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的生命活力缘自何方(吴正宪的教学特色)(★)

时间:2019-05-13 00:4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堂的生命活力缘自何方(吴正宪的教学特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堂的生命活力缘自何方(吴正宪的教学特色)》。

第一篇:课堂的生命活力缘自何方(吴正宪的教学特色)

课堂的生命活力缘自何方?

文/周玉仁  来源:小学数学教师

我认识吴正宪老师已有十五、六年的时光,先后听过她不下二十节的数学课。从20世纪80年代的“数学归纳组合法”的实验课,直到近年来她当了北京市教研部小学数学室主任以来的“新课标”研究课。这些课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这些课记录了她探索-成熟-创造的真实历程。尤其“青岛会议”后的十年,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她的课更是求新务实,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下面我对吴老师的课堂教学特色作一简要介绍,也作为我学习体会的汇报。

一、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目前已为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但是,情境不应只是绚丽多彩的动态画面,其要害是必须暗含着数学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儿童学习数学的本质是一种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提炼出数学模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问题可以来自数学外部(即现实的生活实际),也可以来自数学内部;数学问题可以是学生自发探究生成的,也可以是教师事前有目的地预设的;数学问题可以出现在课始,也可以出现在课中、课尾„„所有的问题情境只要能产生儿童认知的“不平衡”,引起他们的思维冲突,就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就会出现发展,就会使教学过程始终在动态平衡中前进,就能达到有效学习。

吴老师善于把一些枯燥的数学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变成情趣浓而意味深的故事,让学生去品味。在“商不变的性质”课上,一开始就给大家讲述了“猴王分桃”的故事。花果山上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一天,猴王给小猴们分桃子。猴王说: “给你们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吃。”小猴们连连摇头说: “太少了!太少了!”猴王又说: “好!给你们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猴,怎么样?”小猴们还得寸进尺,试探地说: “大王,再多给点行吗?”猴王想一想,一拍桌子,显得很慷慨大度的样子说: “那好吧!给你们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你们总满意了吧!”小猴子觉得占了个大便宜,高兴地笑了,猴王也笑了。听完故事,班上的孩子们也情不自禁地笑了。此时此刻,吴老师意味深长地问: “你们说,谁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当学生列出6÷3=2,60÷30=2,600÷300=2后,吴老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从而发现“商不变性质”的奥妙。

数学,对小学生来说,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学起来必然亲切、实在、有趣、易懂。在一次“年、月、日”的课上,当吴老师知道学生对这一内容并不陌生时,就提出了挑战性的问题: “你们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一年到底有多长?一个月又有多长?”(说实话,正在听课的我都替孩子们捏了一把汗:“他们能回答上来吗?”)可是,孩子们思索了一下,就缓缓地举起手来,一个接一个地说“我今年过生日,到明年再过生日正好是一年”,“今天元旦到明年元旦,中间正好是一年”,还有的说: “我爸爸这次开工资,到下次再开工资,正好是一个月”,“这个月我交管理班费,下次再交管理班费,也正好是一个月”„„这是多么好的“解读”啊,“时间”是最抽象的,它看不见,摸不着也抓不住。由于吴老师别具一格地让学生利用他们自己的贴身经验活生生地把它“物化”出来,让孩子们自己去感受,去体验,他们才真正感到“年、月、日”就在自己的生活周围。“你们已经了解了年、月、日那么多知识,那么还想知道些什么?”吴老师又试探性地提出另一个问题。孩子们可毫不客气地说: “我想知道大月、小月是谁规定的。”“二月份的天数为什么这样少呢?”„„一连串问题又激起了大家探索新知的愿望,而吴老师则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有的放矢地找准了新知的切入口,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把问题再一次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这就是特级教师既能灵活地驾驭教材,又能深入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进行成功教学的深厚功底。

