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基于学科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廖实(推荐)
浅谈基于学科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廖 实
【内容摘要】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于如何优化教学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整体把握教材尤为重要。实践证明,整体把握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统筹安排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正确把握单元中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合理安排每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科学分解单元内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形成侧重点不同的课堂教学形式,对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关 键 词 】英语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
教学设计
效果最大化
引
言
整体语言教学(The Whole Language Approach)能够使一个主题概念多角度、多层次地反复重现,使学生有机会把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与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结合起来,使新旧知识在头脑里形成网状记忆、网状联想,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单元整体教学符合科学认识事物的系统论整体原理,在教学过程中,它强调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立场出发,不仅学生应将学习情景视为一个整体来感知,教师更应把学习情景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生。
【提出问题】
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英语教学,就是要求从单元话题的整体角度来确定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景和设计教学活动,更好地把握好教材的整体性,更好地解读每个单元,最终达到有效教学的最终目的。对于PEP小学英语人教版教材而言,其教学板块以话题为单元,结构明显,重点突出,教学针对性强。但在教学中,如何确保单元整体教学落实,不光关系到学生能否掌握单元教学目标,也关系到能否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分析问题】
一、单元整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注重词句教学,忽视文本整体理解
现行pep人教版教材,将每个单元的大部分核心词汇主要安排在A/B部分,而对于故事教学的C部分,一些老师的处理方式具体表现为:过分重视导入和拓展环节,花费太多的时间进行文本阅读前的单词教学和阅读后的拓展活动,而对文本的处理缺乏整体理解,导致学生对文本内容感到茫然。
只把目光聚焦在语言知识的学习和传授上,而忽略了教学总目标背后所承载的文本整体性理解,其后果是:学生在学习时,常常是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缺乏整体的把握,注意力只放在孤立的课时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上,对单元整体的学习和掌握是不到位的。
因此,如何将语言学习融合成一个整体来讲授,使学习的过程更富有系统性,变得更有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非常重要。
(二)、重视教学形式呈现,忽视板块功能体现
在一些常规课型中,一些教师在教学时过多的考虑课堂气氛与教学内容的完成,而对单元整体欠把握。此外,对教学板块的处理仅停留在形式上,各个板块生搬硬套地凑到一起,板块与板块之间毫无关系。如果是游戏就照本宣科,如果是歌曲就随便唱唱,如果是语音就浅浅读读,这不光违背了教材的编写意图,而且板块功能不能体现。
而事实上,教学功能板块的巧妙组合和利用,不光要关注教学板块间的内在的关联和逻辑,也要凸显整体性教学功能,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三)、关注单元课时设计,忽视单元整体推进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注重对单元某一个课时的教学设计,忽视了其在单元中的整体位置和推进要求,或者对其中某一个板块进行精心设计,而其他板块则一带而过;或者忽略了课时与课时之间的衔接,几个课时之间毫无关联可言,没有单元整体感。这样的单元课时设计,在课堂中,知识的呈现和整合,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把握不到位,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因此,单元分课时的设计既要与其他板块的教学设计保持整体性和一致性,也要关注课时与课时之间的衔接和内在逻辑。
(四)、过分注重机械操练,忽视语言学习规律
英语学习是种结合“听说读写”四位于一体的语言学习,关注英语学习方式就应该关注四者间的具体运用,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在教单词学习时,总是围绕着所学的几个单词,而没有深入简出地扩展;有的教师在教对话时常将单词隔离开,先罗列所有新授单词,然后再认读单词,最后读对话。事实上,完全可以将对话当作一个整体,在对话教学的原则下,运用“词不离句,句不离词”的方式,这样不认识的单词在整体中学习效果反而会更好。
当然,在不同文本情况下,为了将课文读通读顺,让学生多读几遍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过分注重机械操练,不注重知识学习的内在联系,这样违反认知规律学习方式,必然会影响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五)、只抓教学重点难点,忽视整体单元教学
教材的每个单元由若干版块构成,这些版块虽然形式各异,但都围绕单元主题展开。PEP人教版教材通常这样划分这些版块:A版块为单词教学,对话教学;B版块为单词教学,对话教学或语篇教学; C板块为故事教学。
尽管每个单元由若干版块构成,但它们却是一个整体。而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违背单元主题编排的这一特点,将每个版块分割开,抓重点的单词、句子、对话等单个点进行机械操练,运用小组对话、组间对话等最基本的教学方式无数遍地展开枯燥的教学。
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抓住了重点,但是忽略了单元整体性,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因枯燥的教学形式渐渐地被削减,情感的消失就无法促使他们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
【解决问题】
一、明确单元内部板块功能
小学英语教材通常都是以某一话题引领一个单元的教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以这个话题为主线,将单元的各个板块串联起来,从而优化板块组合,形成单元整体教学。
例如,PEP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有以下板块: Part A :
Let’s talk(读一读)
Let’s play(玩一玩)
Let’s learn(读一读)
Let’s do(做一做)
Let’s spell(拼一拼)Part B:
Let’s talk(读一读)
Let’s do(做一做)
Let’s learn(读一读)
Let’s check(查一查)
