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壕吏》公开课教案
《石壕吏》教案
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这首诗。
二、体味诗歌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表现手法。教学重点:
一、品评鉴赏,理解诗歌的思想意义。
二、用吟诵沟通情感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1、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教师解说: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展现的几幅战争画面。观看后老师问:大家有什么感受?
老师接过学生回答导入:战争意味着城市毁灭,战争着意味田园荒芜,战争意味着百姓无家可归,战争意味着人民妻离子散„„一代诗圣杜甫对战争的罪恶有深切的体会,在唐王朝长达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中,神州大地已经是“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的战乱恐怖景象。安史之乱中期,唐王朝军队四处抽丁补充兵力,诗人杜甫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创作出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今天,我们随着诗人的描写走进那恐怖的战乱时代,走进石壕村那个在战争中家破人亡的不幸家庭,去感受战争带给百姓的深重灾难。(2分钟)
2、听朗读,说故事。(8分钟)
播放录音朗读。听完朗读请学生给故事另取一个题目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字词过关。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3分钟)
读音:第一组:吏(lì)逾(yú)邺(yè)城 戍(shù)老妪(yù)泣(qì)幽咽(yè)文言词义:
第二组:暮投()石壕村
老翁逾()墙走()
吏呼一何()怒
听妇前致词()
第三组: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
第四组:惟有乳下孙()
老妪()力虽衰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4、品读课文,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10分钟)(1)学生自由品读诗歌,想象诗歌中描写的场景,用声音传达诗歌的情感,用表情表现诗歌的情感,做到眼到、声到、心到。
(老师提醒:注意诗歌的感情基调:沉郁顿挫;注意朗读速度和重点词语)
(2)让学生试着每人说一句话,把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告诉大家,用这样的句式:从“„„”这句诗里,我看到了„„(从“„„”这句诗里,我听到了„„从“„„”这句诗里,我想到了„„从“„„”这句诗里,我感受到了„„)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全体读题目、作者;女声齐读第一节;男声齐读第二节;全体读“听妇前致词”;一生读第三节剩余的内容;全体读最后一节。
5、理解学习本诗的艺术特点——藏问于答、明暗结合。(10分钟)
教师过渡:本诗语言精炼。明代末年一位有独到見解的學者和詩論家陆时雍称赞这篇诗“其事何长!其言何简!”是的,全诗仅用二十四句,就写出了典型性很强的环境、人物和情节,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蕴含了诗人矛盾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首诗能够以非常少的语句表达非常丰富的内容呢?
提示学生:思考并回答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中的第一小题。
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对诗歌中差吏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合理的补白,同时也对老妇人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进行合理补白。
老师归结: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藏问于答、明暗结合”,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但并没复写吏的蛮横凶暴,而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深入思考:为什么诗人要用“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手法呢?直接写官差是怎样抓人的、怎样逼问的,不是更能反映官差的凶暴、从而更突出老百姓的痛苦吗?诗人又为什么不这样写呢?
老师提示:我们国家现在还征兵吗?征兵的目的是什么?(保家卫国)唐朝当时发生安史之乱时为了平定叛乱也得征兵,只不过需要的兵力太多了,以至于征完了所有能够入伍的青壮年男子还不够,所以只好采取捉人的方式把那些老年男子,未成年男孩逼上战场。诗人看到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内心是痛苦的,但他毕竟身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认为唐朝统治者平息那场战争是正义的。他既同情百姓又觉得唐朝政府“捉”人没错,可以说作者的心情是极其矛盾的,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战争。
6、全诗小结:(2分钟)
主要人物:老妪、石壕吏
通过什么描写展开情节:对话描写
全诗内容的核心:
一家人的悲惨遭遇
在普通的七口之家中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妪夜往。父子、兄弟、祖孙、婆媳,无一不受到残酷战争的迫害。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在诗中得到了清晰的展现。
7、再读诗歌。在《二泉映月》音乐背景中深情朗读,再次感受石壕村里这个七口之家在安史之乱中的不幸遭遇。(3分钟)
8、老师致课堂结束语:人民的痛苦,国家的危亡,诗人的情感煎熬,这一切都是战争“惹得祸”。时至今日,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还有许多的战争正在继续着。然而”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战争带给人们的永远都是灾难!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让我们珍惜和平,让石壕吏的故事不再重演!视频播放和和平鸽动画音乐。
9、作业:
(1)想象并补写(300字以上):老妪和她的儿子如果不死,战场归来看到的石壕村会是怎样的情景?(2)背诵默写全诗
第二篇:石壕吏》公开课教案
石壕吏》公开课教案
篇一:石壕吏》公开课教案
《石壕吏》教案
执教者: 杨万凤
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这首诗。
二、体味诗歌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一、品评鉴赏,理解诗歌的思想意义。
二、用吟诵沟通情感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1、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教师解说: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展现的几幅战争画面。观看后老师问:大家有什么感受?