学问,学问,就是学着“提问”。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过: “学习知识,目的要做学问,不要做学答,”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回答一个问题有价值得多。教学中,吴老师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她不但善于捕捉学生中不断生成的焦点问题,而且自己还不时地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在她的课堂里,有疑问,有沉思,有比喻,有赞许,有笑声,还有争辩。争辩是思维最好的触媒剂。我看到过孩子对“商不变性质”中的“被除数和除数之间的变化是同扩同缩还是同增同减”问题的争论,也看到环绕一个学生说的“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圆的1/2”的命题时,全班分成正反两方争得面红耳赤的情景,还见到学生面对这样的画面“小明身高130厘米,跳进平均水深120厘米的小河中去游泳,有危险吗?”大家各抒己见,辩得不可开交的场面„„展现的一个个的现实情境,提出的一个个的挑战性问题,为孩子们思维碰撞搭起了新的平台,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这活力有时来自探索过程中山穷水尽的困惑,更有时来自柳暗花明的惊喜,每个学生都在积极思考并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通过交流、启迪、辨析、整合,问题解决了,大家有了共识。值得一提的是,在争辩和交流的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倾听、接纳与评析,这对完善学生的人格,意义是十分深邃的。

二、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

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儿童是主动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作出理解的,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的。数学是科学思维的工具,它是相当抽象的。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鼓励儿童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去经历学习过程,用他们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探索和重建数学知识,这就是实现“再创造”。因此,一个好的数学教师,总是把一些概念、规律纳入“待解决的问题”情境之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自己去“再创造”。下面我们不妨再来分析一下吴老师“求平均数”的教学实例。

平均数是一个统计值。新课标指明,应把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放在突出的地位,而这恰恰是过去多少年来教学中被忽视的。那么,吴老师又是怎样来教学的呢?课一开始,从孩子们喜爱的游戏入手。两组同学比赛拍球,看哪一组赢。怎么比呢?她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全体同学都参加是不行的,只派一个代表又少了,那就派四个代表吧!”(这是总体中的随机抽样)并当场根据每一代表的拍球数作出统计。不一会儿,男生组发现本组的总数超过了女生组,高兴得欢呼起来;吴老师便自告奋勇地也参加比赛,并把她的拍球数加入女生组之中,顿时女生组的总数明显增多。孩子们很不服气,喊道: “这不公平!”(男4人,女5人)那么,怎样才公平呢?男生说: “给我们组也加1人。”如果不允许加人呢?矛盾激化了„„有个学生站起来用手比划着说: “把每组几个人拍的个数匀乎匀乎„„”这一“匀乎”表明了孩子们已从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产生了“求平均数”的迫切需求,吴老师便水到渠成地引入了“平均数”,并和大家一起去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问题解决了,全班都松了一口气,吴老师又话峰一转: “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平均数倒底是个怎样的数?”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 “平均数不大不小,是靠近中间的„„”最后一个学生若有所思而又腼腆地说: “„„我觉得平均数是„„虚的„„可是又很公平。”好一个“虚”字,它勾出了平均数与原始数据之间的不同;好一个“公平”,却又隐隐约地道出了平均数的实质。于是,吴老师因势利导地引导大家把平均数与原始数据一一比较,它既不是第一个人的拍球数,也不是第五个人的拍球数,却代表了这组五个人拍球的总体水平。此时此刻,孩子们已从心底里确认平均数的可比性了。吴老师以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来体验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当然是初步的,但是很有价值),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做到了“不高不低、恰如其分”。

另外,求平均数是有公式的,吴老师并没有把重点放在讲公式上,而是采用巧妙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正反例的对比,实实在在地悟出了其中的“对应”思想,从而从根本上来理解和凸显出求平均数的方法,这比起过去的记公式,套公式,有效得多,深刻得多。

听完课,我不禁从心底里叹服,“这才是一节真正的数学课!”有观察、操作、估计、分析、交流,还有反思,在活动中使学生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的过程,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并从中又使学生获得了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从这节课中,也让我看到吴老师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把新课标中的新理念创造性地转化成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我想,在成功的背后,不知她又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啊!

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是吴老师课堂教学中的又一特色。教是为学服务的,在她的课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在而又深远的,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显在而巨大的。记得在我看到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上,考虑到教学重点是最初的“1/2”的认识,吴老师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示出自己所发现的生活中的一半。有的孩用“一半”两字表示,有的画一个圆并把它分成两半,有的画了一个桃子旁边还有一把刀把桃子分成两等份„„各人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加以展示。此时,吴老师在黑板上写出“1/2”这个分数并说明“这就是你们生活中见到的一半,你们心中的一半”,指出: 现在你们对自己表示的方法,愿意擦的可以擦,愿意保留的也可以保留(因为“数学化”必须有个认识过程)。结果有两个孩子不愿擦去,老师有意识地把他们画的用红笔圈起来,以示对孩子们自己的创造加以尊重。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1/

