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书法艺术欣赏教案.doc胡有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十四课————《中国书法艺术欣赏》教案 课业类型:欣赏课 授课教师:胡有 课时: 1节
教学班级:304班 教学时间:2013年12月11日下午第一节 教材分析:
中国书法是一门以文字为素材的抽象的线条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历代书法大家、名作迭出。课本以书法的发展历程为线,以历代书法名作为面,综合叙述了文字的各体发展,向学生讲授时以文字、书法发展和书作的年代发展分别向学生讲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字体。书法发展历经甲骨文、金文、秦篆、汉隶(章草)、魏碑、唐楷,至唐朝中国书法的各种字体、书体均已出现。另外,课本还对书法的表现形式有所阐释。为提高学生对书法的认识水平,特意让学生做一简单练习。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教具准备:
有关的文字各体作品、名家书法幻灯、书法练习的各种用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教室内悬挂书法作品,激发学生情趣。
二、新课教学:
1、为什么书法是我国特有的艺术?
(1)、汉字的独特造型;(2)、独特的书写工具(文房四宝)
2、书法文字发展演变情况:(1)古文字系统
甲骨文——钟鼎文(金文)——篆书(大篆和小篆)(2)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通过课件图片)
3、书法审美的基本要素:
(1)是结体;(2)是章法;(3)是用笔;(4)是用墨;(5)是韵律;(6)是风格。
4、介绍历代大书法家及其书法精品:(播放课件图片)(1)王羲之、王献之;
(2)初唐四大家: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薛稷;(3)张旭和怀素的草书;(4)颜真卿天下第二行书;(5)柳公权楷书;(6)宋四家:苏轼、黄公望、米芾、蔡襄;(7)元代书法家;(8)清代书法家。
5、对比不同时代书法家的艺术特色。
三、课堂小结:
通过书法的赏析,学生更深的了解了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字的精深内涵,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习字如学做人,通过他写的文字可以看出此人的性格气质。
第二篇:中国书法艺术欣赏教案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教案
课业类型:欣赏课
课时: 1节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法 教材分析:
中国书法是一门以文字为素材的抽象的线条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历代书法大家、名作迭出。课本以书法的发展历程为线,以历代书法名作为面,综合叙述了文字的各体发展,向学生讲授时以文字、书法发展和书作的年代发展分别向学生讲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字体。书法发展历经甲骨文、金文、秦篆、汉隶(章草)、魏碑、唐楷,至唐朝中国书法的各种字体、书体均已出现。另外,课本还对书法的表现形式有所阐释。为提高学生对书法的认识水平,特意让学生做一简单练习。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教具准备:
有关的文字各体作品、名家书法幻灯、书法练习的各种用具。学生用具:
毛笔、毛边纸、墨、报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的第 8课我们曾经对中国画题款艺术作了介绍,了解到书法在画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这节课我们将对中国书法艺术作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二、新授: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提问学生:哪一件书法作品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
1、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1(1)古文字系统
甲骨文——钟鼎文——篆书(打出古文字各体幻灯)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冶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2)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打出今文字各体幻灯)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汉末时的曹操就非常欣赏当时书法家梁鹄的作品,章草兴于汉章帝年间,故名。以上所讲的几种字体均属于古文字系统,是一个以象形为主的初级的书法阶段。狂草(连绵草)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这几种是今文字系统的典范(请学生自己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2、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1)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2)今文字(在讲授之前请学生说一下自己对古文字形式特征的认识?自己都见过哪些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后者气象挥弘,郁勃纵横,体格凝重,雄浑遒密是方笔的典型;唐楷(因唐朝在楷书成就最高故名)中的 《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高简、清雅秀丽,《颜氏家庙》骨力遒劲、庄严端悫、静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 时期的不同特点。《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课本还选取了“草圣”张旭的狂草作品《古诗四首》,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行草作品《虹县诗卷》,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勇于创新的大书法家,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自己再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作品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姿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4、简单的点画练习: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3字以上)。作业要求:
1、从线的力度,2、字的结体,3、墨的浓淡干湿,4、字间的位置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的临摹。练习以前请学生谈一下自己对作业要求的理解,然后教师进行当场示范演习并侧重于前两项的要求,学生明白作业要求以后再进行作业练习。
从学生中选取优秀的书法作品进行点评,点评以优点为主,适当的指出影响学生作品进一步发展不利因素(如用笔方法、用笔习惯等)。
三、小结:
根据板书简述本课内容,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中国书法艺术》的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汉字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面孔和灵魂是中华文明之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美的艺术特征是对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不懂中文的老外也能美观地感受到汉字及中国书法的独有魅力也能直观地体会到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延续性。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设计特色 对典型书法家及作品的认识和欣赏受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
二、教材分析
1历史专业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课标要求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 发展脉络。
2本课内容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属于《历史必修Ⅲ》第二课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古代书法艺术。伴随古代中国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程中国人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也不断演进学习本课达到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增强对祖国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优秀思想文化遗产。
三、学情分析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浙江省初中和高中语文课本已省略了中国汉字基本构造内容除课外自学书法的同学外较少受到中国书法的薰陶。
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对于中国基本字体的辨别 对书法的精神内涵的体会 3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看书同伴间的讨论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以文字、画面及有关声像资料使学生得到有关古代中国书法艺术的基础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初步体验古代书法艺术的各种形式认识其丰富内涵。相互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取长补短。教师注重直观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把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及综合媒体结合起来展示古代中国的精美书法艺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的情绪。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充分发挥学生书法艺术方面的潜力利用讨论、现场创作和学习体验等形式给学生提供发挥和展示才华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多姿多彩的风貌培养学生体验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生活内容培养内心的艺术情操。通过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学习观察体验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增强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行书为代表的五种常见的中国字体鉴赏
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教学模式典型书法家的介绍和其代表作欣赏 教学手段 文字、画面及有关声像资料视频讨论、现场创作和临摹体验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了解王羲之、颜真卿等著名书法家
2教师的教学准备 对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等书法名家的了解查代表作、创作背景及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 了解班级擅长书法同学以备课堂使用 了解语文课《兰亭序》的学习情况。3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
u盘和ppt课件书法爱好者自备书法用品 这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分几个环节具体说明教师指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及师生交互活动。共四个环节
环节①故事导入 皇 “一字千金”
环节②了解、欣赏、体会 王羲之及“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颜真卿及“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
环节③合作学习概述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五种常见的中国字体
环节④现场创作和学习体验 故事导入传说典故“一字千金”的由来 西安碑林内有块《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件隔代合写一碑的奇事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竟然写了200年后的唐朝文章 怪事自有根由这座《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玄奘和尚从印度带回的佛经由他精心译成后请唐太宗作序文再加上太子李治作述记玄奘的谢表。此碑立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当时朝廷要把它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体来刻碑。
