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傲霜篇》教学反思
《傲霜篇》教学设计思路
教例:语文版第九册第十三课
东方红小学
毛皓月
本期,我代表学校参加了岳阳楼区的金钥匙教学比武,在片区的比赛中,我教出的《傲霜篇》获得了一等奖,得到了听课教师的好评。以下是我的设计思路:
一、抓住课题,总领全文。
《傲霜篇》是作家峻青的作品,文章层次清楚,辞藻华美,情感浓厚,通过对秋菊的赞颂,歌咏了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通过对文章的反复阅读,我感觉这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人的文章。第1---3自然段写下霜后,葡萄叶和梧桐叶都飘落了,而菊花却展蕊怒放,越发显得精神。第4---5自然段写“我”喜爱菊花的原因。整篇文章几乎没有情节,都是写景和抒发感情,具有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怎样才能使课堂更富有整体感呢?我把课题“傲霜篇”中的“傲”作为整堂阅读教学的切入点,首先向学生出示“傲”的两种解释:﹝1﹞自高自大(骄傲、傲慢)(2)藐视、不屈。(一身傲骨)。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理解,选择一种你认为正确的解释。当学生选择后,教师小结:对,“傲霜”就是傲霜斗雪,在霜雪面前不屈服的意思。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课文中的哪些描写可以看出菊花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精神。从课题入手,带着从课题引出的问题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菊花精神的句子,一个问题总揽全文,起到了一线串珠的作用,用菊花的精神贯穿始终。
一、抓住重点段,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本篇文章在写作上很有特点,而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又是小学高年级的一个学习目标。我在教学中抓住重点段落,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为以后的习作奠定基础。
1、学习第二自然段描写菊花的句子时,我让学生自读句子,思考两句话之间的联系,知道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让学生说句子中使用了哪些标点,体会顿号、逗号、句号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从顿号、逗号中体会菊花多变的色彩和各异的姿态。
2、在学习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是,让学生体会使用排比的好处,模仿作者的句式说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或其他事物。
3、在学习完所有描写菊花的句子后,我让学生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霜、葡萄叶、梧桐叶呢?让学生体会对比、衬托写法的好处。
二、从词到句到篇,朗读中升华。
这是一篇散文,词汇丰富,句子优美,用了很多好的修辞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必不可少的。但这篇课文并不好读,有很多字很难读准,为了让学生读好课文,我设计了从易到难的三个坡度:
(一)、读好词语。
课前复习,我出示了本课的四字词语。
1、请同学们小声读这些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对这些词语分类,上面6个词语是描写花的四字词语,下面的5个词语是写某种性格和品质的。
2、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些词语呢?引出读词的方法:写景的词语可以边读边想象,读出词语所描写的景物。第二类词语可以读出自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读词语。词语读好了句子也就不难了。
(二)读好句子。
学生在第一遍自由读文后找出了能体现菊花傲霜精神的句子,教师抓住这些句子来进行理解、朗读。
(三)读好篇。
有了前面的铺垫,课文的朗读就不那么难了,配上音乐,学生就能读得很有感情了。
三、拓展延伸,走进古诗园。
菊花不仅是作者在赞美,千百年来,它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让学生仅仅局限于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让学生向课外拓展。于是,在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描写菊花的古诗,是学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和文人精神的熏陶。
唐诗中的“花花世界”——菊花
(一)作者:徐昌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33768
更新时间:2005-5-1
菊花以其品性的素洁高雅、色彩的绚丽缤纷、风骨的坚贞顽强和意趣的丰富多彩而倍受文人亲睐。唐诗中有许多咏菊言志、歌菊抒怀的诗篇,品读这些浓情四溢、思想飞扬的诗篇,可以使我们对唐代诗人的人格理想和生命情怀有一个真切的了解。下面挑选一些极具代表性的诗篇分类赏析,以飨读者。
(一)、幽人高士之花。菊花,幽独淡雅,孤高傲世,向来是幽人高士隐逸情怀的象征。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抒写诗人重阳访友,崇尚隐逸的情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前六句写故旧之交,有约必至,招之即来,平平淡淡,至真至诚;写村居环境,绿树幽幽,青山依依,清淡幽静而别有天地;写主客欢饮,桑麻入话,场圃生情,貌似琐碎而性情活现。六句诗告诉我们,宾主志在高山,情在流水,天然绝俗,一派纯真。最后两句写主客相约:重阳佳日,饮酒赏菊,再申心志,重温旧情。菊花,是远离尘俗、孤芳自赏的隐士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洁身自好、高标独步的人格情操的映射。“还来”透露出诗人对这种淡泊宁静,幽独雅致的隐士生活的向往。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活现友人流连山水,高蹈尘外的潇洒风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前四句写环境。荒郊野外,杂草丛生,桑麻成林;住宅附近,篱笆绕园,秋菊遍地,虽然时至秋日,不见花艳,却可从这篱边丛菊看出友人心性高洁,志趣淡雅。后四句侧面描写友人的活动,远离尘嚣而流连山水,寄情世外而高标独步,不以尘事为念,不以俗务为累,潇洒不羁,疏放不俗,活脱脱一副高人逸士的襟怀风度。全诗写菊喻人,凸现隐士风采。
(二)、感时伤怀之花。古人有重阳佳日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习俗。诗人历经战乱,辗转漂泊,或思乡怀人,或悲愁叹老,或伤时忧民,常常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一吐胸中块垒。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由近及远,推己及人,抒发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一、二句说自己身逢战乱登高无酒的凄情落寞,暗含对时局动荡,佳节不幸的不平不满。三四句写诗人怜花思乡,忧国忧民。长安故园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在血雨腥风之下,于断垣残壁之间,丛丛菊花寂寞开放,凋零破败。触目惊心的秋菊特写,显然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思乡之情,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乱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全诗怜悯菊花,感伤时世,离乱苦恨,揪人心痛。杜甫的《九日》也是对花发慨,思亲念乡,忧国忧民。“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前四句说诗人因病戒酒,虽“抱病”登台,却“无分”饮酒,也无心赏菊,故而发号施令,“菊花从此不须开”,天真任性的话语折射出诗人生活的艰难困苦。五六句对比思乡。漂泊异地是残阳如血,黑猿哀啼,自己不免泪下沾裳;回想故园是霜天秋晚,白雁南来,令人倍感亲切。对比之中流露出强烈的思亲怀乡之感。最后两句以佳节思亲作结,遥怜弟妹,哀愁叹老,寄托漂零寥落之感。“干戈”点明诗人身逢战乱,流落天涯的悲苦处境。全诗悲病叹老,伤时忧国,抒离乱之苦,发愤慨之思。菊花,被染上了一层浓郁厚重的忧苦愁思,不赏心悦目,却可以惊心动魄!
