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必备课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0:3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考语文复习必备课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考语文复习必备课教学设计》。

第一篇:中考语文复习必备课教学设计

中考语文复习必备课教学设计

中考语文复习必备课教学设计

汉滨区关庙中学 徐啸

一、复习总设想

导向引路:以学校的中考备考指导思想为导向,要在深入研究新考标、课程标准、、教材、市中考语文命题的思路、原则、内容、题型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从内容到方法,体现正确的复习方向。并在复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最终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整理归类:以“考标”为依据,帮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所牵涉到的知识加以分类整理,以掌握知识的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单化。

训练能力:通过复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实际应试答题迁移能力。

二、复习总安排

第一阶段:从4月8日到4月25日,以“标”为标,以“本”为本,夯实基础,过好教材,梳理课本,进行拉网式复习。全面复习与系统归纳各册所要考到的知识点,力争每一册的知识点都要做一次过关考查。(要注意的是根据以往考试规律,七、八年级的复习可以简略一点,九年级稍微详细)

这一环节是中考语文复习的起始环节,关键环节,分四大版块:

1、积累运用,过好写字、识字、识词、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标点符号关。

2、综合性学习,过好学科融合、生活实际运用语文、综合运用语文关。

3、阅读,课内:六本书,三十六个单元,按照四大文学样式分类逐项进行复习。人教版7----9年级语文课本,戏剧占约三十六分之一;小说占约六分之一;散文约占三分之二,这里的散文是大散文,包括三大文章体裁,数量约103篇,背诵25篇,外国散文约15篇,是复习的重头戏,背诵任务,特别是古代散文的背诵可与诗歌的背诵分庭抗礼;诗歌的复习任务仅次于散文,但默写却位居四大文学样式之首。诗歌分五类:一类,背诵并默写约15首;二类,只背诵约21首;三类,课内学习,不要求背诵的约22首;四类,课外背诵每册十首,六册,共60首;五类,课文后附录,综合性学习里的共约33项。此外,还有少量的童话、神话、寓言、新闻类的复习任务。每册书后都有附录,在积累运用、综合性学习考查里都会辐射附录里的相关内容做为复习的一个单位,还有课文后附录的知识框也应进行拉网式复习。

4、写作,作文已占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复习应基础、能力、应考并重,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卷面整洁习惯,认真审题习惯,快速拟题习惯,快速构思习惯,下笔成文一气呵成的快速作文等习惯。

第二阶段:从4月26日到5月20日,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检测与点拨,归类整理,作好专题,查漏补缺,切实提升学习复习效率,打好阵地战,歼灭战。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第三阶段:从5月21日到6月13日,进行综合测试与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以中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模拟训练,掌握答题技巧,熟悉考试技术,作好一切应考准备,清理战场,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本阶段主要是在“专题复习”和“过教材复习”两个环节之后进行的考前“实战”模拟“演练”,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仿真”训练。

三、主要措施与方法

1.狠抓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在复习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基础知识考点的范围,始终以考纲作为复习指南.2.重点搞好现代文阅读理解的复习。要以课本为典型示例,教给学生阅读的要领和方法,以“整体阅读——部分阅读——整体阅读”的阅读思路,“读文——读题——答题”的解题思路贯穿整个阅读

复习过程中,并且抓好课外文段的阅读训练,着力提高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和应试答题能力。

3.重视文言文的阅读训练,对初中六册语文教材的重要文言文篇目要求学生都要过关,重点要求学生能默写一些重要的名段、名句,懂得文言实、虚词的释义,翻译句子和能了解其主要内容及其写法。

4.对于作文的复习要以抓学生的思维训练为中心,要把作文的分解训练和综合训练结合起来,每周都要布置专题作文让学生训练,并要加强作文的指导和讲评工作,特别要做好“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开放性作文的强化训练。

5.复习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面向全体,注重实效,要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精讲多练,以练为主。复习时应讲知识要点、题型、思路、规律、方法和学生中的难点问题。要求学生练要有计划性、目的性、针对性。布置的练习要有典型性、指导性、灵活性。

6.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每课时都要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并且要抓“突破口”,不盲目“开快车”。

7.在专题知识的测试阶段中,做好学生的成绩统计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做好点拨。

8.在综合测试的阶段中,要做好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工作。指导学生分析答卷中的主要失误及其原因,并从中找出规律来,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突出“测—评—练—讲”的模式

9.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及循环复习工作,让学生及时做好笔记,对于一些常见的错误要做好归纳总结,力求要逐一解决。

10.做好每堂课的练习题的设计,以及专题测试题和模拟试题的收集、筛选与刻印工作。

九年级语文复习备课

汉滨区关庙中学 教师 徐啸第一轮复习:

梳理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掌握本册重点和考点

时间安排:拟用两课时和一个早自习

教材分析及对学生的要求:

一、本册共有六个单元。各单元的重点课文有:

第四单元《化石吟》、《看云识天气》;

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郭沫若诗两首》

在复习课文时,要求掌握字的音、形、义;了解重要的文学常识;背诵重要篇章及重要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综合性学习内容:

1、这就是我。

2、漫游语文世界。

3、感受自然。

4、探索月球奥秘。

5、我爱我家。

6、追寻人类的起源。

要求学生能掌握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了解相关的知识。

三、课外古诗词背诵

龟虽寿、过故人庄、题破山寺后禅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夜雨寄北、泊秦淮、浣溪沙、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如梦令、观书有感

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和默写,了解诗词的主题,能够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赏析。

四、名著导读

《爱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

学生根据附录介绍,对这些名著人物、内容、主题有所了解,对名著的部分情节有所了解。

时间安排:拟用两课时和一个早自习

教材分析及对学生的要求:

一、本册共有六个单元。各单元的重点课文有:

第三单元《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第六单元《珍珠鸟》《斑羚飞渡》

在复习课文时,要求掌握字的音、形、义;了解重要的文学常识;背诵重要篇章及重要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综合性学习内容:

1、成长的烦恼。

3、我也追星。

2、黄河 母亲河。

4、戏曲大舞台。

5、漫话探险。

6、马的世界。

要求学生能掌握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了解相关的知识。

三、课外古诗词背诵

山中杂诗、竹里馆、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滁州西涧、江南逢李龟年、送灵澈上人、约客、论诗

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和默写,了解诗词的主题,能够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赏析。

四、名著导读

《童年》;《鲁滨逊漂流记》;《昆虫记》。

学生根据附录介绍,对这些名著内容、主题有所了解,对名著的部分情节有所了解。

五、附录

汉语词类表

梳理八年级上册教材内容。掌握本册重点和考点

时间安排:拟用两课时和一个早自习

教材分析及对学生的要求:

第二篇:中考语文 作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初三语文作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缘起】

时下,“模板作文”、“套话作文”、“八股作文”正受到批判。大家都清醒地意识到:随着应试教育的愈演愈烈,我们中学的一些作文课堂已经失去了它的本真、自然的状态。直接瞄准应试的作文教学,把“作文”与“做人”割裂开来,把“内容”与“形式”对立起来,其结果必然是:或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或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于是,许多老师开始呼唤“原生态的作文教学”。苏州的陈玉驹老师在《生态课堂是作文有效教学的必然诉求》(《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年12期)一文中这样阐述:所谓原生态的作文教学,其涵义有两点:一是纯天然的,二是可持续发展的„„原生态的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试升学,更是为了完善人生,为生命发展奠基,从而使写作成为一种生存的习惯与方式。

“原生态”是一个新生的文化名词,最近正广泛地流传在各种媒体之间。它一般被定义为:没有被特殊雕琢,存在于民间的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表演形态。该名词进入写作,乃是顺理成章之事。

但是,写作回归“真实”并不能够完全解决一线作文教学的诸多问题,“纯天然”“原生态”也不一定就能促进学生写作和人格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如果对这一类时髦词语思考不深入,甚至错误理解,那么,学生写作反而进入了“伪真实”“伪生态”的误区。下面的这堂作文复习课,就是对这种写作现状的一种反拨。【教学步骤】

一、戳穿“伪真实”——辨析“伪生态作文” 1.展示一次作文评改纠纷,请学生讨论。事情的缘起是两位小作者对老师的作文评改不服气。他们认为自己是“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的,是符合写作要求的。

【甲文】略。该文属于典型的流水帐作文,小作者事无巨细地记述一天的见闻,文字尚可,但没有重点,缺乏整合提炼,思绪飘摇,文路散乱,内容繁杂却无重量。

【乙文】

这世界上,我不认同的人太多。这些靠着虚伪偷生于世的本不应该存在的人严重干预了我的生活。我不是傀儡,为何要被这样的人约束,以致于去遵守没有意义的规则,做我不想做的事。我像被囚禁的犯人,甚至像只狗。学校的大门、门卫,寝室的铁门、铁网、铁锁、楼长、室长摧残着我的眼睛,让我实在难以想象这就是所谓的“乐园”,这和牢狱、不,和炼狱有何区别? „„我生活在撕裂之中,渴望、追求都已被没有意义的生活泯灭了。这样的教育造就的是什么?不过是一群没有生存价值的人,一群四肢跪下,叫着“汪汪汪”的狗。

我拿什么来拯救自己?

——节选自学生作文

讨论小结:这两篇作文确确实实是“真实”的,但是,还不是艺术的真实。甲文罗列生活,堆积细节,缺乏提炼,仅仅是对真实生活的“杂碎”的陈列,没有艺术的美感。乙文思想的偏激显示出小作者内心世界的狭隘,当作文中充满了夸大的牢骚、怨恨、诅咒的时候,“真实”就被歪曲了。这两种写作倾向都是不健康的,是中学生写作“伪真实”“伪生态”现象的代表。

二.探讨真实的“真实”——走出“原生态写作”误区 1.以两个趣味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原生态”和“生态”的区别。讨论话题一:上厕所是否应当入文?以一位学生记叙校园生活的作文为例子,帮助他辨析:上厕所确实是生活的重要内容,但是否在写作时必须涉及呢?

小结:如果不是表达主题的特殊需求,上厕所没有必要入文。生活还不是艺术,我们不能模糊了艺术和生活的界限。如果不加以区分,把每天的吃、喝、拉、撒都罗列出来,那就不但不是艺术,反而会制造出一堆垃圾。写作伴随着辛苦的提炼过程,是对生活的升华。只有删繁就简,去伪存真,再把精彩的部分加以渲染和烘托后才能成为可圈可点的艺术作品。写作材料的选择犹如靓衣的裁剪,要删繁就简大刀阔斧,留下的一定是最能表现生活本质的,能够给人以美感的精华部分。

我们更需要警惕的是:写作从写虚假回归到写真实、写个性,这固然是一种进步,但是,其中也潜藏着一种危险。原生态包含着一种原始的美,但是,原始的感知并非都是美好的。因为属于人的“基本需要”的范畴的东西,往往是较为个人化的、狭隘的情感,没有多少对人生世相的深刻理解和揭示,所以也就没有多少真正的价值。人性、个性也是需要打磨的。情绪的宣泄有时是必要的,不可避免的。但是,这些纯粹个人性的宣泄,只能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成为写作的主要题材。那种认为无论趣味如何,情意是否粗糙低劣,只要是本真的感知和体验都值得写是“生态写作”的误区。超越原生态,才能捕捉和创造出生活的“真实”。

讨论话题二:商家骗人了吗?阅读同学们在班级“文化长征”中“寻找语文”的文字,感受艺术和生活的距离。【讨论前展示】

当我来到西城天街的西餐厅时,并没有被精致的装潢所吸引,相反,我被那琳琅满目的优雅菜名迷住了双眼。“皇家榛果奶茶”“法国玫瑰奶茶”名字多好听多浪漫噢,结果端上来一看实物,也不过是平常普通的奶茶。后来我又点了一份“冰脆蔬彩”的食物,结果发现这道菜不过是几根指头大的胡萝卜,几粒豆子,一根小芹菜和一片西红柿,外加几块冰块而已。【讨论后展示】