Let’s wrap it up.(小总结)Part C:
Story time(故事时间)
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在“编写说明”部分针对不同年级清楚地介绍了单元板块及其主要功能,而且在各单元的“教学建议”部分给出了详细的教学建议。
当然,在明确单元内部板块功能的前提下,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有针对地、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才能保证教学实施适度合理。
二、处理好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之间的关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由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构成的教学目标。其基本理念之一是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教师要在充分解读教材与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对单元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设计,使各课时的目标既有内部联系,也能在教学中有逐步提升。
相比较而言,单元目标是从单元的宏观角度去制定,相对比较笼统,但课时目标必须具体细化,教师要在单元整体目标的引领下制定好每个课时目标,要结合班级实际,考虑全面、适度、层次等方面,让学生在每节课中更好的完成英语学习任务。
处理好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之间的关系,既要从全局上把握单元教学目标,也要落实具体课时目标的达成,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让学生习得收获,确保教学效果的落实。
三、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部分促进整体发展”
语言是一个整体,语言各部分(语音、语法、词汇)本身没有意义,是整体(课文、故事)给各部分带来了意义。所以语言不应当被肢解成语音、语法和词汇;语言技能也不应当被分解为听、说、读、写。而是要将有意义的语言以全面的、完整的方式传达给学生,立足整体,落实部分,实现“整体大于部分,部分促进整体,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目标。
基于学科素养的小学英语的课程应以主题式单元为核心架构,以“单元”为单位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对学生的需求和程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把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建立在此分析基础上,变“单一课时备课”为“单元整体备课”。
立足整体,落实部分,让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部分促进整体发展,具体落实下来就是要:将有意义的语言以全面的、完整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主体学习,整体感知,落实单元语言知识习得和学习效果最大化。
对于如何明确单元内部板块功能,处理好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的关系,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部分促进整体发展,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有以下案例分析:
1、以PEP四年级上册Unit3 Part A Let’s learn部分为例:
这一部分主要学习的是有关食物的几个单词ice cream/tea/hamburger/sandwich/salad等和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简单的几个单词和一个句子,要上成一节有效的课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如果我们单纯地就是读单词读句子,那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但综合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把该课时设计为一个学生熟悉的场景展示——家庭生活情境剧进行教学变得更有意义。
通过情景再现,将食物单词摆放在黑板上,借助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表演中落实了知识的学习过程。
在教授单词的时候又充实进名词复数形式的教学,注重发音的准确性,注重单词教学的趣味性,注重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分类,区分工a/an/some的具体用法,而这些内容的出现,有效地融合以前所学知识,促使知识的大滚动,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该教学过程集合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了整体把握的有效性,达到了教学预设的目标。
2、以PEP四年级上册Unit2 Part A Let’s learn部分为例
这一部分主要学习的是有关学校书本的几个单词maths book/English book/ Chinese book/ storybook等和句型“What’s in your schoolbag?”构成的一段小对话。这是学生所熟知的话题,教学中一步步由学校话题,如第一单元的Classroom话题引到对话,再添加单元中与此对话相关联的其他重点单词、句型等,整体把握促使教学结果的高效呈现。
先由幻灯引出已学的学校事物单词,结合新授单词math book/English book/ Chinese book/ storybook等,再由此引出各种描述。通过句子:I have…, I like…进行延伸,过渡到What’s in your schoolbag? 在这一熟悉的话题中,让学生可以通过表演、展示、猜谜之类的活动,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简单有趣,既解决了基本知识学习,又加深了日常交际场景的重现,集生活与学习为一体,为真正的学习。
学生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给对话进行创编,虽然这一课时中只有一个重点句,但是完全可以将本单元中有关问答拓展延伸,What’s in your schoolbag? What’s in your school? What’s in your class? What’s in your house?整体学习,整体操练,效果更好。
【结束语】
总之,对单元整体教学把握,对小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教师针对一个单元,整体组织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教学方法,整体安排教学时间,整体设计单元主体作业,有利于教师实现多样化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认知组块的建构,促进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作为教师,不仅要懂得借助恰当的教学手段完整地把握教学内容,而且要善于 “瞻前顾后”地设计任务以及“化零为整”地创设情境,最终达到进一步优化整体教学,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王蔷,《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付丽萍.《小学英语教学法》 2003.
第二篇:廖实 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是什么?
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是什么?
