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作者颇具匠心地截取了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一个片断,反映出人物的崇高境界。哀莫大于老年丧子,要经得起这莫大的哀痛,需要极大的意志力,读后让人肃然起敬。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选编课文的目的:一是让我们更进一步的走进伟人的世界,了解伟人和普通人一样有丧子之痛,又有着不同于普通人的宽广胸怀;另一方面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设计理念】
在阅读中必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学会阅读。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根据学生对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围绕课文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交流,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认真阅读,提高能力。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
2、自学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教学重点】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
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课时安排】
1课时。【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
2、搜集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出示资料,导入新课
1、导入:
学习了前面两篇课文,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不过,领袖也是人,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伟人的内心,去感受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
板书课题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2、在青山的掩映下,让我们有一次记起那场战争。(课件展示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我们怎能忘记抗美援朝中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而牺牲了的几十万中华儿女?这些中华儿女中有普通劳动人民的子女,也有毛泽东同志深爱的长子──毛岸英。
了解课文背景,更好地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创设情景,催发学生的情感。
二、自主阅读,读通全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拼音,遇到生词查查字典、词典。
2、反馈自学情况:
读字词:拟定、殉职、奔赴、踌躇、黯然、功勋。
读诗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3、在四人小组内分段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互相帮助,纠正出现的问题。
4、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听闻这个噩耗后极度悲痛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
从整体把握文本,初步感知,了解大意,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三、个性阅读,自主感知
1、默读课文,把自己深受感动的部分画下来多读几遍,可以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文中。
2、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感知毛主席内心的情感波澜:
⑴ “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生谈感受,体会毛主席悲痛的心情。师提示:接到长子毛岸英牺牲的电报,作为父亲毛泽东他在想什么,你能想象他的神态吗,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⑵ “‘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在父亲身边并没有多少时间。慈父毛泽东此时已是近60岁的老人了,老来痛失爱子,使他悲痛欲绝。
⑶ 当“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时,毛主席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① “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父亲对儿子很自然的一种感情,毛泽东想到儿子奔赴朝鲜战场时,自己因为工作繁忙未能去相送,作为父亲,谁又不想和死去的儿子见上最后一面呢?至此,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
指导学生朗读,评议。
② “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收集的资料中许多志愿军牺牲在了朝鲜土地上,进而换位思考毛主席作为一名伟大的领袖的想法:想到还有很多的父母不能和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儿女相见,我又怎能特殊呢?于是他做出了将儿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这是伟大父爱的延续,是一位国家领袖从大局考虑问题的理智,是伟人的宽阔胸怀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见证。
⑷ 当毛主席要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
① “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
② “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黯然的目光”,这是经历过悲痛后的自然神情,“转向窗外”、“指指写字台”、“示意”,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方面表现他此时仍然沉浸在对爱子的无限思念中。而一签字,就意味着毛泽东永远也见不到自己的爱子了,岸英将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真是落笔千钧啊!这一处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毛泽东是伟人,也是凡人。毛岸英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中的一位,毛主席在做最后的决定时,心底又流露出对亲人的无比眷恋。
⑸ 当毛主席在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①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②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铮铮的言语下,是毛主席那宽阔的胸怀和那深深的慈父之情。
读中想象,读说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深化感悟、领悟写法
师:毛主席把一生奉献给了新中国,奉献给了中国的劳苦大众,此前,他的五位亲人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已经相继献出了生命,此时,这位老人又失去了他挚爱的长子,这是多么剜心的疼痛啊!他不说一句话、不吃一口饭,他黯然神伤,他泪水涟涟,但他毅然地把儿子的尸骨留在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他的爱似山般的厚重,他的情如海般的深邃!他的革命胸怀如海似山!
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一次去体会毛主席他那凡人情感中的伟人风范吧!
1、学生有感情地读文。
2、我们体会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那么,本课在体现人物的情感世界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之处呢?