普通的菜为何有如此多情的名字呢?这其中可有语文的因素了。这两个生来就光芒万丈的词语“皇家”和“法国”不仅充满异域风情,让人感觉无限尊贵,而且能够激发起你“撩开面纱见美人”的冲动,自然也会想品尝由这两个词语所带来的极致味蕾享受。“冰脆蔬彩”呢?“彩”与“菜”谐音,“蔬彩”即“蔬菜”。但“彩”比“菜”更富视觉的冲击。一个“脆”字则展现了蔬菜的清脆爽口,将菜品的香脆清新演绎得淋漓尽致。一个“冰”字更立刻把躁郁的初夏中的人们带到了凉爽清透的感官环境中。浪漫的菜名让普通的进餐充满了诗情画意。

——节选自学生作文

小结:商家用艺术的菜名来提升进餐的品味是高雅的。其创意应证了“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艺术和生活是有一点儿距离,但这距离是优美的,它不是欺骗,而是一种审美的知性的生活态度。生活本身是平凡甚至粗糙的,没有审美的眼光,就不可能有美的生活和美的文字。同是一个世界,对于诗人常呈现新鲜有趣的境界,对于常人则永远是一个平凡乏味的混乱体。(《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这就好比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他把荷塘描写得如诗如画,但是许多人参观清华园荷塘后并不觉得有那么美。这不是朱自清在骗人。其中的奥妙就在于:一个有高尚纯正趣味的人,必能发现并创造一个纯美的世界,并用文字把这世界表达出来。我们的写作呼唤这样的高尚纯正的趣味。

2.展示写作名言,学生自由朗读畅谈感受,提升学生对于“原生态”和“真实”的认识水平。(1)写作,应该优美地高于生活。也就是说:写作,既要保持对生活的原型,但又要保持艺术的美质。

(2)日常生活如一盏油灯,也许并不明亮,甚至晦暗。但是,我们只要拨一拨,油灯瞬间就亮了。优秀的写作者就是那善于拨亮灯草的人,生活在他的眼里没有不明亮的。

(3)牛郎织女只是两块大石头,有了诗人,才变成了传奇。北斗七星也只是七块大石头,因为有了艺术家,才变成为了神话。

(4)语言的美,都表现出好性情,所谓的好性情,乃是心灵真正的尽善尽美。(5)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三.寻找表达“真实”的路径——超越“原生态”

1.超越“原生态”的“生态写作”首先是写“小”的艺术。

方法:展示优秀学生写自我、写自然、写社会的能够充分表现其对生活的观察力裁剪力的三个作文片段,供学生讨论,让学生理解:所谓写“小”,就是善于从“小处着笔”,善于从“小角度切入”来表现生活的艺术。从微妙的细节入手,让细节之美像光源一样向四周扩散。无细节不成篇,无细节难生情。这就是“以小见大”的道理。(作文略)

点拨思路:哪怕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传达其魅力的还是细节。发现细节之美,乃是技巧之上的技巧,能力之上的能力。如何发现细节呢?著名作家毕飞宇说过一句话:“要想让一个东西有意思,只需要久久望着它”。虽然我们每天身处其间的现实生活是平常乃至庸常的,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充满期待地认真观察用心体会,就一定会看出它纹理之中的奥秘,发现它不为常人所关注的美点,对它产生表达的冲动。要记住:这世界永远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小结:展示一段写作宣言揭示写“小”的哲理: 是的,每天十多节课,起早贪黑,三点一线,忙忙碌碌,步履匆匆,学习难免辛劳而乏味儿。但是,要知道,沙漠中有清泉,岩层内有珍珠。平凡人生,虽然一地鸡毛,烦俗人世,难免满目庸常。但是,伫足凝视,侧耳倾听,阳光动情闪耀,清风温柔拂身。酷暑里有淋漓暴雨,寒冬中有玉雪冰清。寻觅生命中点点滴滴的美,拣拾生活中滴滴点点的纯。珍视成长,定格细节,平凡就玲珑了,立体了,深远了,雅致了。2.超越“原生态”的“生态写作”同时也是写“大”的艺术。

方法:展示优秀学生写自然、写社会、写人生的能够充分表现其“风声雨声读书声音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之情怀的三个作文片段,供学生讨论,让学生理解:所谓写“大”,就是写作材料的选择要关注“大事件”,写作角度的确定要展示“大视野”,写作情感的表达要袒露“大胸襟”。“小”处落笔只是途径,“大”处着眼才是目的。(作文略)

点拨角度一:写好“大自然”

把“小我”写丰满相对比较容易,把“我”之外的生命写丰满却难。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真正的写作者,必然都是伟大的自然的知音并且能够在自然中汲取生命智慧的人。优秀的写作者心中的文化不仅是人的文化,更是普天下一切生命的文化。只有有了这种大文化精神,我们才可能有大胸怀大气魄,才能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才可能具备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从而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点拨角度二:写好“大人类”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同样的道理,为什么优秀作家的文字总能感人肺腑,那是因为他们对人类爱得深沉。一个写作者,如果没有爱人类的情怀,那么他的文字一定是贫血的,甚至是冷血的。有了这样的情怀,我们才能够超越庸常的生活,在凡俗的人生当中永远保持高迈的人生理想和生命状态。我们才不会因为热爱写作反而躲在文字后面,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不堪一击。点拨角度三:写好“大人生”