(三)、坚贞高洁之花。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是,它傲霜抗寒,坚强不屈,它高洁幽雅,芳香四溢,引动了诗人的情思,激活了诗人的心智,促使他们写下了一曲曲借菊传情,托菊言志的颂歌。元稹的《菊花》抒写自己的爱菊之情,盛赞菊花的坚贞品格。“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一、二句写爱菊,爱有多深?情有多浓?住宅周围,遍植菊花,秋风送爽,菊花灿烂,诗人专心致志绕篱观菊,以至于夕阳落山也不知不觉。“遍绕”“日斜”两个细节活现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景。
三、四句点明爱菊的原因:百花先谢而菊花后凋,历尽风霜而坚贞不屈。这是菊的神韵,也是诗人不畏权贵而耿直敢言,历经贬谪而心志坚贞的风骨写照。郑谷的《菊》则赞颂菊花的高风亮节。“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一、二两句对比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把菊等同于野生杂草而不屑一顾,一般人们则在九月初九登高望远,饮菊花酒,佩茱萸囊,还采撷菊花插在鬓发之间,可见人们爱菊成风,对菊是尊敬有加。
三、四两句也是运用对比,更集中、更有力地表现出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先描绘秋天早晨的景象: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再歌咏菊的品质,诗人以池塘岸边的菊花与高屋瓦上的矮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作对比,意在表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奉献芳香;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不羡”加重语气,更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
(四)、战天斗地之花。唐代诗人林宽有诗“莫信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能解诗”,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这样一位解诗懂菊的人,他的两首咏菊诗作一扫菊花孤高绝俗之态,凸显菊花战天斗地、扭转乾坤的英雄伟力,读来壮浪雄奇,振奋人心。《题菊花》这样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一、二两句极言菊花迎风盛放,顶霜抗寒,足见其颈健挺拔,不屈不挠之风骨。“蕊寒香冷”凸现菊花芳香四溢、幽冷袭人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鸣抱不平。
三、四两句揭示菊花生长环境的寒冷和命运的不公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神),就要改天换地,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浪漫的想象体现了作者的宏伟抱负。纵观全诗,诗人实际上是以花喻人,托物言志。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扬他们顶风傲霜的生命活力,又为他们的处境、命运而愤愤不平,立志要彻底改变,让劳苦大众都能生活在温暖幸福的春天里。黄巢的另一首《菊花》则塑造了许多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英雄形象。“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首句直抒胸臆,表达热切、激越的期待之情。第二句以菊花之“开”与百花之“杀”(凋零)对比,显示菊花盛开、独占风光的精神风貌,实则暗喻人民的力量强大无比,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个“杀”字给人以摧枯拉朽,一往无前的力量感。百花消逝自然喻指封建势力土崩瓦解,嚣张不再。
三、四句极写菊花盛开的壮丽图景。丛丛菊花,遍布长安,阵阵香气,直冲云天,朵朵英姿,飒爽威武。这哪里是满城开放、灿烂辉煌的菊花,这分明是披坚执锐、精神抖擞的英雄战士!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浴血奋战、英勇不屈的大无畏精神,一种昂扬奋发、志在必得的豪迈信心,而这,正是以黄巢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军的精神力量的写照。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同为菊花,却因时不同,因人而异,因势而别,诗人敷彩绘菊,传情言志,表现出情彩飞扬的生命个性和锋芒毕露的思想力量,仔细品读、揣摩这些咏菊诗篇,实际上,我们不仅走近了一个时代,更走进了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心灵世界。
---本文来源: 我爱语文[ / ]欢迎光临最大的语文公益网站!
第二篇:傲霜篇反思
《傲霜篇》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菊花的象征意义。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赞美自已喜爱的花儿或其他事物。
3、以学生为主体,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中,体会菊花坚强不屈、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
4、体会作者对菊花的敬佩的喜爱之情。激励学生向菊花学习,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看自已喜欢的段落。重难点、关键:感悟菊花的象征意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峻青,去欣赏风霜中的菊花。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二、朗读交流
上节课,我们说过菊花傲霜,在深秋下霜是常有的现象。让我们跟随时间的脚步,去领略那“西风紧,黄叶飘零”的景象。(出示图片)
1、2、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这霜的呢?你能在文中找出下霜的句子吗?(课件出示)a. b. c. 自由读,通过朗读,你感觉霜怎么样? 哪些词语感觉霜大?
齐读这一句读出霜大,读出自己的感受。
3、从琅琅的读书声中,老师感受到了寒霜已至,寒气逼人,院角的那棵梧桐,叶子刷刷拉拉向下落,燕子李院子里遍地都是带霜的黄叶。但是,瞧那边的菊花,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样子。
出示菊花图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抓住菊花特点写了菊花的美?
三、品文释疑,领悟感情
1、课文读到这,有人提出课文时赞美菊花的,先写葡萄、梧桐以及霜大是多余的,可以删除,你同意吗?为什么?
2、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
3当风霜来临时,许多花草都经不住严寒,凋零了,突然看到这一株株绽放的菊花,你们心情如何?应该怎么样读?
四、感情升华
1、就是这样一种花,在作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默读4-5自然段,看看还有哪些句子体现了菊花的傲霜的?
