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时间:2019-05-13 00:3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第一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 案

柳树店乡沙岗小学 肖兆毅

2012-4-11

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材简析

课文的题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就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的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本课,引导学生准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深刻含义及在全文中的作用。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运用三个典型事例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学习作者的思路,感悟文章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的重难点1、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

准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深刻含义及在全文中的作用。

3、体会文章中三个故事中人物具有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思想。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导入新课

板书“真理”,解释含义,提问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学习中知道哪些真理?(如:万有引力,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乘法分配率等知识)相机引出:你们想发现真理吗?该如何发现真理?学生会回答: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 之后。

学习课文

一、设疑自探

1、课文介绍了几个事例,具体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2、三个事例都能说明什么问题?这一内容在课文中的哪一段?

3、课文是如何安排结构的?(学生分小组探讨学习)

二、解疑合探(学生交流汇报)

1、三个事例,第一个谢皮罗发现洗澡水的漩涡与地球自转有关;第二波义耳发现盐酸会使花蕊变红,继而发明了酸碱试纸;第三奥地利医生发现做梦与眼珠转动有关。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都是在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到问题,不断的追根究源,最后都发现了真理。

2、三个事例都能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论点。

3、课文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紧接着用三个事例证明观点。最后再次重申观点,真理的发现在于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三、质疑再探

1、学习本文后,你对科学、真理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和同学之间交流交流。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科学家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真理的事例,说给同学们听听。

四、运用与拓展

1、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究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2、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3、(拓展)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功夫不负有心人”或“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五、板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总 提出论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洗澡水的漩涡与地球自转有关;

分 证明论点:

2、盐酸会使花蕊变红,发明酸碱试纸;

3、做梦与眼珠转动有关

司空见惯 追根究源 真 理

总 重申论点: 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

→真理

第二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课题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课型

精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诞、澡、械、授”等11个生字。在文本中理解“司空见惯、敏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讲述自己受到的启发。

3.找出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了解每个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的顺序来介绍的。

4.能够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5.拓展阅读文段,说说自己在《千年圆梦在今朝》中体会到的科学精神。

教学

重点

找出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了解每个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的顺序来介绍的。

教学

难点

能够仿照课文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诞、澡、械、授”等11个生字。在文本中理解“司空见惯、敏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讲述自己受到的启发。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7)分钟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能说一说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出示课件2】

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学生自由发言,如: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等。)

3.教师小结【出示课件3】: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

4.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16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相信同学们学过课文,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进行提问,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习兴趣。

了解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新课

教学

(30)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出示课件4】:叶永烈(1940—)著名科普作家、传记文学作家,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著有科幻故事《小灵通漫游未来》,影响较大。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出示词语:【出示课件5】

诞生

纵观

漩涡

敏锐

追根求源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洗澡

花圃

推理

逆时针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打破砂锅问到底

(1)

指名读词语。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出示课件6】

定理:已经证明具有正确性、可以作为原则或规律的命题或公式,如,几何定理。

定律:科学上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一定变化过程的必然关系。

学说:指学术上自成理论体系的主张或见解。

司空见惯:看得多了,不以为奇。

追根求源: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4.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5.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把这句话画出来。

三、细读课文,理清条理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给课文划分段落。

2.学生交流段落划分,说明分段理由。

第1自然段: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后。

第2到第8自然段:证明观点,举三个例子来证明。

①洗澡水的漩涡。②蚯蚓活动发现大陆与海洋的分布。③做梦时眼珠转动。

第9、10段:总结观点。只要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就能找到真理。

3.教师对照板书进行小结:这篇课文思路特别明晰,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然后概括地指出在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之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从中发现了真理,最后指出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爱写字、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自己与文本对话,并能够与作者对话,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为以后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2)分钟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找出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了解每个

2.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的顺序来介绍的。

3.能够仿照课文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4.拓展阅读文段,说说自己在《千年圆梦在今朝》中体会到的科学精神。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5)分钟

一、复习导入

检查生字:洗澡

机械

教授

叛逆

花圃

玫瑰

谨慎

盐水

石蕊试纸

奥秘

领域

锲而不舍

复习前课,做好衔接。

新课

教学

(25)分钟

二、细读课文,交流感悟

1.【出示课件7-9】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用哪些事例来具体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课文具体写了三件事:第一件写的是谢皮罗教授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第二件写的是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地球上大陆与海洋的形成;第三件写的是奥地利的一位医生从儿子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一现象中发现了眼珠转动和做梦的关系。

2.【出示课件10】再请大家仔细地读读这三个事例,看看三段话在写法上、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全班交流,这三个事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或者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这三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才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因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这些事例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三个确凿的事例,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家们都是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作者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板书)

3.你还能列举出这样的事例吗?(学生可能会谈到曾经学过的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事例。除此之外,教师还可补充:蚯蚓在美国东海岸有,在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出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分为两个洲。)