生命中最大的智慧,就是享受平凡和超越平凡的智慧,是凭借足够丰富的生活情趣和足够丰沛的生命能量用以抵挡生活的风霜刀剑的智慧。只有当我们的灵魂强健了,我们才会具有穿透力和观察力,我们笔下的文字才可能充满阳刚之气。正如中国当代作家王安忆说:“我的写作,便是想要把我的工作,我的生活,我的欢乐悲哀,我的我,变得更博大,更博大。”无论是对文字的阅读,还是生活的阅历,无论是字面的表述,还是内心的雕镂,都应该因为对写作的不懈追求而变得更加博大。写作是强健生命的重要武器。

小结:展示一段写作宣言揭示写“大”的哲理:

小小少年,身困书斋,但是现实里的举步维艰难以阻挡心灵的突围与亮剑。前而进取海阔天空,退而沉思山高地迥。青春雨季里的淋漓春雨终要汇为成长中的狂飙巨浪,花季雨季里的浅斟低唱终要融入大千世界的滚滚红尘。跨越小家庭温暖的囚笼,飞出校园四角窄窄的天空。车水马龙里才有生命的质地,黄发垂髫里才有生活的温度。审美与审丑都津津乐道,欢喜与忧愁都自得其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为自己的成长欢呼,更要为社会的成长呐喊。3.写作训练

(1)修改前面展示的【甲文】,重新剪裁,重新确立明确的主题,使其超越“原生态”,成为真正的“生态作文”。

(2)任意选择文体写作反驳前面展示的【乙文】。要求活用“写小”和“写大”的理念,表现出青年人应该有的视野和胸襟。

【编后絮语】

狄德罗说,每一个心灵都有他的望远镜。

王君老师的这堂课,是用她的望远镜来和显微镜敏锐地观察到了现今写作教学在反思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空白点而设计的。“真实性”的问题一直纠缠在中学作文教学之中,在学理层面和操作层面都还存在着诸多盲点。王君老师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出发,其诊断是敏锐的,其治疗是有力的。其过程是诗意的,其结果是厚重的。这堂课,不仅仅是在操作技巧上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更为重要的是,这堂课,是一堂有着精神引领作用的课,是一堂“立人”的作文课。

第三篇: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怎样做句子类练习题[人教版]五年级语文试卷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学习句子是进行阅读、写作的基础。我们要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对于含义深刻的句子,要体会所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感情。我们要能正确地用词造句。

按照句子的作用,一般把句子分为四种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按照句子的结构,又可分为单句和复句等。在单句中,我们要知道区别什么是完整的句子;在复句中,我们要知道前后两个句子是什么关系,该用什么合适的关联词。

句子常见的练习有以下几种:

1.按要求造句。可以是给定的词语或关联词,也可以是一定的句式。

2.变换句式。

通常要求变换的句式有: “把”字句和“被”字句; 肯定句和否定句; 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 陈述句和反问句。

方法:

做这样的练习,一要看清要求(或例句),明确是要变换什么;

二要注意变换后的句式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

三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如改反问句时,可以用一些常用的词加强语气,“难道不”、“怎么会”等;

四要改后认真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是否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有没有漏写某些内容,写错别字等。

3.扩句和缩句。

扩句的基本方法是:

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

其次,在主干词语前加上合适的修饰词语,修饰词语可以添加一处或多处,只要合适就行;再者,把扩好的句子读一读,看是否通顺,是否比原句的意思更具体、充实。缩句的基本方法是:

首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者“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其次,找出每一部分的主干词;

再次,去掉修饰的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成完整的句子。扩句和缩句都一定要注意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4.修改病句。

首先要弄清句子的病因,再对症下药。常见的句子毛病主要有:

⑴句子不完整,缺少成分(如,缺主语,或缺谓语,或缺宾语)→添加缺少的成分

⑵用词不当(如,近义词或关联词用错)→换合适的词语

⑶搭配不当(如,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彼此不能搭配,或是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或是不符合语言习惯)→改成合适的搭配

⑷语序混乱→调整语序

⑸前后矛盾→改或删

⑹重复罗嗦→删

⑺不合逻辑,不合事理(如,有些句子概念使用错误,或是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改

在修改病句中,仍然要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对句子的改动一定要小,有时句子的毛病不只一处,要仔细分辨,还要正确使用修改符号,改完后认真读一读,检查检查。

5.句子的修辞。常见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每一种修辞手法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要注意的是:

⑴区分比喻和拟人。比喻是打比方,要有两类事物,通常有比喻词(当然,有些句子中有“像”“好像”之类的词,但不是比喻句,我们要仔细辨别);拟人是把事物当人来写,要有人的动作、表情、语言。

如,“小鸟在歌唱。”是拟人句,而“小鸟像个歌唱家。”则是比喻。

⑵夸张既有夸大也有缩小,但要注意必须以生活真实为基础

本篇只是预览,内容不完整,要查看全部内容请点击如下:

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2011-05-24 17:33:11)转载标签: 教学设计杂谈 分类: 西山底小学

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关于句子的复习

西山底小学

王建秀

五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第11课《扩句与缩句》更新时间:2011-10-11 09:07:51 授课老师:宋彦菊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扩句和缩句》

扩句

一、什么是扩句

扩句是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给其添加一些修饰的词语,是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如:太阳升起来了。

火红的太阳从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慢慢升起来了。

一般说来,句子是由前后两部分构成的: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叫主语部分,后一部分说的是“做什么”或“是什么”,叫谓语部分。一个句子也好像一棵大树,简单的句子就像冬天的树,没有茂盛的枝叶,只有光秃秃的枝干。我们扩句就是在光秃秃地枝干上添枝加叶。

二。扩句是要注意:

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2、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3、句子补充后力求内容丰富。

三、扩句的正确步骤:

1、画一画,看看扩充哪些地方;

2、想一想,可以加进哪些枝叶;

3、读一读,看看搭配是否恰当。

扩句练习:

1、树叶飘落。

2、同学们回答问题。

3、蜜蜂飞来飞去。

4、星星眨着眼睛。

5、我们登上了长城。

缩句

一、什么是缩句

缩句是把一个表达具体、生动的句子去掉修饰的内容,保持句子最基本的主干部分。

二、缩句可按三步进行: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再找出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3、最后去掉修饰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缩句练习:

1、纵横交错的河道里穿行着行动轻快灵活的小艇。

2、运动健儿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3、六岁的弟弟津津有味地吃着又香又甜的苹果。

4、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小麻雀无可奈何的拍打着小翅膀。五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第13课《句式变换

(二)》更新时间:2011-10-11 09:07:51 授课老师:宋彦菊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句式变换

(二)》

一、直接引用和间接转述的互换

在说话与写作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就叫做“直接引用”

那某个人说的话,改变为第三者得转述,并且意思不变,叫做“间接转述”

直接引用改为间接转述的变化:

1、标点变化。去掉引号,将冒号改为逗号;

2、人称变化。把“我”改为“他(她)”,“你”改为对谁说话的人。

3、文字变化。增删或改变个别词语,保持句子的流畅通顺。

小歌谣:

一改标点:冒号改逗号,引号给去掉; 二改人称:碰到“我”改成“他(她)”,碰到“你”看前面,对谁说改成谁。

二、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互换

双重否定句是使用两个否定词来表达肯定含义的句子。例如:高建成的故事不能不使我感动。

常用的双重否定词有“不„„不”“非„„不可”“没有„„不”等;书面语中还经常使用“无不、无非、不无、未必不”等双重否定词语来表示肯定。

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在句中加上“不„„不”“非„„不可”“没有„„不”等双重否定词

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式,除了去掉双重否定词,有时还要根据需要添加必要的词语是句子更通顺。这里的双重否定句也有细微差别。如“不得不”带有“无奈。勉强、不情愿”等词义,改写为肯定句时,通常改成“只能”或“只好”等词

。而“不能不”“不要不”“非„„不可”等语气强烈,改写时可以改成“必须”“肯定”“很”或“都”等词。

一、设计意图

本学期是小学学习的最后阶段,为了更好地对学生所学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和梳理,为了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有一定的序列,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复习效率。因此,在制订复习计划时我本着“突出重点,简化头绪,以教材为本,以学生为本,”的

指导思想,有的放矢地作好知识的归类和整理。

二、复习设想

1、找准薄弱。复习过程一方面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更加有连贯性,系统性和规律性,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查漏补缺。所以,我们教师在复习之前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既要找到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足,又要发现个别的不足,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教学。

2、善于归类。学生基础知识已有一定的积累,复习阶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积累进行归类整理,提炼方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学生的练习要有代表性,内容要“精”,形式要“全”,方法要“活”,以获取“省时高效”的复习效果。

3、注重运用。知识的积累最终是为了运用,因此,复习中要创设各种语言情境和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去运用,真正体现学以致用。

三、复习设计

1、复习要点

了解句式变换的几种形式;能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变换句式;联系上下文和实际生活领会句子的意思,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根据要求造句和仿写句子;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结合语境,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正确地修改病句;积累名言警句、对联、歇后语并灵活运用。

2、主要题型

(1)把句子补充完整;

(2)写出句子的意思或表达的思想感情;

(3)按要求写句子;

(4)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

(5)修改病句。

3、知识归类

(1)常用关联词

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一边„„一边„„

假设关系:如果„„就„„,要是„„就„„,即使„„也„„,尽管„„也„„

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都„„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可是„„然而„„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由于„„,之所以„„是因为„„

选择关系:或者„„或者„„,不是„„就是„„,是„„还是„„

取舍关系: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2)古诗名句的分类整理

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描写“离别”的古诗;描写乡愁的古诗„„

(3)句子的分类整理:对联、谚语、歇后语、古诗名句、文言文中的重点句等。每一部分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再分一些小点来积累更好,如谚语的积累可分为:农业、天气、珍惜时间、激励自己等。

(4)句式的分类整理: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互换;照样子写比喻句、拟人句;关联词合成句子等。

(5)病句的分类:用词不当、成分残缺、重复罗嗦、前后矛盾、搭配不当、词序颠倒、指代不清等。

4、句子专项训练:

A :句子间的相互转换

⑴“把”“被”字句的互换。

⑵扩句与缩句之间的相互互换。

⑶陈述句向感叹句的相互转换。

注意标点的变换。

⑷陈述句向反问句的相互转换。

也要注意标点的变换。

⑸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间的相互转换。

在这种题型复习时,要注意引导孩子关注三个要变化的点:人称、标点、地点。同时还要保持句子意思不变。

B :句子的分析(说出运用的修辞手法并仿写一句

⑴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⑵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这里作者把兴安岭当作一个什么样的人来写?

⑶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这里作者把()比作()或 用()比喻()

⑷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

C :修改病句

⑴重复哆嗦

方法:分清大小概念,决定取舍

⑵成分残缺

方法:找出缺少的“誰”,“什么”、或者是“怎么样”以作添加。

⑶前后矛盾

方法:找出相矛盾的“点”,删去或改掉其中的一个。

⑷词序颠倒。

方法:找出顺序颠倒的词再作修改。

⑸不合事理。

方法: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尽量少作改动,忠于愿意,尊重客观事实。

⑹词语搭配不当。

方法:找出不当“点”进行合理化处理。

⑺用词不当。

方法:联系词语积累,改正不当“处”。

⑻归类不当。

方法:找出不是一类的,进行修改或删除。

⑼指代不明。

方法:借助词语将话说明白。

(10)关联词语互换。

方法:遵循常理,进行合理化地再使用。

(在处理以上所有的句子练习时,一定要强调保持原句意思不变,不能随心所欲。)

5、综合应用题例

(1)结合课文拓展

(2)结合生活运用

·给下列地方设计标语:教室;图书阅览室;微机室;学校食堂;花圃草坪。

·在下列情况下写一句名言警句、谚语、俗语、歇后语或诗句:鼓励同学刻苦学习;鼓励同学不懂多问;教育同学不能骄傲;感谢父母养育之恩;赞美某人有学问;教育别人要爱惜粮食;给同学的毕业赠言„„