2、正是菊花有了这样一种不服输、不怕困难的精神,难怪作者峻青这样称赞菊花<出示句子>.3、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哪个词语在句中反复出现?(我爱„„我爱„„我爱„„我更爱„„)
4、思考:现在你知道作者最爱菊花的什么?
5、仿照句式说话。
五、拓展延伸
读了课文,你从菊花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总结
今天我们不仅领略了菊花的外在美,还领略了它的精神美。相信同学们在这个秋天,甚至寒冬也不畏惧严寒,在我们人生道路上像菊花一样傲霜斗雪,坚强不屈。
七、布置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2、仿写句子。
八、板书设计
13傲霜篇
不服输 不怕困难 傲霜斗雪 不畏强暴
九、教学反思
峻青的《傲霜篇》是一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文章。通过对在寒霜下菊花盛开的风姿的具体、详细的描写,通过渲染、对比等一系列写作手法的运用,将菊花迎霜斗雪、不畏强暴得精神描写得淋漓尽致,并通过对菊花的赞美,抒发了自己对菊花精神的高度赞扬,对具有菊花精神的人的高度崇敬和赞叹。
这一思想内容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课堂上我出示霜,枯叶图,让学生用词语来说说观后感,这个环节我认为学生做的非常出色,一下子就让学生体会到了秋风扫落叶的那种意境。渲染了环境,也为后面我讲解衬托是埋下伏笔。我在设计这堂课时,通过感性教育去呼唤孩子们最美的情感,去引发他们对文本内涵的感悟。接着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秋天的景象的句子。接着又让学生欣赏菊花在秋天盛开时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具体描写菊花的句子,课件出示重点句让学生通过句子的比较、通过反复的朗读、想象、通过对菊花图片的欣赏、对菊花风姿再描写的说话练习充分感受、体会菊花的美。
按照我的预设,在反复的对整篇文章的品读、感悟的同时解决自己在开始时提出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得到思维的培养、语感的训练,就是我这堂课要达到的效果。可能是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还很弱,总觉得课堂似乎不是那样精彩,这可能来源于自己在细枝末节上的反复纠缠耽误了时间,也来自于整体教学机智的缺乏,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在带领学生渐入佳境后能更好地进行探究学习,在课堂上得到更大的收获。本课的板书过于简单,没有突出重点。以及粉笔字写得不够端正大方。
“课堂教学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所幸今后的路还很长,我愿在每一次“遗憾”中走向完美。
第三篇:傲霜篇教学
13、《傲霜篇》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
● 学习课文,体会“霜”的大。
2.能力目标:
● 体会菊花坚强不屈、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
3.情感、态度与介值观
1、体会作者对菊花的敬佩的喜爱之情。
2、激励学生向菊花学习,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重难点、关键:感悟菊花的象征意义。教具:图文结合、多谋体
一、创设情境,体会意境
1、教师:同学们,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伫立在茫茫的天地之间,感受匆匆岁月无情。如果说春天带来的是生机,夏天带来的是炎热,冬天带来的是寒冷,那么秋天呢?深秋呢?来说说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生:说一说
现在正是深秋,你们能从我们的校园,从身边的事物找找秋天吗?
2、是啊,秋天来了,天气一天天转凉,我们随处可见凋谢的花朵,枯黄的树叶,(课件)它们都耐不住寒冷。可就在这一片寒意的深秋,偏偏有一种植物决议要和西风较个长短,要与寒霜见个高低,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是哪种植物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告诉了我们。
3、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13《傲霜篇》,(板书并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感知课文。
请同学们翻开课文齐读,(配乐朗读)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1、菊花有什么特点?
2、菊花又是在什么样的气候下突显出了他的高尚情操呢? 师:我相信带着问题来学习,你们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3、互动、交流
读了课文后是那种植物要和西风较个长短,要与寒霜见个高低?(画菊花)(板书:风姿;超凡脱俗 幽香:暗暗浮动 神采:清雅大方 本色:平易简朴)
(天气冷的时候、下霜的时候)(同时课件出示第一段话:夜里有些冷。早晨起来,拉开门一看,嗬,下霜了!
二、体会“霜”的大
1、导语:天气冷了,开始下霜了,那你能在文中找出4句描写带“霜”的句子吗?用笔画上。(课件出示)
1)对面屋脊上一片雪白,像下了一场小雪似的。院子里也白皑皑地铺上了一层寒霜。2)、那棵枝叶婆娑、爬满了大半个院子的葡萄,它那肥厚的叶子,也布上了一层毛茸茸亮晶晶的霜花——使得那叶子骤然肥厚了许多。
3)、但是,风一吹,这顶着霜花的叶子,可就刷刷拉拉地飘落下来了。4)、院子里遍地是带霜的黄叶。
2、师:现在自由的小声的读一读这四个句子,你们觉得这场“霜”下的怎么样? 生:很大
3、师:那么你是从哪些词语感觉到“霜”很大呢?
4、天气这么冷还下了这么大的“霜”,那院子里的葡萄和梧桐各呈现出了什么景象? 生:葡萄叶掉下来了,梧桐叶全黄了
5、寒霜以至,寒意逼人,不仅葡萄叶掉下来了,梧桐叶全黄了,同学们看(课件对比梧桐、花朵、草儿、)曾经鲜艳的花朵历经了风霜之后已失去了色彩,翠绿的草儿枯萎了,学校门口那棵枝繁叶茂的樟树也落了一地的黄叶,看着这满地的黄叶真有点儿“西风紧,黄叶飘零”的景象。这满地的黄叶是寒霜所逼,更是深秋的见证。
6、同学们看到这些美丽的事物如今却全枯萎,凋谢了,你有什么感觉?