长安洪福寺高僧怀仁知道此事后感到佛教界的光荣因此下决心承担此任。怀仁和尚到处寻觅用时20余年终于按序文把王羲之的字一个一个地搜集起来成了这块王羲之字体的《圣教序碑》。传说怀仁在集字过程中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到不得已奏请朝廷贴出告示谁献出碑文中急需的一个字赏金一千。这就是“一字千金”的由来后人把此碑的拓本称作《千金帖》① 了解、欣赏、体会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人。祖居琅琊今山东临沂西晋末年南迁后定居在会稽山阴今浙 江绍兴遂为绍兴人。
王羲之故居位于绍兴城内蕺山脚下的戒珠寺。在绍曾任会稽内史官至右 军将军所以世称王右军。在他任职期间薄功名利禄为人耿直关心百姓 疾苦是一个务实为民的清官。同时时常以作书养鹅为乐。晚年辞官隐退后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卒年59岁葬于嵊州市金庭镇瀑布山。王羲之7岁拜师于女书法家卫夫人和叔父五广勤学苦练后又遍学李斯、钟繇、蔡邕、张昶等书法家并博采众长自辟蹊径自成一体。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据说在梁武帝曾收集他书一万五千纸唐太宗遍访王书得三千六百纸到宋徽宗尚保存二百四十三纸。现传世墨迹寥若晨星真迹无一留存。除《兰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黄庭经》等。他的行书名品《快雪时晴帖》唐钩填本现为台湾故宫慱物院收藏。《快雪时晴帖》与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并为稀世之宝合称“三希稀”乾隆时藏于养心殿西暖阁“三希堂”。
王羲之书法中影响最大是《兰亭序》也是书法史上一段千古传奇的故事 在他去世前8年也就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邀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文人雅士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修褉曲水流觞饮酒作诗。曲水流觞也称之为曲水宴42位名士列坐溪边由书僮将盛满酒的羽觞放入溪水中随风而动羽觞停在谁的位臵此人就得赋诗一首倘若是作不出来可就要罚酒三觥。正在众人沉醉在酒香诗美的回味之时有人提议不如将当曰所做的三十七首诗汇编成集这便是《兰亭集》。这时众家又推王羲之写一篇《兰亭集序》。王羲之酒意正浓提笔在蚕纸上畅意挥毫一气呵成。这就是名噪天下的《兰亭序》。《兰亭序》是一篇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优美散文诗内容为永和九年岁在暌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 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日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设计学生齐读或老师诵读 视频欣赏《兰亭序》原文行共字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翌曰王羲之酒醒后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在纸上将序文重书一遍却自感不如原文精妙。他有些不相信一连重书几遍仍然不得原文的精华。这时他才明白这篇序文已经是自己一生中的顶峰之作自己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兰亭序》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点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内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其中凡相同的字写法都各不相同。个之字笔法、结构都变化不同。整个作品笔飞墨舞气象万千千余年来历代文人多以《兰亭序》为标准笔耕不辍。人们习惯地把书法家写《兰亭序》的水准作为衡量其传统功力的尺度。兰亭书法符合传统书法最基本的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 ②。唐太宗李世民十分喜爱王羲之的书法后来唐太宗得到《兰亭序》真迹令书法家临摹。其中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柳公权等摹本最好。唐太宗死后《兰亭序》作为随葬品葬入昭陵从此人间流传的就只是唐人的摹本了③。
王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王羲之的书法精致、美仑美奂是极富有美的观赏的。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视频欣赏颜真卿及“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 过渡中国书法艺术除了行书外还有其它同样优美的书法字体。合作学习阅读资料课前印发给学生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脉络商-清 产生于商代中后期的甲骨文笔画均为单线条瘦挺有力时露锋芒。布局多为纵行行款错落大小变化疏密有致。这些最早的汉字遗迹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章法、结字三要素。尤其是从甲骨文的结字看已体现出线条美、单字造形的对称美。因此甲骨文的出现奠定了我国书法艺术的基础标志着我国书法艺术的产生。
商周时期出现的金文或称“钟鼎文”整齐且笔画粗壮起笔、收笔及运转比甲骨文圆润曲直变化丰富。成熟的金文外形偏长每字的大小匀称各部分讲究呼应与配合。《毛公鼎》、《散氏盘》是其代表作。从金文遗迹看书法的艺术性已逐渐丰富起来。春秋战国时期毛笔开始在书法上广泛应用。毛笔表现力丰富特别是内蕴的笔法技巧构成了以后中国书法的重要要素——书者的情性、审美趣味、用笔技巧等 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车同轨书同文”由丞相李斯普及小篆小篆成为官方文字。文字的统一为书法艺术的成熟奠定了基础。从李斯的《泰山石刻》看小篆具有字形扁长、笔画多为孤线、结构复杂的特点作为官方文字不便速写。于是结构较为简单、笔画把圆转成方折、便于迅速书写的隶书应运而生。关于隶书的产生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断》说“隶书者秦下邽人程邈所作也。”程邈因罪入狱在狱中整理隶书三千字得到秦始皇赞赏舎免其罪并封为御史。此为传闻虽不足为信但是秦代隶书出现已成定论只是秦代隶书还多有篆意。到了汉代隶书逐渐占据统治地位成为官方标准字体并且进入了定型化时期。汉代隶书笔画平直结构简便顿挫明显尤其是碑刻精妙绝伦。从用笔到结字所形成的风格显得既庄重严整又变化多姿。隶书在书法艺术上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
人们在使用文字时总是希望文字好认一些写得简便一些尤其在事务急迫繁忙之时更是如此。同时在由篆到隶的演化中由于毛笔快写和笔法发展的缘故草书便产生了。唐代张怀瓘《书断》中说“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此乃存字之梗概损隶书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这一时期草书含隶意较多笔画往往还带有波磔宇与字之间无牵挂称为“章草”。