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语言能力就是用语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技能、交际策略等等;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文化意识重点在于理解各国文化内涵,比较异同,汲取精华,尊重差异等方面。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
第三篇: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1.什么是单元整体教学?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将英语学科的教学内容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自己的主题,然后围绕单元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挖掘单元主线,拟定总教学目标、找准教学重难点,为单元中各课时、各板块做到整体教学创造条件。(2013,韦薇,学科教学探索)
单元整体教学建立在“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源于“全语言教学”观,它强调:语言是一个整体,它真实地存在于人们的认知活动和社会活动中,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媒介。鉴于此,英语语言学习不应人为地把语音、词汇、语法,以及听、说、读写等技能割裂开来进行。语言运用是一个整体,教师要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赋予“语言”以意义,即根据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去教授语言,在有意义的情境中,促进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以词汇教学为例,词汇学习不仅仅是知道词汇的词义(what it means),学生要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个词(when to use it),以及如何用这个词(how to use the words---which form to use, and in what context)。
“全语言教学”观带给教学的重要启示是:语言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重视为学生设计动脑、动口、动手的教学活动和真实有趣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地学习者。
教学内容适宜以整体、综合的方式呈现,积极反映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体现其学习、生活和思维发展的价值。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材,基本遵循这一理念,以单元形式呈现。教材以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为整体框架,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
为什么要立足单元整体进行教材的分析与设计?
以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进行教材的分析与设计,其目的是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综合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通过语言材料的不断复现,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
1.教材是以单元或模块为循环设计的。
大部分教材,每个单元一个话题,话题统帅单元内的功能和结构内容,单元内各知识的呈现,复现实现循环。2.利于将教学内容整合。
易于将话题、语法、句型及词汇等内容贯穿起来; 易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易于帮助学生整体地接触、感受、理解语言,而不是接受一些单独的、零碎的语言现象,为学生提供较为真实完整的语境;
易于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中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能够得体地使用语言。
3.利于课时任务的均衡优化。
整体性策略是强调以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设计而不是以一个课时为单位进行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得通读整个单元,把握整个单元的功能、话题、关键词汇、重要句型、文化意识、语法知识,进行整合,安排和调整课时。然后根据单元的整个内容,综合设计,不让某个课时内容过于单薄,也不让某个课时任务过于繁重,达到一个教学的优化平衡。这样设计下来,课时与课时之间不会出现脱节现象,知识、话题等就可以一脉相承了。4.利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
整体性,是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特点。当我们从单元整体看教材时,视野会更宽广。不仅看到的是语言知识结构和需要培养的语言技能,也要关注教材涉及到的文化,所体现的育人价值。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以情为纽带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结合所学内容设计情景链,让学生融入。
通过联系整个单元及整本书的内容,教师将新的语言知识和语言功能,通过适当的情景,巧妙地设计到课堂中去,使学生不断地用已学知识去理解新的内容,在旧有的知识体系中构建出新的知识系统,同时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
从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视角要分析教材哪些方面?
教师在备教材时需要分析教材的什么?对此,教育学和教学论著作却没有深究这个问题。由于道理上没有说清楚或未经教师掌握,教师在分析教材时就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
通过阅读大量的教师教学设计方案、教师集体备课,笔者发现,教师的教材分析主要是对教科书中的知识点及其重点和难点的分析。这种分析存在以下问题:局限于教材的教学内容分析,没有分析教材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等其他教材要素,不能完整地理解教材;对教材的分析停留在阅读、浏览的表层水平,没有深入到教材里面,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和所依据的原理。由于对教材分析的片面性和肤浅性,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孤立地肤浅地呈现知识点、脱离教材以及随意呈现教学内容的问题。
从单元整体视角该怎样进行教材的分析与设计呢?结合北京市东城区府学小学赵立英老师的教学实践研究案例,梳理思路如下: 1.首先要进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包括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生是否熟悉的学习方式等。
2.其次,以话题为核心全面梳理。
从单元整体教学视角进行教材分析,在分析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首先要明确提炼出话题或主题,准确把握语境,明确语言功能;其次是对重点语言,包括结构、词汇等的梳理,还要分析涉及到的相关文化,以及内容本身所折射或渗透的价值观。
教师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在组织单元教学时,只要以话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前提,围绕话题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由浅入深地拓展教学内容,就可以把一些本来零散的教学内容整体化,相关话题的内容系统化,使整个教学过程相互联系、环环相扣。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合理地做好任务转换,就可以让学生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充满好奇与期待,学生在整个单元教学中都会处在热切的关注和参与中。
无论单元还是课时,从单元整体视角进行教材分析首先要关注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在此,教师要区分好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三个概念。课程内容: 课程层面的内容,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知识、技能、策略、价值观等要素。
教材内容: 英语教材层面的内容,包括一切的有效传递、体现课程内容、承载课程价值的文字和非文字等。
教学内容: 教学层面的内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呈现和传递的一切材料和信息。它不仅限于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动态性,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情景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法处理的过程。