7、同学们不要觉得可惜,虽然花草树木全都枯萎了,但你们瞧(然后课件出示菊花盛开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
三、感受菊花的“傲”
1、师:(观看图片后说感受:)这就是在风霜中盛开的菊花,美吗?看到这些菊花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同学们那就赶紧用笔画出文中描写菊花美的句子吧!找到了吗,谁来告诉老师? 生:你看,它们开得多么热烈,多么茂盛。那黄的、红的、白的、紫的,一朵朵,一簇簇,迎着西风,披着寒霜,争妍斗艳,喷芳吐香,开得满院子花团锦簇的。出示句子:(齐读)
2、能说说菊花美在哪里?颜色很多很美(课件:黄、红、白、紫等颜色的菊花)(这么多的颜色聚在一起好像一副色彩绚丽的图画)
3、在风霜中的菊花开的怎么样?
4、哪些词语写出了菊花的茂盛?
5、同学们看这两个句子,自己读一读这两个句子,说说你们喜欢那一句。(出示:)
1、你看,它们开得多么热烈,多么茂盛。那黄的、红的、白的、紫的,一朵朵,一簇簇,迎着西风,披着寒霜,争妍斗艳,喷芳吐香,开得满院子花团锦簇的。
2、你看,它们开得多么热烈,多么茂盛。
师:你喜欢哪一句。第二句具体而生动的写了菊花的什么?(颜色多、很茂盛、姿态美),具体而生动的文字总是让人怦然心动。当我们写植物的时候也要这样写,把植物的特点写得具体而生动。下面我们就美美地读一读吧!(男生读,女生读,(评:帅气中透着不屈 柔美中不失坚韧)师:读得真美!
小结:是啊,多么坚强的菊花,迎着西风,披着寒霜,却还能争妍斗丽,喷芳吐香,难怪人们说秋菊傲霜,经霜一打,它越发精神。同学们让我们再看一看记住这凌寒怒放的菊花吧!(出示课件菊花图)让我们再带着对菊花的喜爱再读这段话!
7、、师: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了菊花迎霜冒寒开放?
生:每当九月秋尽万木调零的时候,大地上已经很难看到不枯萎的花草了,只有菊花在迎霜冒寒开得灿烂一片,绚丽似锦。
8、师:面对瑟瑟秋风,肆虐的寒霜,菊花仍然开得那么灿烂,此时菊花又可能会想些什么?请同学们用上这样的句子:无论„„都„„
课件出示生:无论霜有多大,我都不会低头,也一定要和你斗争到底;
生:无论风有多大,我都不放弃,也一定要和你比一比高低。生: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条件多么艰苦,我都要开的更美丽。
„„
9、菊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你看(出示句子读一读)“西风越紧,它们开得越茂盛。寒霜月大,它们开得越艳丽。” 师:引读(2句):西风越紧„„寒霜越大„„
师:你们读出了一株株怎么的菊花!(坚强、不服气、不放弃、不屈服)
10、师:多么顽强,不屈服的菊花啊!这样的菊花怎能叫我们不爱呢,虽然它是秋季开得最晚的花,但它开的是那么的美丽,难怪作者说它不愧是一种富有晚节的可爱的花儿,让我们满怀着对菊花的赞爱之情读读这句话。
出示:真不愧是一种富有晚节的可爱的花儿。我爱它们超凡脱俗的风姿,我爱它们暗暗浮动的幽香,我爱它们清雅大方的神采,我爱它们平易简朴的本色,然而,我更爱的是它们那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
11、师:(根据板书:是啊,菊花的风姿„„菊花的幽香„„菊花的神采„菊花的本色,而作者更爱的是菊花那(板书: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你们体会到了这是一株在寒霜中有着什么精神的菊花?
2、这是一株在寒霜中不屈服、不服输、不怕困难的菊花。(解释傲的意思)让我们带着对菊花的敬佩再读课题。
3、其实啊,作者是借菊花来赞美那些在困难、在恶势力前面不低头的人。(借物喻人的写法)
4、师:同学们,我们生活中有像菊花一样的人?(生)
3、师小结:菊花不仅超凡脱俗、香气扑鼻、清雅大方,而且傲霜斗雪、不畏严寒。它所折射出来的正是人们坚强不屈的高尚情操。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均被菊花高尚的情操所感染、折服。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了对菊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你收集到的古诗和文章吧!
生:朗读古诗。(出示古诗)
诗: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有菊花一样的品质?(松、梅、竹)(生说一说)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了作家领略了菊花的美丽,菊花不仅外在美,而且内在精神更美,相信在这个深秋甚至寒冬我们都不会畏惧严寒,即使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挫折,你们也要像菊花一样傲霜开放,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五、作业设计
1、用“真不愧是一种„„我爱„„我爱„„我爱„„然而,我更爱„„”仿写你喜爱的花、树木等。
2、收集梅花、竹子、兰花的古诗和文章。板书设计:
13、傲霜篇
风姿:超凡脱俗
幽香:暗暗浮动 傲霜斗雪 神采:清雅大方 不畏强暴 本色:平易简朴
第四篇:《傲霜篇》教学设计 反思
教学设计一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菊花的象征意义。
(3)体会顿号、逗号、句号的用法,并能正确的使用。
(4)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赞美自已喜爱的花儿或其他事物。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看自已喜欢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中,体会菊花坚强不屈、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
3.情感、态度与介值观
1、体会作者对菊花的敬佩的喜爱之情。
2、激励学生向菊花学习,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重难点、关键:感悟菊花的象征意义。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 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感悟天气的恶劣。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重点难点: 了解菊花的象征意义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
2、凌寒怒放的菊花图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1. 教师板书课题:同学们,一起把课文读一读,(教师引导学生强调“傲”)
2. 指名反馈:谁知道“傲”字在题目中的意思?(傲:藐视、不屈)
3. 教师启发思维:你们知道哪些能傲霜雪的花木呢?(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说一说:菊花、梅花、青松等)
4. 教师导:今天,我们就来拜读峻青的《傲霜篇》,看看作者是怎样评论四君子之一的菊花的。
5. 介绍作者。
二、初读感知,掌握生字
1(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读通顺、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画出本课的四字词语。
(3)用“~~~~~”画出描写菊花的句子,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2、检查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全班读一读。
(2)教师出示下列生字,进行强调:
(3)出示四字词语,指名读,在读中积累词语。(在集体的反馈交流中掌握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三、品读语句,体会严寒
1.教师播放图片,创设情境:同学们,看下霜了,你们看到了什么?(下霜了,黄叶飘零的景象)
2.教师导读:文中是怎么描写的呢?请大家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3.指名反馈
“对面屋„„哦,真有点`西风紧,黄叶飘零`的景象了。”
4.品读语句,体会寒冷。
(1)学生自由读这些语句,把让你感受到霜大,严寒的语句画下来。
(2)指名反馈,教师适当的指导感情朗读。
1)“对面屋脊上一片雪白,像下了一场小雪似的。”
(“一片”“像下了一场雪”让人感到霜的大)
2)“院子里也白皑皑地铺上了一层霜。”
(通过写地面的娈化,也布上了一层毛茸茸亮晶晶的霜花——使得那叶子骤然厚了许多。”
(肥大的叶子上虽然也布上了一层霜,叶子骤然厚了,都写出了霜的大)
3)“但是,风一吹„„院子里遍地都是带了霜的黄叶)
(这里作者通过写葡萄、梧桐等树叶的凋零,不仅写了秋霜的严寒,也通过对比的方式,出对秋菊的顽强不屈)
①指名反馈:哪些语句让你感到霜大、严寒?