三国时期汉字书写发展为真书阶段真书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书体一般认为它是汉字发展史上的正 体是“楷模”因此一直流传至今。其字方笔直势渐占主导地位横笔尽量少作或不作燕尾笔势撇捺亦不向上挑出并缩短长度。钟繇被尊称为“楷法之祖”。东晋王羲之正、行、草各体皆精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是这一时期的精品。《宣和书谱》中说“自隶法扫地而真几于拘草几于放介乎两者之间行书存焉。”即隶法解体后写得近于谨严些的就成了真书楷书写得近于奔肆些的就成了草书介乎真、草之间的就是行书。至此汉字的几种书写形式均已产生写字也不仅仅在于实用美感和享受也成为发展的动力书法艺术进入成熟时期。唐代博大气象所形成的唐人激越的胸襟和心态在书法艺术上体现为洒脱奔逸、恢宏宽博的气势。唐代书法艺术成就最高的是楷书今天仍有“学习楷法从唐入手”的说法。其代表作有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它们或壮美森严刚正厚重体现郁郁盛唐气象或骨力劲健、均匀而瘦硬体现书者“心正则笔正”的书法意念。有唐一代我国书法艺术进入全盛时期。
宋以后字体已无大的建树和突破仅在原有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风格以发挥个性为主。宋代由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统治者重文轻武书法成为文人普遍爱好的一项艺术随意挥洒的行书尤为盛行。著名的是宋四家苏东坡的书法书卷气极浓给人以超脱世俗之感黄庭坚的书法体势异常开张以特别紧密或特别疏松作巧妙对比在豪宕中不时露出韵致米芾因其生性倜傥不羁以顿挫为含蓄结构矫侧练达神采淋漓蔡襄的书法也有新意。元代书家、画家集于一身者居多书家不事丹青尤可画家则决不可不习书法。中国画有题跋文款即始于元代这对后世的书法绘画艺术的影响极为深远。明初几位皇帝如朱元璋、朱棣都喜爱书法。国家设有中书科凡能书者授官中书舍人在内阁中办理文书。但是明人书法基本上为元代书法的延续没有大的突破。清代是中国书法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书坛渐成“帖学”和“碑学”二水分流的局面导致了书法流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分化。
合作回答 1 归纳出中国书法的主要字体及主要特征。
答从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经过秦始皇时的小篆发展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最后形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小篆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楷书也称真书、正书形成于汉末字形方正规矩严整。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开始盛行于晋代它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欣赏辨认书法作品
擅长书法同学挂出事先准备好的五种常见字体代表作品供同学欣赏辨认。现场创作和学习体验 擅长书法同学现场书法表演发动同学学习体验
九、板书设计 王羲之
五种常见的中国字体小篆草书行书
颜体、欧体、柳体
十、作业设计
1、汉字演变的脉络是 A A、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B、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篆书 C、金文---甲 骨文---篆书---隶书---楷书 D、甲骨文---金文---楷书---篆书---行书
2、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柳体的书法家分别是 A A、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B、欧阳修、颜真卿、柳公权 C、欧阳询、颜真卿、柳宗元 D、欧阳修、颜真卿、柳宗元
3、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擅长的字体是 C A、小篆 B、行书 C、楷书 D、草书
4、北宋四大书法家指的是 B A、颜黄米蔡 B、苏黄米蔡 C、苏柳米薛 D、赵蔡苏黄5汉字电脑化美术字库中国传统书法价值
十一、课后反思
1教法特点 了解典型人物创设情境感悟历史。
2活动特点 能发挥学生书法艺术方面的潜力利用讨论、现场创作和学习体验等形式给学生提供发挥和展示才华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不足之处 现场氛围的营造还有待提高
4值得讨论的问题一字千金典故与吕不韦出入较大
十二、参考资料 ①齐鲁晚报 2004-11-16 ②http://personalpage.51.net/shufa/shufa5.htm。③友情名家中国书法网中国书画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第三篇:中国书法艺术欣赏教案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教案
岑溪市南渡中学 黄俞翡
课业类型:欣赏课 课时: 1节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法 教材分析:
中国书法是一门以文字为素材的抽象的线条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历代书法大家、名作迭出。课本以书法的发展历程为线,以历代书法名作为面,综合叙述了文字的各体发展,向学生讲授时以文字、书法发展和书作的年代发展分别向学生讲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字体。书法发展历经甲骨文、金文、秦篆、汉隶(章草)、魏碑、唐楷,至唐朝中国书法的各种字体、书体均已出现。另外,课本还对书法的表现形式有所阐释。为提高学生对书法的认识水平,特意让学生做一简单练习。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生用具:毛笔、毛边纸、墨、报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的第 8课我们曾经对中国画题款艺术作了介绍,了解到书法在画面有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那么这节课我们将对中国书法艺术作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二、新授: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提问学生:哪一件书法作品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
1、书法文字发展简史:(1)古文字系统
甲骨文——钟鼎文——篆书(打出古文字各体幻灯)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冶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2)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打出今文字各体幻灯)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汉末时的曹操就非常欣赏当时书法家梁鹄的作品,章草兴于汉章帝年间,故名。以上所讲的几种字体均属于古文字系统,是一个以象形为主的初级的书法阶段。狂草(连绵草)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这几种是今文字系统的典范(请学生自己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2、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1)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2)今文字(在讲授之前请学生说一下自己对古文字形式特征的认识?自己都见过哪些今文字?)