从课程的角度分析教材内容,教材要素包括教学目标与意图、教学内容及其编排呈现方式和作业检查方式。教材的要素分析需要教师参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相应要求进行比较分析,理解这些要素的特点。
(下)
教师在备教材时需要分析教材的什么?对此,教育学和教学论著作却没有深究这个问题。由于道理上没有说清楚或未经教师掌握,教师在分析教材时就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
通过阅读大量的教师教学设计方案、教师集体备课,笔者发现,教师的教材分析主要是对教科书中的知识点及其重点和难点的分析。这种分析存在以下问题:局限于教材的教学内容分析,没有分析教材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等其他教材要素,不能完整地理解教材;对教材的分析停留在阅读、浏览的表层水平,没有深入到教材里面,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和所依据的原理。由于对教材分 析的片面性和肤浅性,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孤立地肤浅地呈现知识点、脱离教材以及随意呈现教学内容的问题。
从单元整体视角该怎样进行教材的分析与设计呢?结合北京市东城区府学小学赵立英老师的教学实践研究案例,梳理思路如下: 1.首先要进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包括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生是否熟悉的学习方式等。
2.其次,以话题为核心全面梳理。
从单元整体教学视角进行教材分析,在分析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首先要明确提炼出话题或主题,准确把握语境,明确语言功能;其次是对重点语言,包括结构、词汇等的梳理,还要分析涉及到的相关文化,以及内容本身所折射或渗透的价值观。
教师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在组织单元教学时,只要以话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前提,围绕话题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由浅入深地拓展教学内容,就可以把一些本来零散的教学内容整体化,相关话题的内容系统化,使整个教学过程相互联系、环环相扣。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合理地做好任务转换,就可以让学生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充满好奇与期待,学生在整个单元教学中都会处在热切的关注和参与中。
无论单元还是课时,从单元整体视角进行教材分析首先要关注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在此,教师要区分好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三个概念。课程内容: 课程层面的内容,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知识、技能、策略、价值观等要素。
教材内容: 英语教材层面的内容,包括一切的有效传递、体现课程内容、承载课程价值的文字和非文字等。
教学内容: 教学层面的内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呈现和传递的一切材料和信息。它不仅限于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动态性,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情景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法处理的过程。
从课程的角度分析教材内容,教材要素包括教学目标与意图、教学内容及其编排呈现方式和作业检查方式。教材的要素分析需要教师参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相应要求进行比较分析,理解这些要素的特点。
教材的知识体系,通过教与学的活动,成为学生的知识体系。这是教学过程要实现的目标之一。为此,教师要考虑教学目标的整体性、话题内容的整体性、语言 4 知识的整体性。在进行教材分析,确定教学内容,选择和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法时,要注重考虑以下几方面:
1.架构易于学生理解的教学内容。
思路: 梳理教材,在繁杂的信息中找到“多点信息的源头”。
大信息量是新教材的一个共同特点。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教师如果不能深入细致的研读文本,是很难教的得法,教的得体,教的生动,教的有效的。针对一个单元或一个课时的内容,教师要善于梳理教材,理清主干,提炼文本,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细致的梳理与分析,在繁杂的信息中找到“多点信息的源头”。
方法: 教师备课时要统筹安排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正确把握单元内各课之间的联系,合理安排各课的教学内容,科学分解单元内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单元内各课时的特点,形成以听、说、读、写为各自侧重点的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认真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找到一个能辐射全篇的“切点”,以此切入统领整个单元,逐步展开教学,引领学生思路清晰的走进文本,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已有知识建立联系,使相关的语言知识从独立的点串连成线,这样教学内容从并联走向串联。那么语言知识就会变得繁多而不零碎,分散而有序,相互之间就会因为存在某种联系而形成网状的、立体的语言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和建构。
学生接触到的与某一话题相关的材料越多,就越能接近自然语境,所学内容就越易理解,记忆也就越深刻。尽管话题相同,但不同的材料提供的语汇不同,学生能学到更多的内容。这样一来,他们就越能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话题信息网,以后无论是听、说、读或写,都有大量的新鲜语汇可供使用,运用起来也就更灵活。同时,由于是自己所熟悉的话题,学习起来更容易,因而就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成就感。
在单元话题目标的基础上,综合设计每一课时的具体内容。不让某个课时内容过于单薄,也不让某个课时内容过于繁重,达到一个教学的优化平衡。同时,在不同的课时,又有不同的语言技能培养的侧重。2.单元内各课时目标具有层次性和连续性。
教师要整体进行单元教材分析,通过确定基于单元的课时语言知识和技能目标,实现单元各课时目标的螺旋上升。将教学内容的各个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处理,进而全面、综合达成所设定的教学目标。
3.围绕一条主线设计活动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任何教与学过程中,都应有一条清晰的思路,即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教师的“教路”如果能尊重知识的逻辑结构,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就能 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为学生的“学路”,达成促进学习者学习的目的。如何选择教学主线呢?这条主线应是围绕核心概念展开的。
教师分析要围绕核心语言,在话题下延伸和拓展,抓住主题设置语境,既从语言运用角度出发分析单元教材,整合教学内容。
教师话题分析的步骤:分析出属于课标中的哪个话题类,有时是非常清楚的,有时就不够清楚,需要分析和归属;在确定了话题范围后对话题包含的层面进行梳理;对前面学过的单元中涉及的相关话题内容做出总结;再根据自己的教学对象确定教学范围。
4.语言实践活动贯穿,让学生快乐体验英语学习的过程。
“学生的发展”永远是教育教学的主题,每课时教学设计教师要考虑的不仅是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能够习得多少知识,要更加会关注到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以一种健康、积极的状态投入其中,从多方位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小学英语教材大多数文本都蕴涵着一条情感主线,如趣味点、育人点等。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教材的情感教育资源。
总之,基于单元整体视角下的教材分析利于教师对教材有效开发和利用,利于教师更好盘活单元或课时的教学内容,为教学语境创设,为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及学生语用能力提升等奠定基础。这要求教师对某一单元,某本教材,某套教材都有适度的整体把握能力。1.什么是概念图?