3、1/4,„„的出现,其中一个孩子把他自己的图画也擦去了,只剩下那个画桃子的男孩仍然喜欢用自己的图画来表示。吴老师耐心地等待着他„„出示了1/100,这个男孩画着画着放下了笔说: “不画了,画图实在太麻烦了!”此时吴老师握着他的手微笑地说: “感谢你,你终于接受了这个分数。”这一片断,反映了这孩子完成对分数初步认识的真实过程,此时他从内心深处真正地接受了这一看似抽象而又十分简洁明了的数学符号,感受到数学的美和数学的力量。

吴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现,她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去探索和获取知识,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数学,她从不轻易地去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从不强迫学生去认同。正如有的孩子说: “我们最喜欢上数学课,上课时想说就说,说错了也没关系。”因为他们无论是说对了,还是在辩论中暂时失败了,都能得到成功的、被尊重的体验。

吴老师总是这样,以热情的鼓励,耐心的等待,巧妙的疏导和孩子们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她不仅用数学的真谛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用她对孩子们的爱心和真情来感染他们,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塑造他们。她的课充满了童趣、乐趣;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浓,课已完,意未尽。40分钟的数学课,像磁铁那样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她的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吴老师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引下,以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把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生的小主人。

“吴老师的课常讲常新,与时俱进,这是为什么?”不少听过吴老师课的同志都有这样的问题。我想用我的认识来回答: 她走的是一条“勤奋好学、求新务实、挑战自我、追求完美”的人生之路。今天,吴老师已人到中年,作为一个老教育工作者的我,衷心地祝愿她并相信她,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一定会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抓紧分分秒秒,迈着坚定的步伐,实践加反思,积累加升华,在数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这个领域内写出更新更美的篇章,为小学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学习吴正宪课堂教学特色

学习吴正宪课堂教学特色

一、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目前已为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但是,情境不应只是绚丽多彩的动态画面,其要害是必须暗含着数学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儿童学习数学的本质是一种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提炼出数学模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问题可以来自数学外部(即现实的生活实际),也可以来自数学内部;数学问题可以是学生自发探究生成的,也可以是教师事前有目的地预设的;数学问题可以出现在课始,也可以出现在课中、课尾„„所有的问题情境只要能产生儿童认知的“不平衡”,引起他们的思维冲突,就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就会出现发展,就会使教学过程始终在动态平衡中前进,就能达到有效学习。

吴老师善于把一些枯燥的数学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变成情趣浓而意味深的故事,让学生去品味。在“商不变的性质”课上,一开始就给大家讲述了“猴王分桃”的故事。花果山上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一天,猴王给小猴们分桃子。猴王说: “给你们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吃。”小猴们连连摇头说: “太少了!太少了!”猴王又说: “好!给你们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猴,怎么样?”小猴们还得寸进尺,试探地说: “大王,再多给点行吗?”猴王想一想,一拍桌子,显得很慷慨大度的样子说: “那好吧!给你们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你们总满意了吧!”小猴子觉得占了个大便宜,高兴地笑了,猴王也笑了。听完故事,班上的孩子们也情不自禁地笑了。此时此刻,吴老师意味深长地问: “你们说,谁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当学生列出6÷3=2,60÷30=2,600÷300=2后,吴老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从而发现“商不变性质”的奥妙。

数学,对小学生来说,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学起来必然亲切、实在、有趣、易懂。在一次“年、月、日”的课上,当吴老师知道学生对这一内容并不陌生时,就提出了挑战性的问题: “你们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一年到底有多长?一个月又有多长?”(说实话,正在听课的我都替孩子们捏了一把汗:“他们能回答上来吗?”)可是,孩子们思索了一下,就缓缓地举起手来,一个接一个地说“我今年过生日,到明年再过生日正好是一年”,“今天元旦到明年元旦,中间正好是一年”,还有的说: “我爸爸这次开工资,到下次再开工资,正好是一个月”,“这个月我交管理班费,下次再交管理班费,也正好是一个月”„„这是多么好的“解读”啊,“时间”是最抽象的,它看不见,摸不着也抓不住。由于吴老师别具一格地让学生利用他们自己的贴身经验活生生地把它“物化”出来,让孩子们自己去感受,去体验,他们才真正感到“年、月、日”就在自己的生活周围。“你们已经了解了年、月、日那么多知识,那么还想知道些什么?”吴老师又试探性地提出另一个问题。孩子们可毫不客气地说: “我想知道大月、小月是谁规定的。”“二月份的天数为什么这样少呢?”„„一连串问题又激起了大家探索新知的愿望,而吴老师则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有的放矢地找准了新知的切入口,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把问题再一次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这就是特级教师既能灵活地驾驭教材,又能深入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进行成功教学的深厚功底。