老师接过学生回答导入:战争意味着城市毁灭,战争着意味田园荒芜,战争意味着百姓无家可归,战争意味着人民妻离子散??一代诗圣杜甫对战争的罪恶有深切的体会,在唐王朝长达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中,神州大地已经是“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的战乱恐怖景象。安史之乱中期,唐王朝军队四处抽丁补充兵力,诗人杜甫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创作出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今天,我们随着诗人的描写走进那恐怖的战乱时代,走进石壕村那个在战争中家破人亡的不幸家庭,去感受战争带给百姓的深重灾难。(2分钟)
2、听朗读,说故事。(8分钟)
播放录音朗读。听完朗读请学生给故事另取一个题目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字词过关。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3分钟)
读音:第一组:吏(lì)
逾(yú)
邺(yè)城戍(shù)
老妪(yù)
泣(qì)幽咽(yè)
文言词义:
第二组:暮投()石壕村 老翁逾()墙走()吏呼一何()怒听妇前致词()
第三组: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
第四组:惟有乳下孙()老妪()力虽衰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4、品读课文,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10分钟)
?(1)学生自由品读诗歌,想象诗歌中描写的场景,用声音传达诗歌的情感,用表情表
现诗歌的情感,做到眼到、声到、心到。
(老师提醒:注意诗歌的感情基调:沉郁顿挫;注意朗读速度和重点词语)
(2)让学生试着每人说一句话,把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告诉大家,用这样的句式:从“??”这句诗里,我看到了??(从“??”这句诗里,我听到了??从“??”这句诗里,我想到了??从“??”这句诗里,我感受到了??)(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全体读题目、作者;女声齐读第一节;男声齐读第二节;全体读“听妇前致词”;一生读第三节剩余的内容;全体读最后一节。
5、理解学习本诗的艺术特点——藏问于答、明暗结合。(10分钟)
教师过渡:本诗语言精炼。明代末年一位有独到見解的學者和詩論家陆时雍称赞这篇诗“其事何长!其言何简!”是的,全诗仅用二十四句,就写出了典型性很强的环境、人物和情节,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蕴含了诗人矛盾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首诗能够以非常少的语句表达非常丰富的内容呢?
提示学生:思考并回答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中的第一小题。
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对诗歌中差吏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合理的补白,同时也对老妇人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进行合理补白。
老师归结: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藏问于答、明暗结合”,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但并没复写吏的蛮横凶暴,而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深入思考:为什么诗人要用“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手法呢?直接写官差是怎样抓人的、怎样逼问的,不是更能反映官差的凶暴、从而更突出老百姓的痛苦吗?诗人又为什么不这样写呢?
老师提示:我们国家现在还征兵吗?征兵的目的是什么?(保家卫国)唐朝当时发生安史之乱时为了平定叛乱也得征兵,只不过需要的兵力太多了,以至于征完了所有能够入伍的青壮年男子还不够,所以只好采取捉人的方式把那些老年男子,未成年男孩逼上战场。诗人看到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内心是痛苦的,但他毕竟身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认为唐朝统治者平息那场战争是正义的。他既同情百姓又觉得唐朝政府“捉”人没错,可以说作者的心情是极其矛盾的,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战争。
6、全诗小结:(2分钟)
主要人物:老妪、石壕吏
通过什么描写展开情节:对话描写
全诗内容的核心:一家人的悲惨遭遇
在普通的七口之家中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妪夜往。父子、兄弟、祖孙、婆媳,无一不受到残酷战争的迫害。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在诗中得到了清晰的展现。
7、再读诗歌。在《二泉映月》音乐背景中深情朗读,再次感受石壕村里这个七口之家在安史之乱中的不幸遭遇。(3分钟)
8、老师致课堂结束语:人民的痛苦,国家的危亡,诗人的情感煎熬,这一切都是战争“惹得
祸”。时至今日,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还有许多的战争正在继续着。然而”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战争带给人们的永远都是灾难!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让我们珍惜和平,让石壕吏的故事不再重演!视频播放和和平鸽动画音乐。
9、作业:
(1)想象并补写(300字以上):老妪和她的儿子如果不死,战场归来看到的石壕村会是怎
样的情景?
