟新知。
1、那么有关储蓄方面的知识,你还了解多少?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知道的信息?(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板书:利息 = 本金×利率×时间)小结: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2、教学例6(1)、出示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利率表。(书本P99页)存期 年利率(%)3.33 三个月
3.78 半年
4.14 一年
4.68 二年
5.40 三年
(2)、出示例6。读题后明确,二年期的利率应该就是表格中对应的二年存期的利率,不是一年期的利率×2。
要求利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你会列式求利息吗?(试着做一做,集体订正)(3)、试一试
张奶奶实际能拿到这么多利息吗?为什么?(请了解利息税的同学解释)
教师强调:这里求得的利息是税前利息,也叫应得利息。但是根据国家税法规定,储蓄所得的利息应缴纳5%的利息税,由储蓄机构代扣。税前利息中扣掉利息税后余下的部分即是自己实际得到的利息,即税后利息,也叫实得利息。购买国家债券、教育储蓄不缴纳利息税。(4)小结:一般我们从银行取出来的都是税后利息,所以在多数计算中最后要将利息税减掉。这里的5%是什么?
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税后利息呢?可以先算什么?用计算器计算亮亮实得利息是多少元?(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
1、妈妈想把小东的压岁钱存入银行,我们一起帮她算算到期时,要缴多少元利息税,一共可以取回多少钱吧!(书本P103第九题)
2、爸爸妈妈给贝贝存了2万元教育存款,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5.40%,到期一次支取,支取时凭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身份证明,可以免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1)贝贝到期可以拿到多少钱?(2)如果是普通三年期存款,应缴纳利息税多少元?
四、全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