②结合语句抓住重点词语,说感受。
③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语句。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严寒是花草树木的天敌,风霜一过我们随处可见凋谢的花朵、飘落的树叶,课文第二自然段的部分语句,为我们一个“西风紧,黄叶飘零”的现象。
五、布置作业
1. 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品读文中描写菊花的语句,品味菊花的特点,理解菊花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2、总结全文,激励学生向菊花学习。积累颂菊的古诗。
重点、难点:感悟菊花的象征意义。
教具准备:在严寒中怒放的菊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展示风霜中百花凋零的图片,教师深情地叙述:同学们,“西风吹紧,黄叶飘零”,当风霜来临的时候,很多花草都受不住严寒,枯萎了,凋落了。
2、镜头切换到菊花盛开的景象:看(迎着风霜盛开的菊花)提问:你们心情怎样(激动、惊喜、感动、佩服„„)
3、导入:今天,我们就去欣赏一下风霜中的菊花是怎样的。(通过鲜明的对比,感受到菊花不畏严寒,体会菊花刚毅的品质)。
二、学习描写菊花的段落
1、导入:风霜中盛开的菊花是什么样的呢?划出课文有关语句,并读一读。
2、指名反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赞叹、惊喜、敬佩地读)
4、引导学生区别句子中的“、”“,”“。”使用的表达效果。
5、反馈,读了这些语句,你想对风霜中怒放的菊花说什么?
6、展示图片:同学们,风霜中的菊花争妍斗艳,喷芳吐香,而且千姿百态。
引导想象:指名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说菊花的姿态。
小结:难怪人们说秋菊傲霜呢,可真的是经霜一打,它倒越发显得精神了。
三、品读句子,体会菊花品质及作者的情感
1、导:从哪些语句看出菊花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情操。
2、反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小结:傲霜秋菊凌寒怒放,所以作者说它不愧是一种富有晚节的可爱的花儿。
四、出示语段“我爱它们超凡脱俗的风姿,„„我更爱的是它们那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教师导读,学习跟读。并按课后问题四要求说句子。
五、引导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最爱菊花那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
六、拓展延伸,积累诗句
教师导: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均被菊花高尚的情操所感染、折服。同学们一定搜集了不少这样的古诗吧!
学生自由反馈,诵读古诗。
七、课堂小结: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们喜欢菊花吗?
总结:菊花不仅超凡脱俗,香气扑鼻、清雅大方、平易简朴、而且傲霜斗雪、不畏强暴。它所折射出来的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做一个像菊花一样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八、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搜集描写菊花的古诗,并把自己喜欢的背诵下来。教学实录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菊花的象征意义。
(3)体会顿号、逗号、句号的用法,并能正确的使用。
(4)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赞美自已喜爱的花儿或其他事物。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看自已喜欢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中,体会菊花坚强不屈、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
3、情感、态度与介值观:
(1)、体会作者对菊花的敬佩的喜爱之情。
(2)、激励学生向菊花学习,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教学重难点:感悟菊花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今天在这上课,和我们平时上课有很多的不同,在这么多老师面前发言,的确需要勇气,我转身数一、二、三,你能把手举起,就是一个勇敢的孩子。
真不愧是胡老师眼中一群可爱的孩子,我爱你们上课时端正的坐姿,我爱你们上课时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的好习惯,我爱你们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然而,我更爱你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坚韧不拔的好品质。
【评析:课前谈话的内容是教师匠心的体现,既通过鼓励学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把本课的重点句式“我爱„„我爱„„我爱„„然而,我更爱„„”提前运用。】
一、导语渲染,启动情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菊花,从古至今,永开不败,被历代文人墨客作为写作的素材,写下了许多千古流芳的美丽诗篇。其中就有一位作家峻青对菊花也情有独钟,他曾这样赞美菊花。
(课件出示:真不愧是一种富有晚节的可爱的花儿。我爱它们超凡脱俗的风姿,我爱它们暗暗浮动的幽香,我爱它们清雅大方的神采,我爱它们平易简朴的本色,然而,我更爱的是它们那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
生:齐读这话。
师:从这话中,你认为作者对菊花有着一种怎样的感情?用一个字回答
生:(喜爱之情)板书:爱
师:那作者最爱菊花的什么?他为什么爱菊花?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走进13课《傲雪篇》去感受那平凡、美丽的菊花,希望大家能从中受到启发。
【评析:学贵有疑,教师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抛出两个贯穿全文的问题;作者最爱菊花的什么?他为什么爱菊花?体现了“生本的思想”】
二、整体感知,体验情感
板书:课题傲霜篇(峻青)
师:读了课题,你想问点什么吗?