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后者气象挥弘,郁勃纵横,体格凝重,雄浑遒密是方笔的典型;唐楷(因唐朝在楷书成就最高故名)中的 《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高简、清雅秀丽,《颜氏家庙》骨力遒劲、庄严端悫、静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课本还选取了“草圣”张旭的狂草作品《古诗四首》,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行草作品《虹县诗卷》,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勇于创新的大书法家,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自己再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作品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姿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4、简单的点画练习: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3字以上)。作业要求:
1、从线的力度,2、字的结体,3、墨的浓淡干湿,4、字间的位置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的临摹。练习以前请学生谈一下自己对作业要求的理解,然后教师进行当场示范演习并侧重于前两项的要求,学生明白作业要求以后再进行作业练习。从学生中选取优秀的书法作品进行点评,点评以优点为主,适当的指出影响学生作品进一步发展不利因素(如用笔方法、用笔习惯等)。
三、小结: 根据板书简述本课内容,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第四篇:书法艺术欣赏浅论
书法艺术欣赏浅论
书法是一门艺术,书法艺术欣赏是一种美的享受,如何欣赏书法艺术,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有的人把书法艺术欣赏描绘得玄妙异常,高深莫测,似乎是少数专家的事。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前人早已对怎样欣赏书法艺术作过不少论述,只不过有的阐述过于陈旧,用词又很生晦抽象,令人看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试图通过浅显明了的讲述,和大家一起讨论怎样欣赏书法艺术这一课题。
书法艺术欣赏,不仅是读出它的文字内容,更主要的是要看出它的“神韵”,一个不识字的人,甚至不懂汉字的外国人,都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作品神韵的感染,达到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不自觉地神游其间,自得其乐,得到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我们今天讨论这一课题,实际上就是要提高大家对书法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学习书法的兴趣,书法鉴赏能力提高了,书法水平也才能够提高。如何学会欣赏书法艺术,对每一个书法爱好者来说,的确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
书法艺术欣赏是一种主观意识活动,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
一、它不同于自然科学有一个定义,1+1等于2,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一样的,而书法艺术不能用一个公式或定义来规定它,也不能象长度用尺寸来度量它,象重量用斤两来衡量它,几个人同样写一个字,结果是各显其面,不尽相同,美丑的定义也不会相同。
二、审美观不同:如有的人说动物园里的蟒蛇最美,有的人则认为最丑,甚至见了都可怕,有的人喜欢大红大绿装修住房,有的人却认为很俗气。这就是审美观的不同,看一幅书法作品的艺术水平高低,可以争论到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这就是因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审美观不同,其结论自然也不尽相同。
三、时代风尚不同:名画家来楚生先生有这样一段有趣的谈话:“我小的时候,男人头上都留有长辫子,偶尔看到一个男人头上没有长辫子就看不顺眼,到民国以后,男人头上的辫子剪掉了,大家也慢慢看习惯了,偶尔有人还留有长辫子,反而觉得不伦不类,不顺眼了”。其它如时代风尚变了,衣着也随着改变,高领、低领、长裙、短裤,因时尚不同而变,书法艺术欣赏也同样因时而变,有的崇尚古代传统书风,时下又有流行书风、现代书风等不同的书风,只要你凝神一想,这样因时而变的例子很多,给书法艺术欣赏带来了困难。
四、书法艺术是一门抽象的美学,它所体现的形态,有的粗野,有的厚重,有的笨拙,宽博与松散,凝重与滞拙,剑拔弩张,雄健流畅,秀美险峻等等,这当中的差别具体界定起来实在很难辨析,除了欣赏者能与作者心领神会才能体会到,非旁人所能理解。
五、对书法学习研究、水平高低程度不同: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尤如看象棋比赛,一个“妙”招出现,程度高的观众一下子就能理解,程度低的要看几步才能领悟,再差的甚至一直不能理解。这就是水平程度不同看到的深度也不同,书法艺术欣赏更是这样。唐朝大书家怀素与颜真卿一起讨论书法,怀素说:“每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真卿说:“何如屋漏痕?”怀素说:“得之矣”。宋朝大书家苏东坡,黄庭坚二人在一起笔会,把写好的字挂起来欣赏,东坡说黄庭坚的字“好是好,就是有些字的笔划如死蛇挂树”,黄庭坚谑东坡说:“你的字也不怎样呀!就象石压蛤蟆”。二人相视抚掌大笑,他们的书法水平已达到师法造化的地步,欣赏过程中故能互通神韵。
从以上论述来看,书法艺术欣赏的确是不容易把握的事,但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不断总结,逐步形成了共同的认识,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因为书法艺术欣赏就是通过欣赏这一手段获得一种美的感受,称之为美感。美感是怎样产生的?美感就是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对美的对象作用于人的感官的能动反映。从广意上讲,它包括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感受等。狭义来说,则专指审美的感受。
一般说来,人类的感觉主要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五种,是高级动物所独有的共同本能,作为审美的感官主要是听觉和视觉,所谓“目迂之而成色,耳闻之则成声”,书