所谓概念图,就是用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加上关键词和关键图像,储存、组织和优化信息。具体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话,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直观的话题概念。分析课例:
2.在哪些教学环节能够使用概念图?)可以用在对整个单元目标的制定方面。例如,在杨朔老师的这节课上,概念图的中心图像就是 London,单元整体目标分为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情感态度。当然,这个单元整体目标的制定也可以用表格来绘制,但是相比较而言,概念图更加立体、直观,如挂钩一样,把具体内容和话题层层链接,使人一目了然。)概念图也可以用于每个课时的教学流程方面。)概念图还可用于学生对整个单元知识脉络的梳理方面,可能这是需要学生回家完成的内容。)在课上,教师更可以借助概念图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结构、突破重点难点。因此,在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制定、语言结构关联分析等方面都可以使用概念图。
3.如何运用概念图建立相关内容的联系?
首先,我们要确定单元的话题是什么?如赵立英老师的单元话题是: Body parts ;杨朔老师的单元话题就是“伦敦”。
其次,我们要像两位老师那样,做好学情分析和学情调研。学情分析是做好单元整体设计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知道学生会什么、不会什么,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目标制定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可以分三个部分进行:学生对于单元话题的词汇、句型已知情况,未知情况;学生对于单元话题的已有生活经验;对学生进行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的分析。在做好以上内容后,教师要打通课时,从单元的角度来设计这个单元的目标,即语言知识目标、语言技能目标、语言策略目标、文化意识目标、情感态度目标等。把每个目标所涵盖的具体内容,在概念图上逐一罗列出来。然后看一看如何调整、重组具体内容,使它们更加科学、合理地纳入每个课时的教学中。例如杨朔老师这节课,就把伦敦的名胜 Tower Bridge 从第二课时调整到第一课时,Buckingham Palace 从四年级的教材中调整到三年级的教材中,均归入 Sightseeing Tour。这样的调整,使伦敦的“著名景点游”更加充实。
最后,教师就可以用概念图具体地完成教学流程。根据单元话题,教师尽量使每个环节之间,以及每个环节和话题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完成,都是呼应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例如在下面的概念图中,把两个课时的内容变成一次精彩的“伦敦游”,从外在的“ Sightseeing Tour ”到内在的“ Food Tour ”、“ Museum Tour ”、“ Art Tour ”。在不同的游览中,都引导学生使用形容词,对这些景点、这些食物、这些艺术品进行描述,落实本单元的知识目标中的“学会用形容词来描述物品及地点。”
所以,概念图把话题、教学环节、具体教学内容进行了串联,层层深入,形成网状的知识链。建立横纵相向的联系,横向加宽,纵向加深从并联走向串联 4.怎样借助概念图提升学生语言技能?