生:傲霜是什么意思?是谁在傲霜?是怎样傲霜的?
师:走进课文,自由读读课文。
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来告诉我,是什么傲霜?
生:菊花
三、对比质疑,突出情感
师:菊花傲霜,在深秋下霜,是常有的自然的现象,让我们跟着时间的脚步走进深秋。去领略那“西风紧,黄叶飘零”的景象。
(多媒体出示:秋风扫落叶图,秋霜大的图)
师:看,寒霜在肆虐。听,秋风在哭诉,黄叶刷刷拉拉地落了下来。师导:你看到了什么?你能说说深秋给你的感觉吗?
生;凉爽,有一丝寒意、寒冷、百花枯萎
师导: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这霜的呢?你能在课文中找出霜大的句子来吗?
(课件出示:对面屋脊上一片雪白,像下了一场小雪似的。院子里也白皑皑地铺上了一层寒霜。那棵枝叶婆娑、爬满了大半个院子的葡萄,它那肥厚的叶子,也布上了一层毛茸茸亮晶晶的霜花——使得那叶子骤然肥厚了许多。
师:请你们自由读读这些句子
师:通过你们的朗读,你感到霜怎样?(大)
师:哪些词语令我们感到了霜的大呢?和同学交流一下,相互说一说。
生:交流反馈
1、对面屋脊上一片雪白,像下了一场小雪似的。(一片、像下了一场小雪似的让人感受到霜大)
2、院子里也地铺上了一层寒霜。(白皑皑、铺上了一层。地面的变化,突出了霜大,抓动词“铺”,让人自然而然联想到铺天盖地的寒霜;)
师:白皑皑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来解释。
3、它那肥厚的叶子,也布上了一层毛茸茸亮晶晶的霜花——使得那叶子骤然肥厚了许多。(形容词“毛茸茸”“亮晶晶”,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秋叶上那一层寒霜的厚重;“骤然”,足见寒霜来得快),来得猛抓象声词“刷刷拉拉”,让我们听到了带着寒霜的叶子飘落时发出的无奈的响声„„)
师:齐读这一句,读出霜的大,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从你们琅琅的读书声中,老师感受到了寒霜已至,寒意逼人,院角里的那棵梧桐,从昨天夜里起,叶子就在刷刷拉拉地向下落,今天早晨落得更多了,院子里遍地都是带霜的黄叶。但是,且慢,瞧那边的菊花,却完全是另外的一种样子。
(课件出示:展蕊怒放的菊花!)
学生欣赏菊花盛开的图
【评析:儿童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语文教学只有具备了鲜明的形象学生才能感受真切。课堂上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形、色的优势,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感悟到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来写菊花坚强的品质,很好地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
师:菊花美不美?作者是怎样描写菊花的呢?请同学们从课文中
找出具体描写菊花的句子来,并用你喜欢的符号划出来。
师:展蕊怒放是什么意思?(怒在这是发怒的意思吗?)
(课件出示重点句:你看,它们开得多么热烈,多么茂盛。那黄的、红的、白的、紫的,一朵朵,一簇簇,迎着西风,披着寒霜,争妍斗艳,喷芳吐香,开得满院子花团锦簇的。)
师:请同学们大声的读一读。第段话有几句话?
生;自由读
师:这两个句子,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生:第一个句子具体、生动。写出了菊花的特点。
师:从哪些方面抓住菊花的特点具体写了菊花的花形之美?
生:菊花的数量、颜色、姿态方面描写,写出了菊花的花形之美。
师:如果让你用这段中的一个句子来概括菊花的样子,你会用哪一个句子。
生:你看,它们开得多么热烈,多么茂盛
师:是的,这段话就是围绕这个句子写的,后面具体展开来写了,你能说说这两个句子是什么关系吗?
生;总分关系(先概括,再具体地写)
师小结:只要你在读书的时候,注意了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描写具体的,下次,写其它的事物你就会写了,读了,记住了,就变成了自己的了,今后就不愁不会写作文了。
【评析:比较阅读,让学生领悟描写事物的方法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四、品文释疑,领悟情感
师生谈话:课文读到这,有人提出课文是赞美菊花的,先写葡萄、梧桐以及霜的大,是多余的,可以删除,你同意吗?为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生:不同意
师:这样写更能让我们感觉到菊花不怕什么?(严寒)不怕风霜——---具有怎能样的性格(坚强的性格)
生:这样写让我们感受到菊花不畏严寒,刚毅的特点,师: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
生:对比。环境烘托
师:当风霜来临的时候,很多花草都经受不住严寒,凋零了,突然看到这一株株绽放的菊花,你们的心情如何?
生:激动、感动、佩服
师:读这句应该怎样读?
生:读出赞叹、惊喜、敬佩的口气。读出菊花的美(个别读,老师引读第一句,学生接着读,师生交换读,齐读)。
【评析:教师在此处引导学生读书体会,紧紧抓住描写菊花盛开的语句,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仿佛眼前出现了菊花盛开的画面,从而感受到菊花不畏严寒,傲霜盛开的精神。】
师:时至深秋,菊花既不象百花一样凋零,也不象梧桐黄叶飘零,他们在寒风中绽放,在寒霜中展现独特的美。
课件出示:菊花图
师:“同学们,请想象一下,面对瑟瑟秋风,肆虐的寒霜,菊花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生:“我一定要和寒霜见个高低!”
生:“不论寒霜多大,我也一定要和你斗争到底!”我一定要克服困难,迎难而上。
师:学到这,你一定对课题中的傲字有了一定的了解,来,请同学说一说,傲是什么意思?
生:抵抗、藐视
师:傲就是藐视、就是坚强不屈、就是不怕困难、就是迎难而上。
师: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题,把你的理解送进去读,读出的它的这种精神来。
师:难怪人们说秋菊傲霜呢,经霜一打,它倒越发显精神,就是这样一种高洁的花,在作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默读4——5自然段,看看还有哪些句子体现了菊花傲霜的?