法艺术欣赏正是一种视觉的感受,这种感受就是通过视觉感官获得的一种“迁想妙得”是人类之所以作为“万物之灵”的奥秘所在,我们称之为“第六感官”,也就是通常说的“内在眼”,历史学家有历史眼,书法家有书法眼,三百六十行都有自己的内在眼,书法艺术欣赏,就是通过这只内在眼感受到书法艺术的美感,这种美感,具体呈现在书法艺术欣赏过程中,有以下五种:
一、立体感:又称雕塑感,有的也称质感。书法艺术的立体感,大致有以下两种因素构成:
一是汉字独有的结构,这种结构在世界文字中别具一格,方方正正是其最大的特点,而且在每一个字中总有一个主要的横笔或竖笔作为主笔,其余点划则作为衬托,这就是书法“间架结构”,“间架结构”是整个字的支柱,也就是所谓的“轴线”原则,林语堂先生说得好:“中国书法作为中国美学的基础,其中全部含义将在研究中国建筑时进一步看到”。一所房子有轴线,一个大建筑群有轴线,正如中国书法中的永字八法“八方点划环拱中心”,又如临写汉字要在“九宫格”中安排笔划,都在遵循这一原则一样,历代书家都重视研究这一原则,不论什么书体,上下纵横,都通过这一原则,写出旷代罕见的神品、妙品。大凡学书者,都是先求平正,后追险绝,又复归平正,前一个平正,中轴线显而易见,后一个平正则是前一个平正的飞跃,不论你的字写得多么了草,欹侧,险绝,都能保持在一中心轴线上,重心仍然很稳,不会感到摇摇欲坠的感觉,可见汉字结构与古代建筑的共同之处,有了这一个重心,立体感则跃然纸上。
其次是书法的书写工具的特殊性,那是一支神奇的七寸毛笔,用它铺毫抽锋,皆能挥洒自如。宗白华先生说:“中国书法用中锋写的字,背阳光一照,正中有一道黑线,周边稍淡,叫„绵裹铁‟,圆滚滚的产生了立体的感觉。”元代赵孟頫《兰亭十三跋》中云:“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要求笔笔中锋,让每一点划都能呈现立体感,当然我们不排斥侧锋,这里只是强调中锋写出来的线条更能呈现线条的立体感。
二、节奏感:书法的节奏感称为“笔意”,郭沫若先生说:“构成节奏”总离不开两个很重要的关系,一个是时间,一个是力的关系”,这种解释对我们理解书法节奏感很有帮助,书法的真缔也是一种运动与节奏变化的过程,楷书“永”字八法的八种笔划各具不同的节奏,在用笔上,藏、露、顺、逆、讲节奏;在用墨上,枯、湿、浓、淡是节奏;在字体上,真如立、行如走、草如奔是节奏;在书写能力上,八面出锋,纵横驰骋,四平八稳也是一种节奏。纵观大自然万事万物,节奏无所不在,斗星转移,日落月出,潮涨潮落,都是一种节奏。
唐·张怀瓘在书论中称书法是“无声之音,无形之象”,他讲的是章法的对称、穿插、呼应、断连,犹如一首旋律优美、动人心魄的乐曲。王羲之有一段十分精彩的话充分显示书法的节奏感,他说:“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又说:“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每作一折,如屈折钢铁;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节奏自见。唐大书家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草书大进,笔划欲如舞蹈,忽轻忽重,忽枯忽润,忽大忽小,急中有缓,动中有静,最富有节奏感。无独有偶,酣醉如泥的怀素和尚,泼墨挥毫,有的字笔下生风,活泼飞动,有的字舒缓飘逸,从容不迫,好似一曲激昂豪迈的交响乐,又好似一个轻歌漫舞的霓裳羽衣舞蹈,节奏在他的书法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宋朝米芾风趣地说:“沈辽排字,蔡襄勒字,苏轼画字,黄庭坚描字,他自己是刷字”,这“排、勒、画、描、刷”就是不同节奏写出来的字,可谓认识节奏感的知音。
三、朦胧感:书法的朦胧感,首先是由书法形象的特点决定的,它所显示的形象,既具体而微,又抽象而玄。
朦胧者,含蓄,蕴藉也,诗有朦胧诗,画有朦胧画,如“唐韦庄诗:“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花十里堤”。就是一首朦胧诗,表现的是一种烟雨凄迷,恍惚如梦的朦胧境界。徐悲鸿的画:《漓江春雨》迷离恍惚,如烟似梦,也是一种朦胧景界。“花看半开,酒饮微醉”,“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妙就妙在一个“半”字,它含蓄、有期待、有渴望,让人神秘,让人寻觅,如门户大开,一览无余,则索然寡味。
“诗贵曲,画贵蓄,书贵藏,学贵悟”,讲的都是一种朦胧美。唐二王父子的书法,唐太宗赞王羲之其字“烟霏洁露,若断而连”,赞王献之的字:“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神光离合,乍阴乍阳”。古往今来,朦胧美的书法代表作,如陆机的《平复贴》,王珣的《伯远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张旭的《古诗四首》,颜真卿的《祭侄稿》,怀素的《苦笋帖》,杨凝式的《神仙起居法》,苏轼的《黄州寒食帖》……等。当代书家如沙孟海、林散之、李志敏等人的作品,飘然出尘,云海滃郁,都十分朦胧,让人浮想连联翩。
孙过庭在《书谱》中曾经指出:“伯英不真,点划狼藉,元常不草,使转纵横,乍显乍晦,若行若藏。”这狼藉、纵横、显晦、行藏就是朦胧,欣赏这样的作品如望海上蓬莱,月中桂子,展现的是一种神韵,核心是一种丰神,从中得到一种朦胧美的享受。
四、空间感:中国书法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审美情趣,就是要达到一种淡泊、空灵的境界,这种境界主要通过空间感来体现,宗白华先生运用美学观点,强调:“一幅好的字表现一个美的空间”,他们巧妙地运用计白当黑,虚实相生,以虚代实,因虚得实,黑白对比来显示中国书法空间感的最大特色。邓石如先生说:“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呀。”清包世臣也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老子说:“大音稀声”,“大象无形”,说的都是一个空间感。宗白华先生对此更有生动地描绘,“中国字若写得好,用笔得法就成功一个有生命有空间立体感的艺术品,若字和字之间,行与行之间,能“偃仰顾盼,阴阳起伏,如树木枝叶扶疏而彼此相让,如流水沦漪而先后相承,这一幅字就是一回舞蹈,一曲音乐”。当代大书家于右任先生认为:“宁可牺牲形式上的对称,而要力求章法空白的得当”。故他的作品给人以淡远、简朴、空灵的感受,非一般人所能企及。
空间感的表现形式同时还要掌握虚与实的变化,庄子说:“虚室生白”,“唯道聚虚”,万象皆从虚空中来,又向虚空中去。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如古今中外的建筑群,要留有空旷的场地,房屋要开门设窗一样,好让人有回旋余地。书法作品要有一定的空白,字与字,行与行有空白,天头地脚也是空白,有虚有实,达到此处无墨胜有墨的境地,所谓“精鹜八极,心游万仞”这正是书法艺术空间感所产生的巨大魅力。
五、时代感:时代感也就是新鲜感,新者,新颖也。纵观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求新求变的创新史。
周太史籀作大篆,秦丞相李斯作小篆,汉代隶书的兴起,晋代以来书法创新达到鼎盛时期,王羲之独具慧眼,以其深厚的功力将行楷书发挥到淋漓尽至,颜真卿突破二王规范,形成正面开张、气势磅礴的颜字都是一种创新。
从字体的发展创新来说,由象形文字到甲骨文、钟鼎文,秦篆、汉隶、魏碑、真书、行书、草书逐步演变、发展而趋于定型。从字的风格来说,晋书尚韵,唐书尚法,宋人尚意,明书尚姿,清人尚变,这“韵、法、意、姿、变”充分表现了时代感所赋予的生命情操。