概念图能帮助学生理清教材的结构。看似散落的语言知识,其实都有一条或明或暗的逻辑线索。帮助学生理清这条逻辑线索,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到语言技能,对学生的说的能力、读的能力、写的能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杨朔老师这节课上,就有利用完成后的概念图,让学生当“小导游”的活动。概念图上关键信息的提示,降低了口语表达的难度,使学生在提示词的帮助下,很好地完成了口语表达的任务。
在这节课上,杨朔老师引导孩子读了一些小的语段,然后把这些语段的内容,还原成 Food Tour, Museum Tour, Guide Tour 三个方面,帮助学生把零散信息进行逻辑化分类,对提升孩子的阅读技巧是非常有益的。
当然,在这节课上,并没有写的任务。但是,在作业中却有。学生可以自制一幅概念图,以自己想写的一处地方为中心话题,然后画出概念图。如要写的是 National Gallery(国家美术馆),可以写出建立时间、作品数量、著名作品等等。所以说,概念图在帮助学生提升听、说、读、写的技能方面,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帮助。
第四篇: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 1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在通盘考虑《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以及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教师针对一个单元,整体组织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教学方法,整体安排教学时间,整体设计单元主体作业。整体单元教学有利于教师实现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统一,整合时间资源,使有限的课时产生乘法的效益;有利于学生合理认知组块的建构,促进学生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确立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既要从本课特点出发,又不能只盯在一篇课文上,要树立英语的整体教学观念。从整体出发,把眼光放在一单元、使其上下关联,互为照应,分解合理,体现出学科的序列性。这样,就不会为教一课而教一课,以致脱离教材,失去“英语味”。如涉及具体单元或某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不能过于笼统、淡化。
新课标提倡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但是,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并没有想到要分层落实,而是使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全体学生。教师设计目标时必须认真进行目标的分解,提出整体目标的层次要求,实施分步分批达标。另一方面,学生间存在着个性差异,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就同一内容达成同一目标是不科学的。因此,教师设计教学目标应准确把握学生课前目标的达成度,而后分层提出要求,逐层提升,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单元整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上体现分层教学原则:
A层:切实掌握所学单词、词组及各语法项目,流利地背诵并表演所学的课文,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B层:掌握所学单词、词组及语法项目,能模仿课文进行对话,背诵重点内容。C层:基本掌握所学的四会词语、句型,能理解并朗读课文。
在具体的语言操练中,要求A层学生自己创设情景,自编对话并进行表演:B层学生背诵教师规定的课文。能用书上所提供的词语做替换练习并进行对话;C层学生会读和理解课文,能机械模仿交流、表演。因此教学中:
第一,“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求知需要、情感需要和发展需要来设计教学目标的理念符合英语课标精神,是英语课标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发展的具体体现。
第二,注重联系教材前后内容,有效地将生日这一话题融入本课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并有所拓展,活用教材,体现了教学目标实施中的具体过程与方法。
第三,教无定法,因材施教,目标设计具有人情味。
总之,单元整体把握教学法对我们现今的小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教师不仅要懂得借助恰当的教学手段完整地把握教学内容,而且要善于“瞻前顾后”地设计任务以及“化零为整”地创设情境,从而达到进一步优化整体教学,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的目的。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 2
有幸听了我校优秀的专业英语老师路老师英语课,收获很多!本次教研活动讲单词和词组教学设计自然、流畅;设计了生活化学习、操练情景,教学活动扎实推进,学习氛围和谐、教学评价恰当有效,教师努力扮演好了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的角色,本节课中我感受深的是路老师的微笑课堂,切实营造了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很好实现了师生生互动。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参与性强,努力实践快乐英语课堂,彰显学生风采!
下面先就路老师的英语课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值得分享的`经验:
1、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环环相扣,任务型活动推进。Let’sdo听做热身,集中学生注意力。创设实用生活化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做动作理解如tallandstrong;shortandthin等引导学生学单词、词组,读的形式。整个Let’slearn读的形式多样,跟读、导读,自由读、排火车合作读,及时反馈,学生练得多,兴味盎然。
2、充分师生互动,教师自然、充分的多次评价,切实拉近了教师与全体师生间的距离。师生齐做动作表示词组的意思,形式活泼,效果理想。
3、课件制作精心,精美,非常实用,课件动画、图片(尤其是生活化情境图片)、音效给学生美的视听享受,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4、词组教学融于句子中学习、练习,有效提高了单词、词组的应用能力。
个人体会方面的建议:教师的教学语速稍快,可适当减缓些。几个词组的呈现与学习形式相同,若在新知学习新颖多样方面再尝试实践,效果更理想。
以上仅是个人听课感受,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 3
20xx年6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自治区组织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讨会”及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xx老师的讲座及xx等老师展示的观摩课,收获颇多,尤其是她们对文本的深入理解的剖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小学语文教材以单元的形式进行编排。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训练目标和训练重点,而单元内不同课文又各显风格与特色,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学科逻辑结构序列。因此打破传统的课课教学模式,从单元思想出发实施“单元整组教学”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单元整组教学”按从“整体感知”到“部分体验”再到“整体感悟”的模式进行设计,采用整组单元块状结构进行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间。