4.课文中哪些语句令你深受启发,作出标注。

5.交流令自己深受启发的语句,说明从中受到的启示,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段。

【出示课件11】

最后把“?”拉直成了“!”,找到了真理。

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出示课件12】

②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句俗语,形象地表达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按收获由小到大排列,也说明平常的事情中蕴含着真理,蕴含着伟大的成就,而这些只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才能做到。

【出示课件13】

③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板书:见微知著)

这句话和课文开头首尾照应,说理深刻。

这句话用“只要……就……”的句式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

【出示课件14】

④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这句话对发现真理的条件作了说明,科学发现中存在“偶然的机遇”,说明科学真理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只能给……”说明科学发现也并不容易,指出了科学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给那些“有准备”“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

三、再读课文,感悟写法

1.默读全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这篇课文围绕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列举具体事实加以证明。这样的文章叫做论说文,也叫做议论文,不同于我们经常阅读的记叙文。

本文所用的证明事例的方法: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

抓住发现事物的顺序来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

这一设计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并联系前课,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10)分钟

四、拓展阅读,随文练笔

【出示课件15-20】

下面我们来阅读《千年圆梦在今朝》,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哪些科学精神。写一写。

群文阅读,巩固提升

板书

内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

见微知著

课堂作业新设计

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gēng)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qiè)而不舍精神的人。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都是什么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现真理的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善于观察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探索真理的人。

2.因为那些找到真理的人都是从身边平常的事情中发现的。

3.要有准备,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意思对即可)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积极性被调动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把说话的舞台让给学生。我始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圈画、思考、交流、汇报、朗读、表达.....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课堂上有所收获。

二、心弦被拨动

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这一课的重难点。对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我指导学生研读的重点是具体事例中的“问号”是什么?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通过读读议议,拨动学生心弦。

三、心灵被触动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关注“敏锐地注意”“敏感地意识”“百思不得其解”以及“反复的研究和实验”“许多实验”“反复的观察实验”等词句,并三次回扣课文的第2自然段,使学生在反复地诵读中体会和领悟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感受和感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感悟让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说说自己读了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有什么感受?透过“!”还能感受到什么?感悟“!”蕴含的丰富情感。在此基础上一咏三叹再读课题,读出自己的感受,此时,学生对课题、对课文的认识也得到了升华。学生在阅读分享中有所动,与此同时,训练学生结合课文仿写,练笔表达也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一节课下来,自我感觉本堂课学习目标基本达成,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错,但是这堂也不免有些遗憾:高年级学生字词方面已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在开课的字词学习的安排确实必要性不大;另外,在引领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方面,在这堂课上还显得有欠缺,没有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感悟。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课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

段)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至第6自然段)运用事例,证明观点,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首先概括地指出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科学真理的发现,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然后,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第二件写的是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地球上大陆于海洋的形成。

第三个事例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最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总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都发现了真理.因此,只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就一定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至第8自然)总结全文,重申观点.,指出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知微见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链接文章】

千年梦圆在今朝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以及“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他们还于千百年的岁月流传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他用47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做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他因此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中华人民中和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

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03年10月15日有了结果。那天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看起来宛若一条蜿蜒的苍龙,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后成功返回祖国大地。航天员杨利伟在着陆场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简单的三句话,对无数参与航天工程建设的人们作出了崇高的评价——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这飞行正常、使人感觉良好的飞船,就不会有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重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2005年10月12日,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开始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于17日凌晨4时顺利着陆,航天员安全返回。“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有了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登临月球、探索火星,遨游于更深、更远的太空。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我能区分下列生字并分别组词。

澡()玫()域()诞()疑()

燥()

攻()或()

延()凝()

惯()观()圃()旋()慎()

贯()砚()葡()漩()镇()

二、我能按照要求改写句子。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

缩句:缩句

2.在外国租界,谁又敢怎么样?

改为陈述句:句:

3.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改为反问句:句

4.今天天气异常糟糕。今天静静还是按时到校上课。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话:

三、我能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普通      普遍

1.洗澡是一件非常()的事情。

2.这是一种非常()的现象。

兴趣      趣味

3.他的这个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超大()

4.这是一道()性很强的物理题目。

著名      出名

5.17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的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

6.一场选秀活动,使它()了。

欣赏      鉴赏

7.聚会后,全班同学约好了一起到西湖边()绝美的景色。

8.现在的很多节目都在帮人们()一些民间收藏的稀世珍宝。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什么?

2.文章中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课文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联系全文想一想,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成才有路勤为径”的观点,列出写作提纲。

参考答案

一、洗澡    玫瑰    领域    诞生    怀疑

干燥    攻打    或者    延时    凝神

习惯    观看    苗圃    旋转    慎重

贯通    砚台    葡萄    漩涡    城镇

二、1.波义耳向实验室走去。

2.在外国租界,谁也不敢怎么样。

3.没有大胆的猜测怎么能做出伟大的发现呢?