(2)背诵默写全诗 篇二:《石壕吏》公开课教学设计
《石壕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简洁的写法。
3、理解诗歌主题并感受诗人的情怀。
教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歌曲播放完毕)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梦回唐朝。唐王朝曾经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开放包容的大帝国。但是,因为一场战乱这个大帝国从此走向衰亡,那就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历史八年给无数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下面,让我们一起回到一千多年的唐朝,和诗圣杜甫一起来到石壕村,去看看那时的百姓生活。(大屏幕播放动画《石壕吏》视频故事)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教师:视频看完了,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朗读叙事长诗《石壕吏》。(大屏幕出示课题及学习目标)
(一)熟读诗歌
1、学生自读。要求:标出生字、难字读音。
2、听读诗歌,划分节奏(多媒体播放音频朗读)
提示:五言诗节奏一般是二一二或二二一,个别句子情况特殊除外。
3、学生练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初步读出感情。
4、同学互读。
5、检查朗读并评价。
6、全班齐读。
(二)理解大意
1、学生试译全诗,不懂的词语做上记号。
预设:逾(越过)走(逃跑)一何(多么)戍(防守)书(信)偷生(苟且活着)更(再)裙(衣服)
2、检查反馈。
三、复述故事,体会诗歌写作手法。
1、请学生复述故事
学法指导:这是一首叙事诗,带有记叙文的基本特征,在复述故事的时候可以先找出记叙的要素,然后将要素组合起来。
学生动手,找出六要素:
时间:夜
地点:石壕村 人物:吏 老妇 起因:有吏夜捉人 经过:?结果:老妇被捉。
2、难点突破:理解作者是如何写事情经过的。
(1)请几位同学表演事情的经过。
(2)提问:第二节写到了“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说明“吏”和老妇都是说了话的,为什么第三节只写到了老妇人的话,吏没有说话吗? 讨论明确:“吏”有说话,老妇人的话都是被差役逼问出来的。
(3)根据老妇人的话,猜测“吏”都说了些什么。
提示:先把老妇人“致词”的话有几层意思弄清楚。明确:老妇:三男死二;孙幼媳寡;自请应役
差役:汝家有壮丁否?尚有他人否?如之奈何?
教师提示:诗的第三节实际写了三问三答,藏问于答
提问:大家还见过这样的写法吗?(如《寻隐者不遇》)
小结:由此看来,事情的经过是差役步步紧逼,一个劲地要老妇人交人,而老妇人则是苦苦哭诉,希望差役放过自己和家人。(板书:经过—差役步步紧逼,老妇苦苦哭诉)(4)根据以上分析,复述故事。
四、默读诗歌,探究质疑
1、谈谈你对差役和老妇人的印象。
差役:凶恶、蛮横老妇人:不幸、痛苦
2、面对老妇人被抓应役这样的结局,诗人心情怎样?说说理由
讨论明确:心情沉重
从诗的结尾“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等句可以读出,“如闻”表明实际并没有人哭泣,只是诗人的错觉。因为诗人对老妇人的不幸充满同情,所以他觉得有人在哭。
3、诗人为什么不阻止差役抓人的行为呢?
问题分解:(1)诗人当时在哪里?
可能在旁边默默看着这一切
(2)差役为什么不抓他?
他是官,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3)既然他是官员,为什么不阻止?