牛顿名言说得好:“如果我比笛卡尔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王羲之没有在一脉相承,不敢越雷池一步的钟繇、卫夫人的规范前却步,颜真卿也没有在王羲之“书圣”面前怯场,为中国书法创新作出了典范。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书法界掀起了一股股书法热潮,甚至出现了“现代书法”、“流行书法”,的确不能说不是种创新,的确值得欢呼,但是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入乎其中,出乎其外,就是要充分显示其民族性,深深扎根于文化传统中,“数祖忘典”离开传统,离开中国书法特有的基本功这土壤,去搞“创新”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书法要变,要创新,才有生命力,有志气的书法爱好者,应当站在王羲之、颜真卿等巨人的肩上,再创新风。
上述立体感、节奏感、朦胧感、空间感、时代感,是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我们学习欣赏书法艺术,从这五个方面入手,就能提高欣赏能力,从而也能提高书写水平,达到臻入化境的境界,五感具备则众美生。
众美是多角度、多方位的,但归结起来不外乎“自然美”、“综合美”。
“自然美”就是佛教禅宗说的“任性天然”。由“即心即佛”的佛性论,发展到后期成为“任性天然”,从“自在解脱”变为“纯任自然”,做天真自在佛的禅宗思想,也波及到书法领域之中,在书界形成一股不甘拘于法度限制,而崇尚自然的风格。这在宋明书法中表现最为突出,这一时期的书法家,许多都很爱参禅悟道,抄写经文,从中感悟到“任性天然”的通禅境界。如黄庭坚的《松风阁》,行文舒展豪放,笔法变幻莫测,大开大合,飞动错落,简直是一种不食人间烟火,超凡出尘的天然个性。米芾的《蜀秦帖》则灵活多变,虚实相生,飘逸洒脱,寓老练娴熟于自然之中。明朝宋克的《杜甫壮游》诗,通篇流畅飞动,深得法度而又使法于自然,极尽个性,将自然之美的神韵尽显其中。以此相反的则是唐人书法,他们把法度看到很重,因此书法多为循规蹈距,小心谨慎,严肃不苟。严重束缚了书法自然美的发展,扼杀了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压抑了书家对自然美的冲动。宋人书法敢于追求自然解脱,不受其约束,是返朴归真,性任自然的最好体现。我们在书法创作中,应力求追求一种自然美。刻意求工、巧于安排、矫柔造作、急功近利的作品无疑是不可取的。
“综合美”也就是“神韵美”,笔划的线条美,单字的结构美,仅只是衡量一幅作品基本功好坏的先决条件,只有在此基础上,精心研究其通篇章法布局,才能领略到书法作品的神韵。清人刘熙载说:“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至数字,大如一行至数行。一幅至数幅,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妙。凡书笔画要坚而浑,体势要奇而险,章法要变而贯。”强调字与字,行与行的连贯性,要求做到“气脉连贯,虚实相生,错落有致”。
气脉连贯就是在气势上相互接应,相互连络,浑然一体。虚实相生就是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要有空白相隔,既不可过满,过满则拥挤杂乱,又不可过疏,过疏便单调寒乞。错落有致就是在法度中求变化,错综中见奇趣,充分应用错位,不稳定,不对称的方法,收到活泼、流畅、气韵生动的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每书做到意在笔生,胸中要有全局,处处观照全局。正如一个优秀的音乐家,只有对演奏的作品有深透的理解,把握每一个乐章,每一组旋律,才能指挥演奏出具有丰富感情色彩,具有感染力的曲子一样。我们只有通过综合地去欣赏,才能领会其作品中的神韵美,也就是平时说的神采、气韵、意境之美。
书法艺术欣赏的过程与书法创作的过程是相反的,书法创作是集点画以成字,组字而成行,组行而成篇。而书法欣赏则是第一印象就要审视作品章法中所反映的神采、气韵、意境,通过这些无形的,只有心领神会感悟到的神韵美,也就是综合美、自然美。然后才去剖析它们的结字、点划,用笔这些有形质的形式上的美。因此,可以说,书法艺术的欣赏过程就是一个美的享受过程,也是一个美的再创造的过程。
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至今已形成百花齐花的大好局面,只要我们悉心领会,是能够提高欣赏能力的,同时也能对自身书艺有一个质的飞跃。以上所谈及的书法欣赏论述,仅是个人的浅见,供同好作为引玉之砖吧
书法欣赏的三个境界
梁春秋
书法欣赏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一概而论,但书法欣赏仍有其基本规律可循,亦非“玄学”之术。笔者以为,欣赏书法是书法在人脑中“再创作”的过程,因此,必先“识形”,次而“赏质”,再而“寄情”,三步逐行,渐入佳境。
第一境
识形
书法是线条形象的艺术,“形”有四要素。赏得“四要素”则入第一境。
一曰格式。书法以条幅、中堂、横披、匾额、斗方、扇面、对联、尺牍、手卷、页册、题画等格式最为经典。
二曰书体。书体以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魏体、章草、行草等最为常见。三曰色彩。书法的色彩以白纸、墨字、红印组合最为耐看。
四曰构成。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以正文、题款、印章构成最为普遍。第二境
赏质
书法不同于写字。书法要讲究“法度”,“合法”才能“质美”。其“法”有四。赏得“四法”则入第二境。
一曰字法。字乃书法之根本。聚点画而成字,点画之间应当“平衡对称,对比和谐,主次得宜,疏密适度,多样统一。”
二曰笔法。用笔贵在因体而变、稳实丰富;中侧(锋)互换,法出有源;笔力遒劲、力透纸背。
三曰章法。章法即整幅书法作品的“布白”。它讲究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以笔势连绵,气脉畅通、节奏分明,若如“行云流水”。即所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计白当黑,奇趣乃出”。
四曰墨法。墨有六彩之说,即“浓、淡,枯、湿,燥、润”。若能“带燥方润,将浓遂枯”,则可达到“无声而乐的和谐”,“五光十色的神采”,“洒笔以成酣歌,和墨以籍谈笑”的境地。
第三境
寄情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刘熙载语)。书法的目的是“畅寄幽情”。书法艺术的最境界也就是人的精神,人的气质的一种抽象体现与表露。欣赏书法不仅仅是看功力的深厚,看点画、章法的精巧,而是要看作者的精神、胸襟、气质修养。因此,欣赏书法的最高境界是通过书法作品与书法家“对话,交流”。而赏得此境需要赏者“见智”、“见性”,悟得书法之“出法”、“意境”、“气质”之妙理。
一曰出法。卓越的书法家总是善于在严格的法度之中自由驰骋并施展其创造才能。因此,他们往往任情姿性,纵笔所如,使人看出他们的“无拘无束”,而又不流于“荒诞狂怪”;既有“先圣”的遗风,又有自己的“圣地”,即所谓“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放豪之外”。
二曰意境。书法的意境是指于书法作品中流露出的精神内涵,则在生动的气韵、飞扬的神采以及空间余白所构成的幽深而旷远的意象。如,有的象行军布阵,旗帜飞扬,士马精研;有的象尺幅丹青,疏林远阜,错落有致;有的象江河大川,奔腾浩荡,一泻千里;有的象廻溪曲沼,春水繁花,清幽婉丽;有的象婀娜舞姿,素袖轻扬,一步一形;有的象悠扬乐曲,绕梁三日,牵人情思。这就是书法富于韵致,并且交织着生命节奏的意境。
三曰气质。常言道,“书为心画”,“字如其人”。书法是书法家抒情达意的特殊语言。如同作家之文,诗人之诗,歌者之声。因此,有独立性、创造精神的人,其书往往风格独具;依赖性强、唯唯喏喏的人,其书往往依傍门户、缺乏个性。性情豪爽英迈之人,其书往往气度恢宏;感情缠绵悱恻之夫,其书往往柔媚有余,劲健不足。志行高洁者,其书往往清气飘洒;格调低下者,其书往往俗气横流。心情恬淡者,其书往往气静端庄、淡泊旷达;追名逐利者,其书往往张牙舞爪、哗而取宠。
第五篇:中国石油大学书法艺术欣赏在线考试