学问,学问,就是学着“提问”。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过: “学习知识,目的要做学问,不要做学答,”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回答一个问题有价值得多。教学中,吴老师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她不但善于捕捉学生中不断生成的焦点问题,而且自己还不时地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在她的课堂里,有疑问,有沉思,有比喻,有赞许,有笑声,还有争辩。争辩是思维最好的触媒剂。我看到过孩子对“商不变性质”中的“被除数和除数之间的变化是同扩同缩还是同增同减”问题的争论,也看到环绕一个学生说的“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圆的1/2”的命题时,全班分成正反两方争得面红耳赤的情景,还见到学生面对这样的画面“小明身高130厘米,跳进平均水深120厘米的小河中去游泳,有危险吗?”大家各抒己见,辩得不可开交的场面„„展现的一个个的现实情境,提出的一个个的挑战性问题,为孩子们思维碰撞搭起了新的平台,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这活力有时来自探索过程中山穷水尽的困惑,更有时来自柳暗花明的惊喜,每个学生都在积极思考并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通过交流、启迪、辨析、整合,问题解决了,大家有了共识。值得一提的是,在争辩和交流的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倾听、接纳与评析,这对完善学生的人格,意义是十分深邃的。

二、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

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儿童是主动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作出理解的,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的。数学是科学思维的工具,它是相当抽象的。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鼓励儿童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去经历学习过程,用他们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探索和重建数学知识,这就是实现“再创造”。因此,一个好的数学教师,总是把一些概念、规律纳入“待解决的问题”情境之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自己去“再创造”。下面我们不妨再来分析一下吴老师“求平均数”的教学实例。

平均数是一个统计值。新课标指明,应把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放在突出的地位,而这恰恰是过去多少年来教学中被忽视的。那么,吴老师又是怎样来教学的呢?课一开始,从孩子们喜爱的游戏入手。两组同学比赛拍球,看哪一组赢。怎么比呢?她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全体同学都参加是不行的,只派一个代表又少了,那就派四个代表吧!”(这是总体中的随机抽样)并当场根据每一代表的拍球数作出统计。不一会儿,男生组发现本组的总数超过了女生组,高兴得欢呼起来;吴老师便自告奋勇地也参加比赛,并把她的拍球数加入女生组之中,顿时女生组的总数明显增多。孩子们很不服气,喊道: “这不公平!”(男4人,女5人)那么,怎样才公平呢?男生说: “给我们组也加1人。”如果不允许加人呢?矛盾激化了„„有个学生站起来用手比划着说: “把每组几个人拍的个数匀乎匀乎„„”这一“匀乎”表明了孩子们已从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产生了“求平均数”的迫切需求,吴老师便水到渠成地引入了“平均数”,并和大家一起去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问题解决了,全班都松了一口气,吴老师又话峰一转: “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平均数倒底是个怎样的数?”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 “平均数不大不小,是靠近中间的„„”最后一个学生若有所思而又腼腆地说: “„„我觉得平均数是„„虚的„„可是又很公平。”好一个“虚”字,它勾出了平均数与原始数据之间的不同;好一个“公平”,却又隐隐约地道出了平均数的实质。于是,吴老师因势利导地引导大家把平均数与原始数据一一比较,它既不是第一个人的拍球数,也不是第五个人的拍球数,却代表了这组五个人拍球的总体水平。此时此刻,孩子们已从心底里确认平均数的可比性了。吴老师以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来体验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当然是初步的,但是很有价值),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做到了“不高不低、恰如其分”。

另外,求平均数是有公式的,吴老师并没有把重点放在讲公式上,而是采用巧妙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正反例的对比,实实在在地悟出了其中的“对应”思想,从而从根本上来理解和凸显出求平均数的方法,这比起过去的记公式,套公式,有效得多,深刻得多。

听完课,我不禁从心底里叹服,“这才是一节真正的数学课!”有观察、操作、估计、分析、交流,还有反思,在活动中使学生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的过程,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并从中又使学生获得了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从这节课中,也让我看到吴老师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把新课标中的新理念创造性地转化成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我想,在成功的背后,不知她又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啊!