联系当时战争的形势,前方战事对朝廷来说,十分不利,急需兵源,杜甫不可能不支持朝廷的正义战争,因为朝廷的平叛一旦失利,就会有更多像老夫人一样的家庭遭遇不幸。因此,虽然诗人同情老妇人一家的不幸,但在国家的大不幸面前,诗人能够选择的只能是舍小家为大家。
总结:一面关心国家的命运,一面同情百姓的遭遇。他的脉搏和着国家的命运一起跳动,他的心灵和百姓息息相通。这就是诗圣的情怀——忧国忧民。他的诗透露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那么真实、那么朴素,这就是诗圣之所以为诗圣的原因了。郭沫若先生曾这样评价他: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诗圣一样,把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永远装在我们的心中。
五、唱读诗歌,品味诗歌之美。(播放视频文件《古诗新唱之〈石壕吏〉》)
六、布置作业:
发挥合理想象,将《石壕吏》改写成白话文故事。字数500字左右。篇三:石壕吏优质课教案
石壕吏杜甫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诵读,把握诗歌内容。
2.了解杜甫及写作石壕吏的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
1.品味文中老妇人的语言,关注当时的社会现状。
2.了解诗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感受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黑暗朝廷的批判,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老妇人的语言,把握诗歌内容,关注当时的社会现状。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感受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黑暗朝廷的批判。
学习指导过程
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 这首诗是杜甫著名组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中的一首。公元757年安禄山在洛阳被其子安庆绪所杀,长安、洛阳等地被唐将郭子仪收复,安庆绪退守邺城。公元758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率六十万大军围攻邺城。唐肃宗害怕九节度使“难相统属”,因而不置元帅,只用宦官鱼朝恩充当“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这样,围攻邺城的六十万大军便陷于“进退无所禀”的无政府状态,以致“城久不下,上下解体”。第二年3月,反被史思明援军击败,全军溃退,郭子仪退守洛阳,洛阳一带告急。唐王朝为了挽回危局,便在洛阳至潼关,特别在临近前线的石壕、新安一带,不择手段地大量拉夫,不管老少男女,都被抓去充服兵役。这时候,杜甫正在回华州任所途中,亲眼看见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忧愤交加,于是创造了“三吏”、“三别”这两组优秀的现实主义诗歌。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指名读,其他同学听:是否全读对了;齐读。注意:逾戍妪咽
2、自读,注意哪些句子读懂了,哪些句子读不懂,四人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注意重点字词:
逾墙走:越过墙逃跑
一何:多么
戍:防守 附书至:捎信回来
新:最近绝:没有
幽咽:隐约、轻声地哭。
犹得:还可以
3: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境遇。
明确: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故事。
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抓:“暮、投、村、夜、捉”几个字分析。
暮投石壕村:封建社会,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而作者暮色苍茫才投宿小村庄,可以设想战乱不敢走大路,或者城镇已经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不仅点明投宿时间和地点,而且托出兵荒马乱、鸡犬不宁的社会现状。
有吏夜捉人: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们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三、细致品读:。
1、根据插图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一起分析讨论:
吏怒呼,妇苦啼。
呼——啼,怒——苦,形成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凶狠粗暴的横蛮气势,为老妇以下的诉苦制造悲愤的气氛。
2、妇人苦在何处?找出有关语句并作分析。
明确:“三男邺城戍”——一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唐军兵源枯竭兵役之苛酷。“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三男已死其二,可见战争之惨烈。
“出入无完裙”——寡媳衣不蔽体,贫困可知,也见得战争破坏严重。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年老体弱,却被迫服役,可见百姓受害之重。
学生对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只要想象合理,都予以肯定。
苦于:老年丧子之苦,贫困潦倒之苦,被迫服役之苦。
3.“听妇前致词”是谁在听? 明确:是诗人、官吏在听。
官吏不仅在听,而且怒呼,呼了什么?
明确: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从“致词”内容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
学生想象哪里有吏呼的内容。
4.“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我们能推知是谁吗? 明确:从“独与老翁别”中知道老妇已被捉走.老翁已经归家,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自然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和家破人亡的老翁。还有家家户户被抓走遗留的可怜百姓。还有杜甫。
四、研读探究
杜甫面对一家人的苦难,没有出来义正辞严的阻止,是否是个冷漠无情之人?