4.虽然今天天气异常糟糕,但是静静还是按时到校上课。

三、1.普通2.普遍3.兴趣4.趣味

5.著名6.出名7.欣赏8.鉴赏

四、1.含义是指人要多问,勤思考,留心生活。

2.谢皮罗教授在放掉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真理。

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偶然中发现紫罗兰变化而发现真理。

奥地利医生发现梦的有关现象。

3.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略

第三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六年级语文下册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案

柳树店乡沙岗小学肖兆毅

2012-4-1

1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材简析

课文的题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就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的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本课,引导学生准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深刻含义及在全文中的作用。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运用三个典型事例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学习作者的思路,感悟文章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的重难点1、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准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深刻含义及在全文中的作用。

3、体会文章中三个故事中人物具有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思想。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板书“真理”,解释含义,提问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学习中知道哪些真理?(如:万有引力,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乘法分配率等知识)相机引出:你们想发现真理吗?该如何发现真理?学生会回答: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

之后。

学习课文

一、设疑自探

1、课文介绍了几个事例,具体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2、三个事例都能说明什么问题?这一内容在课文中的哪一段?

3、课文是如何安排结构的?

(学生分小组探讨学习)

二、解疑合探(学生交流汇报)

1、三个事例,第一个谢皮罗发现洗澡水的漩涡与地球自转有关;

第二波义耳发现盐酸会使花蕊变红,继而发明了酸碱试纸;第三奥地利医生发现做梦与眼珠转动有关。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都是在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到问题,不断的追根究源,最后都发现了真理。

2、三个事例都能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论点。

3、课文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紧

接着用三个事例证明观点。最后再次重申观点,真理的发现在于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

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三、质疑再探

1、学习本文后,你对科学、真理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和同学之

间交流交流。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科学家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真理的事

例,说给同学们听听。

四、运用与拓展

1、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

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究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2、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

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3、(拓展)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功夫

不负有心人”或“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五、板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总提出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洗澡水的漩涡与地球自转有关;

分证明论点:

2、盐酸会使花蕊变红,发明酸碱试纸;

3、做梦与眼珠转动有关

司空见惯追根究源真理

总重申论点: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

→真理

第四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能运用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2.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道理”。

3.过程与方法:本文含义的道理比较抽象,组织学生研究3个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自学地深入地理解课文。从而明白更深刻富人哲理。

【教学重点】

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

【教学难点】

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

1.学生分组收集资料。

2.学生做好预习和上课的准备工作。

3.老师协助学生查阅资料。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

2.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二、品读感悟,全班研讨

以第二自然段为线索展开学习,先学习具体事例。

1.小组分别展示学习结果。

(1)关于洗澡水的漩涡

(2)石蕊试纸的实验

(3)做梦与眼睛转动的联系

(4)展示收集资料

(5)整理本课重点字词句

(6)课后的总结汇报工作

2.小组提问回答

(根据课文重难点把握来提问回答)

采用游戏的方式小组进行提问回答

3.教师板书巩固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反复试验!

不断追问→得出真理

提出观点„„证明观点„„总结观点

用具体事实说明观点

(议论文)

三、回归整体,总结收货

全班同学交流收获

四、作业布置

同学们觉得我们的作业该做什么?

1.抄写课文中对你有启发的句子。

2.写小练笔,用具体事例论证观点的方式方法写200字作文。

第五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灵芝教委 李赞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研读课文中三个事例,探究并学习作者的表达特点。

2、学习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3、培养探索真理的精神。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研读课文中三个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 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难点: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生字生词,小组之间比赛读课件中的生词。

二、出示学习目标:

推荐一位同学给大家读学习目标。

三、学习1、2自然段

1、学生齐读1、2自然段。

2、思考:课文主要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第2自然段中的“?”、“!”指的是什么?

四、自读课文3、4、5自然段,独立完成ppt第5页表

1、先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形成组观点。

2、随机指定小组代表汇报。

3、其他组评价补充。

4、这三个事例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竞争读第七自然段

2、联系课文所举的三个事例,我们知道“见微知著”中的“微” 分别指什么?而“著”则分别指什么?

六、总结写作思路、写作方法。

1、思路: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2、方法: 用事实论证一个观点

七、拓展延伸

1、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叶划伤,后来发明了锯。

2、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3、雷达、风车……

八、小结

学习回音壁: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事例写法

全文写法

、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

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下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张越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读后感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读后感 真理是人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它的诞生有着一个必然的条件——一百个问号之后。当黎明的第一道曙光照射在大地时,有人会问为什么太阳总在东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语文新课程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课程,在这个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实践者,探索者。教师、书本只是他们学......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

    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叶永烈先生写的文章——《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体现的是第五单元科学精神,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文章的......

    公开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舫阳校区 洪秀卿 学习目标 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五篇材料]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学习目标】 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五篇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3)标出自然段。 二、教学课题 1、知识教学点 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读后感

    最近我学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给了我很多启示。文章主要讲: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发现了洗澡水形成的漩涡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