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是吴老师课堂教学中的又一特色。教是为学服务的,在她的课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在而又深远的,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显在而巨大的。记得在我看到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上,考虑到教学重点是最初的“1/2”的认识,吴老师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示出自己所发现的生活中的一半。有的孩用“一半”两字表示,有的画一个圆并把它分成两半,有的画了一个桃子旁边还有一把刀把桃子分成两等份„„各人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加以展示。此时,吴老师在黑板上写出“1/2”这个分数并说明“这就是你们生活中见到的一半,你们心中的一半”,指出: 现在你们对自己表示的方法,愿意擦的可以擦,愿意保留的也可以保留(因为“数学化”必须有个认识过程)。结果有两个孩子不愿擦去,老师有意识地把他们画的用红笔圈起来,以示对孩子们自己的创造加以尊重。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1/

3、1/4,„„的出现,其中一个孩子把他自己的图画也擦去了,只剩下那个画桃子的男孩仍然喜欢用自己的图画来表示。吴老师耐心地等待着他„„出示了1/100,这个男孩画着画着放下了笔说: “不画了,画图实在太麻烦了!”此时吴老师握着他的手微笑地说: “感谢你,你终于接受了这个分数。”这一片断,反映了这孩子完成对分数初步认识的真实过程,此时他从内心深处真正地接受了这一看似抽象而又十分简洁明了的数学符号,感受到数学的美和数学的力量。

吴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现,她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去探索和获取知识,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数学,她从不轻易地去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从不强迫学生去认同。正如有的孩子说: “我们最喜欢上数学课,上课时想说就说,说错了也没关系。”因为他们无论是说对了,还是在辩论中暂时失败了,都能得到成功的、被尊重的体验。

吴老师总是这样,以热情的鼓励,耐心的等待,巧妙的疏导和孩子们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她不仅用数学的真谛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用她对孩子们的爱心和真情来感染他们,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塑造他们。她的课充满了童趣、乐趣;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浓,课已完,意未尽。40分钟的数学课,像磁铁那样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她的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吴老师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引下,以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把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生的小主人。

“吴老师的课常讲常新,与时俱进,这是为什么?”不少听过吴老师课的同志都有这样的问题。我想用我的认识来回答: 她走的是一条“勤奋好学、求新务实、挑战自我、追求完美”的人生之路。今天,吴老师已人到中年,作为一个老教育工作者的我,衷心地祝愿她并相信她,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一定会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抓紧分分秒秒,迈着坚定的步伐,实践加反思,积累加升华,在数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这个领域内写出更新更美的篇章,为小学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

研究教材和学生,慢慢进步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

终于结束了培训和教学任务两头重的一年,这才又闲暇时间静下心来,每天拜读一下《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这本书,回想这一年多的浅短的教学经验,确实能从书中得到一些启示和想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理念、教材编排等都发生了变化,虽然对于我这个刚刚开始从事教育事业的新手来说,这些变化都没有经历过,但如何面对学生的实际来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实施“以学定教”还是有些难度的。本书中吴老师就支了三招,即把握一个前提——领会课标精神;做到一个基本——读懂教材;树立一个意识——研究学生。回想我那前前后后三个学期的教学,感受颇深。

一、把握一个前提——领会课标精神

课程标准是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有助于我们制定教学目标和开展教学活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总体目标与10个核心概念是课堂教学的大方向,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积累活动经验,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课程目标中对结果目标和过程使用的行为动词不一样,教学目标的定位也不一样。准确把握每一个目标行为动词的准确内涵,是制定课时目标的前提。回想过去一年的培训中,也有这样的内容。培训时老师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讲解,并详细到每个行为动词上,至今还是受益良多。但在平时自己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还是不能准确的运用恰当的动词,果然要学习、要钻研的还有很多。

二、做到一个基本——读懂教材

在备课制定教学目标前首要做到的就是读懂教材,读出教材里的数学知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教学知识承载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等。不仅如此,还需纵向把握知识脉络,横向沟通知识联系,系统梳理知识网络和数学思想网络,全面了解知识体系,明确所教的知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确定好教学的起点和方向。如此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进而”教学有术“。而这正是没有经验的我的缺陷:不能很好的将学过的和未学过的知识做迁移,从旧知自然地过渡到新知的学习中。在平时挺师傅课的时候是我学习的最好时机,往往会产生“原来以前的知识可以用在这引出新知”的感叹。学生往往对于陌生的知识产生畏惧感,而由他们学过的知识来引入,不仅能巩固旧知,还能很自然地过渡到新知的学习中,让他们产生亲切感,觉得新知识并不难解决,也增加了他们学习的自信。