明确:反应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自请服役、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表达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同时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进行含蓄的揭露。这首诗也就是抒写了杜甫忧国忧民的崇高感情。
老年丧子之苦
板书:吏怒呼
妇苦啼 贫困潦倒之苦
被迫服役之苦
苦难的时代、苦命的家庭、苦闷的灵魂
翁
诗人
四、作业布置:
1、熟读并背诵这首诗。
附课外材料:
《哀王孙》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
腰下宝珏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
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嫠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第三篇:石壕吏教案
《石壕吏》教案
一、导入
时代用冷酷的目光选中了杜甫,让他受尽种种磨难,用枯瘦的手去蘸起人民像墨汁一样的浓黑的悲哀,来记录盛唐这个伟大的时代如何走向败落。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备受后人赏爱,可又有谁知道那每一个字都是他眼中的泪,都是他心里的血,都是他无可奈何的惨叫。上节课我们学习他的两首抒情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叙事诗《石壕吏》。
二、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复述故事内容。2.分析诗歌人物形象。
3.体会杜甫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情怀。
三、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从此走向衰落,759年唐军在邺城大败,数十万人死伤殆尽,唐军退守河阳,到处抓人以补充兵源。诗人被迫离开洛阳,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看到的尽是妻离子散、离家别土的悲剧,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段经历写成的。
四、预习检测
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石壕(háo)吏 逾(yú)墙走 邺(yè)城 老妪(yù)幽咽(yè)炊(chuī)戍(shù)戊(wù)戌(xū)
五、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一
大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感情。(三分钟后期待你有感情的朗读)
自学指导二
默读诗歌,根据课下注释,了解诗歌大意,复述故事内容。提示:按记叙六要素复述
(三分钟后期待你精彩的讲述)
自学指导三
请同学们默读诗歌,独立思考以下问题:
1.诗中主要写了石壕吏与老妇两个人物,请结合诗句分析他们各自的人物形象.2.诗人对他们的情感态度分别是怎样的?(五分钟后期待你的精彩回答。)明确:
官吏:呼 一何怒 凶暴蛮横 不可一世
老妇:啼 一何苦 值得同情 勇挑重担 杜甫:沉默 关心时局 同情百姓
自学指导四
四人一小组,合作探究
杜甫为什么眼看着官吏的粗暴行径而始终保持着沉默?(三分钟后期待你的精彩回答)
明确: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他一方面希望官军尽快打败叛军,这样征丁拉夫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他默认了差役的行为,只是觉得他们的方式太粗暴了。而另一方面,他又深深同情人民疾苦。既爱国又怜民,左右为难。
六、小结
一生忧国 心系百姓
杜甫是时代和人民的传声筒。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不仅是因为他诗艺精湛,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杜甫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息息相通,杜甫的脉搏与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我们不能穿越时空去体验当时的战乱之苦,但我们仍能清晰地感受到他那拳拳之心。
七、达标检测
请想象一下老妇被抓走后,老翁的心理活动。请用第一人称描写,不少于50字。(五分钟后请展示你的文采。)
八、作业:
必做题: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选做题: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善于运用想象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板书:
官吏:呼 一何怒 凶暴蛮横 不可一世
老妇:啼 一何苦 值得同情 勇挑重担
杜甫:沉默 关心时局 同情百姓
忧国忧民
第四篇:《石壕吏》 教案
《石壕吏》 教案
《石壕吏》教案
学习《石壕吏》。了解背景;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赏析本诗情节生动、构思巧妙的艺术特色;背诵全诗。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
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今天,我们学习《石壕吏》。(板书文题)
二、播放背景音乐,朗读诗歌,创设学习氛围。
.教师配乐朗读《石壕吏》,提示学生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2.学生自由读。
3.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4.全班齐读。
三、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写作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唐肃宗乾元元年(7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2.学生默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3.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像,再现诗中的情节。
选两位学生口述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发动其他同学补充,共同丰富画面、情节。
4.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多媒体显示:
(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
(3)提问: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明确:老妪、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并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学生听读配乐朗诵,深深体味诗作的思想情感。
.赏析本文巧妙独特的构思艺术。
提问: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只用120个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巧妙独特的构思。从诗题上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现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话写成一篇“抒情独白”。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情节中可能隐去了吏的“怒”“呼”。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曰“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答曰:“室中更无人……”;最后差吏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总之,差吏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
四、学生自主质疑,深入理解诗意,进入探究阶段。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为何总是一言不发,难道他不该上去义正辞严指责官吏吗?临行独与老翁别,似乎也没有安慰的表示,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
2.“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幽咽”的人是谁?
3.石壕吏未抓年青的“孙母”而带走“力虽衰”的老妇的原因是什么?