“单元整组教学”不是对单元进行简单的内容组合,而是重在“整体把握”,即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更要根据不同单元的特点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从而让单元整组教学的内涵和价值真正得以实现。
“整体感知”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进行单元“导读”。其具体操作为:以单元开头的“导语言文字”为切入点,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听录音、看录像、自己试读或同座互读互听等多种形式的活学习活动中心动,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学习内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孕育求知欲望;与此同时,教师相机指导收集相关资料,为单课学习做准备。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学习方式的融合。遵循新《课标》的理念编写的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既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渗透――为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更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所选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利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形成;同时,为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的范例。为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有利条件。
进行“单元整组教学”,旨在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拓宽学习和运用领域,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全体学生在相同或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中开拓视野、熏陶情感、发展思维;在不增加负担的前提下,使其获知数量和获知能力得到最优增长,为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单元整组教学”是依据教材优势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与传统教学比较的基础上发现的一种有利开发课程资源、有利提高学习效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兴趣培养为基点,以扎实基础为主要任务,以启迪心智为原动力,以能力形成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指导思想不能变,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客观现实。
通过学习我深深感觉到,进行单元目标导向意义非凡:从整体入手感知单元,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个单元学什么,自己将要经历什么,兴趣点与疑惑点在哪里,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一个相对大的范围内确定学习目标我们将“单元整体感知”独立成一个课时,导趣、导学、导读、导行,较大程度地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愿望,使学生树立了“主人翁”的学习精神。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我们以聊谈同一话题入手,以唤起学生的经验开始,让说的、读的、写的都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让个体的感受和体验贯穿始终。阅读每一篇课文时,学生很自然地将自己的经历与作者的经历相联系,一边倾听作者的聊谈,一边为作者能够形象地表达经历而折服,自己想要去学习,想要去积累,想要去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经历。这种学习热情的驱动,使学生主动奔向想要追寻的目标,更快乐、更有效、更坚决地投入学习。
可以说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充满问题的情境,教师要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在冲突中由“无疑”而“生疑”,由“有疑”而“释疑”,建构知识的“顺应”过程,并充分感受到思维之趣。
这只是我自己的一点认识,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继续摸索,找到更好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五篇:小学语文整体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整体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是以小学语文教科书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为目标,以每个单元组中的训练重点和习作要求为主线,以改革阅读教学为突破口,以加强读写结合训练为落脚点,以整体备课、综合训练、及时评价、反馈矫正为保证措施,以有导向的阅读积累活动和有指向的生活实践活动为辅助手段,而进行的阶段性、系列性教学活动。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是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高耗低效的问题,运用系统论的整体原理,学习借鉴国内外现代教学研究的理论精华和我省单元达标教学的优秀成果,以每个单元为基本教学单位,而构建的整体教学模式,即把每个单元的教学过程分为相互联系、递进循环的四个阶段:教学准备—学习研讨—综合实践—反馈评价和为完成每个单元组的教学任务而使用的十种基本课型:整体预讲课、研读训练课、自读训练课、读写结合课、基础训练课、综合复习课、习作指导课、达标测试课、习作评讲课、矫正补偿课以及贯穿整组教学过程始终的两项辅助活动:有导向的阅读实践活动、有指向的生活实践活动。一、四个阶段的任务
1、做好教学准备。它包括教师的整体备课和学生的整体预习两个方面。“整体备课”是优化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重要前提。它要求教师从整体出发,围绕一个训练重点(读写例话),遵循一条训练主线(习作要求),来全面系统地研究教材,理解教材,处理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统筹安排教学任务(每篇课文教什么,怎样教;每一课时教什么,怎样教),设计读写训练序列,安排综合训练和两个活动计划等。整体备课可采用表格式,先由教师个人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按要求认真填写,然后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研讨,互相取长补短,以求得教师对全组教学的整体把握。
“整体预习”就是在单元教学之前,指导学生以全组教学目标为依据,以“导读”提示为线索,来感知教材内容、训练重点、习作要求和基础知识,确定自己的学习方法。主要目的是运用目标定向,激发学习动机。预习的方法可采用分组讨论式、提纲导学式、逆向通读式、列表分析式等。
2、引导学习研讨。引导学习研讨就是以训练重点为主线,以每单元的4篇课文为载体,通过6-10个课时及相关课型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情感体验启迪,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它是单元教学的重点所在,包括研读训练、自读训练、读写结合三种基本课型。