三、树立一个意识——研究学生

教是为学服务的,课堂是为学生设计的,因此要努力读懂学生,自觉树立研究学生的意识。而且现在又提倡“以生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书中给了三个方法:在班中选择教学内容进行学生前测与分析,进行群体研究;也可有意识地在班中选择个别学生进行观察和访谈,进行个案研究;还可以通过作业、课堂观察、课后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过程进行全面研究。如此可以让我们的教学目标更为清晰,让教学更符合学生的需要。之前居老师也提到过这个思想,并做了些实践。上课之前了解好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或者是生活经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确定他们的学习起点,以这些为前提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过程中想办法在课前引入时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课上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和自信感。

读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细细体会吴老师的这三招。努力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发展为出发点,深入钻研教材,认真上好每一课,慢慢在教学中成长进步!

第四篇:《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

暑假期间我认真品读了《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这本书,感触颇深。首先给我感受最深的是重视课前设计。

以前总以为设计一节课只感要是仿照教参制定了学习目标,找到了教学难点重点,准备好了学具教具,预设到了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就可以上了,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没这么简单。不能仅凭借教师的直观感觉去设计,更重要的是要读懂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愿望,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去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数学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不是课程专家或教研人员,也不是教学参考书或优秀教师的精彩教学设计,而是执教者本身。课前设计体现着教师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对文本的解读、对学生的了解,甚至还包括对教学方式的选择和运用。因此,要上好课,要重视课前设计。主要可以运用学情调研的策略、制定教学目标的策略、设计探究学习的策略、设计合作学习的策略。每一位老师都要充分认识到学情调研的价值,把对学生的关注落实到日常教学中,而不仅仅是在一些研究课上或教学设计评比中体现。学情调研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学情调研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真问题,不能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人为干预数据。进行教学设计前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读懂教材真正领会编写意图,要读出教材里的数学知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知识承载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的文化和历史。要努力读懂学生,自觉树立研究学生的意识。

另一个感受就是怎样调控教学过程。书中介绍了21种教学策略,每一种教学策略都能对课堂教学起到指导作用,都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少走一些弯路。其中有这样一篇文章我印象深刻:“提问和理答的策略”,提问对于课堂教学并不陌生,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课堂离不开提问,但如何能进行有效的提问呢?如何能通过提问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去发现问题呢?我想这都是教师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是首要考虑的问题。通过读这篇文章我知道: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缘于疑。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精心设计提问,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有意识的为他们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从而引导他们一步一步登上知识的殿堂。教师提问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率,所以在这篇文章里就向我们介绍了四种提问的策略,即为了促进学生理解而提问,使学生开动脑筋;利用追问使学生理解概念本质;为了解学生需求而提问,让学生产生学习欲望;通过反问和追问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这四种提问策略从不同角度向我们传授了行之有效的提问方法,能大大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还有是理答的教学策略,说实话,当我刚刚看到“理答”这个词语时,我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理答”对于教师来讲可能是一个新名词,它是指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或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所采取的回应方式。教师的理答应该开放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文章也为我们介绍了三种理答策略,即教师要学会等待,促进学生反省和深思;重复学生的语言,突出教学重点、转向,扩大学生的参与广度。最后还向我们提出了关于“提问与理答”的几点建议,有画龙点睛般的将前面的策略加以升华和总结,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之后,让我明白了先进的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灵魂,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发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实践是理念的土壤,只有躬耕于教学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梳理出有效策略。

2015年8月

第五篇:吴正宪教学年月日

吴正宪教学“年月日”的反馈艺术

第一次集中反馈——导入新课,了解学情。

教师向询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党的生日、同学的生日,引入新课。第二次集中反馈——学习探索,寻找规律

1、初步感受年月日

师:年月日是比时分秒更大一点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是怎么规定的?(演示三球仪说明)

师:同学们能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吗? 生1:今年过春节放花炮到明年再过春节放火炮就是一年。

生2:今年5月7日是我生日再到明年的5月7日,我长了一岁,也就是又过了一年。

生3:我爸爸这个月发工资,到下个月再领工资就是一个月。

生4:今天早上8点钟上数学课到明天早上8点钟在上数学课就是一天。

(课堂上,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着、笑着、回味着生活得经历,初步体会着年、月、日的时间概念)

师:要想知道现在几点钟了,看钟表,要想知道现在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看什么呢? 生:年历卡。

2、学习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

(1)教师请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年历卡,认真观察,并提出问题进行思考。①一年有多少个月?