(引导学生通过举例说明。)
⑴ 通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毛泽东的内心世界:
如语言描写:
主席情不自禁地“喃喃”地念着儿子的名字“岸英!岸英!”。又如 动作描写:“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还如神态描写:“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的眷恋。”
⑵ 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性格特点: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将本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如: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等摘抄下来。
3、办一张关于毛泽东的小报,其中设立一版块就叫作“普通的伟人”。【板书设计】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失子之痛(不说 不吃 吸烟 皱眉)常人之父
超人抉择
(安葬在朝鲜)
伟人心胸
【练习设计】
1、将成语补充完整,再写四个你知道的成语:
狂()乱炸
情不自()
原()不动
2、读词语:
踌躇、紧锁、凑近、黯然、锻炼、拟定。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毛主席得知岸英牺牲的消息时,想把他的尸体运回国,因为_______
_____,后来他没有这么做,因为____________。
⑶ 在文中找到描写毛主席心情悲痛的语句。写在下面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教学建议】
1、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首先要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哪些地方自己深受感动,为什么感动,从中感受到什么。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使学生的自读课文和讨论交流更有实效。
2、感受毛泽东常人的情感世界和超人的博大胸怀,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让学生交流自己深受感动的地方,抓住一些细节描写,联系、调动学生的家庭亲情指导学生去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指导学生感受毛泽东情感世界的重要方法。许多感受,学生不一定能说出来,但可能通过读表达出来。因此,本课教学要以读为主 线,读议结合。【资料链接】
1、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政府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侵朝鲜,并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对此,中共中央作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开赴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此后,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全国开展了抗美援朝的宣传教育活动,全国人民以实际行动热情地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中。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连续发动了5次攻势战役,把敌军赶回到了三八线附近,扭转了战局,为停战谈判和取得朝鲜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此后,又经过两年的时间,中朝军队以革命的两手对付侵略者的反革命两手,终于迫使美国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军队共歼敌109万多人,其中美国侵略军39.7万多人,击毁敌机、敌舰和缴获各种战略物资无数。抗美援朝战争保卫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安全,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本质,鼓舞了我国人民独立自主建设新中国的信心。
2、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青山处处埋忠骨”改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刻在杭州西湖岳王墓石柱上的一副对联。“何须马革裹尸还”应出自清·徐锡麟《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典故出自《后汉书 马援列传》。
3、毛岸英:
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毛岸英也被关进牢房。杨开慧牺牲后,地下党安排毛岸英和两个弟弟来到上海。以后,由于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毛岸英兄弟流落街头。他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在苏联期间,他开始在军政学校和军事学院学习,以后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曾冒着枪林弹雨,转战欧洲战场。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毛岸英遵照毛泽东“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的要求,在解放区搞过土改,做过宣传工作,当过秘书。解放初期,任过工厂的党委副书记。他虽然是毛泽东的儿子,但从不以领袖的儿子自居,相反,总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和普通劳动群众打成一片。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他工作积极,认真负责,迅速熟悉了机关业务。1950年11月25日上午,美空军轰炸机突然飞临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毛岸英壮烈牺牲。毛泽东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强忍丧子之痛,缓缓地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这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的第六位亲人。
第二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写本课的14个字,会写“拟定、参谋”等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两个部分的内容。
3.聚焦第一部分,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两个部的内容;从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深刻领会毛主席作为父亲和领袖的常人情感和伟人胸怀.教学过程
一、出示资料,导入新课
二、自主阅读,学习字词,了解内容。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学会文中出现的生字,理解文中新的词语。
2.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文中会认的生字,指名读,齐读。
(2)学习会写的生字,挑同学读一读,写一写,理解词语。
3.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听闻这个噩耗后极度悲痛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
这篇课文用序号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分别讲了什么?(①毛主席收到长子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心忍受着巨大悲痛。②毛主席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做出了把毛岸英的遗体安葬在朝鲜的决定。)
三、体会悲痛,感受毛主席凡人的情感。
研读第一部分,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再读一读。
1.学生再次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文中表达毛主席悲痛心情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1)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从毛主席的动作中感受到他失去爱子后的悲痛心情。)肝肠寸断
(2)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岸英!岸英!”(从毛主席的语言和神态中体会到他的悲痛心情。)心如刀绞
(3)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从毛主席的语言、动作和神态中感受到他的悲痛心情。)肝胆欲裂
4.补充毛岸英的相关内容
5.指导朗读,在朗读中感受毛主席悲痛的心情。
五、课堂练习。
一、下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特殊(zhú)奔赴 倦念 彭德怀
B.踌躇(chú)签字 拟定 参谋
C.锻炼(niàn)损害 锻练 马革
二、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三、根据课文,排列顺序
()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缩的眉头。
()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话。
()毛主席已经出去了……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毛主席站立起来,仰着头,望着天花板。
六、板书