4.石壕吏为何不抓杜甫?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五、学生齐背诗歌,或抽查背诵
六、堂小结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郭沫若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在杜甫的诗中,“三吏”“三别”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杜甫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抒写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诗人的脉搏和着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诗人。
七、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2.阅读《登岳阳楼》,感受诗人深沉而广阔的胸怀。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参考答案:
这首诗是诗人第一次登上岳阳楼,面对洞庭湖水,产生万千感慨。诗中饱含着诗人对穷途潦倒生活的深沉慨叹:对终生壮志未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诗人由个人的不幸遭遇,联想到万方多难的社会现实,由小天地转入大天地,由个人的悲伤转向“戎马关山”的家国之痛,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深情,并以“凭轩涕泗流”之情态与开篇“今上岳阳楼”所见的壮阔气魄构成照应之势,表现了一位伟大爱国主义诗人的深沉而广阔的胸怀。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一、写作训练
.古诗中多用对偶句。对偶又叫“对仗”,俗称“对对子”,是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找出杜甫《春望》中的对偶句,仔细体会它们在结构上的特点,并模仿写一两组对偶句。
2.改写《石壕吏》。
注意发挥合理想像,补充出诗中表达跳跃的部分,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方式。
二、关于举办“古诗文朗诵赏析会”的设想
内容是小学、初中一二册上学过的诗词文,赏析内容自己按理解准备。要求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文手段完善地再现作品的意境并完成对作品的赏析。
三、开放探究
阅读《春夜喜雨》,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杜 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问:题目《春夜喜雨》,诗中却无一“喜”字,结合诗句分析,“喜”字表现在何处?
参考答案: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样的“好雨”,虽诗中无一“喜”字,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叫“好”。第二联所写,显然是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分明是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像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又表现得多么生动。
第五篇:《石壕吏》教案[范文模版]
《石壕吏》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在巧妙的叙事中所表达的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以及对悍吏的谴责。
2、通过诵读,联系作者经历,感知一个饱经忧患、胸怀天下的“诗圣”形象。教学重点:体会诗人在巧妙的叙事中所表达的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以及对悍吏的谴责。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联系作者经历,感知一个饱经忧患、胸怀天下的“诗圣”形象。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学生交流有关杜甫的资料。
杜甫生活的时代,大唐帝国正经历着由盛而衰的剧变,其一生的创作,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二、整体感知
1、散读全诗,读准字音,疏通文意,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戍(shù):驻守某一地方。且:姑且,暂且。已:停止,完毕。本诗主要叙写了一户普通家庭在战争中的不幸遭遇。
三、品读诗歌
1、细读老妇“致词”的十三句话,想象老妇面对悍吏怎样的逼问才有这样一番说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 ①“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②“你们家还有别人吗?”(室中更无人。)③“你撒谎!不是还有个孩子在哭吗?”(唯有乳下孙。)④“孩子的母亲呢。快把她叫出来!”(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⑤“这怎么行!你们家必须有一个人要跟我们走。”(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这种“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悍史的蛮横、凶悍,老妇的悲伤、凄苦。
2、除了老妇的致词以外,作者还在哪些诗句中让我们感受到当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爱憎? 例1:“暮投石壕村”句中“暮”、“投’、“村’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表现了当时兵荒马乱、鸡犬不宁的社会现实。例2:“有吏夜捉人”句是全诗的提纲,“夜捉”两字如实地描绘了悍吏抓了手段的狠毒,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此的揭露与批判。例3:“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说明老百姓长期以来饱受抓丁之苦,即使到了深夜也睡不安稳,有风吹草动立刻“逾墙’而逃。
例4:“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呼”与“啼”形成强烈对照,体现了“吏”的暴戾凶悍,老妇的悲伤凄苦,同时“一何”修饰“啼”与“苦”,加重了感情色彩。例5:“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中,夜久”表明老妇哭诉、悍吏百般威逼的过程很漫长,联系前文的“暮”、“夜”更能强烈感受到这一点,同时联系“如闻泣幽咽”句,“夜久”还表明诗人对老妇一家的遭遇万分关切,彻夜难眠,关心百姓疾苦之情溢于言表。例6:“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一句既叙事又抒情,一方面照应文章开头,另一方面也是对“请从吏夜归”的补充,如果说前面我们对悍吏是否会带走这样一个孤苦的老妇还心存疑问的活,至此我们已经全然明白了结果,我们再次体会到了悍史的暴戾和人民的疾苦。
四、课堂总结
陆时雍称赞《石壕吏》“其事何长,其言何简”,诗人十分善于裁剪,在简洁的叙事中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
五、课后作业 完成《学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