·分别写一句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请写出你的座右铭(或你喜欢的一句名言),并举例说说在生活或学习中所起的作用: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父母接到信后,用了不同的标点符号来停顿,结果父亲笑了,母亲哭了。父亲笑了,是因为这么读:__ ______________。母亲哭了,是因为这么读:_________________ ___

·将下面这个句子改为礼貌用语:喂,走开点,我要过去。

·用恰当的关联词,把“坚持做好城乡清洁工程”和“能使桂林变得更美丽”连成三个不同的句子。

·在这六年的学习生活中,有哪几条格言警句对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用心写下来,希望你永远铭记

四、存在的困惑

教材版本新,教学时间紧,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因而,总复习要达到省时高效、做到“堂堂清,课课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复习主要是查漏补缺,不过现在的考试,大多会加入一些课外知识.如成语、歇后语、格言警句、古诗之类的,平时不善于积累学生复习时会很吃力。

第四篇:中考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中考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资中县鱼溪职业中学

罗桂君 复习目标:

1、了解诗词鉴赏题的考试题型。

2、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与技巧。复习重点:

1、诗词鉴赏的题型与答题技巧。

2、分清诗词类别,找准切入点,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训练学生的解答能力与表述能力。复习难点:

提高学生解答能力与表述能力。复习过程:

一、导语设计

二、诗词鉴赏是高考必考题型,大致在8分左右,所选内容以课外古诗词居多。中考为与高考接轨,在加试卷部分也将出现此题型,但内容多为课内诗词及课后必背古诗词的赏析。分值在6—8分之间。因此,加强对诗词鉴赏的复习,掌握诗词鉴赏题的答题技巧对提高同学们的中考成绩会有一定的帮助,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进行诗词鉴赏题的复习。

二、考点归结,能力要求

诗词鉴赏内容丰富,出题模式多样,如考查对诗意的理解。关于对诗意理解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对全诗名句的感悟。

考查鉴赏诗词的形象,分析意境;鉴赏分析语言特色;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等。要掌握诗词鉴赏方面的诸多知识,不是一节课就能完全弄明白的,需要同学们长期学习积累。但诗词鉴赏考查的重点是对诗词内容的整体把握,即了解诗词的内容,分析诗词的写作手法(表达技巧),把握作者的情感,这是诗词.鉴赏的核心内容。我们今天这节课主要就分清诗词类别,找准切入点,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希望能抛砖引玉,让同学们在后期的复习中找到更多的解答诗词鉴赏题的技巧、方法,使诗词鉴赏问题引刃而解。

三、近几年中考回顾(—)篇目、特点及分值

(二)题型回顾

1、选择题

2、填空题

3、简答分析题

(三)2010、2011及2012年毕业会考题目练习及讲评,引导学生说出考点和答题技巧

四、分清诗词类别,评价思想内容,理解答题技巧 此类鉴赏关键在于分清诗词类别,找准切入点。

我们回顾初中阶段所学古诗词,就诗歌的主要内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大致归纳如下:

1.诗歌的主要内容有: ①写景抒情诗,(山水田园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古代优秀的山水田园诗都是佳山秀水的自然美在艺术上的再现,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类诗词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词的鉴赏首先在于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进而感受诗词中情景交融的意境,最终把握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孟浩然、杨万里等。当然李白、杜甫、白居易、欧阳修、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如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诗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神奇秀丽的景象,抒发了诗人青年时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不畏艰难想要登临人生绝顶的雄心壮志。这是一首情调高昂,“语语奇警”的五言古诗,充分体现了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②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品质或理想。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就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当然,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解读时用心体会。例如:《卜算子 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该词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这首词以梅喻人,上阕写梅的困难处境和遭遇:寂寞无主,还要加上风雨催逼!下阕写梅的气节操守:无意争春,即便是零落成泥,依然保持那一份清香!我们从梅花的命运与品格中不仅可看到词人仕途坎坷的身影,而且读出词人像梅花般冰清玉洁的精神世界。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而引发感慨。鉴赏这类诗词,首先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然后要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这类作品如果扩而大之的话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的抒情诗。如羁旅乡思、友情亲情、离情别绪、田园归隐、报国建功、忧国忧民、哲理言志等。由于“诗言志”的关系,咏怀的作品相当多,举一例简单说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前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续写——这就是“即事”,阐发了诗人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朋友)深深的怀念——这就是“抒怀”。全诗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④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例如,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是其主调,(代表诗人如高适、岑参)也有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宋代的边塞诗词则更多地表现出想要建功立业的壮志和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如范仲淹 的《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该词表现作者御敌守边、建功立业的气概和抱负,同时也反映边地之苦和思乡之情。

辛弃疾的《破 阵 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虚实结合的方法,表现了词人的宏大抱负。壮与悲,理想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对照,抒发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

⑤怀古咏史诗,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权者的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后的沉思,蕴含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晚唐的杜牧、刘禹锡等。鉴赏咏史诗应注意的问题是:首先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有关人物和用典(对于典故不仅要了解 二抒情的鉴赏

1、直接抒情

2、融情于景

3、借景寄托

4、移情于景

5、借物抒情 三意境鉴赏

1、感伤的意境鉴赏

2、意境的清丽隽永

3、意境阔远

4、恬淡静美的意境

第四部分古诗词内容鉴赏

一、乡情乡思

二、友谊友情

三、爱情婚姻

四、亲情伦理

五、离情别情《雨霖铃》

六、田园归隐《新凉》

七、军旅战争《从军行七首》

八、怀古咏史《金陵怀古》

九、哲理言志《清平乐》

十、忧国忧民

第五部分古诗词主旨欣赏

一、珍惜青春时光

二、爱国主义

三、借物抒怀

四、热爱生活

第六部分古诗词风格赏析

一、瑰丽奇特美

二、清新自然美

三、雄浑奔放之美

四、慷慨悲壮之美

6.细读下列两首诗,完成下列三个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淮上与友人别

李白

郑谷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两首都是写离愁别绪的诗,但诗的表现手法却不同,李白的诗偏重_________,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郑谷诗则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苦。