青山处处埋忠骨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悲痛万分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肝肠寸断
第三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认识拟、勋等8个生字。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毛泽东在爱子毛岸英牺牲后的一段情感波澜,从中领略他那伟大的慈父形象。
③初步领悟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课前准备
①课前发动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
②搜集了解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牺牲的6位烈士的资料。
教学过程
出示资料,导入新课
①师生一起阅读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
②导入:我们怎么能忘记抗美援朝中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而牺牲了的几十万中华儿女?这些中华儿女中有普通劳动人民的子女,也有毛泽东同志深爱的长子--毛岸英。
自主阅读,读通全文
①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拼音,遇到生词查、词典。
②反馈自学情况。
读字词:拟定、殉职、奔赴、踌躇、黯然、功勋
读诗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③在四人小组内分段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
④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个性阅读,自主感知
①默读课文,把自己深受感动的部分划下来多读几遍,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在文中做批注。
②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感知毛主席内心的情感波澜。
a.毛主席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桌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2)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体会要点: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在父亲身边并没有多少时间,慈父毛泽东深爱他的儿子。此时毛泽东已是近60岁的老人了,老来痛失爱子,使他悲痛欲绝。)
b.当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时,毛主席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1)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2)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
(体会要点:作为一国的领袖、国家的主席,毛主席把牺牲的儿子埋在国内是无可厚非的。但他强忍悲痛,一切从大局出发,理智地处理了自己的情感。)
c.当毛主席要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时,毛主席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1)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
(2)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体会要点:毛岸英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牺牲的6位烈士中的一位,毛主席在做最后的决定时心底又流露出对亲人的无比眷恋。)
d..当毛主席在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1)第二天早上,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2)电文稿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体会要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铮铮的言语下,是毛主席那宽阔的胸怀的和那深深的慈父之情。)
感情朗读,深化感悟
师:毛主席把一生奉献给了新中国,奉献给了中国的劳苦大众。此前,他的五位亲人为了中国的革命已经相继献出了生命。此时,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又失去了他挚爱的长子,这是多么剜心的疼痛啊!他不说一句话、不吃一口饭,他黯然神伤,他泪水涟涟。但他却毅然决然地把儿子的尸骨留在了远在千里的异国他乡,他的爱似山般的厚重,他的情如海般的深邃!他的革命胸怀如海似山!
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一次去体会毛主席他那凡人情感中的伟人风范吧!
布置作业,领悟写法
找出本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并将其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
第四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模版)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踌躇”“喃喃”等词语的意思。
⑵ 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进一步强化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快速读、精读等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习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读、说、写”这些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毛泽东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培养学生热爱湖湘名人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视频 搜集毛岸英的成长经历资料
搜集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1、61年前的1950年,朝鲜爆发了内战,美国借机入侵朝鲜,并把战火烧到了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影响到新中国的安全,对此,我国政府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对于“抗美援朝”的了解,你知道哪些呢?
2、是啊,我们又怎能忘记那些为了保家卫国而浴血牺牲的几十万中华儿女呢?在这些中华儿女当中,既有普通劳动人民的子女,也有毛泽东同志深爱的长子——毛岸英。
3、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的那一刻。观看视频。
二、课文导入。
1、由视频引入课题,听到岸英牺牲这一噩耗,做为父亲的毛泽东,他又有怎样的反应和表现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伟人的内心,去感受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
2、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
件什么事情?
2、学生读后概括主要内容。
3、请回味一下,你在第一次读这篇课文时,或者你刚才在课堂上再次读得时候,毛主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小结并概括板书:普通的父亲 伟大的主席
四、从“巨大悲痛”的细节描写中,感受主席常人的情怀。
1、听到岸英牺牲这一噩耗后,课文从地方可以感受到毛泽东做为“普通父亲”的常人情怀呢?请拿出笔划出相关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
2、学生交流并谈感受。
3、重点交流:
(1)细节一“从收到电报的那一刻起,„„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从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指名读——评价读——再读
如果你是主席身边的那位秘书,你一定知道主席是多么的——,多么的——
带着这份悲痛,这份伤心,我们一齐读。
满屋子的烟雾,往事历历在目,此刻,在主席的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引读“岸英„„这次怎么会”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查找毛岸英的成长经历,你了解了哪些?
你觉得岸英是一个怎样的人?
多么优秀的岸英,作为父亲的毛泽东,怎能不思念,不悲痛呢?
(2)细节二:“岸英,岸英”„„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是啊,当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毛泽东的心里百感交集,他惟有不断地呼喊着那个熟悉的名字。
生齐读“岸英!岸英!”
四个字,两个感叹号,你读出了什么?学生读,师评价。
带着这样一种希望,这种呼唤,我们再来读。
可是岸英再也不会回来了,指名读句子。
哪些词语最能说明主席当时的心情。理解“喃喃”
透过主席的语言、神态、动作,我们感受到了主席当时那种痛失爱子的悲痛。俗话说,“哀莫大于老年丧子”这是一种痛彻心扉的痛。女孩子读。何况是这么优秀的爱子,这是一种揪心的痛啊,男孩子读。
(3)细节三:“秘书将„„放在上面”
指名读,透过这两个问号,你分明看到了什么?
透过主席这一连串的动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
主席一生阅过的文件千千万,批示过的电报万万千,而此时,他为什么会踌躇呢?“踌躇”是什么意思?签下“不归葬”三个字“就意味着什么?