3、指导综合实践。综合实践是以巩固深化基础训练和读写例话的学习为重点,以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知识结构,将基础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为目的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引导学习研讨的延伸和拓展。包括积累运用、综合复习、习作指导三种基本课型。
4、组织反馈评价。这是在综合实践的基础上,对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检测,反馈教学信息,总结学习得失,及时查漏补缺,实现段段清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包括达标测试、习作评改、矫正补偿三种基本课型和教师的教学活动总结。二、十种课型的操作
1、整体预习课。其主要任务是以单元教学目标为依据,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教材,进行目标定向,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调动学习的情感前提。课堂结构一般为:谈话激情导入——学习目标定向--独立阅读预习——小组交流研讨——教师概括总结。一般为1课时。
2、研读训练课。此课型一般用于每单元的精读课文教学。教师运用导学式,指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读、思、划、批、议”来领会课文的内容,学习读书的方法,接受语言文字训练。基本课堂结构为:激情导入,学习目标——边读边想,抓住中心——分析条理,学习表达——质疑研讨,课堂总结。
3、自读训练课。此课型一般用于略读课文的教学。其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学的机会,使之能将在研读训练课上获得的读书方法运用于学习实践之中,以增强独立自学的能力。基本课堂结构为:研读阅读提示,明确读书方法、要求和目标——自读自悟自得,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基础知识和技能——交流畅谈收获,师生多方互动,反馈学习信息,整合拓展问题。
4、读写结合课。读写结合课是围绕训练重点和习作要求,凭借课文的个性特点,抽取读写规律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大作文部件训练的一种课型。基本课堂结构为:复习导入(激情谈话,整体读课文,回顾写作特点)——训练指导(提取结合点,领悟特点方法,指导方法应用)——结合训练(提出任务,讨论方法,交流收获)--课堂总结(学习方法)。一般1课时,安排在各类课文的学习之后。
5、基础训练课。基础训练课是以阅读训练为主要内容,同时指导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的基础知识(拼音、字、词、句、点等)进行拓展性复习巩固训练的一种课型。教学时间为2-3课时(包括1节写字课)。基本课堂结构为:谈话导入——回顾旧知——巩固练习——矫正点拨——课堂总结。
6、综合复习课。综合复习课的目的在于强化读写知识训练,帮助学生完善已有知识结构,指导学生将读写知识转化为技能。教学时间一般为1-2课时。基本课堂结构为:激情导入 ——综合复习(整体切入,课例剖析,发现规律)——对应练习(自学例话,记忆图表,拓展尝试)——课堂总结。
7、习作训练课。习作训练课是以指导学生将掌握的读写技能在习作实践中加以运用的一种课型。一般为2课时。基本课堂结构为:明要求,拟题目——定中心,选材料——列提纲,打草稿——互交流,师点拨——自修改,誊清文。
8、达标测试课。达标测试课是用于检测学生达成训练目标情况,做到段段清的专用课。一般为1课时。
9、习作评改课。习作评改课是继习作训练之后,在对学生已完成的习作进行批改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评析和修改指导的一种课型。一般为1课时。基本课堂结构为:总结导入——举例评讲——矫正修改——交流赏析——课堂总结。
10、矫正补偿课。矫正补偿课是在习作训练和达标检测试之后,安排的总结学习得失,矫正存在问题,消除知识缺陷,给学生创造再次学习的机会,以达到相对平行,同时为后继学习鼓劲加油的一种特定课型。一般为1课时。基本课堂结构为:总结评价——矫正补偿——强化训练——平行测试——课堂总结。
三、“两项活动”的配合
1、有导向的阅读积累活动。阅读一是为了巩固课内学到的读书方法;二是为了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言材料。“有导向”是说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和明确的要求下进行的,即尽可能地围绕着本组的训练重点来阅读和积累,以增强对应性和实效性。首先,教师要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诸如内容、范围、方法、任务等;其次,要采用一定的阅读组织形式,像小组讨论式、提纲导读式、自由品读式等;第三,不动笔墨不读书,每周要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或积累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或摘抄好的开头、结尾、具体描写、抒情议论等片断,或记下自己的读书感想等;四是对这种课外阅读积累活动要定期进行总结评价,以不断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机,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2、有指向的生活实践活动。生活实践活动是为了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习作素材。所谓“有指向”,就是组织活动要以习作要求为中心,通过对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设计、组织和安排来创设客观的生活情景。活动的内容及方式要根据训练组的习作要求而定。如四年级第第一单元的作文是要记暑假里的一件事,第二单元写“我敬佩的一个人”,均可采用回忆讨论式或参观访问式等。第三单元的习作是要“写一种小动物(或植物),抓住特点、写出对它的喜爱之情”。就可以安排一个参观养鸡场的活动,带领学生去看鸡、访鸡、说鸡、画鸡,使学生对小鸡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同时,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实践活动既可以班为单位,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还可按要求学生单独去做。
实践证明,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机运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对教学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控制,从而可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这是因为:
第一,该研究建立了语文整体教学思想,所有教学活动都围绕整体主线展开进行,而且环环相扣,内在联系紧密,形成了一个可控的有机整体——新的教学常规,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和管理效益。
第二,该研究整合一切现代语文教学新思想、新策略,坚持学生为主体,教 /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思想,并提出了“好的阅读教学就是一堂阅读实践课”的教学主张,始终把学生推在学习活动的最前沿,鼓励他们学习提出有价值、有创新、有实效性的问题,让他们自主地去探究、研讨、悟得。倡导读书的多样性,要求层层推进,注重实效。
第三,该研究注重学习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既强调要从生活中吸收大量的信息、资料,加入到课堂教学中,又要求始终围绕着教学主线,展开一切教学活动来积累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突出了重点,分散了难点,有的放矢。
第四,该研究引导教师“退居二线”,成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指挥者,疑难问题的启发者、点拨者、讨论者,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减少向学生提出问题,主要提出学习要求,突出了教师整体把握、全面驾驭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促进了教师思想的转变和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