生:每当九月秋尽万木凋零的时候,大地上已经很难看到不枯萎的花草了,只有菊花在迎霜冒寒开得灿烂一片,绚丽似锦。好像它们决意要和西风较个长短,要与寒霜见个高低。
师;哪个词能体现菊花傲霜?把你的理解送进去读,齐读,个别读
生:西风越紧,它们开得越茂盛。寒霜越大,它们开得越艳丽。
课件出示:西风越紧,它们开得越茂盛。寒霜越大,它们开得越艳丽。
学生齐读,读得铿锵有力。
师: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从这四个越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这里用整齐的句式赞美菊花顽强的生命力。
生:体会到了菊花有一种不服输、不怕困难的精神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出作者对菊花的敬佩之情,读出“傲”气。
师:正是菊花有了这样一种不服输、不怕困难的精神,难怪作者峻青这样称赞菊花。
课件出示:真不愧是一种富有晚节的可爱的花儿。我爱它们超凡脱俗的风姿,我爱它们暗暗浮动的幽香,我爱它们清雅大方的神采,我爱它们平易简朴的本色,然而,我更爱的是它们那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
师:让我们满怀对菊花的敬佩,一起赞美它吧!
生:学生齐读。
思考:这个段话中哪个词语在句中反复出现。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排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突出了作者喜欢菊花。对菊花的爱也越来越感情强烈。
师:作者爱菊花,胡老师也爱菊花,此时的菊花多么像一首有神韵的小诗啊!老师把这些话变成了一首小诗。(课件出示)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评析:此处教师以读代讲,没有更多地分析理解,而是抓住作者直接抒情的语句,引导学生充分地感情朗读,通过读体会到作者对菊花精神的赞美;通过读让学生领悟到排比句式的整齐与有力;通过读让学生感受到菊花顽强的生命力。顺势而为的背诵为学生做了语言方面的积累。】
师:思考:现在你知道作者最爱菊花的什么?请小组讨论
生:回答:菊花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板书:傲霜斗雪不畏强暴)
五、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师:作者为什么最爱菊花那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菊花象征着什么?
生:因为菊花那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象征着人类坚强不屈、不畏强暴的高贵品质。作者想以此来激励自己。
师:同学们,此时的菊花在你眼里仅仅是花美吗?此时的菊花在你眼里仅仅是不怕寒霜吗?难道它的内在精神美不值得让我们赞美它吗?。让我们也来赞美赞美菊花吧!
课件出示:在我眼中,菊花是:----------
生:坚强、遇到困难不退缩。执著、敢于作斗争。
师:想想看,生活中,有像菊花一样这种精神的人?
【评析:学生想说的实际上是课文要表达的思相感情,但教师揭示巧妙。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
师总结:班上的同学,奥运的赛场,残奥健儿乃至我们的中华民族都是一朵盛开的菊花,我们的祖国经过六十年的风雨,才成就了今天的辉煌,我们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都是菊花的化身。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但领略了菊花的美,它不仅外在美,内在的精神更美。相信同学们在这个秋天,甚至在寒冬也不在畏惧严寒,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像菊花一样傲霜斗霜,坚强不屈。
四、课堂作业设计
1、仿照最后一段写一段话,赞美你喜爱的花儿或其他事物。
2、诵赞菊古诗、画菊、试着创作赞菊小诗等。
任其选择一项完成。
五、教学板书设计:
傲霜篇
万物凋零
菊花盛开
}
(对比烘托)
爱(傲霜斗雪,不畏强暴
反思一
峻青的《傲霜篇》是一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文章。通过对在寒霜下菊花盛开的风姿的具体、详细的描写,通过渲染、对比等一系列写作手法的运用,将菊花迎霜斗雪、不畏强暴得精神描写得淋漓尽致,并通过对菊花的赞美,抒发了自己对菊花精神的高度赞扬,对具有菊花精神的人的高度崇敬和赞叹。
这一思想内容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我在设计这堂课时,打破了以过去过分注重理性分析的设计,而是通过感性教育去呼唤孩子们最美的情感,去引发他们对文本内涵的感悟。为了突破这一重点、难点,我在开篇的时候就这样设计——有一位作家峻青对菊花也情有独钟,他曾这样赞美菊花。(课件出示重点句子)从这话中,你认为作者对菊花有着一种怎样的感情?用一个字回答(爱)那作者最爱菊花的什么?他为什么爱菊花?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走进13课《傲雪篇》去感受那平凡、美丽的菊花。揭示了课题后,我又提出了“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提出问题。我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将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分别是——傲霜是什么意思?是谁在傲霜?是怎样傲霜的?然后就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同时认真思考提出的问题,看自己能解答哪些?