从此,人天永隔,真可谓“落笔千钧”啊,难怪主席——生齐读。
五、从“艰难抉择”的矛盾心理,感悟主席伟人的风采。
1、毛泽东既是一位父亲,也是一位主席,面对两份电报,两个截然不同的请求,他心里矛盾不已。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描写了主席矛盾的心理。
2、默读课文的第8自然段,讨论:对于岸英的遗体归葬问题,主席有怎样两难的抉择呢?
3、交流:一方面,作为父亲,让儿子的遗体归葬,他有充足的理由,他有怎样的理由?
过渡:是啊,作为父亲,看上儿子最后一眼,这是情理之中的,然而,另一方面,让岸英的遗体常埋在朝鲜大地,他也有充足的理由,他又有怎样的理由呢?
学生交流。
主席到底做出了一个什么决定呢?这是一个多么艰难而又痛楚的抉择啊!从这,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主席?
补充:出示“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诗句,这是毛泽东16岁时就写下的诗句,表明他从小就能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并且在他失去长子之前,他的的五位亲人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已经相继献出了生命,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新中国,献给了中国劳苦大众。
出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引读。
两难啊,两难,主席还是做出了一个普通而又伟大的决定:指名读。
两难啊,两难,思忖良久,主席用颤抖着的手在电文稿上写下了这样一行大字。齐读。
两难啊,两难,考虑再三,主席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在电文稿上做出了这样的批示。再读。
电文稿下是什么?
透过这最后一句话,想想那个漫漫长夜,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书上快速地写下来。
学生写后交流。
六、总结升华。
1、多么令人感动的画面啊,电视剧《毛岸英》有一个片段真实地呈现了当时的情形,观看视频。
2、同学们,镜头上,定格的这位老人就是我们伟大的诗人,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
3、然而,看到这些,此刻,我更愿意称呼他为父亲,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4、是啊,虽贵为领袖,受世人崇敬,但是当他失去自己最爱的儿子时,也同样会泪水涟涟,他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他更是一位慈爱的父亲。同学们,今天我们更进一步地走近毛泽东,了解他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让我们记住这位伟人,记住这位父亲,记住“青山处处埋忠骨”
大桥学校 阳敏
2011-5-23
第五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南白象一小
赵仁义
教学目标
1、认识“拟、勋”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毛泽东在爱子毛岸英牺牲后的一段情感波澜,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从中领略他的伟人形象。
3、初步领悟通过心理活动描写突出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
2、搜集了解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6位烈士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学习了前面两篇课文,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不过,领袖也是人,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伟人的内心,去感受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
二、自主阅读,读通全文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先来学习一下学习提示。指名读学习提示,划出提示中指导我们如何学好这篇课文的句子。
2、交流。
3、出示自学提示:
① 轻声细读课文,根据拼音读准生字,学会生字写法。
②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不懂的地方同桌交流或做上记号。③ 读通全文,不会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④ 分别用一句简明的话归纳从朝鲜发来的三封电报的主要内容,联系这三封电报的内容说说课文的段落大意。D反馈自学情况。
① 交流不会读的词句及不懂的词语。② 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个性阅读,深化感悟
1、快速默读课文,把自己深受感动的部分划下来多读几遍,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在文中做批注。
2、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感知毛主席内心的情感波澜。a.毛主席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桌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你读懂了什么?能体会到主席当时的心情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2)“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A你是怎么理解的?B加上这句话中的提示动作,一起来读读这句话。)(体会要点: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在父亲身边并没有多少时间,慈父毛泽东深爱他的儿子。此时毛泽东已是近60岁的老人了,老来痛失爱子,使他悲痛欲绝。)b.当“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时,毛主席是什么心情?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从哪里看出的?
(1)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A你理解主席当时的心情吗?B出示岸英及毛主席一家6位为中国革命牺牲的相关资料。C想象主席当时的心情,加上动作,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这时,主席最想做的就是„„(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
然而„„(他的想法很快就变打消了。因为他想到„„(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
(2)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体会要点:作为一国的领袖、国家的主席,毛主席把牺牲的儿子埋在国内是无可厚非的。但他强忍悲痛,一切从大局出发,理智地处理了自己的情感。)那一夜,他在电文稿上写下一行醒目的大字,„„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那一夜,毛主席
(想象毛主席这一晚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写一段话。)谈谈你现在对这句话的理解。
主席的爱似山般厚重,主席的情如海般深邃,主席的心中装着人民大众,那博大的胸怀令人震撼。让我们再次深情朗诵主席的批示——
四、作业:
1、深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组词。
3、认真抄写文中你感受最深地句子。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