②一个月有多少天?每个月的天数有什么不同? 两人一组,边观察边议论。随着学生的回答逐步板书: 31天:1、3、5、7、8、10、12 30天:4、6、9、12 29天:2 28天:

(2)教师介绍大月、小月的知识后,师:只有2月很奇怪,有的时候28天,有的时候29天,真有意思!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去请教一下智慧老爷爷吧。(播放平年闰年的由来录音)生说年份,教师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吸引学生去发现规律。师出示连续的年份表格,让学生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第三次集中反馈——灵活运用,巩固加深。

1、判断平闰年(出示反馈卡,平年举红牌,闰年举绿牌)

2、计算一年的天数。

3、质疑。

生:这大月小月是谁规定的?为什么二月份天数这样少?(播放凯撒、奥古斯的故事)

第四次集中反馈——归纳概括,寻找规律。① 记每月天数

介绍拳记法、歌诀记法 ② 填空 ③ 动脑筋

小强满12岁时,只过了3个生日。猜猜他的生日是哪一年? ④ 小游戏

按1到12月出生的顺序,挑选12名同学戴上头饰排成一行。随着教师的提问,立即采取行动。比如大月同学向前一步走等。

反思: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学生”双向、多向信息交流不断深化的过程。其信息交流的顺畅否,取决于教师的调控艺术,信息交流的深刻与否,有取决于教师的反馈艺术。

1、全程反馈

吴老师把信息反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形成“教学前的超前反馈-教学中的随堂反馈-教学后的总结反馈”的全程反馈模式。

① 超前反馈:在上新课前她通过与学生谈话、讨论和向学生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日,中国共产党的生日等问题导入新课,又联系学生的生日,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年月日的概念。进行简单的前置性测试,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准备状态,诊断学生知识、能力方面的缺陷,检验教学计划的可行性,以便于作出必要的调整。

② 随堂反馈:在这一堂课内吴老师及时客观全面反馈课堂教学信息。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看(学生表情、态度、练习的速度、专注情况等),听(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讨论问题等),问(自评、达标情况、存在疑难等)。做到了当堂问题,当堂解决。

③ 总结反馈:在这节课上完后,吴老师针对年月日的内容设计的反馈题,掀起了课堂的小高潮。实施抢答小测验、小游戏找生日,了解学生本课达标程度。,对于存在的薄弱环节,在进行必要的补救。避免了积累误差和“滚雪球式”的问题出现。

下载课堂的生命活力缘自何方(吴正宪的教学特色)(★)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堂的生命活力缘自何方(吴正宪的教学特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初中读后感(通用)(最终定稿)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初中读后感(通用5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

    读《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有感

    读《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有感近期,有幸拜读了我国小学数学领航人吴正宪老师主编的《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一书。在读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吴正宪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和理......

    吴正宪老师的精彩课堂(范文模版)

    吴正宪老师的精彩课堂采撷 (一) “孩子,不急,停下30秒再表达自己的见解更好!”日前,吴正宪小学数学工作站送教北京市房山区城关第二小学,在讲授《面积》一课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北......

    读《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有感

    读《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有感 实验小学校 王利君 我有幸加入了名师工作室,更有幸获得了吴正宪老师的《课堂教学策略》一书。书的内容非常贴近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书中用浅显......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 (xiexiebang推荐)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 说实在,读惯了文学类的叙述故事,第一次读教育类的策略方法感觉还是挺枯燥的。但在几次课堂教学后,感到迷茫也......

    吴正宪教学心得5篇

    吴正宪教学心得: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四部曲 在培养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方面,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我......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反思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反思 以前,自己也曾经上过这节课,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呢?出示例题??分析条件问题??引导列式计算??总结规律:总数÷份数=平均数,规律出来以后,马上把它作......

    吴正宪八大特色课堂之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

    吴正宪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 雁峰区六一小学校长 余雁平一、机智的捕捉火花----预设灵动的学习资源 叶兰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相互动态......