第1题 瘦金体出自哪位帝王之手()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题 相传是谁改进了秦篆,发明了最初的隶书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题()是怀素最著名的代表作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4题 怀素练字刻苦,后人盛传他()的事迹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5题 书法史上将()合称为“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6题 “行书四大家”是指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7题 蔡襄所撰写的()是重要的茶学专著和书法杰作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8题 明代的()号称“吴中三才子”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9题 并称“钟王”的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0题 《神策军碑》是字最大的()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1题 “破体”“一笔书”的创造者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2题 行书盛于()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3题 蔡襄将蔡邕的()运用于草书中,独创“散草”一体,极尽风云龙蛇之态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4题 明初,书法家()号称“三宋”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5题 王羲之因在书法领域的造诣被后世誉为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6题 千古名篇《兰亭序》是他的什么作品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7题 赵孟頫的妻子()也是著名书画家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8题 李斯因在书法领域的造诣被后世誉为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9题()是黄庭坚草书的登峰造极之作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0题 米芾自创(),具体表现为写字神速,痛快淋漓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1题 蔡襄所撰写的()是重要的茶学专著和书法杰作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2题 我国最大的书法碑林在()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3题 最有名的汉代帛书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4题 颜真卿书体被称为“颜体””,与()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5题 颜真卿的()作品,与《兰亭序》合称“双璧”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6题 晋代最有名的书法世家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7题 造字传说中最有影响、最形象具体的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8题 以性情张狂,多在醉酒后落笔疾书的书法家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9题 苏轼的()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0题 瘦金体出自哪位帝王之手()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1题 王羲之因在书法领域的造诣被后世誉为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2题 “楷书四大家”是指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3题 张旭主要发展了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4题 书法史上将()合称为“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5题 《兰亭序》被后世誉为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6题 王献之能突破其父的限制,自创别体,是因为他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7题 颜真卿的()作品,浑厚庄严,饶有韵味,被历代书法家誉为“天下第一楷书”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8题 张芝被后世誉为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9题 张旭主要发展了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40题
心正则笔正是()的名言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41题 颜真卿被后世称为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42题 颜真卿的()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43题 以下哪些是李斯的作品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44题 蔡邕多才多艺,涉及哪些领域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45题 我国古代著名的三大石经是指
您的答案:B,C,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46题 钟繇在书法上的贡献有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47题 王献之的行草有什么独特之处
您的答案:A,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48题 欧体的独特之处在于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49题 欧阳询的主要书法成就是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50题 一般认为,钟繇的代表作有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试卷总得分: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