在学生自由汇报,说知道是“菊花”傲霜时,马上让学生欣赏秋天西风紧,黄叶飘零的景象,接着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秋天的景象的句子。接着又让学生欣赏菊花在秋天盛开时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具体描写菊花的句子,课件出示重点句让学生通过句子的比较、通过反复的朗读、想象、通过对菊花图片的欣赏、对菊花风姿再描写的说话练习充分感受、体会菊花的美。
按照我的预设,在反复的对整篇文章的品读、感悟的同时解决自己在开始时提出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得到思维的培养、语感的训练,就是我这堂课要达到的效果。也许是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加强,总觉得课堂似乎不是那样精彩,这可能来源于自己在细枝末节上的反复纠缠耽误了时间,也来自于整体教学机智的缺乏,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在带领学生渐入佳境后能更好地进行探究学习,在课堂上得到更大的收获。反思二 《傲霜篇》是语文A版第九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是作家峻青写的一篇关于描写菊花的状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文章文字优美,格调高雅。通过对在寒霜下
菊花盛开的风姿的具体,详细的描写,通过渲染,对比等一系列写作手法的运用,将菊花迎霜斗雪,不畏强暴的精神描写得淋漓尽致,并通过对菊花的赞美,抒发了自己对菊花精神的高度赞扬,对具有菊花精神的人的高度崇敬和赞叹。
针对这篇文章的特色以及五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时努力渗透如下理念: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言,充分体现语文课堂“语文味儿”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的职业语言。高水平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而且还能引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的陶冶。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实践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
在教学时,我从开头的导入设计,到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过渡语言,甚至引导学生朗读或答问、评价学生等,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既为学习文章服务,又无不体现汉语语言文字的精妙,形象和优美,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徜徉在浓浓的语文氛围中。
2、享受朗读的魅力,读中感悟文本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和感悟的特点”“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感悟”一词的诸多表述。
“汉字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形表义,具有一观即感,一感即觉,一学即了的特点。另外,汉语语音有高低起伏的四个声调,也就容易造成音乐般的旋律。”这两个提示(或特点)就启示我们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可见,通过朗读是引导学生领略课文蕴含情感的极佳途径。而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对《傲霜篇》这样描写细致,语句优美,句法整齐的佳作,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再读中感知课文,在读中感悟课文,再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教学中,我重视指导有感情地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
首先设计教师配乐范读,引领学生整体感知;接着引导学生找出描写“霜大”的语句,通过小声读,指导重点读,齐读,感受文本中葡萄,梧桐难敌深秋严霜纷纷枯萎,黄叶飘零的景象,从而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深秋严霜带来的严寒。出示一组描写菊花美的对比句,让学生在对比中接受写作熏陶,通过师生互换引读、齐读,充分感受菊花的美;文章最后一部分是夸赞菊花高尚情操的句子,作家用“我爱„„我爱„„我爱„„我爱„„,然而,我更爱„„”这样一组句法整齐的语句,让文章情感进入高潮,也是文章的精髓所在。我指导学生个别读,再进行师引读;除了引导学生读文章的段落外,我还在学生通过想象菊花在严霜中的心理活动,体会“傲”的意思之后,再让学生齐咏课题。这样,几乎整个文本都在读中进行感悟。学生的目光在文字中穿行,心灵在意境中徜徉,则品味出了严霜中,梧桐树叶和葡萄叶经霜随风飘落,满目萧瑟,满眼凄凉,而菊花却不畏寒冷在风中傲霜开放,热烈奔放,无畏勇敢的情操。在读中再现文字背后的意境,在脑海中对比意境的不同,从而体会菊花的傲骨和节操。在用心灵触摸文字的过程中受到一种灵魂的洗礼,情感的升华。
3、创新作业设计,形散神聚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延伸。传统的作业一般是让学生抄写生字词、背诵课文、完成思考与练习,单调枯燥,缺乏弹性,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实践证明,优质的作业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利于学生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作为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优化多样,听、说、读、写、做、玩、观都可以成为语文作业,要让学生总保持一种新鲜感,不觉得是为完成老师留的作业而被动做作业。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的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和满足的心理体验。
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作业设计上进行了改革:诵赞菊古诗、画菊、试着创作赞菊小诗等,任其选择一项完成。这样,作业有层次感,能让学生自己根据能力大小人人参与而又倍感轻松;作业主题凝聚-----始终围绕“菊花”,紧扣主题;作业设计注重能力培养:课程总目标提出“学会使用常用的课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诵赞菊古诗”的前提是搜集赞菊的古诗;“画菊”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创作赞菊小诗”挑战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创作能力,又紧扣我县“诗词进校园”的主题活动。
基于上述理念的设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成功,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例如,课堂中由于充分注重了读,所以欠缺学生课堂语言的精彩;因为时间关系,作业完成后,未能做到全面赏析;另外,本想在教学时稍微渗透一下作品的写作背景,但无奈个人才疏学浅,对作品不是很全面的了解,上网查询时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也较少,故不敢妄为,所以未能实现。
“课堂教学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所幸今后的路还很长,我愿在每一次“遗憾”中走向完美。
第五篇:《傲霜篇》教学反思解读
傲霜篇》教学反思
发布者: 朱莉娅
发布时间: 2010-11-16 19:36:50
峻青的《傲霜篇》是一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文章。通过对在寒霜下菊花盛开的风姿的具体、详细的描写,通过渲染、对比等一系列写作手法的运用,将菊花迎霜斗雪、不畏强暴得精神描写得淋漓尽致,并通过对菊花的赞美,抒发了自己对菊花精神的高度赞扬,对具有菊花精神的人的高度崇敬和赞叹。
这一思想内容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我在设计这堂课时,打破了以过去过分注重理性分析的设计,而是通过感性教育去呼唤孩子们最美的情感,去引发他们对文本内涵的感悟。为了突破这一重点、难点,我在开篇的时候就这样设计——有一位作家峻青对菊花也情有独钟,他曾这样赞美菊花。(课件出示重点句子)从这话中,你认为作者对菊花有着一种怎样的感情?用一个字回答(爱)那作者最爱菊花的什么?他为什么爱菊花?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走进13课《傲雪篇》去感受那平凡、美丽的菊花。揭示了课题后,我又提出了“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提出问题。我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将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分别是——傲霜是什么意思?是谁在傲霜?是怎样傲霜的?然后就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同时认真思考提出的问题,看自己能解答哪些?
在学生自由汇报,说知道是“菊花”傲霜时,马上让学生欣赏秋天西风紧,黄叶飘零的景象,接着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秋天的景象的句子。接着又让学生欣赏菊花在秋天盛开时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具体描写菊花的句子,课件出示重点句让学生通过句子的比较、通过反复的朗读、想象、通过对菊花图片的欣赏、对菊花风姿再描写的说话练习充分感受、体会菊花的美。
按照我的预设,在反复的对整篇文章的品读、感悟的同时解决自己在开始时提出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得到思维的培养、语感的训练,就是我这堂课要达到的效果。也许是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加强,总觉得课堂似乎不是那样精彩,这可能来源于自己在细枝末节上的反复纠缠耽误了时间,也来自于整体教学机智的缺乏,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在带领学生渐入佳境后能更好地进行探究学习,在课堂上得到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