(2)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

(3)下面是对两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B.两首诗都极力通过描绘景物,渲染离别的气氛。

c.李白诗情感表现热烈奔放,而郑谷诗情感表现则含蓄委婉。

D.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远”,突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6.(1)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2)杨花落尽子规啼(3)B。

六、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最后两句采用的是___________的抒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_________ 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____________的民族心 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牙璋”“凤阙”“铁骑”“龙城”采用的 都是_______的修辞方法。

2、全诗采用的是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首联采用_______的写法,先交代________;中间两联采用______的写法,描写__________; 尾联采用______的写法,表达___________。全诗富有_______主义 色彩。

6、①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借代的修辞方法。②实写;赴边缘由及心中所感;虚写;描写想象之境,反映军威战况;实写,表达从军赴边的强烈愿望;浪漫。

感知课文的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3.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一、导入。

1.由有关风筝的诗歌导入,引入本文的篇名、体裁和作者。

2.简介本文的作者鲁迅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字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二、预习检查。

读准下列字音

1.生字。

丫杈chà 憔悴qiáocuì 模样mú 嫌恶xián wù 可鄙bǐ 什物shí

惊惶huáng 瑟缩sâ 惩罚chãng 虐杀nûâ 宽恕shù 苦心孤诣yì

堕duî 蜈蚣wúgōng 伶仃língdīng

2.形近字。

嫌xián 嫌恶怒nù 愤怒堕duî堕落

赚zhuàn 赚钱恕shù 宽恕坠zhuì下坠

诀juã 诀别

决juã 决定

抉juã 抉择

3.多音字。

â 凶恶

恶ě 恶心

wù 嫌恶

shí什物

mï 劳模

什模

shãn什么

mú 模样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主朗读课文。

1.朗读要求:

①读准字音;

②停顿恰当;

③读出感情;

④读出重音。

2.根据课文的内容,快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课文是介绍风筝这种工艺品的吗?(不是)

②风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线索)

③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后来我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

④课文写作的时间是哪一年?你知道那时的中国正处在什么社会吗?(1925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⑤文章记叙的顺序有哪几种?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顺序、倒序、插叙)

(二)思考。

1.“我”为什么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的玩艺)

2.为什么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3.鲁迅对等自己的错误的态度与一般人有何不同?(对待自己当年的行为,深深地谴责自己。不因自己当年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不因时间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

四、合作探究。

质疑、讨论、答疑

(一)1—2段(第一组问题)。

1.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来说,是引出下文)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二)3—4段(第二组问题)。

1.3-4段一面写“我”,一面写小兄弟,对小兄弟的描写流露出什么感情?

小兄弟入迷的情状描写得越细致生动,越加重对剥夺他放风筝权利的封建家规的控诉力量。这里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同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

2.对我流露出什么感情?

鲁迅是在自责自己当年扮演了冷酷无情的精神虐杀者的角色,言辞中流露出了同情、后悔、自我谴责之意。

3.朗读。

(1)你能读出明显表现出作者忏悔心情的文字吗?

(2)应用怎样的情绪和语调朗读?(沉重的)

4.小结一:本文的一个重要的情绪是忏悔,朗读时,语调应是沉重的,包含强烈的自我遣责的意味。

5.配乐朗读:用沉重的语调读出忏悔的感情。(注意着重号词语)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三)5—8段(第三组问题)。

1.“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不幸”?

2.文中所说的“精神虐杀的一幕”,具体指前面的哪些事情?

3.配乐朗读。(用沉重的语调读出忏悔的感情)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4.核心问题探讨:

弟弟全然忘却,作者理当心情轻松,然而作者却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弟弟全然忘却,作者理当心情轻松,然而作者却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作者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

(作者是一位能够勇于反省、勇于自我谴责、勇于承担责任、家庭与社会责任感都极强的作家,不可能因为弟弟的忘却、无怨就会自我说谎,自我欺骗地认为自己无过了。)

(四)9—12段(第四组问题)。

1.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被虐杀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这令人感到悲哀而沉重。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的思想来指导。)

2.为什么说“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除形容天气外,有没有别的含义?

(“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也不可能了。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

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

3.小结二:

本文的另一个重要情结——悲哀。朗读时,语调应是沉重的,包含强烈的社会遣责意味。

4.试着饱含情感地配乐朗读这部分。

(五)课堂总结。

文章中心的两个要点:

忏悔:我对弟弟的“精神的虐杀”——自我谴责

悲哀:弟弟自甘受辱、受辱而不知、全然忘却。

五、探究文意。

整篇文章看完了,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思考一下: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要告诉我们什么?

参考(可以从以下角度去思考)

1.鲁迅对于小兄弟的感情。

2.对于自己的错误该怎么办。

3.怎样看待游戏。

(知错就改、手足情深、反抗封建教育)

六、自由感悟——向生活延伸。

1.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去理解“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个概念。

2.有关天性的名言。

3.说话训练。

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很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选一个你最难忘的说给同学听听。

第五篇: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课件

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走进修辞王国》 同福小学 : 陈敏 教学目标:

1、复习小学阶段常见的六种修辞方法。回顾成语和古诗句中的修辞。

2、复习小学阶段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句段,能正确判断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方法,进一步明确这六种修辞方法在表达中的作用。

3、学习运用修辞方法,进行片段练习。教学重点和难点:

熟练掌握修辞方法的妙用,并能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教学准备:

1、相应的习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本课任务: 师:同学们,今天陈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复习修辞。(板示:修辞)“修辞”,在现代汉语里,可理解为运用语言的方式、方法或技巧规律来“修饰言辞”,或者说话、写作中积极 “调整言辞”。

小结导入:其实,修辞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

二、复习新授:

过渡:在六年的语文学习中,你们最熟悉哪些修辞方法呢?(板书: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好,那我们现在就到学过的课文中去会会这些“老朋友”。(出示:会会“老朋友”)

(一)、文本研读

1、到书中去寻找有关修辞的语句

要求:你找到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根据什么来判断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交流:根据学生找到的句子,复习六种修辞方法的特点以及在文本中的作用,(1)比喻句: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可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形象。在判断比喻句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比喻必须用在性质不同的两种事物上,而且这两种事物必须有共同点。

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比喻词(用来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根据这三个组成部分是否完全出现,以及他们之间所显示的关系,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类型。

第一种:明喻,就是三个组成部分同时出现,明显的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像……一样……若,如,如同,仿佛,似,好似等,基本结构形式是:甲像乙。如,太阳像个火球慢慢的升起来。

明喻要有比喻词,但含有像,好像,如同等词语的句子并不一定是比喻句,如,他长得像他爸爸。(作比较)我好像听到楼下有人喊我。(感觉),这天阴沉沉的,像要下雨了。(表猜测)

第二种:暗喻,也是三个组成部分同时出现,暗暗的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是,成为,变为等。基本结构形式是:甲是乙。

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第三种: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把喻体当作本体来说。如,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2)拟人句: 就是把事物当作人来描写,使事物人格化,赋予事物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或思想感情。运用拟人,不仅可以使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而且能传神地表达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的感情。如,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3)、排比:

排比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或相近,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成一串,加强语言气势。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4)、设问:

强调自问自答,设问能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5)、反问:

反问只问不答,答案已经暗含在问中,加强语气,发人深思。如,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6)、夸张:

对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情感,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在红军眼里,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五岭山脉只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只是一个滚动着的小泥丸。这是一种缩小夸张,使用夸张时,往往有时还把把事物描绘得很大很大,那叫扩大夸张。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大虫怒吼一声,就像晴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7)对比:

对比是把正反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对照比较的修辞方法。对比手法能更鲜明、更有力地反映现实,提示矛盾。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句中通过两种不同的事物的对比,说明两种人的不同生命价值和人们对两种人的不同评价。(8)对偶

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来表达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一种修辞方法。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二)、读成语、辨修辞

1、出示成语;岁月如流

归心似箭 冷若冰霜(比喻)一步登天

垂涎三尺 怒发冲冠(夸张)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百花争艳(拟人)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反问)A、判断后交流:你还知道哪些运用了修辞的成语? B、再说几个。(2)古诗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比喻、设问、拟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拟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比喻、夸张)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反问)A、指名判断

B、交流:你还知道哪些运用了修辞的诗句?

三、巩固练习: 当当小裁判

1、“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和()搭配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 A.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羽毛。B.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C.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堆堆银棉。

D.像千万条闪耀着白光的银练。

2、我们兄弟俩,()是夸张句:

A、听了他讲的笑话,大家都笑破了肚皮。

B、听了他讲的笑话,大家都笑疼了肚皮。

看看这句话用了几种修辞?

春天的雨像什么?像牛毛,像细丝,像绣花针。

四、提高练习: 学学魔术师

用上恰当的修辞手法,完成练习:

1、补充句子:小溪水

_______________。

2、/改写句子:演出结束了,礼堂里响起了掌声。

3、仿写句子: 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如果我是

,我将。

做做小作家

师:小魔术师们真棒!春天刚刚过去,它一定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春天绿草如茵、杨柳依依、百花盛开、游人如织)。请你做做小作家,拿起手中的生花妙笔,把给你留下的最美丽的景象写下来(也可写自己看到的春天),写一个小片段,能用几种修辞就用几种。

1、学生根据要求写片段

2、交流。

(1)、指名读片段,要求:认真听,听听作者自述的最得意之处。(2)、指名第二个交流,要求:认真听,你最欣赏他写的哪句话,为什么?你有好的建议给他吗?

3、小结:我想每个同学都愿意和大家交流,课后我们可以继续。

五、总结活动。

今天这节课,我们再一次认识了常用的六种修辞方法(指黑板),并结合语言文字感受到了修辞的魅力,还向大家展示了自己使用修辞的本领。

六、课后作业.。

1、找一找:你喜欢的带有修辞的句子、成语和古诗。

2、写一写:你印象深刻的生活场景,用上合适的修辞方法,板书设计:

比喻{明喻 暗喻 借喻}、拟人、排比

夸张(扩大、缩小)

设问、反问、

下载中考语文复习必备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考语文复习必备课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①品味: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的感情。 ②诵读:通过诵读,体会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3、情感目标......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 马蕴 [学情分析] 初三年级的钱权熙,他的语文分数在70到90之间,成绩不稳定,分析过他的试卷和学习情况后,发现他的基础题部分基本不扣分,失分主要在于......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引导和训练学生掌握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方法及提高鉴赏的综合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师为导体和生为主体的原则......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古诗词鉴赏 一、透视诗词鉴赏的考点(六点) 1、对名句的理解和鉴赏 2、理解内容主旨、思想情感 3、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4、品析语言特点 / 体味炼字 5、品味表达技巧 6、感知......

    复习课教学设计

    四、分类(复习课)教学设计 战屯小学梁凤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让学生正确掌握分类的含义和方法,进一步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 并能熟练的按一定标准对物体进行整理分类......

    复习课教学设计

    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者:******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2. 在组织总复习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

    复习课教学设计

    复习课教学设计陈文霞 内容 : 宾语从句 目标:再现该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梳理要点,构建知识网络,实现思维整合。 准备: ppt.. 过程: 呈现复习的内容在ppt. 上。 一、什么......

    复习课教学设计

    复习课Review 教学目标 1. 能听懂、会说本单元的单词和词组:do my homework watch TV clean the bedroom listen to music wash one’s face fly a kite play with...并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